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化研究范例(模版)
定性研究
虽然定量和定性研究都可用于探究事物,但定量法多用于验证解释,而定性法则在建构解释时有独特的作用。在下面的研究中你将会看到这一点。Hoffmann-Riem(1986)研究了在领养了孩子的家族中如何建立起一种在有生物联系的家族中所具有的“正常的纽带感”。虽然,对报告进行了删减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完整无缺。
领养
Christa Hoffmann-Riem汉堡大学
摘要:本文关注的是领养子女家庭中“正常纽带感”的建立。首先我们说明了与亲生子女家族相比,领养家庭如何建立这种情感。第二,通过对领养家庭生活特点的考察,我们提出在理解非领养家庭时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在领养子女家庭建立的初期,对正常家庭关系的设想占统治地位。主人公认为“情感的正常化”是成功的领养家庭的一个关键指标。文章概述了非自愿性无子女的夫妻在申请领养时,如何努力使之正常化,以及在领养后如何实现象非领养家庭一样的正常。
叙述性访谈方法的设定以及技巧
1.通常亲属和父母这些基础性关系的建立是隐性的。但考察一特殊的案例(如领养家庭)可使我们了解,运用恰当的方法也可以实现这一过程。遗憾的是从有关领养方面的社会学文章可看出现在只有一些以方法论为导向的原则,一些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数据收集和用标准访谈进行的操作。对事先建构好的进行操作,研究者只能发现事先设想过的内容。但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有一个特例,这便是David kirk(1964)的工作,他从自己作为领养子女父亲的亲身经历中得出一些经验。
2.我们的研究方法的前提就是要给信息提供者以机会,让他们以一种我们称之为“自治”的态度来表达他们的经历,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家庭生活的基本结构。我们的工作同Sorosky Barron和Pannor(1979)基于家书信这样的自传档案进行的研究或对领养家的详细案例进行的研究(Huth,1983)有些相近。
3.我们采用的“叙述访谈法”源自于Fritz Schuetze(1977,1967年Labor和Waletzky,及1977年Kallmeyer和Schuetze),他建议把访谈严格地分为两部分,其第一部分十分重要,它让叙述者不受研究者打扰地叙述故事,第二部分才是回答研究者基于被访者提供的信息而编制的问题。
4.我们的导语主要是基于领养过程保密这一希望之上的,从中领养直到建立家庭生活所有的这些都会保密。告知领养父母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之后寻问:“你能记得当时申请领养孩子时的情况吗?”我们没有从一系列的领养过程中选取一个特定事件作为开始,比如并非自愿的没有子女;而是让夫妻从他们的视角(如没孩子)开始对领养过程进行叙述,有可能从申请开始,然后再转到他们觉得缺少点什么。这样可以促使他们回到“缺少联绪”这一主线(即没孩子)上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事情。我们访谈夫妻两人,一般领养孩子的父母的访谈是一起进行而不是分开单独进行的。平均来说,每一个人叙述要花费二个小时,而且所有的访谈都录制了下来,还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取样
5.在选择信息提供者时,我的指导思想是优先考虑交流的能力而不是典型性。实际上只要到汉堡的领养办事处就可以获取典型的样本,但是我否定了这种做法。因为这样一来我就得同国家机构相联合,而且还会带来一些或消极(如依赖性和控制性)或积极(如,领养一孩子)情况。我们选中了按惯例参加小组讨论会的15对领养孩子的父母。参加讨论会的多是 1
中产阶级,这一状况同申请领养的情况相符,有关阶层的确定和选取的样本与近一年内的申请者的阶层比较,会在其它地方做详述的阐述(Hoffmann-Riem,1984),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参与了小组讨论会,从而对现实中的领养父母有了一些了解。我根据自己对一个小组的看法设计了研究方案,并将方案给另一小组的成员看,了解他们对方案的看法。为了使研究更合理,我需要了解更多有关实际目的,申请过程和领养家庭现状的信息,几乎所有的成员都参与进来,以此引起公众和领养机构对领养家庭的生活给予关注。
剖析资料
6.我关注的不是单个案例的个性,而是所有案例的共性。首先,我对于叙述故事中反映出的事件列出了时间表:①夫妻的领养动机;②申请的过程;③父母——孩子关系的形成发展。由于每一类都含有大量的信息,因此就得把它们分别区分出来。首先,对所有的案例进行特征分类,然后使用访谈中的详细资料解释它们之间的不同。例如,在分析“动机过程”时,首先要探讨对孩子的渴望是如何进入“正常成年人”这一概念中的。接着详细考究无子女夫妻要做父母采用的替代方法,还有对孩子的渴望是如何加入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义中去的,以及未来的孩子又是如何让成人角色发挥作用的。
7.从比较两个差异很大的案例(策略性地扩大差异)入手,找出类型的两极。然后,对叙述进行分析,用两者的相似之处填充两极之间的部分。
8.分析的资料被严格地 定在被试机构的亲身经历的框架内。虽然主人公并非在每句话中都清楚的表明了他的观点,但本文试图尽量反映他的看法。
对孩子的渴望
9.从大量对领养故事的描述中,会逐渐发现,其中大量的资料可以旧入“建立正常关系”这一类中(这是在研究开始时,未意识到的一观点)。在对领养父母努力建立正常的父母——子女关系进行仔细描述之前,我们先看一下领养中正常化过程链条上的起点——对孩子的渴望。
10.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出生率。撇开这一点不谈,对领养父母的访谈显示,孩子在许多西德成人的自我计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有领养故事的开始都是“我们想要一个孩子”,对于这一愿望会产生的后果,我们对它就不再进行解释了,而且在叙述者看来,也没有必要对这句话作什么解释。
11.可以把导致领养的动机分为几类:因为它“婚姻的开始”,他们“与众不同”他们要“建立正常的关系”。对于这些夫妻来说,结婚的目的就是组建家庭。同其它夫妻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直到已经建立起来的家属关系之后,他们要孩子的愿望还未实现,这一愿望被延迟了。如果夫妻是实行了生育控制,那么他们就会转平和的看待现有的制度化的家庭模式。只是在别人看来,他们无可怀疑(或只有一点疑问)的生育能力,似乎生个孩子更适合他们的婚姻生活。这种认识会使得有些家庭产生危机,因为在西德有百分之十到十五的已婚家庭是非自愿性的无子女。
12.由于在建立家庭后要向建立家庭意识过渡,这便使得夫妻感到他们偏离了“正常感”。自我的不正常使得夫妻开始产生疑惑。当这种恐惧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便会寻求医疗帮助以实现他们原来以为自己就可以实现的组建家庭的愿望。许多叙述者都表达了他们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他们为了实现最初的计划而转向求助于医疗,而正是这一过程使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可能实现这一计划。叙述者还用断断续续的语言描述了当他们拜访一个又一个医生,努力排斥无法生孩子的恐惧时,他们是多么窘迫。
领养母亲:我们原以为我们能自己生孩子。
领养父亲:尽管我们做了努力——我妻子接受药物治疗,我去看医生——但还是不行。我们不太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了,于是我们想到领养„„但开始的时候,我们在一家大学附属诊所接受了很长时间的治疗,还有一位很好很负责的医生负责治疗我们。我们为有自己的孩子做了很大的牺牲,都快疯了。你想想看,每次治疗都加大荷尔蒙的剂量,最后加大到如果可能怀孕的话,有十分之一的机率是双胞胎,百分之一的机率是三胞胎,已经达到极限
了„„我妻子每天都得去诊所做检查,看有无负作用。而且我们得根据疗程定时去诊所,象周日晚上10点或是周日早上9点。
领养母亲:没错,在任何可能排卵的时候。
领养父亲:还有医生也得赶到诊所等待那个时刻。相信我,在医院发生的事,我都能写一本书了。
