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析大悟县畜牧业现状谈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
析大悟县畜牧业现状 谈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
贫困山区一般具有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草山草坡面积大、农副产品丰富,剩余劳力充足的状况,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况且,畜牧业投资小、周期短、销路好、见效快,符合千家万户的生产利益要求。因而,它对于增加贫困山区农民收入,改善城乡
人民生活,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贫困山区如何发展畜牧业,使其成为一个支柱产业,这是一个值得实践与探讨的问题。这里,笔者试从分析大悟县畜牧业现状入手,来谈谈贫困山区畜牧业的发展。
大悟县地处鄂东北边陲,是大别山区的一个贫困山区县。55万人口,195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八山半水分半田。2002年,农村人平纯收入1601元。建国以来,特别是“七·五”以来,大悟县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受到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落后的生产方式、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现仍未摆脱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束缚。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着种植业生产的发展。大悟县历来对猪禽的生产较为重视,可从两个方面数字说明这一点。一是把猪牛羊禽的饲养量按牛单位折算,猪禽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三位。二是在畜牧业产值结构中,猪禽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二位。而猪禽的发展快慢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种植业提供农副产品的多少。四九年,粮食生产水平低,年产4.4万吨,牲猪年末存栏只有2.5万头。五七年,粮食产量达到五十年代最高水平,产量11.22万吨,牲猪年末存栏达到该年代最高水平,为9.6万头。五八年至六一年,三年自然灾害使粮食由10.33万吨下降到七万吨,牲猪年末存栏也从7.8万头降到2.6万头。七o年至七二年,粮食产量过15万吨大关,牲猪年末存栏也过10万头大关。八o年至二00一年,粮食产量连年上升,由14.9万吨上升到20.4万吨,牲猪存栏也由13.2万头上升到24.8万头,为历史最高水平。因而畜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种植业的制约。
二、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偏小,宏观控制难以实现。大悟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人平只有七分耕地,单纯靠粮食就是绣出一朵花来,也只能解决温饱,但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却很大。一是草山草坡面积大,有天然草场124万亩,据测算可载畜8万个黄牛单位,而目前只利用了60%。二是饲料来源广,大悟县是全省三大花生生产县之一,年产农副产品等饲料5亿公斤,但实际用于养畜的只占47%,在农业结构中,种植业产值通常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畜牧产值只占30%左右,所占比重太小。而在畜牧业内部,只重视粮食畜禽的发展,忽视食草畜禽的发展。按牛单位计算四九年食粮畜禽与食草畜禽之比0.44:1,八五年为2.57:1,九0年为1.26:1,与当前耕地面积与草场可利用面积之比0.51:1不相称。
对于农业结构,大悟县采取了一些措施予以调整,但由于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综合素质差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难以达到目的。
三、千家万户饲养、小群分散经营、传统的饲养观念和方式未摆脱,出栏率、商品率低。大悟县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这种千家万户饲养,能利用各自的有利环境、剩余劳力、农副产品、残剩食物、简便畜舍等生产出小量的畜禽产品。但是,传统的饲养观念和方式未摆脱,大多数农民还是“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下蛋换点油盐钱”的生产观念。饲养方式多采用,喂猪“一瓢水,一把糠,一篮菜”,耕牛全靠稻草养命,养鸡“白天自找食,进笼一把谷”。因而,长期以来,牲猪出栏率未超过75%,商品率未超过80%,耕牛出栏率、商品率均未超过10%,山羊出栏率、商品率未超过50%,家禽出栏率、商品率未超过20%。
四、畜禽品种杂乱差。大悟县畜禽品种主要来源于江汉平原一带,由于农民的科学养畜水平低,畜禽乱交乱配、近亲繁殖,使畜禽品种普遍存在“杂、乱、差”的现象。品种低劣,导致饲养时间长,生产性能低。出栏一头250斤左右的肥猪需要一年多的时间饲养,耕牛个体象驴子,山羊长得象狗子,鸡蛋象麻雀蛋。
五、草山草坡面积大,自然牧草丰富,但利用少,浪费大。大悟县山场宽阔,各类草场毛面积124万亩,可利用面积109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连片草场有37处。草场年亩产鲜草695公斤,平均14亩载一个黄牛单位,可载畜8万个黄牛单位,而实际只利用了60%。其原因主要是成片草场多分布在高山、远山区,而牲畜又多集中在村庄周围放牧,放牧半径小,群众又不懂制作青干草喂畜的技术,而在十月份后,牧草已老化,被砍回家当柴火烧掉了。
六、畜牧产品销售半径小,流通渠道狭窄。大悟县畜禽产品主要是内销,外销很少,而且是个体商贩占了大头,商业、外贸部门的主渠道作用
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以外销量最大的牲猪为例,八三年外调量为32897头,八五年下降到9693头,九二年后一直徘徊在2万头左右,只占牲猪出栏数的10%左右。从牲猪内销看,个体屠夫垄断了牲猪收购市场,压价压秤赚黑钱,农民养猪一年,不如屠夫杀猪一天。
七、畜牧部门基础差,服务功能低。八0年以后,大悟县畜牧业防、繁、管、治机
构相继建立起来了,基层技术人员为千家万户服务,对畜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县财政投入低,政策性收费又难以收起,导致正常工作难以运转,技术人员外流严重,诊疗设备一直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服务功能较低。
二、大悟县畜牧业的现状,是贫困山区畜牧业的缩影。因此,在发展山区畜牧业上要针对山区的现状特点,确定发展方向和方针。在制定措施上,要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在发展要求上,必须逐步实行四个转变。一是农民的养畜观念要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意识转变到现代商品生产的意识中来。二是从小农经济的封闭式生产方式转移到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方式上来。三是从一家一户的个体效益转变到千家万户的规模效益上来,并逐渐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四是从当前的生产初级畜产品转变到深度加工上来。
〈一〉根据资源特点合理区划、布局,重点放在潜在优势上。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划分若干自然经济小区,发展不同项目和品种。
