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政策论文
[论文关键词】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
【论文摘要]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是监狱人民警察在长期职业道德活动中养成的在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点和倾向。它包括:献身监狱工作事业、公正诚实、自尊自强、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等五个方面。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通过长期的社会和监狱道德教育,在监狱工作实践中,扬弃以往监狱警察道德传统的积极思想斗争中自觉养成和完善发展的。
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是监狱人民警察在长期职业道德活动中养成的在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点和倾向。它是监狱人民警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中,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尤其是职业生活实践目一一监狱工作实践活动,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教育,进行自我道德锻炼和道德修养的过程。它既是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具体体现,更是监狱人民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具体体现。
一、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
由于监狱工作实践的丰富性和监狱人民警察人格的个性化,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献身监狱工作事业。监狱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性建设事业,其价值实现具有滞后性和时空的无限延伸性。这种劳动的特点,要求监狱人民警察要站在社会的、全局的、人民的长远利益为社会集体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劳动以至一生。实践中,有的监狱人民警察为了党和人民的监狱工作事业,“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真正做到了无私的奉献。当然,我们现阶段所提倡的“奉献”并不是不言“利”,不计报酬,而是要求监狱人民警察要正确处理“义”与“利”,个人和集体事业的关系,重大义、识大体,顾全局,终生勤恳执法为民,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国家的前程、人民的利益献身监狱工作的品格更是值得称颂。
2.公正诚实。这是监狱人民警察为人处事的基本品格。公正诚实表现了一个人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处理个人与社会、事业的关系。监狱人民警察是以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教育、感化、挽救罪犯为己任的,因此监狱人民警察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公正无私、光明磊落、是非分明、忠实坦诚、刚正不阿,只有这样才能承担监狱人民警察职责。公正诚实,不只是监狱人民警察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以道德楷模置身于罪犯,影响罪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
3.自尊自强。这是监狱人民警察追求完善人格实现祟高的人生信念的良好品质。监狱人民警察是承担有特殊社会责任、受人尊重的职业,因此监狱人民警察必须严以律己,自尊自强自恃。自尊即要维护监狱人民警察的声誉,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自觉地按照监狱人民警察道德要求规范自己,不做任何有损监狱人民警察形象的事。自强则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道德完善,高标准严要求,永不自满不松懈,向理想的道德人格攀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完善的道德人格是监狱人民警察执法为民的基础。
4.艰苦奋斗。这是无产阶级的优秀品质,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在个人生活和意志方面良
好的品格。艰苦奋斗,要求人们节约无奢,养成与广大劳动群众同甘共苦的良好品格。我国历史上就有“成由节俭败由奢”的古训,监狱工作是一种顶风涉雨、艰险困苦、呕心沥血的劳动。只有情志钻
一、艰苦奋斗才能承担这一社会重大责任,终生不渝献身于这一伟大事业。在改革的大潮中,“安贫守志”是监狱人民警察敬业守则不可缺少的崇高品格。
5.开拓创新。这是一种在人生和事业上不断求改革、求进取的良好品格。监狱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有定规而无定法,监狱人民警察只有不拘泥教条,善于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境机智灵活组织监狱各项工作,才能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它要求监狱人民警察不因循守旧,善于打破陈规旧习大胆改革;不主观教条善于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不盲目崇拜,善于学习先进为我所用;不故步自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攀登新的目标。监狱人民警察只有具有这样的品格,才能承担起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的历史重任。
二、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的修养
(一)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1.社会主义的崭新道德关系为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确立,使我国社会的道德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治上是民主的,经济上是平等的,虽然存在着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是主体,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道德关系的主体位置。因此监狱人民警察与国家、监狱、同事、罪犯之间道德关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监狱人民警察关系是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的个体体现。监狱人民警察是在社会主义现实道德生活中养成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集体事业的道德信念,民主、科学、创新、求实、艰苦奋斗的先进的道德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不断发展完善,监狱人民警察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将会有新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为监狱人民警察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条件。监狱人民警察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自发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系统的道德教育机制,这为监狱人民警察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条件。
社会主义的基础教育为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一般道德教育,每个公民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系统的道德教育,形成较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养成社会主义道德习惯,社会主义教育还为每个公民提供平哑教育。未来的监狱人民警察,在司法警官职业教育中接受系统的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和训练,使监狱人民警察获得早期的职业道德教育,为日后监狱人民警察道德品质的形成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在监狱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监狱工作的实践是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生活的实际,使监狱人民警察道德品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因为监狱工作实践使监狱人民警察投人现实的道德生活,获得实际道德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并修正初步形成的监狱人民警察道德观念,促使道德观念转变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养成巩固的职业道德习惯。另外,监狱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是监狱人民警察道德观念发展更新的现实基础,监狱人民警察只有在监狱工作实践中才能获得新的道德体验,更新道德观念,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4.社会主义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是在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思想的指导下,扬弃以往监狱警察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现实道德是历史道德的继承和发展,监狱人民警察道德是在对以往监狱警察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上一些优秀的监狱工作者和监狱警察在长期的监狱工作实践中养成的优秀监狱警察品质,是监狱警察职业道德的优秀遗产,但由于世界观的局限,以往监狱警察道德传统也包含着不能彻底反映监狱工作规律的道德要求,甚至代表没落腐朽的道德关系的糟粕,是我们应予以批判、抵制的。因此,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善于运用马列主义理论为思想武器,对以往的监狱警察道德传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扬弃,自觉地吸收继承优秀的监狱警察道德传统,抵制落后的旧的监狱警察道德传统的影响,才能养成适应社会主义监狱工作事业需要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5.充分发挥监狱人民警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积极地进行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监狱人民警察道德观念的建立,良好品质的养成和完善还要靠监狱人民警察的主观努力。监狱人民警察必须自觉学习才能获得监狱人民警察道德观念,自觉地投身于监狱工作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的道德体验,得到实际的道德训练;积极自觉地开展道德意识领域的思想斗争,才能吸取优秀的监狱警察道德传统,抵制落后的监狱警察道德传统。总之,社会和监狱工作对监狱人民警察提出的道德要求,只有通过监狱人民警察的自觉努力才能内化为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
