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莞市加强零星税源征管工作方案
东莞市加强零星税源征管工作方案
为切实解决我市税收漏征漏管户问题,全面真实地掌握零星小额税源状况,堵塞征管漏洞,建立长期、高效的协税护税机制,实现各项税费的应收尽收,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营造公平、公正的依法治税环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市政府决定在东城区和大朗镇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加强零星税源征管工作。为此,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成立市、镇区、村(居)三级协管的工作架构。
(一)成立市税务协管领导小组
1、市税务协管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冷晓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梁 冰(市政府副秘书长)
陈锐康(市财政局副局长)
刘 丹(市国税局副局长)
马致远(市地税局副局长)
黎自力(市工商局副局长)
曾邱萍(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成员由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有关业务科室科长组成。
2、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负责本工作方案的具体落实;保障开展税务协管工作的经费来源;组织和指导各税务协管中心(站)的工作开展;定期召开会议对税务协管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综合协调、信息交流和监督管理;制定有关税收业务操作流程,进行税收业务培训。
3、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由陈锐康兼任办公室主任,刘丹、马致远兼任副主任,负责日常指导工作。
(二)镇区税务协管中心
1、成立镇区税务协管中心,归口镇区经贸办管理,具体办事人员由各镇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配。
2、税务协管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组织和监督各税务协管站在国地税部门授权的范围内开展协管工作;拟定税务协管站的日常行政管理、监督管理、工作业绩考核等办法;建立健全辖区内个体工商业户的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将协管情况反馈到税务部门;负责本镇区税务协管员的招聘、考核和录用工作;负责与有关部门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3、协税范围:各镇区的税务协管中心(站)管辖范围内的各类零星税源、部分个体工商业户(具体指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个体工商业户、年营业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其他业户)。
(三)镇区属下村(居)委会税务协管站
1、各镇区原则上要求在属下各村(居)成立协管站,经济欠发达、纳税户较少的镇可在几个村(居)委会设立一个协管站。协管站须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
2、税务协管站的主要工作职责:
(1)协助税务部门清理无牌无证户和漏征漏管户,对本村(居)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户进行日常巡查,调查了解经营户的税务登记证件办理情况和纳税记录情况,对于未办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的,须督促其尽快办理。
(2)协助税务部门核实纳税人应缴税额,认真记录经营户的基本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提供给税务部门作为核实应缴税款的依据。
(3)协助税务部门对欠税户进行催报催缴,对办理了税务登记但未及时缴纳税款的欠税户,由税务部门发出《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委托税务协管员上门送达,并由协管员督促纳税人按时缴纳税款。
(4)对辖区内纳税户的异常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动态掌握个体工商业户搬迁、经营面积扩大或减少、经营方式或范围发生改变的情况,及时报告税务部门。
(5)协助税务部门派发有关税收宣传资料,传递各类涉税文书。
(6)对税务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举报。
(7)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开展其他有关工作。
3、税务协管中心和协管站在行政上由镇政府(区办事处)、村(居)委会负责管理,在业务上接受税务部门管理和指导。税务协管员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要求具备大专或以上学历,思想好、作风正、责任心强。被录用的税务协管员必须接受岗前业务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统一持证上岗。
二、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
1、成立镇区税务协管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本镇区加强零星税源征管工作方案。
2、成立税务协管中心,确定村(居)委会税务协管站的站点数目和分布设置,落实好税务协管机构办公地点和设备配置等有关工作。
3、考核录用税务协管人员。
4、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研究确定纳入税务协管中心进行协管的纳税户范围,并将有关资料送交税务协管中心。
5、对税务协管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
(二)正式施行阶段
1、各镇区税务协管中心(站)必须在今年11月底前正式挂牌。
