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重点

时间:2019-05-14 19:0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税务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税务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重点》。

第一篇:《税务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重点

名词解释

税务行政赔偿税务行政诉讼税务行政处罚税务行政复议报验税务登记 税务行政追偿制度自报核缴交旧购新离境清税制度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纳税保证措施

简答题

1、简述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税务代理受托方的法律责任。

3、简述税务代理委托方的法律责任。

4、简述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税收调整方法。

5、简述税务行政处罚的形式。

6、简述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7、简述税务行政赔偿中关于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有哪些。

8、税务行政赔偿中关于侵犯人身权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9、危害税收征管罪有哪几种。

10、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应该符合的条件有哪些?

11、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实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2、如何理解税款优先原则。

13、简述税收检查中常用的方法。

14、简述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论述题

1、税收管理员周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按经济决定税收的理论原理,税收增长应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可近几年来,税收收入增长却一直大大高于同期GDP增长。他因为觉得难以解释,所以认为我国税收政策出现了方向性问题。请问,周某的看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试论如何加强个体工商户的税收管理

3、试论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的控管力度。

4、试论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开始后,对税收征管带来的影响。

第二篇:名词解释复习重点

 名词解释复习重点:

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 “带形城市”理论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卫星城镇理论

 马丘比丘宪章的基本思想——国际建筑协会于1977年底在智利首都利马会议期间发表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批评了雅典宪章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结构的有机性。●凯文·林奇城市空间景观五要素——道路,边缘,节点,地标,广场

 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理论 ——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所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

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 城市规划的任务——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城市规划概念——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期性、决定全局的谋划和规划。

1、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性、定位、定向。

2、重点关注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生态格局、交通系统。城市发展战略,简单的说,就是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区域地位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所做的重大的、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相对稳定的、决定全局的谋划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两证一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

 综合布置地下管线的避让原则——P352—P353

 城市用地划分分类——P83—P85

 居住用地平衡控制指标中的“用地构成” 的具体内容——P86—P87

 居住小区的人口与用地规模——居住小区是城镇居住区的一种组成形式,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可按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具有较完整、相对独立、并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生活服务设施和机构,城市道路不穿越区内的生活居住地段。其规模主要根据基层公共建筑成套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居民使用的方便与安全、城市道路以及自然地形条件、住宅层次及人口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上限,即人口规模为1万人左右,用地约10公顷

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第三篇:《公司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归纳

《公司概论》 名词解释

⒈康枚达组织:它是一种契约,契约的一方把金钱或商品委托给另一方,后者以委托的财务从事海上贸易,经营所得利润由双方按契约分享。委托人的责任仅以所出的财务为限,不承担无限责任。这种组织形式具有借贷和合伙的二重性质。

⒉海上协会:以商船为基础,发售股票,任何人均可投资,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它是一个真正的股份公司。⒊公司法:指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经营和解散及调整公司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

⒋合伙制企业:也称合伙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同对企业债务付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企业。

⒌公司制企业: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⒍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

⒎个人业主制企业:又称独资企业、个人企业,是指由个人出资兴办,并归个人所得和控制的企业。

⒏工厂制企业:工厂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企业制度。当一个工厂就是一个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时,这个工厂就被称为工厂制企业,也叫单厂制企业。

⒐-1产权约束机制:指产权的最终所有者要把他的约束依据能够真正传达到经济运行过程中去,从而实现约束。

9-2.内部人控制:是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生成的.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不掌握企业经营权的分散的股东成为企业的外部成员,企业实际上由不拥有股权或只拥有很小份额股权的经理阶层所控制,经理人员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

⒑公司:是依法设立,由若干法人或自然人共同出资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性活动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⒒人资两合公司:是指以股东个人信用和资本信用共同作为信用基础,公司兼具人的信用和资本的信用两方面属性。

12、两合公司:是指由一个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和一个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其中,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

13、跨国公司:指以总公司及其所在国为基地,在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多个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14、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是指由法定数量的股东所组成,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15、股份有限公司:也称股份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全部资本划分成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数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的公司。

⒗公司开办:是指公司创办人,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资和基本建设,形成公司最初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过程,它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所以公司开办属于经济学范畴的概念。

⒘公司设立:是指公司创办人为使公司取得法人资格按照一定程序所实施的法律行为。P89

⒙公司资本:即公司的股本,指由章程确定的股东将要认缴的出资总额。

⒚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各项权能的总和。

⒛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对各种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

21.公司产权制度:就是公司的法人财产制度,它是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来明确各自权利、责任和利益的企业财产组织制度。

22.公司的有限责任:指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债权人也有权对公司的全部财产提出清偿要求,但是,在公司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的情况下,公司的债权人不得请求公司的股东承担超过其出资义务的责任,公司也不得将其债务转移到其股东身上。

23-1.公司人格否定论:是指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司法审判人员对公司的股东特别是董事在管理事务中从事各种不正当行为而给公司的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不考虑公司的独立人格,而要求公司的股东向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

23-2.法人治理结构:是在资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关于所有者与代理人(或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24.期权激励:指公司通过给予激励对象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个固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并在其认为合理的价位上抛出的权力的一种激励方式。

