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地税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地税发[2007]41号 2007年4月4日)
各省辖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地方税务局,常熟市地方税务局:
现将《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分级分类稽查工作,强化对重点税源的监控,遏制重大涉税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大对涉税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分级分类稽查是指在日常稽查工作中,根据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纳税规模对被查对象进行合理分类,由不同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按照突出重点、高效稽查的原则,开展税务稽查活动的一种稽查工作组织方式。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地税系统各级税务稽查机构所实施的各类税收检查。
第四条 分级稽查包括三个层级:
一、省级稽查机构督办,省辖市级稽查机构查处,必要时,省级稽查机构可直接查处;
二、省辖市级稽查机构直接组织力量查处或委派县(市、区)级稽查机构查处;
三、县(市、区)级稽查机构查处。
第五条 被检查对象分为三类:
A类:省内各级重点税源户;
具体标准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苏州工业园区年地税纳税额1000万以上的纳税人;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年地税纳税额600万以上的纳税人;盐城、淮安、徐州、连云港、宿迁年地税纳税额400万以上的纳税人。
B类:省辖市内各级重点税源户;
C类:县(市、区)内各级重点税源户。
B、C类检查对象的具体标准由各省辖市自行制定,并报省局稽查局备案。
第六条 对纳入分级分类稽查管理的纳税人,各级稽查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及时调整分级分类稽查的标准和名单。
第七条 分级分类的基本原则:
对A类被查对象的查处工作一般由第一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负责;对B类被查对象的查处工作一般由第二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负责;对C类被查对象的查处工作一般由第三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负责。
对年纳税额虽未达到分类标准,但确需由上一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查处的纳税人,下一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应及时报告上级税务机关。
第八条 对符合规定标准的案件和其它确需上级税务稽查机构组织查处的案件,上级稽查机构如决定由其直接组织查处,在执法主体变更的情况下,应在办理案件移交手续后依法进行;在执法主体不变和上级稽查稽查机构决定列为督办案件的情况下,则由案件现承办机构依法完成查处工作。
第九条 各级稽查机构纳入分级分类稽查的检查户数应与稽查机构人员力量相匹配,要确保在五年内将纳入分级分类稽查管理范围的纳税人检查一遍。
第十条 分级分类稽查选案要综合考虑纳税人纳税总额、纳税排名、分税种纳税情况、企业规模、所处行业、纳税负担率以及税务稽查频率等因素,并兼顾被查对象中市、县纳税人的比例。
第十一条 对重点税源户的检查应突出重点,尤其要突出对其中存在较多涉税问题的纳税人的检查。每年度检查的纳入分级分类稽查范围的纳税人上年入库税款总额占上年地方税收收入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7%。
第十二条 在分级分类稽查工作中,对不同的被查对象可采取异地交叉稽查、省市联动稽查、市县联动稽查等组织方法。
第十三条 上级稽查机构应加强对下级稽查机构分级分类稽查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实现对分级分类稽查从计划制定、检查实施到成果实现的全过程监控,并及时通报分级分类稽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十四条 在分级分类稽查工作中,各级稽查机构应建立案件解剖制度,认真总结查处经验,研究发案规律,形成工作指南,并有意识地收集、制作和保存典型案例素材,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
第十五条 省辖市局稽查局应于每年一月份上报上年度分级分类稽查开展情况和本年度分级分类稽查计划以及符合A类标准的纳税人名单,七月份上报上半年度分级分类稽查开展情况和下半年度分级分类稽查计划。
各级稽查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整理、汇总和上报分级分类稽查信息、资料。
第十六条 分级分类稽查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果作为税务稽查工作绩效考核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分级分类稽查考核内容包括:分级分类稽查检查户数、分级分类稽查监控面、处罚率、入库率以及资料报送、档案管理等。
分级分类稽查监控面=分级分类稽查对象上年入库税款总额/同期地方税收收入总额第十七条 各省辖市级稽查机构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报省局稽查局备案。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稽查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各地在实施本办法过程中,遇到问题及建议要及时向省局稽查局报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二00七年四月一日起试行。
第二篇:滁州市国家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
滁州市国家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税务稽查管理,明确检查权限,避免重复检查,整合稽查资源,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加大涉税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稽查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稽工作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分级分类稽查,是指在税务稽查工作中根据管辖纳税人的规模、类型和案件性质及标准进行分类,按照市、县(区)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分级确定稽查范围,组织优势稽查力量对稽查对象实施税务检查的一种组织方式。
第三条 实施分级分类稽查,坚持分级管理与属地检查结合、分级分类稽查与联合检查结合、分级分类稽查与规范执法、提高征管质量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滁州市国税系统各级税务稽查局所实施的税务检查工作。
第五条分级分类稽查的具体检查形式包括日常检查、专案检查、专项检查,以及日常发票协查以外的重大案件协查。
第六条 稽查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市局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范围:
(一)以前缴纳国税征管各税总额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未列入省局稽查局稽查范围的重点税源企业;
(二)实行市级或市级以上企业所得税集中汇缴的企业;
(三)市局确定的由市局稽查局直接组织检查的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整顿的重点企业;
(四)市局批办的由省局督办、转办的重大涉税案件;
(五)经初查发现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涉税案件;
(六)市局领导交办的由市局稽查局直接组织检查的涉税案件。
第七条各级稽查局于每年年初制定本分级分类稽查计划,确定稽查对象名单和检查方式,对未列入市局稽查局稽查计划的企业,下级稽查局可作为稽查对象,列入稽查计划,实施检查。
