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政治导学案: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新人教版必修4)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 一·探究
探究点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他死后,崔钰作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曾开。”并指出他是良马,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
“只有在突破自我关切的瓶颈,进而关切全人类的福祉时,人生才算真正开始。”
——马丁·路德·金
l.议一议: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什么?
2.想一想:马丁·路德·金的这句话表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点二正确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
3.“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有人认为,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首要条件。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4.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做
“蚁族”。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仅北京
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既然大城市不好生存,为何不回家乡去?
“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这句话道
出了大部分“蚂蚁”的心声。
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蚁族”群体如何更好地
实现自身价值?
二·知识网络结构
三·考点诠释
考点1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①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
②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③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
③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引。科学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对社会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可以帮助人们明辨是非,鼓舞人们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奋勇前进。
【例题1】 “权为民用,纵然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考点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判断人生观、人生价值选择是否科学的根本依据。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观的基本问题,人生价值就是从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都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时练习二十五
1.马克思说:“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这句话直接表明()
A.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B.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C.人的本质力量是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D.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易卜生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③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先实现自我价值 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在每一位教师身上,都有一种创造性的思想火花,它能熊熊燃烧起来,而在一些人身上,却是奄奄一息,就要熄灭了”。上述材料说明()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己的主观努力③具备了主观条件就能实现人生价值④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努力奋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2011年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颁奖,并向他们表示祝贺。这说明()
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统一的B.劳动着的人是最伟大的人
C.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
D.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大多数人的利益
5.某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不要问父母和长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对父母和长辈做了些什么;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社会与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但要问自己为社会与国家做了些什么。”该倡议体现了
()
①有价值的人生不考虑个人利益②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实现的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一个80后女孩在参观了“百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全国劳模张秉贵曾经工作过的北京百货大楼后说:“一个人要有所追求。”她的父亲感慨地说:“尽管我和女儿对人生的理解不尽相同,而‘一个人要有所追求’则是共同的看法。”这里的“一个人要有所追求”是指()
A.坚持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B.在实践中自觉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真正统一,实现人生价值
C.学习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D.追求美好未来,追求幸福生活
7.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从对孤寡弱残人士的照顾到城市交通秩序的维持,从法律援助到心理咨询,无不出现他们辛勤的身影。志愿者们用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人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
A.①②④B.①②②C.①②③④D.①②
8.20ll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温家宝总理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这启示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④到农村就业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2011年8月24日,在黔江区濯水镇蒲花河畔,年仅20岁的土家族小伙子张武松,为救溺水的工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舍命救人的英勇事迹,在当地流传,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震动和无限敬意。人们在网络上迅速掀起了一番“值不值得提倡”的探究和思考。
从哲学角度来看,你认为“值得提倡”还是“不值得提倡”?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题答案:
【例题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实现的理解,以及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对联告诫人们不要只考虑个人,应为大众办事,从人生价值的角度看,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本课知识结构
课时练习二十五
1——8CDDABBBA
9.值得提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 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张武松的救人壮举就是对社会的贡献,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第二篇:生活与哲学学案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从创造的角度来看
1、为什么说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2、为什么说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是从实现的客观角度来看的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正确认识和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三、怎样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是从实现的主观角度来看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公安一级英雄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多位亲人在地震中不幸难,但她依然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她表示要用救助他人来告慰亲人。她说:“孩子没有了,我们爱其他的人吧。纪念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着的人一起战斗。”由于几天的劳累过度,被送到了医院,但一醒过来,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点。
1)材料中蒋敏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人生价值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
3)如果我们要拥有幸福的人生,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探究二:
材料一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他死后,崔钰作诗:虚负凌云万丈才 一生襟袍未曾开。并指出他是良马,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
材料二: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材料三:中央台《聚焦80后》:80后的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80后的人多数是独生子女,人们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自私、任性、责任心弱个性张扬„在四川灾区,在奥运赛场,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无私、坚强、乐观、奉献。80后的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创属于于自己的未来!
阅读材料合作探究问题:
(1)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什么?
(2)雷锋同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3)结合材料三谈一谈,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个性发展?