2、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清查无牌无证户、漏征漏管户,督促其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
3、对本镇区个体工商业户进行跟踪巡查,掌握其规模和经营情况,建立健全管理档案,做好对各项税费的催报催缴工作,及时将情况反馈到税务部门。
(三)时间安排
非经济欠发达镇区必须在12月底前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全面铺开;经济欠发达镇可根据自身实际,自行确定实施时间,条件成熟的,可在12月底前铺开这项工作。具体时间要求是:前期准备工作阶段从2005年10月26日起至11月20日完成;正式施行阶段从2005年11月21日起实施,至12月31日前完成本年度零星税源、部分个体工商业户的税务协管工作。
三、经费保障
税务协管中心(站)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协管工作,不得向纳税人收取任何费用。为充分调动镇区、村(居)委会的积极性,落实税务协管工作的经费保障,建立与协管工作绩效挂钩的经费供给机制。
(一)对由税务协管中心负责协管的纳税户所涉及税款的市级收入部分,实行市、镇、村(居)三级分成,分成比例为:11个欠发达镇,市、镇、村(居)按2:3:5分成;其他镇区,市、镇、村(居)按3:3:4分成。上述分成比例一定两年(即2006年至2007年),分成款由市财政局按季度定期拨付。属村(居)委会分成的收入主要由镇区税务协管中心统筹用于协管中心和协管站的经费开支,开支中包括委托银行扣缴税款的有关手续费等。税务协管中心前期准备阶段所需要的经费由各镇区自行解决。
(二)经税务部门授权代征税款、持有《委托代征证书》的税务协管中心,代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款,可由税务部门按有关政策规定计提代征手续费,作为税务协管中心(站)办公和人员工资等开支的补充经费。
四、监督管理
(一)税务部门要按照具体税务协管业务流程,加强对协管员的监督管理。不得交予税务协管员税收执法权(处罚权),不允许税务协管员越权从事其他具体行政执法行为。
(二)税务部门对税务协管员在巡查过程中利用工作之便收受纳税人利益,向税务部门提供虚假生产经营信息,导致纳税人不交或少缴税款的行为,要按照相关条例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实行清退。
(三)税务部门要以各税务协管站协管范围内个体工商业户的税务登记率、纳税申报率、年度税务登记增长率、年度纳税申报增长率作为考核指标,对税务协管站和协管员的工作业绩进行检查考核。
(四)各镇区要按照有关管理和考核办法加强对税务协管机构和协管人员的监督管理,使其在授权范围内认真履行协管职责。对不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涉嫌违规操作的人员要及时作出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实行清退,并责令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各镇区税务协管中心、村(居)委会税务协管站的工作情况要列入镇、村两级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内容。
第二篇:加强税源管理 夯实征管基础
加强税源管理 夯实征管基础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和核心。为了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紧紧围绕“规范管理”这一主题,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解决征管工作中“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实现深化税源管理工作,优化纳税服务,强化征收管理基础工作,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笔者提出如下征管措施,供研究探讨。
一、加强户籍管理,掌握税源基础
加强户籍管理。要从源头上控管,主动加强与当地工商、地税、统计、技术质量监督等部门的户籍核对和登记信息的交换,户籍变化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做好对纳税人户籍信息的动态管理,减少漏征漏管户。通过加强与工商和地税部门的信息共享工作,采取互相通报,按月交换信息,专人负责的办法,全面摸清和掌握户籍基数和彼此的差异情况,并对认为可疑的业户集中进行实地调查处理,实现多方齐抓共管、不留死角的目的,力争使登记率达到100%。
(一)明确税源管理职责,规范操作程序,提高税源管理水平。要制定出台税源管理实施方案,成立税源管理监控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区,建立人户对应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制定岗位职责,确定税源管理操作程序。税源管理工作严格实行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管事与管户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城镇按企业、按个体,分企业税收管理员和个体税收管理员进行管理,农村牧区按地段、按片、按户管理。并采取税源管理日常跟踪检查、按季巡查、纳税辅导等都详细填写税源检查底稿,坚持半年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以确保税源管理的实效。
(二)积极主动地开展漏征漏管户和停业、注销、非正常三种“特户”的检查、清理及整治工作,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对停业、注销、非正常户实行“三级核查”制度,即税收管理员、税源管理稽核检查、督查每月依次分别检查、核实,如发现有虚假停业、虚假注销或未清税注销等违法行为,除加大力度对纳税人进行处罚外,对相关科所的责任人也要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促进三种特户的规范化管理,减少国家税款的流失。