第八条市局稽查局制定的稽查计划要及时通知下级稽查局,下级稽查局可根据市局稽查局稽查计划,制定本级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计划,并报市局稽查局备案。下级稽查局制定的分级分类稽查计划与市局稽查局的分级分类稽查计划有冲
突的,下一级稽查局应及时调整;不调整的,市局稽查局根据《稽查案件复查办法》可以在稽查计划外对下级稽查局已稽查案件进行复查,也有权直接派员介入检查,发现问题的,按规定予以责任追究。稽查管理办法授权对查过的企业进行复查。
第九条 对纳入分级分类稽查计划的纳税人,各级稽查局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及时调整分级分类稽查计划和稽查对象名单。
遇有省局、市局临时下达检查任务等特殊情况,可能影响当年分级分类稽查计划完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但要将计划调整情况报市局稽查局;市局稽查局对分级分类稽查计划进行调整的,也要及时通知下级稽查局。
第十条市、县(区)局稽查局直接受理的群众举报、上级交办、转办、协查等涉税案件,由受理单位或承办单位负责检查。
下级稽查局在对前款所列案件检查时,如发现属于市局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对象涉嫌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应及时上报市局稽查局,市局稽查局可根据案情决定是否由本级进行检查或继续由下级稽查局完成检查工作。
以上所称“重大税收违法行为”,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达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大要案报告制度》(国税发〔2000〕156号)中规定的标准。
第十一条分级分类稽查案件查补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按属地原则入库。市局稽查局查处案件的执行工作,由纳税人所在地稽查局负责督促落实,并向市局稽查局反馈执行结果。
第十二条 市局稽查局定期向下级稽查局通报检查情况;下级稽查局要及时向市局稽查局反映检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级稽查局要将检查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征管问题,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征管部门反馈,达到以查促管的目的。
第十三条 对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应征求同级嵇查部门意见。对被评为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的纳税人,除举报,专项、专案检查以及金税协查等检查外,原则上两年内可以免除税收检查。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滁州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负责解释。市稽查局应将本办法执行情况列入岗责考核。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
信息来源:滁州市国家税务局
[打印][关闭]
第三篇: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应对管理办法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应对管理办法(试行)
------------------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3日 信息来源: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字 体:【大 中 小】
苏地税发〔2013〕62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税收风险应对工作,提高风险应对质量和效率,根据《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江苏省各级地税机关税收风险应对工作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风险应对的方法主要为风险提示、案头审核、询问约谈、实地核查、税务稽查等。
第四条 风险应对工作按照高等风险与中、低等风险和中等风险与低等风险一并应对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 应对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纳税服务机构、税源管理机构、税务稽查机构是承担风险应对工作的主体。纳税服务机构负责低等风险的应对,税源管理机构负责中等风险的应对,税务稽查机构负责涉嫌偷逃骗抗税等高等风险的应对。机关各有关部门按照深化征管改革的职能定位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等参与风险应对。
第六条 税源管理机构和税务稽查机构在实施风险应对过程中,应将纳税人基础信息的核实确认作为必经程序和基本内容,并形成经纳税人签字确认的《纳税人基础信息核实确认表》,对发生变化的相关信息(包括纳税鉴定信息),经过数据校验后,由系统按规则自动修改纳税人相应信息。对依法需要办理变更登记或备案手续的,通知纳税人按规定办理。
第七条 风险应对机构在风险应对过程中,发现不属于本机构应对范围或者因特殊情况无法进行应对的风险应对任务,应向风险监控机构申请退回并说明理由。风险监控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报分管局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 风险应对机构在风险应对过程中,发现与应对对象有关联性涉税问题需要追加应对对象的,经风险应对机构负责人批准,一并列入应对。
第九条 风险应对过程中,发现纳税人存在税收违法行为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实行风险应对案件审议制度。风险应对人员应按照要求制作《税收风险应对报告》,税源管理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级应对案件《税收风险应对报告》的审议工作。其中,对需要核定应纳税额或需要转入实地核查的,以及实地核查后的处理意见,应当进行集体审议。凡未按规定进行审议的,不得进入下一程序。
第十一条 税源管理机构的审议人员对《税收风险应对报告》和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在《税收风险应对报告》相应栏目出具审议意见。审议内容主要包括:
(一)税收风险点是否消除、证据是否充分、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
(二)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适当,定性是否准确;
(三)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四)应对结论或自查报告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与现行掌握的涉税信息资料、估算税额接近或相符;
(五)是否按规定核实纳税人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变化的,相应涉税问题有无一并处理。
第十二条 税源管理机构负责其应对结果的执行工作。对经确认应补缴税款有特殊困难不能及时足额入库的,按照欠税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风险应对机构工作人员与纳税人存在利害关系或虽无利害关系但有可能影响客观公正的,应当回避。
第三章 低等风险应对
第十四条 低等风险主要采取风险提示和纳税辅导的方法实施应对,不采用约谈、核查等管理措施。
第十五条 风险提示是指通过地税机关网上和实体办税服务厅、短信平台、纳税人学校、信函等途径向纳税人制式化发送税收风险提醒,指引其自行采取措施消除风险。第十六条 纳税辅导是对有共性问题的纳税人通过纳税人学校等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帮助其防范风险。
第十七条 纳税服务机构应根据风险应对任务具体情况组织应对。对提醒后纳税人未按规定采取措施消除有关登记、申报等涉税风险的,由纳税服务机构通过大集中系统分别推送税源管理机构或风险监控机构进行处理。纳税服务机构应按季制作风险应对报告,针对风险应对过程中纳税人反馈的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反馈给风险监控机构。
第四章 中等风险应对
第十八条 中等风险的应对方法包括案头审核、询问约谈和实地核查。
第一节 案头审核
第十九条 案头审核是指税源管理机构在风险监控机构推送的风险应对任务基础上,根据纳税人的相关资料和情况,开展的深入、个性化的风险分析审核,为询问约谈提供支持。案头审核应在税务机关办公场所进行。