探究三:
材料一: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的翟志刚被授予“航天英雄”的光荣称号。谁又能想到从神五到神六,“人气”极高的他两次入选梯队,却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他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从思想上、心理上、技术上时时做好准备。时刻在向人类生理的极限挑战,在磨练中摔打自己,锤炼自己的勇气。翟志刚终于在第三次入选载人航天任务梯队,最终登上飞向太空的“神舟”。
材料二: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
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不能补。”
(1)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看,翟志刚的成功之路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当堂达标】
要求:限时5分钟内独立完成1.有位哲学家说过,生存是一种伟大的使命,每一个人都不是“法定幸运的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奋斗使生命更具有价值。一个幸运的人应该是经过奋斗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这说明()
A.经过奋斗,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强不息,奋力拼搏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他们伫立在悬崖边指挥交通,18年来,“国内最险公路”从未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是“司机的亲人”,是网友心中的“最牛交警”。他们,就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矮寨中队的交警们。矮寨交警的先进事迹表明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④社会价值是由个人努力程度决定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可见,要想获得有意义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就要不断提升个人的境界。这表明
()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劳动与奉献
B.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C.应当在不断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D.只有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4.大学毕业后,王万青自愿来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43年来,王万青多次放弃了回上海的机会,始终如一地坚守当初立下的誓言,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这主要说明()
A.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坚持个性
B.社会提供的艰苦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因素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信念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5.“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是伟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今天,这句话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成功成才仍有重要的启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①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②必须依赖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③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④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A.①②③
C.①②④B.①③④D.②③④
【课后练习】
要求:限定时间9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一.选择题
1.“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肯定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时当地的社会存在出发,提出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总是在目标实现后,又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人生价值就是这样在不断地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实现。”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对理想的不断追求是人生价值实现的精神动力
B.理想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理想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D.理想对人生有重要意义,是人生前进的方向
3.李商隐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李商隐死后,崔珏曾作《哭李商隐》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并指出李商隐这匹“良马”腿脚屈曲,步履维艰,是因为不遇其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提高自身素质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4.“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励志歌《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是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5.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教授,呕心沥血24个春秋,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国宝”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事业,获得了“熊猫爸爸”的美誉。张教授的事迹表明
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
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
二.非选择题
6.最近,“美人”频繁闯入公众视野,让人惊喜连连。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人,而是人们心目中的“最美”——“最美女孩”“最美妈妈”“最美奶奶”“最美大学生”“最美农民工”„„他们原本都是平凡百姓,因为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所显示出来的勇敢和大爱,让人们深深震撼和感动,由此赢得了“最美”称号。平凡百姓的“最美”善举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给被救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
结合材料,说明作为青年人你应该怎样向“最美”的人学习,实现人生价值。
【体验高考】
1.(2011·重庆文综)2010中国公益人物L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
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心态
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
2.(2011·四川文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③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
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一定的社会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三篇: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学习目标
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讨论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回报社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砥砺自我,铸就人生辉煌。
课前预习案
详读教材,勾画并理解记忆,知识成串,标注疑问。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自查组内互查老师抽查
知识梳理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1、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1)人只有在__________中,才能创造价值。
(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__________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2、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①只有正确处理__________与社会、__________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在__________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②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___、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________________。①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_________自己能力的过程。②个人素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素质、道德素质、_____________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__________信念,需要正确____________的指引。
合作探究案
材料一: 课本102页中间部分
材料二: 如果离开了劳动、创造、奉献,作为单纯个体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真是十分可怜。如果仅就一个人的肉体而言,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计算:脂肪可制造肥皂7块;石灰最多粉刷一间小屋;碳可制造20磅焦炭;石磷可制2200根火柴;铁可制一枚英寸的铁钉;还有一匙的硫磺和一两重的金属。这种种物质的价值加起来,也就几十元而已,然而,当我们把个体的人放到社会中去看,放到他的劳动、创造、奉献的过程看,人则可以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远远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思考:(1)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并说出理由。
