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专题培训”教学安排及专家[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14:4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语教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专题培训”教学安排及专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语教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专题培训”教学安排及专家》。

第一篇:“外语教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专题培训”教学安排及专家

附件1:“外语教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专题培训”

教学安排及专家简介

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系列课程(一)

其他说明:

1、案例均为近两年重要国内国际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研究;

2、小组活动以4--8人为一组。

3、课程

(一)主要针对定量研究方法初级水平的学员,因此会首先对统计学基础知识进行

1系统梳理,随后通过案例学习相关定量研究方法或技术。

对有兴趣参加课程

(二)的学员,可参见课程

(二)内容(时间12月21-23日;地点:同课程(一))。

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系列课程(二)

其他说明:

1、案例均为近两年重要国内国际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研究;

2、小组活动以4--8人为一组。

3、课程

(二)主要针对定量研究方法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因此更多的是在案例中学习或复习相关定量研究方法或技术。

专家简介:

刘建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博览全球众多统计学相关书籍的广外最受欢迎统计学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测试和语用习得。曾主持的研究课题为“语言测试中的不确定行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代表论著有 Measuring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Knowledge of EFL Learners(德国Peter Lang出版社出版)。主要论文包括“Developing a pragmatics test for Chinese EFL learners”(Language Testing)、“Assessing EFL Learners'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knowledge”(Reflection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成段改错考了什么?”、“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自我评估”、“话语填充测试方法的多层面Rasch模型分析”、“语用能力测试中外老师评卷对比研究”(《现代外语》);“话语中Please的语用分析”(《外国语》);“测试方法对阅读测试的影响”、“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测试”(《外语教学与研究》)等等。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交际英语》、《英语词汇学》、《泛读》(本科课程),《语言测试》、《统计学》(硕士课程),以及《高级统计学》

3(博士课程)。

曾用强:

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英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一直从事语言测试、计算语言学及远程英语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其中包括《远距离英语计算机教学模式》、《远程英语测试系统》、《计算机化考试研究》、《口语考试评分误差控制研究》和《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自动评分系统》等。主持完成多项广东省高考英语改革项目,如:《广东省高考英语(2)改革方案》(2001)、《广东省高考英语(2)计算机化口语考试》(2004)、《广东省高中新课程标准下的新高考改革》(2007)和《广东省高考英语计算机化听说考试》(2011),全部在广东省高考英语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基于语料库的自适应性学习模式》、《个性化自适应性测试初探》、《测试项目相对难度假设》、《自信心与语言测试行为》、《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基于语料库的练习自生成系统》和《现代语言测试的新发展》等。迄今已经培养计算语言学和语言测试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近20名和硕士研究生40多名。

徐浩:

博士、专职研究员;诙谐、生动的授课方式必定让老师们在轻松快乐中掌握外语教学研究中基础定量研究方法的概念、原则、案例以及相关方法的SPSS运用。

应用语言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语言学与二语习得、外语教师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建设”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4“中学英语新教师发展及培养模式研究”等;任System(SSCI)、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SSCI)、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SSCI)、《现代外语》、《中国外语教育》等学术刊物审稿人。主要作品:《初中英语教师的机构与专业角色认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Imagined community falling apart: A case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of novice ESOL teachers in China(TESOL Quarterly,2012年第3期);《跨语言构式启动中句法和语义的启动力研究》(《现代外语》,2013年第1期);《中、日、德、西英语学习者母语、二语视听工作记忆广度差异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4期);《跨语言句法启动中内隐与外显加工的分离》(《现代外语》,2008年第2期);《情景反应类型、年龄和语言水平对补缺作用的影响——一项关于补缺假设的实验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第二篇:关于定量分析法在高职教学考核评价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目前高校的学风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原因在于高校进行学风建设过程中未能清楚认识影响学风的关键因素。学习自主性是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突出地表现为个人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应成为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着力点。

论文关键词:学风建设;自主学习;学习自主性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成效反思

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前提保证,是高校办学能力和竞争力的最直接反映,对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目前,各大高校的学风建设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学风建设的指导缺乏科学性

学习作为一门科学,是由学习理念、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风气、学习机制、学习评价、学习组织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学风问题又是学习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由此可见,学风建设亦是此项科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而目前高校对学风的内涵与外延、特点和规律,与党风、校风及教风的内在关系缺乏深入研究,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认识,对学风建设本身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缺乏实际探讨,因而在建设过程中表现得或是对学风建设不够重视,或是由某个部门单枪匹马作战,缺少鲜明的宗旨、先进的理念进行指导。

(二)学风建设的目的缺乏明确性

学风,是一所大学内在精神的综合性的外在表现,是反映一所学校治校、治教、治学和育人整体效应的主要指标,是一所大学培养人才所必需的软环境要素,也是一所大学以其特色立校和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载体,是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根本所在,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可见,学风建设具有极强的辐射性,其不仅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高校本身的治学、科研质量,更关乎高校的立足之本和长远发展,则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根本。而高校在进行学风建设过程中却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认为学风建设无足轻重、可有可无,殊不知学风建设关乎高校发展的全局。

(三)学风建设的指向缺乏针对性

优良的学风总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融合,它们除了学风的一般特征外,又会表现出打上各自大学印记的不同特点,如哈佛与剑桥的学风各异,北大、清华的学风也不同。[3]正如优良的学风有所不同,不良的学风亦表现出各异的特点。有些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情况严重,有些高校大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有些高校大学生诚信观念较差;大学生“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上课玩手机或听音乐、下课泡网吧或迷情场,高校不做详细调查、不做具体分析、不找根本原因盲目打活动牌,开展此类活动彼类活动,殊不知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缺乏才是关键所在。

(四)学风建设的成果缺乏长效性

学风建设是系统工程,学风建设任重而道远,学风建设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把学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4]的确,学风建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全盘统筹规划、整体配合投入,但不良学风的表现不能常讲常有、常讲常在,而应是在建设中逐渐减少、在建设中逐步好转。事实的情况是,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缺乏持久性,内容安排缺乏全面性,导致学风建设的成果缺乏长效性,优良的学风难以传承,不良的表现却源远流长。

总之,高校学风建设的收效甚微,虽与社会风气的渗透、网络环境的冲击、招生计划的改变、生源质量的下降不无关联,但终归而言是高校对影响学风的关键因素缺乏清晰认识所致。

二、作为高校学风建设关键因素的学习自主性

(一)自主学习与学习自主性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国的学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自主学习及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的学习,我国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界定,且即使是同一位学者,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有的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事件、一种过程或活动;又有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既可以是一种事件或活动,又可能是一种能力。综合而言,自主学习指的是一种过程或活动,其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内在的或自我驱动的动机激发下,在学习活动前能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对学习进展、学习策略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自我计划和管理学习时间,并能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条件,在学习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而学习自主性则是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的支配、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学习自主性突出地表现为个人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一种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可通过后天培养习得;作为一种能力,学习自主性具有极大的能量,可发掘作为社会主体、活动主体的个人的无限潜能。

(二)学习自主性是破解高校学风建设难题的关键

首先,高校的学风是大学生求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因此大学生不仅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对象,更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只有大学生的学习风气昌盛,高校学风建设方能有所作为;其次,外因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学习过程中,若大学生自身不思进取、不求奋进,则再淳良的社会风气、再优越的学习环境、再完善的管理制度都不可能成就浓厚的学习氛围。因此大学生学习自主性是影响学风的关键因素;再者,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创建要求个人能独立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和创造地学习。自主学习不仅是获取各种信息、利用各种资源的基本条件,更是发掘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跟上社会前进脚步的必要条件,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应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首要任务。可见,学习自主性是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着力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角下的学习自主性培养

(一)理想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根本

学生内在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责任意识等,从根本上决定着其学习目的与态度、自律能力与努力程度。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应当首先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学生切记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休戚相关,增强大学生学习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学习是现代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必不可少的条件,开启大学生加强学习的觉悟;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理想、个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等,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动力源,将外在驱动力转化为内在驱动力,使其思想上有所归依、态度上有所秉持、学习上有所探思、生活中有所追求。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理想信念教育是根本,应当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前驱,先行先走。

