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xx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座现代化、崭新的新城拔地而起。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鼓楼街道办事处成立四年来,围绕加强城市管理,突出服务主题,不断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确立了“一个保障,三个体系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即:以加
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使街道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发挥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全面推进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积累了有益经验。
一、辖区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鼓楼街道把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作为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一是社区社会组织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09年3月,辖区社会组织总量已近300个,其中社会团体266个(老年、残疾、关心下一代、养犬自律、计生、象棋等各类协会130个、文体队伍64个、志愿者活动站41个、义务巡逻队3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4个。二是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如社区居民文体组织,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挖掘、培养特长人员923名,全街道县级文体品牌队伍发展到38支。三是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整体影响力日益增强。社会组织在促进辖区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参与公共管理、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中,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要求,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2008年,鼓楼街道围绕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以社区商管协会建设为试点,开始了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1、辖区基本情况和问题:鼓楼街道地处县城中心区,辖区面积13.06平方公里。下辖24个社区居委会(其中3个居委会尚在筹建中),设有基层党总支11个,党支部52个,党员2365名。辖区实住居民43164户,125297口人,有驻区行政事业单位169个,中小学校11所,二、三产业活动单位4598个,从业人员25333人。2007年11月,街道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城市部件、社会治安纳入网格得到了有效管理,而对辖区新经济组织(商户)的管理还是多头管理,各管各的,谁都管谁都管不好。存在商户缺少利益诉求渠道,一些商户缺乏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现实问题,2、社区商户管理协会的成立。为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找准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在辖区经济组织(商户)管理工作上的结合点,解决社区商户不好管理、缺乏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现实问题。首先,街道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入手,在车站路南区尝试成立了社区商户管理协会。协会的性质是辖区内从事商品交易、食品生产及加工、餐饮、娱乐、中介、房屋租赁、医疗、老年服务、维修及其它服务等活动的公司、企业和从事上述工作的个体工商户组成的社区自治组织。协会受鼓楼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指导,其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协助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相关职能部门及社区居委会做好商户管理工作,维护会员(商户)的合法权益,教育会员依法经营、规范从业,积极维护市场秩序、社会秩序,培育商户的社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开创共驻共建、部门互动、齐抓共管、合作双赢、健康文明、顺应民心、科学和谐的社会建设新局面。协会组织机构设会长1名、副会长若干名、理事若干名。会长由居委会主任担任,副会长由工商、公安、城管、卫生监督等职能部门管片人员和有较大实力、影响力的商户负责人担任,理事按区域推选支持协会工作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商户出任。协会下设管理员若干名,由社区各类协管员担任,弥补协会在管理上的人员不足。
其次,加强对社区商户管理协会的指导,规范商管理协会工作。街道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了街道负责领导和具体工作责任科室,多次到社区指导商户管理协会建设,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社区协会工作。车站路南区商户管理协会成立后,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按照管理、协调、服务的工作职能,以服务工作为切入点,寓管理、协调于服务之中,通过管理员、理事、副会长、会长及各种例会及时了解、主动征询会员意见,畅通了会员利益诉求渠道。为便于管理,协会对辖区会员信
第二篇:当前社会组织管理问题与对策
当前社会组织管理问题与对策
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已迈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问题与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部分地区和部门尚未认清社会组织对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还存在“宁肯不干事,也不要出事”的观念;有的认为社会组织是群众自娱自乐的组织,主动愿意转移给社会组织购买的服务项目不多;有的将社会组织当作政府职能转移的“二传手”,指定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影响了公平竞争;有的忽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量的培育,在日常监管中,未能及时督促推动社会组织成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二)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在行业协会脱钩、领导兼职、党建工作、税收優惠、执法监管等领域的政策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执行政策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对承接的单位、方式等还缺乏具体规范;社区、服务对象和社会组织缺少直接参与需求项目制定的途径;社会组织退出操作性法规有待完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保障制度还需完善。(三)资金扶持力度不足。
