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新材料”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浅析

时间:2019-05-14 14:2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物理“新材料”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物理“新材料”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浅析》。

第一篇:中考物理“新材料”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浅析

中考物理“新材料”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浅析

摘要:本文立足于近两年各地物理中考“新材料”类试题的归类整理,就命题的特点从贴近科技前沿的新材料、体现课程理念的新情境、突出能力立意的新题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并从课标要求出发就这类型问题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材料;命题;浅析

初中物理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要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然而另一方面,新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材料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它的探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与先导。所以新材料的特性与应用,以及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决定了以新材料为背景的一类考题成为考试热点,是课程理念与材料科学的发展相结合的必然选择。这类考题往往以新材料的发现、特性和应用为命题素材,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上有所体现。

1.贴近科技前沿的新材料

例1(2011衡阳)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一片碳,看似普通,厚度为单个原子,却使两位科学家海姆和诺沃肖洛夫赢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种全新材料名为“石墨烯”。

石墨烯不仅“最簿、最强”,作为电导体,它和铜有着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这种新材料属于____(填“导体”或“绝缘体”)。

(2)石墨烯应用于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是因为__________。

(3)石墨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请你从材料中找出两例___________。答案:(1)导体;(2)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3)柔性电子产品、智能服装、超轻型飞机材料、防弹衣、太空电梯等

简析:本题以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德研究成果为命题材料,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动向。着重介绍了石墨烯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其在计算机、新能源、航天航空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命题注重学生阅读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的考察。

例2.(2011绵阳)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 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

3=7.8×103kg/m)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

A.0.05吨B.0.26吨C.2.6吨D.50吨

答案:A

简析:本题以气凝胶这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为命题素材,一是着重考察了密度、质量、体积三者的关系,二是通过同样大小的飞机来隐含了体积不变的条件,三是学生计算能力的考察。虽然题干条件告知其密度为3 kg/m3,但对学生来讲仍然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而通过物理分析和计算将两种材料制造的飞机质量相比较,130吨和0.05吨之间的巨大差异就很好的凸显了“气凝胶”优点,同时也让学生对其物理特性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不动声色”的就让新材料的科普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2.体现课程理念的新情境

例3(2011常州)江南特种玻璃厂生产的电控调光玻璃,具有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功能.光照增强,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光照减弱,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升高,玻璃透明度上升.已知光敏电阻Rx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变小,R。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答案:A

简析:本题以电控调光玻璃为素材,糅合了光敏电阻的特性,设计了这样一道简单的传感器动态变化电路的考题。重点考察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和串、并联电路的分压特点。而江南特种玻璃厂的区域位置设置,起到了拉近学生与试题之间的距离的作用,可谓“就地取材”用心良苦。同样是2011年宿迁的中考物理第4题以宿迁市的标志性雕塑“霸王举鼎”为素材来命题也出于和上题同样地考量。

例4(2011海南)上海交大研究团队于2011年初成功研发了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使我国跻身该技术领域国际先进行列。你认为超导材料不适合制作()

A.电炉丝B.电动机线圈C.计算机电子元件D.输电导线

答案:A

简析:题目取材于新闻报道,介绍在新超导体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力争将来能在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上做贡献。由正常导体组成的回路是有电阻的,而电阻意味着电能的损耗,即电能转化为热。所谓超导体简单地说就是导体电阻为零,即电流通过超导体将不会转化为热,这样,电能将不会损耗。题目中电动机线圈、计算机电子元件、输电导线等不希望有电能的损耗,而只有电阻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题目摈弃了直接提问的方式,在超导材料的物理性质考查中,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例5(2009湖南娄底).节能与环保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电厂发电、输送电力、贮存电力等方面若能采用超导材料,就能大大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超导材料就是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

答案:零

简析:本题也是以超导为命题素材,采取了简单的直接提问方式,考察了超导材料的物理性质。但是题目情境能紧扣时代脉搏,宣讲了节能与环保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突出能力立意的新题型

例6(2011扬州)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答案:D

简析:本题同样以石墨烯为命题素材,突出了对“提出问题”要素的考查。能力立意非常明显,要求学生能结合题目介绍,联系已有的物理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新课程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要求学生能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科学探究类题型可以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科学探究的考查在今后的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将会越来越高。这也是中考服务于新课程改革的现实体现。例7(2011盐城)小明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内放一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测得温度如图所示,并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移至普通保温材料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

(1)图示温度计示数为℃.

(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中A处填写的物理量是,其单位是.

