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构想

时间:2019-05-14 17:2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陕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构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陕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构想》。

第一篇:宁陕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构想

宁陕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构想

作者:刘家华

近年,来宁陕旅游的客人逐年猛增,旅游产业已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宁陕旅游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省内外著名的景点相比还相差很远,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还不够强。因此,宁陕旅游必须走“立足文化创品牌”的路子,找准文化定位,树立文化品牌。通过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市场吸引力。

最好的旅游文化形态肯定是和本土旅游资源结合得最为紧密,例如:湖北武当山道教文化、云南纳西东巴文化、陕西凤县羌族文化等,都是依附于本土独特的旅游资源而将其打造成驰名全国的特色文化看点。宁陕旅游该打什么样的文化牌,以什么绝招方可获取持续发展的动力呢?宁陕地处秦岭南麓,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可谓自然景观美妙多姿,秀冠三秦;风土民情底蕴深厚,别具特色,四大国宝荟萃地;山水倾城灵秀处。因此,宁陕旅游文化要坚持以秦岭为依托,从经营秦岭森林、山水出发,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强化游客参与,打造“秦岭森林休闲文化”品牌,树立“山水倾城、休闲宁陕”的旅游形象。当前乃至今后,宁陕旅游必须以生态为本,着力提升秦岭森林休闲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宁陕旅游的灵魂。

打造“秦岭森林休闲文化”品牌,就宁陕而言,就是挖掘生态内涵,展示生态特色,突出生态休闲。围绕秦岭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做好文章,形成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富含品位的旅游产品体系,依靠生活体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等文化看点吸引游客。

做强“秦岭文化”品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越丰富,它的知名度就越高,也就越吸引人。针对宁陕旅游文化含量不高的问题,当前应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文化含量。充分发挥大秦岭文化艺术创作中心的作用,吸引艺术家到宁陕采风、写生、创作,把优秀作品选出来做成主题画册,打上宁陕标签,举行作品展览,通过名人效应、名作效应提升人气。继续开展“名人写秦岭(宁陕)”、“秦岭笔会”等活动,邀请著名作家、学者走进秦岭(宁陕)采风、创作,组织文坛名家、艺界高手来宁陕景点游览创作,把他们的作品配上作者简介和照片结集出书;择其名篇名句请书法金石家在相应景点刻字或制匾、联,以流传后世。在一些景点可请艺术家出售或现场创作作品,如:书画、刻字、捏塑、剪影、题名等,给游客留下高品位的珍藏纪念品。多方位对景点进行文化包装,提高品位与档次。沈从文一篇《芙蓉镇》让凤凰古城红透大江南北,我们同样可以走这条路子。《风吹过秦岭》一书是抒写秦岭的结晶,作者刘云用纯美灵动的文笔,清新的感受,描绘了秦岭的山、水、雨、雾、石头、森林、村妇村汉等等,还原了一个艺术的秦岭,勾勒了一副副切实丰饶的秦岭百态。该书在写秦岭的散文中独树一帜,其散文语言自成一家,得到了专家、读者好评,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因此,可适时邀请文化名流,对这部文集进行研讨,将其作为“秦岭森林休闲文化”的文学代表作推向全国。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原本“养在深闺无人识”,但由于电影的拍摄并在全国上映,它一下子就成为旅游热土。宁陕也可以将优秀作品,搬上屏幕,通过拍摄一部好的电视剧、影视作品,增加文化含量,扩大关注度。借文学艺术创作、研讨、展示之东风,把“秦岭文化”打造成为宁陕旅游的标志性名片--秦岭文化看宁陕,秦岭最美在宁陕。

做优“赛事文化”品牌。实践证明,每年策划若干个体现当地文化、符合当地实际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这既是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吸引游客眼球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宁陕自2007年以来,连续开展了秦岭森林旅游五大文体赛事活动,这就是以筒车湾汶水河休闲漂流、旬河秦岭峡谷自驾漂流为依托,举办漂流大赛;以朝阳沟、南京沟山地旅游为依托,举办山地汽车拉力大赛;以西万公路为依托,举办山地自行车拉力大赛;以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举办秋冬山地狩猎大赛;以秦岭优美自然风光为依托,举办秦岭山水摄影大赛或者山地音乐文化节。这些比赛项目深受游客青睐,被形象誉为宁陕生态旅游“五大花旦”。五大文体赛事从秦岭森林、山水休闲出发,用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式项目,使之成为宁陕旅游业发展的招牌看点。但总的来说,这些赛事活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品牌化不够、影响力不大、辐射面不宽等问题。以“山水甲天下”著称的桂林一直是国内旅游的热线,但桂林人有超前的胆识和气魄,请来著名导演张艺谋,在漓江边建成永久性实景舞台,由当地渔民演出著名彩调剧《刘三姐》,形成了高品位、高品质的旅游精品文化。桂林市的这种思路值得学习和借鉴,宁陕可以进一步整合赛事活动资源,按照项目

品牌化、运作市场化、参与大众化的要求,在求实效、出水平上下功夫,策划一两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显著影响、有文化内涵的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打出品牌、形成特色、带动人气。此外,结合宁陕四季分明,各有千秋,垂直分布,动静结合等优势,举行森林艺术摄影、农事采摘、文艺演出等活动,形成种类繁多、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态势,使整个宁陕旅游活动不断,新意迭出,人旺业兴,用特色文体赛事活动撑起宁陕秦岭森林休闲旅游文化大品牌。