第二十条 案头审核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推送列明的税收风险点的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涉税信息,结合审核对象的行业特点、经营方式,深入研究各税种的关联关系;
(二)进一步确定税收风险点的具体指向,判断申报纳税中存在的问题;
(三)确定需要向纳税人进一步核实的问题及需要其提供的涉税证据材料;
(四)依法合理估算纳税人应纳税额。
案头审核人员根据以上情况制作《税收风险应对报告》。
第二十一条 税源管理机构应组织案头审核人员对《税收风险应对报告》进行会审,确定需要询问约谈对象、询问约谈方式、应对人员组成。据此制作《询问约谈任务清册》,报税源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
第二十二条 案头审核工作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需要延期的,应报经税源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
第二节 询问约谈 第二十三条 询问约谈是应对人员行使税务询问权,对经案头审核需要向纳税人核实的问题,采取电话、网络、信函等方式约请纳税人当面核实税收风险点的过程。税务约谈一般应在税务机关办公场所进行。
第二十四条 询问约谈的对象可由应对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可委托具有执业资格的税务代理人参加询问约谈。税务代理人代表纳税人进行询问约谈时,应向税务机关提交纳税人委托代理合法证明。
委托代理人参加约谈的,税务机关应在实施询问约谈前,告知税务代理人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税源管理机构应在询问约谈前3天向纳税人发出《约谈通知书》,通知纳税人约谈的方式、被约谈人员、时间、地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需要携带的有关资料。
约谈内容应当形成《约谈笔录》,并经双方签章(字)确认。约谈时,需一并对纳税人基础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实施询问约谈的应对人员应当不少于两名,并具有税收执法资格。
第二十七条 对适合集体约谈的纳税人,可以根据需要采取集体约谈的方式进行。实施集体约谈的,可统一制作《约谈笔录》。
第二十八条 经案头审核和询问约谈,确认纳税人存在涉税问题的,应向其发出《税收自查通知书》,通知其在规定时间内自查自纠,并提交制式化的自查报告和与税收风险点有关的证明资料。证明资料应由提供人签字确认并加盖单位公章。
对纳税人提交的自查报告应组织审议,对纳税人自查发现的涉税问题应给予行政处罚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对实施自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告知其如不及时、如实自查自纠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经案头审核和询问约谈,确认纳税人不存在不缴或少缴税款问题,税收风险点已被排除的,应对人员制作《税收风险应对报告》,经审议后,风险应对终止。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集体审议和税源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后转入实地核查:
(一)税收风险点情况复杂,通过纳税人自查不能消除税收风险点的;
(二)纳税人无正当理由拖延、规避或拒绝询问约谈,未按税务机关要求进行自查并提交书面说明及证明资料的;
(三)纳税人自查补税未能在税务机关限期内补缴税款且无正当理由的。
第三十一条 询问约谈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有特殊情况确需延期的,应报经税源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
第三十二条 除纳入风险管理的纳税人注销登记核查等特定事项外,其它风险应对事项未经约谈提请纳税人说明情况,不得进入实地核查程序。
第三节 实地核查
第三十三条 实地核查是指应对人员运用税务检查权,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对纳税人的税收风险点和举证资料,以及其他需要通过实地核查的事项进行核实处理的过程。对确定实行实地核查的,不得再交由纳税人自查。
第三十四条 实地核查应由两名以上具有税收执法资格的应对人员共同实施,并向纳税人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出示税务检查证。
第三十五条 实地核查时,应全面核实纳税人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以推送的税收风险点为应对重点,对风险所属期可能存在的其他涉税问题各税种综合联评,全面应对,避免重复下户。
发现溯及以往的风险,一并依法应对。
第三十六条 实地核查时,应制作《实地核查工作底稿》,记录核查事实,同时要求纳税人提供与税收风险点有关和基础信息变更必需的证明资料,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确认。
第三十七条 经实地核查,未发现纳税人有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应对人员制作《税收风险应对报告》,经审议后,向纳税人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载明根据已掌握的涉税信息暂未发现少缴税款行为等内容。
第三十八条 经实地核查,发现纳税人存在少缴税款的,应对人员应按照《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税务行政执法证据采集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调查取证,并对事实、证据、程序、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后,制作《税收风险应对报告》。经审议后,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载明应补缴税款及滞纳金,送达纳税人,责令其限期缴纳。
第三十九条 经实地核查,需要核定应纳税额的,应对人员制作《税收风险应对报告》,经审议后,向纳税人送达《应纳税额核定通知书》。
第四十条 实地核查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有特殊情况确需延期的,应报经税源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将延期情况报风险监控机构备案。
第四十一条 在实地核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涉嫌偷、逃、骗、抗税的(其中涉嫌偷税达到或超过50万元),税源管理机构应中止应对程序,移送稽查机构立案查处。
第四十二条 中等风险应对过程中,如因检举、交办、转办等原因由稽查局立案检查的,税源管理机构中止应对程序,移送稽查机构立案查处。
第四十三条 对应移送稽查机构的风险应对案件,税源管理机构应制作《税收风险应对报告》,同时将相关资料、证据等移交给风险监控机构。风险监控机构在5个工作日内研究提出处理意见,经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或其局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推送税务稽查机构处理。
第五章 高等风险应对
第四十四条 高等风险应对方法为税务稽查,应对时不得交由纳税人自查。
第四十五条 经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或其局主要负责人批准的高等风险应对任务,推送至税务稽查机构案源管理部门,税务稽查机构应按照《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规定,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立案,进入检查程序。
第四十六条 高等风险应对时,应对人员对案件实施各税统查,发现的涉税违法行为涉及以往的,应追溯检查。检查过程中,应当收集与税收风险点有关的证据资料,并在检查底稿中反映与税收风险点有关的情况。
第四十七条 高等风险应对时,检查、审理、执行的时间和规范按照《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反馈及评价 第四十八条 中、高等风险应对机构应在每个季度终了后的5个工作日内,根据风险应对情况对风险指标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提出增加或修改风险指标的具体建议,反馈给风险监控机构。
第四十九条 风险应对机构应根据应对结果,不定期撰写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或行业分析报告,提出加强税收征管的合理化建议。