题的设计涵盖了仪器的使用,表格的设计和实验方案的修正三方面。但实质上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情境的设计,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阅读、审题、提取信息、筛选信息并用信息解决问题。尤其是突出了设计实验和分析论证等探究要素的考查。题目立意很高,考查形式多样,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对人材培养的要求。

例8(2010·福州)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纳米陶瓷——纳米陶瓷作为高新技术材料应用广泛。贴于“神舟七号”飞船外表面的“太空”纳米陶瓷,具有永久、稳定的防静电性能,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等

特点。采用氧化锆材料精制而成的纳米陶瓷刀,具有金属刀无法比拟的优点:刀刃锋利,能切割钢铁等物质,能削出如纸一样薄的肉片;硬度高,其耐磨性是金属刀的60倍;完全无磁性;不生锈变色,健康环保;可耐各种酸碱有机物的腐蚀;为全密材料,无孔隙,不沾污、易清洁。纳米陶瓷充分体现新世纪、新材料的绿色环保概念,是高新技术为现代人奉献的又一杰作。

(1)“神舟七号”飞船与空气摩擦呈炽热状态时,飞船舱不至于被烧毁的原因之一是飞船外表面的陶瓷具有的特点

(2)纳米陶瓷刀(选填“能”或“不能”)被磁化。它的耐磨性好,是因为它的高。

(3)图8是纳米陶瓷刀、合金钢刀、普通菜刀磨损程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反映纳米陶瓷刀磨损特点的是曲线(填字母)。

答案:(1)耐高温(2)不能硬度(3)c

简析:该题以新材料──纳米陶瓷为载体,抓住纳米陶瓷耐高温和高硬度的特性来命题。直接考查学生能否依据图象坐标正确进行物理过程、物理规律的定性分析判断或定量计算的能力。广泛的阅读对于中学生各科的学习非常重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更注重阅读理解,不仅强调对文字的阅读,更是特别强调对图画、图象、表格、数据材料的阅读。

4.紧扣课标要求的新建议

新材料的介绍在各版本教材中主要通过阅读材料来呈现,但从以上分析可见涉及新材料类的题目却为中考常见题,往往以选择、填空、综合探究等多种题型出现。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主要通过新材料的分类和基本属性(包括密度、硬度、延展性、导电性、磁性等)的认识,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材料物理的巨大价值。从而体现中考对对三维课程目标的理解和落实。

新型材料层出不穷,以新材料为命题素材的中考试题又该如何去把握呢?

首先,教材上所涉及到的知识也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新材料的认识还给同学和老师留了很广阔的空间,搜集资料的过程和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也是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物理教学要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新科技发现和社会热点。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应从课外书籍、杂志、广播、报刊、互联网去获取有用信息,扩大视野,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

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其次,积极实践研究性阅读的教学方式。研究性阅读借鉴了“研究性

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

读,获取和运用;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学会阅读文本,去收集、分析和

处理与阅读内容有关的学科信息,在培养学科兴趣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学科水平。研究性阅读能很好的践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创新意识大有裨益。

再次,中考命题表现出来的几个特点,“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熟悉当中考查陌生,陌生当中考查熟悉”。在新材料类型的试题中这些特点体现得尤其充分。以新材料为载体,创造新情景,让考生直面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去解释、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新材料、新情景完全可以用我们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已经具备了的能力去解决它。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应该夯实基础,注重科学探究,在对过程的体验中达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形成和培养。

参考文献:

刘庆贺.贴近前沿科技的物理中考试题.人教网

周一贯.《“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01月 黄靖云.材料科学与社会发展.:《科技导报》1998年第03期

第二篇:中考作文的最新命题特点

中考作文的最新命题特点[转载]

作者:蝉吟权作诗来源:蝉吟权作诗 博客 时间:2004年10月12日

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 顾玉歧

一、中考作文的重要性。

写作能力是语文试卷中考查的一个重点部分,因为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检验一个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分值的比重越来越大,有的占到或超过试卷分值的一半,如2000年的北京市西城区的中考语文试卷,作文独占60分,基础知识与阅读合占60分,2000年的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作文占62分,超过阅读(占58分)。有的中考语文试卷就只有一篇作文,如1998年的上海闵行区的中考语文试卷,近年来我们苏州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其作文分值几乎也占到一半。可见,随着中考语文改革的深入进行,写作能力的考查必将在日后的考试中受到普遍的重视。

二、中考作文命题的依据。

在语文教学进一步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加大作文考查的力度,将更加成为命题发展的必然。那么,中考作文命题的依据是什么呢?《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写作能力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这一要求就是中考命题的依据。综合近年来全国中考大量的作文命题,我们可以发现,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都是命题的范围,这说明每年中考作文命题都没有脱离教学大纲。

三、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

一从命题宗旨来看——万变不离其宗

综观全国近年中考作文命题,题型多样,有只给一个概念型题目的,有提供文字材料的,有提供

一、两幅漫画材料的,有给正题补充副题的,有填空完整题目的,有自拟题目的,有一大一小两题目的,等等。尽管题目年年变化,但“让学生有话可说”这个宗旨一直不变。因为,如果学生拿到题目而觉得无人可写,无事可叙,无情可抒,无话可说,无理可论,无物可描,那就检查不出学生的真实的写作水平了,同时作为考试的选拔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命题只有围绕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理想等实际,学生才能提笔可写,而且言之有物。近几年来,苏州市的中考作文命题也紧紧围绕“让学生有话可说”这个宗旨来命题,如《说句心里话》、《我最喜爱的一句名言》、《成长的脚印》、《长辈》等。

因此,综观全国中考作文命题,从内容到形式尽管一直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是“变化”并不意味着变幻莫测,命题无论怎样变,都围绕着一个宗旨——“让学生有话可说”。

二从命题的内容来看——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

1、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作为课文的范文,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文章形式上,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此,中考作文命题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命题,既检查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联系课文思想内容的,如1998年天津市的中考作文:阅读《理想的阶梯》中的一段话:“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