做特“民俗文化”品牌。宁陕地处秦头楚尾,多籍杂居,秦楚文化交汇相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民间艺术争芳斗艳,有舞龙灯、彩莲船、舞狮子、皮影戏、剪纸、泥塑、根雕、刺绣、石刻石雕、竹编草编、民间故事、山歌小调、陕南花鼓戏等。乡风民俗源渊流长,民间习俗有服饰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习俗、年节习俗;民间风俗有乡村婚俗、交往礼俗、生子礼俗、农事礼俗等。其中,以舞龙灯、彩莲船、舞狮子、皮影戏、山歌小调、陕南花鼓戏等最为有名,《中国民间歌谣选》中就收录了宁陕5首民歌,这些民间艺术群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宁陕可将老城村作为民俗旅游基地,整合开发民俗展演,统一规划民居建筑,打造主题文化活动。最终目标是把老城村建成集自然生态美景、浓郁民俗文化、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秦岭森林休闲文化中心--老城民俗风情园。可组织人员到四川锦里、老北京民俗一条街、山西平遥民俗一条街等著名民俗文化景区进行学习、考察,借鉴其成功经验。试想城隍庙古戏台定期上演经典皮影戏剧目;打连钱、踩高跷等活动又走上了街头,民间艺人展演的剪纸、根雕、刺绣、竹编草编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热闹非凡场地上,游人们正在亲身体验舞龙灯、彩莲船、舞狮子的热闹场景,白天还可以亲身参与城隍出巡的盛大场面;趣味十足的民间习俗展示,游人可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山歌剧场内民间音乐及表演更是常年不断,花样百出。游客从观看表演、学唱山歌、做农家小吃等系列体验活动中领略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民俗中吸取养料,在民间艺人身上传承知识。挖掘传统年节文化底蕴,年节期间是安排旅游休闲、集中消费的重要时段,可以按照传统节日举行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主题活动。例如:元宵灯会、小吃节、端午吃粽子大赛、七夕情人节主题活动、中秋亲友团聚赏月会等等。可以以四季为轴,整合年节民俗文化,分为“春之声、夏之韵、秋之色、冬之舞”四个主题,策划系列活动,游客可以选择参与喜欢的主题活动。利用好这些传统年节,把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底蕴挖掘出来、利用起来,丰富宁陕的旅游文化。

打造秦岭森林休闲文化品牌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周期性长,在实施中应把握这样几个原则。要抢抓先机,目前,和“秦岭”有关的文化品牌正日益升温,与之有联系的都会看中或抢注这个品牌。宁陕已经开始打造和使用“秦岭”这张文化牌,因此,必须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抢抓机遇,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要突出特色,发展旅游文化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切忌盲目跟风,生搬硬套。旅游项目的开发要注重发掘深层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含量,通过点石成金,发展成特色从而提升旅游档次和品位。要合理发掘,防止为了眼前利益一哄而上,对文化资源进行破坏性发掘。要加强统筹安排、合理规划,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文化资源遭到破坏乃至消亡。要善于创新,文化资源的形式是多样的,内涵丰富、广泛,不仅可以发掘已有的文化资源,而且还可以创造一些新的文化资源,形成新的旅游关注点。要群众参与,任何一种文化的表现,都离不开群众基础,旅游文化说到底是融合在群众日常生活之中的文化元素。要防止把旅游文化做成了叫好不叫座的鸡肋,避免形成政府卖力叫,群众看热闹的尴尬局面。

举步入林、深山放歌,认识森林、亲近动物。嗅树木清香、闻啾啾鸟鸣,赏山歌野调、品乡乐里曲。听动人故事、古老传说,感纯朴民风、浓浓乡情。于农家闲庭信步,在乡野踟躇徜徉。晨风微露中尽享自然灵气,夕阳西照下漫看袅绕炊烟。宁陕旅游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意境,让久居闹市的城里人,能够在宁陕放慢节奏、放松心情、放飞心灵。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宁陕旅游才会有生生不息的持久发展力。

第二篇:武汉文化旅游发展——旅游品牌建设及形象建设

武汉文化旅游品牌及形象建设

品牌,是一个城市象征,一个地区竞争力。众所周知,旅游经济是一种体验经济。因此,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打造分层次、多样化的旅游品牌,供不同消费者体验,无疑直接成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成为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武汉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与汉江交汇处,具有天下之中,南北之中,长江之中的区域地理优势。辛亥革命在这里打响第一枪,具有悠远的历史和渊源的文化。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是中部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交通的便捷性,是促进武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武汉旅游业仍处于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模式。据分析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武汉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总收入分别占湖北省同期收入的55.21%和29.05%,但是从更大的区位范围来看,这个集中度还相当低;其次从旅游总收入占武汉市GDP的比例来看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例来看,达到10%和20%,但单就武汉文化旅游这一方面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业宣传促销投入不足,城市旅游形象推广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市围绕滨江滨湖的城市特色,不断推广和强化“白云黄鹤、知音江城”的城市形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现有的宣传促销投入低于国际上按接待人数标准计算的水平,同时也低于同类城市宣传促销的投入,城市形象的深入推广受到了影响。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促销经费的支持力度,在努力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同时,招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到汉旅游,提高产业实力和经济效益。

二、旅游品牌建设的措施

(一)唱响形象口号

武汉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迫切需要有一个总体上能体现城市特点的宣传口号,这是一个“破茧而出,羽化成蝶”的过程。在现有城市旅游宣传口号基础上,进一步邀请学术界、文艺界、新闻界及有关部门人士研讨,面向社会全面征集,给镇江旅游城市形象做一个总的定位,有别于周边城市,凸显江城武汉的特色和魅力。然后再根据“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不同的特性,确定系列旅游宣传语,让游客对武汉有一个立体的感受。

