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文件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文件
学院【2005】4号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4-2005学年第二、三学期工作计划要点
根据《厦门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三学期工作计划要点》精神,我院第二、三学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好开展党员“保先”教育活动准备工作,以实施“985工程”二期建设、完成学院整体搬迁海韵园区工作和召开学院首次科研工作会议为重点,围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学院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两个主题,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东山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升学院整体实力。为此,本学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学习十六届三、四中全会、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及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做好党员“保先”教育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1、充分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摸清我院党建工作和党员的思想、作风现状,做好党员先进性教育相关党课的筹备和建设,为下学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好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2、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1
精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继续开展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学习和推广兄弟单位“立项活动”的先进经验,把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常规性工作。
3、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16号文件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学校党委28号文件精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各系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工作,邀请校友中成功人士与学生就学习、诚信、团结协作等方面进行座谈、交流,同时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做好思想政治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工作,并以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优秀人才。
4、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组织学习《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教授为青年教师上课,促进青年教师借鉴好的教书育人方法,让所有教师明确育人职责,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5、加强系、所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管
理水平,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本学期重点是对各系、所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情况进行认真调研,了解和掌握各系、所领导班子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发挥系、所解决自身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系、所班子的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
6、要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根
据学院的特点和党风廉政教育的要求,建立党风廉政教育的工作机制和教育制度,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院务公开”工作的开展。
7、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工作,制定并贯彻落实我院发展党员
工作规划。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继续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
8、继续做好学院宣传、统战、工会和共青团工作,为学院发展提
供保障。
二、以“985工程”二期“智能化国防安全信息技术”创新平台
建设为核心,做好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
1、在学科建设方面,以加强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为重点,进
一步推进“985工程”二期建设,促进科技创新群体的形成与发展,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构筑创新平台和基地;做好智能化国防安全信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做好“211工程”二期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博士点申报工作。
2、以“985工程”二期“智能化国防安全信息技术”创新平台建
设为中心,造就一支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以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为依托,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工作,组建“安全监控”、“立体通信”、“综合智能”等三个科技创新团队;配合学校继续做好教师和教师以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党政、工勤人员的聘任和培训工作。
三、加强学院整体搬迁海韵园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顺利、有序
