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医学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现状调查
[摘 要] 针对我国医学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现状, 采用教育部国际司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了解医学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的原因、入学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评价、未来职业选择和学费等基本信息, 为规范医学留学生教育发展, 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医学留学生教育;问卷调查;分析
1.调查背景
近年来, 我国医学专业留学生规模急剧扩大。连续几年, 医学专业成为我国除汉语专业外接受留学生最多的学科。据教育部 2006 年公布的数字显示, 2005 年来华医学留学生(中医和西医专业之和)约占来华本科留学生总数的 1/2(48.5%), 并且西医专业留学生人数(9 605 人)首次超过中医(8 427 人)(资料来自 http: ///lishiziliao, 2006.htm2006-08-03)。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特别是西医专业留学生人数快速增长, 其根本原因是近几年采用英语教学的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教育的快速发展, 加快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 也为我国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 积极参与教育国际竞争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借鉴经验。但是, 毕竟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 采用全英语授课培养医学学历留学生的模式尚在完善中。2004 年 11 月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在西安召开了首届全国医科(西)来华留学生教育学术研讨会, 集中交流、研讨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汉语教学和英语教学的情况。
2005 年 10 月教育部组建专家组开始起草、制定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规定。2006年 5 月教育部国际司在天津举行了中国高等医学(西医)院校本科来华留学生教育研讨会, 重点交流、研讨了保证医学学历留学生培养质量的问题, 并对《中国医学(临床医学)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规定》等进行了讨论。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国高等医学教育来华留学生情况, 为制定相关规定和政策提供依据, 教育部国际司从 2006 年 10 月份起组织了全国高等医学教育(不包括中医)来华留学生问卷调查, 其中英语授课的医学学历留学生是调查的重点。
2.对象与方法
对象: 山东大学在校的 2002~2006 级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共有留学生 226 名, 由于病、事假等原因共有220 名留学生参加了调查。
方法: 采用教育部国际司统一制定的开放式、多项选择的中英文对照问卷调查表, 本调查表共包括 10 个问题。现场无记名答卷, 现场回收。共发放调查表 220 份, 回收有效答卷 198份, 其中巴基斯坦学生 181 人, 孟加拉学生 11 人, 美国学生 3人, 南非学生 2 人, 阿富汗学生 1 人, 有效回收率为 90%。调查数据用 Windows XP 环境下的 Microsoft Excel 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关于选择中国学习本科医学专业问题
在调查“你为什么选择到中国学习本科医学专业”, 其选择回 答 由 高 到 底 到 低 依 次 为 友 好 邻 邦(51.3%), 英 语 授 课(32.2%), 入 学 容 易(26.1%), 政 局 稳 定(22.1%), 国 内 未 录(7.0%), 学费低(5.5%), 其它(1.5%)。在回答“你是通过何种渠道来到你所在院校学习本科专业的”问题时, 选择中介公司的(58.1%), 同 学 介 绍(16.2%), 查 看 网 页(10.6%), 使 馆 推 荐(9.1%), 学校网页(2.5%), 学校声誉(2%), 其他(6.1%)。这说明周边国家留学生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了解是有限的, 更多的是依赖中介机构的推介。在回答“你来中国学习医学本科专业的入学条件(提供的资料)是什么”问题时, 选择成绩 50%的为2.0%, 成绩 60%的为 63.8%, 成绩 70%的为 12.1%, 预科毕业18.2%, 高中毕业 16.2%, 其他 0.5%。
3.2 生源国本科医学教育问题
在调查“你们国家学习医学专业的入学标准是什么”, 选择入学考试为 73.2%, 录取分数为 42.4%, 医学预科为 25.8%, 高中毕业为 13.1%, 大学毕业为 1.5%, 其他 0.5%。在调查“你们国家本科医学专业的学制是几年(包括实习时间)”, 本科 5 年的占 73.7%, 本科 6 年的占 7.6%, 本科 7 年的占 1.5%, 其他4.1%。生源国本科医学专业 5 年或 6 年学制之和占到 82.3%,这与世界通行的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和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很相似[1]。
在调查“你们国家学习医学的学费标准是多少”, 问卷中给出的各个档次的学费选择率都很低, 而在这之外的其他回 答 却 占 有 很 大 比 例。3 000 US$/年 12.6%, 4 000 US$/年3.5%, 5 000 US$/年 3.0%, 6 000 US$/年 1.5%, 7 000 US$/年1.5%, 8 000 US$/年 1.5%, 其他 72.2%。在其他回答中, 相当多的选择为 1 000~2 000 US$/年甚至更低。据我们与留学生进一步交流, 这种状况与巴基斯坦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体制有关。巴基斯坦的高等医学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政府资助的公立高等医学教育由政府实行财政补贴, 其学费约为 1 000~2 000US$/年左右, 但每年录取数量相当少, 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学生才能进入。私立的高等医学院校, 其学费大都为 4 000~5 000US$/年甚至更高。
3.3 毕业后的职业选择问题
对“你毕业后准备从事何种职业? ”问题, 81.3%选择医生,6.1%选择教师, 6.1%选择医学研究, 5.1%选择政府官员, 3.0%选择经商, 2.0%选择管理, 4.5%为其他。对“你毕业后计划去向”问题, 52.6%选择回国服务, 22.6%选择继续深造, 18.2%选择去第三国, 15.6%选择去英国, 9.1%选择去美国, 7.6%选择留在中国, 4.5%选择其他。对问题“你毕业后回国能否参加医师执照考试/你是否想参加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医师执照考试?”61.2%选择可以, 4.0%选择不可以, 想参加英国医师资格考试为 41.1%, 参加美国医师资格考试为 37.4%, 参加澳大利亚医师资格考试为 32.1%, 其他为 14.1%。
3.4 对所在院校本科医学教育英文授课水平评价
对问题“你对所在院校本科医学专业英文授课水平有何评价? ”选择优秀的为 1.5%, 良好的为 19.2%, 一般为 47.6%, 较差为 18.6%, 其他为 5.0%。这一问题直接反映了接收留学生院校的教学质量。高等医学教育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学制最长、难度最大的学科。来华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留学生面临学习困难, 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时, 很少从其自身主观寻找原因, 授课老师英语不够好往往是他们最常用的借口。因而, 对英语授课水平评价为一般即可视为得到留学生的认可。
4.讨论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教育部国际司统一制定的格式, 共包括为什么选择中国留学、入学标准, 对英语授课教学效果评价, 学费及未来职业发展等 10 个开放问题。我校是从 2002 年起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 借这次教育部国际司开展全国英语授课医学学历留学生教育问卷调查之际, 我们获得了来自留学生方面十分有价值的信息。其中最为关注和对我校今后发展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有重要指导意义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选择中国留学学习医学的原因
