第一篇:一道论证题
论证题: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任何的遗憾,只要你下定了决心。
很遗憾,我不是那些某调查机构,有强大的财团支持。我无法做广泛的调查,只能以我自己作为一个例子,来勉强说明问题。
高一的时候,我是一个理科生。众所周知,学理科在中学阶段总比学文科要耗些脑子。做理科的题目也不如看小说轻松。这理所当然导致了一种倾向,在不在乎考试成绩的情况下,我宁愿选择小说,而不是选择做题。当然,很多高中的学生还不知道除了做题还有何物,更不知道这世界上竟有小说可看。
沉溺于小说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有一个引诱者。别人的引诱者我不知道,也没兴趣打听,因为我已经被引诱过一次了,而且下场不太好,我不想再被引诱了。而且我还未满十八岁,在这个年龄之前,极容易再被引诱。顺便说一句,我的引诱者是王小波。
下列的现象,我相信很多人会产生共鸣。将课表里的中英数政史地全部改成小说或者是文学;整天呆在图书馆不出来;考语文的时候,花半个小时做除了作文的题目,然后花两个小时写一篇三千字的作文交上去,然后就被打了个十分(六十分制);考历史的时候,遇到填空题,凡是要填反动派的,一律写上班主任的名字,凡是要填英雄一级的,类似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等等,一律填上自己的名字就交卷;英语考试用中文答题;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蹲在图书馆写实验小说,写好交给大家评判,只要有一个人不喜欢就烧掉,如果大家都喜欢就投稿,然后石沉大海;早上的早读全部改成诗歌朗诵,在全班嘈杂的背古文环境下,举起白话诗的大旗;喜欢历史,但是绝不听历史课;喜欢政治,但绝不看政治书;如果发现了全科挂红灯,自己无所谓,只是害怕让父母知道,因为他们已经不好意思打我了,毕竟我比他们还高;喜欢旁征博引,把《七缀集》和《管锥编》的事例记下来到处卖弄,因此作品没读多少,书名和作者记了不少;关心不了康德等人的学说(实在读不懂),就关心他们的轶事,再与朋友谈论康德的时候,俨然专家;和班上的其他差同学一样,敌视优等生但是却与他们除了这点毫无共同语言,当他们请我逃课,一起去上网的时候,拒绝,然后去图书馆;为了自己仅有的尊严,拼命读书,但也经常是简介书评,然后不懂装懂,到处与人谈论自己并没有读过的书。
上面的现象,并不是所有都是我做过的事情,只是某一种人的特征罢了。可以说我的高一就这样无可挽回的过去了。高二到了,你可以猜到,一个物理二十多分的理科生,一定会选择文科。情况的确如此,而且我的高二在继续毫无挽回的流逝。
文科班的危机感没有那么强烈,除了数学仍然不懂以外,其他科考试的时候都是可以写一点的。如果说高一的我从来没有任何功利性,只是为了看书而看书的话,高二的我已经开始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因为我认为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别人的承认。再加上父母的劝告,我开始想办法给自己找一条出路,一条不是高考的出路。参加高考,在我看来,不仅不可能,而且是对应试教育的妥协,是一种相当可耻的行为。我积极准备,参加了第八届的新概念大赛。聪明的读者你肯定也猜到了,我落选了。
当时我有一种很自负的感觉,我一直感到自己应该拥有两个荣誉。一个是新概念的一等奖,一个是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因为我毫不羞愧的认为自己配的上这两个荣誉。而毫无疑问是痴人说梦,连去上海的资格都没有,四百多分的成绩,我连自我安慰的理由都找不出。高二新概念的落选对我的打击是相当的大,我原先的自欺欺人完全的破灭了,我一直相信自己可以走一条不是高考的路。而如今这条路被明明白白的堵死了。
我不是傻瓜,我要思索自己的出路。我未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未来要干什么样的事,我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理想。这些问题被摆上了桌面,现实开始逼着我解剖自己。应试教育和文学理想是对立的,我一直相信这个观点。因为他们二者的根本性质是不同的。一个是以机械的速度训练为根本,一个要以四溢的才华为根本。尽管如此,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纵身跳入应试教育的河水中,尽管它也许会将我这块石头的棱角冲刷干净。我开始现实起来,我认识到理想主义,起码在高中根本不会给我出路。我打算试试这条路,这条高考的路。
我可以给一组数据,我努力前的基本成绩,皆为150分制。语文91,数学79,英语65,政治106,综合118,总分是459.而起码可以确定的是,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估计不会低于630分。
既然下定决心,就要开始付诸行动。
我的努力可以说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高二到高三的上半学期。付诸行动的第一件事是把所有与应试无关的书全部搬回家,我只留下一本胡适的晚年谈话录;第二件事是绝对不进图书馆了,所有课一堂都不能缺;第三件事是收起对老师的爱憎,以求应试的知识为目的;第四件事是保证晚自修的时间,三小时积极的进行应试训练;第五件事是制定每天的计划,完成。
一开始的成效是不明显的,英语的阻力尤其巨大,单词和语法是我最欠缺的两个方面,而且众所周知这年头的老师都不怎么喜欢帮助后进生。但是我已经没有选择了,就像一个人临死的时候,他只想活,没有其他的目的了。方法在我来看,也许是次要的关键是这种态度。数学经过我的亲身实践,可以得出的方法就是做题,没做题就像文学不读书一样,说什么都是白费。理解了理论之后,再做题来付诸实践,加强理论理解。其实高中数学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循环套。要说努力之后效果最明显的是语文和综合,因为我以前考试的态度不够好,综合都是很简单的基础知识,也没有认真复习。
