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一、学科概况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是研究地球空间信息存储、处理、分析、管理、分发及应用的科学与技术,它能够提供一种科学的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以完善、丰富、强大的数据信息为科技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和决策环境,为社会广大民众提供各种咨询和信息服务,促进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及应用
地球空间信息的自动获取,WEBGIS,空间数据挖掘,工程建设的数据结构与数据模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空间分析与应用模型,地球空间信息分类与编码,GIS数据标准研究,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空间数据模型与空间数据库系统,GIS数据完备性研究。
2.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GIS
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GIS,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环境仿真中的应用,三维GIS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地理信息可视化理论、方法与应用,数字城市、数字国土及数字交通的理论与方法。
3.实用GIS系统设计与开发
智能交通,交通线路安全保障体系,资源开发、环境监测、生态保护、城市规划、景观设计、水利电力、医疗管理和军事等方面的应用系统研制,决策支持与专家系统,空间信息移动服务与网络GIS.4.地图制图学与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
地球空间信息可视化,地图制图自动化与一体化,数字化成图技术及其应用,电子地图制作与应用研究。
5.遥感信息技术及地学应用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从事与地球空间信息相关的教学、科研或技术开发工作;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大型公司及企业从事与地球空间信息相关的研究、技术开发、管理或领导工作;相关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从事与地球空间信息相关的技术、科研或管理工作;资源与环境、交通土建、国土、矿业、水利电力、通讯、农林、城市建设与规划、地质勘测等部门从事与地球空间信息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
四、主要相关学科
测绘工程、地理学、交通土建、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管理工程、水利电力、资源与环境等。
第二篇:融于理性,化于感性——地图制图学感悟解读
融于理性;化于感性
————地图制图学感悟
学号:201332020217 姓名:曾博宇
班级:资环1302班
第一章:渗透认知思维的地图学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地图学经历了并正在继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应当是人类创新思维的推动。如今传统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己发展成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传统地图学己经被数字化地图学所取代,正向以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为核心的信息化地图学转变。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创新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从地图空间认知到基于思维科学的多模式时空综合。空间认知(Spatial Cognition)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同认知科学相比较,思维科学不仅是一个学科群,而且是一个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平行的科学技术大门类,涉及到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地图空间认知主要研究人如何利用地图获取空间信息,对信息的认识和记忆,利用信息制定决策和指导行动,包括地图空间认知的表象过程、记忆过程和思维过程,其中思维是核心。这方而已经有许多研究。
多模式时空综合认知强调的是“多模式”、“时空”与“综合认知”。在这里,“多模式”不仅仅指的是地图,还有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地理环境,尽管基于地图的空间认知是基础,但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地理环境的空间认知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拓展、延伸和深化了地图功能,这对提高空间认知能力和水平是非常有效的;“时空”指我们认知的对象是多维的、具有空间位置或空间分布特征的、随时间变化的,即它们存在于时空之中;“综合认知”指的是多模式空间认知的综合与集成,即综合集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环境等多模式各自空间认知的特征,获得更全而、更系统、更深刻、更科学的地理环境认知,帮助决策者更科学地做出决策并指导行动。
由地图空间认知到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环境的多模式空间认知,这是一个进步,可以在更高水平上促进思维科学在地图学中的应用。该领域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章:跨向信息化的地图学
1.推动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基本因素之一传统地图学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地图学存在3个主要缺陷:一是,以经验总结为主,忽视基本理论的研究与建设;二是,以联系对本学科有直接关系的学科为主,忽视同更高层次的学科之间的联系;三是,以地图制作为主,忽视地图应用的研究,尤其忽视地图制图者自身认识活动和地图使用者认识活动规律的研究。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传统地图学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以地图制作过程作为一个系统,以地图产品的输出为目标,仅注意地图生产过程中环节之间的机械联系,而忽视系统中各因素的内在联结机制和生产活动背后的制图规律。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地图学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是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地图学要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传统地图学的“封闭体系”又制约其发展。这是一对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走出传统地图学的封闭体系,向系统外部从深层次结构来寻求地图学进一步发展的源泉。
