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2015年度江苏省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招标课题指南
附件1:
2014-2015年度江苏省残疾人事业 理论与实践研究招标课题指南
1、残疾人救助伦理研究
2、法治理念下残疾人事业发展问题研究
3、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4、以就业视角解决残疾人机动车营运问题研究
5、残疾人特惠保障制度与现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衔接问题研究
6、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与康复训练融合发展研究
7、助残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路径研究
8、自闭症儿童多样性干预策略研究
9、残疾人就业能力评估机制研究
10、社区残疾人文化建设研究
第二篇:2010江苏省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招标及管理办法
2010江苏省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 研究课题招标及管理办法
经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决定,设立2010江苏省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开发、研究经费,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的专家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题招标及立项1、2010江苏省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推荐、招标、评标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由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简称“招标单位”,下同)负责。招标课题面向省有关部门、社会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省辖市残联。
2、招标课题研究方向原则上由招标单位确定,但投标单位可以根据其研究优势,提出自选课题申请。对不在课题指南范围内但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自选课题,拟吸收为研究课题,研究经费自行解决,如评审获奖给予相应等级的奖励。
3、申报课题应有针对性,要注重破解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力求服务决策,指导实践,使研究成果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1—
4、招标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投标课题进行评审,确定中标单位后,下达课题立项通知,按规定拨付课题研究经费。
5、课题立项后,中标单位与招标单位签订课题研究协议书,课题立项后应纳入中标单位课题研究计划,并保证如期、优质完成课题研究。
二、课题招标要求
1、由投标单位确定本单位具有副高级(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为课题负责人。不具备副高级(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须有同专业的两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2、课题负责人必须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指导课题的实施。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
3、课题组成员应包括有实践经验的残疾人工作者。
4、一个单位只能申请一个课题。
5、投标单位应认真如实填写《2010江苏省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书》,并于2010年5月25日前寄送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
三、课题管理
1、招标单位根据课题内容组织相关专家成立课题评审专家组,专家参与课题的考核和评估。招标单位指定专人与研究课题负责人联络,掌握课题的研究进度,参与课题研究的有关活动和工作。
—2—
2、课题负责人接到课题立项通知书后,应尽快确定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在半个月内组织开题,并及时将实施方案和开题情况报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
3、课题重要活动、召开阶段性成果发布或专题研讨会,应及时告知招标单位。
4、对不按规定报送阶段性成果或经检查不合格的,将暂停课题研究经费的拨款。
5、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由课题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招标单位审批,对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的课题,将不予结题。
(1)变更课题负责人;
(2)改变课题名称;
(3)改变成果形式;
(4)对研究内容作重大调整;
(5)课题完成时间延期3个月以上或多次延期;
(6)因故终止或撤消课题;
(7)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
6、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招标单位撤消其课题。
(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研究成果学术质量低劣;
(3)与批准的课题设计严重不符;
(4)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
—3—
(5)严重违反财务制度;
(6)招标单位确认不符合要求需要撤销的课题。
四、课题成果评审
1、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提交招标单位进行初审,通过初步审查后进一步进行修改和完善,提交正式研究成果,并完成鉴定验收。
2、招标单位组织专门的课题成果鉴定委员会,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向招标单位申请填写《结题审批书》,连同6套最终成果报送招标单位。最终成果通过鉴定后,由招标单位办理验收结题。
五、课题经费的管理
1、招标单位设立课题研究经费,对中标单位给予一定的资助,每个课题资助2万元,提倡中标单位同时拨付相应的配套资金。经有关部门批复纳入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计划的一类课题,增加资助1万元经费。
课题负责人接到立项通知后,填写回执,按批准的资助金额编制开支计划,在20天内寄送招标单位,如无特殊情况,逾期则视为自动放弃。招标单位收到列有开支计划的回执后,将课题研究经费按协议划拨到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银行账户,由所在单位统一管理,课题经费不直接划拨课题研究成员个人。
2、课题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资助的课题研究经费分三次拨付,签订课题立项协议书后以 —4—
回执为凭拨付30%,提交初步研究成果并通过初审后拨付40%,提交正式研究成果并经鉴定验收、结题后拨付30%。增加资助的经费待课题完成后一次性拨付,初步研究成果未通过评议审查或正式研究成果未通过鉴定验收的,该课题的未拨款项和增加资助的款项将不予拨付。
3、课题资助经费的管理接受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审核,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课题资助经费实施具体管理,按财务制度要求,对课题资助经费的预算、决算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妥善保存课题资助经费帐目和单据,以备上级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审计。
六、研究成果及其发布
1、课题研究完成后,课题承担单位将研究资料和最终成果一式6份报招标单位。
2、研究成果必须符合我省残疾人的现实状况,所提出的对策措施具有操作性,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或能够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经评审确认的优秀成果,由招标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并将研究成果推荐给有关刊物发表或编辑出版。
4、研究成果未经招标单位同意不得公开发表。
5、不得以过去的研究成果代替本课题研究。
七、进度安排
—5—
1、中标单位接到课题中标通知书后,按通知时间到招标单位签订课题研究协议书。
2、中标单位签订协议书后一个月,招标单位组织课题开题报告会,中标单位须向招标单位递交不少于5000字的开题报告。
3、课题成果提交时间:课题单位应于11月底完成初步研究成果,2011年月1月底完成最终研究成果。
