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现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有着许多新变化新特点。与此相适应,在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和改进方式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重视用经济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地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经济利益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本身,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主要依靠经济办法来解决;绝不能凭主观意志,霸蛮用非经济办法去解决经济利益矛盾,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和缓和利益矛盾,反而有可能激化矛盾。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适时调整经济政策,当前尤其要重视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办法,解决好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
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坚持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团结—批评—团结”是长期以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必要继续坚持运用,但它不是惟一的办法。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多样、成因各异,处理矛盾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也没有包治百病的处方,必须注意区别对象、区别矛盾,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手段。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就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长远。标本兼治,综合配套,环环紧扣,发挥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教育的各种综合手段的综合作用。
矛盾是处于经常的运动之中,不能及时地处理矛盾,使矛盾成堆,势必造成矛盾的复杂化、扩大化、尖锐化,甚至计划而造成危机。把握实际,就是要把握矛盾发生、发展的时机,要把握具备了合理解决矛盾的主客观条件的时机,及时提出处理矛盾的方法。
人民内部矛盾是不可忽视的,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那些比较突出的矛盾,有时候不注意就可能当成敌我矛盾来处理。政府要明白现阶段突出的问题是人民对政府不信任的问题,就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一个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政府,才是一个人民值得信赖的政府,要民众信任政府,最好的方式是做出可以让老百姓信服的事情来。
第二篇: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92分试卷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92分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00 52 29
[考试说明]:
1、从一定角度看,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正确
错误
2、干部阶层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
正确
错误
3、专家认为中国公务员的正规待遇偏高
正确
错误
4、社会流动最明显的就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工业、商业
正确
错误
5、企业家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形成的新鲜事物
正确
错误
6、企业家阶层是中国社会阶层中内部差别最小的
正确
错误
7、改革开放缩小了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
正确
错误
8、党和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过程中,也会集中问题和矛盾
正确
错误
9、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正确
错误
10、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两大阶级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正确
错误
11、企业家阶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群体
正确
错误
12、当今社会已经不存在贫富矛盾,只有劳资矛盾
正确
错误
13、目前我国城市主要群体是干部、学生和工人
正确
错误
14、白领阶层的特点是和群体庞大,所受压力较大
正确
错误
15、我国企业家中有50%是中小企业家
正确
错误
16、我国公务员收入水平高于一般企业界和商界人士
正确 错误
17、城市白领的下层被称为“蚁族”
正确
错误
18、新加坡吏治优良的重要原因是高薪养廉
正确
错误
19、当前官民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是属于次要矛盾
正确
错误
20、应当把统筹兼顾作为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
正确
错误 21、1957年,毛泽东同志做了()的重要的讲话,成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指导、认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论十大关系》
《为人民服务》
《矛盾论》
22、一般的国家高级公务员的待遇要达到同处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当中的企业高管阶层的()
50%-60% 60%-80% 80%-100% 100%-120%
23、社科院做了一个专家调查,走访了全国各个领域中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让他们对中国社会现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按严重程度和关注程度进行排序,关注程度最高的是()劳资矛盾
官民矛盾
贫富差距
城乡矛盾
24、新加坡高级干部实施高薪养廉制度,中、低级干部()
也是高薪养廉
薪酬水平一般
薪酬水平很低
收入以奖金为主
25、蚁族群体自嘲叫做()
白领
蓝领
灰领
黑领
26、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为()
10%-20% 20%-25% 25%-30% 35%-40%
27、专家认为如果不考虑城乡差距,只说城市内部差距的话,中国的基尼系数()
低于0.2 高于0.4 低于0.4 等于0.47
28、专家认为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中最重要的是()的问题,直接影响中国和谐稳定
劳资矛盾
官民矛盾
贫富矛盾
城乡矛盾 29、80%以上的中小企业家生活状态()
稳定
不稳定
安逸
富裕
30、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把知识分子归入()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
小资产阶级
31、贫富差距不等于贫富矛盾,后者带有()
社会因素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阶级因素
32、新加坡吏治优良的重要原因是()
制度严格
亲民政府
高薪养廉 国小易管
33、专家认为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特点包括()
社会大流动
关系大变化
财富大增长
身份大改变
社会大进步
34、建国后至1956年前中国社会的阶级和阶层包括()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35、专家认为要研究中国的社会矛盾,应该聚焦于()和大学生等几大群体
干部
老板
白领
农民工
务农农民
36、蚁族群体的特点包括()
大学毕业生
农民工
在城市就业
在城市边缘地带聚集 在城市中心地带聚集
37、城市中影响人们社会满意度的因素包括住房情况以及()
闲暇时间
职业性质
收入水平
职业稳定性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38、专家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包括()
掩盖原则
发展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
高压原则
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39、专家提到缓解人民内部矛盾比较好的经验包括()
杭州市复合主体模式
山东新泰市平安机制
成都综合改革配套机制
河南驻马店平安发展模式
台州温岭民主恳谈会
40、专家认为官民矛盾具有()等特点
连带性
突发性
易控性
复杂性 非暴力性
第三篇:潍坊干部学习网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一、判断题(10 道)
1.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两大阶级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正确 错误
2.干部阶层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
正确 错误
3.专家认为中国公务员的正规待遇偏高
正确 错误
4.企业家阶层是中国社会阶层中内部差别最小的正确 错误
5.党和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过程中,也会集中问题和矛盾
正确 错误
6.城市白领的下层被称为“蚁族”
正确 错误
7.企业家阶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群体
正确 错误
8.当前官民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是属于次要矛盾
正确 错误
9.我国公务员收入水平高于一般企业界和商界人士
正确 错误
10.企业家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形成的新鲜事物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新加坡高级干部实施高薪养廉制度,中、低级干部()
A.也是高薪养廉B.薪酬水平一般C.薪酬水平很低D.收入以奖金为主
