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美私立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中美私立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摘要: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私立高等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我国则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其拥有完善的私立高等教育立法,经费和管理政策。对中美高等教育政策进行比较,可以找出我国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美国的的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私立高等教育;立法;经费;管理;
一、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政策
1.立法政策
美国是一个法律体系较完备的国家,在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私立高等教育的立法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保障作用。1819年,最高法院在对达特茅斯学院案的判决中就体现了这一作用,其大意是:根据共和国宪法,必须维护私立学院取得的法律保障,州议会不应该更改私立学院取得的法律保障,州议会不应更改私立学院所获得的权利。这一判决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界的法制精神,从此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在法律的保护下,得到自由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1858年,美国又出台了《国防教育法》,该法明确规定:“向非营利的私立学校提供贷款”,这项法律也刺激了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1963年,美国政府又颁布了《高等教育设施法》,规定向公、私立非营利大学设施提供联邦补助金和贷款,促进自然科学、数学、现代外语和工程学为对象的教学、研究和图书馆建设。1965年,政府通过了《高等教育法》,该法中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要向公私立高等学校提供长期的资助。而在1972年的《高等教育法》的修订中,又首次规定联邦政府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向公私立大学提供资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均可申请联邦资助,并开始设立学生贷款。
其中 “达特茅斯学院案”是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命运的转折点。美国属于典型的普通法系国家,制定法与判例法都是教育法主要的法律渊源。自从“达特茅斯学院案”的裁决之后,美国公私立高等学校出现了分野。在“达特茅斯学院案”裁决之前,在美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私立高等学校可以从地方当局获得财政资助,但裁决之后就不再能够从政府那里得到直接财政资助。通过“达特茅斯学院案”的判决,私立高等学校在法律上赢得了自主办学的权力,同时也提醒政府不能违反原有学院的意志而把它们改为州立学府。
《权利法案》是美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法律基础,也为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唐卫民,姜育兄.中美日私立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的空间。1719年的《权利法案》中第10条修正案指出,“凡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和未禁
止各州行使之权利,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由于1787年通过的联邦宪法没有提及教育,因此教育应是各州或人民的保留权利。虽然在美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有过数次国家介人和干预教育的企图,但美国教育的分权制特征并未改变。《权利法案》不仅是美国教育管理分权制的法律基础,而且它还是美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私立高等教育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法律基础。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法律的保障。就私立高等教育而言,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达特茅斯学院案的裁决赋予了私立大学具有独立于州的立法权及行政权之外的地位,为美国私立大学长期以来得以存在以及和公立大学并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特别地,《军人权利法案》、《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设施法》以及《高等教育法》更是从发展机会、经费资助学生贷款等微观层面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美国政府对公、私立高等教育一视同仁的态度在这些法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经费政策
美国私立大学在世界上算是很发达的,其私立高校数量占美国高校总数的一半以上,特别是代表高水平的大学,大多数是私立大学。在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中学杂费、销售服务收入、政府资助和私人捐赠是其主要经费来源。其中,学杂费在美国私立高校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最大。1980—1981学年占36.6%,1985—1986学年占38.6%,到1992—1993学年已上升到占41.2%。服务及销售收入是美国私立高校经费中除学杂费外的第二大财源,其主要形式有:科研服务收入、校产经营收入、销售收入等。在美国私立大学经费收入中,占居第三位的是联邦政府拨款。1993—1994年度,私立大学获取联邦政府经费资助为96.11亿元,占私立大学总经费的14.5%;1994—1995年度为100.51亿元,占经费总额的14.4%。各州政府是通过与本州内的私立高校签订合同的方式,来资助私立大学开展各项研究工作。来自企业、私人、校友、社会团体等私人捐助同样是美国私立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约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8%。联邦和州政府为了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和个人资助高等教育,制定了专门的税收法律。法律规定,凡是向非营利机构捐赠基金、款项、设备和不动产等的机构和个人都可享受一定比例的所得税优惠。
3.管理政策
从国家私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来看,美国的教育权在州,联邦政府无权直接管理私立高等教育,虽然在1979年美国把教育总署升格为内阁级的教育部,但教育部的管理权仍限于邓莉.教育立法: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保障--与美德两国立法实践的比较[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4)
通过各种鉴定机构的方式对私立高等教育保持间接影响,以及依据国会通过各种立法和财政拨款对私立高等教育施以间接管理,但目前其干预和调节的力度正日趋加强。州管理私立高等教育的行政机构由负有决策职能的州议会和负有执行职能的州教育委员会组成,州没有所谓监督检查制度。但在以下五个方面,私立高校一般须接受的管理:①学校设置的审批;②学校授予权的审批;③财务审计和税收检查;④州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学校的建筑设施安全状况、卫生状况、防火设施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⑤有的州对私立高校提供资助,州政府教育部就要对私立大学有关的学科专业、学院的设置进行审查。此外,教会办的私立高校由教会自己管理,联邦政府和州都无权插手。
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
