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目反思(一)】语文,从政治与科学的夹缝中脱身

时间:2019-05-14 17: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科目反思(一)】语文,从政治与科学的夹缝中脱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科目反思(一)】语文,从政治与科学的夹缝中脱身》。

第一篇:【中学科目反思(一)】语文,从政治与科学的夹缝中脱身

【中学科目反思

(一)】语文,从政治与科学的夹缝中脱身

编者按

教育改革的好坏,直接关涉个体生命的长成,关涉国之元气的培植。大学的通识教育自然重要,但更根本的是中学教育。中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语文考试能否重新以作文为中心?如何开发学生的思维,而非将数学结结实实地捆绑在考试工具箱中?是否需要减弱乃至废除英语必修课?能否增设文理兼顾的科技史课程?应该设置提高学生生活技艺的家政课程吗?现行科目和一切以高考为取向的教法,有诸多需要反思之处。南方周末从本期起,将分五期刊发北京大学郑也夫教授的系列文章,作为一家之言,供读者思考。当政治化已经内化到语文教师的心中时,政策变了,教材改了,也仍然难以扭转语文课思想政治化的特征。

语文在重要性上应该排在诸科目之首。首先,因为语文的能力与绝大多数公民的工作、生活关系最密切。其次,从筛选人才的维度看,如果考试设计合理,语文考核的是能力,而非死记硬背。历史、地理,在考出能力上难度要比语文大得多。不幸这一最重要的科目也是问题最多的科目。

毫无疑问,政治渗透到古今中外的一切教育中。就社会形态而言,中国没有独立于政治力量的宗教、法律和民间社团;就教育机构而言,当代中国民办教育严重缺乏,故今日中国教育尤其无力抵御政治力量的进入。政治渗透到教育中是全方位的,就具体课程而言,最突出的体现是这里不拟讨论的政治课的设置。在其他课程中,政治渗透最深的应该是历史课程。胡适说:历史从来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解释历史与控制现实密切相关,因而政治渗透到历史课程中容易理解,政治渗入语文教学,意味着政治对教育更全面、更深入的干预。无论就教育整体,还是语文教学本身,都值得做出特殊的思考。如果批评我们语文课程的政治化是西方人,想来大家不会惊奇,问题是在我们效仿苏联老大哥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受到了老大哥的批评:

1953年苏联专家普希金在评议中国小学语文课本中《红领巾》一课的观摩教学时,尖锐地批评了语言和文学因素过少而思想政治教育过多的倾向。他认为中国教师常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不应说教师谈思想政治方面多,就是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意味着教师多次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名词,就成为人工的、假造的了;有些课文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并不需要教师多讲它,只能要求在整个语文课中有高度的思想政治性。”(李书磊,1999,167)

苏联专家其实是希望思想政治向着语文教学渗透的,笔者不能赞同这一态度。但就是这样的专家,批判我们的语文课成了政治课,可见我们的语文教育走到了何种田地。并且这一趋势方兴未艾,“文革”时期才是中国语文课程政治化的巅峰。走过了如此历程,中国语文教学回归常态非轻而易举。

政治通过两个渠道渗透到语文课程中。其一是教材,其二是教学方法。教材的政治化最

直接、外在,它来得快,走得也快。教学方法则要慢半拍。因为当政治化已经内化到语文教师的心中时,政策变了,教材改了,也仍然难以扭转语文课思想政治化的特征。以上只是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一面遭遇。如果说政治是语文教学中文学性的一个压迫者的话,科学是另一个。

吊诡的是,前一个压迫者是外部政治力量的打入,后一个压迫者是近现代语文教育工作的前驱们自愿引进、俯首称臣的。政治意识形态当其如日中天时,特别是在与超凡巫师型领袖结合后,焕发出巨大的魅力。但宏观地看,它只享一时风光。而科学是近现代无与伦比、持久不衰的意识形态。况且,政治是自己打入语文教育的,你愿意听也得听,不愿听也得听。而科学是被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觉引入的,新潮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自动地靠拢和巴结科学,唯恐追赶不上。

政治和教育是人类最古老的两种行为,从有了政治和教育之时,政治就干预教育。孔子、孟子都身兼教育家、思想家、宣传家多重身份。他们的高明在于,在他们那里宣传对教育的伤害不大,二者大致可以相安无事。政治肯定干预教育,但以往政治干预的强度大大弱于现代全权政治。故我们可以大致这样判断,政治的强干预尤其是现当代的事情——虽然要周密证实这一判断还须下一些笨功夫。而科学自身就是近现代的产物,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当然是晚近的事情。仔细比较,科学对语文教学影响之起始,不晚于甚至早于全权政治的强干预,后者自1949年发轫,而中国近现代语文教学的先驱叶圣陶早在1935年就《国文百八课》的编辑大意指出:

本书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赛先生”自五四时代进入中国,以不可抵挡之势水银泻地般渗透到各个领域。人们言必称科学。因为科学的伟力,自其产生之日就呈现出科学主义的势头。人们愿意将一切好的举措戴上科学的冠冕。考虑问题全面,做事有效率,在前科学的时代都是人类常常追求的,现在都被称为科学。这责任更大程度上要由科学界外的俗人们承担的。叶圣陶在1942年《认识国文教学》一文中说:

让学生自己在暗中探索,结果是多数人摸索不通或是没有去摸索。„„即使人人能够在暗中探索,渐渐达到能看能作,也不能说这个问题不严重;因为暗中摸索所费的功力比较多,如果改为“明中探讨”,就可以节省若干功力去做别的事情;尤其因为教育的本旨就在使受教育的人“明中探讨”,如果暗中摸索就可以,也就无需乎什么教育了。就是说,将科学引入语文教育,是希望靠着将语文教材改革成科学一样清晰、规律、有序、系统化、线性化,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今天看来,这一尝试收益小,损失大。深层的原因在于,科学和语文是截然不同的智力系统。企图以前者统摄后者,是对二者不同属性的无知,是对后者的扭曲。科学和文学几乎处在人类智慧之轴的两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科学正处于物理学如日中天的时代。物理学的特征是,强调精确、必然、因果、确定性、唯一解、放之四海而皆准。

二十世纪晚期人类在认知上进入了生物学的时代。因为生命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截然不同,生物学有着与物理学完全不同的特征,它强调博弈、机遇、偶然性、调节、适应、复制、记忆、历史。几乎可以说,在特征上生物学位于物理学与文学的中间。但科学主义发轫之时乃至被语文教育工作者自发引进之时,科学的世界几乎完全是物理学乃至力学的天下。这便意味着,我们要将精确、必然、确定性、唯一解这些要素引入语文教学。

文学是什么?“戏词”可以突出地反映其特征。你要在社会的舞台上演戏,就要学“戏词”。戏词是微妙的,是博弈的过程和产物,是特定时空与人格的函数。比之物理的世界,社会生活是混沌和多样的,人际关系是微妙和变化的,虽偶有清晰、准确之需,更多的时候是含蓄、暧昧的。科学追求必然性。历史学与文学则是展示和想象人的可能性。只靠科学知识,是不能胜任社会舞台上的角色扮演的。

刚巧,写作本文的这天早晨,我参加朋友剧作家李龙云的追悼会。几年前他的一个粉丝摄影家赵铁林(已故)魔怔着非要我介绍他认识李龙云,说是要学写剧本。李龙云的第一句话就是写剧本是不能教的。写诗歌、写剧本、写小说,都是不能教的。可以切磋、帮助,但如果摆明了要教授,几乎一定是帮倒忙,硬教是一种弱智的举动。

仅举某个智力领域的上限活动为例,恐怕难以说服人,教育是面对众人的。科学的发现和文学的创造同属少数人,是不可教授的。但在可以教授的范围内,物理学和文学大不相同。最大的差异就是,物理学的问题有唯一解,社会生活中话语的应对可以有多个好的选择。物理学的道理是硬的,死的。语文的技巧是软的,活的。物理学学得好与不好,决定了能否解答某个问题,但不可能给出第二个正确的解答。语文的实践则大不同,语言本身蕴藏着对某一问话的若干个绝妙的回应,而当事人的地位、性格又导致了不同的选择范围。古人说:诗无达诂。其实文章本身也常常支撑多样的理解。所以西谚云: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刻意在语言文学的领域传授唯一解,是开发不出甚至将制约学生的语言智慧的。物理学中有规律的存在。文学中重要的是语感,那里极少有可以概括成条文的规律,教学中追求清晰、精密、确定性、唯一解,还不如背诵好文章呢。因为后者对提升语感的帮助胜过前者。

其实深刻影响着现代教育,包括语文教育的还有另一支力量。严格地说它不是科学,是科学主义的泛滥导致我们称之为科学。那就是工业。因为工业与科学前后脚产生,工业要借助于科学,毫无疑问科学的话语权更具魅力,于是我们将工业的逻辑说成了科学的逻辑。讲究效率,从本质上说,不是科学的逻辑,而是工业的逻辑。工业生产与大众教育也是前后脚来到这个世界。于是同样面临着密集群体的管理和效率的问题。但二者有着巨大的差别:密集生产需要整齐划一,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生产线上需要具备的本领可以教会每个工人,而语文的技巧绝不可能教会每个学生;泰勒制从不同的操作手法中概括出最简洁的一套,社会生活与文学作品往往催化多样的理解。物理学得到的确定性与工业生产达成的效率合手,诱发语文工作者有了过强的“教”的念头,以为语感和文学素质是可以高效率地教授的;在教授的实施中,他们不断提供明晰的、排外的解释和答案,最终体现为标准化试题。在这一过程中,文学性衰微了。而好的教育理当张开人类智力生活的两极,让科学与文学平行向前,齐头并进。

顺便说一下文学还有另一种功能,就是社会礼仪的能力和手段。重要场合的致辞,开幕式、开学典礼,开工典礼、婚礼、丧礼、节庆,都需要它,且不论是领袖、老板、家长,都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几乎衰落到不能为受教者提升这一基本能力。还有几个人能书写合时宜的对子,能讲出感动人的典礼致辞?复兴礼仪需要复兴文学。功能的需要理应导致教学中文学的复活。

第二篇:语文与生活 语文从生活中来

语文与生活

语文从生活中来,也要回到生活中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气息在洋溢。新的课程改革也要求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那么,如何将生活与语文教学联系的更和谐

1、日常生活“语文化” “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2.阅读

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学期,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这新鲜事来源广泛,生活、广播、电视皆可。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从教育到教学再到训练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使语文教育成为“折磨人、束缚人、摧残人”的一件事。

案例一:[观察生活] 教学一年级《识字2》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太

上)你在生活中见过他们吗?在哪里见到的? 生:太子奶的“太”。(师鼓掌)生:小吃店的“小”。(竖大拇指表扬)生:牙膏的“牙”。生:小班的“小” 生:上岛咖啡的“上”。(鼓掌表扬)

