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新时期基层党委秘书人员的创新使命(定稿)
论新时期基层秘书的创新使命
创新是文章的生命,是秘书人员的境界追求和不竭动力。作为在基层为领导参谋服务的秘书人员,起草的每一篇文稿都与地区发展紧密相关。当前,“十二五”刚刚起步,各地区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如何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经济社会的大调整、大变革迫切要求和呼唤创新。笔墨当随时代,为文常思创新。秘书人员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培养树立创新思维,紧跟时代步伐,切准发展脉搏,研究新课题,谋划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努力提高以文辅政水平,在推进地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新跨越中建功立业。
一、善于在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上求创新
基层既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又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最终落脚点。秘书直接面对基层的干部群众,又面对具体事务的执行落实。所以,基层秘书既要讲好“普通话”,又要讲好“地方话”。首先,坚决贯彻落实好上级政策精神。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精神实质,及时关注上级政策动态,了解最新决策部署,善于抓住中心,把握主题,突出重点,明确各项要求和目标措施,将上级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文件中来,做到贯彻上级精
神全面不变形,体现上级政策规定具体不走样。“十二五”时期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秘书要围绕主题和主线深入思考,主动研究,让中央的大政方针在基层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其次,做到上情与下情相结合。由于各地区发展差异、实际情况不同,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思路举措也应立足实际、符合实际。只有根据上级政策理论和决策部署精神,结合当前实际,立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点和优劣长短,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研究和辩证思考,找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促进地区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秘书要善于把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同地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上情”和“下情”的结合点上谋划新思路、制定新举措,让党的方针政策更加具体化、实践化、特色化。
二、善于在服务领导、决策参谋上求创新
秘书人员承担着为党委、政府立言,代领导言事的重要职责。因此,基层秘书的文章和公文要围绕中心工作谋篇布局,全面体现党委、政府领导思路。但是,这不应成为秘书创新的束缚,要善于“关起门当领导”,谋全局、议大事,在地区发展的大局中思考问题,在表达领导思想、体现领导个性、展示领导风格等方面不断创新。同时,要广泛调查研究,了解时事动态,把握发展形势,及时做好搜集、整理、细化工作,对领导提出的问题、观点、设想进行全面的研究、阐述和补充,使领
导的意图和观点表述得更系统、更科学、更完整。重点在前、中、后三个环节上下功夫。所谓前,就是在领导决策和部署之前,就开展调查研究、听取意见、收集情况等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所谓中,就是多参加领导的各种活动,并做好记录,及时归纳总结;所谓后,就是在领导决策部署之后,继续深入了解贯彻落实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
三、善于在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上求创新
基层秘书必须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所创新。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调研,善于观察形势,勤于思考问题,自觉地把调查研究同写作需要结合起来,着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用力,在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规律性研究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个“围绕”:一是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热点、焦点问题,紧紧抓住牵动全局的关键性和倾向性问题,全面、深入、多角度地开展调查研究。二是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其落实情况开展调查研究。要着眼于研究问题、破解难题,真正把调研与推进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结合起来,深入基层一线,及时追踪调研,提出推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努力使调研过程成为推动工作创新的过程。三是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时刻倾听基
层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秘书人员要善于发现,主动调研,快节奏、高效率地摸清情况,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合理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四、善于在文章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上求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秘书经常面对一些常规性的文字工作,很容易按部就班,习惯于旧框框、公式化,滋生形式主义。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秘书起草文章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克服长篇累牍、千篇一律、抄抄转转的不良文风,要在文章立意、思路、结构、语言等方面勇于创新,独辟蹊径,对文稿进行反复修改、精雕细琢、仔细推敲,探索研究观察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行文格式,努力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把思路理清,力求每一篇文稿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坚持推陈出新,面对浩瀚的材料,要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老问题中挖掘新内容,从多角度去分析和把握,挖掘新观点;要惜墨如金,注重语言的锤炼,力求用最简洁的篇幅和语言表达思想;要讲究文采,善于运用鲜活的语言,让文章既罗辑严谨、思路清晰,又生动活泼、文采盎然,更富有感染力、号召力和生机活力。
第二篇:论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的做法与创新
论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的做法与创新
内容提要:随着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当前统一战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在不断增多,使基层统战工作的范围更广,任务更重。但现实中对基层统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轻视、忽视统战工作的现象不时发生,成为影响基层统战工作的突出因素,为了做好统战工作,建立和谐稳定社会,基层统战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和发展基层统战工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统战、创新、和谐社会。
