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在高速公路各类动态交通违法行为中,疲劳驾驶现象是一个十分普遍而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是发生特大交通事故的三大原因之一。疲劳驾驶一直是我们高速公路交管部门预防和打击的重点。怎样预防疲劳驾驶,从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一大难题,事关我省千里安全文明线建设能否实现。本文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的高速交警结合我省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实践,剖析了疲劳驾驶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疲劳驾驶的预防对策,提出了创新管理模式的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交通事故原因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流产业的日渐发达,客货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疲劳驾驶现象有增无减,引发了大量交通事故,造成十分惨重的损失。2007年,甘肃省高等级公路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341起,共造成193人死亡,44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43.35万元。因机动车驾驶员超速行驶发生事故46起,造成29人死亡,64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13.5%、15%和14.5%;因机动车驾驶员疲劳驾驶发生事故47起,造成18人死亡,67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13.8%、9.3%和15.2%。上述数据说明疲劳驾驶是影响我甘肃省交通安全的的“无形杀手”。据统计,在高速公路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中,因疲劳驾驶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达40%以上。如何更有效地预防疲劳驾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笔者现就疲劳驾驶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相关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成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1)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运输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导致一些车主、驾驶员认为“僧多粥少”。为应付无利甚至赔本,只得以多拉快跑理念的驱动下,即使疲劳了也不愿从就近出口驶离休息,必然促使驾驶人长时间的连续驾驶,难免踏入疲劳驾驶的雷区;(2)这几年来,油价、养路费、过桥费、人工费等各种开支上涨,使得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运价却稳中不变,还呈下降之势。车主、驾驶员们为了抵缴这些沉重的费用,尽可能选择深夜行驶,而深夜正是疲劳驾驶最易出现的时间,或者是为躲避某一个交管部门的检查点而连续行驶造成疲劳驾驶;(3)车主和驾驶员对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原因有三,一是盲目侥幸,钱贵于命。看不到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持侥幸心理,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置交通安全于不顾。二是利益驱动,忘乎所以。为了使运输成本达到最低,加快货物的营销速度,已顾不上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往往通宵达旦地疲劳驾驶。三是车主和驾驶员慑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违法停车行为严管的态势,在身体出现疲劳的状态下,仍强撑着,等到了服务区或到达目的地后再停车休息。
(二)高速公路本身的特点较易导致疲劳驾驶。高速公路里程长,路况好,路面平直,弯道少,路旁景物比较单一,安全系数也高于地方公路,驾驶人驾车时动作单调,视线单一,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这种相对“平稳、舒适”的环境中开车,容易会出现“催眠”现象,人容易疲劳。特别是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在白天,小车驾驶员会关起车窗,打开空调,播放音乐,在安逸的气氛中驾驶感觉很好,然而这样一来精神更容易不集中,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在晚间,一些大货车驾驶员由于白天休息不好,上高速公路后,摇开车窗,凉风轻吹,白天的酷暑变成夜间的凉爽,思想慢慢地放松,极易产生疲劳现象。
(三)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对疲劳驾驶动态违法行为难于管控。高速公路动态违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隐蔽性,疲劳驾驶违法行为较难取证,疲劳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一般很难一目了然地查处,也不像酒后驾驶、超速行驶可以通过酒精测试仪、测速仪等仪器进行测试。
(四)高速公路相关制度的不完善。高速公路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导致驾驶人疲劳驾驶的原因之一。第一,通行费收费制度的不合理。按规定,道路通行费由车次费和行驶里程费组成,而且根据车型的不同车次费也是不同的。目前,我甘肃省高速公路收费部门只要驾驶员超出了规定的通行时间,就要按照全程收费。第二,轰轰烈烈的超限治理活动。可以说国家治理超限的决心是坚决的,是下了工夫下了力气的。超限带来的巨额罚款往往使驾驶人承受不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超限货运司机为了逃避处罚,往往把服务区当成了摆设,在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直达,中途累了也不敢进服务区停车休息。
二、预防高速公路疲劳驾驶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进一步抓好源头管理。运输单位要对所属驾驶员加强监管,建立一整套关于预防疲劳驾驶的纪律、制度,落实长途行车一车配备两名驾驶员制度。在日常管理中,对驾驶员的休息时间和连续工作时间进行监督,保证驾驶的良好工作状态。运输单位可以规定跟车人员或客车服务人员的监督和提醒义务。驾驶员在疲劳开车时,如果能及时得到别人的提醒,有些疲劳驾驶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经常组织驾驶人员进行安全学习,充分地认识疲倦行车的危害性,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交通法制观念。只要驾驶员心中装着交通安全和交通法,并将之落实到行动上,就会自觉抵制疲劳驾驶行为,确保安全行车。