领养母亲:我们得到了相当好的治疗,最后我们问自己:噢,天呀,我们是在干什么呀,怎么这样麻烦呀?
13.他们所经受的令人崩溃的技术性生育的治疗,使他们觉得家庭就是一群生活在一起有着血缘关系的人。这对夫妻用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亲骨肉”并不是组成家庭的唯一途径这一思想,领养父母的叙述访谈提示了血亲的重要性,也就是要建立血缘上的家庭的愿望。父母自主性的丧失及其由此带来的痛苦说明了在成人正常的自我计划中一个基本部分便是要建立生物意义上的家庭。
14.当药物治疗也无法实现夫妻生育的愿望时,他们便会对原先的正常模型进行修正。访谈中便反映出,夫妻由一次次的窘迫直到产生了新的动向:“于是我们考虑:领养一个孩子吧。”
领养孩子:从陌生到熟悉
15.领养并不符合主人公对“正常”家庭的定义。因为即使领养了,也无法正常地充当父母的角色。可以通过情愿的纽带建立“正常”的父母——子女关系,而且父母们认为这是一项必做的工作。申请人在等待一个孩子时,对于他们未来的父母角色有高度的不安全感。准领养父母之所以产生这种体验是由于他们对“正常”状况做了假设。例如,在不少访谈中都出现了象“我会把这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它吗?”这样不安的提问,这个问题表明准父母很担心他们将来家庭生活的质量。由于没有生物上的亲子联系,所以父母担心家庭生活的质量保证——情感纽带——也会受此影响。准领养父母对情感纽带会如此关注表明人们对父母一子女之间的情感关系深信不疑。在具有生物上的亲子关系时,这种情感上的纽带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16.当实现了从申请人到父母的转变后,父母一子女间的情感程度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这一点在每个访谈中都有叙述。人们建立情感纽带的情况有很大差异:有的人只需要几刻钟或几个小时就会被婴儿吸引住;而对于有的比较大的孩子,则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克服生疏感,而且家庭生活的初期难免会充满突发事件或不安。虽说,有这种种的不同,但在每个叙述访谈中都提到了纽带关第建立的程度。于是我和孩子之间建立了一种亲密的关系(或快或慢)。
17.对于领养父母来说,这一过程标志着目标的实现,它意味着已经符合了正常家庭生活的核心内容。但是要注意父母的叙述都反映出这种状况并不是纽带关系的最终程度。下面一关键性的言语揭示了,领养父母在同“正常”情况相比时,产生的体验。在多数访谈中,接下来都有这样的表述:“它好像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18.在访谈者未进行引导的情况下,多数领养父母都重复地使用此话作为结束,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这是与他们家庭生活的体验高度相关的。我认为“关系的实现”把领养父母带到了“正常”状况的主线上。领养父母用血亲家庭的“主要构架”来评价自己的体验,来确认他们没曲解这种的新关系。“它就象是自己的孩子”——这句话是领养父母在向自己和他人暗示,他们已经建立起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19.几乎每个叙述都反映了一点,即领养父母不再把他们的儿子或女儿当作“领养”的孩子来看待,虽然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里,父母能注意到由于领养关系而使他们和孩子之间产生的情感距离,但最终他们都确认体验到了这一情感。这是与孩子交往中的一个标志性转折点——从领养的孩子到孩子,也可以把这一转折点视为情感正常化的时刻。情感正常化意味着克服了“这将是我的孩子”这一生疏感,领养中,“陌生的人”和“回家的人”于巧合遇在了一起(Schuetz,1972)。这是每个初到新地的陌生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在领养中出现是因为“领养的陌生人要成为熟悉的人”,将陌生人做为一个以前未来过的回家的人——这作为
分析访谈内容的一个框架,下面的部分要讨论由于儿童的年龄不同,因此在克服生疏感上的有很大的差别。若回家的人是婴儿,生疏感会很小,而大点的孩子则会有较强的生疏感,最后我们还要描述几个使情感正常化的方法。
领养婴儿的情感正常化
20.“我很快就喜欢上了这孩子”,这句话在领养小于七个月的孩子的21对父母的访谈中经常出现,他们同孩子情感纽带的建立,没有受到“前历史”的影响。自然也形成了亲密感,而且似乎是“自动”产生的。
领养母亲:他这么弱小,这么„„这么需要你,以至于你会不由自主地去爱他,这发生在„„
瞬间„„
因为这一情感关系的建立似乎是自动发生的,所以在叙述中很少有对这一结果的反映。这种父母——子女关系的新高度被视作是关系的正常化,而且父母不再从反映我的距离感上对它进行分析(我没再想过)。对于家庭中特殊地位关注的减弱被认为是归属确立的证据。用Atfred和Thomas Luckmann(1979)的话说,这一进展是一种“新建自然态度”。
21.婴儿身体上的依赖性使他们同父母有机会进行许多紧密互动。父母的这种参与使得生活依赖性很强的孩子成了父母熟悉的小家伙。他或她的身体成长和语言交流都印记下了父母的成果。近期的发展心理学试图对父母——子女关系的出现进行详细描述。这些调查发现一个几个星期大的婴儿能够激发并保存大量令人惊奇的互动行为的记录、微笑、眼睛、手、嘴巴的活动,头的转动及发出的第一个言语声音——这些传出的媒介都使父母自动同孩子产生积极的纽带。这就是Stern所说的“婴儿诱发性行为”,在父母的照料中,孩子展现了这种交流能力并散发出这个小伴侣的迷人魅力。
22.领养婴儿的父母很快就认为生物亲子律是几乎同情感联系无关的。下面即为一例: 领养母亲:到底是什么建立起了这种关系?我不敢确定这种关系是否建立,因为孩子已经/嗯/已经出生九个月了。这样还会建立起关系/嗯/当它很小的时候,你一天喂它六次,为它换尿片,照顾它„„你得和它一起玩,观察它对„„对你的/嗯/言语和状态的反应„„我认为/嗯/这些比怀它九个月要更重要„„。
23.根据这一描述,领养父母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孩子在成长最快的时期的脆弱性,用社会熟悉覆盖生物性,那么他们可以不需要怀孕和出生时的那种情感,纽带体验。这样从领养的孩子到孩子的转折是可以出现的,几乎在每个领养了年龄较小的儿童的父母访谈中都有对情感正常化的反映。
领养父亲:我们认为有这种感觉是理所应当的。
领养母亲:是啊,它是你自己的孩子嘛,自己的呀。
领养父母:你为了适应它对自己进行调整,它是自己的孩子。
领养母亲:它是自己的孩子,没错,它„„/嗯/现在已经忘了它是领养的,真难以置信,你竟把这忘了。
领养后期
24.对领养后期的叙述表明情感正常化的途径是一个自我交流的过程,特别是在领养母亲这一方,得要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她才能意识到这种所谓的对孩子的母性情感,因为注意力开始时都集中在处理突发性问题上了。对家庭生活开始比较晚的父母的访谈,表明了情感通常不是在互动的过程中,而是在反思中被觉察到的。有例为佐:一个领养母亲,因为女儿得病必须留在医院里,她因此感到很伤心,从这一事件中,她才发现她们之间的情感纽带远超出了她的想象。而且女儿表现出的对她的依恋也出乎她的意料,这一事实又再次强化了她们新建立的归属情感。另一位领养母亲发展她对孩子的依恋超出了对家庭外其它成员的依赖,同领养刚开始相比,现在当孩子生病或受伤时,她会表现出更多的怜惜。用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领养母亲会察觉到她的态度已同亲生父母不相上下了。
结论
25.在讨论父母一子女关系的情感作用时,已经探讨过了领养家庭的结构。从领养的孩子到孩子这一转折的出现是轻松和快乐的源泉,是家庭真实性的标志。但它同时也是一关节点,由于领养父母沉浸在正常情感中,所以会忽视家庭结构在认识上的特征差异的处理。他们的行为同生物性家庭几乎一样,而且他们拒绝一切非生物家庭的观点。
26.领养家庭的生活是有双重父母的生活。情感的正常化只是部分解决了领养家庭的由于结构差异产生的问题。在建立情感纽带之后,还应当对孩子、亲戚、朋友及陌生人建构一个“意识上的背景”(Glaster & Strauss,1965)。
27.情感正常化是领养父母为了缩小他们的家庭类型与“正常”家族之间的差异所努力的过程,这一克服领养家庭中生疏感的过程,可以为家庭的建构提供一些思路。在没有亲子情感,也没有正常的早期社会史的情况下建立家庭时,所遇到的困难说明,必须得在具体的家庭类型中理解Erikson提出的“健康”人格,孩子要建立起熟悉感,得通过特定的互动,你母也要努力激发保持这种互动。孩子在建立领养家庭的正常史之前,经历过的发展阶段越多,领养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分歧就越多。因此,在很长时间都难建立起正常情感,有的甚至根本无法使情感正常化。
