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1.当前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发展前沿问题研究
当前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发展前沿问题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索乃颖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长三角地区的独特优势、共同特点、教育发展现状和针对这一现状社区教育发展中需要研究的一些前沿性问题。问题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教育问题、农村社区教育问题、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问题、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社区教育的作用问题、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问题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关注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中具有共通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问题,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健康、有序、全面地发展,并使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加卓著的贡献。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 社区教育 前沿问题 终身教育 学习型社会
一、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优势
长三角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和东海之滨,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自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就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世纪末叶,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这一重要的战略部署,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再一次得到了释放,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在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贡献。
目前,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中国开始了区域合作性的发展,建立了一些以区域特征为主的发展区域。这些区域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地区、中部发展区、西部开发区、东北三省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发展关系到跨省合作发展的问题,江浙沪三地的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又居于全国前列,因此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家“十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区域。2007年,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规划中拟定,将在国家战略高度上进行区域规划,正式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规划工作。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成为国家区域性整合发展试验的先行区域之一。
二、长三角地区的“整体性格”
长三角地区作为一个连通的领域,在经济、文化发展和流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有“地域相连、经济相通、人文相亲、文化相近”之说。随着社会的发展,长三角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着充满区域特点的“整体性格”。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在产品贸易、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源共享等方面,长三角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经济合作区。各个城市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其特色和优势,互补互利,吸引外资,共谋发展,使得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从人员与产品的流动性来看,随着交通设施的改进,长三角区域内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例如从上海到杭州,原来乘火车需要大约4小时,现在走高速公路只要不足2小时,“和谐号”仅需要1小时左右,今后建成磁悬浮铁路线后,沪杭间的旅程有可能缩短至20分钟。而随着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和一系列城市专线的开通,长三角各城市之间将打破省市的界限,联系更为密切和快捷。
从文化特征上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文化联系可以上溯至远古时代,源远流长、一脉相传。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诸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均分布在长三角地区,这表明了远古时代长三角文化圈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春秋以来,吴文化和越文化发展交融;五代至南宋,苏杭一带成为当时中国南方最富庶繁荣的地方,加之宋室南迁,导致文化中心南移,大大推动了长三角文化的发展,使这一带成为“天堂之地、文化之邦”,物阜民丰、人才辈出;近代上海开埠以来,特殊的区位环境和商贸都市的氛围,使其在与江浙两地的文化互动中形成“海派文化”。而今天,“文化资源基本共享、文化交流相对通畅、文化人才可尽其用、文化资本流动有序”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人文架构,使整个长三角地区成为集艺术体验、文化旅游、娱乐休闲、民俗考察、文体赛事、时尚创意、特色购物等为一体的大文化协作共建联盟或共同体。省市之间的地域隔阂及政策壁垒越来越少,使得民间文化投、融资,文化交流往来能够顺畅地进行。长三角地区还具有“自然风光妩媚、城市景观华美、人文底蕴丰厚、经济发展良好”的共同地域优势,使得这一地区文化聚集辐射效应倍增。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文化资源、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化品牌、文化企业也在进行科学的规划。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文化的相互关联、交融、渗透、影响、包容、吸收,古己有之,今仍为此,未
来将更趋发展。
三、长三角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
除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外,长三角地区的教育发展也有其共同的特点。长三角的教育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和地区的教育发展居于全国前列,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健全。长三角地区总体人均受教育程度高,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改革成效显著,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尤其是作为长三角发展的龙头上海,已经开始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跨越。
从社区教育的发展来看,长三角各地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的工作逐年推进,各地社区教育有序发展。长三角由于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因此面临一些共同的发展现状,初步形成了社区教育同步发展的态势。
根据长三角的区域特征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社区教育已经步入稳步发展的时期,面临许多共同的新情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区教育的作用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其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而在长三角地区的广大农村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社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社区教育的发展在其中的作用日渐凸显;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向社会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和社会发展水平,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长三角发展的一项重要诉求;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人力、物资、财富资源整合问题成为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
长三角地区一年一度的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由江浙沪三地的省教育部门于2003年发起,三地轮流举办。这一论坛的举办沟通和交流了三地的社区教育发展经验,共同探讨长三角在社区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会者包括教育部有关领导、各省市相关负责人、国内外社区教育专家和各地社区教育工作者,大大加强了各地社区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利用各种社区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了区域性社区教育的共同发展。
四、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前沿问题
面对当前长三角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有以下问题值得社区教育工作者探讨和研究: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应当起到何种作用?在长三角广大农村地区,社区教育又应该如何发展?长三角地区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并且把这些新型的技术运用于社区教育之中?如何构建“从摇篮到拐杖”的终身教育体系,而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社区教育的地位如何?如何构建学习型社会?怎样整合社区教育资源?„„这些问题关系到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是长三角地区共通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问题,值得社区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一)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教育的作用
