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动税务代理发展对策思考
税务代理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纳税人依法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涉税事宜的中介活动,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建立并完善税务代理市场,不断发展税务代理业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税务代理作为市场中介服务行业,同其他服务行业一样,其发展速度受市场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影响。我国税务代理行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缺乏,有效供给不足。影响税务代理市场供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1.依法治税环境。加强税收征管,强化依法治税是税务代理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推行纳税申报制度是税务代理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全面推行纳税申报制度,一些纳税人才会出于自身专业知识、办税能力和纳税成本的考虑,寻找税务中介服务,税务代理才能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税收执法严格,处罚得力,是促进税务代理市场发展的外部条件。实行税务代理制的国家,一般都是税收征管方法科学严密、征管手段先进且违法处罚力度较大。很多纳税人因惧怕违法受罚而聘请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涉税事宜。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早已实行了纳税申报制度,但有些地区的税务部门却违反规定擅自扩大征收范围,将本应查账征收的固定业户也采取了定税或包税的办法,甚至出现了企业所得税附征现象,即按销售收入和当地规定的附征率计算附征企业所得税。这种做法破坏了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也在相当程度上使税务代理丧失了一部分市场。在税务违章处罚方面,虽然我国新颁布的《税收征管法》和《刑法》中均规定了对违反税法行为和涉税犯罪行为的处罚办法,但由于一些地方执法不严,处罚不力,使得某些纳税人感受不到强大的外在压力,也就缺乏寻找税务代理的内在动力。
2.税务代理制度的健全程度。税务代理制度健全与否,是影响税务代理市场规范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行税务代理制的国家,都有相当健全的税务代理法律、法规相配套。如日本有《税理士法》、韩国有《税务士法》、德国有《税务师法》,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都具有相当完善和健全的税务代理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涉及税务代理内容的主要仅限于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一些暂行办法和条例,这些法规和规章虽为税务代理市场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出台相对较晚,而且法律级次不高,相应的约束力也就较弱,很难适应税务代理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3.税务代理机构的运作状况。税务代理机构的运作状况,如监管力度、执业水准、收费情况和社会形象等方面,也是影响税务代理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税务代理服务质量高,有效供给充足,将会拉动市场需求,从而促进税务代理的发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当前税务代理机构的运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税务代理机构的监管相对薄弱,各项管理制度和手段不够完善,税务代理的执业秩序较为混乱,影响了税务代理机构的社会形象。二是某些地区凭借税务机关的行政权力或以其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招揽客户,垄断市场。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税务代理行业的独立、客观与公正性,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后果。三是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不高,同国内相关服务行业相比不具备竞争优势,导致税务代理工作仍停留在低水平和低层次上运转,影响了税务代理市场的有效拓展。
建立和完善税务代理市场,应从治理影响税务代理发展的市场环境入手,标本兼治,推动税务代理业健康发展。
1.加快税收法制建设步伐。应逐步提高税法的立法级次,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逐步取消以各种条例、补充规定形式出现的税收规章制度,代之以人大通过的规范的税收法律,提高税收法规的层次,增强税法的权威性。同时应广泛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并结合我国税务代理的工作
实践,尽快制定一部《税务代理法》,以进一步明确税务代理的性质、宗旨、范围、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等,规范税务代理行为。
2.加大税收执法力度。税务部门作为一个经济执法部门,应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办事,加大税收执法力度。一方面要严格依法征收税款,另一方面要加强税务稽查的力度,严厉惩处税务违法行为,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为自愿委托税务代理营造
良好的社会环境。
3.明确税务代理机构的性质。税务代理是发生在税务代理机构与委托代理的纳税人之间的一种中介行为,应该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税务代理机构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成为真正以代理为服务内容的社会中介组织。税务代理机构必须与行政部门实行彻底的分离或脱钩,独立于各级税务机关之外,以保证税务代理行为的客观与公正。同时要把税务代理的业务活动严格限定在代理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各项事务范围之内。
4.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由于我国税务代理业起步较晚,应实行政府和行业双重监督的管理机制。税务代理行为是一种具有民事法律责任的民事执业行为,而不是税务机关实施税收管理的行政执法行为,因而税务代理要按照民事行为的管理体制,建立具有独立地位的税务代理人协会,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自律机制。税务代理人协会可在各省、市、县成立行业分会,承担组织、管理的任务。税务代理人协会可根据需要设立相应部门,负责制定协会宗旨、行业标准、操作程序以及进行业务技术评定、组织考核、业务培训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等工作。由于税务代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代理双方的物质利益,税务机关在不干预税务代理机构独立行使职能和开展具体业务的前提下,应对税务代理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主要是从法律上对税务代理资格认定、业务范围、权利与义务等进行管理和界定,可考虑在省级以上的税务机关设置税务代理人资格审查委员会,负责制定税务代理机构的发展规划,组织税务代理人的资格考试与资格认定。
5.规范税务代理的收费标准。税务代理人提供的代理服务应坚持合理取酬的原则,通常收费标准应按代理人工作内容及其复杂程度来计算。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因此税务代理的收费标准也不可能全国整齐划一,各地区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上适当浮动。另外,对于经济效益不佳的一些企业,如果税务代理费用过高,则会加重其经济负担。因此,可考虑借鉴司法部门实施法律援助的做法,实行税务援助,专门对经济困难的纳税人提供相对低廉或无偿的服务。
