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范生该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师范生该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才的培养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能力培养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培养一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现代教育技术且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掌握信息素养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的最新要求。信息素养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不仅已经构成了信息时代基础学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信息素养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也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教育的现代特征,是课程与教学改革自身的需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这些人才的培养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来完成,高素质教师的标志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并能熟练运用于教学实际的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师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许多方面,但掌握信息技术,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学生是否具备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能否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师范生信息技术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使之成为现代教育所需要的人才,就能提高他们将来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今天,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形成,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使“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的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因此,信息素养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在知识与信息的现代,知识信息的生成、应用和陈旧的周期在以加速度的态势急剧缩短,教育要想在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调整学校课程的内容,剔除业已陈旧的、繁琐艰深的内容,增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及与现时代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应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支撑点有机地融合到各门学科中,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育的现代化和课程的自身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信息素养的培育,并将之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的指导思想中,历来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的倾向比较严重,兼之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轻师范的倾向愈演愈烈,要从根本上端正办学思想,真正认识到高等师范院校在注重学术性的同时,应更加强师范意识。在对传统的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的同时,应注意到师范生教师信息素养的训练,仅靠传统的教育学课程是无法完成的。还应增设一些专门的信息素养训练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媒体操作技能训练。以达到完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课程,强化师范信息技能训练的目的。为了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必须关注师范生自身发展以及职业发展两个方面的需要,使其能够在具备基本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发展专业化的信息素养。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单纯说教模式,让他们充分经历学习、体验和实践等环节,通过立体的、多维度的课程体系进行学习,最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必须关注信息化建设、整合、教学实习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只有这四个方面都建设好了,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才会有效地提升,从而为从事教师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浅谈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浅谈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前那种单纯以五笔打字、WPS文书编辑、WORD图文排版等技术讲解为主的教学已经不能胜任当今课堂了,那当前应该学些什么呢?我校去年建成了主干1000兆,到桌面100兆的快速以太网,学校每一部电脑均可上网并共享校园服务器的资源;学生家庭也有不少上网,据查我校各班平均30%-40%的学生家中拥有电脑,其中超过50%的电脑上网;平时上课只要能上网,学生都非常兴奋,看到学生们对网络如此痴迷,面对Internet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又复杂的信息来源和令人忘返的虚拟社区,信息素养必须重新提到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上来,怎样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学习网页制作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制作网页不但要求会打字,也必须会排版,还要懂得合理布局,调和颜色,而且更重要的是构思网站,会综合各科知识布局谋篇。因此要让学生制作出好的网站,不但要学好电脑技术而且是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在网页中的实践能力,尤其美术、文字处理能力。综合这些情况,我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实施了本学期的网页制作教学,本学期的大任务为以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特长作切入点,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相关的网站,网站要求立意新,主题突出,能提供有一定价值的信息给浏览者。然后把这个大任务划分成几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即是一个或几个网页,每个任务要求紧扣主题,图文并茂,布局合理,教学时每课时至少完成一个任务。制作时网页按内容量分为一级网页、二级网页、三级网页、……、首页,一级网页为文章页面,即只含文字、图片、动画等基本网页元素;二级网页引入表格布局,按主题内容以框的形式汇集二个或以上的一级网页概要内容;框越多网页级别越高,最后是首页的制作,首页可以说是多框总和,也可以是一个与本站相关的图片或一段文字。这样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明确,实施起来可操作性强,下面是教学实施过程与反思总结。
