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干部监督的对策与思考
十七大报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提出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是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按照这个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牢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加强监督制约,形成权利正确行使的有效机制。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在严格自律的同时做一名经得起考验,让党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对领导干部来说,既有监督的权利,也有受监督的义务,即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对象。因此,在行使监督权利的同时,应时刻把自己置于党的组织的监督条件之下。
一、强化公安机关党内监督的必要性
总书记同志把能不能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尤其是对各级中、高级领导干部监督问题、提高到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的高度来认识。特别是党内监督条例的实施,是我们党在党内监督上的一次飞跃,我们必须按照总书记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会议上讲话精神,在新的高度上认识党内监督问题,从而增强搞好党内监督的自觉性。
1、加强党内监督,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基础环节。任何一个政党,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凝聚力的政治实体,都必须在党内建立一套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使之坚持一定的组织力量和政治方向。总结建党以来的经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一个基础环节。它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是密不可分的,把党内监督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党的建设建设才能更加切实有效。
2、加强党内监督,是防止党内出现腐败现象的强大武器。强化党内监督,是增强党的肌体免疫力的关键所在。党内监督失之过软,失之过宽,就会导致党的肌体免疫力功能下降,腐败现象就会滋生蔓延。成克杰、胡长清、慕绥新、王怀忠等一些腐败分子的自我毁灭,究其原因,从主观上看是他们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了党的宗旨。从客观上说,是党组织没有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使他们手中的权利变成了谋私的工具。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必须吸取经验教训,理直气壮地拿起党内监督的武器,同腐败行为做坚决的斗争,以维护党的纯洁性。
3、加强党内监督是保证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已经确立了未来五十年的宏伟蓝图,要把这个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政治凝聚力,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建设。
二、当前公安机关党内监督工作存在的几种倾向
1、认识不到位,监督意识薄弱。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不要监督,甚至不让监督的思想。认为现在是经济建设时代,要多讲保证,不讲监督,监督多了就是干扰,希望不要监督。二是部分党组织负责同志和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存在着不想监督、不愿监督、不能监督的思想,有的领导干部把官气带到党内,容不得批评,我行我素,不让监督。三是一些纪检领导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考虑到纪委在党委领导下,不好去监督。这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到位。四是监督表面化,有的单位监督只注重表面化,只注重监督程序、形式,不注重效果,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不予理采。出现“空转”、“假转”、“空挡”现象,导致制度溶于形式、难以落实。
2、现行监督体制不顺,工作难以开展。一是监督机构不独立,缺乏权威性。在先行监督体制中,监督机构受同级党委、行政的领导,处于从属地位,导致了对同级党政班子监督难以实施。二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与使用相脱节。现行干部管理制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廉政状况的一票否决重视不够,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着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与使用想脱节,出现监督、使用两层皮现象。三是监督机构的权限,因而监督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对个别领导干部滥用职权问题就难以解决。
3、党内好人主义不断滋生蔓延,从严治党严不起来。有的地方搞家庭式的党委,不讲原则讲义气,不讲批评讲和气,上对下瞒着护着,下对上捧着抬着,同级之间让着包着,出了问题压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制止的不制止。二是部分领导干部怕监督影响关系,批评自己又怕丢面子,在生活会上对自己讲情况,涉及别人提希望、不解决实质问题,有的官官相护,不讲组织原则,使党内监督难以正常进行。
三、强化公安机关党内监督工作的措施
1、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一是要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主要领导亲自抓、纪检监察协调抓,有关部门逐级负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监督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监督整体。二是责任到位。按照《党内监督条例》要求,党政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出表帅,要在党内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
2、深化党性观念教育,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监督意识。要从强化教育入手,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内监督条例》,通过深入学习,使大家清醒的认识到,党内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的思想,不断强化监督意识、明确自己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既是监督的义务和权利,真正形成一种勇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3、充分发挥执纪监督机关的职能作用。一是要创造和提供必要条件,各级党政组织要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保证纪检监察机关行使监督职权。二是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强化监督意识、克服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思想,发挥敢字当头、知难而进的精神,在现行体制不顺的情况下积极履行职责,三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方针政策、党纪政纪条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搞好监督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需要。
第二篇: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街道机关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干部队伍中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群体,他们担负着直接宣传群众、团结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声誉,关系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进一步加强街道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当前多数机关干部都能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别是近两年在作风建设年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下,机关干部队伍在个人素质以及服务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与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与任务相对照,还有较大的距离,在少数机关干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一方面政治理论素养较低,立场不够坚定,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轻易被表面形象所迷惑,对党和政府的存在疑惑;另一方面宗旨观念薄弱,勤政廉政意识不强,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办事不讲原则,只求个人利益,缺乏做人民公仆的意识。