(二)发挥高速巡警职能作用,提高预警功能,开展“唤醒服务”。(1)交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预防交通事故,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针对疲劳驾驶这一动态隐性违法行为,我们要侧重于教育和引导,让广大驾驶员真正明白疲劳驾驶的危害,而不宜采取“严管重罚”的手段,实行人性化的柔性执法。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喊话法和电子屏提示法都能促使驾驶员纠正其违法行为。我们采取“劝睡”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通过调整勤务模式,加强夜间路面巡逻管控力度,及时发现呈“S”形行车轨迹的车辆,通过喊话和警报提醒,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民警充分运用巡逻车的警灯、警报器、显示屏等设备,在后半夜开启警灯,显示屏打上“夜间行车、别打瞌睡”等字幕,对驾驶员形成视觉刺激,遇到驾车蛇形行驶的疲劳驾驶员,鸣警笛和使用喊话器予以唤醒,然后责令其就近服务区、出口驶离休息。
(2)全面落实勤务跟着安全走的思想。我们对辖区内引疲劳驾驶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对容易因疲劳驾驶而引发事故的重点时间、月份、路段采取相应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加强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预防疲劳驾驶,宣传应先行。只有通过宣传,让全社会都知道什么是疲劳驾驶,疲劳驾驶对社会的危害,疲劳驾驶与我们的有什么关系。只有加大“反疲劳驾驶”宣传力度,提高驾驶员对疲劳驾驶危害性的认识。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电视广告、网络论坛、报刊专栏等各种媒介广为宣传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危害和原因,定期公布疲劳驾驶交通事故案件,并宣传预防疲劳驾驶的方法和知识。另一方面,要督促客货运单位将“反疲劳驾驶”宣传融入到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中,提高他们对疲劳驾驶危害的认识,增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使他们对疲劳驾驶现象引起高度警觉,自觉约束自己不开疲劳车。
(四)完善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推广应用科技手段,提高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工作水平。预防和打击动态交通违法行为是维护交通秩序、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为此,在对动态违法行为的整治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方式与手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类违
法行为。(1)强化和改善服务区的服务功能,优化治安环境,满足货车驾驶员休息住宿的需求,更好地防范疲劳驾驶。(2)增设道路振动带,中央隔离带内安装太阳能警示灯等交通安全设施。在重点路段的路面设置振动标线,车辆驶过震动感明显,驾驶员还会听到一阵响声,在中央隔离带内安装太阳能警示灯,视觉上形成刺激,通过这一系列的信息刺激,使驾驶员疲劳感降低。(3)对大客车安装行车记录仪,真实地记录每位驾驶人一天开车起始时间、连续开车时长、中途休息时间和当天累计行车距离。此外,应尽快研发用于检测疲劳驾驶的科技设备,对疲劳驾驶进行有效的证据收集。
(五)政府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谋长远。
1、政府应该建立货主(车主)责任追究制度,当一起事故判定为因疲劳驾驶造成时,应对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迫使司机疲劳驾驶的货主(车主)进行高额的经济处罚,如果属于强迫司机疲劳驾驶的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当货主(车主)意识到自己将为疲劳驾驶付出高额代价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
2、完善服务区功能,尤其是住宿功能。服务区建设面积要足够大,并且要有足够大的停车场以便可以停车休息。应改善服务区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区的住宿标准,优满足货车驾驶员廉价住宿的需求,使得服务区真正成为驾驶员休息的场所。
3、建立高速交警、路政、高速公路管理处等部门联动机制。共同探讨合理的勤务模式加大日常巡逻密度并对疲劳驾驶等严重的违法行为及时监控。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协调制度对高速公路上出现的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信息共享。
总之,疲劳驾驶的防范工作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加强查控疲劳驾驶违法行为是我们高速巡警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方式与手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类违法行为,才能真正维护甘肃高速公路的和谐、平安、畅通。
主要参考文献
[1]广东珠海交警支队高速大队胡家淇、赵兴《浅析高速公路疲劳驾驶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2006年9月
[2]湖北交警支队高速大队舒红华《谈如何加强高速公路交通宣传教育》
[3] 甘公交(高支)〔2007〕297号,关于2007年全省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
[4]浙江高速总队丽水支队张志强《如何实现“勤务跟着安全走”》
第二篇: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控制分析
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的控制分析
摘 要近年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但随之而来的还有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高增长率。其中,疲劳驾驶问题更是由于发生率高和危害性强成为高速公路上最大的隐形杀手。本文结合高速公路具体的行车特点,重点论述高速公路疲劳驾驶的危害、成因及控制分析。以期通过对该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引发的更多的社会关注,降低疲劳驾驶造成的严重损害。
关键词 高速公路;疲劳驾驶;控制
一、疲劳驾车的危害性
疲劳驾驶表现是:柔韧性和行动的协调性降低,对突发的状况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打瞌睡的现象,从而使得驾驶员无法掌握车辆线路的正常运行。具体有以下几点:
1、注意力下降
不能迅速对外界的变化做出反应,视野狭窄,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甚至注意力分散,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降低,不能灵活的辩认交通标志,经常丢失重要的交通信息。极易造成重大的交通事故和人生伤亡。
2、知觉失恒
由于意识模糊导致对周围事物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发生困难,行动缓慢,以致产生判断失误。
3、反应迟钝
动作的协调性差,往往身体无法做成与大脑的指令相一致的动作,无法正确的对汽车进行操作,使得车辆失去控制,偏离预定路线。其中,制动和转向是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如驾驶员本来打算向右转向,但是由于疲劳驾驶,反应时间过长,身体难以完成向右打方向盘的动作,使得车辆无法转向或是转向不及时,撞向路边。
4、感情冲动
疲劳驾驶也会对驾驶人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驾驶人情绪波动极大,极易为一点小事而脾气暴躁,从而失去应有的理智与判断力。不能客观的分析路况,对道路状况作出错误的判断。往往表现在为超捷径而冒然走危险路段,或者是不顾
前方车辆而强行超车,会车时不让出必要的安全侧向间距离。
5、视力假象