2.1957年,毛泽东同志做了()的重要的讲话,成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指导、认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论十大关系》C.《为人民服务》D.《矛盾论》
3.贫富差距不等于贫富矛盾,后者带有()
A.社会因素B.主观因素C.客观因素D.阶级因素
4.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为()
A.10%-20% B.20%-25%
C.25%-30%D.35%-40%
5.专家认为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中最重要的是()的问题,直接影响中国和谐稳定
A.劳资矛盾B.官民矛盾C.贫富矛盾D.城乡矛盾
6.80%以上的中小企业家生活状态()
A.稳定B.不稳定C.安逸D.富裕
7.社科院做了一个专家调查,走访了全国各个领域中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让他们对中国社会现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按严重程度和关注程度进行排序,关注程度最高的是()
A.劳资矛盾B.官民矛盾C.贫富差距D.城乡矛盾
8.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把知识分子归入()
A.无产阶级B.资产阶级C.工人阶级D.小资产阶级
9.新加坡吏治优良的重要原因是()
A.制度严格B.亲民政府C.高薪养廉D.国小易管
10.蚁族群体自嘲叫做()
A.白领B.蓝领C.灰领D.黑领
三、多选题(8 道)
1.建国后至1956年前中国社会的阶级和阶层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官僚资产阶级
E.知识分子
2.蚁族群体的特点包括()
A.大学毕业生
B.农民工
C.在城市就业
D.在城市边缘地带聚集
E.在城市中心地带聚集
3.专家认为要研究中国的社会矛盾,应该聚焦于()和大学生等几大群体
A.干部
B.老板
C.白领
D.农民工
E.务农农民
4.专家认为官民矛盾具有()等特点
A.连带性
B.突发性
C.易控性
D.复杂性
E.非暴力性
5.专家提到缓解人民内部矛盾比较好的经验包括()
A.杭州市复合主体模式
B.山东新泰市平安机制
C.成都综合改革配套机制
D.河南驻马店平安发展模式
E.台州温岭民主恳谈会
6.城市中影响人们社会满意度的因素包括住房情况以及()
A.闲暇时间
B.职业性质
C.收入水平
D.职业稳定性
E.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7.专家认为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特点包括()
A.社会大流动
B.关系大变化
C.财富大增长
D.身份大改变
E.社会大进步
8.专家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包括()
A.掩盖原则
B.发展原则
C.统筹兼顾原则
D.高压原则
E.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第四篇:谈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谈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内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那么,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运用群众的力量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
维护群众权益是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
“注重维护群众权益。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权益问题是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原因。权益是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是行为主体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和享用外界对象以满足主体需要的特殊社会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权益关系具有基础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复杂性。唯物史观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权益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又是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实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日趋复杂。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各种具体权益矛盾难以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由于竞争条件不公平、公共产品不充足、社会管理不到位、有的干部作风不端正等因素,导致贫富差距悬殊、区域发展失调、城乡差别拉大、行业收入失衡、劳资关系失和、医患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增大、干群矛盾突出等。这一切,归根结底在于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切实尊重、充分实现和有效维护,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虽然这些矛盾是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但必须高度重视,下大气力加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激发社会活力、增强人民团结,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更好发展。
维护群众权益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要求。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决定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性和内在一致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按照保证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的价值取向来推动社会进步,从而使社会进步在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中获得不竭动力,让人民群众在社会进步中实现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因此,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将维护群众权益作为执政兴国的根本要求,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首要选择、把群众权益作为优先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事事、处处、时时为群众着想,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富民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更广泛的普通民众。
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是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依法维护群众权益,要求建立法治政府。在现代社会,法的根本职能在于维护保障合法权利、限制规范权力运行。政府权力源于人民,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政府的基本使命。而政府要真正履行好这一使命,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建设法治政府。这就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与此同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应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发展变化,积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正确反映和切实维护不同方面群众的权益;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包括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机制、信访工作责任机制等,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矛盾调处合力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统领作用、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和各类基层组织的基础作用,尤其是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
督能力,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芽状态,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用群众的力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深刻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被打破,在人民内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具体利益矛盾。这些矛盾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经济利益关系矛盾突出。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方面,经济领域是人民内部矛盾最为突出的领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新的利益矛盾还会在经济领域不断出现。二是矛盾成因多元,演变过程复杂。人民内部矛盾的成因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既有决策不够科学的原因,也有贯彻落实上级决策失真走样的原因;既有少数群众对政策方针不了解的原因,也有部分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手段落后、工作方法简单的原因;既有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文明相冲突的原因,也有思维方式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原因。三是矛盾的对抗性有所增强。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的趋势。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同一类利益纠纷的当事人相互联系、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当其利益诉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有可能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使矛盾的对抗性升级。
