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中知识库建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企业中知识库建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提升竞争力:
组 织透过知识分享,可以提升执行效率与效益,藉由知识分享与共享,解决顾客或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相关经验的累积与学习,成为组织的知识,并建立一套经验法 则,如此一来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维持长期持续性的竞争力。例如B 公司全球面临组织扁平及获利不如预期的情形下,必须加强知识的积累速度,藉以拉大竞争者的距离;而D 公司的知识管理以整合市场需求及实时的、地区性市场需求为主。
(二)改善跨单位的知识分享:
知 识管理可以解决组织内各单位知识分享的问题,因为各单位中的个人、或部门,可以自由撷取知识库中所需的信息的知识,可以将知识加以有效的集中整合达到加值 效果。在B 及C 公司都需要同时兼顾技术、与顾客服务单位的知识信息与经验积累,透过知识管理信息提供跨部门的分享,与缩短顾客服务的时间。
(三)加速创新能力:
知 识管理的本质即在信息撷取、信息贮存与信息重组,透过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传递与重组,可以加速知识的创新,增加知识的价值。在A 公司即设置有技术训练中心并提供专利奖金;在B 公司他们鼓励以实验及项目,来创造新的技术与顾客服务;在D 公司则透过信息分析,推出独创产品。
(四)降低营运成本:
知 识的积累、加值与创新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并且能实时找到所需知识,解决问题,提升效益,避免顾客流失。最明显的例子如D 公司,由于营运信息均在电子数据库,因此在货物的销售、供应、及顾客偏好等,提供最实时的信息,同时降低库存并降低该公司的管销成本。而C 公司则在建厂及客户服务上标榜聪明复制及虚拟工厂,不仅降低建厂成本,同时亦节省顾客重复查询的时间成本。
(五)降低员工离职的知识损失:
企 业的知识若被系统性的整合与管理,这些知识会随时间与经验,成几何级数或等比级数快速似滚雪球方式成长,不会因员工的离职,而造成企业无法继续成长或知识 被中断的困境。如A 及B公司因科技产业的竞争压力及人力流动,因此将最新技术及主要客户的服务技术,列为知识管理的核心以预防人才流失,造成技术与顾客服务的断层。反观D 公司则因为高阶主管的稳定,带来知识积累与分享的优势,同时因为知识管理的系统化加速新进主管的学习与经验累积。
第二篇:普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全民普法教育已近二十年,经过广大普法工作者辛勤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实现依法治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普法教育不仅形成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形式上也呈多样化,全社会学法用法和崇尚法治的氛围已经形成,运用法律解决各种问题成为一种需求,“四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正在逐步得到落实。但在工作中发现(普法教育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普法的一些方式方法已经滞后,陈旧的运行模式和套路还在运作之中,这些 “惯例”已逐渐现显出它的弊端,造成工作之中的“梗阻”。笔者结合多年普法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看法,以与同行商榷。问题一:规模庞大的征订各类普法教材。这是一项在普法启动阶段中的工作,在前三个普法启动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往往要求基层单位,普法教材人手一册,且每年都下了硬指标。此举使基层普法主管部门成了各类普法教材的“大卖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前十多年教材征订中,由于各部门和单位体制未变,从事普法教育工作的机构健全,单位人员相对稳定,普法教材的征订工作完成的不错。而今改革的步伐加快,许多单位(特别是企事业单位)面临着改制,人员要重组和分流;有的单位被兼并甚至破产……如果再用这种征订教材的方式,是否切合实际,是否会引起基层单位的不满。问题二:名目繁多的收费培训班。培训是普法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接受教育的一种好的方法,主办单位为保证培训的开展和效果,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支付教师、教材、场地等费用也无可非议。