现有发展资金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范围和深度有限,社会组织可持续的乏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时,还存在轻视草根社会组织的现象,影响了公平竞争环境和草根社会组织发展。部分地区和部门对现有扶持资金还缺乏统筹合理的利用,资金要素保障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办法举措不多,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资金瓶颈”有待下大力气突破。(四)平台建设仍需规范。
各地在社会组织孵化器建设中,普遍存在重“推广”、轻“评估”的现象,盲目宣传推广,缺乏对实体孵化器运营状况的评估,孵化器“空壳化”问题较为突出,功能作用发挥不理想。孵化基地建设运行标准还需加快进度出台,政府、孵化器和入驻社会组织之间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比较明显。(五)监管评估还需完善。
监管评估的主体力量还需加强,没有充分调动整合社会公众、捐赠方、组织内部、服务对象以及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管评估,监管评估“面窄”“量小”,效果不明显。监管评估方式单一,只注重传统做法,忽视了对监管评估的探索创新,日常监管工作量大、人少,疲于应付,致使有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及时解决,对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违规行为的查处比较困难。(六)结构类别有待优化。
从领域看,在已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中,从事教科文卫体及经济行业性的多,社会治理服务专业性组织的少;从规模看,人数和业务量小、影响力小的社会组织多,规模并富有特色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少;从活动看,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等普遍化服务多,高层次、人性化、本土性的服务少。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制度体系,完善规划布局。
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前瞻性。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网络,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建立“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要尽快编制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总体规划,形成“短、中、长”详细规划,明确各阶段重点,确保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持续健康推进。(二)加强监管评估,引导规范发展。
要坚持以评促建,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规范、多元主体参与的监管评估体系,坚持第三方评估机制。要严格年检、年报、项目抽查审计等监管环节,要充分发挥监管评估和退出机制的倒逼作用,积极鼓励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措施,促进社会组织自觉规范内部管理,完善组织机构和制度章程,实现自主、自律、自强发展。(三)抓好队伍建设,提升保障能力。
要加强登记管理机关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配置,把懂专业、想干事、作风好的同志充实到队伍中去,配齐配强工作力量。要积极引导和规范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对社工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努力提高社工的薪酬待遇和福利。要建立社工能力提升动态可持续机制,开展常态化的实务培训,提升能力,更好服务群众。要改进社工选拔录用机制,给予基层政府更多自主权,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工作需求。(四)规范平台建设,强化功能定位。
要加快出台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运行标准,明确孵化器功能定位及运行评估等规范,理顺政府、孵化器和社会组织之间关系,有效解决入驻社会组织过度依赖政府资源,自身业务技能建设缺少动力等问题,增强社会组织自主性。要创新孵化器运营模式,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孵化器建设和运营评估监管,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运营评估监管新模式,不断释放各类孵化平台生机活力,持续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五)加大资金扶持,拓展筹资渠道。
要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规则,尊重市场规律,完善购买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供需有效对接,及时落实购买服务资金。要积极探索公益创投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金融信贷、公益组织之间联动合作机制,增强社会组织造血功能。要大力引导社会力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鼓励社会组织通过联合劝募等方式拓宽筹资渠道。(六)加强党建工作,发挥核心作用。
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由组织、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等部门组成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健全党建工作网络,实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不断提升社会组织自我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第三篇:廉租房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廉租房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
策(1)摘要:“房价高、住房难”已成为困扰中国居民的三大难题之一,住房困难说明我国当前的住房制度存在缺陷。改善住房保障的核心是大规模的廉租房建设。阐述海口市廉租房的实施情况,分析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房源、资金、收入统计与监管机制、地方政府参与不积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海口;廉租房;弱势群体
“房价高、住房难”已成为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民生热点之一。许多城市低收入者向记者坦言,现在房价上涨太快,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居住窘境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期待,政府能切实提供住房保障,为低收入者打开安居之门。目前,我国已初步勾勒出由“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共同组成的住房保障体系。其中,对低收入家庭进行住房保障的主要制度设计就是廉租房制度。
廉租房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符合条件的当地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
一、海口市廉租房实施情况
早在XX年海口市就出台了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及配套的租赁住房补贴实施细则等文件,全面具体地落实了廉租房制度,海口市要把廉租房建成一个能帮助低收入家庭的服务平台,不但让他们有新家,就业、医疗也都有了基本的保障,不过,廉租房制度目前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资金短缺、房源紧张也是一大矛盾。