28.本研究对于领养父母,申请领养的夫妻及为领养家庭服务的机构都有所裨益。可以使他们明白地意识到领养一个婴儿或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对于父母的负担是不同的。本文除了在领养领域中有意义外,对于同样需要建立熟悉感的日趋增多的继父母——子女关系也有所帮助。最后一点,情感正常化不但有助于理解父母——子女关系,同样有助于理解家庭中其它关系之间的互动。
注解
1.详细的描述见Hoffmann-Riem的“领养儿童:以重父母的家庭生活”。
2.23对领养父母领养了一个孩子,其中有4对是已有一个亲生子的,另外有2对各已有2个和3个亲生子,7对领养父母领养了二个孩子,其中有2对已经各有1个和2个亲生子,在这对亲生子与领养子混合的家庭中,有两个是先领养的,关于年龄的相关详细资料见。Hoffmann Riem(1984),327页。
3.应用GoHmann的分析语,把生物性家庭作为判定领养家庭关系质量的主要参照。
4.访谈资料由作者从德文译来。
5.Alfred Portmann对依赖做了描述,他认为婴儿期的头一年做为一个关键期,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赖性。
6.David Kirk在他颇有影响的研究“分享命运”中提出一些与领养家庭相关的概念,如“拒绝差异”、“承认差异”等。
这两种研究方法有明显的区别,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一章的练习就是要找出定性研究的优缺点。本书每章末都有练习,它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引导。即使老师没有要求你完成它们,最好还是做一做。你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你忽略或没有注意到的,做完后,可以同后面的参考答案比较一下,头四章的答案都是直接附在问题后面的,但是不要在做题之前看,这样会降低你的学习质量。
第二篇:质性研究方法浅析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研究工具——“质的研究”方法浅析
现行的教育环境下要求广大的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可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啊。据笔者调查,现如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真正潜心做研究的可谓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有二:一来是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平均为大专水平,对于专业的研究理论和技术基本一无所知,多数人对于“研究”态度还是敬而远之;二来,教师基本的教学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备课、上课,各种读书笔记、业务积累,每学期还要准备常规检查的材料,如此种种已经让老师们应接不暇,哪还有心思潜心研究?如此反复的工作量,只会让老师们产生职业倦怠感。
如何让老师们从繁琐又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走上幸福而又充满乐趣的研究之路呢?我认为,还是先消除老师们对于做研究的误解与迷茫,然后再让其了解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最为重要。
说起做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作为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教育研究可以看成是教育工作者对待教育的一种态度。是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了解学生,对已有的教学内容经过恰当的筛选和加工,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的一个过程。狭义的教育研究隶属于规范研究,是基于一定的观念、方法和途径对教育问题的一种探究、研讨过程。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由于直接面对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所以研究主要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表现为行动研究或实践研究,其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即“质的研究”。对于质的研究国外学者这样定义:西方学者伯格(Berg)指出:所谓“质”,是指一件事物是什么(what)、如何(how)、何时(when)、和何地(where)等意义,其本质是非常暧昧不清的;邓津(Denzin)与林肯(Lincoln)也指出“质的”一词,隐含着“过程”与“意义”双重意涵;斯特劳斯(Strauss)指出:质性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验证或推论,而是在于探索深奥、抽象的经验世界之意义,所以研究过程非常重视研究对象的参与及其观点之融入;同时,质的研究对于研究结果不重视数学与统计的分析程序,而是强调藉由各种资料收集方式,完整且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研究结果做深入的诠释。
陈向明(2000)是中国大陆质性研究的代表人物,她的定义是: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8)认为:质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也被译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在我国人类学界通常被称为“文化人类学方法”,在社会学界通常被称为“定性研究”。质性研究的操作定义如下: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我在完成硕士论文的时候就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查阅了不少的文献资料,对这种研究方法了解的也较为透彻了。其实,质的研究方法还包含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具体如下:
1.扎根理论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格拉斯(B.Glaser)和斯特劳斯两人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在《扎根理论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一书中提出了“扎根理论”。其形成过程受到了美国符号互动理论、实用主义思想、科学的逻辑、工作社会学的影响。扎根理论在研究方法产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1)在资料中建构理论。扎根理论认为研究者应着重资料的分析与实质理论的建构。斯特劳斯和科宾认为,扎根理论强调理论的发展,而且该理论植根于所收集的现实材料,以及资料与分析的持续互动。扎根理论的研究者在建构理论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在不断提问与发现经验材料中,直接从原始资料中提炼概念、建构理论;强调研究材料的经验性与生活性;强调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强调扎根性的发展概念与范畴。
2)不断进行比较。比较是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之一,在资料和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归纳出类属(category)及其属性。扎根理论是一个不断比较、思考、分析、转化资料成概念以建立理论的过程。其涵义包括:比较不同的人(比如他们的观点、情境、行动、话语和经历等);比较相同个体在不同时间的资料;事件的比较;数
