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陈忠浩

时间:2019-05-14 14:4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陈忠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陈忠浩》。

第一篇: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陈忠浩

《中学地理课堂“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探究》

——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临西二中陈忠浩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逐渐暴露了它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它导致我们的基础教育逐渐演变为一种“应试升学”、“智育至上”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学校教育的时代特征来看,研究性学习无疑应该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

研究性学习(国外称主题研究、项目课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课程模式。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表明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教师、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教师由原来国家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转变为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老师全过程监控学生的研究活动,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全过程自主学习、研究,并在必要的时候向老师咨询。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是“教导”或“灌输”,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新的教学理念。

“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表明了研究性学习中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学生自主研究的,它源于生活,每一个选题都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如高一地理研究性课题:“调查当地某一旅游景点,分析该景点的开发条件,思考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等等。正因为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研究的后劲足,在学习调查中也接触和了解了社会。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形式。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在这种探究过程中,人们通过假设、想象、实证、逻辑

等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模拟、仿效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学生的“研究”从研究过程来说,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从研究结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表明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基于“研究”的性质和需要,研究性学习的知识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即除了学习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未加工处理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知识。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会实际动手操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与一般的知识学习的基本区别。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一)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由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因为人只有在自主与主动的活动中才进行思考,并赋予情感,以获得经验。在研究性学习中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通过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整个课程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式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的努力,由学生自主完成。研究性学习既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要求学生承担实现课程目标的义务。当学生感到肩负一种责任时,他的主动性、积极性便可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

(二)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的态势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和其所接触的现实社会,学习过程的最终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因此,研究性学习必然也必须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走出由“四堵墙”、“45分钟”封闭的狭隘的学习时空,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使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自由的呼吸。这种开放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激发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

(三)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制作成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可能他们最后的研究成果尚显稚嫩,但学生通过诸如课题设计、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体验,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等。研究性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四)研究性学习中知识的应用性和综合性显著

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又一基本特点,它强调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单在于掌握知识的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从而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从而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从而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主要为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点上,研究性学习与发现学习、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学与教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在学习形式上,研究性学习也具有发现、探究的特点,但在学习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

与现有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和应用性。它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与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内容: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相一致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从对一门课程的读、写、记,到对各科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被动的填塞教科书所写的和教师所讲的内容,到主动地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和反思去探索自己所喜欢的和所关注的问题;从学科内的小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从仅仅追求学校班级的考试名次,转向重视含知识在内的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而且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因而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二、研究性学习对现行课堂教学和教师的冲击

(一)、对教师职能重新定位

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它突出了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特点,体现了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对现行教育评价的冲击

现行教育评价重于教育结果,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哪怕你比别人高0.1分,你就比别人强!因此,许多教师为了生存不得不拼命加班加点,加大作业量,大搞题海战术,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做作业的机器!在加大了学生负担的同时,亦把学生的创造力扼杀了!这将危及到国家的兴旺,这也正是要加强教育改革的原因之一吧!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否会影响到考试成绩,这是教师、家长、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一线教师实际操作和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将会直接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我们真诚地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能借教育改革的东风和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借鉴教育部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过程,关注创新),重新审视和修正现行教育评价体制,挖掘教师的潜力,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增强!

(三)、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冲突

新版的教材增添了部分新的知识点,尤其是近年来人类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等;增强了许多案例分析,如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增添了自学园地,内含了技能篇、练习篇、阅读篇。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安排了研究性课题。如果仍沿袭老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必然存在一个时间少,内容多的矛盾。要突破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应提高这几个方面的认识。(1)新版教材安排了自学园地,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条件。(2)相信学生的能力,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一个人的潜能都是巨大的!(3)教师的教学要更多地关注科学思想的渗透,方法的指导和积极性的调动,精力放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把一些通过自学,阅读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这样既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谓一举两得。(4)研究性学习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克服时间的不足。