二、理论学习不够。一方面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机关干部中忽视理论学习的倾向一定程度存在,不重视知识更新,靠老经验决策办事,思想不解放,缺乏改革创新意识,与时代发展要求格格不入;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践不够。有的干部虽然也在学习,但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学用脱节,不注意联系实际,难以虚实相结合,效果不佳。
三、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机关制度不遵守,工作无纪律,上班迟到,下班早退,自由散漫,影响了机关干部的整体形象;
四、作风不够端正。有的干部工作作风浮夸,深入务实不足,解决问题只停留在表面,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照搬照套,不动脑筋,办事无立场、无观点、无原则,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问题拖、拉、推;有的干部问题矛盾全上交,认为权力不够,一摊了之;有的干部抓工作流于形式,不求实际效果,只凭主观想象,缺少了解实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五、精神不够振作。有的干部工作无精打采,不求上进,对自己无要求,做天和尚撞
天钟;有的干部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只图安逸,不思进取,只图享受不讲奉献,只比待遇不比贡献,总感到自己吃亏,处在一种不平衡的心态之中。有的干部自我调节能力差,不能有效疏导压力,导致自身情绪以及行为异常。
(二)问题的根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受当前新形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街道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重,使机关干部工作压力大。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党的十七大会议更是特别强调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街道作为最基层一级的地方政府机构,和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其服务职能不断深化和拓展,因此街道机关的工作量不断增加,而又因精简机构的影响,导致基层出现一人兼职多个“专职岗位”现象。另一方面,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街道涉及的重点工程增多,它们普遍有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考核严的特点,无形中增加了街道机关干部的不少压力。
二、改革开放30年使我们国家得到了发展上的巨大进步,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一些腐朽思想文化必然会乘机而入,对人们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滋长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现象,腐蚀甚至毁灭自意志薄弱者。机关干部因工作的特殊性,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引诱,在政治立场和思想作风上疑惑、动摇。
三、近几年物价上涨速度比较快,特别是房价的急剧上涨等,使机关干部在生活上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自去年起“阳光工资”实施后收入的相对减少,更使机关干部生活消费受限制,部分机关同志迫于还贷压力,而导致工作情绪不稳定,更有的因此在工作时间参与炒股、投资等,以缓解经济上压力。
四、基层工作难度的增加。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的视野和知识面逐渐拓宽,他们对宣传教育再不是你讲我听,而是敢于提出质疑,施以逆向思维。另一方面农村群众素质处于特殊的“半桶水”阶段,对民主制度、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加上其特有的盲目性,容易被有心人误导。而推动街道各项建设,必须要求我们干部面对面地做农民群众的工作,这样就给基层干部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干部管理、考核激励制度存在不均衡性。一是对机关干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督查机制不够完善,渠道不畅,一些不符合纪律的现象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在机关干部中产生不平衡心理;二是基层中普遍有“能者多劳”的现象,也确实存在默默干事的好同志,但多劳者未必多得,在政治上的激励或物质上的激励制度难以体现他们的工作程度,也导致了一定不消极和不平衡;三是对干部的考核重实轻虚,对实际工作量化有余,对务虚工作约束不足,奖惩措施偏奖轻惩。基层工作既有实的方面,也有虚的方面,两者必须有机相结合,但务虚工作也确实存在难以考核的现象,因此在务实与务虚工作考核中存在不平衡性,容易导致干部思想发生偏差,只认工资奖金,不注重工作作风、思想道德建设。
(三)对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我认为应进一步加强街道机关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当前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树起学习风。新形势下,街道对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比群众学得好,学得深,用得准。目前学习的重点是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我认为建立并坚持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如三甲街道现有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制度、“我来讲一课”学习活动、“周前会制度”等必须持之以恒,切实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解决机关干部思想收敛、分析能力差等问题,力求在学习中理思路明方向,在学习中寻依据解难题,在学习中找差距求突破。
二、切实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练好务实功
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群众,因此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提升基层工作能力,练好务实功,是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熟悉基层,服务好基层的关键之一。一方面机关干部要坚持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整体工作素质,主要是提升以下三种能力:一是能准确把握和适应形势的能力。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善于分析和认识发生了深刻变革的农村新形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掌握和运用新的工作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老办法不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
管用”,要求干部尽快学会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三是善于民主决策、科学规划的能力。另一方面街道要结合实际,创新各种活动形式,促进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务实工作,如深化驻村联户制度,开展“固定办公日”活动,及时解决村里的各项矛盾;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落实走访调研、民主恳谈工作,破解难题办好实事;访贫问苦送温暖,走访“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知识分子、老先进、老专业户)问良策。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干部进群众门、知群众忧、解群众难、办群众事,真正把群众当成一面镜子,不断地审视自己,提高工作能力,练好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树立新形象。
