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
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
摘 要 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主要被试,考察其亲子教育的缺失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发现“留守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与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相关,且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相互影响。讨论指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干预,要改善其家庭环境,给其更多的关爱、肯定其价值、鼓励其自己解决问题,同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亲子教育缺失 自我概念 应对方式 引言
2010年,广东两会期间,团广东省委举行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工作会议,与2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探讨《关于加强广东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关爱工作的提案》,并发布《广东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心理与违法犯罪问题调研报告》,倡议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的成长。数据显示,在广东,80%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由老人看管;70%以上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平均每半年到一年回家一次,且停留时间短暂;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自己解决”的留守儿童占了47.6%。缺乏引导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异位。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因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而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代理监护人教养或自我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这一群体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出现的,但切实受到关注是在2002年之后。在民工子女中,能随父母一起进入城市的只是少数,大多数“留守”在家乡。对于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心理发展的异常。
前人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替代导致了家庭环境的恶化,同时,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且三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因此,认识到“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替代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不同在人格自我概念层面上的差异,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模式图:
在青少年儿童个性发展中,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而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青少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化的结果,会随着年龄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不同而发展变化。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以上的模式图进行验证和理论分析。具体要验证以下3个假设:“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及应对方式存在差异;家庭环境的恶化引发或导致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及应对方式上的差异;“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研究方法
2.1 被试 随机抽取茂名市化州二中高中生,“留守儿童”共43人,然后在对应年级再随机抽取对照组学生43人,收回全部测验问卷,三种问卷有效的被试60人。其中亲子教育正常(含双亲和单亲抚养)30人,“留守儿童”30人;留守儿童包括隔代教养儿童(父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教养)18人,寄养儿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朋友监护)3人、以及其他亲子教育缺失的儿童9人。
2.2 程序与工具 采用量表测验法对“留守儿童”及对照组的家庭环境因素、自我概念、应对方式进行测试,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
在测试被试的家庭环境因素时,为排除“留守儿童”的时间因素影响,采用家庭环境因素作为操作性变量。家庭环境因素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施测。家庭环境量表系Moss等于1981年编制,分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种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我国费立鹏等对该量表进行了中国化修订,修订后的FES-CV有较好信效度。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采用美国田纳西心理学家H.Fitts编制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测量。所用TSCS由台湾林邦杰于1978年修订,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共70个题目,包含自我概念的两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十个因子,即结构维度: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内容维度: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综合状况: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前九个成分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
青少年的应对方式用黄希庭等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评定问卷施测。该问卷共30道题目,用以评定中学生面对挫折和烦恼时所采取的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忍耐等不同的应对方式的水平,经前人施测,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结果与分析
3.1 “留守儿童”与对照组自我概念比较
对亲子教育缺失组(留守儿童)和对照组的自我概念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组生理自我pH(F(1, 59)=5.774, p= 0.019)、道德伦理ME(F(1, 59)=6.206, p = 0.016)、心理自我pER(F(1, 59)=11.998, p = 0.001)、家庭自我FA(F(1, 59)=22.291, p< 0.000)、社会自我SO(F(1, 59)=8.674, p = 0.005)、自我批评ID(F(1, 59)=5.073, p = 0.028)、自我满意SA(F(1, 59)=12.458, p = 0.001)、自我行动B(F(1, 59)=11.383, p = 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在留守儿童组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概念、自我行动上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自我批评上得分高于对照组。见图1。
3.2 “留守儿童”与对照组应对方式比较
对亲子教育缺失组(留守儿童)和对照组的应对方式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组问题解决(F(1, 59)= 4.080, p= 0.019)、合理化(F(1, 59)=9.300, p = 0.003)、指向问题(F(1, 59)=6.567, p = 0.013)、指向情绪(F(1, 59)=4.174, p = 0.0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问题解决、合理化和指向问题方面留守儿童组得分较低,而指向情绪方面,留守儿童组得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同时,幻想与否认、寻求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发泄方面二组得分差异不显著。
3.3 各抚养方式组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以抚养方式分组对家庭环境10个分量表得分做方差分析,发现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方面有显著的组间差异。说明因为抚养方式(亲子教育及其替代形式)不同,儿童在亲密度(F=65.410, p= 0.000)、矛盾性(F=8.011, p= 0.006)、知识性(F=10.301, p= 0.003)、娱乐性(F=8.340, p= 0.005)、组织性(F=13.090, p= 0.001)有明显不同。且亲子教育缺失儿童的家庭环境在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要低于一般儿童的家庭,同时,对应家庭矛盾性要高于其他家庭。
3.4 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概念、行为应对方式关系分析
对家庭环境因素各项目得分与儿童自我概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