地盯着燃烧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然后根据材料,展开合理想象,扩写成一篇记叙文,既要写出事情的过程,又要突出重点。又如安徽省1998年中考作文,选取杨朔的《荔枝蜜》中的一段话,要求学生结合所供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紧扣“给予”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其他诸如1999年福建漳州市的《理解》、北京市的《湖群,在消失》读后感等,在内容上无不和课文有密切联系。有联系课文写作特点的,如2000年的内蒙古自治区中考作文:朱自清的《背影》以感人至深的文笔再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情,读来催人泪下。在你的人生历程中,也有不少人给予你关心、帮助、教诲,他们的形象一定使你难以忘怀。请抓住他们的某一特征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再如1999年湖北荆州市的《起点》,学生也能从刘心武的《起点之美》中受到启发。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学生既是一个自然人,又是一个社会人,所以学生的生活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等。近年来全国中考作文的命题,这类涉及学生生活的命题作文最为普遍,学生写自己经历的事,熟悉的人,在这方面有生活积累,因此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人可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如2000年:河南省《我的心愿》、《学会关心别人》;四川省《我的一天》;杭州市《放学以后》;哈尔滨市《校园生活二三事》。1999年:四川省《家中喜事》、山西省《这件事由我来做》、武汉市《读书真好》、河南省《生活》。1998年:上海《我的欢乐》、《我和书的故事》;大连市《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再拿我们苏州市的中考作文命题来说,也是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如《什么最快乐》、《说句心里话》、《我最喜爱的一句名言》等。

3、联系当前社会焦点问题命题。最近一两年来,有些省市的作文命题者不仅仅局限于课文,也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学校,而是走向社会,大胆地把社会焦点问题引入中考,让学生一起来讨论这些社会焦点问题,打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陈规陋习,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比如2000年安徽省的中考作文命题:《江淮晚报》开设“减负”大家谈专栏,有的学生说:“减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利于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的家长说:“激烈的升学竞争状况不改变,谁敢去‘减负’”?有的老师说:“减负,并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的要求。”命题者要求学生也“谈谈对‘减负’的看法”。其他诸如代沟、家教、理解、环保、和平、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失业下岗、科教兴国等社会热点问题在近年的中考命题中都有所体现。因此,初中学生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从命题的形式来看——丰富多彩

近年来,全国中考作文命题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具体说来有:

1、单纯性概念的命题:如《压力》、《宽容》、《心事》、《新鲜事》„„。

2、填充式的半命题:这类作文题目,命题者一般写出一半,另有一半,或者自己填上,或者提供有关词语供学生选择。如《我生活在 之中》、《我懂得了„„ 》、《这件事真让我 „„ 》(高兴、感动、为难、委屈、痛苦等);《我爱我的„„ 》(父母、老师、邻居、朋友、家乡、学校、班级等)。还有让学生填两格,而且前后要有内在联系的,如2000年的北京海淀区:《我想让 更„„ 》。

3、自拟题目。这类作文命题者或提供材料,或规定范围,或提出要求,由考生自行命题。如吉林省(1997)以“人,无论谁都有一两件感到后悔的事”作开头,结合自己的切

实生活感受,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四从命题的材料来看——资源丰富。

1、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课外阅读,近年来,命题者根据读写结合的原则,一材多用,在阅读考试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比如2000年重庆市的中考作文,就是在阅读《剥豆》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再作文。具体叙述是这样的:在生活中,类似前文“剥豆”的有关成长教育的故事,你一定经历过不少,也有过多种感受,请结合你的实际,或另外叙述故事,或发表读后感受,写一篇短文(500字以内)。再如2000年上海市的中考作文,也是现代文阅读《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的延伸,要求考生阅读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有内容、有中心的文章。再如:2000年山西省中考作文要求考生结合现代文阅读《多年父子成兄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大作文,100字左右的小作文。

2、提供漫画。命题者提供一幅或连续剧式的几幅画面,要求学生看图作文,如1999年:辽宁省采用华君武关于“戒烟”的漫画、南京市《拾金不昧》的漫画(共4幅)。这类作文,考生首先 要看清图画,明白画意,其次要紧扣画面,展开合理想象。

3、提供文图。命题者既提供图画,又配以简明文字,然后要求考生展开联想作文。如2000年,辽宁省的中考作文。

4、提供语言材料。这一类作文,命题者往往要求考生从所提供的文字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确立一个观点,联系生活实际写作文,即考生作文一定要围绕短文材料来进行合理扩展,或展开议论。如2000年黑龙江省的中考作文,命题者提供一则关于“野鸭”的故事,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的见闻、经历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再如杭州市的加试作文,要求学生阅读“陈毅敬母”这段材料,围绕“尊老敬老”写一篇文章。