第五十条 风险监控机构对风险应对的质量和效率进行监控分析,重点分析风险应对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五十一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加强税收风险应对质量管理,按期对中、高等风险应对任务的完成质量进行抽样复审,并作出复审结论,对存在执法过错的,要移送相关部门追究执法责任。具体复审的组织实施和工作流程按《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应对复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税收风险应对资料的归档按业务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执行。
第五十三条 税收风险应对中使用的《约谈笔录》、《实地核查工作底稿》、《税收风险应对报告》属于内部流转的文书,不得作为对外执法文书适用。风险应对工作中使用的各类指标、参数和方法为内部资料,不得向税务机关以外的组织或个人泄露和提供。
第五十四条 税收风险应对中向纳税人送达的文书,使用全国统一的税收执法文书。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潍坊市地方税务局税收数据综合管理办法(试行)
潍坊市地方税务局税收数据综合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加强税收数据管理,适应省级数据集中管理与应用的需要,规范数据的采集、录入、审核、维护、使用、存储和考核等工作,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推进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山东省地方税务局电子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潍坊地税系统数据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数据是指在税收管理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应用系统采集、加工而产生的各类税收数据,以及以各种方式接收的外部涉税数据。
第三条 数据管理工作包括:数据管理职责、数据标准、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维护、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发布、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备份、恢复)、数据安全管理、数据质量监控、数据管理考核等。
第四条 为逐步提高税收数据资源利用效果,推动税收管理向标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数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规范。数据标准要严格执行总局、省局的统一标准。
(二)分级管理。实行分层级的数据管理模式,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
(三)过程控制。建立数据从采集、报送、审核到应用、维护全过程的控制规范,保证数据质量,提高应用效果。
(四)保障安全。建立数据访问的身份验证、权限管理及定期备份等安全制度,规范操作,做好病毒预防、入侵检测和数据保密工作。
(五)数据共享。简并涉税资料,整合应用系统,做到入口唯一,实现数据一次采集,集中存储,共享使用。
第二章
数据管理职责
第五条 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数据管理职责,各县市区(开发区)地税局成立数据管理领导小组。由数据管理中心具体负责落实数据管理工作。
第六条 全市各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市地税系统的数据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负责数据管理的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
(二)综合数据管理办法、数据管理考核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的牵头制定、修改等;
(三)负责税收数据的分析整理并出具数据指标报告;
(四)负责税收数据的监测预测工作;
(五)负责对基础数据质量的检测、发布、考核和清理完善工作。
第七条 根据数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市、县、乡各级地税机关应在业务管理部门、技术管理部门和业务应用部门设立专、兼职数据管理员,明确数据的采集录入、审核修正、分析应用、数据质量监控等数据管理工作职责。
第八条 全市各级征管、税管、法规、计统、稽查、综合治税、纳税评估、纳税服务等部门是数据管理的业务管理部门,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所分管应用软件单项数据管理办法;
(二)负责所分管应用软件数据的采集把关及日常应用数据分析工作;
(三)负责所分管应用软件数据的日常管理审核工作。
第九条 全市各级信息中心是数据管理的技术管理部门,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负责数据维护、存储(备份、恢复)、传输、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二)本级权限范围内数据后台修正工作及相关的技术支持。
第十条 全市地税系统所有应用税收软件的单位、部门是数据管理的业务应用部门,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应用工作。
第十一条 数据管理职责划分:
(一)全市税收业务数据指标的设定、修改统一由市局相关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市局信息中心负责审核认定。
(二)数据的采集、访问、维护的权限统一由市局信息中心及相关软件责任部门负责审核认定。
(三)数据的检测、监测、加工、分析、使用由各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同级信息中心及相关软件责任部门负责审核认定。
(四)对外公布数据由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审核把关。
(五)各级信息中心按照批准的数据处理内容和确定的数据使用权限进行权限设置和数据配置。
第十二条 数据采集部门、岗位的职责划分:
征收部门(指各级纳税服务中心、基层纳税服务岗)负责应征税款、入库税款,减免、提退、欠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各类登记(鉴定、认定)申请、许可(审批、备案)申请、纳税申报、财务报表、发票发售(开具)缴销以及其他前台涉税受理等相关数据的采集录入;
管理部门(指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基层税源管理岗)负责户籍管理、发票使用管理、货物运输发票审核检查、申报纳税管理、减免退税管理、缓欠税管理、税款核定管理、纳税评估、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动态监控、税源调查等各项检查、调查、核实、执行工作的数据采集录入;
稽查部门负责涉税违法案件检查、税收专项检查的案源管理、查处结果、执行情况以及涉税违法案件异地协查等相关数据的采集录入;
计统部门负责税款提退、税收票证使用管理等相关数据的采集录入(含系统自动生成);
综合治税部门负责综合治税类涉税信息等相关数据的采集录入;
税管、征管部门按照业务管理范围和权限负责许可、审批、认定等批复数据的采集录入;
政策法规部门负责税务行政复议、诉讼、赔偿、税收执法检查、税收执法案件查处、执法责任制考核等相关数据的采集录入。
纳税服务部门负责纳税呼叫等纳税服务信息相关数据的采集录入;
第三章 数据标准
第十三条 税收数据必须按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数据采集标准和代码规范执行。总局标准中未包括的内容执行省局的统一规范。
第十四条 在数据采集工作中,各级应严格依据省局制定的《税收业务数据采集标准》进行数据的采集录入、审核修正、数据质量监控和管理考核,确保数据质量。
第十五条 数据指标的设定和修改必须严格执行软件的管理规定和程序。凡使用省局统一软件的,市局对有关数据指标无权制定和修改,必须执行全省统一规范。使用非省局统一软件的,市局业务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所管软件的需求变化,及时提出设定(修改)数据指标的具体内容、质量标准和时间要求,并明确数据录入部门、录入岗位和录入时限,报分管局长批准后提交市局信息中心。市局信息中心应根据业务管理部门的需求,及时制定(修改)数据采集的技术规范,包括数据采集格式、权限设定和方法步骤等,并按时向业务管理部门通报所采集数据的指标内容变化情况,以便业务部门根据采集到的指标提出数据加工需求。