如果这个阶段要有个小结,我只能说态度和坚持是最重要的。还要有努力之后没有回报的准备。这个阶段结束以后,成绩我可以给一组数据。语文115,数学127,英语97,政治117,综合138,总分594,可以说有了些进步,可众说周知,分数越到后面进步越难,我在这个590到600的成绩阶段徘徊了很久。我开始遇到了瓶颈。按照这个成绩来看,重点大学在广东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我获得了参加第九届新概念的复赛资格。老师和父母都劝我不要参加,因为还有6个月就要高考了。而我的成绩正在瓶颈期需要突破,经不起这两个星期缺课的后果,其实我知道还有一个理由,他们并不相信我的才华,他们不相信我可以拿到一等奖,这时候只有我自己相信自己。我的理想主义开始重新萌动,我只是渴望别人的承认,我打算不计代价的参加这次比赛。到了上海之后,一切都已计划进行。复赛的题目《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远》很合我的胃口。因为我一直认为理想主义者,尤其是一个文科理想主义者,本来就在走一条从这里出发路程最远的路。他们在人类的智慧路上前行,吃力不讨好。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有足够多的理想主义者倒下了,可是这并不能吓倒剩下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依旧在前赴后继。我当然想成为他们的一员。我的复赛文章大体在讲这一件事情。
也许评委老师被我的理想主义所感动,我侥幸拿到了一等奖。随后的高校见面会上,北京大学程郁缀老师和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明利老师也许是看中了我的理想主义和一点点才华,给予了我参加自主招生的资格。
当我把高校回执交到李其纲老师手上,确认了自主招生资格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支持,一种承认,我感到拥有理想,坚持理想不再是一件难事。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理解,支持着理想主义者。我永远感谢他们。
回到惠州的我,成绩理所当然还是差得很远,尽管自主招生资格可以下调二十到三十分录取,就凭我现在的成绩,这是绝对不够的。寒假结束的时候,离高考恰恰只有一百天。我重新制定了复习计划,一百天满打满算的计划,一百天不回家。为了更好的突破成绩,我将X科换成了我更擅长的历史。在今后的学习中,集中突破英语。也许是换了种心情的缘故,我的英语进步神速,从新概念回来的第一次英语考试,我从97分进步到了122分,名次进步了452名。在自信和努力的陪伴下,随后通往高考的路是充实紧张而又愉快的我已经锁定了目标——北京大学,不用再为报志愿而徘徊。当时的我是豁达的,我打算好大学只上北京大学,考不上就复读。(广东高考为先填志愿后考试)后来到了北京大学,才知道这样豁达的人很多。接下来的考试,我的成绩真的如芝麻开花一般,节节上涨。606,615.5,630,646,656,等到广州二模,我的历史考出了142分,一个相当高的成绩。
在我前进的脚步声中,高考如期而至。眼见着梦想即将实现,我高兴的一夜未眠。6月28日是公布成绩的日子,我语文115,数学132,英语130,综合146,历史127,总分650.我很高兴自己实现了一次完完全全的飞跃。以上的数据证明了一个小小的事实,刚才的论证题,起码在我身上,算是成立了。
到这里论证进入了尾声。我相信自己的才华从来没有被应试教育的河水冲刷殆尽,而是我真正成功地挑战了应试教育。最后,我仅仅有两点希望,一是希望有理想的人不要向现实低头。二是希望大家一起帮我做这道题目,我希望它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成立。
如果它在你身上成立,非常希望你能写信告诉我。我的地址是北京海淀区北京大学45乙栋328室,邮
编100871。让我们一起完成这道题目,如果人数足够多,就可以使它成为一般性的结论。
1)你的的大名:周培林
2}你的绰号:无
3)你的生日: 1995.04.24
4)谁传给你的:黄泡~
5)生日想要什么:本子,书,熊
6)相信一辈子的爱情吗?:不信
7)近期压力最大的事: 补物理
8)未来想做的事:推动人类进步
9)最迟打算多久结婚:八十
10)现在这个年龄段碰到自己喜欢的会表白吗?:不会
11)有没有知道谁的秘密:可能有
12)难受的时候最喜欢和谁聊天:PL的本买几个
13)情人节想做什么:看热闹
14)难过时想哭的人懦弱?:nonono
15)下辈子你想做什么:我想做鹅,因为鹅不会生病
16)最喜欢的三首歌: 目前是:鱼罐头、Wait till You Hear from Me、寄生
17)最喜欢的艺人:金正勋
18)最喜欢的颜色:紫、黄
19)爱情是什么:是喜欢的娘啊
20)以后结婚的人你会选爱你的还是你爱的?:随便
21)半夜在干什么:瞅电影
22)感情有期待么:⊙_⊙?
23)有没有那么一首歌让你想起你爱的人:世上只有妈妈好...24)最伤心难过的时候你会做什么:买本、吃、写字
25)现在时间:三点半哪国时间?不晓得
26)你有没有你觉得厌倦的人:嗯
27)有没有让你失望或伤心地人:嗯
28)觉得自己在心理上成不成熟:成熟
29)此刻最想做什么:让兔子的老师早点下课
31)现实中中了头奖做什么:去世博、换个电脑,投资给我爸10w,剩下的买个iPhone4然后捐了
32)相信命运吗:不
33)引起失眠的原因:想事情
34)现在想结婚吗:可能?!
35)对传卷给你的人的评价:B.F.F
36)你们认识多久:叁年
37)你觉得她人怎么样:nice nice
38)想现在见到她吗:不想
39)你觉得他的性格:可以
40)你觉得自己性格怎样:很可疑
41)朋友在你心中重要不:重要!⊙ o ⊙!
