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社会管制转向社会权利
从社会管制转向社会权利
2013年08月30日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02期作者:潘加军 蔡小慎 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高度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问题和矛盾显现,要求政府社会管理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变革和创新。理念引导行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则是更新主导理念和明确价值导向。受传统控制思维的限制,目前中国社会管理仍处于以维稳为主的社会管制阶段,这一价值取向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迫切地需要向满足民生需求、维护并增进公民社会权利方向转变。
一、传统管制思维下社会管理的困境
通过对中国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审视和研究,不难发现目前的社会管理目标和手段,主要体现为旨在压制公共利益表达的维稳控制理念和主导价值取向。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对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但价值理念滞后仍然是制约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瓶颈”。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全面转型,传统控制思维下社会管理思路与新形势下价值体系诉求日趋相背离,甚至陷入难以逾越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权式的内在逻辑与分权化的民主趋势相矛盾。以维稳为主的社会管制是建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政治行政一体化基础上的。这种社会管制的逻辑进路,就是强化行政控制,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监督制约,以集权方式实现社会刚性稳定。其路径是在相对封闭的政治生态环境下,构建自上而下纵向“金字塔”式管理机构,通过命令、指示、政策、惩罚以及资源分配等方式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全面直线型管理和控制。在这种命令—服从的单向管制模式下,社会管理体制僵化,社会成员处于绝对服从或压制状态,公民大多被要求履行维护稳定的义务却忽视享有自由和权利。改革开放后,社会领域相对分离,原有管制体制所依赖的社会基础发生变化,民主与分权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和政治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市场和社会领域要求自治、平等、自由等分权趋势与传统管理体制内在集权逻辑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社会结构变迁、利益结构异质性增强、公民权利意识普遍成长更是激发了这种矛盾。社会成员对原体制的反抗由隐性向显性转化,由体制内向体制外转化,由个体向群体转化,社会秩序失重、混乱现象频现。
2.行政权力扩张与私人权利维护相冲突。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利益碰撞与博弈日益复杂化,政府社会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稳定几乎成为这个社会治理系统最坚实的基础和最敏感的神经。”[1]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思维和诸多压力挑战下,地方政府很容易“将社会管理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性的手段,将加强社会管理理解为加强权力对社会的全面控制”[2],由此社会强制成为常性管理手段。管理者倾向于按照政治统治逻辑,不断强化行政权力,用运动式的方法消除“不稳定因素”。在社会管制过程中,权力运行因制度约束欠缺和民主监督不足而不断扩张超出“权力边
界”,进入私人领域,挤压私人权利空间,面对“控制优先”还是“权利优先”的二难抉择时,前者往往成为了最终选择。与此相对应,民众权利意识觉醒促使他们不断进行抗争、进行体制内或体制外维权,但又不得不面对权利制衡权力仍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于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越位”、行政控制过度和社会自主不足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行政权力与私人权利的冲突加剧,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社会公平和正义难得保证。
3.维稳高成本与管制低成效相偏离。虽然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为政府社会管理提供了较强的技术基础和财政基础,但是持续上涨的维稳经费和各地频发的冲突事件对比反映出一个基本现实,即“越维越乱的恶性循环”[3]。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旧式“维稳”思维和以堵代疏的管制模式。近年来,为了应对各种公共安全事件,政府不断通过增派人员、增设机构和增加经费等来提高维稳效率。投入增加对于维持社会短期稳定是有成效的,但维稳模式的偏差却使投入增效大打折扣。这集中体现在我国各地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灭火式的管理策略和后果导向的反应式治标思路。具体而言,在强大的行政压力下,政府解决社会问题不是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增进社会福利为基础,从源头寻找诱发矛盾的原因,解决冲突产生的根源,而是着眼于对社会风险进行消极防御或事后补救,偏重于“末节处理”,不仅无法破除僵化维稳模式中“治标不治本”问题,而且这种事后管理的反馈控制过程必然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为代价。除了耗费大量的显性成本或有形成本外,政府管制形象下降、公信力流失、信任危机加剧等社会成本或道德成本增加也使得维稳成本与收益进一步拉大。
二、社会权利价值取向的现实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管理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根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以维权为中心的社会权利价值取向正是来自于转型期不断变革发展的中国实际,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实践的结果。这个价值取向旨在以满足公共利益需求、维护并增进公民各项权利和福利为核心,通过不断提供公共产品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构建多元合作治理机制来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具体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社会权利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保障。“社会权利的实现是需要物质条件的,因为诸多的社会权利在表现形式上就是社会福利的提供,这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例如,从2003年到2011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8.1%。[5]经济稳定增长为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等社会权利的实现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人们在医疗保健、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分配、养老福利等方面的服务从以往的低水平保障向较高水平的供给推进。与此同时,原有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支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随之转型,公平优先、权利优先逐步进入政府公共管理的视野。
