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稀土之争看中国政府的效率观
从稀土之争看政府的效率观
10102320118 乔天柏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全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中国稀土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针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一段讲话。
但与此相对的是,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对稀土的认识普遍停留在与一般矿产资源平等对待的认知里,出口创汇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更为便宜的中国产稀土一步步蚕食着芒登帕斯矿的市场份额,也让稀土矿石价位自1992年每吨11700美元跌至1996年的7430美元。
随后,中国凭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欧美等缩减开采规模之机,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开采和出口国。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度报告统计,中国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全球第一,稀土年产量占世界稀土产量的90%以上,出口总量占全球的80%。
但在这风光的世界第一后面,隐藏着些许尴尬:由于稀土矿的开采陷入了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致使大量稀土资源被糟蹋、破坏和贱卖,出口的绝大部分是未经轧、锻就或仅经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换取的资金得不偿失。此外,开采稀土“不会出安全事故”的优点,让屡遭煤矿灾难困扰的地方政府在短时间内忽视了由其带来的环境问题,看到了一丝让经济腾飞的曙光,对稀土开发十分热衷,加剧了稀土资源的损耗。
在过去20多年间,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从我国进口了大量廉价稀土作为自己的战略储备,我国宝贵的稀土资源由于无序竞争,竞相压价出口,稀土资源日趋减少。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再过二三十年,中国就会成为稀土小国或者是无稀土的国家。那时,我们将不得不花费巨资从外国进口稀土,西方国家就会牢牢掐着中国的脖子,遏止中国的发展。
“贱卖之痛”是中国这个稀土大国遭遇的一个尴尬现实,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始于前些年的战略性控制举措依旧将得到政策层面的延续和执行。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等出台了减少出口配额、加征出口关税等一系列政策,限制或减少稀土出口量。同时,在出口环节,商务部进一步加强了稀土出口企业管理。在2008年12月公布的《2009年稀土出口企业名单》,入册企业仅20家,比2007年减少19家。而此前,中国稀土出口企业有200家之多。2009年中国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下达2009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中明确规定:2009年全国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68555吨,稀土矿为82320吨,锑矿为90180吨。且在2010年6月30日前,除国务院批准的重点项目和使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或省级地质专项资金开展的普查和必要的详查项目,可以设置钨、锑和稀土矿探矿权外,全国暂停受理钨、锑和稀土矿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申请。
近几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强势介入和政府政策的转变,中国绝大多数稀土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下滑,一些资本并不雄厚的一些稀土采矿企业血本无归。然而一些新上马的国有稀土企业,其发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高能耗、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行政管理应该首先确定行政目标,然后尽量少地消耗人,财,物,讲时效,高质量地完成行政目标,这种低成本,高质量的行政管理就是高效率。而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政府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首先,政府的目标定位就出现了问题:政府对稀土的认识停留在与一般矿产资源平等对待的认知里,采用低价大量出售的策略,将出口创汇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低价将稀土资源卖给外国的做法是政府决策失误的体现,因为稀土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能源,这种能源本可以作为外交博弈的重要武器,低价卖出就等同于主动丧失对战略能源的主导权。因此,政府该负的责任首当其冲,因为政府未能及时对问题产生重视,阻止国有资源的流失。