生:学校楼房上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生:公交车的门上有:先下后上。„„ [简析:“新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师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电视中的广告,大小商店的招牌,学校中的每一块标语,家里,社区„„一切有字的地方都是学生搜索的目标。生活处处皆学问。]

案例二:[演绎生活] 五年级9册《小镇的早晨》教学片段:

师:小镇的早晨那么热闹。沿街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你见过哪些农副产品?卖主是怎样吆喝着做买卖的?(一组)生大声吆喝:“快来买,新鲜的鱼,便宜卖啊!” 生赶紧上前,又往后一退,拍拍身上的水,说:“哎呦,水溅我一身了。这鱼多少钱一斤啊?” „„

笑声、掌声(二组)

生满脸笑容,热情的喊:“看又嫩又新鲜的芹菜,自家地里种的。快来买啊!” 生拿起一把,左瞧右看:“不错,看上去挺有光泽的。来一斤吧!” „„(三组)生热情地说:“小明他奶奶,你好!又来买菜啊!要不要买些豆腐啊,这是今天早上才做出来的。”

生弯着腰,推了推眼睛说:“好啊,买一块吧!” „„

[简析: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创设生活化情境,体验生活。教师把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表演,激情满怀,生动逼真。语文与生活这一泓活水相沟通,课堂上一派生机勃勃。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案例三:[体验生活] 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段:

师: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流传至今,其中油一句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引用,它就是(引读)――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同学们,你们有亲人在外地工作、生活吗? 生:有。师:你们思念他们吗?重阳节就要到了,你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和你们的亲人联系,互诉衷肠,表达你们的思念之情? 生:(交流)(打电话、写信、寄贺、通过电子信箱发邮件、打短消息)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现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亲人联系,并且在交谈时巧妙的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生(自由练习)生:(打电话)您好!外婆。我是您外甥。外婆,重阳节到了,我很想念您。您的

身体好吗?外婆,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一句写得特别好,我把它送给您,“每逢佳节倍思亲”。愿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扮外婆):好外甥,谢谢你的祝福!“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好。外婆也想念你啊,等放假了外婆来接你啊!祝你学习进步啊!再见!(掌声热烈)生:(写信)妈妈,您好!您去外地学习已经一个月了。今天是重阳节,看到别人家都欢天喜地过节,我特别想念您!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妈妈,希望您早些回家!也祝您学习进步!

―――――女儿

XXX 生:(发邮件)

大伯、大妈:你们好!你们去美国已经两年了。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十分想念你们!你们在美国也过重阳节吗?爷爷、奶奶总是叨念着你们。“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在过节时,看到人家团团圆圆,他们就特别惦记你们。你们身体好吗?祝你们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侄女:小华

2002.11.15 师:(扮大伯)小华:你好!你的邮件我已收到!今天是重阳节。我们也特别想你们!„„(又一次掌声)„„ 师:(深情地说)大家谈得真好。让我们把这句诗送给所有在外地工作的亲人――― 生:(齐读)每逢佳节倍思亲。[简析:“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现实世界是语文的丰富源泉。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课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这样把生活和知识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生活,生活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在上述课例中教师注重学用生活,渗透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由于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个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充溢着浓浓的亲情、温情。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论的。新的课程设计在设计时注意了这种关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学到更多,学会更多。我想针对新课程设计的特点,结合自己在教学时的体会,阐述以下两个问题:生活中的语文和语文中的生活。

一、生活中的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做个有心人,你可以随时随地学到很多东西。

1、关于从生活中学习识字。我们身边的环境日益新鲜,媒体日益丰富,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起来。走在大街上,处处可见精美的大条幅、图文并茂的灯箱广告等等,上面的汉字无一不是小学生或渴望识字的人的学习资源。当领着可爱的孩子逛街、散步时,你可以随机交给孩子这些生字;当坐在家里陪孩子看电视,读报纸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需要你适时教给孩子的文字,还有去商场、超市购物,去山南海北旅游,坐汽车、火车或轮船时.....处处都可以变成孩子学习的环境和识字资源。这样,慢慢地,孩子不但会扩大识字量,还会养成一个注意随时学习的习惯。我小时候,就是一个渴望识字的孩子,那时没有条幅和广告,但每逢过年或别人家有喜事的时候,门上贴的对联,我都会很认真地去读;跟爸爸串门时,别人家里的四扇屏,也被我利用,变成识字的资源。所以,当你和你的孩子在一起时,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你细心,有足够的耐心,你能和孩子一起丰富、充实自己。

2、关于从生活中学习表达。这里我有两个教学案例:一则是关于造句。教师让学生用“发现”一词说一句话。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我发现母鸡围着草垛转。”老师否定了这个句子:这是什么话?母鸡围着草垛转?于是示意他坐下。第二个学生也发言:“我发现地球围着太阳转。”老师大加赞扬,称赞这位学生的句子具有科学性。很显然,这个学生所描述的现象,并不是自己观察到的,况且还有模仿第一个学生的嫌疑。可是对于第一个真正用眼睛观察过生活,实实在在描述生活的学生,老师却没有任何的肯定和鼓励。试想,这个学生以后还会去认真地观察生活,去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吗? 第二则是关于作文。这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一个案例。老师出了作文题目:《上学路上》。要求写发生在自己上学路上的真人真事。大部分学生写了在上学路上帮助老人等等做好事的内容,都得了高分。有一个学生却写了自己在路上看见一群蚂蚁忙忙碌碌地搬一条大青虫的过程,写的内容详细,描述很精彩,但是却得了低分。老师这样评价他的文章:你的作文没有思想性,没有体现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更何况,上学路上,你居然还这样贪玩。问:什么是作文的思想性?难道非得上纲上线?再说了,上学路上,哪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小孩呢?我们一贯提倡让学生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自己眼睛亲自看到的,耳朵亲自听到的,为什么要否定孩子说真话的行为,扼杀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呢?所以,正确的导向是,要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描述生活,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让孩子在以后去感受生后,甚至去改造生活,创新生活。

