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福建师大基地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福建师大基地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福建师大培训基地2008第1期开班入学通知
___________学员:
欢迎你来福建师范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习和考察。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2007]4号)》和《关于进一步落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07〕65号)》文件精神,我校培训基地对国家级中职专业骨干教师2008第1期培训作了安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班时间:
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师在08年7月31日报到;8月1日开课,08年9月28日培训结束。
二、报到地点: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接待中心报到,总台电话:0591-22841907
请各省参训教师按时报到,不要提前和迟到。
三、学员报到时,需携带如下资料及物品:
1、《学员推荐表》;
2、身份证、两寸照片两张、转汇款凭证复印件;
3、个人生活自用品。
四、有关事项:
1、往返交通费自理,食宿费用由基地统一安排;
2、培训经费每人10000元,在报到时交基地(按教育部文件规定,如财政经费尚未拨付到学校前,参训教师所在学校应足额垫付教
师的培训费用);
培训费银行汇入或自带。收款单位全称:福建师范大学
帐号:3506***835 开户行:建行福州市仓山支行 用途请注明:职教基地培训费
3、培训考核工作。平时考核和结业考核结合。培训期间请学员安排好工作,不得请假;结业考核主要内容为:一是运用所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完成一份4学时以上的教案并进行试讲;二是撰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教学研究论文,有条件的专业还应提交实训作品;三是由合作企业对学员实践情况和专业技能水平做出评定。考核合格后颁发教育部、财政部统一印制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证书》。
4、交通线路:坐火车的学员,下火车后坐20路到终点站师大站;坐飞机的学员到达长乐机场后坐机场巴士到终点阿波罗酒店后,打的到福
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约10元);我们在校门口有接待。
联系人: 王尚鹏;电话:0591-87654207,***
连老师;电话:0591-22868396,***
5、基地联系地点:福建师大应用科技学院(大学城旗山校区理工大楼北五层)电话:0591-22868396***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福建师大基地
福建师大应用科技学院
2008年7月20日
附上:学员名单
福建师范大学基地2008年第一期培训学员名单
序 号 1 2 3 4 5 地 区 青岛 青岛 陕西 陕西 陕西 姓 名 性 别 段海东 王燕 李智平曹俊军 宋飞 男 女 男 男 男 工作单位 青岛财经职业学校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 洛南县职教中心 陕西省山阳职教中心 陕西航天技术学院 培训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培训专业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6 陕西 7 陕西 8 陕西 9 上海 10 四川 11 四川 12 四川 13 四川 14 四川 15 四川 16 四川 17 四川 18 四川 19 山西 20 山西 21 山西 22 山西 23 山东 24 山东 25 山东 26 山东 27 山东 28 山东 29 山东 30 山东 31
厦门
张波 男吕雅婷 女高雅侠 女施玉屏 女王志伟 男卿志 男章华 男马铭 男刘蛟 男卢启衡 男肖明辉 男罗月红 女林远莉 女徐爱兰 女刘航 女万青英 女柴林丰 男李超峰 男王宝荣 女朱会平女蔡小磊 女张建彬 男孔丽 女付浩 女孙晓东 男刘斯
女西安航天工业学校 陕西电子信息学校 陕西省商业学校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省绵阳旅游学校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职高
四川省富顺县福源灏职业中学蒲江县职业中专学校 四川省新津县职业高级中学
成都铁路运输学校 四川省金堂县职业高级中学 四川省自贡市釜溪职高 四川省自贡市职业技术学校 山西省长治市太行职业中专
太原市交通学校 山西省贸易学校
太原市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海阳市高级职业学校 山东济南第六职业中专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
潍坊商业学校 济宁市财政学校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 山东省潍坊幼教特教师范
福建省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浙江 浙江 浙江 云南 云南 云南 尹晓祥 缪朱明 刘大翰 张成武 李泽河 张春武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浙江省瑞安市第二高级职业中
学
海盐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心 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省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
校
云南省电力学校 昌宁县职业教育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38 云南 39 云南 40 云南 41 云南 42 云南 43 内蒙古 44 内蒙古 45 重庆 46 重庆 47 安徽 48 安徽 49 北京 50 大连 51 甘肃 52 福建 53 福建 54 福建 55 福建 56 广西 57 广西 58 广西 59 广东 60 广东 61 广东 62 广东 63
广东
杨艳春 男王志杰 男曾亚斌 男杨煜武 男饶炳凤 女高利霞 女高志俨 男李国华 男石梅林 女周蔷 女张令 男赵中中 男蔡文 女赵彬 男杨志勇 男张云飞 男兰一栋 男李维琴 女隆英杰 男闭日贡 男廖烈斌 男吕尚廷 男林海 男雷征宙 男余可春 男徐朝君
男双江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思茅职业教育中心 德宏州农业机械化学校 丽江市古城区职业高级中学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职业高级
中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职业中专 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 重庆市武隆县火炉中学校 重庆市酉阳职业教育中心 安徽省芜湖市职教中心 安徽蒙城庄周高级职业中学 北京市平谷区第一职业学校
大连金融职业中专 甘肃省平凉信息工程学校 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集美轻工业学校 福州市罗源县职业中学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 靖西县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钦州市合浦师范学校 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
惠州商业学校
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 广东惠州商业学校 东莞市常平镇黄水职业中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 广东 卓俊 廖咏葳 谌志辉 杨智伟 咸春梅 林永红 男 女 女 男
梅州农业学校