5、提供话题。和材料作文比较,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抽象出一个观点或者道理然后加以论证,“材料”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模式一般是引—议—联—结;或者要求学生按照材料提供的情景进行续写或扩写。1998年—200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有了全新的变化,连续3年,命题只为考生展开联想、想象提供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这个话题只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一个例子而已。如1998年关于考生“自己心理承受力”的话题,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这一类“话题作文”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⑴话题具有广普性,贴近学生实际,适合于所有考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⑵话题具有亲和性,通俗易懂,自然亲切如话家常。命题者没有居高临下给学生造成心理紧张的阴影。⑶话题具有宽泛性,内涵丰厚,便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⑷话题具有自由性,“话题”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一个写作范围,在命题、立意、选材、体裁、表达等方面,供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写法更是可以灵活多样。⑸话题具有创新性,命题者鼓励学生创新,适当加创新分。因此话题作文冲破了应试教育下的作文命题模式,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潮流,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受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今年全国中考作文有的省市出现了话题作文。如2000年武汉市,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用“哆来咪”为题目,也可以依据自己文章的内容,自拟题目;如能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可适当加分。②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某一角度,就“音乐”这一话题写下自己想讲的故事,想表达的感受,或想陈述的见解。再

如西安市“树,与人类相生相伴的树。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情。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思„„”,请以“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再如甘肃省,作文命题是这样的:提示:你有过成功的快乐吗?你有过失败的痛苦吗?你是否品尝过生活、学习中的烦恼或喜悦?当时,你有哪些想法?你是否渴望别人的理解?你希望把心里的话向朋友倾诉吗?要求: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围绕“提示”中的一个话题,展开记叙或议论,写一篇600字左右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五从命题的体裁来看——百花齐放。

综观近两三年来全国中考作文的命题,从文体角度来看,有这样四个显著特点:

1、大作文一般以记叙文为多,但要求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小作文一般以议论文为多,也有说明文、记叙文。

3、不限文体的作文命题呈上升趋势,淡化文体意识,强化具体内容,便于学生抒写真情实感。

4、应用文也有考查。

小作文的“小”,其基本标志是字数少,一般在200~300字,因此,小作文特别要求入题要快,语言简练,必须把与中心无关的字句删除干净。在短小的篇幅中把事写清,把理议透,把物说明。

1998年全国大约有二十多个省市、地区,1999年全国大约有三十多个省市、地区,2000年大约有二三十个省市、地区都考了小作文。小作文的考查,也可分为记叙、议论、说明、应用文四类。由于大部分省市和地区的中考大作文是记叙文,因而,考查小作文,以议论性的小作文居多,据《语文教学通讯》增刊“作文统计”以1999年为例,全国就约有二十二个省市和地区的小作文是议论文,上海、兰州、无锡、浙江湖州的小作文是记叙文,而说明文只有武汉、宿迁和河南省三家。

记叙性的小作文一般是写片段,如情景、心理、动作、场面等,或者续写一个故事,如无锡市的“世外桃源”。说明性的小作文的内容是规定好了的,诸如说明一个建筑的特征(配以图画),说明一幅图画或漫画,说明某一节实验课的过程,如生物、化学等。议论性的小作文,或要求从某一件事或某一生活现象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供短文材料要求提炼出一个观点,写小议论文;或提供若干论据,要求提炼出某一观点,再写成小议论文。

应用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现代社会对应用性文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应用文也是中考作文的一个项目。应用文一般具有固定的格式,如标题、上款、下款、署名和时间,这些易于掌握。应用文考查的重点在于语言,应用文语言有特定的要求,这就是准确、简明、得体。因此中考应用文倾向于淡化格式,强化语言的简明、得体。如2000年的中考应用文:甘肃的书信改错;江西写感谢信。再如杭州市1998年写通知;1999年写邀请信;2000年写申请书。六从命题的教育性来看——德育渗透其中。

叶圣陶在《作文与做人》一文中写道:“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因此命题者命题的方向坚持“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宗旨,一方面又把思想品德的教育自然渗透在命题中,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关心社会、无私奉献,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创新精神、正义感、责任感等在近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时有体现,或者命题者在“作文要求中”明白提出,比如“思想内容健

康,具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这里就贯穿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作文命题本身对学生就具有教育意义。

总之,综观近两三年来全国中考作文的命题及以后的命题趋势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

1、资源共享,一材多用。命题者充分利用现代文阅读材料,一方面考查学生阅读能力,一方面供学生作文,做到读写结合,读写一体。

2、话题作文,方兴未艾。命题者顺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潮流,解放了学生思想,鼓励学生抒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创新。

3、淡化文体意识,强化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命题者尊重学生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

4、给学生更多的作文自由。这体现在:⑴命题有两三个,学生可任选一题作文。⑵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附:作文命题

一、小作文:

1、根据你对课文《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印象,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则少年闰土的人物肖像片段,不超过200字。

2、以“作文的益处”为题,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字数不少于200字。

3、乐羊子在路上拾回一块金子,受到妻子的批评以后非常惭愧,就把金子丢在野外。就乐羊子把金子丢到野外这一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二、大作文:

1、《我也在耕耘》、《因为有了他(她、他们)》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可灵活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 式。

③要有真情实感。

2、国外学者对现代人的素质提出了12条要求,其中有一条是“注重现代和未来,守时,惜时。”请写一篇记叙文,叙说你的一次珍惜时间或浪费时间的经历。

要求:①只写一种经历,不可既写珍惜时间的经历,又写浪费时间的经历。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600字。

3、以“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为题,就下面所给的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初中学生小慧的妈妈特别关爱小慧。吃的、穿的、用的,每天都亲自为小慧准备好,什么家务活也不让她干,就连洗袜子这类小事都是妈妈代替。作文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第三篇:从今年中考命题的特点看物理教学