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准确地把握时代背景和工作任务,进一步拓宽思路,完善机制,创新方法,营造氛围,推进基层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
1、要抓摆位,落实责任。统战工作必须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强指导和考核,要着眼调动统战干部的主动性,抓紧解决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氛围,特别是高度重视基层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应加大选拔任用力度,加强与其他部门交流,帮助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后顾之优,使他们安心工作,成长成才,同时,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带头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带头观交深交党外朋友,在推动统战工作创新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
2、要抓理念,拓展思路。县级统战工作是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做好县级统战工作,必须按照料子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新理念,创造新招法,推动流战内部关系和流战各领域工作的协调发展。要树立工作理念,建立和完善谈心沟通,联络联通等制度,采用多科手段,拉近与绝战对象的距离、改善与统战对象的关系、理顺统战对象的情绪。要树立社会理念。跳出统战看统战,由部门统战意识转向大统战观念,注重资源共享,整合社会力量,把社会力量资源转变为统一战线的工作资本。要树立管理理念,要以现代行政管理理念抓好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工作的设计和谋划,通过科学管理,使日常工作由无序的忙碌到有序的饱满,尽可能使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更有计划,更加规范,更加成效。
3、要抓机制,创新方法,机制和制度即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以确保各项工作有抓手,有依据,不断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重点是建立是三项机制。一是联席会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定期联络制度,通报情况,布置工作。完善调查研究,走访慰问、统战工作信息沟通、意见返馈、激动表彰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事事有人抓,工作有人管,不断档,不落空。二是组织机制。要完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制订组织和统战部门关于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有关联合工作程序,为推进党外干部工作规范化提供组织保证。三是考核机制,结合统战工作任务,制订更加细致的考核量化国标,细化分解到部门和每个责任人明确标准、定制考核,切实营造出人人有压力,有动力的工作状态,真正把统战工作落到实处。
4、要抓宣传,营造氛围。以统战宣传开路,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绝战意识,营造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要创新宣传载体,除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处,还要利用网络等现代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全面介绍统战知识,及时反映统战状态,积极交流统战经验,展示统战风采,要培养宣传队伍,抓好撰稿、报送、播发等工作,推动宣传工作上质量。要开展宣传活动。可以通过集中偏发统战知识宣传资料,开展统战知识专题辅导、举办统战成果征文比赛,开展各个层面的统战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宣传,不断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5、抓队伍、树立形象。统战队伍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地方部门统战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坚持把统战队伍建设抓在手上,苦练内功,外树形象,切实打制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社会形象好的统战干部队伍,套通过培训教育,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引导统战干部真正认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感情上重视本职工作,从从而激发爱岗敬业,在岗尽责的动力。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发动广大统战干部到基层,到生产一线去,与社会各界广交明友,重点加强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党外知
第三篇:新时期创新基层工会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创新基层工会工作的思考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员工合理利益的维护者。工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建设一个和谐企业,工会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一、在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上要有所创新
完善职代会制度是工会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主体渠道。提升职代会职能就必须从制度上加以创新和规范。因此在企业重大生产经营决策的出台,尤其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在坚持职工代表审议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三项制度建设。首先是推行职工代表听证会制度,组织企业有关方面人员代表,对其必要性、合规性、可行性进行听证,以此作为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企业重大决策的前提和必要程序。充分征求职工代表的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共商企业大计,完善议案议题。其次要引入票决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让员工放下思想包袱,最大限度地了解员工群众的真实意愿。第三是要推行企业职工代表巡视制度,把职工代表巡视制度作为一项延伸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巡视来监察管理部门的工作效能,了解企业生产管理的情
况。巡视工作的内容要放在企业的难点和员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工作上,如企业发展重大项目的建设情况、职代会提案办理情况以及劳动制度、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劳动报酬等。
二、在进一步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上要有所创新