其次,高效的行政行为应该是低消耗的,然而开采稀土时并没有采用先进的技术,原始的技术水平加上急功近利的心态造成的对环境的恶果是无法挽回的,比如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还有不少企业采用了成本较低而污染大的酸法来提取稀土,由此而产生的废气对草原生态影响严重。甚至很多地区还出现了非法开采营业的情况,如就梅州所辖丰顺、兴宁、平远、大埔、五华等县市就冒出200多个非法稀土采矿点。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片面的效率观造成的。政府在关注地方发展时太注重经济效果,地方政府为提高自己的绩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指标上,而开采稀土不仅无事故风险并且有利可图,无疑会引起地方政府的眼红,同时环境恶化等问题却没有得到重视。
对此,政府务必建立全面的监督机制,保证良好的稀土经营市场,出台相关的法律条例对稀土开采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非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再次,政府追求效率的时候应该权衡公正性,民主性,合法性等方面。在这个实例中,政府及时调整策略挽救稀土资源固然是好,然而国企和政府的介入导致了一些小型稀土开采企业的倒闭,他们是政策的受害者,然而政府并没有为这一部分公民提供合理的补偿。此外,无论是曾经的大规模的粗放型开采模式还是现在的限额开采,政策的出台是否征询过大众的意见?政府可以为了提高效率就直接擅作主张吗,毕竟政府根本就不是超级大脑,不可能总是正确,对此,是否应该关注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呢?这些都是政府行政行为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最后,谈一谈关于行政行为的改进问题。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上马的国有稀土企业,其发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高能耗、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虽然相比曾经的做法,稀土的出口量可以通过政府和国有企业的介入得到控制,但是开采方式并没有得到进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仍然很尖锐地存在着。高效率一方面固然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但是另一方面,工作者自身的工作素质,工作态度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效率不应该只考虑片面的成本和收益,而应该站在更宽广更深远更科学的角度;效率不应该只是对速度或者数字的追求,而应该溶入一些像公正,民主,平等,法治等价值层面的东西,只有这样,效率观才能符合切实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旨。
第二篇:观稀土研究院实习报告
观稀土研究院实习报告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包头稀土研究院一起参观了了不起的稀土王国。稀土研究院成立于1963年,直属原冶金工业部。1992年进入包钢(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稀土科技研发机构。它是以稀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宗旨,以稀土冶金、环境保护、新型稀土功能材料及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稀土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稀土分析检测、稀土情报信息为研究重点的,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性研发机构。目前,全院形成规范的母子公司体系,拥有以科技开发和行业服务及生产经营为主的全资、控股、参股公司12家。
展厅的中间是白云鄂博矿的一个开采图,让我们不得不回忆一下白云鄂博矿第一发现者。1927年7月3日,中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中的中国地质工作者丁道衡(1899~1955)在途径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阴山北麓、包头北约150公里处时,被一座黑色山峰吸引,独自前往查看,首次发现了白云鄂博矿铁矿。1935年,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何作霖(1899~1967)在北平对丁道衡采回的白云鄂博矿石进行研究,发现该矿含有两种稀土矿物,将其分别命名为“白云矿”和“鄂博矿”。后经验证,这两种矿物即是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以下我就分为7个标题简单介绍一下我在展厅看到的稀土内容。
一、稀土-----应用广泛的战略表
1、稀土是什么
稀土(rare earth)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 到71 的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和钇(Y)共17 种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虽然在地球上储量非常巨大,但冶炼提纯难度较大,显得较为稀少,得名稀土。根据稀土拥有量(含矿及半成品,加工品),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四大稀土拥有国,中国名列第一位。(现朝鲜发现世界上最大稀土矿,储量为中国6倍,初步评估结果显示潜在矿物总量60亿吨,总计2.162亿吨稀土氧化物)
2、主要元素
