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地方各级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

时间:2019-05-14 15:1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地方各级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地方各级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

第一篇:发挥地方各级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

发挥地方各级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11-06-17 14:57:31作者:肥城市人大科教文卫工委 于树军发布来源:

本站原创

胡锦涛同志最近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推进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积极主动地介入和实施宏观的社会管理,主动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有所作为,为促进经济发展、事业进步和社会和谐方面做出应有努力。

一、突出社会管理难点,加快社会管理方面的建章立制进程

应该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建立健全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突发也要求社会管理制度体系需要完善和重构。应该说,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多年的实践和取得了许多经验,但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制的高度。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以处于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框架下的社会管理,缺乏具有普遍约束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因此,这就需要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抓住社会管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立、改、废并重,坚持民主立法、立法为民,始终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任务,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用法规、制度的形式规范、固定下来,加快地方立法(制)步伐,让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法(制)可依、有章可循,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规范社会管理行为,同时为国家立法积累经验。在建章立制过程中要坚持“开门立法”,广泛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征求他们的意见,使建章立制的过程变成集中民智、听取民意和宣传群众的过程,努力实现民主立法。一是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将党的主张和意图变成国家意志。通过作出决议、决定监督支持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二是行使监督权,强力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三是健全“一府两院”重大事项报告及规范性文件报备制度,聘请法律方面专家组成规范性文件审读委员会,对报备的规范性文件统一进行审核把关,从而减少行政失误,降低行政成本,更加有效地保障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正确实施。

二、抓住社会管理重点,加强法律和工作监督的力度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从根本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是解决一切社会矛盾并最终实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要加大监督工作的力度,着力促进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监督支持政府、“两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要研究探索并认真实施监督法规定了但没有用好、甚至是从来没有用过的监督方式,提高监督实效。在这一过程中要广泛征求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抓住、抓准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重大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一是加强工作监督,保障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审查批准计划预算方案、开展专题视察等方式,监督支持政府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并进一步促进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二是加强执法检查,监督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定期开展经济方面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确保各项经济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维护公平、和谐和经济秩序。三是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公正司法。司法在调整经济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委会要通过不断加强司法监督,监督支持“两院”自觉主动地服务经济发展,通过化解执行难、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强化民行监督等措施,维护好国家和群众的双重利益,为经济平衡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四是加强对人大任命干部的监督和评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要抓住人这一根本因素。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任免干部的机制和程序,先后创新实行任免干部前的离任审计制度、任前法律考试制度、任前作拟任职发言制度、任后一年内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以及对人大任命干部实行了报告工作满意度测评和将测评结果作为市委选拔作用干部依据的制度,有力地增强了人大任命干部的人大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五是监督支持政府高度重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治理,在社会治安、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城市综合执法、人才政策、税收制度、市场环境、人文层面等下功夫,吸引经济要素有效的聚集、人才的正常流动和社会环境的宽松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文化助推。

三、关注社会管理热点,着力促进民生改善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老百姓最直接的、最现实的、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只有实现业有所就,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才能够减少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就会有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要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当作第一目标,促进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合理解决,造福一方百姓。一是构建社情民意信息网。通过健全市和街镇两级人大信访网络、开通人大代表热线电话、公开人大信箱、每年两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召开代表座谈会和专题调查研究等方式构建起人大常委会与代表和选民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掌握和整理社情民意,形成信息专报为市委、人大和政府提供决策信息参考。二是监督支持政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建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建立了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群众服务代理制度、村民议事会制度,延伸民主参与社会管理的触角,促进农民群众的自治自理。三是是监督支持政府整合执法资源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市里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信息共享平台为依托,加快信息网络构建,健全应急预案,便捷、快速地统筹协调各类应急事务的综合指挥、协调和处置,提高各类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效率和水平。

四、选准社会管理突破点,创新民主管理方式

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的政治参与权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回答如何跳出国家兴亡的历史周期率时所说:“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就不敢懈怠;只有人人都起来监督,才不会人亡政息。”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一种最好的民主政治形式,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方面有所创新,让人民群众更多、更近地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来,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最终实现由单一行政手段管理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管理转变,学会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等方法,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一是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加强与政府、“两院”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找准社会管理创新和加强的突破点,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督促政府、“两院”开展管理实践和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的公平度和效率,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和进步。二是开展代表进社区和向选民述职。在每个城市和农村社区建立代表工作室,让选民定期约见人大代表,反映其意见和呼声;每年一次让代表向选民晒一晒其履职情况,自觉接受选民的评判和监督,也同时让代表面对面地听取选民意见建议。三是实行人大常委会议题公开征集制度。每年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征集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议题,坚持从群众

