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行政权力监督问题根源及对策(xiexiebang推荐)
浅谈行政权力监督问题根源及对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雷爽
引言
行政权力是一种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的政治权力、公共权力,它的产生是人类生存之必需。由于人性的弱点及权力自身内在的扩张性和变异性,人类不得不始终追求科学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以规范权力的运行。目前,我国虽然己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较为系统、内外结合的行政监督体制,但有时候仍然存在着内部协调机制不完善、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监督操作缺乏可行性等缺陷。科学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呼唤构建合理有序的监督体系,重视人大监督机制的完善和行政监察地位的提升,加快行政监督法治化进程。
1.我国现行行政权力监督机制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已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行政监督机制,但还很不完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因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难以形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如下几个方面:(1)监督系统体系功能不强,缺乏有序性和耦合性;(2)监督机制难以正常运转;(3)监督侧重点失衡;(4)行政监督法规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就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采取行而有效的应对措施。
2.有效监督行政权力的措施
预防和消除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在于有效地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使权力的行使者在行使权力的范围、程度、方式、程序等方面都受到应有的规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镜可鉴,不会因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而以权谋私,甚至违法犯罪。
一方面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强调依法治权。要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作用,强调对权力的使用和限制应以法律为依据和标准,并通过法律对公共权力的性质、目的、程度、行使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保证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另一方面要扩展监督渠道,发挥社会与舆论监督的作用。如前所述,社会与舆论监督还没有在对权力的监督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局面必须扭转过来,因为社会舆论监督是国家监督制度体系中的基础,其他监督形式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础就将成为脱离实地的“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 刘春湘.《行政权力监督探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9月第32卷第5期
[2] 陈亦含.《行政权力监督存在问题的根源浅析》,中国经贸.2009(10)
[3] 张晓东.《浅析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管理与财富.2009(5)
[4] 张庆莲.《试论权力监督与依法行政的辩证关系》,西部金融.2008(7)
[5] 刘树信:《行政权力监督与提高行政效率》[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5)
第二篇:党员信教问题的现状、根源及对策
托镇位于渭河下游,沙县境域北总面积平方公里。全镇辖个行政村,个自然村,总人口人,汉族人,占总人数的;少数民族人,占总人数的,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东乡、苗、壮、藏、蒙、布依、满个民族。
全镇是一个以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乡镇,信教的群众较多,宗教意识较浓厚,有清真寺所,宗教人士名。
───托镇党组织及党员现状
托镇下辖党总支个,党支部个,村场)委会个;现有党员人,其中农牧民党员人,占党员总数的,少数民族党员人,占党员总数的,呈现出农民党员数量较多、分布面广、文化层次分明等特点。
───当前,因受宗教氛围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党员信教的现象
受宗教的影响,当前一些地方出现了个别党员程度不同的参加宗教活动的行为、更有甚者出现了背离马克思主义信念,开始信仰宗教的情况。针对以上现象,中组部早于年在《关于妥善处理解决共产党员信仰宗教问题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党的性质,降低党的威信,削弱党的战斗力,也不利于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党员参加宗教活动及信仰宗教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弱化是导致党员信教的原因之一。政治思想教育本来是我党的一大教育优势,但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一些农村党支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正在弱化,党支部每月一次的开会学习制度很难坚持,偶然召开的支部会也是为了硬任务,思想交流的机会很少,缺少在党员中经常性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教育。与此相反,宗教组织的活动却按时进行,一次不少,对信教徒进行思想上的异化。
二、党组织缺少对党员同志的关心是造成党员信教的原因之二。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领导核心,工作任务繁重,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对党内同志生活上的关心及精神上的鼓励,使这些同志内心空虚,体会不到党组织的温暖。而一些信教徒则乘虚而入,三番五次来做工作、拉家常、谈心得,无形之中一些党员变成了信徒的朋友,进而变成了信徒。
三、在吸收新党员上,由于个别把关不严,埋下了党员信教的隐患,是造成党员信教的原因之三。一些基层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只注重发展,不注重全面考察、培养,被个别党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将一些政治不过硬,思想摆浮不定的同志吸收进入党的组织,埋下了出现党员信教现象的隐患。这部分同志,立场不够坚定,在大事大非问题上容易出现偏差,在受到宗教影响时,极易出现信教的现象。