2.社会利益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体分化和分配机制变迁,改变了传统社会管制的基础。“个体利益已由个人完全服从整体基础上的绝对依赖,转向以实现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依赖,整体已被要求为个体利益服务,帮助和保证个体利益得以实现。”[6]公民权利、利益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国家公共服务保障供给不足成为社会矛盾冲突的焦点。例如,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和社保问题等都是其供求矛盾的典型体现。这些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大众对平等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和文明生活条件的权利诉求与现有分配机制的冲突。因此,社会管理必须适应利益结构变迁和社会阶层分化的生态环境要求,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导向,通过改进和完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营造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冲突的良好氛围,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3.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本质和要求的高度概括,也是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的价值为核心和社会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不断地维护和实现人的社会权利,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来,人本思想作为核心执政理念和主导价值诉求,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特别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导向。在人本主义理念指导下,政府开始从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逐步转向以尊重公民权利、维护公共利益、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发展目标上。通观社会管理领域,从体制设计、政策制定、服务目的和发展动力等各个层次,无不突显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地位。
4.权利维护是当前社会管理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现代社会冲突是“一种应得的权利和供给、政治与经济、公民权利和经济增长的对抗”[8]。传统社会管理体制解体后,人民群众从单位制下的依赖关系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关系转变,公民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民主观念迅速增长,个体或集体维权行动趋向自觉。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利益冲突现象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可以看出维权仍是当前社会管理的关键,例如因征地拆迁、劳工权益、环境污染侵害等引发的冲突事件大多是由于权利之争引发的。由于缺乏正常的利益表达渠道和有效的利益维护机制,民众往往选择“非体制化行动”[9]进行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抗争”,导致冲突事件频发高发。国家作为维护公民权利的主导主体和公共利益的代表,理应将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作为当前社会管理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并为权利救济提供物质基础、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推动社会权利普及化目标的实现。
三、基于社会权利导向下的社会管理创新思路
中国特殊的改革生态环境决定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复杂性、系统性和艰巨性。纵观转型时期社会管理领域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可以归纳集中于“一位三体”四个方面:核心导向模
糊、价值观念碰撞、制度安排短缺和组织行动冲突。因此,科学系统的社会管理创新设计必然是以实现和维护公民社会权利为基础,从理念、制度和行动三个维度展开,其中价值认同是前提,制度安排是保障,组织协调是基础。三者之间是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整体。
1.以培育公共精神为主线重塑价值理念。价值理念是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核和灵魂。重塑价值理念就是在多元意识文化条件下通过对价值观的定位、共享与传播将政府与社会纳入同一价值体系中,并发展成一种集体行动意识,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完成协同治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结构分化形成的多元价值观催生了价值混乱和理念冲突,公共精神的缺失成了引发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因此,以培育公共精神为主线重塑价值理念是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所谓公共精神,是指“孕育于现代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之中,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以全体公民和社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为依归的一种价值取向,它包含着对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的认肯与追求”[10]。从公共精神的内涵来看,它强调社会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关注社会共同体中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致力于维护社会整体秩序,营造人类社会生活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道德伦理规范,与人本服务理念存在本质一致性。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和重塑公务员现代公共行政精神是政府公共精神培育的现实选择。从宏观层面看,政府须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作为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将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工具和基本途径,强化公务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强调公民本位、社会本位和权利本位的观念,增强公共行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回应日益增长的公民需求。除此之外,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社会大众“公民意识”的建构也是培育公共精神的内在要求。“公共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能力。作为一种理念,公共意味着所有人们,为了公共利益,而不是出于个人的或家庭的目的才走到一起来(公民的精神)”首先,应通过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和拓宽公共空间交流平台,使人们获得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增强人们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和彼此合作精神,提升公民的社会互信度。其次,借助于国民教育、大众传媒等途径营造良好的民主政治文化环境,培育公民的公共理性,激发公民的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符合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规范。
