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北白酒业现状分析和加快湖北酒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时间:2019-05-14 11:3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湖北白酒业现状分析和加快湖北酒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湖北白酒业现状分析和加快湖北酒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篇:对湖北白酒业现状分析和加快湖北酒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湖北白酒业的发展形势十分喜人

具体表在:

1、湖北白酒总产量已跃居全国第6位,有两个重点企业进入全国白酒10强。2007年,我省白酒总产量20.78万千升,位居全国第6位.,从今年的发展形势来看,位次有可能继续前移。按照销售收入排序,2007年,稻花香、枝江位列全国白酒10强,分别位于第6位和第7位。今年1——5月,稻花香上升到全国第4位,枝江位列第8位。湖北酒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2、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4个企业的利税总额突破亿元。仅今年一季度,主要白酒企业的利税就达到了1.37亿元,同比有较大的增幅。白酒骨干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中高档产品,档次提高,价格上涨。出厂价格40元/瓶的产品销量占到了总量的20%以上。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销量的增长幅度。

3、鄂酒在全国的影响力得到提升。枝江、稻花香、白云边、劲酒、黄鹤楼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鄂酒在全国各地市场的销量大幅攀升;枝江、稻花香、白云边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全国白酒10强,湖北占有两席;鄂酒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白酒的平均增长幅度,位次前移。

4、鄂酒的品牌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骨干企业纷纷挖掘自己品牌的文化价值,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广泛传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5、科研实力增强,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几个骨干企业纷纷投入巨资,组建自己的技术中心,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围绕自己的核心技术深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有的已经形成了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从几次全省产品质量抽查来看,我省白酒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特色和个性更加突出,新香型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我省白酒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梯队结构合理,全国白酒专家,全国酿酒大师,全国评酒委员的总数,博士、硕士生、大学生的数量在全国是靠前的。这是我省白酒发展的人才保证。

6、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各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我省白酒企业基本实行了民营化,在全省三项竞赛活动的推动下,纷纷投入巨资广大再生产,总投入超过了10亿元。增强了我省白酒发展的后劲。从骨干企业的“十一五”规划来看,都有自己的大手笔。

7、湖北的代表性香型——浓酱兼香型白酒的发展速度加快。从全国来看,2007年,兼香型同比增长了40.53%,高于浓香30个百分点。从我省情况来看,有6个厂家在生产浓酱兼香型白酒,产量增幅高于全国水平。我省已经成为了浓酱兼香型白酒生产大省。

8、通过调整和改造,一批企业重现发展生机。黄鹤楼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黄山头已全面恢复生产和销售,新产品已隆重上市,宣传力度较大,今年有望突破5000万元的销售收入;石花大曲发展势头强劲;关公坊后来居上。他们为湖北白酒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9、湖北白酒业呈现出非常和谐的发展局面。企业间的关系融洽,竞争有序,相互协作,顾全大局。小企业得到了大企业的支持,龙头企业承担了推动湖北酒业发展的重任。

10、我省振兴酒的举措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外省纷纷向我们取经。协会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服务质量提高,在推动技术交流,技术协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湖北酒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1、白酒总量仍然偏小,在全国有影响的核心企业不多。从总产量来看,我们只有四川的24%,山东的25%,河南的49.2%,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目前我省白酒企业还没有一家过20亿元的,在全国的份量不够,话语权太小。

2、高档产品的比例太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品不多。类似于“1573”、“水井坊”、“洋河蓝色经典”的产品还没有出现。

3、科研水平、技术开发能力与先进省份比较有明显的差距。四川、江苏不仅有国家级、省级的科研单位,专门从事白酒的研究,而且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十分强大,他们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投入大,成果多,技术进步对白酒发展的贡献大。单从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的数量来看,湖北的排位比较靠后。

4、鄂酒板块的概念没有形成,鄂酒板块的个性特色不鲜明。以川酒、黔酒、苏酒等为代表的白酒板块已是客观存在,它对推动白酒板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我们对鄂酒的研究和推广是不够的。

5、一金一银的消失以及黄鹤楼的发展滞后,使鄂酒丧失了发展的大好机遇。金奖园林青、银奖西陵特曲已退出了白酒舞台,金奖黄鹤楼没有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湖北的名优酒本来就不多,现在显得更加势单力薄。

6、白酒、露酒企业上市工作进展缓慢。应该说湖北酒业的资本经营能力是比较差的,湖北酒业的发展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虽然稳妥,但不可能超常发展。

7、企业改制后的税负明显加重。我分别走访了几个骨干企业,改制后入库税收大幅增加,有的企业入库税收由改制前的10%上升到20%。省里出台的支持白酒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力度不够。