(二)打造特色产品。

武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要发展,首先,应重点推进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例如可以将武汉的首义文化、科教文化、宗教文化和东湖文化整合在一起来打造武汉文化旅游特色产品。

1.首义文化。

作为首义之城的武汉,开发和维护武昌首义革命历史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有利于湖北进一步发掘、整合辛亥首义历史资源,打好“首义牌”,提升武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品位,对弘扬辛亥志士的爱国精神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有着重要意义。但现阶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历史资源较为分散,各自为政,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同时还有大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资源尚未开发,而开发了的在维护上,在实现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上存在缺陷。

要打造出属于武汉自己特色的首义文化品牌。就要从总体布局、文化发掘、景观塑造、资源利用、交通组织及规划可实施性方面作出策划与组合开发.1.首义文化旅游区的总体布局要有整体、全局的思想。可以以南北向为纪念轴和东西向的为文化景观轴,并精心设计和着力打造首义园品牌小吃、首义区商业网点、首义广场和首义公园娱乐等景点设施。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配套设施,并彰显自己独到的特色。

2.要善于发掘辛亥革命首义文化的内涵及意义。譬如可以打造具有浓烈文化气息的“首义之旅”,整合辛亥首义人文景观和滨江滨湖自然景观,以辛亥首义重点遗址为主线,以红楼、首义广场景区为轴线,连接起义门、楚望台、工程营、三烈士亭、中山舰形成一条特色旅游线路,并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主打产品。在旅游中宣扬武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这种旅游产品尤可重点向学生、学者、老一代的革命家推出,利用首义资源开展“寻首义踪迹,扬首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缩短了90年历史的距离感,掘出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3.要把现有的首义旅游景观进行整合塑造。把蛇山、红楼、首义广场、紫阳湖公园、起义门连成一条景观线,通过整合蛇山、红楼、首义广场及周边地区文化、自然资源,建设首义文化园和黄鹤楼主题公园,突出“辛亥文化”这一主题,把首义文化打造成为武汉的“新名片”。并要对这些具有首义文化的旅游景观统一开发和管理,所有景观都应与周围的其其它景观资源相协调,形成一个首义文化景观群。

4.大力改造首义文化景观周边环境和交通状况。一个好的环境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所以首先要做到的是对周边环境的整顿,特别要大力做好蛇山的绿化工程及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还要进一步布局出合理的交通线路,改善交通拥堵的状况。

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是弘扬首义文化的一大契机。我们更要打造好首义文化的品牌,争取在武汉旅游业发展上产生飞跃。

2.科教文化。武汉有着众多发科教文化的优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打造这一类特色旅游产品

(1)提升文化软实力。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决破除片面的发展实力观念,牢固树立软硬并重的综合实力理念,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扶持龙头,打造园区。形成结构较为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长报、广电、出版三大集团不断谋求新的发展,江通动画等民营文化企业日益壮大,园区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动漫、数字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建立完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决策执行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文艺院团改革、三大文化集团改革、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积极推动文化企业上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2)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我市按照文化发展,将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3)培育塑造人文精神

武昌科教文化城,着力表现武昌的历史和现代文化。

第一,利用高等教育,打造更高的品味,达到雅俗共赏。

第二,第二,来自各地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让他们来加强武汉的文化包容性,同时也帮助武汉在差异对比中发掘出自己文化的独特之处。

第三,用大学生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给城市注入活力,让他们在武汉创建文明城市中去起带头作用。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武汉也应该给自己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做一个较为精准的定位。充分发挥其大学特色,努力打造成为“教育之都”,打造其教育特色。武汉的大学很发达,高考水平很高,中学教育也非常好,现在我们要着力研究其教育本身,提升武汉的文化品味,进行涵盖面很广的各种教育。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城市能称的上‘教育之都’,武汉甚至在可以在成为教育之都之后举行“教育旅游”,这也是文化实力转为经济实力的一个很强的体现。

3.宗教文化。

在黄金周期间,武汉体现出旅游大市的优势,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武汉市政协委员施平表示,武汉五大宗教建筑俱全,旅游资源丰富,应整合资源,推介宗教文化旅游线。

施平介绍,武汉是一座具有3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厚重、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武汉的风景名胜、首义文化、红色文化和科教文化旅游线已经初具规模,但构成武汉历史文化重要一环的宗教文化,却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事实上,武汉的五大宗教建筑俱全,且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武昌有宝通寺、莲溪寺、龙华寺、长春观、卓刀泉寺、清真寺、花园山天主堂、民主路基督堂,汉阳有归元寺,汉口有古德寺、上海路天主堂、黄石路荣光堂、汉正街救世堂等。施平认为,这些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如能加以充分开发、利用,将会进一步增强武汉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施平建议,由武汉市政府及旅游、宗教、政协民宗委等部门组成专班,具体负责策划、整合、包装、宣传、推介武汉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由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在宗教场所周边开办特色宗教餐馆、纪念品市场等配套服务产业,更好地为来华留学生和国内外游客服务。