(二)文化塑造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风建设依赖的最重要的软环境,学风建设有赖于校园文化的浸润、熏陶,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所弘扬的刻苦努力、顽强拼博的学习精神,所倡导的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对大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应同步塑造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以专业文化、竞赛文化为主,社团文化、组织文化为辅,塑造学习型校园文化;通过增强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性、减弱校园文化的娱乐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塑造校园文化的特色性,突出校园文化的感染性,让大学生在富有内涵、充满特色的学习型校园文化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塑造自我。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应当充分发掘发挥校园文化的整体塑造和培育功能。

(三)“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依托

大学学习期间,大学生除了在第一课堂(教室)上课学习外,更多时间是在第二课堂(寝室、班级、图书馆和其他活动场所)中度过的。学生寝室、班级和图书馆作为现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理应成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场所、第一课堂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应重视第二课堂的基础工程建设。通过寝室优良学风的建设,增强寝室育人功能,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班级优良学风的建设,营造班级学习氛围,让大学生以友为镜在追赶中学习、在比拼中进步,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图书馆文化的宣传,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让大学生了解图书馆、喜欢图书馆、爱上图书馆,让大学生在书的海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寝室学风、班级学风的建设是重要的基础工程,应当依托第二课堂、充分开拓其作用。

(四)丰富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载体

高校的活动丰富多彩、各式各样,总让人应接不暇,但融知识性、创新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活动却相对缺乏。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应注重增加各类活动的科技学术含量。通过文化学术活动,举办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会、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学术成果申报等,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举办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找不足、在实践中找差距、在实践中求进步。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应以丰富多彩的学习竞赛、学习交流、学术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类型的学习活动启迪学生、激励学生。

(五)学生干部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先锋

活跃的学生干部是高校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为丰富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的多元建设贡献出热情、智慧和力量,但学生干部终究仍是学生,无论其在学生组织、社团中占据多么显要的位置,检验其是否为优秀学生的重要标准仍是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不应放松学生干部队伍的学习要求。通过优秀学生干部设立榜样,引领其他学生对学习自主性的思考;通过优秀学生干部树立标杆,引领其他学生对学习自主性的向往;通过优秀学生干部建立模范,引领其他学生对学习自主性的追求。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学生干部是先锋,应着重发挥优秀学生干部在学习方面的带头作用。

第三篇:向量方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向量方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龙生

摘 要: 在江苏省对口单招数学试卷中,立体几何这一章的知识点每年都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我校考生在立体几何解答题上的得分情况都不太理想.向量是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工具之一,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向量的数形特性,可以将几何图形数量化,从而通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垂直等问题,能避免构图和推理的复杂过程,有利于降低解题难度.关键词: 向量 立体几何教学 数形结合在江苏省对口单招数学试卷中,立体几何这一章的知识点每年都是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我校考生在立体几何解答题上的得分情况都不太理想.向量是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工具之一,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向量的数形特性,可以将几何图形数量化,从而通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垂直等问题,避免构图和推理的复杂过程,有利于降低解题难度.一、将立体几何中的平行问题转化为向量平行来证明

二、将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转化为向量垂直来证明

由于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图形比较复杂,加上学生的空间感比较薄弱,因此学生很难解决.把立体几何中的垂直问题转化为向量垂直,其优越性非常明显,具体体现在: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可以把“垂直”体现在一个等式中变为纯粹的运算,所涉及的向量易于用坐标表示就足够了.立体几何中的线线、线面、面面垂直,都可以转化为空间两个向量的垂直问题解决.1.“线线垂直”化为“向量垂直”

华罗庚关于“数形结合”有一句名言:“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向量是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工具之一,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因此,充分掌握、运用好向量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数形结合呈现的内在关系,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高效率地解决数学问题.利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问题,能避免传统几何方法中繁琐的推理及论证,有效提高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

[1]单招生—相约在高校,数学:基础知识梳理.[2]单招零距离—数学:总复习方案.[3]吕林根,张紫霞,孙存金.立体几何学习指导书.

第四篇:信息化教学中的PPT应用方法教程

信息化教学中的PPT应用方法教程

第一讲:世道变了,重新认识PPT吧

几年前,网上曾盛传一部名为“清华大学寝室夜话”的视频,里面几个学编程的男生在畅想未来时说:“我告诉你们,现在最牛的语言,不是C++,是PPT!我们写程序按行算钱,人家老板做一个PPT,几百万就入账啦!”虽然这是句笑谈,但至少能反映出一个问题:PPT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商务文档格式,它的价值绝对不仅限于形式本身,就像会用Word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一样。在那些外表光鲜的演示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东西。很多人问我,如何才能做出一份让别人一看就能由衷地感到认同的PPT演示,说真的,这件事和写小说一样,是没有什么秘笈可循的。惟有多学习,多练习,才能实现。我们这个PPT讲座的目标不是让你学会某种技巧或特效,但其中的一些经验和理论,很可能会颠覆你长久以来对PPT的认知,从而帮你获得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PPT制作能力。

大部分初次使用PPT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新建一个演示文档,鼠标点到“文本框”按钮上,随后就在页面上划来划去,连文字应该落在哪里都不知道,好不容易写了几个字,又不知道字号应该调多大。这种状况实在太普遍,普遍到会令每一个想做出优秀PPT演示的初学者感到无助。“别人做的PPT明明那么炫,为什么看上去很简单的东西,我做起来却完全把不到头绪?”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那么你真应该暂时离开电脑,想想你究竟想用PPT这种形式,来达成什么样的目标。1.PPT是手段,而非目标

现在一提PPT,教师们都会想到“课件”,商务人士都会想到“方案”,仿佛做PPT的目的,不是做课件,就是做方案。这实际上是一种较为狭隘的误区。PPT是微软Office办公软件中演示文稿制作工具PowerPoint的默认文件保存格式,于是人们就把演示文稿简称为“PPT”,又称“幻灯片”,说的都是一回事。由此你可以明白,PPT是一种表现形式,而非一种特定的文稿称谓。说得再直接些:它是手段,而非目标。

在过去,我们往往只在一些商业演讲中看到PPT的身影。如今,除了商务演讲的用途,越来越多的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也喜欢采用PPT格式的教案。一来便于制作,省去了不少备课时间;二来也便于学生获取电子版笔记,从而收获更好的课堂效果。另外,PPT版本的公司简介、个人简历近年来也悄然兴起,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应聘市场、策划类专业时,都会附上一份准专业级的方案。经验证明,不论是专业的广告、公关公司,还是外企、国内大企业的市场部门,都更倾向于招收有优秀PPT制作能力的人才,因为它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专业能力,但至少表现出一个人对市场、策划和沟通的理解。2.PPT的精髓在于沟通

那么,做PPT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如果你的回答是“应付校长布置的任务”,那你现在就可以把这一页翻过去,不用再看了。以课件为例,很多老师做PPT是为了讲课方便,然而这些课件在本质上又仅仅是把传统的板书变成了电子版,除了能少创造一些粉尘之外别无他用。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用PPT实现更加精准、到位的沟通。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校长要求某班主任制作一个PPT演示,在团队活动时帮助学生学习文明守则,于是该老师做了一个包含5个页面的演示文稿,5页的内容分别为: 1.新的文明守则颁布了;

2.校长说,学生应该遵守纪律; 3.老师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4.有个学生,犯错误被处分了; 5.大家要学习守则,避免犯错。

按照校长的指示和既成事实,这个PPT做得没有任何错误。可老师在按照这个演示讲完一堂课后,学生们的反映却异常沉闷,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被威胁了——老师先告诉你新规矩来了,你们都给我老实点,当然我们老师也起带头作用,捣乱的已经被处分了,所以你们得学习守则,小心别让我逮到!

