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启示录:一个关于穷人的寓言
资本越小,风险越大,当你手里只有一个鸡蛋的时候,哪怕轻轻一碰,都可能全部玩完。这就是穷人的软肋。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老婆有一天买回来一个鸡蛋,穷人说,如果用这个鸡蛋孵出一只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再用一群鸡去换一只羊,大羊生小羊,羊再换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买田盖房,再娶一个小老婆……听得入神的老婆勃然大怒,操起鸡蛋往地下一摔,穷人的美梦顿时稀烂。
这是一个经典的穷人寓言。
那穷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耿耿于怀,后悔暴露了活思想,让那点宝贵的资本毁于一旦。然而他实在是忍不住!
当年马丁·路德·金一句“我有一个梦想”,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穷人也是人啊,富人所有的一切欲望,穷人也是有的。食色,性也,他凭什么不想娶一个小老婆?!只是鸡蛋还没有变成鸡,连鸡蛋本身也还在老婆手里攥着,就有了如此辉煌的梦想,合不合适,值得商榷。
不能说穷人的前途没有光明,然而道路的曲折性,也更加符合逻辑。
从理论上讲,一旦找到赚钱的模式,资本以几何级数增长,也不是不可能。很多财富英雄,如比尔·盖茨之类,最初的原始资本也和一个鸡蛋差不多。但是世界上穷人无数,鸡蛋无数,比尔·盖茨却只有一个,下一个会不会是你呢?难说。
资本越小,风险越大,当你手里只有一个鸡蛋的时候,哪怕轻轻一碰,都可能全部玩完。这就是穷人的软肋。
穷人的起点太低,就算你搭上了快车,快得不能再快,资本的增长也像是滚雪球。当雪球还小的时候,你哪怕滚得发疯,比起那些缓缓增长的大雪球,你的发展壮大也是可怜的。基数太小,增长有限,同样是滚动发展,此增加一倍与彼增加一倍,结果有着天壤之别。何况天气一变,首先融化的必定是你。你的雪球能不能滚大,这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穷人总是从做小生意开始,要把小生意变成大生意,就像把一个鸡蛋变成一群牛,中间太多的因素,太多的环节,如果你没有把整个过程走完,你就没有摸到财富的脾气,就算是给你一大笔钱,你也消受不了。
>> 你的观念
你为什么是穷人
谁还在为食物操心,谁就是穷人。生活对富人来说才是生活,对穷人来说只是生存。
在物质普遍比较丰富的背景下,穷人、富人的概念已经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区别了。很多时候,你根本不能从外表上判断出谁是穷人谁是富人,比尔·盖茨常常穿便装,城市里的打工仔倒是天天西装革履。
穷人和富人的概念需要重新界定,并非生活在温饱线下的人才叫穷人。
穷和富是相对的,很多时候是一种感觉。
收入越高的人越觉得自己穷,这并不是荒诞,收入高往往支出也高,反倒入不敷出了;收入高的人常常自视也高,总觉得身价还没抬够,还可以更高,当然他要叫穷,甚至认为自己的生活与小康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
现代人不完全以物质标准去评判一个人的价值,而且人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并非富人就是快乐的,穷人就很痛苦,人生的幸福很多时候与穷富无关。
多穷才是穷人?多富才是富人?有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
谁都可以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是穷人?
穷人的激情
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但是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
如果一个人很穷,而又成天无精打采,心神恍惚,并没有受到重大打击,就是不能进入状态,你难得看到他眉飞色舞的样子,更别指望他能感染旁人。他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不会做到最好。这样的人,你能想象他能冒风险,顶压力,克服种种困难,领导一个团队创业成功吗?
可以说缺乏激情的人,如果他的生活不景气,没有如果,是一定,那就是命中注定的。
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但是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了,他会激动;电视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你能说他有激情吗?他有的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一种对生命的认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激情,穷人终将不是穷人!
穷人总是渴望发大财,而没有激情的人,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行动。
穷人的圈子
穷人大多生活在穷人中间,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就是穷人的模式。
穷人大多生活在穷人中间,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就是穷人的模式。穷人身边都是穷人,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
穷人既羡慕富人,又对富人有种天然的抵触,他们生活在穷人中间,很难对富人有一种理性的认识,更难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富人的绝招。一个生活在穷人堆中的穷人,要想跃上富人的台阶,很多时候必须和自己这个阶层说拜拜。穷人也有自己的智慧,但那更多是在生存的层面上。
穷人的缺点
穷人的弱点让人同情,富人的弱点却让人景仰。
穷人喜欢用自己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我没有别人漂亮”,“我没有一个好爸爸”,“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富人则不一样,因为富就有了自信,不怕承认弱点,看到的是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所以,当穷人自述弱点时,你只会产生同情,富人的弱点却让人景仰。比如脱发,富人秃顶,是智慧的闪光,聪明的脑袋不长草;穷人脱发,就是营养不良,就是早衰,就是癞子脑壳一个。
穷人和富人哪怕缺点一模一样的,观众的反应也会截然不同,富人可以居高临下,不战而屈人之兵。穷人就算你唾沫横飞,别人也只给你白眼。
就因为穷人是穷人,富人是富人。
穷人的自信
只有年轻的歌手才敢把头发染白,个性和主见都源于自信。
李嘉诚是个超级大富人,但是他身上穿的永远是一件传统的西服,手上戴的是一块廉价表,价值26美元(注:媒体报道,非亲眼所见)。他甚至为这块手表自豪,他说,如今花在自己身上的钱比年轻时候少多了。
为什么年轻的时候花钱更多呢?因为那时候还穷。
富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为自己脸上贴金了,反而需要糊泥,让自己的光芒不要太伤人的眼睛,人怕出名猪怕壮,富人担心的是嫉妒,而不是鄙夷。
穷人正好相反,他需要人尊重在内心,他其实是不自信的。就像一个老女人,拼命往脸上打粉,宁肯把拉链挤爆,也要套上流行的紧身衣。女人装嫩,正好说明她内心恐惧,害怕一旦皱纹暴露,马上就没人要了。
李嘉诚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好景时,决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过度悲观。在衰退期间,大量投资。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赢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或者是否有人对它感兴趣。”