地完成搬迁工作,并以此为契机,结合学校“216工程”建设,改善学院的办学条件,为提升学院教学和科研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院整体搬迁到海韵园区是本学期学院重点工作之一,要加强对
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以保证安全、顺利、有序地完成搬迁工作,特别要尽量减少搬迁工作对实验教学的影响。
要以搬迁海韵园区为契机,理顺教学、科研、实验各个环节的秩
序,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评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实验管理水平,为全院教职员工创立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为学院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认真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各项工作,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在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要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加强教学基本
建设,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努力、认真负责地做好迎评的各项工作。
2、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系统、科学、规范地制定新教学计划的教学大纲,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启动三学期制、双学位制度和主辅修制;继续实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和“双语课程建设计划”,做好2005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启动双语教学试点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3、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与质量工程”,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完善研究生培养资助制和导师负责制,进一步规范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推进研究生教育与科研的结合,鼓励和资助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积极参与完善“硕博连读”、“提前攻博”选拔机制和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工程二期项目。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和明确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
动和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授课的比较机制和竞争机制;不断完善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创造条件,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条例,大力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促进科技产业的规模发展和快速发展。
认真贯彻学校第二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以成功召开学院首次科
研工作会议为契机,创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估体系和管理体制。整合科研团队力量,充分挖掘学院科研潜力,提高科研总量和整体实力,全体教师应积极申请863国家基金和地方省、市专项基金。切实搞好产、学、研三者的关系,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主动参与并承担国家与地方的经济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开发,一方面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步伐。
1、依托国家和省中长期规划
密切跟随国家和福建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立足于厦门
市的信息化环境,利用我院在信息行业各种优势,瞄准制约我省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和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中的一些“关键”且“薄弱”的环节,提出相应建议或解决方案。力争在未来十到二十年间,不仅为当地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且在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电子教育发展在信息化行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大力加强我院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
2、争取国家纵向课题
目前我院在申请及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上还存在许多不足,重要原
因是科研力量没有很好的整合。在新的学期,我们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找出自己的优势及劣势,紧跟国家科技发展的潮流,把握学术发展方向,团结协作、积极组织科研团队,争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同时大幅度提高我院的学术声誉。
3、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闽南地区属沿海经济活跃地区,厦门大学又是东南沿海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大学,所以我院有很好优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但是目前我们参与地方企业合作的力度还很不够,我院的科研人员要主动地走出去,到厦门市、到全省各地市,以及到外省市去寻找课题,积极与企业合作,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企业解决科技难题,推动本省、市经济发展。
4、抓好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学以致用,目前我院有一些项目进行了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大部分的科研成果,由于缺乏市场化运作,还停留在实验室水平,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要提高我院科研人员的产业化意识和能力,切实搞好产、学、研三者的关系,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5、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本学期要召开学院首次科研工作会议,通过这次会议,认真总结