4、课题成果提交方式:初步研究成果完成后,中标单位将打印整齐、清晰的初步成果一式2份和WORD版本电子文件一份报招标单位;最终成果完成后,中标单位将打印整齐、清晰的最终成果一式6份和WORD版本电子文件一份报招标单位。—6—
第三篇:201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指南311124271
附件1 201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
课题指南
说明:课题申报者请紧紧围绕《课题指南》指定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确定研究题目。一、一般课题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研究
2.河南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
3.河南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问题研究
4.让中原更出彩的重点难点与对策
5.“四个着力”、“四张牌”、“三个起来”系统研究 6.新时期河南省实体经济发展研究
7.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研究
8.推动河南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研究
9.高质量发展阶段河南省培育新消费增长点研究 10.河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系统研究 11.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研究
12.河南“三区一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加快河南自贸区建设研究
14.建设郑州自由贸易港的思路与对策
15.河南构建EWTO新的贸易规则与制度保障体系研究 16.新时期河南省打造中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研究
17.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难点与对策 18.加强河南省“双创”基地建设研究
19.“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河南如何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力度问题研究
20.“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河南跨境电商发展研究
21.河南省绿色发展研究
22.河南省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机制研究 23.促进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研究 24.河南沿黄河经济带的构建与对策
25.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6.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7.提升河南省制造业创新能力研究
28.河南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研究
29.河南省产业智能化升级与创新发展对策 30.河南省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31.推进河南省服务业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研究
32.促进河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33.河南新经济发展研究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区)
55.国内外乡村振兴经验对河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经验借鉴
56.河南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研究
5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问题研究
58.新时期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59.“双重挤压”背景下提高河南农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60.新形势下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途径与对策 6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提高河南省农业综合效益的对策
62.培育和支持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思路与对策 63.河南城市工商资本下乡问题研究
64.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多种实现形式、模式及尺度研究
65.河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66.产业融合视域下河南省农民增收途径与对策 67.河南省农业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研究 6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研究 69.促进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支持政策研究
70.河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71.深化河南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72.河南省农民闲置宅基地“三权分置”研究 7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产权实现形式研究 74.河南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研究
75.新时期河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76.河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研究
77.河南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78.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研究
79.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80.新形势下河南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研究 81.增强郑州中心城市竞争力研究 82.郑州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思路途径与对策 83.提升河南省城市发展质量研究 84.河南省绿色城市发展研究 85.河南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86.新时期河南城市更新问题研究
87.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88.河南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89.河南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90.提升河南省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研究 91.“互联网+”背景下河南城市治理创新研究 92.河南构建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机制研究 93.新时期河南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品牌研究 94.关于河南实施通道战略,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研究
114.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5.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撑研究 116.河南省投资基金业发展研究 117.河南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研究
118.河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税政策研究 119.新形势下河南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120.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 121.河南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支农问题研究
