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老师给的)

时间:2019-05-14 14:0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理论(老师给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理论(老师给的)》。

第一篇:马克思理论(老师给的)

1,列宁对物质概念作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答: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时间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的拓展和深化。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它事物区别分开。而且矛盾群中又存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出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只有如实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革命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第三,实践使得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时间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6、真理的客观性:+价值

答: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和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7、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有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

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社会意识以理论、理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9、P101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革命+改革 16,垄断 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垄断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到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的利润。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P120 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

9、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答: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特点: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的。社会形态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发展具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小企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在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史过程,就能够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2)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和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10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从世界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从一个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迄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某种跨越性,是合乎规律的。11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动力。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离不开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有曾经采取过一定的改革措施。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1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13,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产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1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1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危机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是社会资本在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社会资本在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第二篇:马克思土地所有权理论

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

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蕴含在他对土地所有权关系演变历史的分析中。因此,必须结合马克思对土地所有权关系演变历史的考察来讨论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

一、从共同“占有”到“个人所有”——古代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制度——共同体占有土地

“占有”的含义:事实上的控制。

“土地占有权”即事实上控制土地的权利。控制土地的主体拥有土地使用权,排斥他人的使用权。

土地占有权是土地所有权中的一种具体权利。一般说来,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必然拥有土地的占有权,而拥有土地占有权,则不必然拥有土地所有权。

原始共同体的土地所有制关系表现为土地占有权,而不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原始共同体土地制度的特点:

(1)占有的主体:共同体;

(2)占有的普遍性:凡共同体都有权占有一份土地;

(3)土地不能转让,不能买卖。

2.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占有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说来,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占有关系是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是相对以下几种情况来说的:

第一,暴力占有;

第二,通过法权关系占有;

第三,通过经济手段占有(买卖、交换)。

自然形成的土地占有关系,是借助习俗形成的,即某一共同体最先耕种了某一块土地,最先在某一块土地上放牧,这一共同体便有权占有这块土地,并且这种占有得到其他共同体的认可。

3.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制度向个人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转变

这种转变形成于罗马时期,并由《罗马法》给予了法律意义的确认,个人的土地所有权由此演变为法权。

《罗马法》对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规定:凡是罗马人都有权拥有一份罗马土地;凡是拥有一份罗马土地的人都是罗马人。

《罗马法》第一次将人格权、人权与土地所有权统一起来,从而肯定了个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按照这种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是最基本的人格权,也是最基本的人权。

黑格尔在《法哲学》中充分肯定了《罗马法》这一规定。他写道:人格权表现为物权。这里的“物”首先指的就是土地。

《罗马法》瓦解了原始的土地占有权关系,形成了罗马时代的私人土地权关系。这便是最典型的土地私有制。

这一事实说明,土地私有制并不像卢梭所说那样形成于原始时代,而是形成于罗马时代。

罗马时代土地私有制关系的特点:

(1)所有权主体:个人;

(2所有权的普遍性:凡是自由人都是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个人。

(3)部分公有地属于所有共同体成员。

罗马形式的土地制一直延续至封建社会末期。

如英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二、从劳动者的个人所有权到资本所有权——资本主义时代的土地所有制关系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的特点:

(1)主体:资本所有者;

(2)土地资本化,即土地变成剥削他人劳动的手段;

(3)土地的集中:少部分人拥有土地所有权,大部分人不拥有土地所有权。土地的集中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资本的集中。土地的集中是资本主义“恶”的根源。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形成的途径

(1)对中小土地者土地所有权的剥夺(原始积累);

(2)租借、购买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

(3)国家的相关法律承认、维护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所有制关系的合法性。

三、古代土地所有权关系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关系的比较

古代土地所有制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所有制形式:前者劳动、劳动者与土地相统一的制度,后者是劳动、劳动者与土地相分离的制度。这是两种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区别。这种土地所有制的区别又导致如下区别:

前者是劳动与剩余产品的统一,后者是劳动与剩余价值的分离。

由这种区别,马克思对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做出了下述评价:

1.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是“幼稚”的,但却是“崇高”的。

“幼稚”:不成熟的、落后的;