2.推动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基本因素之二:科学家思维方式的变革。
20世纪50年代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三大科学理论问世,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无疑也为地图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主要标志是地图信息传输理论和模式的提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捷克人A Kolacny。他于1969年提出了第一个地图信息传输模式,深刻揭示了地图作为在地图制作者和地图使用者之间传输地理信息的本质特征[}zo。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地图信息传输模式Czal这些模型虽各不相同,但都是A Kolacny模式的进一步发展,都可以这样来理解:制图者(信息发送者)把对客观世界(制图对象)的认识加以选择、分类、简化等信息加工并经过符号化(编码),通过地图(通道)传递给用图者(信息接收者),用图者经过符号识别(译码),同时通过对地图分析和解释形成对客观世界(制图对象)的认识。
地图信息传输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反映了地图学作为一个“系统”的一切特征,贯穿地图学的全部研究领域,为地图学的理论和实践开拓了更加宽阔的研究领域,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地图科技工作者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使地图科技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地图学是一个信息传输系统,要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指导地图学的研究、地图的设计和制作,对推动地图学步入信息化时代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
3.推动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基本因素之三:理论上的准备
这是由经验地图制图到更加严密的理论地图制图转变的关键,其核心是地图模型理论。它由英国学者C Board于1967年在《作为模型的地图》一文中提出。他的这一见解使学术界把地图视为一种模型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并使模型理论与技术在地图制图中得到普遍运用,使地图进入更加严密的理论模型研究阶段,对加快地图学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地图作为模型,具有抽象模型中的概念模型、模拟模型和数学模型特点。把地图视为概念模型,具有形象模型和符号模型两方面特点,故地图亦被称为“形象一符号模型”;地图作为模拟模型,最典型的是用等高线或分层设色代表实际地面高程分布和各种地貌类型、形态及其组合,用晕渲法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斜坡陡缓,增强立体效果;地图作为数学模型,最典型的是地球曲面上的点和地图平面上的点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如果将地图数学模型的概念加以外延,那么地图逻辑、地图内容要素分布特征、地图图形空间关系、地图制图综合变换等的数学模型,都可视为地图数学模型的范畴。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们既可以直接研究系统的原型,又可以从研究系统的模型着手,将研究结论推广到原型。通过模型来研究系统是系统论的一种重要方法。把地图作为模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与更深入的研究地图系统模型,长期以来一直推动着地图学的发展。
4.推动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基本因素之四:技术上的准备
理论是技术的先导。当地图学家们在思想上认识到传统地图学的缺陷,走出传统地图学的封闭体系,进行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和理论上的准备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地图制图技术上的革命。这主要表现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地图学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为现代计算机地图制图取代传统手工模拟地图制图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硬软件的发展;遥感和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兴起为解决长期困扰地图学发展的信息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为实现地图学重点的转移提供了条件,即地图学的着重
点逐步由信息源获取一端向信息源深加工一端的转移;数据库技术使地图数字化的存储管理和基于地图数据库的计算机地图制图用于实际地图生产成为可能,并逐步推移到具有地理信息的分类分级检索及分析、预测和模拟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地图学功能的拓展和延伸;电子编辑出版系统的问世,为数字环境下地图电子编辑出版提供借签,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地图制图与出版的分工界线,出现了以全数字地图制图与出版方式代替传统手工地图生产方式的新的转机,促使人们研究数字环境下的“地图设计一地图编绘一地图分色挂网胶片输出甚至数字直接制版”的一体化地图制图与出版系统。这些都必然导致地图制图技术上的根本性变革,为地图学进入信息时代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第三章:心理学萦绕的地图学
1.地图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通过制图综合,用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地图不只是地理学的地图,也是所有和空间认知、环境认知有关课题的地图。学生的基本地图知识和使用能力,可以应用在认识社区环境、认识国家、认识地球等方面,是每一个学生终身可用的基本生活能力。通过地图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而学习的方法必须符合认知发展规律。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信息是靠地图符号的定位)I式、轮廓与相互位置来传递的,读图者和学习者如何从地图中提取认知需要的信息才是关键,如果说地图是认识空间和环境的模式,那么人们头脑中的地图就是富有个性的空间认知模式。因此,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水平是地图教学值得努力的方向。
2.心理地图的形成:相对于制图规范的地图,心理地图是存在于头脑中的空间表象与环境特征,是由各种生活体验、感受、经验组成的一个地理表象。心理地图也是个人对环境认知的模型,由头脑对实际环境或地图进行筛选、概括,包括不完整、扭曲、夸大或添减的成分。每个人的心理地图在几何上往往是不准确的,面积、形状、距离会有扭曲。心理地图可以影响一般人的空间决策或路径寻找,不过,一般人并不是依靠准确的几何关系来寻找捷径,主要依靠不容易扭曲和错误的相对位置或其它空间关系。