从今年中考命题的特点看物理教学

中考是初中阶段学业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为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提供正确的导向。今年我省中考试题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考虑到其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同时,更加强调它对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展。命题以课程标准和所使用教材为依据;重视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加强了与社会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探究性、开放性,重视教育性并体现了科学精神。它发挥了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功能。下面结合我省今年中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来谈谈这份试题给我们的启发。

一、中考物理试题的特点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死啃课本,死记硬背,学的毫无兴趣,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只有这样物理课程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再将其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的乐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因此,以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生活实际为特点的题目中有很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和现象中挖掘出来的。这类题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应用物理知识试题是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产物之一。通过解答应用物理知识题,一方面可以促进学 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践的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2题估测人与闪电处的距离;再如第7题对滑冰时刀下出现水的猜想;第8题观察赛艇的桨属于何种杠杆;第13题考察干电池相关知识;14题考察建筑物顶上的避雷针、汽车刹车时的现象及近视镜片;16题对家庭电器的电流进行考察;22题从生活中盐水选种现象展开对浮力现象进行讨论;23题对生活中选用电能、煤气及烟煤进行讨论等等。这些题一方面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又是物理知识,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物理试题并不可怕,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2、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中考题均来源于教材,但是经过命题者的深加工,有的突出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的突出考查学生对物理研究科学方法的掌握,有的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命题源于教材,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放心地抛弃题海战术;命题强调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在能力立意中又突出了创新立意;命题注意到考查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让不同层次学生表现在不同层面的台阶上,以利于高一级中学生选拔优秀生。例如第1题测物体的长度就是上科版教材上的实验探究“怎样估读和记录”的改造,只不过将图中的数字除掉;第2题估计雷声与人的距离,是将课本习题改变了情景并将时间5s改为3s;第3题考察液体和固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而不散开,是将课本“分子间作用力”部分的引言略加改造成为一填空题;第4题是课本“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课本上的实例的拓展;第5题是课本“导体与绝缘体”部分的实验改成了填空题。其实这份试卷的绝大部分试题都源于教材,经过加工后大多高于教材。

3、加大开放力度

“开放”是相对“封闭”而言。传统的物理题条件完备,结论确定,解题策略单一,这类习题常称为封闭题,它的要求一般就是要找出确定的答案。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或不明确),解题依据和方法往往也不唯一,需要解题者积极探索方可解决,这类题称为开放题。因为开放性试题具有独特功能,近年来被 各省市中考广泛采用,成为物理中考试卷中占有较大比例的新题型,给中考乃至初中物理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开放型试题一般具有情境新颖、内涵丰富、条件不确定、答案多样等开放性特点,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等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开放性试题,对学生要求高,靠死做题的题海战术已不再适应,今年我省中考物理试题加大了开放性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同时开放的力度大大加强了。例如第1题,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可读为104.2、104.3、104.4、104.5、104.6、104.7中的任一个数字,属于读数开放型题;第3题对固体和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解释,可以为“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有引力”或“固体和液体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力”或“固体和液体分子间引力较大”或“固体或液体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等等,它属于理由开放;第7题对冰刀下水的出现的猜想,可猜想为“冰的熔点与压力与压强有关”或“摩擦生热使冰熔化”或“克服摩擦力做功,冰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等等;21题为连接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连接开放,电源选6V蓄电池,电压表用0~15V与灯泡并联的电路或选电压表用0~3V与变阻器并联的电路,除仅选两节干电池作电源为错误,电源可用三种选法:6V蓄电池或6V蓄电池与两节干电池串联或6V蓄电池与干电池并联;22题属实验方案开放:可控制液体密度(都用水)物体的体积(体积相等都浸没在水中)改变物体重力(用铝块变为同体积的铜块来改变重力或用同一带盖的小瓶调节瓶中盛砂子的多少改变重力)来设计实验,也可以用等重的橡皮泥,捏成船形则漂浮在水面,捏成团则沉入水底来说明重力相等,而浮力不同来设计实验。23题通过计算选择燃料,说明理由,可在三种燃料中选一种,只要理由合理即可,属理由开放;24题温室效应引起的变化可答:原有平衡失调,会导致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地面水份蒸发加快;加剧土地荒漠化;引起气候变化,气温升高,酸雨增多;使生物生长加快;影响农作物收成等等中选取三点。而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有:采取植树造林,种花载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兴修水利工程;开发与利用新能源,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等等中选取三条。它属于条件与结果开放型。

4、与新课程接轨,考察三维教学目标,注重科学探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不同,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而且注重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科学探究提到重要位置。今年中考命题体现过程与方法就有几处:第4题强调各种发电方式的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具体过程;19题考察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20题考察了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1题考察各种电学仪器的使用方法;22题考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及逆向思维法设计实验。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试题有:第7题对冰刀下水出现的猜想;第8题采用费力杠杆省距离;第13题设计对废旧电池的收集与分类处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17题考察增大压强的应用,第18题考察摩擦知识的应用,都体现物理的价值;第23题通过计算分析选用燃料问题,体现不同学生不同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新课程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一些“探究性”、“设计性”实验题目已成为我省中考命题的热点,尤其是今年又增加了探究题的广度和深度。例如第7题对冰刀下水出现的猜想,它既是开放题又属于广义上的探究题;19题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0题探究声音的传播,它们都是广义上的探究题;22题是新课程课本实验探究的一部分,它不纯粹模仿课本,一方面它要选择探究的器材,另一方面要考虑方案的探究,具有开放性和深刻性。可见今年开放与探究的广度之大,深度之深。