用群众的力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实践充分证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用群众的力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仅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而且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首先,这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法宝,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也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为此,应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动员和引导群众管理好自己的事情,采取群众普遍认可的规则、手段、方法来解决群众之间的矛盾,增强矛盾解决的有效性。其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依法治国进程不断推进,群众的文化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民主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政治参与意识也不断加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群众的自治功能,实现社会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人性化、科学化,达到自治和他治的协调统一。群众自己解决内部矛盾的过程,就是群众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生动实践。第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在司法工作中体现为: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持续上升;案件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案结事不了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人民法院必须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分动员和运用广大群众的力量,探索建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新机制。
积极构建群众参与司法工作的有效机制。针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应按照“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发展变化,积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更新理念,拓宽思路,探索建立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机制、新方法。要认真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这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打好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实践表明,大量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与基层组织管理不善、基层干部作风不正有关。立足根本,全力保障民生。民生改善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民生工作抓不好,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嘉祥县在工作中牢固树立“百姓至上、民生优先”的理念,正确处理发展与民生、民生与稳定的关系,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标准只升不降、民生工程覆盖面只扩不缩,全心全意抓好各项民生工程。大力实施“水、路、电、气、医、学、房、保”等系列民生工程,认真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把握推进司法公正的着力点
公平与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司法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由于与人们合法的权利和义务密切相关,更是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司法公正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司法公正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当前应主要把握好确保法律法规制定的公正与司法人员适用法律过程的公正这两个着力点。
确保法律法规制定公正。法律法规的制定是否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和要求,是否最大限度地考虑了不同主体的合法利益诉求,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法律法规的制定对公平正义的原则和要求体现得较为充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一大批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婚姻法、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这些法律的制定都是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下进行的,是最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根本体现。同时要看到,我国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比如,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时间还不长,有许多法律特别是程序法需要进一步细化。长期以来,一些人仅仅把程序看作实现实体公正的手段和工具,只强调程序在保证实体公正中的作用,而不承认程序具有独立于实体目标之外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们单纯追求结果的公正即实体公正,不重视甚至忽视法律程序的公正。实际上,程序公正不仅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裁判结果、实现实体公正,而且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蕴含着公平、公正、合理等理念和要求。因此,应继续加强诉讼法等程序法的建设,在全社会树立程序公正的理念。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要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项工作。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必须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新特点的基础上,自觉贯彻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用群众的力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机制。
第五篇:正确认识和处理
正确认识和处理
医疗市场中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的关系
王宝利
刘
敏
建国以来,我们所遵循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并始终按照计划经济的原则去调整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期间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及整个上层建筑都在围绕和指导计划经济朝着自己的目标运转。那时候,我们对于“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行为,不论是理论还是行动,整个态度是明确的,即坚决反对和抵制。但在今天,纵观医疗市场的变革,我们发现,市场经济及医疗市场中所奉行的商品经济原则与党风廉政建设所遵循的党性原则不时发生冲突和矛盾,虽然我们的态度一如既往,但是,我们认识是非的判断标准却变的模糊起来,在实践和行动中也开始感到有些茫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认为其原因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原则的影响和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致使党风廉政建设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且这些情况和问题趋于复杂化。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对这种影响和渗透的认识准备不足,自然也就不能很快做出反应,也拿不出对策来。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医疗市场的现状已经向我们提出这个课题,必须逐步加深对商品经济原则和党风原则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认识,否则,我们医疗卫生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就可能陷入困惑,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一、计划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存有共通之处,商品经济原则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具有双重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到重视,个人的利益居于次要的位臵;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而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关系相比,情况就截然不同。