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也日渐凸显。近年来,长三角许多地区都把目光投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新市民的教育与培训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方面。长三角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性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关注该类地区的发展是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二)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同时,新农村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江苏江阴、浙江宁波等地都对当地农村社区教育问题加大探索力度,整合当地教育资源,兴办有当地农村特色的社区教育,使得社区教育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如何发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法制宣传教育、远程教育等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应当是长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三)信息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和扩展运用
信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教育手段的应用,使得长江三角洲各地区相通相连,联系更为紧密。为了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长三角地区的社区教育网络技术需要不断提高,建立以先进网络技术为支撑,适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闲暇教育的覆盖整个区域的网络体系。利用网络资源,建设覆盖所有居委和村委的全民终身学习网络。随之而来的还有网络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网络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网络教育队伍的培养。上海部分地区还在试行运用科技含量较高的居民电子
学习卡,实现“足不出户,终身学习”的要求,共享全方位的教育信息资源,实现学分共认和成果共享。
(四)终身和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及社区教育在其中的地位
终身教育体系的创建对于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国民教育体系的格局构建又是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摇篮到拐杖”,是社区教育的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决定了社区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格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实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式。针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而言,为了真正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全程、全员、全方位”的问题,既要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推进社区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学校建制、经费投入、人员配置、校舍设施等方面按有关规定予以落实,又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特征,建立全网络的社区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长三角地区的社区教育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社区中小学、居民小区、村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通过发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农村教育等教育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社区教育,做到“学者有其校,教育有渠道”。在此基础上,要建立终身教育与国民教育两大体系的资源沟通渠道,形成服务于居民终身学习的办学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
(五)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及社区教育的作用
为了真正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良好氛围,长三角地区要推进社区教育,开展、组织和指导各种形式的学习型活动。开展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区、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小区、甚至学习型楼组的评选创建活动,指导和开展学习型团队的工作,通过各项活动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让人人、时时、处处都能够感受到学习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如何开发和共享社区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是长三角地区目前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瓶颈问题。社区教育通过实验项目管理等形式,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各种力量,理顺管理体系,发展、鼓励、组织、指导和服务于各种形式的市民教育和各类学习型活动。在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的同时,还要充分实现人、财、物等资源共建共享,综合运用各种社区教育资源,实
现长三角社区教育的一体化和社区教育水平的提升。
总之,发挥社区教育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发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体现社区教育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体系重的重要地位,发挥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最终构建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长三角的区域性整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的社区教育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当不断关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前沿性问题,不断沟通、研究与探讨,从而促进长三角社区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全面地发展,并使这一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加卓著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2]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EB/OL].http://, 2007-8-27/2008-7-2.[3]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M].中国教育报,2003-3-5(4).[4]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第二篇: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杨建华 姜方炳 尹鸽 发布时间: 2009-02-22 08:00 光明日报
当前,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领域: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和谐社会研究、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建设与社会质量研究。
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
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研究历来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在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现代化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新的社会利益关系格局也逐步形成。社会变迁及社会结构和利益的分化会不会导致社会不同群体的对立和冲突,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说,近年来学界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分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研究
一般社会学的理论从古典学者那里开始,一直研究有限的几个基本问题:社会秩序是如何维持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变迁是如何实现的?社会成员如何为其生存和人类再生产获取资源?社会变迁理论就试图研究并确定社会的内部与外部变迁,社会变迁的实体、动力、规律、单元、层面,社会变迁的初始动因、基本前提、一般形式、实际过程、具体途径等。社会变迁理论还试图研究、确定社会变迁的维度,如速度、深度、方向和可控制性,以及能够改变原有制度的外部和内部的变革力量,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联。近几年,学界对这一问题关注较多的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国家和区域发展、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增长收益的分享、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等。一些中青年学者还从新的视角来研究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如从社会分化与整合的角度、非常规行动视域、社会化小生产理论框架建构等研究分析了社会变迁及中国现代化问题。
2、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分层的特有机制
对这一论题的探讨,相关研究在理论取向和解释逻辑上呈现出基于不同学术范式背景的差异。学者李强引入国家政策变量分析它对分层机制的作用,认为影响社会分层的具体机制有三个层次,依次是“基调理论”、“大的政策原则”、落实具体的政策。李路路认为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导致社会阶层结构的变革,由“决定性”转向“交易性”。孙立平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尤其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出现了结构性“断裂”,同时,他还认为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形成成为社会变迁或社会转型过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他学者则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的规模、速度和流动机制等方面,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和阶层分化机制并非如此简单。
3、社会中间阶层的崛起、特征与社会功能
社会阶层结构的中间部分即中间阶层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关于中间阶层的社会学研究几乎都是围绕中间阶层的理论界定、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存在与发展及其构成特征等问题展开的。学者李培林、张翼以收入、职业和教育作为三个基本维度,对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中产阶级规模以及中等收入者的规模进行了测算,并比较了“客观中产”和“认同中产”在社会态度一致性上的差异。但这个所谓中产阶级,学界目前认为并不是一个具有统一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取向的“阶级”。一些学者认为分层研究在对当前中国的现实进行解释时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例如,学者冯仕政就从阶级分析和分层研究两种范式的内在逻辑出发,结合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形势的变迁,回答了为什么要重返阶级分析的问题。