5、打破学科本位,加强学科渗透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科学技术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社会中科学和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要求每一位公民都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的本质和价值,积极参与有关科学技术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素质。这意味着理科课程要从“为少数尖子学生的理科”向“为全体学生的理科”转变,意味着作为理科课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物理课程必须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物理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观的形成。要做到这些就须打破学科界限,呈现知识的本来面貌。自然界本来就是和谐统一的,科学知识本身也是互相并联,相互渗透的(如物理与数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今年中考就打破学科本位,体现了科学渗透。例如:第7题滑冰,第8题赛艇比赛都与体育有关;13废旧电池的分类处理与环保有关;第15题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第17题蝉的口器与骆驼的大脚掌都与生物学有关;24题温室效应与化学、生物学、环保学都有关。

6、体现STS精神

“STS”是科学技术社会的英文缩写。“STS”这类试题与科技、社会、生活、自然相联系。这类试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有关实例中设置题设情境;二是要求学生能从阅读试题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三是根据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四是命题的热点主要集中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常见的电器的说明书,一些科技、自然方面的有关物理知识的应用等;五是这类考题着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STS”型试题,将物理知识的应用范围从教材中扩展到现实中去,从课堂中延伸到实际应用中去,今年中考物理试题较往年来说更体现了“STS”精神。例如第4题发电的形式与能力转化或转移;第8题不同的电池;16题不同家用电器的电流强度;17题推土机及铁轨枕木;18题皮带运输和气垫船;22题是盐水选种相关问题;23题各种家用能源的经济价值与环保问题等等。它们都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分不开。

二、如何进行物理教学

1、让物理教学走近生活

重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要打破课堂的封闭性。课堂教学要走向社会、生活和自然,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改变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课 程标准的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分别从能源、人口,以及环境和生态、交通和居住等方面考虑,采用图片、投影、录像、光盘等视听媒体展示学生常见事例,用实际事实来充实物理概念、公式、模型,要根据教材内容采集来自实际的原汁原味的题目,使物理教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息,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是一门活生生的学问。

2、依据教材,拓展教材

我们知道,中考试题从难度上考虑,基本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题约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综合应用题占10%。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有70%的题目直接来源于课本或是课本内容及习题的变形。所以在教学中要以本为本,仔细研究课本上的每幅插图、每个引言、每个小标题、教材中每个留有学生填空的方框、“交流与讨论”、“加油站”、“信息窗”、“迷你实验室”、“请提问”等栏目以及课本上每个习题。采用“看、思、议、导、练、变”等方法,使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将教材学懂、学薄。再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开展讨论,将以上内容拓展、变通,从而将课本内容和习题编为各种类型的问题,重新解难排疑。在此过程中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都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讲解主要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解决学生的疑难,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引导调控,铺垫阶梯,让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进入角色,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体验获得新知、走向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开展开放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其目标具有开放性;探究式教学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探究式教学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其评价具有开放性;探究式教学最具活力的是问题的开放性,要鼓励学生从 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带来问题的开放,使各种问题纷至沓来,激活学生思维,产生创造火花。近年来我省中考物理试题在此作了很多探索和创新,更是指导初中物理教学的信号;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开放等等。教学目标开放:拓展现有课程目标,删除不必要的目标;教学内容的开放:依据现有的教材内容,增加生活、生产、自然和科技发展前沿成果以及跟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放:手段和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教学空间开放:教学不一定非在课堂进行,也可在实验室进行、还可利用网上进行、甚至在电话上进行,更要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中、社会中、生活中;教学时间开放:教学可在课堂时间进行、在活动课时间进行、在参观访问中进行,还要在调查研究中进行等等。

4、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

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我省近年来中考试题有较大的体现,学生失分较多,教师应将它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发现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其次要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一般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探究过程一般都是介绍合作学习形式,包括学生间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所以要建立小组合作交流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在纸上,一个个分别说出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学生就都有思考和谈出看法的机会,学生就更容易表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对问题认识更加深刻。最后要不断增加科学探究课程的比例,教师要研究教材,深入生活,挖掘探究素材,使学生有足够的课题去探究。

5、深化实验教学

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并不是要学生仅学会跟在前人的后面做一些重复性的工 作,也不是单纯地跟着教师教材定,最终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创设方案培养能力才是目的。这就要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从缤纷多彩的物理世界中发现、提出合适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科学的研究方案;设计简洁而多样的实验方法,并通过实践检验;进行开放性、探究性的学习和实践,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或非常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最终使得学生兴趣高涨、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对于初中知识范围内的问题,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设计方案与探究结果。无论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还是课外小实验,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创新。并且,设计、探索、综合、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思考、设计、探索得到知识和体验的过程,也正是知识迁移的过程、实验研究能力培养的过程。所以,我们不仅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学。还要积极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课外活动,并进行量化评估记入学生个人学习档案中,同时还要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探究有关问题,实验教师随时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甚至甘心做学生的助手。