(四)、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挑战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教师来说亦如此。课题的研究过程可能涉及到较深的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知识,了解邻近学科或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能够使我们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对一个专门课题的研究,也经常需要邻近学科有关知识的支持;新的学科更往往是在几个边缘学科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专业外,对其他学科有广泛兴趣,同时能够渗透性学习,从而达到由专才向一专多能渗透,是一种趋势,渗透性学习是新时期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地理课堂教学的改进

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学科,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上可以大有作为。例如,环境保护、臭氧空洞的讨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客家民系的形成与福建西部地理环境关系的调查等等,都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㈠、重视地理个案分析的教学

地理个案分析有助于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这些正是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之后,面对繁多地理表象,能得出实质性的结论。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新版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增加了许多个案分析的内容。

㈡、详实的背景资料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记忆,往往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缺乏情景和背景资料的支撑,对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

背景资料为原有认知结构的再现、巩固、新旧认知冲突的产生,为新认知结构的构建、巩固、迁移提供了适当的情景,有利于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机制进行认知结构的主观构建过程。

背景资料创设的情景可以展示知识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联系,展示知识的潜在应用价值,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背景问题的新鲜感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背景问题的解决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能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热情。

在选取背景资料时,最好能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㈢、尝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例如,以读图分析、归纳总结为主的读图探究式教学;以逻辑推理、成因分析为主的理论探究式教学;以社会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讨论式教学;以学生分工专题准备的讲演式教学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㈣、凸现地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地理事物分布的范围很广,很难直接观察,教学时必须时常运用地图。经常运用地图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启发学生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因而进行地图基础知识和有关地图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培养

学生看懂地图,熟悉地图和分析地图,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份。

㈤、开放性练习的布置

根据认识建构理论:练习对新认知结构的巩固和迁移是必要的。通常的练习多是非开放性的,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开放性的练习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因此,经常布置一些开放性练习,如教材上提供的一些研究性课题,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探索讨论等等,可以提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得以提高。

第二篇: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陈浩

万店镇中心学校提高课堂有效性课题研究材料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

万店镇中心学校

陈皓

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要点,采取有效的模式操作策略。

一、要点优化策略

(一)科学处理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的关键就是科学处理教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一条最基本的线索,意在帮助教师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就是“用教材教”。

1.整体规划设计

这里的“整体”,指学科整体、或学年整体、或学期整体、或单元整体、或课题整体、或课时整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教师要做到“整体规划设计”,必须首先熟悉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学段的教材内容和编写思路,准确把握学科知识结构和系统。在此基础上,将以下各项措施加以落实.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及早渗透,及时综合

从有效学习的角度考虑,教材对重要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都是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编排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所学内容的本质,及时捕捉适当的学习时机,提前对相关的内容、思想、方法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以达到强化学习重点、减缓学习坡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从巩固积累和应用提高的角度考虑,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得不到及时巩固,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学不会灵活应用.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没有能力有效提高。所以,教师应及时综合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学到哪里就综合到哪里。

(2)一题多解,多题归一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是有效教学的一种基本思路。按这种思路实施教学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事,一个是针对单一问题的教学,一个是针对众多问题的教学。

就单一问题教学而言,教师应充分利用问题资源.鼓励和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努力从不同角度寻求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就众多问题的教学而言,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通过对比分析,对相互关联问题进行分类划归。这是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聚敛思维。

(3)变式练习,分组呈现

练习是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吸收、巩固、提升的必要渠道,但练习题的内容必须精选巧编、练习题的形式必须灵活多变、练习题的出示必须分组呈现。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练习的问题上,彻底放弃题海战术的思路。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编写每一道练习题。练习题的形式,首先要保证课本中的基本题型,以达到训练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灵活多样,不拘泥于课本中的习题,有意识地和中高考题型对接,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第三要深入研究,努力编写一些有创意的新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题的出示,一定要以题组形式呈现。每一组题应由不同层次的几个小题组成,避免逐一呈现对全班学生解题速度的统一限制。这是课堂教学中落实面向全体的客观需要。