8、多数企业在省外市场的表现不佳。

三、对加快湖北酒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湖北酒业总体发展思路

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减少污染,保障安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鼓励优势企业提高生产的集中度,加快名优白酒的发展,淘汰消耗高、污染大、质量差的落后企业。制订有利于白酒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白酒企业向“优质、安全、低消耗、可循环”的方向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白酒产品应坚持“绿色化、个性化、系列化、节约化”的发展方向。坚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促进白酒工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加大监管力度,依法维护生产经营秩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监督管理体系。合理赋税,公平竞争。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重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引导白酒企业进军全国市场,实现由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的跨越。

2、加强鄂酒板块的建设刻不容缓。我们要借鉴其它白酒板块的发展经验,把鄂酒的旗帜树起来。

⑴组织力量研究鄂酒板块的理论创新。

⑵提炼鄂酒板块的核心价值。

⑶研究总结鄂酒板块的个性特色。

⑷召开多个层次的研讨会,研究讨论鄂酒板块的形成和发展。

⑸制定鄂酒板块的发展战略。

⑹积极探索鄂酒板块新的组织方式。

3、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要把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白酒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要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和鼓励行业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骨干企业增加对白酒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特别是骨干企业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要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制订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落实资金,培训人才。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智力资源,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共同开展白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按照“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速建设白酒创新体系,增强白酒行业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产业。使白酒这个古老的产品焕发新的青春,增添新的活力。从而全面提升白酒行业的竞争能力。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白酒事业的发展要依靠一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科研技术人才。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职业企业家队伍。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建立一批白酒科研高级人才的培训基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人才。有条件的骨干企业要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吸引高层人才到企业开展科学研究。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倡导白酒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行业协会要树立一批学术带头人。全行业要为人才的茁壮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4、继续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中高档产品的比例,增强产品的盈利能力。要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成长的根基,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同,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质量,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市场,赢得用户的信任,从而战胜竞争对手。

5、白酒企业要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说起来虚无飘渺,但它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思维准则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客观条件的反映,作为企业实践的结果,又影响企业未来的实践。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将会产生独立于人、大于人的力量。一个现代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我们的企业之所以难以长大,正是缺乏这种文化的创造和积累。

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形象和精神。企业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是靠 深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的。我们企业展示在公众面前的一切,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领导风范、员工素质、企业声誉、厂容厂貌、社会责任感等等,无不渗透企业文化,而这些恰恰是企业形象的具体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本身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和资产,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因此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

6、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作用,提高生产的集中度。白酒骨干企业是行业的中流砥柱,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这些骨干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品牌、市场等多方面具备了发展的优势。要扶持他们把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多种方式,在同行业内实行联合,不断提高生产的集中度,通过生产的集约化,实现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和高效益。要帮助优势企业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确立发展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配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要在资金、人才、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名优白酒企业进行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总结和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在行业内形成争先恐后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7、加强品牌宣传,提升产品形象。湖北白酒的品牌宣传近几年有了极大的进步,在中央电视台等重要媒体都有湖北白酒的风采,湖北白酒露酒走向全国的步伐明显加快。协会能不能在整合资源,开通新的媒体等方面做一些尝试呢?同时白酒企业

8、抢抓机遇,迅速完成新一轮的技术改造工程,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几个骨干白酒露酒企业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技术改造,投入规模较大,一旦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湖北酒业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一定要加快建设进度,尽快投产效益。抓住白酒市场发展的大好机遇,把企业的实力做大做强。

9、积极拓展省外销售市场。鄂酒要发展,要壮大,不走出湖北不行,不成为全国品牌不行,没有市场占有率不行。所以白酒企业一定要分步走出去,既增加销售,又扩大影响。我们要把鄂的旗帜插遍全国。

10、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采取更加得力的、更加有效的措施,鼓励、支持、协助中小企业,加大加快投入,迅速形成生产能力。每个企业都有一个最佳发展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企业的成长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我们有条件的企业要看准时机,加快发展。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化解各种矛盾。今年恰逢国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加之物价上涨,成本上升,各企业遇到了前

所未有的困难。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寻找新的突破口,采取特殊的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确保湖北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走在全国的前列。

11、积极寻找资本经营的突破口。我省还没有一家白酒露酒企业上市,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欠佳。要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筹备上市,只有从资本市场上获取大量的资金,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

12、强化协会的协调、信息、服务的职能作用,有效推动行业内的交流与协作。行业协会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更能全面地了解行业内的各种情况,也更了解企业的各种需求,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我们寄希望于协会组织开展更多更好的协作活动,创新协作的形式,丰富协作的内容,调动各企业的积极性,把白酒行业的交流与协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企业的发展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措施,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篇:对湖北省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对湖北省县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省县市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

产业集群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效结合,通过产业、产品及关联企业的聚集,产生聚集效应。目前,我省县市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产业集群。据对我省59个产业集群的调查,70%属资源型。罗田是全国闻名的“板栗之乡”,现有各类加工企业162家,从业人员1.2万人,年产值10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0%。潜江市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加工,目前有各类渔场207个,水产品产量8.65万吨。荆门东宝区围绕磷矿资源的开发转化,培育了以洋丰集团为核心的10多家磷化企业。全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集群还有洪湖水产、应城石膏、鹤峰山野菜、随州三里岗香菇、英山茶叶、竹山绿松石、通山石材等。