其实,稍微调换5页内容的位置,就会改善许多: 1.我们都知道,最近有个学生犯错误被处分了; 2.这件事老师也有责任,因为老师要其模范作用; 3.校长也很重视,强调我们应该遵守纪律; 4.新的文明守则颁布了;

5.大家要学习守则,避免犯错。

简单的调整之后,师生之间的沟通气氛完全变化了,从“威胁”变成了“协商”。所以,PPT是演示者与听众间沟通的大纲,是协助人们沟通的工具,它帮你提前理清思路,在讲解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师者的目标是传道、授业、解惑,PPT只是达成这个目标的手段。事实上,这不仅可以用在教育领域,商务合作中也是如此。国际上一些大牌的4A广告公司在提案时,往往会先把几十页公司简介放到整个方案的最前面,比如公司理念、CEO语录、成功案例、全球机构列表,目的就是让甲方知道,“我们很牛”,这种先入为主式的开场会帮他们获得很多优势,即使方案后面创意平平,也能收获不错的效果。

当然,除了调整不同页面之间的顺序,我们还可以适当地插入图片、动画,以提升页面的视觉效果,甚至能达到增强内容说服力的作用。但是,千万要记住一点,做PPT不是涂鸦,绝对不要盲目地把页面变得过于花哨,所有的美化都必须服从于“沟通”这个主题,我们是要借助PPT实现我们的沟通目标,而非向人展示我们的涂鸦技巧。关于“美化”的技巧,我们在今后还会详细地介绍给大家。3.写PPT之前先确定用途

一般说来,当PPT呈现为课件或者方案时,经常会有两种用途:演示和阅读。有的时候,我们写PPT是为了理清思路,在讲课或者讲解方案时做演示之用;更多的时候,则是为了提交给别人阅读,而无需讲解,如学校或公司简介。演示用的PPT和阅读用的PPT,两种文档的做法存在着很多区别。比如,演示用的PPT中,文字不宜过多,一般只要提纲挈领即可,细节部分主要靠演讲者来发挥,如果文字过多,观众会把注意力从演讲人身上转移到PPT,这就得不偿失了。另外,由于演示PPT一般都采用投影的方式进行播放,因此文档中的字体不能太小,除了一些你不想让听众仔细阅读的文字,其他文字最好不要小于14号;而且如果你担心投影机的亮度不够大,就不要在演示中把文字和背景的字体颜色搞得过于接近。相对地,阅读用的PPT则可以尽量细致,排版布局也可以做得更为美观,从而给阅读者留下好的印象。

第二讲:善用图片,创造有效的沟通

戴尔·卡耐基的培训课程中有一则经典练习:讲师会扮演一个刚刚降临地球的外星人,他除了能听懂你的语言,对周遭的环境一无所知,而你,要通过语言,帮助他把一件西服穿到身上。其实,这个练习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却极其之难,只有具备绝佳沟通能力的人才能勉强完成。上一讲中我们曾说,制作PPT的本质和精髓在于增进沟通。可问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恰恰是最难把握的事情。在沟通中,我们需要运用一些技巧,去增强沟通的效果,这才是制作PPT真正的难点所在。

我们知道,PPT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用文字和图片表达出来的。经验却告诉我们,尽管很多人都知道做PPT要“图文并茂”,但却不懂得图片的使用技巧,错过了许多简单提升沟通效果的机会。如果你到现在还固执地认为,图片就是用来点缀文字的,那么这一讲恐怕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了。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生物老师在讲解“阿米巴原虫”的时候不能用图片(当然,也不允许画图),那他讲课的难度会有多高。由此可知,图片可以把复杂的、难以表达的事物具象化,变得清晰、易懂;善于运用图片的人甚至可以通过寥寥数图,就从根本上逆转阅读者的固有想法,进而创造出魔术般的沟通效果。然而,道理虽然浅显,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1.请大胆插图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北京的公交车上,我们经常能见到一则止咳糖浆的广告:女主角举着两个做成了“肺”形状的罐子,里面有些绿色块状物无法倾倒出来,以此代表患者久咳不愈,倒入药品之后,里面的块状物便缓缓流出。这则广告虽然没有让消费者看到实际的效果,但也通过简单而形象的比喻,让患者理解了产品的药理和药效。所以,有的时候,即使眼见到的不是“实”(是比喻),也能起到“实”的效果。图片和文字的关系也是如此。有经验的策划人,都会在活动方案中插入一些效果图,虽然我们都清楚,活动还没有举办,图片一定不是实际拍摄的,但只要选图得当,绝对能够帮助阅读者产生一些联想,从而更好地理解策划人的意图。因此,除非你的文字不需要读者产生任何联想,否则就请尽量尝试并寻找“图说”的力量吧。

图1:没有插入图片的小型活动策划案,仅靠文字无法让人对活动本身产生印象

图2:插入相关图片的小型活动策划案,图片令方案更直观,更容易得到他人认同 2.避开“图文并茂”的误区

我相信,如果仅仅是在PPT页面中摆放文字,那么任何会用Word的人都可以轻松创造出美观的版式。然而,一旦把图片加进来,不少人就开始手足无措了。许多人认为,PPT的布局方法和“排版”没什么区别,无非是让构图看上去更漂亮。这其实是一个最常见的误区。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领导要求完成一份用于快车(FlashGet)校园招聘活动的PPT演示,其中一页要列举一些经典的用户评论,某同事就把页面做成了如图3所示的样子——左文右图,各占一半。其实,这样的做法本身无可厚非,文字清晰明了,图片选得也不错,“图文并茂”意识到位,可问题在于,该同事自己都觉得这种版式不好看,总觉得哪里别扭,却又找不到改进的方法。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呢?

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表达”上,版式是否好看都在其次。图文各半,读者就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要强调的是文字还是图片,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请记住,每一页PPT中最多只能有一个重点信息存在,这个重点信息应该是你最想让读者了解或理解的。普通人的大脑,无法同时对多个重点信息形成印象,所以我们必须在图文版式上作出取舍,让非重点信息居于次要位置。没错,真正的PPT高手,他所设计的并非版式,而是读者的注意力。

下面我们可以说说刚才那个例子如何改进。从功能上看,图3是想表达快车(FlashGet)在用户当中取得了相当多的好评,页面中的文字,只是海量好评中的几段摘录。那么,我们何不把图片放到最大,干脆让它成为这一页的背景呢?为了让居于页面中部的文字看上去更清晰,我们在文字背后加了一个半透明的黑色底图,这样一来,不仅令页面风格浑然一体,也更好地突出了“海量好评中的精选”这个潜在意图(图4)。

图3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图文都有了,可画面还是很生硬

图4同样的图文,请考虑如何结合沟通目标来变换版式吧!

讲到这里,你应该已经对PPT中的图文布局有了新的认识。加图还是不加图,图片大一点还是小一点,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放在旁边还是放在中间„„这些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没错,绝对不是所谓的美学,所有一切都应该是由你所表达的内容来决定的。3.创造沟通的魔法

由此可知,如果你是个老师,就绝对不要把两道应用题放在同一页中讲解;如果你是个推销员,也千万不能一股脑把N多产品都塞到一页里。那样只会令你的听众更疲劳,减少听众对内容的关注。不过,只要我们把思维逆转一下,就会发现,当你想在PPT中故意避开某些信息,却又不得不提的时候,只要灵活运用图片,去控制听众的注意力,就可以实现你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更多的应用和经验。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典型的图片“魔法”。我曾经为一个快车(FlashGet)的广告客户做过一个活动方案,活动的细节沟通没有任何问题,后来客户问道:“虽然你们的用户量大,但××的用户量也很大,我们凭什么选择你们,不选他们?”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前一个版本的方案中已经有所阐述,但显然,只说“快车品牌拥有用户支持”,对这个客户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在随后的PPT方案中,我增加了两页内容,第一页是“两个较为极端的反面教材”,通过两张黑白照片,展现出街头的“性病广告”和“办证”,这两种广告形式的“用户量”简直无人可比,但你愿意把你的品牌和它们放到一起吗?当客户看到这里,并陷入思考后,第二页就会告诉他,如果一种广告终端终日展示性病广告、涉黄信息,甚至陷入到窃取用户隐私的争论中去,那么它的“用户量”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在这两页PPT的基础之上,我们告诉客户:快车从未被卷入过流氓软件、恶意软件的争论;快车是一款只和著名下载站、知名IT网站、门户网站合作的软件;快车永远坚持健康广告原则。当然,结果可想而知,客户看到这个方案之后,顺利地与快车签订了合作协议。

图5同样的沟通,换个角度就能实现化被动为主动的魔术——和我们平时说话很近似吧

图6增强前一个观点的沟通印象,实现观者的观点转变

4.你学到了什么?