教学开始,针对学生已有知识和部分学生学过frontpage制作网页,于是我做了个调查: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情况写学习做网站时遇到的困难。最后统计结果主要反映如下:不知道制作怎样的网页?占调查人数的6.7 %;一个合格的网页要包括主页还有其他什么网页,最基本要有哪些栏目?占调查人数的6.7 %;网上的资料少,制作网页的材料更少!占调查人数的8.9 %;很容易忘记做网页的步骤? 占调查人数的17.8 %;上课时间少,讲课快,又重复又复杂,占调查人数的31.1 %;通过Internet找资料的范围太广,除了百度之外还有什么搜索网站,占调查人数的13.3 %;怎样做一个出色的网站?占调查人数的4.4 %。从中可以分析到学生对制作网页不易理解把握,学习网页制作主要还是学习技术,对实战能力重视不够,制作网站缺乏系统性,信息获取、处理、整理能力不强。制作网站跟写作文一样,要经过观摩、审题、构思、初稿、润色等过程,首先丰富教学素材,我收集了很多有特色的学生网站,世界顶尖网页,网站规划,网页布局理念,网页制作素材如网站logo、网站banner、网页模板等,网页色彩的搭配等文章,制作网站时首先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模仿,先规划后实施,这样学生心目中的网站就出现了,实施起来心中有数,如对整个网站的网站名是什么?制作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栏目(导航)?网站的色彩怎样?用什么音乐等等?这样要做有特色的网站就不难了。然后具体实施,从一级网页入手,先制作只含图文的网页,逐渐引入动画,音视频等;对网页素材的网上搜索,学生更是各展身手,无论关键字搜索还是分类查找,搜索引擎除了百度、Google外,还有雅虎、搜弧等,连每个网站的内部搜索学生也经常使用,大大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对网页图形制作由于这里学生还没学过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所以不能制作复杂的、有各种效果的图形或文字,为此联系Word、Powerpoint中的艺术字、自选图形(其填充、线条可产生各种效果)及其阴影、三维效果,鼓励学生运用艺术的眼光去创作,特别要注意版面整体设计,颜色要协调,适当运用线条与效果装饰网页,创作出非常不错的页面,很好地解决了图文制作的难处,对学生艺术能力培养很有好处;在动态效果方面除了素材提供的动画gif与flash外,Frontpage中还可用字幕、横幅广告、动态HTML效果、网页过渡,Java产生的各种网页特效,这些操作简便、效果引人入胜,极大发挥学生想象空间,很多学生运用这些效果组合设计成了游戏式的界面,从中找到了动画、游戏设计师的感觉,培养了传统科目所无法得到能力。最后在学生制作好网站之后,组织开展学生间相互欣赏评价、取长补短,在课堂上让做得好的学生谈心得体会,让做得不够的学生反思,通过BBS相互提建议,教师整理同学的心得体会,用学生自己的言行指导学生的创作,同时做得好的同学亲身行动帮助同学实现各自的建议,让建议落到实处,充分挥小组协作功能,普遍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是新一轮再学习制作,在总结前面的制作与同学、教师的建议,学生改进网页就有信心多了,改进效果也明显,对培养学生做一件事的态度素养有很大帮助。
下面是一些学生制作网站心得体会以资大家学习参考,也作为本文结束:个人网站做多了就会觉得很容易做,虽然一开始时内容相当多,觉得困难,经老师指导,就已经觉得个人网页也无非是这样,不过要内容丰富,语序好;平时上网时多留意别人网页版面设计和内容,多积累,自然就会随心应手;做网页的时候,应该先想好整个网页如何布局排版,有了想法后就往着这个方向去做,在你遇到问题应及时问老师或同学,马上把不懂的弄好,别人教你后,自己也要做一次来看,以及时巩固;一个好的网页是经过我们一点一滴的汗水凝结成的,经过这次网页制作活动,使我有了耐心对待每一件事情,做事有了认真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觉得做网页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做网页的时候,可以使自己了解到更多的关于电脑的知识,做网页也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别人知道更多的消息;画面要清晰,动画效果要做足(如字幕、横幅广告),要有自己的主张个性;制作一个网页除了素材外,还要结合自己的排版、设计和内容,但我认为这一方面的制作丰富了我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对以后学习和发展大有帮助。
刘畅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要:信息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信息素养逐渐被人们重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大学生走向社会,对于信息时代的适应性。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1.信息素养的提出
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的信息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与技能。
2.信息素养的定义
自1974年信息素养概念提出之后,美国先后有信息学专家帕特里亚·布里维克,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道伊尔等对信息素养做了深入的研究。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其定义为“信息素养是指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仍有多种观点,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1)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2)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
3)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4)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5)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6)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7)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8)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
9)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
还有专家提出,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次(技术层面的信息技能,知识层面的文化素养和意识层面的信息意识)和八大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
由上述的不断变化的定义和标准,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并且它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也就是说,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就是一个具有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能够较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人。
二.大学生信息素要培养的必要性
1.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英国技术预测专家 姆士·马丁的预算结果表明: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
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则为每3年增加一倍。这样快的速度对于每一个社会中的人的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信息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因此具备信息素养能力就被认为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是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21世纪的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与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所不同。教育承担了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时代对教育也相应的提出了种种要求,概括主要有三点:
1)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新型人才;2)培养内容应着重使学生学会查找,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使其成为独立的终生学习者;3)培养方法灵活多样,不强调一味的灌输,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空间,并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3.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更好的适应社会,并且,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21世纪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影响着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在时代和社会的潮流中,各国都在奋力追求人才,谁能在这方面领先,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具备优秀的信息素养,成为各个行业的需要;而具备优秀的信息素养,才能在人才的大潮中脱颖而出。
三.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
许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信息素养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并且开设相关课程,对信息素养教育尤为重视。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在近几年才提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今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经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
