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生产,安全意识比安全技能更重要
问题
1、当人遇到危险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答:当人遇到危险时人的潜意识就是趋利避害,这是千百万年进化的自然表现。也就是说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人是靠意识支配行为。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请问这预防为主预防的是什么?
第二篇:安全制度比安全意识更重要
反方四辩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够代表我方为这次辩论做一个总结。安全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安全制度和安全意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两个主要手段。我方认为,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更能保障现场安全生产。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我方的观点进行总结:
第一,对方辩友颠倒了安全意识与安全制度的因果关系。安全意识并不是安全制度的基础。安全制度的制定遵循于、脱胎于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对过往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总结。而安全意识只是人类众多意识中的一种,它的树立需要安全教育的引导,还需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演练等方式来不断地巩固和强化。我们的安全制度正是这些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的理论依据和执行保障。
第二,安全制度是评判安全意识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标准。意识产生于大脑,是主观的。人的安全意识要高低不同,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用来评判安全的标准、内容和尺度都会不同。在工作中,你会发现职工在高呼我要安全的时候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作为安全工作的行为标准,这样的安全生产是混乱的。在安全考核的时候,如果管理人员以个人的安全意识去考核别人的安全行为,缺乏制度的支撑,其考核结果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的安全制度是众人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有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所以它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标准,能够作为评判安全意识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标准。
第三,安全制度比安全意识更可靠。我方从来没有否认自主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只是我方认为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对于保障安全生产更重要。人生而感性,具有可变性和惰性,不管你的安全意识有多高,这些特性都不可能完全根除。人的意识是不断变化的,以安全意识为主导的安全生产也是飘摇不定的。相比之下,安全制度是理性的,具有普遍约束性和高度统一性。安全制度还来源于对过往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已经验证过的真理。在你的意识还在游移不定,拿捏不准的时候,只要坚持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的基本原则。就能够保障企业的长治久安。
人的意识好比是奔腾的江水,而制度是载体,是河道,引导着意识的大流走向正确的方向。泛滥的洪水是灾害,同样的,脱离限制和引导的意识是危险的。因此,我方坚定的认为:严格执行安全制度更能保障现场安全生产。
第三篇:安全意识比安全技能重要三辩材料
主持人,评委、各位辩友大家好: 在之前辩论过程中对方辩友存在以下几点错误:
第一:存在严重的逻辑性错误,意识决定行为,从来都是先有了意识,才会去做这件事。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首先是要想到去做,而这个想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意识,一个人的意识将直接影响着其行为结果。
第二:对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以点盖面。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我方从来没有否认过,但是我们要看到安全意识是安全技能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意识的技能就等于没有灵魂的机器人,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我方认为只有提升了安全意识才能提升安全技能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意识是一个人工作行为的方向和指南。思想是行为的控制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
我们并非要把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对立起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原本是两个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东西,我们劳动者要具备了渴望安全的意识,才会主动思考如何保障安全的问题,继而主动学习和应用可以保障安全的技能,这是其一。
第二:通过提升安全意识来提高产品安全,见效快、投入少、适用范围广。例如咱们机组的班前喊话,每年的安全月,这对公司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员工安全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安危和公司生产。行为的主体是人,如果人的安全意识发生偏差,则安全技能再先进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要提高安全生产,其核心就是提升人的安全意识。
我们经常遇到同样的作业环境下,运用同样的设备,工具保护装置和安全设施等条件下,有的操作员就很少或不出事故,而有的操作员却事故频发。所以就事故发生的愿意来讲内因是主要的。在生产生活中认识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事故发生与否的关键。而人的行为又是由自身的意识决定的,所以说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安全技能。