42)喜欢吃肉吗:差不多
43)你记得朋友的生日吗:记着呢
44)喜欢的季节:夏 秋
45)目前你的职业是什么:学生
46)失去的能挽回么?:得看是啥
47)想去的地方:西班牙
48)你到底想要什么:妹妹
49)最痛恨什麼:好人遭殃
50)喜欢什么类型的歌?节奏感强的51)路上见到钱你会怎么办:捡了给晓东奶奶
52)最喜欢去哪里玩:朋友家
53)喜欢吃辣的东西:嗯,但是以后不能吃了
54)喜欢你的人多么:貌似没有
55)择偶时相貌多重要 :就那样
56)有一天你发现你心中的那个他(她)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你会怎么样?:批评他
57)你觉得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见好就收
58)你恨背叛的人吗?恨之入骨
59)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好好睡一觉,迎接死亡
60)相信自己的直覺嗎? :信
61)如果房子车子你都拥有了你还想要什么?:进步
62)长大后干什么?:挣钱
63)你恨班主任吗?:不恨
64)光棍节你会做什么?:不做什么
一.被点到必须在自己空间发表日志回答,不填代表你讨厌传给你的人和问卷
二.请老实点回答每一个问题
三.填完点给十个小朋友
四.点完后通知哪10个小朋友被点到了好的愿望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第二篇:材料分析论证题
材料分析论证题
题型综述
本题旨在了解考生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评判能力,驾驭、运用史实和史料的能力以及历史叙述与论述的能力。本题可以选取一个视角,也可进行综合性的阐述。
要求: 第一部份:
(1)史实:史实完整。(2)叙述:清晰连贯。第二部分:
(1)主题:能够依据材料和要求提炼鲜明主题。(2)观点:观点突出。(3)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4)论述:论据与谁充分。(5)文字:文字通顺流畅。真题解读
例1: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9分)
评分要求: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
第五层次:利用材料从综合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
本题每卷应至少由三人评卷,各人独立打分,以所得平均分为最终平均分。例2:“1860年代的诞生”
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面对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其中一位政治家这样写到: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试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
1.撰在写小论文之前,先简略叙述19世纪60年代所发生的史实。(6分)
2.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程度,也可以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等展开论述。(24分)注意:
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
2.论文应由材料支持
3.论述要层次分明
4.叙述要清晰连贯
5.文字要通顺流畅
第三篇:真题论证有效性分析
2009
四、写作:本大题共2小题,共65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题30分,论说文35分。请答在答题纸上。
56“知识就是力量”真的过时了吗?
读完材料,我们发现作者对于“知识就是力量”持否定的态度,并用分子分母法进行分析,用知识和能力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作为论证。但是,这样的论证是值得商榷的。原因如下: 首先,作者认为,每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相对于整个人类的知识来说,都是沧海一栗。因此,用知识作为培养和选拔人的标准,毫无意义。在这里,作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识。虽然人类的知识很多,但是根据专业划分,每一个人只需要掌握他应该掌握的知识就是足够了。其次,作者认为,传授知识,不应该是教育的目的。这也是不符合逻辑的。人类的知识,本来在钱人的基础上,历经千年积累起来的。如果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那么人生短短几十年,怎么能去自己研究、寻找知识呢? 再者,作者认为,知识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这是难以成立的。一个人,如果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爱因斯坦如果不具备某些知识,他一定发现不了相对论。最后,“知识就是力量”,经过实践的证明,一直是引导社会进步,科学前进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该论证,在概念、方法以及论据都存在缺陷,才因此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2009 MBA入学联考写作真题解析
一、论证有效性分析
1000是100的十倍,但是当分母大到百亿的时候,作为分子的这两个数的差别就失去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
现在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有的大学毕业因此感叹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这不无道理。传授知识不应当继续成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功能。学习知识需要记忆。记忆能力,是浅层次的大脑功能。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差异,不在于能记住什么,而在于能提出什么。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与此种能力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难以解释,具备与爱因斯坦相同知识背景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硕士、博士这些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一再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道理就在这里。“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曾经激励了几代人的口号,正在成为空洞的历史回声,这其实是时代的进步。
解析:
1.“1000是100的十倍,但是当分母大到百亿的时候,作为分子的这两个数的差别就失去意义。” 该论证是欠妥当的,两个数的差别再小,在特定的需要下,其意义还是存在的。
2.由上述前提得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则是不当类比。更何况,虽然“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也能满足社会进步的部分需要,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必要,用所学的知识去应对整个世界的变化。
3.“现在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有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感叹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这不无道理。”该论证有待商榷,检索到知识和掌握知识是两个不同的话题,能否正确的运用知识更是有待研究。
4.“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差异,不在于能记住什么,而在于能提出什么。”则是非黑即白,可能二者的结合才能体现思维真正的优势。5.“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知识与此种能力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没有必然联系,论证者显然缺乏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
论证者以“具备与爱因斯坦相同知识背景的人多的是,为什么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则是以偏概全。
6.“硕士、博士这些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一再受到有识之士的质疑,道理就在这里。”该论证看似有理,其实不然。论证者并没有提出衡量知识有用性的标准,更没有衡量硕士、博士价值的标准,因此其整体的论证过程还有待研究。
57.由三鹿奶粉事件所想
奶毒争已去,孺子梦犹惊。
前日苏丹粉,今夕三聚氰。
全出大众手,自乃万民中。
曾以阶级论,也当兄弟同。
机玄非彼理,关纽更新征。