2、依托骨干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曾都、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等市县区,积极发展与东风公司配套的汽车配件,形成了以汽配为主体的汽配走廊。据对其中5个县的汽配产业调查,共有汽配企业210家,职工3.8万人,销售产值67.57亿元,汽配产业成为5个县的支柱产业。京山轻机集团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京山县充分发挥其品牌、支柱和市场优势,发展机械产业群,全县已有131家关联企业,职工2万多人,销售产值20多亿元。目前我省依托骨干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还有安陆粮机、云梦包装、枝江稻花香酒业、大冶劲酒、武穴医药化工、通城砂布等。

3、依托特色产业,壮大产业集群。仙桃市彭场镇,原来只有几个民营无纺布生产企业,通过几年的企业孵化,又发展相关企业103家,其中无纺布加工企业65家,职工2万多人,全镇无纺布企业年出口交货值12亿元。该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无纺布制品中心。鄂州市燕矶镇金钢石刀具生产从1983年起步,到目前相关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钢石刀具城。全省形成“一乡一业”特色产业的还有武穴市花桥小五金、蕲春县刘河塑料、赤壁市赵李桥竹木等。

4、依托工业园区,形成企业集群。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积极引导县域工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发展,形成企业集群。比如,汉川市以荷沙公路沿线工业基础较好的8个乡镇,规划发展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口纺织工业园、福星科技园,形成金属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主导产品的产业聚集,其中马口工业园纺织规模已达55万锭。

5、依托科研院所,发展产业集群。有的地方在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支持下,引进高科技企业,并取得某个产品的领先优势和人才优势逐步发展而形成产业集群。比如,鹤峰县八峰村以北京、天津等地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围绕氨基酸系列,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已生产18个系列产品,成为全国最大的氨基酸工业基地。应城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应城市长江埠赛孚工业园,该园自90年代以来,就先后与清华、武大、四川天然、燕山石化、仁博化工等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建立稳定的科技协作关系,并引进一大批从事精细化工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形成6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化工产品,有机硅、电解有机氟、病毒唑中间体等产销规模全国第一,电镀添加剂产销规模全国第二。近几年,我省县域产业集群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产业集群规模小。目前,我省32个县市的59个亿元产业集群中,平均每个产业集群的企业个数为14.8个,平均销售收入为6.8亿元。而同期,浙江省工业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149个,工业总产值1万亿元,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每个产业集群平均工业产值达67亿元。二是创新能力弱。我省大多数产业集群尚未发育成熟,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不高,参与市场竞争主要是靠“低成本、低价格”,自主精品名牌不多。三是产业链不完善。我省一些县市纺织产业集群中,纺锭规模远大于织布,布匹数量远大于服装用量,其花色品种也不能满足服装需求,而且都没有染整,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缺乏必需的供应商、客商,供应链中断。

进一步发展县市产业集群的建议

我省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市场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要统一认识,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集群有序、健康发展。各地要围绕主导产业、核心企业集团、名优精品、本地资源,至少抓好2-3个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地方特色、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

2、制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加快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工作切入点,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全省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要加快以武汉为中心的“1+8”城市圈范围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港口、中心城市、交通大干线及对外开放优势,有效吸引外资和东部产业向我省转移集聚,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扩大专业市场辐射范围,实现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山区要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发展循环经济,保证产业集群及其所在地可持续发展。推广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改传统工业发展单向流动的线性特征(资源→产品→废物)为循环流动的新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实现能量和物质充分利用,努力做到无废物或少废物生产。

3、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发展壮大。出台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文件,明确指导思想、目标、思路和扶持政策,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制定税收、土地、规划、融资、电力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帮助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并制定行业规范,加强内部自律,消除产业内的无序竞争。政府应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在提供良好行政服务的同时,加大投入,在道路、环保、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方面为产业集群提供有效保障,并引导和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4、培植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要结合全省正在实施的“三个三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型的龙头骨干企业,让它们做强做大,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导向计划,要支持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制造业开展技术改造,淘汰落后技术与装备,加强产业集群工业技术信息化建设,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工业化中集约倍增和催化作用,提升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配套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的空间。积极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一批高、新、尖的专业化配套生产企业,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省内配套率,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5、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聚。努力构建两个技术创新平台,即全社会的公共研发平台和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加大政府对通用技术的开发投入,通过建立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逐步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有的放矢地组织一批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促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产业集群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促进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集中扶持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实施

品牌战略,增强产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鼓励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区域产品综合品牌,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增加科技含量,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县市和乡镇,共创区域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竞争能力。