根据规定,凡具有海口市非农业常住户口且实际居住,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或扶养关系,且至少有一人取得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3年(含3年)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年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已接受民政部门连续救助3个月(含3个月)以上的家庭。同时,家庭住房条件还需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家庭人均住房套内建筑面积低于5平方米;现居住房屋经鉴定属危房;没有住房的,均可向户口所在地的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廉租住房保障。
根据《海口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配租及租金核减实施细则》中的规定,凡是经民政部门认定没有生活来源、享受民政部门连续救助达两年以上的困难家庭,可以申请免交廉租房租金。
海口市的廉租住房的房源,将主要通过五种方式筹集。一是利用廉租住房专项基金收购符合本市廉租住房标准的旧普通住房;二是通过收购半拉子工程改造建设成的廉租住房;三是回收符合本市廉租住房标准的腾空共有住房;四是利用廉租住房专项基金兴建的廉价租住房;五是接受社会捐赠和通过其他方式筹集的符合海口市廉租住房标准的普通住房。
海口市的廉租房保障制度主要是三个方面来保障,实物配租、租金核减和租金补贴。其中以租金补贴为主,而且在补贴资金上也能够充分保障。海口市政府XX年安排了200万租赁住房专项补贴资金,XX年又安排了200万。
目前,海口市实施的廉租房制度,对于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而没有住进廉租房的住户,主要以发放住房租金补贴为主,发放住房租金补贴除了可以缓解对廉租房需求过大而造成的房源压力外,还可以满足不同住户的需求,目前廉租房的建设地点一般都不在市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廉租住户带来不便,诸如就业、上学、生活等,实行住房租金补贴制度可以增加廉租住户的自主选择性。
针对目前的低收入家庭对廉租房的需要,海口市政府也已经做出实质性行动。XX年,启动了青年路的廉租房建设,涉及1000多户,安置的困难居民近3000人。
XX年,海南省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XX—XX年,全省计划新建廉租住房万平方米,共12213套。到XX年末,各市、县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由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海口市政府也组织制定了XX年住房建设计划。计划提出,XX年经济适用房住房建设5763套,廉租住房建设613套。预测XX—XX年,建设廉租住房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建设套数为万套,以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要求。
二、当前廉租房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廉租住房房源紧张
由于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刚刚起步,海口市目前廉租住房房源十分紧张,一些房源由于位置比较偏僻,市民不愿意入住,还有一些房源本身就是危房,不适合居住。海口市在原有的福利住房分配体制下,住房需求一直处于压抑状态,依靠政府投资建设的住房数量有限。住房资源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新建商品房价格很高,存量公房提租步伐缓慢,加之公房成本价、标准价出售的举措,目前除已被出售或继续为原使用者占有的公房之外,政府可以腾为廉租住房的公房数量几乎为零。在廉租住房的新建和征购上,受资金、市场、体制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廉租住房增加有限。
2.资金缺口大、政府财政资金未能有效落实
现阶段我国廉租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1)市、县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规定当年实际收取的土地出让总价款,扣除实际支付的征地补偿费、拆迁补助费、土地开发费、计提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以及土地出让业务费后,按照余额的5%核定);(2)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按规定提取的城市廉租住房补充资金(财政部规定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扣除计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后,将全部用于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支出);(3)社会捐赠的资金;(4)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目前,后两种资金来源的数量很少且不稳定,廉租房稳定的资金来源仅仅依靠土地收益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这一部分,资金缺口很大。政府资金筹措的这一特点尚未在目前海口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
(作者: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
第四篇: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61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362论中小学生的个性塑造与培养 363论开放式教育
364论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365论学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第五篇:白龙社区的社会组织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白龙社区的社会组织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向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是心脏、是发动机。是实行社区居民自治的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城市社区建设可以被认为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组织变革的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1白龙社区概况
白龙社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社区东起中大河,西至隧道北路;南起大西门路,北至后海塘。总面积约0.2平方公里。划分4个居民区:白东、白南、茗
一、茗二。社区共有楼房116幢,306个单元,住户 3990户,居民约9800余人。社区党总支下设8个楼群党支部,1个社区工作者党支部,在册党员159名。同时建立了11个在职党员小组,有133名在职党员。近年来,白龙社区不断探索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将“民间工艺”作为社区的“一社一品”,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为品牌理念,打造“工艺型”品牌社区。建立了白龙社区灯艺制作基地,通过“寻找身边工艺人”,充分挖掘社区内的人才资源,成立了“工艺传习俱乐部”,“欣乐”艺术团等,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居民参与面广、影响力度较深的文化活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率逐步提升。