2.以维护社会权利为重点全面推进制度创新。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制度创新、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作为调节、规范与整合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工具,制度是社会管理改革的基础,也是激发社会活力、满足公众社会权利需求的保障。一方面,政府应该在人口服务、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社会治安、互联网等各个层面管理上进行整体的制度设计,变革与时代价值体系不符合的法律法规,健全人民群众的权益保护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另一方面,公民需要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工具和渠道,厘清与其他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就是在公平正义框架下,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完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操作程序、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重点落实到社会权利上,则是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基础,切实保障人们的生存权、发展权、自由权以及对社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例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公共产品均等供给;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
益机制、公共决策公民参与机制等。除了正式制度建设以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传统文化习俗引导、诚信意识与和谐理念建构、道德约束运用等非正式制度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从制度创新的方式来看,目前社会管理创新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下强制性制度变迁,政府是制度变迁的初级行为主体,通过设定改革原则和方向、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或政策变革来实现制度供给。这种制度变迁模式的选择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并且有利于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但是也存在容易忽视与制度需求主体之间的互动、甚至制度或政策被私人利益或既得利益集团俘虏的风险。因此,为了防止权力变异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也为了有效地实现制度供给均衡,政府在改革中应充分重视企业、社区等组织单元参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行动,广泛推进社区自治和社区服务工作,挖掘企业社会整合和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从而激发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能量,由此弥补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的不足而增强持续创新的动力。
3.以分权为核心构建多元主体合作的集体行动机制。社会管理的本质是多元参与和互动合作,意味着从社会管制走向社会治理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推动社会治理依赖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以及公民之间积极而有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力。公民拥有足够的权力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将自己的社会权利诉求转化为公共政策的表达,才能使各个主体通力合作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分权或赋权将是维护和加强社会权利的基本途径。政府在培育和引导社会自治过程中,行政权力要逐步从“越位”领域退出来,释放社会自主管理权力空间,并运用制度化手段确定行政权力、市场权力和社会权力的“平衡点”和“有效边界”。需要指出的是,权力“边界点”是暂时的,具有动态性。理由是政府赋予社会的空间或权力是以社会组织和公民自主能力发育为前提,“边界点”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我治理能力。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组织整体基础还较为薄弱、市场不发达、传统管制因素等影响,政府主导型改革的“路径依赖”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政府分权或放权尚不能达到理论上设想的市民社会或善治状态。进一步说,如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公民缺乏足够的自主能力,即使赋予其空间或权力也很难实现整体“合力”。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府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深入、社会组织崛起、公民自治能力增强等一系列基础条件的变化,政府将赋予市场和社会更多的空间和权力,三者的“边界”将趋于更加合理,将真正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网络化良性互动、分工合理、各负其责。
原文标题:从社会管制转向社会权利: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走向
注释:
[1]蔡志强《危机治理的价值重构——基于社会良序分析》,载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0期。
[2]孙立平《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载于《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3]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长治久安》,载于《领导者》2010年第4期。
[4]杨雪冬《走向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国家统计局《我国2003年—2011年GDP年均实际增长10.7%》,参见2012年8月15日国家统计局网站。
[6]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7]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载于2011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8][德]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9]王锡锌《通过参与式治理促进根本政治制度的生活化》,载于2012年2月1日《法制日报》。
[10]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载于《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第1期。
第二篇:从学校到社会
从学校到社会