二、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创新管理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结合实际,按照岗位的不同,制定税收管理员的操作指南和作业标准。实行税收管理员工作底稿制度,以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执法行为,形成“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解决目前税收管理员人少事多、忙乱无序的工作状态,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高税收管理员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引入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工作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分级,并按照税收管理员的能力差异分配任务,做到以能定级,按级定岗,以岗定责,严格考核,奖惩分明,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
三、开展税源分析,深化纳税评估
(一)开展税收分析。加强分行业、分税种、分区域的税负监控分析,依据相关经济指标,对不同税种、不同行业或不同区域的税源状况、税负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价,以确定平均税负水平、选择重点行业、筛选纳税评估对象,为开展具体评估分析提供指导。
(二)深化纳税评估。加强纳税评估数据的采集、录入与管理。能够通过现有系统采集的要统一从系统中采集,对系统缺乏评估所需的关键数据,由税收管理员负责补充采集;对纳税人报送及税收管理员采集的各类电子数据,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和转换,对纳税人纸质报送的各类财务数据要组织人员认真录入。同时,要注意及时清理数据垃圾。
处理好综合评估与分税种评估的关系。纳税评估应当针对某一户纳税人申报缴纳各个税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防止对同一纳税人按不同税种多头重复评估,以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同一纳税人不同税种的评估,要采用适应不同税种特点的指标和方法,在评估分析其主要税种税款缴纳情况时,注重分析与其他税种的关联性,综合利用不同行业中各税种的特点开展评估工作。
(三)建立互动机制。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良性互动机制,就是将税源管理的分析、评价和实施统筹考虑,优化改造管理流程,在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构建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及时发现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把握征管关键点,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其核心是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双向反馈机制,形成一个以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纳税评估为税务稽查提供有效案源,税务稽查保证纳税评估有效实施,评估检查与稽查反馈结果改进评估和税收分析工作的机制。
四、加强发票管理,推广税控器具
为了进一步规范普通发票填用,在印制大量普通发票票样册时,要并将领购手续、保管方法、填用标准、违章责任等有关内容附后,在征期内由办税厅发票发售岗和税收管理员下户开展纳税铺导时,发放到纳税户手中,便于其查看和保存。要求用票业户悬挂警示牌,随时提醒有销售行为的都要开具发票;为杜绝使用白条、收据及销售不开票行为,积极鼓励知情者进行监督、举报。为防止超额跨期开具、大头小尾等违法行为,在普通发票使用管理中推行售票员、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厅和政策法规股“四级审核”制度,一经发现,对用票业户和有关责任人都要进行相应处罚,并予以曝光,有效地打击不法用票行为,确保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在部署清查漏管户和日常检查、下户巡查时,要同普通发票检查一并安排部署,同时进行。
在超市、药店等其它适合使用的行业积极稳妥地推行税控收款机,在推行过程中应解决好售后服务,税务机关应及时监督检查,对擅自损毁税控装置的纳税业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五、完善征管手段,提高应用水平
做好综合征管软件的运行维护以及运行问题的收集、整理和提交等工作;加强对税收数据和企业财务数据的采集、审核和评价,利用数据做好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逐步提升数据应用水平;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个体税收征管中全面推行电脑定税,提高个体定额核定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准确性;在强化管理、方便纳税人的前提下,加快推广“同城通办”步伐。
六、提高队伍素质,培养专业人才
在培训中,要重点培养和提高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相关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如财会知识、查帐能力、掌握和分析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状况能力等;要注重对税收管理员现有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调整,提高其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在加强普遍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包括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在内的各类专门人才,并注意适当引进专业人才,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教育培训工作应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理论联系实际。
七、统筹组织协调,确保任务落实
