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考查方案
江苏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
连云港师专函授站小学教育本科
《质的研究与行动研究》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共15分)
1.质的研究
2.量的研究
3.实物收集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质的研究有哪些特点?
2.质的研究理论基础是什么?
3.如何实施观察法?
4.如何进行访谈?
5.那些研究关系对质的研究有影响?有哪些影响?
三、实践题(35分)
根据教材提供的案例,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做一个质的研究的方案。要求如下:
(一)包括以下内容:
引言部分
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
研究过程
研究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上述项目不能随意缺失
(二)格式及书写要求
1.字迹清楚,节次明显;
3.正确使用序号、标点符号等;
4.表达要明晰。
第二篇:做魅力教师 创优质课堂
做魅力教师
创优质课堂
——2013年暑期学习心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时期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更要努力成长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今年暑期,我有幸参加了亭湖区举办的两期暑期培训学习,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成为一名魅力型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以下素质:
一、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第一期我们集中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做中国最好的老师》、《教师的幸福人生》以及《震撼心灵的最美女教师》等专题,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鲜明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爱心”与“爱行”结合起来,树立纯洁无私的新育人观,明白教育的真正灵魂是以人为本,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师生关系”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
二、落在实处,提升专业素养
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更要提升专业素养。第二期学习安排了一些具体到行动指导方面的专题:《教师如何做校本研修》、《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课堂教学观察与诊
断》、《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与有效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反思》,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规范和指导。
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是评价其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这些知识要能够真正内化和善于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交叉、渗透、贯通与融合,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技巧。这既可以使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的必要条件。
“一专多能”型的老师不仅是学生的呼唤,更是时代的要求。试想,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满腹经纶,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妙语迭出,再加上灵活的课堂技巧,娴熟的教学操作,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当的教学内容,优化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怎能不兴趣盎然?这样的老师怎会没有魅力呢?也正如主讲《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与有效教学》的余文森教授所说:做魅力教师才能打造优质课堂,关键只在:深刻,独到,广博,启发,机智,绝招。
第三篇:《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读书笔记
在近一年的“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行为,逐步学会了沉下心来,深入幼儿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遇到了难题和困惑。这时我读了陈向明博士所写的《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这本书,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让我了解了一些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一个个行动研究的案例,让我体会到真正的从生活中入手,忠实真实教学情境,并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更切实的研究方法。在这里愿与各位教师一起分享。
这本书是专门为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其他对教育研究感兴趣的人们所写的。该书舍弃了高深的理论探讨,晦涩的哲学思辩和沉重的历史陈述。采用了大量鲜活详实的教育案例,向读者具体介绍每一质的研究,如故事般娓娓道来。它最大特点便是实用性,可以说这是一本研究方向的操作手册,每章节的“如何”具体解答了现实研究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及采取的行动步骤,也便于初学者的跳跃阅读。
质的研究在我国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作为一种不同于量的研究的研究范式,质的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的解释。“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质的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研究方法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1)方法论,既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原则和思路等;
(2)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基本程序、策略和风格;
(3)操作技术,即在研究中具体使用的手段、工具和技巧;学作质的研究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可能是确定研究问题,陈老师书中提到研究问题有“概括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那我应该对我自己进行研究,既属于行动研究,又属于特殊性问题研究。也便于操作;对,不能将问题泛化;要抓住每一次跟同学交流的机会,将行动与研究与班主任工作结合;《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一书中一段文字:“从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带给我的几点启示:
1、知道“质的研究”是跟“量的研究”相对应的关系。
“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正是通过这种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
2、了解“质的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关系及不同。
“行动研究”是通过实践者自身的实践进行的一种研究方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教育研究,有人把它视为“质的研究”方法之一。我认为,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在教育研究中都强调“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强调情境性、具体性。但“行动研究”也采用量的方法,如用问卷方法调查有关问题,以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它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总的来说,“行动研究”更倾向于求真,而“质的研究”则倾向于求善求美。
第四篇:《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读书笔记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读书笔记
陈向明老师著的《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这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着重操作方面的书。陈老师写这本书的渊源,就是为消除我们这些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面对这样一本厚厚的书发怵,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读懂,更不知道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帮助诸多这样那样的顾虑所作。所以,这本书非常适合于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需要自己动手作实践性研究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学生以及其他对“质的研究”感兴趣和有需求的读者朋友。