但有些部门和组织却偏离了普法教育的初衷,打着办学的旗号,利用各类普法教育培训的时机,收取超额费用,此种做法,在广大要求学法的干部群众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问题三:带有收费性质的普法有奖答题卡和考卷:个别部门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强行向基层单位推销一些普法有奖答题卡,从中牟利。还有在个别地区,借普法考试之机,收取考试卷费用……很多部门和单位对这一做法表示不解,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基层普法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和压力明显增大。问题四:“注水”的各类普法统计报表:这类报表犹如“大跃进”时期的浮夸之风,好大喜功,报喜不报犹;表中的许多数据都是估摸、猜彻出来,再层层上报。试想一下,这些“注水”的数据到底有多大价值,值得深思。问题……(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只是我个人的看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普法工作者如何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普法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笔者认为:普法工作首先要贴近中心,贴近实际,服务于大众,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普法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服务型政府的宗旨。那种依靠行政手段在以后普法工作中是否有效,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其次普法要深入发展,形式和方法必须创新,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普法工作中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密的联系各重点人群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克服形式主义,务求实效,使普法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第三普法工作者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将这种理念体现在普法形式和手段上。笔者个人认为:普法应体现一个“送”字,围绕“送”字开展工作;要采取让广大民众乐于接受的新方法和新形式,而不是让单位和个人背上工作的“包袱”;普法要不断扩大服务的外延,更好地体现服务职能,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社会各个角落,真正地把法律交给人民。xx市下关区司法局:xx 2004年8月
第三篇:企业申请银行贷款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贷款是指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利率和期限的一种借款方式。企业的贷款主要是用来进行固定资产购建、技术改造等大额长期投资。当前,企业申请贷款,其贷款机构对企业主和企业都有一定的要求。今天小融就来给您介绍下企业申请贷款需要注意的问题。注意事项一:维护好企业信用 企业申请贷款的时候,贷款机构也会视察借款企业的信用情况,而企业的信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银行信用:企业与银行业务往来中是否有欠款、欠息行为;
2、商业信用:企业在合同履行、应付账款债务上守信;
3、财务信用:在财务报表上是否弄虚作假;
4、纳税信用:是否根据相关规定纳税。
注意事项二:选择合适的贷款机构 因为不同贷款机构的要求不一样,所以企业选择贷款机构时,应结合自身条件多找几家机构进行对比,看看哪家贷款机构更适合自己,这样可保证顺利获贷。
注意事项三:确定好贷款额度
企业申请贷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钱需求确定好贷款额度。因为,若贷款额度过低,肯定会制约企业发展;不过,若贷款额度过低,不但会增加贷款成本,而且会造成钱浪费。
此外,企业申请贷款成功获贷后,企业主一定要记得每月按时足额还款,否则,出现逾期对企业和企业主的信用记录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第四篇:分享企业参加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分享企业参加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会的识别