根据稀土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中共生情况和不同的离子半径可产生不同性质的特征,十七种稀土元素通常分为二组: 铈组(轻稀土)—镧、铈、镨、钕、钷、钐和铕;
钇组(重稀土)—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钪。
3、稀土发现者及应用年表
二、蓬勃发展的稀土工业
1、储量丰富的稀土资源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量约6588万吨。我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为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稀土资源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而有相对集中,目前,地质科学工作中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地。但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和山东微山等地,形成北、南、西、东的分布格局,并且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2、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
采矿-----选矿-----冶炼-----分离----应用
稀土选矿:白云鄂博矿山的稀土矿床,是铁白云石的碳酸岩型矿床,采出的矿石中含铁30%左右,稀土氧化物约5%。在矿山先将大矿石破碎后,用火车运至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的选矿厂。选矿厂的任务是将Fe2O3从33%提高到55%以上,先在锥形球磨机上磨矿分级,再用圆筒磁选机选得62~65%Fe2O3(氧化铁)的一次铁精矿。其尾矿继续进行浮选与磁选,得到含45%Fe2O3(氧化铁)以上的二次铁精矿。稀土富集在浮选泡沫中,品位达到10~15%。该富集物可用摇床选出REO含量为30%的粗精矿,经选矿设备再处理后,可得到REO60%以上的稀土精矿。
冶炼方法: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
精矿分解:稀土精矿中的稀土必须通过各种化学变化将稀土转化为溶于水或无机酸的化合物,经过溶解、分离、净化、浓缩或灼烧等工序,制成各种混合稀土化合物如混合稀土氯化物,作为产品或分离单一稀土的原料,这样的过程称为稀土精矿分解也称为前处理。分解稀土精矿分为三类,即酸法、碱法和氯化分解。分离研制成果
1972年,徐光宪接受了一项军工任务——分离稀土元素镨钕,这两种元素比孪生兄弟还像,分离难度极大。他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建立了普遍性的自主创新的串级萃取理论,推导出100多个公式,并成功设计出了整套工艺流程,实现了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使镨钕分离系数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达到了相当高的4。目前工业上已用HDEHP成功地分离出La、Ce、Pr、Nd、Sm、Gd等铈组元素。HDEHP属于磷酸类萃取剂,国内代号为P204.。除了P204,我国有研制出N235和P507
三、备受瞩目的新兴产业
“当今世界,每6项新技术的发明,就有一项离不开稀土。”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说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仅说出了稀土作为战略性资源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更道出了我国令人瞩目的“稀土大国”的地位。一转眼,时间过去20多年,中国的稀土已经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新兴产业。肩负“世界最大稀土生产国”、“最大稀土出口国”和“最大稀土应用消费国”等称号,我国如何发展成为真正的“稀土强国”,是所有稀土人共同奋斗的目标。我国是世界第一稀土资源大国,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基础储量以稀土氧化物计算为8900万吨,资源量6780万吨,约占世界的55%。我国稀土占据着几个世界第一: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第一;生产规模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1978年以后,我国的稀土应用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共有400多种稀土产品,近千个规格品种,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品级、规格产品的国家,占据了国际市场87%左右的份额。
四、中国稀土工业基地----包钢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包钢稀土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稀土产业发展格局,拥有从稀土选矿、冶炼、分离、科研、深加工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产业基地,是我国稀土行业的龙头企业。截至2010年3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66.37亿元,净资产达20.11亿元。公司拥有3家直属厂(分公司)、1家全资子公司、11家绝对控股子公司、7家相对控股子公司、3家参股公司。经过40多年的投入,公司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旗下有科研实力强大、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包头(包钢)稀土研究院。公司根据应用领域发展现状,选择磁性材料、发光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等领域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了钕铁硼、荧光级氧化铕、抛光粉、贮氢合金粉等稀土功能材料,并向四大功能材料规模、质量、效益全国第一的目标迈进,推进稀土产业化发展。
