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实践研究方案
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实践研究方案
吴江市震泽实验小学课题组
〔研究背景〕
1、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氧”。如何从实践层面进一步挖掘祖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知悉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让他们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中的传统美德融入自己的践行中,从而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已成为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2、我镇是江南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校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传统名校,沧海桑田的演变给后代留下了厚重的学校文化。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懂得我们的国家迫切需要培养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素质的真正适应公民社会需要的未来公民。这对教育战线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基础教育因此开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刻变革。青少年的德育价值取向因此愈来愈受到关注与重视。因而,我们应该认真总结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新植入先进文化的因子,使之成为我校的一种品牌,成为德育建设的有力船桨。
〔概念界定〕
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古往今来,已经融汇成一派浩瀚的巨流。我校充分利用本镇的地理文化优势及教师、网络、图书馆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编写了独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实验与研究,形成了一套能够切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校本课程教材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校本课程教材包括《太湖蚕》、《慈云被》、《禹迹魂》等,在家乡前贤的伟业和德行基础上扩展,选取了“忠、仁、仪、俭、孝、礼”等方面的故事,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涵盖了哲学、伦理、政治、修身诸多方面。阅读这些小故事以及由此进行生发拓展的课外阅读(例如阅读P8上的小故事《精忠报国的岳飞》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收集阅读岳飞的诗词及当时的创作背景等等,以更具体实感地了解这位人民英雄及他的人文情操),这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更有益于学生批判地继承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德育价值取向:德育价值取向是主体实施德育时在价值观念和实施方式上的选择。在德育过程中,价值取向是使德育价值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试图以传统文化中的“忠、仁、义、俭、孝、礼”作为德育的内容,并使之成为学生的价值取向。
本课题的内涵:就“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这一根本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和再认识,通过让学生对校本教材的诵读、精读和研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
〔理论基础〕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积极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
2、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情境教育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儿童发展的许多因素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促进儿童发展的“五原则”;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突出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情境教学以“有形”、“有情”、“意境广远”且“理寓其中”的特点,为学生诸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
[研究目标]
1、当“传统文化”这一概念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之时,其内涵的深刻性和边界的模糊性常常困扰着学校管理者。因而,该课题的研究,在进一步挖掘、把握基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整合本镇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紧扣学校教学的客观实际,积极探索如何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不断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具体表述为:
第一,审视本镇的历史底蕴、现实形态和未来规划,审视学校个性和内外部环境,提炼出具有校本性质的传统文化的若干要素,整合成新的德育理念系统。
第二,学校在理念系统确立之后,相应地对规章制度的健全、传播时机的选择与传播方案的策划、教师培训的导入等进行全面统筹、有序推进。
第三,对 “传统文化”引进课堂,融入教学的的规范重新界定
2、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用“传统文化”这把钥匙去提升青少年的德育品质,建成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3、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提升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研究内容]
1、基于全面实施青少年品德教育的“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再造研究。
2、基于全面实施青少年品德教育的“传统文化”中管理文化的再造策略研究。
3、基于全面实施青少年品德教育教育的“传统文化”中行为文化的再造策略研究。
4、基于全面实施青少年品德教育的“传统文化”中课程文化的再造策略研究。
5、整合学校传统文化,进行学校文化再造的研究。[研究策略]
1、创设自由的课堂生活氛围
2、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
3、教师学生多维合作探究交流
4、借助各种媒体创设情景
5、探寻多样的评价方法
[研究方法与原则]
(一)研究对象:全校师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德育的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行动研究法
组织教师充实自己的理论,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日常的研究活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探寻好的方法,使学生乐学。同时进行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的教学评比活动和子课题研讨活动,邀请专家指导,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研究的水平。
3、调查问卷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测试等方法适时向学生了解课题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
4、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
5、通过科学统计法形成阶段成果和终端成果。
(三)研究的原则
1、情感性原则。课堂上不但传授知识,还应该有情感的交流,以情导行,以情启智。
2、活动性原则。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离不开活动,生活化离开活动,也就失去了基础。
3、主体性原则。生活是学生的生活,传统文化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主张尊重生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4、整体性原则。在开展传统文化阅读研究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使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
5、创新性原则。课题研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得出适合时代生活的优化的教学策略。
[实施步骤]