四、宗教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是迫使个别党员出现信教现象的原因之四。因我区是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且宗教意识浓厚,个别党员迫于这种宗教氛围的压力,或多或少、或隐或现的出现了不同程度参加宗教活动或信仰宗教的现象。
五、对区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活动缺乏一定的认识,是造成党员信教的原因之五。我区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特定的传统文化中逐步形成的,因为受生存环境、文化差异、宗教信仰等原因的影响,使这些风俗习惯不可避免的具有了较浓厚的宗教色彩。正是这种特殊的形式,使一些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的个别活动在实际生活中较难区分,从而造成了当前出现个别党员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
───解决党员出现信教的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切实解决好党员信教问题,要以思想教育为基础,采取各种配套措施,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为解决党员信教问题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但要使党员信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实行综合治理,我镇党委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从抓以下几项工作入手,有效的防止了党员信教现象的出现。
一是整顿好后进党支部,为解决党员信教问题提供坚定的组织保证。近几年来,镇党委在指导干部队伍组织建设中,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集中力量整顿了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党支部,选拔了一批政治上强,立场坚定、能带领农牧民奔小康的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使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得到增强,也为解决党员信教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为防止党员信教现象的发生,我镇把党员是否参加宗教活动及信仰宗教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在全镇广泛开展了创建“四无”党支部活动,即:无“三不”党员(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无超生党员、无信教党员、无贫困党员。同时,以创建自治区红旗乡镇、“五好”村党支部为契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率领党员和农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生产奔小康的指挥部,成为抵制宗教势力非法活动和思想侵蚀的坚强堡垒。
二是从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党员,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们在加强对党员思想教育的同时,注意解决好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镇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为村(场)“两个一把手”统一购买了保险、配备通讯工具等,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觉摆脱宗教的影响。尤其是对“四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代表)方面,镇党委在政治、生活待遇做出了具体规定,为解决他们的“老有所养”问题,结合地区规定,出台了《“四老”人员生活津贴发放制度》;为了解决“四老”人员“死有人管”的问题,镇村两级分别建立了丧葬理事会,并制定详实的《“四老人员”丧葬事务管理办法》。规定凡“四老”去世后,由党支部负责料理后事,对其作出公正的评价,按照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办理有关丧葬事宜,并一次性发给
其家属元抚恤金(村解决元、镇解决元),从而解除了“四老”人员,特别是老党员的后顾之忧。许多老党员激动地说:活着,党组织关心我们,死后党组织还负责送葬,我们要一辈子听党的话。
三是强化党员的管理监督。我们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层层建立了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经常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情况,如发现党员参加宗教活动,就及时进行教育和帮助。并在每年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中,严格将党员是否参与宗教活动及信仰宗教作为民主评议的一项内容,使党员接受党内外的监督。注重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在制定处理信教党员情况措施中,视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置:对参加一般性宗教活动,但能够为党工作,服从党的纪律的党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帮助摆脱宗教束缚;对坚持参加宗教活动,经多次批评教育不改的,视情节分别给与限期改正、劝其不愿上进的行为、开除党藉等处置,并停止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对触犯刑律的,坚决依法惩处。
四是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为解决党员信教问题优化外部环境。第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乡镇宗教管委会和村(场)宗教管理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负责人,形成镇、村、组(队)三级管理网络,把宗教人士、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纳入各级党政组织的管理之下。第二,依法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场所。第三,定期组织宗教人士学习党的宗教政策和有关法规,教育他们自觉遵纪守法,尊重党员不信教的自由,不得歧视和打击不信教的党员,不得以种种方式胁迫党员参加宗教活动。第四,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五好清真寺”和“五好宗教人士”评选活动。通过教育,大多数宗教人士的遵纪守法,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尊重党员不信教的权利。
解决党员信教问题,是基层党委必须长期研究探索的课题,也是加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应常抓不懈。
