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韶关市社会保障卡和公共服务方式的应用 、探索与思考
韶关市社会保障卡和公共服务方式的应用、探索与思考
韶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7-18
2001年10月韶关市成立了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据中心的前身-劳动保障信息中心,统一管理我局信息化工作。由于理顺了管理体系,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使我市社会保障卡和公共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和充分实现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一、社会保障卡的充分应用
2005年3月18日,韶关市正式启动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至今发卡约80万张,为百姓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服务手段。主要应用有:
(一)用作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的凭证。代替纸质证书,在市内随时可通过社保卡查阅就业失业登记的相关信息,减少了打印记录的次数和发放成本。
(二)用作医保凭证。持卡人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待遇的实时结算。社保卡业务信息系统完善的管理,还充分避免了因没有发行社保卡、只能使用没有报失机制的公民身份证去领取各种就业失业津贴或去申报享受各种社保待遇所带来的冒领风险。
(三)用作医院就诊卡。2009年,在我市粤北医院开始进行就 1
诊卡应用尝试并获得成功。医院读取社会保障卡卡内信息代替自身就诊卡,节约了社会资源,方便了就诊人。下一步,我们计划将社会保障卡应用推广至卫生系统目前大力推行的健康卡上。
二、公共服务方式多样化探索
韶关市金保工程起步较早,建设规范,是全国金保工程的首批示范城市。2001年11月起,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的信息系统上线,2003年7月全市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实现全市的社会保险政策、业务经办和信息系统建设的三个统一;2004年后,我市先后应用了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转移培训、技能鉴定等全省统一业务系统。
有了统一的数据中心,这些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就都能够根据“同人同城同库”原则进行统一管理,为公共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得以实现“一站办”、“一号办”和“一网办”等多样化公共服务方式。从2006年开始,韶关市着力打造“韶关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品牌:先后建成了韶关12333统一服务网站、韶关12333统一服务电话、韶关12333自助服务终端、韶关12333社保通短信平台等。
2010年2月,新成立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强化了信息管理高度集中、信息高度共享和信息技术人员统一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使原人事和原劳动保障业务系统和对外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实现了更大范围数据和资源的共享,扩大了服务覆盖面,提高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整体对外形象。
2010年7月,在珠海市召开的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我市提出公民邮箱这一创新的应用服务手段。它的显著特点是借用公民身份号码的唯一性特征,以公民身份号码为邮箱账号建立实名制电子邮箱;每个人都有一个永久的通用的公民邮箱,使每个人都有一个缺省的联系地址,进而实现点对点的贴身服务。理想今已成为了现实,6月28日我市正式启用该服务平台,实现《社会保险法》规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将个人权益记录单免费寄送本人”的电子推送服务。开展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账单的电子邮递服务,低碳,环保、节约了行政资源。这一项创新探索,是我市深化社会保障信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对当前社会保障卡以及公共服务手段的二点思考
一是社会保障卡没有搭载金融账户,诸多社保业务费用来往不便,常常还需个人缴纳现金或者刷其他金融卡进行缴费;社保业务没有对应统一的个人金融账户,支付不便,办理者经常需要提供银行存折,不同的业务提供不同的账户和复印件,手续繁琐,差错率大,经常影响参保人享受待遇。
二是“公告”式的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涉及人群甚广,需查阅信息众多,比如社会保障卡帐户变动,社保欠费、扣缴不成功业务通知、权益记录送达,以及职称年审、考证考试、求职应聘等,而提供的个人信息服务往往需要个人主动去查找,甚至到不同的信息平台或经办点查询,手续繁琐、费时费力、困难重重。假如这些信息只以“公告”服务方式送达,还可能“告”而“不达”,对于大多数“被公告”的公民来说显然有失服务公平,有违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初衷。
四、打造“大社保卡”和公共服务“大服务”新格局
当前,社会保障卡已经成为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重要标志,人社部新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社保卡搭载金融功能方案也将推出,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卡系统建设从政策层面越来越规范,应用层面越来越广泛,为我们下一步拓展以社保卡为龙头的公共服务方式和手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本着“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建设幸福广东”的理念为出发点,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满足每个人的信息获取需求的角度来思考。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我们经过充分的论证,拟在近期实施国家颁布的社保卡搭载金融功能新方案,在社保卡内嵌入金融功能,将持卡人各项社会保险业务费用往来集成到社会保障卡加载的银行账户中办理,实现“社保”和“金融”服务“一卡通”的“大社保卡” 应用。
我们也希望省厅在人社部文件的基础上,从政策的层面,进一步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内嵌在社保卡的金融账户,作为持卡人唯一的、终身社保帐户。这样在经办业务的时候,社保机构不需要问是什么账号;对于老百姓来讲,社会保障卡的金融账户是伴
随终生的唯一绑定的基本帐户。
下一步,我们还将打通社保卡这一权益凭证和社保权益明细邮箱推送服务这个通道。通过社会保障号,将社保卡、社会保障卡基本金融账户和230公民邮箱关联起来,打造公共服务的“大服务” 新格局。
(摘自2011年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视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第二篇: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状况与发展对策
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状况与发展对策.txt32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五个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针对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保、维权、文体、无障碍环境等保障与服务不断拓展,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和积累了符合国情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残疾人服务工作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3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表明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基本收入和支出方面,截至2009年3月,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78.1元,比2008高出90.9元,增幅为1.1%,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66.1元,比2008年高出262.5元,增幅为6.9%,城镇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7%,农村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05%,分别比上一年降低3个和4.5个百分点,残疾人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在社会保障方面,截至2009年3月,139.12万城镇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占城镇低保对象的5.96%,低保标准208元,月人均补助141元;各地普遍实行分类施保,对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在补助标准和审核程序上予以照顾;383.2万残疾人享受农村低保,占农村低保对象的8.89%;74.84万残疾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370多万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和定期补助。