本次调查中前几位的原因分别为: 友好邻邦 51.3%、英语授课 32.2%、入学容易 26.1%和政局稳定 22.1%, 与我们平日掌握的信息相差无几。友好邻邦和政局稳定, 以及英语授课和学费低廉是周边国家留学生来华学习医学的主要原因。令人费解的是学费低的选择回答率仅为 5.5%, 其可能的原因是留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对学费价格心理期待不同, 以及他们内心将其本国政府资助的公立高等医学
教育学费作为比较的标准, 因而使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教育学费低廉成为吸引周边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重要原因的现况没有得到恰当的反映。
4.2 生源质量及质量控制
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 各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对生源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从问题“你来中国学习医学本科专业的入学条件(提供的资料)是什么”中可以看出我校英语医学留学生成绩为 60%和 70%者占绝大多数(两者之和为 75.9%)。由于我校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主要生源国为巴基斯坦, 通过对巴基斯坦国教育体制了解的深化, 我校实行了高中毕业生(医学预科学生)+学习成绩的资格审核、录取制度。
对于中介机构推介或个体申请入学者, 要求申请者须高中毕业或医学预科毕业, 其高中毕业或医学预科会考成绩不低于 60%, 申请与录取之比约为 2∶1, 基本上保证了生源质量。另外应注意这样一个事实, 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 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 其高等医学教育相对滞后。资料显示, 每年巴基斯坦国公立医学院校在30 000 名报名者中, 仅录取 4 000 名, 录取率为 13.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每千名居民应有 1 名医生的要求, 巴基斯坦国目前医生缺口约 65 000 名。由于高等医学教育的高淘汰率、毕业医学生赴国外就业和医生退休、去世等自然减员原因, 该国每年净增医生数仅为 1 300 名, 按照这一数字预测,要使该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千名居民有 1 名医生的指标约需 50 年[2]。面对庞大和需求迫切的周边国家高等医学教育市场, 国家或行业建立必要的质量控制标准势在必行。通过建立准入和质量评估制度, 对院校招生资格、留学生入学条件、招生数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制和学费标准等进行规范,保证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4.3 高等医学教育学费
一般认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相对低廉的学费是吸引周边国家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的重要原因, 但问题“你们国家学习医学的学费标准是多少?”的调查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其主要原因是该问题设计有缺陷, 没有将生源国政府资助的公立高等医学教育收费和私立医学院校收费区分开来, 以致学生在选择回答时大都选择以政府资助的公立医学院校收费为参照系。政府资助的公立医学院校严格的入学条件和名额限制, 加上私立的医学院校高昂的学费和有限的数额, 将大部分有学习医学愿望的学生拒之门外。这些学生中, 相当多的人转向医学教育声誉好、政局稳定、英语授课、学费不贵的中国学习医学。
2006 年上半年, 我们曾在网上对北大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吉林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西安交大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等基本上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 10 所高等 院 校 医 学 院 校 留 学 生(本 科)学 费 做 过 调 查 , 其 学 费 为20 000~45 000 元人民币不等,平均学费约为 28 000 元 RMB/年•人, 远远低于我们所查到的 16 所巴基斯坦国医学院校对外国留学生接受本科医学教育的平均收费标准 6 588US$/年•人[3]。因此, 我国高等医学留学生教育, 特别是英语授课医学本科留学生教育其学费有上涨的空间和提升的必要。
4.4 英语授课水平评价
我国开展汉语授课的医学学历留学生教育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 其培养质量已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的英语授课的医学学历留学生教育则是一新事物, 至今仅有 10 年多的历史。因其采用全英语授课, 减少了留学生毕业回国就业语言转换的麻烦, 适应了周边国家对培养合格医生的需求。全英语授课的医学留学生教育模式, 对生源质量、资源投入、教师英语水平和临床实践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在越来越多的普通本科医学院校加入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的行列, 规模持续扩大情况下, 对这种教学模式培养质量的担忧和疑虑越来越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你对所在院校本科医学专业英文授课水平有何评价? ”的调查反映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对我校英语授课水平的评价。
评价一般、良好和优秀的总和为68.3%, 即 2/3 的留学生对我校的英语医学教学水平是肯定的。这一结果来之不易。我们下大气力, 打好基础, 将构建全英语授课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此外, 针对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的特殊性和资源的可及性, 加强招生、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协调基础教学、临床教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诸多关系。在“控制规模,保证质量, 规范管理, 以我为主”的思想指导下, 严格控制招生数量, 加强留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 建立严格的升留级制度, 及时处分违纪学生等, 实施英语授课教师激励机制等。通过这些综合性措施, 使我校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很快渡过了初始阶段的困难, 驶入良性发展轨道。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赢得了留学生的首肯。同时, 还应看到, 仍有 18.6%留学生对英语授课水平评价不高, 这提示我们提高英语医学教学质量是一漫长的过程, 这方面的工作仍然很艰巨。.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 为规范医学留学生教育市场, 提高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 今后应在提高入学标准、控制生源数量、保证生源质量, 建立招收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院校的行业准入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 适当提高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学费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维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世界的声誉, 保证我国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 刚, 梅人朗.对中外医学院校学制的比较和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2,(1): 52-54.[2] A.J.Khan Si.Scope of Medical Colleges in Private Sector [EB/OL].http://www.ayubmed.edu.pk/JAMC/PAST/16-1/AJKhan.htm, 2007-02-13.[3] Admission of Foreign Student in MBBS, BDS, D.PHARMACY and B.Sc.Engineering on Self-Financial Basis in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of Pakistan [EB/OL].http://www.hec.gov.pk/ htmls/indigenous/fradm/fee.htm, 2007-02-14.