4.东湖文化。

总的来说,东湖现在的旅游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可以说做到了旅游业从无到有,呈现后来居上之势;旅游投资成为热点,旅游资源开发方兴未艾;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城区旅游形象迅速提升;旅游产品正在形成,旅游特色逐步显现。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旅游业发展起步晚,旅游经济地位不明显;景区、景点的开发受到宏观政策的制约,旅游项目开发进展缓慢;旅游资源整合不力,旅游宣传促销还未起步。所以想要彻底打响东湖文化这个旅游品牌还得作出如下措施:

(1)精心包装现有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紧紧抓住东湖山水、植物、科教、历史、名人、楚风楚韵等文化的精髓,挖掘整理东湖文化旅游的文章;应对目前已形成的东湖十大精品景点进行包装,在每个景区景点入口处,建立门楼,请著名书法家书写景区名称:改善解说系统,增加游客对景点文化内涵的了解。东湖应该设立更多的文字解说牌,适当增加解说内容,用中英文完善景点介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游,做好东湖的文化旅游景点的解说,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到东湖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2)大手笔、大制作,推出东湖各种文化旅游项目。东湖景区应努力打造“中国(武汉)东湖论坛”、“中国(武汉)国际梅花节”、“中国(武汉)樱花节”、“东湖牡丹花会”、“东湖屈子文化节”、“东湖七夕鹊桥会”等节庆活动,力争成为旅游品牌。可借鉴桂林、杭州、云南等地的成功经验,结合东湖实际,围绕旅游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艺术方式,打造丰富多彩的节目。

(3)办好节庆会展,创建品牌产品。在办好焰火节、桃花节、蔬菜节、赛马节节庆活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节庆活动,多出精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争取带动其他多方效益。在新推牡丹节、庙会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食品系列节庆的新路子,如啤酒节、美食节、牛奶节、瓜果节等。打造品牌、服务企业、拉动经济,充分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4)彰显文化,开展特色主题活动。

风景区不仅是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共享社会主义文化成果的重要平台。为此,东湖按照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体验的需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

(5)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链,完善东湖文化旅游产品。

(6)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

打造制度文化,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景区的旅游形象,是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三)进一步推动特色文化开发,为海内外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产品。吸引力来源于个性魅力,也是旅游产品生命力的基础。目前,我市特色文化建设力度还需加强。

(1)建议策划创作一台以滨江滨湖为自然文化背景的具有楚风汉韵的大型歌舞剧节目,让海内外的来汉旅游者能够感受到武汉所特有文化气息。

(2)大力建设特色街区,着力打造江汉路旅游时尚购物一条街、汉口江滩娱乐一条街、首义园休闲文化特色园区、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建筑一条街等具有我市文化内涵的特色休闲街区。不断繁荣城市文化,活跃旅游市场,增强我市的亲和力和个性魅力。再者省社科院、湖北经济学院调研组就曾提出“武汉市政府应及早命名四大‘汉派文化特色街’,使其成为汉派文化形象的标牌。”调研组认为,汉正街货通八方名满天下,是汉派商贸文化的标牌;江汉路步行街作为社区文化长廊,集购物游乐于一体、民俗活动和街头演艺于一身,是汉派民俗文化和休闲文化的标牌;吉庆街是餐饮文化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展示市民夜生活的江城文化特区,是武汉市民新兴生活方式的标牌;户部巷集中展示武汉特色小吃,体现出江城市井情趣和武汉方言韵味。以上四街如果能够加强对其环境的管理,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必能打造出属于武汉特有的民俗文化品牌。

目前,以黄鹤楼为重点,正在不断完善“大滨江旅游区”;以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心,包括省博物馆、武汉植物园等周边景区,构建了“大东湖旅游区”;继续推进以汉口为主体的商业区建设,打造包括会议、展览、商务、购物在内的商务会展旅游中心。武汉周边地区的文化旅游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重点建设项目有黄鹤楼公园改扩建、古琴台改扩建、省博物馆综合馆布展、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游客中心及科普旅游区、木兰湖湖北明清古民居风俗园、蔡甸知音故里、新洲孔子问津书院建设等。相信在武汉市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武汉会把自己特有的品牌和形象打造出去。

第三篇:武隆县旅游品牌建设初探

武隆县旅游品牌建设初探

近几年来,随着武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县第三产业的龙头,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建设旅游品牌也成为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旅游业主关注的重点。

一、旅游品牌建设的背景与特点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旅游品牌的建设至少有四大背景与特点。第一,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基本关系分析,旅游产品像其他产业的产品一样,将从短缺走向过剩,从卖方时代走向买方时代,最终进入消费者选择时代。这种情况在旅游淡季表现的特别明显。这样,建设顾客首选的品牌就变得十分重要。第二,由上述供给大于需求关系产生了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的广告轰炸与顾客注意力稀缺的矛盾,这导致每一个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都需要采用建设著名品牌方式来有效地争夺顾客的注意力。第三,旅游是人们追求精神健康与娱乐生活的高品质生活的一部分,旅游者不但需要旅游产品提供的功能性利益,如交通、住宿,而且更需要旅游产品提供的情感性利益,即要享受“令人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因此,品牌建设对旅游产品就更加重要了。第四,旅游是一种异地活动,旅游者与位于远方的旅游产品的距离间隔提高了旅游者与旅游产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产生了