/ 3

万店镇中心学校提高课堂有效性课题研究材料

2.分层组织实施

整体规划设计,便于用更高的观点理解和领会教材的实质,便于从更高的层次把握和组织教材的内容。但教学实施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分层组织、分步进行。反思多年来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分层组织主要有以下各项措施。

(1)明确学习目标,分步组织落实

目标是行动的开始,有了目标才会确定行动的思路,才会迈开行动的步子。因此,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什么,并注意分步组织落实。分步组织落实便于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加深学生课堂学习的层次感,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信心。

(2)找准认知起点,建立认知次序

学生的课堂学习要更顺利、更有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找到合适的起点.并由此开始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次序。

怎样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呢?一般来讲,学生的认知都必须符合相应的逻辑。所以,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就要在找准逻辑起点和建立逻辑次序上下工夫。

学生认知的逻辑起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之上,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思维水平相对接。学生认知的逻辑次序,既要紧密联系、互为因果,又要简洁明快、具有实效。

(3)抓住基本要素,重点统帅全程

有效教学必须抓住学科内容的特点和重点。所谓抓学科内容的特点,就是要抓住学科内容的基本要素,抓住各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所谓抓学科内容的重点,就是要围绕重点组织教学,用重点统帅教学全程。

(二)民主对待学生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在一定师生关系基础上生成的,有什么样的关系就会生成什么样的态度。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必须首先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一般都处于主导地位,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有一份爱心,真心热爱每一个孩子。包括有缺陷的孩子;有一份耐心,真诚包容学生的一切,对学生不苛求、不埋怨、不指责;有一份虚心,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学生共同学习、提高。

2.调动真实有效的学生参与

主体参与是课堂教学的行为准则,教师必须把主体参与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为此,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三项工作: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主体所具有的潜能,敢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参与;其次要解放学生,解除对学生主体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种种束缚,让学生敢于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三要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接受、自主探究、合作接受、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保障;四要激励学生,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效果,帮助和指导学生有效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3.尊重客观现实的个性差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这就是学生群体中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多样化和思维水平多层化,努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个体的教育,使所有学生都受到应有的尊重并得到充分发展。为此,教师特别要做到以下三点:坚持面向全体,使所有学生都受到应有的启发;实施分组学习,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参与;加强个别指导,使特殊学生都能得到具体帮助。

/ 3

万店镇中心学校提高课堂有效性课题研究材料

4.实施真诚正确的激励评价

在现实生活中,评价普遍表现为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评价,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前我们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评价,结果在教学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后来在激励评价的倡导下,结果到处都是“你真棒”的赞美。现在我们意识到,单纯的激励评价,还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种教育功能。要正确的认识事物,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正确评价有利于人的自我完善;评价是一种交流方式,真诚评价有利于人的合作互动。因此,在实施激励评价的同时,教师必须保证评价对学生是正确的和真诚的。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

借助多种媒介实施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客观要求。但前提是必须合理使用多媒体,才能发挥其对教学的支持作用。

目前,我们的具体要求:首先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多种媒体进行整合,既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又要充分利用各种传统教学媒体;其次在选择多媒体时要注意因地制宜,简单实用,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三要注意引导学生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有力工具,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模式操作策略

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多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一种浓缩形式。“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具体步骤为:

(一)激情导课

激情导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时间一般要求控制在开始上课的2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5分钟。这一步时间短,但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成败。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这一步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操作上,激情导课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教学,包括形式上的组织、注意力的组织和态度上的组织;情感交流,包括真诚回应学生、热情期待学生和充分相信学生;效果预期,包括提出学习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和给予效果预期。

(二)民主导学

民主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生成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的具体过程,直接关系到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是实施民主导学的前提。研究教材,教师要做到“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科学划分内容层次”;研究学生,教师要做到“找准认知起点,理顺认知次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下述方式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

1.情境导学

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情境的创设要注意包含学科内容、简单真实有趣和具有启发作用。

2.学法导学

选择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学习活动。学法的选择要注意首选简单经济、自主依次选择和教师指导点拨。