第二篇:2012年我国印刷产业规模现状调查分析
2012年我国印刷产业规模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中华印刷网编辑部 2012-09-18印刷
截至2012年4月,全国103家印刷企业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近年来,我国印刷产业依靠实施绿色印刷、数字印刷和鼓励自主创新,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三,成为全球重要的印刷加工基地。
“不久前,在德国德鲁巴国际印刷展览会上,中国参展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展会的第四大参展国;中国有239家参展企业,仅次于德国本土。”柳斌杰说,我国印刷业近年来不断发展与蜕变,主要得益于印刷业被列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印刷业也适时提出实施绿色印刷,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约化程度的推手之一。2016年数字印刷包装市场将破百亿
来源: 中华印刷网编辑部 2012-09-18数字印刷
日前,据斯密斯拍诺公司(SmithersPira),即以前的派诺国际)发布了一篇名为《数字印刷包装的未来》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数字印刷包装和标签的产值达到了48亿美元。
数字生产的好处已经在商业印刷领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但它在包装和标签领域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目前的普及率也比较低。
短版需求推动数字印刷应用
报告指出,数字印刷包装市场增长迅速,并将在2016年达到122亿美元的产值,2011年至2016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6%。这相当于它在2011年印刷了370亿张A4页面,并将在2016年印刷759亿张A4页面。数字印刷包装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包装买家需求的改变——市场的包装种类和规格越来越分散,导致短版印刷越来越多,从而为数字印刷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数字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制造商在产品的速度、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从而使数字印刷的盈亏临界点变得甚至比传统印刷还要高。据最新的惠普Indigo和赛康窄幅卷筒纸印刷机在印刷数量少于7000米的时候都比传统的柔印机更具有成本效率,而且短版活的比例还将继续增加。最新的B2幅面单张纸喷墨和碳粉印刷机也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了折叠纸箱印刷领域,例如富士胶片设备就能通过水性UV油墨极大地提升包装印刷的质量。
北美使用数字包装最多
数字印刷在包装领域的渗透率最高,如瓦楞纸箱、软包装、金属和硬塑料包装。2011年,数字印刷的产值和产量分别只占到了全球包装市场(价值3000亿美元)的1.59%和0.63%,尽管会一直保持增长,但它在2016年的产量也只能占到全球包装市场总产量的1%左右。
北美是2011年对数字包装使用最多的地区,其次是亚洲。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对这项技术采用速度要更快一些,但它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土耳其、中国、印度和巴西在2011年~2016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都达到30%以上。而在当今的数字印刷包装市场上,静电照相是最主要的印刷技术,而到2016年年底,喷墨技术在产量和产值上将全面超过前者。
喷墨与静电照相各有优势
尽管静电照相技术已经在数字标签领域站稳了脚跟,但依然逃不过喷墨技术的穷追猛打。数字技术在标签领域使用相对较多,但用喷墨技术印刷的瓦楞纸箱、软包装和金属包装则比较少见。日前,惠普大幅面业务副总裁兼总经理桑蒂表示,高性能的喷墨印刷在视觉通讯领域已全面取代丝网印刷,并将目标直接指向包装市场。
数字生产的好处已经在商业印刷领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但它在包装和标签领域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目前的普及率也比较低。短版印刷更经济、质量稳定、能进行按需和个性化印刷、能与专门的印后设备相连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将促进包装买家对数字印刷方式的使用。
一些大型包装企业现在还不愿意采用数字生产方式的原因有四个:一是设备和耗材的成本过高;二是与传统印刷机相比,数字印刷机的幅面和生产能力有限;三是对印后加工设备的要求较多;四是很难满足一些包装产品对特殊功能的需求。品牌商和零售商一直都在试图通过降低成本和加快响应速度来改善供应链。所有品牌都在寻找新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一些国家还通过立法的方式要求品牌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信息,欧洲和美国甚至要求产品可以实现有效追溯和具有盲文说明,而数字印刷则有助于提高包装的灵活性,降低包装企业的库存成本。
在品牌保护方面,数字印刷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隐形油墨和UV荧光碳粉能够给包装带来隐蔽和明显的防伪功能,而可变数据印刷功能则能使包装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字和识别编码,从而确保它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可追溯性。
中国的出口面临新挑战引来印刷行业新机遇
来源: 中华印刷网编辑部 2012-09-18印刷
市场对QE3早有预期,这一宽松政策的推出,将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元将进一步贬值,致使人民币升值,全球通胀压力加剧,中国的出口面临新挑战,而中国的印刷行业或将因此而出现新机遇。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正面临着一种困境,印刷企业正面临着挑战。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共有印刷企业10万余家,比上一年减少1930家,减少了1.8%;从业
人员356万多人,比上一年减少9.7万人,减少了2.7%;印刷业总产值已达8677亿元,增长了12.59%。这些企业消失的印刷企业或转型,或重组,或破产。笔者认为,这种迹象表明,我国印刷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次QE3的推出,单从进口来说,对我国印刷企业是有利的。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我们从国外进口的材料、印刷机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便宜上很多。着就为我国印刷企业带来了一笔不小的利润。笔者认为,我国印刷企业应抓住这次机会,利用这次机会,摆脱印刷“困境”,特别是中小型印刷企业。但是对于以出口为主的印刷企业来说,可能是“雪上加霜”。
印刷行业现状的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是印刷大国。但是,我国的印刷企业,中小型占绝大数,而且行业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从最现代化的企业到最落后的小作坊企业比比皆是。这些小作坊本身的竞争力较差,为了生存而不惜以低于成本的工价抢得订单,从而使行业陷入削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中;同时,这些企业自然也不可能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及设备的提升,使中国印刷业的整体竞争力被削弱。最为重要的是,在我国印刷行业发展过快,所谓有因必有果,这也是导致我国印刷行业出现现状的主因之一。
在此,笔者用一个例子说明印刷行业发展过快的弊端。拿盖房子来说,大家都知道盖房子先从根基开始,而后接下来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稳打稳扎,如果中间出现任何一个漏洞,就很有可能给这个房子的“寿命”带来威胁,诸如根基不牢固、偷工减料等。而在印刷行业,本来我们也应在“盖房子”的过程中稳打稳扎,但是由于当时科技水平较落后,所以不得已在“借助”外来力量来发展国内的印刷行业。也就因为如此,我国目前只能算是印刷大国,而非印刷强国,原因只因没有核心技术以及主心轴,如果国外的印刷行业出现问题,那么我国印刷行业势必遭到牵连。
现如今,印刷企业所需要的不再是“企业数量” 票据印刷纸盒印刷网络印刷标签印刷烟包印刷书刊印刷个性化印刷大幅面印刷
印刷新纪元:绿色印刷
来源: 中华印刷网编辑部 2012-09-11绿色 印刷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环境保护事业的正式开启。由此,世界各国政府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当然也包括了中国在内。