6.提高税务代理的服务水准和质量。规范税务代理市场的最终目的是要依法代理,实现优质服务。优质服务不仅体现在为纳税人提供热忱服务,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缴纳税款方面,同时保证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规范税务代理市场,就应逐步向综合服务型的代理模式过渡。目前,一些税务师事务所的税务代理业务局限于帮助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代办某些事务性工作,使税务代理的吸引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很多纳税人不仅要求代理服务项目广泛,而且要求服务档次高,服务方式一体化。因此,税务代理机构在为纳税人提供会计业务、资产评估等常规业务的基础上,还要在财务决策、经营咨询、投资论证尤其是税收筹划方面提供高层次的服务。
第二篇: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未来发展的对策思考
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未来发展的对策思考
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不仅体现出凝聚性与组合性,同时更加具有包容性。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待遇,使各项公共服务惠及生活在社区内所有的居民,同时还能够增强社区居民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有利于新时期农村治理体制的创建。由于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困难与阻力,我们就必须在实践中突破一些陈规旧俗的束缚,进行制度创新,提升思路,拓展思维,从而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符合农民利益的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创新农村基层组织体制。现在,农村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村级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的要求,特别是在宏观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时,农村的微观管理和组织体制本身还很不适应。因此,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各种类型社区组织发展的基础上,重构运行效率更高、管理成本更低的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社区真正成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承担起促进农村政治、民主、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打破现有的治理体制,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组建农村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可由各方面的代表组成,在社区管理委员会内设立一些具体的服务组织,如互助救助组、环境卫生服务组、民间纠纷调解组、文体活动组、公益事业服务组、志愿者服务队等等。可以推选出一批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德高望重、阅历丰富、办法建议多、村民易接受的优势,让他们来担任社区管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从而由他们来带动和服务群众,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或者也可以采用与城市社区一样的做法进行试点,把一些经过专门培训、有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并且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选聘到农村社区,专门从事农村的社区建设工作。当然,我们还可以学习借鉴韩国的经验,对那些选聘到农村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专门的培训,并将他们挂职到一些试验区实践一段时间,再聘用到需要的农村社区去工作。他们的福利报酬也要像城市社区工作者一样,由政府财政购买服务,且不得低于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这样就解决了工作载体和人才难题。选择在一定的区域内对乡镇职能转变进行改革试点。撤销乡镇,改建为中心社区,统一管理农村的公共服务事务,从而真正实现乡镇在功能上、职责上的转变,使其从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公共服务为主。
二、重视服务区域的规划配置。在江浙沿海一带的农村,村庄很小,单一行政村的户籍人口相对都比较少。村落太小,就会与社区公共服务的配置产生矛盾。因为对于公共服务而言,有些内容需要具有规模效应,才能很好地运作,如一个社区卫生站设立起来,没有人来看病,久而久之也就运行不下去;再如社区工作者的配备,需要政府购买服务,村多社区多,工作人员势必就多,政府支出就要增加,财政就难以承受。诸如这方面的矛盾还有很多,如何来解决呢?笔者认为,对农村社区的配置要进行重新规划,以现有的村落为基础,根据情况进行规划配置,特别是在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进行试点。如我市的东阳在2006年就已经对许多行政村进行了合并,从原先的500多个村合并为现在的300多个村,这些村在某些方面已经融合,但在有些方面却难以融合,特别是经济方面要实现融合还存在着高难度。但实际上这些合并后的村,就可以规划配置为农村社区,而合并前的村仍以村委会建制。这样在规划中可以做到既分又合,像磐安县深泽的4个村一样,原来的建制村负责组织经济方面的事务,而其他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则由合并后的社区来行使。当然,在一些暂不合并又不符合条件的行政村仍可保持现状,待条件成熟后再设立户籍人口在2000户左右的社区。
三、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除了市场化服务项目和居民自愿、自助服务外,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构成主要有五大体系:一是公共福利服务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开展低收入家庭奔小康工程,发展慈善事业,做好扶贫帮困、助残扶孤工作,开展农村避灾、减灾、救灾,深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为老年人、妇女、青少年、弱势群体、优抚对象等提供政策服务,让公共福利事业项目真正惠及每一个社区居民。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设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计生服务站,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价廉、优质、综合的基本卫生服务,如提供免费体检服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的治疗、护理和伤残康复,生殖健康服务,加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卫生健康管理等。三是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立村民学校、图书(电子)阅览室、活动场所、文娱活动组织等,经常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改善乡风民风,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开展科技培训、科普教育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开展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组织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培育高素质、技能型农村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头人。五是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立社区警务室,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发挥群防群治机制作用,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化解在当地,确保农村社区公共秩序的和谐稳定。