近几年来我院科研工作的优势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未来几年的奋斗目标,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几个有实力科研团队,力争我院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重大突破。
要尽快理顺关系,完善我院研究所的科研体制建设,创立科学合理的科研工作评估体系,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所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励措施,逐步建立起一套责、权、利明确的科研管理体制,充分挖掘学院科研潜力,提高科研总量和整体实力。
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学院国际化步伐
1、进一步推动学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做好各类来访人员的接待工作,积极寻求与国外知名高校的相关院系或科研单位开展合作与交流。
做好本年度IEEE巡讲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IVEN MARRYA 教
授及IEEE新加坡系统与控制协会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陈本美教授访问我院的接待工作,探讨与墨尔本大学工程学院建立院级合作关系事宜,并筹备我院领导访问墨尔本大学工程学院并商谈两院合作事宜;做好今年下半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EE系主任及美国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at StonyBrook 副校长兼工程学院院长访问我院的邀请及准备工作;
2、与软件学院一起完成2005年国际环境信息科学会议的主办工
作,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对外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研讨会,选择国外著名高校或优势学科,选派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进行深造。努力开拓学科发展空间,开创学科发展走向国际化的新局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5年3月14日
主题词: 工作计划要点送:学院院务会成员
发:各系、所、院教学实验中心存档:2份【共印32 份】
第二篇: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奖学金细则(发文稿)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细则
根据《厦门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厦门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与发放暂行管理办法》(厦大学【2011】43号),结合《厦门大学校级奖学金(研究生)评审办法》以及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细则如下。
一、基本条件
1、厦门大学在校注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不参加本奖评选。
2、爱国爱校,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行为。
3、所修课程成绩无不及格。
二、评分办法
总分由课程成绩分、科研成果分以及德育素质分三部分组成。
(一)、课程成绩分
计算公式为:
课程成绩分=(百分排位学分)总学分P
其中百分排位是指研究生以课程班级为单位,在所修读课程班级中的成绩排名分。分值为100至0,所学课程班级第一名的百分排位为100,最后一名为0。该百分排位的分值在任课教师或研究生秘书把全班成绩输入研究生院的学籍管理系统后,由系统自动生成。硕士研究生申请者课程成 绩的P值为0.40,博士研究生申请者课程成绩的P值为0.30。
(二)、科研成果分
申请评奖的所有科研成果,第一署名单位都必须是厦门大学。有DOI号并且在网上发表的科研论文可作为科研成果进行申报。论文摘要、会议综述、活动报道、无正式CN号论文、已申请但未取得公开号的发明专利和未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等不得列入科研成果进行申报。申请评奖的科研成果必须是评奖期内成果,跨期成果不予认定。
(1)科研论文计分方法 ①论文分数=(权重因子各类科研论文。
②权重因子计算方法
理工类论文权重因子的数值为:依据“JCR期刊影响因子和分区情况”表(参见研究生院网站),在1区刊物发表论文的,每篇权重因子为160;在2区发表的,每篇为80;在3区发表的,每篇为40;在4区发表的,每篇为20。
在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经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认定后,可以按照所发表学术刊物的学科属性计分。若交叉学科刊物同时具有文理两种计分方式且出现差异的,按高分计算。
被SCI、EI收录,但尚未列入JCR分区的刊物学术论文,每篇权重因子为20分。
厦门大学认定的核心期刊刊物论文或被EI收录的会议论文权重因子每篇为5分,被EI检索的会议论文计分最多限三
包括评奖期间发表的合作因子),2 篇。ISTP检索论文不予认定。
③合作因子数值计算方法为:
按论文署名分摊记分,若导师或经认定的导师组成员在署名中排第一位,则署名第二的研究生可视为第一作者,计分时应将原为第一作者的导师或导师组成员以第二作者计入作者总人数。
二人合作的,按6:4分摊;
三人以上合作的,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当i≤N-2时 ai=0.5; 当i=N-1时 ai=0.5×0.3; 当i=N时 ai=0.5×0.2。
(其中N为作者总人数,i为作者排序,a为合作因子)。九人以上合作的,前九人按总数九人套用上述公式;从第十作者开始,不予计算合作因子数值。
硕士、博士三年级学生论文有“论文录用通知”,有DOI号的JCR刊物文章,按已发表计分。
(2)论著计分方法
单部作品的本人完成量5万字以内不计分,5万字以上按下列分值计分:
①专著: 每万字1分。
②编著: 每万字0.8分。③译著: 每万字0.5分。
字数计算以版权说明为准,未说明的可以平均计算。论著需经评审委员会认定方可加分。
N-3N-3i(3)发明专利
授权发明专利每项40分,发明专利以专利号为准,仅有公开号的发明专利按5分计分。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每项5分,计分仅限一项。国际专利按照两倍于国内专利计分。
若成果是合作完成的,按论文分摊方式进行分摊。
(4)其它成果计分方法
① 学术竞赛