稀土精矿、稀土深加工产品、稀土新材料生产与销售、稀土高科技应用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经审批未获审批前不得生产经营)
出口本企业生产的稀土产品、充电电池、五金化工产品(国家组织统一联合经营的16 种出口商品除外);
进口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及零配件;生产、销售冶金、化工产品(专营除外),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建筑安装、修理、洗理项目。
五、神奇的稀土
1、稀土与日常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原来看到的黑白电视,自有了稀土发光材料之后便看到了彩色电视,同样计算机的显示器也要用到发光材料。照明也是如此,原来没有稀土之前也可以照明,后来的日光灯自有了稀土以后,在光效、显色效果以及各种各样的装饰效果等望远镜,包括看到的一些工业、生活上的显微镜,包括手机、纺织品,用稀土去染色,色彩非常鲜艳,不同的阳光下有不同的颜色。像化妆品,过去曾有过一些争议,实际上化妆品的稀土应用是非常有益的,用到防晒霜上,可以把紫外线转为红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灼伤,还有增白的效果。稀土还在家具、燃料、油漆、玻璃、催化剂里还有一些建材上都可以应用。节能光源也都是含有稀土的,比如led灯,看起来形状像白炽灯,实际上光效比目前所有的普通、灯都好。
2、稀土与军事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而且,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压倒性控制,以及能够对敌人肆无忌惮地公开杀戮,正缘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
3、稀土与冶金
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加入钢中,能起到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有害杂质的作用,并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稀土硅铁合金、稀土硅镁合金作为球化剂生产稀土球墨铸铁,由于这种球墨铸铁特别适用于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复杂球铁件,被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稀土金属添加至镁、铝、铜、锌、镍等有色合金中,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并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
4、稀土与石油化工
用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的优点,因而取代了硅酸铝催化剂用于石油催化裂化过程;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用少量的硝酸稀土为助催化剂,其处理气量比镍铝催化剂大1.5倍;在合成顺丁橡胶和异戊橡胶过程中,采用环烷酸稀土-三异丁基铝型催化剂,所获得的产品性能优良,具有设备挂胶少,运转稳定,后处理工序短等优点;复合稀土氧化物还可以用作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环烷酸铈还可用作油漆催干剂等。
5、稀土与玻璃陶瓷
稀土氧化物或经过加工处理的稀土精矿,可作为抛光粉广泛用于光学玻璃、眼镜片、显像管、示波管、平板玻璃、塑料及金属餐具的抛光;在熔制玻璃过程中,可利用二氧化铈对铁有很强的氧化作用,降低玻璃中的铁含量,以达到脱除玻璃中绿色的目的;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制得不同用途的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其中包括能通过红外线、吸收紫外线的玻璃、耐酸及耐热的玻璃、防X-射线的玻璃等;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减轻釉的碎裂性,并能使制品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被广泛用于陶瓷工业。
6、稀土新材料
稀土钴及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被广泛用于电子及航天工业;纯稀土氧化物和三氧化二铁化合而成的石榴石型铁氧体单晶及多晶,可用于微波与电子工业;用高纯氧化钕制作的钇铝石榴石和钕玻璃,可作为固体激光材料;稀土六硼化物可用于制作电子发射的阴极材料;镧镍金属是7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贮氢材料;铬酸镧是高温热电材料;当前世界各国采用钡钇铜氧元素改进的钡基氧化物制作的超导材料,可在液氮温区获得超导体,使超导材料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稀土还广泛用于照明光源,投影电视荧光粉、增感屏荧光粉、三基色荧光粉、复印灯粉;在农业方面,向田间作物施用微量的硝酸稀土,可使其产量增加5~10%;在轻纺工业中,稀土氯化物还广泛用于鞣制毛皮、皮毛染色、毛线染色及地毯染色等方面。
7、稀土与农业