面对林林总总的展会,企业该如何识别其真伪呢﹖ 知名度 现代展览业发展到今天,每个行业的展览都形成了自己的“龙头老大”,成为买家不可不去的地方,如,华交会、广交会等。通常来讲,展览会的知名度越高,吸引的参展商和买家就越多,成交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参加的是新的展览会。则要看主办者是谁,在行业中的号召力如何。名气大的展览会往往收费较高,为节省费用,可与人合租展位,即使如此,效果也会好于参加那些不知名的小展览会。
展览内容 现代展览业的一大特点是日趋专业化,同一主题的展览会可细分为许多小的专业展。例如,同样是有关啤酒的展览会,其具体的展出内容可能是麦芽和啤酒花,可能是酿造工艺,可能是生产设备,可能是包装材料或技术,也有可能是一场品牌大战。参展商事先一定要了解清楚,以免“误入歧途”。
时间 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即新生、发育、成熟、饱和、衰退五个阶段。展出效率与产品周期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对于普通产品而言,在新生和发育阶段,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成熟和饱和阶段,展出的效果可能事倍功半;到了衰退阶段,展出往往会劳而无功。
地点 参加展览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该地推销产品,所以一定要研究展览会的主办地及周边辐射地区是否有自己的目标市场,是否有潜在购买力。必要时可先进行一番市场调查。一个展会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还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考察。
1、了解这个商展覆盖的地区有多大﹖
2、同哪些类型的产品一同展览,即展览会是综合性的还是专业性的﹖
3、如果是国际性贸易展览会,而不是专门的中国产品展览会,那些将要参展的外国公司有哪些﹖是什么产品参展﹖
4、展览会预订场地的费用、时间安排如何﹖
5、你的产品若销往该展览举办地区或国家需交纳什么样的税﹖税会不会太高,产品的FDB和CIF价分别是多少﹖
6、出口到该市场,你的价格能否被接受,或是偏高了还是偏低了﹖商业上讲一分钱一分货,有时产品质量上乘,但若价格偏低,很可能会被怀疑质量不好,所以偏低的价格也可能会影响产品销路。
7、你的产品是否对许多行业有用处﹖或只对少数二、三个行业有用处﹖如果产品只是满足几家的特殊需要,最好直接卖给他们,没有必要参加大规模的商展。
8、如果收到订单,履约有无困难﹖能否迅速组织需要的货源﹖在运输、出口等许多方面,是否需要预先作安排
企业如何参加展会
展会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媒体。相对于电视报纸、广播、路牌等众多媒体而言,它有自己独到的功能:可以将产品直接摆到参观者面前,演示其功能、触摸其外形,闻其声、辨其味,让参观者对产品有全方位的感觉。同时,展会又是一个中立场所,不属于买卖任何一方私有。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环境易使人产生独立感,从而以积极、平等的态度进行谈判。这种高度竞争而又充分自由的气氛,正是企业在开拓市场时最需要的。同时,展览会又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制因素很多。从市场调研、制定计划、展位选择、展品征集、报关运输、客户邀请、展场布置、广告宣传、组织成交直至展品运回,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想制约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影响参展的效果。
因此,充分做好参展的各项工作十分必要 明确目标
企业通常参会的目标有树立、维护企业形象;开发市场和寻找新客户;介绍新产品或服务;物色代理商、批发商或合作伙伴;结交新朋友,联络老朋友等,可能有的企业会同时抱有几种目的,但在参展之前务必要予以确定,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方案,区分工作重点。
精心筹备
展览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千头万绪,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怎样才能合理使用人力、财力和精力呢
首先是选择展品。
在参观者的记忆因素中,“展品有吸引力”占到39%的比重,这条是关键,应重点考虑。选择展品有3条原则,即针对性、代表性和独特性。针对性是指展品要符合展出目的、性质和内容;代表性是指展品要能体现展出者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行业特点;独特性是指展品要有独到之处,以便和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来。