应对纷纭事,还须益达明。第一段:讲述三鹿奶粉事件,并提出自己的主张。(三鹿奶粉事件像多米勒骨牌,迅速波及到其他的奶制品企业,中国奶制品企业遭到重创,甚至连中国的食品加工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在我们不断的谴责三鹿等相关企业没有道德心的同时,我们不禁想问:我们的政府在哪里?)第二段:解释自己的主张(此次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无疑会对我们的质量认证体系、食品、药品、饮料的监督管理造成恶劣影响,使民众不仅对“国家免检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产生信任危机,同时还对卫生监督管理、质量检验、市场监督管理的政府职能不作为产生很大疑虑。众所周知,要开展药品、饮料、食品以及化妆品的生产和经营,不仅要经过卫生、工商、药监、质检等部门的生产经营认证许可,还要对从事经营生产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体检和检查。同时还要对其企业的资质和从事生产经营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第三段:从反面论证观念。(举反面的例子,说明政府监管不力导致的严重后果:例如山西煤矿事件、广西的群体性事件、深圳的火灾等等,一定要展开来写。)。第四段:从正面论证观念。(列举正面的例子,说明政府监管到位的好处。比如上海多宝鱼事件,就是因为政府监督部门及时发现,才制止了一起恶性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如,政府关闭山西小煤矿,使伤亡人数直线下降等等。)第五段:总结全文观念,同时发出号召。(我们应该看到,市场经济是一个有序竞争的经济社会,而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无序经济秩序。假如我们对待食品、药品、饮料以及关乎人民生命的商品、产品建立一套相当严格的生产、经营质量监督体系,我想我们的商品质量问题就会好转。建立一套以生产批次为主的管理制度,我们的商品质量也会明显提高,二、论说文
以“三鹿奶粉事件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35分)
解析:
1、可结合企业管理,也可以不结合。
2、可从“社会责任”、“诚信管理”、“诚信”、“责任”等角度分析。
2008 61 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医的辩论。请分析甲乙双方的论辩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甲:有人以中医不能被西方人普遍接受为理由,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我不赞同。西方人不能普遍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乙:世界上有不同的文化,但科学标准是相同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因此,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因素的影响。将中医的科学地位不为西方科学界认可归咎于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文化,是荒唐的。
甲:“科学无国界”是广为流传的谬误,如果科学真的无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
乙:从科学角度看,现代医学以生物学为基础,而生物学又建立在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但中医的发展不以这些科学为基础,因此,它与科学不兼容,这样的东西只能是伪科学。
甲: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治好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是伪科学?人们为什么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人类有用。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凭什么说它不是科学?西医自然有长于中医的地方,但中医同样有长于西医之处。中医体现了对人体完整系统的把握,强调整体观念,系统思维,这是西医所欠缺的。
乙:我去医院看西医,人家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头到脚给我检查一遍,怎么能说没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呢?中医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古代和近代都只有三十岁左右;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提高到七十岁左右,完全是拜现代医学之赐。
“原则”就是规矩,就是准绳。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是:“原则上……但是……”请以“原则”于“原则上”为议题写一篇论说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
论证有效性分析参考要点甲认为“西方人不能普遍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其中的理由是不成立的,正如乙所论述的,中医是否有科学性主要取决于科学的标准,不取决于文化的标准。(虚假理由或假因果的谬误)
甲曲解了“科学无国界”的概念。甲将“科学无国界”曲解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不应当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或者“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无国界的”。这是错误的。因为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一种财富,不能被无偿享用,它与“科学”不是一个概念。(混淆概念或不相关的谬误——在“科学无国界”与“国外制药公司诉讼中国企业侵犯知识产权”之间,不能用“如果……则”)乙在断定“中医是伪科学”之一结论时,理由是不充分的。现代的中医虽然不以生物学等为基础,但生物学、化学等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在中医中也有应用,因此不能说中医与科学不兼容。另外,不兼容不意味着就是反科学的或是伪科学的。判断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过于简单化。甲认为“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人类有用。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就应当说中医是科学的。”这种推理是不正确的。科学对人类有用,但是有用的未必是科学。该推论必须假设:凡是有用的都是科学。在甲的论述中,中医的长处,如“对人体完整的系统把握,强调整体的观念,系统思维”,不能成为证明中医是科学的或者不是伪科学的理由,因为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是判定科学的标准。乙在对话中误解了“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这两个概念。一般来说,“整体”或“系统”的概念被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有严格的结构性或连续性,并不是各个部分或要素的简单相加。乙在对话中将现代人寿命的延长完全归结为医学发展的功劳,这一观点过于绝对化。其它因素如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等因素都不可忽视。
议论文构思参考要点标题:《原则与规划浅议》;《论原则及其运用的灵活性》
分论点1:论证“原则的重要性或必然性”。举例或经典言论,如“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等。
分论点2:论证“运用原则要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举例论证。如:按一般原则,做人要诚实,但是对敌人或医生面对得了不治之症的患者,就未必坚持这一原则。
分论点3:论证“不能以灵活地运用原则为借口,不要原则,导致不讲原则的自由主义。”比如以“强权压倒公理”、“亲情或金钱大于法律”等社会现象为借口,肆意践踏原则,无视规则或法律的存在。
2007 题干特点
1.题干长度超越了过去,阅读量明显增加,而这正是我们的模考所再三练习的。
2.逻辑结构图不是那么简单清晰,而是富有争议,需要我们的认真研究。
逻辑结构图
结论:中国真正意义上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
论据1:真正的经济学家都要坚持理性的精神。中国的经济界太热闹了,什么人都可以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什么话题他们都敢谈。有的经济学家今天评股市,明天讲汇率,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的经济学家热衷于担任一些大型公司的董事,或者在电视上频频上镜――这些都不符合理性精神。
论据2:经济学所讨论的问题都是非常专业化的问题。只有远离现实的诱惑,潜心于书斋,认真钻研学问,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中国的经济学家中,你能找到为不同产业代言的人。这些都不符合专业化的要求。
论据3:成为真正的经济学家,首先要把经济学当成一门科学来对待,必须保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必须保持与“官场”和“商场”的距离,否则,不可能在经济学领域做出独立的研究成果。
论据4:国际上经济学界那些最重要的学术刊物,有多少文章是来自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
范文:真正的经济学家中国真的不超过5个吗?
上文在一系列成问题的论据和论证的基础上推出结论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推理是混乱而漏洞百出的。
首先,真正的经济学家是应该都要坚持理性的精神,但问题是一个经济学家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也是不理性的?难道他们要说自己是物理学家不成?至于他们勇于谈论各种话题或担任一些公司的董事,如果他们这样做都是有理有据的,我们又凭什么说他们没有坚持理性精神呢?另外,就算所有这些“热闹”现象都不符合理性精神,但或许中国还有几十上百个经济学家没有来凑这样的“热闹”、而坚持真正经济学家的理性精神呢?