珠海市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
校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职业技术
学校 惠州商业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女 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 女 惠东县惠东职业中学 70 河南 71 河南 72 河南 73 河南 74 河南 75 河南 76 河南 77 河南 78 河南 79 河北 80 河北 81 河北 82 河北 83 河北 84 黑龙江 85 黑龙江 86 湖南 87 湖南 88 湖南 89 湖南 90 湖南 91 湖北 92 湖北 93 湖北 94
吉林
郭利民 男黄中泽 男史玉良 男黄英竣 男孟光胜 男郝春旗 男金光辉 男王海菊 女陈晓华 女李会芳 女邢金风 女靳安波 男王雪枝 女周永忠 男王宇丹 女贲丽娜 女蒲仁义 男曾磊 男李华胜 男曾剑锋 男雷鸣 男黄伟 男杨海亮 男聂娟娟 女孙凌祥
男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安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濮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林业学校 原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许昌经济管理学校 河南省获嘉县第一职业高中
漯河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邯郸市农业学校 河北省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
衡水财贸学校 河北衡水电子技术学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
心学校
哈尔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怀化市振华职业学校 湖南省衡阳市中南科技财经管
理学校
常德计算机职业学校 安化县职业中专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 荆州市工业学校 湖北省襄樊市旅游服务学校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职业教育中
心
吉林信息工程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101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西 江西 江西
李慧 胡刚强 张智国 卞玉明 周江 廖润洪 郑海燕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
校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省吴江职业高级中学 武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萍乡市职业中专 赣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及应用
第二篇:四川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十一五
四川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十一五”工作简要总结和“十二五”基地建设工作思路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目前我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成都温江区的成都校区和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校区。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20余人。“十一五”以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一基地两体系”的发展战略,实现了一校三区办学的历史跨越。
四川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之前曾于1994年4月由四川省教委确定为四川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1年6月,经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评估,基地评为“合格”。
一、“十一五”工作简要总结
(一)基地建设现状
1.管理先行——组织保障(1)领导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学校各工作要点、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包括基地工作)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按照“学校、基地一体化”、“普教、职教一盘棋”的指导思想,积极主动地将基地工作内容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一并规划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估、预算拨款,并将基地规章制度、教学管理纳入学校相应的体系之中。对有关基地建设的重大问题组织专题研究、作出专项决议,列入学校重要工作日程。
(2)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遵循“全校办职教”的创新理念,以职教师院为核心实体教学机构,按学校-学校领导-院系分级成立职教工作领导小组,配备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在各院系设职教师资培养专业(含本科、硕士层次),由院系相应专业承担国家级、省级及其他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为基地工作提供了更为广泛、扎实的组织机构保障。
(3)制度建设措施
为保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有序、有力、有效的正常运行,确保培训质量,我校非常重视培训基地的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在教育部关于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工作有关精神和要求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从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学员考核等方面制定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建设体系。主要表现在: ——培训基地制度建设。2007年,制定了《四川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管理办法》、《四川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办公室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理顺了培训基地建设与学校建设的关系,规范了培训基地的培训行为,确保了各级各类培训的质量。