“崇高”:以使用价值为目的,不以交换价值为目的;以满足个人需要为目的,不以利润为目的。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是成熟,但却是“卑鄙 ”的。

“卑鄙 ”:

(1)主要通过暴力手段形成;

(2)以交换价值为目的,不以使用价值为目的;不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以利润为目的。

四、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消灭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权”

“消灭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权”也许基于如下逻辑:凡是人所创造的物、财富,人对拥有所有权;凡不是人所创造的,人对其不拥有所有权。这就是所谓的“欧洲常识性理论”。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可以看出,马克思也是从这种“欧洲常识性理论”出发的,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剩余价值,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理应归劳动者所有,资本所有者占有剩余价值,是对劳动者的剥削。

从这种“欧洲常识性理论”出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土地不是人创造出来的,因此任何人都不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如他说:自由的小农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也是农业本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虽然“必要”,但也仅仅是一个“过渡阶段”;

第二,土地不是资本创造出来的,因此资本同样不能拥有土地所有权。

这说意味着,未来社会既要消灭私人土地所有制,更要消灭资本土地所有制,乃至消灭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制。

2.未来社会消灭了国家,因此,不存在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

3.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主体:人类共同体。

(2)土地由资本转变为单纯的生产资料。

从形式上看,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是向原始共同体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复归。

4.关于国家土地所有制

马克思未曾论述过渡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因此未曾谈到国家所有制问题,更未曾谈到国家所有制的合法性、合理性问题。

从逻辑上讲,国家土地所有制只能存在于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有必有自己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这一过渡时期,是将土地归还给劳动者个人,还是由国家占有,在马克思那里都找不到根据。

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

一、从共同“占有”到“个人所有”——古代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制度——共同体占有土地

2.原始共同体土地制度的特点:

(1)占有的主体:共同体;

(2)占有的普遍性:凡共同体都有权占有一份土地;

(3)土地不能转让,不能买卖。

3.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占有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说来,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占有关系是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是相对以下几种情况来说的:

第一,暴力占有;

第二,通过法权关系占有;

第三,通过经济手段占有(买卖、交换)。

自然形成的土地占有关系,是借助习俗形成的,即某一共同体最先耕种了某一块土地,最先在某一块土地上放牧,这一共同体便有权占有这块土地,并且这种占有得到其他共同体的认可。

4.原始共同体的土地制度向个人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转变

这种转变形成于罗马时期。

(1)《罗马法》对个人土地所有权关系的确认

(2)罗马时代土地私有权关系的特点

第一,所有权主体:个人;

第二,所有权的普遍性:凡是自由人都是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个人。

第三,部分公有地属于所有共同体成员。

二、从个人所有权到资本所有权——资本主义时代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的特点:

(1)主体:资本所有者;

(2)土地资本化,即土地变成剥削他人劳动的手段;

(3)土地的集中:少部分人拥有土地所有权,大部分人不拥有土地所有权。土地的集中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资本的集中。土地的集中是资本主义“恶”的根源。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关系形成的途径

(1)对中小土地者土地所有权的剥夺(原始积累);

(2)租借、购买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

(3)国家的相关法律承认、维护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所有制关系的合法性。

三、古代土地所有权关系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关系的比较

1.两种土地所有权关系的根本区别

2.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区别又导致如下区别:

古代土地所有权关系条件下劳动与剩余产品的统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关系条件下劳动与剩余价值的分离。

3.马克思对两种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评价:

(1)古代的土地所有权关系是“幼稚”的,但却是“崇高”的。

(2)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关系是成熟,但却是“卑鄙”的。

四、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消灭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权”

第一,土地不是人创造出来的,因此任何人都不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 第二,土地不是资本创造出来的,因此资本同样不能拥有土地所有权。这说意味着,未来社会既要消灭私人土地所有制,更要消灭资本土地所有制,乃至消灭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制。

2.未来社会消灭了国家,因此,不存在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

3.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权关系

(1)主体:人类共同体。

(2)土地由资本转变为单纯的生产资料。

从形式上看,未来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关系是向原始共同体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复归。

4.关于国家土地所有制

第三篇: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角度入手研究妇女解放问题,提出关于女权思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研究呈现热潮,其中尤以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为代表,男女平等、性别意识观念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伴随着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而创建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丰富和补充。