注:* p<0.05;**p<0.01;下同.为了进一步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和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以自我概念的各个因子为因变量,考察8种自我概念的回归效应,结果见表2。结果发现,组织性对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自我行动等因子有较大的正向的预测作用。知识性对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行动等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矛盾性对家庭自我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对自我批评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娱乐性对社会自我、自我概念、自我满意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对家庭环境因素各项目得分与儿童应对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
表3 家庭环境因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和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以自我概念的各个因子为因变量,考察8种自我概念的回归效应,结果见表4。结果发现组织性对问题解决由较高的正向的预测性,对发泄、指向情绪为较高的负向的预测性。情感表达对于寻求社会支持、指向问题有较高的正向的预测性,对幻想与否认有负向的预测性。控制性对于合理化和指向问题有正向的预测性。
表4 应对方式各个指标关于家庭环境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5 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
对自我概念与儿童应对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5(见第10页)。
4讨论与结论
4.1 “留守儿童”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留守儿童”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概念和自我行动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留守儿童的自我批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也部分反映了在该亲子关系下,留守儿童会更多将问题归因于自我。
应对方式调查中,在指向问题方面,“留守儿童”在解决问题和合理化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说明“留守儿童”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合理性较低,缺乏积极性;而指向情绪方面,在忍耐、逃避、发泄、幻想与否认方面二组得分较低,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留守儿童”的指向情绪总体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留守儿童”在遭遇挫折时,有逃避、忍耐等倾向,应对方式较消极。
表5 自我概念与儿童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4.2 “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的变化影响其自我概念
与对照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具有以下特点: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较低,矛盾性突出。
说明亲子关系的好坏确实能够影响孩子的自我概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的认识和理解,道德判断的形成、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及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行为问题等。
本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的自我概念相关,“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自我概念发展的变化,使其不能接纳、肯定自己,自我批评较高。因为“留守儿童”组除了亲子教育缺失、家庭环境的变化之外,与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包括学校教育、社会环境、遗传资质等,是同质的,所以,“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缺失,导致家庭功能弱化、成长环境恶化,家庭环境的恶化是其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原因。
4.3 “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的变化影响其应对方式
家庭环境的变化是“留守儿童”应对方式消极的重要原因,“留守儿童”因亲子教育缺失,其家庭环境在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显著较低,而矛盾性却显著较高,相关分析表明,这些问题与其应对方式相关,对其造成了不良影响。
4.4 “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相互影响
“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受家庭环境的变化影响的同时,也会相互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其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尤其与指向情绪的各个问题相关,其自我概念不仅受家庭环境恶化的影响,也受相互之间的影响:对自己不能接纳与肯定,使其面对问题时逃避、忍耐与否认问题;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会使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否认自己。
4.5 对“留守儿童”消极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的干预
亲子教育的缺失、家庭环境的恶化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要解决“留守儿童”因亲子教育缺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应从根本出发,解决亲子教育问题,改善他们的家庭环境。儿童的生活也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可以从这两方面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肯定他们的价值、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他们一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
第二篇:重视应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重视应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王晓波
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家庭、学校、社会是三个不可分割的环节,各自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单靠一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视应对。
一、改善“隔代教育”品质,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
在留守儿童中,隔代教育下的儿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最严重。俗话说,隔代相亲。关于“隔代教育”,应该尽量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当地乡政府或学校可以免费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培训班,有针对性的教授他们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帮助爷爷奶奶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观,从思想上认识到不能用以前的老经验来教育孩子了。其次,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祖辈要和孙代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二、强化学校教育,培养健康心理
“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这得从心理入手。在学校教师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2、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三、重视社会教育,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呼吁妇联、教育、关工委等家庭教育工作责任部门要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整合镇、村的资源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发动家教志愿者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在村中成立德育工作站,开展假日学习小组活动等有益的集体活动,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逐步建立起社会监护体系。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王晓波地址: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一中 电话:*** 邮箱:wangxiaobo032@163.com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缺失与对策
多一份责任 多一份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缺失与对策
目前,留守儿童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中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在高度关注这个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在全国范围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搞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希望工程。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在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巨大和教育问题凸显正是由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决定的。满橙大礼包一直秉承着一份荣誉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关注调查和研究,揭示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种种缺失。