(二)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监狱人民警察个体道德品质的养成是一个不断修养和完善的过程。为此,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做到: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跨世纪的职业工作观念。这既是监狱人民警察修养的基础,也是检验监狱人民警察修养的标准。监狱人民警察的道德品质能否达到一定的境界,主要取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是否正确,有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监狱人民警察就能准确地把握监狱工作规律,认清监狱工作的方向。只有如此,才能在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修养和实践中,选择科学的、合理的、和善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工作习惯。
2.在长期的监狱工作实践中磨炼自己的道德品质。一般我们所见的监狱人民警察大都是公正诚实、刚正不阿的,但他们的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的监狱工作实践中逐步涵育锻炼而形成的。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工作实践中,随时以监狱人民警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艰苦的陶冶和磨炼,才能养成具有崇高品质的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
3.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每个人的性格、气质都不相同,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既要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也要了解罪犯的个性心理特点。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解决监狱工作实践过程中的矛盾;有助于深人开展监狱管理工作,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做好罪犯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
第二篇:公共管理硕士之公共政策分析论文
“大学生村官”政策分析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公共管理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第 组)
学 号
学生签名
日 期
2012-7
摘要
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是深远的。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人才结构,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拓宽培养选拔干部的新途径,有利于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本文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出发,在运用公共政策运行过程理论(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价等),探讨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背景,政策执行现状,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流失率以及其后期管理等问题,并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字:大学生村官计划,公共政策,政策分析
目 录 政策分析 1.1政策背景分析 1.1.1政策内容 1.1.2政策背景
1.1.2.1进入政策议程的农村发展问题 1.1.2.2进入政策议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1.2政策执行分析 1.2.1执行范围逐渐扩大 1.2.2执行成效比较明显
1.2.2.1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 1.2.2.2优化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能 1.2.2.3开辟选拔途径培养后备人才 1.2.3执行情况因地而异 1.2.3.1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不同 1.2.3.2政策目标与效果的偏差 2 主要问题
2.1大学生与村官接轨问题[3] 2.2大学生村官的身份问题 2.3大学生村官的高流失率 2.4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偏低 2.5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 3 原因分析 3.1政策制定不完善 3.2执行行为短期性 3.3政策实施复杂性 3.4政策配套不完善 4 方案措施
4.1适当调整政策目标 4.2进行准确身份定位 4.3加强政策后续管理 4.3.1落实优惠政策 4.3.2完善相关体制 参考文献
1 政策分析 1.1政策背景分析 1.1.1政策内容
目前,尚没有正式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统一而具体的表述,当前社会各界最关注的,同时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狭义层面上的大学生村官,即大学应届毕业生通过考核后下基层农村担任职务。具体来说,就是政府面向全社会通过严格考核考察程序,公开选拔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工作,出任村干部(一般情况下,根据是否是党员的条件,充实到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干部群体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协助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处理农村日常事务,从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斗力、造力,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为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1]
1.1.2政策背景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作为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面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和要求。问题在于,这些意见和要求并不是都能够顺利地被政策制定者所接受,事实上只有少数意见和要求能够被政策制定者纳入政策制定的日程表中加以进一步考虑,这些少数的意见和要求我们称之为政策议程(policy agenda)。
[2]1.1.2.1进入政策议程的农村发展问题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农村的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中国农村的发展正影响着中国的发展。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这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有体现。农村发展问题之所以日益凸显,最直接的原因是与城市发展相比,中国农村的发展日益滞后。造成中国城乡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历史原因,也现实原因;既有观念原因,也有政策因素。在这众多的问题和原因之中,许多人认为农村人才和精英的严重流失,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很关键的因素。
1.1.2.2进入政策议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中国人才流动中心大学生就业部的统计,截至2009年9月1日,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4%,和2008年基本持平。而据统计局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有680万人,按照09年就业率估算,将近有177万大学应届毕业生不能当年就业。社会能提供的职位空缺毕竟是有限的,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个国家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身就是其社会问题中比较凸显的一个,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当多的政策措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1.2政策执行分析 1.2.1执行范围逐渐扩大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2005年 6月 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从 2006年起国家每年将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通过法定程序安排其担任村党支部、委会的相应职务,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实现一村至少有一名高校大学毕业生的目标。从 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 17个省市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已有 3万多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预计 2010年将突破 65万人。截至 2008年 2月底,全国共有 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 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经中央同意,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 2008年开始,用 5年时招聘 10万至 2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1.2.2执行成效比较明显
“大学生村官”政策给农村带来的积极影响、成效是比较明显的。以浙江省慈溪市2001年至2006年这五年的实践为例 [3]。慈溪市通过2001年到2006年这五年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践,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主要有 :
1.2.2.1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大学生人才资源闲置与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在2005年的村级组织换届后,慈溪市1814名村干部中,学历在大专以上的有283名,占15.6%,与2001年前相比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35岁以下的占12.8%。高校的不断扩招使较高素质的留村青年越来越少,按照传统的村干部选拔办法,显然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而大学毕业生的到来,不仅从数字上改变了基层干部队伍的人才比例结构,也从事实上创造了一个更加优良的文化氛围,给基层干部队伍带来了新的气息。由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又高素质、精力充沛、积极性高、劲头足的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撞击,或多或少给原村干部带来危机感,从而形成一种向上的整体氛围。
1.2.2.2优化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能