参加国家级研究生学术类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分别为30分、20分、10分。省部级研究生学术类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分别为20分、10分、5分。获团体奖励,按奖状实际署名先后顺序记分。团体奖加分人数不得超过四名。具体如下:)
由二人合作的,按6:4分摊;
由三人以上合作的,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当i≤N-2时 ai=0.5i; 当i=N-1时 ai=0.5N-3×0.3; 当i=N时 ai=0.5N-3×0.2。
(其中N为可加分总人数,i为作者排序,a为合作因子)。学术竞赛仅认定学校支持的各个学科最高级别的比赛,即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含大挑、小挑)、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全国大学生(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其他全国性竞赛须经学院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认定。同一性质的比赛,获得不同的奖项及等级的奖励,在相同不累加,只取最高分;同一性质的比赛在不同的赛区举行,在相同不累加,只取最高分;同一性质的比赛在不同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按照论文补差额加分的方式进行加分(如挑战杯在前一个学年内获省奖,过一个学年后获国家奖,采用补差额方式进行加分)。
② 软件著作权
软件著作权按5分计分,计分仅限一项。二人合作的,按6:4分摊。
多人合作完成的成果,仅前二名著作权人加分,且按署名顺序分摊记分。计算公式如下:
当i≤N-2时 ai=0.5; 当i=N-1时 ai=0.5×0.3; 当i=N时 ai=0.5×0.2。
(其中N为作者总人数,i为作者排序,a为合作因子)。③ 科研成果表彰
科研成果获得厦门市、省部级、国家级奖励表彰,经评审委员会认定,予以奖励加分。
(三)、德育素质分
德育素质测评基本分为10分,得分范围为0-20分(1)、政治素质基本分:(0-10分)
凡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N-3N-3i 5 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可获得政治素质基本分10分。(2)、获得表彰得分:(0-4分)
荣获国家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优秀团支部书记、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社会实践积极分子等荣誉表彰,一次加4分;获上述省级荣誉表彰,一次加3分;市级荣誉表彰,一次加2分。
荣获校级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优秀团支部书记、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和社会实践积极分子荣誉表彰,一次加1 分。
荣获院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优秀团支部书记、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优秀文体积极分子,优秀学术积极分子表彰,一次加0.5分。
因个人或集体的行为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受到校外单位官方致谢和表彰的,经学院研究生学生工作组研究同意并签字承认,可予适当加分,集体行为中个人加分减半,加分总计不得超过1分。
注: 1.获得表彰仅限于上一学年所获得的荣誉,不包括竞赛获奖、各级奖学金的表彰。
2.因相同事迹获得不同级别同一性质表彰者,取最高等级表彰加分,不累加;同一级别的荣誉称号只取一项加分,不累加。
3.学生团体(如校研究生会)颁发的表彰不计入荣誉加分。
4.获得表彰加分最多不得超过4分。
5、获得其他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荣誉称号,加分与否,由学院奖学金评审组认定。(3)、担任社会工作加分:(0-2)
1、院研究生会主席团0-2 分。
2、院研究生会部长、班长、团支书、学生党支部书记0-1.5 分。
3、院研究生会副部长、副班长0-1分。
4、各班班委、各学生党支部副书记、支委0.5 分。
5、院研究生会干事0.3分,院研究生会优秀干事0.5分。
6、校研究生会干部的加分等同院研究生会干部。说明:
1、此项加分由学院学生工作组根据学生干部的绩效考核成绩和实际工作表现来审核加分,审核不合格者酌情减分或不得分。
2、担任多项职务者,取所有职务中最高得分,不累加。
3、担任社会工作任职时间原则上应满一年方可加分。
4、担任社会工作加分最多不得超过2 分。(4)、综合素质加分:(0-4分)
1、个人参加体育竞赛,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4 分、3分、2分;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区域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3分、2分、1分。市级或校级一、二、三等奖,每次加1 分、0.6分、0.3 分。
2、积极参加演讲、辩论、征文、知识竞赛、舞蹈比赛、话剧竞赛等非专业性活动,个人获国家级、省市级以上区域性省市级、校级的奖励,加分同(1)。
3、在国家、省级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宣传校、院有关活动,每篇加0.5 分;在厦门市各类媒体上发表文章宣传报道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关活动,每篇0.2 分;在校级刊物《厦门大学报》上宣传报道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有关活动,每篇0.1 分;上述所有发表文章或报道加分只计第一作者,且最高累加不得超过0.5 分。如属于发表者本人担任职务本职工作范畴,不加分。
注:
1、国家、省市级体育竞赛仅指大运会,大学生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其他竞赛由学院奖学金评审组认定。校级体育竞赛仅包括校运动会、体育部举办并纳入考核计分校运动会、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比赛。学校学生组织、社团组织的体育比赛活动不包括在内。
2、如果只以名次作为结果的体育竞赛,第1名等同一等奖,2-4名等同二等奖,5-8名等同三等奖。
3、如果只以名次作为结果的非专业性竞赛如演讲、辩论、征文、知识竞赛、舞蹈比赛、话剧竞赛等,第1名等同一等奖,2-3名等同二等奖,4-6名等同三等奖。
4、同一项活动参加多次系、院、校及校级以上选拔赛所获名次及奖励,以最高分计,不得累加;凡上述奖项由两人或两人以上集体获得,加分按上述标准减半,5人及以上加分按上述标准取1/4。
5、体育竞赛学校级别取上限2分,非专业性活动同体育竞赛。
6、综合素质加分最高不得超过4分。(5)、扣分:
1.未按学校学院规定办理书面请假手续,私自离校外出,一次扣4分.2.离校未按正常程序请假者,每次扣德育分2分。3.未履行请假手续每学期开学未按时报到者,一次扣德育2分。
4.规定必须参加的活动,本人无正当理由而不参加者,扣德育分0.2分/次。
5.在网络上发表不正当言论,给他人、学院和学校声誉及工作造成损失,受到学院通报批评的,每次扣德育分3分。6.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尚不构成处分,但受到学院通报批评者,每次扣德育分3分。如:打架、在宿舍使用违章电器、故意破坏学校公物等行为。