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系对养分吸收。稀土还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除了以上主要作用外,还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强抗病、抗寒、抗旱的能力。大量的研究还表明,使用适当浓度稀土元素能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转化和利用。玉米用稀土拌种,出苗、拔节比对照早1~2天,株高增加0.2米,早熟3~5天,而且籽粒饱满,增产14%。大豆用稀土拌种,出苗提早1天,单株结荚数增加14.8~26.6个,3粒荚数增多,增产14.5%~20.0%。喷施稀土可使苹果和柑橘果实的Vc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均有所提高,促进果实着色和早熟。并可抑制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降低腐烂率。
六、永磁铁
稀土研究院是国内较早研制和开发稀土永磁材料的单位之一,成功地开发了 SmCo5、Sm2Co17、NdFeB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目前主要研发方向有:高性能烧结 NdFeB 磁体、钐钴磁体、永磁薄膜材料,新型永磁材料研究等。具有设备齐备的稀土永磁材料实验室和高性能永磁材料中试生产线,完备的各类检测设备。具备研究开发各种新型稀土磁性材料的手段和能力。现在稀土永磁材料已成为电子技术通讯中的重要材料,用在人造卫星,雷达等方面的行波管、环行器中以及微型电机、微型录音机、航空仪器、电子手表、地震仪和其它一些电子仪器上。目前稀土永磁应用已渗透到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仪表、核磁共振成像仪、音响设备、微特电机、移动电话等方面。在医疗方面,运用稀土永磁材料进行“磁穴疗法”,使得疗效大为提高,从而促进了“磁穴疗法”的迅速推广。在应用稀土的各个领域中,稀土永磁材料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它不仅给稀土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也对许多相关产业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七、磁致伸缩材料
主要研究各类稀土磁致伸缩材料的机理、性能、制作工艺、产业化生产技术,包括 TbDyFe、SmFe、FeGa 合金以及具有大磁感生应变的 NiMnGa 合金等。其工艺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直接熔铸、定向凝固、粉末冶金、颗粒合成等。磁致伸缩效应可用来设计制作应力传感器和转矩传感器。利用磁致伸缩系数大的硅钢片制取的应力传感器多用于1t以上重量的检测中。其输入应力与输出电压成正比,一般精度为1%~2%,高的可达0.3%~0.5%。磁致伸缩转矩传感器可以测出小扭角下的转矩。磁致伸缩用的材料较多,主要有镍、铁、钴、铝类合金与镍铜钴铁氧陶瓷,其磁致伸缩系数为10-5量级。高磁致伸缩系数(≥10-3量级)的材料也被开发出了,如铽铁金属化合物——TbFe2、TbFe3和非晶体磁致伸缩材料——金属玻璃等。总结:这次的实习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稀土。土是所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随着人类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稀土在未来的能源产业中,将至少拥有今天石油在能源中的地位,甚至远超过这一地位。我们应该随时关注这重要的战略资源。
第三篇:从动物选美之争看绩效
从动物选美之争看绩效
森林里的动物们准备进行选美大赛,很多动物都报名参赛,熙熙攘攘非常热闹。由北极熊、麻雀、老鹰、蚂蚁、猫头鹰组成的评委会,开始安排赛前的准备工作。这时,森林之王——老虎召集动物评委们,讨论如何组织这次选美比赛。
老虎说:“要选美了,咱们首先要制订出选美的标准——美丽是什么。北极熊,先谈谈你的看法。” 北极熊说:“这个问题我已经想了很久了,选美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须慎重。我们评选的标准首先应该是身体健壮。身体健壮才是美,就像我们熊的家族,个个都是动物界的大力士,我们有一种力量美。” 麻雀说:“我不同意北极熊的看法。美丽的动物一定要有漂亮的外表,比如我们鸟类家族中的孔雀,他的羽毛多美丽,气质多优雅呀!” 老鹰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最美丽的动物应该是有一双锐利的眼睛,那才叫迷人。我们鹰的眼睛是最锐利的。” 蚂蚁说:“我不同意你们的看法,内在的美,才是最美。我们昆虫世界里的蜜蜂,天天不辞辛劳地工作,那才叫美丽呢。” 猫头鹰说:“你们的理解都有偏差,最美丽的动物应该是对森林最有贡献的动物。比如说啄木鸟,天天忙着捉虫子,没有他们的努力森林里就会到处是虫子,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很糟糕。”
动物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执己见,争执不休。
老虎看大家争半天也没有个统一的意见,就说道:“我看大家对美的认识各有看法。咱们能不能综合一下,把选美的标准定为:要有熊一样的力量、孔雀般漂亮的外表、鹰一样锐利的眼睛、象蜜蜂那样勤勤恳恳,还要有啄木鸟的奉献精神。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评选,一定能选出最美的动物。” 老虎说完后,动物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能有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动物吗?到底该制定什么样的选美标准呢?