不过分悲观,也不过分乐观,从长远角度去投资,这是一种人人都能明白的投资理念,可惜能做到的人很少。越穷越是没有自信,越没有自信就越是人云亦云,不是上当,就是瞎忙,最终还是难有收获。
穷人的节俭
对穷人来说,奢侈绝对是种光荣,如果逢年过节不能大碗大碗把剩菜倒掉,那才是种遗憾呢。
节俭是富人的美德。
穷人的节俭不是一种认识,而是迫不得已,他们骨子里其实也想奢侈,但条件有限,就算把所有能用的都用了,甚至把不能用的也用了,在别人眼里还是节俭。
他的奢侈只能放在一些特殊日子,以便把平时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钱,集中起来,痛快一掷。
穷人其实是喜欢摆阔的,因为奢侈是一种可以炫耀的事,对穷人来说,奢侈绝对是种光荣,如果逢年过节不能大碗大碗把剩菜倒掉,那才是种遗憾呢。
穷人为了给自己迫不得已的节俭找到根据,就对富人的节俭大加崇敬,他们会说:“看,那个大老板在小店吃了一碗面;那个国际大公司打印纸都要双面用……”于是富人的形象更加光辉,他的节俭反而带来美誉度,成为进一步剥削穷人的台阶。
同样的做法如果发生在穷人身上,可能就会为别的穷人所鄙视。穷人是需要为自己贴金的,如果他感到自己穷,增强自信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看上去很富。
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这和百无聊赖混时间完全是两种状态。
时间也是一种资源,对任何人来说,时间都是有限的,是比金钱还要宝贵的资源。
古人有一个词“游手好闲”,谁要是沾上这几个字,不仅是没有钱的问题,连人格也似乎低人一等。
现在“好闲”进化成“休闲”,反而成了时尚的标志,不仅不受唾弃,反而被人眼红。
富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着时尚和观念,而穷人则是时尚的追随者,当一种风气大行其道之时,就是富人的钱包开始收获之日。
时间和金钱是两种可以相互转化的资源,钱和时间成反比。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要节约钱只能选择公共汽车甚至走路,要节约时间就必须付数倍于公共汽车票价的钱去打的,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挣大钱,一个腰缠万贯的人也不会视时间如粪土。
时间的含金量对每一个人是不同的,像比尔·盖茨之类的世界级富豪,日进千万美金,每秒钟都有成千上万的钞票往账户上滚,所以就是穷国的总统想见他一次,恐怕都要预约。
只有穷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么混起来才不烦。
穷人并不感觉时间就是金钱,因为并没有什么重要的生意,钱和时间并不直接相等。他如果遇上塞车,他抱怨,也仅仅是因为等得太久,影响了心情而已。
只有能带来新的价值的价值才是资本,而价值的高低是与稀缺程度有关的,对穷人来说,稀缺的是钱,而不是时间!
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钱而气恼不已,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这和百无聊赖混时间完全是两种状态。富人的闲是闲在身体,修身养性,以利再战,他的脑袋一刻也没有闲着;穷人的闲却是闲在思想,实际上他手脚都在忙,忙着去麻将桌上多摸几把。
如果你总是感觉时间太多,那一定就有问题!
穷人的习惯
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成功。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
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了,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又艰难了,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他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富人转身走了。穷人当然一直穷着。
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
据一个投资专家说,他的成功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再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积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账单。这是个好习惯。
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成功。
>> 你的方法
你是穷人你怕什么
穷人一生都在等待,等所谓的机会,等条件成熟,头发等白了,心也等老了,即使条件成熟了,你也懒得干了。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穷人也有紧迫感,也很想尽快改变自己的贫穷面貌。他有积极性,但又总是有恐惧感,因为他从来没有独立把握过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商业运作的经验,就像一个从来没用过电脑的人,生怕一用力就把键盘敲坏了,或者一上网就会遭遇病毒。
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对于恐惧电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插上电源,开机!而对于想要创业的穷人来说,什么也别想,干起来再说!
干任何事都是需要条件的,而使这些条件具备往往会耗费许多精力,拖延漫长时间,有时还没等到条件成熟,周边环境已经变化,旧条件没达到,新问题又冒出来,结果还是下不了手,最终不了了之。
穷人一生都在等待,等所谓的机会,等条件成熟,头发等白了,心也等老了,既使条件成熟了,你也懒得干了。机会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不干永远没有机会。
干起来再说,边干边寻找机会,边干边创造条件,边干边修正,边干边完善,你是穷人你怕什么!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也许最初看起来没有希望的事,最终就有了好的结果。
一无所有是一笔财富
一无所有是一种财富,它让穷人产生改变命运的冲动。
那些来自于艰苦山区、贫穷农村以及闭塞小县城的穷人们,任何人都是千万不要小看的。他们并没有什么先天优势,或者通过考学,或者通过打工,就凭着要在大城市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从最底层开始,艰难地往上爬,渐渐占据重要位置,以至于到后来,比土生土长的居民更像城市人了。
一无所有是一种财富,它让穷人产生改变命运的冲动,产生出创造的激情,同时,一无所有就无所牵挂,能量就发挥得更彻底。
农民要进城打工,丢掉的无非就是一把锄头,而对城里许多养尊处优的人来说,要离开原来的环境,去开创新的事业,需要放弃的东西就太多。结果大多数人割舍不了,创业也就成了幻想。
所以无论穷人富人,当你原有的优势受到威胁时,你其实正面临着一次机会,当环境把你逼到一无所有的境地,实际上是给了你一把挖掘宝藏的锄头。不要握住已有的东西不放,只有把自己置于一无所有的境地,你才能轻装上阵,到时候你会发现,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笔宝贵财富。
重要的不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为了等待那要做的什么,一旦决定要做,就一定把它做透。
有一个寓言“猴子掰包谷”,说的是猴子在包谷地里收获,刚掰下一个,觉得前面的更好,就扔下手里的去掰另一个,另一个到手,觉得还有更好,到手的又扔掉,去掰那个“更好”,不知不觉走到玉米地的尽头,天色已晚,只得慌慌张张随便掰一个,回去一看,恰恰是个赖子包谷。也只好将就了。
我们都会笑那个猴子太傻,可是换了你,又会怎样?
猴子犯傻是有客观原因的,手里的包谷是不是最好,并不那么容易判断。只有一个包谷时,你会剥开来细细观察;两个包谷,你会放在一起比较;满眼的包谷,你就分不清谁是谁了。高矮胖瘦相差无几,一律的摇曳生姿,掰了这个就要放弃那个,你到底要谁?