第三篇:恶性食品问题根源
新闻事件背景回放
2008年三鹿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了有关对食品安全的一些调侃:
1、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
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
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
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
而三鹿事件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2、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
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3、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
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
三鹿系列刑事案件中一干涉案人员最后被依法严惩,田文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7411万元。生产、销售 “蛋白粉”(掺含三聚氰胺)的被告人高俊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缓,被告人张彦章、薛建忠以同样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他15名被告人各获二年至十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透过三鹿“毒奶粉”事件,以数万名儿童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给中国上了一堂生动的食品安全教育课。事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乳制品行业等都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做出了各种承诺和表态。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仅2011年以来多个地方再度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随后重庆“毒花椒”事件、广东中山墨汁粉条事件、湖北宜昌“毒生姜”事件、辽宁沈阳毒豆芽事件、江苏丹阳西瓜膨大剂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以及最近席卷全国的地沟油事件……
风起云涌的食品安全事件,像一双双粗重的钢琴手,一次次肆虐地撩拨人们敏感的神经,更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4月22日在清华大学演讲末尾,谈及食品安全,朱镕基尖锐地说了句:“食品工业,现在什么敢吃啊?吃什么都有致命的添加剂。”胡锦涛总书记4月底在天津考察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时谆谆叮嘱大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你们是食品安全的守卫者,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严格把好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吃上放心的食品。温家宝总理则斥责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以上表态均已显示政府高层已经真正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已是一种国家乱象,食品治理与维稳相关,刻不容缓。
然而社会公众却认为:在历次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听到了道歉,但没看到更多人受严惩;我们听到了表态,但没看到具体的解决措施;我们感受到了沉痛和反思,但没看到这些转化成更强大的改革推动力。于是公众从生气到愤怒、再到无奈和漠然,人们在反复遭遇打击时,通常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大众心态正经历从愤怒到无奈的微妙过渡,更多人面对这些新闻的反应却是见怪不怪、无奈调侃。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层出不穷的一件又一件事情的背后,暴露了太多太多的问题。如此以来,我们应当回头审视,我们曾经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训,究竟有多少被汲取,又有多少被遗忘。以前经济条件不好“没得吃”,现在生活富裕了反而“不敢吃”,我们苦苦追问:还有什么食品是值得相信的?我们又应该吃什么呢?在达到温饱之后能否解决吃得好、吃得安全的要求?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针对“你最担忧的安全问题是什么”,前一段时间新浪网调查结果显示,30.7%受调查者认为是食品安全,位居第一。据记者走访发现,当前食品安全存在“四宗罪”,最令消费者感到担忧。
一宗罪:“药你命”。蔬菜、水果残留农药超标,部分食品中非法使用、滥用添加剂,危害消费者健康。
二宗罪:“黑心肠”。每年有大量食品从“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流向市场,环境脏乱差,生产不规范,质量不达标。
三宗罪:“假面具”。部分食品生产、销售者“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变着花样对食品弄虚作假,令消费者难辨真伪,上当受骗。
四宗罪:“玩概念”。各种贴着高科技标签的转基因食品、纳米技术食品、有机食品等大行其道,其中不乏模糊标注、不规范产品,往往使普通消费者不明就里花钱,稀里糊涂消费。
谈及如何根治“四宗罪”,受访消费者有“三盼”:一盼杜绝“软监管”。二盼食品行业重建诚信体系。三盼自身提高监督和维权意识。(以上信息来源自2011年9月9日现代快报)
就食品安全问题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难以想象,已到了“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的地步。
(二)产生原因
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有关部门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552万户次,查处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万余家(来源新华社2011年5月5日电)。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邱学强介绍,去年9月以来,最高检共对76件重大影响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进行挂牌督办。今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37件57人,其中渎职犯罪者39人(来源自2011年5月23日法制晚报)。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的整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有毒食品的“生命力”并没有明显衰退的迹象,为何食品安全事件依然频现?