其次是展示方式。
展品本身大部分情况下并不能说明全部情况、显示全部特征,需要运用图表、资料、照片、模型、道具、模特或讲解员等真人实物,借助装饰、布景、照明、视听设备等手段,加以说明、强调和渲染。展品如果是机械或仪器要考虑安排现场示范,甚至让参观者亲自动手;如果是食品饮料,要考虑让参观者现场品尝,并准备小包装免费派发,这些都是为了引起参观者的兴趣,增加他们的购买欲望。
第三是展台设计。
展台设计的表面任务是要好看,根本任务则是要帮助展出者达到展览目的。展台要能反映出展出者的形象,能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能提供工作的功能环境。因此,展台设计在注重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展览会不是设计大赛,展台设计要与整体的贸易相协调;
2、展台设计是为了衬托展品,不可渲宾夺主,让绿叶淹没了红花;
3、展台设计考虑参展者的公众形象,不可过于标新立异;
4、展台设计时不要忽视展示、会谈、咨询、休息等展台的基本功能。
第四是人员配备。
人是展览工作的第一要素,也是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展台的人员配备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1、根据展览性质选派合适类型或相关部门的人员;
2、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决定人员数量;
3、注重人员的基本素质,如相貌、声音、性格、自觉性、能动性等;
4、加强现场培训,如专业知识、产品性能、演示方法等等。展台人员要结合参展商品的特点,灵活应对:如系大众消费品应着力树立品牌形象,在消费者中形成亲和力;如系新产品,须大力宣传其与众不同之处;产品如具独创性,则应强调其在技术上的突破性。
5、客户邀请。展览会上若能顾客盈门当然求之不得,但有时难免会出现门庭冷落的情况。这就要求参展者除了被动地等客户到,还要有意识地请客来。可采取直接函、登门拜访、通过媒体做广告、现场宣传、派发资料等手段,邀请和吸引客户。总之,要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前面。企业参加展览会时如果能按照以上步骤甄别、选择和筹备的话,想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厂家参加展销会能否收到效果,既取决于办展者,亦取决于参展者 展会要办出效果,办出水平,一方面展览的主办单位要真正懂得展会的运作。必须非常明确展会的主题,明确你要照顾哪类展商,照顾哪些参观的人士;另一方面参展商也要明确产品的市场、客户的定位,没有必要哪个展会都去,展商宁愿一天只见一两个采购商,也不希望有几百个看热闹的观众。
另外,关于去国外参展出一些忠告如下:
1、展出前确定业务目标。为什么要办展览﹖是否需要寻找适销市场和新客户﹖是否想要介绍新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项目﹖是否需要选择代理商或批发商﹖对合资企业是否感兴趣﹖或者通过展览来研究和开发市场。
2、展前要仔细地选择和研究销售市场。
3、确定参展商品。要知道,国外客户关心的是最新或质量最好的产品。所以不应展出过时的产品。
4、充分做好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了解展览会的全部具体要求。要清楚地知道展览会的全部规则,展出时间、服务项目以及参展所需办理的手续。
6、应选派熟悉情况可以做主的人赴会。参展人员应该了解公司的销售意图。如果展览的产品是有关技术和仪器设备,还应选派懂技术的工程师以解释有关技术问题。
7、时间安排要宽裕。应提前到会以确保展位秩序井然,展品状态良好。展览结束良好。展览结束以后,要有时间充分听取意见。
8、应把业务和礼节很好地兼顾起来。要为展位配备足够人员。
9、要重视广告宣传。展前及展期应该出版有吸引力的商业期刊和报纸。
10、了解当地习俗。参展前要熟悉当地节日假期,市场的季节性及消费者习惯等。
11、选择理想的代理人。
12、寄送产品样本。
13、要报出全部产品的价格,主要是CIF价。当然FOB价和CIF价在国际贸易中都很重要,但一般来说,FOB价用得较少。还要确定交货期。
14、为国外用户提供服务。
15、要用公制标出产品的规格。国际上通用的是公制。所以,出展以前,应准备好产品规格的公制数据。
16、越过语言障碍。最好参展人员也都学会一种外语。
17、关于资信和付款方式。首先,你应了解国外代理人的资信,可以通过银行进行,也可以从咨询公司得到。你还应该了解有关保险、付款方式等方面 的情况。
18、要保护专利权和商标权。如果你已取得了专利或商标权,就应该提前与你的专利代理人研究,如何使这种商标或专利在海外继续得到保护。
近几年来各类展览会蜂拥而起,企业常常收到各式各样不同类型展览会的资料、电话。那么,企业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又该如何选择一个对企业有促进和影响的展览会呢?