1.立法政策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才真正开始发展,以《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为主要标志。如《宪法》中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 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 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 举办本法规定的各类学校。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此外,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也明确提出:“地方要鼓励和指导国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 并在自愿的基础上, 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 但不得强迫摊派。”进入 90 年代后, 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获得政策支持, 并得以快速发展。如 1993 年的 《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1995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7 年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工作的通知》、1998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 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3 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细则, 在民办高校师生的法律地位、民办高校的性质、审批、设立和收费等标准、经费来源渠道、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管理与监督、扶持与奖励、变更与终止、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资助政策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我国民办道等教育一直在摸索中求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其中困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最为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办学经费的短缺。经费的短缺首先表现在民办高校经费来源的单一。2001年,厦门大学邬大光对39所民办高校的调研得出:学费收入占学校总收入100%的14所,占90%的有9所,占80%的有8所,王斌林.美日中私立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分析比较[J].民办教育研究,2004(2)
三项合计31所,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80% ,其中获得政府资助的仅有8所,占被调查学校的20% ,且资助数额极为有限。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部社会力量办公室的问卷调查也显示,现在民办高校最主要的经费收入还是学费部分,占全部收入的将近80%。
与国外私立高校的经费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社会捐赠和政府补助相比,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收入中社会捐赠和财政资助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两者合计只占到8%。正如西安外事学院的校长黄藤所言:我国民办高校经费来源可以概括为 “两个80%”现象,即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仍然有80%以上的民办高校80%以上的办学经费靠学费收入,其余不足部分则依赖银行和个人贷款。
3.管理政策
我国施行的是民办高等教育省级管理为主的体制。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过去设在教育部成人教育司下,现在挂在教育发展司,其职能主要有三条:一是研究制定社会力量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在办学体制改革和办学资格审查等方面对各省、市、自治区工作加以指导;二是根据《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具体负责办学许可证的式样设计和组织印制工作,负责国家高等学历教育文凭考试资格的认定和管理工作;三是筹建并管理国家社会力量表彰奖励基金。其他司管理民办高等教育的职责分别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指导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学校的工作;高等教育司指导社会力量举办高等学校的工作。同时,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内负责有关的民办高等教育工作。这样的机构被国家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和分层分类管理,各司其职,有机结合。
因各地情况不同省级主管民办高等教育的部门之间有所差别。有的是在省教委的成人教育处下设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民办教育,有的设立了独立室——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民办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本省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喝方针政策,指导、监督和管理民办高等学校;对民办高等学校进行审批备案、公告、年检,定期对民办高等学校进行执法检查;评估检查民办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水平;监督民办高等学校的财产,财务,组织对民办高等学校的检查、审计,对民办高等学校的违法行为给予处罚;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同样,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工作。
三、两国私立高等教育政策比较
1.立法政策 华灵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分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6)
私立高等教育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市场中占主要地位, 可以说美国高等教育是靠私立高等教育的推动才得以发展的。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合法地位是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保障的,美国立法政策的制定具有具体性、连贯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向私立大学提供资助也是通过
制定法规得以保障的。美国除了联邦政府制定相关法规之外, 各州的私立高等教育法规是
由本州政府制定的, 所以各州的私立高等教育政策会因为各州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中国私立高等教育同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相比,起步较晚, 虽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 但与美日的私立高等教育的法规相比, 明显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从民办高校的合法地位上看, 我国并没有在民办高校刚起步的时候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其合法地位, 虽然最终在 2003 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但这一规定却处于虚置状态, 民办院校的法律地位仍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其次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私立高等教育的立法的操作性不强, 概念比较模糊, 虽然为了更好地促进《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 在 2004年我国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条例》, 但与发达国家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立法相比, 我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还显得比较稚嫩。
2.经费政策
美国政府给与私立高校一定的资助, 在美国私立高校总经费中政府的资助占有一定的比例。美国的私立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学费, 但为了避免过分依靠学费, 美国的私立高校积极拓展筹集经费的渠道, 如获得社会捐赠和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创收。与美国相比,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主要是依靠学费, 获得的捐赠很少,学校自身创收方面获得资金也很少。同时, 我国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几乎为零。
3.管理政策
从宏观管理方面来看, 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和资助的方式来间接控制私立高等教育, 而且在衡量私立高校的质量标准方面, 做到了客观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美国有民间的鉴定机构、中介组织以确保私立大学的质量。从微观管理层面上看, 美国具有任免校长的权力及筹措资金的职责。从招生政策上看, 美国的私立大学招生通过严格的考试以确保生源的质量。