人往往觉得已经到手的不是最好,凡是有机遇路过,都想抓住,创造一个奇迹。
其实真正的机遇是很少的,人一生中可能就只有一两次。
我们都熟悉一条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实际上,生活中很多的“多数”意义并不大,反而是少数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一个将军的某一个念头,可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败,从这种意义来看,很多人的血是白流的。
穷人创业,往往并不是没有遇到过赚钱的机遇,也曾经有过潜力很大的项目,干什么都顺,前途无限光明。然而当那一阵高峰过后,许多人便开始烦躁,一心想创造新的辉煌。于是大量的精力用于开拓,原来赚钱的事反而顾不上了,时间一长,自然废弃。
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人生就是这样不公平。
所以把一件事情做透,是成功人生的一条捷径,人一辈子大量的活动其实都只是铺垫,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只有几次,当你手上抓住一个机遇时,再难也不要松手,也许完成这一件事,就奠定了一生的价值。
重要的不是决定要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为了等待那要做的什么,一旦决定要做,就一定把它做透。
>> 你的前途
出路在行动
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
毛主席早就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这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行动永远不会有结果。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
经验总是在实践中积累的,不亲自去干,永远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想创业,却总是怕失败,总想等到“条件成熟”。其实,条件并不是等成熟的,而是逐渐干成熟的,在干的过程中完善,让不成熟的东西逐渐成熟。
照理说,穷人一无所有,应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但事实上,穷人手里只有一个鸡蛋,这一个鸡蛋就是他的全部希望,他没法分别放在几个篮子里,只能小心翼翼地攥着,生怕落到地上,他必须为这一个鸡蛋负责。
既然一个鸡蛋是
不住的,还靠着它干什么!出路在行动,晚动不如早动。第二篇:创业启示录22败专题
创业启示录:创业失败报告(中篇和下篇)译者:伯乐在线2010年11月08日 13:26浏览量:90评论数:2
成功的故事固然非常鼓舞人心,但我们也可以从失败故事中学到很多。对于创业后来者,学习创业经验的方式很多。从其他创业者失败案例或许可以学到更多、感触更深。
频道:商业类型:文章标签:创业, 成功, Startup
原文标题:25 Best Startup Failure Post-Mortems of All Time(查看原文推荐)
原文作者:chubbybrain
本文为一个创业失败报告系列,总共包括32家公司的案例。上篇包括10家公司,由一位匿名网友翻译。然而,剩下22家公司却迟迟没有出来。伯乐在线-敏捷翻译组将剩下22家分中、下两篇翻译出来,以飨读者。
11.报告名称:《离开IonLab》
公司:IonLab
作者:Swaroop C H
据一位朋友观察,我大约和7个人(包括熟人和朋友)交谈过,我相信他们的判断。有3位同情并同意我的决定,其他4位则告诫并要求我“坚持”。你知道什么才是关键?前3位有过自己创业经历,而后4位则没有。即便后4位是好意并很聪明,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创业。
12.报告名称:《经验教训》
公司:Devver
作者:Ben
对于远程团队而言,最显著的弊端就是管理问题。在一个州中,管理薪资、失业和保险等就比较头疼。何况我们是在三个州(严格说来是两个州和一个特区),这简直就是噩梦,即便我们使用付费的薪资管理服务。很显然,如果你的创业规模变大,将有相应的公司以最小代价来处理这样的问题,但是对我们一个小团队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编者注:Devver团队成员Avdi在宾西法尼亚州;Dan住在科罗拉多州的Boulder,后来搬到华盛顿特区;Ben是在Boulder。
13.报告名称:《Web 2.0创业公司Kiko的失败教训》
公司:Kiko
作者:Mahesh M Piddshetti
创造一个高效的环境。在家工作虽然是便利,但效率往往比在独立空间工作的效率低。最好有一个独立空间,你才会有工作和生活平衡。
编者注:这是Mahesh的第一次创业。
14.报告名称:《经验教训:创业失败-上》
公司:Overto
作者:Pawel Brodzinski
缺乏营销技能
处于互联网服务生和死之间的细线是用户。在一开始的时候,用户数量系统地增长。后来我们毫不费力就达到顶峰。这时候是该做些营销推广了。不幸的是,我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在营销领域内有经验,更糟糕的是,我们都没有足够时间去弥补这一缺失。
编者注:Overto公司创业团队有4位成员,他们都不是全职创业。
15.报告名称:《Monitor110: 事后分析》
公司:Monitor110
作者:Roger Ehrenberg
七宗罪
在将近四年的Monitor110创业过程中,我们的错误列表上肯定不止有7个错误,但我想下面是这些错误是排在最前面的。
1.缺乏一个敢于担当的领导;
2.没有分清技术公司和产品公司;
3.早期公关过多;
4.资金太多;
5.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
6.过晚面对市场事实;
7.公司内部和董事会之间都有决策上的分歧。
16.报告名称:《我们为什么关闭NewsTilt》
公司:NewsTilt
作者:Paul Biggar
下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没有解决的,这也就是导致NewsLabs公司失败的原因:
1.Nathan(联合创始人)和我之间有着很大的沟通问题;
2.我们本质上并没有为新闻和新闻业所激励;
3.制作一个新产品需要改变,但我们并没有做出改变;
4.我们立志做一家成功公司的积极性,就被上面几个原因毁灭了。
编者注:NewsTilt公司的初衷是给记者提供相关服务。
17.报告标题:《后果》
公司:Diffle
对面临公司走下坡路的创业朋友而言,我强烈建议,在做任何重大抉择之前,公司应当休息一段时间,时间长短也不是我最初尝试的二周半。当创业面临危机时,你会头昏脑胀。几个月后,你的观点可能会有所变化,你的下一步打算也同样如此。
你应当在还有资金之前就结束创业。如此一来,你还有做下一步的选择,就不必落得山穷水尽。
18.报告名称:《我的VC资助创业失败的6个原因》
作者:斯蒂芬·斯密特(Stephan Schmidt)
对企业来说,重中之重的事情就是卖出产品。但事实上,很多创业公司都忘记了,包括我们。左思右想后,我们得出为什么失败的6个原因(由于VC市场崩溃,在我们需要资金的时候,无人能资助一毛钱。这个明显原因除外。):
1.我们没有卖出任何东西;
2.我们没有卖出任何东西;
3.我们没有卖出任何东西;
4.市场大门尚未开启;
5.我们过于注重技术;
6.我们的商业模式错误;
编者注:斯蒂芬·斯密特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软件公司,他任CTO一职。另外,怎么前三个原因一模一样?斯蒂芬在原文中有一一解释。伯乐在线后续将奉上完整原文译文,敬请期待。
19.报告名称:《创业失败所学10教训》
公司:PlayCafe
作者:马克·戈登森(Mark Goldenson)
我建议任何企业家或投资人在考虑内容之前需要三思,正如Wallstrip的HowardLindzon给我们提出的警告。内容远比技术要困难。YouTube没有制作人能赚1650万美元。随着DVRs和共享媒体收入减少,还有大量PPP广告削减无效的广告开支,做内容比做技术更难将愈加现实。做内容的主要原因,并且也许是唯一的原因,那就是对制作内容的热爱。
编者注:马克和朋友成立的创业公司经营范围是互联网网络互动游戏节目,基本类似视频网站,需要有优质的内容。