3问题导学

提供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投入有效的问题解决。提供的问题要注意内容要有针对性、题型要有多样性、训练要有实效性。

2013年 3月10日

/ 3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一、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三个原则

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有不少教师作了努力和探索。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应遵循三个原则,这就是“互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不唯一性原则”。

关于“互动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彻底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真正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而不仅仅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教师规定好的思路进行思考,最后得出教师规定好的答案;也不仅仅是把原本由教师讲授的内容改为学生讲述。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理好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做到师生平等、共同探究。探究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是重在探究的过程,重在探究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关于“实践性原则”,我国的基础教育曾走过弯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教材,普遍存在知识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加上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死板、单一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标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尽管花费了不少时间,读了不少书,但大多跳不出单一的教科书和广大教师为他们编制的问题范畴。所以说,我国的青少年,在接受12年基础教育的时间里,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实际、接触社会。这不仅使他们所学的知识脱离时代、脱离生活,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错过了培养人格、锻炼品格的最好时机。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社会现实生活中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素材,并把它们运用到日常的地理课堂教学中。

关于“不唯一性原则”,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的。在长期的以考试为中心、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并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和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实际显然是不相符的。例如,对于“宇宙”的范围内到底包括多少天体系统?这样一类问题,人类由于受到观测手段的限制,还没有非常准确的答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空间探测手段地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大和深入。再如,对于“大气保温气体使全球变暖”这一论题,目前科学家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如果这些问题都用“唯一性”思维定式进行思考,不仅违背实际、违背科学,而且,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不利的,还会极大地抑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现在,中国基础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起点上,以课程社会化、生活化、综合化为趋势,以教材现代化、多样化、个性化为特点的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启动。目前正在执行的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和正在使用的各科试验教材,虽然还只是过渡方案,但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点。

二、“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把各种取之于社会实践的课题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往往可以将上述三个原则综合考虑、综合运用。笔者曾利用英国中学理科革新教材(社会中的科学和技术)中的有关内容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是一个厂址选择的问题。教材在给出了大量有关“食盐”及“食盐化工”等背景资料(略)之后,提出:

某公司正考虑在某镇附近建一新的食盐及食盐化工厂。下图给出了某镇的一部分地图以及一些有关的资料。请对照地图和资料,以4人为一组讨论:图中“公司提出的地点”和“议会提出的地点”相比,哪一个方案更合理。4个人扮演的角色分别是:公司法人代表、工厂管理人员、议会代表和社区代表。讨论之后进行大组汇报。

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相互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巡回到各组之间,以平等的身份、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主要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的指导。重点放在:1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因此在考虑问题时,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实际问题。这样,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就不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内容,而是相互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2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比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利弊得失,从而优选出最佳方案。这样,同学们的思维就不再是单一的、僵化的,而是活跃的、舒展的,这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3因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都是纷繁复杂的,而且,任何事物自身都具有它固有的两面性,所以,我们分析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辩证的、全方位的态度和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养成,而且,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在第二节课上进行大组汇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学,从工厂经营必须取得更大利润的角度,希望工厂建在距原工业区较近的地点;扮演工厂管理人员的同学,从方便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角度,建议工厂建在距交通线较近的地点;扮演议会代表的同学,从保护绿化的角度,呼吁新建工厂不能破坏树木,工厂应建在沼泽地;扮演社区代表的同学,从维护社区环境的角度,要求工厂建在与常年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后,在自由发言时间,同学们比较了上述意见的利弊得失,一致认为,虽然从他们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综合大家的意见,从整体、全面的角度看问题,还是公司提出的地点比较合适。

教师在最后总结时,重点并不放在结论上,而是放在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重在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和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行为。之后,教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一是要求同学们平时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二是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版)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本溪县高级中学英语组

赵丽君

内容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今年来教育的热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教学;研究性课堂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怎样;研究性课堂学习的特点又是什么,笔者结合其教学实践作了论述。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研究性课堂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与其特点