本课题采用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办法,在每一年段结束前,运用评价手段检测实验的效度。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实施研究的侧重点。预期分四个阶段加以实施:
1、课题设计申报阶段(2009.3 ~2009.5)。对课题进行论证,形成课题论证报告,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
2、前期实施阶段(2009.6 ~ 2010.6)。成立课题组,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并付诸早期实施。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各子课题形成阶段研究论文及个案研究并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
3、后期实施阶段(2010.7 ~2011.7)。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的再深入,理论的再升华。
4、结题鉴定阶段(2011.8~ 2010.1)。各子课题进行终端研究,形成研究论文集和个案研究集。课题组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聘请省、市教科研专家进行鉴定,并将研究成果予以推广。
[课题实验成果表达形式]
成果名称
“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的相
关论文
阶段成果(限5项)
优秀校本课程教材 优秀课堂教学个案汇编
中期研究报告
教材 文献汇编 研究报告
2010.6 2010.6 2010.10
姚海军 沈玉林 李建明
学校文化汇编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论文 文献汇编
2010.6 2010.6
负责人 李建明 沈利中
[课题成员] 组长:杨卫国副组长:李建明
组员:沈利中、姚海军、沈玉林、陈碧波、马许瑾、钱惠中、孙林江、李伟明、邱建芳、吴国华
第二篇:浅谈新形势下本真德育价值取向的回归.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新形势下本真德育价值取向的回归 作者:张伏力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9期
[摘要]在新形势下,中国社会的价值导向发生了明显错位,高校德育存在着弱化的趋势,其原因在于经济体制转变和网络发展带来的对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冲击,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回归本真的德育。
[关键词]德育 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张伏力(1967-),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江苏 淮安 22300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83-0
2一、新形势下价值导向的错位
在一个社会处于平稳发展的时期,信仰作为社会的凝聚中心与整合力量可以顺利地发生作用,这被文化人类学称为“工具性连环”。价值观是社会思想道德观念的核心。我国所崇尚和倡导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是集体主义,表现为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并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为世人深信不疑。然而,当一个社会处于转型或动荡的时期,在剧烈变革中,信仰在施展其整合力量时,常常会遭到一连串的背离和冲突,原来信仰的“工具性连环”被打破了。在商品经济大潮汹涌而至的时候,原有的信仰系统凝聚性作用减弱,特别是年青一代期望能“脱胎换骨”,寻找新价值意义,“信仰危机”一触即发。在这种环境下,社会的价值导向也有明显的错位。具体表现在:
1.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实践历程的反思和评价过于尖锐。诚然,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轻视个人利益、个体意识的片面性,在批判“成名成家”和“个人奋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在集体主义献身精神中,伴有“驯服工具”的盲目性,使个人才智和能力的发挥受到某种程度的压制。但是,那时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是适应当时经济基础需要的,它使社会道德风尚蔚然一新,成功地凝聚起建设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舆论。在思想理论界,一些“时尚”的社会主义“早产论”“失败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党的领导“淡化论”等“理论”十分流行。一些人以发展商品经济为由,竭力鼓吹“一切向钱看”“为钱正名”,为“个人主义”和“唯利是图”正名,从根本上否定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础。这对于还未完全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年学生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冲击。
2.对西方文化价值过分宣扬,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分贬低。似乎,只要西方比我们“富”的、比我们“强”的我们都要学,而其他的价值完全可以抛置脑后,出现了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和“崇洋媚外”心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价值取向,同它的传统文化背景有着继承关系。然而,在这个走向“后喻”文化的时代,年青一代对传统的东西表现出天然的反感。加之,大学生思想活跃,批判意识较强,求新的欲望强烈,不满足也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结论。一段时间内,民族虚无主义的噪音甚嚣尘上,一些人把中华民族的所有文化传统都视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鼓吹“全盘西化”。
二、价值导向错位的主要原因
1.经济体制转变对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它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其中体现于思想道德领域,则是新的伦理观念和原则的出现:(1)义利关系重新整合。过去许多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念受到怀疑和否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得到重视,象征物质利益的金钱得到了正确的定位。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于务实,注重物质利益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追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的一种进步。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以利益为主导”的道德价值观的错误倾向,冲击人们的道德观念,构成了社会转型期又一价值观冲突——利益和道德的冲突。(2)个体价值得到张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进一步地冲击了传统的以整体取代个体、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深化,进一步瓦解了已经根深蒂固的个体对集体或国家的稳定的依赖感,取而代之的是必须依靠自我奋斗、自我拼搏的“个人”观念。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人的多种需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唤醒了被抑制的“自我”与“自主”。(3)功利主义盛行,精神信仰缺位。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分重视,相应地引起了人们精神需要的旁落,社会缺乏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理性来支撑、促进国民的人格完善。当前,中国社会中普遍出现的“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意志丧失”“信仰危机”等现象都是社会转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益而轻视道德所造成的。