6、加强活动课教学

加强活动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求知欲,给他们提供表现个人才能的机会。冲破封闭式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技讲座、物理竞赛、修理或自制教具,学习物理实用技术、观察自然现象、进行生产参观、探索新知识、用实验验证习题等方式,来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组织、表达能力,增加竞争、自主性和开放性意识。在教学策略上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如何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激情;再提供信息,让学生捕捉信息;通过合作交流,包括将自己的分析、推理、猜想、假设等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经过一番冲突和调和的过程达成共识,以确定研究方案及合作方案;再合作探究,寻求结论或解答以及新预测;教师公开各小组研究成果,进行师生评价,进一步补充修正,以完成创新。

7、开展创新教学 创新就是对原有传统观念的怀疑,创新就是对历来陈旧意识的革命。近年来中考物理不少试题在此做出了积极探索,得到较高认可。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住“遵循大纲、教材,但又不拘泥于大纲、教材”的原则,应拘泥与教学大纲,可结合实际适当地进行拓宽。(2)在介绍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实验时,注重对他们实验的设计思想的介绍,展示物理学家的思维过程,启迪学生的创新思路。(3)安排一定的非常规学生实验,如开放性与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完成实验课题的能力。(4)在习题课上结合一些典型的例题和开放型问题,引入多种解题思路方法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另外要把握讲授度,给学生留有思维想象的空间。唯恐知识讲少讲浅,而进行大容量的讲授方法是一堂不成功的教学课。在教学中要通过边讲边议方式,学生自学、安排提问方式,观察、研讨方式等,给学生留有充分思维想象空间,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双边交流达到最佳状态。(5)在教学中,涉及一些在生产、科技及生活中已得到应用的装置仪器,重点介绍其设计原理。(6)在介绍一些近代物理发展史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7)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新发明、新技术及科技前沿知识,介绍近年来一些重大的新科技成果。例如超导、磁悬浮列车、宇宙飞船、激光、计算机、光缆通信、纳米技术、卫星悬绳发电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创造的崇尚,启迪他们广袤的思维和想象。

庐江四中 邢海根

庐江二中

束义福

庐江县教研室 刘典松

第四篇:物理中考命题培训心得体会

中考命题培训心得体会

长春市三十中学 赵德颖

一、命题的依据

中考命题都要依据课标和命题指导思想、以及各地市的《考试说明》统一命制试题,对于试题中要考查的知识点的难易要求、公式的给出都要逐一梳理,命制的每一道试题都不能超过教材的难度要求。因此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我觉得在复习的时候,不同版本教材中有明显差别的地方就不要过细练习了,应该多抓住共性的知识点复习。

二、科学的流程保证试题的质量和高效: 命题的基本流程大致可以分为6个主要阶段:

(1)对照双向细目表和历年考察情况确定考察的知识点;(2)命题组成员分工负责各个大题初步选题;(3)题目的讨论和选定。

(4)根据知识点的分布测评难度,再微调题目;(5)反复读题,校稿确认表达的科学和严谨;(6)定稿交付印刷。

要在短时间内命制一套科学的试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没有一套科学高效的方法根本无法办到,虽然每年都带毕业班,对双向细目表也阅读过多遍,但是从未仔细地去对照研究,分析确定试题的难度和搭配,通过这次的培训后,我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了双向细目表的指导作用,以后我每次不管是学校命题还是地市区的命题,我都习惯性的先做双向细目表确定要考察的知识点和难度,再围绕确定的知识点和难度来选题编题就显得目标性很强了,只有科学的命题程序才能保证命题的质量和效率。

三、高标准选题

选题要通过几轮的讨论、否定、再选题,我充分地体会到了中考选题的高标准。出现过的题目不能要,与市面上的题非常相似的题不能要,理解有歧义的题目不能要,表达不准确的题目不能要,难题繁体陈题不能要。题目不仅要求考察形式新颖,表达准确简洁,还要力求联系实际,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背景,又要力求考察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知识面的广度,可谓是煞费苦心啊!我非常佩服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对历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试题研究透彻,记忆清晰,基本上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也提醒了我,要命好一套高质量的试卷,命题老师的阅历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

四、命题培训对我中考复习的指导作用

参加完了中考命题培训以后我也对自己的中考复习方法和习惯做了一些调整,感觉更加的清晰和自信了。

(一)、重视双向细目表的研究: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双向细目表,只有把它吃透了,在教学中才能不跑偏,不管是应对考试还是自己出试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重视历年来各省市的中考题目的阅读和积累: 多读、多做才能提高中考复习的驾驭能力,多思考才能分析出题目的特点、研究出出题的思路、总结出命题的方向。

(三)、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

中考试题突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物理观察能力,很多题目都是以生活中的事物或者具体事例为背景,考察学生分析数据、读取数据的能力,所以在平时教学和选题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着这一方向来进行考察。

(四)、注重学生的易错点和模糊点的积累:

很多知识点之所以会成为难点,主要是学生在理解和分析上容易形成易错点和模糊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积累,到总复习的时候再加以呈现和练习,我在实际中的做法就是建立“易错本”,将每次作业,单元测试中学生错误率比较高的知识点和题目进行积累,到总复习的时候再改编成册让学生强化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希望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由于能力和水平的问题,我没有能够将我的体会和收获说的非常的清楚,还请各位前辈同仁多多包涵。