四、健全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机制。从社区重建与发展的角度看,乡村社区发展的目标主要在人,在于人的精神层面的满意度、归属感、凝聚力。由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现代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个体”成为社会生产生活最基本的执行单位,农村社区价值共同体就
不能建立在以血缘宗族关系为基础的传统伦理价值观上,而应建立在更加理性的利益观上,这是现化文明的价值基础。村民自治是村庄内部自治,十分容易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干扰影响而滑向“族居而治”,而社区自治是以体现共同利益的业缘、地缘为基础的,是社会利益集团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自治。在政治上要求以社区自治取代村民自治,这不仅是因为社区自治是更加开放和扩大了的区域化的自治,也是因为社区自治能更好地彰显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乡村社区民主自治机制。一是要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塑造人文精神,即要通过开办“新村学校”等形式,从乡村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价值意义系统、伦理道德系统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积极创造健康的乡村人文环境,通过农村社区文化和教育的建设,培育农民的民主意识,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增进交往,提高素质,以此为农村社区发展、提高人文精神环境,注入持续性的精神文化动力;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即农村社区自治组织设计,以社区社会的管理和服务为职能取向,并参照城市社区组织建设、发展的经验和模式进行相应变革,在新农村建设中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和保障村民大会对于本村建设项目的选定与组织实施享有决策权,引导农民自治习惯的养成,从而推进农村社区民主自治的步伐,保证农村社区服务走专业化、福利化的道路,实现社区自治的价值回归。
第三篇:六安市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六安市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摘 要:从安徽省六安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出发,并结合中国的中小城市发展的基本概况,进而获得以六安为代表的中国的中小城市的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对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城市历来是大城市圈的附庸,是大城市的经济腹地,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较低,与发达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六安市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一定要把城市定位正确、明确,依靠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经济活动。关键词:中小城市;六安市;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1.六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根据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现状,城市的划分标准为: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大型城市。
1.1 六安市基本概况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全(2010年)年人口为704.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为40万,GDP(2010年)为676.1亿元,人均GDP为9593元人民币,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六安市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特别是中西部的中小城市)的工业不发达的、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既非东部沿海城市,也非国家重点规划、重点扶持的城市。六安市市区人口为40万,在城市化水平上属于小城市。
1.2 六安市发展的现状
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六安市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GDP为439.83亿元,同比增长15.2%,从2004年开始连续四年GDP的增长速度都超过13%,2007年比安徽省GDP增速排在全省第四位。从表1反应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得到,2000年—2003年六安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都是以比较低的速度在增长,但是,2003年以后,六安市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从2000年的233个增长到2008年的771个,增幅明显,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757478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2020700万元,增长近3倍,六安地区的发展速度在加快。
1.3 六安市的发展特点
2010年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将中国的中小城市的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整体城市化水平不高,辐射能力有限;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水平落后于大城市,基本上是大城市的经济附庸;各地区之间差距很大,中小城市发展较好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东部中小城市都是靠劳动密集性产业发展起来,面临产业升级,中西部中小城市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整体上东中西的中
小城市的创新能力不强。除了具备我国中小城市的基本特点以外,六安市的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
(1)产业结构不协调,工业化水平不高,对农业促进作用有限,但是工业发展速度在加快六安市的工业水平低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业基础也较为落后。我国整体产业结构现状是第三产业比重太低,第二产业比重太高,第一产业有待优化,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六安市本身就具有农业的区位优势,该地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粮、棉、油供应地,农业区位优势明显。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角度来看,六安必须突出农业区位优势,走现代化农业道路,开发绿色环保农业。因此,六安市应该重点发展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更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业产业。