第十六条 数据指标的确定应以有效实用和优化服务为目标,不断提高数据集中度和信息共享度,科学归并各项业务的同类、同属性指标,避免基层、纳税人重复采集(报送)数据。
第四章 数据采集
第十七条 数据来源的途径主要有:
(一)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按照法律法规及税务机关的规定报送的数据。
(二)税务机关内部产生的数据。
(三)国税、地税部门之间传递的数据。
(四)工商、房管、建设、国土等外部转来的数据。
(五)其它来源的数据。
第十八条 数据采集重点是原始数据的采集,原始数据主要包括纳税人通过纸质资料报送的数据,通过电子传输报送的数据(含电磁介质报送的数据和网络传输报送的数据,下同);相关部门通过纸质、电子传输提供的数据;内部业务处理结果(检查、调查、核实、认定、审批等)产生的数据。
第十九条 数据采集主要依靠各税收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录入(导入),现用应用系统不能满足数据采集需要的,通过相关系统的补录模块进行数据录入(导入)。
第二十条 数据采集方式分为手工采集、数据电文导入和光学字符识别(OCR)、图形扫描等其他方式。
为保障数据采集的质量,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应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工录入。
第二十一条 为提高数据录入质量,全市各级各单位要认真执行资料数据的核对制度,严格以原始资料为依据,确保录入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数据采集录入前,操作人员应先将准备录入的原始资料或有关表证单书进行完整性、逻辑性、真实性审核,发现漏填、错填和逻辑关系不符的,应于本工作日内通知纳税人或税务机关内部人员修正或补正;录入过程中,对发现的错误数据应于本工作日内处理完毕;录入结束后,对关键数据应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保存并执行下一程序。
第二十二条 对通过电子传输方式报送数据的,数据必须通过接收软件相应设置的完整性、逻辑性审核。
第二十三条 在税务系统未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前,对实行电子传输方式进行数据报送的,全市各级各单位应建立纸质数据和电子数据的核对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落实岗位责任和质效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十四条 对于总局、省局没有规定的数据采集标准规范,全市各级征管、税管、法规、计统、稽查、综合治税、纳税评估、呼叫服务等软件责任部门应根据不同的数据采集岗位和软件覆盖面,细化工作职责,量化作业标准,结合业务操作规程,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录入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数据采集规范应包括数据来源、采集时间、操作岗位、操作步骤、操作内容和采集内容的逻辑校验等要素。
第二十五条 各级数据采集人员应强化数据质量意识, 熟练掌握正确的采集和审核方法,按照部门职责分工,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采集各类数据。
第二十六条 任何人不准擅自委托他人以本人用户名录入数据。确因工作需要委托他人以自己名义录入的,必须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及时更改口令。
第二十七条 各级地税机关应简化、归并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及数据,避免纳税人重复报送。
第二十八条 上级地税机关应简化、归并下级地税机关报送的报表,统一采集,集中处理,自动生成,分别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下级机关的工作量。
第五章 数据审核
第二十九条 数据审核是确保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审核的重点是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一)及时性是指数据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集,确保应用系统数据与实际税收业务同步;
(二)完整性是指数据采集应按照有关规定及相应表、证、单、书采集的要求进行,不得缺表或漏项,杜绝数据的机外操作和循环;
(三)真实性是指数据采集要如实反映征收管理实际,以合法、真实的原始资料为依据,不得随意捏造;
(四)准确性是指数据采集应准确反映征收管理实际,与纸质资料数据一致,数据之间逻辑相符,不得出现运算错误或逻辑错误;
(五)规范性是指数据采集应按照统一的业务标准及技术规范进行。
第三十条 全市地税系统各级各单位及相关岗位人员按照自身工作职责范围,负责相关数据的日常审核。
第三十一条 为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全市建立三级数据审核制度,各级数据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已采集数据进行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至具体的原始数据采集岗,限期补录修正。
(一)基层分局数据管理员负责辖区内税收业务数据的日常跟踪及时复核,发现问题数据1个工作日内确认并纠正,确保数据录入的质量。
(二)县级征管、税管、法规、计统、稽查、综合治税、纳税评估、纳税服务等业务管理部门数据管理员负责全县(市、区)业务范围内数据的日常跟踪及时复核,发现问题数据1个工作日内反馈基层分局确认并纠正,确保数据录入的质量。
(三)市级征管、税管、法规、计统、稽查、综合治税、纳税评估、纳税服务等业务管理部门数据管理员负责全市业务范围内数据的日常跟踪及时复核,发现问题数据2个工作日内逐级反馈基层分局确认并纠正,确保数据录入的质量。
第三十二条 各级可采取人工抽样、数据软件检测等方式进行数据审核。对检索出不符合标准的数据,反馈至原数据采集岗进行补录修正。在数据应用环节发现的数据采集差错,应通过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的数据管理员进行审核确认,然后反馈至原数据采集岗进行变更修正。
第三十三条 审核中发现的差错如果属纳税人错填、漏填造成的,应及时通知纳税人限期补正。
第三十四条 数据审核岗人员与数据采集岗人员对数据问题有异议的,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争议事项作出裁定。
第三十五条 对各级数据审核发现的问题数据基层分局已无权限修正的,严格按照本办法数据维护规定的程序开展修正工作,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
第六章 数据维护
第三十六条 数据维护包括对数据中错误数据的修正、不完整数据的补充、垃圾数据的清理及历史数据的迁移等。
第三十七条 全市各级征管、税管、法规、计统、稽查、综合治税、纳税评估、纳税服务等业务管理部门应结合各应用系统制定详细的数据维护工作制度,明确数据维护的权限、职责,严格按照工作制度进行数据维护。已经进入应用系统的数据,不得擅自修改、删除。
第三十八条 对错误数据的修正和不完整数据的补充,全市统一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对尚未录入应用系统或已录入尚保留修改权限的数据,需修改的,可由前台原数据采集岗根据审核意见纠正后重新录入(或直接纠正);
(二)对已录入应用系统或纳税人通过网络填报的数据,经审核发现错误,前台原数据采集岗已无权限修改的,应根据具体业务工作流程和要求实行层级审批修正。
第三十九条 对已录入应用系统需层级审批修正的数据,县级信息中心有权限处理的,应由数据修正申请单位及时提出数据修正申请,报数据所属软件的责任业务管理科室审核审批。县级信息中心同意修正或在接到同意修正的审批后1个工作日内办理。
对经确认不能予以修正的,有权修正单位应及时向申请单位或相关人员说明原因。
第四十条 对需由市级办理的数据修正事项,应由申请单位及时提出数据修正申请,分别报经区县局(市属分局)分管局长和数据所属软件的市局责任业务管理科室审批。市级信息中心在接到同意修正的申批后1个工作日内办理。
对经确认不能予以修正的,有关单位应及时向数据修正申请单位及有关人员说明原因。
第四十一条 对不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的数据修正申请,各级数据管理的技术管理部门不予以修改。
第四十二条 对经查实,属有关单位弄虚作假、人为调整指标等主观因素造成其无法自行恢复的数据错误,各级数据管理的技术管理部门有权不予修正,并向市局报告。
第四十三条 各级数据管理的技术管理部门应按照系统初始维护设置和上级部门分配的权限实施数据修正业务。执行过程中如遇权限调整,各级数据管理的技术管理部门应在权限变动后十五日内向辖区内本级和下一级业务部门公告通知。