20.报告名称:《我们创业失败的教训》
公司:SMSnoodle
快速切入市场
从我出生起,我就一直听到这个忠告:快速切入市场。别把它想的太简单。如果你是一位技术人员,那你会经常违背这一忠告。你不会满足于任何级别的开发。抛弃这种不满足吧,好好考虑清楚。如何你是网络创业,发布第一个版本,你最好别超过6个月时间。简单网站的首个版本应该不会超过2-3个月。你通常可以在后来再慢慢完善。你需要尽快打入市场。
编者注:快速切入市场很重要,同时,将好的点子及时用于实践也举足轻重。关于点子和执行力的关系,请参考伯乐在线这篇文章《创业启示录:点子和执行力》。
成功的故事固然非常鼓舞人心,但我们也可以从失败故事中学到很多。在上篇和中篇,我们已经分享了20多个案例,本文继续分享这一系列的最后12个创业失败案例。
21.报告名称:《Untitled Partners公司的分析报告》
公司:Untitled Partners
作者:Jordan Cooper
招聘不容易,并且(我们)没有合适经验,我们应当向我们的投资者多多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招聘一直是贯穿公司整个创建过程的一大挑战。就招聘全职、兼职和独立的承包商/顾问,我们做出的错误决定的数量和正确决定的数量相当。最大的体会:一旦有数据表明某人或许是雇佣不当(比如:能力不行),不要犹豫,立即开始招聘后备人选,并尽快换人。
22.报告名称:《从Cryptine Networks失败中所学的重要教训》
公司:Cryptine Networks
作者:Andrew Fife
不管朋友多亲密,不管你们多么相互信任,不管你的目标有多好,必须根据他们的贡献来谈钱。此外,创始人在情感上是高度关注自己的公司。因此,和创始人谈论回收股份是不理智的,并且是非常艰难的。不过,股份行权计划降低了洽谈难度,并且可以机械地行使公司事先商定的权利,来按股票的发行价格回收股票。我愚蠢地以为“这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没有创业公司会在第一次尝试中得到其权益,这些问题常常引发团队的变动。相信任何创业都不必处理股票授权问题,这完全是不现实的。
23.报告名称:《一个幸福的失败故事:我第一次创业的失败教训》
公司:SubMat
作者:Laurent Krentz
我的理念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此目的,我本以为,保持我的全职工作可以让我在产品或推广行动的开销更加灵活。这完全错了。如果可以,请辞职来做正事。一句话,你需要专心投入在项目上,和其他人讨论项目,然后编码并实现。在一天结束时,我在同时做着两件错事:全职工作和创业。
24.报告名称:《Imercive公司分析报告》
公司:Imercive
作者:Keith B.Nowak
比如,我们坚持错误策略的时间过长。我认为,这部分原因是:很难确认点子没有我最初想象的好,或很难预料我们的点子不能实现。如果我们早点正视自己,我们或许能更快找到支点,并有足够的剩余资金来合理执行新策略。我认为,我作为Imercive公司CEO的最大失误是没能快速找到支点。
25.报告名称:《Meetro公司分析报告》
公司:Meetro(也称Lefora)
作者:Paul Bragiel
我们本可以已经着手调整Meetro,但是团队刚准备继续前行。在我们已有的水平增长率上筹集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我还知道,为了保持我们已有团队的紧密性,我们需要理智调整重点。团队成员(包括我自己)备受打击。我们知道,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全重构代码。对于这一想法,成员们没有足够多的热情再去正确做事了。
26.报告名称:《一个失败产品的分析》
公司:eCrowds
作者:David Cummings
虽然产品越来越复杂,性能降级了。在我看来,速度是所有Web应用程序的特性,所以这无法接受,尤其是产品已经上线。我们花费大量时间来提高应用程序的速度,但效果甚微。这告诉我,由于我们产品的性质,从一开始,我们需要把基准测试工具结合到开发过程中。
27.报告名称:《RealTime Worlds公司首份分析报告:目中无人、野心勃勃和管理失误》
公司:RealTime Worlds
注:这一分析报告并非是由原公司制作,所以不像本列表中的其他报告,它完全是由编辑整理的。
Dave Jones心甘情愿为APB做无商业模式的事。他说:“如果一个游戏是围绕商业模式而建,那么必将失败。”胡说八道!
28.报告名称:《一份创业点子分析报告:好点子通常并不等于好产业》
作者:Rob May
但我们在这条路上越往前走,我越发意识到出售答案所涉及的复杂性。知识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商品,因为有些答案甚至连专家也不认同。更糟糕的是,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知道东西不少。看看有多少白痴自认为懂股票、编程或者做生意。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良好的管理技巧。卖东西不容易……我们认识到,迷惑会在接下的路上带来更多的麻烦。Yahoo和其他大多数网站一样,通过让人们投票选出最佳答案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我们无法公开答案,因为这会减少我们剩余的奖励。无论如何,我不认同“群众智慧”可以适用于普通知识之外的任何事物。在某些具体事情,“群众智慧”不起作用。
29.报告名称:《联合创始人Potts分享Backfence失败经验》
公司:Backfence
作者:Mark Potts | Mark Glaser
超地方化真的很难。不要自欺欺人。建立一个网络社区需要做大量工作。仔细观察大多数超地方化网站,看到底真正已经完成多少工作,尤其是那些网站运作人员所反对的社区成员。运作超地方化网站的任何人会告诉你,网络社区要达到充满活力程度,这个过程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转变为可行的生意。不幸的是,因为大量原因,Backfence没能支持到这一步。
30.报告名称:《一位企业家从其失败创业过程中所学的教训(采访)》
公司:Sedna Wireless
作者:Rajiv Poddar(RP)| Kamla Bhatt(记者)
RP:资金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我们没能执行自己的计划。外因(比如印度的硬件环境)和内因(比如团队成本)都起了作用。如果有钱,(公司)支撑的时间能更长一些。
31.报告名称:《Couldery Shouldery》
公司:Lookery
作者:Scott Rafer
我们暴露在一个巨大的单点失败(Facebook)面前。我曾多年抱怨,依赖移动运营商的创业点子是多么的糟糕。回首过去,VerizonWireless和Facebook在这一环境中没有什么差别。在那一种环境中要想成功,需要各种资源。外部融资就是其中非常显著的资源之一,而我们却没有做到。我们其实可以并且应该利用可兑换票据,来摆脱Facebook的支配,而不是进一步在Facebook平台上投钱。
32.报告名称:《如何开发一款没人要的产品》
公司:ChubbyBrain(这家公司就是发布这篇文章的公司)
像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我们努力要做成一个可靠的数据公司和社区。大多数公司都抢着做好一件事,而我们却决定打算要做好两件事。实质问题是-我们是做数据的,我们的优势是数据,我们喜欢数据。而社区方面的事情,却是我们不太熟悉的,比如:社会媒体、游戏机制和社区建设等。我们在一开始组建团队的时候,我们真的没有过多考虑这些事情。即便是那些熟知这些事情的人也会承认,做这些事是有难度的。作为新手,这一任务更加艰巨。
我们无耻地把自己的失败教训也加入进来了。在ChubbyBrain的第一个版本中,我们搞砸了很多事情。所以,这就是我们第一个产品的分析报告(在第一个产品上,我们收到了很多积极和不错的反馈)。我们很高兴地说:我们还活着。
你有朋友或同事正在创业吗?如果你在这些分析报告中看到一些有用的内容,请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故事固然非常鼓舞人心,但我们也可以从失败案例中学到很多。从上面那些分析报告来看,这个创业社区非常慷慨分享他们的知识,不管其结果是好还是坏。希望你在创业路上一帆风顺!
