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4:3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管理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管理情况调研报告陕西省商南县跨越两个地质构造成矿带,跨中上元古界和下元古界两个地质年代地层,地下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成矿条件较为优越。截止目前,境内已发现矿产9大类38种,矿产地131处。其中能源矿产1处,金属矿产13种,非金属矿产24种;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10处,矿点、矿化点112处。全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种,其中钛、钒、镁橄榄岩、蓝石棉储量居全省首位;铀、熔炼水晶储量居全省前列。此外,钾长石、饰面大理岩、石灰岩、瓦板岩等也极具开发潜力。从资源储量看,境内钛保有储量为55.7万吨,主要分布在商南县新庙到过风楼镇乌鱼沟一带,矿床属河南西峡县八庙大型金红石矿带的西延部分;钒矿资源已探明储量286万吨,估测远景储量1679.54万吨,南北两条矿化带分别长约50公里、35公里,为山阳县中村银花炭质岩型钒矿带的东延部分,主要分布在我县白鲁础乡、十里坪镇、魏家台乡、水沟乡、湘河镇、白浪镇;蓝石棉保有储量1941吨,主要分布在白浪镇苇园一带;铁矿保有储量为600万吨,主要分布于魏家台、湘河、白浪、青山花园到梁家湾一带;镁橄榄岩保有储量2亿吨,为富水镇松树沟铬铁矿的母岩,矿区面积达13.4平方公里,该矿占岩体总面积的89%;瓦板岩保有储量为1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核桃坪到石童子沟口一带,产于奥陶系千枚岩夹灰岩地层中。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商南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但目前发展势头强劲,如豪迪集团、秦东集团公司、中剑公司、水沟金鑫矿业有限公司、青山矿业有限公司、东正化工公司、华源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都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依托,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定的基础。钒矿开采及加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全县已建成投产4条钒矿生产线,年产V2O5精粉1800吨,在建5条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年产V2O5精粉4700吨,实现年收入

4.7亿元左右,实现税费6000万元左右,上缴资源补偿费800万元左右,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2000多人,拉动相关产业收入上亿元,还将拟建2条钒矿生产线,设计年产V2O5精粉3000吨,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我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目前市场及钒矿资源开发前景来看,钒矿开发将成为我县矿业经济,乃至全县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专家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县钒矿生产规模可达年产V2O5精粉2万吨,可实现年收入20亿元,实现税费3亿元左右,上交资源补偿费6000万元左右,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1万余人。

商南铬镁材料有限公司和商南金润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日本双日株式会社合作利用现有镁橄榄型砂的尾矿深加工后作为钢铁行业添加剂材料,目前该项目正在洽谈和试验之中,一旦合作成功,将有力地促进我县镁橄石加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县内的金红石资源储量、矿石品位都位居全省首位,由于选矿工艺在国内一直没有突破,选矿回收率低,经济效益差,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2007年底,市政府杨市长带领钛业公司董事长及县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赴广东地勘院考察洽谈,建议调整开发思路,有力促进了我县金红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开发

和利用矿产资源,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增加我县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加快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商南县工业经济以矿产资源加工业为主,矿产资源加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80%以上。目前,该县的矿山企业现状是规模小,总量少。截止2008年底,县国土资源局备案已核发采矿许可证72个,对我县工业经济有重大影响、企业产值超过100万元的矿山企业仅有10家,中小规模采选企业12家,个体私营采石队50家。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钒矿、镁橄榄石、石灰石、石英、大理石、钾长石、重晶石、瓦板岩等18种。采矿回收率约为75—85%,选矿回收率约为70%—80%,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约为0.6%。2008年,该县规模工业产值4.1亿元,其中矿山企业实现产值3.2亿元,上缴各类税费约3000万元,从事矿产开发的劳动力约为5000人,人均年收入6000余元。近年来,与县外客商签订矿业投资项目12个,投资3.2亿元,其中水沟金鑫矿业有限公司1200吨V2O5生产项目、青山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铁精粉项目已建成投产,千家坪钒矿开发项目已动工建设。

——存在的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显化矿产资源价值、优化矿产资源配置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矿山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在县国土资源局备案的71个采矿证,目前62个矿山企业和私营采矿队中,有47个持证企业(采矿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像商南玉山有限公司,法人李玉良,拥有5个钾长石采矿证,选厂建在富水镇,2006、2007年度全年停产;商南县魏家台玉青大理石矿开采队、玉安大理石矿厂、富水华林石材厂、新建开采队等企业因市场因素影响,长期处于停产;全县33个持石料采矿证的私营采矿队,有18个处于停产半停产。

(二)矿山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规模小;个体私营采矿队多且散,尚未形成大规模优势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全县有73家矿山企业和私营采矿队,可对该县工业经济影响大,企业产值超过100万元的矿山企业仅8家。如该县储量居亚洲第一的富水镇松树沟镁橄榄石资源,采选企业7家,但企业的技术手段和生产设备落后,只进行粗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产业链条,致使现有的镁橄榄石资源没有充分合理的利用,没有形成集约发展和规模优势。我县的12个大理石开采队,全部是出售原矿,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税收。

(三)部分矿山企业手续不全,存在未批先建投产违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无任何手续私自违法建厂,盗采矿产资源,乱采滥挖,安全隐患较大。

(四)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一是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道路不畅、水电讯不通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矿山

企业建厂期间因征地、拆迁等补偿赔偿问题群众漫天要价,人为制造障碍;三是县上没有专门的协调机构,导致一些矿山企业项目进展缓慢。

——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建议

经调研组研究分析,导致该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工作不能到位,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对矿山企业法人培训少,一些矿山企业法人依法办矿意识淡漠,相关手续不办齐就建厂投产。