1、加强制度执行力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各项纪律行为制度,通过对原有机关纪律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确保机关干部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对照自查,进而自省、自改,也为制度的执行提供必要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督查机制建设。机关同志之间的“友谊”使他们有时互相隐瞒各自的违纪行为,不利于制度公平公正的执行。为此要加强督查机制建设,确保违纪行为能及时发现并受处理,体现制度的公平公正,进而在机关同志心理上实现公平公正,不使嫉妒、侥幸、不平衡心理影响干部情绪和形象。
2、加强工作作风建设。通过建立行为规范机制,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群众满意度,以此树立机关干部的新形象。基层机关同志直接与群众接触,其服务质量、服务作风直接影响到机关在群众中的形象,通过建立类似“三零工作机制”的作风行为规范,深化和拓展“工作零差错、服务零距离、落实零障碍”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机关干部能力素质、推动驻村干部工作重心再下移,密切联系群众,及时解决群众难点、热点问题,提高机关干部在群众中形象。
3、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作用,组织组织开展各种文体友谊比赛、外出参观学习等各项活动,增加凝聚力和团结力,活跃工作气氛、舒缓工作压力、振奋工作精神、开阔工作思路。如工会等可以结合工作组织开展“公仆杯”竞赛,对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办事效率等方面开展评比,进一步激化机关干部的公仆意识,使干部
四、健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激发工作力
1、规范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制度,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增加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让更多“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好共事又不出事”的有志人才挑大梁、担重任;要注重培养选拔在基层默默奉献,业绩突出的干部,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干事的人心寒。
2、完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要激活机关干部的工作热情,始终保持事业需要的良好精神状态,非常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做到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机关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培养和使用的重要依据,以此来激发干部的工作激情,使干部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工作精神状态,更加务实工作。
3、健全待遇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大政治激励力度,以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为依据,对考核优秀和工作突出的,要加大表彰、奖励和使用力度;对考核不称职或平时工作表现差的,采取告诫、降职、免职等约束措施。另一方面加大物质激励力度。在充分考虑街道基层工作特殊性和艰巨性的同时,适当提高街道机关干部的津补贴标准,激励街道机关干部扎根基层工作。在激励形式上要建立干部目标考核机制,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使干部人人想干事,人人会办事。
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随着形势变化,建设的内涵也将发生变化,以上的几点思考只针对目前形势,但无论在什么时期,何种环境,人的因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向,因而机关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都必须长抓不懈,并且必须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甲街道组织办
第三篇:论新形势下加强公安监督的探讨
论新形势下加强公安监督的探讨
【摘要】 新形势下,我国公安监督内容具有新的内涵,且途径呈现主体多元化、对象内容广泛化、效能统筹化等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公安监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公安监督及新途径进行了系统探索,目的是构建全方位公安监督新体系。
【关键词】 新形势 公安监督 探讨
监督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并伴随着国家的形成、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管理形式和制度,是统治阶级内部为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英国阿克顿爵士所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深刻指出了权利与腐败之间的必然联系。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公安监督的途径建设,确保公安机关作为具有武装性质的刑事司法力量和治安行政力量能够正确行使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终于人民、终于法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公安监督的涵义
中共中央在“九五”期间关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总体奋斗目标是“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的方针,尽快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一支忠诚可靠、训练有素、精通业务、纪律严明、作风硬,能够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秉公执法,能够应付重大政治和治安事件的有坚强战斗力的趴伍”。但从公安机关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队伍现状看,加强公安监督工作无疑是其重要环节。搞好公安监督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客观要求,更是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减少和遏制违法违纪等警风事件的有效举措。
1、公安监督的概念与内容
公安监督的概念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对公安监督五项内容赋予新的诠释:一是工作监督。工作监督就是通过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情况的监督。在新
形势下,要将工作监督放臵在十分突出的地位。通过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人民代表,对各级公安机关及全体民警在执行各项工作进行重点的督促检查,保障和推动公安机关工作的有效落实。只有工作监督的高效率,才能确保各项公安工作的“快落实”、“好落实”,才能推动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政策监督。近几年,公安队伍从公务员序列招收了大批的新警,他们因法律业务基础差,一时难以适应公安执法岗位。而老民警对当前频繁交替、更新的法律、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网上办案应用等执法新技能跟不上,加上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执法责任追究日趋严格,规范执法要求越来越高,基层民警普遍产生了办案有责任、难办案,不想办案、不敢办案的想法,不愿留在执法办案岗位,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要调到不办案的部门。公安队伍总体执法政策水平提高不快,法律法规政策学习不够,自我监督能力不强。政策监督即通过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政策的情况进行的监督,促使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整体政策素质的提高。三是法律监督。监督与被监督本来就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法律监督工作直接关系到公安民警的切身利益,使法制部门与执法单位陷于对立状况。有些执法监督部门怕得罪同事和领导,怕搞坏上下级或者与其他部门的关系,顾虑重重,监督积极性不高。加上有些公安机关引导不正确,导致监督部门与执法单位的矛盾加剧,使基层监督部门成为众矢之的。法律监督就是让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和守法情况的监督,确保法律执行的公平公正。四是纪律监督。首先,在公安机关内部,组织开展“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专题教育活动,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教育方案,采取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措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其次,加强与社会各界及辖区人民群众的联系,接受他们的纪律监督。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要突出焦点,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五条禁令”,切实解决好涉及枪、车、酒、赌方面的问题,力争再次实现无违令;要突出重点,着力查处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失职渎职、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等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切实