由于长时间的疲劳驾车,驾驶人有时会感到身体不适。极易产生眼胀、头晕、重影、眼花,驾驶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无法辨识交通标志,从而做出错误的行车反应。同时,由于注意力涣散,驾驶员还容易无法分清路人和一般道路设施,发生追尾和撞车事故。更为严重的是,驾驶人过度疲劳到一定程度而不知不觉进入梦乡,试想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发生惨案的几率可想而知。待猛醒过来,往往事故已发生。可见,疲劳驾驶车辆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多么严重的威胁。驾驶疲劳是脑力、体力同时参与的技术性疲劳。由于驾驶人动作反复、连续,且重复的次数太多,使其生理、心理上发生某种变化,出现驾驶机能低落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极易入睡,视野范围变小,错过重要道路信息,反应缓慢,驾驶操作不正确,以至发生追尾,开出公路等交通事故。因此,疲劳驾驶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
三、驾驶疲劳的成因
1、道路原因
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有着喜人的成绩,高速公路以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道路状况,赢得了驾驶员们的偏爱,使其成为驾驶员最喜欢的出行方式之一。高速公路驾车的优点显而易见。普通公路上交通拥挤,道路环境极为复杂。驾驶员在这种道路上无法畅快的通行,要随时注意公路上出现的种种状况。高速公路由于其配备了较完备的交通服务设施,驾驶员可以体会到舒畅的驾车体验,不用像在普通公路上的时刻警惕。而且因为全封闭双向隔离各种干扰少,路况又相对较好,完善的指路标志是驾驶员的行车路线清晰明朗,眼界四通八达,时间耗费尽可能的缩短,从根本上避免堵车现象的发生,这一切使得驾驶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在这种良好的交通状况下,容易使人放松警惕,松弛的生理与心理状态使得车祸发生在一瞬之间。另外部分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并不健全,各种路标还处于缺失状态,可变信息情报板数量不够,供驾驶员休息的地区相应的设施也没有跟上,使得驾驶员在疲惫的时候无法得到应有的休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疲劳驾驶的发生。加上高速公路地段多半人迹罕至,千篇一律的景象更容易导致疲劳的产生。
2、时间原因
由于各种原因,夜间成为了很多货车司机的出车时间。夜间行车需要丰富的行车经验,驾驶员由于道路黑暗,视野范围过窄,非常容易产生驾驶疲劳;同时, 由于人的睡眠受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如果睡眠的时间不当或睡眠质量不高,也会引起疲劳。在凌晨和下午是一天中觉醒水平最低的时段,因此,2:00~6:00、11:00~13:00、15:00~16:00是疲劳事故高发时段,这3个时间段与正常睡眠的人想打瞌睡的时间几乎一致。在夜间行车人体极易困乏思睡,且对周边事态判断反应能力下降,被认为是为交通事故高发期。医学研究表明,意外死亡的高峰时间是凌晨2-4时,这段时间内的人警觉性和行动都较为迟缓。实践证明,0-5时是人的身体最为疲乏的时段,手脚不听使唤,无法有效的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最易发生疲劳驾驶。
3、驾驶员自身原因
驾驶员的自身因素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生活上的因素、驾驶过程中的因素以及驾驶员自身条件因素。产生疲劳的生活因素有睡眠时间难以保证、睡眠质量下降、出车前大量的体力消耗导致体力不支等等;驾驶过程中的因素有车内环境较差(座位舒适度差、车内温度高、湿度大等等)、路况条件有限(即行驶的线路及时间限制)等等;驾驶员自身条件因素有驾龄短,身体状况不适合长时间驾驶、无长期从事夜班的工作经验。驾驶人性别、年龄、驾驶经验等的不同同样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疲劳现象。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到疲劳;年轻人因为驾驶经验不足容易感到疲劳,但身体素质好也容易消除疲劳;老年人虽然疲劳症状不明显,但消除能力弱。
三、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中疲劳驾驶的预防对策
1、以宣传为先导,提高全社会预防疲劳驾驶意识
首先我们应提高全社会对疲劳驾驶这一课题的宣传力度。应当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让大家都知道疲劳驾驶对个人及国家产生的严重危害。当然,宣传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以使我们的宣传活动在最广泛的地区展开。管理职能部门可以负责收集疲劳驾驶的危害案例,宣传部门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预防疲劳驾驶的观念深入人心。另外,我们的宣传应在每个驾驶员家里的适当位置免费张贴主题深刻,引人入胜的交通运输安全宣传资料,可以有效的利用村委会、居委会这些机构,做到定期检查,确保驾驶员长期受到应有的警示。
2、建立驾驶员年训制度
车辆参加年检是为了保障安全和统一管理,而年训也是为了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年检由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年训可考虑由当地派出所或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负责。年训的内容可以确定为安全教育,一般应选择影响大,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供驾驶员反复阅读,以达到警示的作用。年训采取盖章的考核办法,每名驾驶员应持有交通管理部门发放的年训手册由相关部门盖章。为了避免年训流于形式,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执法,通过例行检查等方式对驾驶员达到监管的目的,也可以考虑对知晓年训内容的驾驶员进行适当的处罚。
3、使用疲劳预警装置
防止驾驶人疲劳或瞌睡的预警装置的研制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早在20世纪90年代, 疲劳驾驶检测方法还停留在基于各种物理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上。21世纪以来, 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有了极大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应用,使得该系统在及时性、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有了大幅的改善和提高。心跳速度检测仪、头部位置检测仪、车道偏离报警系统、转向盘监测系统、驾驶人警示系统等是现在比较成功的预警系统。疲劳预警装置的合理利用,对及时发现驾驶员的疲劳行为和消除事故隐患,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BARTLETT F C.A note on early signs of skill fatigue[R].London:MRC Flying Personnel Research Committee,1948.[2] BROWN I D.Driving fatigue[J].Endeavour,1982,6(2):83-90.[3] 舒红宇.汽车驾驶员疲劳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1998.SHU Hong-yu.An investigation on the fatigue of automobile driver[D].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1998.(in Chinese).[4]张雷.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2009-05-01.[5]张俐:关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思考[J].新疆电力,2006.2