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近两年湖北、安徽、陕西等中西部地区还设立了针对特困残疾人的专项生活救助制度。以安徽为例,截止到2009年8月,已经为384564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特别救助,补贴标准城镇户籍人口每人每年600元,农村户籍人口每人每年360元。专项生活救助制度成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项有效的补充性制度安排,有效地缓解了残疾人基本生活方面的特殊困难和需求。
在社会保险方面,根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结果,2008年以来,城镇残疾人参加至少一项社会保险的比例显著提高,200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达到64.3%,参加城镇职工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达到42.1%。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例持续上升,2009年达到94.4%。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村残疾人中,87.6%的残疾人在1年内看过病,人均看病花费1570.1元。看过病的农村残疾人中有41.7%的人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了报销,人均报销743.8元。《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个人缴费部分地方政府予以全额或部分补贴。这一政策试点地区广大残疾人参保积极性十分踊跃,截至2009年底,全国首批320个新农保试点县中,领取第二代残疾人证并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残疾人共有192万人,实际参保158.9万人,明显高于试点地区一般农村居民参保人数。在社会福利方面,残疾人保障法及地方实施办法都明确了残疾人获得服务、参与社会生活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免费用享有公共服务成为很多地方残疾人的特惠。
在公共服务方面,2008-2009,残疾人当年接受过康复服务的比例为23%;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健全省级聋儿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已建立1700多个聋儿康复机构、6000多个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和2000多个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在1644个市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在780个市辖区和1411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77142个。全国为盲、聋、智残儿童少年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72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有2844个,在校的盲、聋、智障等“三类残疾”学生约58万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平均水平达到69.5%,其中,农村为68.5%,城镇为73.7%。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区、市)三级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系、专业)达1757个,接受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普通机构有1974个,一年中有近80万人次残疾人可以接受到职业教育与培训。城镇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达到3127个,农村残疾人服务社1883个,城镇新安排36.8万残疾人就业,136.3万残疾人通过扶贫开发解决温饱。已建、改建、新建托养服务机构1703个,为2.2万智力残疾人和0.8万精神残疾人及1.8万其他残疾类别中的重度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
开设省级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室)41个、各类文化活动场所56处、体育活动场所139处;市(地)级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室)308个,各类文化活动场所3474处、体育活动场所1053处;已挂牌的省、市(地)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分别达到174个和533个,残疾人文化、艺术和体育生活更加活跃。
7个省、83个市(地)、330个县(市、区)出台了无障碍建设与管理法规或政府令;874个市、县、区系统开展无障碍建设;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2711个,办理案件2.1万件;命名了6717个残疾人维权示范岗,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案件有3万余件。
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整体推进,全国省市县乡残联实有人员已达9.45万人,全国3.96万个乡镇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3.68万名,52.1万个社区(村)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34.5万名。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205个,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往往被普遍化、平均化的要求所掩盖或忽视,现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基本缺乏针对残疾人特殊需求的内容和有效措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备,覆盖面还比较窄,缺乏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机制;残疾人保障和服务投入明显不足,服务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匮乏;资源不足和现有资源整合利用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保障与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和广大残疾人需求之间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难以有效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特殊困难和基本需求。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新格局,社会事业加速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发展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改善民生、扩大内需;2008年《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更是明确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任务目标和具体内容,是当前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行动指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增加。我们相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切实为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和广泛性服务。