欺骗可能性,这更加需要由著名品牌的信誉来传递与保证旅游产品的质量。

二、武隆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全县2011年共接待游客1328.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5%,实现旅游总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31.4%,但与“旅游富民”战略、“加速绿色崛起”主线和建设“中国武隆公园、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一)旅游品牌建设缺少内涵。一是层次低,全县旅游业总体上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以量的扩张为主,粗放型特征明显。过去五年,虽然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旅游业进入快速增长通道,但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不高,与周边的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等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旅游产品单一,当前,全县的旅游产品仍然以山水自然观光型为主,文化游、养生游、运动休闲游等旅游产品尚未形成规模。三是商标品牌知名度低,存在部分旅游商标被抢注现象,如“芙蓉江”牌被注册为副食品商标,“印象武隆”、“天生三硚”等知名度高的称号尚未注册为商标,对武隆旅游品牌建设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旅游品牌建设缺乏创新。一是在旅游产业开发中,没有将有价值的现有品牌充分融入进去,如地理标志“高山萝卜、高山白菜、沧沟西瓜、羊角猪腰枣”,重庆市著名商标“羊角”牌豆腐干等产品没有被列入旅游开发规划重点项目,甚至将高山萝

卜、高山白菜这样的优质品牌闲臵。二是在旅游品牌营销上耗资较大但缺少新意,基本套路是发布广告、开推介会、旅行社踩线……缺乏新颖的策划创意和品牌打造宣传,直观介绍资源状况的多,从营销角度推介产品的少,有机整合、搞系列宣传、打组合拳的少。不仅使得武隆旅游在淡季时出现“冬眠”状态,而且不利于武隆旅游品牌对大众意识的持续“轰炸”。

(三)旅游品牌建设缺失特色。天生三硚、仙女山、芙蓉洞等景区的自然风光虽在国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旅游文化品牌上还缺乏核心内容,旅游内容和线路组合单调,大多属风景观光游为主。虽然新增加了“印象武隆”这样的文化项目,但附属文化项目欠缺、整体文化氛围十分欠缺,长久以往必将失去吸引力,另外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及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中国豆腐干之乡等国字金牌未能有效发挥旅游价值,更别提农、特产品商业价值的开发。

(四)旅游品牌建设配套缺位。一是缺乏知名品牌的引领带动。目前,县内虽然有一些五星级酒店,但真正属于国内、国际知名的酒店、娱乐场所还没有入驻,部分旅游娱乐设施单一陈旧,项目不够丰富,缺乏知名、规范的旅游购物街区和旅游商品。二是相关配套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对旅游产品商标品牌注册的鼓励优惠政策力度不够,对已有商标品牌的管理利用率不高,其中部分企业对县政府迟迟不兑现重庆市著名商标、武隆县知名商标的奖励经费感到不满。三是硬件设施较差,尤其是旅游交通制约明显,各景区的入区公路等级较低,停车困难,不仅不利于游客观光便利,也不利于旅游产品的生产营销。

三、旅游品牌建设的有效方法及路径

旅游品牌建设不仅仅是旅游产品和服务外在形象(名称、标志、口号、符号)的打造,更重要的是优化旅游服务,给旅游者带来物超所值的感受与体验。打造服务品牌,是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和众多旅游者的认可,贯穿于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

(一)明确武隆旅游品牌体系主题定位。将品牌体系主题定位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旅游目的地”。围绕这一定位,一要抓项目规划,保障旅游科学开发。根据武隆县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和“旅游富民”发展战略规划,重新布局全县旅游产业,设计旅游品牌培育时间表、步骤图。二要抓项目建设,打造旅游特色产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旅游品牌开发。主要是做好重大旅游项目招商、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对已有品牌的挖掘和利用,以此来带动全县旅游产品的上档次、上水平,并推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国际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建设。

(二)加大“旅游小镇、美丽乡村”品牌培育力度。根据全县旅游发展趋势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可以在培育特色旅游小镇、乡村旅游品牌上大做文章,目前可以优先培育“仙女山大草原”

为主题的全国最美小镇、以“驴行探险”为主题的后坪旅游小镇、以“幽雅栖居”为主题的白马山旅游小镇建设,使之成为围绕在“世界自然遗产”这个核心品牌边上的一个个“卫星”。要在农家乐的基础上大力进行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掌握火候,科学布局,使之成为旅游小镇边上的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特别是要做强武隆农家乐精品区,在农家乐比较聚集的村庄,要设计具有特色的村标村徽,并注册商标,完善游客示意图、接待中心、停车场等设施,提升精品区块农家乐的品位。充分发挥县农家乐协会的作用,在培训、宣传、营销、服务等方面起协调作用,优化全县乡村旅游的服务品牌。

(三)加大品牌传播力度,提升武隆旅游主题品牌形象。要围绕全县旅游主题品牌形象,加强旅游市场宣传营销力度,改变目前外界对武隆旅游“仅有自然观光好”相对片面的初始形象,逐步确立“观光、产品、服务、文化均有特色”全面的最终形象。一要创新宣传营销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界参与”的旅游品牌宣传营销机制,采取奖励措施鼓励企业、乡镇、部门和干部群众开展武隆旅游品牌宣传营销活动,每年安排不同的主题将武隆的旅游服务、产品品牌予以推进;继续利用报纸、杂志、城市户外广告等宣传手段,扩大武隆旅游的影响力,特别是与重庆、四川等媒体订立合作协议,定期进行武隆旅游形象的宣传和旅游产品的推广;精心制作旅游宣传资料(画册、折页、线路图等),加强做好高速公路出(入)口旅游宣传资料的发放。二要构建旅游品牌宣传营销大网络。改版升级武隆旅游网,及时、准确、生动地宣传武隆旅游;要建立一支武隆旅游网络宣传队,分头到各大门户网站发贴,宣传武隆旅游品牌,或者制作专贴,到各网站中开立博客,广泛传播武隆旅游信息;要走新型品牌联合之路,加强区域合作,与周边县市互补组线加入到联合体,主动与周边地区的知名景区对接,进一步延伸和扩张旅游品牌。三要充分挖掘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任何旅游品牌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文化内涵是延长旅游品牌生命周期的关键所在,它是旅游品牌营销个性化的主要体现。要主动建立与国内外影视拍摄机构的对接机制,免费为电影、电视剧组提供拍摄基地,提高武隆知名度,并借助知名演视明星的独特影响力,借助其微博的人气,将使武隆知名度的提升获得事半功倍作用。