其次,专业化真的就意味着潜心书斋、与世隔绝做学问吗?我们知道,经济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不仅它的问题要来自于现实的经济生活,而且它的成果,正如上文所指出的,也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更何况我们事实上也知道,像吴敬琏、张维迎这样的经济学家不就很好地现实了二者的良性互动吗?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根据某些经济学家成为某些产业的代言人,就以偏概全地说中国没有几个经济学家达到专业化的标准。
最后,真正的经济学家是否必须要保持与“官场”和“商场”的距离?否则是否真的就不可能做出独立的研究成果?产业经济学是不是经济学?以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多少作为衡量真正的经济学家的标准是否科学?“最多不超过5个”的结论,究竟是如何得出的?……所有这些问题,上文都没有给出真正充分的论证。
由于上文在论证过程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上文的结论也是值得商榷的。(640各字符)
论说文真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700字左右
电影《南极的司各脱》,描写的是英国探险家司各脱上校到南极探险的故事。司各脱历尽艰辛,终于到达南极,却在归途中不幸冻死了。在影片的开头,有人问司各脱:你为什么不能放弃探险生涯?他回答:“留下第一个脚印的魅力。”司各脱为留下第一个脚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审题立意
关键信息:留下第一个脚印的魅力。
价值取向:肯定。
注意事项:稍微提一下创新可能付出的代价。
常见立意:
勇于创新――70分的立意分数;
敢为天下先――100分的立意分数;
抢占先机――100分的立意分数;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00分的立意分数;
范文:敢为天下先
为了在南极“留下第一个脚印的魅力”,英国探险家司各脱上校虽然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的这种“勇做第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多少年前,鲁迅先生就这样称赞道。但面对市场的时候,大部分人总是畏首畏尾,因为风险太大了!可是,风险与机遇总是并存的。当许多人因为做第一的风险而不敢为天下先的时候,实际上,他们也放弃了机会和收益。这样的人自然就只能步人后尘,永远吃人家的残羹冷炙了。
就拿VCD机来说吧。刚问世的时候,国产VCD机的售价要2000多元。许多本来生产热水器电饭煲之类的厂家发现有利可图,便争相改为生产VCD机,不出几年,VCD机的价格直线下跌。现在的VCD机功能比以前强大,但售价才200多元!由于利润微薄,后加入的生产厂家许多都倒闭了,而最早生产VCD机的那几家企业早就捞了一大笔,现在已经向IT和3D手机行业扬帆奋进了!所以,“第一桶”是金,第二桶、第三桶――很可能就不再是金,而是陷阱!
也许正是由于浙江人深谙“第一桶是金”的道理,一个又一个“浙商”才闯出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就以王均瑶为例吧。1991年春节前,王均瑶和一些温州老乡一起从湖南包大巴车回家过年。在翻山越岭的1200公里的漫长路程中,王均瑶说了一句汽车太慢了。那时,一位老乡开玩笑地说:“飞机快,你坐飞机回去好了。”没想到这样一句玩笑,竟然激起了王均瑶的第一个吃螃蟹的“野心”。当年7月,年仅25岁的王均瑶就真的承包了长沙至温州的航线。这是国内第一条私人承包的包机航线,王均瑶也因此誉为“胆大包天”第一人。但正是他的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让他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许玛丽莲·梦露有很高的智商,但她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无疑首先是性感;也许后来有无数的年轻女孩越比她性感,但只有她才永远是“性感”的代名词――因为正是她在展现女性性感的“南极探险道路”上踩出了“第一个脚印”!
2006
56.以下文字摘自某报的一篇报道,请分析某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30分)
在全球9家航空公司的140份订单,得到确认后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车公司2005年10月6日宣布将在全球正式启动其全新的A350远程客机项目。中国、俄罗斯等国作为合作伙伴也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其中,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这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这表明中国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地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由此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范文
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吗?
中国被空中客车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表明中国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地提升,获得了国际认可;由此看出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该论证的论据不足以支持其论点,论证缺乏科学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
首先,该论证存在混淆概念的缺陷,文中“制造工作”和“中国制造”,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制造工作”可能只是飞机制造工作中的部分工作,而“中国制造”可能意味着几乎大部分工作全部是在中国完成的。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不可信的。
其次,该论证存在论据不充分的缺陷,文中“中国被空中客车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表明中国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地提升,获得了国际认可”。中国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并不能真正表明中国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地提升,缺乏足够的论据支持,所以得出的结论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另外,该论证存在以偏概全的缺陷,文中“中国被空中客车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由此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仅以一个邀请,就推断出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的结论是牵强的,是是不可信的。
综上所述,以上论证是没有说服力的,得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论证。(590字)
57.根据以下材料,围绕企业管理写一篇论说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35分)
两个和尚住在东、西两座相邻的山上寺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够一天用的水,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为好朋友了。光阴如梭,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年。有一天,东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西山的和尚没有在意:“他大概睡过头了。哪知第二天,东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第四天也是如此,西山的和尚担心起来:”我的朋友一定是生病了,我应该去拜访他,看是否有什么事情能够帮上忙。“于是他爬上了东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到达东山的寺庙,西山和尚看到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十天没喝水的样子,他好奇的问:”难道你已经修炼到可以不用喝水就能生存的境界了吗?“东山和尚笑笑,带着他走到寺庙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三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如今终于挖出水来了,我就不必在下山挑水中啦。“西山和尚不以为然:”挖井花费的力气远远甚于担水,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范文
挑水别忘了挖井
有两个年复一年同去挑水的和尚,过了三年,有天,西山的和尚发现东山的和尚多天都没去挑水,后来发现原来东山和尚挖了口井,西山和尚对此不以为然。其实,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思想,这样才能够保证经常有“水”喝。
寓言中的两个和尚可以称为“挖井和尚”与“挑水和尚”。“挖井和尚”未雨绸缪,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以后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了,还有水喝,而且喝得很悠闲。而“挑水和尚”得过且过,每天挑水习惯不改,最后在别人悠闲地吃着井水时自己还得费尽力气地挑!