三、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对策
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要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的政府补贴,继续扩大社会保险尤其是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将残疾人急需的康复医疗项目纳入社会保障支付范围。要大力发展残疾人福利,逐步将残疾人特殊的迫切需求纳入福利保障范围,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要逐步提高对低收入残疾人的专项生活救助,大力开展对0-6岁残疾儿童免费的抢救性康复;对重度残疾人配备基本型辅助器具、残疾人家居环境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日间照料、护理与居家托养给予政府补贴。要着力发展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
二是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加快制定、完善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服务、技术和绩效考核标准,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发展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各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享有服务的覆盖面,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带动残疾人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是要建立有利于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等经费通过各级财政预算予以安排,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同时,通过社会捐助及个人与单位负担等多渠道筹集经费。要加强机构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严格行业管理。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是要统筹城乡和区域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优先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就学、就医等迫切服务与保障需求;中部地区要加快建设与发展,缩小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东部地区要全面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保障和服务的能力、水平与残疾人的需求相适应,并率先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大力支持、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服务设施,构建以新农合、新农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危房改造政策和其他救助为基础,以农村残疾人就业与扶贫服务为重点,统筹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就业、住房、文化、权益维护等内容的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格局,推进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
五是要加强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要加强基础性调查研究工作,学习各社会发展领域以及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探索更加适应我国国情的制度安排和服务模式,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能够既融于国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大局,又能真正惠及有特殊困难和需要的残疾人,最终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为残疾人带来更多和更长久的福祉。
第三篇:农村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村级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小鱼洞镇大湾村“一村两大”任爽
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农村经济的总量和改善农民基本生活,还应遵循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要求,拓宽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和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为全面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近年,我镇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按照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要求,不断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从2009年开始,由成都市、彭州市两级财政按照7:3的比例进行配套,保证每个村(涉农社区)不低于20万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专项资金,以积极稳妥地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隆丰镇公林村把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作为实施固本强基战略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的主要载体,在使用和管理中不断拓展功能,积极发挥“育民、便民、助民、惠民、富民”作用。根据公林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召开村议事会、“民主六步法”最后议事会决定修建村上急需的灌溉沟渠。这充分发挥了老百姓在村级公共管理服务的作用,通过民主决策程序,自己做主,自己说了算。
一、具体做法
公林村认真贯彻成都市委《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试行)》(成委发[2008]37号)精神,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
1、广泛民主、确定项目(事前)。公林村在项目的选取工作中,按照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首先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发放《村级公共服务管理和社会管理调查表》,充分了解群众对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需求,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第二是将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整理、分类,对征求到的事项按照提议人数多少进行排序,由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进行集中表决,初步确定了沟渠修建、清理等项目。第三是对拟定实施的项目情况进行公示,根据群众反馈的意见再进行调整,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终确定实施项目。
2、民主监督、实施项目。公林村议事监督委员会按照章程实施项目施工全程监督。在村民对拟定实施项目无异议后,启动项目实施,从项目的招标、施工的过程中,实行全面开放,由村监督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对项目质量、资金、进度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沟渠的清理将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各社社长带队进行组织清理。
3、民主评议、验收项目。公林村沟渠的修建将接受群众的评
议和监督,并通过了相关部门、议事监督委员会以及村民代表的检查验收,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下一步工作:
为此,在下一步推进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发挥村集体经济雄厚的优势,从以下方面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宣传、推进力度。公林村将按照紧贴村情,服务发展,拓展领域,强化功能的原则,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大财政在农业公益性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切实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横幅、标语、村居宣传栏、橱窗、黑板报等各种手段加强宣传和典型示范引导,提高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通过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消除城乡差别。
二是拓宽筹资渠道,提供多方联动的财力保障。借鉴其他地方的资金筹措先进经验,加大对公林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吸引、带动各界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加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三是坚持典型引路,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平台。通过学习典型示范村的经验和方法,注重村上在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村民构成、工作基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到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
三、进一步推进探索的措施和建议
大湾村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是新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种积极探索,需要进一步取得经验,不断完善建设、管理和运营机制。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强村民的互动性。扩大与村民的沟通与交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公共服务选择反馈机制,给予村社更大的自主权,为优化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打下制度基础。特别是要充分发动农民建设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的积极性,使其切实从中获得实惠。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民主制度建设,为村社自主权的合理有效利用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2、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要把“硬件”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不仅仅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更重要的是组织好中心的启动运作,帮助提升有关人员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激发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村民的主动精神和投入热忱。要加强针对村两委干部的相关培训和指导,组织好针对村民的宣传活动,使双方了解中心要干什么、能提供哪些服务项目,切实发挥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
3、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通过政府财政投入的合理引导,采取鼓励和优惠措施,吸引企业资金、私人资本等,以多种形式参与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为各类投资主体的进入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和进入激励。要着力创新运营维护手段,除了财政经费的必要支持,还应寻求更广泛有效的市场手段。
2010年3月27日
第四篇:探索小额贷款业务的服务对象和方式
探索小额贷款业务的服务对象和方式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自出现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低收入阶层提供金融服务,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小额信贷是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的有效方式。中国小额信贷的历史只有十几年时间,但是发展迅速,在反贫困和发展农村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小额信贷还不尽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小额贷款公司目的不完全是扶贫,但是也包括一些服务‘三农’的内容,小额信贷公司的客户也包括一些中低收入、贫困人口的客户,我们希望服务一些低端客户、贫困人口的时候,(小额贷款公司)能够发挥作用。
从国际流行观点定义,小额信贷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较小、无担保、无抵押、服务于贫困人口。小额信贷可由正规金融机构及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或组织提供。小额信贷组织按照业务经营的特点,分两类:商业性和福利性,也称制度主义和福利主义。前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机构可持续性,以印尼的人民银行为代表;后者则更注重项目对改善贫困人口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
有观点认为中小企业中有一部分本来就是在市场淘汰之列,但因为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有可能引发大量失业进而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帮扶企业就成为了一个政治上的决策。先不论这一目标在政治市场上的权衡,不妨集中讨论一下小额贷款的实质。尤努斯在《穷人的银行家》中详细阐述了所谓真正的‚小额贷款‛的含义,其服务目标是那些真正的穷人,当然也包括一些由穷人构成的联合经营小组,这些小组恐怕还称不上企业。也就是说,小额贷款服务对象并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企业,更广阔的对象是穷人。
但按照浙江省的相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要从管理规范、信用优良、实力雄厚的当地民营骨干企业中选择,要求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连续三年赢利且利润总额在1500万元(欠发达县域600万元)以上。这样的高门槛,无疑在事实上减少了民间资本参与经营的可能性。尽管有诸多限制,但多一个选择也不是什么坏事情。从稍微长一点的眼光来看,发展小额贷款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搞活‚经济‛,搞活企业不过是一个手段。但是对于搞活经济而言,手段并不是只有一种,即便是村镇银行其作用也绝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服务企业上,而是应该将个人也作为服务对象纳入考虑。即便是综合考虑中国文化与孟加拉的差异,将家庭以户为单位作为服务对象,是可以考虑的。如此一来,接下来要探讨的是如何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但这是每一个进入小额贷款业的企业应该自己面对的问题。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只不过这种取舍并不需要政府去出手干预。对于政府而言,当下降低办小额贷款或村镇银行的门槛,或许是可为之事。
我国小额信贷组织主要分三类,即依靠国际组织援助的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或国内公益组织开办的小额信贷项目;正规金融机构开办的小额信贷业务;试点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本文主要比较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和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这两种组织形式。因此在发展小额信贷运作思路上,主要按照独立的小额信贷机构来设计,而不涉及正规商业银行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组织设计问题。总体上,我国小额信贷现状存在制度主义与福利主义的矛盾,也就是覆盖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覆盖面广,但是不能可持续运营
