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合集)

时间:2019-05-14 17:4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经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经济发展》。

第一篇:论经济发展

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是决定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税源管理也是依法治税、依法征管的基础。离开了税源管理,税务部门就会丧失依法征税的主动权,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税务部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就是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切实做好税源管理工作,落实税源管理的各项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加强税收经济分析。税收经济分析是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税收经济分析,既要关注税收收入总量增减的变化,更要重点分析税收收入相对于经济的变化,以及各税种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经济、政策和征管等方面因素,科学判断税收收入增减的原因;既要分析税收收入计划完成进度,更要加强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分析,对不同地区、产业、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税负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各主要税种、税目收入增长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弹性;既要作一般性分析,又要注意收入增长中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还应注意剔除特殊因素后的宏观税负和增长弹性情况,以免因特殊的因素而掩盖了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既要有税收宏观分析,还要有税源的微观分析,要善于将一个地区税收增减的总体状况,分解剖析到具体税种、具体行业和企业等微观方面,及时发现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要建立完善定期税收分析制度,建立健全税收分析档案,及时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其次,扎实推进企业纳税评估。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收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税务机关特别是基层税务机关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要认真贯彻落实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和细化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不同税种的分析评估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开展纳税评估。通过建立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等指标体系,对比分析行业总体指标与纳税人个体指标之间的差异,具体分析企业相关税种纳税情况与其销售收入、实现增加值、实现利润等指标的对应关系,分析企业纳税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抓好纳税人户籍管理。户籍管理是税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按照新修订的税务登记管理办法,严格做好开户、变更、停复业、注销、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管理工作,加强非正常户的认定和处理。二是注重实地巡查,加强纳税服务,了解纳税户增减变化实际情况,减少漏征漏管户,并定期开展检查和换证工作,摸清纳税户底数。三是依托信息化进一步落实纳税人户籍资料的“一户式”管理,及时归纳、整理和分析户籍管理的各类信息,建立健全户籍管理档案。四是加强税务部门与工商、金融、质检、民政、公安、统计等部门的协作,充分利用政府经济、社会管理的信息,构建纳税人户籍管理的信息网络。五是进一步完善国、地税局在户籍管理上的协调配合机制,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件,实现户籍管理信息共享,齐抓共管,防止出现户籍管理盲点,使户籍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第四,积极实施属地管理基础上的分类管理。要根据不同行业和类别企业的特点,建立分类管理资料,合理确定管理的方法,逐步建立完善分类管理制度。要加强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对大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认真落实集贸市场税收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集贸市场税收征收管理。完善个体户定期定额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个体税收征收管理。积极推进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制度,对不同等级的纳税人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五,积极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加强发票管理。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和加强发票管理是税务机关及时、准确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强化税源监控、堵塞税收征管漏洞的重要手段。商业零售、饮食、娱乐、服务、交通运输等行业以及小规模工业企业,具有一定规模

和固定经营场所的纳税人,都要按规定安装税控收款机。运用税控收款机和统一发票的目的,既可以监控企业销售情况和营业情况以及相应的流转税,也能控制企事业单位成本、费用,防止假票列账偷税,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和税务机关管理效率。为此,税务机关要严把两道关:一是以票控税,按税控机开票数计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并处理好与定额的关系,同时要运用这一销售(营业)信息评估企业所得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二是发票发售,必须验旧售新,就是要检查旧发票开具的金额是否申报纳税了,也就是必须经过第一道关之后才可发售新的发票。按照以票控税的要求,在申报纳税时必须进行表卡(票)比对,充分发挥发票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使税源监控和税款征收真正结合起来。

第六,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强税收管理员队伍建设。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实行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保证。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作用,必须遵循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税收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按片负责对纳税户的税源管理和咨询服务工作,不直接从事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审批减免缓抵退税和违章处罚等工作。

税务机关将加强税收管理员制度建设,增强税收管理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员队伍。通过规范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建立税收管理员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教育培训,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要选拔懂企业生产经营、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熟悉税收业务、责任心强的税务人员担任税收管理员,进一步充实基层税源管理力量。同时,要积极摸索建立税收管理员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的积极性。

第七,加强各级税务机关之间、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在合理界定征收、管理、稽查职能的基础上,加强业务联系,既有分工又要合作,既有制约又要协调,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明确各环节衔接方法和配合内容,畅通各环节联系渠道和联系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以现有综合征管软件为支撑,形成各个环节之间既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又相互监督制约的协调、高效运行机制。要通过部门的配合协调,信息共享,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篇:论社区经济发展