7.相关表格材料未及时缴交,规定的研究生学生系统中需填报的资料未及时填报、更新,一次扣0.5分。
8.硕士研究生每学期须听满3场学术讲座,个人所听学术讲座数以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登记在案的数目为准,并在每学期填入到学期执行报表中。每学期未听满三场者扣德育分1分。因课题项目等原因在厦门以外出差达一学期者,需在外派前办理正式请假单,并提交免听申请表,经审核同意,可免听不扣分。
三、评选程序
1、由学院发布评奖通知,下达名额。
2、研究生个人按规定时间向学院提交申请,逾期不申请者不参与评选。
3、评审委员会按学校相关文件以及本办法评审,面向本单位公示评审结果。
四、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有评奖办法同时废止。
五、本办法由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解释。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2.12.31
第三篇: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科 [2010] 号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担任教学助理工作的相关规定(试行)根据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中大研院〔2009〕66号)中 “自2009学开始,全校所有专业获得学校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的博士生(含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除在导师指导下承担研究助理工作外,还必须承担本科课程的教学助理工作” 的规定,以及《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工作实施方案》补充规定的通知(中大教务〔2010〕71号),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现重新制定《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工作的相关规定》(试行)如下:
第一条 获学校研究生教育奖助金的一、二年级博士生、二至四年级直博生和硕博连读资格生,需每学年承担一门本科课程的教学助理工作。
第二条 每位符合第一条款的在读博士,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作助教的时间。在整个读博期间,直博生和硕博连读资格生需作3次助教;一般博士生需作2次助教。没有完成助教工作任务的博士研究生,将不能通过博士毕业资格审查。
第三条 教学助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协助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相关准备工作、答疑辅导、批改作业、上习题课、协助指导教学实验、批改实验报告、组织课堂讨论、协助制作和维护课程教学网页,以及其他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辅助性工作。
第四条 必修课的任课教师有需要可以在课程计划之外增加少量习题课由助教承担,但必须由任课教师事先报教务员备案。
第五条 原则上除学院批准出国一年以上的研究生外,其他符合第一条款的研究生需担任本科课程的教学助理工作,出国的研究生回国后需积极补做教学助理工作。
第六条 即将担任教学助理的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上岗培训。
第七条 博士(硕士)助教申请步骤:
1.每学期第16周教务员在网上发布下学期课表;
2.有意愿的同学选择下学期课程,与主讲教师联系,进行双向选择;
3.与主讲教师确定下学期辅导工作任务(如,改作业、上习题课的节数、辅导实验、改实验报告等),填写助教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在下学期开学一周内交到院本科教务办罗老师(主管计算机系课程)、喻老师(主管电子系、自动化系课程)处备案,一份交主讲老师保存;
4.在助教工作的学期结束时(第18周),博士助教从院教务办取回已填写考核意见、有院教务办盖章的助教任务书,自己留存以备毕业资格审查时上交研究生办。(注:在此之前,院教务办会通知主讲老师上交已填写好评语的助教任务书,并盖好章)
第八条 主讲教师负责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助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1)能
否按时上岗。(2)能否履行职责,完成规定的任务,在工作中能否为人师表;工作是否认真负责;能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3)能否做到教书育人,关心学生。考核在第17周进行,考核内容包括自我鉴定和主讲教师评价等内容,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结论由主讲教师与学院教务办共同做出。
第九条 考核不合格者,本次助教工作作废。
第十条 在学校给付助教津贴(1个学分450元)的前提下,学院补充津贴细则为
1.独立开课的实验课1个学分按3个学分计(学院补助2个学分);
2.70~100人的授课班级,学院补助1个学分;超过100人的授课班级,学院补助2个学分;
3.数学、物理课程如需要上习题课,每节50元;
4.跟班辅导实验(班级人数>30人)计酬为:上课时数0.530(元)
第十一条 如有需要,硕士研究生亦可申请助教工作,待遇、考核同上。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学院负责解释。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一月五日
第四篇: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简报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简报 School of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二零零九年第九期(总第54期) 我院党委办公室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完成2009年党内统计年报工作。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院党员共计1141名,其中在岗职工党员156人,学生党员813人,离退休党员102人,其他党员70人。
12月,响应学校党委组织部“关于申报北京大学2010年生活困难党员帮扶补助对象的通知”,学院党委上报教工和学生困难党员名单共计五人。
12月20日,北京大学第22期党的知识培训班结业典礼隆重举行。我院参加本期培训班的201名入党积极分子全部结束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结业证书。副领队闫国庆荣获优秀领队称号,周凯等九名学员荣获优秀学员称号,我院优秀学员宋诗琴作为全体学员代表之一在结业典礼上发言。
12月28日,我院党委办公室召集博士研究生骨干新年畅谈茶话会,各博士党支部和行政班骨干参加并畅所欲言。院党委书记郭瑛、团委书记佟志伟、就业办李妍、党办李子奇等老师参加茶话会。