第四十四条 数据维护前应做好相应备份工作。数据维护工作应严格备案,对每项数据维护的内容、时间、维护原因、责任人等进行详细记录,涉及的书面材料必须登记存档。
第四十五条 应用系统因数据平台转换、系统升级等原因需对历史数据转储、迁移的,由信息技术部门会同业务管理部门确定历史数据的处理方法,保证新旧数据的衔接和系统的平稳过渡。
第四十六条 各级信息技术部门应加强对数据的监控,定期检测数据的存储,分析数据的构成,提出数据清理优化的方案,经业务管理部门确认后,定期进行垃圾数据的清理。垃圾数据主要指过期的、重复的、没有使用价值的数据,不包括按规定应保留的历史数据。
第四十七条 税收会计账务处理前,如所修正的数据不影响所属期已申报计税依据、应纳税款、入库税款数据的,可以进行数据覆盖;影响所属期已申报计税依据、应纳税款、入库税款数据的,应通过正常的更正途径处理。
第七章数据分析
第四十八条 数据分析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生成的数据进行分析,充分发掘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形成有用指标数据值的过程。
第四十九条 数据分析一般按照选题—分析—应用—反馈—再选题的方式进行,积极研究、探索科学实用的分析方法,为税收征管工作服务。同时依据数据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改进数据管理方法和手段,促进数据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第五十条 数据分析分为固定分析和专项分析两种。固定分析指标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通过编制应用软件自动生成。专项分析的选题指标根据税收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需要专门设计,临时从前台或后台抽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第五十一条 各级各单位应充分利用数据资源,规范数据分析程序,积极探索数据获取、加工、计算、展现等过程的规律,不断探索和创新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质量。
第八章 数据应用
第五十二条 数据应用分为直接使用和加工后使用。数据加工是指根据工作需要,用数理统计、多维分析等科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抽取、汇集、归类、挖掘、比对,并以报表、图形、文字等形式展现数据处理结果。
第五十三条 各级各单位应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深化数据应用,用数据描述现状,预测趋势,规范执法,加强征管,优化服务,提供决策支持。数据应用的任务一般包括:
(一)整合应用系统的数据,建立数据关联关系,满足各级、各部门、各岗位业务管理的需要。
(二)分析征管现状,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征管水平,规避管理风险。
(三)运用税收经济指标和数学分析模型,实施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掌握税源分布状况,监控税源动态,预测经济与税收发展的趋势。
(四)监控执法过程,跟踪执法结果,检查执法质量。
(五)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全面考核和监控税收征收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六)统筹规划、合理分布数据,实现各类数据的全面共享,简化办税程序,优化税收服务。
第五十四条 全市数据加工统一由各级数据管理中心承担,信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业务管理部门有特殊需求时,报分管局长批准后及时向同级数据管理中心提出,各级数据管理中心应及时提供已加工数据列表和数据使用授权,以保证各级、各部门业务管理需要。
第五十五条 数据加工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为满足日常税收业务需要,利用数据加工工具进行数据加工,供各部门日常管理使用,可直接展示数据处理结果;另一层次是满足评估分析和辅助决策等数据应用系统的需要,利用数据加工工具或专用软件对数据加工或进行系统间的数据衔接。
第五十六条 全市各级信息中心负责数据加工软件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十七条 数据使用单位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授权使用数据,负责管理本单位、本人口令,不得越权使用数据;不得采取任何方法破坏数据;对所使用的涉密数据负有保密责任。
第九章 数据发布
第五十八条 数据发布是数据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级各单位必须建立数据发布制度,明确数据发布职责,依法发布数据:
(一)可向纳税人本人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除稽查在查案件以及其他涉密信息之外的纳税人本人的涉税信息;
(二)可向社会公众发布的信息主要包括:公告的欠税、非正常户、违法违章信息, 停业、纳税定额、纳税排行、信誉等级等名册,发票中奖信息及发票流失、真伪信息等;
(三)可在国地税之间传递、共享的信息主要包括:税务登记信息、关联发票信息、核定认定信息、纳税申报信息、税款征收信息、所得税管辖信息、委托代征信息、违法违章信息、稽查信息、司法救济信息等。
(四)其他单位或个人要求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的,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税务机关应当提供。
第五十九条 各级各单位对外公布数据必须报局长或分管局长批准后对外公布,否则不得擅自对外公布和分布数据。
第十章 数据传输
第六十条 各级各单位应针对各项数据传输工作,设置专门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制定相应考核制度。
第六十一条 数据传输工作严格遵照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时间要求,不得延误。由于特殊原因,数据发送方不能按时完成数据传输任务时,应及时通知数据接收方,双方应积极采取措施,恢复正常传输。数据传输完成,双方应及时进行数据对账。
第六十二条 数据传输应当使用税务机关内部计算机网络完成,未经批准不得借助其它公共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数据传输。使用可移动载体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完毕后,必须从载体上完全清除数据。
第六十三条 全市各级地税机关内部信息的传递,如任务下达、信息交换、调查统计、报表报送、成果报告、情况通报等,应采取电子数据传输方式。
能够通过应用系统查询得到的信息或生成的报表,上级税务机关不得要求下级机关报送。
第六十四条 各级信息技术部门要定期检测网络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解决网络传输中的问题,确保数据传输网络畅通。
第十一章 数据存储、备份和恢复
第六十五条 各级信息技术部门应加强对各类数据存储和备份的管理,以保障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保存完整的历史数据。
第六十六条 各级信息技术部门应定期对存储和备份的数据进行整理优化,以提高系统运行和数据处理的效率。
第六十七条 各类数据由信息技术部门统一集中存储和备份。
第六十八条 各级信息技术部门应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更新频率、数据量、重要程度、保存期限,制定相应备份、恢复策略和操作规范。
第六十九条 已做备份的数据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更改。
第七十条 数据备份文件必须存储在非本机磁盘的其它介质中,建立登记制度,由专人保管,备份介质必须保存在符合条件的环境中,对应用系统中存储时间长、使用频度低的历史数据,可按有关规定予以结转、存储,长期妥善保管,并随时可供调取应用。重要数据应异地存放。
第七十一条 数据备份文件应定期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所备份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恢复。
第十二章 数据安全管理
第七十二条 全市各级信息中心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数据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数据访问的身份验证、权限管理及数据的加密、保密、日志管理、网络安全等。