论如何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随着“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社区各项工作在人民生活中显得日益重要,居民对社区功能的多元化要求也日益强烈,作为政府的一级职能部门,能否带领居民走出生活困境,切实发展社区经济,给居民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成为衡量社区工作的首要标准。同时,社区经济作为整个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实现社区建设目标的前提条件,又是社区建设深入持久进行的重要保证,现就从社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内容、制约因素及其今后发展的着力点入手,对如何促进社区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一、社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1、社区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块,质量效益好。随着政府及社会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关注、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社区经济已经成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2、社区经济具有社会功能特点,既可以服务社区,又可以方面居民。

3、街道经济规模小、门类全、机制活,是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二、发展社区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一)是大力发展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产业,特别是发展需求稳、投资少、有效益的社区服务项目,把发展社区服务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围绕居民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要从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项目,逐步扩展到托老托幼、家政中介、文化娱乐、社区医疗、法律咨询等面向辖区居民的便民服务产业。

(二)发展城市基础管理的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功能不断完善,对环卫、园林、环保、保安、物业等行业需求越来越迫切,要通过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引进市场机制,发展城市管理型经济,努力培育起点高、管理好的专业性服务公司。

(三)大力发展培植税源经济的产业。要把社区经济发展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经营经济密集结合起来,吸引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大中小企业在社区投资。发展各种经济实体,特别是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经济增长总量,形成社区经济特色。

(四)大力发展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的产业。社区经济是扩大再就业的有效途径,要着力拓宽社区就业门路,引导和帮助更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城市社区服务领域实现再就业;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个体、私营各种经济形式,兴办投资少、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社区服务型就业;鼓励企事业单位等兴办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型中小企业、劳动就业服务型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使社区经济领域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现实选择。

三、发展社区经济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社区经济发展,在全国来讲,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的差异,使各地社区经济不同程度的出现发展慢、结构单一的趋势,究其原因是:

(一)街道及社区的责权利不相统一。近年来,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将权利下放到社区,为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创造外部条件。但是各地对街道及社区认识不同,使各地街道和社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有些地方,大量的工作事务压到街居,“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居民需要街居解决的事情,街居只能起协调作用,却没有解决能力,使居民对街居的作用产生质疑,也使街居在开展工作等各方面受到阻碍。

(二)各部门对社区的了解和帮助远远不够。随着社区宣传工作的深入,有些单位已经逐渐意识到发展社区经济的重要性。但同时,一些重要部门的卡、拿、要现象依然严重,许多部门对社区工作不给予支持,使原本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不下放,甚至街居在和有些部门协调时,出现不重视、拖拉、积压等现象,使街居工作开展难上加难。

(三)整个社会对社区观念没有转变。现在,提起居委会,很多人还停留在“带着红袖章的老大妈”的印象里,许多人对居委会究竟能做什么表示怀疑。在招商引资方面,许多商家愿意将资金投在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不愿意投资在刚起步的社区经济上。

(四)街居工作人员的经济观念及素质亟待提高。很多人表示,他们愿意对社区经济进行投资,可是,街居工作人员常年坐在机关,缺乏竞争意识和基本的经济观念,提起经济发展方向、国家经济运行态势、社区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社区管理体制问题,很少有人能给予专业性的回答和指导,经济能人少,有胆量、有气魄、有领导和把握整个区域经济走势的人少,已经成为制约社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今后发展社区经济的着力点在哪里

发展社区经济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区发展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安置下岗职工、城市建设、第三产业等发展重点,指导帮助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定位,统筹规划,保证社区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二)是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要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扶持社区建设有关政策和措施,同时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各部门有关部门对已经确定的社区建设服务项目,从资金、规划、立项、设施建设等方面应给予扶持,对安置下岗职工、残疾人就业的项目,要落实好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等扶持政策。街道在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营造稳定的社区环境、优良的社区秩序,为辖区内各类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是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是社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要实现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和增大社区经济,就要逐步实行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坚持有偿、低偿、无偿并举,福利性、互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公办、民办一起上,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形式和发展模式,增加街居税源,促进社区建设的良性循环。