这个故事的结局很好笑,其实这个故事涉及的其实是一个关于绩效标准的问题。那么首先,什么是绩效?绩效到底是什么?!请大家和我一起先看看某公司新组建的人力资源部几位同事和业务部门几个主管在一次培训闲聊期间就什么是绩效展开的有趣讨论: 刚加入人力资源部的新员工小王说:“我认为,追女朋友就有绩效问题,要少投入多产出。”他非常感性,见有人忍不住笑,又补充道,“我是指不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可以把给她过生日、去见她家里人等几个重要环节做好,稳定好关系,省下的时间可以干很多事嘛。” 坐小王旁边的、平时很爱学习的研发部张主管边笑边说:“我正在利用平时下班后的时间和周末复习准备考在职研究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多做几套题,能不能通过研究生入学联考,其实也存在绩效问题。还有,我的小孩也快上小学了,如何引导他学知识,少贪玩,也是个绩效问题。”
接着,行政部门的王主管说: “你们启发了我,就拿请朋友吃饭来说,也存在绩效问题,要少花钱又要让朋友吃得好,就要知道哪家饭馆好,要赶时间你还得知道哪些菜做得快,这样你才能既吃得好,又吃得开心。” 制造部陈主管紧跟着说:“我认为绩效就是产出。产出的多少就是多少绩效。比如咱们的工厂,我们说它的绩效,实际上是说它生产出了多少东西。”
营销部门王主管接着说了自己的高见:“你说的绩效还是结果,只不过这是一个随生产计划不断变化的一个量。但有另一种情形,你没有达到一定的量,你就没有绩效。比如你参加体育比赛,你没有拿到奖牌,不管你是第几,那都一样,回家老婆、朋友都会说你没有绩效。” “是啊,上次看到电视上有个科学家说,科学发明没有第二名,第二名和以后的多少名都是一样。我觉得外界用一个标准来看待体育比赛或科学发明,在标准之上就有绩效,标准之下就无绩效或者说没有好的绩效;而对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或科学家自己,他们每次努力的成果就是绩效,每次都会有绩效。” 品牌管理部的大柱说。
坐在对门位置的人力资源部张经理见时机成熟,终于发话了,他清了清嗓子总结道:“那当然,干什么事都会有绩效,绩效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它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只要我们有追求、有目标、有喜好,就存在绩效。个人发展存在绩效,孩子教育存在绩效,人际交往存在绩效,企业管理存在绩效,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同样存在绩效„„自然为了达成绩效目标,就需要对绩效进行管理。”
“如果我们从企业经营、工作改进上讨论绩效,研究出一些好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并很好地去运用他们,不断改进工作业绩,挑战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去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我想我们会生活得更有意义!”
„„
原来,绩效可以是所有的事情。据说国外有位教授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社会调查,分析人的第一需求。总共列了100多项,你们猜最后结果怎么着,第一需求是“要使自己进步”。进步意味着什么,就是提高绩效,所以人生就是提高绩效的过程!
(注:以上根据《奔跑的蜈蚣——如何以考核促进成长》(作者:蔡巍 姜定维,京华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一书第一章节相关内容整理)
第四篇:看红楼梦吧钗黛之争有感
看红楼梦吧钗黛之争有感:
黛玉诗花秋月;宝钗治世经济
黛玉感事随心;宝钗随分从时
黛玉洒泪潇湘;宝钗游走红楼
黛玉诗花秋月灵心动,宝钗治世经济静眼观; 黛玉感事随心不忘我;宝钗随分从时待大家; 黛玉洒泪潇湘终日叹;宝钗游走红楼释心怀;
黛玉灵巧幽怨堪比屈原乎?宝钗博知格物犹如卧龙兮!呵呵,我也给她二人戴个高帽……
下面写的话大家不要群殴我(⊙o⊙)哦……呵呵 黛玉诗花秋月;宝钗治世经济
黛玉感事随心;宝钗随分从时
黛玉洒泪潇湘;宝钗游走红楼
黛玉诗花秋月枉自嗟,宝钗治世经济空妄谈; 黛玉感事随心他不顾;宝钗随分从时违心肝; 黛玉洒泪潇湘只顾己;宝钗游走红楼为己忙; 黛玉尖酸刻薄何时已?宝钗虚伪面具几时揭!我踩,我踩,我使劲踩踩踩……
第五篇:新时期效率公平观分析探讨
摘 要:树立正确的效率公平观,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现阶段的探讨不应忽略“先市场”机制这一阶段,并应针对不同阶段对效率公平观进行具体 分析 :第一,进入市场前阶段,这一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国家如何使 经济 组织和个人获得公平的准入条件。第二,初次分配阶段,即市场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国家对“效率”应否干预,如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干预须限于何种程度,才能有利于公平,又不至于抑制效率?未来应是何种发展趋势?第三,再次分配阶段,在该阶段需要关注的是国家应如何拓展实现公平的渠道,使其得到落实,并避免产生偏差。
关键词:“先市场”机制;“后市场”机制;收入分配;效率公平观现阶段的效率公平观不应忽略“先市场”机制
1.1 “先市场”机制的存在及介入的需要