自从哥本哈根会议敲响世界的环保警钟后,印刷业内人士已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印刷生产中国对自然资源及能源的过度消耗及包装废弃物对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已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绿色环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看,绿色印刷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立志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新闻出版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出版产品质量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国新闻出版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绿色印刷”应运而生,为印刷行业开启了“新纪元”。
有关绿色印刷的几点建议
传统印刷中使用溶剂型油墨其有机挥发物(Voc),以及油墨中有些无机颜料含有铅、铬、铜、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排放都将对环境造成“伤害”。此外,印刷中另一最基本的元素,纸张也是环保工作中一项非常棘手的问题。纸张的制造多少会涉及到树木的砍伐。
1.法制与思想教育双管齐下
以法律制度管理印刷业的现有问题,而不以人情去管束。依法治理更有利于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绿色印刷”的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建立健全我国的绿色印刷和绿色包装的法律法规体制。这里要着重的提出两条来,第一是,印刷和包装行业存在的对环境危害的突出问题出台相应的法规加以限制;第二是,政府需在政策上给予印刷行业大力扶持,以为企业“保驾护航”早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与此同时,提高印刷企业的“绿色印刷”环保观念也是第一要务,只有从第一线开始抓起,“绿色印刷”才有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要使从事印刷事业的业内人士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思想上重视节约资源、能源工作。
2.研制新型油墨
正如前所言,油墨中所含有的化学元素对环境有着极大的危害。我们可以大力研制和开发水性墨、UV墨等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油墨。水性油墨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型印刷材料,由于水是极性物质,根据极性物质与极性物质相溶的特性,水性油墨中不含或仅有极少量的有机溶剂,因此,水性油墨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VOC的排放量,从而避免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改善了印刷作业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水性油墨可以除去除溶剂油墨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对包装产品的污染。但是水性油墨只适合于凹印和凸印,不适于胶印和平板印刷中。我们可以在此方面来进行研究,研发出适于这种印刷的油墨;还可以在深入的研究它,以降低企业的运用成本。
3.推广柔版印刷
柔性版印刷也常简称为柔版印刷,是包装常用的一种印刷方式。根据我国印刷技术标准术语GB9851.4-90的定义,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柔性版印刷是在或聚酯材料上制作出凸出的所需图像镜像的印版——就像是小孩玩耍的玩具印章。油墨转到印版(或印版滚筒)上的用量通过网纹辊进行控制。印刷表面在旋转过程中与印刷材料接触,从而转印上图文。
柔版印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印墨是一种以醇类、水为主要溶剂的低粘度挥发干燥型印墨,干燥速度快,适应柔印高速多色的印刷。无污染、干燥快的水性油墨的应用,对坏境保护极为有利。
4.培养人才
一切的工作都是以人为本的,这不仅仅是指为人民服务,开展工作也是需要人力的支持。正如大家常说起的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印刷业的发展也必定离不开人才。
目前,在行内较为知名的院校有:北京印刷学院、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和华南理工等等。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各自的专长和特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武汉大学在印刷方面的专长是印前数字化流程,就可以对此着重培养,加大相关的印前软件开发知识,印前流程等等。
产业也可以参与院校的培养,以保证人才的实践能力。在此方面,北京印刷学院就是“领头羊”。2010年1月10日,其与5家印刷企业共建“绿色印刷油墨研究所”、“绿色制版与先进材料研究所”、“喷墨印刷材料实验室”、“工业印刷数字化打印技术实验室”、“水性油墨研发中心”。2012年9月5日,北京印刷学院与新闻出版总署质检中心共建“绿色印刷检测实验室”。这些举动都是学术与市场需求的相结合。
印刷复制行业归入文化产业
来源: 中华印刷网编辑部 2009-08-07印刷 文化产业
伴随着产业布局的政策调整,今年年初,国家出台的对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部分印刷复制企业搭上了利好的班车。近年来,全国各地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设立了各种名目的产业项目发展资助资金,今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资助资金的申报工作自二季度以来陆续启动。就记者所了解到的情况看,北京、江苏、广东、湖南、河南、重庆、山东、甘肃、浙江等省(区、市)以及各省内一些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地区的文化产业项目资助资金,已经吸引了众多与“文化”二字相关的印刷复制企业。然而,关于“文化产业”的具体所指,什么样的企业项目可以划归“文化产业”?这仍然让业内一些企业有所疑问,这里我们就这个话题作一下回顾和了解。
传世名画高精印刷复制品
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公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根据这个分类,我们可以找到印刷业在“文化产业分类”中较为明确的位置。
针对2004年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5年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门编制了《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进一步规范了文化产业及文化相关产业的范围:提供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具体可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今年3月2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有关出版印刷等文化产业税收政策通知,其附件也列举了“文化企业的具体范围”。其中包括:经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设立的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可录类光盘生产企业。采用数字化印刷技术、电脑直接制版技术(CTP)、高速全自动多色印刷机、高速书刊装订联动线等高新技术和装备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印刷企业。
转载:新闻出版网
第三篇:我国急诊医学现状
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不平衡。但是,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专业逐渐为政府和医学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在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中,急诊科成为各医院考察的重点科室,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
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不平衡。但是,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专业逐渐为政府和医学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在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中,急诊科成为各医院考察的重点科室,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