二、语文中的生活

1、识字教学 新教材中的看图识字,从我国文字的起源—甲骨文象形、会意的角度,让学生感知汉字和生活事物的关联,了解汉字的演变。例如:日、月、门、石等这些汉字,因为贴近学生,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甚至是熟知的,所以,他们接触起来并不陌生,理解、记忆起来也不困难,这些汉字和事物的相象更让他们感到颇有趣味。

2、阅读教学 新教材的编写有意识地把与学生贴近的生活内容编排进来,在学生的学习资源里有了自己的“生活”,对于渴望了解生活,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充满好奇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欢欣的事情。有了生活,就有了熟悉的事物和内容,抽象和理性的东西就在孩子的头脑中变得形象、生动和丰富起来。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观察、去触摸,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去感知。比如,一年级教材中的《我的家》《两件宝》《我长大了一岁》,二年级教材中的《妈妈,不要送伞来》《我的影子》《我们的玩具和游戏》等,这些课文内容,都是孩子耳熟能详,看得见,摸的着,甚至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情,所以,他们感觉自己进入了课本,成了其中的主人公,兴趣一下被触动了,有了兴趣,学的更容易,感觉容易,就会主动去接触,去探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连锁反应。

3、说写教学 从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到高年级的写作能力训练,语文教材指导学生以写发生在自己生活领域中的故事为起点,有感而发,免去以往学生“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例如,说说你的家,你的学校,你的同学,朋友,写写你认为好玩的事情、游戏或玩具等,这些内容,孩子们俯首可拾,让他们说起来,写起来,可以洋洋洒洒,一发而不可收,慢慢地,他们就能学会用语言或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鉴于语文和生活这样紧密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和学生一起善于用语文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生活的资源丰富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语文与生活的处理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抓住课文与生活的接触点,用开放的视角,把触角伸向主体和主体的大千世界,向我们的全部生活开放,让学生在对生活的理解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与升华。

1、抓住“相似点”。如课文《初冬》的安排与季节接近,我们可以把它调整在冬季有浓浓大雾之时把课堂置于茫茫大雾之中,让学生在雾的渐变过程中诵读课文,使文本与生活真切地联系一起,使学生、生活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自觉地在生活中理解文本,并超越文本,用文本表现生活,根据自己观察体会到的初冬雾景改编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

2、选准“争议点”。如《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略读课文,它是围绕铁罐的争议展开的。在教学时,我先把学生分成陶罐和铁罐两方展开辩论,让陶罐和铁罐各自充分彰显自身优点,揭露对方缺点,在学生辩论的层层深入、激烈进行中文章的寓意渐渐明晰,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一步步发展。

3、诠释“困惑之点”。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写到“我趴在他的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有的学生提出:火苗不是在呼呼地蔓延吗?怎么会只烧到邱少云而“我”却能安然无恙地在一旁产生那么多的心理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沸腾了!是啊,怎么会这样呢?我没有立即解释,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外去查阅、思考、讨论,然后在下一节课上进行交流。可别低估学生的能力,他们居然通过上网、向老人请教、跟同学合作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从地理到天文,从历史到现实,从书本知识到生活经验,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且不说学习的结果如何,单从这一点从课堂走向生活的学习过程,就已经表明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

4、补充“空白之点”。《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写到“说完,狼向小羊扑去……”此处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狼扑向小羊后,结果会怎样呢?学生思维活跃了!有的说羊死了,有的说狼吃羊的心太急扑到河里去了,有的说这时候猎人来了,打死了狼,有的说狼一下子犯了心脏病死了……这无疑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迸发出的创造火花,是学生生活经验给语文课堂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抓住这“四点”,开放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广泛参与热情,就能激活求异思维的能力,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开放教学达到更佳效果。二 联系生活体会,加深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亲身体会来进行词句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例如《乌鸦喝水》一课中,“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扔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这句话,低年级学生对其中“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这句话,低年级学生对其中“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的理解往往有困难,每当我教这一课时,总是用往瓶子里装石子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通过直观,看到了水在慢慢升高,但仍会对“水升高”的原因认识模糊。这时,我便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想一想,当你准备洗澡,坐进装好水的澡盆时,水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于是,大家纷纷谈了自己的亲身体会,都说水好像一下子变多了。有的还说到,洗手的时候,看到脸盆里的水好像也会变多;妈妈在放满水的盆里浸衣服,水也会溢出来,等等。这样,学生对瓶子里装进石子后水升高的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靖江的江阴长江大桥、岳王庙、刘国均故居、靖江籍驻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烈士事迹……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三.让课堂成为“每个人表演的大舞台”。

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在不同的场景里,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我们应该让学生享受快乐。对于快乐的人而言,在生活舞台中,上演真实,所以全力以赴,无论生活中如何表演,最终的结尾却都是让学生学会欢笑、学会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是一个舞台,我们都是这舞台上的演员。无论你演得好与坏,都是你倾情演绎的你的人生。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张扬学生的个性,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向别人来诠释和展示自己。凡效率高的课,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都有协调有效的生动表演。

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跳舞、高歌,坦然地展现自己的风采;把学生的写字、绘画、手工贴在教室的四壁,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在课堂上深情地朗诵,投入地表演课本剧;在黑板上自由涂抹,在讲台前蹦跳……