第三篇:创业启示录之校园版空手套白狼
创业启示录之校园版空手套白狼编者QQ401010018 何永亮演绎的“空手套白狼”成功案例
成立公司,自己仅仅投入200多元,出身农家的大四学生何永亮靠智慧创业,短短一年里挣齐每年近万元学费,真正实现了“空手套白狼”。
没经验?有选择地用兼职提升自己
2005年,何永亮考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就读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方向专业。每年9800元的高昂学费,几乎是父母辛辛苦苦种地一年的收入,父母咬着牙为他凑齐了第一年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当时的何永亮暗下决心:“剩下这3年的学费,决不能让父母为我掏一分钱。”
刚上大学时,何永亮便给自己定下规矩:一不做家教、二不发传单。对他来说,这些兼职都没有什么“知识含量”,更没有让他学以致用,对个人能力素养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大一开学不久便是国庆长假,当时身为班长的何永亮组织同学出外游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郑州某旅行社的负责人,二人对合作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想法一拍即合,从此何永亮做起了旅行社的校园代理业务。后来的何永亮还卖过字典、收音机、联通卡。大一暑假,何永亮进入河南一家网络公司,成了一名网站建设、网站推广的业务员,他开始通过电话营销、陌生拜访等方式去接触各类企业。
虽然学的就是市场营销,但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何永亮印象最深刻的是去郑州巩义市搞促销活动,他和另外两个同事步行穿梭在郊区的企业之间,挨家挨户拜访,吃了不少闭门羹。一个星期下来,何永亮还是谈成了一些业务,其中一生产水处理材料的韩经理不仅成了他的客户,而且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何永亮对互联网与网络营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自己所学的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方向专业充满信心。大二开学,以往因为兼职经常旷课的何永亮开始扎进书堆,认真学习网站开发与管理等网络方面的课程。
没资金?用活生生的效益引来投资
大二下学期,何永亮接到了以前所在网络公司的业务经理阿牛的电话,已经跳槽单干的阿牛急切地需要何永亮做自己的帮手,去巩义市开公司继续做网站建设、推广和网络营销培训。
当时巩义有5000多家中小企业,许多企业虽然建了网站,但设计简陋、链接稀少、搜索率低。“这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帮助企业在网络上推广产品又是我的专业和特长”,何永亮一口答应了。
想创业,钱从哪来呢?何永亮想起了以前的客户韩经理。为了让韩经理看到效益,何永亮给其原有企业网站免费做了优化,并利用SEO等做了推广,实现了该企业网站在全国各大搜索网站上排名提前。这一下,企业95%的单子来自网络,一个月纯利润达到30万元。看到效益的韩经理二话没说就“拍”出15万元。何永亮和阿牛在巩义市租了一层楼,配备了教室、多媒体室等,招聘了业务员、客服人员、技术人员。
“有的大学生创业之前先向家里要钱,没有经验就首先投入设备、店面,往往最后以赔本结束。大学生创业一定要做无本生意、空手套白狼。”何永亮这个“无本生意”的含义是:用自己的头脑赚取第一笔原始资金,而不是盲目投资,“投资不是我们干的事,我们要做的是让别人给我们投资”。
客户不认?做出成功典范给他看
当时满腔热情的何永亮觉得,网络营销对企业非常有用,是个大的趋势,一定能做成。可后来何永亮发现,帮企业建网站、推广网站都挺受欢迎,但是网络营销培训却一直遭冷遇。
所谓的网络营销培训,其实就是教企业最实用的网络营销策略,何永亮专程找来自己的大学老师作为主讲,但几个月下来,网络营销
培训只是在免费中进行,始终没有企业愿意掏钱来接受培训。一个老板毫不忌讳地说:“你就是在忽悠我,我有我的销售渠道,你给我讲讲课就能给我带来效益?你就是想赚我的钱。”甚至还有老板说:“你说的网络营销这么好,你自己咋不用这个赚钱?”如梦初醒的何永亮决定自己做出样板给他们看看。2007年下半年,何永亮听说阿牛的弟弟建了一个标牌厂,虽然精通标牌制作技术,但由于不懂营销,企业效益一直不好。于是,他们决定用这个标牌厂做示范,用网络营销来开展标牌业务,证明网络营销是可以真正创造价值的。
何永亮花200多元买了网站的空间和域名,一边承接标牌制作业务,从标牌厂赚取差价,一边优化自身企业网站。“我们不用一个业务员,也从来不花一分钱的推广费用,只在网上进行宣传销售,全靠网站优化、SEO等方法来推广”。一段时间下来,何永亮的网站在各大搜索引擎的排名始终保持在自然排名的前面,在各大门户网站里面也能检索到他的企业信息,网站的业务量不断增加。通过亲自操作,何永亮学到了很多,更增加了自己对网络营销的实战经验。过去,是何永亮找企业联系网络营销培训,现在经过口口相传,客户主动找上门来,邀请何永亮为他们培训。
现在,标牌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已经建立了两个分厂,业务更是一直在增加,还接了很多大的标牌客户,比如中国移动、宇通集团、大唐集团(电厂)等。
第四篇:创业启示录之空手套白狼的艺术
创业启示录之空手套白狼的艺术富者秘诀致富谈编者QQ401010018
“空手套白狼”的艺术
有一天,王利平在与朋友闲谈中,得知某高校招标修建教师宿舍两百多套,但因为校方的报价每平方米一千九百元太低,所以没人愿意投标。几天后,王利平因事路过学院,距学院两百米有一块地空着约二十亩的样子,他打听后才知道是属于某地产公司的。再经过仔细的调查,他了解了该地产公司的现状:地产公司属于某银行,由于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业不得经营房地产业,所以公司已经停业,正在准备注销。那块地已经规划了五年,为容积率四点五的商用住宅,但现在却成了公司的包袱,正在准备以三千三百万元打包出售,这个“包袱”除了这十七亩地外,还有一个加油站、五亩旺地、二十三套位置良好的新建住宅、一个四百平方米的餐厅、一套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两辆车、十六部电脑。目前有三家在谈,价钱都同意,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将所有的资产买断,导致公司无法顺利注销。
王利平回家后,将高校修建教师宿舍两百零四户,约三万平方米,包括配套、绿化和管理费约每平方米一千二百元,共需三千六百万元。
地产公司的“包袱”:按最低价钱,加油站市值五百万元,五亩旺地值五百万元,二十三套位置良好的新建住宅每平方米一千二百元,散卖值二百五十万元,一个四百平方米经营良好的餐厅值五十万元。目前迅速脱手总共可得一千三百万元。
土地价值:一千四百万元,即每亩价值八十二万二千五百二十九元,摊入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四百六十七元,因此该商品房的开发成本不超过一千七百万元。这是很有竞争力的价格!如果我能将土地价钱谈下来,将全是我的利润!