2社区的社会组织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社区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社区相继出现了众多公益性、群众性、自发性、志愿性的社区社会组织。经过培育和发展,至今,白龙社区共有社会组织18个,其中管理类组织4个,服务类组织4个,同人类组织8个,互助类组织2个,共有会员2825人。社区对所有社会组织进行登记备案,制定章程,严格内部规章制度,每个社会组织负责人都有居民推选产生,各支队伍的活动都由组织自己商量来安排,并把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社区对每一个社会组织都配备一名联络员,定期对活动记录内容进行监督指导,使社区社会组织进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在18个社会组织中,涉及社区管理、志愿服务、文化体育等诸多领域,初步形成自主发展、门类多样、不同层次、覆盖广泛、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两年来,白龙社区共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5支,已备案11支,其中管理类组织4支、服务类组织1支、互助类组织1支、同人类组织5支。在社区社会组织快速、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为社区服务管理带来了巨大转变,显示出了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独特作用。
2.1“管理类”社区社会组织
“管理类”社区社会组织,将过去自发松散的社区服务管理变为规范有序,健全了社区社会组织的网络体系,社区社会组织的功能进一步强化。白龙社区先后组建了企退协会、计生协会、老年协会、残疾人协会等“管理类”社区社会组织。企退协会的老同志们经常感叹:以前没有企退协会时,从单位退休后觉得相当失落,有种被抛弃的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感觉。如今,有了企退协会,除了固定的协会活动外,生病时有协会探望、寂寞时可以找协会的老同志聊一聊、70周岁以上老人生日时还有协会送蛋糕,似乎重新找回了“家”的温暖。又如计生协会充分发挥会员作用及时掌控周围楼群的流动人口计生情况,老年协会为排解老年居民的寂寞感而组织实施了快乐聊天服务,残疾人协会联合志愿者为广大残疾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保健按摩服务,等等。通过组建“管理类”社区社会组织,彻底改变了原先人员散杂、组织松弛、管理粗放的小团体、小组织局面,强化了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居民、畅通诉求渠道、推进社区和谐等积极作用。
2.2“服务型”社区社会组织
“服务型”社区社会组织,将过去粗放式服务变为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服务,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不愿承担,政府又解决不了的社区服务需求,常常成为困扰居民的难题。针对社区居民这种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服务型”社区社会组织发挥服务优势,积极把公益性、非营利性服务项目承接下来。如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充分发挥注册志愿者的作用,为居民提供如法律、政策、健康咨询及各类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日常服务需求,社区充分挖掘居民中的资源优势筹备组建便民服务队,以“优质、文明、低价”为宗旨为居民提供管道疏通、水电安装、家电维修等服务。社区有许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理发就成为他们一块“心病”,社区志愿者刘阿姨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与社区联系,愿意定期上门为这些老年人免费理发,到现在还在坚持着这一爱心举动。“服务型”社区社会组织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善于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有效解决了当前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突出问题,不仅让社区居民得到了实惠,而且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3“同人类”社区社会组织
“同人类”社区社会组织,将社区居民形同陌路变为亲密融洽,拓展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渠道,社区建设的活力进一步增强。社区建设的一个首要任务是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同人类”社区社会组织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通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增进了居民间的沟通交往,满足了社区居民求知、求乐、求美、求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白龙社区通过组建腰鼓队、怡美健身队、乒乓球队、摄影俱乐部、工艺传习俱乐部等“同人类”社区社会组织,吸引越来越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对社区的信赖感和归属感。自从社区成立了怡美健身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社区志愿者会主动将音响设备搬到文化广场一角,为居民们提供方便,居民们会陆陆续续到此开始锻炼、健身。如今,社区里打麻将赌博的人少了,到户外健身的人多了;邻里闹纠纷的少了,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多了;自私自利、打架斗殴的人少了,为社区出钱出力、办实事办好事的人多了,社区到处洋溢着健康、文明、团结、向上的新气象!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各类富有鲜明特色的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使社区社会组织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作用明显的网络体系,促进了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政治生活的热情,同时也满足了居民群众的各类需求,提高了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成为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3社区社会组织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白龙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和运作的总体情况来看,目前社区社会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和粗放型管理阶段,在组织结构、规范管理、培育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3.1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层次单一
目前,城市社区的社会组织普遍规模小,作用有限,社会上对社区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及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为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降低了管理层次,把社区社会组织的备案管理下放到社区,降低门槛,积极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但由于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完成社区环境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治安等多方面任务,负担很重,单靠社区居委会本身来完成难度较大,很多社区社会组织的负责人都是临时兼任,对组织的建设管理没有长远的打算,对组织的管理发展缺乏主动性、针对性,管理工作总体还处于粗放型状态。