有毒食品层出不穷,完全无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令五申,成为“打不死的小强”,这其中既有制度缺失、执法不严、官员政绩等因素,更有道德因素。经过分析比较,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没有行业准入门槛,生产经营者良莠难分,特别是原来食品免检制度的存在,放任企业胡作非为,留下了诸多监管空白。加上目前我国的法律对于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较轻,不痛不痒的起不到“杀鸡儆猴”的效果,现在我们是“拔鸡毛给猴子看”,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这使得许多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2、多头监管,执行不力。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一种“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模式,导致食品安全管理出现条块分割、沟通不畅。由于这些部门管理体制不同,人、财、物的主管部门各有其主,因此,“机构云集”增加了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难度。多个部门监管一个方面的事务往往需要政府协调,提高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分分合合的历史表明,国家建立独立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思路似乎并不十分清楚,这不仅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力,更造成了问责不明确的弊病。
3、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与国际标准不能接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对标准的深人研究不够,部分标准的实施较差,甚至强制性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等。如7月修改出台的《乳业行业标准》就被专家评价为“倒退了25年,堪称全球最差”,并称中国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标准”。
4、政府监管食品安全需要运用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政策工具,目前政策法规不健全,无法做到法规化,制度化,缺乏长效机制。面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往往采取“救火”式的治理,哪里发生问题治哪里,事情过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而导致制假售假屡治不绝,屡禁不止,甚全有愈演愈烈之势。
5、财政投入不足,检测机构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家财力不足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国家财政投入的不足,引发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国家急需的部分检测项目能力不足。如食品中不明有毒有害物质的鉴定技术、违禁物品、激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二恶英、疯牛病的检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等,监督检验能力与国际水平差距逐渐加大,制约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利益驱动导致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产生偏差。如有的执法机构偏重于有经济利益的执法行为,以罚代刑、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监督执法工作时紧时松,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有的甚至为不法经营者充当保护伞。三是基层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设置和技术人员配备不能适应监督工作开展的需要。
6、食品生产和经营者诚信缺失,道德观扭曲。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眼睛盯着的只有钱,丧失道德底线,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顾法律禁令,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屡禁不止。目前,不管政府部门还是消费者掌握企业食品卫生质量的信用状况难度很大,很难起到消除信息不对称、鼓励守信者、打击遏制失信者、追溯责任、形成诚信经营氛围的作用。
白岩松在微博上发表的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现在都是原告,也都是被告。卖猪肉的人用夹杂瘦肉精猪肉挣来的钱,兴高采烈地出来买馒头,没想到馒头被别人染了色;然后卖染色馒头的人出来给孩子买奶粉,里面有三聚氰胺。每个人都在害别人,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二、消费者个体维权的困境
尽管监管部门一再呼吁市民要对食品问题主动举报,但由于对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协会存在不信任情绪,加上这些部门往往奉行“谁投诉、谁举证”的原则,导致普通市民往往无能力或不愿花费精力物力在举证方面,没有相关民间组织为依托,普通市民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效果非常有限。
1、繁琐的民事诉讼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所存在的制度性缺失也使得消费者维权之路存在诸多困难。食品安全纠纷多数是规模性的群体纠纷。虽然在我国现有的立法框架下可以采取的诉讼形式有一对一的诉讼、共同诉讼、第二人参加的诉讼和代表人诉讼等,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诉讼形式都有其现实问题。不仅因为大规模单个诉讼,影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的解决并非最合适的法律模式。还因为我国集体诉讼制度是一个立法空白。集体诉讼制度设计出现的空白,也给我国消费者维权方式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繁琐的诉讼程序、漫长的诉讼时间和高额的诉讼成本限制了诉讼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最后防线的作用。目前食品安全纠纷在法院诉讼中仍然作为一般的民事纠纷处理。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消费者需要对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及因果关系等提供证明。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过重的负担。另外,食品安全问题损害的一般是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利益,漫长的诉讼时间对消费者而言不仅是医药费难以获得及时赔偿的问题,而且还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