从学校到社会是我们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最近我一直无法跨越这道坎,分析到这其中包含两方面:一个是离别的不舍,相处三年的同学还有那熟悉的校园,似乎相见时已经为离别埋下了伏笔,高中的分别,大家都是一块散的,祝愿考上理想的大学,过年回家还可以聚聚,大学的分别,一个二个的走,以后见面的日子掐指可数,即使以前有再多的恩恩怨怨,在此刻也化解了,两个人互相拥抱 互赠祝福,以后要办一次聚会是相当难的,不得不感叹时间的魔力,当然这个时候也是情侣分手的好时机,因为工作 因为家庭 因为性格等原因,造成多少对情侣遭受失恋。这也难怪,恋爱和结婚是两回事,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一大家族的事情;另一个是对社会的适应性,20多年来,我们的步子都是由父母、老师一步一步引导,我们的失误他们可以原谅,我们的一切行为在他们眼里都是孩子行为,依赖就像肚子的蛔虫,一时难以摆脱。到了社会,我们的每一次选择意味着一份责任。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得以一个成年人的思维来做,也许我们所作出的贡献不被表扬,但我们的一点小小错误也许就会被夸大 甚至“千古流传”。突然想起上次求职过程中问卫生间的事,我说:“姐姐,请问卫生间在哪里?”那个美女很不情愿的说了一句:“在那边,你们现在这些大学生最喜欢装萌,不看看自己站在什么位置”。顿时我蒙了........是啊!也许人家并不比我们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容忍我们的“萌”。再看看求职之路吧!其实找工作不难,但对于我们这等学校要找到合适的工作有困难,而且大部分学校用的都是好几年前的教材,与现实发展有所脱节,课堂上的也过于理论化,僵硬话,导致很多的大学生不好就业,从而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如果想进好一点的单位,人家看的是学校的牌子,没人指引,能力不够硬还是不行的,无奈!人家单位就是这样,人往高处爬,单位也是挑高材生,谁叫中国人才这么多?特别是技术行业,也许我们就是夹心层,甚至比不上专科学生或者上高中后去北大青鸟培训后的技能,那又怎样,对于小公司,人家老板看重的是你能不能把事情干好,并不在乎你是什么学历,高学历意味着高成本,哪个老板开公司是为亏本而生的??而且公司内部员工的工资一般是不透明的,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大的价值,你才能向老板张多大的口。价值与勤奋并不等价,勤奋固然是好,但是没有结果的,老板是不会看重的,大街上扫地的大叔大妈同样辛苦,尽管社会人士很是同情,但是他们的工资还是那么少。而且很多的公司对女员工有一定的歧视,女性朋友要面临结婚生子,这个假一请就是一年多,哪个单位愿意承担这样的损失。也有部分的普通本科大学生为了逃避就业选择考研,其实如果是抱着这种心态的话是考不上好学校的,到时还不得就业,还花费多年的精力和金钱。也有一些学生选择创业,但是如果是抱着就业难而选择创业的话,多半不会成功。尽管现实很残酷,但只要我们在某方面足够的优秀,不断的去学习,敢于接受新事物 创造新事物,不颓废,在合适的位置慢慢来,坚持下来你就成功了!
总之,从学校步入社会,我们需要做好准备,能忍,能闯。
第三篇: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
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让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疫苗是政府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服务,是保护儿童免于疾病侵袭,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开展30多年来,适龄儿童接种率不断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儿童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为广泛开展预防接种的社会宣传,1986年我国将每年的4月25日确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距今已连续开展30年,今年我国以“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为宣传主题,开展2015年预防接种日系列宣传活动。
我区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宣传工作,卫生系统在4月20 ~26日开展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免疫规划工作的氛围,达到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社会影响,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预防接种,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我区扎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严格落实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1.5%以上。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保证疫苗质量,疫苗的储存、分发、运输规范有序,冷链设备运转良好。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全区12处预防接种门诊和9处医院产科接种室全部启用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区疾控中心制定了预防接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对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反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置,未出现预防接种事故和严重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全区已建成并通过省级验收的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3处;今年初,彭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完成升级改造,成为主城区的第一处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
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区今年将围绕促进接种门诊建设、增加接种服务频次、缩短接种服务周期、加强预防接种管理、规范预防接种服务、加大预防接种宣传力度等重点内容,狠抓免疫规划薄弱环节,深入开展流动儿童、入托入学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的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规范化、精细化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巩固和提高疫苗接种率,夯实免疫屏障,为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新形式下的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素养
江汉区航空路小学 罗薇
[摘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语文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做出了明确规定,而要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教师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学模式中止步不前,显然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的,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
[关键词]知识本位 育人本位 思维方式 方法论
一、语文教师需要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写字好
写字好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的“门面”。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写得一手好字的,因为教师本身有教学生写好字的任务。他们所写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是合乎规矩的,都具有示范意义的。语文教师不能忽略了这个意义。例如有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字不满意时就随手在作业本上写道:“要认真书写!”可是,很遗憾,这位老师的字却写得很潦草,龙飞凤舞的。他写给学生的这几个字除了字面上的意义——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以外,应该还有一个示范意义——像我这样认真写字,教师只想到发号施令、提出要求的一面,而忘了自身示范性的一面,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文字书写漂亮,还能使课堂生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一手好的板书,会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印象深刻,容易记忆。例如:我们的语文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学生眼前一亮——这位老师的字真棒啊!教师就完成了“征服”学生的第一步。教师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在课堂教学中再注意把板书内容设计得既简洁,又醒目,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炼一篇文章的精髓,充分发挥板书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口才好 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口头表达是基本功。一位语文教师,当站在讲台前的时候,他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是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师的语言表达也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地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给教师的建议》)学习方式可以改革,教师可以少讲,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