第七十三条 为统一规范操作权限,全市各级各单位操作人员的录入权限、访问权限、维护权限应先由各业务管理部门按照部门、岗位的职责分工,提出权限设定规则,报数据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由信息技术部门予以维护,任何人不得擅自设立、变更和注销。
第七十四条 各类应用系统的使用必须实行用户身份验证。应用系统应按规定设置相应的用户名、密码,并按不同权限级别,对用户口令加密保护。操作人员应注意自己用户名和口令的保密,并定期或不定期修改口令。
第七十五条 数据安全实行专人负责制。信息技术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系统数据及磁介质资料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数据库的管理实行数据库管理员制度,制定和明确管理员用户和数据查询用户的操作权限及规程,关键数据库管理岗位应设两人或两人以上。
第七十六条 对涉密数据的传输、存储,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加密处理。
第七十七条 对各类数据应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泄漏。对涉及纳税人隐私而未征得纳税人同意或按有关保密规定不能公开的数据,不得对外公开,也不得用于业务以外的其它目的。
第七十八条 对数据的各项操作应实行日志管理,严格监控操作过程,对发现的数据安全问题,要及时处理和上报。
第七十九条 各级各单位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采取严格措施,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检测、清除工作,防止各类针对网络的攻击,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管理员用户应掌握和运用数据库访问跟踪布控技术,加强对数据库的核查与监控。
第八十条 对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磁带、磁盘,应在质量保证期内(一般为一年)进行转储,以防止数据失效造成损失。
第八十一条 系统维护和数据管理责任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保证信息系统应用数据的安全:
(一)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操作规范,完善内部控制;
(二)加强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三)实时监控数据库的访问情况,定期审核和更新数据库的口令等。
第十三章数据质量监控
第八十二条 数据质量监控是全市各级数据管理中心以税收业务规程为基础,通过建立数据质量指标体系和设置过错类别,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一定时期的数据质量进行检查、认证、鉴定与评价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第八十三条 数据质量监控应按照分途采集、集中比对、管住增量、强化责任的原则,对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逻辑性、及时性进行监控。
第八十四条 全市地税系统建立市、县、乡三级数据质量监控联动机制,实行市局数据管理中心、县级数据管理中心、基层分局数据管理员三级监控联动。
(一)市局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全市范围内的数据质量监控,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全市数据质量监控检测结果。
(二)县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市、区)范围内的数据质量监控,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全县(市、区)数据质量监控检测结果,指导基层分局落实市、县两级数据质量监控检测结果。
(三)基层分局数据管理员负责督导落实辖区范围内的市、县两级数据质量监控检测结果。
第八十五条 各级数据管理中心应建立相应的数据质量监控机制,采用人机结合等方式,以一定形式对本地区数据质量实施监控审核,并及时发布监控结果。
第八十六条 各级数据管理中心应于开始10日内制定数据质量监控检测计划,经分管局长批准后有计划开展全年数据质量监控检测工作,并报上级数据管理中心备案。
第八十七条
各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对数据质量监控发现的问题数据限期督导基层分局完成修正,一般最长要求5日内完成,并将修正结果报发现问题的数据管理中心审核。
第八十八条 对数据质量监控发现的问题数据严格按照本办法数据维护规定的程序开展修正工作,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
第十四章 数据管理考核
第八十九条 数据管理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税收信息化的应用效果。各级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所涉及的内容制定具体的数据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切实有效的数据管理考核奖惩机制。
第九十条 数据管理考核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各级可采取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人工抽检考核和机器全面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强化数据管理考核。市局将通过数据检测软件等定期或不定期考核通报各县市区(开发区)地税局数据采集质量情况,并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地税局数据管理工作实施百分制考核,主要考核项目包括:
(一)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岗位职责是否明确;
(二)数据录入是否及时,数据采集是否完整;
(三)数据内容是否准确,抽取展示是否按时;
(四)审核差错是否修正,数据维护是否及时;
(五)管理机制是否建立,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第九十一条 市局数据管理中心根据上级要求,针对各应用系统和业务管理的实际,制定全市数据管理考核办法并于结束20日内完成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地税局的数据管理考核工作。
第九十二条 数据管理考核办法应突出数据录入、审核、维护、备份、安全等重点环节,进行指标量化。依据《税收业务数据采集标准》,对必录项的考核指标,在采集录入环节,其及时率、准确率、完整率必须达到95%以上;经过审核、修正后,其“三率”的考核指标应达到99%以上。数据管理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第九十三条 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发生下述行为之一的,上级机关可根据其危害程度、过错大小、情节轻重等,依据执法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追究相应责任:
(一)数据录入不及时,造成下一环节工作延误的;
(二)数据录入不规范、差错率连续居高的;
(三)未认真履行数据审核职责,造成大量数据差错不能及时纠正的;
(四)未及时进行数据维护,造成应用环节数据严重失真的;
(五)未按规定存储和备份数据,造成数据丢失的;
(六)未按规定进行系统维护,或因过失引发信息系统运行障碍造成数据丢失的;
(七)未按规定实施安全管理防范措施,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或病毒侵害严重,严重影响数据传输和存储的;
(八)未按规定执行保密制度,发生重大泄密事件的;
(九)擅自对数据、权限进行修改、删除,或擅自使用他人的用户名、密码进行操作访问的;
(十)其他过错行为。
对有意破坏、恶意攻击税收应用信息系统,造成重大损失,涉嫌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章 附则
第九十四条 本办法由潍坊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九十五条 各县市区(开发区)地税局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报市局备案。
第九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OO七年四月十九日
第五篇:山东省地方税务局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发布《山东省地方税务局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2011年第4号