3.2社区社会组织基础力量较为薄弱
由于大多数社区社会组织是“松散型”组织,正处于初级阶段,起点较低、普遍存在活动经费缺乏、活动场地缺乏、队伍不稳定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无法形成灵活的、健康的、具有活力的运作机制。
3.3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
从目前我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看,社区社会组织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些类型数量相对不足,有些类型数量相对集中,居民急需的社会公益类、服务类组织总量不足,尚不能够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3.4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不到位
多数社区社会组织不具备法人条件,没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不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无法承接用于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项目资金。从目前社区社会组织的运作情况看,影响其作用进一步发挥的主要问题是资金和场地。一些热心人士在社区社会组织活动中,不仅付出脑力、精力,还要贴财力,组织的活动虽然群众喜爱,但是迫于资金和场地限制,难以扩大受益面。
4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对策
针对越来越多的社区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如何把这些散落在社区中的“草根组织”有效地管理好,规范日常管理和完善引导服务体系,是当前社区社会组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织建设的重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希望通过规范和引导逐步将社区社会组织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从而促进社区健康和谐发展。
4.1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社区社会组织重要作用
在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为依托。社区社会组织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载体,在整合社区资源、化解社区矛盾、发展公益事业、提供社区服务、扩大社区参与、增加社区就业、繁荣社区文化、维护社会稳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用科学发展观来打开视野,指导实践,充分调动社区社会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社区居民的桥梁和纽带。
4.2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社区民间组织涉及领域广泛,功能作用不同,表现形式不一,要研究不同类型社区社会组织的形态、特点、规律,区别不同情况,实施分类管理。对社会服务类的社区社会组织,政府应当在税收、项目补助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对文体娱乐活动类社团组织,我们可在活动场地、经费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对于应业务主管部门要求,自上而下、对口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如老年协会、计生协会、残疾人协会、妇女协会等,则应由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要结合实际,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要纳入登记管理;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实行备案管理,逐步形成比较健全的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机制。
4.3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社区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只能套用一般的社会组织管理法规,大部分社区社会组织忽视自身发展能力建设,缺乏科学的内部管理,随意性很大,削弱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组织的社会公信度。培养和增强社区社会组织的自身发展能力是保障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必然选择。政府各有关部门应经常组织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依法开展活动的自觉性和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要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工作指导,不断研究和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方式方法,营造适合社区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指导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实行制度化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做到服务、活动有章可循、依法办事,通过科学管理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束语
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社区社会组织活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不仅有物质上的扶贫帮困,而且有精神上的慰籍沟通;不仅有书法绘画上的切磋交流,而且有文体才艺上的展示比拼;不仅有普通的棋牌、曲艺,而且有高雅的书画、音乐。使不同的人群获得了不同的乐趣,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使居民群众实现了“老有所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和大家共乐”。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自治功能,有力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唐政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相关问题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陈洪涛.王名.社会组织在建设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基于居民参与型社区社会组织的视角;行政论坛;2009年01期
【3】杨敏,2005,《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社会》,第五期
【4】云南省民政厅关于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云南政报;2008年17期 【5】赵学昌;;中国社区民间组织法律治理机制探析;政法论丛;2006年03期
【6】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