2.网络对我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青年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技术伴生的新冲击。与网络技术相伴而产生的是一种被称为网络文化的文化新形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其隐含的各种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并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1)网络交往加剧了大学生的伦理困惑和价值冲突:一方面,由于网络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等特点,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即使是以往对于个人行为、个体道德起着强有力监督作用的社会道德舆论,在网络面前也逐渐失却了调节能力和地位,网络伦理危机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日渐凸现出来。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跨国界性,使网络信息呈现出多维性。行为主体面临着多元的道德选择,而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冲击,又加剧了大学生的价值冲突,这导致他们的思想常常处在迷茫和困惑之中,价值目标模糊,经常性地陷入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之中而感到无所适从。(2)网络为西方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方便。由于目前互联网上大多数信息的载体都是以英文为主的西方语言,西方社会所推行的“文化帝国主义”“传媒帝国主义”正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传播给
大学生,使高校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受到信息霸权的严峻挑战。大学生长期在网上“冲浪”,受西方文化信息的熏陶,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易于受到“信息侵略”乃至“信息殖民化”。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者很难控制网络信息的传播,无法对不良思想和观点进行拦截。而各种错误的、庸俗的、虚假的信息垃圾会对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极大误导。(3)教育者对大学生道德控制的难度加剧。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教育者在学生中传播信息的权威地位被颠覆。随着网络使用率和普及率的提高,教育者原先具有的对于大学生信息控制和道德行为指导的优势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的使用与普及形成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全球无障碍空间,学生通过网络所接受的东西远比学校正面教育的东西要多,兴趣也更大。他们不再简单地按照教育者事先设计的思想和目标去理解、领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对于大学生所接受信息的修正与行为的规导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冲击对高校传统德育的适宜性提出了挑战。传统德育的单
一、正面的灌输手段在网络面前显得软弱无力,长期以来的层层“管制”、处处“防范”的“教育”格局已被网络打破。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高校德育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式。
三、走出困境: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
回归本真的价值取向,在于回归人自身,在于以人的维度来思考德育的走向和功能。“在新的发展途径中人已经成为考虑的中心”。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在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里,德育的本体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社会里,德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使人把道德追求看做人生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看做人生不断向上的追求。在此意义上,“本真的教育是一种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积极意义世界的教育,使这两种教育协调与统一”。进入21世纪,以知识经济为依托的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仍然是实现人的尊严、自由和解放。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应用,人类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生活条件,而且通过知识的发展、创造和应用过程,人们可以充分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及展现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以创造性的工作所产生的成果为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做出贡献。所以,当代高校德育的全面回归最终应落实到人的价值层面,必须以开放的发展的姿态,消解传统的教化权威,唤起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尊严,关注个体的理性自觉,营造自由的交流情景。
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除了要回归到抽象意义上的人自身以外,还要立足于特殊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在学校德育中,高校德育主要是一种成人化的德育(只有极少数大学生直到毕业前还处在法定年龄以下)。青年处在一个以未来大于过去的实践领域不对称关系为特点的年龄,在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年中,大学生是极为特殊的一群。虽然他们正处在社会化进程中,但这种进程本身就具有面向未来的准备性特征。有学者认为,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社会化的不连续性将在社会成员的青年期出现。有研究也表明,在未开化的社会里,从无责任的儿童地位向有责任的成人地位的过渡是逐渐完成的;而文明社会中的这种过渡则是通过青年期的角色突变来完成的。这种社会化的不连续性必然在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的心理上产生极大的震荡,引发诸多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作为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的群体,在知识水平、文明程度和人的素质上,青年大学生应该更能体现和代表社会的未来发展。尽管大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作为社会青年的中坚力量,这批人走向社会后,会对社会各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需
要通过德育帮助学生完成社会角色的突变和过渡,在实践中联系学生思想中的新动态,从学生的思维出发,在他们的语境中开展德育工作,进而实现德育的效能。
任何一种社会道德只有转化成人的个体道德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现实道德。这一转化并不是自发的,而需要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并不等同于道德灌输与说教,而是要遵循品德内化的规律,通过教育唤醒主体的道德自觉和内在需要,转化成主体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过程。学生的需要是学生内心接受的前提,德育的开展要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德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道德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规范,只有在个体那里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只有融入个体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实际行动的过程之中,并转化为个体的实践精神和内在素质,才是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恰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人的道德水准的提升就是精神的进化。但是,学生的需要并不都是和社会价值导向契合的,在很多时候还有偏离和反向,这就需要激发学生产生特定的兴趣和需要,使学生对不感兴趣的德育内容也慢慢产生兴趣和需要。高校德育的重心应从学生的各种体验和精神感受为切入点,并逐渐在德育内容的规范和引导下把体验升华为道德信念,使体验本身的价值彰显于德育中,积累、沉淀而内化为一种品质。
[参考文献]
[1]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OL].http://lsg.cnki.net/grid20/detail.aspx?QueryID=84&CurRec=3,2003-03-10.[2]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J].读书,2004(5).[3]袁贵仁.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6).[4]林均敬.精神的家园——当代大学启示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9(4).[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7]丁祯彦,朱贻庭,等.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述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第三篇: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