6、办好工业园区,引导县域工业集聚发展。每个县市要在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高起点规划工业园区,突出产业、行业特色,把散、乱、小的工业集中起来进行改造升级,做好上下游产品的相互衔接,搞好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形成关联产业链的企业集群,逐步发展为具有较强竞争力、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

7、构筑服务体系,增强产业集聚。政府要为企业提供信息、制定技术标准、保护知识产权、制定竞争规范,以及鼓励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协会、商会、行会等。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建立社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或骨干企业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资源共享。

8、拓宽信息通道,整合创新资源。要着力推进集群产业的信息化。重点抓好产销过亿元的集群骨干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实现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产业技术水平;通过信息集成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优化。此外,要进一步改善软硬环境,降低创业门槛。

第三篇:湖北省关于加快推进湖北水运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关于加快推进湖北水运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交水发〔2011〕76号)精神,加快推进湖北水运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现结合湖北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水运业放在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突出位置,着力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大力提升航道通过能力、港口吞吐能力、船舶运输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实现港城互动、以城兴港,为“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原则。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运资源。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协调水运、水利、水电发展,统筹协调水运、公路、铁路发展,统筹协调水运资源开发与水生物资源养护、水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水运业的积极性。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进水运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成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水运在湖北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到2020年,高等级航道全部达到规划标准,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865公里;主要港口和重要港口建成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800万标箱;船舶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船舶总运力达到1200万载重吨以上,长江干线运输船舶平均吨位超过2000载重吨;建成比较完备的水上搜救、安全应急、综合信息系统和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水运综合支持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实现湖北由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的跨越。

二、主要任务

(四)畅通大通道,构建高等级航道体系。按照《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和《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长江、汉江、江汉运河三条国家高等级航道,积极争取国家推进长江安庆至武汉6米水深、武汉至宜昌段45米水深航道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快实施荆江河段河势控制和航道治理工程;全面加快汉江兴隆至汉川、丹江至白河航道整治工程和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三峡库区航道网、江汉平原航道网建设,全面加快推进西部地区清江航道建设,形成以“长江-江汉运河-汉江”1000吨级高等级航道圈为主体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结构合理的湖北航道体系。

(五)建设大枢纽,构建港口综合物流体系。以武汉新港为龙头,重点推进武汉阳逻港区、林四房港区、金口港区、三江港区和武汉航运中心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快宜昌三峡物流中心、荆江组合港、鄂东组合港和襄阳港等建设。加快武汉阳逻港、宜昌枝城港、襄阳余家湖港煤炭物流储备基地建设。以武汉阳逻、宜昌云池、荆州盐卡、黄石棋盘洲、襄阳六两河等集装箱及散杂货大型港口公用港区为核心,依托港口物流优势和临港产业特色,配套建设货运站场和港区集疏运专用通道,发展多式联运,延伸港口腹地范围,建成武汉、宜昌、荆州、黄石、襄阳等五大港口综合运输枢纽,形成五大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加强主要港口、重要港口的铁路、公路集疏运通道建设,实现高等级公路或高速公路与主要集装箱港区的联接。加快推进丹江口港、钟祥港、沙洋港、潜江港、天门港、仙桃港等重要港口建设,适当兼顾一般港口建设,建成一批集装箱、滚装车、大宗散货及件杂等专业化泊位。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促进港口群的统筹协调发展,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港口发展格局。

(六)发展大运能,构建绿色航运体系。大力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老旧运输船舶,重点发展一批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液化危险品船和汽车滚装船等专业化船舶,形成集装箱、煤炭、矿石、石油化工、汽车滚装等专业化船舶运输体系;建设丹江口库区绿色航运示范区,全面推进主要港口的轮胎龙门起重机“油改气”和靠泊船舶岸电接入系统;加强船舶流动源污染控制,推动船舶防污设备配置,建设船舶污染监视监测系统,防止发生重大污染事故;船舶集中停泊区域按照标准建设船舶生活垃圾和油污水的岸上接收处理设施,保证到港船舶污染物得到及时接收、处置;优化水运建设工程设计,改善工艺设备,降低施工、生产环节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防洪影响评价,落实环境保护机制和生态补偿措施,依法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生物自然保护区和关键栖息地,保障防洪安全。

(七)培育大市场,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湖北工业基础、人才资源和口岸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引入国际国内高端航运服务企业,聚集航运同业组织,整合航运资源,扶持航运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技术等各类航运服务机构,延伸服务产业链,不断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大力支持沿江港口城市培育航运服务聚集区,进一步拓展区港联动功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优化口岸服务环境,提高口岸综合服务效率。规划并申报武汉阳逻保税港区,为开展现代物流、商品展示、仓储租赁、研发加工等多层次业务提供监管服务支撑。组建武汉船舶交易中心,形成面向国内外船东、修造船厂、船舶经纪人的船舶交易市场和船用设备交易市场,同时发布船舶交易信息,提供评估、鉴证、过户、登记等船舶交易“一站式”综合服务。继续推进内河航运的公司化经营,引导中小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推进危险品运输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水上客运向旅游化、舒适化、客滚化方向发展,提升客运服务品质。