1、城镇郊区:交通、能源、信息等都比较发达,人才、技术、资金条件都较好,市场对肉蛋奶需求量大,应重点发展生猪、奶牛、禽的饲养及畜禽产品加工业等。
2、低山丘陵区:农业较发达,人平耕地面积较大,农副产品多,应重点发展猪、水牛、禽等畜牧业。
3、中山、高山区:山高人稀,居住分散,交通闭塞,农业落后,但草山草坡面积大,牧草丰富。重点发展牛、羊、兔、鹅食草动物,可建立肉牛、奶牛、肉羊、草禽等基地。
〈二〉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重点放在发展草食动物,走种草养畜的道路上。过去,一讲到发展种植业就单一抓粮,发展畜牧业就单一抓猪。而牲猪发展的好坏与粮食的丰欠有密切的依赖关系。因此,要保持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就必须重点放在发展食草动物上。这是因为,一方面食草动物对粗饲料的转化率是食粮动物的五倍以上,成本低、饲料报酬高。另一方面,山区有广阔的山场,有充足的饲草资源。发展食草动物的数量多少,要以草场载畜量的多少来定。在荒山荒坡水源好,土层厚的地方可人工种植品种优质,产量高的豆科牧草,种草养畜既可提高养畜饲养水平,又可提高载畜量。
〈三〉在发展千家万户饲养的同时,重点放在建设资源相对集中的规模畜牧业上。畜牧业具有投资小、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适合农民目前的生产要求。如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以发展较快的养畜专业户和专业村典型引路,一定能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应发展规模畜牧业。如在连片草场的地方建立食草畜禽场,在城郊区和低山丘陵区建立食粮畜禽场。适度规模地集约式经营有利于提高科学化和商品化生产程度。
〈四〉改良畜禽品种,重点放在提高畜禽产品率上。畜牧业与种植业一样,品种问题至关重要。要改变长期形成的畜禽品种“杂、乱、差”现象,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繁殖率、出栏率、产肉率、产蛋率。就必须引进优良品种,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推广经济杂交。
〈五〉处理好畜牧业与它业的关系,重点放在发展生态农业上。在山区,发展畜牧业往往与种植业发生矛盾,如与种植业争夺面积,人畜争粮的矛盾等等。处理好这些矛盾,必须在合理区划,统一制订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走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增值的道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首先是处理好牧林关系。在山区,往往会出现放牧与兴林,种草与栽树之间的矛盾。可在树间种草,分区轮牧解决这一矛盾。这样既可保持水土流失,又可以“以短养长”,还可以用畜粪肥林,以牧养林。
其次是处理好牧粮关系。主要是表现在种草与种粮、人畜争粮的矛盾上。解决这个矛盾主要是在满足人们食粮的基础上采用种草养畜和种粮养畜。种草养畜可以超出种粮两倍以上的效益;种粮养畜,如种玉米作鸡饲料、种大麦作猪饲料等等。在紧张的地方可套种间作。
〈五〉优化外部环境,重点放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上。发展山区畜牧业必须把投资、技术、物质、品种、饲料、防治、加工、销售、税收等方面配套起来进行,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基础上,从产前、产中、产后上搞好服务,使畜牧业生产有一个优化的外部环境。
〈六〉建立相配套的畜牧业产品深加工企业,重点放在市场竞争力上。畜牧业的发展,能不断地丰富畜禽产品,要使它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并有较长的寿命,就必须进行畜禽产品深加工,兴建成配套企业,生产罐头、香肠、奶蛋制品、皮革制品等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既能增加国家和人民的收入,又能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
第二篇:浅析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
浅析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
专业:农学姓名:龙慧
贫困山区一般具有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草山草坡面积大、农副产品丰富,剩余劳力充足的状况,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况且,畜牧业投资小、周期短、销路好、见效快,符合千家万户的生产利益要求。因而,它对于增加贫困山区农民收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贫困山区如何发展畜牧业,使其成为一个支柱产业,这是一个值得实践与探讨的问题。这里,笔者试从分析大悟县畜牧业现状入手,来谈谈贫困山区畜牧业的发展。
黎平县地处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处,是云贵高原的一个贫困山区县。55万人口,195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山多田少。,农村人平纯收入600元左右。建国以来,特别是“七·五”以来,黎平县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受到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落后的生产方式、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现仍未摆脱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束缚。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着种植业生产的发展。黎平县历来对猪禽的生产较为重视,可从两个方面数字说明这一点。一是把猪牛羊禽的饲养量按牛单位折算,猪禽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三位。二是在畜牧业产值结构中,猪禽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二位。而猪禽的发展快慢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种植业提供农副产品的多少。四九年,粮食生产水平低,年产4.4万吨,牲猪年末存栏只有2.5万头。五七年,粮食产量达到五十年代最高水平,产量11.22万吨,牲猪年末存栏达到该年代最高水平,为9.6万头。五八年至六一年,三年自然灾害使粮食由10.33万吨下降到七万吨,牲猪年末存栏也从7.8万头降到2.6万头。七o年至七二年,粮食产量过15万吨大关,牲猪年末存栏也过10万头大关。八o年至二00一年,粮食产量连年上升,由14.9万吨上升到20.4万吨,牲猪存栏也由13.2万头上升到24.8万头,为历史最高水平。因而畜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种植业的制约。
二、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偏小,宏观控制难以实现。大悟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人平只有七分耕地,单纯靠粮食就是绣出一朵花来,也只能解决温饱,但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却很大。一是草山草坡面积大,有天然草场124万亩,据测算可载畜8万个黄牛单位,而目前只利用了60%。二是饲料来源广,大悟县是全省三大花生生产县之一,年产农副产品等饲料5亿公斤,但实际用于养畜的只占47%,在农业结构中,种植业产值通常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畜牧产值只占30%左右,所占比重太小。而在畜牧业内部,只重视粮食畜禽的发展,忽视食草畜禽的发展。按牛单位计算四九年食粮畜禽与食草畜禽之比0.44:1,八五年为2.57:1,九0年为1.26:1,与当前耕地面积与草场可利用面积之比0.51:1不相称。