(四)加大街居企业的改革力度。随着产业机构的不断提升,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原有的街居经济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发展社区经济过程中,应加大街居企业的改革力度,对原有的自办企业进行改组、改制,盘活自有资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实现街居经济向社区经济的转变。

(五)培养和吸纳广大经济人才,为社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高度重视经济型人才的培养,时刻按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展各种经济知识讲座和培训,提高经济观念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条件适合的街居,可以从社会招聘“社区经济发展顾问”,从待遇等各方面提高标准,留住人才,为社区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服务。

[1]

第三篇: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对物质不断进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研究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型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结构的产业结构的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生态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煤炭是我国的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煤炭工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学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在能源需求增长和环境管制的双重压力下,煤炭企业要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在当前具有特殊意义

从维护能源安全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当前,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竞争和斗争的焦点,也成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症结和隐患。解决瓶颈制约、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党和政府极为关注和投入巨大精力破解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次性能源主体的煤炭,怎样对其实现科学利用、合理利用、高效利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恰恰是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的一把“金钥匙”,对于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意义深远。

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中央做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决策,其工作的重点是抓好能源、资源的节约。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存在采厚弃薄、采易弃难等问题,工艺粗放、加工层次浅,一些原本可以再深加工利用的煤产品废弃严重,主要耗能设备设计效率平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80%左右,系统运行效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25%左右,单位建筑工程采暖能耗比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高1.5倍,远远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建国初,受“有水快流”思想的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先生产建设、后污染治理带来的后遗症较为严重。目前全国每年洗煤排出洗矸4500万吨,洗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等,大都没有综合利用。粗放、不能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造成大量废弃物,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等日益严重,这既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政治的安定、人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需靠循环经济来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潜能。

从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有其特殊意义。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所有煤炭资企业都面临煤竭城衰的潜在威胁。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煤炭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两个问题:一是不失时机地发展非煤替代产业,解决经济发展单纯依赖煤炭的问题;二是延伸产业链条,使单位产量煤炭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变扩大开采的外延式扩张为多方挖潜的内涵式扩张。从现实条件和各地的实践经验看,第一点是长远战略,但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见效;第二点则潜力巨大,有条件较快见效。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以此为重要内涵的,抓好它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

二、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煤炭企业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产业一直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单向直线模式。与之相对应的,煤炭企业的发展模式则是“快速建矿、强力开采、废物排放、缺乏治理”,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在为人类提供所需能源,奠定经济高速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1、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由于不重视资源勘探,缺乏长远的规划管理,没有建立完善合理的储量管理体系,加上政策、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煤炭企业只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与潜力巨大的资源和用现状形成鲜明的反差,综合利用水平低下。特别是经济转型时期,经济政策没有及时得到调整,一部分地区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现象非常严重(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回收率平均为30~40%),造成对资源的严重破坏与浪费,严重破坏了煤炭资源的整体可采性。

2、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煤炭企业周边环境的生态失衡主要是由于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所造成的。由于地下大力开采,导致地表的塌陷加强。传统的煤矿开采模式只注重生产,对塌陷造成的河流污染、植被枯死、生物链破坏等问题缺乏综合治理,久而久之,造成生态失衡。多数煤炭城市因煤而建,先有煤后有城,先建矿后建市,随着资源枯竭,往往是煤尽城衰,这样的悲剧不乏其例。

3、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煤炭企业的环境污染源主要有污水、矸石和甲烷气。煤炭开采每年排放污水22亿m3,污染了江河水系,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地板结,影响作物生长。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排放量每年约为40亿吨,堆放占用大片土地,而且部分矸石山自燃严重污染环境,刮风扬尘、雨天淋水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煤炭开采排放的甲烷约占人类活动排放甲烷总量的10%。我国煤炭工业的甲烷排放量约占世界煤炭开采排放甲烷总量的1/3~1/4。煤矿每年排入大气的甲烷达80~100亿立方米。甲烷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三、保障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着力营造重视循环经济的氛围

(1)加强战略研究。各类专项规划都要将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将循环经济理念、原则应用到规划中,确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煤炭资源利用的法律体系,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达标认证制度。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纯洁执法队伍,真正形成“一级管一级、一环扣一环,环环不脱节”的立体监管监察体系。

(4)大力宣传倡导节约煤炭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推进循环经济,员工起重要的作用,为此煤炭企业要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倡导生态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观,杜绝对煤炭资源的浪费行为。同时要建立健全煤炭资源节约责任制,将资源节约纳入工作岗位职责之中,纳入日常管理与工作考核之中。