我国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也逐步实行了法制化管理, 通过立法手段来规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并且民办高校内部也实行了董事会制度。但是由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与美国不同, 因此与美国相比也存在着差异:首先,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较多, 而职能集中在教育行政部门, 而且没有社会参与。其次, 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侧重于法规政策, 并没有通过财政拨款来对民办高等教育实施影响。最后, 从民办院校的内部管理政策上来看, 虽然《民唐卫民,姜育兄.中美日私立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了民办院校董事会的人员构成、职责以及校长的职权, 但在现行制度下, 由于民办高校董事会的构成方式不太合理, 在实践中, 学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往往集于举办者一身, 而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第二篇:中美高等教育比较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高等教育的蓬勃向上,并不只是简单的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而尤其在性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志。国际间日益激烈的政治、经济斗争、军事竞争,其关键往往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竞争。从长远的观点和人的因素来看,又不能不归结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竞争。这一内在的相互联系,尤其明显的表现在高等教育方面。因此教育比较学的很多学者致力于高等教育比较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两国高等教育的差异,就此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中美高等教育差异 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 教育管理 教育体制
一、传统教育观念和历史国情的比较
(一)、历史国情、文化环境的不同
中美两国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国是一个历史短暂且土著居民甚少的移民国家,其移民来自世界各地。社会的开放性促使美国高等学校摒弃欧洲传统文化中因循守旧的元素,采取兼收众国之长,建立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育管理制度。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多党派并存的国家,美国社会有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但其在文化上却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十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考试自古以来就成为国家选贤任能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教育历来重视考试,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而到了现代,考试也成为了人们“论成败,辨英雄”的主要手段。“文革”后,中国恢复高考制度,考试一直是考核学生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二)、教育传统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与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之下,美国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在实际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和权威的质疑习惯,倡导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当今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3是美国人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中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而美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这一“动”一“静”之间,反映了两国教育不同的知识观。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而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的精神。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可卓有成效的开发和利用大脑的功能,而美国则注重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信息并扩展大脑的功能。从开发创造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束缚,自我控制,以及因为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墨守成规,诚然,基础好可以是创新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可以成为束缚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严禁这一品质可带来周全的思考,也可以成为跳跃性思维的大敌。现在,美国教育界出现一种新的动向,那就是他们正在向东方国家学习,开始强调抓基础,这一举措是针对美国创新有余但基础不足而采取的,我国的现状与美国恰恰相反——基础有余而创新不足,因此我国教育必须以创新来弥补。
二、教育理念的比较
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极为重视。美国大学在录取新生时,成绩并不能决定一切,美国中学生参加大学升学考试,都要参加一个学习能力测试考试,学校会根据申请者的成绩并对学生在高中时的成绩、品德和各方面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最终决定是否批准申请。在大学学生们一边读书,一边找一份兼职的校园工作,如协助教授带实验课、批改作业或去图书馆整理图书等,这除了能部分地解决一些生活费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观念。美国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各种不同层次的高校能够满足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因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高。美国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重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索信息,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自我吸纳知识。美国高校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社会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应试教育,通过考试成绩证明学生的能力和天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当这样的办法成为了唯一的途径后,对孩子应试能力的培养便从幼儿园时期开始了,直到中学毕业。孩子们从小就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到了大学教育阶段,当我们要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学生们已经不习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来解决问题了。另外,很多的独生子女忽视劳动观念的树立,依赖父母和家庭,缺乏独立性。
三、教学模式的比较
美国学生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老师都会认真解答。而有的问题则非常尖锐,学生甚至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课程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对现行政策或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论述。美国高校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或者课程设计的评阅多以鼓励为主:对思维独特、见解不一般的学生大加褒扬;即使一些学生的报告刚刚过关,老师也可以从报告中找到文章的亮点予以鼓励。这些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可明白自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大约为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的30%左右。其余时间要靠学生自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才能学懂有关的知识。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国学生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教师处于主宰地位,是学生学习的灌输者,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不少的弊端,特别是一些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其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比较注重显性知识的获得,忽视对学生学习知识所必须的主动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结果导致学生毕业后空有一堆理论,不知如何使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性。