——师资管理制度建设。2009年,在原有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四川农业大学教职工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规定》、《四川农业大学教职工奖励办法(试行)》、《教职工考核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校集中力量办职业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员考核制度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指导意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电子注册与网上管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证书颁发与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2007年,学校先后制定了《四川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学员考核办法》、《四川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优秀学员评选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2.完善条件——质量保障(1)基地硬件资源优越 2003年,学校三校区学科布局调整,基地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移至都江堰校区进一步加快建设,目前基地所在校园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灾后重建、改造教学设施总投资近1亿元。现有专业实验室59个,多媒体教室、演播室、学术报告厅等69个,能供5000人同时进餐的学生食堂2个,培训住宿楼2幢,综合体育场馆各1个,900座礼堂1个,藏书34.2万册图书楼1座,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15.86万元,计算机网络中心设备总值800多万元。
(2)基地软件资源优秀
——师资潜力巨大。基地拥有可供整合的全校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522人(正高16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866人(博士367人),中国工程院士2人,硕士、博士生导师500余人(博士生导师97人)。
——师资结构合理。基地现有从事职教类课程培养培训的专任教师总数181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的,占任课教师总数的81.4%,还有来自相关大学职教学院和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兼职教师。基地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专兼职等结构日趋合理。
——校企合作稳定。基地在20多家与培养培训专业对口的企业建立了实训教学基地,与15所职业院校(其中职业学院7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订单培训、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科研攻关、联合共建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辅相成、技能培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科研成果丰硕。基地及师资承担完成了科研课题(国家、省级)26项,已出版各类科研专著(含国家规划教材)14部,在核心、一级或省部级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94篇。科研课题、专著论文总计134项。其中有近10项成果以功能拓展、创新孵化、培训实践、多向转化等方式推广运用,成效显著。
(二)基地培训工作
以“十一五”规划为基础,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承担省级、国家级培训任务的要求,制定相关实施计划,并得到全面落实和切实执行。
基地从2006年开始筹备国家级培训基地的申报和2007年的培训计划的准备工作,并于2007年举办了4个专业的国家级培训。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对基地办学条件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又正值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基地不得不申请暂停国培。通过近一年的恢复重建,基地教学条件迅速恢复到震前水平,迅即于2009年3月向教育部、财政部申请恢复了国家级培训任务,并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2009年、2010年国培的申报以及培训任务。
2006-2010年教育部向我校下达了五个专业共284名中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基地按照两部关于开展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培训内容分三个模块(即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企业实践活动”)。基地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培训工作指导意见的精神,如期开展培训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2007-2010年,基地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创新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模式,在培训方案制订过程中,明确了以培训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为目标,突出相关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以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培训期间,基地对学员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在各专业培训结束前夕开展了优秀学员、优秀论文和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合计评出优秀学员85名、优秀论文83篇、优秀教案91份。同时帮助71名学员获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基地工作创新特色
基地自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以来,基地工作始终坚持“立足基地、面向全国、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指导思想,在创立基地建设新理念、创建基地管理新机制、研发基地培训新模式等方面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
1.创立基地建设新理念——全校齐抓共办
在基地建设初期,职教师资培养侧重在通过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进行的狭小圈子内,培养培训专业受限、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困难、职教科学研究力量不足、培养培训质量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学校领导极为重视,特地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提出“全校办职教”的创新理念。决定突破单一实体机构的局限,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项目布局扩展到全校各个学院,逐步形成了多学科综合型大学全校齐抓共办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格局。2.创建基地管理新机制——形成三大体系(1)管理机构体系
管理机构体系由学校主管教学校长负责的基地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
2011年7月,学校对基地办公室进行调整(川农大校人发[2011]38号),基地办公室设于学校教务处,办公室成员由学校教务处处长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雅安)、温江校区副校长、都江堰校区副校长任副主任;各学院教学管理办、各专业负责人构成,形成基地管理新体系,实行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层层监控的管理机制。
(2)规划计划体系