大学毕业生的到来,由于文字功底好,使得村书面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如计划、总结、文书档案、上报材料等,也进一步完善了村各项规章制度,计算机、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能。有40%的村专门为他们新配备了电脑,出现了制度 更健全、规划更科学、统计更正确、办事更规范、效率更高的五“更”。村基层组织的规范,村干部办事效能的提高,带来的是村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学生村官”新观念、技术和新管理方式的应用,尤其是网络的应用,如横河镇大山村的俞城德,建立了“戚家山”网站,把大山村茶叶、杨梅、笋等农产品通过网络打开市场,使大山村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现在村里已建成杨梅基地1100多亩,绿茶基地515亩,2005年仅杨梅一项就为每户农户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1.2.2.3开辟选拔途径培养后备人才
选拔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不仅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村干部队伍的老化,加快了干部队伍的知识更新速度,巩固和加强了村基层组织的建设,而更主要的是开辟了一条选拔培养干部的新途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参与农村的社会管理,使他们得到了全方面锻炼,锻炼了他们的思想意志,增强了他们的素质能力,给他们自身的发展奠定了更加雄厚的基础。到2005年底,在187名到村工作的大学生中,先后有65人因工作成绩突出在村岗位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人进入村委班子,19人担任了村领导助理,57人成为团支部书记。另外到2006年,先后有9人考上了公务员,34人被录用为事业干部,为党和政府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开辟了选拔培养干部的新途径。
1.2.3执行情况因地而异 1.2.3.1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不同
北京:与乡镇政府签订劳动合同的 3年期限内,第一年的月薪 2000元,第二年 2500元,第三年 3000元,并由政府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外地生源的“村官”要连续两年考核合格,就可以办理北京户口; 3年合同期满后,可以续签合同,也可以另行自主择业;北京市政府为“卸任”后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系列优惠待遇:机关招考公务员优先录取、报考研究生优先录取;北京大学还将对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推荐免试读研。
重庆:每月至少有 1000元工资;考核等次为称职以上的将给予 3000元的奖励;连续 3年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将获 2万元奖励;公务员选拔时将获优先资格。
河南:到国家和省定贫困县的贫困乡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两年扶贫工作期间,给予每人每月研究生 800元、本科生 600元、专科生 500元的生活补贴。
1.2.3.2政策目标与效果的偏差
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大学生就业难也要解决,但两者的联系与对接是否能够解决彼此的问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目前缺乏必要的考量。最早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海南在这项计划实施 7年之时宣告失败。2007年 9月 19日,安徽凤阳辞退两名大学生 7 “村官”引起的**以及大学生村官计划执行中出现的诸如高流失率、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困惑以及其后续管理———编制、社会保障、配套机制、政策延续性等问题都在提醒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思考。目前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选人、管理、退出一系列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目标与现实执行中的结果存在相当程度的偏差。主要问题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效果是良好的,成绩是突出的,值得肯定与继续坚持,但我们在面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同样要看到其不成熟性。
2.1大学生与村官接轨问题[4]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不能人尽其才。到农村的大学生中专业对口的并不多,除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提供技术帮助,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村网站建设等方面发挥专业技能外,大多数到村的大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知识没有很多的联系;其二,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大学生对农村政策还不够了解,在处理村民纠纷等问题上能力不够强;另外有的大学生到农村后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农村缺乏相应的工作条件和创业环境,有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村官被问到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时,有20.83%的大学生认为是环境上的不适应。
2.2大学生村官的身份问题
首先需要解决“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问题。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时常遇到这些问题 :“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给他们高的待遇、大学生村官”受到众多关注仅仅因为他们是大学生吗„„回答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所起的现实作用,及其可预见的对未来的影响。目前,由于尚未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进行准确定位,很多大学生村官的自我感受是:“说我们是农民,我们没有土地;说我们是工人,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说我们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又没有编制,工资跟正式编制的人员相差一两倍!”。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出,其政策是单一的,没有对政策实行后的新情况及其连带的其他政策变动作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加上职业化瓶颈与户籍限制,集中表现为其政治地位问题,“大学生村官”既不属于事业人员编制,大多又不是村委会成员。身份上的两难,就是很难进入事业单位,更难或不可能进入村委会—很多想长期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失去了发挥才能的更为广阔的舞台。如: 2001年 4月,100名被海南省儋州市选聘到各乡镇村委会挂职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大学生,挂职 5年,无一人被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
2.3大学生村官的高流失率
据 2007年的统计,自 1999年以来,四川省先后选派了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 区)工作,但是最新统计显示,在村(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流失率高达 70%以上。它反映出当前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工资待遇、管理机制、激励政策等等的缺失与不完善。当然其中也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和村官计划的政策诱惑。优惠政策的本意是为了留住大学生,但实际上,这与“留得住”的愿望是相悖的,致使许多大学生把做“村官”作“跳板”以实现曲线就业。
2.4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偏低
仍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到2005年慈溪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9019元,2007年以来每月基本工资为1988元,而这1988元为最高限额,所有奖金、津贴、各类保险自纳费都包括在内,与2007年前相比,工资由月基本800元看明显提高,不过没有奖金、津贴,养老保险也由事业养老保险转为企业养老保险,自缴费提高,医疗保险等相对没有变化。这样相比而言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从调查的情况看,“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与所得到的待遇,尚不成比例。慈溪市作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尚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待遇问题,更不要说其他欠发达地区了。欠发达地区财政困难,盲目地仿效带来了一些新的积弊,使很多大学生滞留农村而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2.5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
笔者认为,首先是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力度不够,缺乏规范性操作。调查显示,分别有62.5%的大学生和41.67%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在培训和激励上有待加强。比如,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前期不适应,办事不热心、主动,无法处理群众的日常纠纷,确实是缺乏能力、经验、阅历,因此需要政府与村里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平台,给予机会、时间。由于农村工作有特殊性,像一些涉及宅基法等农村特有的问题要进行先期的培训,以更好的开展工作。
其次是退出机制不健全。如前所述,大学生村官有着尴尬的身份问题,如果没有恰当的政策引导和保障,必然会让大学生失去在农村工作的热情。原因分析 3.1政策制定不完善
任何一项政策都是根据现实的特定条件和问题制定的,其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政策作为主观范畴在执行期间与客观实际出现偏差和矛盾是在所难免的。
“大学生村官”在促进农村工作快速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开辟了一条选拔培养干部的新途径,从这层意义上讲其应当同公务员考试制度一样,形成相应的体制与法律。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中 9 办发[2005]18号)文件“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报考特种专业岗位)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对招录到省级以上党政机关、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应有计划地安排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1至2年。”不难看出,这是大势所趋,该政策必须要体制化、法律化。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因为大学生村官政策问题本身的影响。这一政策所要解决的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和新农村的发展。这些问题在两方面制约着大学生村官计划:首先是大学生村官计划问题本身所涉及的范围——在现实中,这一政策涉及范围较广,因此制定和执行计划本身就是件难事;其次,这些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导致大学生村官计划不完善,表现在:问题形成的原因复杂;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问题本身的影响广泛,如大学生村官计划不止牵扯到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发展的问题,长远来看,甚至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有关联性,这一计划中牵扯到的各种社会问题是相互关联的;问题的顽固性,大学生就业和新农村发展的问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解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3.2执行行为短期性