我国现在每个二级以上的医院均设有急诊科,地市级城市均有急救中心或急救站。许多医学院校还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或急诊医学系。
李教授认为,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尚未建立急诊科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制度
由于我们尚无独立的急诊医学专业化培养体系和准入制度,导致目前从事急诊工作的医师均来自于其他临床专业,急诊医学专业化培训相对缺乏。因此,很多急诊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急诊操作不规范,对最新的急诊医学发展也缺乏深入的了解。
2.急诊科结构模式混乱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急诊科的统一模式。在一些重视急诊科的医院,急诊科人员和设备配置以及学科发展情况稍好。但在那些急诊科不被重视的医院,人员结构不合理,设备配置严重不足。
李教授认为,合理的急诊科结构模式应是院前急救、急诊病房和急诊ICU三维一体的结构模式。院前急救是急诊的突击队或先锋队,院内急诊科是急诊的桥头堡,而ICU则是大本营,三者相互依从,构成一个急救生命链,有利于急危重病的抢救。
急诊科医师是“特种兵”
李教授形象地比喻说,急诊科医师类似军队中的特种兵,要求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医疗环境中做出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定。具体而言,急诊科医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高度的责任心
急诊科医师首先要求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很多急诊患者,特别是一些危重病急诊患者,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再加上应诊时间短,接诊医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全部病情。因此要求接诊医师多看、多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李教授认为,对于一个急诊科医师,责任心比医疗技术更为重要。
2.广博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急诊科医师不但要求掌握广博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具备各临床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各种急诊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技术、现场急救技术、中毒抢救等。这些是急诊科医师的专业基础,能够保障其在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急症病情中,找出患者最关键的问题,做出正确决定。另外,急诊科医师还应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因为急诊科是一个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科室。
3.严谨的工作态度
急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危急患者,诊治时间十分有限,有的患者甚至一进入急诊室即先进入抢救过程,根本来不及了解病史。正因为如此,急诊科医师必须有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养成病历书写详细,勤查勤问,认真观察,反复思考等良好的工作习惯,并要求会诊医师认真写好会诊记录。这一方面可减少由于工作疏忽耽误患者治疗,另一方面,也免于被起诉而陷入医疗纠纷。
4.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
急诊科医师不仅要面对各种急诊患者,特别是对病情危急患者,其家属往往心情焦急,容易情绪失控,而且急诊科还经常会面对酗酒闹事者、吸毒者、打架斗殴者等。这都要求急诊科医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处乱不惊,有条不紊地按照科学方法和诊疗规范处理患者。
李教授认为,“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急诊而言最具代表性。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要求急诊科医师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果断决策。而这些素质的形成,有赖于平时临床经验的积累、对患者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急诊医学发展前景
李教授指出,尽管目前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但急诊医学发展前景光明,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学科,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要求更快捷有效质量更高的急救医疗服务。
2.2.随着社区医疗制度逐渐完善,很多慢性病、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望在社区医疗机构能得到有效诊治,而由社区转来的危急病救治则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责无旁贷的工作。
3.3.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师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种疾病的专家,如冠心病专家等。而患者是一个整体,特别是老年患者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急性病,急诊科医师应该有成为解决这些急症的专家。4.4.一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禽流感、SARS等,还有交通事故伤以及地震、海难等意外灾害事故都要求有常备不懈的灾难救治和急救医学队伍。另外,将于2008年召开的奥运会对紧急医疗救援的需要也为急诊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5.李教授认为,急诊医学较之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临床专业而言,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最具发展活力,急诊医学就像一块白色的画布,等待着急诊科医师去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6.指南修订与规范化培训
7.李教授介绍,2007年急诊医学分会的主要工作分为急诊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重要急诊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学术交流与继续教育三方面,但重点是前两方面的工作,目的是使我国急诊科医师更专业化。8.1.修订急诊临床诊疗指南
9.李教授说修订指南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学会所有委员以及一些富有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的急诊医学专家都将参与指南的修订工作,特别对一些富有急诊特色的专题,如心肺复苏、中毒救治、创伤救治、危急病处理、小儿急救、院前急救、灾难医学等区别于其他临床学科的专题。10.另外,学会还将参与急诊医学教材的编写,以及与中国医师学会和卫生部一起,参与急诊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制定和急诊医师培训基地的评审。11.2.急诊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培训
12.由于我国没有规范的急诊医学专业化培训,导致很多急诊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例如,心肺复苏技术(CPR)是一项最具急诊特点的技术,在所有救命技术中,它是一项最易掌握、投入最少但见效最快的技术。
13.在美国,政府公职人员、学生、警察等都接受CPR的普及培训,医护人员更是需要定期(每2年1次)通过CPR专业考核后才能行医。14.而在我国,能规范操作CPR的医护人员很少。在200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参赛者发生猝死,但现场无人及时进行CPR。我国医师对CPR的理论掌握得都不错,但是不注重有效的实践训练。例如目前都知道心外按压比例为30∶2,但在实践中能规范操作的医师并不多。因此亟待在全国进行CPR的专业化培训,首先规范化培训医务人员,且需要卫生部门考核发证,再由医务人员培训其他社会人群,一步一步推进,最后达到全民普及的目的。15.3.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