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作品与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妇女解放既要从阶级分析的方法入手,在解放被压迫阶级的过程中,求得妇女的解放,又要从性别分析的角度切入,改变不利于女性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社会环境,为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

马克思认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586页.)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妇女运动就成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在任何社会中,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610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在于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一条光辉的道路,而且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这个特定的时代,依据当时所能提供的思想材料,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对历史上所形成的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和妇女解放问题作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当我们从“女权主义”的视角去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时,我们会得到两位伟人很多的女权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妇女理论文本考证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和考察妇女问题,确认妇女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二者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神圣家族》、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书信中。其中恩格斯写于 1884 年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可以说是一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代表作。通过梳理文本,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妇女解放思想始终是建立在人类解放的远大目标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关注和对妇女的关 1 注是一致的,这也符合其思维发展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两位伟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妇女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妇女解放的无产阶级解放是不完整的。马克思脍炙人口的名句:“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7页.)

马克思青年时代的高远理想是他后来思想发展的基点,其“人类解放”的情怀决定了他必然把自己的视野定位在“千百万的人民大众”身上,也决定了他的目光必然会关注到妇女解放问题。在马克思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面对广阔的政治、经济现实问题时,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258 页.),这也为他思考妇女解放的途径提供了启示。

在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女权问题的一些观点:“„„家庭的灵魂只能体现为爱情„„”;③(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第255 页.)“„„女性和男性也相互吸引,而且也只有男女两性的极的差别相结合,才会产生人”;“„„男性和女性构成同一个类、同一种本质——人的本质„„”。④(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第355 页.)在《神圣家族》第八章《揭露妇女解放的秘密,或路易莎·莫莱尔》中,马克思论述了有关妇女解放的问题,“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并使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名言“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传遍世界。

马克思还创造性地谈论了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1868 年 12 月 12 日)中,马克思说:“美国‘劳工同盟’最近一次代表大会有很大进步,别的不说,这也表现在它对待女工完全平等,„„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 2 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571页.)这是马克思对于“妇女解放”的经典论述。在马克思的意识里,妇女解放始终是和人类解放密切相关的,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隐含了“两个基本关系”:妇女与全人类(当然也包括男性)解放的关系;妇女与人类文明(主要是男性)进化程度的关系。马克思的妇女解放思想至此正式成形,妇女解放与男子解放、人类解放的关系确立起来。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全新社会历史观的过程中涉及到对女权问题的思考。他们第一次提出“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理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32 页)马克思初步地批判了父权制。在论述决定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因素——分工时,马克思提到:“这些种种细致的分工的相互关系是由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决定的。”③(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25 页.)这里,他只是提到了“父权制”这个概念。“分工起初只是性交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④(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35页.)马克思认为家庭中的性别分工是自然形成的,“分工和同时出现的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的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早的所有制。”⑤(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36-37 页.)“社会结构只限于家庭的扩大:父权制的酋长、他们所管辖的部落成员以及奴隶。”⑥(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25页.)在这里,马克思揭露了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受压迫的“奴隶”地位,初步形成了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根源的思想。当然,这里的女权思想仍然是不系统的,但在创建了新的社会历史观后,马克思、恩格斯就把对妇女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 3 卷.北京:人民 3 出版社, 1957.第42 页.)妇女的解放同人类的解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妇女的解放、男性的解放同人类解放是一致的:“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84页.)“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是女性、男性、乃至整个人类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矛盾,是必然要灭亡的,必然要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展开了对“家庭”、“家庭关系”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不能一般地谈家庭本身,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他们这样描述资产阶级家庭,“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③(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69页.)马克思、恩格斯极力主张“消灭家庭”。与极端激进派对共产党人的歪曲理解完全不同,他们主张消灭的家庭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庭,消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严重“异化”了的家庭。“资产阶级的家庭,自然会随着它的这种补充现象的消逝而消逝,两者都要随着资本的消灭而消灭”④(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86页.),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代之以消除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家庭的共产主义社会。“旧社会的生活条件在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中间已经被消灭了。”⑤(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77页.)“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⑥(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91页.)。女性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女性解放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不完整的。有学者这样评价《宣言》,说它虽然是具有“先进思想”和“代表社会进步”的男性知识精英的“宣言”,但是,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和以男性为主体的权力机制中开妇女解放‘主流化’之先河。”①(转引自.李小江.重读宗师遗产[J].读书, 2003,(08): 第 27-28页.)这样的评价是积极的、中肯的。