第四篇: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汉工党宣„2012‟13号

关于印发《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文化品牌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党总支、支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长江航道“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长江航道文化品牌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制定《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1—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局“十二五”期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疏江浚海,诚信致远”的文化品牌,根据《长江航道文化品牌建设指导意见》精神并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思路

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推动发展为目的,着力培育我局“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品牌培育长效机制,再用一年的时间,总结、推广品牌建设经验,包装、宣传品牌形象,把我局“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打造成为疏浚行业乃至全国交通行业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

二、“疏江浚海,诚信致远”品牌名称的提出 我局确立的“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名称,从形式上看,通俗易懂,行业特点鲜明。从内容上看,“疏江浚海”是我局主业的界定,体现我局的个性和特点;“诚信致远”是我局行为的追求,体现我局宗旨和价值观。

文化品牌建设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化虚为实,把文化品牌的建设内容与我局的各项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既能育人,也能创效,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这正是工程经营单位所追求的“文化产出”。基于以上认识,局 —2— 党委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疏江浚海,诚信致远”的文化品牌名称。

三、“疏江浚海,诚信致远”基本内涵的阐释 “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名称,是从我局已有的经营文化元素中提炼归纳而来,它融合行业特点、时代特征、市场要求、企业追求于一体,非常直观、非常通俗,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疏浚是我局的主业,长江和沿海是我局的主要施工范围。“疏江浚海”,确保长江中游航道畅通、为建设长江“智能航道”提供有力保障是我局的神圣使命,服务沿江沿海港航经济建设和流域百姓福祉是我局的光荣职责。我局既以“疏江浚海”为创收手段,也以“疏江浚海”为社会担当。

“疏江”,意为疏通长江。长江中游航道水流条件多变、河床演变剧烈,历来是航道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三峡库区175米蓄水以及每年的枯水期,我局都要投入多艘大型工程船舶进行航道维护施工,确保辖区航道的安全畅通。

“浚海”,意为拓宽浚深沿海港口航道,以及利用海中泥沙进行吹填造地,增加陆域面积。我局作为事业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工程单位,在战枯保航的同时,通过对外承接工程实现自我发展。沿海疏浚市场是我局经营创收的主战场,我局以疏浚为主业,不仅服务于沿海港航经济建设,同时弥补长江航道维护事业经费的不足,实现“以疏养航”

—3— 的目的。

诚信之“诚”是诚心诚意、忠诚不二;诚信之“信”是说话算数和信守承诺。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活秩序。

诚信是一切市场经营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对工程经营单位及其职工个人而言,诚信是至高无上的生命线。塑造和坚持诚信作为我局文化品牌中的核心元素,既是对我局十五年来发展壮大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对未来形成支撑“现代化工程强局”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局长远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局文化品牌名称中的“诚信”,基本内涵有五点: 一是职工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心有良田,百世耕之有余。我局职工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工作和生活中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胸怀坦荡、以诚待人,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担诚信道义、做诚信公民,在单位内部形成和睦共处、互信互助的团队合作关系,在社会上树立我局良好的诚信形象。

二是职工对单位忠诚。对单位忠诚,就是职工视集体利益为最高利益,尽心竭力地为我局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提 —4— 高职工对单位的忠诚度,建立在职工个人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责任感基础之上,在工作中表现为良好的自我管理和优秀的执行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带着感情工作”、“创造性地执行”等行为,都是职工忠诚于单位的最好体现。

三是单位对职工诚心。职工对单位忠诚,也需要单位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单位注重情感管理,关心人、理解人、相信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内部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职工的归宿感和忠诚度;在外部能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吸纳广泛的社会人才资源为我局所用。

四是对业主重诺守信。我局以诚信的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时时处处重合同、讲信义、守信用,以业主的需要为已任,以业主的满意为宗旨,无论是工程工期还是工程质量,都要遵守合同约定,做到诚实无妄,诚信无欺。

对业主重诺守信,最重要的是做到“优质高效”。“优质”即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高效”即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建设智能型、效能型的“两型”管理机关和项目部;二是建设安全系数高、文明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三高”船舶;三是建设低成本、高效益的工程强局,通过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是信守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

—5—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所有企业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我局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谋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更加注重社会公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重点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达到“绿色低碳”的要求。

“低碳”即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表明我局致力环保疏浚、改善生态环境的态度和决心;二是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求,加强内控管理,减少碳和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加强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推广和应用,节能降耗,提高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致远”,就是重视诚信文化建设,把诚信作为提升服务品质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撑,使我局发展得更好、更长久。21世纪的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我局在谋求更大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文化兴局、文化强局”的战略高度重视诚信文化建设,不断造就诚信资源优势和诚信文化优势,才能做得更强、走得更远。

四、“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的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培育阶段,时间是2012年上半年。归纳提炼文化品牌名称,研究制定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编辑一本《文化故事集》;