接下来,王利平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的操作:
王利平找到高校校长,告诉校长他准备投标修建教师宿舍,均价每平方米一千七百元。校方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当然求之不得,于是马上草签了合同。
王利平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合作合同,让对方出资二千二百五十万元,协助王利平收购地产公司,并一同运作教师宿舍项目,保证他们能够得到利润五百万元,时间不超过半年。建筑公司很爽快地答应了。原因是:首先,王利平先与高校签了意向性合同;其次,越过百分之二十二的资金回报率加上他们还承揽了项目的工程建设。
王利平以二千二百五十万元对地产公司进行了国有企业改制,原股东全部撤出,原地产公司的最大股东——银行方面非常高兴,主动提出提供项目按揭贷款,还有该学院给他们的教职员工担保。
王利平用地产公司名义和高校签订了均价一千七百元教师宿舍修
建合同。十二层的小高楼,建筑面积四万平方米,绿化率百分之六十以上,一楼商品房六千平方米由王利平出售(每平方米三千五百元),他们支付给王利平部分定金一千万元;另外,一百五十个车库预售火爆,每个八万元,收定金四分之一共三百万元。
由高校给他们的教职员工担保,施工到达三层后,银行方面立刻开始二十年百分之七十的按揭。
半年之后,王利平的账本的记录是:收入共计九千七百万元。
富者秘诀
所谓智慧谋略,就是为了达到目标所采用的间接的、神奇的、不合规律的、令人惊慌的手段,是隐藏不露的政治计谋、运筹帷幄的军事战略战术、事半功倍的做事方法及人生策略。
中国人是最善于“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人,因为中国人最精通谋略。中国现存的历代兵书居世界之首,中国史书超过世界其他各国史书之总和。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历史巨作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政治、军事和人生谋略思想。中国诸子百家也以谋略见长。
商场就是战场,竞争就是战争。上兵伐谋、先谋后战,是成熟的生意人之高招。商战竞争智者先行,经营者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注重商战谋略。成事在谋、谋事在人,是否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经营谋略,其关键就在人。在复杂变化的市场中,愚笨的经营者看到的只是经营中的困难和阻力,而智慧的经营者则能透过困难和阻力看到成功的机会,并用智谋克服困难、把握机会取得成功。大量的商业案例都证明了这句话:足智多谋者昌,少智寡谋者亡。
致富谈
1.异想天开,以奇制胜。任何一个有悖日常生活常识或常理的想法,人们便会当作异想天开的笑话。现实证明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一般人想不到的大智慧,能给人打开了创造思维的大门,能使人走向成功。
2.慧眼识商机。仔细想想,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确实就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便着眼的。尽管有些困难人们已习以为常,但商家想到并解决了,于是产生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抓住发财的机会。人的心理所能设想和相信的东西,人就能用积极的心理去取得。如果你预想山是你的目的地,你就会受到这种自我心理暗示的影响,帮助你到达那儿!
第五篇:一个关于生死的寓言
一个关于生死的寓言
——解读《清水里的刀子》中的回族精神文化内涵
摘要:回族作家石舒清的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凭借其特有的地域色彩和朴素含蓄的宗教抒情氛围而获得2002年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清水里的刀子》,在一种朴素、含蓄而又催人泪下的氛围中,为我们娓娓讲述了一个和死亡有关的故事。仔细读来不难发现,其实这不只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它更深地隐含着对生的思考。全体非穆斯林评委能够跨越文本的语言隔膜,准确把握到小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源于作家的精心构思使小说本身具有了鲜明的寓言色彩,因而获得了一种艺术上的持久张力,体现出超越民族的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清水里的刀子;回族;生死观;精神文化
大千世界,人生百态,有着形形色色的生,自然也就会有形形色色的死,而这一幕幕生和死的背后,演绎着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之间形色各异的生存观和死亡观。就尘世而言,死亡,可以说是活着的人们所能看到、能想到的他人和自我的一个最终结局。这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古往今来的文学创作无法绕开它,只要人类社会还在延续,任何哲学、任何宗教也都更是无法将它回避。
回族作家石舒清的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在一种朴素、含蓄而又催人泪下的氛围中,为我们娓娓讲述了一个和死亡有关的故事。仔细读来不难发现,其实这不只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它更深地隐含着对生的思考。这是一个关于回族,关于黄土高原腹地西海固,关于生和死的绝美寓言。
一、站在生死的门槛上窥望:清洁的精神