“意识决定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什么,既是客观存在),只有强烈的意识,才能促进主体去不断改进。正如有了爱迪生才有电灯,有了埃菲尔才有埃菲尔铁塔,有了瓦特才有蒸汽机一样。如果没有他们那种努力探索的意识,即使机遇到来,也照样会错过。
安全技能是保证产品安全的必要条件,但是安全意识是是我们学习各项安全技能的原动力,也是我们能够灵活运用各项安全技能的原动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那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两者互为前提,但是明显的安全意识更为重要啊。
安全是船,安全意识是载船的江河,水涨则船高。只有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水平才能提高。而当水枯了的时候,船也会搁浅。
所以我方观点认为,在安全生产中安全意识比安全技能更重要。
第四篇:安全生产中安全意识更重要(推荐)
安全生产过程中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哪个更重要。
正方: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更重要。
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内外因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起辅助性作用。
3、求生欲望,需求安全的意识催生对技能的需索,技能的掌握和提升也是为了满足安全需求。
4、我们经常会遇到在同样的作业环境下,运用同样的设备、工具、保护装置和安全设施等条件下,有的操作人员就很少或不出事故,而有的操作人员却事故频发。所以,就事故发生的原因来讲内因是主要的。在生产活动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事故发生与否的关键。而人的行为又是由自身的意识决定的,所以说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安全技能。
5、安全技能、规范等都是在长时间的生产劳动中用血和泪的教训交换来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通常是因为发生了一起前所未见的安全生产事故,我们才来制定某项新的规章制度,培训某种新的安全技能,所以只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避免老问题,应对和预防新问题。
而意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6、并非要把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对立起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原本就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东西,而我方在此要声明的是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哪个是本源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前提是这巧妇想做饭,她才会去考虑用什么做,如何做的问题。对应到我们生产中来,巧妇就是劳动者本身,想做饭的欲求就是安全意识,只有具备了渴望安全的意识,才会主动去思考如何保障安全的方法,继而主动去学习和应用可以保障安全的技能。
我方不否认安全技能的重要性,但只有在强化安全意识的条件下,安全技能才能充分发挥。小心使得万年船,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无处不在的隐患,如果没有安全意识来绷紧神经,我们用技能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安全生产的客船呢?因此再次重申我方观点在安全生产中,与安全技能相比安全意识更为重要!
第五篇:安全技能比安全意识重要辩论赛立论陈词
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不得不指出对方概念不清:安全意识就是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工作中潜在危险的认知性。前者是正常人的一种本能,是普遍存在的,而我们今天辩论的前提是安全生产,因此自我保护意识不属于今天辩论的范畴。后者才是安全生产中的安全意识。对生产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的认知需要依靠娴熟的专业技能、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对设备工作原理的精通。也就是说安全意识的产生是依靠安全技能的。安全技能的高低决定了安全意识的高低。对方一再强调要提高安全意识,不正告诉我们提高安全技能的重要吗?
安全技能是为了安全地完成生产任务,经过训练而获得的完善的、自动化的技术能力,它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是我们日常生产中运用的各项技术能力。比如运行维护、高压试验、装表接电等。而心智技能则在日常生产中我们不太了解却又常常运用。我们在认识特定事物、解决具体问题时,按一定的、合理的、完善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活动就是智力技能。比如南网风险评估体系中对危害的辨识、分析、判断就是心智技能。心智技能的本质特征就是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提高安全技能不仅将技术能力从初级阶段上升到高级阶段,甚至是实现技术能力创新,以适应生产的需求,赶超时代步伐。
因此我方认为:安全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技能更重要。下面,我将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1、从效果看,提高安全技能,既保安全,又保生产;而安全意识只保安全。安全技能决定了安全生产中怎么做和做不做得到的问题。上海“11•15”特大火灾带给人们太多的深思,如果那几名电焊工技术过硬,如果人们的应急技能足够,世间就会少一些不幸。众所周知,电科院一直致力于技术与方法创新,正
是因为有了你们精湛的技术能力,才为我们创造了既安全又方便的生产环境,促进了整个电网的安全生产。
2、从作用看,安全技能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的落实。安全意识只意识到了危险,真正预防危险、化解危险的是安全技能。比如带电作业,先要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做好风险评估,然后做好安全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最后唯有靠专业技能才能处理好缺陷。
3.从方式看,安全技能是保障安全生产最科学、最可靠、最长期有效的手段。安全技能是经过实践检验、反复论证、长期训练形成的。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技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