随着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工作尤其重要。协调好、维护好稳定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是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必须下功夫做好。工会要依照《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协调好劳动关系,进一步探索建立员工的家庭生活、工作状况等内容的资料库以及员工与企业关系和谐的分析机制,通过制度化的管理,超前预防和化解企业劳动关系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矛盾。要加强工会的调解组织建设,形成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组织。坚持预防为主,把劳动争议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工会干部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到员工群众中去,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调研、恳谈等形式,使员工有话能说、有话敢说,使管理者有真话可听、有良言可鉴。让员工真正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焕发工作热情,发挥聪明才智。在管理上要体现人性化,多一些工作沟通,多一些互相理解,少一些误会,少一些积怨,形成宽松、民主的企业氛围,创造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
三、在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权的水平上要有所创新
工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要求工会干部要牢固树立员工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必须把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在维权工作上要重视运用法律法规,在维权的着力点上要提高源头参与的水平。企业涉及员工利益的政策出台,工会应该是第一知情者,首先参与者,必须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方案实质的内容,以利于依法维权。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员工福利等应成为工会维权的重点领域。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管理上要让员工有参与权,安全生产上要让员工有身心健康权,教育培训上要让员工有提高素质权,物质文化上要让员工有享受权。同时,工会也要维护企业利益。工会要把企业的决策及时向员工群众进行宣传,使员工了解领导决策的意图,同时要广泛征集员工意见,反馈至企业决策层,使之决策更科学。依法维权要机制创新,把维权工作融入企业的改革发展之中,让员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使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在培养员工队伍的自主创新上要有所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前提,与时俱进是企业创新的精神动力,自主创新可以使企业充满活力,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加快员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专家型员工,是企业工会的两项重要工作。工会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发动员工立足本职、群策群力,出点子、想办法、提合理化建议等,并积极投身技术改进。
与此同时要通过广泛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形式,为员工充分搭建各种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要加大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全面落实“依靠”方针,动员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技术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四篇:论秘书人员的角色意识和知识结构
论秘书人员的角色意识和知识结构
对人类迈进新世纪——21世纪及加入WTO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秘书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分析了新世纪秘书除熟练掌握过去的知识外,还应掌握的新知识。还提出了秘书要认清形势,强化意识;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自我调节;善于把握和运用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结合秘书工作的实际。通过这些途径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求秘书能适应这个新世纪。
关键词:招聘 就业 知识结构 危机
一、引言
秘书已经成为21世纪的热门职业之一。在许多人看来,秘书工作似乎没什么难度,以为秘书工作者每天就是收发、整理文件,接待来访,跟在领导后面开会、做个记录,连脑子都不用动,所以秘书只要掌握基本的秘书知识就可以了。但当人类的脚步迈进新世纪的门槛,当WTO的快车驶入中国的大门时,秘书也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做一个称职、合格的好秘书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仅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只有对自身现有的知识结构作及时地调整,优化和补充,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和世界。因此,研究新世纪秘书的知识结构,是很有必要和有价值的,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二、就近年文秘专业的就业基本情况如下分析(1)市场总体需求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40个城市的人才市场登记的用人需求共为290.9万个,登记求职的共8 52.9万人。职位需求比为l:2.93。各类大中专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的主要供方。招聘专业和求职专业的主要情况是:
1、招聘专业数量排前10位的是: 市场营销41.05万; 计算机24.33万; 建筑 13.15万; 管理11.77万; 文秘11.7l万; 企业管理11.l8万; 机械10.98万 ; 电子工程10.76万; 财会10.48万; 经济7.02万。招聘专业数量排前10位的占招聘专业总数的52.39%,文秘专业排名第五,占总招聘数的4.03%。足见文秘专业人才所占份额较大。
2、求职专业排前10位的是: 计算机44.59万; 市场营销40.85万; 财会32.56万; 管理29.99万;文? ?9.59万; 经济27.19万; 机械27.08万;电子工程22.96万; 企业管理18.52万; 建筑18.12万。求职专业数量前10位的占求职总数的34.17%。文秘专业职位需求比为1:2.52,低于平均水平,这说明文秘专业较之其他专业还有一定潜力,就业形势总体看好。
同时就北京、深圳两地总体情况说明,文秘人才在东南沿海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就业空间较小,而在文化底蕴足、新兴产业多的热点城市以及中、西部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环境相对宽松,需求较旺。
3、高学历文秘型人才依然供不应求,本科以下学历构成了人才市场供需的主体。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个人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占 1.49%,本科学历占33.13%,大专以下(含大专)的占58.91%。在用人单位发布的用人需求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占3.67%,本科以下学历(含本科)占96.33%,显示出高学历人才在求职中仍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中,机械、市场营销、建筑、通信工程等专业供不应求,计算机、财会专业供需基本持平,文艺、体育、医药、管理等专业出现比较严重的供大于求现象。在本科以下学历中(含本科),市场营销、建筑专业、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求职形势较好,计算机、管理等专业不容乐观,文秘专业中低学历者(大专以下)则更值得担忧。应聘岗位硬性要求
1、要求“有相关工作经历、经验”者
2、要“应届毕业生中优生”
3、“限户口所在地”
此外,从招聘信息中可以窥见的几点规律
1、招聘初、中级文员和秘书的比例较大,共72条,约占69%,招聘高层秘书人员的比重较小,共27条,约占26%,其他专门秘书仅占3%。可见,文秘大专生应在初、中级文秘岗位上去谋求生存与发展。
2、随着招聘秘书的级别的升高,聘用条件渐趋苛刻,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就聘难度也逐渐变大,且数额渐少,但工资待遇越来越丰厚。
