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改革坚持问题导向 突破“四个不适应”(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7:5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韩正:改革坚持问题导向 突破“四个不适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韩正:改革坚持问题导向 突破“四个不适应”》。

第一篇:韩正:改革坚持问题导向 突破“四个不适应”

[键入文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 韩正

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要改革,就要有自我革新、敢于革自己命的精神状态,冲破利益藩篱。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把握发展形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破思想认识上的“四个不适应”。

首先,要突破对互联网迅猛发展和科技快速变化挑战的不适应。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些领导干部对此知之不够、思之不深,习惯用传统思维应对新情况、处理新问题,一些部门不了解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深刻变化,既束缚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又抑制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其次,要突破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的不适应。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这既是增长路径变动期,也是结构调整关键期。固守老思维、老办法没有出路,寄望延续高增长解决企业问题、结构性问题和债务风险问题,无疑是饮鸩止渴。

再次,要突破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适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说易行难。一些管理部门离开行政审批、缺了分钱分物手段,还不太会加强政府管理,缺少制度化、法治化、常态化的事中事后监管;一些国有企业不擅长在市场经济中搏击,还是找政府、要政策、吃资源资产老本。

我们还要突破对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不适应。一些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法治意识不强,依法办事能力不高。有的不熟悉法律法规,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失之于软、束手无策;有的片面强调按法律本本办事,甚至死抠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推诿扯皮“依法不作为”。

今年,上海的重中之重是抓好两项重大改革——着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围绕形成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个目标,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改进为市场主体的服务,完善适应国际规则的相关法规制度;扎实推进司法改革试点工作,着眼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与此同时,要在国资国企改革、环境治理机制改革上突破瓶颈,攻坚克难;落实纪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在教育综合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拓展。

要深入推进改革,我们必须自觉反省以变应变,顺势而为,迎接考验,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要改变过去以高投入、高增长来求回报的思维定式,转变资源推动、要素推动、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更加自觉适应增速换挡期的变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切实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我们要以改革突破发展瓶颈,就必须主动作为、自觉而为,抓重点、破瓶颈、重落实、求先行,杜绝一切犹豫,不惧任何风险,义无反顾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奋力前行。(记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者刘建林、郝洪 整理)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二篇:时政热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突破“四个不适应”

[键入文字]

新华网上海7月20日电(记者姜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十届上海市委六次全会上表示,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把握发展形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破思想认识上的“四个不适应”,即对互联网迅猛发展和科技快速变化挑战的不适应;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的不适应;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适应;对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不适应。他指出,以改革突破发展瓶颈,必须主动作为、自觉而为,抓重点、破瓶颈、重落实、求先行,以自我革新、敢于革自己命的精神状态,冲破利益藩篱,杜绝一切犹豫,不惧任何风险,义无反顾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奋力前行。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带领全体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每向前推进一步,都会碰到复杂难题、触及深层次利益。如何坚持不懈地为改革攻难题、为发展破瓶颈,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当责任和勇气智慧。突破思想认识上的“四个不适应”,对于我们深刻领会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方法实现改革新突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要注意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倾向,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