(二)该县大部分矿山企业法人投资办矿不去做项目投资可行性预测分析,盲目性大,缺乏市场价格波动的应变能力,导致企业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三)大部分矿山企业采矿缺乏科学依据,不请有资质部门编制《开采设计方案》或按开采设计方案作业,而是哪儿有矿哪采哪挖,造成大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四)近年来,矿产品价格上涨,受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顶风而上违法盗采偷运矿产资源。一些违法分子购买不了爆破器材,就假借修路、农田基建名义购买爆破器材用于盗采矿产资源;社会关系复杂,采矿老板大多有背景,有些部门干部、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参与其中,内外勾结,基层政府纵容包庇,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加之我县处于三省八县结合部,出县境途径多,距离短,加大了执法机关查处案件的难度。

(五)矿产资源日常监管缺乏长效机制。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第一条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第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业正常开采秩序。但目前,我县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比较滞后,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手段单一疲软,开展联合执法虽然能解决一些临时的突出问题,但难以形成长期威慑效力,难以杜绝各种违法探采、滥采乱挖、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发生。

(六)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机制和体制不够完善。现行的《矿产资源法》规定:省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拥有绝大部分优势或急需矿产资源的审批权,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只对砂、石、粘土有采矿审批权(我县的砂资源审批权在水保局)。但是矿业权的监管职责却在基层,审批权与监管权分离,审批机关和监管机关的权利、义务、职责相互脱节,形成了“有权管的无权批,有权批的不监管”的局面,加大了基层矿业管理工作难度。

(七)探矿权设置过多过乱,圈而不探,严重影响资源开发和矿业经济的发展。全县已设置探矿权24个,其中钒矿探矿权7个,金矿探矿权4个,铁矿探矿权6个,金红石探矿权1个,铀矿探矿权2个,铜矿探矿权1个,锑矿探矿权1个,锰及多金属探矿权2个,探矿面积231.06平方公里。探矿权设置审批权在省厅,监管权却在基层,加大了基层监管工作难度。

——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真正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边远山区的投资力度,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加快重点矿区水、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深度开发矿产资源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更具吸引力的矿业投资环境、税收政策,优化服务环境,规范部门行为,作好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全民的大局意识和法制意识,为矿产资源合理高效开发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二)不断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日常监管工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日常监管工作,建立和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矿业市场,使一切矿业经济活动步入法制轨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应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民的依法办矿法制意识;二是通过健全监管网络,组建专门强有力的执法队伍,进一步强化监管手段;三是要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管理,杜绝因部门利益而推诿扯皮等行为发生。同时,应不断提高矿业执法人员素质,强化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素质教育,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四是要配备执法必需设备,改善执法条件和执法环境,提高执法工作效率和质量;五是加强基层乡政府依法参与矿产资源开发的日常监管工作力度,县政府应将辖区矿业秩序好坏与各乡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度奖惩考核,落实乡镇村组依法监管责任,凡是辖区内出现滥采乱挖、违法建厂行为,情形严重的追究乡镇主要领导责任。

(三)公安部门提前介入与相关部门一起查处破坏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要明查暗访查处一批内外勾结、滥采乱挖矿产资源的人和事。

(四)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坚持扶优扶强、限小治乱的原则,采取企业联营、兼并等方式开展了松树沟镁橄榄石矿区、十里坪萤石矿区的资源整合工作,经过整合,减少矿权数量7个,企业的生产规模提升,安全隐患降低。今后,县政府应依法关停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私营小采矿点,真正实现优势资源向资金实力雄厚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我县矿山企业。同时应通过立法和执法规范矿山企业开采行为,做到合理开发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在政策制定上,应通过杜绝基层乡政府和村组的不合理收费,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投资者利益,防止采矿以掠夺式开采,严重浪费资源行为;要引导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和安全投入,鼓励矿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矿产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应以市场为导向,改变矿产品以原矿和初加工矿产品为主的现状,延伸矿产品的产业链,加工高附加值矿产品,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现有的矿产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省商南县跨越两个地质构造成矿带,跨中上元古界和下元古界两个地质年代地层,地下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成矿条件较为优越。截止目前,境内已发现矿产9大类38种,矿产地131处。其中能源矿产1处,金属矿产13种,非金属矿产24种;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10处,矿点、矿化点112处。全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5种,其中钛、钒、镁橄榄岩、蓝石棉储量居全省首位;铀、熔炼水晶储量居全省前列。此外,钾长石、饰面大理岩、石灰岩、瓦板岩等也极具开发潜力。从资源储量看,境内钛保有储量为55.7万吨,主要分布在商南县新庙到过风楼镇乌鱼沟一带,矿床属河南西峡县八庙大型金红石矿带的西延部分;钒矿资源已探明储量286万吨,估测远景储量1679.54万吨,南北两条矿化带分别长约50公里、35公里,为山阳县中村银花炭质岩型钒矿带的东延部分,主要分布在我县白鲁础乡、十里坪镇、魏家台乡、水沟乡、湘河镇、白浪镇;蓝石棉保有储量1941吨,主要分布在白浪镇苇园一带;铁矿保有储量为600万吨,主要分布于魏家台、湘河、白浪、青山花园到梁家湾一带;镁橄榄岩保有储量2亿吨,为富水镇松树沟铬铁矿的母岩,矿区面积达13.4平方公里,该矿占岩体总面积的89%;瓦板岩保有储量为1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核桃坪到石童子沟口一带,产于奥陶系千枚岩夹灰岩地层中。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商南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但目前发展势头强劲,如豪迪集团、秦东集团公司、中剑公司、水沟金鑫矿业有限公司、青山矿业有限公司、东正化工公司、华源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都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依托,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定的基础。钒矿开采及加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全县已建成投产4条钒矿生产线,年产V2O5精粉1800吨,在建5条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年产V2O5精粉4700吨,实现年收入4.7亿元左右,实现税费6000万元左右,上缴资源补偿费800万元左右,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2000多人,拉动相关产业收入上亿元,还将拟建2条钒矿生产线,设计年产V2O5精粉3000吨,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我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目前市场及钒矿资源开发前景来看,钒矿开发将成为我县矿业经济,乃至全县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专家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县钒矿生产规模可达年产V2O5精粉2万吨,可实现年收入20亿元,实现税费3亿元左右,上交资源补偿费6000万元左右,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1万余人。