(2)农业落后,但是农业区位优势明显。我们总结六安市的区位特点,认为六安市发展农业具有很大的优势,在东部人地矛盾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些资源会促使农业产业往六安发展和积聚,未来六安完全可以作为东部重要的农业基地。一个地区不一定都要实现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状况才是产业结构合理的表现,相反,六安市应该根据本地区自身的特点,通过提高本地农业经济效益,打造本地农业品牌,解放农业生产力,强化农业产业在经济发展的作用,走特色农业道路和特色工业化道
路。区位条件是影响农业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六安市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宁西铁路使大别山腹地与合肥、南京、西安等大中城市的距离缩短;这些有利于皖西地区农业经济产品市场的拓展,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的对外贸易。
(3)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六安是一个自然和人文资源都丰富的地区,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将对六安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六安瓜片”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千百年来皖西人民在采茶、制茶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而且,六安瓜片2008年成功申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安是古代诸侯国,拥有淮南王墓,六安王墓,孙叔敖所建的“水门塘”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霍邱铁矿、金寨钼矿、霍山金矿、金寨铅锌矿等矿产资源。六安市拥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皋陶法制文化,属于国家级文化牌的楚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自然和文化遗产重要品牌的皖西奇特生态文化,以及重要革命圣地文化。
2.六安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六安市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六安所拥有的资源禀赋来看,六安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不应盲目的工业化,而是要根据本地的特色开展工业化,尤其要以本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开展与农业特色相符合工业化道
路。
(1)六安市面临的机遇。
中国已经将“中部崛起”上升到国家战略,因而六安乃至整个安徽都面临巨大的政策优势,六安市要珍惜国家政策的倾斜,做好域内基本工作,同时借鉴域外经验,加强与域外省市在产业布局上的配合,相互把握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同时,合肥经济圈正在有条不紊地构筑中,“泛长三角”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已由国家领导人正式提出,“泛长三角”所涵盖的范围中就包括六安。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因而未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的矛盾必须得到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城市的发展机遇就是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机遇,没有中小城市的发展,就没有未来中国经济整体可持续发展。
(2)六安市面临的挑战。
六安市城市化水平不高,大部分人口仍然是农业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人外出务工,人口的教育水平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六安市发展所需要的资本、人才和技术都不足,这是六安市面临的最大挑战。2009年六安市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占从业人员的4.8%,大学本科学历尤其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比重仍较低。六安市固定投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投资绝对量很低,一直处于500亿元以下的水平,资本的不足是制约六安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3.六安市发展的对策思考
城市的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发展定位、建设与管理、产业分工与联动、政府与企业的联系等问题上面。2009年10月23日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中小城市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总人口达9.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2%,经济总量达16.6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5.23%,地方财政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1.23%。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更多的依靠中小城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城市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未来。
第四篇:推动国资国企“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推动国资国企“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但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正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双重挑战”:一边是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多变的时期,“黑天鹅事件”频繁发生,企业发展需要面对不确定和复杂化的因素增多。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袭击全球加剧了这种不稳定的挑战;另一边是国内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跨越关口,对企业在“新常态”发展中的各种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的关键之年:国有企业“十项改革试点”、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型综合改革”等政策举措持续深入推进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促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所以,在“十四五”规划的起始年,如何在这种多变的环境下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必将成为国资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也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起到“投砾引珠”的作用。
一、“十四五”期间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问题1:如何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国资国企服务方式升级?