税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应征税金的管理。为了确保税收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提出以下四项具体措施。
一是规范税源管理,明确细化责任。对税收管理员应全部实行“管理到户、责任到人、人户对应、按季督查”的制度。凡经查有疏于管理、不符规范的,一律追究责任人员、股室负责人及分管局长的责任,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加强控管。
二是实行纳税评估,动态监控到户。对重点税源企业,加强日常管理,实施动态监控;另外抽调骨干力量,深入砂厂、煤厂、砖厂等易出现漏洞的企业了解熟悉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核算,掌握市场行情和资金运作情况,对其进行详实的税收收入分析,并开展行业税负
比较,进行纳税评估。
三是紧抓重点行业,适当调整定额。对医药、超市、轮胎及家具销售等重点行业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对定额明显偏低、群众普通反映的纳税户的定额重新核实审定,进行定额调整。
四是配合征收管理,发挥稽查职能。严把稽查关,达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的目的。综上所述,税源管理工作点多面广,强化税源管理工作,应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夯实税源管理基础,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加强督促检查与考核,确保税源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篇:个体税源征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个体税源征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个体税源是地方税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区个体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但因个体税源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强、行业繁杂、易漏难管,一直是税收管理的一大难点。因此,深入分析研究个体税源的结构和现状,在保证推动个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强化服务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区个体税源特点及现状
一是地域特征明显。受地理位臵、传统行业、大企业所在地等影响,个体工商业户分布以县区、乡镇驻地及其周边地区为主,大致可分为包括各类市场在内的以商业为主的驻地商业区;以各类制造业、加工业为主的专业村;依附于大企业,主要为大企业提供简单加工、服务的大企业周边区域。二是经营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个体经营以短平快为主,经营方式灵活。但个体经营缺乏计划性,行情一好就一拥而上,行情不好就纷纷转行或关门;受农时影响,经营不连续,农闲时干、农忙时停,有时恢复经营时行情变化,就只能继续停业或转行;受资金影响,有钱时干、没钱时歇。三是经营业户文化层次低。绝大多数个体工商户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有的甚至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没完成。受文化水平影响,个体经营者眼界不开阔,经营理念差,眼光的局限性造成了 1
个体经营固定业户少,而频繁转行的多。四是法律意识、纳税意识淡薄。大部分业户税法知识非常贫乏,只知道做生意应该缴税,但多以不营利为由拒绝纳税,更有甚者以各种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
二、个体税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服务难。因基层分局人员少、管户多,税管员的日常管理大多限于催报催缴和清理漏征漏管户。因忙于日常管理事务,税管员对做好纳税辅导、政策宣传等纳税服务工作就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个体税源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强,更增大了税收宣传的难度。
(二)税源监控难。由于个体户经营灵活,变动频繁,而且有些还不需要领购发票,税收管理员对其经营情况了解途径较少,经常出现该个体户已经经营较长时间而不知道其存在,同时个体户本身对税收政策了解较少,往往只知道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而不知道办理税务登记,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商业零售、家庭作坊等。还有部分已纳入正常管理的业户,因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只办理了临时工商营业执照,只能按无证户管理,系统不能打印税务登记证,从近期检查情况看,个体工商户未办理税务登记证的多达51.81%。
(三)发票管理难。一是大部分个体户使用的都是定额发票,所占比重很大,经营对象以个人为主,消费者索要发票的意识不强。多数个体户为少报收入,以各种借口不给消
费者发票,造成漏税。二是增值税起征点提高以后,部分个体户,相互间拆借使用发票,以达到销售额在5000元以下而不缴税款的目的。
(四)核定定额难。由于绝大部分个体户不设臵帐簿,没有完整的经营资料,税务机关在核定定额时缺乏准确的计税依据,往往只能从经营场所大小和规模来定额,造成了定额不均衡。如有的行业季节性较强,一年当中有淡旺季,但因缺乏准确的计税依据,按照实际经营情况调整定额根本无从谈起。另外,因没有统一的行业额度标准,各分局难以准确掌握管理尺度,造成同等经营状况的纳税人税负不平衡;同时,因税管员具有自由裁量权,一旦监督不力,容易发生人情税、关系税等现象。
(五)税务检查难。基层税务机关征管能力有限,不能定期进行巡查,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有力的证据。而且多数个体工商户法律意识、纳税意识淡薄,为逃避纳税,以各种理由拒绝税务机关检查。同时,在“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式的管理模式下,税管员一旦缺位或缺乏责任心,很容易形成大大小小的管理“盲区”,而且税管员在管理和执法过程中,一旦与纳税人发生纠纷,也会面临人单势孤、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局面。