四、美文欣赏,感悟生活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它凭借语言文字、透露出物美、景美、事美、情美、人更美,由此巧妙运用,欣赏富有韵味的语句、段落,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对事物的认识有个质的飞跃。《桂林山水》一文,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重点句,用你的口把作者的心表达出来。学生反复朗读,寻找感觉,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汇报时,学生边读课文,边配上音乐,让学生头脑中浮现画面,想象当时的情景,理解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学会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本领。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

北京地区试题 广东地区试题 江苏地区试题

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如我在教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向孩子们提问: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于是,我就在思考:如何把课堂延伸,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获得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此,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1)一开始,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我就让他们回家问问父母,问问家人。(2)课堂上反馈后,我就设计了下列表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从而了解家乡特产的一些情况、现状。家乡特产的调查研究

(一)家乡主要特产列表.主要特产

主要出产地

生长或生 产情况

销售情况(销量、销售地、收入)

黄花菜

双龙黄花梨 杜桥茶叶 缙云番薯 缙云烧饼 缙云条石 新建麻鸭

(二)、选择你最关心、最熟悉的某一特产进行调查。

(三)、主要方法:访问法、查找资料法、实地调查等(3)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汇报课上,我发现有的学生写出了鲜活鲜活的小作文;有的对调查的土特产进行了分析,并能针对时势,向农家或政府部门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有的以广告的形式,将自己调查的土特产推荐给大家。

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学生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他们在调查活动中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走出了学校,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社会,走向大自然,广泛收集了许多课

外信息,他们了解了家乡有哪些特产,对某一特产深入地细致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接触了许多新事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无形之中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求知、努力创新的意识。我惊喜地发现,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的倾听技能、发问技能、观察技能、记录技能、访谈技能、调查技能等无疑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培养。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期望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使各元智能都得到展示而得以充分发展。因此,语文课不只是语言的机械操练,可以凭借气氛音乐使音乐智能有所发展,也可以凭借想象,使空间智能得到展示。语文课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也就是说,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化教学的确可以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通过发展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3、有生活才有精彩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每年,我校为了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能力,都要组织学生远足拉练。在难忘的拉练之后,再让学生写一写。学生能将自己拉练过程中的深刻体会——热、渴、累,以及一路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述出来。可是,由于每次所选的日子都是很好,所以,当老师让学生说说拉练前的心理活动时,总是平平淡淡,什么兴奋啦、激动啦。今年的拉练,由于拉练前一两天天气的戏剧性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明显的丰富了,于是,写出来的作文马上就变得十分精彩。先来看看学生的作文题目《一波三折盼拉练》《一日三秋》《祁盼、失望、失眠、兴奋》,这样的题目,一看就令人忍不住想先睹为快。再来看看学生的习作,精彩的片段随处可见,令人忍俊不禁。朱露茜写到:同学们望着这雨,心里默默地乞求老天爷快把雨收起来。这时,丁越看看雨,叹了口气,说:“唉,看来明天不能去拉练了。”他的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几个同学皱紧眉头,瞪大眼睛,把拳头握得紧紧的,好象要跟他拼命似的,生气地说:“明天一定会去,一定会去!”

这声音响亮而坚定。丁越听了,吃了一惊,连忙小声地说:“对,会去!会去!” 读着学生的习作,拉练前的一幕幕仿佛又展现在眼前。读着学生的习作,在感叹的同时,深深的明白,只有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语文,语文才能精彩纷呈。

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正如刘国正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 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正如新的《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那样“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1、日常生活“语文化”

就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报刊杂志要看,广播电视要听,中外名著要读,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在这其中学生品尝了成长过程中的苦乐酸甜,也体味到了亲情的可贵。然而,许多学生认为每天都和父母接触,实在没有什么让人激动的事情。在这时,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让学生动情的东西。如让学生回家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父母节日或生日的时候,给父母送上自己亲自做的礼物等等。体验亲情,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和父母每周谈一次心,把成长的困惑告诉家长,把成长的成果和家长一起分享。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亲情,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2、班级生活“语文化”

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前的2分钟,对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对小学生来说,从生龙活虎的课间活动过渡到紧张的学习活动,真是很难。因而老师大多要在讲课前进行组织教学。近几年来,我尝试着进行这样一种组织教学:既能提高语文水平又能达到收心的效果。这种组织教学的内

容,是随着语文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变化的。(1)识字。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识字,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组织教学:上课铃一响,就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一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边拼边书空。这样,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比静坐喜欢多了。再利用一点点时间读或说字形,正确的奖给大红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每节课学生都能在愉悦的环境中额外记下一个或两个生字。一年下来,就记住了400到600个生字,大大提高了生字教学的效果,为阅读打好基础。(2)说话。三年级作文的主要形式是看图写话,结合作文教学,我的组织教学内容也有了改变。有时,我着重训练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一上课,就用投影仪打出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画面吸引,边观察边议论。观察了几秒钟后,就指名用一、二句话说说图意,用上好词好句的给予表扬。这样,既完成了组织教学,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时,我让学生进行词句积累。每节课,都在屏幕上打出

一、两个好句子或一段词句优美的文字,让学生用一分钟识记,积累写作的“砖”和“瓦”。经过训练,发现许多好词好句已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从而使文章生动起来。

