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研究方法(简答题)
一、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全面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
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文献资料提供科研选题的依据。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搜集现有的与这一特定研究领域的有关信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系统的评判性的分析。内容包括:该课题前人或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的研究水平,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经验和问题。要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补充,在此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从而进一步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自己的问题。只有了解了有关研究的动态,才能选定最有价值又最值得研究的前沿课题,才能发现前人研究问题所涉及的范围。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研究学术思想和最新成就,了解科研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进行教育研究,必须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不仅可以找到获得课题科学回答的线索,使研究范围内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为更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有说服力的、丰富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之上。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文献资料提供科学研究的有关信息,使研究者充分占有资料,从而避免做前人已解决的问题,重复前人已经提出的正确观点,甚至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二、教育研究中的比较研究法 1)明确比较的目的,选定比较主题。这是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提。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根据研究课题确定比较的内容,限定比较的范围,从而使比较目标明确而集中;第二,按比较主题统一比较标准。比较标准既有可比性又有稳定性。这是比较的依据和基础。2)广泛搜集、整理资料通过查阅文献、调查、实验等多种方法,尽可能客观地搜集所要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有关资料。3)对材料的比较分析这是比较研究的重要环节。从初步分析到深入分析,要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解释、分析和评价。分析时要注意事物间的因果性和全面性。4)作出比较结论最后要通过理论和实践论证所得的结论。
三、实验设计的具体步骤 1)陈述研究的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要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研究的问题及研究假设。2)确定实验处理处理即所要操纵的自变量的变化,一个实验最少有两种以上的不同处理:实验组和控制组 3)列举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群体指样本的总体。要研究小学生能力发展,那么目标总体就是在校学习的小学生。接近总体则是指实验进行的具体单位,场所的样本。实验单位,可以使个人、班级、也可以是一个学校、团体,必须独立接受实验处理并作出反应。关于取样相关问题,已在第七章做过阐述,在此不再重复。
4)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
对因变量的测定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确定所选择的反应变量时是能够提供有关研究问题的信息的;第二是决定怎样进行测定,如何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度量单位及必要的技术手段;第三要考虑测量数值的可能准确度。
5)判定该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因素,选择控制方
法,设计控制过程和预测控制的程度;
所谓无关因素是指在实验研究中除所规定的自变量外的一切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包括外部的、介入的,或主试者变量等。由于不可能做到控制所有干扰,因此要集中考虑会影响实验因变量的主要因素,而对影响不大的因素可不予考虑。
6)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并提出伴随这个设计的统计假设。
四、问卷法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范围收集所需资料,并确定调查对象。2)列出调查问卷所需研究问题的纲要,确定所要搜集的信息和问卷类型。3)围绕主题草拟问题,列出标题和各部分具体项目。4)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项目。
5)试测。从总体样本中出去30-50人为试测样本,以检查问卷表述的方式、项目,内容是否被受试者所理解,并求出信度、效度。
五、运用访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谈话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避免只凭主观印象,或谈话者和调查对象之间毫无目的、漫无
边际的交谈。关键是要准备好谈话计划,包括关键问题的准确措辞以及对谈话对象所做回答的分类方法,也就是说事先做好如下准备:谈话进行的方式,提问的措辞及其说明,必要时的必要方案,规定对调查对象所做问题的记录和分类方法。
目前往往出现的问题是,访谈时总想跳过指定谈话计划这一步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事先准备不充分,因而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一个不愿思
考的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在研究工作中是很难有成功的希望的。2)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
解;要分析被访者能否提供有价值的材料;要考虑如何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另外,在访谈时要掌握好发问的技术,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善于随机应变,巧妙使用直接法——开门见山、间接法、迂回法等。3)关于访谈所提问题,要简洁明白、易于回答;
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问题的范围要适合被访者的知识水平和习惯;谈话内容要及时记录。
4)研究者要做好访谈过程中的心理调控。如,为
了使被访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要善于沟通,消
除误会隔阂,形成互相信任融洽的合作关系。研究者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其中关键是以诚相待,热情、谦虚、有礼貌,有时访问的失败正是沟通不够所致。
第二篇:社会学研究方法(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方法》
——简答题
第一章社会研究基础
1、▲P13:【2012.英语复试笔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定义;
(2)从认识论角度看;
(3)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
(4)从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上;
(5)在研究方式上。
2、▲▲P15:研究的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
(2)研究的实施阶段;
(3)资料分析阶段;
(4)得出结果阶段。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3、看:P23:理论的层次:
(1)宏观理论;
(2)中观理论;
(3)微观理论。
4、(了解)P24: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
(1)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2)解释越精细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3)结构越简练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
5、P25:理论的构成要素:
(1)概念;(2)变量;(3)命题与假设。
6、P35: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社会工作实践更重要,而理论不重要?):
(1)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2)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3)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7、P52:选题的标准:
(1)重要性;(2)创造性;(3)可行性;(4)合适性;
8、P88:测量的四个要素
(1)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它是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务或现象,是我们要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对象。在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测量客体是各种各样的个人,以及由若干个个人所组成的各种脸红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等等。
(2)测量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实际上,在任何一种测量中,我们所测量的对象虽然是某一客体,但所测量的内容却并不是客体本身,而是这一客体的特征或属性。
(3)测量法则,即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也可以说,它是某种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区分不同特征或属性的标准。测量法则所对应的是“怎么测”的问题。
(4)数字和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9、P90:测量层次
定类测量,也称为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定类测量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定类测量的数字特征主要是鞥语与不等于(或者属于与不属于)。
定序测量,也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或者说,定序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不同等级的序列。
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实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定比测量,也称为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定比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个绝对的零点(有实际意义的零点)。所以,它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10、P118抽样的作用
1.抽样作为人们从部分分尸整体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或手段。
2.在社会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的代表的问题。
3.以现代统计学和概率论为基础的现代抽样理论,以及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各种抽样方法,正好适应了社会研究的发展和应用的需要,成为社会研究知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可以说,抽样方法是架在研究者十分有限的人力、财力、时间与庞杂、广阔、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之间的一座桥梁。有了它的帮助,研究者可以方便地从很小的部分达到很大的整体。
11、P162问卷的结构
一.封面信,即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它的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结果保密的措施等等。封面信的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宜短不宜长,短短两三百字最好。
1、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最好还能附上单位的地址、电话号码和联系人的姓名等。
2、要说明调查者的大致内容,即“调查什么”。但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对调查内容的介绍不能欺骗被调查者;另一方面,我们对调查内容的说明,既不能含含糊糊,甚至完全不谈,也不能过于详细的去谈。通常的做法是用一两句话概括地、笼统地指出其内容的大致范围就行了。
3、要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即“为什么调查”。对于调查的目的,应尽可能说明其对于整个社会,尤其是对于包括被调查者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实际意义。
4、要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比如,“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挑选了一部分居民作为全市居民的代表,您是其中的以为。本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并且,根据国家的统计法,我们将对统计资料保密。所有个人资料均以统计方式出现。”另外,还应该明确地说明“本次调查不用填写姓名和单位,答案无对错之分,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在信的结尾处,一定要真诚地感谢被调查者的合作与帮助等,下面是一份实际调查问卷的封面信。
二.指导语
指导语即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有些问卷的填写方法比较简单,指导语很少,常常只在封面信中用一两句话说明即可。有些比较复杂的问卷的指导语则集中在封面之后,并标有“天大说明”的标题,其作用是对填表的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
三.问题及答案
从形式上看,问题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大类。所谓开放式问题,就是那种只提出问题,但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而封闭式问题则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答案。
四.编码及其他资料
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问题中,为了将被调查者的回答转变成数字,输入计算机
进行处理和定量分析,需要对回答结果进行编码,即赋予每一个问题及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编码既可以在问卷设计的同时就设计好,也可以等调查完成后再进行。前者称为预编码,后者称为后编码。
除了编码以外,有的问卷还需要在封面印上问卷编号、调查员编号、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有关内容。
12、P166问卷设计的原则
要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问卷设计要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和索要测量的变量来进行。既不漏掉一些必需的资料,也不包含一些无关的资料。要使我们的调查取得好的效果,设计问卷时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编制什么问题上,还要注意问卷调查中人的因素。要多为回答者着想、多从回答者的角度考虑,尽量为他们填答问卷提供方便,减少困难和麻烦。
明确阻碍问卷调查的各种因素:
1、主观上的障碍。当问卷内容太多,问卷表太厚,或者问卷中需要花时间思考、会议、计算的问题太多时,回答者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当问卷中的问题涉及个人隐私等敏感的内容时,回答者就容易产生种种顾虑;当问卷的封面信对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解释不够时,回答者就可能对问卷调查不重视,缺乏积极合作的责任感,而当问卷内容脱离被调查者的生活实际,或者所用的语言与被调查者的文化背景不协调,或者问卷形式设计得呆板、杂乱时,被调查者就可能对问卷调查毫无兴趣,置之不理,甚至讲问答表弃如废纸。
2、客观上的障碍:阅读能力、语言不通俗易懂、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
3、明确与问答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
(1)调查的目的(2)调查的内容
(3)样本的性质
13、P187当面访问法
当面访问法的主要优点:
1、调查的回答率较高
2、调查资料的质量较好
3、调查对象的使用范围广
当面访问法的主要弱点:
1、访问员与被访问者之间的互动有时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
2、当面访问调查的匿名性比较差
3、当面访问调查的费用高,时间长,代价大
4、当面访问法对调查员的要求更高
14、P198调查研究的主要优点
1、调查研究的方式可以兼顾到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2、其次,调查研究具有比较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这使得其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即描述和概括实物的精确度较高
3、调查研究可以迅速地、高效地提供有关某一总体的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信息,在了解和掌握不断变动的社会现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4、所具有的定量特征和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特征,使得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5、P198调查研究的主要弱点