商南铬镁材料有限公司和商南金润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日本双日株式会社合作利用现有镁橄榄型砂的尾矿深加工后作为钢铁行业添加剂材料,目前该项目正在洽谈和试验之中,一旦合作成功,将有力地促进我县镁橄石加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县内的金红石资源储量、矿石品位都位居全省首位,由于选矿工艺在国内一直没有突破,选矿回收率低,经济效益差,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2007年底,市政府杨市长带领钛业公司董事长及县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赴广东地勘院考察洽谈,建议调整开发思路,有力促进了我县金红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增加我县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加快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商南县工业经济以矿产资源加工业为主,矿产资源加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80%以上。目前,该县的矿山企业现状是规模小,总量少。截止2008年底,县国土资源局备案已核发采矿许可证72个,对我县工业经济有重大影响、企业产值超过100万元的矿山企业仅有10家,中小规模采选企业12家,个体私营采石队50家。已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钒矿、镁橄榄石、石灰石、石英、大理石、钾长石、重晶石、瓦板岩等18种。采矿回收率约为75—85%,选矿回收率约为70%—80%,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约为0.6%。2008年,该县规模工业产值4.1亿元,其中矿山企业实现产值3.2亿元,上缴各类税费约3000万元,从事矿产开发的劳动力约为5000人,人均年收入6000余元。近年来,与县外客商签订矿业投资项目12个,投资3.2亿元,其中水沟金鑫矿业有限公司1200吨V2O5生产项目、青山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铁精粉项目已建成投产,千家坪钒矿开发项目已动工建设。

——存在的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显化矿产资源价值、优化矿产资源配置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矿山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在县国土资源局备案的71个采矿证,目前62个矿山企业和私营采矿队中,有47个持证企业(采矿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像商南玉山有限公司,法人李玉良,拥有5个钾长石采矿证,选厂建在富水镇,2006、2007全年停产;商南县魏家台玉青大理石矿开采队、玉安大理石矿厂、富水华林石材厂、新建开采队等企业因市场因素影响,长期处于停产;全县33个持石料采矿证的私营采矿队,有18个处于停产半停产。

(二)矿山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规模小;个体私营采矿队多且散,尚未形成大规模优势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全县有73家矿山企业和私营采矿队,可对该县工业经济影响大,企业产值超过100万元的矿山企业仅8家。如该县储量居亚洲第一的富水镇松树沟镁橄榄石资源,采选企业7家,但企业的技术手段和生产设备落后,只进行粗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产业链条,致使现有的镁橄榄石资源没有充分合理的利用,没有形成集约发展和规模优势。我县的12个大理石开采队,全部是出售原矿,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税收。

(三)部分矿山企业手续不全,存在未批先建投产违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无任何手续私自违法建厂,盗采矿产资源,乱采滥挖,安全隐患较大。

(四)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一是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道路不畅、水电讯不通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矿山企业建厂期间因征地、拆迁等补偿赔偿问题群众漫天要价,人为制造障碍;三是县上没有专门的协调机构,导致一些矿山企业项目进展缓慢。

——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建议

经调研组研究分析,导致该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工作不能到位,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对矿山企业法人培训少,一些矿山企业法人依法办矿意识淡漠,相关手续不办齐就建厂投产。

(二)该县大部分矿山企业法人投资办矿不去做项目投资可行性预测分析,盲目性大,缺乏市场价格波动的应变能力,导致企业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三)大部分矿山企业采矿缺乏科学依据,不请有资质部门编制《开采设计方案》或按开采设计方案作业,而是哪儿有矿哪采哪挖,造成大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四)近年来,矿产品价格上涨,受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顶风而上违法盗采偷运矿产资源。一些违法分子购买不了爆破器材,就假借修路、农田基建名义购买爆破器材用于盗采矿产资源;社会关系复杂,采矿老板大多有背景,有些部门干部、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参与其中,内外勾结,基层政府纵容包庇,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恃无恐,为所欲为。加之我县处于三省八县结合部,出县境途径多,距离短,加大了执法机关查处案件的难度。

(五)矿产资源日常监管缺乏长效机制。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第一条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第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业正常开采秩序。但目前,我县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比较滞后,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手段单一疲软,开展联合执法虽然能解决一些临时的突出问题,但难以形成长期威慑效力,难以杜绝各种违法探采、滥采乱挖、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发生。

(六)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机制和体制不够完善。现行的《矿产资源法》规定:省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拥有绝大部分优势或急需矿产资源的审批权,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只对砂、石、粘土有采矿审批权(我县的砂资源审批权在水保局)。但是矿业权的监管职责却在基层,审批权与监管权分离,审批机关和监管机关的权利、义务、职责相互脱节,形成了“有权管的无权批,有权批的不监管”的局面,加大了基层矿业管理工作难度。

(七)探矿权设置过多过乱,圈而不探,严重影响资源开发和矿业经济的发展。全县已设置探矿权24个,其中钒矿探矿权7个,金矿探矿权4个,铁矿探矿权6个,金红石探矿权1个,铀矿探矿权2个,铜矿探矿权1个,锑矿探矿权1个,锰及多金属探矿权2个,探矿面积231.06平方公里。探矿权设置审批权在省厅,监管权却在基层,加大了基层监管工作难度。