中来,并将监督和执法检查的结果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从而让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来。四是按照监督法的要求,公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方式和监督内容,接受社会各界的评判和监督,进一步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主动将人大监督与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提升人大监督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浅析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浅析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做好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人大代表具有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独特优势

一是桥梁纽带的优势。人大代表在联系人民群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可以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诉求,使政府的决策更民主、更科学,使社会管理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是化解矛盾的优势。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充分依靠人大代表,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能够更好地做实群众工作,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建言献策的优势。由于人大代表工作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对如何破解创新社会管理这一课题有直接的发言权。人大代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为创新社会管理新机制建言献策,以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切合时代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

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的几点建议

根据代表法的规定,笔者认为要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制度,构建人大代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更好平台。畅通代表反映民众诉求的渠道,通过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日”和“主任接待日”等活动,帮助代表将群众诉求及时、准确地反映上来,使代表们在社会管理中起到“预警器”和“安全阀”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成率,在促成民生问题解决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代表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其真正成为值得群众信赖的社会管理中坚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对“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的组织和指导,突出代表履职为民、服务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使这项活动成为督促代表履职的抓手,同时也成为向选民展示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窗口。

(二)提高素质,夯实人大代表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基础。要以贯彻落实修订后和选举法为契机,严把代表的“进口”关,优化代表的结构,使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先进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担当管理国家事务的重任。要从提升代表综合素质入手,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规定,使代表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充分认识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政治理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与履职相关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悉心倾听群众呼声,关注民情,集中民智,当人民忠实的代言人。

(三)突出优势,发挥人大代表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人大代表在联系选民、收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做到上情下传,人大代表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全面正确看待当前形势,正确对待深化改革、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教育引导群众遵纪守法,通过法定程序和正常途径来表达诉求,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致力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广泛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要做到下情上达,人大代表要认真分析研究、归纳整理选民提出事关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反映民意,提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和建议,做到下情及时上达,让政府及时了解社会动态,未雨绸缪,钝化社会矛盾。发挥人大代表在调节社会矛盾纠纷的作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联系,他们更了解、熟悉所代表的群体,对自己身边的、基层的事情更有发言权,因此,人大代表的调解、说服、沟通,特别是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可以化解一部分矛盾纠纷尤其是群体性的矛盾纠纷,从而减少信访量。人大代表还可以参与诉讼调解、治安民调、接访走访、群防群治工作,通过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理顺群众情绪,钝化社会矛盾,预防事态扩大,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不安全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促进作用。人大代表要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己任,通过听取情况汇报、视察、调研、工作评议、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切实履行代表职责,督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从关心群众利益入手,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入手,从关心弱势群体入手,多做顺民心、解民意的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如在民生、治安、就业、物价等方面,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化解不和谐的各种因素和矛盾,促进社会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解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强化人大监督实效,促使社会管理工作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发挥自身优势,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宗旨,充分履行监督职能,增强人事监督、经济监督和工作监督实效,让人大代表在社会管理中有权说话,说话管用,才能调动人大代表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一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进行有效监督。二是督促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认真总结社会管理方面的经验,督促和协助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使社会管理工作科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化解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认真调查研究。针对社会管理中的一些基础性、苗头性和热点问题,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组织力量进行超前调研,形成报告,提出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时参考。(