1.永远不要为了插图而插图,图片只是实现沟通目的的一种手段; 2.如何安置图片,取决于你想用这些图片表达何种思想。

第三讲:简约至上,做人人都能看懂的流程图

常看推理小说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觉:相比之下,小说中的罪犯往往比侦探更聪明,因为那些高智商罪犯总是拥有惊人的创意,从策划到布局,从细节执行到时间控制,都令侦探们挠头不已。而侦探,做得却是一件解释工作,他们的目的是把嫌疑人复杂而周密的犯罪行为解释得简单易懂,并寻找证据,在各个环节表明“我没有猜错”。

事实上,做PPT也是一种解释工作。我们要借助PPT这种形式,把我们脑子里错综复杂的思路和创意加以梳理,从而让我们的受众(客户、学生、领导或其他)能够更加轻易地接受我们的想法。因此,就算你是个创意的天才,也绝对不要把任何谜题留在PPT中,因为,PPT需要的是逻辑,而不是悬念。在我们的日常PPT制作中,最常见的表达逻辑的小道具,就是流程图。

说到流程图,不管是学校的师生还是企业的职员,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课程表、行事历、联欢会的节目单、头脑风暴的会议纪要„„这些都是最常见的流程图形式。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不用流程图,而是像写作文那样记一份课程表呢?你一定会说:“噢买嘎的!孔乙己死了好多年,课程表有一种写法就够了!”是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PPT中插入流程图——对于这种用纯文字表达就会麻烦死的东西,还是画张流程图最省心。

问题是,不管是在商务还是教学PPT中,这种“麻烦死”的东西都不胜枚举。我们要解释复杂的概念,我们要汇报工作进度,我们还要告诉学生一个超级麻烦的实验可以分为多少步。别犹豫,每当你为这种细节解释而发愁的时候,就轮到流程图登场了。1.化繁为简——流程图的铁则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我们在前两讲中再三强调了一个重点,即:PPT的最终目标是沟通。因此,制作流程图和插入图片一样,也是我们实现高效沟通的一种手段。它们的区别在于,图片的作用是把深奥的观点变浅显,而流程图则可以把复杂的流程变清晰。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流程图把本来简单明了的东西变得复杂难懂,那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不信的话,看了下面这个反面教材你就会明白了。

某仁兄设计了一个线上活动,并用PPT来演示活动的流程,如图7所示。实事求是地说,这一页PPT风格独到,不仅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标示出用户的体验流程,较为随意的线条风格也符合活动的休闲特色。但致命问题在于这个流程图恰恰实现了“化简为繁”的负面效果。

【图7】乱到恐怖的活动流程,你能看懂吗?

当我们从眼花缭乱的流程中梳理出它所表达的含义之后,才发现,原来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用户可以在“活动中心”参与“订阅信息”、“发表博客”、“新闻评论”、“论坛交流”和“PK台”,实现多种体验的同时,有机会赢取大奖。更要命的是,单纯的文字表达比这个流程图更容易被人理解。所以,这个流程图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应当予以删除。当然,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令复杂的流程图变得有必要存在。比如,有时我们需要向客户或领导表明,我们做了许多功课,我们努力了(含有“苦肉计”或“邀功”的意味),于是做出一个巨细靡遗的流程图来忽悠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阅读者过多关注流程图的细节,该流程图在本质上与一张复杂的图片无异。请记住:如果只考虑信息的高效沟通,那么,我们只要把流程图做得简单、清晰就可以了,更复杂、更漂亮的流程图有时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2.简约,不简单

美国著名策略咨询机构罗兰·贝格(RolandBerger)曾在其PPT设计的“九大原则”中指出,“不要使用小图形(方格、箭头等)制作流程,代之以含有小方格背景的数字(配合文字表达流程)”。许多初学者见到这一条时,都不太理解——这难道不是在禁止我们制作流程图吗?其实不然。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刚刚开始制作PPT的朋友常常会过于注重形式,有一种恨不得把所有文字都做成流程图的冲动。它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简单,不简约”,作者看得懂,读者看不懂,比如图8所示的这则例子。

【图8】很常见的一种流程说明,不过似乎缺少了一些东西 作为活动步骤的说明,这页PPT的结构和内容都可谓清晰明了。然而,如果你仔细看那三个步骤中的文字,就会发现它们之间似乎缺少了一些东西——当你看过之后,立刻把目光从这一页上移开,我相信你很难再次回想起它的内容。没错,问题就出在,这三个步骤之间缺乏明显的逻辑关联!由于该流程图使用了“箭头”联结三个部分,而“箭头”本身又有“承接”、“递进”的含义,当三部分的内容不具备承接和递进关系时,听众就会对这页的内容感到困惑了。

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加以改进呢?有经验的朋友一定已经想到了,就是提取三个步骤所对应的时间,作为流程图的主干,原本的流程图部分在形式上成为每个时间段的具体说明。这样一来,流程图的主干就是时间,这一页内容的重点从杂乱无章的内容,转变成了“一个月的时间,分三期完成”,听众显然能够更加迅速地对活动步骤产生印象。

【图9】以时间为主干,整个流程图就更加流畅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简约,不简单”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它的关键是,在我们制作流程图的时候,一定要先提取它在逻辑上的主干。这个主干可以是时间顺序、地点顺序、人物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总之,逻辑上的主干一定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里面有明确的逻辑关联,这样才能将流程图的作用最大化。3.做结构图,就这么几招

虽然我们上面举的两个例子都与“流程”有关,但事实上,PPT文档中常见的结构图也属于流程图之列,如班级结构图、人事关系图、品牌架构图,等等。但由于制作结构图基本上不用考虑“主干”、“繁简”等问题,更多地只是把若干事物的层次关系表达出来,所以相对简单。对此,我也没有太多可以传授的经验,姑且和大家分享一些做得不错的结构图,权当帮您拓展思路吧。

【图10】商务PPT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流程图,适合阐释概念、理清结构

【图11】当被叙述的概念拥有三个分支时,这种三角概念图就很受用

【图12】同样是三角概念图也可以做得很炫目

【图13】细分条目比较多且占主要地位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此页的布局 【图14】屋顶图拥有相当普遍的逻辑关系,是商务PPT中最常用的结构图之一

另外,我还得提醒你,不管你制作的流程图有多复杂,如果其中包括很多图形,最好让这些图形能够充分对齐。你可以借助PowerPoint的“自定义工具栏”功能,把“左对齐”、“右对齐”、“上对齐”、“下对齐”、“横向对齐”、“纵向对齐”、“横向平分间距”和“纵向平分间距”8个按钮加进来,它们将为你的流程图制作节省大量时间。另外,绘图参考线也是推荐使用的一个工具,它的吸附特性可以帮你轻松制作出整洁划一的PPT页面。在PowerPoint的背景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网格和参考线”,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在屏幕上显示绘图参考线”,即可让参考线出现在页面当中。4.天下流程一大抄

看到这里,有人一定会问:猪!你说了这么多,我们明白了“化繁为简”的流程图不能用,“简单,不简约”的流程图不能用,那好,你告诉我,什么样的流程图能用!我怎么才能迅速搞出一堆像样的流程图来?说真的,做流程图有点像摄影,老师只能很明确地告诉你一些禁忌,但无法手把手地去教你如何把范伟拍成林志玲。如果说流程图的制作有一些取巧的捷径,我想,积极地借鉴流程图库,算得上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网上最常被人借鉴的,除了著名的罗兰贝格PPT图库,ThemeGallery的水晶图库也是极常见的借鉴范例,在搜索引擎上找一下,都不难发现。另外,Office2007中的PowerPoint增加了SmartArt功能,可以帮助初学者轻松设计出较为专业的流程图,也非常值得一用。不过,不管如何借鉴,真正的重点并不是流程图的形式,而是它的逻辑关系和内容。当你经过了持之以恒的联系,掌握了PPT制作的更多技能之后,终会有一天,你会发现,流程图,还是自己做出来的最合适!