一、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全国妇联2008年2月27日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重庆、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市。
(一)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通过对重庆市除渝中区、大渡口区以外的38个区县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专题调研。初步掌握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庆市留守儿童数量大、增长快。“据重庆市妇联完成的《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研报告》显示,至2007年8月底,全市有0-16岁农村未成年人44013万,其中留守儿童23512万人,占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53141%。比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推算的146147万人增加了88153万人,增长60%”。
2.农村留守儿童分布不均。在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中,一小时经济圈占18%,两翼占82%,渝东北占46%,渝东南占36%。有9个区县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10万人以上;城口、垫江、梁平、武隆和涪陵5个区县的留守儿童占本区县0—16岁未成年人的80%以上,最高达89%。
3.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居多。调查显示,全市留守儿童中,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有较大比例。据六个区县调查问卷统计,0—6岁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8%;6—12岁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5%,12—16岁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7%。由此看出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居多。
4.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多样化。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5%;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0%;与爷爷婆婆(外公外婆)(即隔代家庭)共同生活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2%;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多样化,父母单方监护和隔代监护居多。
5.学前留守儿童接受正规学前教育较少。虽然学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但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行为习惯形成、智力开发等方面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应引起高度重视。调查显示,0—6岁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多数散居在家,未接受任何规范的学前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更为突出,巫山、巫溪等地区3岁以下留守儿童入园率为0,3—6岁学前留守儿童入园率仅为30%。6.农村留守儿童有积极向上的愿望。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今后有大学以上的文化,成为白领或公务员。表明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均积极向上,希望有一个美好未来。
(二)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的儿童,整体状况很不乐观。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是留守儿童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一个缺少父母的爱、没有充满温暖亲情的环境里,心理发展会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社会化过程。
2.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乐观。处在贫困中的留守儿童,面临失学、辍学的危机。据六个区县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成绩优秀的仅占12%、良好的占19%,一般的占58%,很差的占11%。留守儿童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和学习自觉性也很弱,还有厌学倾向。
3.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只要不犯大错误,留守儿童监护人一般都采取放任的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思想和行为存在偏差不能得到及时校正,逐渐形成纪律散漫、厌学、沉迷于电视、录像和游戏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据涪陵区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月至8月,该区发生留守儿童“下暴”案件6起,抓获违法犯罪留守儿童46人。
4.留守儿童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一是留守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没有应变和自救能力,容易受到意外伤害。二是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利用和侵害。经调查得知,某区公安局2007年处理留守女童性侵害案件8例。
二、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缺失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不同程度的缺失相关,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教育的缺失是重要的因素。重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较落后,不能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失。
1.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重要性认识的缺失。重庆农村学校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没有认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一个急需教师重点关心和帮助的特殊群体。
2.学校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缺失。一方面侧重于在校期间的教学管理,侧重学生遵守纪律情况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更多的是关心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生活关心就难以顾及,较少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没有耐心,经教育无效时,基本放任不管。另一方面是教师较关注学习成绩相对好的学生,对成绩相对较差的“留守儿童”关注不够。
3.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缺失。“重庆市普通中小学主要办学条件达标率均低于75%”③。重庆农村经济普遍较落后,农村中小学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重庆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各项指标的达标率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因条件限制还不能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管理,农村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差。客观条件决定了重庆农村留守儿童不能接受到较好的教育。
4.农村师资力量的缺失。一是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二是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三是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不高,全市68,575名初中专任教师中,专科及其以下学历占46133%④。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则远低于以上比例。以上因素决定了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的薄弱,留守儿童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三、加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对策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农村中小学校、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多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是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的最好弥补。
1.学校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学校倡导教师承担起家长的部分责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与管理。二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共同教育的局面,增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