首先企业应该认识到经常参加展会有利于企业开展业务、促进企业发展
1、维护或树立企业的形象。
参展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树立形象来说是既省时又省力的方法。对于新企业来说,参展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建立客户关系,进入市场,被同行业所接受。而对老企业来说,经常固定参加一些有影响力,有规模的专业展,便于定时与客户交流与联络。
2、增加对市场的了解。
尤其是专业的展览,展商很容易了解到其它企业的发展、产品状况,甚至是科技秘密。另外,在与观众的交流中了解市场的需要和潜力。这些了解比日常的市场调研要直观和准确。
3、宣传产品和服务。
展览会是一种立体的广告,为展商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产品的机会,使客户增进对产品的服务的了解,便于接受。
4、销售与成交。
展览的时间虽然短,但便于客户直接与商家交流,大多数参展者都希望在展览会上达成一些协议或意向,企业认为这是他们在展览会的最大收获。
企业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定目标后,企业就可以对各类型的展览进行筛选,以便做出最明智选择。
1.展览往往分为国际展、国内展。有的展览范围极广,如博览会,而有的专业展展品只限于该行业;另一方面,有的展览注重的是产品的展示,有的则侧重贸易交流。参展者必须先对展览的性质、规模和范围有所了解,再进行重点考虑。
2.对于专业展来说,展览的时间十分重要。如果展览时期恰是该行业的经济繁荣时期,展览的效果自然会好。故通常在年初或年底的展览比较受欢迎,因为这个时候通常是企业制定计划的时间,企业的参展或参观都有可能对双方有所影响。而场地也同样至关重要,展览会的场址是吸引参展商和观众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关系着产品的市场。
3.展览会的组织者是展览会中的灵魂,其素质和行为决定着展览成功与否,其核心是展览服务。展览会的服务一般分为展前、展中、展后。其中,展前的服务一般包括对于展览的宣传与准备,进行对展览的咨询,办理参展手续等;展中的服务是指在展览会期间的保安、运输、搭建及研讨会;展后服务,往往是许多展览最容易忽视的,也是最重要的,主要指向参展商和相关人士提供展会信息,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商业关系。因此有了优秀的组织者,也就意味着展览会成功了一半。其他参展者对于展商来说也不可忽视。比如,在展览会上有没有竞争对手,有没有同行业的代表企业,都关系着展览的水平,也影响着参展所能获得的信息量。此外,观众的数量与组成也应引起参展商注意。在大批的专业观众中往往包括着大量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从与观众的交流中,参展商可直接获得市场的反馈,便于达到参展的预期效果。
企业参展必须注意两个误区,避免舍本求末走弯路
1. 追求低展费。一些企业最先考虑的往往是低展费的展览,但组织者制定的展位费包括着展会宣传、搭建、信息等各项服务,低廉展位费往往会在服务上大打折扣。
2. 片面追求展会规模。一些展览声势浩大,无所不有,但“博大”却不“精深”。这类展览无论是参展者还是观众都比较杂,对于企业来说难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因此,企业应首先考虑专业贸易展,展览会不同于交易会,即使是“广交会”也要持续十几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签订意向或合作合同。展览会实际上是一种更直接更亲近更立体的广告宣传,它的效果并不一定马上见到,短时间做成的生意也如“天方夜谭”一样不可信。所以展商应注意的是在展览会期间能否充分展示企业和产品,在同行中树立企业形象,接触新老客户,挖掘市场潜力。这些效应都是通过展览会在长期中慢慢显示的。一个展会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还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考察。
1、了解这个商展覆盖的地区有多大﹖
2、同哪些类型的产品一同展览,即展览会是综合性的还是专业性的﹖
3、如果是国际性贸易展览会,而不是专门的中国产品展览会,那些将要参展的外国公司有哪些﹖是什么产品参展﹖
4、展览会预订场地的费用、时间安排如何﹖
5、你的产品若销往该展览举办地区或国家需交纳什么样的税﹖税会不会太高,产品的FDB和CIF价分别是多少﹖
6、出口到该市场,你的价格能否被接受,或是偏高了还是偏低了﹖商业上讲一分钱一分货,有时产品质量上乘,但若价格偏低,很可能会被怀疑质量不好,所以偏低的价格也可能会影响产品销路。
7、你的产品是否对许多行业有用处﹖或只对少数二、三个行业有用处﹖如果产品只是满足几家的特殊需要,最好直接卖给他们,没有必要参加大规模的商展。
8、如果收到订单,履约有无困难﹖能否迅速组织需要的货源﹖在运输、出口等许多方面,是否需要预先作安排 企业如何参加展会
展会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媒体。相对于电视报纸、广播、路牌等众多媒体而言,它有自己独到的功能:可以将产品直接摆到参观者面前,演示其功能、触摸其外形,闻其声、辨其味,让参观者对产品有全方位的感觉。同时,展会又是一个中立场所,不属于买卖任何一方私有。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环境易使人产生独立感,从而以积极、平等的态度进行谈判。这种高度竞争而又充分自由的气氛,正是企业在开拓市场时最需要的。同时,展览会又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制因素很多。从市场调研、制定计划、展位选择、展品征集、报关运输、客户邀请、展场布置、广告宣传、组织成交直至展品运回,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想制约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影响参展的效果。
因此,充分做好参展的各项工作十分必要 明确目标
企业通常参会的目标有树立、维护企业形象;开发市场和寻找新客户;介绍新产品或服务;物色代理商、批发商或合作伙伴;结交新朋友,联络老朋友等,可能有的企业会同时抱有几种目的,但在参展之前务必要予以确定,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方案,区分工作重点。
精心筹备
展览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千头万绪,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怎样才能合理使用人力、财力和精力呢
1.穿着统一的企业服装、佩戴好工作牌,打上自己的姓名、职位和企业名称,显示良好的企业形象。