第三篇:发挥地方人大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对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实践与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理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职能作用,贡献全部力量。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和谐社会是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的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人的愿望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石,也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力的基本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畅通民意渠道,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形成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可以利用自己的独特地位,发挥积极作用。一是要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要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完善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本届人大以来,我们积极做好制度创新工作,先后修订完善了公民旁听人代会、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等多项规章制度,切实提高了常委会的工作质量。今年初,在全区各街道设立人大街道工委,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具体举措,有利于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发挥法制保障作用,推动社区文化、卫生、管理、治安、服务等工作的健康发展,将人大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切实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村民自治、居民自治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管理自己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人大常委会要组织代表通过视察、检查等形式,进一步推进完善村级民主和社区民主,保证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使宪法规定的三自四民主的自治原则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三是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玄武进程。依法治区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要通过完善法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律监督、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等途径,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法治化,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更好地督促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努力建设一个透明、诚信、负责、理性的法治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二、认真履行监督职能,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发展是和谐的物质基础,和谐是发展的最终目标。抓住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些长远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依法开展监督是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能,也是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加强对地区奋斗目标的监督。坚持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突出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加强对政府编制目标任务的审查,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体现区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组织代表认真审议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强化监督,促进一府两院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其次,要注重促进发展中难点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围绕议题安排,适时组织代表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调研、视察,提出有针对性、有分量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政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一府两院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围绕地区发展中教育公平、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卫生服务等重大课题,审时度势,精心选题,寓支持于监督,帮助突破和解决难点问题,更好地发挥常委会审议一个议题、解决一些问题、促进一项工作的作用,切实增强监督实效。第三,要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公平与正义。公正高效的司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和防火墙。要充分发挥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司法案件备案审查制度,强化对司法机关的个案监督;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切实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适时听取法院、检察院工

作汇报,推进审判、检察职能改革,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落实司法为民,促进社会公平。

三、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激活内生动力。人的利益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最根本的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作中,要突出对群众关心的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加强调研视察,发挥代表作用,督促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一是要积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人大代表的地位决定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切实加强代表工作,积极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创造条件,更好地促进代表执行职务,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好“代言人”,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要积极组织好代表集中视察和个人持证视察,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努力发挥好代表的主体作用。二是要切实加大代表建议件办理力度。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集中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把督办代表建议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着重在解决问题上下工夫。

第四篇:发挥地方人大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对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实践与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理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职能作用,贡献全部力量。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和谐社会是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的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人的愿望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石,也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力的基本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畅通~渠道,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形成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可以利用自己的独特地位,发挥积极作用。一是要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要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完善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本届人大以来,我们积极做好制度创新工作,先后修订完善了公民旁听人代会、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等多项规章制度,切实提高了常委会的工作质量。今年初,在全区各街道设立人大街道工委,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具体举措,有利于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发挥法制保障作用,推动社区文化、卫生、管理、治安、服务等工作的健康发展,将人大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切实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村民自治、居民自治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管理自己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人大常委会要组织代表通过视察、检查等形式,进一步推进完善村级民主和社区民主,保证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使宪法规定的三自四民主的自治原则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三是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玄武进程。依法治区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要通过完善法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律监督、法制教育和法律服务等途径,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法治化,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进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更好地督促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努力建设一个透明、诚信、负责、理性的法治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二、认真履行监督职能,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发展是和谐的物质基础,和谐是发展的最终目标。抓住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些长远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依法开展监督是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能,也是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加强对地区奋斗目标的监督。坚持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突出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加强对政府编制目标任务的审查,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体现区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组织代表认真审议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强化监督,促进一府两院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其次,要注重促进发展中难点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围绕议题安排,适时组织代表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调研、视察,提出有针对性、有分量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政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一府两院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围绕地区发展中教育公平、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卫生服务等重大课题,审时度势,精心选题,寓支持于监督,帮助突破和解决难点问题,更好地发挥常委会审议一个议题、解决一些问题、促进一项工作的作用,切实增强监督实效。第三,要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公平与正义。公正高效的司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和防火墙。要充分发挥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司法案件备案审查制度,强化对司法机关的个案监督;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切实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适时听取法院、检察院工作汇报,推进审判、检察职能改革,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落实司法为民,促进社会公平。

三、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激活内生动力。人的利益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最根本的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作中,要突出对群众关心的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加强调研视察,发挥代表作用,督促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一是要积极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人大代表的地位决定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切实加强代表工作,积极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创造条件,更好地促进代表执行职务,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好“代言人”,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要积极组织好代表集中视察和个人持证视察,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努力发挥好代表的主体作用。二是要切实加大代表建议件办理力度。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集中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把督办代表建议件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着重在解决问题上下工夫。对涉及群众普遍关心的产品质量、食