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各学院教学办制订学院职教实施方案、各专业制订职教教学计划,并将职教规划、方案、计划纳入学校规划计划体系,形成规划计划制订、实施、监控、总结、评价、完善一体化的新机制。(3)制度建设体系
分别将基地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规章制度、教务教学服务管理规章制度等纳入学校相应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分类、分层系列化的制度建设新机制。3.研发基地培训新模式——巧做加法减法
遵循坚持“能力本位”主导思想、构建实践教学主线体系,突出技能训练主体地位、强化职业服务主要功能的原则,研发基地培训新模式。其主要手法是对传统模式进行“加、减”改造。形成以下4种新模式。
(1)培训方案纯理论化课堂讲授 + 企业实践(3)基地实训纯常规性教学内容 + 科研训练
二、“十二五”基地建设工作思路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精神;为保证我校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工作的健康、平稳、优质、快速的发展,提升基地的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扩大基地的社会影响,学校制订了基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其建设目标是:建成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在全国有特色、有影响的国家级重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区域经济建设、为国家职业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计划在以下主要方面加强基地建设: 1.加强基础的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改革
跟踪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动向,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并以此指导基地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根据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新特点,整合校内资源,全面落实“全校办职教”的创新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学校领导-院系分级成立职教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优化管理队伍结构,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加强对院系相应专业承担国家级、省级及其他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管理。在教学改革上,积极探索和引进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并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同时,实行多样化的招生,为中职教师提供终身学习和全面提高的广阔空间。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在科学的职业分析基础上,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探索、创新具有职教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基本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校企一体”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动态更新专业、课程和教材,专业建设管理规范化和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水平明显提高;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职业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和在职继续学习制度进一步完善。
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着力培养培训职教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使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3.加强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优化基地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专兼职等结构,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从学校各专业以及相关大学职教学院和企业及科研院所选派业务素质高、热爱职教事业的专兼职教师从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并采取有力措施,稳定队伍,不断提高其职业技能。加强与行业企业、高职学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争取条件联合开发相关教材。同时,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4.加强基地实验实习条件建设
为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提供良好的实验实习设备和场地,不断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完善重点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省内建立固定、长期的实习基地,并结合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重点建设项目,促进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形成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5.加强职教科学研究
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和培养途径研究,针对影响职教师资建设全局和关键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如职业教育学、技术教学论和职业技术学等。加强与教学改革实践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研究及其开发和成果推广工作。
通过规划的实施和工作计划的落实,推进了基地的发展和培养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保证培养培训质量,全面完成培养培训任务。
四川农业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2011年12月19日
第三篇:参加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总结
参加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总结
2014年9月15日 —— 12月6日,我很荣幸在四川长虹培训中心,聆听了王宪成、许建、刘亚光等几位专家的讲课让我对传统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突破转变、专业知识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认真观看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感受很深;认真聆听专家们细致、耐心的授课,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那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接受实训教师认真、细致的指导,让我感受到敬业与无私。这次培训之后,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主要活动和几点心得体会:
一、参观科技馆和生产企业,开拓视野
在培训初期,我参观了绵阳博物馆,我深深地被这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自力更生精神所震撼了!也参观了长虹集团旗下多媒体电视制造601/精密公司、美菱公司、虹欧公司、网络公司等多家企业,领略了现代科技的魅力!我学习了电视机完整的生产流程,包括插装生产线、总装生产线、平板电视机的安装、检验、调试;了解了机芯板组件SMT、AI加工制造和服务,及全球最先进的SMT贴装线、AI全自动插件设备、高精度选择焊线,光学自动检测仪(AOI);参观了冰箱的生产工艺和组装流程;了解了等离子发光原理、制造流程、等离子彩色显示器件及配套材料、全高清及3D PDP显示模组系列,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P生产线,对 PDP有了系统的认识;解了数字电视、投影、DMB移动电视、商用电子、数字网络、数字机顶盒等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工艺。在生产企业参观的过程中,技术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生产线的流程、工作内容、要求等,介绍了各产品目前最新的设备和技术,使我对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产线有了初步系统的了解,对电子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它的生产现场管理要求规范,开拓了专业视野,了解企业需求,对我在教学中实验实训的管理有很大的启发。
二、听讲座,了解企业的发展和需求并应用于教学
培训中心安排企业各领域专家为我们带来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精品讲座。《长虹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使我感受长虹魅力,极大地拓宽了视野,从而深入了解到企业的运作系统及用工需求,在制定教学方向与课程改革方面起较大的启发和促进作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介绍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以人为本,做到不死人、不伤人、不得职业病,这使我对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有了更深层的认识;《高效工厂生产运作管理》介绍了如何提高生产动作系统的效率,尽量减少生产环节的各种浪费、做到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这使我对教学实训环节中的节约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与管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这对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很有帮助。《认清当前职教任务与形式》、《如何做好中职老师、如何提高中职老师的幸福感》,为我今后的工作指引了方向,受益匪浅,提高了幸福感。
三、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在培训学习期间,中心开设了《CN-12机芯电路分析》、《数字高清彩电原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数字电视技术》、《高清彩电维修思路及维修方法》、《PDP显器工作原理》、《贴片技术焊接》、《高清彩电维修方法及维修实例》、《等离子彩电维修方法》、《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LS10机芯原理信号流程分析》、《PS12机芯原理信号流程分析》等10多门课程,授课老师均领域带头人,代表着家电行业的先进水平,他们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要求、管理规范非常熟悉,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理论功底、完善的理论体系、娴熟的专业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通过这些课程我们学习了不同型号数字高清彩电、平板(液晶LCD/等离子PDP)彩电主板电路、各类芯片、屏电路工作原理和构造、维修方法和常见故障的现象及其维修过程和方法,充实了我专业理论知识,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开设的《CN-12机芯实习》、《高清彩电机芯实习》、《等离体显示器件结构实习》、《贴片器件焊接实习》、《彩电维修技能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在焊接实习中,我们从频频出错到成功焊接,得益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在高清彩电的实习过程,对照的实物将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理解,在故障分析和排除中在多次实验操作后,也可以很快排除,完成维修任务。通过实习,提高了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四、与不同地区职教教师在一起沟通交流,拓展了思维
这次培训的学员中来自全国的职业学校的第一线,对职业教育有较深的体会,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大家利用这个平台,对职业教育现有课程开设、电类专业的发展走向,对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职业教育的招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学习中,大家相互交流,从而使我们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第四篇:职教师资培训集团工作会议发言稿
职教师资培训集团工作会议发言稿
尊敬的周x理事长、x主任、各位领导:
在xx各界广泛学习xx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的同时,xx科技也不例外的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和领会文件精神,我的学习方式有两个,一是学习文件,第二是听各位领导解读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我至少已经在3个场合聆听过德隆主任的精彩解读了。总理的讲话高瞻远瞩,为我们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xx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师生提供服务的激情和决心。
党和政府的政策如春天般的温暖,但现实却是骨感的。今天的会场我本来准备了精美的ppT,不过我们企业用的是2010版本,但主办方的版本却在2003,因此无法播放我的ppT,由此可见,校企合作的现实还有很大的差距。(笑声掌声)如果有一天我和贵校合作,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动贵校把电脑里面的office2003卸掉,装上2010,否则就真的OUT了。
xx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为客户提供数控机床设备并匹配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装备制造企业实体。2010年10月,xx科技正式成为师资培训集团的常务理事单位。在集团理事长和秘书长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把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势与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需要进行了有效的对接,独创“体验式培训”,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体验式培训的关键词:企业意识、体验式、市场化。
1、职业学校呼唤一支具备“企业意识”的师资队伍。