思路决定出路。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认清发展形势,夯实深化改革的思想认识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全国抓改革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紧迫意识普遍增强,主动性、自觉性明显提高。也应该看到,有的地方部门和一些领导干部对三中全会精神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关联性、系统性估计不足;有的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抓改革作风不扎实、工作不到位。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越来越深,对此还缺乏足够思想准备。因此,在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的同时,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坚定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途的信念,摒弃思想僵化、固步自封,防止等待观望、急功近利,主动作为、自觉而为地向改革谋动力。尤其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做好承受改革压力和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点破瓶颈,在突破“四个不适应”上下功夫。当今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勃兴,一些领导干部对此知之不多、思之不深,对变化了的世界茫然无知、安之若素。比如,不少干部习惯用传统思维应对新情况、处理新问题,对互联网带来的迅猛变化认识不够、方法简单,颟顸而为;一些同志对新技术、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巨大冲击准备不足、束手无策,坐看市场和资源的流失。再如,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这既是增长路径变动期,也是结构调整关键期,但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固守旧思维、老办法,寄望延续高增长、大投入来解决企业问题、结构性问题和债务风险问题。还有些管理部门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中,仍不同程度依赖于行政审批、分钱分物手段,不太会加强政府管理,缺少制度化、法治化、常态化的事中事后监管;一些国有企业不擅长在市场经济中搏击,还是找政府、要政策、吃资源资产老本。此外,面对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新要求,一些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法治意识不强,依法办事能力不高。有的不熟悉法律法规,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几近“天狗吃月亮,不知何从下口”;有的片面强调按规则办事,甚至死抠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推诿扯皮“依法不作为”。

着眼于解决“四个不适应”,就必须以自我革新、敢革自己命的精神状态,冲破观念障碍和利益樊篱,向积存已久的顽瘴痼疾动刀,真正把改革落到实处。正如韩正同志所指出的,必须按中央的要求、全市的部署,自觉反省以变应变,顺势而为,迎接考验;改变过去以高投入、高增长来求回报的思维定势,转变资源推动、要素推动、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切实转变观念和行为方式,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在深水区进行的改革,必须具备攻坚克难的信心、勇毅笃行的品格、志向高远的境界。毋庸置疑,当下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决定了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遭遇激流险滩,改革者必须以更加过硬的作风,敢闯敢干敢担当,敢抓敢管敢负责,“杜绝一切犹豫,不惧任何风险。”同时,我们的改革也是顺应时代大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历史选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以更开阔的视野、更高远的站位审势谋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加快改革创新,善于借鉴国际经验和智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尤其要立足国家战略、全局发展来观大势、谋大事,破难关、求先行。惟其如此,才能做到义无反顾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奋力前行,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新一轮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希望各地各部门切实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狠抓落实,破除思维定势,汲取群众智慧和力量,在化解“不适应”中突破改革瓶颈,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化为生动丰富的伟大实践。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三篇:对话韩正:政务公开是政府改革突破

对话韩正:政务公开是政府改革突破口

□推进政务公开不仅是政府工作方式的改变,更是推动政府制度创新的抓手

□政务公开是对政府管理的考验,躲不开、绕不过,必须主动创造条件,积极推进

□政务公开就是政府与公众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政民互动、政府与社会共治的制度性安排

□从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入手,推进信息公开

□关键是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心、社会关注,注重“四个透明”

编者按:按照国务院要求,今年98个中央部门都必须公开部门决算。时至今日,中央部委的“公开”已近尾声,省级政府的“公开”正拉开大幕。“政务公开”成为今年政府改革的一个重头戏,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大焦点。

与此同时,8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是继2008年国务院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推进政府改革的重大举措,再次表明中央对推进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改革坚定不移的决心。

本版从8月11日起,结合中央精神和当前政务公开过程中的难点、热点,在“人民观点”栏目推出了“如何推进政务公开”系列评论,分别以《用公开透明推动改革大业》、《公开透明重在对接社会需求》、《政务公开呼唤“参与型公民”》、《以“制度供给”呼应参与热情》为题,进行评述阐释。

为进一步落实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更好地促进政务公开,我们推出“省市领导纵论政务公开”特别策划,约请在政务公开方面走在前列的一些省部级地区主要领导,谈思路、说思考、议走向。今天,我们邀请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一起探讨上海市在政务公开方面的探索与经验。

本报评论部:从2004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并实施《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逢“七年之痒”的敏感阶段。政务公开也在全国逐渐推开,今年更成为政府改革的最强音。作为政务公开先行一步的地区,您有“七年之痒”的担忧吗?