整体而言社会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正如同各种政府文件资料,调查报告、论文,各色媒体、报刊、杂志所片面强调的现实意义,社会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认识普遍是短浅的,没有一种长远的考虑。大学生村官在推动阶段获得了极大的政府承诺,如解决户口、先录取公务员等。所有这些,在给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当村官行为的短期性更加明显。目前,所谓“当村官”还不是一种建制性设置,仅是一项权宜性安排。无论是承诺 3年“锻炼”后考研加分,还是准允作为将来“提干”一项参考,或优先录取公务员,乃至于“一律给予城市户口”,以 3年为期,期满走人,缺乏长远制度性规划。最早实行此制度的海南已经遇到了“后期管理”问题。
3.3政策实施复杂性
公共政策执行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首先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如果缺乏这些,政策执行就无法进行。因此,政府在具体的政策执行项目上提供的公共政策执行的资源质量,或者政策执行主体实际使用的资源种类和数量,成为公共政策执行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公共政策执行应当具备诸如执行经费、信息资源、权威资源、政策保障方面的资源。从大学生村官计划执行的现状来看,其执行经费和政策保障显然是不足的。另外,其复杂性还体现在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作用对象的多层次性上。
3.4政策配套不完善
海南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究其原因:一是海南一些地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条件其实并不成熟;二是基层农村的确需要人才,却缺少安置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物质保 障,因此也就缺乏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相配套的操作性强的制度。笔者非常支持这一观点: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情况与当地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成功与否直接相关。方案措施
4.1适当调整政策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教授
认为,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可以起到协助作用,或者说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一些参谋作用。但是农村的情况十分复,而且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支配农村运转的根本性规则。在贺雪峰教授看来,造成当前农村问题的原因都是一些根本性的结构性因素,是下乡的知识分子无法解决的问题。[5]笔者认同这一观点,但并不是否认大学生村官计划,而是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目标应该更加具体详细,大学生村官能干什么 ?可以在哪些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 ?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能解决多少农村存在的问题等。笔者认为,应综合前阶段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各地实施的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建立更确切、详细的政策目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看待大学生“村官”问题,不能把眼光局限在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层面上。新农村建设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推动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和文化改进,而新时代的大学生恰恰具有这些优势。如让大学生们做农民的社区培训,应该会取得较好的成果。
4.2进行准确身份定位
大学生村官政策已历时十几年,但目前尚无一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缺少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大学生村官农村事务中的身份困惑将长期存在,各种保障和激励措施也很难到位。制定大学生村官制度方面的法规,明确大学生村官法律地位势在必行。目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各省人大制定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各地农村选拔和使用村官的重要法律依据。但目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各省的“实施办法”都没有关于大学生村官问题的明确规定,因此,目前起码应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修改,给予经过党委政府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和愿意回村干事创业的大学生合法的选民资格,使其能够参与村委会主任、主任或支书兼主任的竞争,并在待遇和工作条件上予以保证,以确保大学生村官模式实施的实效。[6 ]
4.3加强政策后续管理 4.3.1落实优惠政策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去做村官是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一些优惠政策所吸引,如保留城市户籍、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公务员考试和考研加分、免学费和助学贷款等。要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安全保障和社 会保障,解除他们到农村创业的后顾之忧,形成大学生争相下乡、力到基层的局面。[7]比如实行事业单位的单招单考,考公务员加分等措施,到村工作3年以上,对继续留在村工作的提供住房公积金等政策,都是比较好的激励政策。当然各地应视各自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相应的优惠措施和优惠政策。
4.3.2完善相关体制
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吸引大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发挥才干,是一项有长远意义的举措。实施大学生村官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但要长期实施,一定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看待有长效机制。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培养、管理、考核、监督等方面制度机制。如,在选拔任用上,明确重点选拔对象,提高选拔条件。明确农村中需要的人才类型,在同等条件下对该类型的的大学毕业生优先录用。选拔一些工作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到村工作,避免出现辞退等情况。强化培养,进行动态管理,健全培养与管理体系,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抓好组织与思想领导,加强舆论引导,引导一些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加入中国共产党,保证“大学生村官”在政治上的先进性,使之成为党的基层组织中的中坚力量。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考核、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在年终总评的基础上,增加半年初评,并通过调整单招单考政策,来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像慈溪市的单招单考是在历年考核合格之上,到村工作满3年或到村满2年且优秀等次1次以上的人选,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每年按10-20%的比例安排镇属事业单位招考指标,进行单招单考。又比如,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激励机制、淘汰机制、大学生“村官”等问题上,不能把眼光局限在片面强调农村经济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要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让大学生村官发展和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层面上。新农村建设很重要的方引得进、得住、得好。
参考文献
[1] 张敏,对“大学生村官”的解读与思考[ 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报,2008,(04).[2] 刘斌,王春福,政策科学研究[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 李包庚,黄斌,魏娜[ J ],青年探索,2007,(6).[4]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2008年大学生“村官”展研究报告(节选)[ 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0).[5] 朱云生,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模式[ J ],当代青年研究,2006,(12).[6] 史亚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思考[ J ],农村工作通讯,2008,(10).[7] 赵小群,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养[ 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02).
第三篇:监狱管理论文
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监狱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历史新课题,直接关系到监狱的改革、发展与稳定。随着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不断推进,健全监督机制、构建公正高效行刑环境,实现人力资源平衡互动,是支撑其体制改革的根本以及促进其向前推进的不竭动力。本文就监狱体制改革中的“人力资源”整合谈一些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各级领导及同行的重视和关注。