解决民警腐化堕落和执法违法的问题;要突出热点,着力查办服务态度粗暴、出警迟缓、执法不公、推诿塞责、玩忽职守造成群众投诉、上访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案件,切实解决“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要突出难点,着力配合打盗抢、扫黑除恶等专项斗争,严肃查处为黑恶势力、色情场所充当“保护伞”等涉黑涉恶、涉毒涉赌严重问题。纪律监督即通过法律授权的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遵守纪律情况的监督。五是职业道德监督即对人民警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情况的监督。严明的纪律是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铁的纪律。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公安机关要坚持贯彻“从严治警”的方针,完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内部督察,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不护短,不手软,做到敢抓敢管,敢动真格,坚决予以查处,以确保各项纪律、制度的到位实施。
2、公安监督的特点
我国目前的公安监督分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类,外部监督有党内监督、人大政协监督、国家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组织、群众团体、新闻媒体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内部监督有党的纪律检查机构、行政监察机构、警务督察机构、公安法制机构。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监督途径主体多元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公民个人均能在权利范围内监督。二是监督对象内容广泛性。既能监督公安各项业务工作,也能监督公安民警队伍以及民警个人。三是监督途径效能统筹性。各类监督途径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各种监督途径特点,统筹组织、互相协调、统一行动、提高效能。
1、从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隶属关系来划分,可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不具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种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主要包括国家权利机关(人大)、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社会(政协、舆论、公民个人)等;内部
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有着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种监督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主要包括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
2、从监督行为是否具有直接法律效力来划分,可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直接监督能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如检察机关做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决定,行政监察机关、上级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政纪追究等;间接监督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社会组织、公民、新闻媒体监督,虽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但可以依照法定程序提出,具有间接效应。
3、从实施监督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可以提前预防和避免违法现象的发生;事中监督具有控制作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事后监督是对执法后果进行监督,具有救济作用。
总体来看,公安监督体系当中的各类监督途径紧密联系、互相补充,形成了比较完善和健全的监督体系
(三)公安监督的必要性
胡锦涛同志曾经明确批示:“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要求公安机关“完善法规,强化监督,做到公正、文明执法”。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为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公安监督工作的行动指南。
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所处地位重要,手中有许多权力。这些权力用好了,就能成为人民服务的工具;用不好,就会变成祸害人民的手段。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行使权力的监督,防止权力被滥用。从总体上看,公安机关的主流是好的,是一支政治坚定、忠于职守、勇于奉献、有顽强战斗力的队伍,能够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我们的队伍,确实有极少数害群之马,他们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甚至知法犯法,玷污了公安队伍的纯洁性,败坏了公安队伍的声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书记的公安部党委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职责任务、目标要求,在公安工作理论创新上实现了与时俱进;一年一个大动作,部署开展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和“三基”工程建设,在公安工作的整体思想上实现了与时俱进;注重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在公安工作的改革创新上实现了与时俱进。当前,公安工作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与此同时,全国公安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要正视公安监督理论研究滞后于全国反腐倡廉理论研究进程和公安工作的发展以及监督工作实践的现状,高度重视和实施加强公安监督理论研究是时不我待、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否则,公安监督就会陷入盲目性、片面性。
二、公安监督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目前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机制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主要执法活动的规范制度基本建立,并有相应的监督措施。但与“把所有执法活动都臵于有效监督之下”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监督缺位、不到位、不落实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1、执法监督的合力尚需强化
在我国,监督途径虽多样,但多单一行动,缺乏合作,削弱了监督合力。笔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类监督主体尤其是外部监督主体,由于分管领导不同,阶段性工作重点不一致,片面强调部门利益,经常是采取单打一的办法,开展局部范围的监督工作,协调配合不够,无法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因缺乏监督协作,使得对公安监督的新观念、新途径缺乏思考和摸索,甚至对整合监督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效果产生怀疑,以致监督工作仍然存在各就各位、单一进行,削弱了监督合力。
2、监督缺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监督缺位客观上表现为监督工作“三重三轻”,即重具体执法行为轻执法决策行为,重作为行为轻不作为行为,重办案行为轻管理行为,执法监督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甚至“盲区”。体现在,内部监督强于外部监督。如:在人大政协监督