2、消费者维权面临技术障碍
食品安全纠纷所涉及的各种复杂的专业检测、认证决定了势单力薄的消费者难以独立地与生产经营者通过和解来保障自己的权利。当消费者提出食品不符合基本安全标准的主张时,生产经营者可以轻易地以其他同类消费者没有发现问题而予以否认。消费者个人很难提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其主张.这使得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在谈判过程中更加被动。即使有一些消费者联合起来与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协商,生产经营者出于声誉考虑可能会给予一定的补偿,但这种补偿也很难说是公允的,而且食品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生产经营者与潜在的消费者之间的食品安全纠纷仍未得到解决。
3、消费者维权组织的作用尚待加强
消费者协会作为专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性组织,难以有效发挥民间调解的作用。消费者协会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社会性组织,只是为纠纷解决提供一个平台,并不掌握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相关信息,因而难以消除消费者与食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经济实力和信息占有量的差距。消费者协会的调查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力,但是并不具有强制力。这样,寄希望于消费者协会来平衡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力量以更加公平地解决纠纷的预期也很难得到实现。另外,调解程序的启动需要有当事人的合意才能进行,而且民间调解结果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这使得纠纷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国外经验借鉴:全程监控
外加巨额赔偿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在世界许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常发生,像德国在2010年年底相继在鸡蛋、猪肉和鸡肉等食品内发现致癌的二恶英;截止2011年10月4日美国“毒香瓜”疫情蔓延19州,致死17人,84人染病。相比而言,这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统,但食品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可见根治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让我们看看有什么招数是值得借鉴的。第一招:严把源头关——监管触角伸向产地
从食品供应的源头开始,实行严格的监控措施。供食用的牲畜如牛、羊、猪都会挂有识别标签,并由网络计算机系统追踪监测。屠宰场还要保留这些牲畜的详细资料,并标定被宰杀牲畜的来源。肉制品上市要携带“身份证”,标明其来源和去向。
第二招:重视流通环节——为每份食品“建档案”
米面、果蔬、肉制品和乳制品等农产品的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都要记录在案。相关部门收集这些信息整理成数据库并开设网页,为每种农产品分配一个“身份证”号码,供消费者查询。农产品有了“身份证”后,可追溯管理模式就变得易于操作。
在德国,食品的食物链原则和可追溯性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以消费者在超市里见到鸡蛋为例,每一枚鸡蛋上,都有一行红色的数字。比如说:2-DE-0356352,第一位数字用来表示产蛋母鸡的饲养方式,“2”表示是圈养母鸡生产;DE表示出产国是德国;第三部分的数字则代表着产蛋母鸡所在的养鸡场、鸡含或鸡笼的编号。消费者可以根据红色数字传递的信息视情况选购。
如果出现食品安全危机,也可以根据编码迅速找到原因。2010年12月底,德国安全食品管理机构在一些鸡蛋中发现超标的致癌物质二恶英,引起德国上下的极大关注。通过对有毒鸡蛋的追查,有关机构顺藤摸瓜将焦点快速锁定在了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施泰因州的一家饲料原料提供企业身上。这家公司将受到工业原料污染的脂肪酸提供给生产饲料的企业,才导致了其下游产业产品二恶英超标。随后,德国政府迅速隔离了4700个受波及的养猪场和家禽饲养场,强制宰杀了超过8000只鸡。
第三招:食品造假要出狠招重罚
在食品安全制度相对先进的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各国为此都加大了惩罚力度,其中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德国:刑事诉讼外加巨额赔偿
2010年底,德国西部北威州的养鸡场首次发现饲料遭致癌物质二恶英污染。今年1月6日,德国警方即调查位于石荷州的饲料制造商“哈勒斯和延奇”公司。7日,德国农业部宣布临时关闭4700多家农场,禁止受污染农场生产的肉类和蛋类产品出售。
对于这次二恶英事件中的肇事者,德国检察部门提起刑事诉讼,同时受损农场则拟提出民事赔偿,数额可能高达每周4000万至6000万欧元,完全可能让肇事者破产。
韩国:造毒食品10年内禁营业,还附以高额罚款。法国:卖过期食品立刻关门 第四招:食品召回构筑最后屏障
问题食品召回制度是发现食品质量存在缺陷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是防止问题食品流向餐桌的最后一道屏障。
对于不合格食品召回,德国食品安全局和联邦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一个“食品召回委员会”,专门负责问题食品召回事宜。2004年,在“食品召回委员会”监督下,亨特格尔公司调查发现,该公司生产的孕产妇奶粉和婴儿豆粉中有“坂歧氏肠杆菌”,威胁消费者尤其是婴儿健康。事件发生后,亨特格尔公司以最快速度召回了产品,另外还向消费者支付了1000万欧元的赔偿金。第五招:完善食品安全法 用法律来保障
美国于2009年加快了食品安全立法进程,继《2009年消费品安全改进法》后,又通过了几经修改的《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没有什么制度是万能的,美国相对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仍需不断完善,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迎来一次大变革。奥巴马政府的这次改革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对美国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的一次调整。100多年来,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在不断改进中日渐成熟。