据资料与类别的比较;一个类别和另一个类别的比较。
3)适度运用文献。扎根理论注重对实证材料的进行归纳、建立概念、并建构理论的特点,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即扎根理论可能不太重视文献资料。实际上,文献分析也是扎根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一定的文献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对比原有理论的优缺点,从中发现可能的理论创新之处及研究方向,另外扎根理论的成果也可用来与原有理论进行对比。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过多使用原有理论会束缚研究者的思路,前人的思想可能会束缚我们的思路,使我们有意无意地将别人的理论往自己的资料上套,或者换句话说,把自己的资料往别人的理论里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削足适履”,而不是“量体裁衣”。但也不可否认文献分析的价值,适度而又灵活地使用文献资料能够让我们的研究更具方向性。
4)对理论保持敏感。扎根理论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对理论保持警觉。在研究的过程中,扎根理论特别注意将经验材料与理论建构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保持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点和方向,而且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寻找那些比较集中、浓缩地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特别是当资料内容比较松散时。
5)研究过程的系统化与程序化。是指发现问题、收集资料、编码、转译、摘记和报告撰写等一系列步骤。在研究方法上,扎根理论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等。同时,在收集与分析资料过程中,不断采用归纳、演绎、提问、对比、验证等方法。
6)强调理解式研究。一方面,研究者尽量采用“当事人”立场收
集、分析资料,理解当事人行动的意义,并且在建构概念过程中也尽量考虑用当事人的原话。另一方面,扎根理论认为研究者的个人解释在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者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性去理解资料。这样,原始资料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立场之间不断得到互动性的辨析与提炼。通过扎根法建构的理论,实际上是研究者将个人解释与理解资料本来涵义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
2.访谈法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设计到人的理念、意义建构和语言表达,因此“访谈”便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有用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的访谈法在执行过程中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充满情感的对话之旅,而在分析过程中却应该积极秉承价值中立的基本原则。
3.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一般运用于个案研究当中,以求对某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进行深度的描述和分析。对于问题的学术定义通常为单独的个案研究提供了逻辑合理性。参与观察法要求研究者作为所要研究领域的一员直接参与其中,参与者的角色使之能够从局内人或成员的角度接触所要探索的“小世界”的自然状态。参与是一种策略,否则研究者便无法接近所要研究和探索的某些领域,直接观察和体验是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和形式,但同时研究者可以运用访谈、查找文献和其他方法收集资料。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
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亲爱的老师们,如果您理解了质性研究,那么我坚信,您很快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型教师了。同时,也会越发感到充实、快乐、幸福„„
第三篇: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戏剧表演的质化研究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戏剧表演的质化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以戏剧表演为基础,通过实践,定性分析喜剧、校园剧和爱情剧对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学生比较喜爱和愿意接受的戏剧形式,从而真正地把我们在娱乐中学习的新方法推广开来。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这种口语训练方式的接受程度和实际效果,并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这种新的英语口语训练模式。
关键词 口语表达 戏剧表演 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56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Applying Drama Performance
in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GE Shuqiang,FU Hongyu,LV Mingli,WANG Bi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Liaoning 110142)
Abstract This research,based on drama performance,tries to qualitative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kinds of dramas,such as comedies,school plays and love stories,on the students' improvement in oral English during and after the practice.Meanwhile,the other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urther study the kinds of dramas that students would like to adopt in practice,in order to popularize the new method of oral English acquisition,which brings them more pleasure.During the process,the researchers try to know th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his new method of oral English training,so as to unremittingly adjust and perfect the new teaching and training mode.Keywords oral English; drama performance; qualitative analysis
引言