方面,公安机关往往是邀请人大、政协代表作为公安工作监督员。公安机关在邀请对象的选择上,出于本位主义的考虑,往往会选择“肯帮忙的、唱赞歌的、会协调的”人选,而对“指出问题的、挑刺的”委员却敬而远之。核心原因在于行政上的不相隶属性。“部门保护主义”使得公安机关对外部监督“躲、避、让”。而对上级公安机关、纪检、督察等内部监督,必须选择积极配合。例:南昌市公安局某支队2009年大走访工作,走访群众13名,人大、政协委员(警风监督员)28名,办案单位、业务对口单位、机关处室12家,收集意见和建议18条。意见和建议由办案单位和机关处室提出的占11条,而外部监督的仅为7条,也就是说仅有25%的人大政协委员提出了意见,甚至7条“宝贵意见”中由6条是充分肯定该支队工作的。不可否认该支队工作成绩突出,但该支队的28名警风监督员是否能切实发挥作用,值得深思。直接监督强于内部监督。如:人大政协、媒体、群众对公安工作“了解不全、掌握不透、剖析不深”,做出监督提出意见后,公安机关往往是先做好解释工作,再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整改。而对直接监督的部门做出的监督决定后,公安机关通常是立即整改,坚决执行。两者效果不同的本质原因是,直接监督较间接监督专业性更强,指出的问题往往更尖锐、更实际、更具有指导意义,导致公安机关尤其是部门领导重直接监督而轻间接监督。
3、执法管理监督制度不落实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实践中,许多执法制度和监督措施并没有完全得到实施,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发挥不了作用。目前,现行的公安监督体系对当前公安执法和公安队伍建设规范化发挥着较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事前、事中监督流于形式,事后监督偏软、达不到警示效果。公安监督活动不是断章取义,更不是就事论事,它不但具有专业性、广泛性,同时还具有经常性和稳定性。在实际工作中,“事前监督靠教育,走表面化;事中监督靠制度,走程序化;事后监督靠处理,走惩处化”,没有形成一整套公安执法监督的程序和监督标准,监督偏右、靠左,甚至流于形式。如,在公安执法不规范行为的监督过程中:事前,经办民警违规办案,侥幸心理认为可以通过。事中,案件把关领导和法制部门认为,“不能打
击民警工作积极性”、“要协调好办案单位的关系”,让审核监督关流于形式。事后,违规办案出了问题,社会影响恶劣,网上骂声一片,领导重视后,纪委、督察部门介入,案件重新办理,经办民警被严厉追究责任甚至处分等等。
三、加强公安监督途径的思考
现阶段,加强公安监督的途径,要以日常教育为根本,以制度完善为基础,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切实协调好各类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统筹发挥好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的作用,不断强化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不断创新公安监督新途径,着力构建全方位公安监督体系。
(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积极参与
公安监督是一项涉及公安、法院、检察院、人大、政协、纪委、信访、宣传等多部门的系统性工程。要始终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将公安监督纳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各级党委一把手负总责,对公安监督工作统一做出规划和部署。具体实施由纪委牵头、政法委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公安主动配合形成“组织到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公安监督良性局面。09年云南“躲猫猫”事件的成功处臵,充分体现了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对加强公安监督途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该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李荞明羁押于晋宁县看守所被殴打死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公安监督体系中各类主体迅速介入。在云南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外部监督主体云南省委宣传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接待了“网民调查团”,回应了群众、网民的质疑,引导了舆论的正确方向。内部监督主体云南省政法委立即指派了直接监督主体昆明市公安局(晋宁县公安局上级公安机关)和职能监督主体检察机关共同调查事件经过。随后,云南省检察院公布了调查结果,并对看守所执法不规范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最后,内部监督主体纪委作出了公安机关领导相继处分、主要责任民警辞退的处理结果。
(二)继续做大做强内部、直接监督,完善外部、间接监督
1.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公安监督干部队伍。“己不正,焉能正人?”没有一支过硬的、高素质的公安监督队伍,则难以开创公安监督工作的新局面。在这方面,既要强化干部素质,也要建立一个与严格的监督机制相匹配的选拔制度,并兼顾公平、公开、公正。此外,公安监督干部要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不断提高抵御腐蚀的能力,要牢记使命、勤奋工作,坚持原则、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肃工作纪律,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执法水平,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重任。
2.广开监督渠道。如投诉信箱、直通电话、网上问答等,让监督直接化、快速化、大众化。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加强监督途径:聘请社会检查员、监督员(敢于留下“挑刺的”,而更换只讲成绩、好话的监督员);借助民警家属工作委员会,了解掌握民警“生活圈”、“社交圈”等情况,对“八小时之外”也进行监督;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等等。
(三)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艰巨繁重的执法任务,异常复杂的执法环境和各种巨大诱惑的严峻考验,要确保公安民警不动摇、不退缩、不掉队、不变质,必须做到管理要严、要求要高。一是要定期分析民警的思想状况。定期对民警开展执法行动专项检查,从中发现问题。定期对有问题的民警思想和工作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意见。注重查找,发现民警苗头性、倾向性违法违纪等问题,做到事前监督。二是要强化法制部门、督察部门以及检、法等单位的事中监督。法制部门、检查机关和法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规定审核办案机关办案进程,对违规问题坚决指出,督促整改。督察部门要按党委部署,定期检查各级公安机关执法情况以及专项工作开展情况,督促落实,切实做到事中监督。三是处理违纪行为要依法、依规、合情、合理。要注意处理从严的问题,对非主观因素造成民警违规的问题处理要慎重,防止处理过严,从而挫伤民警个人甚至一批人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警务保障,从后勤上预防公安腐败
长期以来,相当多的公安机关后勤保障不力,靠收费罚款来补充经费的不足以维持正常运转,造成基层公安机关的民警受利益驱动,滥收滥罚现象严重,违
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
现代警务保障应从单一的物质条件保障向政治、法制、信息、技术等综合保障转变,对公安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证,既要有政治方面的保障、法律方面的保障、体制方面的保障,又要有人力资源保障、经费保障、技术装备保障、社会环境保障等等。警务保障的加强,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公安民警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五)创新公安监督的新途径(根本出路)
新时期、新阶段对公安监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实现公安监督工作新发展、新提高,关键是要在创新公安监督新途径上入手,具体做到“四个结合”。
1.坚持监督与并重转变相结合,构建监督防御体系
按照***同志提出的“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权利行使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的要求,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督防御体系。一是由重组织监督向组织、社会、舆论监督并重转变。在强化组织监督的同时,从社会各界聘请社会监督员,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二是由重任前监督向任前、任期、离任监督并重转变。实行任前考察、任前廉政谈话制度,防止“带病提拔”,坚持离任审计制度,杜绝“带病离岗”;三是由重工作圈向生活圈、工作圈、社交圈监督并重转变。采取多种方式,如加强对公安民警“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管理;四是由对民警本人监督向民警、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监督并重转变。