虽然流程图是一种展现某一页内信息逻辑的工具,但对于整个PPT方案而言,页面之间的逻辑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一点我们将在第5讲给大家详细说明。对PPT中各种数据的用法抱有疑问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下期的《谁会做PPT》哦!

第四讲:有理没理,用数据说话

四百年前,一位叫布鲁诺的年轻人因为宣传天体运行学说,遭到逮捕并当众烧死。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今天,布鲁诺老师就会要求天主教廷出示证据,证明他是所谓的“异端”,并且依照相关规定,应当施以火刑。这样一来,就算教廷很盼望将布鲁诺老师烧熟,也莫奈他何——谁让他们没有证据呢?

说话办事都要讲证据,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规则。没有证据支持的观点,不仅显得轻浮、潦草,而且可能会遭人怀疑。相对地,当人与人之间意见向左时,只要能拿出双方都认同的证据来,就很容易达成一致。然而,在PPT方案尤其是需要表达观点的商业策划中,许多人却忽略了证据的重要性,要么不会用,要么用得不是地方。所以,如果你想做出真正令人信服的PPT演示,千万不要忘了用数据说话。

首先,我需要再次强调:虽然数据可以让我们的观点变得更可信,但请记住,我们所有的观点都是服从于“人与人的沟通”这个大前提的。做PPT就是为了沟通,不论这些沟通属于“解释”还是“说服”,这一点都不会有任何改变。1.只证明需要证明的观点

在讲解数据的用法之前,我想先以一个最常见的应用误区,来给各位读者打个预防针,那就是:不要去证明那些无需证明的观点。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句废话,可实际上,几乎100%的PPT方案撰写者都犯过这样的错误,其中也不乏一些资深策划人。

我曾于2005年为一部网络游戏制作公关推广方案。据说,该游戏是TCT公司(化名)耗时两年、耗资上亿元自主研发的MMORPG游戏,可以说是他们进军网游市场的第一炮,其重要性非比寻常。在那个代理网游遍地开花的时代,TCT公司提出,自主研发、自主运营将成为网络游戏发展的未来趋势。从今天的结果看来,这个判断相当准确,TCT公司借此一举奠定了其在网游市场的地位。后来,TCT公司的负责人对我说,其实他们当年找了两家公司同时做方案,准备择优选用。另一家咨询机构的方案虽然也很专业,但他们在一个长达30页PPT的方案中,使用20多页的篇幅,采用多方数据证明了客户“自主研发、自主运营将成为网络游戏发展的未来趋势”的观点。谈到这一点时,TCT公司的负责人无奈地说道:“他们方案中的论证非常出色,可是,这个观点我们已经认同了,不用他们证明啊!”

是的,在研习数据的使用方法之前,你必须先学会分辨,你试图证明的观点有没有证明的必要。一般来说,自然公理、约定俗成的道理、众所周知的事实、客户或领导给定的前提条件,这些都是无需证明的。我们千万不要在这些问题上浪费宝贵的PPT页面,把它们留给更重要的沟通吧!

2.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一直以来,我都在强调,PPT演示中应该有一个沟通的目标,PPT中所有内容和形式都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为了沟通的目标,我们提出一个或多个观点,并且使用数据去证明这些观点。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有关数据无法证明我们的观点,怎么办? 几乎任何一本统计学教程都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通过研究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以许多人在制作PPT方案之前,会十分辛苦地研究行业数据,试图找到其中的规律,并得出有指导意义观点。可我要说的是,虽然这种钻研精神难能可贵,但它一点都不实用。我不是教你诈。毕竟,做方案不是做研究。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观点并不是靠研究得出来的。头脑风暴、灵光一现、客户的暗示、领导的安排,这些都可以是观点诞生的途径,而真正复杂的,是把这些不便于理解的观点证明出来。所以,对于“先有数据还是现有观点”这个问题,事实更偏向于后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擅长使用数据,其实也就是擅长寻找能够证明某些观点的数据。3.数据从哪儿来

几乎每一个市场、策划人员都会为数据的来源发愁,因为要获得能够直接证明自己观点的数据,并非一件易事。虽然我们可以从专业的数据调研机构(如赛迪数据、艾瑞网等)购买相关数据,但高额的费用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方案本身的价值,仅靠购买显然不现实。所以,更多时候,我们应该设法寻找一些便捷、廉价的数据。在寻找数据时,搜索引擎是我们必须借助的工具。对于一些热门行业,如网络游戏、家电、交友网站等,只需搜索一些关键字就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中未必包括现成的统计结果,但我们还是能从调研报告的说明、媒体发布的市场综述文章、行业名人的讲话中找到一些线索,稍加处理即可形成可用的数据。

事实上,还有一些冷门行业或者新兴行业,就连调研机构都没有切实可用的数据。比如网民对不同网络存储服务的偏好、消费者对不同品牌口香糖的消费习惯等,这些数据又要从何找起呢?当然,做方案也不是变魔术,数据不可能无中生有。但别忘了,许多情况下,纵使你没有这些数据,你的客户也没有,所以你完全可以做个小型的抽样调查,去创造一些数据。你需要自制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问题的设计可以具备一些导向性,然后通过QQ、MSN、邮件等形式发给符合调查条件的好友,最后统计相关结果。在方案中,我们只要附上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就会拥有一定的说服力。虽然它并不像专业调查机构的数据那么强势,但也聊胜于无。对于那些善于体谅策划人的客户,这种做法是可以被完全认同的。4.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数据魔法

数据怎么用?这一点似乎无需赘述。要证明FlashGet是全球第一的下载软件,只要拿出全球用户量的统计数据就可以了——这实在是简单至极。然而,我们这里要说的,并不是一对一的逻辑证明方法,而是,如何让同样的数据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执行PowerPoint的“插入图表”选项,你会发现N多形状各异的图表:柱状图、饼图、折线图、坐标图„„简直不胜枚举。可你千万别以为这么多图表类型只是给你解闷用的,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完全可以让同样的数据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从而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魔法般的逆转!

【图15】PowerPoint中自带了如此多的图标类型,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

A公司和B公司同为某行业领军厂商,两家的竞争无论在产品、广告、销售上都表现得异常激烈。某天,B公司某销售经理拿到了一份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下半年,B公司每个月的产品销量都低于A公司。对像B公司这样的国际企业来说,想在数据上做手脚是不可能的,那么他又应该如何在公司的年终总结大会上,去展现这份数据呢?