3、综合素质好者,工作适应能力便强,就业受聘的可能性便大增。总的看来,人才市场对文秘类求职者提出了较高要求,主要集中在人品、职业道德等非智力因素和思维、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以及外表因素方面,那种性情开朗、为人诚信、做事认真、有敬业奉献精神和较强亲和力者,能独当一面、熟悉办公室各项工作、综合能力强者,形象端庄、气质上乘、身高适宜者,在职场中必将大占先机。
三、秘书知识结构分析
1.知识结构的含义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类别,各类知识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知识框架以及各类知识的比重。这里所讲的“比重”,不仅指数量关系,也指质量关系。
2.秘书的知识结构对于一个秘书工作者而言,一个完整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应有三个方面: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
(1)广博、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秘书知识结构中的根基。基础知识越扎实、丰富,秘书的潜力发挥就越大。秘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政治哲学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方法论知识。这部分基础知识是帮助秘书人员解决政治方向和思想方法问题。学习这部分知识,就是要使秘书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化基础类。如语文、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这是从事秘书工作最起码的知识。培根也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而这些我们上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时就已学了这些基本方面的知识。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更新、扩展这些知识。法律政策类。包括宪法、法律、法规、政策。秘书工作政策性很强,秘书人员如果没有较高法律政策方面的知识修养,就会给领导工作帮倒忙、添乱子,严重的还会造成法律后果。因此,秘书人员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法律政策知识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的法律政策体系规模庞大,秘书人员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在掌握一般的法学和政策理论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的法律政策知识。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同秘书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二是同服务单位的业务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
(2)精深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指秘书在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内应掌握的知识。可分为秘书学科专业知识和秘书所在部门的业务知识。秘书学科专业知识。这部分知识是秘书知识结构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标志。这部分知识主要有秘书学、文书学、公文写作学、信访学、会议学、调研学、档案管理学以及现代通信知识、办公自动化知识等等。只有精通并能熟练运用秘书学科专业知识,才能成为合格的秘书人才。秘书所在部门的业务知识。秘书人员所服务的单位都有其特定的业务活动范围,了解这些知识能使秘书人员写材料不说外行话、提建议不当门外汉,使自己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当好领导者的参谋与助手。(3)多样的辅助知识辅助知识既不像基础知识那样具有“根基”作用,也不同于专业知识那样起“标志”作用。它对秘书人员的作用是丰富头脑、开阔视野、扩大思路、提高工作效率。主要包括:管理学知识。秘书是辅助管理人员,秘书工作是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知识,有助于秘书人员自觉运用管理工作的规律,协助领导实施管理。管理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学科,秘书人员除了掌握管理学原理之外,可以根据自己所服务单位的性质来选择学习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如行政机关的秘书可选学行政管理学,企业秘书可选企业管理学等。公共关系学知识。秘书工作在许多方面带有公共关系的性质,比如代表领导接待客人、参与谈判、对外发布消息等等都涉及到公共关系。掌握公共关系学知识,有助于秘书人员运用公共关系这一手段,为塑造组织的社会形象增添光彩。心理学知识。秘书的辅助管理活动总是通过秘书与领导者、秘书与公众之间的交往实现的。在交往过程中,秘书、领导、公众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征。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不仅有助于秘书人员科学地分析自己的心理过程及其特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有助于观察和了解领导者以及公众的心理过程和特征,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指导秘书与领导者和公众之间的交往,以提高交往的质量和效果。心理学知识十分丰富,秘书人员要重点学好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领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秘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经济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明确地规定当前全党工作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的大潮正推动着我国各行各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没有经济头脑的领导者显然是不称职的,而不懂经济知识的秘书也不可能当好领导者的参谋与助手。经济学知识犹如广阔的海洋,秘书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自己的能力选学会计、货币、证券、市场、外贸等方面的知识。人际关系学知识。秘书人员应学习人际关系学,以发挥对内协调、对外公关的作用。此外,秘书人员还应掌握一些诸如决策学、咨询学、预测学、文学、人才学、创造学、情报学、编辑学、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发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四、当代社会秘书在行业中发挥的作用
继承传统秘书工作的内容,秘书工作主要负责接听电话,向电话询问者提供信息,记录留言,转接电话;收发与回复日常邮件;撰写会议通知、会议记要、日常信件和工作报告;会谈、会务安排;安排商务旅行,做好预订工作; 将信件及其他记录归档;备份信件及其他文档; 接待访客;采购、分发和控制办公用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秘书业也对其工作人员有了新的要求。如今在企业中秘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司与员工之间的纽带。秘书还要能够正确理解上司的意图,替上司过滤重要的事物。秘书工作的范围十分广泛,既是业务人员,也是管理人员,可以说,秘书自身的素质及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部门或机构的形象及竞争力,所以秘书这个岗位是很重要的。秘书成为企业新形象的代言人。
五、秘书人员危机分析 自商业秘书诞生秘书尤其是女性秘书经常被称为“小秘”,除了日常的行政工作以外,吃饭应酬也是女性秘书的必备技能之一,更有公司在人员招聘时直接忽略专业能力,硬性要求女性身高1.68M,五观端正,气质出众等条件女性秘书面临着社会和人类道德的双重压力。