英国和德国的食品监管体系同样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和发展。英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标准署成立于2000年。此前,英国在1990年颁布《食品安全法》,对食品质量和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而《食品安全法》又是在1984年的《食品法》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再往前追溯,还可以找到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而德国食品法的历史则最早可追溯到1879年。迄今,德国关于食品安全的各种法律法规多达200多个,涵盖了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所有环节。由此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源远流长,而且相关法律和监管体系在与时俱进地不断修订和完善。
五、对整治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构想和建议
我们要确立“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健康”和“谨慎义务”的执政理念,真正把消费者作为上帝来对待。保护消费者健康,仅允许提供安全的食品;保护消费者不受欺骗,严格防止欺诈;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向消费者提供实事求是的信息。具体构想和建议如下:
1、完善立法和食品安全标准。按照《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打造一种无缝监督与管理体制,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完整的法律责任体系,为追究食品安全责任和补偿食品安全问题受害当事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要尽快完善标准体系,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快解决标准缺失、重复和矛盾问题。一时难以出台国家标准的,要先行制定地方标准或产品安全、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的规范性要求,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防止出现监管空白。
2、加强行政管理,通过对监管制度的整合,既要避免出现监管空白,提高监管效率,节约监管资源,又要防止出现职能交叉,相互掣肘,更好地发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效能。强化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克服地方保护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干扰。须把食品安全作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支持监管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要求各监管部门恪尽职守,密切配合,责任到位,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监管链和责任追究体系。食品行业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监管力量分散,必须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我们常说食品安全问题是„九龙治水‟,为什么?这在经济学上存在着„搭便车‟的尴尬。食品的监管部门众多,每个监管环节都会认为,我这里没管住,自然会有别人来管;反过来,如果我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管,食品安全不出问题反让其他部门“搭便车”,破除这种职权交叉的体制势在必行。
3、延长和完善监管产业链。食品质量监督要覆盖整个产业链。实施“全产业链”,“从田野到餐桌盘”的食品质量及制造食品的原料进行检验和监督。有必要在立法上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能范围、明确追究责任的程序,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建立跨部门的食品监督机构,统一协调管理各个流程的食品安全,以杜绝机构间的相互扯皮推诿的困境。尤其需要对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进行明确界定,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对相关责任人严惩不贷。可以参考的例子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一旦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最高到卫生部长,最低到相关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必须为此负责而引咎辞职。
4、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社会力量介入食品问题治理,应该受政府的欢迎和提倡,并做相关的制度设计。
面对一波波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冲击而无法有效解决,很多学者认为,由于食品问题涉及各种利益关系和行为主体,单一地突击哪一方都不能有效解决,而必须具备综合的“社会治理”观念,即在社会利益和主体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政府只有让企业、民间组织、社区等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运用法律、市场、协商、行政等手段,才能有效地治理社会,因此,食品问题的治理,不仅急需对生产者、监管者、销售者等多个主体进行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立法跟进,更需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督监管。相比之下,后者更急需发展。
就食品安全领域来说,要重视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以及规范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和独立性,但目前行业协会所能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的职能,媒体可以和高校食品安全研究机构合作,适时发布来自权威研究机构的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从而对监管部门形成监管压力。
5、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的成本
必须坚持重典治乱,提高违法的成本,增加违法者的痛感。生产者之所以敢铤而走险,在于其铤而走险的收益远远大于违法成本,正是这种经济利益让生产者在诱惑面前放弃了道德理性。因此,食品安全法也应该通过惩罚性的赔偿,来增加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者的成本,以经济杠杆促使生产者由经济人向道德人转变。具体而言,可以提高赔偿的额度和处罚的力度。现有的 10 倍赔偿显然是一个有待争论的额度,因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维权的成本就可能超过了 10 倍赔偿的数额,而一次 10 倍赔偿的数额也可能伤不了故意生产者的筋骨。
6、建立企业诚信制度