对于农业结构,大悟县采取了一些措施予以调整,但由于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综合素质差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难以达到目的。
三、千家万户饲养、小群分散经营、传统的饲养观念和方式未摆脱,出栏率、商品率低。大悟县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这种千家万户饲养,能利用各自的有利环境、剩余劳力、农副产品、残剩食物、简便畜舍等生产出小量的畜禽产品。但是,传统的饲养观念和方式未摆脱,大多数农民还是“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下蛋换点油盐钱”的生产观念。饲养方式多采用,喂猪“一瓢水,一把糠,一篮菜”,耕牛全靠稻草养命,养鸡“白
天自找食,进笼一把谷”。因而,长期以来,牲猪出栏率未超过75%,商品率未超过80%,耕牛出栏率、商品率均未超过10%,山羊出栏率、商品率未超过50%,家禽出栏率、商品率未超过20%。
四、畜禽品种杂乱差。大悟县畜禽品种主要来源于江汉平原一带,由于农民的科学养畜水平低,畜禽乱交乱配、近亲繁殖,使畜禽品种普遍存在“杂、乱、差”的现象。品种低劣,导致饲养时间长,生产性能低。出栏一头250斤左右的肥猪需要一年多的时间饲养,耕牛个体象驴子,山羊长得象狗子,鸡蛋象麻雀蛋。
五、草山草坡面积大,自然牧草丰富,但利用少,浪费大。大悟县山场宽阔,各类草场毛面积124万亩,可利用面积109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连片草场有37处。草场年亩产鲜草695公斤,平均14亩载一个黄牛单位,可载畜8万个黄牛单位,而实际只利用了60%。其原因主要是成片草场多分布在高山、远山区,而牲畜又多集中在村庄周围放牧,放牧半径小,群众又不懂制作青干草喂畜的技术,而在十月份后,牧草已老化,被砍回家当柴火烧掉了。
六、畜牧产品销售半径小,流通渠道狭窄。大悟县畜禽产品主要是内销,外销很少,而且是个体商贩占了大头,商业、外贸部门的主渠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以外销量最大的牲猪为例,八三年外调量为32897头,八五年下降到转自:http://9693头,九二年后一直徘徊在2万头左右,只占牲猪出栏数的10%左右。从牲猪内销看,个体屠夫垄断了牲猪收购市场,压价压秤赚黑钱,农民养猪一年,不如屠夫杀猪一天。
七、畜牧部门基础差,服务功能低。八0年以后,大悟县畜牧业防、繁、管、治机构相继建立起来了,基层技术人员为千家万户服务,对畜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县财政投入低,政策性收费又难以收起,导致正常工作难以运转,技术人员外流严重,诊疗设备一直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服务功能较低。
二、大悟县畜牧业的现状,是贫困山区畜牧业的缩影。因此,在发展山区畜牧业上要针对山区的现状特点,确定发展方向和方针。在制定措施上,要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在发展要求上,必须逐步实行四个转变。一是农民的养畜观念要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意识转变到现代商品生产的意识中来。二是从小农经济的封闭式生产方式转移到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方式上来。三是从一家一户的个体效益转变到千家万户的规模效益上来,并逐渐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四是从当前的生产初级畜产品转变到深度加工上来。
〈一〉根据资源特点合理区划、布局,重点放在潜在优势上。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划分若干自然经济小区,发展不同项目和品种。
1、城镇郊区:交通、能源、信息等都比较发达,人才、技术、资金条件都较好,市场对肉蛋奶需求量大,应重点发展生猪、奶牛、禽的饲养及畜禽产品加工业等。
2、低山丘陵区:农业较发达,人平耕地面积较大,农副产品多,应重点发展猪、水牛、禽等畜牧业。
3、中山、高山区:山高人稀,居住分散,交通闭塞,农业落后,但草山草坡面积大,牧草丰富。重点发展牛、羊、兔、鹅食草动物,可建立肉牛、奶牛、肉羊、草禽等基地。
〈二〉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重点放在发展草食动物,走种草养畜的道路上。过去,一讲到发展种植业就单一抓粮,发展畜牧业就单一抓猪。而牲猪发展的好坏与粮食的丰欠有密切的依赖关系。因此,要保持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就必须重点放在发展食草动物上。这是因为,一方面食草动物对粗饲料的转化率是食粮动物的五倍以上,成本低、饲料报酬高。另一方面,山区有广阔的山场,有充足的饲草资源。发展食草动物的数量多少,要以草场载畜量的多少来定。在荒山荒坡水源好,土层厚的地方可人工种植品种优质,产量高的豆科牧草,种草养畜既可提高养畜饲养水平,又可提高载畜量。http://
〈三〉在发展千家万户饲养的同时,重点放在建设资源相对集中的规模畜牧业上。畜牧业具有投资小、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适合农民目前的生产要求。如果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以发展较快的养畜专业户和专业村典型引路,一定能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应发展规模畜牧业。如在连片草场的地方建立食草畜禽场,在城郊区和低山丘陵区建立食粮畜禽场。适度规模地集约式经营有利于提高科学化和商品化生产程度。
〈四〉改良畜禽品种,重点放在提高畜禽产品率上。畜牧业与种植业一样,品种问题至关重要。要改变长期形成的畜禽品种“杂、乱、差”现象,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繁殖率、出栏率、产肉率、产蛋率。就必须引进优良品种,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推广经济杂交。
〈五〉处理好畜牧业与它业的关系,重点放在发展生态农业上。在山区,发展畜牧业往往与种植业发生矛盾,如与种植业争夺面积,人畜争粮的矛盾等等。处理好这些矛盾,必须在合理区划,统一制订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走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增值的道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首先是处理好牧林关系。在山区,往往会出现放牧与兴林,种草与栽树之间的矛盾。可在树间种草,分区轮牧解决这一矛盾。这样既可保持水土流失,又可以“以短养长”,还可以用畜粪肥林,以牧养林。
其次是处理好牧粮关系。主要是表现在种草与种粮、人畜争粮的矛盾上。解决这个矛盾主要是在满足人们食粮的基础上采用种草养畜和种粮养畜。种草养畜可以超出种粮两倍以上的效益;种粮养畜,如种玉米作鸡饲料、种大麦作猪饲料等等。在紧张的地方可套种间作。
〈五〉优化外部环境,重点放在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上。发展山区畜牧业必须把投资、技术、物质、品种、饲料、防治、加工、销售、税收等方面配套起来进行,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基础上,从产前、产中、产后上搞好服务,使畜牧业生产有一个优化的外部环境。
〈六〉建立相配套的畜牧业产品深加工企业,重点放在市场竞争力上。畜牧业的发展,能不断地丰富畜禽产品,要使它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并有较长的寿命,就必须进行畜禽产品深加工,兴建成配套企业,生产罐头、香肠、奶蛋制品、皮革制品等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既能增加国家和人民的收入,又能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