近年来,针对使用戏剧表演的方式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国内许多学者和教师都进行过相应的研究和尝试(余苗苗,2012;刘颖,李利,2013;葛树强,冯莹,张鑫,2015;葛树强,冯莹,丁奎,2015)。因此,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本研究的模式和意义。
1.1 研究模式
本研究的模式是应用戏剧表演来练习英语口语表达,让学生们用英语来表演一场戏剧或情景剧,以此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口语学习兴趣。首先,我们针对实验的6个班级,在课堂上,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5~8人,?W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本与其他组在内容上不同的剧本,要求学生课后将剧本练熟,可以背下来,也可以靠自己的理解,能把剧本的意思发挥出来,剧本发下去之后,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准备和排练。然后,学生自愿选择是在课堂上展示给其他同学还是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观看结束之后由同学们和老师点评。同学们是粗评,可以从台上同学的表达是否清晰,表情是否自然,内容是否熟练等方面点评;而老师是细评,主要是针对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进行点评,这样可以使学生们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欠缺,接着,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剧本和排演形式进行修正,并了解同学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口语学习动机是否有影响。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模式,有效地应用英文戏剧表演来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因为英语口语表达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拥有很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比能够读懂一篇英文文章意义更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戏剧都适合作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练习。因此,在挑选剧本的过程中我们非常严格,既要通俗易懂,又不能太过简单,毕竟,一本好剧本的选择,对学生们来说就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另外,对于排演的方式的选择,换句话说,应该是课后排练然后在课堂表演,还是课后录制视频然后在课堂播放,本研究希望选择一种较好的方式。研究过程
本研究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大一6个班学生,研究者通过阅读关于戏剧表演的相关文献和书籍,观看国内外戏剧表演的视频等进一步学习如何将相关资料汇总并依照喜剧、校园剧、爱情剧进行分类。另外,研究者初步了解记录他们的英语口语基础,让他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剧本进行分组表演练习,请他们把自己练习的桥段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或者拍成视频记录下来。在此期间,将不断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完善和调整表演训练模式。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戏剧表演经常出现的口语表达、了解他们通过戏剧表演学习后的感受。另外,研究者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共计发出154份问卷,收到有效问卷108份。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剧本、表演形式和表演者。
3.1 剧本
剧本是本研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剧本的选择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3.1.1题材的选择
剧本的题材有很多种,应尽量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题材。而且要贴近生活,让同学们更有代入感。比如喜剧类、校园类、家庭类。从而降低表演的难度,充分锻炼同学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1.2难易程度
剧本的难易程度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本研究的结果。所以选择剧本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要想选出合适的剧本通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研究者选定几个代表性的剧本供每组学生使用,也就是给几个可供选择的选项,当然,学生们也可以自行选取自己喜欢的其它剧本。
3.1.3截取片段
选择完剧本后就要确定出几个经典的片段。这种经典的片段通常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片段不仅利于同学们去理解性地表演出来,也益于被观众接受。罗列出各种题材,选择一些经典作品供同学们选择。
3.2 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是剧本表达出来的方式。通常形式不止一种,不同的表演形式亦有各自的利弊。本研究整体上选择了下面两种表演形式。
3.2.1课堂上现场表演
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这样同学们更有参与感,与观众面对面的接触也可以锻炼表演者的胆量,在今后的表演中也不会过于紧张。但可能会不时地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影响整个表演,在表演时容易出戏,无法带入自己,如果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忘词,但是这个时候也在考验同学们的自我发挥能力,临场随机应变能力,或者有的同学会机械地重复剧本,花费的时间也不固定。同时,课上的同学作为观众,可以观察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在表演结束之后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这种形式有利于表演者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利于观众锻炼自己的听力,还可以增强了课堂娱乐性,提高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2.2课下录制视频
录制视频可以呈现出最好的戏剧表演效果,表演者可以选出课余时间反复排演,不断的练习可使表演者更深入地带入自己,反复重复同一段话可以提高熟练度,这段时间是最好的练习口语的时间,只有理解透彻了,才会带入自己的感情,给观众一个最好的视觉效果,也使表演更加形象,排演的同时还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了解,更有助于对学生们的表演起着督促与改进的作用。直接放映录制片段不会耽误课堂很长时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始课堂的形式。不足之处是表演者缺少了一个与观众面对面的机会。
3.3 表演者