2.站着接待客户,不要坐着。展览会期间坐在展位上,给参观者留下的印象是,你不想被人打扰。常言说得好,表现的热情,就会变得热情,反之亦然。如果你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你就会变得不耐烦,而且讨人嫌。
3.不要看书。在标准展位每10英尺的条形空间里,你只有2-3秒钟时间引起对方注意,吸引他停下来。如果你在看报纸或者杂志,是不会吸引注意的。
4.不要再展会上吃喝,那样会显得庸俗、邋遢。而且你吃东西时潜在顾客不会打扰你,他们都太有礼貌了。
5.积极热情地接待客户。最无礼的举动鞭尸怠慢一个潜在顾客,哪怕是几秒钟也不行。谁都不喜欢被怠慢。如果有人过来时你正忙,不妨先打个招呼或让他加入你们的交谈。如果你在与参展伙伴或隔壁展位的人谈话,应马上停下来。
6.现场不要打电话。每多用一分钟打电话,就会同潜在顾客少谈一分钟。同其他一些展会注意事项一样,这是很不好的。即使展会上你的业务进展缓慢,哪怕只找到一个好的潜在顾客也是成功。而在你打电话时,可能就会和他失之交臂。
7.不要见人就发资料。如果你步行走过曼哈顿,就会有怪莫怪样的人盯上你。他们手拿一沓传单,在你走近时,迅速将传单伸到你眼前。即使传单可能会令人感兴趣,这种粗鲁的做法也令人讨厌,而且这样做费用不菲。更何况你也不想成本很高的宣传资料白白流失在人海中。那该怎样把资料送到潜在顾客手上呢?寄给她。在展会上告诉潜在顾客你不想让他带太多宣传品,家中他的负担,展会后你会把他要求的材料寄给他。这样做你可以一举多得:表明你很专业,用一封信跟进显得更亲切;同时也给你一个很好的理由在将来做电话跟进。
8.不要与其他展位的人交谈。如果你不想让参观者在你的展位前停下来,他们自然会走开。看到你在和别人说话,他们不会前来打扰你。尽量少和参展同伴或临近展位的员工交谈,你应该找潜在顾客谈,而不是与你的朋友聊天。
9.不要以貌取人。展览会上唯一要注重仪表的是参展单位的工作人员,顾客都会按自己的意愿尽量穿着随便些,如牛仔裤、运动衫、便裤,什么样都有。所以,不要因为顾客穿着随意就低眼看人。
10.要满腔热情。热情洋溢,无坚不摧。要热情地宣传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在参观者看来,你就代表着你的企业。你的言行举止和神情都会对参观者认识你的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11.善用潜在顾客的名字。人们都喜欢别人喊自己的名字,要努力记住潜在顾客的名字,在谈话中不时提到,会让他感到自己很重要。大胆些,直接看着参观者胸前的名牌,大声年初他们的名字来。遇到难度的名字就问。如果是个极不寻常的名字,也许就是你同潜在顾客建立关系最得力的敲门砖。
12.了解竞争对手。参加展会前,尽可能搜集有关竞争对手的资料,确保你的销售人员也都了解这一切。给每个员工分配任务让他们每人去摸清一两个参展竞争对手的情况。让他们参观竞争对手的展览,看看他们推出了什么新玩意儿。努力搜集一切有助于自己事业的信息,如对方的定价、产品比较、付款条件、交货方式等等。
13.制定专人接待媒体。媒体也许会到你的展位挖掘新闻线索。一定要安排专人作为你的企业同媒体的联系人,这样就可以确保对自己企业的宣传始终保持一致口径。如果每个参展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与新闻界交谈,你在自找麻烦。无论你对员工的训练如何有效,都不可能统一口径。
14.佩戴好名牌。在展会上,你肯定不想让参观者叫不出你的名字。如果你将名牌戴在左胸,你就犯了错误。应把名牌戴在身体的右侧,靠近脸的地方。因为用右手与人握手时,你的右肩会前倾,在左臂就会移向一侧,这时戴在邮编的名牌就会靠近对方近些。
15.只要睁着眼,就要工作。参加展会,无乱在何地举办,都不是度假。若尽职尽责,那可是件辛苦活。你全天都得站着;要与几百个陌生人见面,另你疲惫不堪;吃又吃不好,而且不准时;你会因用脑过度而头痛;整天与人握手,手都发胀。参加展览会不是一种酬劳,但也会让人收获不小。由此带来的业务沟里忙几个月,甚至几年。关键是,在展会上,只要睁着眼就得坚持工作。这里没有作息时间,你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接触顾客和潜在顾客。与潜在顾客共进早餐,让他们搭乘你租的车去展会。如果你没租车,可一起坐出租。
想在展会上稍作休息,不是说不工作了,而是为而来避免老师站着。可以邀请潜在顾客一起喝咖啡;定时间与新闻界人士共进午餐;安排展览会闭幕后与新顾客一起出去喝几杯;与某个要人约定时间一起吃晚餐。休息只能是在晚餐过后,回到自己房间才有可能。如果这些事项令你对展览会望而却步,请坚持一下。展会通常只有几天,为了那么多潜在的新生意,牺牲几天休息也是可以的。
第五篇:企业创新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主考老师:丁景良
食品科学与工程蒋大强
摘要: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成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由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异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因此,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对于现代企业尤为重要。对知识经济来说,“明天意味着重大事件”,所以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确定性来应对明天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精神
前言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一.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牢牢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对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设企业人本文化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在新形势下,企业需要一大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企业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在企业内部营造尊重人、塑造人的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通过对员工进行目标教育,使他们把个人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