赚钱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固然重要,但企业生产的产品是面向广大人民的,不能因一己私欲,而生产损害人民群众生民健康的产品。而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塑造一个诚信的企业可以从源头上防止食品安全的产生。诚信建设,说到底就是法制建设,诚实信用,是民法中的帝王条款,是传统美德的法律化。今后应当把企业或经营者的诚信建设当做一项基础的,常规的工程,建立量化考核体系,坚持不懈,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只有这样,企业,商人才会把消费者当做真正的上帝,食品安全才会有保证。
7、按照查获情况重奖举报者,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让不良分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无藏身之地,从而净化食品市场。
8、加强基层监管部门人力、设备和经费保障力度,让罚款与部门利益脱钩,严禁罚款返还、变相“坐收坐支”。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工作。绝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在基层,也解决在基层,地方政府是否建立了工作责任制、经费保障落实情况应当是近期检查和问责的重点。结语 要提升消费者信心,政府就得有实在的举措。“零容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该惩罚的,罚他个倾家荡产;该追究的,不能不了了之。违法成本远远大于违法收入,才能形成“高压线”、带来威慑力。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相信,只要有关部门严格监管,市场积极配置资源,企业的诚信经营,食品安全问题终会解决,让我们企盼这一天早日到来,我们都可以吃上放心的食品。
第四篇:浅析腐败的人性根源及其对策
浅析腐败的人性根源及其对策
刘兆峰(liuzhaofeng)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腐败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着力解决的一个历史性、全球性的客观问题。目前,我国仍处于腐败的高发多发期,给我们党带来了严重的损害。所以,从制度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即人性的弱点和我国现存制度和机制的各种弊端,从而建立一系列有效地监督
激励、教育等全方位的配套改革,时刻警惕人性的弱点及其对权力的异化,做到未雨绸缪,预防为先。
【关键词】:腐败人性内在冲突权力对策
长期以来,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腐败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着力解决的一个历史性、全球性的客观问题。这一问题似乎从人类社会产生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以来就凸显出来。
勿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程度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仍处于腐败高发多发期。但我们党在探寻反腐败新思路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具体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要从制度源头上铲除腐败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1993年8月中央纪委召开的二次会议提出了反腐败“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指导思想,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具体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于腐败与反腐败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理论高度。
一、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
1、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弱点
从腐败的表面特征来看,尽管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阶段
不同的国家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腐败这个与人类文明社会几乎伴生共从的政治毒瘤,应该说还是有其产生的原因。
从古至今,腐败产生的一个共同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性的弱点。
第五篇:村民选举中的政治冷漠问题根源及对策...
农村村民选举中的政治冷漠问题
姓名:袁同雄 学号:7101309053 班级:公共事业班级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我国农村教育落后导致村民素质不高以及个体经营的独立和分散性,村民间联络意识淡化农民的政治参与受功利影响较大。因而,当前在部分农村,农民对村民选举热情不高,表现为政治冷漠。由此,必须加快法制建设,完善选举程序,确保程序公正;要加快经济发展,激发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参选率, 提高选举质量,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关键词: 农村;村民选举;政治冷漠;宗族;经济发展程度制约;对策
正文:村民选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推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重大举措,是农村村民自治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后,村民自治有了比较正式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但在选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表现为政治冷漠。
通过对我家乡的村民选举调查发现,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政治冷漠。我家乡是江西吉安的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村,各个村庄坐落在山脚下,村民户数很少,基本上都是在10到30几户之间,故而按照国家村民选举法,各个村成为村小组,从各个小组成员中选举村委会成员,组成村民委员会。但这就不得不提家乡经济发展状况了。家乡经济明显以务农为主;没有村级企业,其他种植业为形成经济效应;交通不便,8个村小组中至今有4个未修通村级公路,喊了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未起步;农村中的青年都到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中老年人,劳动力里流失严重;各个村小组活动经费捉襟见肘,这直接导致了村民无心关注政治。加之农村教育落后,老师还是一些老教师,年轻教师不愿意到哪里任教,并且无英语老师,这些直接导致了新一代孩子受教育水平低于其他地区。而我通过对年轻一代的调查访问发现,这些人普遍不清楚村委会成员是哪些。