比如,在探讨和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它不及实验研究的方式那么有力、而在对实物理解和解释的深入性方面,以及在研究所具有的效度方面,它远不及实地研究的方式。限制了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很难深入被调查者的思想深处,很难感受到回答者思想和行为的整体生活背景
16、P198调查研究方式所面临的挑战
一是抽样随机性的挑战
二是自我报告方式的挑战
三是自我报告方式中“说的”和“做的”是否一致的问题
17、P252文献研究的特点
文献研究的优点:
1、无反应性
2、费用低,省钱省时
3、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4、适于作纵贯分析
5、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
文献研究的缺点:
1、许多文献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
2、有的资料是不易获得的3、许多文献资料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形式,因而难以编码和分析
4、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18、P274参与观察法的特点
参与观察法的优点:与其他研究技术相比,参与观察导致研究者把他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于他试图理解的那个社会世界的可能性最小,它常常是在“没有先入之见”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探讨的。因此,它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而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无论是结构式访谈还是自填式问卷),都要求研究者实现决定好一组要求被参访者把他自己关于所研究现象或行为的特定猜想、判断、看法和观点,强加给社会世界;在这种特定的注意力和特定的分析框架指导下得出的很可能是所研究的现象的变形的和曲解的图像。当观察者深入实地、完全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生活中,边同他们一起生活,边进行自己的观察时,他往往能够直接地、真切地感受被观察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机,特别有利于研究者“设身处地”地“理解”被观察者。
参与观察法的缺点:参与观察方法的缺点就想其批评者所概括地:其所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信度(即缺乏可靠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的研究结果也是无法重复的。同时,参与观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敏感性、领悟能力和解释技巧。在参与观察的整个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很大,而很难有比较客观地评价标准。特别是,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参与得越深,其主观情感、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模式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他在看待、分析和解释人们的行为时丧失客观性、中立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程度也就越深。
19、P277进行无结构访谈的特点
1、访谈前,要对访谈的主要目标和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明确地认识。
2、访谈前最好能对被访者的各方面情况和特征
3、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应该以被访者方便为主要原则
4、访谈时,开场白一定要说好
5、开始访谈是一种真正的艺术,全部资料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在这方面的表现
6、掌握正确的记录方法
20、集体访谈
集体访谈也称为座谈会,它是将若干个访谈对象集中起来,同时进行访谈的方法。集体访谈的最大特点是,访谈中不仅存在着访谈员与被访者之间的社会互动,同时还存在着不同个被访者相互之间的社会互动。要成功地组织好集体访谈,要开好座谈会,访谈员就不仅要掌握好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而且要组织和引导好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这就要求访谈员有更熟练的访谈技巧及组织会议的能力,正确地面对多个被访者。
一次集体访谈的参加人数通常以5-7为宜,最多不要超过10人。同时,应该注意P
第三篇: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简答题汇总
查找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即检索文献的方法。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只能根据已知的线索或主观判断按图索骥,向个人咨询或到有关单位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到专门的图书情报机构(图书馆、情报所等)或互联网去查找,其检索方法也相对复杂。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后者是更为常用的检索工具。目前,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在互联网上查找文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网站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查找。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几种方法交叉采用,叫做综合查找法,也叫循环查找法或分段查找法,即将检索工具查找法、计算机查找法和参考文献查找法结合起来,循环查找。
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看,观察法有哪些类型?答: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
定量研究:是指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如果不能进行普查,则应当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时,定量研究必须有一定结构,能对调查过程、调查方法和调查技术实施严格控制,对调查结果能够进行量化。定量研究具有科学讼客观性的特点,调查结果更为细化。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
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人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但不够深人,看到的多是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所获得的也多是感性知识。它比较适用于对某些公共场所或某些公众活动中人们行为和表现的观察。
观察误差是怎样产生的?如何看待观察误差?答: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在观察者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观察者的社会价值取向。第二,观察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第三,观察者的能力、知识与经验。第四,观察者的心理素质。第五,观察手段。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被观察者的反应。第二,人为的假象。第三,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任何观察都会有一定的误差,而观察误差的大小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很大影响。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
简述调查报告撰写的步骤。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2)精选素材。(3)拟订提纲。(4)起草报告。(5)修改定稿。简述调查报告撰写的步骤。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2)精选素材。(3)拟订提纲。(4)起草报告。(5)修改定稿。简述调查资料分析。答: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定性分析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定量分析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一分析。
简述概率抽样的类型及其含义。答:概率抽样依照具体抽样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
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3)分类抽样。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或集体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这些群体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5)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