——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真正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边远山区的投资力度,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加快重点矿区水、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深度开发矿产资源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更具吸引力的矿业投资环境、税收政策,优化服务环境,规范部门行为,作好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全民的大局意识和法制意识,为矿产资源合理高效开发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二)不断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日常监管工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日常监管工作,建立和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矿业市场,使一切矿业经济活动步入法制轨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应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民的依法办矿法制意识;二是通过健全监管网络,组建专门强有力的执法队伍,进一步强化监管手段;三是要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管理,杜绝因部门利益而推诿扯皮等行为发生。同时,应不断提高矿业执法人员素质,强化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素质教育,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四是要配备执法必需设备,改善执法条件和执法环境,提高执法工作效率和质量;五是加强基层乡政府依法参与矿产资源开发的日常监管工作力度,县政府应将辖区矿业秩序好坏与各乡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奖惩考核,落实乡镇村组依法监管责任,凡是辖区内出现滥采乱挖、违法建厂行为,情形严重的追究乡镇主要领导责任。

(三)公安部门提前介入与相关部门一起查处破坏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要明查暗访查处一批内外勾结、滥采乱挖矿产资源的人和事。

(四)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坚持扶优扶强、限小治乱的原则,采取企业联营、兼并等方式开展了松树沟镁橄榄石矿区、十里坪萤石矿区的资源整合工作,经过整合,减少矿权数量7个,企业的生产规模提升,安全隐患降低。今后,县政府应依法关停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私营小采矿点,真正实现优势资源向资金实力雄厚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做优我县矿山企业。同时应通过立法和执法规范矿山企业开采行为,做到合理开发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在政策制定上,应通过杜绝基层乡政府和村组的不合理收费,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投资者利益,防止采矿以掠夺式开采,严重浪费资源行为;要引导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和安全投入,鼓励矿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矿产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应以市场为导向,改变矿产品以原矿和初加工矿产品为主的现状,延伸矿产品的产业链,加工高附加值矿产品,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现有的矿产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篇:关于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关于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

进入“十五”以来,受资源品价格持续走高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影响,矿产资源开采得到了快速发展,采矿业已成为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同时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许多诸如非法开采、利益分配不合理和矿业权非法转让等一系列乱象,严重影响着矿产资源开采的有序发展和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因此,在把脉国家逐步推进资源品价格机制改革和当前资源品价格走势趋缓的背景及机遇下,为进一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产业有序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地方和国家的贡献及理顺各利益主体间关系,近期,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我区资源开采业快速发展的鄂尔多斯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一、调研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及管理体制

(一)开发情况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近几年持续走高的煤炭价格驱动,鄂尔多斯煤炭开采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到2008年底,全市建成煤矿297座,产能24300万吨/年,其中神华集团15座,产能10470万吨,地方煤矿282座,产能13830万吨。2008年全年煤炭生产量达到26000万吨,其中市内转化煤炭3070万吨,市外区内用量4730万吨,出区外运量18200万吨。全年实现产值773.6亿元,增加值44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0.63%和86.5%,来自煤炭开采的直接税收收入占地方总财政收入比重高达57%左右,煤炭开采业直接吸纳劳动力3万人,间接吸纳劳动力人数50万人左右。

(二)管理体制

1.价格形成机制。目前鄂尔多斯煤炭的定价主体主要包括煤炭行业协会和企业,其中煤炭行业协会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规定煤炭的最低保护价,在保护价前提下煤炭价格形成主要由企业自行决定。煤炭企业的定价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市场价,主要存在于地方的个别中小型煤矿企业和没有固定客户的企业中;另一种是个别企业自行定价,主要是一些具有固定客户的企业,如某国有煤矿,其主要的客户是属于同一总部集团的其它公司,因此其价格并不随市场变化而出现大的波动。总的来说,目前鄂尔多斯地区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主要以完全市场价为主。

2.收益分配情况。我国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利益分配的主体主要有国家、富有管理权的国务院委托下的市县一级政府、开发企业、矿区居民及开采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收益,具体的收益分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宏观方面,2007年鄂尔多斯煤炭行业(其中95%以上为煤炭开采行业)总的增加值为254.97亿元,其中上缴政府各种税费合计82.11亿元,企业实现利润147亿元,直接从事煤炭开采行业职工3万人,平均工资为45327元,合计职工收入为13.6亿元,企业实现利润、政府税费收入和职工工资性收入占煤炭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7.65%、32.2%和5.33%,企业和政府具有相对高的收益。从税费分配情况看,在收入完全归当地政府的资源税、各种费用(目前主要包括安全费、水土保持治理费、人力资本积累金等8项费用,其中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金主要由企业自收自支)及地方煤炭企业上缴的营业税中,资源开采地旗县

或乡镇获得部分相对很少;同时,这些地区承载着尤为繁重的诸如矿区矛盾协调化解压力、矿区居民诉求压力、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压力和矿区社会负重发展压力等重担。

3.资源配置情况。矿产资源配置方式主要依据不同的资源而定,对于非煤炭类资源主要是采用招、拍、挂的形式;对于煤炭资源主要是以协议配置的方式进行,协议配置主要在市一级或省一级进行,配置条件主要有单井产能和就地转化率两方面规定,其中单井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就地转化方面规定煤炭就地转化率最低不得低于50%,煤-电为100%,煤化工75%,其他必须达到50%。

4.资源管理方面。目前矿产资源开采管理的主体为鄂尔多斯市和县一级政府,在实际的运作中,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回采率和资源有偿使用两方面。回采率主要执行的是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发〔2005〕210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最低30%的回采率标准;资源有偿使用主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深化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意见的通知》(内政发〔2003〕343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能源重化工业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优化配置意见》(内政字〔2004〕436号)有关文件的要求,从新置煤炭资源、矿业权变更和延续、探矿权审批、已关闭煤矿矿业权重置等方面对煤炭有偿使用提出了具体的规定。