【图16】B公司拿到的数据资料显示,其销量始终低于A公司

其实,销售经理只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就为这分数据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他把传统的柱状图改成了折线图。所谓折线图,是通过标记并连接柱状图的每一个顶点而形成的,在PPT中只要在图表上点鼠标右键,执行“更换图表类型”命令即可,非常简单。从折线图中,我们可以从折线图中清晰地看到A、B两家公司2007下半年的销售走势。

【图17】修改后的销量数据,给人的第一感觉是,B公司更有发展潜力

图中显示,A公司2007下半年的销售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而B公司的上升态势明显,12月底时双方已经十分接近——按照这种趋势,全面超越A公司也是指日可待的。这样一来,B公司销售经理成功地将听众的注意力从“销售业绩不佳”转移到“销售走势良好”上。一个“负面”数据,只是用不同的图表表现出来,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正面”结论。

如果你经常翻阅国际4A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的策划案,你会经常看到X/Y散点图、气泡图、面积图,甚至是像“四象限图”等完全不在PPT中出现的图表类型。难道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数据高深到了不用复杂图形就无法表达的地步吗?显然不是的。其中蕴含的沟通目标,才是迫使他们“去简求繁”的动机,而这些技巧也只有通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才能把握。5.网络数据:不可忽视的力量

说到底,我们引用数据,无非是为了增强观点的可信度。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一种较为另类的数据形式,正在逐渐走进策划人的方案当中。当我们翻阅《三联生活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时,经常会在一些综述、评论文章的开头看到这样的文字:在Google搜索“××”关键字,会得到3278382个结果„„作者提出这样的说法,是为了证明“××”关键字在网上广受关注,而且巨大的搜索结果也确实能证明这一点。

随着博客的兴起,许多在不同行业拥有相当话语权的专家纷纷上网开博,策划领域将他们称作“意见领袖”。对于特定的事件,网上论坛中的评论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网民的意见。借助新兴的博客、论坛搜索引擎,我们很容易从这些网上评论的集散地中寻找专家和草根网民的证言。奇虎作为普通搜索引擎虽然很一般,但它的论坛和博客搜索却颇有参考价值,推荐尝试。

媒体的新闻报道,有时也能成为一种强力数据,为我们的观点提供支持。借助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的新闻搜索功能,要找到有用的新闻并不难。

网络作为现代人的信息中心,随时都有可能诞生全新的数据形式。只要那些数据可以得到公众认可、有证明观点的能力,即可使用。当然,这也要看PPT听众的接受程度,如果客户或老板已经明确地表达出对网络论坛的“忌讳”,那么那一类数据我们开始避开为妙。

第五讲:张弛有道把握PPT的节奏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警察,有天打死了一个坏蛋,坏蛋在死之前打死了一个好人,好人在死之前救了另一个好人,另一个好人刚好就是那个警察。这故事有趣吗? 我国古代的诗文写作讲究“起、承、转、合”,这个理念后来又被延伸到志怪小说当中,大体上就是要求讲故事的人必须注意节奏,不能从头到尾都平铺直叙,也不能从头到尾都是高潮。我刚才讲的那个故事,如果编成香港电影,完全可以拍成四段刺激的枪战,可我相信不会有人喜欢,因为这个故事实在不动听——从头打到尾,还让不让观众喘气啦!你一定已经想到了这一讲的主题,没错,就是PPT的节奏问题。我们在讲述一件事的时候,为了让对方听明白,就必须控制表达的节奏,过快,对方听不清,过慢,人家不耐烦。既然制作PPT就是制作沟通,那么PPT的节奏问题就必须得到重视。事实上,做PPT和讲故事一样,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去交代其中的信息,否则就难以实现充分而有效的沟通。如果说你看完了《谁会做PPT》的前四讲,还觉得自己是个刚入门的初学者的话,相信这一讲的内容会帮你到达一个新的层次。

许多刚刚开始写方案的朋友都会问,方案应该怎么写才算“对”?比如,他知道制订一个计划前要有目标,很多时候还得在目标之前分析一下背景信息,至于其他“应该有”的东西,他并不清楚,所以总是在问:“这页写完了,下面该写什么了?”

其实,用PPT做方案,绝对不是去按照既定的模式去填充内容,就像你和人聊天的时候不会去想“这句说完了,下句说什么才对”一样。很多不知道“下面该怎么写”的人,往往不是因为脑子里没有形成思路,而是不清楚如何把头脑中繁杂的想法一步一步地表现出来。这种分步骤表达自己所想,即“把握节奏”的能力,在PPT制作当中是最难养成的,也是最珍贵的一种能力。

1.从跳跃思维到直线思维

我们必须把脑子里的复杂构思转换成“PPT语言”,才能让别人看懂。但你知道“PPT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吗?仔细观察一下PowerPoint主界面左侧的一串PPT缩略图,N个PPT页面组成了一条清晰的直线,这条直线恰好表现出了PPT语言的最大特点,即“直线思维”。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智慧擅长跳跃思维。我们从小就接受“举一反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教育,所以中国人普遍思维敏捷,善于联想;相比之下,西方人的思维讲求严谨和实证,是一种直线思维。对待同样的问题时,直线思维走出一步的时间,跳跃思维可以走出三五步甚至更远。但我们不要忘了,就算你的思维跳得再快,如果不能准确地传递给沟通对象,反而会降低沟通效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做出了自己非常满意的PPT方案,却不能令别人看懂——其实他的思路没有问题,只是PPT写得过于跳跃,别人又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能听懂反倒不正常了。

所以,在制作PPT尤其是做方案时,无论你的跳跃思维能力如何海阔天空,不管你妙手偶得了多少惊人的创意,在表达时还是得回到直线思维,按照严谨的逻辑,一步一步地解释给读者,这样才能实现精准、高效的沟通。2.直线思维下的逻辑问题

在直线思维模式下,各个PPT页面之间的逻辑问题变得非常重要。这一点有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承上启下”,也就是说,每一页的内容不仅要对自己这一页负责,还要照顾到上一页和下一页的连贯性,让读者在阅读时不会产生迷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还需要一个例子。某数码厂商推出了一代全新的MP4播放器,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解决方案,生产成本可以压得非常低。于是,厂商的市场部人员在策划推广方案时做出了这样的PPT页面: 产品特色:黑白时尚色彩设计、售价仅为大厂产品的50%; 因此,广告推广应主要面向18~30岁的年轻人。我们从整个PPT方案中节选这两页出来,乍看之下好像顺理成章,“时尚MP4,好用不贵”,本来就应该卖给年轻人,难道这也有问题?

是的,虽然方案本身没有错,但那两页方案在逻辑上并不完整。比如,黑白时尚的色彩设计和18~30岁的年轻人有何关联?为什么“售价仅为大厂产品的50%”会吸引年轻人关注?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说清楚,就无法得出“主要面向18~30岁的年轻人”的结论。直线思维要求PPT制作者必须能够环环相扣、自圆其说,否则,每一个“被跳过”的重点,都可能变成受人质疑的对象。其实,这两页PPT稍加改动就可以变得更严谨: 产品特色:黑白时尚色彩设计、售价仅为大厂产品的50%;

列举市场上热卖的MP4产品,进一步说明这些产品都以年轻人为主要顾客群; 提供调查数据,说明18~30岁的年轻人对MP4的购买力情况与新品价格相符; 因此,广告推广应主要面向18~30岁的年轻人。

事实上,在许多现代企业中,直线思维已经成为日常沟通的思维模式,在三星、LG、东芝等企业中,这一点尤为明显。

任何人说话、办事都应该符合直接、明显的逻辑,这种方式表面上有点烦琐,却能给员工更强的责任感,也就是所谓的“beresonable”。3.站在读者的立场思考

多年前,一位营销界的前辈对我说:“小兄弟,你做的方案创意十足,但缺乏说服力。”从那以后很长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所谓“说服力”的问题,猛然醒来,才发现所谓说服力,正是站在读者立场思考的能力啊!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沟通?就是因为无法彼此认同,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沟通之前,被沟通的一方(听众、读者、客户)对于讲解一方的观点,会持默认的否定态度。而沟通的过程,则是将对方的否定态度不断转变为“同意”态度的过程。只有当你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搞清楚他每到一段时间,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再把这些问题融入方案里,适时地给予解释,才能创造所谓的“说服力”。

所以,如果你一时无法把握“直线思维”的逻辑特点,就尝试着站在一个否定的立场,近乎苛刻地给自己的方案挑毛病吧。当你能够解决掉大部分自己提出的问题时,你的方案也会不知不觉地变得严谨而通顺。

与其花时间读说服术,不如站在读者的角度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4.把控全局,合理分配重点信息