四、教育管理的比较
(一)、学校的宏观管理
在美国,高等学校执行董事会管理模式,董事会掌握着管理大学的基本权限。董事会是学校最高权威机构,其主要职权是:决定大学财政方针;任命校长;制订长期教育规划并实施;对学校事务享有最终决定权;确保大学管理高效与财源;教职工管理人员的任命权。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对董事会负责,并对学校负有全部的管理责任。副校长和各部局长由校长提名并通过董事会选举产生。副校长协助校长管理学校,他们和各部局长一起执行董事会决议或通过委任的权限执行大学管理任务。董事会不参与日常事务管理,但校长如果要对涉及到财政、学校机构和教育方面等问题做出重大决策时,都要首先获取董事会的同意。全体教师和学生都有权向董事会、管理部门反映意见,董事或管理工作者定期与师生代表召开会议,以实现对大学的民主、科学化管理。中国高等学校,除了民办学校以外,基本上是国家所办,财产所有权是国家所有制。政府对高校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对高校起到主导作用,高校则处于从属与服从的地位。政府不直接监管和控制高校内部运行的各个具体环节与过程,而是依据法律对高等学校实行宏观管理,对教育经费实行管理和监督,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估。中国高等学校基本遵照行政机构方式来设立管理机构。校长是学校最高权利的代表,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或委派并对委派机关负责。学校按照管理需要,自行设置分机构,并给予确定相应的职位数和级别。但是,总体上我国政府行政机关对高等学校管得过于具体,这使得学校的自主权受到严格限制。
(二)、学生的微观管理
美国的学生管理不存在班级的概念,学生入学后,只要在规定时间取得规定的学分,就可以取得学位,学生选课五花八门,同专业的学生不一定同时上同一门课,不存在班导师一说。而美国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心理辅导、职业辅导和社会化辅导。辅导员主要通过辅导项目对学生进行个人或者团体的辅导,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社交、如何做人。美国辅导员工作内容重在服务,因此在心理辅导、职业辅导、学习辅导、生活辅导等方面,能够应用心理学、医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实践为辅导、服务于学生。美国辅导员工作的重心则在于教学外围的咨询服务。在各高校,辅导员是通过预约制度来进行管理的。需要辅导员的时候,学生可以向辅导中心提出预约。辅导中心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安排具体的辅导员进行个体辅导或团体辅导。尽管美国的辅导员制度对于学生的求职技巧、社交技巧等服务比较到位,但由于其工作性质的被动性,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不及时,而且,由于没有班导师,将学生的个人生活视为隐私,不加干涉,导致了由于美国校方对学生生活不了解而频频发生的校园枪击案。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一般由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主要是以班(年)级为单位进行管理按班级管理,各班由班导师或辅导员具体管理。班导师或辅导员接受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的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我国辅导员工作的重心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党和国家时事政策教育等;在管理方面则包括稳定工作、奖学金管理、学生队伍建设、日常班务等;服务方面则包括助学金服务、学生贷款、心理和职业方面的辅导等。同时要接受院系的领导,协助院系做好教学方面的服务性工作。这种管理体制的优点在于校方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均能及时地掌握,如果发现问题,可以与班导师、任课教师等进行多方联系与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我国学生管理中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非常专业化的服务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起步比较晚,工作人员和辅导内容方面都还没有专业化。
五、教育体制的比较
(一)、公立与私立学校存在差异
公立、私立大学并驾齐驱是美国大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很多私立大学比公立大学办得好,美国人极少从公立私立角度来判断学校的好坏,而是从他的师资、课程及历史等情况来判断。但很多中国人认为私立学校不可与公立学校相匹敌,他们从心底贬低或者说排斥私立学校。在对待公立与私立学校上,中国人应该学习美国人,摒弃观念上的偏见,对私立学校做出正确的、合理的评价。
(二)、课程和专业设置不同
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本国经济制度的反映,都要为经济服务。美国为适应社会需求,明确地把教育为经济建设的“服务”与“科研”、“教学”一起列为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服务”体现在课程的专业设置上,就是满足社会需求,开设社会需要的课程和专业,如新增设的学士学位有:财政学士、教学法学士、护理学士、公立学校音乐学士、卫生教育理学士、园林建筑学士、海军学士、图书馆学文学士、演讲学士、家政学学士、职业教育学士等。在中国的高校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校中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缺少变化,没有能跟上社会的需求。近几年来,大多数中国高校都已开始注重对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的改造和更新,以满足社会需要。
(三)、专业课程选择不同
为了适应社会,美国高校开设了许多专业和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来选择专业或转换专业和学校。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极为多样化和灵活,这在世界高等教育中是独树一帜的。在中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专业,但在学校里转换专业不是件容易的事,转换学校则更难。在美国高校里,必修课目少,选修课目多。美国高校施行的是一种文理融合的“综合教育”。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跨专业选修不同的学科。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知识结构多样化,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但是美国对课程的学习、学习期限及每学期应修读的课程门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没有完成指定课程的选修任务,那么学生的其它选课将会被拒绝。中国大学中必修科目占绝大部分,很多学校(尤其是理工院校)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现象,选修科目较少。中国的大学教育也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专业的自由,但与美国相比,其自由度要小得多。现在的一般做法是,学生在参加完高考后就要对自己想就读的学校和专业做出选择。进入大学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如果学生确实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可以申请就读别的专业,但获批准的名额是有限的。我国本科院校大都实行了学分制,学生可以在教学计划的范围内进行网上选课,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主修读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往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当然在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学生自由选课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而这也是目前中国很多高校的真实情况。
(四)、成绩考核方法不同
中美两国高校在学生成绩考核制度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倾向于使用期末考试的成绩与平时成绩的综合作为学生最终成绩。这种判定方法较为单一,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而课程成绩是以该门课程考试的卷面分数为最主要依据,平时成绩只是占一个很小的比例。这往往使得不少学生放松了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在期末考试即将来临的时候才突击式地去识记一些东西,这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美国学校考核学生成绩时主要看重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兴趣。美国高校在评定学生成绩的过程中参考多种因素,以确保评定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对于一门课程,学生成绩的组成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论文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平时小测试成绩,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取得好成绩,就要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不懈的心态,争取在每一个对最终成绩都有影响的行为中都表现良好。