2、加强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1)要建立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制度,借鉴国外对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实践与政策,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评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指标考核,明确煤炭资源产权关系,从经济、政策两个方面建立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激励机制,提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建设。

(2)回收利用二次矿产资源。通过强化管理促进技改并采用新工艺,把产生的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经过加工作为原料,可以生产水泥和墙体等建筑材料,既减少了排放废弃物,又增加了就业。

(3)在资源开采环节,坚持洁净生产,大力提高资源回收率,杜绝采肥丢瘦现象的发生。

(4)加强环境管理。环保早抓早主动,环境成本可以转化为环境收益。充实资环部门力量,组建专门队伍,强化管理。高标准做好煤电化基地总体规划环评。启动塌陷地整治的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塌陷区综合整治,宜水则水,宜田则因,宜建则建。加快消化矸石,保证矿区环保,提高经济效益。

(5)加强采矿活动的监督。设立监督人制度,定期对周边煤矿进行经常性和临时性检查,如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制止,或甚至交司法部门处理。

3、加快技术进步,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1)结合实际引进国外先进开采技术,采用大型自动化、智能化采矿设备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尽量采煤设备无轨化、液压化和自动化,引入无人驾驭、机器人作业等新技术,减少矿山事故,采取整体性预防和环保措施,保护采矿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减少乃至消除地策灾害发生,从而有效避免矿区内的地质灾害,将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2)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在煤炭生产中,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在生产末端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煤炭生产的主要废弃物是矸石和矿井水。在原煤生产过程中,努力杜绝割顶、割底现象,积极采取煤矸分流措施,从生产源头减少矸石割出量,采用煤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减少煤矸石流向地面的数量。推广应用矿井水复用技术,实现矿井水井下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开采中的浪费。

4、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组织结构

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构筑节约型和高效率的循环体系,彻底改变目前高消费、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否则,经济的发展必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1)在企业层面上要求煤矿企业节能降耗,减少矿业产品和服务的资源使用量,减少矿业产品和服务的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加强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矿产资源。

(2)在区域层面上,加强矿业生态园区的建设,根据煤炭资源条件,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完善煤炭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四、对策及建议

对策建议之一:形成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强大宣传攻势,分层次广泛开展研讨活动,在煤炭资企业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专项培训。定期组织有关管理及业务人员参加政策学习培训班,举办专题研讨会或聘请专家讲解政策,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政策水平。

对策建议之二:尽快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对煤炭循环经济进行统一规划。指定有关职能部门,赋予其研究分解应用政策的责任,注意经常性收集政策,系统分析政策,指导或协助相关部门及单位应用政策。

对策建议之三:争取国家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项目,有些方面的特殊支持,上项目,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

2、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研究与目标战略

3、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论山西省大同市区域经济发展

论山西省大同市区域经济发展 大同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同以它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优势和在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新机遇。

一、投资环境

交通便捷

大同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离首都最近、离出海口最近的一块“风水宝地”。按铁路里程东望北京382公里,西眺呼和浩特285公里,南下太原355公里,北上中蒙边界二连浩特460公里,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京包、大秦等4条复线电气化铁路及40余条支线、专用线纵横交错,沟通华北、西北、东北和三晋腹地的联系,京大、大运和得大高速公路等10多条干线四通八达,飞机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大同已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相互配套的立体交通体系。

资源丰富 大同市矿产资源丰富,除煤炭以外,主要矿藏有铜、铁、金、银、铝、锌等金属矿物和石墨、磷、长石、云母、石灰石、珍珠岩、大理石、花岗石、玄武石、沸石等非金属矿物。大同可望成为资源相对贫乏的沿海及渤海经济圈的矿产品原料基地。煤 炭 “大同煤田”含煤面积926平方公里,探测总储量718亿吨。侏罗纪煤素以低硫、低磷、低灰份、高热值的“三低一高”闻名于世,是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煤。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使大同市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被誉为中国“煤都”。大同市年产原煤8000万吨,支持着全国5大火力电网、3大港口、6大城市的煤气发生炉以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280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并远销欧、亚、美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环境优美 大同市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70小时,大同市建成绿化覆盖面积213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15.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平方米提高到4.6平方米。大力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全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气达到220天。设施完善 大同建成了以光纤传输为主,辅以数字微波、卫星传输等方式的通讯网络,固定电话网、移动通讯网、数字数据和多媒体通讯通达全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全市拥有邮政局(所)139个,可传输国际国内特快专递邮件。教 育 大同市有科研开发机构15个,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万人,具有一定优势的专业采掘业、机械制造业、农业、医药 业等。全市有普通高校2所,在校学生2.4万人;普通、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3所,在校学生14695人;职业中学校25所,在校学生13865人。卫 生 大同市共有卫生机构31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1 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685人。文 体 大同市共有各类文化体育设施70多个,拥有书城、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体育场、体育馆等多种现代的文化设施以及艺术表演团体。