任何一个经济生活中的问题,都离不开其所嵌入的社会生活网络。从传统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跨越,无疑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步,然而探讨我国现今的问题,并不能在单纯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间进行简单切换,而是要认识到,这两个阶段之间存在着一种过渡状态。尽管这种过渡状态在不同的阶段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却能提醒我们在看待改革中的问题时,切不能将问题简单化。首先应当看到的是,在这种过渡阶段中,市场机制不断得到培育。在市场机制中,只要竞争规则是透明公正的,那么先天条件不同所带来的差距,便不能说是不公平。但何谓先天条件不同?这是问题的关键之处。假如说这种“先天不足”是由权利、资源等分配不公而导致的资源占有不均,那么其所引起的贫富差距便不能归结为“先天条件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资源应指生产性资源,而非消费性资源。“关于资源创造和分配的含义颇复杂且绝不是完全清楚的。然而,没有某种最低程度的资源基础,许多人将无法享有选择不同行动方式的能力。没有最起码的资源,他们将极度脆弱和依赖他人,无法作出完全独立的选择,也无法利用表面上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机会。”虽然这一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进入市场前的阶段,但为了将这种早在进入市场前就存在的权利、资源等分配不均区分开来,权且将其称为“先市场”机制。“先市场”机制的问题不仅仅关系到生产要素分配本身,更会延伸至整个生产过程,并影响生产成果的分配。
1.2 有利于减少探讨效率公平关系时的偏差
有学者指出,在分析收入差距扩大同经济改革的关系时,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把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出现的问题都简单归罪于经济改革本身;另一种是把收入差距的扩大简单地归结为经济改革所应该付出的代价”。一方面,舆论对收入差距过大的批评,往往不仅是针对收入差距本身,而更是针对产生过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前提,即进入市场时机会的不均等,如果这些舆论被片面渲染,便容易出现将收入差距扩大简单归罪于改革本身,而完全否定效率的局面。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扩大确实也不能简单归结为改革应该付出的代价,并因此完全否定公平,在我国这种过渡型的渐进改革中,付出代价可能不可避免,然而在今后如何破除“先市场”机制的弊病,并使这种公平在进入市场后得到延伸,减少不必要的代价,是现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 “先市场”机制中的效率公平观
(1)“先市场”机制的公平是前置性的公平,如不能使各经济主体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由此产生的“效率”将缺乏正义的根基、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对此的第一个疑问是,“先市场”机制中公平的缺乏,对进入市场后“效率”的影响是否被夸大?笔者认为,“先市场”机制中的公平具有决定性作用,权利分配和资源占有的差异,将导致经济组织间或个体间付出近似的成本,却会获得差异较大的酬劳,在这种情况下,“先市场”机制中公平的缺乏始终牵制着市场机制。第二个疑问是,解决“先市场机制”的问题难以一蹴而就,何不放开这一问题,转而在进入市场后的分配中进行弥补,以找到更加现实、可行的解决途径。然而笔者认为,一方面,如前文所述,这种解决思路可能导致忽视问题的本源,而将矛盾中心转移至市场机制本身;另一方面,进入市场后阶段所能进行的弥补是有限度的,如果国家能在分配权的行使中逐步赋予经济组织间和个体间起始的公平,才能带来根本的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再者,如果仅在分配阶段寻求解决方案,那么在“先市场”机制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将得不到及时扶持,缺乏终极关怀的制度,即使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其本身的合理性也将备受质疑。
(2)扩大“先市场”机制中的公平,需采取系统的解决方案。除了运用法治的力量加大对违法、违规现象的惩处外,扩大“先市场”机制中的公平,需要多方面手段的配合。①主导性手段。即逐步从制度上破除市场进入条件的不等,也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首先,在企业等经济组织之间,除了被赋予公共职能的企业外,其他经济主体间的垄断须被逐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
渐破除,这同时也将影响不同经济组织内部的收入分配。其次,在个体之间,需要培育和健全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以逐步消除劳动力流动的种种障碍,为人们在参与收入和财产的分配过程中提供比较平等的机会。更加科学、人性化的劳动力流动体系,将赋予个体间更多的公平。②配合性手段。解决了经济组织间和个体间表面的机会不平等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或许远远够,因为种种问题都与其背后的许多话题息息相关。首先,应赋予起步者更多的扶持和引导。对弱者的扶持并非应一概放在再分配阶段虑,如对于中小企业等处在起步阶段,并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经济组织,在现阶段应给予其法律、政策上更多的支持,并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为其获得更公平的准入机会提供助力。其次,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赋予个体更充分、平等的教育资源,破除一些僵化的体制,将会惠及众人,并为个体进入市场创造更多平等的机会。市场机制中的效率公平观
3.1 对效率的充分尊重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础