1、简明、规范
“规范”是说教师在运用语言讲解的时候,语言表达要合乎语言规范;不使用自造的词语,要使用学生听得懂的词语;不说病句和意思不明的句子;说话不千头万绪,要连贯顺畅,话题集中。
2、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适当的停顿和语音的强调,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分量。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一味高音或低音,会把不同意义的句子连接在一起,势必使学生不得要领、轻重不分,也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回味的时间,而且容易产生疲劳感,这样自然会削弱教学效果。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高则高,该低则低,张弛自如,这样的讲授不仅教师有愉悦感,学生也会从中获得享受和乐趣。
3、富有启发性,激励感
一是话不能完全说透,要留有空间。即说话要含蓄一些,在学生想知而不知时,加以诱导式的解说,不要把问题说尽,要留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二是适时。恰当地运用提问语、设问语和反问语,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去寻求答案。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还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朗读感染,示范性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常用的方式。不会朗读的教师是不可想象的。朗读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辅助手段。朗读对体会和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重要作用。课堂上,教师动人的朗读不仅是学生理解诗歌文章、感受文学魅力、陶冶审美情操的一把钥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语文教师高水准的亲自示范朗读,会赢得学生的赞叹,而且可能改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例如:《少年》这首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激情赞美了少年,抒发了作为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如果教师自己朗读水平一般,这节课不仅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起不到激发学生情感的学习效果。
(三)有学识
语文教材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日月星辰,小到一粒尘埃;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音乐方面的,美术方面的,科技方面的;语言的,文化的,文学的等等,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说全部的社会生活都跟语文课有关系。因此,语文教学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要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有人调侃说:“春秋战国时期有儒家、法家、墨家,我们语文教师就是‘杂家’。”这就是说语文教师一定要懂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学问的增长是伴随着教学而来的,是教学相长的。要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做有心人,把每一篇课文,每一次习作,每一项活动的备课都当作自己的学习机会,拓展、深化,更新已有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把课文看一遍,把参考书看一遍就行了。教师围绕所教学的内容,对涉及的人物、事件,相关的知识等等,做更多的检索、阅读、思考和整合。
教师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累学问的,这就使自己的“一桶水”常用常新。学生喜欢知识广博而有见识的教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兴趣广泛。他们要喜欢读书,喜欢逛书店,去图书馆,家里有多本藏书;他们喜欢书法,不一定写得很好,知道欧颜柳赵的艺术特征;他们喜欢文艺,话剧、京剧、歌剧乃至地方戏剧至少喜欢一两种,熟悉里面的故事,甚至唱腔;他们喜欢欣赏绘画、国画或油画,对名画和画家也有所了解;他们对跟文化有关的建筑、饮食、服饰等都有兴趣,也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当学生们认为他们的语文教师无所不晓的时候,学生对教师不仅是赞叹和敬佩,更多的会是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博学多才的语文教师。
(四)善写作
写作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讲述人情事理。语文教师要善于写作,会写文章,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写文章,而且要把文章写好。
写作的过程也是练习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实践完成的。具备一种语文能力,更多的不是靠理论,不是靠方法——尤其是写作,知道多少种方法都没有什么大用,主要还得靠不断的写作实践,也就是历练。只有多写,才有可能提升写作能力。语文教师写文章也是一种体验,是对作文过程甘苦的体验。这种体验的获得,是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好的最直接的源泉。当教师把自己丰富的写作体验跟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学生的感觉是亲切的,真实的,也是很有用的。如果教师说的都是别人的方法,别人的经验,甚至自己也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要领就讲给学生听,一般来讲,这样指导的作用是有限的。
有的教师喜欢跟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布置给学生一个题目,教师在课堂上也和学生一起写,写完以后把自己的文章念给学生听,把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心得跟学生交流,让同学们来评论。同学们一方面觉得这样很亲切,师生很平等;另一方面从教师的文章当中又能获得启发。这样坚持经常,教师就会对哪些作文题目好写,哪些作文题目不太好写,有了切实地了解。哪些作文题目需要怎样指导更有效,哪些作文需要怎样评价更恰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办法。
二、语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趋势