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做“蚁族”。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既然大城市不好生存,为何不回家乡去?“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这句话道出了大部分“蚂蚁心声。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蚁族”群体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1.“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一刻。”这句经典语言出自魔术师刘谦之口,观众在目瞪口呆中享受了魔术的魅力。刘谦的奇迹基于社会和他人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源于他对专业的热爱和执迷、刻苦训练和天赋。刘谦奇迹的创造说明()
A.意识的能动性决定客观事物的发展 B.天赋决定人的发展
C.个人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D.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4.许多党员干部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仍然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们用忘我的劳动来驱散内心的痛苦,用对群众的救助来弥合失去亲人的创伤。他们的先进事迹表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实践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做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
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
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①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②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③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 ④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肖志国由一个儿时捕捉萤火虫、怀揣无限遐想的孩子,历经求学苦读、艰辛探索,研发出第一代性能稳定的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成长为发光材料专家。他的发明被誉为世界自发光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实是理想的必然结果 B.现实是理想的发展方向 C.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 D.理想在奋斗中变为现实
9.“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知也。”上述材料表明()A.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打破成规,敢于创新
6.“感中国2013人物” 别是:默默奉献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35年前仆后继、追逐梦想的 “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为群众服务的道德楷模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村官段爱平;最美教师,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身患重病,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为子女筹学费的慈母姚厚芝。此外,中国载人航天十周年的中国航天员群体获得了集体奖。
从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介绍的感动中国人物,被观众称为中国人的一部精神史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顽强拼搏,以其感人的实际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感动着中国。
请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说明感动中国人物为什么会感动中国?
第十二课第三框参考答案
训练案 1~5.DAADC
6.(1)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感动中国人物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4分)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感动中国人物凭借其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了自我价值。(4分)(3)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时,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感动中国人物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4分)
(4)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感动中国人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实现了人生价值。(4分)答案:(1)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有多种途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2)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蚁族”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蚁族”群体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第四篇: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4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doc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一、选择题
1.2015年3月2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像邹碧华那样甘当“燃灯者”。邹碧华是上海高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他心怀“坚持公正司法,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向社会传递了法官的“亲民形象”。国人的传统理念中的遇事“求官求人”做法,现在更多地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纠纷。这表明()①应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不同的实践方式 ④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2.2015年2月27日,“感动中国2014人物”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使广大观众心潮涌动,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只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就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②每个人都应为社会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③青少年要积极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首先看他对社会的物质贡献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3.“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这首诗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①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取决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4.“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
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心态 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
5.在湖北襄阳,蜿蜒的汉江边上,有一支上千人组成的义务救护队,13年来,秉承着“水上救援、不收钱物、出现意外、后果自负”的原则,默默守护在汉江之畔救护溺水者,他们携手为市民编织了一道安全防护网……这启示我们()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是否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 B.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C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6.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要求我们要()A.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C.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7.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黄旭华的先进事迹说明()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选择 ③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④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8.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这表明()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 ③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9.作为新兴群体的社会工作者是一群有梦的人,他们中很多人放弃优越的待遇,投入收入不是很高的社会工作,他们的热情和努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这表明()A.人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较高的个人素质 C.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享受者
D.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0.“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这是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孙丽娜的颁奖词。这启示我们()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③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④卓越的能力是创造卓越人生的前提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11.近期,中央电视台和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在新闻节目中开辟了“凡人善举”栏目,报道我们身边一些普通人的“普通事”。这些原本散布民间、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让广大观众心潮涌动。这表明()