探讨市场机制中的效率公平观问题时首先要辨明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的概念,市场机制的运行必然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而分配不公是在先市场机制中的不公平、再分配中公平难以落实等综合因素下产生,其与单纯的收入差距不能混同。在区分先市场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对于市场机制来说,选择市场就是选择效率。效率不应成为权利分配不公、资源占有不均的替罪羊。市场机制中的竞争带来优胜劣汰,带来资源的优化配置,讳言效率无益改革。唯有尊重社会成员在竞争中获得的劳动成果,才能引导整个社会走向更加宽阔的发展道路。故而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市场机制中的初次分配仍应是以效率为主导的。有学者认为,“政府的职责是创造一个能充分激励财富创造的社会环境……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分配上,只坚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去激励人们创造财富,到最后就没什么东西可分了,分配只是解决贫富问题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在1956到1976年,国家实行了工资和物价的“双冻结”,这种僵化的分配机制导致了非常不利于青年一代的收入分配格局,在劳动者积极性被遏制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难免会成为一潭死水。
3.2 这一时期的调整应着重制度的完善,并确立理性的目标模式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表述,似乎隐含了在初次分配中也要注重公平的涵义。第一,总的来说,进入市场机制后的初次分配仍应是以效率为主导目标的,而现阶段调整的重点应放在相关制度的完善上,如确立各项标准和保障制度。因为如果缺乏制度支持,部分主体现有收益的获得也将缺乏保障。这种制度完善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因而具有过渡性质。例如相关报道指出,《工资条例》可望在年内出台,其核心 内容 是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支付机制,旨在解决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和欠薪现象。第二,这里强调的公平应当是一种“适度公平”、“理性公平”。首先,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切忌一刀切,应当在区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基础上来“限高”、“扩中”和“托低”,从而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中逐步形成稳定的收入分配结构。举例来 说,目前,我国私营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5%-6%,如果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这些企业员工的工资,企业将有可能大量倒闭或裁员,这样就会使得这种努力是得其反,也不利于产业升级。其次,从生产单位等内部来看,“限高”、“扩中”和“托低”宜被处理成“一体两翼”的关系,即着力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限制较高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的标准,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假如在内外都能理性地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那么其与效率目标的冲突便可以缓和,而这种过渡性的调整也将冲淡进入市场前资源占有不均、权利分配不公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3.3 效率与伦理观的冲突与融合
在如今的市场机制中,“效率”目标日益被赋予了其他的要求,如在公司法制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金融法制中的“社会责任投资”、“绿色金融”等等,都从正面或反面要求经济主体能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逐渐承担主体内外的伦理责任。有观点指出,效率与公平背后,实际上是商业社会、经济活动是否存在道德的问题,比起“非道义理论 ”来说,“道德同一论”更值得赞同,即认为商业社会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故应遵守社会的常道,受社会伦理纲常的激励和约束。从经济组织的角度来看,效率的获取与其被赋予的伦理责任存在一定冲突,然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效率被赋予伦理责任或许确有其内在动因,并且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后市场”机制中的效率公平观
“后市场”机制描述的是在市场阶段之后,由政府主导的,通过税收、财政和社会保障等手段,对收入分配进行的再调整。在这一阶段,国家分配权的行使明显地向公平倾斜,即为缩小收入差距而进行一系列的事后调整,以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增进。首先,前文论及,“先市场”机制中问题的解决,依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而如能在再分配阶段逐步推进相关问题,并与先市场机制中的配合性手段相结合,如再分配阶段中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完善,便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有力的支撑,逐步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进而推动整个收入分配体系的良性循环。其次,随着“后市场”机制和“先市场”机制的良性循环,以及市场机制中各保障制度的落实,市场机制所背负的包袱将逐渐减轻,其对“效率”目标的追求也将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