心理地图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心理地图往往是从纸上地图的记忆、理解、运用中所形成的。心理地图的形成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语言概念的逻辑操作,也包括大量的感知活动,没有这些活动,以地理表象为基本元素的思维活动便不能有效进行。
3.心理地图的心理价值:
(1)运用地理参照点,进行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
人们要在心理上从头到尾去探索一个地区非常耗费时间,而按照参照点或地理参照锹地标)给环境定位,则可以使人们在心理上迅速找到有关的地理参照物,然后对它周围的地点进行寻找。一般来说,头脑中的地图往往是一幅总揽地图,是围绕着各种地理参照物或鲜明的地理特征组成的。参照点的应用可激发空间认知的某种非常基本而又非常原始的能力。联系到地图专家的建议和定向运动的重要技巧,确定好心理地图的方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相对位置及其空间关系是心理地图的核心。形象地说,心理地图仿佛可以用心灵的眼晴看见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
(2)运用心理地图,丰富头脑中的地理参照系统
中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形成了一定的地理参照系统。如地理坐标系统,具体有经纬网格、地理要素在全球的带状分布有气候带、自然带、火山地震带等;地理模式系统,具体有洋流模式、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大气环流模式等,这为中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框架。心理地图能通过揭不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地理参照系统,并以原有地理参照定位,结合已有经验,形成新的地理参照系统。
(3)运用心理地图,在新情境中探究空间变化规律
心理旋转,是在头脑中把心理地图结构上的变化固定的基础上,随意地改变参照系统,在头脑中观察、探究空间变化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心理地图中地理事物运动、旋转换位、相互联结,这一切都在内心的空间完成,图的形象客观上没有改变。
心理旋转是解答复杂地理问题的基础。在新的情境中理解空间关系需要进行有效的空间推理,如在头脑中“保持”和“旋转”、“重组”、“镶嵌”、“缩放”方向正确、参照准确、内容丰富的心理地图。所以,心理旋转是从静态的空间参照系统过渡到自由换位的空间参照系统,是理解空间变化规律的核心。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理事物、自由地使用各种空间参照系统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空间认知能力。运用心理地图,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旋转。如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参照经线的空白图上,绘制世界海陆分布简图后,再以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中心参照经线,就要考虑空间关系的变化。又如,将平面地图转绘成地形剖面图,也需要通过心理旋转重组空间关系。
(4)运用心理地图,进一步将读图训练系统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驾驭地图认知的心理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地图能力,将读图训练系统化。
首先,理解地理特征是形成心理地图的基础。头脑中所形成的应当是方位准确、要索分明、用恰当符号标识地理特征和相对位置的心理地图。其次,由粗略到精细,掌握不同级别和不同尺度的地理参照系统,是丰富心理地图的前提。用不断增加的细节和一两次的印象巩固已经学过的地理位置或区域,并得到更多的理解来建立知识的网络。在这个知识框架中,每一个片断都已经过更多的理解,也更容易记住。因为一个片断和其他许多片断联系在一起,如同人体神经系统的形成,由此可以形成头脑中的地理信息和知识网络中学生建立在自己头脑中的心理地图.正是对世界有了更多学习与理解后所)I成的知识框架。
第二,迅速而准确地在内心世界操作心理地图的能力。读图活动是心理地图训练最主要的)I式。此外在野外考察中进行实际定向、制造模具、泥工、剪纸、玩魔方、编织等活动也有助于提高对心理地图的操作能力。
第四,运用心理地图从陌生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新的情境中进行有效的空间推理是解答复杂地理问题的主要能力,其核心是综合运用地理参照物和方向标定地图、运用不同尺度地理参照系统发掘地理联系、在头脑中操作心理地图。
(5)运用心理地图,进行地理探究
地理探究有多种形式,一般包括收集、记录、表述、分析、整理和解释地理信息,中学生可以在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将地图作为探究的工具,运用心理地图解决复杂地理问题。作为一种学科特色,中学生在其他探究中,也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心理地图这个有效的探究工具,如绘制地理略图表示国际政治地图或利用地理略图说明国际人口迁移方向,利用路线图探究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等。
(6)运用心理地图改变学习方式
心理地图的形成与运用,应融于教学所设计的读图活动中。它要靠学生反复的读图和用图,需要一定数量和高质量的地图形象的感知。如围绕地图进行模仿绘制地图、勾绘轮廓、对地图进行填充、补绘、改绘或创设新的图形;将自己的心理地图和原图或实地进行细节上、地理特征上的比较等,以此可以推动中学生对空间环境的理解,提高空间认知能力。
以心理地图为核心的自主地图学习模式,将地图上复杂的地理事物经由探究活动,从地图册中提取出来,并以自己的地图语言,对这些地理事物进行重新组合,表达在自己的心理地图这个知识载体上,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有教法无学法的地图学习问题。学习者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依托心理地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为目的进行有序的学习,整合“知、情、意、行”等诸多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突破学习障碍,达到左右脑协调发展,变革地理学习方式的目的,让学生形成连贯而有效的地图学习经验,打下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第四章:色彩交融的地图学
地图作为描述、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信息载体,融科学、艺术于一体。随着地图的广泛运用和人们对地图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地图美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地图色彩设计作为地图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美化地图,引导读者欣赏、研读地图的作用。
创新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对传统有足够的研究、探索和继承,才能产生创新和发展的思想,才有可能创新。地图发展史体现了地图由艺术向科学不断进步的特征。早期的地图就像山水画,艺术的色彩更加浓重。经过历代地图学家的不断努力,地图制图学理论不断拓展,地图实现了由艺术向科学的不断跨越。对于如何在色彩设计中体现出创新思想:
1.树立艺术美的地图观