2.坚持监督与制度相结合,切断违法违纪现象的源头
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用制度规范“人权、事权、财权”,切断腐败源头。一是规范人权。加强干部任用监督,严把“四关”,即:素质关、考核关、审批关和程序关,强化事前控制、事中约束和事后惩戒机制,探讨干部任期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使用机制,实现干部人事制度的透明化运作;二是规范事权。公安工作权力很大,公安执法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加强公安监督,要通过规范公安事权入手。通过加大警务、政务公开力度,结合实际,制定公安执法行之有效 的规章制度,积极推行“阳光”警务等方式,规范事权,结合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规范财权。关键是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在目前财务“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上,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强化资金的统筹安排和跟踪追效,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加强民警队伍管理,按照公安民警队伍正规化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中的组织制度、宣传制度、优抚制度、督察制度、信访制度。
3.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深化反腐含义
公安监督工作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总体部署,以服务公安工作中心来开展。应继续在强化工作措施、拓宽监督渠道、提高工作水平上下功夫,不断创新与丰富服务载体,对公安机关存在的作风粗暴、“吃拿卡要”、执法行为不规范等开展执法监督,对违纪人员进行严肃惩处,做到“想民事、解民忧、帮民难”,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依法行政服务水平,推进执法工作法制化进程,塑造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为社会稳定提高坚实的安全保障。
4、整合监督力量,完善监督机制
目前,公安机关内部已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反腐败工作格局。公安监督工作也应当引入这样的机制。一是确立纪委牵头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纪委作为党的一级组织,在组织协调监督工作上更具权威性,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执法形势,推进执法监督工作。领导体制上要相对统一,确立督察长主管执法监督工作的领导方式。进一步理顺内部监督关系,完善纪检监察以人为主、法制部门以事为主、信访部门以信访投诉为主、审计部门以涉法财物为主、督察部门以现场执法为主的监督职责和工作模式,有效解决监督职责不清、工作内容交叉、监督对象疏漏、综合效能不佳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监督部门的工作协调制度。在工作制度上,要利用公安内部执法监督委员会、反腐倡廉联席会议、纪委委员会议等组织形式,将执法监督的组织协调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定期研究执法状况,针对执法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执法监督活动;协调解决执法监督工作遇到的具体问题;研究
需要查处的执法违法案件、过错责任追究问题。三是落实公安部提出的基层公安机关纪检、监察、督察、审计合署办公规定,解决基层监督部门人员不多、力量分散问题,努力达到既充分发挥各自监督职能作用又有效形成监督合力的目的。
5、坚持监督与惩处相结合,拓展监督效果
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必须贯彻***提出的“建立制约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把执法监督贯彻于执法活动全过程”的要求,按照“端正监督思想、整合监督力量、强化执法监督、确保执法为民”的思路,来研究解决强化执法监督中的问题。通过监督发现违法违纪案件线索,严肃查处违法违纪现象,既是监督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扩大监督工作效应、震慑违法违纪现象的客观要求。通过继续搞好执法执纪部门的案件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案件质量、保证查案综合效果的前提下,内挖潜能,外聚合力,加大惩处力度,使监督与惩处有效地结合,扩大监督的影响效力。
参考文献:
1.《关于公安机关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的建议》 公安部党委 2.《公安管理学》 警官教育出版社 杨建和主编
3.《公安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审计业务培训资料》 公安部党委、监察局、督察局、审计局编写
第四篇:关于新形势下公安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巡防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巡防队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面对这种新形势,如何打造一支时刻“拉得出、打得响”队伍,就成了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笔者就根据巡防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应对措施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新形势下巡防队伍思想变化的新特点
一是由“言不及利”到关注物质利益。几年来,大队全体同志一直信奉着无私奉献、忠诚牺牲、为民服务的价值观,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以精神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在调动积极性方面极易奏效。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的机制已在无形中成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重要杠杆,经济利益对人员的传统思想观念形成了极大冲击,人员的价值取向开始由过去的奉献牺牲、言不及利逐步到关注、追求物质利益,从过去的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到今天的公开化。
二是由听话服从到要求平等交流。过去“我说你听,我讲你通”简单说教式的思想工作模式已变得越来越不被队员所接受。队员更多的是希望和领导有一个平等的交流、真情的探讨,不再愿意接受“通不通三分钟”强迫命令式的思想工作。
三是由跑着干、等待组织关怀到民警被追着干、找组织关怀。部分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有的稍微干一点就向组织要待遇,过去朴实的作风、主动干工作的劲头减弱了,民警由跑着干、等待组织关怀到被追着干、找组织关怀。
二、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巡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落实上“二个不叫真”和措施上“一个不到位”。
“二个不叫真”为:
一是对制度的落实不叫真。现在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民警不遵守制度,纪律实施至于宽,甚至是放纵,没人真正管,没人叫真。
二是对有问题的人、事不叫真。对存在问题的人和事态度柔和,轻描淡写绕着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谅的成分多,批评的成分少。
“一个不到位”为:
从优待警的措施不到位。民警最基本的休假等权益得不到保障,没有真正把从优待警摆上议事日程,只说不做、说得多、做得少,民警往往被“从优”。
三、加强队伍建设的工作对策
针对以上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了总结,认为抓好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即:突出三条主线,抓住三个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一是突出政治建警主线。
二是突出领导班子建设主线。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核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仅关系到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公安工作全局。只有不断加强公安机关的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支团结、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班子,才能带出一流的队伍,干出一流的业绩,带领广大民警开创公安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突出提高全警业务素质主线。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业务培训,抓好培训组织领导,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二)抓住三个重点