1.信息意识缺乏,不善于捕捉信息。
主要表现为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淡薄,缺乏对信息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对信息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不善于捕捉信息,对图书馆及其他课外学习资源不能充分的重视和利用,甚至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图书馆资源;经常去上网,却仅限于娱乐,聊天,浏览学校主页,却很少关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另外,对信息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导致或缺信息的片面性和不专业性,从而影响了判断和决策。
2.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知识贫乏,信息检索效率低。
完整的信息检索概念应包括信息的组织存贮和文献的查检。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忽略前者,对文献信息检索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不够,缺乏多途径查检文献的意识和能力。很多学生能很熟练地使用电脑,但是由于缺乏图书分类,缺乏把专业知识与信息检索方法和途径相结合进行高效的获取信息所必须的技能,无法实现通过计算机获取所需信息,表现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盲目和低效,导致检索结果不理想。
3.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不够。
信息技术还只是别的学科的辅助工具,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学生还没有达到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在学科中发挥作用。
4.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根据调查,在信息道德和法规方面,诸如对“计算机犯罪”,“知识产权的侵犯”,“个人隐私的侵犯”,“网上的认为恶习”的认识,有许多学生仅认为计算机犯罪属于违法问题,只有少数学生了解其他三种行为也属于违法或不道德的范畴。总之,上述分析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道德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迫切需要信息素养教育来提高个人信息素养道德。
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1.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规划。
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式越来越严峻,学校课程的开设和学生管理等工作都将围绕就业这个“指挥棒”来运作。而在用人单位,首先考察的也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取和素质的提高仅靠专业课是不够的,高校应该根据专业设置,培养方向等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科学,合理的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
2.培养信息意识,确认信息需求。
信息意识的强弱,关系到个人的生存,企业,行业乃至社会的兴衰。为此课程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定的基础;帮助学生确认一个对信息的需求,并形成基于信息的若干问题,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要求学生长期的,持续的收集有关信息,以达到培养信息意思的目的。
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4.拓宽信息检索空间,强化检索能力训练。
5.创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培养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教学,并有意识地提倡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来获得和利用信息。
6.采取多元评价标准,督促学生自觉提高信息素养。
7.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要求各学科教师都要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这种应用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8.规范信息行为,培养信息道德。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道德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的信息伦理和道德准则,是信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保障。加强信息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做非法活动,并懂得采取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浅谈对信息素养的认识2010年12月20日
2.尹志清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3.董俊梅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第五卷第五期2006(000034)
第四篇: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范文模版]
谈大学生如何加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青年大学生更是每天与海量的信息接触着。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学生当中进行信息教育,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评价信息、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这既是信息社会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又是现代信息社会人的精神诉求。因此,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也将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看来,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供课程的保证
目前,学生缺乏的文献信息知识教育,缺乏有关文献信息检索、识别、归类、整理的技能训练。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们系统地传授有关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熟悉各种信息源(包括图书馆、因特网等)的使用规则和方法,使他们的信息素养逐步得到提高。
二.加强学校电子图书馆建设,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信息资源的保证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中的一场革命,它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教育的作用和范围,是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如何才能有效实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师资保证。
老师是学生的导向,保证师资对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老师应当从传统的围绕课本转圈的教学方式走出来,大力倡导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勇于实践。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学习、探讨知识的活跃场所,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愉快地获取知识信息。
四.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协作的空间,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达到信息过滤、资源共享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管理和协作的技能,提高信息素养。从以下几个部分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用户信息库, 公告栏,作业专区, 站内邮件及E-mail的通信方式, 我们的书架, BBS, 查询功能。