地图既是科技产品,也是由人类的智慧结晶而成的艺术作品。随着高科技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地图的科技美日益凸显出无穷的魅力。地图的图形、文字和数字以及它们的色彩,在表达地图科技美的同时,其繁与简、明晰与模糊、简洁与冗长、生动与沉闷、和谐与参差都对地图的艺术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树立色彩是地图主要表现手段的设计思想
地图要素分为自然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后者更能够体现艺术美的“内在尺度”和规律。地图设计者应将社会人文要素放在第一层面加以表现。图形、文字和数字的设计固然重要,但色彩设计却是最有效的手段。
第五章:结语
随着对地图学的发展,地图制图设计早已突破以科技手段创造出仅仅具有审美价值的户外空间的界限。现代地图制图学的基础包含了艺术/美学系统、信息系统、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现代地图制图过程也成为综合各系统的诸要素、平衡各种关系、综合解决各种尺度户外空间问题的复杂过程,因此,对地图制图过程如何做到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也成为地图制图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融于理性;化于感性,只有做到认知、信息化、心理和艺术完美平衡,地图制图才是成功的,所成的地图也才会具备成为传世之作的资质。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三篇: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优秀地图裴秀奖评选办法
优秀地图裴秀奖评选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地图创作,提高地图出版质量,努力生产优质地图产品,繁荣地图出版事业,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人民文化生活以及国际交往的需要,根据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规定,开设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并根据中国测绘学会科技奖励办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按照大型类、小型类和电子地图类分别进行评选,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三条 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设立金、银、铜三种奖项。
第四条 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的评选工作,由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的评选工作,必须坚持标准先进,评选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
申报范围及要求
第六条 凡业经审查批准公开出版的各类地图作品,均可申报参加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的评选。各届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的评选活动,对作品出版时限的要求,由中国测绘学会届时具体规定。引进的外国版地图作品不列入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评选的申报范围。
第七条 申报评选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由地图作品的出版单位或编制单位向中国测绘学会提出申请,并同时报送以下相关材料:
(一)报名表;
(二)政府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审图机构审查批准发给的“地图技术检定书”、“地图出版批准号”或“审图号”的复印件;
(三)对表示诸如航空影像和代号单位等有关涉密资料的,应提供政府保密机关审查批准可公开使用和表示的文件复印件;
(四)提供评审的地图作品样本(电子地图光盘)每种一式两套。
第三章 资格审查及评选标准
第八条 符合以下条件的地图作品方有参加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评选的资格:
(一)有业经有关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审图机构审查批准出版的证件;
(二)无泄密问题
(三)无重大差错;
(四)无破损、掉漏色情况; 本条第三款所称“重大差错”是指:
(一)应绘而漏绘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岛等中国领土者。
(二)有一中一台、一国两府等两个中国问题者。
(三)国家界线画法有较大领土出入者。
(四)国家设色或名称,首都、首府符号或者或名称错误者。
(五)中国地图上省级区域设色或名称,省级政府驻地符号或名称错误者。第九条 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评选标准包括以下五下方面:
(一)选题的时代性、新颖性;
(二)设计的创新性和艺术性;
(三)地图内容信息丰富性和表示的科学性;
(四)纸质地图印装精美性和电子地图功能性;
(五)地图的科学价值和使用价值性。
第十条 根据评选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五个方面的标准确定其计分权值,并将每一项标准划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并确定每个等级分值而计算出“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评分表”,作为评分的依据。
第十一条 按评分标准凡获总分90(含90)分以上的地图作品,可评为金奖;80(含80)分以上,90分以下的地图作品,可评为银奖;总分70(含70)分以上,80分以下的地图作品,可评为铜奖。
第四章
评选程序
第十二条 形式审查与审读。由中国测绘学会特邀专家组成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评选资格审查组,对所申报的地图作品逐一进行审读,并将审读意见及能否提送评审的意见填写于附表。第十三条 评审。由中国测绘学会特邀专家组成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评审委员会,对资格审查组提交的具有参评资格的地图作品和审读意见进行评审,并逐一打分,汇总后提出荣获各类优秀地图作品裴秀金、银、铜奖的提名名单。第十四条 公示。对获得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的提名名单,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1个月,广泛听取意见。
第十五条 批准。由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查批准最终荣获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的名单。
第五章
奖
惩
第十六条 荣获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的申报单位(含编制和出版单位),由中国测绘学会召开颁奖大会为其颁发证书和奖牌。
第十七条 申报评选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的单位和个人,有行私舞弊行为的,奖取消其申报资格;已获得荣誉的,取消其称号,收回证书和奖牌。第十八条 参与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评选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严守纪律。违犯纪律者,将取消其参与评选工作的资格。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评选办法