近年来,有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教育部2001年5月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新教材采用的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围绕语篇阅读,开展语言能力训练和语言知识学习,为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提供了可能。

二,研究性学习与英语课堂教学

从知识类型的层面,英语课堂需要研究性学习。

记忆型知识英语作为外国语,它的习得离不了语言知识学习。其教育形式只能是单向传递式的,即教师讲学生记,学习者通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操练来习得和掌握。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接受学习”。

操作型技能语言的掌握还要学习者大量的实践练习。单纯的机械记忆显然不适应语言学习的特点和需要。教师讲授应该结合学生的提问、讨论、练习和应用等各种形式。这时,教师仍然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并掌握学习内容。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显著地增加了,这就形成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探究型能力语言是工具,学语言丰富学生探询世界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有目的的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在探究中学习语言和学科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建构自学机制。因此,应该提倡研究性的学习

从课堂教学的步骤来讲,英语课堂可以也应该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语篇阅读活动结束以后,学生的思维不应停止,可引导他们在围绕话题进一步探索或进行辨证思考。通过话题面上的扩展、主题意义上的深入或不同观点的对比,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时,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练习和巩固已有的语言技能,其学习效果大大优于脱离实际的练习。因此,新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介绍的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巩固模式可改写为语言知识讲授-操作技能训练-探究能力开发的新课堂结构。

三,研究性课堂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课堂学习除了具有开放性(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研究的内容、方式各异)、探究性(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和实践性(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特点外, 还表现出独特的课堂特色:

延展性:研究性课堂学习的选题是基于课堂学习的话题或技能进行的拓展,如知识面的扩大、话题的深入或论点的辩异等。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拓展性学习中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扩大知识面并构筑新的知识技能平台。

协作性:英语的习得需要一定的语境,即交际实践。英语研究性课堂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就是模仿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另外协作研究可让学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各尽所能;也能避免少数学生一言堂而部分学生胆怯畏难的心理。

参与性:基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不一定也不必要都在课堂完成。师生在课堂上的工作主要是题目的选定、研究方法的探讨、分工的明确、成果的评价和经验的交流;而研究的过程,改进的步骤可放在课后。研究的成果不宜评判优劣,而应鼓励学生参与不同话题和途径的研究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总之,研究性课堂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四,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性课堂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课堂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课堂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五,研究性课堂学习示例

拓宽知识面 在学习SBII的第82课World Music一课时,考虑到课文对世界各地的音乐作了一定的介绍,而同学们对音乐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我提前向他们提出音乐的研究方向,同学们分组选定了题目,在课前大量的收集、整理、归纳等工作,并按要求用PowerPoint软件做成英语演示课件。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先让各小组上讲台用英语展示他们的成果,有讲音乐的历史的,有论音乐的功用的,有音乐欣赏的,也有介绍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音乐特色的,其中一位同学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他系统介绍了古典音乐的分类即代表,虽有一定生词,但借助图片和解释,作到了深入浅出,博得了全班的掌声。之后的阅读教学,同学们热情很高,也很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结构,对文中的语言结构非常敏感,学习的效果让我十分满意。

深入探讨SBII有一课是介绍Satellite的,学习后同学们觉得话题陈旧,讲述浅显。于是我们共同确立了以satellite为题的研究范围,课后同学进行了研究,在以后一周的时间里,每天的值日报告都是不同的卫星科研报告。有的小组分析了卫星的工作机制,有介绍卫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也有分析火箭发射原理的,有介绍和平号空间站的,还有一个小组由于选题与前一小组雷同,就介绍了他们的研究过程和心得,让大家都耳目一新。

发表观点在学完At the Tailor’s Shop一课后,很多同学在表示对店住和伙计的市侩的鄙弃的同时,也表露出对着装整洁的赞同。我就利用这一机会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同学们各诉己见,有结合自身经历痛斥以貌取人的,有坚持现代社会应注重个人形象的,有抨击金钱至上的,也有强调经济状况是个人能力的体现的;讨论气氛十分活跃,甚至延续到了课后。