一是抓住规章制度管人重点。制度执行的好不好,领导很关键。要想用制度管住人,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执行制度,执行制度既要严又要有人情味。所谓严,就是让被执行者知道有这规定和违反的后果。所谓人情味,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区别对
待不是不执行制度而是要分清主观客观原因,当时的环境条件,急缓程度,人性化使制度落地。
二是抓住典型引路重点。就公安工作来看,每一项工作在进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有许多不确定性,要想积极健康推进,需要有一个示范,有一个标杆,或者说需要一个打前战的领头羊,而典型正是某项工作的先行者、探索者、成功者,通过他们示范,向他们看齐,可以减少许多失误和成本。
三是抓住奖惩分明重点。奖惩分明,就是要奖优罚劣,是非分明,主持公道。对任劳任怨工作,加班奉献工作,勇于创新工作的同志和事,要大张旗鼓的给予表扬,让奉献者得到安慰,形成正气感,让民警感觉到领导主持正义和公道,提高民警对领导的信任感和公信力。要允许人出错、犯错,更要允许人改错,要给人时间,给人机会。对极少数害群之马,反复说服教育,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必须依规依纪予以查处,绝不手软,绝不留后患。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政治思想工作就在具体业务工作中,两者相为一体,互为作用。
二是处理好“一把手”和教导员的关系。做为“一把手”,要有谋事之略,谋大事,谋全局,谋工作方向,谋完成工作措施,做到统揽全局而不包办具体事,以适度的揽与放,驾驭全局,把日常事物性、具体工作交给副职。作为教导员、副职,要强化支持“一把手”的意识,协助“一把手”做好全面工作。
三是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局部服从整体,反对片面强调局部,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的分散主义和个体主义。同时,也反对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益的绝对整体主义。我们的总体工作不是简单的一个个部门加起来的总和,而是大于这个总和,要按照整体思路和工作来开展工作,这就是整体,同时各业务线在工作中创造性工作,又促进和完善了整体工作。
第五篇:关于加强街道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关于加强街道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新村街颜 璠
干部队伍是我们党执政的实施者和承担者,是党的执政主体。干部的素质、能力、水平如何,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在新村街3.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街道的机关干部就是建设新村、发展新村,为新村近10万百姓谋福祉的主力军。如何按照“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爱民型”的要求建设干部队伍?如何按照“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破难题、敢担风险”的要求提升干部素质?这是促进新村和谐发展的关键,也是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对我们提出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当前街道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上,服从意识、合作意识、争优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服从意识、合作意识和争优意识的缺乏和淡薄,是制约我们工作不断上新台阶的无形的思想障碍,是我们必须正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服从意识不到位。下级服从上级是政府机关最重要的组织原则之一,是政令畅通的有效保障。目前,我们的队伍中,仍然存在贯彻上级指示、精神不及时、不完全、不到位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质量、工作水平和效率。
2、合作意识较欠缺。协作互补是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事半功倍开展工作的最有效途径。但是,目前我们的科室与科室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主动合作较少,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往往导致多个部门“分抓共管”一件事,不仅浪费了人、财、物资源,也为基层增加了负担。
3、争优意识不够。干部队伍中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消极思想,甚至还有“无过便是功”、“明哲保身”的想法,只要能完成工作任务,不一定要做到最好。有时思维活跃了、做法创新了,反而出差错、不讨好,“湿手粘面粉”惹来麻烦。
(二)工作作风上,责任心、学习力、务实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部的作风,是执行能力、工作水平和方式的集中体现。干部作风的好坏、办事效率的高低,对内关系到凝聚力,对外关系到吸引力,对上关系到注意力,对下关系到号召力,是决定队伍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街道干部队伍的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机关形象和服务质量有所提升,但我们也要
清醒地看到,队伍中仍然存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学习主动性较差;工作流于表面不扎实等现象。
1、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事业心、责任感是一种精神面貌、工作姿态和思想境界。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事业心、责任感,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相对弱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可以说,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我们的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激情不足、工作精力不集中、工作标准不高、责任心不强的情况。有的干部不求上进求安稳,不求纪律求自由,“十分准点”上下班和“一句话”首问责任制的现象比较明显,遇事拖拉、推诿的情况普遍存在;有的干部缺少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图享受不讲奉献,只比待遇不比贡献。
2、学习的自觉性和动力不足。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夯实理论根基,提高工作水平。但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学风不浓的问题仍然存在,个别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强调工作忙,即使学习也是“人到,心不到”,有的虽然也在学习,但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学用脱节,缺少理论又轻视理论,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学与不学都一样,凭经验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3、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还不够。求真务实,就是各项工作要立足于“实”、扎根于“实”,作风要实,工作要实,政绩要实,只有这样,才能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有的干部工作不细,说的多,做的少,只“绘图”,不“施工”;有的干部思想浮躁,凭老印象、凭老经验办事;有的干部做一分,写三分,“吹”十分;青年干部普遍存在“下沉”精神不强的现象。
(三)方式方法上,事前策划、换位思考、调查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做任何工作,都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反之,方式方法不正确,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研究当前街道各项工作的推进,在方式方法上,比较欠缺的是事前策划,计划少;方法简单,换位思考少;做到哪里是哪里,调查研究少。
1、工作中计划性不够。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只有预先做好了安排,有了准备,有了计划,才能把事情办好,才能明确奋斗目标,有了具体的工作、活动程序,也就有了监督检查的依据,这样可以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从而也就可以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使工作有条不
紊。在当前街道的许多工作中,尤其是需要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完成的工作中,往往缺乏的就是事前的策划。有的部门计划归计划,操作归操作,丧失了制定计划的意义;有的部门只有长计划没有短安排,工作杂乱无序;有的部门定计划是为了“敷衍”上级部门的要求,并不是真正指导工作。