16.2007年5月,学会在上海举行国际创伤急救大会,7月将在长春举行全国危重病急救大会,8月将在乌鲁木齐举行全国中毒复苏学术大会,10月将与中国医院学会院前急救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奥运会急救培训。另外,2007年还将完成10多个国家级急救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第四篇: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调查
世界经济贸易论文——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调查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调查
[摘要]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090.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80.2亿美元,进口额为9558.2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连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27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对外贸易 货物流向 现状 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F746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379(2010)05-0021-0
4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它包括对外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和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等。1.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特点与现状
(1)贸易结构的失调倾向。从进出口贸易结构上看,虽然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但是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中国对外出口产品中,虽然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但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依然很低。另外,中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由三资企业完成的。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停留在“以外商为主”阶段,需要进行转换。
(2)传统贸易战略的“出口创汇”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努力扩大出口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扩大出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优惠政策,使中国外贸出口连续20多年保持比中国GDP增长高出一倍的速度增长。但从长期看,一方面,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扭曲了国内经济的资源配置,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顺差也使一国的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对我国的汇率稳定和经济发展易造成不利的影响。
(3)大规模的商品出口还会引发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摩擦。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据WTO统计,1995年~2003年,中国遭受其他WTO成员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次数为356件,占WTO成员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4.7%,最终遭受反倾销制裁的案件254起,占WTO反倾销总量的16.8%。中国产品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的反倾销调查对象,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产品的价格组成,出口价格偏低。
2.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调整
(1)出口增速下降、进口增速提高,进出口增速差距逐渐缩小。
(2)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较高;进口商品结构依旧存在不合理,初级产品进口规模较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加快。
(3)一般贸易的比重略低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进口增速稳定。
(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民营企业出口规模逐步扩大。
(5)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全面增长,市场多元化的成效逐步显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入世后对外开放层次的更新,我-1-
国的对外贸易正逐渐向更广的范围发展,体现在贸易伙伴的数量增加和对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量的大幅增加。近年来,中国与新兴市场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关于我国对外贸易中货物流向的现状分析
从各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流向的总体特征是集中化的,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市场都呈现出高度的集中化。但近年来出口流向的集中化程度在逐渐减弱,而进口的集中化程度则稍有增强的趋势。我国对外贸易流向的特点表现为:
1.我国的对外贸易流向集中在亚洲、欧洲及北美地区
统计数据表明在贸易总额上,亚洲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美洲和欧洲,而且这些区域与中国的贸易额在近期内一直呈积极的上升趋势,其中,在亚洲,主要是对香港、日本和韩国出口,对香港的出口主要是转口贸易 ;进口主要来自于日本、韩国和台湾省。对北美地区的进出口都主要集中在美国。而对欧洲的贸易则相对分散一些。
2.在区域分布范畴上,我国的贸易相对集中在本地区或距离较近的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对集中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可见运输成本也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流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地理位置接近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比较多,市场需求的相似性比较大,企业对这些市场的开发和维护也更加容易些。
3.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如下表所示,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很小的比例,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下降,到2000年才开始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与美洲、欧洲两大贸易对象区域的出口总额一直稳步增长。我国在与处于更低阶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贸易中,主要是劳务输出如工程建设,而这些国家市场需求有限,因此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不大。此外,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经营经验和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产业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三、举例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农产品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专家爱队乌拉圭回合谈判队农产品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产品对外易的影响做了过于乐观的估计,认为贸易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对外贸易在农业协议生效后,发达国家削减对活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补贴,由此可纠正年来,尽管工业制品贸易份额逐步提被扭曲的世界市场价格从而引起国际高,农产品出口额仍占30%左右。然而,农产品贸易价格的普遍上涨。实际上,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特进8年来,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一直别是“入世”以后,我国农产品对外处于疲软状态。最近几年,中国粮食贸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日渐显现,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粮食收购价格节节攀升,大宗农产品现状,进而分析影响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失贸易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去了以往的竞争优势。