目前,市场竞争的方式除了“硬实力”之外,更多的是拼“软实力”—服务。而这从服务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就可以窥见一斑。有统计资料显示,2003—2019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45.6%上升至53.9%,第一产业占比从12.3%下降至7.1%,第二产业占比从45.6%降至39.0%。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较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0.8和1.2个百分点。服务方式的迭代升级对国资国企深度参与市场竞争提出了新要求,甚至颠覆了传统服务方式,依靠坐等生意上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问题2:如何打破基础性技术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桎梏”?
改革开放42年以来,依靠“引进来”,我国在科技与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但在一些基础性技术的关键领域,伴随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国家暴露出遏制中国科技进步的企图。“十四五”期间和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我们仅仅依靠“引进来”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更从根本上改变容易受制于人的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问题3:如何应对世界经济更加复杂严峻的危机与挑战,增强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互惠互利的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向好。但“逆全球化”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暗流涌动,尤其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剧,从维护本国的利益出发,一些大国叫嚣“产业回流”,或者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化。所以,如果我们还仅依赖原来的退税、补贴、劳动力红利等应对危机,就会让经济发展“裹足不前”。也因此,我们必须依靠我国14亿人口这个天然的消费大市场,激发内生的消费活力,应对外部冲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撑腰”。这也与唯物辩证法当中的“内
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相符合。“十四五”期间,国资国企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更加复杂严峻的危机与挑战,发挥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引领高质量发展,成为国资国企必须思考和承担的重大战略问题与责任。
二、“十四五”时期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战术选择
(一)出发点:把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所提出的不同要求“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及时调整发展模式、修正发展策略、创新发展机制、突出发展重点,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不断发挥国资国企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切实推动“十四五”时期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二)两大战术:助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国资国企发展模式。善为善成,发挥国资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长项,以市场为导向,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力度、提升发展高度、提高企业原生动力,以此引导国资国企通过自主创新、扩大开放,增强国资国企内生造血机能,并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本行业深度融合,加快国资国企转型升级步伐。
二是,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对国资国企而言,面对态势尚不稳固的世界经济,在休戚与共的市场上,开放合作,是现实选择。特别是在“十四五”期间,国资国企应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加强与其他市场主体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市场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十四五”时期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
精准把握数字化的时代机遇,推进国资国企战略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升级、生产方式数字化、商业模式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推进国资国企数字化平台与软硬件资源集成,推进平台在产业链全过程的应用与资源衔接,不断推进基于国资国企自身业态平台上的商业与服务模式创新。
(二)聚焦创新驱动
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围绕经济发展的未来主方向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以“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对“十四五”期间国资国企创新发展做出总体评价,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创新要素向基础研究领域倾斜,全面增强国资国企的源头创新能力和资源集聚能力。
(三)推动产业生态圈发展
根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按照区域经济圈、城市圈发展的布局,积极推进国资国企参与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圈、城市圈内各类型国资国企的互联互通力度,进一步聚合各类发展要素,充分发挥央地国资国企“团结合作”的优势,推动产业生态圈发展。
(四)发力“新基建”,培育新动能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后产业结构重组、产业形态新生等趋势,要以“全局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发展,重点发力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基建”,打造“经济、高效、适用、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新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
第五篇: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 王立山
【摘要】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主标题写入“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集中体现。本文尝试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标准等进行探讨,以理性思考助推纪检监察工作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标准;风险;稳中求进
【中图分类号】D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48(2019)10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的治国理政重大方略。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自觉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从理念思路、工作举措、方式方法、能力作风等方面,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