从女权主义思想阐发的角度来看,恩格斯所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可以说是女权思想系统化的代表作,被誉为经久不衰的女权主义理论篇章。

《起源》的组织结构除两个序言外,正文共有九章组成,说明了史前各个文化阶段的社会经济概况,分析家庭的形成与发展,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家庭形 4 式的特点,考查了氏族制度、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分析了从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度,并对文明时代作了一般的理论说明。从各章表明的恩格斯对女权思想的研究和思考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承认母权制存在过,更重要的在于恩格斯分析了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根源和实质,进而为妇女解放提供了方案。这些思想典型地体现在第二章对“家庭”的分析中。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本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位革命导师对妇女问题、妇女命运的关注,他们对妇女受压迫根源的探索和对妇女解放的期望都是站在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的;妇女解放的思想正是在他们的人类解放情怀的“摇篮”中孕育、成长的。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女权思想的实际的运思,决定了笔者选择的文本。至此,可以明确地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女权主义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主要观点的诠释

在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女权思想发展后,我们从内在逻辑来考察其女权思想的内容演进。

(一)妇女社会地位同经济发展的关系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②一些学者认为“性别压迫”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妇女受压迫现象的出现是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关联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原始社会男女是平等的,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那种认为妇女在最初的社会里曾经是男子的奴隶的意见,是 18 世纪启蒙时代所流传下来的“最荒谬”的观念之一。

家庭作为婚姻关系的体现,是随着两性间关系禁例的出现、扩大而发生变化的。恩格斯指出,从杂乱的性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发展出了几种家庭形式。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但是,原始社会初期母权制的氏族组织是以生产极不发达为前提的。因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氏族组织就逐渐不适应了,它是必然要灭亡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妇女受压迫、被奴役的现象,是伴随着原始公社的解体,私有财产的出现和私有制的确立而同时出现的。男女两性关系不仅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且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 5 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320-321页.)可见,两性关系是经济关系的直接反映。女性受压迫地位的形成,是同男女两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改变密切关联的。私有财产的发展,男女两性在社会生产和家庭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乃是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社会根源。男性凭借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最终把女性挤到了第二位。当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对偶婚制家庭转变成为“一夫一妻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成为私有制社会的细胞,男女两性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女性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形成了。这种在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父权制家庭成为男性压迫、奴役女性的工具。私有制、阶级确立的同时,也就是女性被压迫地位的形成过程。

(二)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

关于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历来是女权主义理论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众多的西方女权主义者都试图给这个问题以解答,马克思、思格斯在分析了女性地位的演变后,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所在,并指出了妇女受压迫的实质。

1、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大分工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历史自然形成的家庭分工对女性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妇女原来从事的家务劳动,日益失去了在原始社会条件下的公共性质,而变成一种辅助性、私人性的家务劳动。由于女性专事家务劳动,因而她们日益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从属的地位。男性则因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生活资料的主要获得者,而在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家庭内财产的分配随着家庭内性别分工性质的变化而变化。男女两性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进而造成了两者在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上的不平等。女性在经济上的从属地位,是其在家庭和社会上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根本原因。可以这样说,历史上的性别压迫是同阶级压迫同时出现的。

男性基于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和私人财富的逐步积累,要求由父系嫡系来继承私有财产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为了把自己的财产留给纯血统的后代,对偶婚制家庭发展到“一夫一妻制”家庭。可以说,一夫一妻制是与私有制同时产生的,它是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产物,是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长成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

可见,性别压迫和阶级压迫具有同步性,男女两性关系的对抗冲突,妇女被压迫、奴役地位的形成,应该说是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是决定性的因素。因而,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2、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社会大分工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使得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制度产生,男性作为剥削阶级实质上成为统治者,女性则成为男性剥削和压榨的对象。他们掌握了社会上的一切权力,建立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男性之所以能够统治女性,原因正在于他们是私有财产的所有者,掌握了可以说是全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是男性统治女性的经济基础,也是他们统治自己妻女的经济基础。

恩格斯指出,私有财产使“丈夫占据一种无需有任何特别的法律特权的统治地位。在家庭中,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0页.)