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工作内容。答: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答: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社会调查中,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都应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干扰。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实践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抽象过程。伦理道德规则,是指使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使调查更加人性化,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
简述探索性研究。答: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简述问卷的基本结构。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请指出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都有哪些?答: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即调查研究单位大致可分为八类:个人;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
社会调查研究的墓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答: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
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类型?答:根据不同的要素(目的、时序、范围、性质等)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2分)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依调查的性质,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
社会调查研究中有哪些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答: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
社会调查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怎样的?答: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也叫逆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
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
什么是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完成它们的关键是什么?答: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成这类观察的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人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完成这类观察的关键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什么是对照组实验?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答: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由于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
为什么说文献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答: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人手,以使调查目的更为明确和有意义,使调查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新颖。即使进人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诸如问卷法、测量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主要功能就是搜集资料,对它们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则是用一些通用的专门方法来完成的。文献法却不然,它可以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其次,文献法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文献搜集、摘录信息、文献分析三个环节。
文献搜集:广义的文献搜集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狭义的文献搜集则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中文献法所使用的是狭义的文献搜集概念。文献法的实施是从文献搜集开始的。文献搜集的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和文献搜集两个环节。文献检索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三种。文献搜集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
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答: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着重在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就是把在精读中确认的有价值信息记录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
问卷的问答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答:有三种类型。(1)开放型。(2)封闭型。(3)混合型。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指标与所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变量值的相关程度。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特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对测量效度的检验很重要的是对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检验。检验效度的方法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
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资料的收集工作往往是通过样本来完成的。样本的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和说明总体。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答: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设计问卷是根据前期工作的结果,按照一定的原则,认真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这项工作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选择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难易程度,针对调查总体的不同情况,对调查对象加以认定,努力选择最适合的、较单一的社会群体。至于调查对象的数量,如果总体规模不大,则可把它的全部成员都作为调查对象。如果总体规模较大,则可用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采取何种方式对问卷的回复率有重大影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提高问卷的回复率。回收问卷首先必须作到前面提到的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等工作。此外,还应注意: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尽可能通过宣传,增加调查的吸引力;对问卷的回收进行主动的追踪;认真研究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现象,采取必要的后续措施。还必须认真审查每一份问卷的质量。
资料分析:它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
第四篇:教育研究方法
谈谈你对教育研究方法的认识。
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教育研究方法不同类型。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二)质性方法
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六)文献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第五篇:教育研究方法
非正式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选题