韩正:7年实践,我们不仅没有产生“公开的疲劳”,恰恰相反,我们体会到,政务公开

是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的突破口,推进政务公开不仅是政府工作方式的改变,更是推动政府制度创新的抓手,并为上海带来了四个重要变化:

——促进了政府服务群众。7年来,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0多万条,大部分是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卫生、房屋拆迁、土地征收等内容。比如,群众查询就业、社保、工资等信息,可致电“12333”,也可登录人保局网站,获得24小时、365天的全天候答复。

——强化了政府履行职责。政府办事结果和过程的逐步公开,推动了各部门职、权、责的透明化,使政府责任具体化为对市民、企业和社会的公开承诺,易落实、可检验。比如,对企业设立登记审批,工商、质监、税务部门公开承诺后,平均办理时间缩短八成以上。

——推进了依法行政和管理。比如,财政专项资金公开,不但分配使用情况公开,管理办法、操作流程和分配因素也要公开。

——有助于抑制权力消极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本身就是监督。我们从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入手,以点带面,推进了规划、财政预决算、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采购、重大建设项目等信息公开,让群众更好地监督政府工作。

本报评论部:今年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大规模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议论。有人认为,大范围推进政务公开“条件不成熟”,担心过于公开“负面效应不可控”;也有人认为,再不公开“就晚了”,“公开要与危机赛跑”;还有人认为,“不公开的没人理,公开了反而招人骂”,因此没有公开的动力。您怎么看?政务公开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韩正:政务公开是对政府管理的考验,躲不开、绕不过,必须主动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上海要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意味着必须率先建设更加公开透明和法制化的政府。

改革难免会有阻力。政务公开肯定会给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造成影响,也会挑战一些领导干部的行政习惯。推进公开,就要在实践中克服部门及个人利益的阻碍,破除传统行政体系长期怠于公开的惯性。这对完善政府制度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全方位检验着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

政务公开是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一要积极主动,凡具备公开条件的,就率先公开、全部公开,特别是老百姓关心的信息;二要创造条件,政务公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配套措施跟进,为深化政务公开创造有利条件;三要依法推进,凡法律法规规定和中央要求公开的,都要坚决公开,这既是对依法行政的践行,也是保持中央政令畅通的需要。

本报评论部:“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已形成共识。但公开的边界和标准等还很模糊,您认为什么是“公开”的关键?

韩正:关键是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心、社会关注,注重“四个透明”。就是要把与人民群众利益最密切、政府权力最重要、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政府运作领域,率先实行公开并不断扩大公开透明,让人民更好地监督政府。

一是公共资金透明运行。重点推进政府预决算和财政专项资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彩票公益金等政府非税收入,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社会公共资金的信息公开,依法推进审计公开。

二是公共权力透明行使。重点加大房地产开发、动拆迁、规划、环保等行政审批结果向社会公开的力度,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为此,我们还出台《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定》、《行政相对人权益告知手册》,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三是公共资源透明分配。公共租赁住房、居住证转户籍等重大决策的草案,应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四是公共服务透明供给。积极推进教育、卫生、供水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公开服务信息,围绕价格、服务、质量等要素,公开收费标准、办事结果、监督投诉渠道等内容。

本报评论部:政务公开要有公众参与,并获公众认同。我们此前曾强调这样的观点:“公开透明重在对接社会需求”、“政务公开呼唤‘参与型公民’”、“以‘制度供给’呼应参与热情”。韩市长对此有何看法?