(八)强化大安全,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分级建设水上搜救协调中心,在重点水域、码头、渡口、船舶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加强巡航救助站点建设,配备防污、应急处理等设施设备,实现水上安全监管全天候运行、全方位覆盖和水上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整合海事、港航、公安等部门内河管理资源,推进巡航、监管、搜救、应急管理一体化建设,加强综合监管搜救基地、站点和

船艇建设。加大对内河危险品运输、滚装运输、客运和渡运的监管力度,完善危险品安全检测手段,重点客滚码头安装使用大型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建立健全乡镇渡口渡船“建、管、养”长效机制,完善渡口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建立重大隐患排查、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和预警、预报、预防制度。推进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水运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管理服务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

(九)聚集大产业,构建沿江经济体系。沿江各地要制定和完善沿江产业规划,充分发挥水运节能环保、通江达海、物流成本低等优势,加快水运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推动现代物流、钢铁及深加工、石油化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商贸、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向沿江布局、聚集发展,推动沿江沿河新型工业化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服务湖北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协调。省交通重点建设领导小组要重点关注和支持全省水运业的发展,研究制定水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水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把水运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十一)科学编制规划。各级政府要把加快水运业发展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列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相关规划,修编《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完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规划》,做好与水利、土地利用等规划的衔接。充分发挥水运规划对航道整治、港口建设、后方陆域开发的指导作用,确保水运资源合理利用。各地、各部门在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等专项规划或综合规划时,要统筹水资源综合利用,充分考虑内河水运业发展要求,加强与水运业发展规划的衔接。

(十二)合力加快建设。除国家高等级航道项目外,鼓励和支持以地方为主体,建设列入省水运发展规划的其他港航建设项目。发展改革、交通运输、规划、国土、水利、环保、农业、林业、建设、税务、公安、金融等部门和单位,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除国家规定程序外要简化手续,为水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良好服务,形成“地方为主、部省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水运发展格局。

(十三)全面开放市场。深化支持内河水运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积极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维护。积极探索以土地开发带动港口建设的发展模式,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现集约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将港口建设与周边土地开发结合起来,吸引社会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加快港口、航运资本市场化步伐,鼓励和支持港航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建设港口码头及物流园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积极开展多种融资服务,有效支持船舶业发展。

(十四)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内河水运业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十二五”时期,省政府继续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航道建设、港口建设、船型标准化更新改造、水上搜救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安全监管装备配置和高等级航道应急抢通等水上事业的发展。各市、州、县要根据财力情况加大对水运业发展的投入,对客渡船舶按客位每年为乘客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十五)规范建设用地。航道工程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用地计划中安排。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航道工程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划拨方式取得,沿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做好航道工程及其辅助设施建设用地征地和拆迁安置工作。港口建设项目用地可以采取协议出让方式供应。在认真清理湖北长江段和汉江沿线岸线资源项目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

(十六)综合利用资源。统筹江河治理、流域开发与水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有航运功能的河流中新建水利水电枢纽,应充分考虑内河水运业发展的要求,按照有关规划内容建设船闸。加强枢纽运行调度管理,船闸运行应方便船舶航行,减少待闸时间,用水调度要兼顾航道通航要求。对在通航河流上新建临、跨、拦河建(构)筑物,严格执行航道规划等级标准,依法严格审批。对已存在碍航、断航问题的航道,要在充分论证通航价值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逐步建设通航设施。对通航河道内滥采乱挖、破坏航道及其设施、恶化通航条件的行为,各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依法制止。探索港口岸线资源评估、等级评定和有偿使用办法,形成合理开发和提高利用效率的机制。

(十七)加强航道养护。制定并实施《湖北省航道管理与养护发展纲要(2011—2020年)》,坚持航道分类养护,以汉江、江汉运河等高等级航道为重点,全面提升航道养护水平和应急抢通能力。确保航道养护和应急抢通资金投入,加强航道养护设施、设备建设和更新改造。建立高效、协调的航道养护机制,逐步实现重点航道养护标准与其航道技术等级标准相统一,逐步实现航道养护工程的市场化运作,确保三级及以上航道昼夜通航率达到100%。

(十八)完善法规体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快以《湖北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修订为重点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建设,维护水运经营者权益,规范部门、地方和企业的行为,明确港航投资主体,强化水运规划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健全港口岸线合理、有效使用机制,加大航道保护力度,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救助措施,将水运建设和行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水运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二○一一年九月八日

第四篇:加快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关情况和建议

加快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关情况和建议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三十多年来,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我国成功实现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机电产业和信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要素成本优势初步凸显,产业发展空间逐步扩大。中央高度重视推动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挥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当前,湖北经过多年积累和近年大规模投资建设,内生型和外向型叠加的双重优势更加凸显,具备加快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既顺应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总体功能区战略的调整,也是推动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形势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引进省外资金将超过17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湖北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累计已有8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投资。湖北正在成为国际资本、东部产业转移汇聚的热土。