中册镇临泗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
我校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动力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二是实验性、示范性、带动性的学校定位;三是生源区域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特点。
一、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为指导,根据德育论、德性论、系统论基本原理,贯彻落实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指示精神,对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评价进行系统化研究,确立并实施学校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工作原则
1、充分认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学校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循序提升,课程、教师、学校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三块基石。
2、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是“引导者”,是“身教者”,负有作为学生榜样的责任。教师要有道德教育意识和不断提高道德教育能力,要做高尚德行的践行者。
3、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从儿童和少年的生活出发,要实施体验德育,不要任意拔高德育目标,不要把目标当成起点。
4、学科教学与德育专业课程具有同样重要的德育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学科教学中存在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还体现在学科教学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道德的过程。因为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又有群体交往的合作与分享、奖励与惩罚、信守与承诺等。
5、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是对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探索,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包含所有的学校德育工作内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部分为纬,以低年段(小学1——3年级)、高年段(小学4——6年级)学段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工作课程体系。
(一)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目标体系
1、德育目标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规格要求,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在将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奠定基础。
目标体系要体现学校特色。我校以“有理想、敢担当、知感恩”为校训,必须使“公正坦荡、正大光明”成为学生的德性标志。要重点关注个体生命的发展,关注人文精神的建构,关注美好心灵的塑造,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使工作、学习在公明实验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公实特色”。
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目标体系的原则。
1)总体目标,一以贯之(总体目标涉及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学段和班级目标不必要面面俱到,但必须坚持正确启蒙、始终如一的原则。此外要注意形成特点,坚持“回归传统,注重人伦;营造环境,注重和谐;务求实效,贵在创新”的工作理念)。
2)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参考目标体系要点)。3)年级目标,具体明确(自行分解)。
4)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情意不能偏废,言行必须一致)。
3、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目标体系要点。
低年段: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高年段:健康心理的养成、意志品质的形成。
(二)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内容体系
1、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所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现实社会的要求出发。
德育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所有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在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
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内容体系的原则。1)德育内容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2)要形成规范、成序列的内容细目。3)“五大要素”要有体现,具体内容必须层次清楚。4)要注意内容上的衔接,要分学段循序渐进。
3、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内容体系的细目在本方案的第四部分。
(三)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途径体系
1、德育途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的渠道,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学校德育主要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其他各科教学、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和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学校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和心里辅导、家庭与社会教育,就我校而言,还包括个性拓展课程、大课间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
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途径体系的原则。1)德育途径要对应德育内容,德育活动要有明确目的。2)相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落实。
3)德育途径有主有辅,要突出主要途径,利用好辅助途径,注重协调配合。4)德育工作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必须要目标一致,形成合力。
3、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途径研究重点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改造、班主任工作、家庭与社会教育。
(四)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方法体系
1、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手段。
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法体系的原则。1)德育方法要对应德育途径和德育内容。2)要善于组合多种方法落实德育内容。3)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注意倾注情感。4)德育方法贵在创新。
3、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在实施德育方案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方法,为德育一体化实践研究贡献智慧。以下分类和方法仅供参考。
1)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2)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
3)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
4)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
(五)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管理体系