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是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建构,目前还处于翻译引进与研究并重阶段。近几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在费孝通先生倡导的“文化
自觉”思想的引导下,有关建构本土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愈益明显。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坐标里如何挖掘、总结“中国经验”,推进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学研究涉及的重要论题。
1、社会学理论上“中国经验”的挖掘与总结
在学界,“中国经验”最初只是一些文化学者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提出来的。真正把“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则是社会学者致力于社会学本土化的结果。李培林教授先后发表的《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现代性与中国经验》等多篇重要论文,对这个概念的理论特性做了明确界定,对其历史内涵也做了系统阐释,并且通过分析中国经验与东亚现代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探究了中国经验的特殊性与世界现代化规律的普遍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他社会学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特定领域出发,注重挖掘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知识元素。
2、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倡导
本土性是学术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学术科学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场世界性的运动。所谓本土性的价值取向,其实质就是要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通过这种研究,能科学地描述和解释中国的社会现实,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预测中国社会发展的前景,并能检验、修改、补充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丰富国际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学者大都坚持认为,从西方导入的社会学要在中国生根、发展,必须要将中国社会文化特征和民族性容纳到社会学里,必须创立与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相吻合的社会学,必须以服务于中国社会及中国社会大众为根本目的。这种价值取向保证了从西方导入的社会学在服务于社会需要中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它通过对社会现实迫切问题的思考或解决,结合到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并围绕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和实际需要而向前推进。
3、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反思与推进
社会学在中国属于舶来品,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现阶段中国社会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译介的方式从西方引入,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往往落入西方理论的窠臼,比附现象较为普遍。但综观近几年发表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学方法论研究的前沿已经推进到社会学研究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社会事实”的认知问题、在认识论层面如何正确把握社会学研究实质的问题,以及方法论立场反思等领域。这种推进实际上是通过对目前社会学研究普遍采用的一些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的反思来实现的。归纳起来,在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问题上存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目前中国社会学经验研究普遍采用的问卷调查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这实际上是对自然科学及其研究范式的仿效,忽略了社会过程与自然过程之间的本质差异,因此具有局限性。我们在具体开展这种研究的过程中,确实不能把社会现象研究化约为自然现象研究。第二,深度访谈也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越来越多地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在收集研究资料的同时展开对访谈对象的言语及其在访谈语境中有意无意地表露的行为的真实意义进行理解的过程。为此,研究者需要暂时搁置自己的知识与立场,通过交谈进入被访者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随时保持反思性的观察力,以便能够发现并追问与被访谈者相关的问题与事件的真相。第三,我们的社会学研究往往是用西方的理论尺度裁剪中国的具体经验事实,这容易使研究陷入情景误置的陷阱,跳出陷阱的途径之一是寻找适合探索转型逻辑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
和谐社会研究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我国社会学界对和谐社会研究便给予了极大关注,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进行了认真探讨,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社会学者陈光金、吴忠民、周全德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学围绕着和谐社会的界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和谐社会研究的生长点等论题,展开了广泛研究。
1、对和谐社会内涵及特征的理论界定
学者们认为,社会学界主要是从其内涵和特征两种角度对和谐社会进行理论界定。在内涵界定方面,如今社会学界已达成共识,即社会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人自身关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其中人自身关系的和谐是其他两种关系和谐的基础。在特征方面,学者们有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社会结构合理、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公正有序、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完善、生活方式文明化、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等多种提法。从精神实质上看,所有这些提法与中央提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相吻合的。
2、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必要性来说,学者们认为,我国社会达到初步小康水平后已进入一个矛盾凸显的高风险期,如何防止拉美陷阱及杜绝苏东危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可能性而论,陆学艺强调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已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认同,政府与公共社会的沟通与协调逐步加强,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等价值理念已逐步被融入社会决策主流,和谐社会将逐步从一个理论上的蓝图演变为生活中的现实。
3、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略
社会学界普遍认为,社会结构的不合理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社会制度改革与社会政策创新的滞后、社会失范和社会价值迷失这三者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对此,李强、陆学艺、周晓虹等学者主张以构造合理社会结构、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创新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作为手段,去化解和消除那些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负面因素。具体地讲,就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调节好收入分配、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升弱势群体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机会,等等。
4、和谐社会研究的生长点
学者们认为,由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战略任务和一个历史过程,所以可以肯定,和谐社会研究将会在较长的时间里成为一门“显学”。就目前来看,和谐社会研究的重要生长点包括这样一些方面:社会整合机制研究,社会公正研究,社会管理研究,社会阶层研究,社会流动研究,劳资关系研究,利益协调机制研究,社会组织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社会政策研究,民意表达机制研究,社会基本价值观研究,等等。
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研究
1、社会组织研究
社会组织是相对于国家政权组织与市场经济组织而言的,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形式,也是现代公民社会发育成长的重要依托;对其进行恰当的社会定位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诞生了各类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理论和实务研究异常活跃。相关学者除了继续探讨社会组织的性质、作用等问题之外,还针对各类社会组织的定位和功能展开具体研究。学界普遍认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是对国家社会管理的参与,起着在国家与公民之间传承社会政策、反映公民意见和需要的传导机制作用,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各种专业协会,一直是社会组织研究的重要对象。
2、社会政策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政策的概念和应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社会政策“摆脱了被动应付矛盾和问题的阶段,步入了在矛盾凸显的发展阶段而能引致和谐的佳境”,创造了在矛盾凸显中引致和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目前中国的社会政策研究包括应用社会政策研究与社会政策理论研究两大领域。