二、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调研中反映的问题看,利益分配不均已成为所有问题和矛盾的焦点,改革现行的资源利益和分配制度,建立新型的资源利益体系已成为当地大多数人的共识,同时在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完善的方面,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矿产资源开采业整体对地方贡献作用比较小

作为全民所有的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国家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收取大部分收益用于全体国民福利的改善和提高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同时矿产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普遍的稀缺性,在其价格上涨和主要外部性由地方承担的大背景下,应适当强化其开发过程中对地方的贡献。但从本次调研中发现,矿产资源开采业整体对地方贡献作用比较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地方在矿产资源转化增值中受益较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资源多次转化增值是提升煤炭产业社会贡献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06年鄂尔多斯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煤炭开采企业必须达到最低50%的就地转化率,但在实际的调研中发现该地区煤炭资源仍然主要以外销为主,真正用于煤炭就地转化增值的比例很小。2008年全市煤化工行业设计煤炭转化能力1160万吨/年,而全年实际转化煤炭仅为480万吨,不到煤炭设计转化能力的43%,实际转化煤炭占全年煤炭生产量比重仅为1.85%,而全年外运量达到18200万吨,所占比重高达70%。

2.同区外煤炭省市相比较税费比较低。合理的税费是增强地方可支配财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调节手段,但同区外煤炭大省相比较,鄂尔多斯整体税费水平较低。一方面煤炭开采中的资源税整体水平比较低。2008年煤炭的资源税为3.2元/吨,而同时期河南、山东的征收标准分别为4元/吨和3.6元/吨,即使按照山东的标准计征,全年仅资源税一项就少征9.36亿元,占鄂尔多斯全年财政收入比例为12.15%;另一方面调节煤炭生产和促进地区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比例也比较小,2008年鄂尔多斯对煤炭开采企业征收的各项费用总计为11.24元/

吨,而山西省对对外运煤增收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一项就高达15元/吨左右,因此效仿山西省的做法,即使在原有的费用基础上对外运煤加征2-3元/吨的煤炭专项调节基金,也可增加当地可支配财政收入3.6-5.4亿元,占2008年全年财政收入比重达到5%左右。

3.存在部分利益外流现象。煤炭属于国有资源,但对个别人来说煤炭价格疲软或持续上涨是摄取国家利益的最好时机,通过非法转让和开采可获得巨大的利益;一方面煤炭价格疲软时,个别小矿可以不通过合法手续进行开采权的转让,而中间并不需要缴纳相应的交易税及矿业权有偿转让费用,使得地方利益有很大部分流向了非法转让的个体,根据当地人介绍,个别人在煤炭价格疲软时以几万元的价格获得矿业权,在价格上涨时转手以高于转入价的百倍甚至千倍转手出让,中间获取了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在个别时期(尤其是近几年高企的煤炭价格)刺激了地方个别能人的神经,非法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如2008年煤炭价格高涨时,地方个别人一天挖煤的收入就高达几十万元;此外,个别煤炭生产企业与用煤企业存在协议定价机制,这使得在煤炭价格持续高涨条件下,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价值,煤炭增值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流。

(二)利益分配在各相关体之间存在很大矛盾

1.当地政府和中央企业之间。一方面体现在各种费用征收中。在地方制定的各种费用类型中,许多项目是中央企业不执行的。如2008年鄂尔多斯煤炭局和当地政府制定的所有煤炭企业的8项费用合计11.24元/吨,而当地的国有企业仅向当地政府上缴4.7元/吨,许多费用项目在国有企业得不到执行,即使在可执行的费用项目中,当地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别,如2006年开始征收的跨区生态恢复补偿金,当地企业的征收标准为2.0元/吨,而国有企业的标准为1.8元/吨,国有企业与当地企业存在很大区别;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在税收争取方面与国有企业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矛盾,设在地方的国有煤炭开采企业主要是充当“煤炭生产车间”的角色,而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的营业税、所得税及增值税并不留在当地,按照中央企业只有一个法人的企业治理现状要求要上缴到企业所在地总部,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地方基本无从获益;同时从未来形势看,目前国家矿业权分配已基本完成,矿业权要在地方和企业间进行新一轮的配置,在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利益矛盾存在的背景下,双方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必然加强对矿业权的争夺。

2.企业与居民之间。一方面煤炭机械化开采对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但机械化开采中对地方居民的就业带动比较弱。据介绍大煤矿开采中,直接雇佣的劳动力人员仅为传统煤矿的3%,2008年鄂尔多斯全市煤炭产业实现增加值254.97亿元,而其中的职工收入占增加值的比重仅为5%左右,煤炭开采业的富民作用比较弱;另一方面,资源开发区居民不得不承受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物价上涨等外部性影响。随着煤炭开采企业开采力度的加大,矿区许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虽然大多数企业对塌陷区进行了一定治理,并对塌陷区居民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安置处理,但这些措施仅限于采矿区,而对于相邻矿区同样面临耕地、水污染居民的补偿根本没有或少之甚少,引发了许多居民的不满;同时,随着矿区开采业的发展地区物价也会随之高涨,高物价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利益。

3.资源开采地政府之间。资源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同时资源开采中带来的各种负外部性在短期内主要由所在地承受。因此,加强对资源开采地区的治理投入等方面的投入就显的尤为紧迫和重要,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在各种

税费的收入分配中,当地政府分配给矿区所在地的乡镇或村的部分很少。如2008年鄂尔多斯政府收取的煤炭开采行业税收中,所得税95%都上缴鄂尔多斯政府,只有10%左右的比例留在矿区;在中央返还25%的增值税主要在自治区、鄂尔多斯及矿区所在政府进行分配,此外资源税收入也主要在自治区与鄂尔多斯市共同分成,这样总体留给矿区的部分就非常小。