对于表演者的选择,可以先通过毛遂自荐,使一些热爱表演的同学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剧本,这样可以使他们兴趣满满,排演的时候自然有很大的动力,这样既可以演出一个很好的节目,又可以通过表演锻炼自己的口语,提高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但长久来说,也不能让那些同学一直表演,课堂是大家的,应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而且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主要是那些口语表达能力特别差的同学,因此,我们也要多多观察,发现那些更需要锻炼的同学,即使他们对于表演没有那么擅长,但日积月累的耳濡目染,也可以使他们在表演时不至于毫无头绪。还有一些同学,在笔试时有很好的成绩,但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却不那么擅长,对于这类的同学,更应该参与到戏剧的表演之中,使他们更加全面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结论
本研究的结论是,应用戏剧表演这种较新的口语训练模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在排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研究台词学到很多知识,还可以锻炼听力、纠正语音错误。但是,这种形式在实践中通常较费时,所以不建议将排演的过程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另外,本研究建议,针对英语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使用课后排练和录制视频的方式,但是,该方式对于视频制作软件的应用要求较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本研究的结论是课后排练课堂表演的方式是值得提倡的。而关于剧本的选择,仍需进一步研究。希望本研究对于外语教师和外语教学研究者能够有所帮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沈阳化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应用戏剧表演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质化研究》(省级)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余苗苗.交际教学法结合“戏剧表演”在英语口语课中的应用.海外英语,2012(14).[2] 刘颖,李利.英语戏剧表演对大学生口语教学的辅助作用.中国外资,2013(8).[3] 葛树强,冯莹,张鑫.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调查研究.海外英语,2015(5).[4] 葛?淝浚?冯莹,丁奎.即兴戏剧在英语口语拓展训练中?A质化研究.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
第四篇:学雷锋常态化研究
学雷锋常态化研究
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每到这一天,新闻媒体就会集中进行宣传报道,全国各地也纷纷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而过了“学雷锋日”之后,学雷锋的宣传报道再就很少见到了,学雷锋的志愿者也难觅踪影,久而久之便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学雷锋只是“学一时”的习惯。以至于有人编了句顺口溜调侃道:雷锋年年有,5号来了6号走。针对这一现状,很多朋友评论道:学习雷锋定期化、活动化、口号化,这不是在真正的学习雷锋,而是在走学习雷锋的形式。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也将成为永不褪色的风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身上所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品质,所体现的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宝贵精神,所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火热情怀,都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应当大力倡导的.当今社会,我们该怎样学雷锋?怎样丰富学雷锋的内容?我们认为,学雷锋不要留于形式,不要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做到常态化。在我们的矿区,有着很多爱心社团,他们长期从事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他们的行动,也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作为雷锋的第二故乡和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用长达50年的坚守和探索,使学雷锋活动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经久不衰。
一、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一以贯之地加强理论引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抚顺学雷锋活动,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50年来,不论是极左时期的影响,还是市场经济的冲击;不论是西方思潮的侵袭,还是多元化思想的挑战,抚顺始终把传承雷锋精神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坚持把理论研究放在首位,以理论创新对雷锋精神作出时代阐释、赋予时代内涵,进而有效引导学雷锋活动走向深入。在理论研究机构上,抚顺最早在全国成立了雷锋精神研究会;在理论宣传载体上,抚顺最早在全国创办了《学雷锋论坛》杂志,并在进入新世纪后改版为《雷锋精神研究》杂志,编写出版了《雷锋传》、《雷锋精神永恒》、《学雷锋向导》等十几种专著;在理论活动开展上,抚顺先后举办了“全国少年儿童教育工作者学雷锋理论研讨会”、“全国部分大中城市学雷锋理论研讨会”等近20次大型学雷锋理论研讨会。尤其是“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雷锋精神与跨世纪中国”、“雷锋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等专题研讨,不仅有效澄清了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更为不同时期开展学雷锋活动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加强理论研究是抚顺学雷锋活动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
二、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学雷锋活动的主体是群众。离开群众,学雷锋活动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全国最早发起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的城市,抚顺人民学雷锋、做雷锋、弘扬雷锋精神既出于自发,也源于自觉,抚顺有着深厚的学雷锋群众基础。半个世纪以来,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社会怎样变迁,抚顺群众性学雷锋活动从未间断。从60年代起,抚顺相继以“学雷锋精神,走雷锋之路”、“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人人学雷锋,创建文明城”等为主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雷锋活动。结合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到市情厂情、爱岗敬业、自立创业教育实践中;结合培育抚顺城市精神,广泛开展了雷锋文化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村镇、进楼院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到各项道德实践中,开展了“文明家庭”评比、“道德信贷”工程等各种活动。据统计,抚顺共拥有学雷锋小组4万多个、学雷锋服务队2169支、学雷锋志愿者13万人,以雷锋命名的站、岗、亭、车、路、班组和团队遍布抚顺城乡。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学雷锋活动始终充满活力,有效推动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由自发向自觉发展,逐渐成为城市的道德共识和文明追求。实践再次证明,群众参与是学雷锋活动深入持久的动力源泉。