如今,高校秘书专业毕业生陆续就业,在专业能力方面前景有所改善,但女生总体情况并不乐观,人们从根本上并没有摆脱旧思想的影响,社会风气腐败也为当代秘书形象转型有很大影响,这也是秘书从业人员到有一定工作年龄时转行的原因之一,至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同时,秘书行业在中国并非是传统的职业,它是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后期新兴起来的行业,相较于中国传统的职业仍受传统思想的排斥,同时人们对于这个行业并没有先进性的认识和系统的学习过。所以并不能完全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如今,秘书新型秘书专业的高校毕业人仍面对许多的危机。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秘书,秘书职业可替代性强,薪酬较低,重视度不够,工作性质稳定没有太大的挑战性。很多从业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开始计划换行。这说明秘书行业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明朗的行业前景。
面对此类情况,秘书从业人员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加强自身可应用能力外,还要拥有自己独有的特别技能才能在行业中拥有不败之地。同时,社会也应该有意识的去加强认识秘书的特有素质。参考文献
汪力.《秘书是怎样炼成的》.时事出版社.2008.3(1):3--30
第五篇:论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
作者:李宽宽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9期
摘 要: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组织能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在新的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已成为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企业党建工作如何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勇于变革,不断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活力,以党建工作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创新,促进企业和谐快速发展,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和研究,去努力实现企业党建工作的观念创新、形式创新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企业党建工作观念创新形式创新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a)-0217-0
2创新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人类历史已经证明,大到国家,小到个人,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因循守旧就要落后挨打。对企业来说,创新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像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说的“只有创新,才能超越”,“不创新,就死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企业的创新内容,不仅包括生产工艺的创新、生产产品的创新、市场营销的创新、企业管理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等,还包括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
在我国的多数企业特别是国营企业中,党组织肩负着领导企业员工推进企业所有生产经营工作,承担着加快企业发展的重大责任,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党组织能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的党建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潜力所在,更是企业生命力之所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企业所有的创新内容中,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的创新,堪称企业所有创新的“灵魂”。
在新的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已成为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企业党建工作如何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勇于变革、敢于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活力;如何以党建工作的创新实现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配置,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通过党建工作的创新更好地促进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问题, 促进企业和谐快速发展;如何以党建工作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创新,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等等,所有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和研究。
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创新是推进我们党的建设,使党不断解决自身的各种问题、经受住各种考验的重要保证。结合平时的学习、工作和实践,笔者认为,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对企业党建工作观念进行创新。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一切创新首先都是源于观念的创新,先进、正确的观念将促使企业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企业党建工作观念创新是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也是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引擎和推动力量。因此,企业要实现党建工作创新,首先必须对党建工作观念进行创新。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余年了,在新的形势下党建工作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不少企业的党建工作仍没有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观念的影响,党建工作未彻底解放思想,因循守旧,观念落后,思维僵化,还缺乏创新的锐气,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新形势下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率上升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在企业一些职工中产生信仰危机和价值观混乱,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滋生;加之我国民主化进程在不断推进,法制建设在不断完善,公民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企业党建工作处于广大职工的广泛监督之中,因此新时期党建工作不仅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新的形势,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超越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进一步寻求与新时期党建工作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路。