(一)产业转移形式多样化

湖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逐步形成四种基本模式。一是成本降低型产业转移。相比东部沿海地区,湖北在人力、土地等方面具备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我省承接的产业中,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等成本降低型项目占有较大比重。从调查结果看,县域地区招商引资承接的产业多集中在这些领域。二是资源利用型产业转移。湖北水能资源丰富,磷矿、石膏、岩盐等储量居全国前列。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吸引产业投资的重要因素。我省依托矿产、农业等优势资源,承接了东部地区资源加工产业的转移,提高了产品的加工链和附加值。大冶市引进的金属冶炼加工企业、应城引进的盐化工深加工企业、钟祥引进的磷化工深加工企业、通山引进的石材加工企业等,都属于资源利用型的产业转移,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得到挖掘。三是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内销型企业是我省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重要类型。湖北地处内陆中心,九省通衢,有广阔的市场腹地,不仅具备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条件,也具备吸引市场驱动型产业转移的优势。我省近年发展迅速的食品工业、家电行业就属于这一类型。四是聚集吸引型产业转移。部分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围绕着产业链实现集群式发展,有力促进了相关骨干产业的快速壮大。如仙桃市食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01家,集聚了台湾旺旺、燕京啤酒、广东真巧、安琪食品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食品加工品牌企业13家,加工规模已接近1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从产品加工、原材料生产到机械制造、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

(二)产业转移发展集群化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大型知名企业为龙头,产业转移逐步形成集群化发展的态势。一是产

业园区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目前,湖北省拥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15个,市县开发区90多个,建成了深圳工业园、台资工业园等多个园区,逐步形成了产业向园区集中的发展态势。武汉经济开发区在2007—2009年期间,累计新引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个,其中:内资企业80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个,外商投资企业36个,形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两大主导产业,并带动引进一大批汽车零部件和电子电器产品配套生产企业;黄石在近三年承接了320多个较大的产业转移项目,其中有100多个落户在以市内“一区三园”为主的各类工业园区,资金投入集中,聚集作用明显;荆门市在2008年与李宁集团携手成立李宁荆门工业园,吸引了一批中小型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入驻,创造了依托名牌和核心企业建立园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二是大型知名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近几年来,通过引进大型知名企业落户,湖北各地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以黄冈为例,近几年该市经济主要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区政府瞄准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2007年,黄冈市引进知名的伊利乳业,生产能力达到日产800吨超高温奶和250吨冷饮产品,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工艺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化乳业生产基地,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带动全市良种奶牛养殖达到10000多头,有力促进了该市养殖业的发展。黄冈市红安县引进的娃哈哈公司,目前已上6期工程,拥有15条生产线,8个系列20多个品种。投资20亿元的李时珍国际医药港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些大项目的进入,有力地推动了黄冈的发展。武汉经济开发区从1992年成立神龙公司以来,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武汉经济开发区已有神龙公司、东风本田、武汉中誉、东风电动、运盛特种车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企业达到160多家,累计投资总额超过600亿元。日产、本田、法国PSA等世界三大汽车巨头聚集开发区,一大批汽车销售企业、配送中心进驻开发区,汽车服务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武汉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集中度高的区域之一。

(三)产业转移层次高级化

近几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企业转移趋势初显。一是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湖北承接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湖北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明显,尤其是武汉东湖高新区被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三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共引进了产业转移项目38项,其中外资项目12项,过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 4个;内资项目26项,过1亿人民币项目18个。先后引进了一批涉及激光、消费电子、集成电路、显示、环保、半导体照明、电气设备等领域的高科技制造企业,2010年,该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收入1145亿元,成为国际知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左右。二是服务业逐步成为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重点。武汉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功能优势,加快承接服务业转移,逐步形成功能性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市后台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展迅速,2009年底,已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联等13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或签订建设协议,10多家金融机构有意在武汉设立部分后台服务中心。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作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项目,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市场转移和武汉市传统市场批发功能外迁,着力打造“中部最大”的国家一级专业商品批发市场,目前已有近3000个品牌商户开业,包括义乌小商品展馆在内的七大全国性商品展馆首次亮相,100多万种商品集中推出。

二、湖北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区域竞争压力大

随着国家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出台和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出,省域之间,尤其是周边省份之间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大有招商抢资之势,纷纷出台优厚政策支持,积极吸引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竞相赶超,态势逼人。

湖南省2008年出台《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加大政策创新和财税支持力度,并以世界500强企业为承接重点,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特殊优惠措施,成效明显。2010年1-7月,湖南省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422个,其中外资项目250个,内资项目1172个。当前,湖南省继续扩大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范围,并正在积极争取将湘南三市申报为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