1、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之间、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增强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它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和保证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功能。
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项内容。
2、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管理体系的原则。1)健全和理顺德育工作领导体系。
2)增强教师队伍德育工作意识和德育工作能力。3)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4)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立体网络。
3、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管理体系的策略。
1)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以学校行政为核心,大队部、团委、德育处为龙头,大队长、团书记、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以及其他教职工共同参与管理的学校德育群体。
2)营造“教师身正,人人为导师;学生乐学,人人受关爱”的良好育人氛围。3)以校本研修为契机,集思广益,定期为班主任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
4)创办《公明实验学校教科研》月刊,建立班主任工作思想交流阵地,表扬德育先进个人和集体,宣传德育要求等。
5)以常规为本,把常规教育落到实处,尤其抓好细节教育:爱校爱班、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清洁卫生、公物、礼仪、课间操、乘坐校车等等。
6)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浓郁的文化氛围。具体措施如建设一面学生展示自由空间的民主墙,或主题空间乐园;建设“心语即时帖”交流平台,软性开展心理教育、生命教育、观念教育;校务公开栏建设宣传栏、表扬栏;办好广播站、黑板报、校报等。
7)开展“大手牵小手,互助共成长”活动。8)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9)在家长委会的支持配合下,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家校互动。
(六)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评价体系
1、德育评价是根据德育目标,对德育工作的条件、过程和绩效进行的价值判断。德育评价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体化实践研究的评价体系包括校长对班级德育工作和教师教书育人的评价、班主任及教师集体对学生个体的品德评价两部分内容。
2、评价体系既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具体、简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难点是量化的指标体系。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评价体系将根据以上原则另行制定。
第四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22.4
课改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且是一门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价值目标等诸多方面,都与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课程能不能正常开设、教学内容能不能切实完成的问题,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的实践活动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陪学生玩”的层面。我们仅仅以学生“玩得高兴”为目的,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兴趣的培养,而始终没有把能力的目标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我们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与“直接体验”,忽视学生的“探究”与“尝试”,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同于课外兴趣活动。这显然是不符合课程开设的宗旨的。
结合课程纲要和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形象地定位为“爱玩,会做,敢问”这样三个渐进的层次。
第一,尊重与呵护小学生“爱玩”的天性。
怎样才能使孩子们“玩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整合课程资源、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坚决地把学生放在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切实保证他们“人人有的玩”,“个个有所得”。如果活动过于简?危?课堂可能很热闹,但玩过之后一无所获。这样的教学会让孩子慢慢失去热情与兴趣,最终将课堂变得沉闷无比。而如果活动难度太大,学生玩得不顺利,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小孩子感兴趣而且能够“玩有所悟”的实践活动。要做到这一点,整合课程资源的时候就必须遵循“生活化,趣味化,时尚化,乡土化”以及“儿童化”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时以“激发兴趣,锻炼能力,挑战自我”为指针;制定计划时,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严密组织,全程指导,正面评价,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爱玩”之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二,培养与锻炼小学生“会做”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里面清楚地说明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广泛的社交能力,干练的组织能力和熟练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敏锐的问题意识。所有这些能力,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会做”的能力。
反观我们的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到最后却拿不出像样的成果来。就是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也是作工粗糙,毫无创意。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要想让小孩子真正学到动手操作的本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就不能“放羊”!课前准备中,我们要制定详细计划,作出周密安排,要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具体拟定切合小学生发展水平的能力目标,保证每一堂课都能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以培养学能力为核心,严格要求,耐心指导,确保学生逐步实现“会做”的目标。
要培养学生“会做”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贯彻“具体示范,全程指导,鼓励合作,及时反馈”的流程规则。所谓“具体示范”,就是老师要“手把手地教”;“全程指导”,则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指导,还包括有针对性的课前动员和课后评价;“鼓励合作”,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分工合作,成果共享”的成功机制;“及时反馈”则应立足“正面评价”,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提高”为目的。
第三,激发与培育小学生“敢问”的精神。
中国的小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性,尤其缺乏“独立自主”与“改革创新”的闯劲。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立自主”与“改革创新”恰恰成了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作为最具综合实践性的课程,教学中必须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教会学生关爱自然、服务社会,帮助学生不断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与必要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最为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竞争,完善自我”的个性品质,形成一股“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敢想敢干”的闯劲。
如何激发和培育小学生“敢想敢干”的闯劲呢?