二、产业特点:

这些年来,大同市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不断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力度,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冶金、医药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多元支柱产业格局,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新型材料、旅游业以及特色农业等新兴产业也初具规模。农业方面,启动实施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培育壮大畜牧、林草,优质杂粮、蔬菜四大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结构由以农为主向以牧为主的转变。畜牧业的比重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38.9%。扶持发展了夏进乳业、佳鑫杂粮、雁门关绿色肉业、森汇隆草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工业方面,在煤炭、电力、冶金、医药化工、机械制造、建材六大产业培育60户优势企业,目前,六大产业完成的销售收入占到了全市工业的90%以上,原煤产量稳定在8000万吨左右,洗选配能力占到60%,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6067MW,医药产值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呈现出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塔山、龙泉工业园区和广灵镁合金基地相继启动建设,国电二期大同2×600MW空冷发电机组,国电三期2*600MW空冷发电机组,大唐云冈2*300MW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大唐云冈2×200MW热电联产机组,同煤塔山大唐电厂一期2*600MW空冷发电机组,同嘉公司“双百”万吨钢铁、机车厂SS7E型机车、爱碧玺铸钢轮、大齿集团新增6.5万台的重型变速箱、晋能公司1.6万吨化学硅、宏伟矿业2万吨镁合金一期、威奇达原料药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同煤集团年产1500万吨矿井、国投云峰煤电一体化、大能公司2×135MW热电联产机组、同煤集团4×50MW、开发区3×50MW和阳高、左云2×50MW煤矸石发电机组、山橡集团3万吨氯丁橡胶、富嘉焦化100万吨冶金焦等一批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开工建设,经济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大力推进“北方商埠”和“旅游胜地”建设,成功举办了五届旅游节。组织参加了“港洽会”、“沪洽会”、“中博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引进资金兑现321.2亿元人民币,14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履约率、开工率走在全省前列。

三、优势产业:

-电力资源优势

大同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大同三角区的神头一、二电厂、大同一、二电厂,丰镇电厂共同组成我国最大的输变电网,既满足了电气化铁路晋煤外运的用电,又保证了向京津唐地区供电。大同具有良好的电力生产发展潜力,境内仍有继续建设火力发电厂的各种资源条件,可向东部地区提供成本更低的电力资源。

工业基础优势

大同市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势力雄厚。早在“一五”时期,大同就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城市,相继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机车厂——大同机车工厂;我国最大的军用动力机械厂——山西柴油机厂;当时国内最大的水泥厂——大同水泥厂;最大的合成橡胶厂——山西化工厂。经过50年的建设发展,大同已初步形成以煤炭、电力为支柱产业,冶金、机械、建材、化工、轻纺、制药、食品等工业门类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基础优势

大同地域辽阔,可耕种土地面积多,人均耕地面积三亩以上。具有宜林、宜农的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可发展食草为主的畜禽食品和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猪、牛、羊、兔肉食品已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由于地理、气候、季节的差异,大同地区生产的西红柿、茄子、辣椒、土豆等绿色食品,以其品质高、价格低、易保鲜、运输成本小、比较成本大大低于我国别的产区而批量进入京津唐市场。大同地区的气候,适宜荞麦、莜麦、绿豆、小米、玉米等名、特、优杂粮生长,味道鲜、脂肪低、蛋白质高的杂粮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可大面积在大同地区种植的沙棘、仁用杏等经济林,其果实也是价值很高的药膳食品。因此,大同有望成为京津唐的肉食品基地、蔬菜基地和杂粮基地。

四、重点投资领域:

1、煤炭化工产业 主要是甲醇化工、乙炔化工、化肥、活性炭、焦油加工、煤制油等。

2、装备制造 主要是载重车和汽车零部件、矿山机械、重型机械、铁路机械、基础机械、环保设备、铝镁合金和铝材加工等

3、材料工业 主要是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为原料的新型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纳米材料、耐火材料、高岭土材料、高性能陶瓷和纤维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以及绿色环保、清洁材料的生产技术等。

4、旅游业 主要是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5、高新技术产业 主要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

6、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主要是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生物制品、规模种养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小杂粮、干鲜果、反季节蔬菜等。

7、商贸服务业 主要是专业市场、特色市场、物流、金融、证券、律师、中介和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以及会展、房地产、设计装饰、文化娱乐和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批发、零售、仓储业、宾馆、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打造提升。

8、基础设施 主要是供水、供气、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旧城改造项目、道路和桥梁等。

9、社会事业 主要是医院、学校、城市公共交通等。

10、其他产业 煤炭、电力、冶金、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提升改造。以往外边人的“大同印象”,一是蜚声中外的云冈石窟,二是动力煤生产基地。可曾几何时,却变成了“云冈大佛披黑纱,城市处处脏乱差”。粗犷式发展的模式和“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使历史文化名城的光环悄然褪色。

“忝列全球邋遢城,不振雄风心何甘?”转型发展是大同的必然选择。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大同的转型发展之路既不局限于以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结构调整,也不搞就环保论环保、就城建论城建的简单“变法”,而是将环境、资源、文化、经济、产业、城市功能、民生等诸多要素统筹整合,科学布局,高度协调,在创优生态环境中安排城市功能及产业布局,在文化品位上充分体现城市特色,在公共利益上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和市民尊严。

以“坚持一条主线,抓住两个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为核心,全力加快建设步伐,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一条主线。经营坚持招商引资这条主线。招商引资是市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坚定不移地抓招商引资,这是省赋予大同市的使命也是保持稳定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进步的根本保证。我们应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以国境线这一中心,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招商渠道,促进大同市的经济抓好两个重点:突出抓好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是大同市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招商引资的“助推器”。把市内的软硬环境建设作为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的切入点,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客商投资市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在硬环境建设上,面对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我们一方面积极自辞行资金,一方面采取“借鸡下蛋”的做法,超前规划,梯度推进,分、分步骤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在软环境建设上,我们应牢固树立起“投资商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的服务理念。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更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软环境是立区之本,生存之道,发展之基面对竞争日日益激烈的招商引资形势,进一步提出“服务是我们的天职”的口号,本着“亲商、安商、富商”的口号,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增强客商投资的吸引力。一是抓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建立和不断完善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公”、“一个窗口对外”的服务体系,并坚持衽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公示制、民主评议制度等,这样会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深受客商的好评。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立企业标准化建设领导组,制定具体绵建设标准,使入区企业的建设逐步走上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此外,我们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认真落实有关制度和规定,高效、便捷地为投资商服务,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二是抓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我们先后制定并逐步健全建设、环境、市容、消防、治安等多个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三是抓宽优惠的政策环境。根据发展和形势需要,有针对性地修订和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出台加快企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办法和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等办法,这些有效举措在提高招商政策的灵活度和吸引力上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大力培育医药支柱产业,壮大市区域经济规模。支柱产业是促进一个地方经济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区季、管委会领导经常深入各自的包点企业和项目建设工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召开制药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多方自救意见和建议同时认真执行对新建医药项目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找寻与企业共谋发展的平台。抓好医药企业的发展,成立医药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集中力量抓医药企业的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二是积极引进资源深加工项目,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经济效益、发展。

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根据全市产业发展现状,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引进和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选和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品加工的尝试和广度,延长产业链,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年方向发展,集中力量做强企业、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经济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推动区域经济上水平、上档次。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随着入区企业逐年增多和农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如何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而又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一直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家”工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具体体现。我市应立足长远发展,按照“创优特色农业“的思路,在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狠下功夫。

总之,发展大同市域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十多年来尽管我市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与山西省其他市相比,还有不足之处,与沿海开展区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目前的土地使用规划政策问题影响了市经济的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一事实上应抓住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继续发扬“艰苦拼搏、团结开拓、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开发区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状态,更加有力的举措,逐步把大同市建设成全省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体制创新的示范区、御东新年区的样板区,为全省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班级:土交1302 姓名:姚卫平学号:131603221