应用社会政策研究是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应用社会政策研究关注面更为开阔,分析视角也渐趋多维化。传统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向着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教育、医疗、住房等多领域拓展;政策过程、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与经济发展等都成为社会政策分析的重要视角。另外,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社会事业的改革目标和方向也是近两年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其中,核心问题是这些领域是否应当市场化,应当如何理解近年来这些领域出现的种种弊端。目前学界还未形成相对一致的观点,但总体说来,中国社会事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应当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确保社会公平与分配正义。
社会政策理论研究聚焦于社会政策范式与社会政策性质解释两个方面。关于社会政策的范式,资产建设成为主要的思考方向。关于这一点学界总体说来有两种观点:一是应将社会政策看成一种社会投资行为,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精髓;二是中国需要借鉴国际上资产建设型社会政策理论,以公共援助促进人们尤其是农民及其组织和社区形成并扩大其资产。关于社会政策性质的理论阐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取向:或者从文化和阶层视角进行社会性探讨,或者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进行功能性研究,等等。这些探讨丰富和拓宽了社会政策的理论思考和理论研究的方向。
社会建设与社会质量研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并把一系列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把社会建设作为“四位一体”的其中“一位”,这对中国的社会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目前学界对社会建设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1、社会建设的理论思想
学界在对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内容、原则与目的探讨上,普遍认为社会建设是从社会所处的现实发展阶段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其主体由政府、社会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及公民构成,其原则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其目标是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其内容包含了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建构、社会流动机制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区建设、社会安全体制建设与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等9个方面。
2、社会建设的实践进程
社会建设实践包括多个方面,其中,近年来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发展获得了难得的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中央政府先后实施的一系列支农惠农举措不仅对农村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引起了中国社会学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学界对与新时期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社会资本、文化传统、乡村治理、村民自治及城乡关系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三大关系上,即城乡关系、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社会质量虽然与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的研究紧密相关,甚至只是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研究的一个方面,但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社会学界关于社会质量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学者有所涉足。但是,从研究成果和学界的关注度来说,2004年以前有关社会质量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低迷状态,有所涉及的也大都是经济学界的学者。但是,从2004年开始,社会质量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社会质量的研究更是引人注目。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第三篇:材料化学研究前沿和发展展望
材料化学研究前沿和发展展望
摘要:材料是人类发展的铺路石,从古至今材料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到了21世纪更是成为了材料的世纪。工业、军事、航空航天、生物、能源等都与材料密不可分。材料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成为众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对象。
本文关键字:材料、发展、工业、生活
能源、材料与信息是现代科技的基础,而材料是发展工程、信息、新能源等高科技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当代前沿科学技术领域之一。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个科学领域对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其形态规格,也由三维块状材料向二维薄膜材料、一维纤维材料和准零维纳米材料发展。
就此,本文将对材料化学的研究前沿和发展展望作简要讨论。
1.材料研究前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所使用的材料也由简到繁,由少到多。人类从石器时代走来,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人类使用的器具也由石器到青铜,再到铁器„„慢慢地,到现在使用的许多高品质的化学材料。不光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当今世界的许多高科技领域,材料的品质和发展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进步,其中处于当前研究前沿并收到科学界、工业界广泛关注的,主要有纳米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功能薄膜材料等等。
1.1 纳米材料之概论
纳米是一个极小的度量单位,一纳米等于十的负九次方米,所以纳米级的材料由于它是由极小的微粒组成,因而具有许多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质,因此在大量科学领域中纳米材料的开发和使用成为其领域发展和进步的重中之重。
而纳米材料则由于其优良的特性成为科学界青睐的对象,其特性主要表现在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
(1)微粒随着粒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明显增大,则表面原子所占的百分数会显著增加,即微粒表面具有极高活性的原子所占百分数增加,进而导致纳米材料可以直接和空气发生剧烈反应,这就是在材料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表面效应。
(2)纳米粉体的粒径和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形成透射深度等物
结构陶瓷主要在军事、航天、机械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处于不同的领域,陶瓷材料的性质品类也会有所不同,有高强度、耐磨损,可以制作轴承、燃烧室的氮化硅陶瓷材料;有高强度、高韧性,可以制作代替金属制作模具的氧化锆材料,且加韧的氧化锆材料可以制成不会生锈,也不会导电的新型剪刀,可以放心剪带点的电线。另外以氧化铝和氧化镁混合在1800℃高温下制得的全透明镁铝尖晶石陶瓷可以做“防弹玻璃”,这类陶瓷在国防和宇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生物陶瓷。生物陶瓷和纳米生物材料有着相似的作用,生物陶瓷目前主要用于人体硬组织的修复,它在人体中具有极佳的亲和性,因为生物陶瓷和骨组织的化学组成比较接近,将其成功植入后随着陶瓷的降解,新骨长成,所以这是今后医学上硬组织修复上的上乘之选。
1.2.2 功能陶瓷
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的差别很大,功能陶瓷因为其在电、磁、光、热、力学上优良的转换能力而广泛运用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之中。
首先介绍一个军事工业中的天之骄子——压电陶瓷。压电陶瓷晶体上没有对称中心,当在某个方向施加压力,则在特定方向引起极化,相应的一对表面就出现电位差;反之在一定方向上施加电场,则会发生特定形变和位移。由于这种令人惊讶的性能,压电陶瓷成为众多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关注对象(但是其中常常有铅等有毒金属),原子弹的起爆器和压电扬声器等都是压电陶瓷的产物。
还有另外一大类非常常用、非常重要的敏感陶瓷材料。热敏、光敏、气敏、湿敏等大量的陶瓷,而且不能只想到我们生活中的声控开关等等,声控开关中的光敏开关和声敏开关与这类先进陶瓷材料还有很大的距离。
敏感陶瓷是由离子键的金属氧化物多晶体构成的一种导电材料。它可以敏感地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由于这类陶瓷的特殊性,在各个领域都可以使用到,在节能和安全方面都有至关的作用。
先进陶瓷材料在很多方面性质都比金属要优良稳定,例如陶瓷没有锈蚀这个概念,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节省材料。虽然现在先进陶瓷材料还在发展研究阶段,但是在以后的发展中,陶瓷材料定会变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实用。
1.3 新型薄膜材料之概论
从古至今材料都是人类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元,由三维块状材料到二维薄膜材料,薄膜材
随着现代人类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然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一个很严峻的考验,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在地球上已探明的储量越来越少,且由于煤、石油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它们对我们的环境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于是我们在不断地开发新能源,风能、地热、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在将来核能与太阳能将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但是太阳能所面对的转换效率低下,核能面对的高温与核辐射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那样新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又是科技工作者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另外在军工方面,各国也是抓紧时间研制军需材料,隐形材料,高强度、高韧性纤维材料,耐高温材料层出不穷。不光如此,空间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红外技术、环境保护等都需要高品质的新型材料。现今的普通材料已经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它们造成的“白色污染”非常严重,对可以快速降解塑料的研制不仅可以方便普通居民的生活,同时也可以避免“白色污染”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再者,电力科研人员在关于怎样尽可能减少电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能量损耗上花费了大量的功夫,因为目前用于运输电力的输电线材料在常温下的电阻率不可能为零,但是后来出现了超导材料,它可以在某个温度时出现电阻率为零的惊人性能,但是这种温度往往是自然界里不可能出现的超低温。我们就来设想,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能在常温下实现超导的材料,再将其广泛运用到实际中不就可以实现电力运输中的零损耗了?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还没能开发出这中材料,所以这还需要我们广大的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不断追求。