三、强化个体税源管理的措施
(一)以优质服务强化税法宣传。分局要定期或不定
期组织开展税源清查,澄清税源底子,力争全面掌握辖区税源布局、数量、规模和经营纳税情况。这样才能结合地区特点,将服务措施、服务承诺,渗透到日常管理及税法宣传当中。要深入到各乡镇、村委会进行税收宣传,针对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个体税收政策,解释办税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税法遵从度,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漏征漏管户和非正常户的出现。
(二)建立税源清理的长效机制,有效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加强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国税、地税、工商、公安、街道办事处、社区等综合部门的经济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实现辖区户籍信息、登记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等经济信息的共享,从源头上理顺辖区内的各类经济实体,健全管理制度,通过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比对,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街道办事处、乡镇进行划片管理,具体到每一个社区、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楼宇,实行分片包干,管事到户,责任到人的分级管理,突出重点、有分有合的管理模式。针对我区个体税源特点以及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采取分人盯户、追踪入户,知情到点等措施,实行零距离联系税源,定期分析预测,积极探索开展纳税评估,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三)加强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力度。加大发票的控管和审核力度,对个体工商户的发票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
理,有效防止税款流失。严格对普通发票票种核定、限量发售、验旧领新等方式进行监控,及时调整纳税定额,实现“以票控税”,防止税收流失。对于个体用票大户,推广使用税控发票机,建立发票管理台帐,对每个纳税人领购发票情况都登记在册,由专人负责,及时掌握发票的领用情况。强化实地核查,切实保证对实际情况核实清晰,起到真正实效。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供应未达起征点户经营用发票,并加大对未达起征点户发票使用情况的检查力度。
(四)科学制定定额核定办法。针对纳税核定和定额调整上缺乏明确标准的情况,建立分区域、分行业的定额测算系数,使纳税核定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由征、纳和特邀监察员代表三方共同核定、调整定额,并实行定额核定、调整情况经营地公告制度。强化对未达起点的个体户的日常巡查巡管。对实际经营额连续三个月超过起征点的个体户进行重新认定,及时调整定额。
第四篇:抓住征管核心 强化税源管理
抓住征管核心 强化税源管理
总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宋兰在武穴市调研税收工作时强调,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对管理员进行定位,要注意 “三个不可替代”,做到“两个到位”,达到“两个促进”、“三个转变”。“三个不可替代”即不能替代办税服务厅的职责,不能替代稽查的职责,不能替代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职责和义务。“两个到位”即通过抓住税收管理员主要任务的主要方面,突出纳税评估这个核心,实现户籍管理到位和税源管理到位。“两个促进”即促进纳税人的依法纳税遵从度,也促进纳税人不敢偷税,减少稽查的压力。“三个转变”即由注重结果变为过程与结果并重转变,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由纳税人申报资料与外部相关信息并用的转变。要对纳税人纵横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来看纳税人的申报真实度;由静态资料与动态资料相结合的转变。要动静结合、并列分析,通过纵横分析后,到企业找原因,去发现管理中的问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探讨,把握管理规律,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手段,建立有效机制,真正体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彻落实宋总的讲话精神,要求我们要牢牢抓住税收征管的核心,强化税源管理。重点是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机制管税源
建立健全税源管理机制是贯彻落实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思路,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在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完善税源管理“三大机制”。
1、建立外部联系机制。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外部联系工作例会制。加强与地税、工商等部门的合作,掌握户籍登记动态变化信息,从源头上管住税源户籍。二是坚持个体税负公开评议制。继续发挥个体税负公开评议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个体协会以及纳税人代表,全程参与到个体税负公开评议中来,保证个体税负评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三是坚持外部信息采集制。加强与统计、物价等部门联系,落实专岗、专人及时采集各方面的经济信息,为分析税源变化情况和实施纳税评估积累有效数据。