我国的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和国内公益组织的小额信贷项目基本上都属于福利主义的小额信贷,它们着重强调小额信贷为低收入的贫困人口服务,注重对这些人的收入和福利的改善,不少机构强调以贫困妇女为主要受益群体。在这方面,这些机构的小额信贷确实给贫困人口提供了信贷上的帮助,提高了他们的自立能力和生活水平。在我国,这类小额信贷机构约有300家,但是现在仍然存在的约有100家,能够经营的约有50家,能够可持续经营的不足10家。它们不但经营状况不理想,而且市场份额很小,约10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对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普查数据显示,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比例超过50%。
(二)试点的商业化的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覆盖面难以顾及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初衷是解决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探索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的新路子。其经营原则是为在农村的自然人和微小企业提供小额度的贷款服务。2005年12月27日,山西平遥晋源泰和日升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在经营一年后,小额信贷公司遵循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平均贷款利率为20%左右,运转良好,公司基本都实现自负盈亏,实现了经营性可持续发展。但从05至06年成立的7家贷款公司的贷款方式和贷款对象可以看出,大多数公司的贷款方式依旧采取抵押和担保形式,贷款条件过于严格,单笔贷款额度过大,贷款对象倾向于回报较大的微小企业和经济能力比较好的农户,在可持续发展的背后,贫困者真正从中获益的较少。
小额信贷通过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成为农村扶贫的一种有效工具,但其在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活动,若只注重社会及扶贫效益,必然导致自身难以生存和持续下去。反之,如果没有扶贫理念,社会责任感缺失,纯商业化的经营会带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不可能真正为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在这个意义上,完善的小额信贷机构应以为真正的穷人提供资金支持和追求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双重发展目标,兼顾覆盖面和可持续性。而且,扶贫和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目标是不矛盾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从国际小额信贷的实践来看,小额信贷可以兼顾消除贫困和持续地扩展金融服务的双重目标。如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尼的拉基亚特银行尽管分别以扶贫和扩大商业银行持续性为其主要目标,但殊途同归,最后都实现了扶贫和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1.在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下,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首先,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从整体上尚未完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贫困地区的市场机制的发育情况更为缓慢,因此,我国目前尚不存在小额贷款运作的市场载体,小额贷款的扶贫效果在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情况下,必定大打折扣。其次,政府应充分肯定小额信贷机构在扶贫和金融创新领域的作用,给予其合法经营权。对于那些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经营历史达到一定年限并具有优良业绩的机构,给与一定金融业务的合法经营权,并在中央银行的指导下,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加以监管。
2.具有社会责任感扶贫的目标
首先,确定目标对象,把低收入的贫困人口作为服务对象。这要有一套有效的识别目标群体的作法。对农民的土地、收入和家庭成员的职业状况进行分析做出基本判断,区分贫困人口。其次,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设计符合贫困者需要的信贷产品,建立完善的贷款和还款机制。小额信贷应根据贫困户的经济和社会特点,合理设计一套有利于改善对贫困户的信贷服务,使得贫困户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金融产品。
3.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经营。在利率方面,政府应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允许小额信贷机构按照合理的市场利率开展经营活动。制定激励贷款人按时还款又能使信贷机构实现自负盈亏的利率政策。在资金来源方面,除了接受捐助外,还应获得优惠贷款,当地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向小额信贷组织提供贷款。另外,还可借鉴国外经验,创立一个总部机构或批发式资金形式。其次,完善管理体系,提高自身运营能力。建立有效的运作机构,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人员素质,有效运作资金,保证信贷活动正常进行。
总的来说,在我国,不管是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还是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根据其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发展战略,覆盖面和可持续发展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是可以兼容的,非政府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可以在发挥其覆盖面优势的同时,多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在保持其商业运作的基础上,多注意其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两种组织形式不一定要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发展,可以在侧重某方面的同时,适时兼顾另一方面,发挥出组织自身的特色。只有实现覆盖面和可持续性这两方面的目标,小额信贷机构才会实现其真正的使命,取得其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我国正在探索小额贷款的发展之路,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要防止小额信贷产生变异。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组建形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而应根据我国金融体制环境因地制宜,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之路。
第五篇:“互联网+”交管服务的探索和思考
“互联网+”交通管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包括公安交管工作在内的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优化提出了更高的期盼和要求。传统的公安交管服务模式已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推进。构建“互联网+”交通管理服务模式,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创新公安交管工作机制、打破行业壁垒、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海宁市“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建设实践,分析了“互联网+”思维在交通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归纳总结了“互联网+”交通管理建设经验,为其他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构建“互联网+”交管服务新常态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交通;交通管理;信息服务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Internet+” i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sustained and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igher expectation and requirement for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service