还有一种材料在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复合材料。树脂基高强度、高模量纤维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基复合材料,这类复合材料的性能大都强于单体材料,它们将来将会参与到各类科学研究中去。
回顾材料这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福音,相信在未来材料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福祉。
参考文献:
【1】 【2】 【3】 朱裕贞,顾达,黑恩成.现代基础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S1期
朱晒红,周科朝,黄伯云,黄苏萍,刘芳,薛志刚,龙志高.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一种新型基因转染载体材料.生物科学杂志,2005,(05)【4】 【5】 全宏声.防弹冲击的透明装甲陶瓷.材料工程.2001,(07)杨亦权;导师:郑强,杜淼.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压电阻尼性能研究.浙江大学材料学硕士论文.2002年
第四篇:婚姻继承法前沿问题研究
案例一:延续后代权应是牛育权之外的一种亲属权
原告孙文涛,男、59岁,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某乡村民。
被告赵翠,女,26岁,四川省成都市金午区某乡镇企职工,系原告的儿媳。
原告之子孙策车祸死亡。孙某的妻子赵翠还年轻,考虑到再婚,坚决要将己领了计划生育证怀孕的胎儿堕掉。而孙策的父尽只孙某一个独生子。孙文涛夫妇均已年老丧失生育能力,希望阻止儿媳堕胎,愿意在孙子女出生后,独自承但孙子女的抚养义务,以延续家庭的生活或在将来生活不能自理时能有一个依靠。儿媳赵翠在咨询其他律师后,却以妇女有不生育的自由、坚持堕胎。无奈,孙某的父母准备起诉。问:老人的愿望能否找到法律上的支持其。
法院处理: 法院不受理:法院工作人员给孙文涛大妇的解答是,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夫妻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与义务。赵翠依法自愿实行计划生育,他人不得干预;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夫司法解释,法院还有义务保障计划生育的实施,特别防止公婆干预儿媳的计划生育行为。其次,《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妇女有依法不生育的自由权。赵翠的这种权利任何人也不得剥夺,不但公婆无权,就是丈大也无权干涉。如果法院受理原告的请求,则是违法的。另外,即使原告胜诉,法院也不可能强制执行判决,强制阻止赵翠堕胎。所以,法院不应受理他们的诉讼请求。
争议:
律师:赵翠有不生育的权利 我方:赵翠与亡夫已经达成协议,领取了准生证,已经行使了生育权,放弃了不生育权,实质上是毁约行为。
评析:
处理该案的法律依据应该是死者父母的延续后代权。权利的主体是孙文涛夫妇。后代死亡.其生育权消失,并个必然引起其他亲属的延续后代权的消灭。
细分析该案,我们会发现,每一个达到育龄的公民除了有依照计划生育规定通过自己的生育行为延续后代的权利外,肯定还有通过其后代或其他人的生育行为,延续后代之后代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能完全包含在一舱的公民生育权的范畴内。所以,笔者把它称之为亲属之间的延续后代权。
二者的关系:当亲属所具有的这种延续后代的权利与死者的生存配偶的生育自由权发生矛盾时,由于它必须以牺牲死者的生存配偶的生育自由权为实现的必要前提条件(惟一途径),我们主张,在已有符合计划生育的夫妻协议(合同利益)的特殊情况下,死者父母的这种延续后代权应优先于死者的生存配偶的生育自由权。理由是基因遗传权,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受到一定的、合法限制的自由权应在其后。当然,如果无此条件存在,生育权应该是与这种延续后代权同质、同等重要的,加上妇女在生育方面的其他利益负载其中,儿媳的生育自由权应该是优先于公婆的延续后代权的。
除了本案历次现出来的延续后代权的类型外,在现实生活中还会发生人工生育辅助技术实施过程中的延续后代权的问题。比如,对冷藏人类精卵的利用,以及它在法律上的支配权,就不仅仅是一个生育权的问题,而是个延续后代的权利问题,即延续后代的权利中,还包括亲属遗传因子支配权的问题。如果法律规定死者的父母有利用死者生前保留众人类精卵库的遗传因子延续历代的权利.本案的冲突或许可以利用其他方式解决,而不必牺牲赵翠的生育白由权。
司法实践中也时常出现故意侵害他人延续历代权或叫基因遗传权的事情,俗称让某人“断子绝孙”的行为。例如,四川省双流县小和镇就曾发生一对夫妇为了报复其村支书,故
意诱骗该村支书3岁的独生孙子说服放有致人终身不育化学药品的饮料。据报道,河北省某地也曾发生一起报复公司董事长,阉割其独生孙子的案件。这此案件的加害人的直接目的并非仅仅足为了伤害直接受害人,而足为了侵害间接受害人延续后代的权利。
案例二:侮辱死者侵害的是其亲属的权利
原告陈秀琴,女.天津市人,系受害人的母亲。
第一被告魏锡林,男,天津市一作家。
第二被台天津市《今晚报》社。
被告魏锡林在其所著,并在《今晚报》社发表的《荷花女》一文中,使用大津市已故的著名艺人吉文贞的真实姓名和艺名,称原告陈秀琴为陈氏。该书详细描写了吉文贞从17岁到19岁病逝的两年间,先后同许某某等3人恋爱,并3次接受对方聘礼,其中于某某已婚,台文贞却愿意作于某某的妾。小说还描写了古文贞先后到当时的天津帮会头头、恶霸袁某某和刘某某家中唱堂会并被袁、刘进行人身侮辱。小说最后影射古文贞系患了性病,由于打错针致死。另外,《荷花女》一文还描写了原告陈秀琴曾经同意古文贞作于某某的妾,还接受了于某某家的巨额聘礼。上述这些内容,经法院查证,确属被告魏锡林虚构。《荷花女》一文发表后,消息传到了原告耳中、原告阅读了该书部分内容,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以致严重失眠、血压升高、心口痛、头行、饮食受到严重影响,被迫住院治疗,造成医药费等实际损失404.58元。
法院处理: 评析:
侵害了死者的名誉权根据民事主体制度的规定,自然人的权利自出生时开始,此亡时终止。自然人在死亡后,其民事权利即告终止,因此不可能再继续享有民亨权利。名誉权作为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人身权利,当享有权利的主体即公民死亡之后,即因主体消灭而丧失。在法律上,不可能有无主体的权利,也不可能使死者成为主体,死者既然不是权利主体,也就不可能继续享有名誉权。
人死亡后,其名誉并不会消灭,人在其死后,其生前的形象也将长时期地存在于后世人们的意识之中,人们在较长时期内仍能够继续做出评价,对死者名誉的保护会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死者的名誉好坏,往往影响到对其近亲属的评价;其近亲属也会因而产生荣誉感或压抑感等感受。与其说对死者的名誉保护,不如说是对死者的近亲属的利益或人身权的民法保 护。属或近亲属相互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荣共荣、—辱共辱的利益和感情夫系。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才是真正的亲属情感。这种社会关系产生于亲属关系的本质,即前述的亲属亲情关系。
案例三:无生育能力的表兄妹能否结婚
生活中出现了几起要求结婚的案例。在修改婚姻法的大讨论中,已有很多学者和当事人对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中的表兄弟姐妹之间绝对禁止结婚的现行做法,表示了强烈反对。
很早以前就有学者提出:“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表兄弟姐妹毫无疑问应当禁止结婚,仅此规定过于死板苛刻,不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婚姻自由的权利,甚至造成棒打鸳鸯的后果。既然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已经能够使表兄弟姐妹避免劣生的结局,我们便不必再为他们结婚会违反优生法则担优。过去的立法禁止表兄弟姐妹通婚也,是基于优生方面的考虑,而非伦理观念使然。
争议:
赞成者如是说:
其一,现行的《婚姻法》禁止姑表亲结婚,主要是从优生的角度考虑。无生育能力的表兄妹,根本没有再生育的念头,能在一起共同生活、相互照应已是最大的幸事。针对这样的情况,禁婚的立法基础也就不存在。
其二,我和表哥的结合绝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可以想见残缺不全的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及成长带来多么不利的影响,对社会稳定也绝对不是好事。
其三,绝不会因法律做出豁免性规定而使类似情况结婚的人数大为增多。可以预想,一对姑表亲在双方离异又有孩子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感情支撑,即使法律允许,他们也很难走到一起。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以后姑表亲会越来越少。
第四,婚姻法做出豁免性的规定,不是立法的倒退,恰恰是人性化、亲近大众的表现。国外尚有豁免性的规定,在我国尚存大量事实姑表亲结婚的情况下,做出已有子女的姑表亲可以结婚的规定.是基于历史、基于现实、砧近大众的体现。
反对者: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节育手术是可以复通的。国外有关豁免主要是针对老年无生育力的表兄妹。
众所局知,中国人还是非常重视传宗接代的,年纪轻的表兄弟姐妹一时为了达到结婚的目的,可能做绝育手术要求结婚,结婚后两人孤单生活久了就会有强烈的生育子女的愿望。如果表兄弟姐妹间结婚后要求做生育复通术,法律很难阻止他们。末生育过的,依法都应准许其生育,没有任何切实可行的办法预防其劣生。事实上,法律上允许或要求一对夫妻在有生育能力的情况下终身不生台.不可能,也不人道,更不利于家庭幸福长久。社会也要为以后这对老年无子女的夫妇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法律明确禁止了表兄弟姐妹之间结婚,就能抑制他们之间产生结婚的念头,而自觉地寻觅无亲属关系的入作恋爱对象。
法律禁止的情况下仍有一些人会偷吃禁果。由此,我们主张借鉴外国法的规定,在表兄弟姐妹间完全丧失生育能力的情况下,无法恢复生育能力之时,考虑伦理井不禁止这种婚姻.给他们特殊豁免是可以的。因此,已做绝育手术的表兄弟姐妹要求结婚得予准许
案例四:解除婚约不能索赔精神损害费
申诉人赵洁,女,1966年生,四川省简阳市贾家区农民。被申诉人赵力,男,1962年生,四川省某财经学校教师。
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原为同乡中学同学,家境都十分贫寒。两人同时参加高考,都没有考中。两人决定第二年复习再考。事实上当时申诉人的考分比被中诉人高,但是,为厂使被申诉人专心应考,两人协商被中诉人先复考。为了照顾被申诉人的生活,两人在县城附近找了申诉人的亲戚的住房借住。当时两人已同居。
第二年,被申诉人如愿考上了四川省某财经学校。为了被申诉人能够不因经济困难而读不成书,申诉人放弃了继续参加高考的机会.在县城打工,学习裁剪衣服,挣钱供养被申诉人读了三年大专。被申诉人后来又考上了研究生。在此期间,被申诉人与就读的财经学校某领导的女儿关系暖昧。
因8年同居,三次人工流产,导致申诉人丧失生育能力:被申诉人便绝情地劝申诉人与之断绝同居关系。女方无奈,四处请求法院和各级政府以及妇联组织保护。但所有的回答几乎完全一致.依法她得不到任何赔偿,法院也不可能受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卜,她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早上,到某政府机关楼上跳楼自杀。
据接待过赵沽的一位妇联信访人员说,男方在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全部由女方做服装生意提供费用,8年至少有几万元。理应由法院受理作为财产纠纷处理。所以.她当时告诉赵洁到法院告赵力还债。据法院接待的同志讲,赵洁写的诉状是要请求赵力赔偿青春赔偿费,财产费用是一种自愿赠与,并且赵洁讲她曾写过信不让赵力还钱,依法也不能要求退还,法
律没有青春赔偿费之说和当事人也无法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她所受的其他伤害,所以当时依法拒绝受理。看过赵洁申诉状的其他法官认为.赵洁能提供的医疗费单据,确实微乎其微,并且依法还要双方共问负担。
法院处理:不受理 评析:
在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类似的案例。我们认为,即使从保护妇女利益出发,也应该由法院受理。我国目前确实没有青春赔偿费一类的规定。当然,所谓的论年限的“青春赔偿费”不能支持,应当说双方都为婚约耗费了青春,很难说谁损失更大,谁更府该得到赔偿。