抽象概括高中阶段有好几篇人物传记如Abraham Lincoln、Karl Marx、Walt Disney、Einstein等, 一次,我让同学们注意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同学们经过比较总结出

Childhood---Study---Achievements---Influence的基本模式。在学习Madam Curie一课时,同学们就很容易地分析了文章结构,在课文复述时都自觉地采用了这一线索,非常流利。然后,我又让同学们自己拟定一位著名人物,收集资料,整理为人物简介,反馈结果相当让人满意。

研究性课堂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即要注意研究性学习的共同特点,又要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既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又有助于指导学生开展自我研究性学习,可谓一石二鸟。参考文献:

刘道义,龚亚夫著,《中国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

张正东,杜培俸著,〈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和模式〉,科学出版社,1999

张肇中著,〈试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00,6

李召存著, 〈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国教育学刊,2001,1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地理论文)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其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于研究立意注重“人地关系”,研究角度上偏重“空间结构”,因果分析上注重“综合性”。因而,地理科学素养兼有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故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研究性学习,我国现行的高中地理新大纲也将“研究性课题”列入必修、选修教材,那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对中学地理教师的素养提出什么要求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就以上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与内涵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目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主要归纳起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在各类学习活动中,用于探索、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学习,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的“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从狭义上看,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提出的研究性学习含义比较全面,它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含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都有本质的区别: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鲜明地体现出当代“创新学习”的本质,它兼顾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既可表现为“专题研究学习”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又可表现为学生在学科课堂学习中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2、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表明了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与学生个人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明显不同。再者,它反映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导”的作用,即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传授”或“教导”。教师的地位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和学习的途径。

3、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很强。它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它要求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经验,并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治学精神,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科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国内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概况:

注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地理学在研究范围、方法与技术上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识别、获取、分析以及使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成为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主要目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国外研究学习的开展

研究性学习在国外称为项目课程、主题研究、专题研究、专题研习等,是西方国家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模式比较成功,引起世人的关注。

美国积极提倡地理研究性学习方法论,提出了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野外,学生应当像地理学者那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日本也比较重视研究性学习,近年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给学生更多的主动考察,分析地理问题的机会,使其获得思考和主动探究的经验。如选择生活中垃圾回收和处理的专题,通过让学生了解资源回收现状,然后让学生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资料,从而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等等。

国外的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十分突出,它体现了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与能力,反映适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2、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中国的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深重,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重记忆、重学术、重知识的传承,学生学习的质疑精神被抹杀。近二十年来,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加深,求变、求新的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在99年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在高中阶段应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建议。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地理教学大纲》第一次规定高中地理课每一学期至少要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求学生做一次专题研究,并具体列出了26个课题供学生选择或参考,每个专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对研究的目的、课题、方法、步骤、结论作了提示。特别是近两年上海的高考试题中还出现了考查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简单设计理念等,从而引导广大师生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与国外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相比,我国目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尚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经验和突破性进展还比较少,实际的困难也比较多。究其根源,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有的甚至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相去甚远,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教师的素养还不能满足当前教改的需要等等。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中学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素养,如何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中,则是目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三、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中学地理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的角色要发生转变,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民主、宽松的新型教学关系。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权威,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者。他们在课堂上按照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思想要求学生,虽然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见解,有创造性,但是不太规范、不太全面。而研究性的学习则强调了学生主体的角色定位,增强了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度定位是引入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新的教学理念对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重视当代教育理念的具备。当代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变革,它涉及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三个层面,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以新的教育观念武装广大中学地理教师,使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素养随时代的前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是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地理教师要努力促使自己变革教育观念,构建专业素养,并将教育观念付诸行动。我们要学习多学科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教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职业能力。当然,教师的素养的提高还要求有关的教师培训机构要加强教师的职后教育,确定继续教育的正确策略。

2、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我们的教师不仅满足于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和思路左右学生的学习,而应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参与者。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沿着正确的方向探索;当学生的研究出现偏差,陷入困境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从而引导学生摆正方向、摆脱困境,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为他们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一个有利的情境和途径。