比如,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广大党员和职工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包容的平等关系;党建工作中多一些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注重精神领域和思想上的沟通;努力为广大党员和职工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等等。党建工作者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说的那样:“既要善于坚持和运用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又要在新的实践中大胆地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总结新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总之,党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以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愉悦的心情,真诚、坦荡的襟怀做好党建工作,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其次,要对企业党建工作形式进行创新。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竞争的需求,不断对管理形式进行创新,不能受已有固定模式的束缚。同样,企业党建工作要得到发展,也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立足实际,不断对党建工作形式进行创新。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传统的党建工作形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了。党务工作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索新形式和新方法,大力开拓创新党建工作活动载体,认真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有效的、先进的、创新性的党建工作形式之中并充分展现出来,在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同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比如,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党员的团队精神,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开展“知企业、爱企业、兴企业”等教育活动,培育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开展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密切党群关系等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当前高科技信息手段不断普及和推广,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搭建了方便、快捷的平台,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为企业党建工作形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企业党务工作者应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创立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企业党员之家”QQ群、企业党支部网站等,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实现党建工作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只有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党建工作才会充满活力与生机。第三,要对企业党建工作制度进行创新。结合制度创新的定义,笔者认为,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创新指的是,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在现有的党建工作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或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党建工作制度,或规范体系来推动企业党建和企业事业的持续发展,这样的改进创新就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企业的党建工作制度建设滞后于党建工作的实践,延用的制度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或是囿于旧的条条款款束缚住手脚,或是脱离企业发展实际适用性不强,或是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等等,既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作为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改革已经不适应形势的旧制度,推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创新,建立起新时期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就成了当前企业党建工作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建立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学习教育等制度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党建工作的考核,把企业党建工作列入企业考核范围,在制定企业标准化考核方案中,加大党建工作内容的权重;建立人才培养、干部考核制度;完善信息采集制度,认真落实企业党建工作登记告知和年检年报制度,等等,逐步实现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创新。同时要建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制,提高党建工作制度的贯彻力和执行力,促使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要加强民主意识,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建立党内民主参与制度,充分保障党员享有的各项党内民主权利,经常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党员的监督。二是要认真抓好民主管理、厂务公开,让职工群众在重要工作中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建议权。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期,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努力实现企业党建工作的观念创新、形式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赋予企业党建工作以新的内涵。通过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进一步坚定企业领导班子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主动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意识,进一步加速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为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姜敏.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企业基层党建工作[J].改革与开放,2009.[2] 贾钢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3] 白小光.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5.[4] 顾建键.党建新领域的开拓与执政能力的提升—— 略论中国共产党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J].理论探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