optimization, including public security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re put forward.Since traditional public security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pattern is fallin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ternet thinking” is necessary to help with sweeping reform and advance.Building “interne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pattern, is not only a major reform complying with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im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that is driven by “internet+” , change public security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break the barrier industry and shorten the distance of time and space.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interne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 Haining City, analyzed the main role that “internet+” thinking played in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concluded the experience in “interne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d suggestion and reference about building new “interne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normalcy for other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Key words: internet+, intelligent traffic, traffic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包括公安交管工作在内的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优化提出了更高的期盼和要求。传统的公安交管服务模式已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亟待创新和突破。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提出以及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应用,交通管理服务迎来“互联网+”新时代。“互联网+”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产业之间做加法,把互联网用到传统产业之中去的发展模式。“互联网+”交通管理是互联网与交通管理日常警务做加法,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公安交管实战业务无缝隙链接和高度融合。构建“互联网+”交通管理服务模式,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以“互联网+”为驱动,创新公安交管工作机制,打破行业壁垒,缩短时空距离的重要举措。
二、海宁市“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建设及应用情况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东距上海120公里,西临杭州60公里,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实有人口约103万,境内有5条高速8个出口,1条国道与2条省道横贯东西全境,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县域城市之一,在2014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榜单上位列全国第八、全省三强,也是嘉兴地区唯一上榜的县级市。发达的经济、优越的区位使海宁的交通压力倍增,也因此推动了海宁的交管工作较早地跳出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从智能交通、车管服务、交通宣传三方面入手,向互联网要创新、要效率、要成绩。
1、“互联网+”智能交通
2010年初,海宁的汽车保有量为42933辆、汽车驾驶员有79956人,至2014年底,海宁的汽车保有量已猛增至136012辆、汽车驾驶员223857人,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6.9%、23.01%。虽然海宁相关政府部门积极作为,大力开展改善路网结构、提倡公交优先、整治交通秩序等工作,但相对于迅猛增长的车辆,各项措施的成效显得杯水车薪,作用也大打折扣甚至抵消。因此,海宁在综合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状况,并借鉴国内一线城市的实施经验后,毅然于2013年启动了智能交通“三年科技行动”,以“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为建设理念,依托互联网为支撑,集中力量于交通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内外部运用,目前主要建设项目包括交通信息采集和分析研判系统、城市交通信息发布和交通诱导提示系统以及交通指挥一体化平台。
(1)交通信息采集和分析研判系统。海宁在市区“三横四纵”主干道上,根据道路状况的不同,分别安装了微波、线圈、视频三大类流量采集设备共计85套,安装高点监控设备7套。目前,通过物联网前端信息数据采集,海宁每月平均能够获得微波检测数据1252万条、线圈监测数据352万条、视频检测数据435万条,为公安交管部门以及规划、建设等其他政府部门科学谋划工作提供了交通数据支撑。(2)城市交通信息发布和交通诱导提示系统建设。海宁市区目前共安装了信息发布屏41块,其中全点阵LED屏34块、VMS屏7块,统一联网接入交通诱导系统平台,通过基础交通流数据如流量、速度等的前置采集和后台计算机模型运算后的系统传送信息,采用诱导简图形式,将道路交通诱导信息以红、黄、绿三色(绿色表示道路畅通,黄色表示道路通行缓慢,红色表示道路拥堵)实时发布在诱导屏上,自动形成路面交通情况发布体系,指导市民选择合适道路出行。
(3)交通指挥一体化平台建设。交通指挥一体化平台是对交通信息收集、显示、分析、处理、指挥、调度及信息发布的核心。海宁购置了HP DL580G7服务器3台、HP-DL388-G8服务器4台、DS-A82024D海康磁盘阵列1台、S5700-52C-SI-AC华为千兆交换机1台、kvm lcd drawer键盘显示器2套等设备,主要用于GIS、通信服务、交通流量及速度采集运算等方面。作为智能交通系统最核心的子系统,首先它是一个管理平台,各个子系统均通过接口与该平台进行整合,交通管理者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操作、监控各个子系统的运行,并通过平台对数据汇总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掌握主要道路交通运行态势和流量分布规律,进而调整信号配时、合理安排勤务、组织应急指挥、开展拥堵疏导,对城市交通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它也是一个服务平台,平台将有价值的交通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普通群众公布,让出行者提早了解交通情况,选择适宜的交通工具、路线等,提高出行效率,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互联网+”车管服务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办理各类交通管理业务7亿多笔,平均每天办理约300万笔,近5年业务量年均增长超过10%。在此背景下,海宁也“不能幸免”地同样需要应对车管业务量猛增的压力,虽然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延长办公时间、“5+2”(工作日+双休日)工作模式等多项措施,但受限于警力资源、业务场所、办理时间等诸多因素,群众办牌办证、缴纳罚款还要排队等候、往返奔波,存在不方便、成本高、负担大等问题,传统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交通服务方便快捷的要求。
(1)“海宁交警e车管”淘宝店。为贯彻便民利民理念,海宁公安交管部门紧赶“电商换市”热潮,依托互联网,在浙江全省率先推出了淘宝店铺“海宁交警e车管”,安排车管工作人员“兼职”淘宝客服,“出售”换领机动车驾驶证、补办驾驶证、补领机动车行驶证、申请委托核发检验合格标志、领取免检验合格标志、变更联系方式、提交身份条件证明、专用号牌固封螺丝等服务,有效节约了群众时间,省去群众跑腿功夫,让广大群众不出门就可以将车管业务办理好。截至目前,“海宁交警e车管”淘宝店已经完成网上“交易”600余次,均获得了“买家”的五分好评。