美国哈佛大学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有“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的名句。这些都说明“学习研究”是和“问题”紧密相连的。所以,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发性”,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自我实现”放在首位,重视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形成问题,在“猜测与尝试”中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与能力。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欣赏”与“模仿”的层次上,实践课“寓教于玩”,就是要指导学生在玩乐中学会“敢问”!。而这一宏伟目标能否成功实现,关键在于我们的活动课程能不能增进学生“问”的欲望,能不能提高他们“问”的水平。正如陶夫子所说:“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真知!”
学生的学习行为一般分为“观察、模仿、创新”三个阶段。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经历了“观察”与“模仿”两个阶段,而没有“创新”这个重要环节,那将是综合实践课最大的失败。如何才能够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呢?这就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奏。在综合实践课中,我们应该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为抓手,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和“怎么办”。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改革创新”的潜能,才能够帮助学生自发地走上“观察 → 模仿 → 创新”的自主之路。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玩”的课程,首先要保证学生“爱玩”,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玩”学会“做”,通过“做”学会“问”,最终激励学生成长为“有知识,有能力,敢想敢干”的创新型人才。假设我们在设计每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候,都能够全面细致地考虑学生“爱不爱玩?”、“会不会做?”、“敢不敢问?”,并将这些问题逐一落实到教学方案里,贯彻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那么,我们的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都一定能够获得成功,都一定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一份自由的空间,升华他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促使他们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大胆探索”的科学品质,形成“团结协作,成果共享”的健康人格,最终成就辉煌的人生。
第五篇:大学生德育管理及价值取向的构想教育论文
【摘要】新媒体技术及环境的发展完善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社会交流、娱乐生活、日常学习等状态发生了很大改变,对大学德育产生双重作用,在为大学生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同时,由于较难掌握和监控,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带来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德育建设、思政教育、日常服务与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及取向思路产生影响。价值取向在大学生德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德育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新媒体视角下的德育管理工作,应当秉承和谐的社会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进行全新的探索和提升,达到个人与社会、学校与社会、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和谐相处状态,从而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培养高素质的大学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德育;价值本位
一、协同、竞争关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竞争和合作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在高校德育实践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关系,也需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需要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相互协作的精神,这是新时期教育与新媒体时代的目标。合作和竞争,源于合作者之间更好地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源于竞争者之间整合个人优势,源于团体工作的高效率。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是要通过良好的课程设计,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切身体会社会行为与思想,就是让他们提高适合社会生活的能力、掌握社会生活的技能,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熟悉各种沟通技巧,才能养成团队性思维,大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实现。社会不仅需要积极的竞争者,也需要良好的合作者,竞争与合作是人类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也是新时期大学生群体和个人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大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有利于调动大学生提升德育素养的积极性,在高校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大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就是激发学生竞争与合作过程中个人潜力得到发挥,取长补短,通过安排德育课程并发挥其最大功能,培养新时期大学生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利己、利他关系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利己是以伤害某个个体为目的,而达到自我利益的最大满足。利他是有益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有三个层次:把他人的利益视为同等重要;把利人放在利己之上;牺牲自己以利他人。这三者之间的和谐,体现了价值取向中自身与他人关系的公平处理,它要求,当需求与满足趋向不一致时,不仅仅要从人的自我需求出发,还要依据他人或社会价值取向定位及公平性考量,当个人需求与满足的相互关系达到和谐共存程度时,要达到个人需求的必要满足,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的发展完全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否则就演变成极端个人主义,极端的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在教育中都是不利于人的发展的,都是片面的。