因此,男性的统治意味着女性的被统治,男性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女性的从属地位。在阶级社会中,女性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男性统治者利用手中掌控的国家机器来实行对女性的压榨,女性不仅经济活动被贬低,与政治无缘,而且,精神上受到奴役和压制,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实质上是一种阶级统治。

(三)关于妇女解放道路的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了妇女地位的演变,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之后,对妇女解放的途径作了探讨。在他们看来,妇女解放包括经济、政治、家庭和性爱等各个方面的解放。

1、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私有制的确立,便开始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也就开始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和奴役。因此,妇女要从根本上摆脱历史上形成的这种受歧视、受奴役的地位,只有在消除了产生这种压迫根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因而,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消灭私有制。

私有制是一系列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对私有制的批判,从私有制在人类社会中确立时就开始了。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考察了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 7 一切矛盾的根源。他们对私有制的批判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并准备在条件成熟时,付诸革命的实践。

在《起源》中,恩格斯提出,妇女要获得解放,只有在废除了资本对男女双方的剥削,并把私人的家务劳动变成一种公共的行业以后,男女的真正平等才能实现。在这里,恩格斯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思想,妇女要摆脱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求得解放,就必须铲除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消灭人剥削人的经济根源,彻底铲除妇女受压迫,男女不平等的根基。进而,他指出,私有制的消失,将使“男子的地位无论如何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妇女的地位,一切妇女的地位也要发生很大的转变。”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3—74页.)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妇女解放只有在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才能实现。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保留资本的权力,那么,男子就会有特权。因此,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消灭私有制。

2、妇女解放的两个基本条件

(1)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

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父权制最终代替了母权制。至此,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家庭内自然形成的劳动分工进一步加剧,男性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因从事私人性质的家务劳动,被排斥在社会生产劳动之外,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所有权,沦为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的奴隶,丧失了人身自由和独立的经济地位。由于女性的家务劳动被看作是不能赚钱的,因而,女性的家务劳动被看作是低下的,微不足道的。恩格斯指出:“从前保证妇女在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同一原因——妇女只限于从事家务劳动,——现在却保证男子在家中占统治地位: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己经相形见绌: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162页.)

女性在经济上独立地位的丧失导致了她们在社会中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丧失了人身自由,也失去了政治参与、受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权利。恩格斯进而主张,“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③(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2 页.)他认为没有妇女的就业,就不会有妇女的解放和发展。“只要妇女仍然被排斥于社会的生 8 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的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162页.)

参加社会劳动使得妇女在经济上不再依赖于男子,而只有女性对男性经济上依赖的消失,才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而这只有依靠现代的大工业能办到,现代大工业不仅容许大量的女性劳动,而且真正要求这样的劳动,并且它还力求把私人的家务劳动逐渐融化在公共的事业中。

(2)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妇女解放的另一条件

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即“把私人的家务劳动溶化在公共的事业中”。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有条件的。现代大工业,不仅大规模地使个体家庭解体,同时吸纳了大量的女性劳动,并且为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提供物质的、技术的基础。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大生产为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妇女始终都没有任何人身自由,更没有机会参加社会的生产劳动。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实际上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也就是说,家务劳动的私人性质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消失的时候,家务劳动和其它的社会劳动只有分工不同的时候,妇女解放才有可能。可见,妇女解放不仅仅取决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还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总之,对马克思、恩格斯妇女解放的探讨要辩证地看:一方面,广大女性响应号召,冲破各种阻力,勇于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和各项活动,确实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解放,妇女获得了一定的独立的经济地位,同时使马克思、恩格斯的方案设计得以在实践中验证;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程度对女性参加社会劳动的制约。可以说,生产力发展水平、家务劳动社会化、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实现和妇女的解放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基于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为妇女提供的解决方案,即女性能否顺利地、广泛地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现代大工业生产为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所提供的条件,是否能进一步转换成为现实,还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家务劳动作为一种私人劳动,至今还难以得到社会的完全承认,这有比现代工业化进程更为复杂的原因。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第四篇:浅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浅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09366014 行政管理