(三)政策执行和制定方面存在不完善

首先对非法开采资源方面的监督仍然存在漏洞。为加快资源整合,鄂尔多斯政府加大了对现有煤矿资源、已关闭矿井剩余资源和零星边角资源的整合力度,矿井数量由2005年的552座减少到目前的276座,但受巨大利益刺激,在个别时期(如春节期间)仍然存在非法开采资源的行为;其次,在对矿业权配置中条件执行方面的监督存在不完善的方面。如在鄂尔多斯煤炭资源配置的条件之一是企业煤炭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最低50%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加工转化项目并不能达到此要求,对此当地政府也没有具体的监督措施或对策;此外,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中央和政府之间政策不统一的现象。如在煤炭资源配置条件中,国家的规定是“先配资源后配项目”,而当地政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要求是“先有转化项目后配资源”,政策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统一。

三、促进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完善矿业权管理体制,从而实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使矿业权的取得成本、环境成本等在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得到完全体现,是调节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与矿产资源开发所在地及企业与当地居民利益分配的核心。基于此,针对调研地区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市场化改革步伐

在现有国家矿业权分配完毕的基础上,建议按照(内政发〔2005〕210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加快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一要转变当前的协议配置形式,在重点考虑煤炭转化增值的前提下,逐步推行矿业权取得和使用中的“招、拍、挂”的市场出让方式;二要加强对已取得矿业权的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和整顿,对无偿取得国家矿业权的企业要进行重新评估,并按照协议价格补缴矿业权价款;三要加强对矿业储量、利用年限及利用效率方面的研究,并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矿产品供求关系,尽快制定动态的补偿机制,促进矿产资源的收益分配合理化和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建议尽快开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及利用会带来生态和环境的负外部性,其实质是对公共物品性质的生态与环境资源的消耗,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建议借鉴山西省做法,在充分实现矿产资源价值基础上,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对自治区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的批复,通过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来使生态环境成本内在化,一方面提高煤炭就地转化增值能力,提高煤炭产业对地方的贡献水平;另一方面将收取基金专项用于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技术研发、公共设施建设、社会发展、替代产业发展等方面,并从政策方面适当加强对资源开发地区倾斜,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所在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积极探索煤炭流通体制改革

近年来,在政府主导的煤炭订货会体制下,我区煤炭往往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外输出煤炭。如2008年煤炭坑口价为90-100元/吨,运往外地销售煤炭平均利润在150-200元/吨,而我区外运煤炭的比例高达80%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造

成了地方利益的流失,全国煤炭订货会的淡化为占全国煤炭产量18%的我区转变煤炭利益流失创造了重要机遇。因此积极探索煤炭流通体制改革,改变长期的煤炭行业利益外流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全国(或区域性)煤炭市场在我区的设立,提高煤炭大省在煤炭产供销方面一定的发言权;另一方面创新煤炭营销策略,鼓励大型煤炭企业通过控股、联合等方式培育煤炭物流“旗舰型”企业,提高区域煤炭市场的集中度,从而实现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真正维护地方经济利益。

(四)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

要采取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办法,从法律、体制、执法等方面入手,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一要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落地转化项目的监督,对部分“圈占资源而没有进行实际转化”或转化不符合最低50%要求的项目,要加强整顿,必要时收回其已取得矿业权,从而实现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新型能源重工基地建设步伐;二要进一步加强对非法开采现象的监督和整治,强化执法、惩处措施等重点环节,从根本上杜绝非法开采现象;三要理顺政策,当前要重点和尽快理顺国家和当地政府在矿业权配置方面关于“资源配置和项目先后条件”、“中央、地方企业”在费用收取方面政策的不统一。(调研组成员:胡德、李靖靖、韩淑梅、冯玉龙)

第四篇: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矿业开发

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饶县国土资源局 徐居定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本人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我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进一步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增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上饶县是全市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县市之一,目前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已初具产业规模,但因开采无序、经营粗放等原因,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积极强化措施,标本兼治,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矿产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现状

(一)矿产资源主要特点

我县位于闽浙赣皖相邻区域多金属成矿区,是全市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县市之一,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有:一是资源储量比较丰富。目前县境内初步探明储量矿产有33种,己开发矿产有煤、铜、铁、铅锌、石灰石、萤石等21种。二是区域分布比较集中。南部产高岭土、萤石及煤炭,中部赋存水泥用灰岩和石煤,北部蕴藏饰面用花岗岩、萤石及铌钽。三是综合利用价值较高。我县金属、非金属矿床中共伴生矿产较多,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比较高。如船坑铜矿中伴生金、硫铁矿,斑竹坑、焦塘、梨子坑铅锌矿中伴生银,煤炭与铝土页岩共生,石煤与钒、重晶石在同一层位。

(二)矿产资源开发基本现状

据初步统计,全县现有各类矿山企业98家(不含砂厂、普通砖厂),其中煤矿35家,非煤矿山63余家,全县矿业开发从业人数近2万人。2007年,全县矿业(采、选、冶、加工)总产值约7亿元,上缴税费总额约3千万元。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基本情况如下:

1、能源矿产:全县煤炭资源储量约5800万吨,主要分布在田墩、花厅、黄沙岭、上泸、四

十八、枫岭头、皂头7个乡镇,年产量约45万吨。全县石煤资源储量约1.19亿吨,主要分布在郑坊、石人、煌固、石狮、清水、罗桥等乡镇,年产量约5万吨。

2、金属矿产:金矿主要分布在应家、茶亭、尊桥等乡镇,其中包公尖金矿金金属储量约1吨;铜矿主要分布在田墩镇船坑,铜金属储量1.2万吨,年采矿石量约5万吨;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五府山、铁山、上泸、华坛山、望仙等乡镇,其中梨子坑—蔡家坪初步探明铅锌金属储量约4万吨,银金属储量约22吨;铁矿主要分布在铁山、枫岭头等乡镇。