河南省2009年出台《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1-7月,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32.9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625.9亿元,同比增长27.9%;利用境内外资金合计1837亿元人民币,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7%。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2010年1月被国家批准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批海内外知名企业抢滩安徽。2010年1-9月,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3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2亿美元,增长21.7%;外商其他投资7383万美元;对外借款3亿美元。安徽芜湖已有3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个支柱产业,拥有奇瑞汽车、海螺建材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产品。合肥市连续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该市财政税收的50%和新增就业的70%来自转移企业的贡献。

湖北周边的中部省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对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形成截流之势。由于地缘的关系,我国的对外开放呈梯度推进态势。如果把沿海地区比作第一级台阶的话,中部地区的湖南、江西、安徽毗邻沿海省份,可以看作是第二级台阶,我们属于第三级台阶。即使是相同的招商引资力度,效果也会不一样。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是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来源地,在当前中部各省比拼招商优惠政策的激烈竞争下,如何在有限的转移企业资源中发挥比较优势,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错位竞争,以更多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成为湖北省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二)产业配套能力滞后

我省的产业关联度还不高,在制造业内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基本处于自发和培育阶段,成熟且紧密的产业配套和企业协作尚未形成,还无法担当引进大企业的产业配套企业角色。本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产业滞后限制了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一些企业转移过来后,由于产业配套能力差也难于植根。例如,荆门市年纺纱30万锭,纺织业比较发达,但李宁工业园生产所需面料及辅料仍需到外地采购;石化产业是荆门市的主导产业之一,而许多石化加工副产品都不能在本地进一步深加工。

物流成本偏高也是制约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工贸易基地必须尽可能贴近国际市场,以降低生产运输成本,缩短流通时间,提高运营效率。相对东部沿海等地,湖北省地处内陆地区中部,对于“两头在外”的制造业,在沿海及靠近港口地区设厂加工要比在内陆办厂节约10%以

上物流成本。另外,便捷通畅的通关物流体系也有待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对时效要求越来越高,湖北在保障运输时效方面相比沿海等地有较大差距。

(三)资源环境压力大

湖北拥有众多的未开发未污染的山水资源,万里长江流连湖北一千多公里,是著名的千湖之省,又是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所在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承载着更为巨大的环境压力。另外湖北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少,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土地供给缺口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可用的建设预留地严重不足且逐年减少,甚至无地可用。与此同时,个别项目存在圈地倾向,有些客商夸大项目投资,虚占或囤积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如从事简单仓储业务的传统物流产业占用土地资源多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及时提高项目引进的门槛。随着湖北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扩大,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也更紧。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实现市县发展与省域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成为新的挑战。

(四)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据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2010年湖北省投资环境蓝皮书》显示,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区中,湖北省的投资环境竞争力综合排名第11位,在中部落后于湖南,居全国中等水平。在全国35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中,武汉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排序为第13名。近几年来,湖北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也是制约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部分地区亲商、帮商、富商、安商的氛围还不够浓,企业的审批流程繁琐、办事效率较低、服务水平较差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加快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硬件环境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类交通运输体系,营造高效便捷的交通环境。在形成武汉至合肥、南昌、长沙中部2小时快速交通圈的基础上,加快打通武汉至国内大城市的4小时快速交通圈。二是加快通商口岸建设。加强与沿海地区物流枢纽的协作,进一步提高口岸大通关效率,降低通关费用和时效成本。进一步推进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类口岸的开放,逐步形成“一二类口岸齐全,水陆空运输方式配套”的口岸开放体系。加快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建设,构建联网监管和联网服务一体化的“大通关”信息平台。积极推进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海关合作,搭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区域快速通关平台,积极扩大适用范围。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议进一步完善物流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将武汉、宜昌、襄樊等地打造成高效的区域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出省通道建设,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二)做大做强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园区,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积极扩大国家产业园区的知名度和产业集聚能力,推动基础好的省级产业园区争取创国家级园区,引导发展快、特色突出的市

县园区争创省级园区,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

要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支持其加强水电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和物流、通关等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和智能化楼宇厂房建设。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在园区投资兴建产业转移项目标准厂房。

(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发展瓶颈

一是大胆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方式。试行以行业或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模式,促进园区建设管理市场化、企业化。鼓励重点承接市、县探索与沿海地区在我省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发展共建共享的“飞地经济”,实行税收分成。

二是创新园区投资建设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

三是创新招商模式。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新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化招商活动。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环境

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竞争力,是决定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承接产业转移成败的关键因素。招商靠服务,发展靠环境。招商引资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

一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规范和简化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等管理程序,办好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探索建立湖北省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市州外商投资环境进行动态测评,推动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认真做好客商投诉调处工作,严肃查处侵害客商利益的行为。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测、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区域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三是进一步做好大项目服务工作。抓好重大项目促进和实施,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报告制度、重大项目协调会议制度、银企联系会议制度。继续推行引进外资和省外资金重大项目协调联络和跟踪服务制度,对总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2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督办和协调,抓好签约项目履约。