韩正:的确,政务公开说到底,就是政府与公众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政民互动、政府与社会共治的制度性安排。上述观点我很欣赏,包括呼吁多一些“参与型公民”。当然,对政府来说,我们更应重视如何建立多样化的公众参与机制和渠道,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对接”、“制度供给”。

本报评论部:上海在保证公众参与渠道通畅、推动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韩正:我们积极健全重大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机制。所有政府规章草案和市政府实事项目、旧区改造政策、“十二五”规划草案等重大事项,均通过网络、报纸、民意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比如,对经济适用房政策征求意见时,我们收到市民意见建议3461件,政策公布后,又向市民反馈了意见建议的采纳情况。今年在评估住房限购政策时,不少居民反映限购范围界定不够合理清晰,我们及时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执行范围,完善了相关操作口径,并公开回应说明。

我们着力畅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渠道。比如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上设立互动平台,接受群众投诉建议并跟踪反馈。通过“市长信箱”,我可以直接看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个信箱从开通以来共接到市民来信29万多件,每件都给予了答复和办理。

更重要的是,我们把政务公开的评价权交给公众。每年都向社会发布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把公众在政府网站上的评议作为干部考核重要依据。

诚如前面提到,政务公开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也在公开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进一步公开,并进而推动政府转型、行政改革。应该说,面对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面对群众对公

开的期待与要求,我们还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但对政务公开的方向,必须始终坚定不移;政务公开的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

上海“公开”路线图(观点背景)

●2004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9号发布《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增加了信息公开板块。

●2004年8月,上海市民董铭首诉政府信息不公开案在徐汇区法院开庭审理。

●2005年,市政府办公厅在“中国上海”政府门户网站组织开展了2005年市政府部门、区县政府网站的评议活动。

●2006年6月,上海市《解放日报》记者马骋起诉上海市规划局,成为国内首例新闻记者起诉政府部门侵犯新闻采访权的案件。

●2007年8月16日,上海市各级政府的信访、投诉、咨询等政务公开电话全部纳入“114”查询系统。

●2008年4月28日,上海市依据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实践得失和工作实际,修订发布了新的《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2008年12月9日,上海闵行区推行预算公开改革,并举行全国首家财政预算听证会。

●2011年8月31日起,上海市政府部门陆续公开“三公”预算。

第四篇:坚持问题导向 严抓支部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 严抓支部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总书记在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全党同志都要行动起来,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出贡献。他还在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为夺取各项事业新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我们要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基层抓起、从支部发力,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通过支部规范化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1.注意防止基层党建用力不均问题,以全面从严思想引领支部建设。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从实际情况看,各领域党建工作加速覆盖,基层党组织影响力不断提高,但具体工作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用力不均的倾向。比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党员分布零散、流动性大,加之经费、时间和场所难以保障,部分企业出现“有组织无活动”现象; 国有企业党建,也存在党组织功能定位不准、基层党建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机关事业单位,虽然党员集中且以干部为主、党建基础比较好,但存在“重业务、轻党建”思想,有的以班子建设代替支部建设或将二者混为一谈。要切实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开展基层党支部建设调研,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改进提高,在各领域党建协同发力、让各领域党建全面过硬;突出问题导向和分类指导,因事制宜、对症下药,比如考虑非公企业特殊性,在支部活动中坚持小型、多样、务实等原则等,积极探索针对实际问题、符合各领域规律和实际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2.注意防止教育管理职能虚化问题,以规范党内生活推动支部建设。党章明确规定支部“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并形成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交心、民主评议党员等一系列制度举措。支部作为教育管理党员的责任主体,在党的理论、规章和制度上都是明确的,之所以在实际党的基层建设中会出现“支部形同虚设”等问题,关键是教育管理的职能没有很好落实。少数支部或者一年到头不开会、不学习,或者开会稀稀拉拉、党员到不齐,或者图省事、把支部会与其他会合并开,党内生活流于形式。支部仿佛一个熔炉,如果这个熔炉温度不够高、热力不集中,就难以熔炼出合格的党员,进而影响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要在制度执行上下功夫,就组 织生活的内容、任务和要求进行细化落实,坚决防止支部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引导党员既要把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学明白,更要把制度要求和组织生活做到位;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顺应改革发展的新态势和基层党建的新特点,针对行业支部、网络支部、联合支部及流动党员、企业改制分流党员、拆迁异地安置党员等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创新组织生活,确保组织生活覆盖到每名党员。