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具2.出口量
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世界范围的农产品价格下跌对中
1.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 国农产品出口价格产生了抑制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粮、使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量减少而进口量棉等农产品国内价格水平均低于国际增加,而中国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市场价格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上扬也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量但近年来,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见表2)
某些商品的价格优势已不存在。一些
表2 中国2005-2008年主要农产品出口情况比较
单位:亿美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使用油及油脂 382 681 328 1
41畜产品 2418 1611 1456 124
水产品 2554 1892 1737 1947 糖 304 194 183 140
烟草 976 657 578 336
木材及木制品 2052 2204 1832 2177 蚕丝 893 947 715 75
5动物毛及其织物 818 992 760 964 棉花 3158 3117 2810 3291
3.出口市场结构
中国农产品尤其使谷物、肉类、蔬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邻近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的农产品队周边国家和地区吸引力不够,市场拓展乏力。但中国有特色的初级农产品如茶叶、烟草、棉花等无论是队欧美市场还是队东南亚市场都呈现比较好的出口势头。
从中国农产品出口格局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判断:过去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削弱;过去出口量较大的部分农产品出口幅度下降;出口产品结构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转向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过去占尽出口风光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不再具有出口优势;当前具有出口潜力的农产品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
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对策及途经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关键中的关键是政府如何进行引导,采取何种贸易政策,做好宏观调控。这是转变得基础,是进行转变的整体框架。在宏观政策确定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外贸质量。
1.改进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目前出口产品大多是规模大价格低,是中低档产品的出口,只赚取其中的加工费用。出口商品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使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因为低价格,而是因为质量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外贸风险,减少外贸的依附性。
2.提高外贸增长的效率、质量,以及可持续性。
完善对外贸易制度建设;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外贸增长的可持续性。
3.借鉴我国国内贸易增长的方式。
国内贸易的增长是可以借鉴的,各省之间的贸易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对外贸易相类比,各省市的企业可以与各跨国公司类比。学习借鉴国内经济增长的模式,避免资源浪费,减少贸易摩擦,以提高增长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甫宁,等.中国种职业地区比较优势的测定与调整结构的思路[J].福建论
坛.2001.(12)
[2] 景俐:战后国际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J]世界农业.1998.(3)
[3] 周晓青:试述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途径[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
究).2006(9)
[4] 商务部综合司、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R],2008年春季
[5] 祖德明: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01:350~351[6] 李 丹 蒋毅一: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结构分析及其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06(中旬刊)
总第506期:11~12
第五篇: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调查
世界经济贸易论文——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调查
国际贸易实训
国际贸易实务二班陈良杰11353242
[摘要]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090.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80.2亿美元,进口额为9558.2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连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27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它包括对外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和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等。1.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特点与现状
(1)贸易结构的失调倾向。从进出口贸易结构上看,虽然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但是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中国对外出口产品中,虽然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但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依然很低。另外,中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由三资企业完成的。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停留在“以外商为主”阶段,需要进行转换。