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评选办法
第一条 为了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的成果质量和科技含量,鼓励测绘单位争创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测绘保障服务,结合本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负责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评选的组织管理工作,组织评选专家委员会负责具体评选工作。
第三条 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的评选坚持合法、科学、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四条 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的评选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五条 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每年评选1次,分设一、二、三等奖。获奖项目一般不超过申报项目总数的80%,其中,一等奖不超过15%,二等奖不超过获奖项目的30%。
第六条 测绘单位依法实施完成的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的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均可申报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
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包括: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地图编制和海洋测绘等。
第七条 申报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的项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㈠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质量优良、效益明显; ㈡测绘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㈢在近3个自然内(含申报年份)完成,成果已交付用户使用。
㈣产值:地图编制项目5万元以上,其他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10万元以上(不包括购置软硬件费用)。
㈤成果已经省级以上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或已通过其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有定性、定量的验收报告;
㈥有用户使用满意的证明。
第八条 已获得省级(含省级)以上奖项的测绘项目,均不得重复申报。成果密级为绝密的测绘项目不参加评选。
第九条 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一等奖项目除符合申报条件外,还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㈠产值不低于60万元(地图编制项目产值不低于20万元),设计通过专家评审,技术路线先进,工艺流程经济合理,具有技术创新;
㈡管理科学务实,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到位,工程文档完整规范;
㈢严格执行技术设计和技术标准,强化技术培训,质量控制措施有效,质检或验收报告总体评价好;
㈣成果达到预期目标,生产效率高,成果应用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第十条 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二等奖项目除符合申报条件外,还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㈠产值不低于30万元(地图编制项目产值不低于10万元),设计通过专家评审,设计指标科学,技术路线较先进,工艺流程经济合理,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点;
㈡管理制度落实,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工程文档完整规范;
㈢执行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有专门的质量控制措施,质检或验收报告总体评价良好;
㈣成果达到预期目标,生产效率较高,用户反映好,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十一条 申报单位填写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申报表一式两份,并提供以下装订成册的材料:
㈠项目立项证明(任务书或合同书); ㈡项目承担单位《测绘资质证书》; ㈢项目技术设计书; ㈣项目技术总结; ㈤项目检查报告;
㈥项目质检报告或验收报告; ㈦用户意见;
㈧项目成果目录及样品; ㈨涉密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应当附具主管部门准予报奖的书面意见; ㈩地图编制项目应当附具地图审查机构的审查证明。
第十二条 申报评选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奖,由项目完成单位向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申报。
省外测绘单位,应当经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申报。
多家测绘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申报单位之间应当加盖各联合申报单位公章,并按第一申报单位的性质和属地所对应的程序进行申报。
第十三条 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负责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符合评选条件的材料提交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评选专家委员会。
第十四条 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评选专家委员会根据项目所达到的技术先进性、管理科学性、质量水平及工程效益等进行综合评审,评选出获奖项目和获奖等级。
第十五条 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评选结果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在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网站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0日。
第十六条 公示期内对评选结果实名提出异议的,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评选专家委员会应当对异议内容进行核查,并自接到异议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处理。