122.创新河南农业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123.河南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研究
124.河南省精准脱贫机制优化研究 125.河南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对策 126.新形势下河南省新型智库建设研究
12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河南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128.河南平安乡村建设研究
129.新形势下河南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130.河南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131.河南省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132.河南省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发展研究
133.河南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134.河南省应对“人才争夺战”对策与建议 135.推动河南省人力资本服务机制创新研究
136.河南建设多元化养老综合体,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经验和对策
137.河南农村老人养老金缴纳问题与对策
138.河南省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政策评估与制度优化研究
139.新形势下河南推进医养结合问题研究
140.健康中原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41.河南省建设中原文化高地的约束与对策
142.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与对策
143.中原文化传播途径研究
144.“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原文化“走出去”研究 145.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法治河南建设研究
146.新形势下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研究 147.河南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新探索
148.推进政治巡察向基层延伸,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
149.河南省公共安全战略问题研究
二、财政专项课题
(一)重点课题
1.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研究 2.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3.政府融资举债严监管的背景下,如何破解地方政府投融资需求问题研究
4.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难点及对策研究 5.财政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
(二)一般课题
1.预算支出定额标准化研究 2.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研究 3.地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路径研究 4.建立地方税收体系难点及对策研究 5.农业收入保险有关问题研究
6.建立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
7.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管理及处置研究
8.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对我省财政收入影响的分析
9.财政支持健康养老业政策研究
10.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第四篇: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斯宾塞的教育本质观。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蔡元培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诸如此类对教育本质的阐释,实际上都可以抽象出这么一个基本共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真正的教育,必须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在知识经济、信息数字化的社会中,在一个对各种价值观充满怀疑和嘲弄而又缺乏真正批判性建设性的时代里,在一个轻视民族历史文化,不屑人文教养的现实中,社会对于重塑人文精神的呼唤日益迫切和重要。科学与人文始终是人类进步的两面大旗,一架马车上的两个车轮,不可偏废,否则社会发展这辆马车就要出问题。现实中我们过于强调科学理性与技术能力,应试教育本质上讲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人不应该是被技术与科技异化了的工具,特别是在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教育应更多增强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2、实践意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通过对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的研究,使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素养,从而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上,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知识,并在认识和总结过去的过程中找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时代要求我们历史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反复陈述“死”的社会发展历史,而是为提高学生现实及未来的生命质量,发挥其价值的一种全新历史课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面对诸多要求而尝试教学开拓时,如何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新课标考试大纲,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的指导思想:“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最近几年高考在命题时,加强对能力考查,注重史料分析,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对人文素养考察。这一变化为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考查拓展了舞台,同时也为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追求升学率为最终目的,越是重点高中其教育教学目标越是整齐划一,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常常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课堂应试教育开展得扎扎实实,课堂更多追求的依然是记忆与分数,配合以大量的练习,甚至有的学校校长也认为文科特别是历史学科就是死记硬背,临时搞突击,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而不能回避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主导目标是追求高考升学率,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方面做得不够。诚然,高考不改革,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多时候举步维艰,许多学校建立学生档案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
学习等不与高考链接起来,也只是花拳绣腿。其实,我们忽略了目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简单地把应试与素质教育截然对立起来,更没有深入思考怎样在目前适应高考要求的前提下,去探索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精神实质,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历史教学之路。同时,教学实践中,历史人文素养功效的培养方法单
一、无系统明确的计划与目标,也必然使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目标难以落到实处。