一方面,要尽量发展个人素质等内在的力量,使其经过教育达到人尽其才;另一方面,教育的重要目标和目的在于个人在社会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理应实现和达成。在利己及利他综合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促成个人内在力量的提升和完善,使大学生在个人素质及其个人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个人、社会与新时期大学生参与意识的形成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为个人要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和人性关怀,而离开社会的个体就会被社会遗忘和边缘化,就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个人受到社会的规范和制约,个人要遵守社会的规则和秩序,这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人和人之间由于所处社会环境不同,其个体也存在明显差异,存在不同的喜好、信仰、思想、追求。社会离开了个体,就缺乏色彩和多样性,就会变得呆板,离开了个体的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个人与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制约及共同发展的。社会的良性发展要以个人的发展为积累,个人发展对于社会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整体性个体努力的结果构成集约化的社会发展模式,个体化发展的汇总和综合,构成社会化的整体性发展,个人与社会在运动中达到利益的平衡和满足。在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德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只有和谐共进才能达到最大的进步,把人和社会的关系割裂开来,人为地加以破坏就会走向极端,表现为一方面过于强调个性的发展与个性满足而排斥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满足而排斥人性关怀,这些都是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才使个人与社会达到和谐统一,辩证地处理了两者的矛盾统一关系。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实践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提出来的,并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认识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大学德育实践中,要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探索更好的教学内容、方法,健全德育评价体系,健全德育评价目标,而这些体系、目标的建立,要在个人与社会、高校与社会、大学生素质提高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中实现,因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相互辅助的系统关系,在双向作用和互相提升的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彰显。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在社会参与意识的提高方面表现显著,大学生对于社会参与的行动力度和意识形态有着强烈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因素及特点对于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有着个人与社会双向作用关系,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参与意识及社会参与价值观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具有强烈和自然的参与意识,不同的因素及标准对于大学生参与意识有着显性化的影响程度。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及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资源优势和整体化效能,不仅要大力提升综合素质和文化知识,更要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及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
四、利益、公平与新时期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社会的变革一般都是在不断地追求公平或者无限地靠近公平中实现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改革勿带仇富心理”。富人赚钱后就得到社会舆论的不理解和大众的仇恨,是一种歪曲的认识和定论,换言之,把富人通过付出的所得补贴给穷人非但不能平衡财富的分配,反而会加剧更大的失衡和不公平。这段话自然有他思考的角度,也有他存在的道理,对于公平及其如何实现提供了思考的维度。就从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方面来看,公平和公正相对于效率和效益而言更具有关键性、冲击性,没有公平、公正作为一切行为准则的前提,效率和效益就无从谈起。不公平和不公正会导致矛盾的激化和递增,进一步加剧和恶化了效率的正面效应,无法实现和谐稳定及资源优化配置,更难以促进合力效果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效能会处于政策终结的尴尬境地,所以公平、公正是效率效益的根本前提和不竭动力。新媒体时期的高校德育在价值取向方面也应该进行这样深刻的思考,教育作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中介和关键环节,既与个人发展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又与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德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德育的终极目标在于统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集约统一体,教育系统和教育活动就是围绕在两者之间不断开展工作、在协调统一中不断发展的,它贯穿于教育内容的始终,都带有价值观的根本性思考。社会发展如果不能够遵照和寻觅个人生理及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发展就无从谈及,在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协调一致的同时,要遵循个人发展的特殊性和独特性。所以,只有把公正作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才能达到社会正义,才能取得效率和效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和谐。塑造大学生责任意识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入手,首先要顾及到大学生基于学习塑造和成才的关键时间点,另外要在思想引领和意识开拓方面进行指导,全方位思考对于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和触及的各个因素,采取行之有效及科学合理的方式确立责任意识培养的有效性和效能化,正确处理利益与正义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2).50-52.[2].陈飞.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在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应用性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1,13(2):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