寓言中的“井”,其实就是现代人常说的“第二技能”。“第二技能”指的是“在正职以外的第二套技能”,如今,“第二技能”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一有些人用一种打工的心态过日子,在公司领薪水。薪水领得再多,那都是“挑水”。人的力气总是有限的,年纪大了,挑水就常常体力不支。
在营销领域,业务员即使薪水、提成拿得再多,那也只是常规性的工作、职责份内的事,也还只是挑水;可别忘记把握下班后的空余时间,千万不要沉浸在喝酒、猜拳、打麻将等不良的行列中,一个人年轻时,透支点体力与健康,从事业务还能应付得了,年纪大了,先前没有点点滴滴的实力与能力储备,难道你就自始至终满足于做一个老业务员吗?到时你还有水喝吗?从现在起,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发方面的实力;昨天的努力就是今天的收获,今天的努力就是未来的希望。多年前不分仲伯的同窗好友,如今的境遇不可能相同;,朋友,身在江湖,行动为首,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挖井吧!(640字)
2005
54、分析下面的证据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30分)
没有天生的外科医生,也没有天生的会计师,它们都是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经过正规的培训。而这种培训最开始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当然,学生们必须具备使用手术刀或是操作键盘的能力,但是他们首先得接受专门的教育。领导者则不一样,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领导和管理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某个人能够从教室中学习来的技术。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备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不能将经验灌入到头脑中。换句话说,试图向一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于向一个从未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对它的管理是一种困难的、微妙的工作,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只能在身临其境时才能得到的体验。总之,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一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种浪费,更糟糕的是,它是对管理的一种贬低。
解析:
这段话有一定的道理。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艺术性的一面,确实具有一些可以意会但很难言传的内容,MBA教育应选择那些具有管理潜质的人加以培养。但是,本题题干的论证中也存在一些漏洞:
(1)“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这一前提值得商榷。人们从小到大,除了在学校学习,还从家庭成员和社会实践中学习,包括领导者素质的培养。考生可以质疑这一前提,也可以从这一前提出发,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即使“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也不能由此推出,“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
(2)“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有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无法将经验灌入他的头脑”,这种推断是不恰当的。MBA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选择力、判断力和自主意识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经验分享恰恰是MBA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3)“试图向某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于试图向一个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这一推断缺乏有效性。即便是一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只要他在组织环境中工作过,他就对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沟通、协调、组织、决策等,具有一定的观察和体验。这与“向一个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是不能类比的。
(4)“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偷换概念。MBA学生并不是毫无经验的人。
55、根据下述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评价邱吉尔的决策。说明如果你是决策者,在当时情况下你会作出何种选择。并解释决策依据。700字左右。(40分)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邱吉尔曾做出一个令他五内俱焚的决定。当时盟军已经破译了德军的绝密通信密码,并由此得知德军下一个空袭目标是英国的一个城市考文垂。但是,一旦通知这个城市做出任何非正常后疏散和防备都将引起德军的警觉,使破译密码之事暴露,从而丧失进一步了解德军重大秘密的机会。所以邱吉尔反复权衡,最后下令不对这个城市作任何非正常的提醒。结果考文垂在这次空袭中一半被焚毁,上千人丧生。然而通过这个密码,盟军了解到德军几次重大战役中兵力部署情况,制定了正确的反应战略,取得了重大军事胜利。
解析:
评价一个决策正确与否,确切地讲是它的有效性,通常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决策者是否对环境全面和透彻地把握;第二,决策者是否对内外因素更确切地应用;第三,决策者是否具有远见性和预见性;第四,决策者是否便于控制决策的执行。决策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决策本身的目标性、可行性、满意性、选择性、过程性、动态性和经济性。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首先,丘吉尔的站的角度是正确的,他是站在整个二战获取胜利的全局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仅仅这一次所遇到的危机,他的决策是符合整体目标的;再分析丘吉尔所遇到的环境,也可以看出,这个决策不是最佳决策,但是这是一个最满意的决策。
自己的观点:第一,要明确目标。一定要考虑全局,确切地说,整个二战的全局,而不可仅限于当前的状况;第二,阐述当时内外部的限制条件,这也是你的决策依据之一;第三,分析一下决策有效性的具体要求,就是我们前面所阐述的,这是你的决策依据之二;第四,提出你的决策结果,一定要和你提供的决策依据相符;第五,写出你决策实施的控制方法。
2004
1、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目前,国内约有一千家专业公关公司。去年,规模最大的十家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0%,而规模最大的十家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5%;本土公关公司的利润平均为20%,外资公司为15%。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可见,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公关协会最近的调查显示,去年,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比前年增长25%,达到了25亿元;而日本约为5亿美元,人均公关费用是中国的十多倍。由此推算,在不远的将来,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这意味着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
解析:
本题题干的论证中存在的漏洞主要有:
(1)在题干第一段的论证中,混淆了“公司规模”与“员工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员工的工作效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员工的数量和员工在单位时间所完成的总有效工作量。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只能说明本土公司规模小,而不能得出结论“前者员工的工作效率比后者高”。
(2)公司的利润水平与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根据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利润率比外资公司高,推断出本土公司的利润水平比外资公司高。即使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利润率高,但是总体利润水平仍有可能低于外资公司。
(3)收入增长速度与收入能力或收入水平是不同的概念,在题干中也被混用了。营业收入增长率只有在增长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说明收益能力的差异。本土公关公司与外资公关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收入增加速度快并不意味着收入能力强(在小的基数的基础上增加总是比在大的基数上增加容易),由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高于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能得出前者的收益能力比后者强的结论。
(4)中国与日本的人口结构存在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尤其对于公关这样折城市化程度要求很高的行业而言,简单地将日本的人均公关费用推广到中国,是错误的类比。