第二阶段:推进阶段,时间是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文化品牌建设举措全面实施并逐渐深化,文化理念被职 —6— 工普遍接受,文化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经营文化、管理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水工文化、船舶文化、项目部文化等文化子品牌形成较强的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一批文化建设成果。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时间是2015年。文化品牌自然融入日常管理之中并成为管理的灵魂,推动各项工作高水平开展,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文化品牌得到服务对象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肯定,文化品牌效应充分显现。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并总体评价文化品牌建设取得的已有成果,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完善表现形式,通过集中宣传推广,使我局文化品牌形象在疏浚行业乃至全国交通行业内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

五、“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的实施举措 1.培育职工品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上下功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样化的形势下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干部职工教育管理的全过程,贯彻落实“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诚信教育作为培育干部职工思想品格的重要内容,通过大力宣传“信义兄弟”等诚信模范人物的事迹,积极开展诚信论坛、诚信签名、诚信

—7— 故事征集、诚信人物评选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营造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能力。以建设诚信窗口、诚信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社会公示制为主要内容的诚信建设体系,把诚信要求融入服务规范之中。

2.提升服务品质,在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上下功夫。

我局是一个服务型的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的好坏、施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服务价值的体现。

一是加强机关和项目部效能建设。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职工”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智能型机关、项目部建设,培养和造就我局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以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职工为指导思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建设高效能机关;制定《项目管理办法》、《成本管理办法》,加强以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

二是加强现场管理,建设“三高”船舶。一是推进工地安全文化建设,突出教育职能,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现场安全监管,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系数,建设平安工地;二是推进船舶“家庭”文化建设,营造家庭的氛围,增强家庭的团结,培养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建设文明船舶和文明工地;三是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船员的操 —8— 作技能和业务水平,提高船舶生产效率。

3.促进环境友好,在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上下功夫。交通运输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工程船舶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资料显示,每公斤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06公斤,也就是说,一艘施工中的挖泥船,如果每天燃烧5吨柴油,将排放15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我局现有大型工程船舶21艘,每年的柴油消耗量接近2万吨,船舶燃油消耗占生产成本的40%—60%。因此,降低能耗、节能减排既关系到我局自身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生态效益。一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使能耗标准下降;二是与企业工法研究相结合,大力开展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船舶上使用的可行性研究。

4.加强文明共建,在创先争优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我局在自身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文明共建等活动,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国文明单位”的奖牌增光添彩。各级党组织要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提升“三个服务”的能力,在文化品牌建设中积极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同时,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多地关注民生、了解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

—9—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一步提高全局职工的幸福指数。

六、“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建设的保障体系 1.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

成立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文化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局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

组 长:姚 勇 赵士林

副组长:陈传吉 杨先波 林 华 王望金 葛新兴

李 浩 张 强 张 勇 熊国威

成 员:翟光俊 吴江平刘桂桉 苏祥伟 张红漫

王仕辅 胡春萍 云榜启 柏金俊 孙守安 袁秀梅 朱定喜 余为伟 孙夏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处,具体负责局文化品牌建设的日常工作。

2.考核评价机制。把文化发展作为衡量单位发展的重要尺度,作为评价单位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准,将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双文明建设目标任务之中,与其它工作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3.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机制,把文化品牌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务预算管理,在职工现有人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水平的基础上,按照逐年递增的 —10— 原则编制专门预算,为我局文化品牌建设提供稳定的经费来源。

4.交流合作机制。建立健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不断促进我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丰富和发展。以包容的心态加强与社会文化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广泛吸纳社会各行业先进文化的丰富养份;以创新的思维构筑局内文化合作交流的平台,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七、“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建设的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是我局“十二五”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工程强局”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局适应市场要求、适应长江“智能航道”建设的具体行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领导,将文化品牌建设作为推进本单位“十二五”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根主线,迅速行动,精心谋划,扎实有效地组织实施。

2.加强氛围营造。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动员宣讲和学习辅导,充分运用报纸、网站、简报等平台,向职工系统宣传、普及文化品牌建设的相关知识,及时报道开展品牌建设的情况,确保每一名职工都能知晓、理解我局文化品牌的名称、内涵、办法和步骤,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1— 3.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文化重心向下和落地生根的基本条件,着力加强职工书屋、健身房、网络课堂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职工群众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每个二级单位建立一个达标职工书屋,藏书不少于500册,每个项目部、每艘工程船舶建立一个职工阅览室,藏书不少于200册;各单位建立一个职工活动室或健身房,配齐相应的健身娱乐设施;进一步抓好网络课堂建设,按照我局《网络课堂五年发展规划》要求,职工网络课堂培训面达50%,全年人均学时不低于30小时。

4.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子品牌。各单位要紧紧围绕我局“疏江浚海,诚信致远”的文化主品牌,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加强经营文化、管理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水工文化、船舶文化、项目部文化等文化子品牌建设,多角度、深层次地彰显“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的内涵、品位和价值。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各单位要坚持“满足职工文化需求、有益职工身心健康”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品牌建设,形成“人人是品牌建设主人、人人是品牌形象代表”的文化品牌建设格局。要组织开展好职工“智能、技能、体能”竞赛,根据职工需求组建文学、书画、摄影、球类等各种兴趣小组,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以半军事 —12— 化管理为活动载体,加强职工行为规范和职工礼仪规范的培养和执行。要注意收集整理本单位的文化典型案例,推动我局文化品牌通俗化、故事化。