2.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搭建关怀平台。一是学校开通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家长搭建交流平台。二是建立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定期联系机制,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生活等情况,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平台;三是搭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和矫正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四是为留守儿童成长搭建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青少年教育阵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针对重庆农村现有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政策优惠和物质奖励上,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学校去工作,给这些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二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奉献精神、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老师的整体素质。三是可以利用重庆高校的人才资源,大力推行优秀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4.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实施“寄宿制”是目前各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最有效措施。学校实行寄宿制度能够克服监护人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对孩子们实施有效管理。用寄宿制的办法把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统一管理,从宏观上讲,节省了分散管理的社会成本,提高了效率⑤。留守儿童“寄宿制”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习成绩、改变辍学倾向、培养道德情感和提高社交技能。目前的重庆广大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寄宿条件。特别是一些交通不方便、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初中都不能实行寄宿制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增加师资的配备,实行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教育。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除了加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外,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
第四篇: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缺失与对策探析
目前,留守儿童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在全国义务教育已经落实的今天,搞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新时期最重要的希望工程。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决定了在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巨大和教育问题凸显。笔者通过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对重庆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四年深入调查和研究,认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种种缺失。
一、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全国妇联2008年2月27日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重庆、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市①。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决定了在重庆的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一)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通过对重庆市除渝中区、大渡口区以外的38个区县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专题调研。掌握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庆市留守儿童数量大、增长快。“据重庆市妇联完成的《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研报告》显示,至2007年8月底,全市有0-16岁农村未成年人44013万,其中留守儿童23512万人,占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53141%。比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推算的146147万人增加了88153万人,增长60%”②。
2.农村留守儿童分布不均。在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中,一小时经济圈占18%,两翼占82%,渝东北占46%,渝东南占36%。有9个区县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10万人以上;城口、垫江、梁平、武隆和涪陵5个区县的留守儿童占本区县0—16岁未成年人的80%以上,最高达89%。
3.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居多。调查显示,全市留守儿童中,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占有较大比例。据六个区县调查问卷统计,0—6岁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8%;6—12岁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5%,12—16岁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7%。由此看出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居多。
4.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多样化。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5%;与母亲共同生活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0%;与爷爷婆婆(外公外婆)(即隔代家庭)共同生活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2%;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多样化,父母单方监护和隔代监护居多。
5.学前留守儿童接受正规学前教育较少。虽然学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但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行为习惯形成、智力开发等方面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应引起高度重视。调查显示,0—6岁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多数散居在家,未接受任何规范的学前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更为突出,巫山、巫溪等地区3岁以下留守儿童入园率为0,3—6岁学前留守儿童入园率仅为30%。
6.农村留守儿童有积极向上的愿望。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今后有大学以上的文化,成为白领或公务员。表明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均积极向上,希望有一个美好未来。
(二)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的儿童,整体状况很不乐观。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是留守儿童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一个缺少父母的爱、没有充满温暖亲情的环境里,心理发展会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社会化过程。
2.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乐观。处在贫困中的留守儿童,面临失学、辍学的危机。据六个区县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成绩优秀的仅占12%、良好的占19%,一般的占58%,很差的占11%。留守儿童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和学习自觉性也很弱,还有厌学倾向。
3.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只要不犯大错误,留守儿童监护人一般都采取放任的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思想和行为存在偏差不能得到及时校正,逐渐形成纪律散漫、厌学、沉迷于电视、录像和游戏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据涪陵区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月至8月,该区发生留守儿童“下暴”案件6起,抓获违法犯罪留守儿童46人。
4.留守儿童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一是留守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没有应变和自救能力,容易受到意外伤害。二是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利用和侵害。经调查得知,某区公安局2007年处理留守女童性侵害案件8例。