三、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深入实际地选树群众典型
典型尤其是学雷锋典型,是引领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的旗帜与标杆。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必然要在群众之中选树新的时代典型。从60年代至今,抚顺在各个时期坚持树立可学可比、可亲可近的群众学雷锋典型,数以千计的学雷锋典型遍布各条战线,活跃在群众中间。其中涌现出的排水女工活雷锋王辉、售票员活雷锋邓凤兰、残疾人活雷锋袁存泉、老年活雷锋胡玉萍老妈妈等等,都来自平凡大众,为百姓所称道和效仿。抚顺还有针对性地在青少年中开展“小雷锋”评比,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雷锋号”创建。特别是近年来,抚顺创新评选方式,开展“百姓雷锋”评比活动,将典型的选树直接指向基层百姓,连续五年推出了51名典型人物,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顺应时代要求选树学雷锋典型,使雷锋精神与老百姓的思想认识贴得更近,这是学雷锋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牵引。
四、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与时俱进地改进方式方法
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随着传播方式的升级进步,传统的学习手段有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的学雷锋活动也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
生活中,我们人人可以成为雷锋。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的瞬间、躬身捡拾垃圾放进垃圾桶的瞬间,拾到物品交还失主的瞬间,我们都能体会到学雷锋的快乐。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倾力奉献,必将使我们的矿区和谐而美好
第五篇:人大代表专职化研究
人大代表专职化研究
法学院 2012级研究生 王庆博
【摘要】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人大代表兼职制,代表工作是人大代表的“第二职业”,从属于人大代表的本职工作。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的各种事务越来越复杂。对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学识水平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代表们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足够的精力去搞清楚国家和地区的事情。而兼职制下的人大代表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了解社会,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导致很多代表在人大会议上的发言不切实际甚至成为笑谈。因此,人大代表的逐步专职化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实下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人大代表;专职化;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作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这已经明确了人大代表在国家政权体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其职责和作用已经构成了各级人大的主体和工作基础。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使命神圣,责任重大。
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的各种事务越来越复杂。对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学识水平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
代表们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足够的精力去搞清楚国家和地区的事情。如果拿到政府的预算书,看不懂,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看懂,只能匆匆表决通过,这是不合适的。
目前我国有五级代表制,各级人大代表约300万人,绝大部分代表是兼职的,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不脱离代表的本职工作,并且执行代表职务从属于代表的本职工作,人大代表工作属“第二职业"。兼职的人大代表做专职的人大工作,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定职权的行使。因此,人大代表应该逐步实行专职化,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学习必要的知识,掌握必要的信息,做好代表工作。
一、兼职代表制度下人大代表职务的特点和不足
1、兼职代表制影响人大代表履行职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代表法》第三条规定,人大代表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它表明人大代表从事代表工作不脱离自己的本职工作,实质上实行兼职代表制。代表法把代表兼职作为立法基础,在当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要求的,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加强,仅靠兼职责者的觉悟来兼而行之,就很难满足社会发展对人大代表这一职务的要求,主观上代表工作的制约机制还不健全,如闭会期间代表如何行使权利代表法不明确,仅靠各级人大在工作实践中的不断探索,随意性很强。客观上广大代表分布地域和从事职业广泛,决定了代表履行职责的局限性,使得各级人大很难组织代表开展各种活动,广大代表更难于拿出更多的精力执行代表职务。
2、兼职代表制下无法保证人大代表有足够时间、精力投入到代表工作中去。代表工作是人大代表的“第二职业”,从属于人大代表的本职工作,地位已经比人大代表的本职工作差一等,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大代表还兼任其它社会职务,有些人大代表身兼数职,其从事代表工作的时间、精力相当有限。比如,一个不能脱离工作岗位的工人去做人大代表,他只能在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去从事他的代表工作,这样他用于代表工作的精力必然很少。另一方面,虽然他是一个专业工人,但他对工人情况的了解,也只能局限在他所在的岗位上,或者他所在的流水线上、车间里、工厂里,至多在他所在的行业内。很多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或常委会会议上发言很少,质量不高,发言内容一般都是大路货,讲不到事情的点子上,与人大代表兼职过多,无暇顾及人大工作有关。