但是她可就她几次做人工流产的手术费用、营养费、误工费.以及她为赵力读书汇有的生活费,用损害赔偿方面民法的规定和关于债务清偿的法律规定作依据,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也应该受理。依照法理,赵洁儿次人流手术的费用,至少两人分担。婚约期间未明确是赠与,给予对方的财物,实质上是借给对方的,应该作为债务在解除婚约时返还。
我们认为,将来立法可以吸取外国的一些先进入法的规定。婚约纠纷不应该一概不受理,我们认为.婚姻以爱情为基础,那么就必然在婚前有一定的恋爱期。对恋爱期的重大纠纷不处卸,往往容易酿造出恶性案件。各地图恋爱婚姻引起自杀或杀人的例子很多。有些当事人为了对方阿耽误丁自己的前程,牺牲了个人的利益、身心和名誉,解除婚约使其受到极大伤害,却得不到任何补偿,而对有过错的一方只是道德谴责,在规范社会生活方面很无力。一些当事人为了寻求自我保护挺酣走险,以致酿成自杀或他杀。几十元钱的人工流产手术费我们可以为之找到法律保护,而当事人的几年、甚至几年的青春和前途,我们却无任何法律保护措施。这不能不说是法律的悲哀。由此,我们主张用立法或司法解释规定,婚约不得强制履行;对婚约期间的相互赠与财产,如果是具有人格象征或纪念意义的,或者附有结婚条件的重大财产,在解除婚约时原则—卜可以请求返还;因一方过错导致对方人身、名誉、精神、职业、经济收人遭受重大损害的,过错方在解除婚约时应适当予以赔偿。
我们主张.今后我国法律应当对婚约关系有适当的调整。我们不能放纵非婚同居现象蔓延。但是,我们也不能对有关纠纷置之木理,对有些人借此侵害妇女合法权银的行为放任自流,仅以一句法律不保护婚约一推了之。
案例五:婚内赔偿
原击张文情,女,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的退休职工。
被告杨庶,男,系原告的丈夫.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的退休职工。
51岁的张女士和丈夫杨森均是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的退休职工。1993年,退休后的杨森到武汉做汽车配件牛意,1999年张女士也来到武汉。
张女士到武汉后,听到一些风台风语,丈夫和其雇请的一名员工关系暖昧。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家发现了丈夫与其雇工的合影照片及雇工的人流病历记录及化验报告单,张女士因此多次与丈夫发牛争吵,杨森则说妻子有精神病。
2000午5月15日上午,张女士被关进丁武汉市精神病医院,出行自由被限制。在张女士娘家人的帮助下,3天后,她才得以出院。
于是.她向武汉市汉阳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被告的行为侵犯其名誉权,要求丈夫赔礼道歉,向时向丈夫提出婚内索赔精神损失费5万元。2000年8月30口,汉阳区法院审理了此案。
法庭上,被告杨森辩称,妻子与白已发生多次争吵后,行为变得异常.白己在多次咨询市精神病院的医生后,医生建议住院观察,才将妻子绑到了医院。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好心。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委托湖北省人民医院进行了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对张女士作的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显示;张女士没有任何精神疾病,共言行属正常反应。
这个案件给法官摆出一道难题,张女土和丈夫结婚都几十年了,对财产没有任何约定,技现行《婚姻法》规定,婚内家庭财产夫妻双方共同拥有,婚内赔偿又如何赔法? 法院处理:200l午1月5日.汉阳区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苦干问题的解答》作出一审判决:张女十的丈夫杨森侵犯妻子名誉权成立,除赔礼道歉外,还应赔偿张女士精神抚慰金5000元。
评析: 可能性:(1)立法依据:夫妻一体主义——夫妻别体主义;(2)《民法通则》第106条、第U9条、第120条规定了当公民由于过错侵害公民的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婚内赔偿的难点:
婚内赔偿在理论上和实践操作中会遇到两个难题,如果不能得以妥善处理,会导致该制度不能施行。第一,如果夫妻间达不成协议,这在婚姻存续期间获得的收入是个人财产还是共同财产?如果仍为共同财产,那么如何实现对加害者的惩罚和对受侵害舌的补偿?如果对方对财产进行了约定.实行的分别财产制,那么,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赔偿金从个人财产中支付。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婚姻都没有采用约定财产制,并且对于结婚时间较久的大妻.他们的婚前财产或是转化了或是消耗了,如同本案的情形,在共同财产外.没有个人财产,这样就使赔偿难以施行。因为如果以共同财产赔偿,那么岂不是受害者用自己的钱赔偿白己的损失? 美国:所有州才都实行了已婚妇女财产法,该法允许妇女对其丈大侵害其财产的行为提起诉讼。而直到现在,案例六:案例:
原告:洪馨,女,1964年生,成都市莱区人。
被告:李未.男,1958年生,香港菜公司成都分公司总经理,长住四川省成都市某区。原、被告于1998年5月l口举行婚礼登记结婚。在婚礼上,从香港赶到成都的被告父亲多喝了几杯酒,在从成都路上,遭遇车祸死亡。办理被告父亲的丧事时,被告仍与酒楼小姐在客房做不道德的亲近动作、被原告发现。双人为此争吵打架。结婚同居生活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原告提出离婚。
原告委托的律师在调查中发现被告的父亲留有大量房地产遗产,还有——个在港企业共计合人民币亿元以亡。而此者无遗嘱,只有被告和被告的姐姐两个法定继承人。原告的代理律师在离婚诉状中明确提出被告继承的遗产加上婚礼所得,自己分得夫妻共同财产:5000万。
法院处理:
法院受理后,曾做两人的调解和好工作,但原告坚持离婚.被告同意。争议:
法庭经过中期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3日发布的《关予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苦干具体意见》第2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被告比得父亲遗产5000万元应属于夫妻共有,被告义有过错,应当照顾无过错方;女方提出的请求一点也不过分,另一种意见认为,被告至今尚未得到父亲的任何遗产,如果原告逼急了,法院明确表态
支持原告的主张,被告依法放弃继承,原告任何财产也得不到。再加上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司法解释第8条规定:“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也不应该支持原告的全部请求。
法院认定被告现在经营的公司属于被告婚前个人财产,继承财产也属于夫妻共有财产,但要考虑财产来源,可以由双方协商分割。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原告自愿只分50万儿。
评析:
法律条文:婚后一方继承受赠财产为共同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指明归—方的财产除外。
不合理:违反所有权取得的理论,违背民法的等价有偿原则和公平原则,实际上是侵害了另一方的财产所有权。这往往会助长不劳而获的思想,给一些入借婚姻敛财的可乘之机。将婚后—方继承受赠财产划定为夫妻共有,则违背了个人继承的权利原则,容易纵容夫妻之间为获得夫妻另一方所继承的高额遗产而结婚,或者因此而使虐待公婆或岳父母的人,照样可以因配偶另一方继承遗产后共同所有.间接获得公婆或岳父母的遗产开
合理:我国妇女实际出嫁多年之后,依照继承法中“有扶养条件,而对被继承人未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的规定,妇女很难继承到父母的财产;如果丈夫继承的遗产;再不给女方一半,妇女事实上就无继承权。
目前.除俄罗斯等少数目家外,大多数的方发达国家都将婚后夫妻个人继承、受赠的财产一概法定为夫妻个人所有。例如,法国法定夫妻共间财厂制中就是把个人继承、受昭财产列为个人财产的,但它同时有分享制作平短。所谓分享制是指除上述个人财产外.如婚姻解 体.各方有权就对方个人婚后所得个人财产的增值平分一半。
以前,由于我国公民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普遍根少,所以人们对大妻财产制和继承制度很少关心。当今,公民家庭私有财产的种类和数量已翻厂几番,法律再像以前那样粗放性地对待此类问。
(一)短期婚姻内继承巨额遗产归属个人的合理性
结合上述理论分析,笔者认为,科学地划定夫妻婚后继承财产的归属,必须考虑双方结婚时间的长短。
首先,从反面分析.不分结婚时间长短,因短暂婚姻而使夫妻一方继承受赠的房屋或大中型私营企业一概共有,不但对被继承人和赠与入不公、并且确实可能影响私营企业经营管理和我国今后私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考虑家庭成员的贡献,仅凭短短的婚姻身份关系、就将被继承人几十年奋斗的成果遗留给非近亲属的儿媳或女婿,会极大地挫伤其创造更多财富的积极件的。
走访调查:80%以上的女士认为婚后一方继承和受赠财产应归夫妻共有。而男士只有30%赞同,53%的反对。走访一百位私营企业主,几乎都反对将夫妻个人继承财产视为夫妻共有的。他认为,刚结婚就继承了父辈几代入奋斗经营的企业,依法就要给女方一半,即使爱得可以为对方夫死.他也不敢把祖辈几代人的心血,拱手白送给女方一半。当我们询问他,如夫妻结婚10多年,双方又有了子女,是否愿意将企业分割给女方一十时,他表示愿给女方几十万元,但各分一半,他仍觉得不合理。况且,因离婚分割企业,必然缩小企业规模,直接影响企业经营.“这是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企业的大忌的”。这位企业家的想法,在有巨产的人土中根有代表性。作为面向未来市场经济的亲属法应子充分考虑。目前,婚姻法修正案的这一缺陷已露端倪。
问题的另一面:
一概将“方婚后继承、受赠与财产全部划定为大麦个人财产”,对结婚多年的妇女的合法继承利益的伤害。在我们对妇女出嫁后对父母尽扶养义务的多少及其继承父母遗产的情况
调查后发现,通常情况下,妇女出嫁多年,由于体力上不能或经济上很少对自己的父毋尽 赡养义务,依照《继承法》第13条第4款的规定.她们通常(占71%)将不能或少分得父母的主要遗产。
例如:四川省简阳巾法院近几年内的妇女要求继承案件,出嫁多年的中老年妇女均未继承到自己父母亲的房屋等重大遗产。
结婚时房子常由男方先建成。女方的嫁妆都是可消耗物。(消耗了是不补偿的)。原来8年的规定是有积极意义的。或者以后要考虑对女进行补偿。
老年再婚,农村青年离婚后再婚困难。
“遗嘱或蹭与合同中指明归—‘方的财产除外“的规定的不敷使用。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同时也不符合年轻力壮是就立遗嘱的习惯。
(二)消耗性遗产共有与大中型私营企业继承不宜共有
最高人民法院原来“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有双力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房屋和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的生活资料经过4年,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变通到婚后夫妻一方继承、受赠所得的财产归属方面。其理由如下:
第一,夫妻一方继承、受赠的一般消耗物和生活用品,不管被继承人、赠与人是否指明为夫妻某方个人财产,应不限条件、不管结婚时间长短,应一概共有。这些财产在夫妻共同生活中,客观上不可能分清。并且法律也应表明不鼓励婚姻生活中斤斤计较。
第二.夫妻一方继承、受赠的价值重大的生活资料,如汽车等,划定为夫妻共有财产,应限定在结婚4年后。夫妻一方个人继承、受赠的房屋、其他不动产、重大财产和一般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大妻共有财产的,应限定在结婚8年后。
第三.夫妻一方继承、受蹭的特别重大的生产资料和私人企业,无论结婚时间长短,一概不能作为夫妻共有财产对待,也不可适用转化制。但结婚多年,应给另一方一定的补偿。对继承受赠所得的遗产是夫妻曾参与共向经营管理过的家庭企业.应给对方更多的补偿。这丰要是考虑,无论如何,婚姻身份不能作为谋取经济巨额财富的机会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否则,市场经济机制就会因此发生动摇。
案例七:生育权
原告胡某,男,1957年生,武汉市策区某中学教师。被告张某,女,1960年生,武汉市果区外资企业职员
原告和被告购人是大学同学,双方于1997年结婚。结婚后多年来一直未生育子女,原告怀疑自己的生育能力。后来,经—权威医学院鉴定原告的土育能力绝对没有问题。然而,让妻子做一下检查,结果张某告诉原告,婚后张某总是悄悄采取避孕措施,不愿生孩子。蒙在鼓甲的胡果终于不再怀疑是自己的生育能力问题,但对妻子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当即吵了架。
张某一白认为,女的应该终身不要孩子,其原因有三:一是孩子对老年牛活有保障的人来说,是终身累赘?二是怕生孩子后体形、容貌变丑;二是对她在外资企业内的竞争不利。为生孩子一事.胡某与张某常引发家庭纠纷。周围人的议论和年事已高的父毋的催促,使胡某一怒之下提出离婚,其妻不问意。2001年7月,丈大将妻子告上法庭,认为主剥夺了白己的生育权,坚决要求离婚。被告完全承认上述事实。
问题:男子有没有生育权?