以前,自己认为“研究”是大学教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结果,虽然有关教育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自己都不会去拜读。其实自己对“研究”似乎有一种复杂的、爱恨参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对研究怀有一种“神秘感”,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另一方面,觉得教育研究脱离实际,这些研究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帮助。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研究并不是那么神秘的事情,很多一线的教师在工作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收集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已经开始从事一些不同类型的研究,并将这些研究结果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当今,竞争如此激烈,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我也不能仅仅满足于从前辈的经验或自己的积累中吸取灵感,而应该积极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让自己成为具有反思能力的专家型教师。这本书,对于自己来说犹如明灯,指引自己的教育之路,让自己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实践教学,而且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第一次听到书的名字,就很纳闷质的研究是什么,看了几页疑虑解除了。原来,质的研究要求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是相对于量的研究而言的,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易于区分。虽然读起来有点拗口,但意思比较温和,立场比较“中性”。
汪老师推荐我们读这本书,当时真不明白为何要读这样一本书。读了这本书明白原因了。质的研究非常适合教育领域,是因为质的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选择和价值冲突。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教育实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群体心理的厚重积淀。教育研究不能只提留在追求“事实”本身的真实和“客观”的层面,还需要关注教育活动中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其教育行为的影响。而质的研究对人的价值欲望非常关注,两者非常契合;另外这本书对自己也是一种启迪,给自己很多帮助。让 1 我了解了一些更切实的行动研究方法,同时也真正体会到研究需从真实生活入手,忠实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自己以前最头疼读大篇大篇都是字的文章,但是这本书舍弃了高深的理论探讨,晦涩的哲学思辨和沉重的历史陈述,读起来很轻松。这本书采用了大量鲜活详实的教育案列,向读者介绍操作方法和实践过程,如同讲故事,将对应的方法论坐落到具体的、情境化的研究实践中。这本书着重于实践,具有特强的实用性,像一本研究方面的操作说明书,一步一步详细介绍“如何做”、“做什么”、“为什么”,即使章节跳跃阅读,也能够读懂、读通。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作做质的研究,对于初步从事研究的教师来说,极其有帮助。作质的研究首先需要进行设计。质的研究是一个循环反复、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允许我们在研究的进程中根据情况对事先设定的方案进行修改,因此设计非要不可,又必须十分灵活。质的研究的设计主要包括:①研究的现象与问题;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研究的背景知识;④研究的方法的选择和运用;⑤研究的评估和检测手段。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影响,就像小孩子玩橡皮圈游戏,各个部分之间随着任何一个方位的拉力而变形,任何一个部分的运动都受到其他部分的牵引和拉扯。同时,每一个部分又都随着研究的进程而不断缩小聚焦范围,类似一个不断往下转动的螺旋圆锥体。
质的研究的设计涵盖几个方面,都非常重要。读完这本书,我个人觉得作研究最关键的应该是确定自己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作为质的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学术界或实践界尚有疑问、我们自己确实希望探讨的“有意义的问题”。那些我们确实希望了解的,但是并不符合研究现场的实际情况,或者被研究者认为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修改或抛弃。同时,由于质的研究不可能进行概率抽样,因此研究对象所对应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目的性抽样”。
当找到了有意义的问题,明确了方向,我们还需要选择适合质的研究的问题类型。首先,应该考虑所选择的问题是属于“概况性问题”还是“特殊性问题”,在质的研究中,两种类型都可以选择,但一般倾向于后者。小样本的研究结果很难代表整体,“野心”过大反而会“欲速则不达”。相反,独特的个案虽然不能证实整体情况,但是可以为人类提供新的知识内容和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其次,考虑自己选择的问题是“差异性问题”还是“过程性问题”。一般而言,“差异性问题”比较适合量的研究,“过程性问题”比较适合质的研究。如果在质的研究中,过于专注“差异性问题”,很容易导致对社会现象进行人为的分割,将事物简化为各种变量及其相关关系,忽略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动态过程。再次,质的研究比较适合于“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因为这两类问题都可以对现象的状态和意义进行探究。最后,还应该谨慎处理“因果类问题”,即那些对事物的前因后果直接进行探寻、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质的研究不是不能对因果关系进行探究,但是如果我们在研究一开始就着意寻找事物发生的原因,很容易忽略那些非因果关系的资料。就问题类型的选择方面,陈老师分析非常透彻详细,并列举了一些问题实例,两种类型坐落到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对比,让人很容易理解为何选择这种类型而不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原因,读起来更加津津有味,同时印象也格外深刻。
在本书中陈老师提到“在质的观察中,我们除了对看到和听到的事实进行描述以外,还应该反思自己是如何看到和听到这些事实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自己在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和总结,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以此同时,也要求教师通过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这样才有可能理解学生到底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进而,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念进行反省,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态度,不断践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更好的教育育人。
读完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不仅让自己初步掌握了如何进行作质的研究,而且还让自己明白,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值得自己去认真研究。同时,也让自己觉得读书的重要性。平时要多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读书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联系,把自己在读书中所思所想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在日常教学中,除过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还应多关心学生,主动和学生说说话,把握好每一次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与学生真正成为朋友。立足于实际,努力研究教学这门学问,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自己质的研究。
第五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考查方案
小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考查方案 为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我处实际制定对综合教师的考查方案。考查内容:
一是教师的评价。突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侧重对教师在教学和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的评价。评价内容:
1、学期活动规划
2、活动方案
3、课时备课(含活动指导记录)
4、问题库。
二是学生的评价。遵循主体多元、内容多样、形式多种、注重过程等基本原则,要关注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直接体验。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或发展报告书,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完成的时间、质量及考评结果,记入学生成绩档案或发展报告书,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口头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小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实施评价。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内容涉及研究性学习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指定领域,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文本资料。
评价内容:1常规作业(笔记)
2、成果展示,如研究型小论文、活动方案、研究计划、数据处理表、访谈表、社会调查表、调查报告、活动报告、结题报告、活动作品、活动记录及其它随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