一、监狱体制改革中人力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全额保障、监企分离、收支分开、规范运行”为核心内容的监狱体制改革正按计划进行。强化行刑职能、转移社会职能、分离经济职能,纯化监狱功能的重要措施是深化监狱工作改革,也是体现监狱本质属性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具主动性的生产要素,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实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现代化文明监狱成果,推进监狱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也有利于依法治监,提高教育改造工作质量,促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和提高监狱工作整体管理水平。
(二)、人力资源是监狱发展的最基本的组织保障
监狱职能、行刑目标和任务的实现,除了硬件设施以外,主要是依靠监狱的人力资源去执行,依赖于监狱人力资源的技能与潜能去完成。因此十分重视监狱人力资源的研究,认真分析队伍现状,明确工作目标,探索科学的激励机制,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三)、目前监狱人力资源存在的诸多弊端
体制改革,实现监企分离引起的人员分流和身份置换,使传统监狱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暴露出一些更为突出的问题:
⑴、目前监狱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是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专业性要求不明确;二是工作职责太笼统,缺少分工;三是工作标准和要求难以界定,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太宽泛等。
⑵、监狱内部分配奖惩制度不合理、用人机制不健全、人员使用不科学、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传统观念束缚以及工作环境制约等因素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影响了监狱功能的正常发挥。
⑶、现有民警综合素质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变化:一是部分民警只停留在简单纯粹看守性的工作,而对如何矫治罪犯,解决教育改造中的深层次矛盾缺思路、少方法、没措施,致使教育改造工作质量一直上不去;二是部分民警责任意识不够强、缺乏敬业精神。面对社会上不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待遇差异,造成心理失衡,产生了消极情绪,缺乏工作热情,以致到岗不到位、到位不尽责,严重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法治观念淡薄,缺少政治免疫力。在改造与反改造、腐蚀与反腐蚀的风口浪尖上,少数思想觉悟低、意志薄弱的监狱民警面对各种诱惑,逐渐丧失了各种警惕性,站错了位,徇私舞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严重损害监狱警察的形象。
⑷、监狱工作与社会断层,使得监狱人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依托和保障。
二、体制改革中人力资源整合的基本思路
人力资源整合是监狱体制改革中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以至形成公正高效的执法机制
(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与利用,构建资源整合体系
监狱体制改革必然非常突出监狱的专政职能和教育改造的核心功能,而核心功能的成功到位,关键因素是人才到位。在监狱工作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多维的人才观,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既要重视有所成就的监狱民警,又要关注潜在的人才;既要重视优秀年轻民警,也要重视各个不同年龄层次的民警,发挥人才整体优势,逐步实现人才资源的配置,建立与民警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到监狱参与收益分配,通过肯定其贡献的市场价值来显化和肯定监狱民警的价值。
1、转变传统观念,合理分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新刑罚和法治文明必然要求监狱活动的规范化、专业化。按照现代监狱功能对监狱民警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分工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监狱应当以开放的姿态与社会广泛融合,创造条件让社会团体和公众广泛参与监狱活动,逐步形成由高素质监狱人民警察、监狱机关雇员和社会工作者相结合的教育改造专业队伍。具体地说一是监狱人民警察,负责监管安全、教育改造、罪犯刑罚的执行的相关工作和罪犯的待遇保障,纳入现行公务员制度管理。二是监狱机关雇员,借鉴政府雇员制,按照市场化契约化的概念和做法吸收教育学、精神学、心理学、犯罪学、医学等专业领域和行业的优秀人才为监狱机关服务,从事罪犯教育、心理矫治、思想转化、医疗服务等技术性服务。监狱机关雇员不占用行政编制,不具有行政职务,不行使行政权利,但可享受与公务员同等的休假、工伤、抚恤等福利待遇。监狱机关雇员对原来所处的环境领域有着深刻的了解,又求真务实,会把大量的社会信息、技术知识和学术成果带进监狱工作中,既打破了监狱警察为主导的“大公务员机关”模式,又降低了监狱管理成本,提高了教育改造水平,解决了监狱工作人员能进不能出、终身制和不能合理流动的弊病。三是社会工作者,以制度化、系统化的形式规范非政府民间力量参与监狱工作,突破现有社会帮教的可为、可不为、不可为三者界限模糊的状况,并注重由单一的思想教育“看望型”、“安慰型”向给罪犯送知识技术和思想教育并重转变,由单方孤立的社会帮教向社会各阶层各部门多方参与型转变。、健全用人机制,科学管理,激发人力资源内动力
在体制改革中要彻底改变一些束缚监狱人力资源的传统观念,有效革除用人机制中的弊病,注重调查研究,适应形势,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实践中把握几点:⑴、不断创新和完善适宜于人才成长的环境,设法建立本单位内部科学分工和公正评价机制,为民警提供一个适合成长并充满希望的平台,鼓励监狱民警参与与监狱形象和任务有关的个人目标的设定。⑵、改进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理顺奖励升迁机制,实现动态管理机制,用人力资源的一般规律来规范人才选拔工作,实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化;扩大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规范任前公示制和任职试用期制,同时从根本上打破干部工作神秘化、封闭式运作的做法,改变由少数人中选少数人的状况,逐步扩大民主,依靠群众选贤任能。⑶、建立健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力度,严格淘汰机制,把人才的“出口”打开,“公务员铁饭碗”,其弊端显而易见,平庸者能够在公务员队伍谋得一个职位,就等于找到了一张长期饭票,逐月领取“饭票”,不利于竞争。⑷、根据“彼得原理”,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实践中要彻底改变根深蒂固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把部分民警晋升到不称职的岗位上的管理理念。目前在监狱基层,优秀民警通过晋升提拔而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剩下的一批多是年老体弱或者升迁无望导致监狱基层一线执法水平的低循环徘徊。因此,应十分注重对基层民警的培养和提拔,将这些民警安排到可以胜任的岗位,并通过制度创新将竞争和激励机制不断引入,注重培养具有较强潜力的接班人,保证及时补充基层的新鲜血液,在人力资源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⑸妥善处理新老更替问题。①现实中,在基层一线的监狱人民警察,一旦没有得到职务的晋升,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在50岁左右(有的单位甚至是45岁左右)退居二线养老,而这种年龄,对于绝大多数监狱人民警察来说,正是干事业的大好时光,但由于许多单位有了这种政策,就使许多基层一线的监狱民警一过40岁,就感到“船到码头,车到站”,丧失了继续奋进的信心,因此要适当延伸老民警的工作舞台。②为了优化年龄、知识、性格等结构,加快新老更替,因此建议把这些退下来的民警尽量向监狱管理中的入监、出监两头倾斜,随着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这两个岗位的工作成了刑罚执行关键性环节,但工作量较之其它平时行刑过程相对轻松。这既可以使老同志发挥经验丰富的优势,突出行刑的“两头”工作,又能够激发工作热情,使其更好地实现其身价值。⑹、在民警的使用上尝试监区党支部对基层民警优势特长的二次分配,设立若干较少、职能较强的岗位,面向基层民警开展竞聘,把交流轮岗、竞聘上岗意识渗透到基层每个民警。
(二)、创新理念,强化教育培训,推动资源长效发展
在改革中要求结合行刑模式和发展趋势,深化人力资源的思路创新,突出教育培训,与时俱进地抓好队伍建设,从法律上和财政预算上强化并分期、分批切实组织好基本素质培训、业务培训、警衔晋升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交叉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干警轮训,并把培训的立足点从封闭的环境转向到社会上接受培训,把培训重点从准军事化、监管安全、法律法规为导向转向人文技能为导向(能够理解人类的行为、动机、成长和发展的复杂性的监狱民警将会是最成功的教育改造能手)。⑴通过培训必须达到监狱民警对时代要求的变化要敏感并有积极回应的目的,使其更好地面对日益严峻的来自于适应时代变化需要的监狱工作的挑战;⑵委派条件合格的监狱民警到地方大学学习,开展与其他部门间的参观、交流,组织人员出国考察,甚至是到外国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比较研究,熟悉世界其他监狱管理的最新发展成果,吸取先进经验,适应押犯形势和体制改革要求。(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继结合,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当前行刑社会化、开放处遇制等一些新理论运用越来越频繁。在实践中“重具体事务,轻理论研究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日趋明显,在监狱系统并没有形成一支能够与监狱实践紧密联系的监狱理论研究力量和研究机构,对研究人员的安排多半带有安置的性质,监狱班子成员也鲜见有监狱理论研究出身的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平时要多举办讲习班、多开展经验交流会或者论文(或理论)研讨会,倡导监狱民警尤其是监狱管理人员重视理论研究、创新,运用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方法,研究和把握监狱工作规律。
(三)、依法治监,健全监督机制,构建公正高效行刑环境
体制改革后的监狱内部设立的纪检、监察等机构并未从监狱分离出来,在同级党委领导下,行刑执法权、行刑监督权集中于某个行政部门,难以从监狱的影响力中解放出来,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规范人力资源的执法环境:(1)、要求公正执法水平不断提高,监狱建章立制、规范制度,监狱逐步实现程序化、标准化管理;(2)、要求依法治监理念进一步落实,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公正、文明执法成为自觉行动;(3)、监狱多渠道、全方位地执法监督,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监所检察制度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监狱视察委员会进行行刑监督以及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他社会团体以及新闻舆论参与监督,尤其要邀请人民群众参加监督。
(四)、面向社会,实现平衡互动,打造资源共享社会格局
利用体制改革的契机让监狱从神秘、封闭、孤立的境地中走出来,监狱应当积极向社区、团体、学校做演讲,介绍情况,组织民警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社区矫正、教育改造、狱政管理、狱内活动等展览,鼓励文学创作力量深入监狱体验、挖掘题材,以期改变公众对监狱的看法,并在其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印象;积极宣传监狱工作和改造成果,提高监狱透明度,建立一支关心、理解和支持监狱工作的基本力量,利用当地电视台、报社等主流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或者设立如“忏悔录”、“监狱生活”、“狱警手记”等专栏,在广播电台开办如“大墙内的声音”等直播节目,既扩大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影响力和树立执法形象,又配合社会的法制教育,使监狱工作与社会进步同步发展。