[6]刘升福: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及途径[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6.19
[7]于国灿:浅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财务与会计,2006年7月
第三篇:疲劳驾驶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疲劳驾驶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翁志林
一、内容提要
从历年省、市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及原因的统计分析资料中可以看出,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最近几年更是大幅度上升,且这类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各类营运车辆上,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可见疲劳驾驶已成为当前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当引起交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在此,笔者具体分析了疲劳驾驶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对其的防范措施。
二、关键词
疲劳驾驶
交通事故
原因
预防措施
三、现状及案例教训
我国汽车保有量只占全世界的2-3%,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20%左右,已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为严重的国家,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在我国,根据国家交通部门的相关统计,疲劳驾驶是绝对的头号杀手,每年造成数十万人的死亡和伤残,为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
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如:
1、黑龙江哈同公路“3.19”交通事故
2009年3月19日下午16点到17点,黑龙江省哈同公路哈尔滨去往佳木斯447公里处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19人死亡,多人受重伤。当时哈同公路上首先是一辆轿车由于路滑撞到公路的护栏,随后一辆车号为“黑B29033”的货车发生轻微的碰撞,停在路边,这辆车停车以后设置了标志,但是一辆从哈尔滨开往方正县方向车号是“KL49970”的大客车,因司机疲劳驾驶打瞌睡,直接和货车相撞,造成了19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
2、新疆库车“12.2”特大交通事故
2008年12月2日8时30分左右,国道314线库车县境内762km处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重伤。据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委宣传部提供的消息说,一辆从阿图什开往乌市的卧铺客车与一辆相向行驶的拉煤货车相撞。拉煤货车满载煤块,车上有3人。客车上载有司乘人员及乘客共30人。在距事故发生地前7公里处,货车司机因疲劳驾驶曾被执勤交通强制休息20分钟,但仍未能挽救这次悲剧的发生。另外从事故照片中看到,客车的左半部(司机驾驶位)被整齐地从头到尾削掉一半,由此推断客车司机在事发当时也极可能处于熟睡状态,根本没有做出本能的保护躲避动作!
如何更有效地预防疲劳驾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四、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分析
驾驶员是一种体力和脑力消耗很大的职业,它需要驾驶员集中精力来不断处理各种与行车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在交通复杂的情况下,驾驶员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身体条件是安全行车的保障。而造成疲劳驾驶的原因大致如下:
1、社会原因
⑴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运输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导致一些车主、驾驶员认为“僧多粥少”。为应付无利甚至赔本,只得以多拉快跑理念的驱动下,即使疲劳了也不愿从就近出 口驶离休息,必须促使驾驶人长时间的连续驾驶,难免踏入疲劳驾驶的雷区;
⑵ 这几年来,油价、养路费、过桥费、人工费等各种开支上涨,使得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运价却稳中不变,还呈下降之势。车主、驾驶员们为了抵缴这些沉重的费用,尽可能选择深夜行驶,而深夜正是疲劳驾驶最易出现的时间,或者是为躲避某一个交管部门的检查点而连续行驶造成疲劳驾驶;
⑶ 车主和驾驶员对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原因有三,一是盲目侥幸,钱贵于命。看不到疲劳驾驶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性。持侥幸心理,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置交通安全于不顾。二是利益驱动,忘乎所以。为了使运输成本达到最低,加快货物的营销速度,已顾不上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往往通宵达旦地疲劳驾驶。三是车主和驾驶员慑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违法停车行为严管的态势,在身体出现疲劳的状态下,仍强撑着,等到了服务区或到达目的地后再停车休息。
2、主观思想原因:
驾驶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自己的精神状态和驾驶技能盲目自信,对疲劳驾驶可能引发的后果估计不足,如有的驾驶员不顾第二天的行车任务,通宵达旦玩扑克、打麻将、跳舞等,睡眠不足,精神怠慢,导致第二天疲劳驾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不知所措。一般来说,驾驶员在疲劳驾驶时,注意力、判断力、反应能力都在下降,等到发现险情时,已超出行车的安全距离,无法控制,灾难性的事故难以幸免。
3、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原因:
车辆驾驶工作是一项既消耗体力脑力的工作。一方面,在风沙、雨、雪、雾等恶劣气候条件或坡徒弯急、路窄坑多的道路条件下驾驶车辆,驾驶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感觉器官及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引起疲劳驾驶;另一方面,驾驶员长时间在单调的环境中连续驾车行驶,尤其是在高温季节的中午、深夜时分驾驶,很难抵挡住强烈的睡意,很容易产生疲劳驾驶。
4、生理原因:
驾驶员思想负担过重,睡眠不足或质量差,身患慢性疾病或年龄偏大,都容易引起在驾驶中的体力不济和反应迟钝现象。