接下来,我们可以谈谈控制PPT节奏的技巧。对初学者来说,想清楚整个方案的内容是第一步,然后根据方案的需要,将重点信息按顺序排布出来,形成一个提纲。有了这个提纲,撰写PPT方案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需要强调的地方,我们就用几页PPT制造一个小高潮,从而加深阅读者或者听众的印象。

以一个最简单的产品推广方案为例,我们可以在整个方案开始的部分,把目录清晰地展现出来,这样,读者在一开始就能了解到整个方案的结构。如果方案很长,我们甚至可以把目录穿插在方案各部分之间,比如,第二部分开始前,把目录页面拷贝过去,然后将第二部分“用户分析”以加粗、变色、增加底纹等方式加以突出,读者看到第二部分之前就会明白“到第二部分了”——这是一种利用目录,人为地在PPT中制造节奏的方式——虽然很俗,但很实用。

所谓“人为地制造节奏”,就是要把原本十分紧凑的方案切割开来,变得更容易阅读。我们以前曾经说过,听众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不能总是绷紧,制造节奏有利于帮助听众形成印象。除了反复再现目录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变换模板的颜色来制造间隙,还可借助含有一定意义的大图来适当缓解听众的疲劳。另外,对于比较重要的页面,使用“忽略母板背景图形”,改用全黑背景,则可以起到明显的突出作用。

PPT的节奏问题我们暂且告一段落。最后,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珍贵的经验。其实,真正出色的方案无外乎两种:一种纯以创意取胜,甚至达到令读者一看就想尝试的地步,比如一些国际4A广告公司的品牌推广案;另一种虽然未必有绝佳的创意,但在逻辑上清晰、严谨,无懈可击。可是,在实际应用当中,不论是参与竞标还是做工作总结,后者获得认同的概率远远高于前者,即使在国内数一数二的广告、公关公司,真正的“金点子方案”一年也出不来几个。所以,作为PPT的初学者,脚踏实地练内功,把PPT的节奏掌握得游刃有余,才是进步的捷径。

通过连续的提问来引导PPT节奏,是一种相对高级的控制方式

只需一个简单的目录,就能帮你理清PPT结构

PPT讲座六:由内及外细节之处见专业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我近些年的经验而言,向我请教PPT做法的人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问PPT内容与策划技巧的,比如怎样提升PPT的说服力;另一种,则经常一上来就说:“小猪,把你的PPT模板给我一套吧!”在我看来,这两种人,前一种更多的是有经验的PPT制作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何种支持;而后一种,十之八九对PPT毫无经验,他们更多地认为,“好的PPT”等于“漂亮的PPT”,反倒忽略了甚至从未意识到PPT的内涵。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PPT模板和美化的相关经验放到最后一讲。其实,自从第一讲开始连载后,就不断有读者发邮件给我,想让我讲讲PPT模板的制作技巧。说真的,不是不讲,而是时机未到。不懂得如何在PPT中创造“沟通”的人,就算是学了美化也是白学,做出来的东西徒有其表;而当你懂得了运用PPT的诸多原则和技巧之后,你的审美观和对PPT模板、字体等元素的美化,会令你的方案看上去更专业,由内而外地获得读者的认同。

2004年的年底,阴天,有点雪后寒。我和我的几个同事埋在会议室里,为诺基亚3230制作传播方案。方案最后做成什么样,我已经记不清楚,反倒是诺基亚提供的几个参考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款在当时看来还算不错的彩屏手机,方案模板做成了蜡笔涂鸦的相框,从而强调色彩给生活带来丰富的乐趣;另外一款以手写输入为卖点的手机,其方案不仅充满了中国古风,还把手写笔比喻成为一种兵器,隐喻该产品对中国用户的杀伤力。那些PPT给了我一个巨大的启示:原来,包括模板、字体、符号在内的所有元素,都是可以并且应该为PPT主题服务的。正是在细节上无微不至的诉求,才造就了所谓的专业。所以,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如何通过对模板、字体等元素的美化,来彰显PPT的专业。1.打死不用默认的模板文本框

当我们在PPT中新建一个页面,你马上会在其中看到“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和“单击此处添加文本”等文本框。这些其实是PPT默认模板中的一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他只要在这些文本框中输入一些文字,很快就可以做出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PPT来。但我们都知道,这个绝非我们想要的东西。

默认模板的文本框还有一个糟糕之处,就是它会根据输入的内容,自动调整字号——输入的内容多了,字号就变小。虽然这是为了体贴初学者做出的一个设计,但更多的情况下,却会在你想自定义字号的时候,把页面字体搞乱。其实,只要调整一下文本框的属性,关闭“自动调整”即可。实际应用中,大部分初学者注意不到这一点,不知不觉地失去了真正的自定义字体的机会。

一个一了百了的方法是:每当你新建一个PPT页面,马上在页面中按Ctrl+A,然后按Delete键,删除所有的模板文本框。2.经济适用,最简单模板教程

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模板应该包括什么元素?请相信你没有看错:仅仅是两条最普通的直线。以PowerPoint2007为例,点击“视图”标签,选择“幻灯片母版”,然后在左侧的母版列表中选择最上面的一页,这一页是通用母版,只有这里的改动会在所有PPT页面中呈现。接下来,在这个通用母版的上下部分,各画一条与页面边缘等距的直线,你可以借助辅助线工具,让直线距离上下边缘的距离相等。画完这两条线,一个实用的模板就算完成了。这个模板的实用之处在于,页面被明显地分割为三部分。上部左侧可用于放置每页PPT的标题,右侧的一角则可以明显地展现品牌Logo,既庄重又大方;下部既可放置提案公司、团队名称,也可以加入页码、日期等信息(韩国企业还喜欢在这里加入口号)。由此你还可以看出,一个实用的PPT模板还应该包括哪些部分。

事实上,这个模板在许多国际企业中都是通用的日常报告PPT模板。这种模板既适合以文字为主的报告,也适合数据表、简单图表等数据的呈现,文字缩得很小,打印欣赏也特别省墨。所以,建议刚刚开始接触PPT的朋友,以这个模板为入口,去深入体会模板的用法。3.模板装修,切勿喧宾夺主

毫无疑问,要想把PPT做漂亮,模板的美化是必要的步骤。问题就在于,不少人都不缺乏把模板做得花哨的能力,但要想把模板做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主题,又不喧宾夺主,这一点着实不易。当然,就美化模板而言,也并非没有捷径可循,下面就介绍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作为整个方案的封面,PPT的第一页是非常重要的。但并非所有人都是设计高手,这又该如何是好呢?其实,你完全可以使用漂亮的壁纸、图片资源,当做PPT的封面图,只是注意该图片不要过于花哨,至少不要妨碍你放置封面文字。PPT页面的标准大小为960×720,比例为4:3,选择壁纸时应该注意尺寸。

我们知道,大部分的PPT模板,内容部分的框架与首页都具备一定的对应关系,或者元素相同,或者布局近似,这也是为了保持风格的统一。那么,如果我们使用壁纸作为封面,又该如何把这张鲜艳的图片用于内页呢?其实不难。在母版视图中,把你放在首页上的壁纸粘贴进来,然后在上面画一个圆化角的矩形,再适当调节其透明度——发现了吗?一个漂亮而简单的模板就这样诞生了!没有直观印象吗?看看图4和图5间的变化,你就明白了。4.不可忽视的字体问题

信不信由你,乱用字体的问题在初学者当中相当普遍。例如,很多人觉得隶书扁扁的,很可爱,于是就在PPT中大量使用隶书。殊不知,隶书本身并未针对Windows的字体显示做优化,所以在屏幕上欣赏时,字体周边总是有大量的“毛刺”。但你在使用宋体或者微软雅黑时,就很少会出现这种现象。