(5)对未来市场总额的估计与现在市场中企业的总数不是同一时点的数据(前者是预测值,后者是统计值),不具有可比性。公关市场营业额的增长,极有可能伴随着公关公司数量的增长。上述论证使用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将增长到300亿元的预测数据,计算出平均每家公关公司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隐含的假设是公关公司的数量基本不变,这个假设是很难成立的。
(6)论证根据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的增长,推算出每家公关公司的营业收入有大的增长。这里,受益于营业收入增长的自然同时包括国内和外资公司。因此,这不能成为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的根据。即使中国的公关营业总额增加到300亿元的水平,即使平均到一个公司营业收入水平很高,但这些公司中既包括本土公司,也包括外资公司,无法得出本土公司必将击败外资公司的结论。
(7)当我们讨论本土公关公司中是否会诞生一批世界级公司时,采取平均的方法所推算出的每个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缺乏说服力。在某个行业中,常常是20%的企业创造了80%的市场营业收入,所以,这种根据平均值推断的方式存在很大的漏洞。
2、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撰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论说文。
一位旅行者在途中看到一群人在干活,他问其中一位在做什么,这个人不高兴地回答:“你没有看到我在敲打石头吗?若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我才不会在这里做这些无聊的事。”旅行者又问另外一位,他严肃地回答:“我正在做工头分配给我的工作,在今天收工前我可以砌完这面墙。”旅行者问第三位,他喜悦地回答:“我正在盖一座大厦。”他为旅行者描绘大厦的形状、位置和结构,最后说:“再过不久,这里就会出现一座宏伟的大厦,我们这个城市的居民就可以在这里联聚会、购物和娱乐了。”
第四篇:逻辑论证加强型题目的解法
逻辑论证加强型题目的解法
加强型题目是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题型,其题目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这个已知的推理或论证由于前提条件的不充分,而不足以推出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欠全面,也不足以推出结论。此时,就需要考生从选项中选择一项可以作为补充的前提或论据,以支持或加强题干已知推理或论证的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考生所选择的支持项可以是一个充分条件,也可以是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只要通过比较选项能够找出最支持题干推理或论证一项即可(正所谓可能性推理)。
加强型题目的提问特点表现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
“下述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以下列举几道加强型真题,以便考生强化学习。
一、加强论点
1.近日,曾经风靡一时的呼啦圈又走进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有专家以为,转呼啦圈运动量不大,难以达到运动效果,而且易造成不良后果。
以下哪顶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呼啦圈运动简便易行
B.转呼啦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
C.喜爱呼啦圈运动的人越来越少
D.延长转呼啦圈时间可提高运动效果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是“转呼啦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B项“转呼啦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直接支持了题干的观点,而A、C两项与题干无关,D项削弱了题干的观点。因此,答案选B。
2.自然界的水因与大气、土壤、岩石等接触,所以含有多种“杂质”,如钙、镁、钾、钠、铁、氟等。现代人趋向于饮用越来越纯净的水,如蒸馏水、纯水、太空水等。殊不知,长期饮用这种超纯净的水,会不利于健康。
下列选项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
A.人们对饮食卫生越注重,人体的健康就会越脆弱
B.只有未经处理的自然界的水,才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
C.超纯净水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更加卫生、口感更好
D.自然界水中的所谓“杂质”,可能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
【解析】题干论点是:长期饮用超纯净的水,即处理过的水,会不利于健康。B项指出只有未经过处理的水,才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从反面场合加强了题干的论断,支持了题干中的论点。因此,答案选B。
二、加强论据
3.交管局要求司机在通过某特定路段时,在白天也要像晚上一样使用大灯,结果发现这条路上的年事故发生率比从前降低了15%。他们得出结论说,在全市范围内都推行该项规定会同样地降低事故发生率。
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一项是?
A.该测试路段在选取时包括了在该市驾车时可能遇见的多种路况
B.由于可以选择其他路线,因此所测试路段的交通量在测试期间减少了
C.在某些条件下,包括有雾和暴雨的条件下,大多数司机已经在白天使用了大灯
D.司机们对在该测试路段使用大灯的要求的了解来自于在每个行驶方向上的三个显著的标牌
【解析】题干通过对特定路段的测试得出结论:在全市范围内都推行该项规定会同样地降低事故发生率。要加强这一结论,可以通过说明特定测试路况具有代表性,能使该举措在其他路段上同样适行。A项恰好说明了这一点。B、C两项都削弱了结论;D项是无关项。因此,答案选A。
4.近年来,轿车是否可以进入中国普通百姓家庭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有人认为,放松对私人轿车的管制,可以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但同时又会使原本紧张的交通状况更加恶化,从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
因此,中国的私人轿车在近五年内不应该有大的发展。以下哪项,如果位真,则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交通事业能达到现在的规模,是与早期汽车工业生产相辅相成的
B.引起交通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很好地遵守交通规则
C.在未来的一年内,我国的交通硬件措施不可能有根本改善
D.现在油价上涨得厉害,比起使用成本较高的私人轿车,政府更提倡人们更多地使用廉价的公共交通工具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是“中国的私人轿车在近五年内不应该有大的发展”,得出观点的依据是“放松对私人轿车的管制会使原本紧张的交通状况更加恶化。”
C项“在五年内,交通硬件措施不可能有根本改善”,因此放松就会使交通不断恶化,加强了题干的论据,从而支持了题干的论点。选项A和B都是对题干的削弱;D项仅仅是鼓励,并不会对私人轿车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题干结论的加强程度远远不及C项。因此,答案选C。
5.为了成功地进行沟通,我们需要参照重叠的系统,用这种方式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相容的世界。但是我们不可能与所有的人有着相同的经历,因而完全相同的参照系统是不可能的。
最能支持以上推理的是?
A.完全相同的参照系统必须是相容的
B.完全相同的参照系统必须依赖相同的经历
C.不同的经历造成了一个不形容的世界
D.成功沟通是不可能的
【解析】题干结论是“完全相同的参照系统是不可能的”,而前提是“我们不可能与所有的人有着相同的经历”。要使题干推理成立,需要在“参照系统”与“经历”之间建立联系,即必须加上一个前提“完全相同的参照系统必须依赖相同的经历“,因此B项最能支持题干推理。A、C、D三项都与题干中的推理无关。因此,答案选B。
6.某小学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增购一辆校车,以加强对师生的接送能力。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否决了这项申请。理由是:校车的数量必须与学校规模和师生数量相配套。根据该校目前的师生数量和规模,现有的校车已经足够了。
以下哪一项假设最能支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
A.调查显示,租用校车比购买校车更经济
B.该小学的校车中,至少近期不会有车辆报废
C.该地区小学适龄儿童数量今后不会有大的增长
D.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扩大该校师生规模的计划
【解析】教育行政部门做出决定的原则是“校车的数量必须与学校规模和师生数量相配套”,依据是“该校目前的师生数量和规模”,结论是“现有的校车已经足够了”。
此逻辑推理中缺少对现有车辆的考虑。B项排除了近期会有车报废的可能,即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结论,加强了结论。D项排除了师生和规模变化导致所需校车数量变化的可能性,但它是针对将来的情形而不是近期,加强程度不如B项。因此,答案选B。
7.某城市一个居民小区2008年以前盗窃事件经常发生,2008年在小区居民的要求下,物业管理部门为该小区安装了技术先进的多功能防盗系统,结果该小区盗窃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多功能防盗系统对于防止盗窃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哪一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结论?