(2)4S店机动车登记服务站。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机动车上牌业务异常火爆。为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目标,海宁交警车辆管理所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汽车4S店车辆上牌一站式服务,即在汽车4S店内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让消费者购车、选号、上牌一站搞定,海宁浩通4S店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也成为了嘉兴市首个县(市)级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在具体实践中,公安业务部门通过网络专线,在互联网上开辟VNP专用通道,实现4S店与公安数据的部分交换,4S店关于车牌办理的相关数据可通过网络专用通道直接传送到公安专网。得益于上述互联网技术,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可以向购车群众提供车辆查验、车辆拍照、业务受理、选取号牌、发放牌证等服务。截至目前,海宁4S店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已累计登记车辆1300余辆。
(3)互联网预约驾考及远程学习教育。根据浙江省公安厅于今年5月份发布的推行交通管理10项新举措要求,目前部分措施已陆续在海宁落地实施。例如符合科目二和科目三考试条件的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人,不需要由驾校排队预约考试,可以在“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互联网预约平台”上直接预约考试,自主选择考试场地和考试时间等;在一个加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机动车驾驶人依法参加七日道路交通安全学习教育,其中三日(12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教育平台进行远程学习教育;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有记分的A、B类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人(未满12分),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教育平台进行不少于三小时的远程道路交通安宣学习教育,完成驾驶证审验。
3、“互联网+”交通信息服务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和智能手机不断普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以其短、灵、快的优势,迅速占领了信息市场不小的份额,特别是利用微信公共账号进行的信息传播,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微信作为互联网中的一匹“黑马”,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1)“双微”平台服务。海宁紧跟时代节奏,及时推出了“海宁交警”微博及微信公众账号,在利用“双微”平台发布路况信息、开展安全宣传、组织交管互动微话题、有奖竞答等活动的同时,海宁公安交警部门还对“海宁交警”微信功能进行了自主开发,使微信公众平台拥有了网上办事、自助移车、拥堵爆料、隐患收集、轻微事故受理五大功能。截至目前,“海宁交警”微博发布信息5200余条、“海宁交警”微信发布信息420余期,“双微”平台共拥有粉丝4万余人,成为了公安交警部门服务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新阵地、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新助力。
(2)“行吧-交通事故快处”服务。根据浙江省交管局工作安排,海宁启动手机支付宝服务窗“行吧-交通事故快处”功能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系统运行半个月来,海宁共计使用该系统上报轻微道路交通事故193起,提高了交管工作效率,为车主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事故处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之间因沟通协调不充分而导致的难以一起前往快速处理中心处理事故的矛盾。
三、“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应用效果
1、指挥调度更加灵活。“互联网+”智能交通是基于交通信息大数据形成的集成管理平台,以事前预警、事中管控、事后研判为工作流程,通过系统数据分析,指挥中心民警可以较为全面的掌控各路口监控信息,对道路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等路况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并作出反应,同时借助单警定位系统,合理部署调控警力,及时下达中心指令,大大缩短指挥调度时间。
2、勤务安排更加科学。通过“互联网”+交通管理的作用发挥,能够较好地实现道路交通状实时监测况、了解路面警力分布、收集道路交通隐患、上传共享监控画面等功能,从而进一步健全分析研判机制和勤务运行机制,使“街面巡逻”与“鼠标巡查”相结合,营造线上线下互动氛围,实现虚拟数据与现实警务的无缝隙对接,对不断增强路面勤务的实战性、提高交警作战能力、打造工作新常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服务民生更加便捷。“互联网”+智能交通拉近了公安交警与广大群众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通过交通诱导屏、微博、微信平台等智能警务,交警部门可以全天候无间断的为群众提供路况信息、业务咨询、违章查询、驾考预约、轻微事故处理、法规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多种服务,大大减少了群众“往返跑”的时间和路程,实现了“指尖上”的沟通和零距离的服务。
4、宣传教育更加高效。与传统的宣传工具相比,微博、微信、互联网相比电视、广播宣传更加高效快捷,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通过网络推送的警务信息、预警防范提示和法律法规等交通安全宣传也更适应群众对信息的浏览和关注习惯,对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进而不断推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所起的作用和效果也更大。
四、“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实践经验
1、领导要重视。科技信息化建设是公安部提出的“三大建设”任务之一,是提升公安交警战斗力的重要支柱,“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发展,需要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政府财政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做保障,“互联网+”交通管理无从谈起,就海宁来说,仅其中“互联网+智能交通”一项建设任务,就已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因此,各地政府在建设中应保障科技资金专项投入,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必备条件。而作为交警部门,更要发挥职能部门业务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交管工作症结,遵循实战和经济兼顾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对一些交警部门无法解决的交通问题,要提出可行性措施,积极向政府部门多建议多汇报,争取政府大力支持。
2、技术要保障。“互联网+”交通管理工作涉及网络专业知识以及ITS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专业知识,离不开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及交通科研技术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持。海宁经多方努力,成功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建立了全国首个县级市城市交通畅通技术示范基地,由公安部交通管理专家围绕推进城市交通技术研究及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实践应用,实施多方位的城市交通技术支持,开展重点技术项目和科研成果示范合作,协助实施智能交通“三年科技行动”。此外,海宁交警部门还与浙江浙大中控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由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智能交通一体化指挥平台配套软件的研发以及微信后台功能的开发等专业技术性工作。