3、阅读。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学期,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这新鲜事来源广泛,生活、广播、电视皆可。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上台作竞选演说;运动赛场,小记者在行动;新年到了,让学生写《我设计的联欢会》„„班级的这些活动“语文化”,真可谓一举多得:学生既是在实践语文,又是在搞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用法训练,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我所带的班级,每2周由小组轮流出班级周报,每月学生独自出一份手抄报。由于学生平时能留心班级生活中的闪光点,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鲜活的文章,由此诞生了。对学生而言,这些手抄报是他们小学时代的成长纪念册;对老师来说,则是班级生活与语文素养和谐统一的结晶。

3、社会生活“语文化”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施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如在学习《小溪流的歌》这篇文章时,课上,我展示了声像并茂的动画:清清的溪水,圆圆的卵石,绿绿的小草,红红的花儿,小溪流快乐地奔向江河,奔向大海。课尾,我深情地说:“哎,现在的小溪流快乐不起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们到溪边去走一走,就能真相大白。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课后,让学生去收集好溪受破坏的资料、图片,共同探究如何保护好溪,保护自然环境的途径。一个星期后,在班中交流,并向社会写倡议书,激起了学生乃至社会人士拯救地球的责任感。

培养新世纪的接班人,是当代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使命,而作为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应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服务于社会,尽一份小公民的责任。

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话题。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

比如在学生学习了《红领巾啄木鸟活动》一文(第十册练习4),我就教育学生做个有心人。让学生在逛街时,在旅游时,时时处处注意观察,找出有病的广告语,有错的招牌字,做一只“啄木鸟”。这样,不但有利于语文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净化。这样的双赢活动,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在新课程指导下,使语文与生活双赢。

第三篇:小班科学《滚一滚》教案与反思

小班科学《滚一滚》教案与反思

小班幼儿很容易把滚动和其相似现象混淆,他们能感受滚动现象,但没形成相关的科学经验。开展此次活动。在游戏中学习发现、思考、记录、表达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圆的东西能滚动。

2.用语言表达滚动现象。

3.对滚动现象有好奇心。

活动重难点:

发现物体表面的不同,并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能滚动的物体、不能滚动的物体。

2.百宝箱、小卡片若干(与实物相符)、画有笑脸和哭脸的塑料筐、集体记录单。

3.活动前玩过汽车,感受过轮子滚动的特征。

活动流程:

一、谈话

出示百宝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

桌上的东西,你们知道哪个能滚着玩?

出示集体记录单,幼儿交流,教师出示小卡片记录。

二、自由探索

尝试使物体滚动起来。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玩具,试玩,看看你选的玩具能不能滚动。

三、分类游戏

1.出示笑脸和哭脸的塑料筐,将能滚动的东西放在笑脸筐里,不能滚动的东西放在哭脸筐里。教师记录。

2.用语言和动作解释“滚动”现象。

玩具是怎样滚动的?用动作表示。

四、寻找游戏

1.寻找其他可滚动的物体。

2.用语言表述发现。

五、交流

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知道圆圆的东西能滚动。

我们找到的东西都有一个什么本领?都像什么形状?

教师小结:圆圆的东西都可以滚动。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滚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材料,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学习的环境,让幼儿与各种材料进行互动,从而感知滚动的科学现象,形成圆圆的东西能滚动的关键经验。整个活动孩子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观察力、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标达成度极高。

第四篇:中段考语文总结与反思

中段考语文总结与反思

中段考试是检测学生半学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段考语文总结与反思,欢迎参考阅读!

中段考语文总结与反思1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到钟村支教已经半个学期了。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让我成为一名准教师,体验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虽然我只是一名实习支教的大四师范生,在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情况下,就独立接手一个班级的语文课,压力巨大,一开始甚至不知道应该怎么样面对学生怎样开始工作,但是经过这半个学期摸索与努力,我也渐渐摸出了一点门道。对于这半学期的工作,我给自己打了一个及格分。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一线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方面,还是与学生相处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感触。我要感谢我的所在语文课组的老师们,感谢他们在教学上无私地帮助我、指导我;感谢班的班主任教我班主任管理技能;感谢的学生对我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将结合这次中段考试谈谈我所接手的初一班这半个学期以来语文学习的情况。

这次的语文中段考,13班48人全部参加考试,最高分89。5分,最低分28。5分,优秀率16。67%;及格率72。92%,低分率2。08%,平均分67。78,比对—0。31,整体表现不是特别令人满意,但与入学成绩相比,稍有进步,年级排名由第十上升到第八,进幅两名。

这次中段考,暴露了许多问题,例如:

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

在第一大题“语言基础积累运用”中,学生得分低于年级平均水平,满分10分题目,平均分仅为5。27,失分严重。在第二大题“古诗文积累与运用”中,虽然平均分比年级平均水平稍高,达到7。55分,但古诗文背诵作为必考必背必默必拿分的题目,我在这方面的落实还不够到位。综合这两道基础题分析,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明明检查过会背会默的学生,考试时却写错的不在少数,对于这种情况,以后要加强平时的背诵和默写,不单单在上这些课的时候要背要默,过后还要时常让学生复习,小测,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文言文“老大难”

第三大题的“古诗文阅读与鉴赏”中,考的是第五课《童趣》、第十课《论语十则》节选,像这样平时背的滚瓜烂熟的课文,考试的情况却不那么理想,平均分比年级平均水平低了0。3分左右。文言文是语文中考的一个重头戏,它占了相当的分数,但对于我们大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文言文是个“老大难”,上课时逐字逐句的翻译,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还不够,还应该结合课后小测检查学生的巩固程度,及时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反复巩固,加深印象。