(五)发挥科教优势,在承接转移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湖北在科教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武汉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和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建议以武汉城市圈为重点,加快承接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与制造业相关的研发、营销、服务等环节的转移。随着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金融中心、物流贸易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的加快建设,省会武汉在全国重点城市的位次持续提升,2009年国务院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正式将其定位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主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育种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将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鼓励转让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产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用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支持高等学校提升人才培养与创新服务能力,结合产业转移重点办好特色专业。

课题组负责人:王顺华 马大强 施水洲

课题组成员:黄良港 杜佐胜 陈剑飞

余璟清 沈祖瑞 廖婷

执笔:王顺华黄良港 余璟清

第五篇: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发展中的不足

学院 机械与材料学院 学号 2009105313 姓名 黄峰

摘要:湖北农村的经济在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关怀和高度重视下,近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农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对于农民的认识也不再是过去的一穷二白,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现在的农村是一片欣欣向荣,乡村整洁,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制约农村的发展。

关键字:湖北农村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富裕 发展中的问题

一、小城镇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就

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8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着力于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得以迅猛发展,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提高,并形成一定的集聚规模。到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076亿元,近五年平均增加14.9%;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5.2%。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过5亿元的乡镇、过亿元的村分别为75个、234个、315个。近年来,乡镇企业正迅速突破“三就四为”、分数布局的模式,向农村小城镇、工业小区集中。乡镇企业进城办企业和异地办企业6923家,创增加值24.35亿元。全省70%以上的乡村企业集聚在小城镇,已设立乡镇工业小区78个,一批经济发达的乡镇以企业为支撑,把发展工业小区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3、城镇建设水平低,品位不高。主要表现在:(1)不少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不少小城镇的基础与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2)缺少城镇建设详细规划,不重视特色设计。许多城镇的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都十分单调,品位不高。(3)开发建设方式落后。许多城镇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4、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城镇现有政策体制环境已日益不能适应城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城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小城镇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一些问题条上“管得着、看不见”,而块上“看得见、管不了”;协调解决难。另一方面,城镇政府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导致行政效率不高。(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生产要素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如户籍政策、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壁垒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3)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农民离开社区不再享有集体经济、土地使用等方面的各种权益,由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两栖”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乡镇财政体制不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聚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科学规划。做好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先发展市县城首位镇,重点发展中心镇,加强对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宏观调控与协调。湖北农村城镇化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在市县域一盘棋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城镇的整体布局,对城镇密集的区域,可进行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以经济区域代替行政区域,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使城镇在空间地域上形成有机整体。在现有建制镇的基础上,全省可选择100—200个镇重点发展,争取到2010年建设成为镇区人口5万以上,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小城镇。同时根据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城镇职能分工,明确城镇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4、制度创新。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其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办法,用身份证制度代替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其二,就业制度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并且以此促进城镇各种就业机会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增长,进而增强劳动者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素质的积极性。其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小城镇发展要尽量少占耕地,对城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立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办法。对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应退出原有承包地和自留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转包,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异地新建村民住宅或已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应退出原宅基地,由镇、村统一规划使用。其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机制,使进镇农民安居乐业。小城镇应建立健全三大保障体系;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起以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逐步形成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量投入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是社会救济福利体系。逐步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民政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5、标准合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和提高建制镇设置标准。目前由民政部制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明显偏低,使建制镇数量增加过快,导致城镇化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建议国家提高建制镇标准。

结束语:在这期间,通过采访农民和村委会主任,让我对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的的了解。虽然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说实话我在家的时间很少,对农村的了解也就很局限。中国有九亿的农民他们是中国人口的主力军,如果农民的生活无法保证,农民过不上富裕的生活,中国谈何强大。因此,农民富则中国富。

谢辞:感谢在这期间村委会主任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体验农村。我相信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植下,中国农村将会发展的更好,农民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下载对湖北白酒业现状分析和加快湖北酒业发展的几点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湖北白酒业现状分析和加快湖北酒业发展的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京市融资担保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南京担保》18期 理论探索南京地区融资担保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文/胡旷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重视,对......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一、小城镇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

    湖北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5篇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湖北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胡 蝶 闫海英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4期 [摘 要]文章就湖北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一、小城镇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

    led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由于当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都市生活方式的变化,驱使了户外广告载体由固定的喷绘广告大牌向LED户外显示屏的转变。而经过市场竞争的洗礼,真正有实效并贴近消费终端,能够提供深......

    快递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最终定稿]

    我国民营快递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快递的概念,快递行业是20世纪末在美国出生的一个新兴行业;快递,是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捷送达。快递的......

    加快振兴资源经济促进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范文合集

    加快振兴资源经济 促进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田承忠 2011年第5期 ——领导专稿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经济是经济起飞的关键。资源......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省文化厅为落实《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科学谋划“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