3、建设要有序。以中小城市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互联网+”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建设,尤其是耗费建设资金多、工程量大的智能交通建设,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太现实的,区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是比较可取的做法。海宁在智能交通建设中遵循分批分期的建设思路,一期工程以“完善交通信息采集、建设城区智能交通诱导”为目标,于2013年8月启动建设,至2014年6月全部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基本形成了覆盖海宁市区主要道路的交通信息采集体系和交通诱导体系,丰富了城区交通流信息采集方式,提高了对公众交通信息服务水平;二期工程于2014年11月底开工建设,至今年6月底通过竣工验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期工程建设系统调整完善、一体化指挥平台建设和系统集成、专用管控系统功能完善及整合补充、终端系统补建和改造等四大部分,为日常勤务管理、应急指挥、拥堵疏导等提供支撑;三期工程目前正在积极建设中,计划于2016年6月完成项目验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交通指挥中心软硬件改造升级、一体化指挥平台功能提升、道路交通畅通组织与管控效能提升等三大项目。
4、管理团队要专业。三分建设,七分应用。“互联网+”交通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传统的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需要即懂交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对导致交通管理不顺畅的重要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从改进网络信息技术、建设交通配套设施、合理调配警力部署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以提高现有交通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而解放警力,腾出手来主动应付交管新问题、新情况。另一方面,“互联网+”交通管理建设容易,运用难,真正运用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更加难。逐年增加并投入使用的科技设备需要具备相应知识的人员的专业性操纵,只有减少和防止设备建设上已经具有的功能,但因缺乏人才而没有运用起来或没有有效的运用起来的情况,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科技的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五、对发展“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建议
公安交管工作具有很强的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和时效性,对工作效率、反应速度、应变能力有着很高要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交通管理模式将不断得到优化完善,并在诸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交警指挥调度更加灵敏,全程监控覆盖更加广泛,交管服务更加便捷,道路通行更加通畅。如何利用“互联网+”交通管理这一信息化建设应用平台使公安交管工作更高效更智能,还需要作出以下努力。
1、加强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互联网+”交通管理体系建设,是公安交警服务民生、服务实战的创新方式,要充分认识到整个系统的智能性、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大数据警务云计算的智能交通管控体系建设,把高清视频监控、高清卡口、车辆信息识别、气象信息采集、非现场执法系统等原已建设使用但信息各自分散的系统数据统一集中到“互联网+”交通管理体系中来,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对日常数据进行强化整合,以数据分析成果来指导警力部署,优化、细化警务运行模式,不断提升新形势下交警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完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健全传统与智能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交通问题复杂多变,有些问题需要依靠智能交通24小时无间隙运转来解决,而有些问题又必须依靠人为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才能收到实效,因此,只有做好智能交通管理和传统管理模式相结合,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加大事故多发时间段路面巡逻和网络巡逻密度与广度,实现动态与静态相融合,才能使得“互联网+”交通管理成为新时期交管工作的突破口和发力点,为治理城市交通固本强基,补足元气,才能提高队伍战斗力,形成交管服务高效便捷的新常态。另一方面,要构建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互联网服务窗口,并将其延伸至基层所队、考场、执法服务站、邮政服务点等场所,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同时,简化办事手续,实行群众网上提交申请信息,互联网服务窗口网下审核材料、制作牌证、交付寄递的新型服务模式。
3、丰富服务方式。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习惯偏好、不同生活环境的群体,对交管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互联网+”交通管理需提供多种方式和途径,主动适应广大群众的差别化服务需求,除传统的短信、语音电话外,交管服务部门应积极开发网页、手机APP等多种服务方式,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重点考虑不会上网、没有上网经历或者没有上网条件的人群,努力实现服务全覆盖。
4、统筹社会资源。公安交警部门要积极主动开展联系协调,努力通过互联网把交通管理业务涉及的相关单位和场所关联起来并延伸服务,协同多部门提供多元化、一站式服务,例如在今后工作中可尝试协调通信运营商,实现不同通信运营商手机用户告知信息互联推送和语音服务;与邮政部门合作,为群众提供办牌办证邮政寄递服务;协调财政、银行等部门,实现交通违法罚款、驾驶人考试费等网上缴纳;实现医院网上提交驾驶人体检证明、汽车销售服务店办理机动车临时行驶号牌、驾驶人培训机构办理驾驶证申请、群众预约机动车检验机构和检验时间等。
5、突出安全防护。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是发展“互联网+”交通管理模式无可回避、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要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建立互联网服务管理平台安全运行环境,防范网络攻击,保障群众公平获取驾驶人考试预约、机动车号牌选择等服务的合法权益,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同时规范互联网服务管理平台运行和使用管理,建立日常运行维护、安全监控工作机制,保障信息安全,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安全服务。
6、注重人才管理。对于任何一个工程而言,人才因素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系统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建设“互联网+”交通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对现有系统管理和应用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系统管理能力和宏观处事能力;其次是可以引进专业人才,通过社会招聘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来充实系统管理队伍,缓解现有公安交管队伍中专职、专业管理人员急缺的问题;再次是要建章立制,从值班人员职责、值班管理、设备维护、信息收集、审核把关、安全保密等方面进行规范,明确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确保系统管理有序、规范、高效运转;最后要保障待遇,要对专业技术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既要用警,更要爱警,在管理机制上、奖励机制上有所创新,在职级待遇上、提拔任用上有所倾斜,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为“互联网+”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创造一个重视人才的良好环境,确保有限的专业人才用在关键点上,及时完成相关硬件设备的安装和监控,保证联入网的计算机安全运行,在软件上完成网络版杀毒软件,确保各种信息应用系统的安全规范使用,为网络应用创造可靠的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