2.重视企业战略文化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企业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都应让全体员工尽快了解。发展战略只有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导向作用,才能成为全体员工的行动纲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等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搞好企业发展战略的宣传和落实。通过积极开展
企业战略文化建设,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打造企业团队文化
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只有通过培养团队精神,企业才能不断创造新业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精诚合作,促进企业目标顺利实现。
4.规范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辅助的关系,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创新、严于落实,建立科学的企业决策机制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制定完善的企业运行规则和经营管理制度,构建精干高效的组织架构,使各项工作衔接紧密,保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
5.增强企业创新意识
创新可以为企业文化注入活力,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是对企业旧的经营哲学、管理理念等进行创新,让企业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要创造可以容忍不同思维的环境。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应具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力,企业文化建设也应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竞争形成了新的竞争理念和模式,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这种理念和模式,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了解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1、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2、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3、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与途经
1、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原则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企业是为提高人民的物资文化生活而存在,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企业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观。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必须促进生产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强化以人为中心
文化以人群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应该包括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首先是企业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3)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
4)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
4)注重个异性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
5)不能忽视经济性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6)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等都是值得增值开发的内容。中国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相当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制行为。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文化建设自然要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并通过这一思想的开发利用,使职工群众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
2、培育共同价值的观念
作为企业文化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资历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也不相同等原因,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使企业职工扬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职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组织中个体成员价值观念的转变还可能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这更增加了价值观念培育的复杂性。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企业领导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善于把高度抽象的思维逻辑变成员工可以接受的基本观点。这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唤起职工对自己生活和工作意义的深思,对自己事业的信念和追求。