3、教师间要更加紧密合作,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传统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上的所有问题,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具有广泛性、迁移性和多学科综合性。因此,依靠一个教师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难以有效地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正确的指导,而是需要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指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能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既有主次之分,又能相互配合,从而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有效地、正确地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如“福州旅游资源的调查”课题,它涉及地理、历史、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只有多学科教师互相配合,对涉及到的问题互相协商讨论,多方查阅资料,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促进课题的顺利开展,当然,这也可增进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否则,开展的课题调查只局限于社会调查的性质,与真正意义的研究性学习相去甚远。

4、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一旦定位,很少或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并经常以“隔行如隔山”来作为借口,回避知识面的拓展;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课题的内容极为丰富,范围极广,教师有限的知识必然会造成指导研究性学习的“瓶颈”。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其他科学、艺术等多领域,从而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也只有具备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更详尽的资料,才能对学生的研究具有发言权,才能真正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与指导者”。

5、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教学实践,我们仍要重视地理课堂的探究活动,明确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和设计要求。依据中学地理研究学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课堂探究、课外或野外探究,课题探究。课堂探究的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地理课堂研究性学习仍需依托相应的地理课堂载体,需要通过探究性提问、探究性讨论等途径来完成,对课堂活动的设计提出新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

(1)探究性提问

课堂学习是围绕“发问”开始的。高水平的富于探究性的提问是课堂教学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的精髓,它易于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发散思维。因而,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成为课堂探究不可缺少的内容。当然,教师的提问不应是一些记忆的问题或对具体的地理事实只须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探究性的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需要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活动才能回答。否则,“满堂问”的误区只会导致学生的课堂思维混乱,抓不准探究的方法,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我认为,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有一定梯度的“问题”,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探究性提问是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我们要设计的问题应达到:①问在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②问题的难易适度。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与能力的储备特点;③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④充分利用与开发教学资源,按新课程计划,按照地理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基本为已提供了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课后的智能训练、案例探讨等,这对设计研究性提问起到了指导作用。

(2)探究性讨论

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判断是否符合探究性讨论要具备:①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它允许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做出多种可能解释或结论。因为具有开放性的讨论主题,会剌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②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为主要目的。学生讨论的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问题往往在教材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各种揣测,然后通过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最后学生有所发现,得出自己探究的结论。参与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知识,探究能力得以培养的过程。

成功的探究性讨论,对教师的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它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即选择什么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所以讨论内容的安排,一要看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二要看学生能否理解或科学上是否有定论,三要看所选问题是否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

总之,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特别对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让地理学丰富的内涵及社会应用研究价值呈现在社会的面前。从长久的意义上看,它还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另外,让广大中学生参加地理学的初步研究,本身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丰富了当代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换言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它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只有把握机遇,找准位置,提高素质,才能带领学生步入“研究性学习”新的课程改革的殿堂。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下载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陈忠浩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陈忠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全文5篇)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论文摘要: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初中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课教学设计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课教学设计 [摘要]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课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的开展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并结合学生家乡地理区域特色资源做好规划设计,......

    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中学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能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适切性地应用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 发布日期:2008-4-1 浏览次数:9次 字体大小:[ 大 ] [ 中 ] [ 小 ] 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 本文依据专题研究,阐述了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

    绵阳中学高2014级寒假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绵阳中学高2014级寒假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问题性研究 (1)新闻联播中常见的地理知识分析 (2)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 (3)谈谈我的一日生活与地理的相关性 (4)(某地)......

    学习方式的革新与课堂教学的改革

    学习方式的革新与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学习的了解;二、革新的教学观与评价观;三、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向1、需要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2、对学习过程理解的变化3、认知学习理论......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作用的思考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作用的思考 摘要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牵涉的范围广,可采用的研究方式多,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又是学生能力提高的瓶颈,因此教师在地理研究......

    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总结

    “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总结 《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我校申报的惠安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首批立项课题。两年来,课题组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