3、兼职代表履职环境不够理想,影响了职能作用的发挥。一些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兼职代表,在反映本选区选民意愿时承担着双重身份,既是受益者,又是监督者,由于受到部门利益、自身利益的诱导和周围环境的制约,其自身很难做到二者协调统一,履行职责时往往会避重就轻,更不会把本单位本部门的问题披露曝光,给自己惹上麻烦,从而使选民的利益得不到维护,甚至错位。
4、人大代表兼职制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不相符合。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多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需要进行认真讨论,集体研究后作出的决策,客观上要求人大代表专业化、专职化。它需要在广泛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排斥业余人员或兼职人员的参加。人大代表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而且要
提高人大工作水平,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从事人大代表工作的原则、方法、程序,更好地代表选民的意愿,行使国家权力。它需要人大代表具有政治、法律、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二、人大代表专职化的改进方式
人大代表专职化是指给人大代表这一职务设置门槛,提高人大代表任职标准和要求,使人大代表职务由“虚职”向“实职”转变。当选为人大代表后,代表工作应成为人大代表的主要工作,是人大代表的主业,人大代表应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代表工作中去。人大代表职务的崇高性客观上要求人大代表自觉调整角色意识,把人大代表的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另外,法律也应该尽早明确人大代表职务的性质,把人大代表这一职务当作公职对待。对人大代表履行职责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当选下一届人大代表的重要依据。人大代表的专职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改进。
1、建立人大代表履职报酬制。我国兼职代表制下,人大代表拿的报酬是从事本职工作的报酬,没有从事人大代表工作的报酬。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要求日益强烈,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缺乏与经济利益挂钩,越来越不适应实际情况。人大代表专职化减少了代表的数量,提高了代表的质量,能够为人大代表履职报酬制的建立创造条件。人大代表的履职报酬制将使人大代表的职务由“虚”到“实”,履行人大代表职务的情况将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代表的个人利益,有助于改变有些代表将履行代表职务当作一项政治荣誉。
2、法律明确规定对担任人大代表职务设定一定的限制条件。《选举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大代表的资格过于宽泛,笔者认为宪法或者组织法也应对人大代表任职作出限制,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把好人大代表的入口关,从道德品行、政治素质、议政能力、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对人大代表的资格作出具体规定,以提高当选人大代表的自身素质。每位人大代表都要十分珍惜自己的职务,认真履行职责。当选为人大代表后,不能再去担任其它社会职务。
3、明确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参加代表活动的时间。《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其代表资格终止。但是对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参加有组织的活动没有作出硬性规定,造成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参加代表活动随意性较大。目前,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会期较短,人大代表的大量工作需要在闭会期间完成,为保证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参加有组织的活动,在时间上作出量化的规定,能使人大代表处理好与本职工作的关系。因为在兼职代表制下,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需要所在单位的支持配合。明确了人大代表参加闭会期间活动的时间,使人大代表处理好与本职工作的关系,获得代表所在单位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开展工作。
4、建立人大代表履职监督制度。任何职务的执行都需要一定制度的监督,缺少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权力的滥用。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也是一样。为使选民或选举单位了解其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在履行代表职责中做了些什么工作,工作成效如何,提高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人大代表履职监督机制很有必要。兼职代表制下由于履行代表职责是人大
代表的“第二职业”,属于人大代表的副业,与人大代表的切身利益无太大的关系,而人大代表专职化可以解决这个前提条件,为人大代表履职监督机制的建立打下基础。
5、用党组织的干部去充实专职人大代表队伍。当前在中国,在党政机关之外,没有大量现成的职业政治人材。中国的知识精英们更愿意通过经商等途径来获取财富。如果试图在短期内用较大的物质利益诱导一大批知识精英改行,专职从事人大代表工作,不仅会耗费巨资,也会对现有社会结构产生冲击,引发社会秩序的波动。比较理想的方案是:把现有党组织的大量专职干部转移到人大里去,担任专职人大代表,使这些现在只从事务虚工作的干部,转变为去做务实的工作:深入基层(选区),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督查政府整改,等等。这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文山会海”,改变党的文风。
三、总结
人大代表专职化明晰了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利,使人大代表的职责定位更加准确。它解决了为谁说话,为谁办事的问题,保证了人大代表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代表职责,进一步增加人大的监督实效。虽然人大代表专职化存在比较大的体制性制约,难度比较大,但是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增强,人大代表的职务从兼职制向专职制转变将成为必然趋势,人大代表专职化将进一步激发起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体现民主政治体制的先进功能,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民主制度的不断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人大代表部分专职化——人大改革的一种初步探索[J], 蓝夏怡,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5期.[2]期待人大常委会委员专职专业[J], 滕仁,楚天主人,2011年08期.[3]张勇,政府责任研究:实践基础与理论背景——基于文献检索的分析[J],理论探索,2011年04期。
[4]浅析人大代表专职化问题,于建秀、陈文婧,《商品与质量》2012年第S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