3、冶金化工矿产:萤石主要分布在华坛山、四十八、五府山、黄沙岭等乡镇,年产量约6万吨;高岭石主要分布在五府山、四十八等乡镇;方解石分布在铁山乡;膨润土分布在茶亭镇;石英主要分布在望仙、湖村、石人、上泸等乡镇。

4、建筑材料矿产:全县石灰石资源量约10亿吨,主要分布在枫岭头、石狮、上泸、四十八等乡镇,年产量约50万吨;青石分布在郑坊镇,年产量约6万平方;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望仙、湖村、清水、石人等乡镇,花岗岩资源量约5.8亿立方。

二、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矿产资源开发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客观因素以及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

1、矿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矿山布局不太合理,数量多、规模小,砖厂基本上分布在交通干道沿线,“散、乱、小”成为我县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煤矿和萤石矿为例,全县7个产煤乡镇,设置采矿权35个;4个产萤石乡镇,设置采矿权8个,而且普遍存在一矿多开、大矿小开,既不符合规划,生产能力和开采规模又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2、开发水平比较低。由于企业规模小,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产品单一,深加工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使得矿产资源的规模优势无法得到充分显现。特别是部分矿山企业重开采、轻开发,回采率、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低,矿产加工总体上还处于销售原材料的初级阶段,资源消耗高、成本高,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和延长下游产品产业链条。

3、监管机制待完善。我县虽编制出台了《2001至2010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但宏观调控和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矿业活动动态监控不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实际管理中还没有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到位。特别是对无证开采、乱采滥挖、超层越界、非法买卖矿权等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和上下联动机制。

4、环境破坏较严重。我县矿山基本上都是小型企业,大多数为露天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再加上多数采矿权人法律意识淡薄,采富弃贫、滥采乱挖,对采出的低品位矿和暂不能利用的矿石乱堆乱放,废水、废渣未按环保要求先处理后排放,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由于采矿权市场化建设未设专项基金,采矿权市场运作前期资料费用均由意向性企业或个人出资垫付,容易被外界误认为“招拍挂”仅是形式而已;同时,因为出让成本不好核算,导致采矿权竞得人与垫付前期资料费用的意向性企业或个人在出让成本上存在分歧,使部分采矿权竞得人不能顺利实施采矿。

三、关于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为切实加强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由原料型向产品型转变,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在产业管理、资源开采、生产加工和环境保护上进一步创新举措,树立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发展观。

(一)矿产资源管理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县政府成立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研究制定工作预案,定期通报工作动态,对矿产资源从开采、加工到销售,从审批发证、协调管理到税费征收,实行一条龙服务,做到规范管理和扶持发展相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二要加强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优势,分析矿业发展动态,制定行业质量、服务标准,加强交流合作,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确保我县矿业健康发展。三要加强税费征管。规范合法开采加工企业的管理,取缔关闭非法开采加工企业,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税费征收台帐,堵塞税费漏洞。

(二)矿产资源开发由“无序”向“有序”转变。一要加大治乱力度。针对大矿小开、一矿多开、滥采乱挖等问题,要把开发秩序比较混乱的乡镇作为重点,把难以规划开采的矿区作为难点,进一步加大治乱力度。要结合矿业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对已发放的采矿证进行清理,属禁采区内的矿山一律关闭,依法注销证照;属限采区或可采区内、达不到核定规模不具备办矿条件的,予以关停整改。二要加大治散力度。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引导小、散的矿山组织起来,采取联营重组等方式,联合办矿、规模经营,做到统一规划、开采、加工、销售和缴纳税费,从而使矿产开发走向规模化发展之路。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鼓励大集团、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实施收购兼并,进行规模化投资和低成本扩张,实现矿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三要健全招拍挂制度。进一步加大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力度,严格实行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和有偿取得制度,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

(三)矿产资源加工由“粗级”向“精深”转变。一要发挥优势,做强精深加工。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依托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引导和支持企业对石煤、萤石、石灰石、铜、铅锌等矿种进行精深加工,努力实现由出售原矿和初级产品向加工产品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如针对石煤储量大、综合利用价值高的优势,发展钒和水泥产业;鼓励收储水泥用灰岩矿产地,为发展水泥行业提供资源保障;鼓励黄柏坑铅锌矿、焦塘铅锌矿、蔡家坪铅锌矿探矿权早出成果,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型经济,扶持废渣、废料再利用加工企业,给予政策倾斜、税收优惠,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二要优化布局,构建产业集群。按照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要求,从节约资金、避免重复投资、减少企业负担的角度出发,引导加工企业分布在水、电、路便利,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地方。着力延伸产业链,引导产业内部分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打造集约化、高效益的产业集群。

(四)矿产资源保护由“短期”向“长远”转变。一要加强矿产资源保护。禁止乱采滥挖、掠夺式采矿;禁止采富弃贫、浪费资源。鼓励采用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提高回采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降低贫化率。二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三废”排放,废石要有序堆放、建好拦石坝,废渣要有专用场地堆放,废水要净化处理、循环利用。控制林地使用面积,防止水土流失。三要加强恢复治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强化矿山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意识,监督矿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完善环保设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五)矿产资源效益由“经济型”向“和谐型”转变。矿业开发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求得一时经济发展。在今后矿业开发中,不但要严格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更要将综合效益放在优先位置,坚持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禁止在灵山风景名胜区、五府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可视范围内露天采矿;禁止建设经济效益一般、环境恢复治理昂贵的项目;禁止开采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破坏性的矿产,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切实有效地保障矿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学习科学发展观 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上饶县国土资源局 徐居定