中考命题培训心得体会

长春市三十中学

赵德颖

第五篇:物理中考命题培训心得体会

中考命题培训心得体会

本溪市第二十二中学 王坤

一、丰富的资料准备

中考命题的资料准备丰富、全面超出我想象:命题组会给命题老师准备的资料丰富齐全,除了我省各地区使用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以外,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应有尽有,还有一些国外的教材和资料,平时我们在工作中的命题只局限于自己地区所选用的教材,但是作为中考命题的高度必须要兼顾到所有使用的教材版本,在命题的过程中和闲暇之余我大量地阅读了其它地市及国外的一些物理教材,特别是一套德国的物理教材给了我很深的映像和启发,充分的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提醒了自己,若作为一名命题的老师,自己的积累,视野的开阔会直接影响到试题的质量,以后更要加强学习。但是无论地市教材的使用情况如何,都要依据课标和命题指导思想、以及各地市的《考试说明》统一命制试题,对于试题中要考查的知识点在不同版本中的难易要求、公式的给出都要逐一梳理,命制的每一道试题都不能超过教材的难度要求。因此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我觉得在复习的时候,几个版本教材中有明显差别的地方就不要过细练习了,应该多抓住共性的知识点复习。

二、科学的流程保证试题的质量和高效:

命题的基本流程大致可以分为6个主要阶段:(1)对照双向细目表和历年考察情况确定考察的知识点;(2)命题组成员分工负责各个大题初步选题;(3)题目的讨论和选定。(4)根据知识点的分布测评难度,再微调题目;(5)反复读题,校稿确认表达的科学和严谨;(6)定稿交付印刷。要在短时间内命制一套科学的试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没有一套科学高效的方法根本无法办到,虽然每年都带毕业班,对双向细目表也阅读过多遍,但是从未仔细地去对照研究,分析确定试题的难度和搭配,通过这次的培训后,我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了双向细目表的指导作用,以后我每次不管是学校命题还是地市区的命题,我都习惯性的先做双向细目表确定要考察的知识点和难度,再围绕确定的知识点和难度来选题编题就显得目标性很强了,只有科学的命题程序才能保证命题的质量和效率。

三、高标准选题

选题要通过几轮的讨论、否定、再选题,我充分地体会到了中考选题的高标准。出现过的题目不能要,与市面上的题非常相似的题不能要,理解有歧义的题目不能要,表达不准确的题目不能要,难题繁体陈题不能要。题目不仅要求考察形式新颖,表达准确简洁,还要力求联系实际,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背景,又要力求考察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知识面的广度,可谓是煞费苦心啊!我非常佩服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对历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试题研究透彻,记忆清晰,基本上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也提醒了我,要命好一套高质量的试卷,命题老师的阅历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

四、命题培训对我中考复习的指导作用

参加完了中考命题培训以后我也对自己的中考复习方法和习惯做了一些调整,感觉更加的清晰和自信了。

1、重视双向细目表的研究: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双向细目表,只有把它吃透了,在教学中才能不跑偏,不管是应对考试还是自己出试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重视历年来各省市的中考题目的阅读和积累:多读、多做才能提高中考复习的驾驭能力,多思考才能分析出题目的特点、研究出出题的思路、总结出命题的方向。

3、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中考试题突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物理观察能力,很多题目都是以生活中的事物或者具体事例为背景,考察学生分析数据、读取数据的能力,所以在平时教学和选题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着这一方向来进行考察。

4、注重学生的易错点和模糊点的积累:很多知识点之所以会成为难点,主要是学生在理解和分析上容易形成易错点和模糊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积累,到总复习的时候再加以呈现和练习,做法就是建立“易错本”,将每次作业,单元测试中学生错误率比较高的知识点和题目进行积累,到总复习的时候再改编成册让学生强化训练,这样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中考命题培训心得体会

王坤

2012.12

下载中考物理“新材料”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物理“新材料”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语文命题特点

    专家详解2013语文命题—— 一张试卷考五种能力 7日上午,2013年高考[微博]语文科目考试顺利结束,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的形式与内容再度传递着高考改革的积极信号。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分析(精选五篇)

    中考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认识中考作文的重要性: 写作能力是语文试卷中重点考查的部分,既是考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检验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命题:麻城市城东中学熊彦君考生注意:1.第一大题为选择题,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在答案上用2B铅笔涂黑,填在试卷上无效。非选择题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解答......

    物理中考试题及其答案

    2018中考物理的复习,做练习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试题及其答案一、填空题1.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增大__(选填“增大......

    中考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试题特点

    中考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试题特点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考试题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治学科更是以其开放式的命题、开卷式的考试......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命题

    2013年陕西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尚宁芳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

    2014中考小作文命题特点及2015考向预测

    2014中考小作文命题特点及2015考向预测 随着时代的发展,继微博、微信之后,微写作也悄然来到。微写作,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小作文,它具有内容多元、考查集中、字数浓缩等特......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两个转变 (一)由一小一大的复合性作文向单篇作文转变。 从1995年开始,一直到1998年,连续四年都是采用一小一大的组合作文形式,小作文多为或说明、或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