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是两个相对立的原则。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党性原则所崇尚的奉献和牺牲却不能按照价值等量的原则获得补偿。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求的价值判断标准则是注重自我利益;共产党人则是以集体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准则。商品经济原则对党性原则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几方面:首先,市场体制,商品经济可以极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国家能力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加深和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党风廉政建设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其次,商品经济的法则必然要求冲破闭关自守,封建专制的樊篱,呼唤和开辟平等、自由、法制的商品交换通道。市场经济把医疗卫生行业引向市场,卫生行业也只有在市场中才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这就改变了“双轨制”下卫生行业靠拉关系、送人情、争拨款;国家工作人员靠权力、医务人员靠特权,一人公费,全家医疗;药品经销商靠行贿、送红包以达到目的的弊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将不断增强,进而会从根本上动摇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特征——利用公共权利谋取私利行为的社会基础。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政治生活当中,从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于我们长期形成的价值判断标准,其消极影响也就很容易被发现和认识,商品经济的等价性侵蚀党内政治生活,使一些党员,干部的行为染上了功利化的色彩,把职权介入交换领域,进行权钱交易,千方百计捞好处、谋私利,或者是把相互帮助变为相互利用;商品经济追求经济利益的“个性化”诱发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拜金主义”价值观,片面追求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甚至利用职权、行业“特权”吃拿卡要;商品经济的竞争性容易引发违法乱纪行为,在医疗卫生行业中,一些人为了获得盈利不择手段,利用医药供销市场多家经营的局面,用贿赂手段开路,把正常的供求关系、医患关系、党群关系变成了“投桃报李”的金钱关系。利用药品的暴利搞药品促销,医生开方提成等不正之风,这种种不良行为既给医疗卫生行业带来社会负面影响,又破坏了党风廉政建设,也使商品经济平等竞争的原则受到破坏或扭曲。
三、逐步完善医疗市场管理机制,强化卫生行业道德建设,倡导人性化诚信服务,坚持党性原则是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及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面对的将是开放的国际竞争激烈的服务环境,卫生行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确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和经营理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因为卫生行业是代表党和政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窗口,医务人员的职业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所以要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观念,走出“只追求经济效益,不谈社会效益”的误区。逐步完善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并重的管理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明理诚信”就必须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医务人员的思想意识,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卫生行业的医德医风和科学文化建设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它的负面影响也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所以,要引导医务人员依法行医,强化医德修养,自觉构筑反腐倡廉屏障,把握价值导向,形成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医院文化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为本”,树立“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经营理念,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医疗服务中去,用纯真和挚爱的心去为病人服务。倡导医务人员以“一针见血”的精准;“以德报怨”的气度;以“泪水流在心里、微笑写在脸上”的格调,事事“想在病人的心里,做在病人前面”,形成以医院的价值观和医务人员服务理念融为一体具有独特内涵的人性化诚信服务。总之,医疗卫生行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实施长远的诚信服务目标,完善医疗市场管理机制,坚持党性原则,营造和谐医疗环境,倡导以“人性化服务”为品牌的系统工程。
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经济领域必须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讲等价交换,但决不能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这段话告诉我们,必须对商品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引起足够重视,保持高度警惕,决不能把政治生活商品化。同时也说明,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党是政治组织而不是经济组织,如果党内政治生活商品化,党就会蜕变为商团组织;如果党员采用商品等价交换的态度对待人民的事业和整体利益,可以讨价还价,待价而洁,那么党就成了“交易所”,党的宗旨特性就会变质。
商品交换原则是在经济领域或经济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法则,它所调节的是不同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量的交换比例关系。如果在具体的商品交换中,一味讲组织服从,那么就会重蹈吃“大锅饭”的覆辙,如果在具体的商品生产交换中推行无条件的无私奉献,大力提倡“将亏损留给自己,把盈利让给别人”,商品经济也就无从可言。商品生产交换者就会因为缺乏价值等量的衡量标准而放弃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产品更新换代的追求。如果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或者以党性原则替代商品交换原则,无疑都会给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充分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党员,干部积极从事商品生产服务,并努力做出贡献,这本身也就是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奋斗的具体行动。党性原则要求搞好廉政建设,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严禁违法乱纪,走法治道路,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商品交换原则在经济领域中真正得以实现。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来看,坚持党性,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不仅可以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有效地抵制商品经济原则给党内政治生活,给党风廉政建设带来消极影响。当然,我们决不能消极等待,一定要利用现有的条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腐败现象限制在最低程度。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上层建筑里的一项政治性的实践活动,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必然对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制约和影响作用,必然会给党风廉政建设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我们相信,只有认真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惩治腐败,加强党性修养,净化医疗市场中的不正之风,我们就完全能够处理好“促进经济效益增长与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可以预料,医疗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会引起社会经济生活和医疗市场的一系列变革,从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和处理医疗市场中商品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对立统一关系,无论是对党的建设,还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党内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既要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又要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原则,充分发挥商品经济原则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以促进医疗市场的协调发展。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
邮编:063001
200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