【结语】通过以上对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一、转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学校在办学上的主体功能
一方面要执行“政校分开”,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政府只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提高高校科研质量和水平,就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
二、让学生多组织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高等教育要为经济社会服务就要贴近社会生活。大学生除了要学好理论知识外,更要有计划地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去体验、感受现实中的社会。学校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综合发展、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学生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学校教育的成败与否只能通过学生在社会中的表现来加以评判。
三、改革高校学生选拔制度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招录学生主要参考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试得分,这个制度有一定的有利之处,但也存在不少弊端。一个学生的全部潜力和学习水平仅凭一次考试来衡量就难免有失公平。这样的考试也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他们在考试中发挥失常,就会给他们带来时间、精力和精神上的损失,有的甚至从此一蹶不振,造成人才的埋没。所以,应该建立更加全面的人才选拔制度,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尽可能地避免意外因素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一方面,美国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
【参考文献】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 张文英 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与思考 杨洋 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王贤 潘磊 中美两国教育差异初探 胡振东 中外教育比较 刘瑜 何花 赵冬生 美国教育理念之探析 张国骥
国际化视野下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的研究 李铁绳 浅析中外教育 孙艳超
中美高等教育的若干比较 吕振华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之比较研究 陈绵水 施文艺 付剑茹
第三篇:中美投资比较研究
中美风险投资比较研究
摘要: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市场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开辟了新的渠道,这必将进一步吸引各类资金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市场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与美国的比较,借鉴其经验,将有助于我国尽快建立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政策法规环境,形成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发挥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风险投资;中美比较研究;启示
美国是世界上发展风险投资最成功的国家。由于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在美国诞生了如微软、英特尔、雅虎等众多知名的企业。正是靠这些新兴的高科技企业强大竞争力的支持,使美国经济出现了近几年的持续高增长和低膨胀,高就业现象,即“新经济”现象.“新经济”现象引起整个世界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产生“新经济”的推动力——风险投资的探讨。美国的风险投资模式可以说是整个世界的完整范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正逢其时,很有必要吸取美国风险投资模式的成功经验。
一、美国风险投资的特点
(一)风险投资有很大增长, 资金来源始终保持多元化特色。
美国的风险投资在近几年增长十分迅速。1994年新增风险投资不到50亿美元,1995年达到74亿美元,1996年又增至100亿美元,1995年和1996年分别比前一年增加50%和35%。随着每年新增风险投资额的增大,美国风险投资累计额也由19 78 年的不到40 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末的将近400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4.5%。1991年筹资承诺的累计风险资本为290亿美元,1996年为50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1.5%。1996年美国风险资本支撑的上市公司为261家,挂牌上市所筹到的总资金为118亿美元。
在风险投资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美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也始终保持着多元化的特色。美国的风险资本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其中养老基金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占51%,其次是基金会和捐赠基金,再次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家庭和个人对风险资本的投入1994年仅占当年新增风险资本的8%。
(二)风险投资收益率增长迅速, 风险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超过非风险企业。
美国风险资本基金对投资者支付的年收益率波动较大,但自从进入90年代以来,风险投资年收益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90年的风险投资收益率几乎为零,1995年已上升到54%。1991-1996年,风险投资平均年收益率约为29%,大大高于同期非风险企业。
(三)风险投资企业类型多样,主要形式是独立合伙公司。
美国的风险投资企业主要有4种类型:(1)、独立的风险资本有限合伙公司;(2)、金融公司附属的风险投资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管理的风险资本有限合伙公司和银行持股公司附属的小企业投资公司;(3)、产业公司附属的风险投资企业包括产业公司附属的小企业投资公司;(4)、独立的小企业投资公司,由于这类企业管理的风险资本到1989年已几乎降为零, 从1990年起把它并入独立合伙公司计算。其中,独立的风险资本有限合伙公司所管理的风险资本在美国风险资本总额中占的比重不断上升,1980年仅为40%,近期则已稳定在80%左右。风险资本有限合伙公司是美国风险投资企业的主要形式。风险资本有限合伙公司采取的是有限合伙公司制。在这种企业制度下,风险投资家是普
通合伙人,其他投资者是有限合伙人;大多数合伙契约的有效期为十年, 在这十年中, 有限合伙人实际上放弃了对合伙公司的所有控制权,只保留一定的监督权,将合伙公司交给普通合伙人经营;普通合伙人的报酬结构以利润分成为主要形式。有限合伙公司制的产权关系明晰,治理结构合理, 报酬制度科学,对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风险投资业务程序比较规范, 投资过程分为筹资、投资和撤资三阶段, 风险投资重点在成就期和创建期。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两名学者Lerner 和Gompers 提出了“风险投资循环模型”。这个模型把风险投资过程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每个大的阶段又分为几个小的步骤。
第一个阶段是筹资阶段。基金筹集是风险投资过的起点。在这一阶段, 风险投资家凭借自己的声誉和能力努力争取养老基金、银行、保险公司、个人等潜在投资者的投资, 并通过与投资者谈判签定合伙契约, 组建风险资本公司。在这里是以风险资本有限合伙公司作为风险投资企业的典型类型来讨论风险投资过程的。签订合伙契约是这一阶段的关键步骤之一。合伙契约规定所筹集资金的投资范围, 并要保证风险资本家按照投资者的最大利益行事。
第二个阶段是投资阶段。即把风险资本投入到一个选定的公司组合中去。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选择投资对象。风险投资家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对提出申请的企业进行认真审查、多次筛选。第二, 规划投资时间, 即决定在投资对象业务发展的哪一个时期注入资金。第三, 估计股权价格, 即对投资对象每股股权的价格进行评估。第四, 选择投资方法, 即决定是否需要获得其他风险投资企业的支持。第五, 达成投资协议, 即通过与投资对象谈判, 在利润分割、绩效衡量、董事会席位分配等问题上取得一致, 然后按协议注入资金。第六, 参与风险企业管理, 即风险投资家通过在风险企业董事会中拥有的席位和投票权, 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决策, 并提供专家建议。