现代文阅读要抓紧

本次中段考试反映出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薄弱,30分题目,包括一篇课内阅读和一篇课外阅读,13班的平均仅为17。01分,年级的平均分也才达到17。20分,相当薄弱。课内考的是《春》,题目不难,但是分数不够理想,12小题的拟小标题“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13小题的多角度描写春风以及特点,全部都是上课讲过的内容,在文中也不难找到答案,但是出现错漏的同学不在少数;

14、15小题考理解,类似的题目也做过不少,但是学生得分很糟糕。课外阅读《樱桃树下》的几道题目有一点难度,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应该还可以应付。

整体而言,现代文阅读理解普遍较差,以后要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锻炼,老师多加指导,学生多做练习,课后多读课外书,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

作文千篇一律

整个年级的作文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千篇一律”,毫无创新可言。平时很少上专门的作文课,学生的写作都在“吃老本”,以后在提高课外阅读量的同时,要加强对写作的指导,可以通过赏析优秀学生作品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创意写作,推陈出新。

作为一个准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学方法也有待加强。接下来半个学期还会迎来期末考试,我也会更加努力,争取通过聆听优秀教师的课、请教先进教师经验、自我反思总结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取期末考试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不让学校失望,不让学生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中段考语文总结与反思2 每学期的期中考试都如期举行,它是对学生知识的检测,同时也给了老师反思教学的好机会。

本次期中考试的语文成绩较平时的单元测试成绩有明显进步。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前半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二是复习时间较长;三是师生态度端正,高度重视此次考试。进步的同时同样凸显了很多不足。一是字词在平时的逐层筛查中个别学生没有牢固掌握;二是句型转换题成了一个难点。其中缩句题不能缩到最简或弄错了句子结构;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相转换题,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熟练运用“难道······吗?”和“怎能······呢?”的句式,不会在合适的地方加减否定词;“的、得、地”的用法还是有部分学生混淆不清。三是阅读理解题中的开放性题目部分学生不能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回答;四是作文写作中部分学生错别字较多,题目没有补充完整,不能用生动详细的语言描述事件过程。针对以上问题,在以后的讲课与练习中不能忽视语文的工具性这一教学目标。一是字词筛查应做到更精细更频繁;二是要反复强调做题方法,强化训练,让学生做到举一反

三、灵活运用;三是课堂上注重引导与纠正学生的发言,抽出时间进行写作练习,力求让学生做到准确规范地使用语言;四是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专项训练,积累精妙的语言,把握段落和篇章中心,力求把句子写生动、写鲜活。

本次期中考试的英语成绩非常不理想,暴露了很多问题。一是单词、重点句型掌握不牢固,不能灵活运用。二是听力练习较少,听的效果较差。三是字型、句型转换题没有熟练掌握基本规律及做题方法。后半学期,在英语教学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多的时间。单词是基础,是重中之重,会拼会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记背时间,并教会学生更多的记词方法。重视听力训练,着重听关键词。句型、词型除了重点记忆之外,要理解意思,灵活运用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作为一名科学老师难,作为一名出色的科学老师更难。要想教好科学课,科学老师应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科学课知识面广,涉及到的领域太多,教学活动不好组织。可以说,科学课要求教师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深感实践与困惑同在,责任与对策并重。

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1、缺乏资料:许多教学内容没有相关教学参考资料和说明,结论性的东西没有答案参考,也没有确定标准,教学中缺乏客观性,带有很强的个人倾向。

2、科学课堂教学内容密度大。在教学中,许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自己经过思考并设计的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教学容量太大,课上时间根本无法完成,虽然布置了课外活动,但由于缺乏有效监控往往使很多活动流于形式。而且有许多活动是学生自己无法完成的即使研究了也是模仿教材提供的参考实验事例。

3、教学活动战线过长,而且活动集中,学生很少长期坚持活动。

4、教学活动离学生生活太远。教师掌握的资料少,学生掌握资料更少,教师讲述多于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枯燥。学生看录像资料的接受能力远比教师的讲解更为直接。

5、许多内容需要学生收集教学资料,寻找相关的证据、但由于许多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同时由于时间和网络原因,学校机房并不能经常对学生开放,使学生搜集资料相当困难,由于学生没有资料,学生活动很难展开。教师的讲解多于学生活动。

6、科学课许多内容紧跟科技前沿,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借助多媒体演示。而学校多媒体教室只有一间,很多时候需要用时却被其他课程使用着,教学缺少必要的资料,许多内容学生理解困难。

7、学生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远没有对语文数学课那样重视,越到高年级这一现象越严重。

8、许多学生动手能力差,课上时间浪费严重,短时间很难扭转这一局面。

9、仪器配备与科学教学不相适应,很多探究实验无法展开等。综合以上种种原因,除上观察课、实验课、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近的内容等学生课堂参与程度高、教学效果较好外,其它教学并没有真正的实际的效果,很多活动只停留在形式上。长期如此的结果是,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越来越低,唯一的一点兴趣停留在新鲜、好奇上,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10、另外,学生迷信色彩浓重。学生的很多想法脱离现实,这在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中有较突出的表现,也很难改变,凭课上一时也无法说服。

二、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1、教师的观念更新赶不上改革的步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多地用探究式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努力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全新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由于受长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总觉得学生不能探究出结论,还是自己把问题讲明白心里踏实。原因是观念上不能果断地更新,很少考虑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也不能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总是把学生限制于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解几个题目。

2、实验条件跟不上,探究活动难保障

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尤其有限,实验器材极其短缺,绝大多数探究活动没有现成的器材,能做几个演示实验就相当不错了,不少实验连演示都不能满足。如果不想方设法,寻找教具或采用替代实验,探究活动只能停留在纸上。