2、完善内部协作机制。按照“三个不可替代”的要求,树立税收管理主要是税源,税源管理主要是税基的观念,进一步明确税收各个工作岗位职责,建立完善内部各岗位信息传递协作机制,努力探索控制税源、税基的手段和方式。在管理的过程中,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管理与征收的关系,管理与稽查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理顺办税服务厅各岗位和税收管员的工作职责,抓好宏观税负分析和微观的“个体”纳税评估,建立完善内部信息共享机制,确保税源管理到位。
3、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在考核的目的上,要突出在强化税源管理中优化纳税服务,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基本功和综合素质。在考核的内容上,要将税收征管工作具体到每个项目,细化到每道环节,统一标准,统一时限,促进管理员履行好工作职责。在考核的方式上,要将单纯的重结果向结果与过程并重转变,做 到奖惩分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挖掘工作潜力。
二、强化分析盘税源
摸清税源存量,把握增长规律,是加强税源分析的主要目的。在日常管理中,要在强化分析上加力度,准确掌握税源存量,把握税源增量,确保管理到位。
1、规范税源分析岗责。税收会统岗位是宏观税负分析的具体执行者,随着税收电算化的逐步推进,基层会统岗位要提高宏观税负的分析能力,探索建立税收信息化建设条件下新的税源核算管理办法,规范税收会统岗位设置,细化税收会统岗位工作职责,加强税源核算管理检查,充分发挥税收会计核算职能,调动基层会统岗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将税收会计核算对象回归到税收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上来,解决基层国税税源核算失真的问题。
2、创新税源分析办法。全面推行税源管理深度分析,将税源分析由过去单一的同期对比转向多种方法并重上来,通过运用对比分析、分组分析、平均分析、指数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摸准所属地区的经济税源变化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要将税源核算分析与纳税评估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区域内的税源变化动态分析,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行业特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模、财务核算情况等信息资料,制定纳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参数,合理确定纳税评估对象,建立和完善依托信息化手段的纳税评估预警系统,按照评估分析、约谈辅导、调查核实、评定处理等程序,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 性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管理。
3、拓宽税源分析领域。要将税源分析和纳税评估从简单的数字罗列中解脱出来,将税源分析和纳税评估拓展到外部信息、纵向信息、行业信息的系统分析上来,切实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系统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地方经济指标体系和税源指标体系的深度分析,掌握地方经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比例,以及税收收入与经济变化的情况,从社会经济中和各类报表里收集各种数据,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全面掌握应征税款的税基,为科学地制订税源发展目标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依托信息控税源
利用微机存储税源管理信息,建立海量信息存储库是税源监控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要借助税收管理员信息系统这个平台,努力把税源管住、管好、管出成效来。
1、完善税收管理员信息系统。应用“数据管税”的理念,继续扩大管理员系统中对税源管理基础的静态数据以及以税基管理为目标的动态数据的采集;同时,增加纳税人评估的流程和微机计算分析的专用评估分析表格,提高数据利用程度,提高数据分析的速度和效率,增强税收管理员实地约谈调查的针对性,减少企业的接待量。
2、建立动态数据指标考核体系。针对税源管理漏洞,设立分析考核指标,考察系统分析或专业分析出的疑点是否通过税收管理员实施的评估约谈程序得到解决,是否出现纳税人经常性地出现相同的错误,以验证评估后的后续管理措施是否跟上,从提高税收管理员的执行力的角度加强对税收管理员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考核力度。建立以纳税人为对象的税源数据查询指标体系,以及纳税遵从度的指标体系,考察纳税人纳税信用度的提高程度。
3、加快“三大应用系统”数据整合进程。实现税收管理员系统与“三大应用系统”的数据同步处理,提高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的对比分析程度和水平。
四、实施评估护税源
开展纳税评估是新时期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基层国税要从深化认识着手,改进方法,确定对象,切实做到“三个到位”:
1、转变观念,促认识到位。要将纳税评估的认识从简单的对纳税人申报的评估转到对纳税人信息综合评估上来,树立数据管税的观念,将纳税评估作为提高管理手段和效率的重要方法和基础性工作。通过评估数据看执法水平的高低和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案要案,通过评估分析看管理的潜力、薄弱环节和漏洞,有效的规避纳税人的涉税风险和征税人的执法风险。