第十七条 获得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荣誉的测绘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颁发荣誉证书。主要完成人员按申报表中的排名顺序,一等奖不超过12人,二等奖不超过9人,三等奖不超过7人。
第十八条 申报单位对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弄虚作假的,将取消所获奖项,收回证书,在全省测绘行业内通报批评,且3年内不得再申报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地图历史与文化作业
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三峡西口,东邻巫山县,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地跨东经109°1′17″——109°45′58″,北纬 30°29′19″——31°22′33″。据1995年土地详查,全县幅员面积4098.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3.97万亩,园地8.24万 亩,林地313.26万亩,牧草地43.16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38万亩,交通用地2.86万亩,水域面积14.15万亩,未利用土地88万 亩。有汉族、回族、藏族、苗族等13个民族共同居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历史沿革
奉节历史悠久,在6万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6000多年前,境内人民就与三峡地区、鄂西南和湘北地区人民一起共同创造出闻名全国的大溪文化。奉 节据荆楚上游,控巴蜀东门,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汉代起至20世纪初,奉节为巴东郡、巴州、信州、夔州、夔州府和江关都尉、三巴校尉等治地。一直为蜀东政 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夏商时,今奉节为所谓荆、梁2州之域。奉节古称鱼复,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于巴国之地置巴郡,鱼复县随巴郡同置。东汉建武元年(25 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在瞿塘峡侧山头筑白帝城。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夷陵之战后败退白帝城,改鱼复为永安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恢复 鱼复县名。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鱼复为人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人复为奉 节。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多次转战夔州,张献忠死后,起义军余部组成“夔东十三家”,与清军大战于川东。战乱延续多年,人民迭遭兵焚、饥馑、病 疫,出现“村不见一舍,路不见一人”的荒凉景象。清康熙年间,采取轻徭薄赋、免其编审、永不加赋等措施招民垦荒,外省贫民纷纷迁移入川,奉节人口得到较快 的恢复和发展。至嘉庆元年(1796年),奉节增添男女共118854丁口。这就是奉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而现今大多数奉节人溯祖寻源都是外省移 民的后代。康熙六年(1667年),裁大宁县(今巫溪县)并入奉节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设置大宁县。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初六,奉节县人 民响应辛亥革命,宣布独立。民国24年(1935年),川政统一,四川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原定第九行政督察区署设在奉节,后改设在万县。
1949年12月3日,奉节和平解放。12月19日,成立奉节县人民政府。1950年起奉节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属万县地区,1992年属万 县市。1997年3月随万县市隶重庆市,后直属重庆市。
奉节古称夔州,距今以有2300多年的建制历史,素有“诗城”美誉,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奉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人 文景观交相辉映。既有白帝城、永安宫、甘夫人墓、瞿塘峡摩岩题刻、南宁锁江铁柱等人文景观,又有瞿塘峡、小寨天坑、天井峡地缝、龙桥河等雄奇险峻、幽深秀 丽的自然景观。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重庆市最佳景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驰名中外。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新莽时期公孙城帝,三国时期刘备托孤,唐杜甫夔州诗,刘禹锡竹枝词,李白“早发白帝城”的 千古绝唱更让白帝城名扬天下。雄奇壮观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峡口两山隔江对峙,构成举世闻名的“夔门天下雄”的壮丽画卷,峡江两岸连峰崤峙,互 斗峥嵘,江水汹涌,水势湍急,峡内古栈道、摩岩石刻、夔门古象馆、古炮台、赤甲楼等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更增添了瞿塘峡迷人的魅力。正如郭沫若《过三峡》诗 赞夔门曰:“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
绝世奇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北靠长江三峡,南与湖南张家界相通,东邻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小寨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漏斗,四面绝壁,直落千丈,宏伟壮观。地缝神奇迷人,是世界上最常的地缝式峡谷。景区内迷宫河雄奇险峻,神仙洞神奇瑰丽、龙桥河山青水秀、黑湾古木参天,峭壁悬棺、夔东十 三家遗址、小寨云梯、石观音等人文景观
更是各领风骚。景区还分布着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中科院科学家还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天坑地缝景区已列 入国家申报自然遗产保护预选名录。
三峡成库后,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将出现“高峡平湖”壮丽景观,全县又将增添许多独具魅力的新景点。同时讲大大缩短到天坑地缝的里程。奉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抓住三峡移民搬迁、西部哒开发等机遇,制定了“旅游富县”的发展战略,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等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江 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奉节旅游将以全新的姿态喜迎天下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