叶铭彬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概念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重要理论,后来它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等不同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历程中关键的一步。异化最初是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在马克思之前,已经有许多哲学家对之进行研究探讨,马克思从人的劳动出发克服以往异化理论的错误和缺陷,催生了关于异化概念含义根本性的变革,第一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在马克思看来,所谓异化,是指在在一定的条件下,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用以表达主体向客体转化的关系。必须指出的是,异化必须是“人自己造成的对自己的否定”。而不是来自外部世界。由此可见,所谓异化劳动就是指人类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成为了统治和支配人们的一种外在力量。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在规定

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由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生产的产品归生产资料所有者——资本家占有。于是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相对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造成的结果是“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由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甚至连工人自己都成为了商品,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于是,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在这种劳动中,工人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劳动活动的异化是劳动产品异化的根源。从人的类本质上看,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在写作手稿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通过自己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改造整个自然界。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但是,由于异化劳动夺走了劳动者的生产对象,从而也就夺走了他的类生活。于是,工人们的劳动就仅仅降为维持生存的手段,人类的类生活失去了意义。因此,异化劳动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力量。从人与人关系看,人同人相异化。这是人同自己的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地同他人相对立。

(三)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一些看法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具有高强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与思辨性,它不但反映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最深层次的要求,而且在哲学的层面上阐述了关于“人性复归”、“人类解放”“人类解放”的探讨。用对自己历史观的探究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实现了他研究思路中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这三条主要线索的理论整合,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劳动的异化,使马克思看到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看到了支配人们行动和社会发展的是“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成为整个资本之意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对立及其矛盾运动的特点和趋势,证明了“整个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与生产的关系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启示。按照马克思的解释,处于一定生产力水平的分工与私有制是异化产生的根源。私有制的灭亡需要依靠生产力的高度、全面的发展。只有私有制灭亡,劳动真正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异化现象才能完全消失。但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生产关系层面上,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在生产力层面上,我们还仍然具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局部地、某种程度地存在异化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生产力不发达的产物。但是我们不单单要做的就必须要加大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利用社会主义强有力的政府模式进一步地规范社会公平,使资本主义剥削阶级尽可能地减少。

其次,自从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本国情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它也要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人对物的依赖性便在其运行中产生了。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了拜物教性质”,自然会产生各种异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产品要进行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市场经济崇尚效率,要讲求效率就必须注重激励,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劳动者参与财富创造的积极性。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中国逐渐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要充分调动要素所有者参与财富创造的热情,实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就必须尊重并保护要素所有者的权益,而这些做法不可避免地造就了异化产生的土壤。当效率与公平摆在了人们面前的时候,不可能为公平而放弃效率,因为这样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而历史也证明了只要公平不要效率的决定最终只会以失败告终。但是我觉得,社会不断发展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异化也应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地被削弱,只有异化的削弱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可惜的是,生活在当今时代,人们却处处感受到不公平。不能享受最大的房子,不能享受丰盛的午餐,不能享受最好的医疗保障,不能享受优等的教育,也就算了,纵观整个社会,还有多少人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未能够得以解决。同时,富人与穷人的差距不断增大,难道这不一一说明了我国的异化不断地在增大而不是不断地被减少吗?所以,从政府的管理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现阶段不单单只是一味地去追求高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关注民生,关注公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增加人们对生活的满足感,以此减少更多的社会问题以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更有利的环境。我想这也是在现阶段减少我国异化劳动有利的措施。

第三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还比较系统地涉及了关于人的理解,它以复归人性、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为尺度,剖析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劳动的严重异化,开启了对人的哲学层面的思考,包括对人性、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解放及其途径等问题的探究,不仅在历史上对人类克服异化状态,实现彻底解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现代人们的实践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空前丰富以及人的各种创造力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也由于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某种张力或者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某种冲突而导致了异化普遍强化,不仅人的具体劳动产品可以成为统治人的力量,而且许多文化力量,如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等也都成为消解人之主体性的异化力量。“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主题,而发展不单单只是发展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积极促进社会的自我完善和更新。