第三个阶段是撤资阶段。在这一阶段, 风险投资家通过风险企业股票的“首次公开发售”或把持有的风险企业股权分配给有限合伙人等方式收回投资。至此, 整个风险投资过程结束。风险投资收回投资后又会开始下一个投资过程。风险投资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其中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互相影响, 共同决定风险投资能否获得长期的成功。
(五)民有资本在美国风险投资中居重要地位,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的支持力度大。
下面,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国际比较,以便进一步认识美国风险投资业的特点。
首先从风险资本的来源来看, 1985年,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及卢森堡四国的政府风险投资占本国风险资本总额的70% , 意大利、西德和丹麦三国的银行风险投资占本国风险投资总额的50% , 日本的风险投资以大公司、大银行为主要投资主体, 而美国的风险资本中则有70%是由私人风险投资公司筹集的民间资金转化而来的。民间资金在美国风险资本来源中的地位比上述其他国家重要。
其次, 从风险基金来源主体来看, 美国养老基金来源主体占主导地位, 占5 1% , 而在亚洲, 企业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则占到3 8.6%(见表2)
最后, 从风险投资的投向来看, 美国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电脑、通讯、医疗生物、电子四大行业, 占8 1.2% , 而亚洲风险投资在这方面的比重仅为24%。
可见, 美国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的力度大大高于亚洲国家。
二、中国风险投资的特点
(一)风险投资区域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
中国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深圳等一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无论从新增项目投资数量、投资金额还是新增管理资本方面,北京、深圳、上海三地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根据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院的调查,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主要集中于北京、深圳、江苏和上海的比例依次为37%,7%,9%,25%。从2007年新增投资额来看,北京地区的新增投资额最多,为13.5亿美元;其次是上海和广东,新增投资额分别为10.5亿美元和2.3亿美元,占全国新增投资总额的77%以上。从新增投资项目来看,2007年全国共有415个新增投资项目,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别有152个、102个和27个,三地占全国新增投资项目的67%以上。除去深圳以外的华东地区获得的投资项目数量最多,达到61个。
(二)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与高科技行业
根据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院对风险投资公司认为的最优投资价行业的调查报告的结果,风险投资公司偏好的行业依次为:能源环保,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和医疗器械),互联网,IT行业,传统行业,电信及增值业,制造业,传媒娱乐以及消费品行业等。前四大行业的偏好率分别为21%,16%,13%和8%。通过分析新增投资项目分布可发现,互联网具有104个投资项目,占25%,是创业投资行业分布中获得投资项目最多的行业;其次是IT行业,获得65个投资项目,占16%;传媒娱乐行业也是2007年创业投资的热点,共获得41个投资项目,占10%;电信及增值业共获得了33个投资项目,占8%;属于传统行业的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共获得了39个投资项目,占8.5%。其他属于高兴技术行业的高兴农业、环保、光机电一体化和新能源业也都获得了相当数量的投资。
可以看出,2007年的中国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IT行业、互联网、传媒娱乐、电信及增值等行业,这几个行业获得的风险投资额占到了新增风险投资总额的50%左右。
(三)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成长期和扩张期
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调查,成长期共有163个项目,占新增数目的40%;其次是扩张期,共有142个投资项目,占新增投资数目的34%,种子期/初创期获得的风险投资项目共91个,占22%;成熟期共得到19个项目,占5%。从投资阶段金额分布情况看,成长期和扩张期获得的风险投资金额最多,分别占新增投资的32%和54%;种子期获得的风险投资金额占7%;成熟期占6%。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风险投资在2007年仍然主要集中在成长期和扩张期,这一阶段获得的风险投资金额占新增风险投资总额的86%。但由于中后期阶段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现了一定的向种子期等早期转移的趋势。这说明,随着风险投资环境的日益好转,风险投资机构承受风险的意愿在逐步增强。
(四)风险投资的退出情况
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在退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实现退出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及退出的企业数量较前几年都有大幅增加。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中国企业在境内和境外资本市场IPO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均创历史记录,蝉联全球融资桂冠。中国企业IPO数量为242个,融资金额为1023.72亿美元。其中,11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IPO,融资金额为669.74亿美元。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中国风险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全球IPO市场的回暖,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在退出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的赢利能力大大增强。
三、对中国的启示
(一)风险资金来源
美国的风险资金早期多来源于富有的个人家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构投资者成为风险资金的主要来源,到1997年,美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养老基金高达40%,个人与家庭的投资只占13 %。由于风险投资自身的特点,高回报伴随着高风险,而且投资期一般较长,达到3-7年,因此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而投资机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其承受风险能力较强,对信息的研究与判断更为专业,资金相对充裕,可分散到十几个项目投资中。所以应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鼓励更多的社会机构成为风险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培育机构投资者才是拓展风险投资来源的关键所在。
(二)风险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政府扶持的方式必须与风险资本运作的内在要求相适应。1958年,美国政府实行了《小企业投资公司法》,从而改变了自1946年民间自发设众第一家风险投资基金以来13 年没有出现第二家类似机构的局面。美国的风险投资业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1978年和1981 年,美国政府为风险投资业摆脱低迷状态,出台了税收的优惠措施,使资本收益税由49.5%降至20%,形成了风险投资的第二次浪潮。由此可见,风险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但风险投资又是市场化很强的金融运行机制,有其内在运行规律。因此,政府对风险投资怎样扶持确实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我国,各级政府中存在着对风险投资一哄而上,从风险投资的建立,投资项目,管理等等都大包大揽,使风险投资效率低下。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扶持应是在宏观方面,为风险投资创造适宜发展的环境如制定风险投资的行业法规,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引,制定各类激励政策,比如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等。
(三)风险退出机制要完善
由于风险投资的特点,风险资本投资于风险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从风险企业获取短期红利分配,而是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进入企业,并在最适当的时机退出投资。因此创造顺畅的多元的撤出渠道,才能有效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保障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如美国风险投资撤出渠道有IPO、股权回购、项日并购退出、公司清算等多种形式,而在我国当前风险资本的退出存在着一定困难。针对我国风险投资撤出难有如下建议:尽快建立二板市场;降低交易成本;成立场外交易市场;鼓励股权回购实行税费减免等。