第三篇:畜牧业发展
中国畜牧业发展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畜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加,国内市场仍有较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在畜产品质量和数量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饲养方式、健康安全、标准化规模化、市场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
正文: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析全国人大常委、农委副主任尹成杰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他指出在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饲养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条件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式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
2.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约束。
3.畜产品质量问题的突出。
4.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
5.疫病防止困难。
6.难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
二、畜牧业发展趋势
小型规模化农户从事的是社会化商品生产,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采用的也是良种良料良法等现代技术,不是传统的土法上马,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1.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同农户手中的资源相匹配。在我国现行的政策
制度下,农户手中拥有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等),可以用来种植饲草和饲料。它们手中还拥有棚圈等饲养设施,部分农户还拥有基础母羊母牛等生产资料,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活动,有些农户家庭中还有剩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畜牧业生产当中,这些资源要素农户都能够自主支配。由于是小型规模化,它手中拥有多少资源,就力所能及地搞多大规模。不贪大求洋,不大兴土木,不大量举债。由于是种养结合,种植与养殖互相配套,农户根据自己所掌握资源的数量与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组合。农户有了支配权,有了选择权,有了组合权。可以看菜吃饭、量身裁衣,充分发挥微观经营主体的作用。
2.业的经营规模与经营形式紧密相关。美国模式的大型规模化,需要采
取企业化经营方式,中国特色的小型规模化,适合农户家庭经营。农户家庭经营与企业化经营相比较,具有内部组织成本低、沟通协调成本低、内部环节少、运行费用省等优势。农户家庭经营机制灵活,适应市场波动变化的能力强。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管理层次简单,责权利集中统一。不需要庞大的管理机构,也不需要众多的管理人员。适合农民的管理素质和驾驭能力。
3.家庭经营门槛低,关卡少。与小额信贷等农村金融政策相配套。农户
内部与农户之间,靠亲缘关系进行沟通协调,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信用成本低。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承技艺,技术培训成本也最低。我国农村“家文化”历史沉淀深厚,但现代企业制度文化基础却十分薄弱。如果采取企业化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在农村中往往会形同虚设,最后会跑调走样,被家族化、家长制、亲戚网所取代或发生变形。
三、畜牧业发展前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地大量散户养殖户占相当大比重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非常重要。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用好养殖技术知识。养殖实用技术的普及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各种不同层面的养殖实用技术传授,举办各种培训和学习班。另一方面要转变养殖户的观念,只有转变养殖户传统的养殖观念,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整个畜牧养殖业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结构转变。
大规模的养殖企业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我国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环节薄弱的弊病。畜牧养殖生产需要科学严谨规范的方法和态度,现代化的养殖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起一整套规范有效的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经营和疫病防控管理体系,是推进现代畜牧业规模健康养殖的关键所在。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现代化的畜禽养殖。
在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郊区畜牧业和农业专业户的发展对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城市郊区畜牧业是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农区畜牧业分化出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牧业,最初的目的是为解决城市畜产品供应问题,随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2O世纪8O年代初,在广大农村涌现出一大批畜禽饲养专业户,把畜禽饲养从家庭副业转为专业饲养。畜禽饲养专业户的出现和增加成为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目前,在农区建设养殖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已经成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式已经成为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现代化畜牧业的必然趋势。