高质量发展是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好效果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更高要求,其衡量和检验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属性、政治功能充分彰显。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看纪检监察机关是不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不是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执纪执法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执纪执法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影响广泛、社会关注,必须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考虑,努力取得良好综合效果。只强调某一个效果,而忽视其他两个或者一个效果,就谈不上高质量。
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精品案、文明案。查办案件是纪检监察工作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关党员干部政治生命,事关纪检监察机关形象,事关党的威信,容不得任何差错。任何一个案件都要看是不是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行为文明、效果良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是彼此割裂的三个阶段,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必须打通三者内在联系,坚持惩和治两手抓、两手硬,做到惩中有治、治中有惩,惩治同向发力、同步推进,实现标本兼治,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工作干得好不好,不能自说自话,不能自我欣赏,而是要由人民群众来评价。这就必须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不欠群众感情账、纪法账、经济账,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纪检监察队伍能力素质不断提升。高素质队伍既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保证。要加强干部队伍革命化、专业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做到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廉洁过硬、学习过硬,成为一支全面过硬的铁军队伍。
高质量发展,既是结果,更是过程,只有确保全过程的高质量,才能实现发展结果的高质量;高质量既是整体的,又是单项的,只有确保各项工作做到高质量,才能实现纪检监察整体工作的高质量;高质量既是长远的,又是当下的,只有确保每天每时工作做到高质量,才能实现全年工作直至长远的高质量;高质量既是团队的,又是个体的,只有确保每个个体工作是高质量的,才能实现整个团队、整个机关、整个系统乃至整个地区工作的高质量。
以科学思维和正确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科学制定目标和标准,明确“过河”的任务,还要解决“船或桥”的问题,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这个“船或桥”,就是科学的思维和正确的方法。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对路,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能事半功倍。
切实增强政治意识。作为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者,首先政治意识要强、政治站位要高,否则工作就不可能高质量。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而不能陷入就业务谈业务、就办案而办案的狭隘思维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才能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在政治风云变幻中不动摇,才能始终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确保纪检监察事业在正确轨道上不断前行。
切实树牢正确政绩观。政绩观是影响工作质量和成效的根源性问题。如果自己图虚名,那就会搞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如果片面追求办案数量,或者为了快出办案成绩而违反法定程序和办案纪律,那就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客观查实问题是政绩,为受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是非也是政绩;坚决查处腐败案件是政绩,加强日常监督、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远离腐败也是政绩,坚决防止简单以办案数量论政绩,防止片面追求办案数量,而搞“数字水分”“应付性立案”“强行上马式办案”。
切实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最大限度、力所能及、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越少、质量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提前防范、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各类风险。当前,尤其要注重防范办案中安全责任事故风险,防范刑讯逼供或者变相刑讯逼供导致的冤假错案风险,防范执纪执法水平不高出现重大瑕疵的“夹生案”风险,防范问责简单化、泛化出现“奇葩案”风险,防范干部自我要求不严出现“丑闻案”或甘于被“围猎”造成恶劣影响的风险。这五个方面的风险就是五只“灰犀牛”,必须高度警惕、严密防范,绝不能掉以轻心。
切实以系统思维谋划、推动工作。任何事物和工作都不是孤立的、简单的,而是由多个层面、多个因素、多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统一体。因此,必须强化系统思维,凡事注重整体谋划、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系统推进。坚持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一体推进,追逃追赃和防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一体推进,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只有善于用十个指头弹钢琴,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
切实依纪依法办事。牢固树立“不依纪依法就是违纪违法”的理念,谋划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运用法治方式,严格按照规定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做到程序和实体并重、程序优先,决不能只要结果不讲过程。尤其是在审查调查工作中要有强烈的程序理念和证据意识,做到“四要四不要”,即:要重客观证据而不要轻信口供;要在初核过程中充分收集、固定证据,而不要轻易采取留置措施;要注重构成完整闭合的证据链条,而不要存在隐形缺口和易断环节;要确保证据合规合法,而不要出现非法证据或瑕疵证据,防止发生不应有的翻供、申诉等问题。
切实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纪检监察工作的本质就是调查研究。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面对许多没有先例可循却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尤其要深入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和一线调查研究,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并在攻坚克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稳中求进引领高质量发展