只有教师具备了“企业意识”,才能培养出具备“企业意识”的学生,从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通过调查发现,x%的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即使有企业的实践经历,但零距离了解企业管理,具备企业意识的机会极少。xx公司是一家健康快速发展的企业,拥有大量企业和市场资源,如何把企业意识原汁原味的展示给中职教师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体验式”学习是提高培训效率的有效途径。
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目前老师们面对的培训太多,多少老师甚至反感培训。主要原因是培训的手段比较单一,培训的管理措施缺乏针对性。主要是听讲座为主,且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技能的难度太大。
带着这个疑问,xx教育通过与国内著名的学术机构和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培训必须让学员“耳到、眼到、口到、手到”,才能引发受众的兴趣。目前培训的普遍问题在于“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工作不动”,只是采取学术讲座的形式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在专家们的帮助下,xx教育开发出了“体验式培训”。即让学员的学习过程就是参与完成具体任务,并由经验丰富的教练指导,最后由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解码,转化为工作技能。
3、市场化是考验培训服务生命力唯一工具。
2011年5月28日,xx教育邀请了市内知名职业学校校长约x名就体验式培训进行研讨,在听取校长们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正式向中职学校老师推出“教师企业意识体验培训”。
2011年7月5日,首批x名教师走进了xx公司组织的“企业意识”体验,总结会上学员和校长们畅谈心得,集团秘书长龚德才女士亲临现场指导。
在全体校长和参训学员的倡议下,xx教育成立了“教师企业意识俱乐部”,专门为职教教师提供企业意识体验培训服务。
截止到2012年3月,一共x余名职校教师走进“企业意识体验俱乐部”,调研企业x家,形成录像资料x小时,学员体验日记x万字,开展招聘面试实战x多次,得到了全体参训学员的欢迎。
事实证明,我们推出的体验式培训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二、组织体验式培训的心得体会
1、以体验为中心的课程开发和组织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参训教师积极性。
我们组织的培训主要以完成任务为导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抗性的比赛,并针对成绩优异的小组进行较大力度的奖励。参训学员的目标意识、规则意识、规范意识明显增强。
回访结果显示,参训教师们已经把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带回了工作岗位,且产生了积极地效果。
2、参训老师必须体验原汁原味的企业文化
“企业意识体验”上课在企业,调研在企业,住宿在企业。x天的体验,老师们可以近距离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企业的工作方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深层次了解企业文化,这种体验对老师们的影响润物无声。
回到工作岗位后,老师们不自觉的将这些文化理念和工作方法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一部分原来觉得无法解决的顽疾(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了解决。
3、体验式培训的教练必须多元,以有结果为选择标准。
在学员体验的x天,我们聘请x多位企业高管,x余位专家为学员进行指导。管理过程完全实现企业化,向有结果的人学习成为老师们体验过程中的学习原则。
企业高管提供具体实践操作经验指导,教授专家提供理论支撑和思维模式的帮助。所有为xx服务的专家和教授的课程都必须按照xx课程设计的要求进行打造,这就保证了课程的吸引力。
4、培训结束后的“售后服务”为教师成长提供持续动力
体验结束后,xx教育为200余为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服务,包括班级文化、班级制度与企业制度、ppT制作等都进行具体的服务,为老师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参训老师们也建立了自己的人脉圈子,很好的促进了工作。
今年1-6月,xx团队走进了北碚、武隆、渝北职教中心等学校,与参训过的老师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成长状况,同时也向他们征求意见。得到了受训老师和学校的普遍欢迎。
三、xx教育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办好“教师企业意识体验俱乐部”。创造条件让职校教师走进企业进行调研,充分了解现代企业管理,体验企业文化,学习企业管理技能,取得了积极的影响。作为xx市教委职教师资实践培训基地,我们完成了市教委下达的多项企业实践培训任务。2012年,我们又获得了教育部的认可,并承担教育部下达的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培训任务。
2、适时推出中职教师提供“企业岗位挂职实践”服务,协助职教老师成为行家里手。
xx科技提供的“教师企业意识体验”服务,虽然向学校收取了一定的培训费用,但由于成本太高,因此企业每年必须补贴大笔资金才能保证师资培训的质量。如果企业能获得政府的资助和补贴,将会让更多的老师受益,影响将更加广泛和深远。
职业教育领域博大精深,xx科技只是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虽然我们具备全力以赴的热情,但由于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第五篇:创新师资培训模式 提升服务职教能力
创新师资培训模式 提升服务职教能力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同济大学职教学院书记、副主任王继平
尊敬的印杰主任,各位校长,各位同仁,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代表同济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介绍一下我们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作为专门从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教育机构,如何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的能力建设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职业教育的能力,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抓关键、创精品、显特色、重示范”为特点的职教师资培训模式。该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方面既是目标定位,也包含着相应的工作抓手:
一、聚焦需求,强化能力,抓住基地建设关键
(1)把学习政策和调研需求作为把握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职教师资培训需求的关键。
基地充分利用参与制定相关职业教育政策的机会,广泛收集和整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有关政策、文件,并认真组织学习,以求提高自身对职教师资培训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对职教师资培训内容和方法的把握。与此同时,为进一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地非常重视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调研内容涉及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师资配备、实践条件、保障条件、培训时间等方面。调研结果一方面加强了中等职业学校对同济大学基地及培训工作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基地工作的调整与修正提供了重要参考。