参考文献:
[1] 胡海峰.2009.风险投资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 胡盛梅.风险投资的国际比较及借鉴意义[J].国际经济合作.2001,(10).[3] 张大英.风险投资的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4] 孙颖杰.美国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0,(06).[5] 彭建.借鉴与发展——我国风险投资运作机制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 2000.[6]琚向红,张明泉,王宁.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商业研究, 2004,(20).[7]周薇.论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的选择[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03).[8]徐加,徐祥柱.论美国、德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J].商业研究, 2002,(22).[9]王静.美国风险投资发展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暨南大学, 2006
[10]杨伯元,张健,陈宪.创业投资在我国发展障碍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01,(06).[11] 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投资时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第四篇:中美两国国际收支比较研究
中美两国国际收支比较研究 美国国际收支结构具有“逆差+顺差”的特点:
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而金融项目长期呈现顺差状态。
其中,经常项目的次级账户收益及服务项目总体均表现为顺差
状态,因此,经常项目逆差主要源于商品贸易的长期逆差。在金融项目中,直接投资项14 年中有9 年表现为逆差,其余年
份均为顺差,且该账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1年~1996
年持续逆差,1997 年~2001 年持续顺差,2002 年以来,又开
始出现净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且呈现逐年扩大之势。另外,证
券投资账户主要表现为顺差状态,且顺差额逐年扩大,成为支
撑金融账户长期处于顺差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美国国际收支结构相比,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具有“顺
差+ 顺差”的特点。具体来讲,经常项目长期顺差,与美国形
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次级账户收益项目长期处于逆差,因而抵
消了部分经常项目顺差。另外,资本和金融账户长期处于顺
差,成为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与美国经常项目长期逆差相比,中国经常项目长期
处于顺差状态,反映出以出口导向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可能面
临巨大的风险
第二,美国投资收益账户总体呈现顺差状态,而中国投资
收益账户除1991 年及1992两年为顺差外,之后一起表现为逆
差,反映中国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
第三,同样是金融与资本项目的顺差,但美国与之对应的是经常项目长期逆差,而中国则是长期顺差
哪些国家存在国际收支危机
越南经济面临以下五个主要问题:一是超过2 位数的通胀率;二是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过大,综合赤字达GDP 的12%至17%;三是货币供应和信贷仍过宽松;四是经常项目逆差规模过大;五是越南盾持续贬值。
第五篇:中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中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摘 要: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对中美两国中学历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探讨中美两国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经验,为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比较;中国;美国
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研究中美中学历史常用的教学方法,探讨异同点,以期对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有所启思。比较
1.1 背景比较
1)文化的差异
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奉儒家思想为正宗。在师道尊严的文化氛围下教师的外在灌输与学生的死记硬背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独立宣言》向世人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人们追求着自由,宽松和民主的氛围培育了美国人的自主意识、自我观念。教育者更多地是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处理问题,形成自己的见地。
2)目标的差异
中国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B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知识层面由具体的史实和抽象的认识构成。能力层面包括历史技能的培养和历史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形成个性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美国历史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成为民主社会中良好公民的知识、态度与技能,欣赏并尊重美国的制度及其背景,批判与思考当前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能力,增进对世界的了解与宽容。[1]目标分为“历史思考”、“历史了解”,重视这两者的整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的发展过程,以增强爱国意识。具体目标是:一,了解美国的历史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培养爱国主义意识和对民主制的忠诚。二,让学生采用类推的方法去思考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对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有一定的洞察力,形成自己有见地的观点。三,培养学生澄清问题和考证事实的能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四,让学生形成全球意识,分析、研究和认识全球和美国的关系。五,为学生学习其他社会学科的学习提供一些观察、分析问题的历史背景。
3)理论的差异
新中国建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学历史教学中总是围绕凯洛夫教学论来进行的。以知识为中心,在学习方法上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学生通过接受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而美国,深受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杜威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从儿童自身活动中进行学习,即“从做中学”,反对统一的、机械的学习方法,注重实践,学生有很大的主动性,与中国形成巨大的差异。共性
2.1 重视能力培养
学习历史不仅仅要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包括理解、分析、解释、研究能力和学习历史的方法。中美两国也一直都在强调历史学习要提升分析、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探究能力的培养。
美国“做历史”教学方法中,从“历史问题”开始到最后“结论”,都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中学生自主地查阅、分析和运用资料来解决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学会了知识,也学会了学习,历史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中国“讨论法”教学中,也不难看到教师改变了以往“一言堂”的教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研究、讨论并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体现着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当然,同样都重视培养探究能力,但在具体方面还存在差异:美国的历史教育,生动活泼具有创造性并善于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从自身生活、社区生活和亲身的调查研究中来学习历史。强调学生应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看待历史。而中国的历史教育,尽管课程标准提出了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的必要性,但这一状况还没有彻底改变。