五、治理疲劳驾驶的对策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这就表明了疲劳驾驶不仅仅是驾驶员个人的事,它是一种影响公众安全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必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采取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一是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明白自己的双手掌握着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时刻提醒他们不要为了眼前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一生的痛苦,切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驾驶员认清疲劳驾驶的危害性,增强驾驶员的危机感,从而自觉抵制疲劳驾驶,严格按章操作,确保行车安全。
二是引导支持组建经营形式多样的运输企业集团,尽可能把分散的个体运输纳入到运输集团统一经营管理。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对加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科学合理的安排驾驶员的作息时间,也有利于防止运输市场上的恶性竞争,防止驾驶员为争抢货源而日夜兼程地疲劳驾驶,从客观上消除疲劳驾驶的利益诱因。
三是加大春运、“五一”和国庆长假期间的路面巡逻检查力度,教育驾驶员切勿疲劳驾驶,对驾驶员尤其是对客运车驾驶员的驾驶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限制。继续推行近年来特殊时段晚上十点以后禁止客运车辆通行的有效措施,在一些容易产生疲劳驾驶的路线上设置醒 目的防止疲劳驾驶的警示牌,使对疲劳驾驶的治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人性化。
四是从心理上、生理上认真分析研究消除疲劳驾驶的方法,增强自我调济、自我克服疲劳驾驶的能力以防止驾驶疲劳。⑴保证足够的睡眠效果。养成按时就寝和良好的睡眠姿势,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膳食宜选择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切勿暴饮暴食;⑶科学的安排行车时间,劳逸结合。注意行车途中的休息,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夜间长时间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每人驾驶时间应在2~4小时之间,尽量不在深夜驾驶;⑷注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驾驶车辆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可时常调整局部疲劳部位的坐姿和深呼吸,以促进血液循环;⑸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噪声干扰;⑹当开始感到困倦时,切忌继续驾驶车辆,应迅速停车,采取有效措施,适时的减轻和改善疲劳程度,恢复清醒,如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喝一杯热茶,作弯腰动作,进行深呼吸。
总之,疲劳驾驶的防范工作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方式与手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类违法行为,才能真正维护我国交通行车的和谐、平安、畅通。
六、参考文献
⑴ 浙江高速总队丽水支队张志强《如何实现“勤务跟着安全走”》 ⑵《汽车交通安全原则》 ⑶《汽车驾驶员培训教材》
第四篇: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事故不断发生。占有关部分统计,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每年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的人数超过10万,交通意外死亡数在全球最高。从我们文登市的情况看,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和人民购买力的增强,机动车数目逐年增多,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致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从法院审理的案件情况看,2004年、2005年文登法院审理民事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分别为237件、287件,今年1至10月份为232件。刑事交通肇事上升趋势尤为明显,2004件审结15件,2005年猛增到50件,今年1至10月份已审理48件。交通肇事已经成为仅次于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案件的多发性案件类型。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题目。笔者就近年来的交通事故的多发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助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一、交通事故多发情况面面观
(一)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有些驾驶员,因交通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意识差,忽视交通安全,导致事故时有发生。
1、酒后驾车,占有关资料表明:司机酒后开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6倍,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酒醉驾车引起。
2、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违章超载超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又一主要原因。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从事运输的车辆增多,一些客、货运企业和从业职员只顾赚钱,多拉快跑、超载超速,不顾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有的为抢客源,违章停车上下客,甚至逆向行驶。违章超载、超高,超速行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的比例相当大。
3、疲惫驾车。连续驾车、疲惫驾车是构成交通肇事案件的又一重要原因。疲惫开车是最危险的,很多重大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司机疲惫驾驶所致。大部分长途客车都配有两个司机,但疲惫驾驶的现象还是依然存在,一些大巴司机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节日期间,很多人要开私人车回家,疲惫驾驶比较普遍。方向盘把握着一车人的生命安危,司机对紧急情况的反应迟钝一点儿,都可能酿成一场悲剧。不少惨烈的交通事故,尤其是节日期间很多事故都和司机的疲惫驾驶有关,而大巴车又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大事故。京石高速河北看都段“12?19”特大交通事故共造成17人死亡。
4、无证驾车。现在的机动车数目越来越多,但是不少人并未通过正常考试取得合格驾证。有的没有经过培训,甚至有的人驾驶证是出钱买来的。还有的情况是,自己没有车,但随着别人开过两、三趟,再有事情时就借人家的车开,这种情况多见于农村。这类人多数不懂交通规则,驾车不系安全带,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是最轻易发生肇事的人群。三轮、四轮农用运输车、摩托车肇事比例升高多出于这种原因。
5、过于自信。生活中,驾驶员太过“自信”引发交通事故的情形也不计其数,自以为
技高一筹,驾车如儿戏,行驶中打手机,吸烟,换音乐片,与乘车人聊天,随意超车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分散驾驶员的留意力,导致事故发生。