男子若有生育权,与女子的不生育权如何协调? 评析:
生育权是基于自然人的亲子关系文化而产生的、受到规范性文化制约的民事权利。现代文明社会尽管已经抛弃了过去我们传统文化中所持有的“本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但不可否认,现代人仍有“亲子情结”。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现象:不孕夫妇为了拥柯亲子,或倾其所有人工受精,或抱养他人孩子,或求仙拜佛以至寻找民间偏方等
我们认为,生育权是特定主体基于血缘遗传的自然需求和亲子关系文化的需求而产生的身份权,其本质上是一种最基本的亲属权。作为亲属基本权利的生育权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首先.生育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它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在我国目前.至少必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主体的特定性主要是指已婚夫妇,向例如,强奸犯不能对受害者提出生育权的要求,其次,我们认为,生育权的内容主要在于夫妻双方平等的生育决定权,即丈大对妻子拥有请求对方保持婚内生育的权利。妻子对丈夫也享有同样的权利。生育决定权出大妻双方平等字有,充分实现了男女之间的人格平等。只有生育权建立在夫妻平等的基础之上.才使自然人享有真正的生育权成为可能。
第三,生育权需要夫妻双方的协作 第四,生育权是绝对权
男子生育意愿要通过女性主体才能实现。女性个仅在照顾、抚育子女方履行更多的义务,而且怀孕、牛育和哺乳更无法由男人替代而由女性独白承担艰辛和风险。因此,将生育权决定权限权于女性,既是对生育主体妇女的人文关怀和特殊保护,也是法律公正的体现。
比如,本案中,妻子的两方面的理由与丈夫的生育权相比,法律应该保护的自然是丈夫的生育权。
案例八:死刑犯的生育权
丈夫被处以死刑,妻子希望通过人工受精为其生育子女,以安慰丈夫的年迈父孕,法院以法律没有规定拒绝了妻子的申请。此案引友了死刑犯有无生育权的争论,也推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在生育权这一个领域作更深一步的探索。2001年8月8口,浙江青年妇女郑雪梨向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中请,请求人工授精为死囚丈夫怀孩子。
郑的丈夫叫罗锋,供职于一家公司。5月29日,罗因琐事与公司王某发生争执,由于一时良失理智,罗用榔头将王打死。8月7日.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罗死刑。一审判决第二天,罗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罗的妻子郑雪梨则向法院提出入工受精请求。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即以此做法无先例为出,拒绝接受罗妻的申请。
11月12日郑雪梨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提出书面申请,要为死囚丈夫人工受精怀小孩,法官告知,现行法律没有相关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其他法律中尚无关于生育权只体的司法解释,此外,死刑犯实行人工授精可能带来许多负面后果。因此,要待他们讨论并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之后再行答复。但2002年1月18日上午,罗锋被执行死刑,郑雪梨的请求落空。
评析:
此案在国内属受例,没有具体的法律可以依循,国外对此亦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是法院不应以没有法律规定来作为摆脱审判责任的依据。任何国家的民事立法都不可能穷尽现实生活,对任何纠纷都预先规定解决的办法,而法院的职能是解决纠纷,当有法律可依时.适用法律,无法可依时,应当依据习惯或是法理来最终达到公正解决纠纷的日的。
应当说,死刑犯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它指的是已经被宣告死刑但尚未执行的在押犯。在本案中,严格地说在郑写梨提出人工受精的请求时,罗锋还不是一个死刑犯。因为在一审判决作出之后的十天内,罗锋提出了上诉,而在二审尚未作出判决之前,罗锋仍属于未决犯,按按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所确定的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的原则,在终审判决生效之前他都还不是罪犯,只是被在押丧失人身自由的刑事被告人。而对他采取的因押是强制措施不具有处罚性质,此时他的生命权为核心的人身权利还没有被剥夺,他的生育权在不影响案件的审
理和对其追诉时自然庆予保障。而当他的生命权被剥夺广后,他的生育权白然应当随之消失,没有再予以保护的必要。
现代法制社会的—个原则是: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允许的;并且西方在刑事诉讼中通行的“有利于被告”的原则,也表现为在追诉犯罪人的过程中,在和法律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充分保障犯人的权利,而这本身也符合我国法制建设的趋势。在现在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工授精又不妨碍罗锋被监禁被执行死刑,为什么不能允许呢?