我县被确定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我局也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学习实践以及调研活动。通过最近的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使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成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试想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做行吗?不行,那只能是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

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总结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大跃进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逐渐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国情,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从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近3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民主化进程上看,老百姓敢说话了,敢发表不同意见了。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3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还将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

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关键是怎么做

(一)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尤其要注意把握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四是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五是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先进性。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国土资源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只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做人才会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当好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当前社会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给国土资源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个机会,围绕影响和制约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上对国家负责、下对群众负责、中间对企业负责的全面统一,积极推动国土资源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

公文网

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2010-06-29 18:33:3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2)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矿业开发

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关于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饶县国土资源局 徐居定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本人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我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

进一步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上饶县是全市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县市之一,目前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已初具产业规模,但因开采无序、经营粗放等原因,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积极强化措施,标本兼治,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矿产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现状

(一)矿产资源主要特点

我县位于闽浙赣皖相邻区域多金属成矿区,是全市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县市之一,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有:一是资源储量比较丰富。目前县境内初步探明储量矿产有33种,己开发矿产有煤、铜、铁、铅锌、石灰石、萤石等21种。二是区域分布比较集

中。南部产高岭土、萤石及煤炭,中部赋存水泥用灰岩和石煤,北部蕴藏饰面用花岗岩、萤石及铌钽。三是综合利用价值较高。我县金属、非金属矿床中共伴生矿产较多,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比较高。如船坑铜矿中伴生金、硫铁矿,斑竹坑、焦塘、梨子坑铅锌矿中伴生银,煤炭与铝土页岩共生,石煤与钒、重晶石在同一层位。

(二)矿产资源开发基本现状

据初步统计,全县现有各类矿山企业98家(不含砂厂、普通砖厂),其中煤矿35家,非煤矿山63余家,全县矿业开发从业人数近2万人。2007年,全县矿业(采、选、冶、加工)总产值约7亿元,上缴税费总额约3千万元。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基本情况如下:

1、能源矿产:全县煤炭资源储量约5800万吨,主要分布在田墩、花厅、黄沙岭、上泸、四

十八、枫岭头、皂头7个乡镇,年产量约45万吨。全县石煤资源储量约亿吨,主要分布在郑坊、石人、煌固、石狮、清水、罗桥等乡镇,年产量约5万吨。

2、金属矿产:金矿主要分布在应家、茶亭、尊桥等乡镇,其中包公尖金矿金金属储量约1吨;铜矿主要分布在田墩镇船坑,铜金属储量万吨,年采矿石量约5万吨;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五府山、铁山、上泸、华坛山、望仙等乡镇,其中梨子坑—蔡家坪初步探明铅锌金属储量约4万吨,银金属储量约22吨;铁矿主要分布在铁山、枫岭头等乡镇。

3、冶金化工矿产:萤石主要分布在华坛山、四十八、五府山、黄沙岭等乡镇,年产量约6万吨;高岭石主要分布在五府山、四十八等乡镇;方解石分布在铁山乡;膨润土分布在茶亭镇;石英主要分布在望仙、湖村、石人、上泸等乡镇。

4、建筑材料矿产:全县石灰石资源量约10亿吨,主要分布在枫岭头、石狮、上泸、四十八等乡镇,年产量约50万吨;青石分布在郑坊镇,年产量约6万平方;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望仙、湖村、清水、石人等乡镇,花岗岩资源量约亿立方。

二、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矿产资源开发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客观因素以及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

1、矿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矿山布局不太合理,数量多、规模小,砖厂基本上分布在交通干道沿线,“散、乱、小”成为我县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煤矿和萤石矿为例,全县7个产煤乡镇,设置采矿权35个;4个产萤石乡镇,设置采矿权8个,而且普遍存在一矿多开、大矿小开,既不符合规划,生产能力和开采规模又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2、开发水平比较低。由于企业规模小,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产品单一,深加工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使得矿产资源的规模优势无法得到充分显现。特别是部分矿山企业重开采、轻开

发,回采率、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低,矿产加工总体上还处于销售原材料的初级阶段,资源消耗高、成本高,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和延长下游产品产业链条。

3、监管机制待完善。我县虽编制出台了《2001至2010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但宏观调控和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矿业活动动态监控不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实际管理中还没有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到位。特别是对无证开采、乱采滥挖、超层越界、非法买卖矿权等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和上下联动机制。

4、环境破坏较严重。我县矿山基本上都是小型企业,大多数为露天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再加上多数采矿权人法律意识淡薄,采富弃贫、滥采乱挖,对采出的低品位矿和暂不能利用的矿石乱堆乱放,废水、废渣未按环保要求先处理后排放

下载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管理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南县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管理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矿产资源做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合理开发和加工利用,必将带动当地矿产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县应该认清湘南大开发的新形势,抢抓......

    兴安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暂行规定

    兴安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依法、科学、规范管理矿业活动,加速矿业经济发展,使矿业经济成为全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快速成为支柱性产业。根......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通渭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真正把本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现状摸清摸透,把影响和制约本部门科学......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通渭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真正把本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现状摸清摸透,把影响和制约本部门科学......

    秦巴重晶石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秦巴地区重晶石毒重石矿产资源调查1 夏学惠赵玉海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 一、绪言 1、目标任务 通过对我国主要重晶石成矿带的资料分析和野外调查,圈定成矿远景区,优选......

    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思考(精)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矿业发展 ——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思考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国土资源局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

    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思考(推荐5篇)

    以科学发展观 推进矿业发展 ——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思考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国土资源局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

    茶棋牌娱乐室现状及管理调研报告

    关于茶棋牌娱乐室现状及管理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国各地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方式越来越多,单就茶而言,茶是举国之饮,因茶而生的茶文化历来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