石舒清是一个在宁夏西海固的穷乡僻壤里土生土长的作家。他一贯的写作风格,是从默默生存于尘世间的小人物入手,通过不断发掘他们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展示给读者另一扇感悟世界的门窗。《清水里的刀子》一开始就直接以死亡这个话题为引子,展开对生和死的思考:“和自己在同一面炕上滚了几十年的女人终于赶在主麻前头埋掉了。坟院里只不过添了一个新的坟包而已。这样一种朴素的结局,细想起来,真是惊心动魄。”[1]作家在这里采用全知者视角展开叙述,无意中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作家和读者充当故事旁观者的同时,又纯然成了故事的参与者。老人紧接着出场,随着老人的内心活动,读者一步步跟随老人走入一种氛围,朴素而又虔敬、肃穆。朝夕相伴的老伴的离世,让年迈的马子善老人不得不进一步正视自己的死亡。埋葬完老伴众人散去之后,走出坟院门得那一刹那,老人的鼻子陡然一酸。这一酸仅仅是为死去的老伴,为自己呢,还是有别的难以尽数言说的因素在里面?这其中的辛酸是复杂、交织的,读者只能模糊朦胧地去领悟,而作为当事人的老人自己,内心也不见得能理清晰。“小说就是在这样简洁而又充满叙事张力的古典氛围中演绎着马子善老人的冥思和寻求的。”[2]p65 老人站在坟院的门口,正如老人的内心独白一样,“坟院门上,这就是生死之门”。坟院里面的世界属于亡人,宁静、神秘,作为活 人,虽然也常从坟院的门口进进出出,但我们并不能真正理解坟院里面的世界,我们只能去猜想。同坟院里面的世界相比较,坟院之外的世界显得离我们更近,然而这个世界亦是纷纷扰扰,人们大都糊里糊涂地迎送着日月,一世的光阴就像老人眼中地上的那些脚印一样,凌乱模糊得分不清彼此。这个世界属于所有人,但最终又不属于任何人,人们奔波一世,最终的归宿都在坟墓,“谁都不免把自己留在这里的”。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乞丐,无论你生于何时何地,死亡最后都会找到你。这就构成了一种隐喻,即:坟院里面的世界才是更永久的家园,相对于尘世短暂又稀里糊涂的一生来看,另一个家园才是更值得我们去重视,去耕耘、栽培的。
这里传达的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谓的悲观宿命论,而是一种只有在真正体验和参悟到了生死的真谛之后,才能达到的深刻认识。“世界的不可知性和人自身的有限性实在是毋庸置言的,这不是悲观,而是
[3]p45人对命运的一种深刻自觉。”这是一种形而上的彻悟,它又丝毫不脱离现实的生存依据。黄土高原腹地西海固干旱贫瘠,对于千千万万像马子善老人这样,在艰苦封闭的小山村中挣扎一世的人,其生存的艰辛和顽强,更是生活在外界山清水秀的富饶之乡的人们难以理解和想象的。他们默默地耕耘着今世的穷光阴,但他们极少有人怨天尤人,他们的骨子里锻造出了一种百折不挠的韧性。他们心中也时常念想着,尘世的光阴能一天天变得宽裕起来,但他们并不希求更不会去贪恋尘世的安逸富足。清洁着生存,清洁着死亡,才是他们最大的追求。他们所向往的,是一种比尘世的生存本身更高贵更有意义的生命。虽 然尘世的光阴常常模糊着他们心中的这个念想,但劳碌的岁月中他们依然会不断地抽出身来,静静地审视它,追寻它。
站在坟院的门口,马子善老人心中的这个念想再一次变得清晰,这一次他的内心有了紧迫感、慌乱感。但这并不是对于死亡本身所表现的惧怕,而是为不知道自己的死亡何时到来,从而做好准备,身心洁净着走向死亡感到担忧。作为万物中最具理性和智慧的人类,对于死这件和生同等重要的大事,竟然是无知的,是劳碌匆忙、没有准备的。“我除了不知道自己几时死,再啥我不知道呢?”连那些说了满世界大话的人,在这件事上也只能却步。由此老人想到,自己若是能知道归真的确切时间,那么他就会坦然从容地做好最后的准备。他会在提前一天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穿一身洁洁爽爽的衣裳,去跟一些有必要告别的人一一告别,然后自己步入坟院里来,找到自己的长眠之地,“含着眼泪,诵着《古兰经》,听任自己的生命像和风那样一丝丝吹尽。”这时他内心的愿望是这样真诚、强烈,“主啊,我究竟在几时呢?你能悄悄地告知我吗?”
他独自发问着,问得如此苍凉悲怆。
二、对生死的平衡与超越:两世并重,两世吉庆
在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上,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是强调“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孔子本着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本着对人性弱点的深刻理解,才对死亡这个问题避而不谈,唯恐人们因为无知而陷于对死亡的无端恐惧,进而陷入对祖先、对鬼神和偶像盲目的 顶礼膜拜中。他一生致力于教化百姓,提倡“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引导人们积极入世,通过不断学习与自我修养最后达到“君子”的完美、理想状态,进而实现对生死的泰然与超越。但经历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之后,孔子的本意早已被误解和歪曲,以至于中华民族如今整体上来看成了一个没有信仰同时又把什么东西都会当成信仰的民族。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回族因着其特殊的宗教信仰,在中华大地上展示了一种迥异于主流的精神文化形态,所以历来是一个被视为特殊的民族。可以说,没有对回族的信仰内涵的具体了解,就无法理解这个民族,就会导致隔膜和误解。回族是一个因为伊斯兰信仰而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民族,其根本的世界观是主张: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即:世间万物都不是真正的主宰,都不是人们应当盲目去畏惧和崇拜的,只有独一的创造者真主(安拉)才是真正的主宰,人们应当通过不断认识自身和参悟宇宙万物造化的迹象,逐渐达到对真理的分辨和明晰,进而达到对创造者真主的最终认知和接近;穆罕默德是真主从人类的同类中选拔奉命引导人类回归正信和真理的最后一位使者,在他之前真主还派遣过众多先知和使者,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历史年代久远,在人类历史上失去了记载。
在对待生死的态度上,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们的依据当然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经》,还有使者穆罕默德身前传教时留下的言行教导——使者去世后圣门弟子们搜集、整理而成后世统称的《圣训》。伊斯兰教是一个半入世、半出世的宗教,它既不主张人们脱离 尘世生活,采取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又坚决反对人们完全出自欲望和本能地活着,从而盲目地被今世的物欲所驱使,变成利欲熏心、沽名钓誉、丧失自我之人。《古兰经》中说:“当礼拜完毕的时候,你们应当散布在地方上,寻求真主的恩惠。”[4]62:10伊斯兰规定的礼拜,是提醒人们不要盲目地沉溺于生,让人们从尘世劳碌的生计中抽出身来,在内心平静的状态中参悟生死的真谛,不断反省自己,完善自己。使者穆罕默德教导人们,人们中最优秀的,不是为了后世而抛弃今世者,也不是为了今世抛弃后世者,最优秀的人是坚持两世并重者;今世是后世的农场,人们应当耕耘今世就像自己永远不会死亡,人们还应该为后世做准备,如同自己明天就要死亡一样。这就是回族根本的人生观:积极地对待生,锻炼和发挥自身的天赋才能,通过建设今世的家园,使自己的生存价值得到确认和体现;同时又不忽略个人生命和能力的有限性,不狂妄自大,谦逊诚恳地做人,通过不断地求知和个人修养,达到一种内在精神的平和、完美,从而将自己的有限的生命同永恒的幸福统一起来。