在新形式下,我们要拿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献给学生?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做到“三个充满”:即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语文;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二)献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语文课堂。《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给语文课堂注重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必须抓住三种对话状态:生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师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引领下不断进步;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
(三)献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在教学中要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开放策略:一是教学时空的开放,以拓宽学习时空,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包括课堂时空向课前开放和向课后开放);二是教学课型的开放,以创造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如质疑式、讨论式、辩论式、茶馆式等等);三是教学内容的开放,以开发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用好有字之书,主要指教科书、课外书;关注无字之书,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开发自己的书,就是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四)献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语文课堂。《语文课标》建议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感悟”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有利于引导学生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做到在感悟中体验(教学的关键词是“诵读感悟”);有利于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做到在感悟中品味(教学的关键词是“内化积累”);有利于把人家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做到在感悟中提升(教学的关键司是“实践运用”)。“勤诵多背,行文更具文采:腹有诗书,下笔方能生花。”
(五)献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语文课堂。“探究性语文课堂”,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多种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品悟新语言,提高语文整体素质。以“探究式品读”为例,可按“初读感知,探究中读通课文;精读领悟,探究中读懂课文;深读积累,探究中读活课文”三个步骤实施教学。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语文课堂的基本策略:一是激发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乐于探究;二是设计探究的问题,促进学生善于探究;三是提供探究的时空,促使学生勤于探究。
三、语文老师需要把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论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老师都明白,在今天学习成绩好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其实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的更多的是能力、素质的培养。并且有些能力的确需要我们老师的着意栽培,这也就是将语文学科的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除了成绩,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
“我至今仍然保持着晨读和做笔记的习惯,这源于学生时代老师的教诲,我很受益,我也会把这些教给我的孩子。”一位网友这样说,的确,学生时代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将是一个孩子一生的财富。
(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在面对他人观点的时候,是一味地接受,还是经过思考再做出判断?这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只给孩子知识点的教育是不够的,对于思考过程的引导也尤为重要。
(三)教师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并对新知识有足够的敏锐度
其实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成绩好的孩子一般都会对新事物持一种好奇、开放的心态,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较快掌握新知识的原因。所以,老师们,让自己的孩子对新事物、对未来都保有一种好奇心,是不是也是我们可以给孩子的呢?
(四)教师要以身作责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把控能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一定的自控力,合理的时间把控能力,也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而这些,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让孩子能够合理地安排开各科学习时间、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控制好自己,这也是学校教育可以教给孩子的。
(五)教师要利用课堂学习提升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学校,每个孩子都分属与一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团体,在这当中,孩子们会有共同的欢笑、有一定的冲突,如何化解冲突、更好的与同学相处、合作,也是孩子们可以学到的终身受用的技巧。
(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科特点,于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做人
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老师奉献精神的写照。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也许会改变学生的一生。老师精神品质更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把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人,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第五篇:从学校走向社会
从学校走向社会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引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养,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学校走向社会,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社会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之间选择,而社会人则更多的被人选择。诸多种种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能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转换。
实践活动,是开端也是结束。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继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最后感谢学校领导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