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强交互性和非同步性等特征,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和机会。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可以方便、高效地进行信息的统计和查询浏览,方便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通过管理教师的组织,给学习者一个共同交流、学习的空间,能够使学习者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这样,他们的信息协作能力和信息共享意识就会得到提高。通过教学信息管理平台,还可以开发和管理教学信息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五篇:依托教学设计 培养信息素养
依托教学设计 培养信息素养
——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几点想法
海拉尔区向阳学校 张 婧
[摘要]: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精彩是其课堂秩序是否井然的很关键的因素,尤其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魅力远不及网络、游戏带给学生的魅力,此时的教学设计更为重要一些。本文就以如何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来谈谈若干想法。
[关键词]:课堂 教学内容 课程兼容 情感教育 以评促学
课堂是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指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课堂是给予学生先进文化浸染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他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相对小学生来说一星期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而作为教师,则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进行一次信息技术游,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一、教学设计前,先要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什么是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让学生能有所得。
教学艺术来自于每个方面。一个老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教学内容良好的把握,便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着力难点,阐释疑点。从某 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把教材规定的内容有条理地让学生掌握熟练了,学会应用了。尽管教材是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等方面去考虑教学内容的详略,不能一概扩展内容,也不宜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码清楚,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收获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理解,建立起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点。
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准确把握本章节、课时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应用要求,从而确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再分析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何去突破它。
以上的两个个方面主要是指在备课过程中准确把握知识点的方法,要想使每一节课都做到知识点明确,并且紧紧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在攻克一个个知识点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学会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如我们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幻灯片的一些工具栏按钮的基本运用时,其实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接触WORD时,大部分都已经学会了。所以我们没必要讲解得太透彻,否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假如我们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在记忆的海洋中找寻相似的模块,反而更能激发起他们“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中,可以兼容各学科特色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信息越及时、越全、越广,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现在信息技术课越来越被重视,地位不次于数学、语文、英语这三门工具性学科。我们怎样才能最优的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的现代人呢?对各学科进行科学的分析、筛选、综合等,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实施信息技术最优化教学,也即今所说的课程整合。整合就是一个系统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与其他系统或事物之间,根据之间的联系,整体协调、通过相互的兼容、渗透,使系统各要素都能发挥最大、最优的效益,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 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术的整合可分为本学科内部的整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种方式。
1、本学科内部的兼容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本学科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对信息技术有较深一部的认识。
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辅助本学科教学。这种情况多为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对课件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件接受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如在五年级上册《名片DIY》教学生制作名片时,我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能够吸引小学生心里的名片,然后利用课件演示一两种名片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再教授制作名片的技能、技巧,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感兴趣,同时教学任务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这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只对个别学生进行讲解、辅导,更多的是扮演一名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如在教授画图中的一些简单工具时,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课件的热区功能来制作教学课件,当学生把鼠标指针放在一个工具上或在这个工具上单击鼠标时,工具的旁边就会出现这个工具的作用及用法等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看资料来自学这些工具。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效,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使用。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以网页的形势放在internet网上(也可以是局域网上)由学习者点击相应的网页进行浏览,浏览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动画,也可以是交互功能很强的课件(flash就可以实现)。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兼容
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 的技能,并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用”这个字上来。