2、改进方法,促措施到位。按照精细化的管理要求,结合所辖税源的实际,细化评估分析的指标体系及其使用方法,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工作质效。不但要对纳税人申报数据进行评估,而且要综合纳税人的相关信息,用平时积累的数据,实行全面分析,还要对税种、税源、地区、行业等多个层次实行分类评估,实现对税源的全面、实时监控,使征管质量和效率达到较好水平。
3、落实管户制,促目标到位。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强化税源管理、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的主要抓手,而纳税评估是加强税源管理的核心。因此,要根据“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和辖区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建立税收管理员管户责任制度。加强以户为单位的税源管理,重点对连续三个月或累计6个月零负申报的纳税人,以及近年来新办的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和没有建账能力的小规模企业进行评估,通过对计算机分析评估,超过预警值范围的纳税人,采取实地调查和约谈的方式,及时掌握纳税人各种涉税动态信息,全面掌握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不断挖掘税源管理的深度,促进国税收入稳步增长。
五、优化服务活税源
宋总在武穴调研时指出:当前强化税源管理工作为纳税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提高税源管理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纳税服务能力的过程。基层国税提高服务的能力,要通过在强化税源管理中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1、拓展服务空间。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开通国税门户网站和“12366”服务热线,提供税收法律法规查询、业务流程查询、申请表单下载、业务讲解、以案说法等内容,方便纳税人自 我学习,提高纳税人涉税事宜的处理能力。
2、改进服务手段。以提高纳税人自我评估能力为切入点,实施个性化服务,继续推行管理前置、服务前移,坚持驻厂服务和跟踪服务制,促使纳税人提高自主申报、自觉缴税的质量,提高征管效率,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3、优化服务方式。应用电子办税服务平台,完善多元化申报、银行划缴的税收管理模式,为纳税人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
第五篇:2011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联席会议汇报材料
XXX县国家税务局2011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联席会议汇报材料
上季度有关指标异常整改情况及布置工作落实
(一)申请代开普通发票纳税人情况反馈
第三季度我局普通发票代开,有2户3份单笔超50万元,其中2份是为农业生产者代开自产农产品,共计销售额187万元,1份是为外地商贩代开中草药材,销售额75万元,已按规定,征收了增值税。
(二)截止第三季,我局有达标未认定一般纳税人17户,四季度已这17户中的10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其余7户为免税企业,提交了不认定一般纳税人的申请。
(三)小规模纳税人零申报及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情况核查。
前三季度,小规模纳税人零申报率与去同期基本持平,而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上升约3个百分点,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今年经济景气度不如去年同期,二是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6户,注销12户,年初一般纳税人是127户,新认定和注销占比较大,对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影响较大。
(四)开展了对加油站的纳税评估工作。
(六)税源监控行业建模工作完成情况
—1—
在前三季度完成白云石、制糖行业税源监控管理指南及计算机监控模型的基础上,第四季度又完成了磷工行业税源监控管理指南及计算机监控模型。二、三季度税源与征管状况概况
(一)组织收入总体情况
2011年三季度,按照市局下达总局任务考核口径统计,我局组织征收入库税款3226万元,同比减收21万元,下降0.62%;1至9月累计入库税款10750万元,同比增收2039万元,增长23.41%,完成税收任务的45.74%。主体税源机制糖9月末库存14.23万吨,现市场售价约为7300元/吨,预计四季度可实现增值税款入库1.3亿元,因此完成全年组织收入任务有保障。
(二)三季度各税种情况分析
1.国内增值税增幅持续下滑。受宏观经济调控和其他因素影响,三季度国内增值税增速放缓,7-9月入库增值税2543万元,同比减收377万元,下降12.91%。
2.消费税二季度入库25万元,同比减收20万元,下降44.44%。
3.企业所得税大幅增长。三季度企业所得税承接上半年良好态势,继续快速增长,三季度入库企业所得税入库558万元,同比增收316万元,增长130.58%。
—2—
4.车辆购置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第三季度入库62万元,同比增长163.16%。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从2011年7月1日起,县级国税部门可办理小车购置税征收业务。
(三)收入预测准确率情况
2011年第三季度按市局预测口径统计,平均预测准确率98.98%。
(四)增值税整体税负情况
第三季度,我局总体增值税税负为2.46%,比二季度的2.02%,略有提高,比去年同期的2.64%,略有下降,如剔出机糖销售比去年同期推迟的因素,第三季度我局增值税整体税负与去年同期对比,是提高的。
我局管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共涉及23个明细行业,其中高于全区平均税负的有12个行业,低于全区平均税负的有11个行业。与去年三季度相比,共有13个行业税负提高,10个行业税负下降。
(五)、征管质量情况