3.注意防止支部建设与中心工作脱节问题,以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工作推动支部建设。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深感到,支部建设只有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才能形成共融互促的良性循环,反之则容易空泛化、形式化。比如,在农村和社区支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是中心任务,那些组织弱化的原因说到底就是弱在做群众工作上,弱在服务群众上;在机关事业支部,推进和服务单位工作是中心任务,但有的单位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割裂,政治学习照本宣科,组织生活有口无心,评议党员走走过场,进而产生“中心工作务实、党建工作务虚”的认识误区;在非公企业支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是中心任务,但也往往因为支部活动与生产经营联系不够紧密,加之支部书记 与经营业主主体错配,出现党建工作边缘化并让步于生产经营活动,导致支部生活难以落实。总书记曾在给新疆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党支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打造“吸铁石式”支部,关键就是聚焦中心工作,发挥支部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我们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找准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使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需要,更加符合服务中心工作需要。

4.注意防止领导干部支部生活缺位问题,以严抓“关键少数”带动支部建设。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在中办参加组织生活会,为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党章规定作出了表率。但在基层党组织中,个别领导干部在支部生活中“在编不在岗”现象仍然存在。总书记反复讲,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是一个组织称号,在组织里的人,就要过组织生活,不参加组织活动的人,也就脱离了党。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支部抓起、严抓支部建设从关键少数入手,做到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言一行具有示范效应,务必要强化自觉,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 支部生活,通过交流思想、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现自己平常发现不了的问题,听到自己平时听不到的合理建议,实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

5.注意防止党员意识淡化问题,以强化党员责任促进支部建设。支部是由党员组成的,加强支部建设说到底要抓住党员这个主体,引导全体党员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党员的思想观念也或多或少受到冲击,少数党员入党的荣誉感、为党的责任感、忧党的紧迫感不如过去那么强了。支部作为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对党员的思想状况最了解,应当有的放矢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员意识。党员调动起来,支部工作就有活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要着力在牢记党员身份、筑牢党员意识、落实党员责任上下功夫,增强广大党员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以争做合格党员争创优秀支部为荣。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计划地对党员骨干进行常态化培训,牢记入党初衷、坚定理想信念;要强化平台打造,为党员提供为民服务的平台,广泛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要强化纪律约束,支部对问题党员拥有责令限期改正、劝勉告诫和纪律处分的权力,既要以关怀激励温暖人心,也要把从严执纪抓起来,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6.注意防止基层党建考评滞后问题,以健全有效的机制保障支部建设。科学的考核考评机制,有利于通过制度本身的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改变单纯依靠个人素质高低和思想重视程度决定党建工作强弱的现象,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但相对于中心工作而言,对支部工作的考核还不同程度存在重软件资料、轻工作实绩,重年终考核、轻日常动态考核,重考核、轻使用的问题,弱化了考评的激励导向作用,这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针对这种情况,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要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强化支部责任、发挥支部作用的考评体系,着力健全分类考评机制,根据各领域支部建设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要求,促进考评科学化;着力健全实时考评机制,顺应党员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的新要求,切实加强日常考核工作,动态掌握支部工作情况,促进考评常态化;着力健全结果运用机制,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引领、奖惩、通报制度,在广大党员中形成“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创先争优良好氛围。抓紧“三个三” 夯实支部建设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战略规划部党支部书记 刘定华

为落实好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要求,战略规划部党支部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听党的话,跟党走,按银行规律办事”的办行方针,立足业务综合部门的职能定位和支部党员特点,在抓实抓好支部建设上进行了尝试探索。通过“三个固定”、“三个灵活”、“三个落实”逐步使支部成为了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和攻坚克难的堡垒。

一、推行“三个固定”,严格规范支部学习

一直以来,业务部门普遍存在着业务工作是主业、党建工作是副业,闲时抓一下、忙时放一下的错误观念。为将党员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支部针对战略规划工作作用特殊、业务工作任务繁杂的特点,首先抓住了以制度保障支部学习的常态化制度化建设的“牛鼻子”,明确了支部学习的“三个固定”,即“固定的学习主线、固定的学习时间,固定的学习时限”。