例如在学习艺术字的过程中,给学生几篇短文,让学生掌握方法后去给这些文字归纳标题,并把标题用艺术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修饰短文。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归纳、总结、审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例如数学课上经常要求学生一题多解,多方法解决问题,同样,信息技术也可以要求学生多方法、多途径去完成某一任务。如插入艺术字,可以让学生利用绘图工具栏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也可以利用插入→图片→艺术字,来实现艺术字的插入。又如在教学多张幻灯片的插入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途径来尝试,如在大纲视图中单击右键,实现新幻灯片的插入,或单击插入→新幻灯片,等等。
信息技术课上的画图程序、金山画王等哪一个不是与美术学科息息相关的。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画图有关内容,在我们教学完画图中的有关工具的使用之后,在讲到综合方面,我们可以将美术课上的一些教学内容利用过来。比如《缤纷花布》这是低年级美术教程中的一课,但也可以利用到计算机画图课程中。而且通过画花布的过程中,把画图中的所有工具都综合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综合利用画图进行创作的能力。又如在金山画王中,缩放图片时要根据远小近大的透视原理来进行创作。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键盘指法时,可以结合英语学科的有关知识。小学生对英语这第二语言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因为四年级的他们是刚接触,而且小学的英语对他们要求并不高,相对而言学习兴趣非常浓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一些素材,再添加一些他们熟悉的一些小动物的英文名称,让他们在快乐学习英语的同时自然把指法的规则了解清楚,并能熟悉每个键所在的位置。
三、教学设计实施中可以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现实界的多种事物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这样,人们根据现实事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的关系的不同,常常产生不同的态度,并以带有某种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理学家把学习过程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前者包括感觉,知觉和分析信息,以便理解。后者包括感觉,知觉和驾驭情绪,以便获得感受与评价。只有当这两个过程相互联合 又相互促进时学习才臻于完善,因此情感教育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他的感觉,知觉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感情,他的价值定向,态度,情绪,利他主义和道德观。通过情感教育调节和协调人的粗暴不满失落等情绪,塑造出一个健康的并能发挥指挥功能的人格。而作为教育受体——学生的积极情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教育和定向培养。
学生的情感领域是丰富而复杂的,还会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时,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坐立不安、睡觉等情况,自制力弱的学生还可能发出怪声、扮鬼脸或做其他调皮动作。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情感需要上去作考虑,则易于一味地责怪学生不听话,简单草率地认为他们是不守纪律的孩子。如果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他们乐此不疲,能够自发地进行行为调试,协商解决矛盾,想办法克服困难,活动结束时还恋恋不舍。所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重视学生的积极情感教育。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精彩照片剪辑》时,我给了学生好多张校园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些缺陷的地方(如有些角落有垃圾、有些地方被小朋友画上了画等)让学生自己观察照片,需要裁剪哪些部位,然后提问为什么要裁掉这些地方,引起学生的思考,最后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达到教育学生要好好保护自己的校园,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变得非常的美丽。这就对学生起到了爱护公物的情感教育。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礼仪》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礼仪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礼仪,我们小学生要懂得哪些礼仪,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来找寻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这样子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都得到一次礼仪的大洗涤。把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再者,就如我们平常上计算机课时,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如不能随便移动显示器,不能非法关机等等;为了让计算机教室看上去整洁,离开之后要记得做什么事,如把键盘、鼠标归位,把凳子整齐的放好。
还有,我们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现在blog很流行,学生也对此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点教学学生如何申请博客,如何利用博客来记录平时的一些生活感悟,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来浏览别人的博客,并进行发表评论或留言。这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品德的教育,不能在网络上中伤别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小网民。
四、教学设计落实后应做到以评促学
新课程实验强调和落实“以学论教”的管理思路,即以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能力发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业绩。按照这种思路,我也实践了“以评促学”的教学思路,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把教学工作和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作业质量和特色展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采用等级量化的办法给每位学生评定每节课的得分。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变化及其进步情况。我还发动骨干学生参与到这种学习评价中来,使他们逐渐认同并在乎自己每节课上的评价表现,并把进入典范水平、奖励加分当作努力目标。在此基础上,我按章节单元、阶段复习、期末统测进行了若干次测验和考核。平时则根据每个单元的基本要求进行简单的重于了解的上机测试,期末则侧重综合各种操作技能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上机测试。并根据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和要求,我采用了课堂表现(10%)、出勤情况(10%)、平时成绩(10%)、努力程度(10%)期末考试成绩(60%)的评分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模块学业成绩,用作学生的模块学分认定。平时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得分也就成为评定学生综合成绩的重要依据。
新课程教学关注学生对技术与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技术应用思想方法的渗透,着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目前很多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策略性思维以及良好品质行为的关注和培养,这些恰恰是现代人极需具备的核心内涵。在新课程推进期间,师生发展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在各种操作层面上应予以充分关注。只有借助丰富生动的教学设计、精细实施的课堂教学和高效和谐的研修活动,才能更好地帮助师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许文莉.浅谈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 【2】网上参考.钟慧.浅谈情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3】网上参考.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过程评价初探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颜承元.用心经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