为此我们提出的“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途径与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概况及趋势
课题组通过网上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网搜索,并通过翻阅图书藏书等多种途径对期刊、报刊等资料的收集,发现与该课题研究方向相关的中外文章及论述较少,特别是专门论述“历史素养”方面的文献资料更是少之又少。这一方面说明“历史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新课改以来的产物,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研究普遍欠缺,而作为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词汇的地位决定了该课题有广泛的研究空间及研究价值。
“历史素养”的提出及描述更多体现在各级各类新课程方案文件的规定中,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中均明确地把历史素养的培养放在历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及课程目标,这也成为我们该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之一。赵真臻《品牌理论版》2010年10期中撰文《怎样提高中学生历史素养》,强调了历史素养的重要性,并就课堂内外的开展做出了描述,但缺少全面深刻的论述,更没有对概念做出相关界定,也主要是基于初中生而言。田华《科技信息》2006年第6期中撰文《历史教学与历史素养的培养》,针对历史学科特点谈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并突出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其把“历史素养”概念简单等同于历史思维能力,未免过于偏颇。魏虹《考试周刊》2008年11期撰文《高中课改背景下的学生历史素养培育》,指出:“历史知识和历史观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要成为一名在学习、工作、家庭中都能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社会一分子,不可以没有历史素养。”该论文指出了历史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但缺乏系统的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途径与方法,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经查阅,没有发现关于历史素养专业论著,但与该课题研究相关或接近的论述较多,如赵亚夫主编:《历史教育价值论》一书、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等著作中均有或多或少论述。在论文期刊方面论述历史教学三维目标、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人文精神等较多,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展不无借鉴意义。
国外一些知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提出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及不同的学习观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三、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界定为“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研究”,中学生这里主要指的是高中生,“历史素养”,简单来说指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与修养,它一定是在长期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内化后所凸显出来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并由此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历史素养的构成要素:
(1)历史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历史素养的整体结构。
(2)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历史素养的内容和层次,把历史素养分为历史科学素养、历史知识素养、历史人文素养三个部分。
(3)科学素养指的是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态度与历史思想、历史意识与历史品质。知识素养含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历史能力、历史态度与历史情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的意识、人文的态度、人文的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的价值取向,侧重于教人求善、求美,它不属于能力层次,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强调确立高尚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六、研究重点及难点突破:
重点:中学生历史素养的现状及培育途径。
难点突破:
1、探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育历史素养的方法途径,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造就一支既具有较高现代学科教学论修养、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高质量的学者型教师队伍;
突破途径:
一方面,要求我们历史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历史素养,具体来说,如唐朝的刘知几提出的史家“三长”,即“才”、“学”、“识”,三这三方面下足功夫,同时要拥有将教师素养传递于学生的方法与能力,运用新的课程观于实践教育教学当中,即“观”。
另一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育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渠道来实现。在知识素养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储备与积累,在学科素养方面,我们立足于学生思想力的培养,在课堂教与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呼唤课堂要有生命力,在培育方式上我们提倡在活动中学,把历史素养的培育拓展到课堂内外,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人文素养方面,我们要让学生走进历史,活化历史,感受并把握历史的深邃与博大,对历史充满着一种“温情”与“敬意”。
预期目标:历史是一座充满着人类激情与智慧的文化宝藏,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旁,等着我们去开发、整理和运用。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历史素养,能真正感悟历史的真谛,那历史就不仅是一门课程了,而且是我们终生追求的一种文化品位、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追求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因为“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国学大师钱穆语)
预计创新之处:
1、“历史素养”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学科培养核心目标之一,不应只是一个抽象或虚化的概念,本文力从理论与实践中找到一条能够具体落实该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最大程度有效化,使“历史素养”培养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整体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2、鉴于目前还很少有该问题研究方面的专著,课题组冀望于以本次研究为契机,运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撰写出研究报告或专著,形成一套系统理论与方法,填补该项研究空白。
3、该课题组成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代表性,有不同群体学校教师参加、学校教务处主任参加,兼有市历史教研室副主任共同完成,可以保证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与广泛性、全面性。