在体制改革时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监狱民警社会地位、政治待遇、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生活福利并通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通过立法提高监狱工作人员的法律地位,明确监狱工作人员的待遇、权利问题,增加实质性内容,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监狱的政治待遇;①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可以借鉴英国内务大臣直接管理监狱,并每年向国会报告监狱工作的管理模式。在我国,每年一次的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却没有监狱的声音,因此,司法部也应该每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汇报监狱工作,有利于监狱引起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②对监狱机构和级别进行适当的调整,目前一些市属监狱享受副厅级别与省属监狱反差太大,因此建议把部分押犯在万人以上的大型监狱下设的监区调整为分监狱,按副处级配置,既适应押犯规模,又适应提高监狱政治待遇,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③突破民警交流范围,实现监狱领导与地方领导的双向交流,特别是要定期安排一定数量的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张扬和实践现代精神,注重监狱民警的情商培养,是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长期从事基层一线工作的监狱民警,生活圈子狭窄产生孤单寂寞和厌烦的心理,复杂多变的狱情导致紧张的心理,罪犯抗改和违规又使产生焦虑畏惧心理。因此,要十分关心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关心其精神存在,关心其生活、家庭,体现警察队伍的“人性化”建设;其次,与时俱进,张扬和实践“权利、法治、公正、平等、效率、文明”的现代精神,以此来提高监狱民警的满意度、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三是注重情商培养,关注民警情绪宣泄,提高自控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和挫折承受力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长期积淀,促进人力资源全面、和谐发展。
第四篇:公共政策学论文
对计划生育的延伸—“二胎”政策的认识
魏华倩 1217422012 12劳动与社会保障
一.问题情境:
起初计划生育建立是有原因的。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长期性战略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我国实施了调控人口发展的战略。计划生育政策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累计少生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到底是好是坏,还是一种政策的缓解?据有关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在2.1的水平,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育龄妇女平均生育2.1个子女才能在其长大后替代父母的数量,维持既有人口数量不变。但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获悉,目前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仅在1.2左右,远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二.问题界定: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民生问题
(一)本段编辑计划生育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了“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图景,其中明确指出在民生方面,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中生育政策作出调整。《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计划生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下降到2012年的1.21%,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的2.58%下降到2012年的0.49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2012年的1.5-1.6,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970年我国出生人口2739万人,净增2321万人,2012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净增669万人。实行计划生育40多年来,我国累计少生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如果当初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我国人口恐怕要达到17亿~18亿,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淡水资源、能源等将比目前降低20%以上,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水平。【3】
(二)本段编辑如何完善生育政策---“两孩”政策的调整的原因:
我国计划生育的成功实践,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作出了表率,在国际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我国探索的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使贫困人口大大减少。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40年来计划生育的巨大成就,才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必要条件。【3】 要知道,一个政策有利有弊,我关注到这样一个社会现状,女权主义越来越盛行,这要追溯到民国时期了,民国时期的妇女开始参与社会工作【6】,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职位也越来越难以超越,导致白领错失了生育的最佳时期,一般女性25~28这样的生育年龄是最理想的,有这样一批人她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物质方面的理想,不想生孩子,以致出现“丁克”家族,所谓丁克就是不愿意生小孩的群体。数据也表明生育率降低,有一个猜想,就是以后会女性生育零增长,出现人口固定的情况,即人口不在增长,这样的一个猜想是有可能实现的,如果两孩政策不实施的话或者国家不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的话。独生子女婚后,如果双方父母分开居住,不利于子女的探望,造成空巢现象。而且四个老人一个孙子,怎么分都不公平。现在老龄化的人越来越突出,国家政策出台。第一代计生政策生的人都已经三十多了,再迟几年都接近四十了,高龄产妇有危险。现在,80,90后很多顶着经济压力都不愿意生。再过个二十年后老龄化更加明显,我觉得现在实行二胎政策确实势在必得。我觉得其实放开第二胎的话,可以用年龄或间隔来分批进行,有计划地,例如隔5年后才有资格生第二胎!如果提前生的一律当超生,全部款照罚!生得多是上一辈的恶性循环,要由我们这一代去承担,但我们只有一个独生子女的得到的优惠并不是很多!那有什么优越性?条件不够吸引!买房可以有补助那还差不多!其次,中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同时取消户籍制度和计划生育,充分地保护人的生育权。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城,致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总是势在必然的,农业人口必然大量转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会加大人们抚养小孩的成本,出生率自然就会降下来了。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刺激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就自然降低了社会的人口数量,并能达到人口的优化。这样也不需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了,能充分地保护人的生育权。
(三)本段编辑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方法:
1.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
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太长。符合政策条件的按程序申请再生育。如果夫妻二人的户口不在同一省(区、市),只要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就可在那里申请再生育。
2.出生人口不会短期内大量增长
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会不会出现符合条件的夫妇扎堆生育,导致短期内出生人口大幅增长?数据表明,从全国来看,符合单独两孩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总量不是很大,再加上单独两孩政策不设同一时间表,各地启动实施政策会有时间差,因此,短期内不会出现出生人口大幅增长的问题。但符合单独两孩再生育条件人数较多的地区要注意防止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倡导合理生育间隔、优先安排年龄较大的单独夫妇再生育、做好再生育审批等,防止出生堆积。
从专业角度来看,11月20日,从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向媒体公布的书面材料中了解到,全市符合条件的“单独”家庭,六到七成想生育第二个子女,按照这个生育意愿,北京户籍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可升至1.3左右。在此之前,北京户籍人口已连续18年保持“1”左右的低生育率。也就是说,北京户籍女性在育龄期间,平均每人只生一个孩子。由此看来,总和生育率并非如之前一些专家担心的那样出现大幅增加。【5】据人口学理论分析,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在2.1的水平,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育龄妇女平均生育2.1个子女才能在其长大后替代父母的数量,维持既有人口数量不变。但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获悉,目前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仅在1.2左右,远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3.不会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大的压力
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划,均是以2020年总人口14.3亿人、2033年前后总人口峰值15亿左右作为基数制定的。据预测,政策调整后,全国每年出生人口不会有大的增加,2020年总人口数将明显低于14.3亿,峰值总人口数也将大大低于15亿。另外,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近几年出生人口会有所增加,但仅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出生人口规模。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不会对粮食安全以及卫生、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大的压力。