1(2)把核心任务互动机制、师资能力养成环节和自身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强化基地能力的关键。
基地充分利用集职教师资培养、职业教育科研与职教师资培训于一身的优势,形成了人才培养、职教科研、社会服务三大核心任务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基地的三大核心任务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第一资源——职教师资的能力养成环节,强调“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三性结合,形成了职业科学、工作过程分析、职教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法、现代教学媒体技术等优势领域;基地充分依托一支兼具专业与教育、理论与实践双重背景的教师队伍开展逐项工作。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基地自身能力建设的关键。
(3)把搭建平台和整合内外资源作为自身条件建设的关键 基地充分依托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中职师资培训基地(也包括名师、名校长基地)等众多平台,调动校内外、国内外资源,建立了广泛的校校、校企、基地与基地的合作网络,特别也包括中德职业技能认证研究中心以及“双师型”流动站等建设,将其作为自身条件建设的关键,以期共同形成基地培训的合力,有力推动基地的核心能力建设和主体任务的实现。
二、服务为本,质量为先,打造培训项目精品
基地本着“以服务为本,以质量为先”的精神,把打造培训项目精品作为自己的质量目标。
培训是一种多维度的服务,这种服务既要考虑学员当下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学员未来的需要,既要充分满足学员的培训学习需求,也要为学员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基地非常注重增 强服务意识,强调以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营造宽松、融洽的培训氛围,以期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基地对培训质量也是双重考量,它既体现为基地对培训需求的准确把握,对培训方案的科学设计,对参训学员的规范管理和严格考核,也寓于学员对基地的学中评价、学后评价以及后续跟踪反馈。为此,基地不断探索和完善包括学员学籍管理制度、学员请销假制度、培训考核评价制度等在内的学员管理制度,加之教学管理制度和学员培训评价制度,又构成了对培训教师、培训课程、培训教材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价。基地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以学员的需求和建议作为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培训过程管理的抓手,形成了完整的质量链条和质量循环,为基地工作的持续改进创造了条件。
我们一直坚持,“服务为本,质量为先,打造精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通过相对稳定的项目、健全的制度、持续的改进,通过力争落实到处理好每个细节,在琐碎的事务中体现基地人员的工作素质和专业水平。细致的服务,真诚严格的要求,也确实得到了学员积极的评价。三、三元协同,两化并重,凸显师资培训特色
在强调理实一体(理论与实践)、双师导向(教师工作过程与技师工作过程),把握和聚焦职教师资能力核心要素(职业教育理念、职业工作过程分析、职教课程开发、专业教学法、教学媒体技术)的同时,针对产业和社会发展两化融合的趋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及职业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的需要,在职教师资培训中探索职业教育三元协同(基地、职业学校、企业)、两化并重的有效方式。三元协同,也即基地、职业学校、企业协同机制,两化并重,也即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化(教学内容、管理手段、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以国际化带动本土化(先进职教模式和方法的学习和本土化)。前者以与企业、职业学校合作建立的“双师流动站”为例,后者以中德职教合作以及校长和骨干教师赴德研修为例,这两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凸显了我基地的职教师资培训特色。
四、立足上海,务求实效,重视培训效果示范
上海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高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阶段突前,职教师资总体素质相对较高,骨干教师更是中国高水平职教师资的代表,这一切也都意味着:如能满足服务上海职业教育及其师资培训的需要,必然在全国范围内也会具有充分的先进性。因此,我们坚持立足上海,把承担上海市中职骨干教师市级培训任务看作是学习提高和检验能力的机会,务求培训实效,通过强化过程管理、跟踪反馈、延伸服务等方式,关注参训的上海骨干教师在送培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期通过滚动培训在相关学校形成完整的团队,共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此同时,立足上海,务求实效对我基地的促进作用以及所形成的多元团队,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们作为全国基地的对外辐射能力和示范效应。
综上所述,稳定的组织机构、专业的师资团队、良好的基础设施、广泛的对外联系,特别是以平台建设和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主要支撑,以职教科研、师资培养、社会服务为核心任务的互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同济大学基地开展职教师资培训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为模式创新和提升服务职教能力创造了条件。
非常感谢一直以来市教委特别是职教处及项目办对我基地的认可和鼓励,感谢职业学校同仁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正是 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融洽合作的战线氛围之下,我们在累并快乐着的感觉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对于后续工作,我们更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确保基地在市教委领导下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职教的能力,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以下简单概括一下工作要点:
(1)进一步凝练和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同济模式”,谋求实现系统的模式创新。
(2)进一步强化对德合作,依托中德(上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多出建设性成果。在推进国际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本土化”工作。
(3)进一步加大职教科研力度,强化团队建设和核心方向,推进“研究型”基地建设。
(4)以师资培养和职教科研为支撑,围绕职教师资核心能力养成的关键环节,全力打造精品培训项目。
(5)推进基地主导的教师企业实践“双师流动站”模式,探索教师企业实践的实效性及长效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