①为社会作出贡献就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②每个人都应为社会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③一个人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就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得到众人的肯定才有意义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12.2015年1月,于敏荣获2014国家最高科技奖。他为我国氢弹研制隐姓埋名三十年,为中华民族揭开了氢弹的技术原理。于敏的事迹启示我们()A.人生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认可 B.实现人生价值要提高个人的素质 C.奉献社会是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D.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二、非选择题
13.“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国自古以来非常注重良好家风的传承。家风强调仁孝清廉、耕读传家、积德行善、克勤克俭……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给子孙带来“修身齐家”的良好教育,也带来“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和使命。在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传统家风的传承也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有人把感恩、平等、宽容等理念融入其中,增添时代气息。
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时下中国道德的力量正在强劲涌动着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伸臂去接坠童的“最美妈妈”,护在伤者身前挡住车流的“最美女孩”,不收盲人出租车费的“最美的哥”,放弃了学校期末考试去北京义捐骨髓的“最美大学生”……他们的义举不仅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也诠释着人性的真善美。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创造“最美”人生。
答案
1-12
ACCDBD CACACC 13.①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正确选择人生道路。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家风带世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④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坚持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4.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我们青年学生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第五篇:高中政治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政治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
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清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认识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个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勇于战胜自我。【学习重点】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学习难点】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Ⅰ 预习案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1.社会提供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1. 2. 3.预习自测
1.十万大军,一张“名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用激情和责任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用志愿行动为当代青年引领了生活时尚,也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这说明()A.奉献社会的目的是彰显自我价值 B.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该考虑个人价值 C.要在奉献和创造中实现个人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2.为世界奉献一场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
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3.青岛有个“微尘”,数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每次都不留真姓名。他(她)总是以平常心对待社会的赞誉,一贯以低姿态回避媒体的追寻,却一次次向需要帮助的人们献上爱心、伸出援手。这给我们青年学生的人生启示是()
①实现人生价值并不排斥追求个人利益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要在为社会、为人民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要仅仅依靠人民群众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经过4年沉默,中国男子体操队似火山爆发,一举夺得29届奥运会团体冠军。不知有多少无名英雄默默无闻的付出,才圆了中国体操男团的冠军梦。这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社会所提供的客观条件 C.个人的艰苦奋斗 D.自己的坚定信念
我的疑惑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解决。Ⅱ 探究案
探究一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二活者,那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想一想,为什么奋不顾身地工作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探究二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有一位科学家:“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罢,首先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要把一切献给党!”同事根据他的理论和实验的数据整理出多篇论文,并经他反复修改,他的名字总署在最后;单位进口的先进设备,兄弟单位派人来学习,他毫不保留地让人观看;他为外单位同行提供大量的科研资料,无私地帮助他人工作。“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这句话包含了什么道理?这位科学家是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探究三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她,是不幸的,出生九个月得病,周身瘫痪,历经大小三十多次手术,只能靠固定在体内的三根钢棍支撑身躯,时时都在忍受痛苦的煎熬。
她,是坚强的,从糊墙报纸上学认字,用头和手配合练写字,刻苦钻研,求职求是,自谋生路,乐观豁达,用微笑面对每一天。
她,是非凡的,全身心地奉献于他人与社会,以超人的毅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被誉为“心灵天使”。她说:我生命的遗憾太多了,我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那些有条件享受生活的人过得更幸福、更美好。
她的成功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人生价值的实现除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外,还需要买哪些主观条件? Ⅲ 检测案
一、选择题
1.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这表明()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 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传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幅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引导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3.“生不逢时”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所包含的哲理是()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和家庭环境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D.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4.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作“志愿者”,从对孤寡弱残人士的照顾到城市交通秩序的维持,从法律援助到心理咨询,无不出现他们辛勤的身影。“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人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人生价值就在于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有些人有优裕的物质生活,行有豪车,住有豪宅,吃的是山珍海味,但他们并不觉得幸福和开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人的欲望无穷,无法满足
B.物质生活是次要的,人的精神生活更重要 C.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D.离开劳动和对社会的奉献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
6.教育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唤起人们的潜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重要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这说明()①个人活动决定社会的发展 ②人在社会面前是消极被动的
③社会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的价值的基础 ④提高个人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7.已故文坛泰斗巴金曾今说过:“如果你在自己身上找不到快乐,你就到人民中间去吧,你会相信在苦难中仍然有着欢乐。”他还谦逊地说过:“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我的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感情。”11年来,巴金老人以“李尧棠”的本命为希望工程捐款56万余元。材料蕴含的人生哲理是()
A.苦难和欢乐只是一种个人体验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C.个人对社会的精神贡献大于物质贡献 D.主观因素决定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 8.高尔基说过:“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破事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样强调的原因是()A.时间能决定认识 B.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非选择题
目前,全国的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来小打小闹的木雕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小杨也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