所以,我想,这个政治冷漠问题绝不是只存在在我家乡,应该是在中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的。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
一、村民选举中政治冷漠的具体表现
1、选举中村民缺乏参与热情,参与率不高
中国部分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产和生活几乎是孤立、分散的,他们只关心农业生产,对农村公共事务无热情。据相关资料显示:各地平均参选率在80% 以上,部分地区如广东、海南、四川、湖南等省的参选率在90%以上。但这与政府宣传动员和一系列的强制措施有关,实际上村民选举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政治冷漠现象。
2、村民选举中组织化程度低, 随意性突出
组织是人们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合方式而形成的高于群体的社会共同体,是组成此种共同体的人们或单位所采取的社会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是一个自觉参与过程,所以,衡量农民组织化的指标也就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村民参与农村事务的频度和质量,村民委员会主导农村事务的频度和实际效果,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认可度和期望值,村民委员会在处理集体利益与村民利益上的表现等。然而在我对家乡的调查中发现,村委选举的组织化程度低,村民对于村民委员会认可和期望值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大多变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只要不是很出格就行,对村委会主导的农村事务的实际效果表示不看好。
二、造成村民选举中政治冷漠的原因
1、个体经营的独立和分散性,村民间联络意识淡化。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了个体经营的独立性、分散性,村民间联络的淡化,这样就更加弱化了村民参与自治的政治热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应有的生产力,却降低了组织化的程度。在实际生活中,村委会的功能大都集中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当村级组织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形同虚设而只是作为乡政府的执行机构时,一村范围内的组织化必然会受到致命的影响。
2、经济发展程度较低,教育落后导致村民素质不高,政治参与受功利影响大。
由于经济不发达,部分农民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较低。参与选举缺少原则性、多顾及情面及私利的满足,民主意识薄弱。主要表现是对权利认识不到位,维权意识差,导致民主监督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 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这也使他们参与活动的情况呈现多样化态势。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 即利益型参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那么,对于非现实经济利益型的村级活动, 村民的政治热情和兴趣就比较低。且参与受功利影响大。经过调查发现,多数村民认为成为村委会成员无利可图,而且干扰自己的工作,兴趣不大。
3、各村小组地域差别和各个村小组中存在宗族影响,使得决策对于各村小组的利益不同。
各个村小组分散,田地分布不一样,使得像水利设施建设等对于各村小组的作用不同,花费也不一样。各个村小组在本村基本上是一个姓,属于同一宗族,而村小组的处事要受到宗族的影响,从而各个村小组的意见难以统一,经常形成分歧,而资金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村民对于村委会的决策都抱质疑态度,从而逐渐产生对政治的冷漠。虽然不能断定在其他地区普遍存在,但确实在我家乡存在着。
三、解决村民选举中政治冷漠问题的对策
1、加快法制建设,正确定位政府角色,提高参选率。
我国制订的相关法律并不完全适应农村的发展。因此,各地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地方性法规及其配套制度的完善工作。加强对村民选举的监督,使村民选举走向法制化,避免选举中出现买卖票现象。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和专业审计制度。进一步明确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政府在选举过程中要正确定位角色,既要避免一切包办或干扰选举的越位,也要避免不作为的缺位现象,造成民众对选举的不满和参与的冷漠。
2、完善选举程序,确保程序公正
设立以村民为主体的选举组织机构。由过去乡镇政府一手操办转为指导,以村民自己推选的选举委员会为主体,组成相对独立的选举机构,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取消流动票箱, 历届选举中流动票箱是最易于进行选票掺假的。同时完善秘密投票设施, 规范投票程序,使村民投票不受干扰。完善罢免程序。要使村民对不称职的村委成员能行使罢免权,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明确规定罢免条例,二是严格罢免程序,三是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选举质量 由于农民缺乏建立组织和参加组织生活的传统, 所以,政府应加强农村的教育,引导农民破除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懂得相关法律法规, 逐步确立民主、平等、法制等现代意识,使之成为合格的村民自治主体。由对政治的冷漠转变为高度的热情,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政治。选举出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村组织,并在组织生活中实现自身发展。
4、加快经济发展, 激发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
要使当前村民表现出的政治冷漠状况有所改变,必须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使先富带动后富成为现实, 而不是口号性的东西。实行税费改革,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是非常有效的。但从长远来看,真正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利用村民自治引导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为村民选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结语:通过对村民对于村民选举的政治冷漠问题以及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相信选举会促进农村和谐、团结、发展。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