就我的经验而言,我更推荐大家使用宋体、黑体和微软雅黑来制作PPT,每个PPT中只出现一种字体就足够了,过多的字体只会让PPT显得缭乱。此外,字体的颜色应该能与背景色形成一定的反差,这是因为,一些低流明的投影仪在播放PPT时,会使画面的对比度降低,倘若文字颜色与背景颜色比较接近,就会模糊成一团,令观众很难看清了。

微软雅黑字体是Office2007和WindowsVista中默认安装的字体,非常适合制作PPT。如果你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XP而且在使用Office2003,那么你的系统中很可能不具备该字体,需要去下载一个字体文件并且安装到系统中才能使用。另外,如果你的PPT中使用了微软雅黑字体,那么尚未安装该字体的用户是看不到这个字体的,解决的方法是:在保存PPT文档时,单击“工具”按钮,选择“保存选项”,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将字体嵌入文件”即可。

深蓝色的图片显然不适合放置文字,但加上半透明底纹就不一样

很常见的Windows Vista壁纸做PPT封面

第五篇:《在教学中渗透识字方法的研究》

《在教学中渗透识字方法的研究》

——熟字加偏旁 熟字换偏旁识字方法在教学中渗透的研究

教师: 马晓燕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识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质量。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认识的生字由于方法不得当,或者说教师不注重学生的遗忘规律,不注重让学生进行重复识记,他们往往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遗忘自己所学的生字。而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识字方面有所加强。仅一年上册课本就要认识400 个常用字,会写100个字;下册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250个字。这样,低年级共认识1800个常用字,会写1000个字。新教材写字量大大减少,也就空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上限的要求。但是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因为他们经常采用最简单的识记方式进行识字,而这些方法难以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吕叔湘先生认为: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语文课的主要任务的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之为工具课。既是工具课也强调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学好语文就成为孩子们心理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一个良好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识字,就其本质看来说是接受性的,是把外界输入的文字符号录入大脑,与脑中已存贮的语音、语义相结合。对于尚无语音、语义的文字符号,大脑要同时接受与之相伴的语音、语义信息。无论哪种情况,识字过程的特征都是通过视觉信息接受一种文字符号,并将其录入大脑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属于用字范畴的阅读具有天然的形式上的一致性。有效识字,即对所认识字的巩固率高,数量大,回生率低。我们课题组预计通过“小学低年级识字方式教学初探”,探索一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方法,可以使实验条件下的儿童的识字能力明显高于常规儿童,同时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深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使学生学会换一换、编顺口溜的识字方法,并能举一反三,牢固记忆所学生字。

三、识字方法介绍

利用学过的熟字进行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对比、去掉偏旁、拆分部件、减笔画、添笔画等方式变换成生字。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同偏旁部首识字法

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日子旁的字与太阳有关,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同部首的字“清”“请”“情”“蜻”“睛” “晴”,都有部首“青”,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六个不同字,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揭示构字的规律,初步掌握构字特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课题实施的原则:

1、情趣性原则:在教学中,要打破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把握情感识字的理念。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化因素,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情趣参与学习活动,体现快乐学习。

2、自主性原则: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3、情感性原则;汉字,又集中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小学生的情感是最易激发的,认字时学生一旦情不自禁、有滋有味地投入到其中去,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做法

本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为了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换一换、编顺口溜的方法识字,能够激发孩子们潜在的能力进行识字,培养孩子喜爱识字,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方法

1、抛砖引玉

在课堂上进行抛砖引玉,尝试着给孩子们渗透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比如 “编顺口溜识字法”充满着童趣的识字方法。在起始阶段,多鼓励,少批评,哪怕孩子只会“加一加”、“减一减”这些简单的识字方法,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进步了,就这样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既而在实践中,多引导,多树立榜样,每当有孩子采用新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时,就在班中“大肆渲染”,争取让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让一年级的孩子从学完拼音之后,就进行预习,针对不同的年级,预习呈梯形状,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式认识自己喜欢的字;要求二年级孩子除了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之外,采用多样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对于难记忆的生字采用简单形象的识记方法进行识记。

2、自主识字

随着孩子们识记生字方法的多样化,他们已经不满足课堂上进行识字,这时给孩子渗透“生活识字法”,让孩子们在街头巷尾的招牌、广告上认识生字,让孩子们明白教育无处不在,识字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那段时间孩子们像着了魔一样进行识字,家长都会很奇怪地问孩子为什么到哪里都问某个字读什么字音,由此可见,当时的孩子已经爱上了识字;不过当时的识字都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的,只有脱离了这些“拐杖”,孩子们才能真正成长。于是根据教材的要求,教给孩子们音序查字法,让他们在预习的时候,学会自主查字,做字卡,初步理解字义。就这样孩子们从读准字音、记准字音、初步理解字义,由于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因此在那个阶段只能多鼓励,不能批评和打击。当然当他们的识字方法走进误区的时候,还是需要

(二)以阅读写作为拓展点,巧运用

不过要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识字的乐趣,仅仅认识一些字是不够的,要通过一些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识字的重要性,于是让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阅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能自主读书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能自主读书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识字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自己可以不用家人每天给自我们的正确引导的。己讲故事了,反过来自己还可以绘声绘色地给爸爸妈妈讲故事,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效果显著,课堂上多样的识字方法涌现了出来,孩子们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越来越喜欢阅读了,自然认识的字也就越来越多了。

语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读写结合,因此在孩子们读了两个月的书之后,开始尝试着让孩子写话,从刚开始的一句话到之后的一段话,以及到二年级的“长篇大论”,阅读与写作质的飞跃不能不说这与识字量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

(三)以实践反思为手段,常创新

湖南师范大学辛继湘教授认为作为研究型的反思,一定是有效的反思。教学实践后,要进一步反思明确:好,为什么好?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不好的地方,想一想,问题在哪里?再深一步,拿出一个新的方案,再做,看看这个方案是否能有效改进我的教学。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反思。教师自己应有这些意识,成长得快的教师总是那些善于反思的教师。课题实验,总是在进行当中与原有的实验方案有不同。在实践中,实验教师要不断反思,走一走,回头看一看,与原有的实施方案有哪些不同,是原有的方案考虑不够,还是实施时有了偏离。然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过分追求趣味性,追求信口开河,却失去了文字应有的内涵,比如“照”字,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一个小日本,拿了一口刀,杀了一个人,流了四滴血”,好好的语言文字,被孩子们解读得充满血腥味儿,完全与语文文字的文化底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引导,要让学生明白,识字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太随心所欲,并不能光从字形上研究,还应该从字义上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教师在面对学生的答案是,不能一味地说“是”,在追求个性的同时,千万不能忘了语言文字的本质。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探索识字教学的经验方法,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下载“外语教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专题培训”教学安排及专家[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语教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专题培训”教学安排及专家[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日常生活中教师教学叙事研究方法谈

    日常生活中教师教学叙事研究方法谈 一、问题解读最初的校本培训,以集体学习听报告为主,确实提升了教师们的课改理念,教师们被动学习课改理论的条条框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关于微博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关于微博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摘要:教育的发展,自古以来就伴随着科技的革新而进步。如今,微博越来越受到人民大众的青睐,人们也开始关注微博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微时代”的到来......

    多媒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多媒体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的总结报告 一、研究目的 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色彩、声、乐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

    体育教学中应用迁移规律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应用迁移规律的研究 浙大附中 李烈明 摘 要 运动技能的迁移问题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相互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迁移和干扰现象,这种......

    方法研究在点钞机包装流程改善中的应用[5篇模版]

    方法研究在点钞机包装流程改善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运用流程程序分析、5W1H提问法和ECRS改善原则等对W公司的包装流程进行了分析与改善。首先通过流程程序分析识别了流程现......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中的方法及对策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中的方法及对策 商城县丰集镇石头岗 高姣能 随着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农村小学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然而在我任教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发......

    类比方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方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仙桃市仙源学校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类比方法,能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使教学事半功倍。本文通过巧用类比引出概念;通过类别建立概......

    数学模型方法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模型方法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数学模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阐述了灵活应用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几何模型等模型的解题方法,以及数学模型方法教学的基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