第五篇: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诗人和翻译家。他的翻译活动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一生都从事着翻译工作。他不仅留下了大量译作,而且在翻译理论上也颇有建树。郭沫若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虽然并没有引起国际翻译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他提出的一些翻译理论,或翻译思想在翻译实践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不可低估,对翻译实践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归纳和总结的方法系统地分析郭沫若提出的翻译理论以及进行的翻译实践,着重分析雪莱Ode to the West Wind 的郭译本。关键词:郭沫若 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西风颂
郭沫若从事了大量的翻译实践,因此它的翻译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翻译理论方面,本文试从译者伦理观、翻译动机论、翻译创作论三个方面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译者伦理观
在《理想的翻译之我见》一文中,郭沫若认为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这样的译法取决于以下先决条件:译者的语学知识要丰富,对于原书要有理解,对于作者要有研究,对于本国文字要有自由操纵的能力。这说明他强调翻译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事翻译工作要有严肃的态度。译者应该唤醒译书家的责任心。读者应该从教育着手,劝知识未备的青年先从事基础知识的储积,多培养直接读外籍的人材;望国内各大书坊多采办海外的名著。
二、翻译动机论
郭沫若认为,文学研究不论研究作家或研究作品,都属于研究者的个人自由;而文学的介绍,当然比个人介绍多出三个因子来:文学作品,介绍家和读者。介绍者是三个因子中最重要的一个,他对文学作品有选择之权,对读者有指导之责。郭沫若还就介绍家即翻译家的态度论述了翻译的动机。他认为如果翻译家对于自己要译的作品能涌起创造的精神、有精深的研究和正确的理解,能充分理解作品的表现和内涵,能把自己的创作精神融入原作中并进行移译,那么他的译品必然会能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必然能产生极大的效果。
三、翻译创作论
(1)郭沫若指出文学翻译“与创作无以异”,“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因此,文学翻译须寓有创作精神,除了强调翻译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以严肃的态度从事翻译工作,郭沫若还指出,翻译外国文学必须要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对原著的时代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创造性的发挥不是完全主观随意的,而是受到原文和原作者的限制制约,是在从属状态下的创造。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同的翻译家译同一部作品,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色。而译作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译者发挥创造性的能力。
(2)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郭沫若主张意译和“风韵译”。所谓“风韵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即指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而且“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译文学上的作品不能只求达意,要求自己译出的结果成为一种艺术品。“风韵译”诗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翻译的最高理想境界,它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优势来阐述文学翻译的问题,是中国翻译文学艺术追求的精辟概括。
在翻译实践方面,以《西风颂》为译本进行简单的分析。
郭沫若在翻译雪莱的《西风颂》时采取的是新体诗的形式。新体诗与旧体诗相比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二是摒弃了中国传统诗歌严格的格式、韵律、平仄、对仗等要求,而采取西方诗歌的分体形式。分体形式被随后的新诗人们相继模仿,逐步成为中国新体诗区别于旧体诗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主要形式特点。
在音律方面,原诗严谨整齐的押韵形式没有移植到译文中。郭译《西风颂》违背了原始的押韵规律,那么原诗在音律上锁表达的听觉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但是诗人根据汉语的自身特点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汉语的声调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康熙字典》前面的《分四声法·等韵》中说,“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等都暗示了汉语声调所具有的的不同感情色彩: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分别利于表达高昂明丽、强烈、婉转和急促的不同类型的情感。﹝1﹞如第一节中有几“ang”音的韵脚,“床”“样”“羊”“香”让人联想到西峰四处飞扬,呼啸遍野的情景,与原诗的半元音﹝w﹞和摩擦音﹝s﹞﹝f﹞的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形式方面,虽然保留了原诗的分行形式,但是也没有严格按照原诗的每节四个三行诗节和一个英雄双行体的结构结构形式进行排版,也没有完全遵照原诗跨行和跨节的手法。郭沫若主张“诗歌应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就是说郭沫若注重的是诗歌的内容,诗歌的本质是抒情,写诗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对于诗歌的形式,郭沫若认为:“诗之本质绝不在韵脚的有无,无韵者可以为诗,而有韵者不必尽是诗”,可见他并没有把严谨的结构形式看作诗歌存在的基础。
郭沫若在翻译《雪莱的诗》的时候有这样的体会:“译雪莱的诗是要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2﹞要达到这种和作者合而为一的境界,必须做到充分理解原作的内容,彻底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郭在翻译时较多地注重的是这种事实质的内容,而较少地注重其外在的形式。正如他自己所说:“诗的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韵律并不是什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也不是什么双声叠韵,什么押在句中的韵文。这些都是外在的韵律或有形律。内在的韵律是‘情绪的自然消涨。……内在韵律诉诸心而不诉诸耳。”﹝3﹞在内容上,郭对原诗的串行现象进行了调整,把原诗的意象重新整合,创造性地重新分行。“从译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创作气息……”﹝4﹞译诗与原诗虽然没有在分行上完全齐整地对应,但是译诗基本没有损害原诗的内容与意象。译者在充分理解原诗的基础上,经过自己主观的整合,重新呈现出原作的面貌,实在领会原诗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的创造性的发挥。郭译《西风颂》在内容上做到了忠实于原作,在形式上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进行了创新,总体上表达出了原诗的主旨,传达了原诗的神韵和原作者的思想情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一篇相当成功的译作。
总之,郭沫若作为20世纪的一位翻译家和大文豪,他的翻译活动不仅对当时,甚至对中国文学和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我相信,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也会在整个翻译界占一隅之地。
参考文献
﹝1﹞ 江枫译《雪莱抒情诗抄》(第二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2﹞ 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引》,原载《创作季刊》第1卷第4期,1923 ﹝3﹞ 郭沫若《郭沫若创作论·论诗三扎》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4﹞ 王鹏飞,李文《论郭沫若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社科纵横,2009年3月,第24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