品安全、公共卫生、环境污染、城市建设管理等问题的建议,加强监督检查,大力推进政府相关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三是要高度重视群众信访工作。群众来信来访是社会不和谐的第一信号。做好群众信访工作,特别是把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好,是一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工作中,要进一步畅通~表达渠道,认真对待每一次接访,认真处理每一封信件,认真答复每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督促一府两院和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消除不和谐因素。诚然,构建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崭新的课题。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实践,勇于改革创新,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本领,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社会管理创新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社会管理创新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并大有可为的工作。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瞄准社会管理难点,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人大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一点就是要通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依法规范本行政区域的重大事项,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决策基础。地方各级人大应抓住社会管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立、改、废并重,始终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任务,不断积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规范社会管理行为。一是要打破传统思维,以积极的态度,以改革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理直气壮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二是要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调查研究制度,推行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形成决定之前重调查、决定过程讲民主、决定内容求实效的工作机制,确保作出的决议决定符合客观实际,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三是要突出决策重点,对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等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大事、要事,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依法讨论决定,要突出。

2.抓住社会管理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加大监督工作力度,着力促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监督支持政府、“两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一是督促政府加大对社会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管理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观念,促进公民了解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指导社会管理的各种制度,从而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执行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和依法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形成有利于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二是把社会管理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作为地方人大开展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检查监督。在监督政府的执法检查工作中,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全面准确地掌握社会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并注意收集有关意见和建议,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监督政府部门认真改进。三是不断改进监督方法。开展对社会管理工作的监督,要讲究方法和效果。要抓好每个工作环节,切实抓出成效来。为此,一要把好议题选择关。要广泛征求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抓住、抓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精心研究,选好议题。二要把好调研关。在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前,可由相关工作机构对社会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广泛的前期调研,包括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个别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力求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还可组织代表视察,视察要突出重点,围绕群众对社会管理工作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视察形式可以多样,要把明察与暗访结合起来,把视察过程变成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的过程。三要把好执法检查关。把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等方面所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作为对政府执法检查的重点,进一步促进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促进社会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四要把好审议关。对社会管理有关议题要认真审议。在审议中,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要突出问题,有理有据,讲深讲透,切中要害。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提出的各种意见,应归纳综合,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审议意见。五要把好督办关。要认真抓好督办工作,开展跟踪督查,采取各种形式,督促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把审议意见落到实处,抓好整改和反馈,避免为审议而审议,流于形式。

3.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地方人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要扎实做好代表工作,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做好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发挥好几方面作用:一是发挥代表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要引导代表加强对法律法规和人大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坚持和完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查、执法检查和工作评议等活动,支持代表采取约见“一府两院”工作部门负责人和询问等形式,了解、督促“一府两院”不断改进工作。通过在代表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提升代表履职水平,发挥代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坚持和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定期、不定期地走访代表和选民,有效发挥代表活动室议政督政、了解社情民意的阵地作用,不断密切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感情上真正贴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发挥好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管理成果人人共享的局面。三是发挥代表在议案建议督办中的作用。代表提出议案及建议是代表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形式。要健全并落实代表建议办理制度,规范政府及其承办部门办理代表建议的程序和标准;充分发挥代表在议案和建议督办工作中的作用,及时组织代表对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视察调查;加大对代表议案和建议的督办力度,在提高落实率、问题解决率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质量。

4.做实人大信访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依法履行好职权的重要渠道。新的形势下,要努力使人大信访工作成为社会关系的“润滑剂”,成为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更好地服务社会管理,就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人大信访工作上有新作为。要带着深厚的感情认真对待每一件群众来访,坚持把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作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维护民权,促进稳定的大事来抓。要从源头抓起,有效化解矛盾和问题,及时疏导稳控,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初始状态。要树立大信访理念,明确人大与“一府两院”受理信访事项的范围职责,着力构建信访网络体系,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强化督办,增强办理实效。把为信访群众实实在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做到依法受理信访,依法监督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工作实效。要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学习培训,落实信访责任,畅通信访渠道,为群众搭建一个可以充分倾诉的平台。

下载发挥地方各级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地方各级人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财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发挥财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时间:2011年10月24日 10时41分来源:天津日报作者:王建新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当代......

    发挥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发挥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生态西林,推动科学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要求,为发挥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大大精神,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一种新生事物,迅速而广泛......

    发挥社会协同作用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

    发挥社会协同作用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 翟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全面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的认识。各级妇联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发挥优势,创造性地做好新形势下党......

    充分发挥人大作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林祥国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把这项工作纳入“两个率先”总体布局,作为全省着力推......

    发挥地方人大在精准扶贫中作用思考

    发挥地方人大在精准扶贫中作用思考六篇发挥地方人大在精准扶贫中作用思考六篇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重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维护......

    发挥地方人大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精)

    发挥地方人大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对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实践与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党从全面......

    发挥民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5篇范文

    发挥民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