具体说来,就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线,建立“固定学习日”制度,开展“每天自学半小时”活动。支部坚持每个“星期五”下午雷打不动开展集中学习,力求做到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确保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有目标,学有成效。支部鼓励员工每天利用支部工作APP、读书、撰写心得等方式坚持学习半小时。同时,支部充分利用内部网站开辟的“两学一做”专栏,实现了与总行和分行各基层党组织的信息交流与经验共享,进一步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个固定”强化了支部经常性学习教育,培养了党员工作不忘学习、不忘党建,党建中蕴含工作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为有效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打下了良好基础。党员通过坚持“三个固定”,逐步养成了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的好习惯,支部委员会会议更是定期召开,定期研究支部建设事项、定期关注党员思想动态,党课制度也得到了有效落实,形成了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党员比着讲党课、喜欢上党课的生动局面。

二、倡导“三个灵活”,大力激发支部活力

支部结合部内年轻干部多、学历高、知识面广、思想活跃、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等实际情况,尝试寻找符合时代特点、切合党员需要的支部学习新方法,新路径。为集思广益,引领支部全体员工争当党建工作的组织员、指挥员、参谋员,支部开展了“我的学习我做主”活动。根据大家踊跃提出的 建议,支部提出了“灵活的学习内容、灵活的学习形式、灵活的学习载体”的“三个灵活”的学习思路。

主要做法是,在学习内容上,支部学习力求引导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学习到的新理论、新观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实现每一次学习都有交流和思想碰撞,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学习中,支部结合总书记的重要阐述,结合农发行的实际工作开展了对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讨论,气氛热烈,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学习形式上,把握时代特点,丰富学习形式,充分展示青年党员的风貌。开展的“跟主席学国学”系列讲座,由部内有一定国学积累的年轻党员授课,将习总书记的精神和治国理念寓于故事和国学经典中,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提升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又提高了党员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海归视角看中国”系列讲座,由部内海外归来的党员图文并茂讲述身处海内外的切身体会,拓宽了全体员工的视野,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在学习载体上,努力打造立体交流平台,为全体党员创造了交流学习的多维阵地,实现了“交流互动上线”,“党建经验上报”,“学习动态上网”,“学习重点上墙”。交流互动上线,即高效扎实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支部工作”APP的推广使用,成为总行机关第一个实现APP学习全贯通、全覆盖和全使用的部门,有效引导支部员工随时随地学习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借鉴好的学习方法、拓展学习思路,党员的学习和互动 交流更加顺畅,更“接地气”,支部活动变得更快捷、丰富、生动,支部党员已经养成每天上APP学习的高度自觉。党建经验上报,即充分利用农发行《总行机关内部简讯》平台,及时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和做法,全年刊发支部党建动态信息占全年总行内部简讯数量的8%。学习动态上网,即改版部门网站,增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不仅充分展示部内学习动态,也使学习范围向整个条线扩展,条线内形成了信息共享的良好局面。学习重点上墙,即精心制作部内宣传展板,图文并茂的展示部门党建及业务工作动态,让部内全体党员对应知应会的学习重点有了更加直观系统的了解。

三、注重“三个落实”,充分发挥支部作用

为教育引导党员做到“四个合格”,支部尤其注重将学习效果“落实到理想信念上、落实到严明纪律上、落实到争先创优上”。

首先,为党员确立了“把握大方向、秉承大情怀、胸怀大视野、做好小事情、关注小细节,提升小自我”的“三大三小”目标,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鼓励全体党员强化政治引导,增强四个意识,秉承家国情怀;提升站位,拓宽视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发力。如,支部立足农发行总行党委“以脱贫攻坚统领业务发展全局”的决策部署,把 全力服务脱贫攻坚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切入点,选择了与具有“战略要地、生态高地、资源富地、文化圣地、维稳重地、感恩之地”六大特点,拥有104个贫困村、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主动对接,通过开展青年党员与玉树在京学子“结对子”活动,组织支部党员赴玉树对接扶贫工作,走进贫困,感受贫困,开拓了一条党建与业务工作精准对接的途径。