结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都归根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农业土地的流转,势必造成第一产业的规模化与劳动力的城市化,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在短短三十年内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可以说是真正的日新月异,中国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本身。中国的额畜牧业更应该积极顺应神色会发展趋势,利用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突破行业养殖发展瓶颈,整合价值链,合理分配资源,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借以发展自身,真正为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乌.普.道姆拉切夫著 崔少轩译 《国营农场乳肉畜牧业的发展/》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4
2.(美)Merle Cunningham,(美)Mickey A.Latour,(美)Duane Acker编著 张沅、王楚端主译、《动物科学与动物产业》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8
3.张存根...[等] 主编《畜牧业经济与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
4.张存根著 《畜牧业经济与发展》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
5.北农学院主编 《畜牧业机械化》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1
6.水生, 张志华主编 《畜牧业》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张存根著《畜牧业经济与发展:2000-2005》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1
8.卢良恕,刘志澄主编《畜牧业生产结构与发展前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6
9.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编 《畜牧业发展战略与科技对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0
10.乔娟, 潘春玲主编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11.李伟前, 孙志强编著 《畜牧业创新经营模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9
第四篇: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加拿大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国家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业,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加拿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保护主要不是靠补贴或关税,而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体现。例如,早在1912年,国会就通过了《谷物收购和质量检验法》,规定出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3.6%,为保证和提高其小麦品质作出了贡献。1935年,政府制订了《草原农场复兴法》,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兴修水利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
2.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加拿大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在首都渥太华设有种子生产者协会,各省都有分会,专门管理谷物的良种培育工作。凡是培育良种的农场都必须参加这个协会。同时,协会又与农业部所属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良种繁育程序,只许可繁育一个品种,并且要经过连续3年的试种示范,只有各方专家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才允许到农业部登记,由该协会发给证书。又如,政府规定,在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场周围30公里内不许生产普通的食用马铃薯。在种薯生长季节,农业行政部门要对种薯生产地块作两到三次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现某种病害的侵染超过容许的范围,便立即宣布这块种薯地的马铃薯不得留种,只能供普通的食用。
3.发挥协会在生产中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加拿大政府畜牧业在产业政策、产品配额、市场价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具体业务管理通过由生产者共同联合组成的组织──协会来协调管理。如安大略省养牛协会就由各县推选农场主、专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共50名,共同组成协会管理委员会,抽调部分人员设置办公室。协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协会的主要职能有:为生产者传递市场信息(简报),协助政府决定产品配额、价格动态报告、协助政府争取外贸出口、抓产品质量安全等。协会按每头成年牛年收1.25加元作为经费。协会还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生产(科研工作)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生产发展什么。如加拿大培育的杜洛克猪,瘦肉率已达到63%,增加脂肪含量是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育种将肌肉中的含脂率提高到2.3%,同比高1.0%。在奶牛生产方面,由于市场对奶油及其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加拿大选育的瑞士褐牛牛奶中的含脂率达到5.0%以上。PICKSEED公司在牧草研究方面已培育出上百种抗杂、抗旱、抗踩踏、多色彩的牧草(草坪)种子,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4.强化管理,培养高技能农畜业生产从业人员,是加拿大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加拿大农牧场一般由1~2人经营,既是牧场主又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多数受过农业学校教育或相应专业培训,业务管理能力很强,在饲草生产、家畜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都具备很高的技能。加拿大对畜牧人才的培养,除了通过高等专业院校教育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各地的培训中心(股份企业)培养。如ILMS国际教育学院是一个合作企业(由专家学者控股),在全国设有4个培训分中心,开展工作18年,已为全世界80多个国家提供合作培训业务,培训项目包括牛、猪、羊、禽的饲养管理、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疫病防治等许多方面。
5.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加强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拿大有世界上最好的农业和畜牧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并且其科研机构有互相密切配合的网络,它包括联邦农业部、各省农业厅、农业大专院校和工业企业。农业部下属的科研局是部里最大和最重要的机构。它有6个直属研究所,在全国有52个研究机构,在各地还有研究站。联邦一级的科研机构侧重于基础理论方面,省级和大专院校、企业的科研则偏重于应用研究。在农业科研的投入方面,加拿大在发达国家中处于较领先的位置,农业科研强度(ARI,即用于农业科研的费用占农业生产总值之比)一直大于2%。