3、班级人数多,探究活动开展难

科学探究的这种教学方法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它是基于小班制的教学方式。而我校大部分是特大班额上课,一个班60多人,最少的也有50人左右。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探究时,教室内热闹非凡,人声鼎沸;进行探究活动时,学生兴趣浓厚,但素质不齐,同一个探究活动完成的时间差别大,教师又不忍心打断他们的探究活动,往往一个探究活动要全部做完,下课铃早已响过。由于班级人多,探究小组多,教师指导和参与难以得到充分。

4、学生素质不统一,探究活动难全面

学生接受的都是接受式教育,他们没有探究学习的习惯,更谈不上探究学习的高素质。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中,他们中的多数人是出于好奇而不是为了探究和学习,抱着看热闹想法的学生也不是少数;真正要动手探究时,很多学生便不知从何下手,尽管教师多方启发,甚至帮他们做完大部分探究活动,还只有少数人能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无论是探究的人数还是探究的过程都很难做到全面,探究活动常流于形式,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5、评价标准不理想,教师心理压力大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体系是全面的质量观。所谓教学质量是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对质与量两个方面作出的价值判断。在注重量化评价的同时,更强调质性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诸方面的表现,这些都不是几张试卷所能完全评价的,但这些却恰恰是新课标要求达到的最终目标。教师在这方面花大力气,总担心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目前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仍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教师评职称,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一个大硬件。两个标准不完全统一,教师心理压力大,怎敢放手实施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对科学教学中的一些感悟与反思。

感悟一:准备好丰富的材料,是提高活动效率的根本保障。

科学课必须有充分的教学资源,没有探究材料,学生的自主探究将会大打折扣。科学的教学也成了无本之水。如我在上五年级科学课之前,我就担心第三单元《电》的教学对老师、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单元教学需要大量的探究材料(如:小灯座、开关、电池盒等等)。还好,我校新配置了许多实验仪器,里面就有电流实验的相关材料,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实验,自主探究了。在第1课“点亮我们的小电珠”活动中,学生人手一套材料,他们通过看一看(观察各种器材的特点)、连一连(利用手中的器材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画一画(将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如实地画出来)、猜一猜(猜测电的流动路线)、想一想(有的连接方法为什么不能使小灯泡发亮,从而认识短路与断路)这一系列的活动,初步建立了电流、短路与断路这些科学概念。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又出现了新的材料:电池盒与小灯座。在课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配备器材中灯座与灯泡的连接,电池盒与导线的连接有一定问题,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大大降低了实验探究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学校原来实验盒中的材料(导线、电池夹等)与新配备的仪器相结合,能保障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每次上课之前,我都要检测一下实验材料,亲自动手做做实验,因为有时候看似简单的实验,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只有教师做一做才能发现问题。同时,我建议大家在上课前多准备1-2套分组材料,这样万一有小组因材料出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更换,确保教学效率。科学教师不仅担负着备课、上课的教学工作,同时课前合理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制作教具,准备材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些课前准备工作,教师一定要抽出时间,精心准备,因为它是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根本保证。

感悟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

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它不同于以往的自然课只注重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还需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对每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个定位与解读,再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活动中去,力求通过一节课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都能有所得。如:我在上《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检测一块橡皮的活动,让他们学习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明白每一步实施的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再让他们运用所学到的规范的检测方法检测更多的材料,并作好记录,通过整理检测记录发现导体与绝缘体的特性及其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一节课教学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学生经历了从推测——科学检测——构建认知的探究过程,学会了科学检测的方法,建构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感悟三:合理运用书后的科学活动记录,达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本学期,改变了以往科学活动记录只是用来完成课后练习的做法,而是期望体现一本多用。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课堂上,科学活动记录是学生记录实验现象、设计制作方案的实验报告单;课后,它是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记录本。从科学活动记录上,我能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考、探究的足迹,真正了解到每个学生在课堂、课后的思维与研究轨迹。同时,我还将它作为与学生书面交流的桥梁,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与期望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交流。下一步,我还将鼓励学生利用这个平台与我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走进学生的心里,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反思一:关注细节,打造亮点。

回顾所上的一些课,为什么总感觉缺少一点精彩?反思原因,实际上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注重对教学的预设,想做到胸有成竹。但由于自身课堂临场洞悉力不强,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与技巧,有时候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节外生枝”的提问,即使让学生对这些生成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往往不能抓住有利的时机,合理开发成的课堂资源。诚然,备课前对教学活动的预设能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但我们的教学设计不能太完美无缺,还需要留一些空白让学生“润色”,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他们就是善于运用智慧去捕捉课堂中每个细节,将“意外”转化成动态生成的资源,于是造就了一个个精彩的课堂。的确,课堂教学无小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从小事中、从细节中多思考、多探究,才能从“小处做出大文章”。

反思二:如何以教材为蓝本,把科学课上新、上活?

反思自己的教学,虽然基本能够达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感觉按部就班,创造性不强。如何将教学活动从有效到高效,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地加以创新和升华,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发的内在需求,这是我今后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他们探究大自然的能力,给学生“鱼”,不如教会学生“渔”。因此我加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探究,通过让学生积极投入、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及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主动独立的学习态度与人格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探究实验课题,逐步培养学生对科学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使学生形成敢于质疑,善于实践,尊重事实,积极奋发的精神面貌,掌握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学会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品质。

科学的教学不仅要给学生“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的基础性学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载【中学科目反思(一)】语文,从政治与科学的夹缝中脱身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科目反思(一)】语文,从政治与科学的夹缝中脱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