小说《清水里的刀子》有着浓郁的宗教抒情氛围,作家石舒清以西海固一个回族村子为背景,展开了对马子善老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凡人毕竟是凡人,尘世中的生活和情感左右着凡人,面对清贫艰苦的生计之时内心的迷茫和动摇是难免的。回到家之后,当儿子问到如何搭救冥冥之处的母亲,当说到四十日那天来的人很多,宰鸡宰羊都怕排场太小遭别人笑话,当最后想到宰家里的那头用来耕地的老牛时,“他就觉得自己的心上被一只漆黑的拳头捣了一下”。这样的心理 反应,是马子善老人这样在生活的底层挣扎了一世,遍尝了生的艰辛的人,潜意识之中的自然流露。这其中包含着对生计的窘迫和惶恐,也包含着对老牛的不舍,其实在老人的情感世界里,相伴了半世的老牛已经和去世的老伴有着近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想到牛已经为自己出了那么多年力气,已经老得快要拉不动犁,而且它最终免不了一刀之劫时,他才同意将牛宰了。做完这个决定时,“他心里有什么东西在具有力度地纠缠着,又像是空空如也”。正如对死亡本身一样,当自己没有勇气去正视它时,它是令人感到模糊而惧怕的,而当自己狠下心开始直面它的到来时,内心反而显得平静了、从容了。
在这里,儿子耶尔古拜成了老人的一个参照。儿子还很年轻,他的主要精力和情感倾向于生,他其实并不理解死亡,他提出将老牛宰了搭救母亲,完全是因为“他对母亲的强烈情感与念想都寄托在这牛身上了”。他精心喂养它,洗浴它,是因为“它将携带使命去拯救苦海中因自己的罪行受难的亡灵”,他的这种愿望是那样强烈,以至于有几次“他突然想对着这头牛,泪眼婆娑地喊一声娘”。
而对老人而言,这时的老牛则成了他内心状态的承载者,是他对生死的情感态度的活生生的外化,“它不急不缓地走着,像是驮着什么极重的担子,又像是悟了什么一样显得旷达而随意”。
三、生命的最后洗礼:对生的宽容、对死的从容 如果没有这样一头老牛,如果不是那把隐藏在清水里的,凡人谁也无法看见的闪烁着银光的刀子,这个关于回族,关于黄土高原腹地 西海固,关于生和死的寓言就难以得到最终证实。是这头勤勤恳恳、忍辱负重了一世的老牛,将这个寓言的发展推向了高潮,让一个关于真、善、美,关于人类与永恒的故事,寻觅到了最终的结局。四十日的前三天,当看见那把和自己有关的“清水里的刀子”,感应到死亡的来临时,老牛就选择不吃不喝,在静静地反刍中度过尘世的最后时光。
在儿子耶尔古拜的意念里,老牛的不同寻常,是因为它能够拯救带着尘世遗留的罪恶的冥冥之中的母亲,他据此认为“牛有着宽容而博大的心灵”,渺小的鸡和羊都无法与一头庞大的老牛相提并论。但让马子善老人的心灵感到震撼的,则是因为老牛能预知自己的死亡,从而提前洁净自己的内里,清洁、从容地走向死亡。而这正是老人站在坟院门口,想到自己的老迈和死亡时对自己的结局最衷切的盼望,所以此时的老人“心像一个大海那样激情难抑,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他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哭完以后,终于获得了一种“大病初愈那样伤感而美好的心境”。心情平静下来后他进入了回忆,他回想到自己和老牛都有过的年轻时候,干活时老牛被他驱赶着,连停下来拉粪的时间都没有。因为曾经忽略过这么一条了不起的生命,他有了一种负罪感。他内心渴望被宽恕,甚至觉得这时如果有人拿鞭子抽打他一顿,他会更好受一些。但此时的老牛目光平静淡泊,似乎早已忘却往事,或者在它的脑海里这类事就跟从来没发生过一样。老人进而想到,年轻时候的老牛和他有着一样暴烈的脾气,由此自己的过错似乎才具备了一种被原谅的可能。尽管这样,他的内心仍然有一种不 已的伤痛,那就是献牲的老牛知道它自己的死,而自己贵而为人,在这件事上却显得无能为力。“作家在这里如此不惜笔墨地作人与牛的比照,绝不是要以牛的高贵卓越烛照人的卑俗无能,而是要通过对进入宗教境界的牛的生命神性的开掘为身处世俗情境的人提供一种精神超越的可能。”[3]p47
当马子善老人怀揣一个清洁着死去的愿望时,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愿望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对他而言,这样一种愿望完全是出自潜意识,出自一种人类固有的生命本能。但这头用来献牲的老牛,用它最后时光中静静地反刍,给了老人的这个愿望一个最美的诠释。默默无声的老牛,这时无形中已经成了老人生命的另一种展开形式。它让老人内心“清洁着走向死亡”这个念想找到了现实的依据。当老人借来村里最好的磨刀石,在铜汤瓶里灌上水,精心地磨着那把生锈的刀子时,他想到的是自己一定要将刀子磨得跟“清水里的刀子”一模一样。这时他的内心也看见了那把刀子,在他的心中,那把刀子是有着银子一般的光亮的。当红色的绣在清水里像血丝那样迟疑地开始流动时,“老人的眼里也有亮亮的东西掉下来,溅到青青的磨石上和耀眼的刀刃上”。老人见证着老牛的最后时光,其实就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观看着自己。四十日这天,老牛要走向它新的归宿时,老人选择了暂时离开家中。夜里他顶着满天星星钻进牛圈,最后一次长时间地跟老牛呆在一起,算是无声的话别。这一次,他和它真的是在“相互珍惜着经历永恒的时间”。但一个人不能也不应该再去参与自己死时和死后的忙碌,这些事情本质上属于尘世,属于旁人。老人离开时不忘 拿出一条很厚很白的毛巾嘱咐儿子,宰牛的时候将牛的眼睛蒙上。因为活着的人们对待死亡的慌乱很可能会打扰一个临终者的从容、宁静。
日头落了的时候,老人从县城回来,他先去空空的牛圈里转了一圈,然后“像是下了一个决心”,他走进了院门。他只看见硕大的牛头放在院子里,老牛也像那把“清水里的刀子”一样,藏在了一个难以言说的地方。已经成了死者的老牛却颜面如生,一脸的平静与宽容,没有惊恐,没有痛苦。世间的生就这样被宽容了,世间的死亡就是在这样一种从容的姿态中凝练成了永恒。生命的最后洗礼就这样完成了。
清代著名的回族学者刘智在他的著作《天方至圣实录》中对生死做过这样一种辩证的描述:“盖尘世乃生人之客寓,幻途非久处之家乡,故心怀常住,不忘本原,身虽在世,心实回焉。及功成行满,复命归真,名虽在世,身亦回焉。”[5]p369而作家石舒清则依据“清水里的刀子”这个至今还存在于西海固回族民间的传说,精心编织成了一则关于生死的寓言。简短的寓言故事背后,是作家的一双悲悯的眼睛在默默地注视,甚至在流泪。
参考文献: [1] 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J].名作欣赏,2002(5).注:文中有关原著的引文均出自此处.[2] 帅震.朝圣者的路——解读石舒清小说《清水里的刀子》[J].名作欣赏,2003(5).[3] 何希凡.宗教仪式下的人性与神性——读石舒清小说《清水里的刀子》[J].名作欣赏,2003(1).[4] 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5] 冯增烈标点,刘智.天方至圣实录[M].银川:中国伊斯兰教协会,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