6、机动车机械故障原因发生交通事故。一些驾驶员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以为缺些装备无关紧要,驾驶报废或有严重故障的车辆,方向失控、刹车不灵、灯光不亮、喇叭不响、倒后镜没有,仍照常在道路上行车。
(二)行人交通安全意识差也是导致此类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行人的安全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行人不走人行道,乱穿公路、对交通讯号灯熟视无睹等,因行人横穿公路造成事故发生的比例较以往有大幅度进步。
(三)道路及相关设施 不公道,公路维护不完善也是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由于各乡镇的发展,道路两旁的农村也开始城镇化、公路两边陆续建起了很多住宅、工厂、商店,道路上的行人、自行车、摩托车明显增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同一平面的路面混行,道路的设施却还是乡村公路的配置。还有的在公路上堆草晒粮,路面障碍物清理不及时等都给交通安全留下隐患。
二、深层次原因分析
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笔者以为,回根到底与执法不严、治理不到位和交通肇事量刑偏轻有直接关系。
所谓执法不严,是指有关部分对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尤其对于无证驾车、驾驶故障车报废车、违章驾车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一条至六十三条规定的行人应遵守的几条规定,并在八十九条法律责任里规定:如违反这些规定,就处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而实践中对行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却闻所未闻。行人继续置法律于不顾,执法职员对行人的违法职员也是视而不见,助长了不遵守交通法规的不良习气。
车辆增多而治理不到位是交通事故潜伏的隐患。驾驶员的高违章现象,应该回咎于有关部分对驾驶资格的治理审核出现了偏差。从各地表露的情况来看,一些驾驶学校不按照行业标准实施驾驶培训,有的根本就不具备培训资格;有些驾驶学校的上级主管部分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在体检、考试等环节上或徇私舞弊或把关不严。这样,就直接催生出大批的“马路杀手”。另外,在农村对机动车治理疏松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于不治理,致使三照无一照(指车牌照、驾驶执照)情况严重。
对交通肇事罪被告人量刑过宽是交通肇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文登法院几年来判处量刑情况看,2004年判处交通肇事罪15人,其中缓刑11人占73%,2005年判处50人,缓刑36人占72%,2006年1至10月份判处50人,缓刑39人占78%,缓刑适用率较高。
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相关司法解释,将交通肇事罪分为三个量刑档次:一是一般交通肇事罪,是指造成死亡1 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
重的;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出发点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的。其量刑在三年以下。二是重大交通肇事罪,是指造成2人以上死亡的;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出发点在6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其量刑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三是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其量刑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又规定了一般交通肇事罪和重大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情节:(1)犯交通肇事罪,畏罪叛逃,或者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者隐瞒事实真相,以邻为壑的;(2)酒后驾车的;(3)非司机驾驶机动车辆的;(4)驾驶无牌照车辆的;
(5)明知机动车辆关键部件失灵仍然驾驶的;(6)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从以上法规可以看出,除因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的,其最低刑是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能够适用缓刑外,其他情形都可以判处缓刑。而根据刑法学理论和实践,对于6种情节加重犯应当在法定刑内从重处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顶格判,如对一般交通肇事罪被告人,假如有前述6种情形之一者,依法应当顶格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根本不应当判处缓刑。
从目前的司法实践看,由于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长期以来一直是被视为“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固然发案率逐年增加,但法院对这类被告人判处实体刑的很少,尽大多数都是判处缓刑。对于相关司法解释中的诸如酒后驾车、无照驾车这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6种从重处罚情节予以加重处罚的情形并不明显,一般交通肇事罪被判处实刑的,大多不是那些酒后驾车或无照驾车者,而是一些由于犯交通肇事罪、赔偿不了受害人经济损失的人。能否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事实上已成为一些审判职员对被告人是判处实刑,还是判处缓刑的量刑依据。
也正是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机动车驾驶员抱着有钱就不怕判的想法,使得其对交通法规意识淡漠。肇事司机撞死行人所付出的赔偿金至多数十万,这对一些富裕阶层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另外交强险的实施使得有些驾驶员有恃无恐,出了事大不了赔钱,而且有保险公司赔偿。当特权感和优越感在某些群体的头脑中占据上风时,责任感和安全感无疑被弃置一边,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的居高不下。
三、有效控减交通事故的对策
为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体系建设。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抓与不抓,力度大与不大,宣传到不到位与交通违章、交通事故的多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宣传教育必不可少。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气力开展交通安全治理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资料、板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基本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让广大群众常见常知,警钟长叫,进步全民交通安全素质和文明素质,将交通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强化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规范驾驶资格准进制度,严把驾驶员培训考试关,果断堵尽分歧格驾驶员进进驾驶队伍,从根源上降低分歧格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加大对违章驾驶的处罚教育力度,依法从严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查处超速、不按规定行驶、违章超车、会车、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加大吊、扣驾照力度,辅助严厉的经济处罚。严把车辆检验关,加强对上路车辆的检测,严禁报废车辆、无牌无证车辆和带病车辆上路行驶。