基于男女平等原则,女性死刑犯是否享有生育权?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规定,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下级法院在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对罪犯执行死刑时,如发现罪犯正在怀孕,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内最高人氏法院依法改判。因为女性和男性在生育中承担的角色不向,女性行使生育权是要以自己的身体为载体的,生育自由和人身白由是密不dJ分的。如果被判处死刑的女性罪犯请求生育权,并且要求以自己作为母体受孕,则有逃避法律制裁之嫌。在法律尊严和滥用生育权的价值取舍上,当然应当倾向于维护前者,但如果是单纯捐献卵子,则是允许的。
第五篇: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
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机化合物, 它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变化,以及伴随这些变化所发生的一系列现象。
20世纪的有机化学,从实验方法到基础理论都有了巨大的进展,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活力。世界上每年合成的近百万个新化合物中约7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其中有些因具有特殊功能而用于材料、能源、医药、生命科学、农业、营养、石油化工、交通、环境科学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中,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必需品。与此同时,人们也面对着天然的和合成的大量有机物对生态、环境、人体的影响问题。展望未来,有机化学将使人类优化使用有机物和有机反应过程,有机化学将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不少分支学科,包括有机合成、金属有机、元素有机、天然有机、物理有机、有机催化、有机分析、有机立体化学等。下面就其中的一部分分支学科来说,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1)有机合成化学
这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创造新有机分子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发现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和新理论是有机合成的创新所在。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的热分解方法,成功地制备了有机物尿素,揭开了有机合成的帷幕。100多年来,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有机合成发展的基础是各类基本合成反应,不论合成多么复杂的化合物,其全合成可用逆合成分析法分解为若干基本反应,如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每个基本反应均有它特殊的反应功能。合成时可以设计和选择不同的起始原料,用不同的基本合成反应,获得同一个复杂有机分子目标物,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这在现代有机合成中称为“合成艺术”。在化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某一有机化合物的全合成同时有多个工作组的报导,而其合成方法和路线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去评价这些不同的全合成路线呢?对一个全合成路线的评价包括:起始原料是否适宜,步骤路线是否简短易行,总收率高低以及合成的选择性高低等。这些对形成有工业前景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现代有机合成的发展方向。
(2)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催化
金属有机化学在20世纪有机化学中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特别是与有机催化联系在一起。均相催化使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生命科学及现代化学工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金属有机化学使人们认识到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交叉产生的金属有机化学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活力和作用;同时还发现许多金属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系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维生素B12,引起了生物学界的关注。由于金属有机化学的本身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在21世纪将有更大的发展。
含有碳-金属键的化合物种类甚多,至今还有不少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元素尚无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因此,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入。如1849年就制得乙基锌〔Zn(C2H5)2〕,发现它有极好的反应性能;以后才相继制得含锂、钠、钾、镁、铝、汞、锡等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发展到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关系是一个很广泛和重要的研究领域。如茂金属催化剂,它是烯烃聚合反应的新型催化剂;现在又发现二茂铁可做燃烧催化剂。应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光学材料、电子材料和医药也是正在开发的领域。在21世纪将会发现更多具有各种特殊功能、可用作功能材料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的均相催化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在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下产生一系列的有机合成反应。各种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活性是不同的,将其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将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有机反应催化剂的研制趋势是模拟那些能起催化反应的酶。这些模拟酶的选择性催化剂将在化学合成中呈现日新月异的新局面,故有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称其为化学酶。
(3)天然有机化学
天然有机化学是研究来自自然界动植物的内源性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大自然创造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使生物能生存在陆地、高山、海洋、冰雪之中。发掘和认识自然界的这一丰富资源是世界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是有机化学主要研究任务之一,也是认识世界的基础研究。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发现有生理活性的有效成分,或是直接用于临床药物和用于农业作为增产剂和农药,或是发现有效成分的主结构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其各种衍生物,从而发展成一类新药、新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于自然界的天然产物,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对它具有广泛的兴趣,并从中已经获得了许多新药和先导化合物。
(4)物理有机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及用理论计算化学的方法来理解、预见和发现新的有机化学现象。对有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是希望从实验数据中找到其内在的规律,并提高到理论化学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
① 分子结构测定,目前,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所用的波谱(紫外、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等已经能测定大多数有机分子的结构,但对于结构很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或存在量极微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尚有待于分析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如目前已有800兆核磁共振仪,更高级的已在研制中。某些新型的显微镜也正在发展之中,例如可以直接观察单个分子及其结构的显微术。这一领域的发展可能导致一系列生物大分子的发现,并测定它们的一级结构以及二、三级结构,了解分子在空间的排列以及分子-分子体系是如何组合的。这是物理有机化学研究的基础工作,只有了解清楚分子结构,才有可能联系其性能,研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②反应机理随着对反应过渡态及反应活性中间体的研究来确证,往往一个有机化学反应将不单纯是某一类反应机理,而是涉及多类有机反应历程,如自由基反应会涉及电子转移反应。现有的研究进展表明,对任何一个有机化学反应历程,最终必须搞清楚反应过程中原子和分子的碰撞及重组情况,不同反应步骤的速率及反应中能态和相关能量。因此在研究有机反应机理中发现新的反应机理是一个方面,而搞清楚已知反应历程的速率、能量也是控制有机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③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决定参与反应的分子间的识别,因而决定反应的选择性;它还决定分子间的聚集方式。研究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及其后果是十分重要的。
(5)生物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核酸、蛋白质和多糖三种主要生物大分子及参与生命过程的其他有机化合物分子。它们是维持生命机器正常运转的最重要的基础物质。
核酸是信息分子,负担着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及表达功能。近10年来对核糖核酸的研究发现,除上述功能之外,它还显示出独特的催化活性,即有着酶一样的作用。这大大加深了对核酸和蛋白质这两类重要生命基础物质的性质和相互关系的认识。核酸研究的深入发展,深刻揭示了DNA复制、转录、RNA前体加工、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从而了解许多疾病的病因与核酸的相关性,为核酸在医学上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全新蛋白质是蛋白质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国际上正在尝试按化学、生物、催化等性质的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分子,对酶蛋白和膜蛋白的研究和模拟将起到重要作用。
多糖也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息物质。目前多糖研究侧重于分离、纯化、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测定等方面。对多糖的溶液构象、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都还未深入研究。要深入研究多糖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必须首先在将其分离、分析和合成方法上有所突破。
模拟酶的研究。模拟酶的主客体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相互作用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此外在酶的模拟方式上最近出现了所谓催化性抗体的新策略,这种设想有可能创造出新型的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
生物膜化学和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基础是生物有机化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医学、卫生、农业生产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随着结构理论和化学反应理论以及计算机、激光、磁共振和重组DNA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学对分子水平的掌握日益得心应手,能够按照某种特定需要,在分子水平上设计结构和进行制备,并由此形成了化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分子工程学。
对于21世纪有机化学的展望:(1)走出纯化学,进入大科学
当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彻底脱离有机化学后,化学家则把兴趣更多地转向获得结构奇特或昙花一现的分子,较少象生物学家那样发挥想象力,探索其有时是捉摸不定的功能。随着20世纪的过去,化学知识和化学生产的普及和发展,数学、物理的进展,一些在此基础上综合发展起来的大科学开始显现出它们重要的地位,而这些大科学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化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尤其是与信息时代相关的功能材料以及当前可能更受人们重视的生命科学,都面临着众多的化学问题亟待解决,要求化学家更多更积极的参与。如果说生物学家致力于阐明生命的过程,那么化学家的使命就是研究如何调控这一过程。
然而,化学虽然在20世纪有了飞跃的发展,但面对生命这样复杂的体系,现有的化学知识是不敷应用的,特别需要新化合物和新结构的提供以及复杂体系中分子识别本质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2)迎接挑战,发展化学
21世纪初,化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可能为:化学反应动态学(如1999年诺贝尔奖授予的飞秒化学等);分子识别、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和分子聚集体化学;合成和组装化学等。以合成为例: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合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是未来化学家改造世界、创造社会的最有力的手段。创造新的合成反应一直是化学界的热点,多年来不少诺贝尔化学奖就是授予了合成化学家。最近20年SCI引用次数最多的50名化学家中约有1/3是从事合成化学的。200年来化学家不仅发现和合成了众多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同时也人工创造了大量非天然的化合物,使得人类社会所有的化合物已达2230 万个(CA1999年12月10日收录的化合物数)。其增加速度从20世纪90年代前每年60多万个到今天几个月100万个。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和社会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合成化学家能够更多地提供新型结构和新型功能的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组装各种功能的分子聚集体,进而制备高技术传感器、仿生智能材料以及分子电子器件、分子开关等新材料。
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需要化学的参与,需要合成研究的参与。材料科学、环境、能源乃至信息科学都对化学提出了诸多挑战。
大科学正在召唤着化学。走出纯化学,进入大科学,迎接挑战,发展化学,超越前人,闪耀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