三季度,我局税务登记率、税种登记率、准期申报率、准期入库率、累计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逾期申报责令限改率、逾期申报处罚率、数据质量更正率,网上认证率,均达100%。
财务报表电子报送率达93.45%,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率
—3—
达91.60%,小规模纳税人电子申报率达93.08%,以上三项指标均比二季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本季度未发生新欠税。
(六)税务登记管理状况
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县国税系统税务登记3408户,与二季度末相比增加110户,其中:企业新办登记增加15户,个体户新办登记增加97户,个体户注销登记减少2户。第三季度末非正常户1户,比二季度末增加1户;停业状态个体户13户,比二季度末增加5户。
第三季度末,一般纳税人146,比二季度末增加7户。三、三季度税源与征管状况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现有在职税务人员78人,比国税成立之初的122人,减少了36%,管理全县3400多户纳税人,其中个体工商户3000多户,企业400多户。
为解决好税务人员少、人力资源分散,税收工作任务重的茅盾,县局领导班子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对全县局税源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实行抓大,控中,放小的策略,把税收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并把纳税服务和纳税评估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抓实抓好。
(一)合理设置税源管理机构,科学分配人力资源 全县局设置3个税源管理部门。
—4—
税源管理一股设7名税收管理员,负责管理149户一般纳税人,人均管21户,其税收占全县局税收的90%以上,是整个县局的重点税源,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是风险等级较高的行业,主要包括制糖、缫丝加工、造纸、制药。
在税源管理一股内,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分重点税源管理组,风险税源管理组,工业性加工、修理修配管理组及商业批发零售管理组,实行分类的管理模式。
税源管理二股设12名税收管理员,负责对小规模纳税人、以及房地产、金融保险、邮政通讯、建筑安装、非居民企业等所得税纳税人的管理,分管的纳税户共3270户。
对小规模纳税人中的个体户和集贸市场税收实行分片管理,实行定期定额征收,通过银行划扣税款的征管方式。
税源管理三股设5名税收管理员,负责纳税评估与税务事项审批认定调查。
(二)以信息管税为导向,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 我局以信息管税为导向,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加大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过去人盯户的传统管理模式,把握税源规律。
通过组织专业税源管理团队,深入企业,了解行业生产经营规律,组织编写了《轻烧白云石制造行业税源监控管理指南》、《制糖行业税源监控管理指南》、《化工行业税源监控
—5—
管理指南》,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监控模型,充分利用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的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对税源进行纳税风险监控,及时发现纳税人少交税的风险疑点,为开展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提供了可靠的案源。
(三)加大纳税评估力度
今年第三季度,除按时完成市局下达的纳税评估任务外,我局自行选案下达的评估任务就有3户。本季度共评估8户,发现少缴税3户,查补税78.94万元。
(四)办税流程标准化
为更好的公开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促进税务人员更快更好的掌握办税服务厅各项业务流程,方便纳税人了解办税流程,XXX国家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编写了办税服务流程,将办税服务厅日常业务以流程图的形式概括反映出来,并配与文字说明。同时,也为实行AB岗制度、定期轮岗、换岗制度创造了条件。
(五)国地税联合办税,提高办税效率
XXX国税局坚持与县地税局联合办税,实行国税局、地税局办税服务厅按照“谁受理、谁办证、谁审核、各自录入”的原则,联合受理纳税人申请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只需到国、地税其中一个办税服务厅申请,符合条件的,由受理机关发放盖有国税、地税公章的税务登记证件。每天交换电子 —6—
文档数据,每周交换一次纸质资料。
今年9月,XXX国税局与县地税局联合制定了《XXX蚕茧烘烤站税收管理指南》、《XXX采石行业税收管理指南》、《XXX砂场税收管理指南》,联合征管,互通信息,提高了办税效率,方便了纳税人。
对共管户中的个体“双定户”开展联合征收管理,即国税局、地税局联合成立个体共管户“双定”工作领导小组和个体定额核定工作小组,加强对个体共管户“双定。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三季度,财务报表电子报送率为93.45%,与达标率95%尚有差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纳税人不够重视,其次是管理员动员工作没有做到位。第四季度,我们将加大力度做好催报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行业监控数据的采集力度,充分利用市局已经建立的行业监控模型,进行税源的监控,为纳税评估和稽查选好案,降低纳税人少交税的风险。
2.做好重点税源征收入库工作。我县2010至2011柞季机糖的销售,在时间上比去年延后,要重点做好对机糖增值税申报入库的跟踪监控工作,防止企业人为的将销售收入确认时间后移,造成税收入库滞后。
—7—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