(2)传统贸易战略的“出口创汇”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努力扩大出口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扩大出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优惠政策,使中国外贸出口连续20多年保持比中国GDP增长高出一倍的速度增长。但从长期看,一方面,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扭曲了国内经济的资源配置,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顺差也使一国的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对我国的汇率稳定和经济发展易造成不利的影响。
(3)大规模的商品出口还会引发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摩擦。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据WTO统计,1995年~2003年,中国遭受其他WTO成员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次数为356件,占WTO成员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4.7%,最终遭受反倾销制裁的案件254起,占WTO反倾销总量的16.8%。中国产品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的反倾销调查对象,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产品的价格组成,出口价格偏低。
2.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调整
(1)出口增速下降、进口增速提高,进出口增速差距逐渐缩小。
(2)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较高;进口商品结构依旧存在不合理,初级产品进口规模较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加快。
(3)一般贸易的比重略低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进口增速稳定。
(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民营企业出口规模逐步扩大。
(5)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全面增长,市场多元化的成效逐步显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入世后对外开放层次的更新,我国的对外贸易正逐渐向更广的范围发展,体现在贸易伙伴的数量增加和对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量的大幅增加。近年来,中国与新兴市场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3.出口市场结构
中国农产品尤其使谷物、肉类、蔬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邻近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的农产品队周边国家和地区吸引力不够,市场拓展乏力。但中国有特色的初级农产品如茶叶、烟草、棉花等无论是队欧美市场还是队东南亚市场都呈现比较好的出口势头。
从中国农产品出口格局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判断:过去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削弱;过去出口量较大的部分农产品出口幅度下降;出口产品结构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转向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过去占尽出口风光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不再具有出口优势;当前具有出口潜力的农产品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
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对策及途经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关键中的关键是政府如何进行引导,采取何种贸易政策,做好宏观调控。这是转变得基础,是进行转变的整体框架。在宏观政策确定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外贸质量。
1.改进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目前出口产品大多是规模大价格低,是中低档产品的出口,只赚取其中的加工费用。出口商品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使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因为低价格,而是因为质量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外贸风险,减少外贸的依附性。
2.提高外贸增长的效率、质量,以及可持续性。
完善对外贸易制度建设;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外贸增长的可持续性。
3.借鉴我国国内贸易增长的方式。
国内贸易的增长是可以借鉴的,各省之间的贸易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对外贸易相类比,各省市的企业可以与各跨国公司类比。学习借鉴国内经济增长的模式,避免资源浪费,减少贸易摩擦,以提高增长效率及质量。
国际贸易保护措施花样翻新
近年来,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 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许可证、配额等逐步被削弱甚至取消, 以技术性贸易措施为主的非关税壁垒成为当前贸易设限的最主要手段。高标准、高门槛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差距的必然现象。就我国现有产业水平、产品质量和标准来说, 无疑抬高了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 形成一道无形的障碍。此外, 反倾销、反补贴案件频频发生, 增加了出口市场拓展的变数。根据WTO统计资料表明, 1995~2006年, 国外对华共启动500多.福建外贸宏观整体上的不足——外贸结构存在缺陷
对外贸易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直接影响一国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外贸易对于福建经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2004年出口依存度40.2%来测算,福建省出口每增加5%就可以拉动GDP增长2.1%。然而,随着我国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外贸结构的问题也逐步突显出来,将直接影响福建的外贸发展和GDP外贸进、出口发展失衡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来看,一国从发展到发达的过程,尤其在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同时也是对外贸易从贸易逆差到贸易顺差的过程,这是各国采取进口替代或者出口替代战略的必然结果。作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福建分享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对进口商品经营上采取了一些限制,在外汇的分成制及用汇手续等方面设置了不利于进口的政策;同时,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未能被充分利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进口意识不如外商投资企业强。因此,全省的出口增长速度快于进口增长速度,贸易顺差逐年扩大。然而,在贸易顺差扩大的同时,进出口比例却越来越小,这不仅容易造成国内企业的进口意识淡薄,而且在国际贸易摩擦高发的今天,过度的贸易顺差容易造成进口国对福建出口产品设置各种壁垒.出口企业集中度过高
一方面,由于福建国有企业在研发和核心技术方面仍显不足,还不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出口拉动能力,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增长速度要远快于国有企业,导致出口越来越集中于外商投资企业,风险加大。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规律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增长速度与出口的增长速度成正相关关系,当出口市场发生变化时,外商投资企业很有可能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地点。因此,外商投资企
业的出口占全省的比重偏高的局面,不利于福建外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