由于企业价值观念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价值体系,因此在培育中要注意多元要素的组合,即既要考虑国家、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又要照顾职工需求的满足。但首先考虑的还应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日本松下公司的七条价值观念中,第一条就是“工业报国”,我国老一代企业家卢作学(民生输船公司创始人)倡导的“民生精神”,就是基于“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裕国家”这一为国为民的价值观念。
3、构塑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构塑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下,根据企业的特点、任务和发展走向,使建立在企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信念和追求,通过企业群体行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形成企业的精神状态。
流通企业精神构塑,首先要根据商品流通的行业特点,确定和强化企业的个性与经营优势,通过这种确定和强化唤起职工的认同感,增强职工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发展动力;二是以营销服务为中心,引导和培育企业职工创名牌、争一流、上水平的意识和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风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大力提倡团结协作精神,使企业形成一个精诚合作的群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四是发扬民主,贯彻以人为本,造就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激励职工参与意识,使他们把自己与企业视为一体,积极为企业的兴旺发达献计献策;五是提炼升华,将企业精神归纳为简练明确、富有感召力的文字表达,便于职工理解和铭记在心,对外形成特色加强印象。
4、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原则的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因此,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商品流通企业确立经营哲学,虽有某些共同的方法论要素,如“服务为本”、“用户第一”等,但各企业由于人、财、物的状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企业选择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哲学是可能的。企业经营哲学通常应在代表企业精神的文字中体现,这不仅有利于内部渗透,而且也便于顾客识别。例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一团火”精神的表叙,既反映了企业员工奉献服务的精神实质,也体现出企业强调通过内部员工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建立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店宗旨和经营方针,以此赢得顾客和市场,促进企业发展。
经营哲学的确立,关键是要有创新意识,创建有个异性的经营思想和方法。英国盈利能力最强的零售集团——马狮百货公司的经营哲学,就是创立了“没有工厂的制造商”,按自己的要求让别人生产产品,并打上自己的“圣米高”牌商标,取得了成功。
5、企业形象设计
商品流通企业进行形象设计,首先是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在品种、档次、价格、款式、包装等方面应有自己的特色;其次是提供优质服务,要通过营业人员的营销行为文化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是设计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这一方面有利于优质服务水平能充分发挥,重要的是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和产生强烈的好感;第四是店铺门面设计,店面装饰应体现行业特点,招牌应做到新颖、醒目、反映经营特色,有利于引客进店和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橱窗设计应与店铺建筑物协调,形成店面的整体美。
企业形象设计一般经过形象调查、形象定位和形象传播三个阶段。形象调查是了解公众对本企业的认识、态度与印象等方面的情况,为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信息。形象定位是在形象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用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高低程度对企业形象进行定位。形象传播是以广告或公关方式,将企业形象的有关信息向社会传播,让更多的顾客认识和接受,从而提高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刘朝臣,鲍步云.《创新文化论》.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2]张大中,徐文中,猛凡驰。中国企业文化大辞典[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6
[3]蒋璟萍.传统礼仪的意蕴及其现代价值[N].人民日报,2010.3
自我评价:本论文研究了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重要性,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具有一定知道与参考作用,作者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再结合现代企业的特点,清晰明确的指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论文尚存不足如下:该论文理论性比较强,没足够考虑到市场变化的各个因素,作者认识不够深刻,理解也许会出现些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