4.调整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
针对为什么现阶段不能实施普遍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问题,王培安表示,大量研究论证认为,短期内会引起出生人口大幅波动,出现较严重的出生堆积,给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很大的压力。长期来看,将形成周期性出生人口波动,人口峰值推迟到来,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当前,我国人口过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长期坚持。【1】
5.公职人员最受益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除了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外,原则上所有的公职人员不得生育二胎,如违法生育,革除公职是坚决执行的一项处理措施。“一般公民超生所承担的最大处罚就是缴纳罚款,除此之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公职人员不光要接受经济处罚,还要接受行政处罚。”11月21日,已弃官从商多年的陈向东说,6年前他辞掉了某部委副主任的职位,原因就是妻子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如果我不辞职,结果也是被双开(开除公职和党籍)。”他说。陈向东坦言,他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儿,但他非常想再要一个男孩儿,在经过B超确认第二胎为男孩儿后,他向单位提出了辞职。“我妻子是独生女,如果按照现在的政策,我就不用放弃公职了,但是,妻子今年已是41岁。”他说。面对政策放开后的机会,年龄问题确实成了不得不面临的尴尬。据了解,1979年,中国开始施行独生子女政策,目前,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35岁,显然已经进入了高危妊娠行列。“之前确实盼着放开政策,但如今,又犹豫了。”今年36岁的公职人员樊适表示,各方的压力都太大,工资上涨的速度终将赶不上养孩子的成本,奶粉、医疗、入托、择校、买房等各方面的费用都在突飞猛涨,因此在面对新政时多了一份纠结。【4】
三.小结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我觉得应该持之有道,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也要不断根据时势不断调整进行,就像两孩政策,实施这项政策的考虑一定是多方面的。实施一开始的考虑可能是因为女权主义,也有可能是男权主义。研究表明,中国的光棍变得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进外资了,随着时代的步伐,也更加现代化了。但是我们也支持国产,通过不断的调整生育政策,“两孩”政策的施行无疑是为了更多的生产国货,本国的女孩子供本国的男光棍们选择。我不免有一种担心,希望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女孩子为了物质生活的需要转而发展IQ,促进自身发展,人的现代化,我们目前处在全球化、后现代化的时期,不免也要用新兴思想来思考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女博士,越来越多的大龄黄金剩女,足以让男同胞们为女性让路,我想说一句,赶紧适可而止吧。社会不断在发展,有的只是改革,没有革命,所以小改小闹,但是一项政策的出台一定有不一样的视野。据我分析,房地产的盛宴也间接导致了这一场变革,人口惯性的影响,大多数买房的对象是我们90-93年代的父辈,注意到他们的兄弟姐妹很多,一个人一个家庭。等到他们老去,我们成为父母辈的时候,房地产定会衰落,到时候好多空房子当然需要这些“二胎”们来照顾生意,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有依据的猜测。把房地产作文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营命脉,肯定是有问题的。最后,“两孩”政策我持短期肯定态度,是政策的缓解,还希望大改大闹。
参考文献
【1】 王培安、记者甘贝贝.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答记者问-单独两孩政策如何实施.健康报.2013.第9491期今日8版:1-2 【2】 新华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新看点.健康报.2013.第9491期:1-2 【3】 叶龙杰、本报评论员.充分肯定计划生育的巨大成就.健康报.2013.第9491期:1-2 【4】 晓晴.“单独二胎”催生数百万消费人群 婴幼产品公司直陈长期利好.21世纪经济报道.2013.第2122期:10-11 【5】 李迎生、卫小将.社会政策与社会建设---兼谈社会政策的新近趋势的启示.社会工作.2013.第10期:23-24 【6】 吕红平.民国时期的妇女社会工作.社会工作.2013.第10期:55-56 PS:学期课堂经典
发展包括三个内容即主动输入、被动、现代性。资源、劳动力等的主动输入,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迫切的通过此阶段的和平年代达到发展经济的效果。社会的发展包括三部分:交往活动、制度规范、精神文化,这是层次递进的关系。任何人之间有一种关系纽带,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公平并非绝对平均是有一定限制的差异,这句话很微妙~先富带后富里体现出等级观念,这让我想到了明清小说的课上一则神话故事,这么说的,女娲在造人的时候,一开始一个一个的捏造,后来也觉得太慢了,决定流水线生产,但是每个人也要有所不同,所以她就用木棍把泥水从河里甩出来,这样就有不一样的人,一个一个捏造的就是等级高,流水线生产等级低。而外国造人是把女人的一根肋骨拿出来幻化成一个男人,从底子里男女是一体的,崇尚自由的,但是不免有点重口味。新全球化时代变化:人类中心、工具理性、效率、人的同质性、后工业与工业、文明对野蛮、矛盾、张力、控制方式(非技术)实体性人才文化等、精神文化主客体结构的关系,主体对客体支配控制来实现目标、人的差异主体之间的交往价值理性。后现代性、精神思维方式、主体间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个性但缺乏规范尺度。现代性:同质(一样),后现代:人的差异即女权、族权主义。美国罪感文化:原罪,日本:耻感文化,武士精神。
第五篇:公共政策 论文
公共性视野下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公共政策天生的“公共性”和大众传媒本质的“公共性”,使两者有了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大众传媒既受到公共政策的规范约束,同时大众媒体的影响力又渗透到公共政策制定、决策和实施的全过程,影响的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两者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本文从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涵入手,分析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四个过程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众传媒;公共政策;公共性视野;良性互动;作用和影响
一、公共政策天生的“公共性”和大众传媒本质的“公共性”,使两者有了
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一)天生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公共政策目标的正确取向。公共政策基于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并且是面向社会公众的特质,突出强调“公共性”。只有承认并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政策制定者才能明确公共政策的利益指向,合理协调各方利益。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其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础,政策的合法性源于公众的认同,有效性源于公众的参与。只有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才能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促进政策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促进政策得到顺利、有效的贯彻执行。
(二)本质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大众媒体的本质属性。尽管大众传媒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但其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与单纯的营利企业不同。这种公共性的依据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第二,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二、大众传播与大众传媒的内涵界定
(一)大众传媒的概念界定与社会功能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信息传播上专门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新兴的网络媒体。
大众传媒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实现沟通与交流的中介和纽带。现在,大众传媒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促使社会问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
大众传媒具有如下社会功能:
1.传递信息的功能。在社会中,把发生的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事情告知社会大众,协助
人们认识复杂的环境事物,使人们能够充分的获得信息。
2.协调和管理的功能。推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反映社会舆论,以促进社会机制的运行。
3.教育功能。大众传媒可以教育社会成员,传播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4.娱乐功能。摆脱工作和生活烦扰的娱乐,附带起教育和社会化的功能。
(二)公共政策的概念界定及其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公共政策是20世纪中叶之后由西方国家首先提出的概念,是指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目标是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媒介化社会,人们被媒介信息所包围,对信息媒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和公众舆论的载体,能够为公众的社会化发展提供许多便利条件,同时也为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有力保障。
三、作用与反作用:难以割舍的关联 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集中表现为:作为公共政策的新闻政策之于大众传媒的规范、大众传媒之于公共政策的影响。
(一)新闻政策规范大众传媒的运作空间
传媒作为一种资源,国家可以利用它的多种功能为之服务。在信息时代,“谁掌握着社会通讯的使用、保持和传递的方法,谁就掌握着控制社会的权力,社会的稳定取决于通讯