其次,要求每名党员必须坚持党性,处理好市场规律与党性原则的关系,做到讲规矩、守纪律。支部在学习中,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强化宗旨意识,排除拜金主义消极思想的干扰,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战略规划部担负着全行的信贷资源配置的职责。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支部强调党性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坚持一次亮底,阳光操作,坚持遵循市场规律与党性原则相结合。实践中,支部要求每名党员心目中要牢固树立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允许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更要坚持党性原则,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切实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首要位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再次,引导党员履职尽责,重实干、务实功、办实事、求实效,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坚持把党建和队伍建设工作纳 入战略规划条线考核评比范围,并设置了25%的权重,实现了对条线党建工作的引导。战略规划部党支部努力寻找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教育引导党员摒弃业务工作就是务实、党建工作就是务虚的错误观念,力求将理论学习转化成为支部党员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主场,转化成为对客观实际和具体工作的正确把握以及指导实践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促进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努力使务虚的工作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有效用,让支部建设成为党员立足岗位、争先创优的动力源。

实践表明,“三个三”工作法的运用,较好的处理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务虚和务实的关系、大和小的关系、市场规律与坚持党性原则的关系;极大提高了支部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引导和激发了全体党员立足岗位、争做合格党员的热情,有效提升了支部党建和业务工作水平,开拓了支部全体党员用党的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实践,奋力工作的新局面。一年来,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家国情怀、大局意识深入人心,提升站位、支农报国更加自觉,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大大增强,党建引领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双赢。

(责编:王金雪、秦华)狠抓基层阵地建设 促进基层党建活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政工办 冉双国

近年来,八十九团党委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基层阵地建设,为发挥团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心谋划,拓宽基层活动场所

——强化责任抓落实。团党委成立基层阵地建设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团领导为副组长,形成党委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组织部门协调落实、相关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确保该团基层阵地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责任、有落实。团党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基层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基层活动阵地、基础设施、办公设备进行更换和重新配备。

——科学规划抓示范。对全团35个基层阵地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11个建设规模较好的基层单位作为建设工作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同时,随着连队职工向团部集中和集并连队项目的实施,该团投资888万元在团部新建4083平方米的基层连队综合服务大楼,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工作基础。

——加强基层阵地配套建设,优化服务功能。在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的配套建设上,该团按照“布置整齐、摆设规范、内容全面”的要求,每个活动场所均配置桌椅、图书杂志、文件资料柜以及电视机、影碟机等远程教育设备,并确保网络畅通。同时,建立和完善党员学习讨论制度、党员电教片定期收看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设置和优化活动场所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发挥好党员活动场所的作用。

发挥作用,活泛基层阵地

——发挥活动场所教育培训中心功能,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设备,对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进行科学文化、实用技术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工。

——发挥活动场所文化娱乐中心功能,举办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确保基层单位活动场所的灵活高效使用,真正发挥好活动场所的功能和效益。

加强管理,夯实基层组织

——创新思路、突破模式,整体推动基层阵地建设。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动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结合该团所处双河市中心优势,围绕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服务体系。统筹资源配置,充分 发挥阵地作用,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调整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的工作局面。

——大胆探索,在不断完善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设基础上,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团企联合型基层党支部或党小组,采取单独建立、企业联建、下派指导员等多种方式,创新党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对招商引资落户、股份制改造的非公企业,主动跟进成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确保基层组织“全覆盖”。

——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功能,传播有益于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着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严格制订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推进文化阵地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科学规划文化阵地布局,加大内容供给,提高服务水平;妥善落实管理和运行经费保障,保证公共文化阵地和设施的正常运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团党委对基层阵地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纳入基层单位年终考核。