稳中求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科学方法论。纪检监察工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适应“时”与“势”的变化,把握“稳”的内涵、强化“进”的措施,在稳中求进中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稳”是一个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大局的稳定的战略问题,以及保持这种战略稳定的恒心、定力和韧劲。保持“稳”,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三个永远在路上”不动摇,坚持“三个不能有”的想法不反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不断巩固和发展压倒性胜利。
强调稳字当头,不是一味求稳而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为了更好地进。只求稳,不求进,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原地不动就会倒下来,只有让车子动起来,始终在前进中,才不会摔跤。当前,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应在八个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在政治建设上取得更大进展。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应自觉把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模范机关。要着力提升政治监督能力,善于从政治高度看待和把握问题,用火眼金睛辨别高级黑、低级红、甄别两面派、两面人,严肃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用铁的纪律捍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全党团结一致向前进的大好局面。
在日常监督上取得更大进展。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重办案轻监督的想法和做法,是片面和错误的,必须防止和克服,努力把日常监督做实做细做深。既要实现监督全覆盖、无死角,又要突出重点,紧盯“关键少数”,带动管好大多数。既要拔烂树,又要治病树、正歪树、护森林,抓早、抓小、抓苗头,用好“四种形态”。既要抓“点”,严谨细致地做好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处置;又要管“面”,对地方或部门的政治生态进行分析研判,发现深层次问题,进行系统治理。
在正风反腐上取得更大进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对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一点也不能低估。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不动摇,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要坚持靶向治疗、精确整治,突出重点削减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对十九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的,从快从严查处,尤其是对那些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严重且在重要岗位的要重点查处。对虽已退休但问题严重的党员干部,也要坚决查处,打消退休就进“保险箱”的想法,形成持久震慑。要巩固治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成果,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的高度,拿出铁腕反腐的决心、力度、韧劲,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湖北力争通过集中整治三年行动,取得实效、大见成效。
在服务保障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纪检监察机关应当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发展保驾护航。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我省制定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十二条措施,切实保障企业和企业家以及科技人员的人身及合法财产权益,严肃查处涉企管理服务不作为、乱作为尤其是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问题。认真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细化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营造党员干部奋发作为的良好氛围。
在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上取得更大进展。当前,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创新办法、提升效果。要加大“四个力度”,即加大信访交办、重点督办、提级查办、问责追责力度,努力推动基层“拍蝇”。实行检举控告办理结果“三反馈”制度,即纪检监察机关向实名举报人反馈、承办单位向信访举报部门反馈、下级纪委监委向上级纪委监委反馈,不让群众信访举报石沉大海,赢得群众信任和赞誉。
在党风廉政教育上取得更大进展。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推进不敢腐走向不想腐的治本之举。要通过不懈地、细致地工作,讲好正风反腐的现实故事、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故事、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故事、纪检监察战线服务改革发展的功勋故事、纪检监察战线先进典型的动人故事,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氛围搞得浓浓的,让廉洁理念深入广大党员干部之心、深入人民群众之心,为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提供更多文化舆论滋养和强大正能量。
在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上取得更大进展。当前主要是搞好“四个延伸”和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四个延伸”就是推动监察职能向乡镇、街道延伸,向各级派驻机构延伸,向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延伸,向高校延伸,既实现监督“有形”全覆盖,又实现“有效”全覆盖,使群众身边的公职人员受到严密监督,打通监督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完善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把执纪与执法相互贯通,把监察法与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等相互衔接,提高执纪执法效率和水平。
在队伍建设上取得更大进展。一方面要提高能力素质,持续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自上而下建立专业化培训体系,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文武兼备、攻防兼备、智勇兼备、纪法皆通的专家能手。另一方面要构建严密、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应坚持“五责分明”,即构建各级纪委监委一把手亲自挂帅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内设机构和派驻机构负责人一岗双责、干部监督机构和机关纪委专职专责、纪检监察干部人人担当尽责的监督管理责任体系,把监督管理责任压紧压实。坚持“五管一体”,即将管人、管权、管案、管事、管物结合起来,把监督贯穿执纪执法全过程和各环节。坚持“五合联督”,即日常监督与专门(专项)监督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结合、人工监督与信息化科技化监督结合、八小时内外监督结合、上下级监督结合,形成强有力的立体化监督管理工作格局,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