2.2 重视教学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中美都创造、总结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美国有“做历史”、“角色扮演”,还有“演讲法”、“计划专题法”、“讨论法”等,在应用中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讲授法仍是主要方法,实际教学中,各种方法综合使用。“做历史”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学会学习历史,这是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在中国的教学实践中,不论是讲授法还是讨论法也都在改变原有被动的学习方式,运用各种方式、途径和策略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从“学会知识”中转变中“学会学习”。
2.3 重视信息技术
中美两国在历史教学中都注重信息技术的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系统的历史知识,更好地接近历史,理解历史,把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促进有效地思维训练,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本身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为广博、便捷的知识信息平台。
不论是“做历史”、“角色扮演”还是“讲授法”、“讨论法”,都必须有供学生探究、体验和自学的材料,需要借助于丰富,便捷的网络资源。在美国,大到国家、州,小到中小学都设有不同规模的图书馆,其中,世界上最大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既有藏书近一亿册又能提供数据化的网络服务。该图书馆设有一个“Learning page”栏目,不仅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史料,还收录了大量的课例和教学心得,帮助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网络共享资源来指导教学,也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这些资料。
在中国,也有许多相关的历史网站,如“中学历史教学网”、“历史风云网”都设有学史入门、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战争史等专题,其中多数专题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而设计的,有一线的教师上传的教案和教学心得等,但资料分类不明确,使用起来不如美国网站那样方便、快捷,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差异性
3.1 教学内容的差异
中美两国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美国历史课堂上,教师不仅仅会使用教科书,还要向学生介绍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加以阅读,并对如何分析文献,老师都会设问来引导学习并对分析资料的过程作评价。然后要求每位学生来完成一篇论文。每课都有课文简介,教学手册,学生手册和史料这四部分。
在中国课堂上,教师主要围绕着一本教科书,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文献资料,但大多都是在课本中、题单中集选的只言片语,学生茫然不知其解,不会分析、辨别文献资料的真伪。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就题论题地解释相关文献资料。
3.2 教学效果的差异
在中国,不论是“讲授法”还是“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都在学习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历史事件。每个事件的背景、内容、结果、影响等,以便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只有掌握了这些系统知识才能应付考试。
在美国,不论是“做历史”还是“角色扮演”都注重的是学生亲身体验或亲身研习来体会和领悟历史。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了“历史”,更重要是他们体验到了历史学家做历史所运用的技能,有助于?W生达到“会学历史”的境界。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的这种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就与中国不尽相同。
3.3 教学评价的差异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教学方法是否合理的一种反馈。在中美历史教学中教学评价存在差异。
在美国“做历史”中,我们看到:通过对文献资料分析、解释,得出自己的结论及最后撰写小论文。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是进行跟踪测评的,这种测评方法不仅仅是对论文的评定,还是整个过程中的各种任务完成情况的评定。这种形式对师生来讲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评价方法在中国一般都是采用测试来进行的。如:“讨论法 ”中提到课堂内容结束后进行强化训练,是通过出示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测评,通常练习题都来自于题库中,题型主要有两种,主观题和客观题。这种传统的测试方式对于检测学生所要求掌握的各种研究能力而言较为乏力。虽然在课改中也提出了一些新颖、具有创造性的成绩评估体系来全面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但在实践中还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实际的作用。结语
美国 21 世纪高中教育目标为:“培养学生善学、好学的品质,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和面对问题解决过程中莫衷一是的情形时乐此不疲的情怀,从而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诸方面为中学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把学生培养成各方面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掘而全面发展的人。中国课标中提出?s“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
199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界性的教育主题定为“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会学习”这一主题显得越来越重
要。在对中美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在致力于达到“学会学习”这个最终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只有以“学会学习”的思想来指导才能使课程改革真正地落到实处。
4.1 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受固有教学观念和高考的影响,中国历史教师仍是唱独角戏,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难以实现。必须彻底转变教师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可以将一些有效地教学方法移植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例如美国的角色扮演、做历史、辩论、模拟以及讨论法等。其次是是改造和创新,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造和创新,突破旧模式,创造出适合中国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4.2 改革教学环境
要使历史新课程所倡导的新教学方法真正进入中学课堂,还需要对教学环境(教具、教材、评价方式等)进行彻底的改革。当前,中国高中历史课程还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表现为课程设计缺乏人文关怀,内容过于政治化,远离学生生活,其次是课程的思想教育与目标相差甚远,看似重视思想教育,实则降低了课程的吸引力和教育性。再次学习中忽视科学精神教育,在课标中提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历史过程”,得出“历史结论”,而在教学中总是把现成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很少自己有机会收集、探索、过程、感悟科学精神。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是与现在缺少大量史料、资料进行探究的教科书有关系,更与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王铎全:《历史教育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6 页。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历史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