在加拿大联邦一级的自然科学工作者中,农业科技人员占总人数的第1位,约占28%,在联邦政府对自然科学的总支出中,农业科研的比重约占12%。同样,在畜牧业中,生产—科研—教学的三者紧密结合,保证了加拿大畜牧业高科技的含量,加拿大畜牧科研项目一般都由农业院校教授、学者主持。如ELO-VA牧草研究中心、CGL家畜改良中心均由贵尔夫农业大学(该校是世界公认的最好的农业大学)教授主持。研究项目首先从生产(农牧场)单位提出,由农场主(或协会)、联邦或省政府管理部门、农业院校三者通过网络信息共同研究确定课题项目,由农业部资助(1999年科研费用达3500万加元)最后由农业院校相应的研究中心具体招收研究生(或博士生)进行专题研究。如CGL家畜改良中心有20多名教授、有在校研究生103名,其中研究家畜育种的研究生就有23名。这样三结合的科研管理机制,保证课题研究结果很快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效益。
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放畜牧业发展取举世瞩目畜牧业产规模断扩畜产品总量幅增加畜产品质量断提高特别近些随着强农惠农政策实施畜牧业呈现加快发展势畜牧业产式发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34%畜牧业发展快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农民收入40%畜牧业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许畜牧业已经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源批畜牧业优秀品牌断涌现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作积极贡献。
当前畜牧业发展特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面临着严峻形势任务艰巨些存着畜牧业投入足、畜牧业产畜产品加工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确定性素依存、饲养环境产条件相落、重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建设现代畜牧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重要任务力推进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优质安全品牌畜牧业建设现代畜牧业效途径特别畜产品安全面临着更范围、更深层挑战情况力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社责任应畜牧业产面临挑战、维护消费者命健康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力举措要畜牧业品牌建设作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重要内容制定落实相关支持政策措施通发挥优秀品牌示范带作用探索畜牧业品牌建设途径经验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产继续呈现稳步、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畜产品持续增产结构进步优化畜牧业继续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畜牧业产值已经占农业产总产值比重超30%畜牧业已经我农业农村经济力增点主要支柱产业畜牧业产业收入已经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重要来源。
联合粮农组织2009公布统计资料:我猪存栏5.23亿占世界存栏总数50.9%居世界第1位;绵羊2.19亿占世界存栏总数18.72%居世界第1位;山羊2.46亿占世界存栏总数25.14%居世界第1位;牛1.89亿占世界存栏总数9.2%居世界第3位肉类总产量达10845万吨禽蛋(含鸡蛋)843.6万吨鸡蛋3578.6万吨奶类3785万吨其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百三十禽蛋产量占百八十鸡蛋产量占百四十奶类产量占百五目前止我均肉类占量已经超世界平均水平禽蛋占量达发达家平均水平奶类均占量仅世界平均水平1/13数据看我畜牧业发展水平改革放三十间取飞速发展。
二、我畜牧业发展遇主要问题 2.1 农村养殖户缺乏技术
长期农村产模式传统农业产主规模产自经济仍占居定主导位养殖业面则体现散养主处于家庭产副业位种散养模式与科化、规模化、集约化产现代养殖业相比相距甚远散户养殖产设备、产技术及产条件相落尤其思想意识面能适应现代化养殖业需要部散户养殖户仍旧农业养殖作家庭收入补充形式加些养殖户文化水平相较低接受现代化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农村规模发展养殖业障碍 2.2 环境污染严重
畜牧养殖所产量粪尿处理则直接造环境污染破坏现今论规模现代化养殖场规模家庭散户养殖畜禽粪尿处理缺乏相应环保措施废物处理系统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批量露堆放或直接排入河流造家畜环境污染同些量放置粪尿造些畜疫病发现解决般水冲式沼气利用采用水冲式清粪则需要量处理污水些污水能经离排入农田达利用效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表水污染严重另外畜禽粪便发酵产量CO2、NH3、H2S、CH4 等害气体直接排放气则危害类健康加剧空气污染引起球温室效应收集利用加工沼气实现再利用 2.3 饲料资源短缺
期我畜牧业发展主要依靠粮食产虽我粮食总产量定程度增增幅同我口增加畜牧养殖用各种原逐减少加我粮食产量相降现实畜牧业发展实际已经受粮食产量制约畜牧业飞速发展导致饲料用粮幅升目前我饲料用粮约占粮食1/3则存着畜争粮问题种饲粮短缺情况严重制约畜牧业持续发展 2.4 畜产品药物残留高
随着抗素、化合药物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广泛应用实现降低物死亡率缩短物饲养周期促进物产品产量增同同于操作使用及少数养殖户利益驱使违规违使用造畜产品兽药及些重金属、抗素等危害体健康兽药残留增加使畜产品安全问题引起社关注
2.5 科技术研究与推广力
我国传统畜牧养殖技术已经跟现代化畜牧养殖要求虽我畜牧养殖面科技研究工作直受重视期我科技研究转化率高些政府科研转化工作没足够意识许高产、优质、高效畜产品培育技术利用停留口没与畜牧业资源效利用外我事畜牧业产员素质普遍偏低使畜牧业养殖技术推广困难阻碍畜牧业持续发展进程。
三、我畜牧业发展趋势 3.1 提高农户养殖业认识
科技术第产力各量散户养殖户占相比重前提提高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非重要定要脚踏实、用养殖技术知识养殖实用技术普及应两面进行努力面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养殖技术推广普及工作计划组织各种同层面养殖实用技术传授举办各种培训习班另面要转变养殖户观念转变养殖户传统养殖观念习专业养殖知识技能才能实现整畜牧养殖业科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变。3.2 力推进规模化养殖
根据各畜牧业发展状况建设规范化养殖区或养殖场政府部门制定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并认真执行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支持规模态养殖模式发展建立规范化养殖区或规模化养殖场才能实现畜禽粪污害化处理资源化合理利用加快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着重利用各利畜养资源发展竞争力畜产品品牌实现产量规模化、效益化并具市场竞争力 3.3 标准化产