2、换位思考精神较缺乏。孔子曾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教育我们凡事要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多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中,不仅科室与科室之间的沟通需要换位思考,科室与居委会之间的沟通也需要换位思考,工作人员与工作对象之间更需要换位思考。目前,我们的干部比较普遍的存在工作方法单一化、程式化、表面化,缺乏换位思考的精神。
3、调查研究的方法还未被正确认识和使用。调查研究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深入调研形成的正确导向对面上工作的开展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只有深入实际把调查研究做深做透,才能主动把握发展形势,提高驾驭、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认清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不能自觉以调研成果指导工作,有的即使开展了调研,也是为了完成任务,走过场、走形式,没有深入实际,扭曲了调研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二、形成问题的根源
从表面上看,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个人主观上的原因,但实际上也与管理、考核、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1、使用制度不够灵活。干部使用制度的“终身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只进不出,只上不下,则容易造成庸碌之风难除,官僚之气难消,庸者不下,智者难上,导致干部的流动不畅,新老交替困难,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有效激活,新陈代谢功能得不到合理、正常地发挥,制约了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
2、考核制度不够科学。对干部的考核重实轻虚,对实际工作量化有余,对务虚工作约束不足,奖惩措施偏奖轻惩。政治工作既有实的方面,也有虚的方面,两者必须有机相结合;只重实际工作,轻视理论修养的结果,容易导致干部思想发生偏差,只认工资奖金,不注重工作作风、思想道德建设,难以树立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制约了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
3、督察力度不够强。组织对干部的监督、干部与干部之间的监督、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往往碍于情面你好我好大家好,起不到实际作用,收不到良好效果。监督力度的欠缺,容易滋生腐败,形成不良的工作风气,制约了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与思考
尽管这些不足之处只存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影响到整体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严重损害机关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水平,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形象。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和党政领导班子,要明确工作机制和工作责任,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部署、有检查,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1、从机制入手,以制选人、以制管人、以制律人。
一是引入竞争机制。要使选人用人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环境,不断地使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使优秀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促使干部在思想上有紧迫感,危机感,工作上有目标感、成就感。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要激活干部的工作热情,使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关键是要建立并完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应按照“平时与定期,定性与定量,领导与群众,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原则对干部进行考核、评价,做到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培养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对表现好的干部,要加大表彰、奖励和使用力度;对表现差的,要及时采取告诫、降职等约束措施,以此营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发干部的工作激情。
三是建立“后退”机制。“能上难下”是目前干部使用中的一个难题,要改变这个局面,必须在重视思想观念引导的同时,建立健全干部的任期制、聘任制、试用期制,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刚性”特征的“后退”机制,从制度上保证“能上能下”的实现,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从而不断优化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和战斗力。
四是健全监督机制。对干部的监督要多管齐下,要把干部的谈心谈话、提醒告诫、民主生活会、群众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逐步健全定期监督与不定期监督、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促使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2、从教育入手,加强干部的自身建设。
一是要把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加强纪律观念,搞好机关建设,营建良好氛围。要加强组织观念和职业操守的教育,加大制度的执行力,教
育干部不搞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摆正自身位置,规范工作行为,增强进取意识,培养吃苦精神,强化事业心、责任感,扶正压邪,坚决治理“懒、散、滑”,努力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的氛围,使大家工作在一个风清气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环境里,打造一支真正有凝聚力、有战斗力、团结协作的团队。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经常性的自觉学习意识。要继续坚持有效的教育培训方法,探索有针对性、受干部欢迎的新方法、新内容,让干部坐得下、学得进,人到心也到。要进一步规范完善促进干部加强学习的各项保障制约机制,努力营造“讲学习”的良好氛围。可以尝试建立干部理论学习情况档案管理制度,将干部参加理论业务培训、考试等情况记录在案,整理归档,将干部学习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同时,要建立干部学习成果评价使用制度,将干部学习情况与考核奖惩、选拨任用结合起来,对学习好、进步快的,要及时表扬肯定;对学习差、进步慢的,要加强督促鞭策;对知识陈旧、不适应岗位要求的,要及时告诫调整,以此调动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从管理入手,强化岗位责任制。
一是要加强日常管理。确保机关干部严守组织人事纪律,严格规范干部的办事程序和言行,在工作中尽可能不出现偏差,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岗位责任制。将各项具体的任务分解到每个科室,落实到每个干部,切实做到工作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要建立干部作风建设情况述职制度。每年年终的述职报告中,要对自身加强作风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中心组成员要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可以尝试建立干部作风建设情况民主评议制度,促使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树立良好形象。
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在相同的软硬环境下,最终取得不同成就的差异,其原因就在于人。我们的事业同样如此。因此,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其内涵将不断发生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常抓不懈,也只有坚定不移地常抓不懈,才能使我们的队伍永葆生机活力,使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才能为建设和谐文明的新村辖区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