二、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缺失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不同程度的缺失相关,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教育的缺失是重要的因素。重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较落后,不能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失。
1.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重要性认识的缺失。重庆农村学校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没有认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一个急需教师重点关心和帮助的特殊群体。
2.学校对留守儿童关爱的缺失。一方面侧重于在校期间的教学管理,侧重学生遵守纪律情况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更多的是关心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生活关心就难以顾及,较少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没有耐心,经教育无效时,基本放任不管。另一方面是教师较关注学习成绩相对好的学生,对成绩相对较差的“留守儿童”关注不够。
3.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缺失。“重庆市普通中小学主要办学条件达标率均低于75%”③。重庆农村经济普遍较落后,农村中小学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重庆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各项指标的达标率与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因条件限制还不能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管理,农村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差。客观条件决定了重庆农村留守儿童不能接受到较好的教育。
4.农村师资力量的缺失。一是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二是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生师比偏高。三是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不高,全市68,575名初中专任教师中,专科及其以下学历占46133%④。重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则远低于以上比例。以上因素决定了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的薄弱,留守儿童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三、加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对策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农村中小学校、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多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是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的最好弥补。
1.学校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学校倡导教师承担起家长的部分责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与管理。二是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共同教育的局面,增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
2.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搭建关怀平台。一是学校开通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家长搭建交流平台。二是建立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定期联系机制,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生活等情况,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平台;三是搭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和矫正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四是为留守儿童成长搭建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以先进文化占领青少年教育阵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针对重庆农村现有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应从政策优惠和物质奖励上,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学校去工作,给这些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二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奉献精神、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老师的整体素质。三是可以利用重庆高校的人才资源,大力推行优秀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4.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实施“寄宿制”是目前各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最有效措施。学校实行寄宿制度能够克服监护人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对孩子们实施有效管理。用寄宿制的办法把留守儿童集中到学校统一管理,从宏观上讲,节省了分散管理的社会成本,提高了效率⑤。留守儿童“寄宿制”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习成绩、改变辍学倾向、培养道德情感和提高社交技能。目前的重庆广大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寄宿条件。特别是一些交通不方便、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初中都不能实行寄宿制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增加师资的配备,实行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教育。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重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除了加强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外,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
注释:
①新华社.全国约有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南方日报[N].2008-2-28(A07).②周睿.70万留守儿童上学需走一小时,重庆晨报[N]12008-2-28(021).③马骁.打造西部开放型教育高地,促进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2008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获奖论文集[Z].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46,45.④马骁.打造西部开放型教育高地,促进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2008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获奖论文集[Z].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46,45.⑤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3):29-31.
第五篇:人际关系与应对方式
人际压力与情绪、应对方式关系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因此,大学生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然而,现实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却不容乐观,是影响大学生较多的心理障碍因素之一。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所面临的人际关系压力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及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造成不良情绪、心理困惑和交往障碍,甚至会影响睡眠,然而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引起在人际交往中不同结果。因此,我们要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情景中的人际关系压力与应对方式进行调查,找出其规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压力,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的度过大学生活。
1调查社团组织中的人际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2调查学生干部中的人际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3调查与既往同学朋友的人际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4调查与家庭亲戚的人际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5调查宿舍中的人际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6调查社会实践中的人际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7调查睡眠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8调查情绪与人际交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