现行的物理教育采用的多是终结性评价, 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在一段学习过程结束以后给予评定, 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而非正式评价正好能弥补这个缺点。非正式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 将非正式评价融合在物理教学中, 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并根据学生的需要,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并把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态度、建议等反馈给学生, 及时帮助学生调节、改进自己的学习。可见,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非正式评价, 可以优化物理课堂的教与学。
第二部分:研究框架及研究问题
近年来,受到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学术界对教育、语言、学习和认知等概念所采取的观点跟以前有所不同。大家不再视教学为传输,而以其为互动,也不再视学习为被动地接受,而以其为主动地建构。传统的正式评价的非人性化、脱离教学情境化等缺陷,日渐受到各界的注意。纵观世界各国近年来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强调评价在教学中的甄别、选拔功能,而且更强调它对教学过程的诊断和反馈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
一、建构主义科学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教学不是传递科学知识的过程,而是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什么,更可贵的是要让学习者感受到什么;知识的意义不能直接传递,对知识的感情就更不能传递了。教师不只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在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了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辅导、提示、点拨、帮助、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建构活动。
二、建构主义评价观对非正式评价的启示
1.评价应重视过程性。建构主义强调先前知识经验对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强调在评价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随时掌握学生的先前知识经验,从
而更有利于新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同时,建构主义强调评价应该侧重学生在一段学习过程中思想的转变与发展,知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程度。因此,建构主义重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2.评价应建立在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强调,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通过简单“去情境”的对抽象概念的考试是无法真正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要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就应该将评价置于真实的场景之中,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应用能力。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1.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要求
2.当前中学物理学生评价中的问题
3.非正式评价的兴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2.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一、国外有关非正式评价的研究
二、国内有关非正式评价的研究
第三章非正式评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科学教学观
二、建构主义评价观对非正式评价的启示
第四章 中学物理教学中非正式评价的现状调查
一、调研工具的编制
1.问卷的编制
2.访谈提纲、观察提纲的编制
二、调查实施
1.调查对象的确定
2.调查的实施过程
三、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第五章非正式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非正式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非正式评价的方法
2.中学物理教学中非正式评价的特点
3.学生对非正式评价的看法
二、非正式评价研究对物理教育的启示
第六章研究总结
1.研究的主要成果
2.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问题:
1.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非正式评价的方法有哪些?效果如何?
2.中学物理教学中非正式评价的特点有哪些?
3.非正式评价研究对中学物理教育有什么启示?
第三部分:收集数据方式
一、访谈法
选取嘉峪关市某普通中学中男、女物理教师各五名,选取时另外考虑了他们的年龄、教龄以及所教年级。
访谈提纲:
1.您认为什么是非正式评价?
2.在日常物理教学中,您常用的非正式评价的方法有哪些?能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法方法简单地说一下吗?
3.您觉得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非正式评价有哪些特点呢?
4.这些特点对您有什么启示吗?
5.您觉得非正式评价研究对中学物理教育的作用在哪?
6.基于非正式评价对物理教育的作用,您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注意些什
么?
二、观察法
观察法一是应用于访谈的过程中,二是应用于真实的课堂观察;均做为对访谈的补充。随意从每个年级各选取一节物理课进行观察。
观察提纲一:
1.该学校中教师、学生的精神状态;
2.受访老师的性格、脾气及行为举止。
观察提纲二:
1.所选班级的教室环境及布局;
2.所选班级中学生的整体情况,如学习氛围、总人数、男女生人数;
3.课堂进行中老师采用的非正式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具体在什么时候用、如何使用?学生的反应如何?评价效果如何?
三、问卷调查法
1.调查对象选取
随机选取该学校中任意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
2.问卷的编制
问卷的编制主要涉及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效果及学生对评价的看法。其中,有关调查评价方法的问题有:
1.日常教学中,物理老师经常和我们有交流和互动;
2.物理老师经常以提问的方式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
3.讨论问题时,我经常进行自我评价并对他人进行点评。
有关调查评价效果的问题有:
1.物理老师对我的看法启发我审视自己;
2.有时候,物理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能够对我产生影响;
3.当老师对我的表现进行评价之后,我更加积极的学习。
有关调查学生对评价看法的问题有:
1.我重视物理老师对我的看法;
2.我觉得非正式评价能让我更轻松的学习物理;
3.我希望物理老师给我更多的关注和反馈。
第四部分:反思
看到这个问题,我才意识到这门课程已经即将结束,回想这一学期里自己的表现,确实值得反思,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一开始,这门课程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主要原因是:我一直以为专业硕士是为培养高级的一线教师,我们只需要学习、锻炼如何讲好一节课而已。所以忽视了有关研究方法的学习。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发现,实践还是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掌握了更深更新的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我研究的题目是《非正式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最初的研究设计相比,我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有所进步。现主要介绍一下完善、修改、改进的地方。首先,根据研究题目我查找了更多的文献和书籍,对相关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进行了分析、整理。其次,通过认真思考,对自己的研究问题也做了比较大的修改,使自己研究的目的更加明确。接着,我阅读了有关研究方法的书籍,对质性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对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数据收集方法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最初研究设计的数据收集方法等做了修改。最后,我大概整理、分析,列出了论文大体的研究框架。由于能力和时间有限,论文做的还不是很好,存在很多问题,希望老师能够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