渠道的完整和完善”[1]。这正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传媒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所有的控制手段中,政策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在新闻法尚未出台或新闻法规尚未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新闻政策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从宏观政策研究角度讲,新闻政策是政党和政府治党治国的一系列规则方略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是宏观传播政策的“子政策”。作为政党、政府对所属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态度和策略、管理和调控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手段,新闻政策具体体现在有关新闻报道、新闻传播、新闻媒介管理与经营等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中[2]。
一般来讲,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及信息网络服务业在内的大众传媒业,是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媒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新闻媒体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通过传播的内容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及社会舆论的特点。大多数国家认定新闻传媒是“社会公器”的一种,负有特殊的社会责任。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媒介是一种可为善服务,也可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以适当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更大”[3]。这是新闻传媒业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和公共道德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
商品属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作为市场主体,具有通过传播销售新闻信息产品,以广告的形式转售由新闻信息内容吸引的注意力,发展相关产业的经营等多种方式以实现一定经济利益的属性。新闻传媒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双重功能”,即“喉舌”功能和经济功能。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新闻传媒始终负有正确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功能;同时,新闻传媒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促进经济发展,自身也创造经济效益。
四、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输入过程、转换过程、形成过程和输出过程这四个过程中。
(一)输入过程:大众传媒促使“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在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中,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要先对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再进行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对现实世界有选择的报道有助于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在一些情况下,大众传媒在推动公共决策的改革和完善中,甚至能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它所提供的真相可能是决策机构通过常规的政府机构渠道不可能了解到的,或者是由于某些政府机构和部门欺上瞒下等原因造成信息流失致使决策层同样难以了解到的。
(二)转换过程:大众传媒反映社会公众利益。大众传媒有助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大众传媒作为一种连接公众与公共决策系统的桥梁,可以帮助很多无法直接与决策系统接触的公众来公开表达自己诉求,使基层老百姓关注的政策问题能够直接上达。大众传媒传递信息的直接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分散的公众切实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来。因此,大众传媒的突出作用就在于增强了公共利益表达的效能,真实地反映了公众的利益。
(三)形成过程:大众传媒提升政策制定水准。
1.破除政府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共政策制定者们获取的信息常常是不完备的。大众传媒通常握有社会问题的第一手或现场资料,可以为政府机关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信息支持,破除其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社情民意、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
2.弥补政府人员的有限理性。政府官员在制定公共政策问题时,面对的是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他们在同一时间里思考许多事情的能力是有限理性的。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决策者必须借助媒体,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大众媒体常常通过专家采访、群众来信、新闻评论等方式给各级政府献言献策,提供建议与参考,以破除其理性之有限。
(四)输出过程:大众传媒开展政策宣传和舆论监督。
任何公共政策都要对社会现实产生作用,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整个政策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检验和落实政策的关键,是将政策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理论必须用于指导实践,如果没有政策的执行,再好的政策方案也不可能得到实现。一项公共政策从字面上的决议变成公众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实践行为需要经历广泛的深入宣传和发动过程,这些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支持。
五、关于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探索与思考
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局限与对策我国的大众传媒尽管对公共政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大众传媒特别是地方传媒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能发挥的功能实际上有很大的局限。
(一)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局限。
1.大众传媒受到市场冲击而失客观。从实践上看,市场因素已经对我国传媒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在传媒实现产业运作后,资源消耗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得到补偿,传播内容和方式便受到广告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广告的依赖强化了大众传媒对收视率的追求,同时也使广告投入及节目更趋都市化、功利化,致使公众无法判断报道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2.内在机制的缺乏使传媒受到限制。在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健全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的新闻立法也尚未出台,因此由各个新闻单位构成的新闻网络存在不稳定性和一定程度的无序性,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一些有偿新闻的出现。
3.传媒可能影响公共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实际上,决策独立权与媒体参与权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决策公正是行政合法性的生命,决策者的独立程度决定着决策者与法律的接近程度,决策的反馈和评估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媒体采访报道需要相对公开的条件,发表的见解会形成公开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对事实的判断。媒体的任何不适当的介入,任何有倾向性的报道评论,都有可能给决策者给受众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影响正常的公共政策过程的进行。客观报道是行政独立和媒体报道两者之间的基本的平衡点。
六、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良性互动关系
公共新闻政策对大众传媒的运作起到了规范约束的作用纵观我国公共新闻政策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新闻节目的政策职能从“严格控制”为基调的政治职能逐步过渡到“适度宽松”的综合管制职能;从单纯的政策职能逐步过渡到政治、经济、文化多管齐下的职能格局。具体来说,中国新闻公共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完全控制主导所有的新闻传媒活动,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政治敏感不强的非新闻类节目直接干预行为较少。同时,公共新闻政策的内容也由行政命令为主,转变为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样化的政策服务目标。这样,公共新闻政策显示了严格控制到逐步松懈,从被动命令到主动服务的发展趋势。但鉴于大众传媒的特殊性,公共新闻政策对大众传媒运作的规范约束作用始终存在的。
七、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并通过公共政策管理社会、服务民众。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集约者、传播者和沟通者,增加了公众了解政府政策、参与政府决策、表达自身利益的机会,对政府的行政作为加以监督,保证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合法化、民主化及科学化;同时,大众传媒又是国家进行政治社会化、塑造自身形象和增进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舞台,国家利用这一公共空间加强与社会民众的交流,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作为“第四权力”的大众传媒,是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桥梁, 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营建是确保这一桥梁畅通无阻的有效保障。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政府的公共决策能力将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大众传媒一定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的这种良性关系的构建,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极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1]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郎劲松.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拉扎斯菲尔德,罗伯特·莫顿.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