人们自身的异化比劳动异化更加使得社会处于停滞的状态,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人性的异化呢?首先是对人的需要的合理规制。人的需要存在多个层次,具有需要满足无限发展的特性,同时,需要是人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定关系,由于一个人的需要满足方式将关系到他人的需要满足和满足方式,所以,人的需要不是随意的,无节制的,而是应以合理价值作为选择标准。所谓合理价值,其内涵就是价值意义上的合理性。因为在事实上,人类的行为都是有意无意地、直接间接地追求自身需要满足的活动,正是某些人的活动以不合理的方式进行才导致了生态环境、社会秩序的破坏,影响和违背了多数的、普遍意义上的人的需要。这些不合理的活动方式所以能够存在,表面的原因是与社会制度效力不高有关,更深层的原因是人类需要内容的不合理有关。再者,克服人性的异化就是对需要的引导,对欲望的节制。古人《荀子 正名》说“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这就是说,欲望虽然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但可以尽量接近于完全满足;欲望虽然是不可能弃去,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当所求之物无法得到,作为有思维的人就会理智地考虑到节制自己对欲望的追求,使人性的本原得到回归。第三,要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来扬弃异化,或至少把异化弊端减少到最低限度。从马克思理论的角度看,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相分离,商品、货币、资本,还有雇佣劳动的出现,劳动的异化和需要的异化才使得人们“好逸恶劳”,导致人对物质需求的无度、精神虚无、信仰的缺失都是异化劳动或劳动的异化的结果,因此,在未来社会, 当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 而成为生活的第一位需要,人得以自由全面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劳动对人发展来说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劳动成为创造自己、发展自己、并创造新的需要的实践活动,才是具有最高价值的东西,人的异化才能克服和消解。第四,弘扬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和信仰。马克思认为人是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作为人的本性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 同样也是一个自我生成的过程,人的发展的三种维度, 即求真、求善、求美,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当人们逐渐摆脱物的束缚,人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增强,人的潜能在竞争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挥,人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的满足,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才能积极促进社会的自我完善和更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异化劳动不可避免地存在,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真正达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境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导致了许多例如官僚腐败、封建残余、贫富悬殊、诚信缺失、社会不公,同时,人与人之间、人与产品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还存在着很多冲突和不和谐。这恰恰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所以,我们要真正摆脱异化,还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进行探讨,在实践上加大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宇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谭培文.对和谐社会的利益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59-6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马立诚.交锋三十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5]马立诚.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6]王海英.异化劳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及当代意义——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层解读

第五篇:马克思理论考试专用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5.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6.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和重要意义。[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7.简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1)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2)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3)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理论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实践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不讲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9.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0、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说明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答:(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第二,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马列主义科学的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三,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5.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6.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和重要意义。[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7.简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1)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2)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3)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理论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实践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不讲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9.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0、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说明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答:(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第二,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马列主义科学的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三,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5.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6.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和重要意义。[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7.简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1)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2)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3)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理论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实践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不讲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9.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0、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说明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答:(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第二,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马列主义科学的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三,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5.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6.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和重要意义。[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7.简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1)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2)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3)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理论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实践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不讲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9.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0、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说明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答:(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第二,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马列主义科学的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第三,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下载马克思理论(老师给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理论(老师给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理论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关于川外农村户口学生就学状况和升学公平问题的调 查报告前言: 为了深入了解川外农村户口学生的小、初、高就学状况和升学公平状况,我们在四川外语学院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时......

    马克思,等小平理论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10、物质世......

    青年马克思理论培训班总结

    第七期青年马克思理论培训班总结 经过第七期了青年马克思理论培训,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

    马克思民族理论讲稿提纲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

    论文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论文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生产力将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他们也更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的经济......

    马克思理论社团成立演讲稿

    各位同学,你们好,我是„„ 今天是2017年10月18日,平凡的时间不平凡的日子,是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迎新晚会的日子,是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成立的日子,更是中共十九大召开的日子......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归纳小结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总结和归纳 主要内容: 劳动——价值——价格 1) 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矛盾统一体) 含义:商品中所蕴含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 性质:具有“幽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关于市民社会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论断,是对市民社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