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需要建立健全我农副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搞各类标准化示范养殖区标准化养殖基建设源实现畜养水平提高使产品与际市场接轨具竞争力原材料采购、产设备、产品加工、检测等各环节入手建立套科严密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要基础实践证明论农产品畜产品要质量、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3.4 加强良种体系建设
制定并推进牲畜群体遗传畜牧品种改良计划充利用我畜禽繁育项目科研重点扶持规模、运行良种畜禽场建设改造造批龙企业加快繁育推广优良品种;加快产性能测定站、种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种畜禽场审批建立健全种畜禽管理数据库展优良种畜登记工作;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发利用尽快发布省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严格畜
禽遗传资源进口审批同加畜禽良种保护工作加打击执力度 3.5 科管理规模养殖企业需要科规范管理我农业企业普遍存管理环节薄弱弊病畜牧养殖产需要科严谨规范态度现代化养殖企业首先要树立科管理观念建立起整套规范效科管理、标准化产经营疫病防控管理体系推进现代畜牧业规模健康养殖关键所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现代化畜禽养殖。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混合饲养型耕作制度下,畜牧业就是种植业的产业升级。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加工业,减少了对大自然的直接依赖,更大程度上利用了人力资源(智力、技术、信息)。畜牧业(以及畜产品的加工和营销)比种植业需要更多的劳动投入,产业链更长,可以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混合饲养型耕作制是三元种植结构的提升和延伸,通过混合饲养型耕作制,农作物产品得到进一步的转化与加工,拉长了产业链,使劳动力从产中向产后转移,从种植业向加工业转移。这样,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更加完整、功能更加完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混合饲养型耕作制下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就业结构为7:2:9,有了畜牧奶业的发展,谷物劳力必将加快转移,作物秸秆和饲料粮将实现大规模过腹还田,土壤肥力将递增,农业规模效益则更为显著。如法国奶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倍时,谷物则猛增11倍。劳动力从产中向产前生产资料行业和产后深加工行业转移,提高规 模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也是保证进一步发展谷物生产的前提,这为我国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通过使用权集中实现规模种植找到了一条道路。我国农民的就业结构大部分都集中在产中,其产中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1/2000。在这种条件下,效益农业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对于我国西部来说,耕作制度的变革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产业革命。2.混合饲养型耕作制变革是畜牧业的一场饲料革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生活需求的结构和质量也在发生变化。今后要满足小康和富裕生活的动物性产品市场需求,必须大力发展优质蛋白饲料的生产,必须把饲料行业建设成为发达的现代化产业。在种植业中,改变传统的二元结构,建立三元结构,将玉米、绿肥、牧草等高产优质饲料作物纳入轮作复种之中,扩种豆类、紫花苜蓿、籽粒苋等高蛋白质饲料作物,注重植物蛋白质产量的收获,扩大人工牧草和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大力发展草食动物,尤其是扩大牛羊肉和奶制品的生产,形成以植物到动物再到加工业为链条的产业结构,就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发展牧草就没有现代畜牧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食品加工业,因此,耕作制度变革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饲料革命。
第五篇:敦化市畜牧业现状
敦化市畜牧业现状
XXX
XXXX大学,重庆 402460
摘要:本文概述了吉林敦化市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包括敦化市的畜牧资源状况,政府的畜牧业发展规划情况,畜牧业发展对敦化市人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等;介绍了敦化市畜牧系统的具体情况,详细分工。从而为敦化市今后的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畜牧系统的完善和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敦化市;畜牧业;现状;
通过暑期在敦化市直属的畜牧兽医站为期一个多月的生产实习,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的根本学不到知识,对家乡敦化市的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敦化市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4.9%,天然草场资源丰富,总面积19.2万公顷,优良牧草占60%以上,全市每年饲草和秸秆产量达16万多吨。境内“一江十七河”,使敦化市成为省内水资源状况最好的丰水区域之一,发展畜牧业潜力巨大。近年来,敦化市在提高种植业水平的同时,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举全市之力把畜牧业打造成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支柱产业。
一、敦化市畜牧业概况
2011年,敦化奶牛发展到6000头,黄牛饲养量30万头,生猪25万头,鹿发展到2万只,禽发展到300万只,狐狸、貂、貉等发展到4万头(只),畜禽养殖总量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首位,畜牧业总产值实现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农民年均牧业收入达到19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8.5%。该市畜牧业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二、敦化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1、良繁体系初步建成 敦化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倾全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速畜牧业扩能升级,畜牧业发展效果显著启动牧业产业园区建设,整合全市规模小区、养殖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资源,全力建设乳品、肉牛、有机蜂、鹿业、朗德鹅、森林猪等6大产业园区。敦化市是延边州乃至吉林省最大的延边黄牛养殖基地,敦化黄牛养殖历史久、基础优势强、农