为加强我省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制定了《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办法(试行)》,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民间借贷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民间借贷,是指金融机构之外的单位、个人之间相互拆借资金、集资等融资行为(以下简称应税劳务)。第三条 凡在我省范围内有偿提供民间借贷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我省取得利息收入的外国企业或个人(非居民),均应按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第四条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按规定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其中:营业税适用“金融保险业”税目,个人所得税适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
第五条 纳税人应纳营业税的计税营业额为贷款利息收入,包括加息、罚息、逾期偿还利息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第六条 纳税人的计税营业额或应纳税所得额应以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营业税计税营业额的折合率可以选择营业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当事先确定采取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不得变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折合率应当按照月度或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终了汇算清缴时,对已经按月度或季度预缴税款的,不再重新折合计算,只就该内未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按照纳税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七条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按照贷款利息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营业税=利息收入×5% 应纳个人所得税=利息收入×20% 应纳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利息收入×10%(税收协定或安排的税率低于10%,按协定或安排规定的税率计算)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分别按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计算缴纳。
第八条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证的当天,是指:签订书面民间借贷合同并明确付款日期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确定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取得借贷资金利息收入的当天。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利息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扣缴义务人支付利息的当天。
非居民各项税收,以直接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对境外非居民纳税人支付利息超过三万美元的,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对外支付税务证明后才能付汇。
第九条 营业税的纳税期限为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确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第十条 纳税人营业税的纳税地点为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地点为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非居民各项税收的纳税地点为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 第十一条 纳税人应当真实、准确、全面地核算应税劳务的发生,并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
第十二条 应税劳务发生后,纳税人应当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并申请开具合法票据。
第十三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民间借贷融资双向申报制度,融资双方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按时办理纳税申报,如实报送相关资料。具体报送资料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十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建立健全信息核查制度,按月对融资双方财务报表往来账项进行比对、分析和验证。
第十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融资过程的跟踪控制,根据民间借贷双方的关联关系(集团企业、关联企业和其他)、利息收付、财务处理等特征,确定适用不同的征收方式,实施分类管理。
第十六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根据企业融资类型、规模、频繁程度,实施重点管理。
第十七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1、纳税人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民间借贷合同或借据,但经税务机关核查,有充分证据表明存在民间借贷行为和金额的;
2、纳税人虽能提供真实有效的民间借贷合同或借据,但约定的利率明显低于市场利率水平又无正当理由的;
3、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第十八条 纳税人有本办法第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顺序核定其应纳税额:
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3、按下列公式核定:
营业额=营业成本或者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省地方税务局确定。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本条规定的方法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
第十九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有利于税源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委托接受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代征该应税劳务应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第二十条 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利息时,应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一条纳税人发生的利息支出,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规定比例和税法及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的当期和以后扣除。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申报纳税以及发生税收违法行为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山东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