A.从2008年开始,该城市其它小区的盗窃事件有显著增加
B.该城市另一个居民小区也安装了这种多功能防盗系统,但效果不佳
C.从2008年开始,该城市加强了治安管理,盗窃事件有所减少
D.采取其他的防盗措施对预防盗窃事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解析】题干通过“小区使用防盗系统后盗窃事件发生率下降”得出结论“该防盗系统对防止盗窃事件起到重要作用”。
A项通过与其他小区盗窃事件发生率的对比说明防盗系统的作用,从反面场合加强了题干结论;B项削弱了结论;C项说明整体盗窃事件发生率都下降了,与防盗系统的使用无关,削弱了结论;D项说明别的措施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削弱了结论。因此,答案选A。
削弱型题目解法及实例分析
论证形式为:论据M→论点N。
可能性推理题目中有很多题目都是通过因果关系来进行论证的,对于这些题目,从其因果关系的链条上分析,可以快速找到能够削弱的选项,主要有以下几种削弱形式:
1.因果倒置:指出实际上N才是M的原因。
例题:相比那些不踢足球的大学生,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由此可见,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大学生踢足球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锻炼身体
B.身体不太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
C.足球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人受伤
D.研究表明,长跑比踢足球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B。通读题干,“由此可见”后面的为论点,体现了一个明显的因果联系:“足球运动”(M)是“身体健康”(N)的主要原因。
要削弱这一论断,可以通过削弱两者间的因果链条来进行。B项指出,身体不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即“身体好”(N)是“参加足球运动”(M)的原因,也就说明题干的论断是“因果倒置”,有力地削弱了题干论断。
2.另有他因:指出实际上P才是N的原因
例题:某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被发现有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次在近10年来明显增多,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差。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会明显削弱上述结论?
A.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学术不端行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B.高校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方面的相关教育
C.近10年来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加
D.仍有三十名大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的结论是“说明”后面的内容,前面的为论据。两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即“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差”(M)是“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次的增多”(N)的原因。
A项说明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确实不好,加强了结论;B项与题干论证无关;C项说明违反学术规范行为的人数的增多是由于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增加,是“另有他因”,从而削弱了结论;D项是无关项,“有些论文被评为省优秀论文的事实”不能说明“大学生在学术道德方面的素质好”。
3.存在共同原因:即P是M和N的共同原因。
通过削弱因果联系来考虑其本质上也是削弱了论点、论据或论证关系,只是较为快捷。其中,因果倒置是最强的削弱形式,也是比较简单的;另有他因是最常见的一种削弱形式,经常在考试中出现;而存在共同的原因这种削弱形式出现较少,属于前两种削弱形式的变形。这几种削弱形式的本质上都是指出“M不是N的原因”。
削弱型题目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重点题型,中公教育专家发现2011年国考逻辑判断部分10道题中就有3道是削弱型题目,比例占到近三分之一。因此,中公教育老师在此对削弱型题目进行讲解,帮助考生理解与复习。
逻辑判断削弱型题目突破
一、削弱型题目的特点
一般来说,提问中包含“削弱”、“质疑”、“反驳”等字样的都为削弱型题目。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题目要求选出最能削弱的,有的题目要求选出最不能削弱的,但无论提问方式怎样变化,其解题方法都是相同的。
二、削弱型题目的解题步骤
第一,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题目要求削弱的是什么;
第二,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分清其论证结构,即其论点和论据各是什么,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论证关系是怎样的,特别要注意关键词或联结词的把握;
第三,分别查看各选项是否能削弱结论,如果能,则分析该选项是通过何种方式削弱的;
第四,如果存在多个能够削弱论证的选项,则需要比较各削弱方式之间的削弱程度,从而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三、削弱程度的比较
通过对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目的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削弱型题目的选项中往往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削弱题干结论,这就考查了选项之间削弱程度的比较,这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大趋势和特点。
一般来说,削弱论点比削弱论据或论证关系的削弱作用强。直接削弱比间接削弱的削弱作用强,也就是说对题干论证或因果链条的直接削弱要比外加其他条件对题干进行的间接削弱作用强。必然性的削弱程度强于或然型削弱,整体性的削弱强于部分性削弱。如果选项中含有“一些”、“有些”时,一般不是最削弱选项。如果有选项是对题干论证中隐含假设的削弱,削弱程度就较高。
例题:(2010?国家)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í,一种变体的龙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解析:此题答案为B。通读题干,可知“解释”后面的话是题干的论点。即专家的观点是“雨水冲刷”(M)是“唐代墓穴中有先秦陶片”(N)的原因。
A项与论证无关;B项说明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也就反驳了雨水冲刷至墓穴的可能性,直接否定了专家的观点;C项与论证无关,题干中发现的是先秦的陶片;D项说明唐代墓穴中有先秦陶片是“另有他因”,但无法反驳雨水冲刷也是原因之一,削弱程度不如B项。(陈首宇)
第五篇:论证方法及作用综合训练题
论证方法及作用综合训练题
资料
1、《敬业与乐业》
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思考: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
2、《敬业与乐业》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思考:作者在论证“敬业”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
3、《敬业与乐业》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思考:作者在论证“敬业”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
4、《敬业与乐业》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
思考:作者在论证“乐业”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
5、《论美》培根
美犹如盛夏的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思考:本段第一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规范论证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格式:
1、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②具体而典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③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①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②引用…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③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具说服力。
3、①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②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③使人印象深刻,更有说服力。
4、①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②将……比作……,形象生动的证明了……的观点,③浅显易懂,让人容易接受。
资料
6、古语说:“天下之事,必作于细。”科学研究尤需如此。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一种铝矿石,漫不经心,自然无缘与钒结识;瑞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
指出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资料
7、亚里士多德说:“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煌人生的必备条件。”看来低姿态当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唯有“低”才会看得真切,看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悟事物的真谛。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高的结果。
选文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资料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李政道的“生活方式”》
选文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