民积极性高。为了迅速发展和壮大黄牛产业,该市因势利导,积极推广先进技术,鼓励养殖户实施规模化小区集中饲养,强势推进“延边黄牛”基地建设,目前,敦化市黄牛饲养量已达到30万头。同时,我市还有亚洲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基地以及在全省率先开展的朗德鹅养殖项目等。为加快这些新兴畜牧业的振兴与发展,敦化市坚持将养殖大户小区与龙头加工企业链接,依托宝利祥蜂业公司、敖东鹿业有限公司、肥肝鹅加工厂、众达肉鸡有限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相继重点建设成千吨有机蜂产品产业园区、2万头鹿业产业园区、百万只朗德鹅产业园区、百万只肉鸡产业园区、万头森林猪产业园区,以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规模养殖小区基地为保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集中配套投放资金、技术、政策、人才、服务等要素,加快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立并形成了完整、有市场竞争力的畜产品加工产业群,促进了畜牧产业的优化升级。
2、政府政策支持 敦化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敦化市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及其相关配套政策,力争通过3年攻坚使全市畜牧养殖业产值突破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5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20%;农民人均收入突破22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为有效提高畜牧业新增生产能力,敦化市依托重点畜牧乡镇,积极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今年,敦化市已新建奶牛、肉牛、生猪等5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敦化市还通过政策扶持,优先安排畜牧业发展项目。通过省、州、市三级财政扶持、农民自筹、银行支持、吸纳民间资本等多种渠道筹措畜牧业发展资金,并依据各类养殖小区的存栏规模,分别给予2万至20万元补贴,同时奖励乡镇政府5万至20万元。对经国家、省批复的新建种畜场和种畜扩繁场分别补贴10万元。仅2010年,该市用于优惠政策的资金就达400万元,今年可突破450万元。丰富的自然资源、稳固的政策扶持,使该市畜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为加快发展奶牛产业,敦化市先后出台实施了3项奶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并将整合支农资金全部用于发展奶牛产业。重点是引进优质奶牛冻精,推广奶牛品种改良,提高奶牛产乳性能。对进入小区饲养的外购能繁奶牛,每头给予补贴千余元;对奶农交售的鲜奶,每公斤补贴0.1元;由市担保公司为奶牛小区奶农购买奶牛给予担保。截至目前,发放购牛贷款4000万元,并全额贴息一年;对新建榨奶站每个贷款25万元,并全额贴息3年。敦化市2009年新建的16处标准化奶牛小
区和17处榨奶站,已经全面完工,其中13处奶牛小区和榨奶站,已投入使用,多数奶农进入小区开展饲养,实行集中榨奶的奶牛已达5000头。
3、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多元化发展近年来,敦化市从发展农村产业化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出发,加快畜产品龙头加工业的发展步伐,发挥招商引资政策优势,积极引入名牌乳业入驻敦化。去年,杭州贝因美集团旗下的美丽健乳业公司到敦化安家落户,公司总投资1.9亿元,一期投资8000万元,新上了年产1万吨的婴儿配方奶粉生产线,于2009年6月末进入生产阶段。该项目全部投资完成后,敦化市奶牛饲养量将从此前的5000头发展到2.5万头,全市仅奶牛一项年产值可实现10亿元,税收7000万元,农民增加收入6000万元。重点围绕美丽健乳品有限公司建设万吨乳制品产业园区;利用国内先进的肉牛繁殖改良技术,建设肉牛产业园区;围绕宝利祥蜂业公司建设千吨有机蜂产品产业园区;围绕敖东鹿业有限公司建设鹿业产业园区;围绕敦化市肥肝鹅加工厂建设朗德鹅产业园区;围绕森林资源优势建设森林猪产业园区。
4、强化基础构建强有力的配套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敦化市遵循“保护、复壮、引进、育种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做好畜禽优良品种的引进、改良和扩繁工作,重点加强延边黄牛资源场和保护区建设、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翰章乡、贤儒镇、额穆镇、大石头镇“延黄牛”繁育基地乡镇,形成7万头黄牛饲养规模。依托“国家秸秆养畜示范县”建设,加快推进饲料产业发展,抓好人工种草和草场围栏建设,推进草原生态建设。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构建安全网络,发展循环经济。为了充分发挥各类畜牧产业协会的作用,该市改变过去各类协会“官办”的做法,积极引导养殖大户、养殖场、企业及经纪人自主成立“户户联合、场户联合、企业场户联合生产经营型”的经济联合实体,提高了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养牛、养鹿、养猪等各类养殖协会达到23个,这些协会围绕畜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效理顺了产业发展中各方面利益关系,成为敦化市畜牧业迅猛发展的强劲“助推器”。
三、敦化市畜牧系统基本情况
1、机构职能 敦化市畜牧局是主管全市畜牧生产、动物疫病防治、兽医兽药和饲料工业等工作的直属部门。主要职能为:编制畜禽品种改良、兽医兽药、饲
草料和乳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畜牧业结构布局调整,扶持龙头企业,推广畜牧产业化发展;负责全市兽医医政、兽药药政、饲料饲政等行政执法工作,组织实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和重大动物疫情的扑灭工作;监督畜牧兽医、兽药、饲料标准的实施;负责种畜禽资源保护和草山草坡资源保护,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推广畜牧繁育、兽医、饲草饲料、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等新技术。
2、机构设置 敦化市畜牧系统由市畜牧局机关、5个直属事业单位、16个乡镇动物防疫监督分站组成。局机关内设6个职能股室,即办公室、计财股、政工股、法规股、饲料工业股、生产科教股;局直属5个事业站为:市动物防疫监督站、市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市饲料检测管理站、市畜禽良种站。16个乡镇管理站代市局管理所辖乡镇站。
3、财务管理 由内设股室计划财务股管理。由16个乡镇站负责职工管理、动物防疫检疫、畜禽发展、防检收费收入的解缴及支出初审等,乡镇站管理村级动物防疫员。乡镇站的“人、财、物”收归市畜牧局同意管理,在职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及工作经费等纳入了市级财政综合预算,按照市级事业单位标准给予预算,退休职工工资由市机保局按工资标准予以全额发放。
4、技术力量 具有专科以上蓄力的80人,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60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全市另有从事兽医诊疗等经营性业务的畜牧兽医协会23个。为畜牧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福祥.吉林敦化畜牧业加大投入扩能升级.吉林日报,2010(3).[2] 王继东.敦化畜牧业迅速发展.延边日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