简讯:
12月5日,学院召开行政工作会议。会议由行政副院长李林主持,党委书记郭瑛及党政各职能办公室30余人参加。本科教务办公室杨朝晖、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田军、科研与外事办公室王进、党委与人事办公室邓斌、行政办公室张景山、图书馆宋今、继续教育办公室蒋云、学生工作办公室佟志伟和财务办公室尹德红等老师,从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办事流程以及尚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分别对各办公室的工作情况做了汇报。与会人员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以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李林副院长做总结发言。
12月7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副教务长关海庭和教务部部长何新贵、副部长金顶兵等一行来我院检查本科教学工作。教学副院长陈徐宗汇报了学院的基本情况、教学工作、计算机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对教学的几点考虑;基础教育部副主任李文新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方案。关海庭副教务长谈了三点建议:1.学院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增加参与招生的人员;2.应考虑如何从学科竞赛获奖者中挑选拔尖人才;3.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突出学术研讨,营建学术氛围。林建华副校长与大家一起讨论了学院分类招生的问题、计算机实验班的情况和“珠峰计划”的实施等问题。我院党委书记郭瑛、基础教育部副主任谢昆青、王志军和贾嵩等参加了此次检查汇报。
12月11日,由学院院友会主办,院研究生会协办的信息学院院友沙龙第二期——“理性择业,激情创业——学者型企业家的选择智慧”主题讲座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 1
到91届计算机系硕士毕业生,爱帮网CEO刘建国老师主讲。院长助理蒋云和计算机系教授张铭出席讲座。12月11日,应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李晓明教授的邀请,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张晓东教授莅临我院,为北京大学“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名家讲坛”做了题为“Mapping Multi-threaded Programs to Multi-cores by OS with Application Domain Knowledge”的报告。张晓东教授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 Robert M.Critchfield讲席教授,并担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曾担任IEEE计算机学会超级计算应用技术委员会(TCSA)主席,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高性能计算研究学科主任,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计算通讯基础学科主任,现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外顾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龙星计划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报(英文版)》执行主编,并受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海外评审专家。12月14日,北大校友、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百宁博士莅临我院,为北京大学“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名家讲坛”做了题为“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报告。院长梅宏、院长助理蒋云,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高校关系项目经理马歆出席了讲座。12月23日,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同意授予博士学位21人,硕士学位3人。12月23日,经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议,同意批准以下教师在专业内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资格:郭耀、李戈、伊那、王兴军、张志勇、叶林晖、蔡一茂、王玮、刘力锋、裴玉茹、马修军、黄雨、诸葛建伟、孙俊、崔小乐。12月23日,院党委书记郭瑛带领学院学生对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区进行了参观考察,并与丰台科技园管委会签署“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丰台科技园管委会共建实践合作基地协议书”。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区管委会工会主任石岩,团委书记刘怀生接待了到访的师生。12月25日,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举行2009“北京大学天网-搜狐研发”奖学金颁奖仪式。网络所师生和搜狐公司嘉宾参加了颁奖仪式,搜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小川先生致词。本网络所共计12名优秀学生获得该奖学金。12月29日,我院2010新年晚会“冬日暖阳,E心飞扬” 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办。本次晚会由信息学院主办,院团委、研究生会和学生会承办,并得到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东南融通、中南海、新浪、IBM等企业的大力支持。晚会邀请到的嘉宾有:院长梅宏,院党委书记郭瑛,副院长陈徐宗、查红彬、李林,党委副书记魏中鹏等学院领导;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孙立强、唐国军等学校领导;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文四立等十多名信息学院校友会理事及40多位学院校友;赞助方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市场部综合管理部经理张春雨先生以及IBM公司校园关系主管刘婷婷女士等企业界嘉宾。12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第19届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评选揭晓,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玮作为北京大学推荐的候选人光荣当选。微电子学研究院工艺实验室荣获第五届北京大学实验技术二等奖。12月,北京大学2009年羽毛球团体冠军赛在邱德拨体育馆落下帷幕。由詹卫东(计