(三)公平适用法律法规。我国刑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罪责自负,也就是说是谁的责任就由谁承担。不光要教育机动车驾驶员,还应当加大对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要坚持对机动车和行人,非机动车治理并重的原则,严格按照《交法》规定,不管是行人,还是机动车驾驶人,只要是违反了相关法规,都应当依照相关法规处罚。对行人、非机动车违章,公安交警应当勤治理、勤纠章、勤教育,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区别情况,公道处罚,以收到教育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目的。
(四)重新审阅交通肇事的社会危害性,严格把握缓刑标准。过多的适用缓刑会减弱刑罚的打击力度,使部分肇事者有恃无恐,对社会公众亦起不到震慑作用。故在审判实践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司法解释和新近实施的《交法》及配套法规,对交通肇事犯罪被告人综合考量,依法把握好缓刑的适用标准,只要具有从重、加重处罚情节的,一般不要判处其缓刑,不能以赔代罚,多赔少罚,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对于肇事后逃逸、或逃逸致人死亡的,因其犯罪情节恶劣、主观恶性较深,即使其进行了赔偿,也不宜适用缓刑,以体现法律、社会对此种犯罪行为的重点打击态度。
(五)切实整治道路安全隐患,完善道路标志、标线。进一步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发现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不符、不齐的路段,要制订整治方案,切实落实整治措施,进一步科学、规范、公道地设置标志、标线。加大乡级道路标志硬件设施的投进,改善路面状况,加大对道路的治理。对于一些重要的地段要加设明显的交通标志和警示标牌,保障交通安全。
第五篇: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成因及处置对策
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成因及处臵对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公路建设迅猛发展,高速公路成倍增长,国道改建、扩建项目增多,汽车流量猛增,车辆事故频发,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任务日益增加。同时,随着抢险救援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消防抢险救援业务的不断拓展,交通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已经成为消防部队在完成火灾扑救任务之外的一项重要职责。在以往实施的交通事故抢险救援行动中,消防部队始终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消防器材装备和战斗员的专业优势,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良好形象。然而,由于交通事故在各类灾害事故中有其特殊性,消防部队在参与交通事故抢险救援时也必须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若处臵不当将影响救援效果,甚至带来负面影响。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首先,交通事故发生存在诸多原因
1.人员的原因。思想麻痹、违章操作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据向交通部门了解,一是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超道驾驶、超速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带故障驾驶等现象时有发生,是交通事故的头号“杀手”。二是乱扔的烟头被高速气流卷起,抛落在货物上或者油箱口处,引燃可燃货物或者汽油燃烧,可能引起大的火灾。三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保持与前车的车距不够,前方车辆突然减速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急停,致使后车驾驶员一时反应不过来或者是车距不够,为此造成交通事故;
2.车辆的原因。性能不良、带故障行驶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因车辆刹车失灵、爆胎,油路、电路、发动机以及承重部件等发生故障,可直接造成事故的发生,并可能直接引发起火燃烧;
3.道路设施的原因。道路设施、指示标志的损坏是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如隧道的照明设施、路面上及路边围栏上的反光指示装臵、各路段指示标志等的损坏,使驾驶员不能正确判断道路情况,导致处臵不及时,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4.地理环境的原因。隧道及高速公路的各进、出口为事故的多发地带,在进入隧道地段,由于光线突然减弱,驾驶员需要适应光线的时间,车辆容易与隧壁发生相撞;在高速公路进、出路口,由于车速差异较大,容易发生追尾事件。乡村道路蜿蜒崎岖、地势险要且交叉道路多,摩托车等比较普遍,主道车辆往往为避让横穿的车辆,从而发生交通事故;
5.季节气象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好坏与高速公路事故密切相关,雨雾冰雪和大风等恶劣天气极易造成多点、多车相撞,并引发火灾事故。
其次,实施交通事故抢险救援的难点 1.施救难度大、时间紧,生还机率低。在交通事故中,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现场装备根本无法救出被困人员才打119电话请求救援。由此可见,需要消防部队到场救援的交通事故一般救援难度相对比较大、对专业救援器材和救援技能要求高,被救者伤势往往十分严重,多处于受伤失血过多甚至昏迷的状态,需要紧急救援,如有迟缓就有导致伤者失去生存的可能。其次,被困在车辆内的伤者已经等待了一定时间,伤者已经将生存的期待寄托在消防部队身上。特别是在交警、医疗救护人员一筹莫展的情况下,消防部队的出现为伤者带来了生的希望,致使伤者及其亲属看到消防队员到场后往往情绪比较激动,加上周围围观群众七嘴八舌,使救援行动受到的干扰大,增大了救援难度。再者,一些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交通事故距离消防队站较远,从接警出动到赶赴现场,占去较多时间,如果交通事故引起交通堵塞,就会延误更多的时间,对视时间为生命的救援行动造成了最大的影响;
2.易造成交通堵塞,甚至引发二次交通事故。发生在交通枢纽的交通事故,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立交桥、高架桥、桥梁、隧道的车辆流量大,事故后其它车辆无法改向行驶造成车辆交通严重阻塞,救援车辆无法通行,增大了救援压力。在消防部队历年参与抢险的交通事故中,发生在十字路口的事故比较常见,多为车辆在行使过程中驾驶员因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而没有按照交通指示灯行驶、在一些没有设立红绿灯的新道路交界处超速行驶,这种情况经常造成群死群伤恶性交通事故,从而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特别是雨天、雾天和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警戒措施不到位,就往往容易引发二次交通事故,甚至在救援中危及消防队员自身的安全事故;