第五篇:论贵州盘县经济发展

论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经济发展

一、盘县概况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西南部,与云南富源县、宣威市接壤,地处两省交通要冲,素有“滇黔锁钥”之称。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下辖37个乡镇,总人口117万。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民风淳厚。以煤资源富集而闻名,是贵州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西电东送”电源点。

二、经济状况

近年来,盘县高度重视经济强县建设工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建设经济强县机遇,坚持“煤电强县、生态立县、畜牧富民”的发展思路,围绕到2010年把盘县建成中国煤电大县、贵州畜牧大县、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做强优势产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突重点,攻难点,加快发展,2002年第一轮建强工作结束时,盘县综合排名第13位。2004年,进入全省第二轮经济强县,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建强工作初显成效,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强县建设2004考评,盘县上升到第7位。

三、加强经济发展的措施

依托资源优势,做强优势产业。煤电是盘县最大优势和发展依托,全县70%以上税收来源于煤电,做足、做好煤电这篇文章,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是盘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所在。一是发展煤电,安全先行。二是加快煤炭资源开发,稳步提高煤炭生产能力。三是延长煤电产业链,构建产业群。在建360万千瓦的盘南电厂建设进度加快,预计2006年上半年发电;100万千瓦的盘县电厂电煤供给正常,基本实现满负荷生产;22万千瓦的万家口子水电站和3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在“十一五”期间将初步形成水火互济、风力补充的电力生产格局。

强力推进“三农”攻坚,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结合盘县“三农”实际,认真落实“三农”政策、措施,加大县级支农政策、资金扶持,扎实推进新阶段开发。2004年,县财政安排320万专项资金,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又从社会募集380万元资金,启动实施了“万户温饱”、“千户安居”、“百村文明”工程,解决了人均收入在625元以下的4.1万人生产投资难,500户无房户、基本无房户住房难和7万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建成131个文明村寨。认真兑现国家种粮直补政策,狠抓良种良法推广,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以畜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牲畜存栏22.01万头,增长7.7%;畜牧业产值达1.87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升至41.2%,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4.1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71元,达1737元,增长10.9%。

扩大投资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盘县来说,保持投资强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一是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机制,营造“亲商、安商”环境,鼓励和吸引外来客商投资。2004年,引进项目22个,实际到位资金3.74亿元。二是积极做好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确保盘南电厂、响水煤矿、镇胜高速公路盘县段及县内大型煤炭焦化、洗选等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努力实施好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提高地方道路通行力。三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促进松河煤矿、万家口子电站、白鹤沟水库及柏(果)火(铺)公路、英(武)柏(果)公路羊柏段等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率,发展城镇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资料来源于贵州新华网地方网群)

针对我县经济的发展,我个人并不认为通过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最好的发展模式。因为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一旦用完就没有了,如果我们这代人把现有的资源开采完了,那么我们怎么向我们的后代们交待呢?这样岂不是抢了他们的饭碗。正如前面所说的盘县70%以上税收来源于煤电,一旦我县的煤炭资源开采完,我县将受到资源短缺的威胁,而且开采煤炭等这些矿产资源对环境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再说这样做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认为适量的开采是必要的,但一定愚昧地、无限制地开采,其实发展生态经济才是长久之计,这样既符合生态发展的要求也不损坏后代的利益。

根据以上内容,我本人认为盘县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应该朝以下几个方面去发展:

一是攻难点,切实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是抓重点,大力加强优势产业的发展。

三是加强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

四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努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五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减少环境污染,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六是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七是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增强公路运输能力。

八是努力搞好各项服务工作,全面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下载论经济发展(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经济发展(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现状

    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摘要: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经济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如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2012年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初论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初论 摘要: 在经过漫长的奋斗之后,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极其突出的成绩。但是,就像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一样,事物有其两面性,有发展必然也就有......

    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可以说人类......

    论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第 1 页 共 4 页 论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

    论推动全民创业促进经济发展

    文章标题:论推动全民创业促进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全民创业,营造“自主创业、竞相创业、共同富裕、共奔小康”的生动局面,是乡镇党委、政府应尽的发展之责,执政之路。近年来,房县青峰......

    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10133367李妍英语132 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中国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因素在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巨大挑战,能否实现产......

    论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论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哲政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 2009级 赵杰 20090140130) [摘要]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重要性显著。合理开发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有......

    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五篇]

    论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摘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文章认为,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因此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