算语言研究所)、陈一峰(软件研究所)、张威(微电子学研究院)、王亦洲(数字媒体研究所)、吴丽娜(系统结构研究所)、吴清平(微电子学研究院)、吴春尧(信息科学中心)七位老师出战的信息学院一队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魁,是八强中唯一来自教学科研单位的代表队。
教学、科研动态与学术交流:
12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09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评审结
果,我院四个项目入选。其中,《数字视频编码原理与技术》(高文)和《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王克义)为重点支持项目,《电子技术基础》(王志军)和《计算智能理论及应用》(谭营)为一般支持项目。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开展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京教函
〔2009〕241号)精神,市教委组织开展了2009年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评审工作。经申报、答辩、评审、终评,我院陈徐宗教授负责的《信息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成为最终获得批准的26个2009年北京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之一。
12月7日-9日,现代通信研究所光纤实验室张振荣副教授和彭书萍参加了在澳门举
行的ICICS国际会议。
12月8日,微电子学研究院微米/纳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补充完善项目通过总装备部
组织的验收。
12月11日-14日,现代通信研究所徐安士教授和李正斌教授访问香港中文大学,就
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获得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香港RGC合作资助的项目“基于光流交换的下一代弹性、动态、超大容量核心光网络”的执行合作问题进行磋商。
12月17日,应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清华大学范
崇澄教授来我院做题为“从高锟先生的成就谈工程创新”的报告。
12月18日,美国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的Yi Zhao教授来访微电子学研究院
MEMS研究所,并做了题为“Microfabrimeication of Electrospun Polymer Fibrous Materials for Functional Tissue Engineering”的报告。
12月24日,美国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Xingguang Cheng博士来访微电子
学研究院MEMS研究所,并做了题为“Microfluidic Platform for Rapid Biomarker Detection”的报告。
12月30日,应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香港中文大
学李东(Tony Lee)教授莅临我院,做了题为“Shannon's Legacy: The Parallels between Packet Switching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的报告。
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本学期开始邀请相关学科专家进行系列学术讲座。12月,邀
请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经理Chin-Yew Lin博士做题为“Mining Community Knowledge: Social Q&A and Its Applications” 的报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吴甘沙博士做题为“The Programming Wall in the Multi/Many Era”的报告。
学工:
12月8日,由我院“腾讯俱乐部”主办的“与腾讯高校关系总监面对面”活动在理
科一号楼2135成功举行。腾讯公司高校关系总监汤利华女士莅临活动现场,院团委书记佟志伟、常务副书记王珏参加了活动。
12月10日,我院学工办、团委在理科楼1126、2131和2135分别举办了宿舍建团第一次系列活动。活动在院团委书记佟志伟的指导、学生团委副书记陈星的组织、策划和多位08级本科学生骨干的实施下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采用了新的形式,抽取08、309本科每个年级的3个宿舍团小组构成“跨年级、跨专业”的“联合团小组”,再将“联合团小组”分成三组,组织其中的团小组代表开展活动。这种形式直接覆盖了我院08、09级本科近800名学生。
12月12日,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就业办主办,北京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会与学院
研究生会就业部承办的“围炉夜话”信科职业规划系列座谈会第七期在理科二号楼2306拉开帷幕。本次座谈以“职业转型,专业之外的风景”为主题,邀请了IBM咨询顾问赵益、德勤会计事务所的分析师孙婷、微软咨询顾问陆叶和项目经理乔丹,给到场的100多位同学作了一场生动而贴合实际的报告。
人事:
12月4日微电子所蒋敏副教授办理完调离手续。
**************************************************************************** 责任编辑:李林编辑:李子奇
第五篇: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勤工助学部工作计划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
勤工助学部工作计划
1、上交生源地助学贷款回执单(9月10日截止);
2、上交需要办理贫困生困难认定的贫困证明(9月15日截止);
3、收集我院参加《国家资助助我成长》征文活动的同学的文章并负责送报校相关部门(9月6日截止);
4、收集回执单之后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录入(9月12日截止);
5、新生开学负责协助学生会相关部门迎新;
6、协助相关老师完成勤工助学奖学金的评定;
7、部署纳新的相关事项,争取招到优质的学生;
8、完成新生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信息录入和贫困生困难认定;
9、积极组织学风竞赛月期间的各项工作; 10.定期召开部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