通过加强基层阵地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基础,基层班子自身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加强,领导班子的执政意识明显增强,政策执行能力明显提高。

第五篇: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分类整改

**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分类整改

**各级党组织坚持问题导向,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分类整改,力求以解决问题真正取信于民,以清风正气真正赢得民心。

常规问题立即改。对于群众关心的工作作风和效能建设等常规性问题,**成立10个正风肃纪工作小组开展不定期检查,对查找出的问题,当面指出并发放整改通知单,责令当事人立即整改。同时,在当地媒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网站设立“亮丑正风台”,将明察暗访过程中查到的“常规病症”进行曝光,让全区党员干部自我对照,直面问题,落实整改。截至目前,**正风肃纪工作小组已开展专项行动**次,出动人员**人次,查处违规违纪人员**人,通报**个。**将每台电脑的IP地址与干部工号绑定实行电脑签到制,通过技术手段对炒股软件、在线视频等进行功能屏蔽,并设置“网络巡查员”实行网络巡查,基本杜绝了上下班迟到早退、上班玩游戏、上班不作为等“常规病症”。针对群众反映的不能网购大陈岛船票问题,**制定出时间表,承诺8月底之前实现网上售票。

热点问题重点改。“三公”经费支出一直是广大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把“三公”经费支出作为重点整改事项,出台了严控“三公”经费的支出和管理信息月报机制、支出预警机制、约谈机制、监督检查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五大机制,通过控车、控公务接待、控因公出国(境),压缩公务用车费用,减少公务接待费用,控制因公出国(境)的团组数、人次数,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特别是,各单位要在次月2日前向区纪委(监察局)和财政局如实填报每月“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情况等报表,对存在“三公”经费增长速度快的单位发出预警,对受到预警且不及时纠正的单位,**机关会计核算中心和**国库支付中心停止受理报账和支付,从源头上拧住了“三公”经费“水龙头”。今年7月份街道公务接待费用为零,1-7月街道公务接待费用累计为**万余元,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万元。

难点问题攻坚改。对于一些年久未销的信访积案、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以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采取领导牵头包抓到底、各级领衔包办到位、集中攻坚解决的办法,成功破解了一大批难点问题。如大力开展“信访百案大化解”活动,在**范围内排查梳理出**件到3月份仍未办结、或虽已办结但信访人仍在频繁上访的信访案件,逐一落实到区级领导包案制,通过“一个重点对象、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帮教小组、一个工作方案、一个工作档案”,予以化解。如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这个反映了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将原由**承担的“组织拟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制度,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管理”的职能统一划至**承担,并将原隶属于**管理的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机构编制及现有人员整体成建制统一划归**管理,并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窗口整合并轨,集中在**办事大厅统一办理。

下载韩正:改革坚持问题导向 突破“四个不适应”(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韩正:改革坚持问题导向 突破“四个不适应”(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

    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 杜家毫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政府如何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努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服务群众的针对性、推动发展的主动性,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

    坚持问题导向是关键DOC

    负责任勇担当 积极践行“三严三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两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治国理政坚持问题导向

    治国理政坚持问题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

    坚持“四个不唯”,树好“用人导向”

    坚持“四个不唯”,树好“用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并提出了选贤任能“四个不唯”要求,为新时期干部选......

    问题导向改革,敢于触及利益

    自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文件,卷卷都有力透纸背的“改革”。在坊间预期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力度或将空前。公报一......

    坚持问题导向 破解农村基层党建难题

    坚持问题导向 破解农村基层党建难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困难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治之举和固本之策。2014年年初,我担......

    坚持问题导向 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坚持问题导向 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湖北日报2012年6月10日第1版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俊华、张磊)昨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武汉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坚持问题导向 抓实基层党建

    坚持问题导向 抓实基层党建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各级党组织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