“十二五”期,局党委将以“四品”工程建设为主线,以提高队伍素质、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效益为着力点,全面加强“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建设,更好地为我局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为把我局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更强、文明程度更高、社会形象更好的现代化工程强局而努力奋斗。

主题词:文化品牌 实施方案 通知

————————————————————————————— 抄送:长江航道局党委宣传部,局内机关各处室。

————————————————————————————— —————————————————————————————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党委办公室 2012年3月29日印发

—13—

第五篇:文化品牌建设主要事迹

着力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又好又快打造天豹品牌

-----宁夏天豹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运输八分公司

宁夏天豹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运输八分公司的前身为宁夏汽车运输总公司汽车八队。2002年8月改制为宁夏天豹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运输八分公司。企业自改制以来,我们深深感到企业发展需要利用文化来凝聚力量,促进和谐,提升管理,树立形象。为使公司跨跃式发展,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力提升生产力,用文化的力量统一员工的思想,凝聚员工的力量,激励员工的斗志,让企业文化形成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把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和企业品牌的塑造。

作为交通行业的是窗口单位,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而旅客是企业创效的源头。企业文化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旅客,目的就是要推动企业建设和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打造天豹品牌,抓总体部署。我们根据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四同”原则,即市场与现场同抓,抓文明服务,树立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理念;精品与人品同塑,抓制度建设,树立以安全生产标兵等典型带动整体;信誉与效益同创,抓岗位责任,树立社会信誉和企业效益在于爱岗敬业的理念;内在与外在同修,抓学习养成,树立提高自身素质就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抓规范表率,抓落地生根,形成自上而下的文化管理体系。二是打造天豹品牌,抓宣传普及。总公司《企业识别系统(CIS)规范手册》、《企业行为识别系统(试行)》规范下发后,我们立即组织学习和宣讲,充分利用《天豹汽运》、宣传栏、简报等各种媒体,开辟专栏或专版,大力宣传和普及有关知识。下发了企业文化建设宣传教育提纲,教育员工从建立总公司的高度认识统一新标识、统一价值理念的重大意义,维护总公司整体企业形象。为迅速融入“天豹公司”主体文化,我们要求全体员工要做到心中有“四句话”(总公司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管理方针),眼中有“天豹”(企业标识)、行动中有“规范”(《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我们把搞好服务质量作为展示企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管理水平的平台,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武装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坚持 “安全、正点、舒适、快捷,顾客满意、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发扬“奋进、求实、真诚、勤俭”的企业精神,用文化力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提升企业的形象力,完成生产经营工作任务。我公司积极响应,并以此为主题开展了知识问答、演讲比赛。在公司一律悬挂了总公司标识,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宣传板,有宣传介绍企业文化内容的宣传橱窗,公司内有醒目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标语牌。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天豹”四个字铭刻在员工心中,时时维护“天豹”形象,处处为“天豹”增光,已初步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2013年《银川晚报》刊登一封感谢信,信中写到我公司4辆车为一个尿毒症患者和他的媳妇免去了灵武至银川的一张车票费用,他们用坚持了一年零八个月的爱心传递行动,在社会传达了一股正能量,引起社会的高度赞扬。

三是打造天豹品牌,抓规范落实。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基层得到很好落实,必须抓规范。抓规范,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总公司的规定。严格按照总公司关于服务质量的要求,落实日常监管与季度考核相结合,认真贯彻公司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安全优质服务年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司运调科结合线路运行情况以及公司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公司党支部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之下,组织开展服务技能、业务技能等服务方面的实际操作演练,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加强司乘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全体乘务员参加服务质量考试,力求服务理论系统化,精细化;按照“精品线路”、“文明优质示范岗”、“安全优质服务示范岗”等有关标准,打造我司宁东至大武口精品线路,树立天豹品牌。通过各方面积极努力我公司被评为天豹公司2013年先进单位,服务质量考评第二名的好成绩。

我们在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把文化建设工作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全过程中,有力促进了企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2013年公司圆满完成了总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任务,职工工资不拖欠,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今年公司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抓住新的机遇,立足新起点,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公司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下载宁陕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构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陕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构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品牌建设汇报稿

    打造“家在某某”文化品牌推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某某区文体局“文化品牌”是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精品文化的代言词,具有强大而鲜活的生命力,受到人......

    打响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

    打响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曾卫平 客家文化是赣南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赣州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赣南客家旅游产业基础雄厚,竞争优势明显。赣南不仅有......

    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

    野三坡景区的品牌建设品牌是目的地的一张独特名片。进入21世纪之后,战争、疾病、灾难等无一不对敏感的旅游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创造知名度......

    关于开发济宁运河文化旅游景观的构想

    山东济宁 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 关于开发济宁运河文化旅游景观的构想 九十年代初济宁就提出“开发鲁国文化、振兴运河文化旅游”,但,几年下来愣是没热起来。这期间我们自己还不断......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范文模版]

    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摘要 本文分析当前医院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探讨我院在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科技文化、......

    “青年文化”品牌建设探索

    物资供应“青年文化”品牌建设探索作者:殷富磊摘要:“青年文化”品牌建设是活跃企业青年工作、增强青年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青年文化”品牌,就是指企业在......

    关于建设“文化工商”的构想与建议

    关于建设“文化工商”的构想与建议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加速推进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化,工商部门如何顺应形势,转职能、提效能、促履职,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建设......

    关于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园的总体构想

    关于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园的总体构想 文章加入时间:2006-7-25作者:姜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