3.易发生次生灾害和事故。汽车相撞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常伴有火灾事故、有毒气体液体泄漏等情况发生,大多表现为车辆在相撞时将油箱损坏,致使燃油泄漏遇火源后着火。同时,车辆本身装载有易燃易爆的油品甚至化学危险物品,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能导致大量的有毒物体外泄,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并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4.事故现场周边环境恶劣。
一是交通事故多发生在晚上,特别是发生在郊区或者乡村道路的交通事故不易发现,同时往往发生事故的路段蜿蜒崎岖、地势险要,加上灯光照明不足,大大增加了事故救援的难度。
二是事故地点地形复杂多变,有的事故车辆侧翻滑进农田、山脚甚至水塘河流中,增加了救援难度。
三是对于高速公路、隧道等交通事故而言水源较远、出入口较少、车辆掉头难使救援形式更加复杂;5.对专业器材装备要求高。交通事故抢险救援需要的特种器材装备类型多样、技术要求高、购臵价格昂贵,由于受经费、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有的基层消防部队不可能按需求配齐买全,只能配备一些常用的抢险救援器材。在实施交通事故抢险救援中,对于一般的事故处臵所需的器材装备还能应付,当遇到一些特大事故、化学有毒物品泄漏的灾害事故时,由于缺乏特种器材装备,就显得束手无策,力不从心。
其三,成功实施交通事故抢险救援的保证。
1.准确受理了解现场第一手信息。交通事故抢险救援到场指挥员掌握事故现场情况是否准确、及时、直接影响到指挥员到场后决策是否得当以及战斗开展能否取得效果,因此处臵交通事故的抢险救援,应首先做好事故的受理。应问清事故的详细地点、行驶车道、车辆类型、事故周围特征、有无人员被困、被困人员的数量及伤势、是否发生火灾、燃烧的物质及火灾影响范围、现场是否有化学危险品、是否泄漏以及泄漏的情况、现场是否发生交通堵塞等,同时应及时与路政管理部门或交警部门取得联系,要求其及时进行交通管制,有必要时及时封锁车道,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以及便于消防车能顺利到达现场;
2.快速反应合理选择行车路线。行车路线选择正确、第一出动到场快、装备全,是打好初战的关键。消防车应根据充分掌握的事故现场情况合理选择行车路线,选择最便捷的路线向事故地点行使,要充分注意行车安全,对于高速公路和高架桥、立交桥、隧道而言,不能盲目前往或随意就近进入,由于高速公路和高架桥、立交桥是全封闭或单形的道路,一旦走错方向,就得绕道,另外,如果发生了交通堵塞就可能导致消防车无法靠近事故现场,极不利于快速处臵灾害事故。所以,合理选择行车路线直接决定了救援力量能否及时到达事故地点,直接影响到救援行动的效果,具体应考虑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对于一般高速公路车辆事故,会造成事故车辆所在车道后方的车辆堵车,这时我们可选择从事故路段顺着事故车的前一个路口驶入,消防车与事故车走不同车道相向而行到达事故现场;二是对轻微事故,在确定没有造成堵车时,可以选择就近赶赴现场处臵;三是对于有化学危险品泄露或者重大交通事故,应当尽快与交警部门联系,关闭事故路段所有车辆进入,根据实际情况逆向或顺向到达事故现场;
3.充分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处臵情况。由于交通事故常常引发车辆火灾,加上许多交通事故在远离城市的市郊、农村甚至荒野,特别一些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道路两边有高度在一米五以上铁护栏,如果事故附近没有可供取水用的天然水源,消防车必须跑几公里、十几公里外的取水点取水,如此运水供水,必将造成火场供水出现中断现象。因此,针对交通事故水源缺乏、事故地较远的问题,指挥中心在调集力量时,应充分考虑水源问题和器材准备的问题,加强第一出动。同时为防止交通事故附近由于水源不足,没办法一次性扑灭火灾而造成更多的货物浪费和更长时间的交通堵塞。所以,在扑救远离市区或高速公路火灾时,应尽可能选用开花水枪、雾状水流和高压水枪,既能节约用水,又能保护物资;
4.实施联动有效控制事故现场秩序。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应时刻和交警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做好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在交管部门未到场之前,要设臵警戒线,封锁事故路段的交通,隔离围观群众,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交管部门到场后应及时告知需要协助的任务,如设臵路障和指示标志、现场未发生事故车辆的疏散、排险后车辆拖离现场、为增援力量打开通道等工作。消防车需要在没有封锁的路段进入逆行车道时,应通知交警部门,由交通警车为消防车开道。同时,积极联系调度120救护人员到场采取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增大受困人员生存的可能性,联系环保部门到场协助做好有污染可能的事故防护等等;
5.充分发挥消防特勤器材装备优势。根据车辆损坏的程度正确使用液压切割、扩张、牵引等破拆工具,破拆变形的车厢外壳。破拆车体时,应使用雾状水流掩护救援人员作业和冷却油箱,同时用泡沫或沙子覆盖地面流淌的燃油,防止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汽爆炸。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对车辆进行固定防止移动,其次在破拆牵引时要找好着力点(如方向盘、车门等)并根据需要调集大型牵引起重车辆到场协助救援。如果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救援装备,迅速投入救援。对事故次生的化学事故,应采取关阀断源、器具堵漏、稀释降毒、筑堤导流等措施,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和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燃烧事故的发生,并针对化学危险品性质来处臵毒品事故;
6.保证自身安全避免无谓的伤亡。由于交通事故的现场情况一般都比较复杂,随时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和更恶劣的事故发生,因此救援人员在救助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自身的安全。抢险救援行动前,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参战人员必须携带相应的全套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有荧光标志的服装,配足配齐各类专勤器材装备和专用警示标志等,没有作战任务的人员应登车待命或站在道路的外侧,避免被行驶车辆撞伤。还要随时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危险事态应迅速报告并及时撤离,做到随机应变;
7.突出针对性的专业训练和联合演习。面对越来越繁重的交通事故抢险救援任务,消防部队任重而道远,如何全力发挥装备、人员优势,一是要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救援能力,在日常的训练中,要请医疗部门的专业人员对抢险救援人员进行医疗紧急救护的培训,使第一到场救援人员对伤员可以进行正确紧急处理,同时针对各种条件下的交通事故,编制各种操法,使抢险队员到达现场后能做到有条不紊的开展救援。二是要加强多中队多警种的联合演习,进一步明确组织指挥程序和责任,并根据演练情况,及时提请政府加大经费保障和器材配备;要加强与道路沿线的兄弟单位之间,及与道路管理、交警、巡警、医疗救护部门的密切联系,针对事故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并经常展开演练,定期举行跨区域、多部门的联合演习,探讨不同事故的抢险救援对策,不断提高处臵交通事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