25.监事会:公司的监督机构即监事会,监事会是依照法律规定设置,以检查公司财务状况、监督公司董事和经理行为、维护股东和公司利益为主要职责的监督机构。

26.首席执行官:简称CEO,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时的一个创机关报,其初衷是要解决公司规模过大、效率不高、决策层与执行层脱节等弊端,也就是把一部分本应由董事会决策的权力下放给职业经理人。

27.董事会:指依照法律规定必须由公司设置,由股东选举的董事组成,向股东大会负责的经营决策机构。

28.期股激励:是指激励对象以一定的优惠价格获取或免费获取一定数量本企业的股份,并延期兑现的一种激励方式。

29.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作为入股的凭证,持有者取得股息、红利和公司经财产权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30.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31.股价指数: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一般是指经过处理的股票价格平均数的比值。

32、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为核心,以资本联结为主要纽带,通过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方式,把多个企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是在经济上实行统一控制,面貌一新法律上成员企业又各自保持独立的多法人联合体。

33.公司重整:是指公开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公司,由于财务上的困难,已经暂停营业,或具有停止营业的危险时,经法院裁定,依法律程序予以整顿,使之得以复兴的的一种法律行为。

34.公司清算:是指公司在解散过程中,为了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贪污对公司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终结公司现存法律关系的行为。

35.集团公司:又称核心企业,是企业集团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是企业集团的核心部分。一般集团公司不包括企业集团全体成员企业。

36.控股公司:是指通过特有其他公司一定份额普通股股份,进而达到控制和掌握其他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权和管理权,以获得投资收益为目的的公司。P258

简答题:

⒈、近代公司的主要形式及其基本特征?P5-6(形考1)

近代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合组公司、合股公司、特许股份公司。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公司虽然还很幼小,但毕竟已经成形。当然,它同现代公司相比还不够成熟。概括起来,近代公司具有如下特征:

⑴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⑵股份公司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⑶近代公司侧重于在近代金融业和运输业中发展。⑷有关公司的法律规范逐步建立起来。

2、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各有什么优缺点?

个人业主制企业是一种最古老、最简单的企业形式。我国这些年来大量涌现的私营企业大多为个人业主制企业。

⑴优点:企业建立与歇业的程序简单易行,企业产经能够较为自由地转让;经营者与所有者合一,由业主自己直接经营,因而经营方式灵活,决策迅速;所有者的利益与经营者的利益完全是重合的,所有者的利益直接来自企业的经营绩效,所以企业主有充分的积极性去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监督;经营者与产权关系紧密、直接,利润独享,风险自担,因而精打细算;信息渠道单一,经营的保密性强。

⑵缺点:①无限的责任。在业主制企业中,企业主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的营运和发生的债务负有完全责任。②有限的规模。难于经营需要大量投资的事业。③企业的寿命有限。企业的存在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一旦业主终止经营,如市场竞争失败或自然死亡(除非有子女继承),企业生命也会由此终止。

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同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企业。

⑴优点:①组建较为简单和容易。②扩大了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③提高了经营水平与决策能力。

⑵缺点:①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②稳定性差。③易造成决策上的延误。

无论是业主制还是合伙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一般把这两类企业统称为自然人企业。

3、公司制企业的本质特征有哪些?

⑴产权特征:产权明晰和两权分离。企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公司制企业最为本质的特征。⑵法人特征:法人资格和法人财产权。⑶组织特征:组织的高级化和复杂化。

⑷技术特征:技术的现代化和系统化。

⑸管理特征: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4、简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为人们所共识的,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符合实际惯例的7、什么是经理市场?如何培育和规范经理市场的运行机制?

经理市场或称代理人市场、企业家市场,是个特殊的市场,这一市场的“供方”为经营者候选人,10、什么是经理市场?为什么经理市场能够约束经理人员的行为?

经理市场或称代理人市场、企业家市场,是个特殊的市场,这一市场的“供方”为经营者候选人,13、产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⑴反映财产关系的角度不同。⑵概念外延不同。

⑶“财产”一词的含义不同。⑷运动属性不同。

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是国民经济发燕尾服的客观要求,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

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促进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需要。

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政府转变职能,改革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的需要。

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有效机制。

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企业社会负担过重问题的有效手段。

5、简要回答三分开的内容? 政企分开的基本含义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就是要分别建立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本经营机构——企业或公司这三个层次的国有资本管理和营运体系,即实现所谓的三分开。

⑴实现政资分开,即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职能的分离。

⑵在政府所有权职能中,实现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同国有资产的营运职能的分离。

⑶在资本营运职能中,实现资本金的经营同财产经营的分离。

6、产权清晰的含义? 产权清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谈企业改革时的老生常谈,但实际上我们对产权清晰的含义的理解,还有很多的偏差。从国际惯例上讲,产权清晰实际上是指产权在两个方面的清晰:一是法律上的清晰;二是经济上的清晰。

⑴产权在法律上的清晰。产权在法律上的清晰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有具体的部分和机构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二是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摸清家底”。首先要搞清实物形态国有资产的边界;其次要搞清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权利边界。

⑵产权在经济上的清晰。产权在经济上的清晰是指产权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是清晰的,它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产权的最终所有者对产权具有极强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既要有完整而明确的产权约束依据,又要有比较良好的产权约束机制。二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要真正实现自身的责权利的内在统一。因为产权的运作最后是在企业中,而产权在经济上清晰的实质就是责权利的内在统一。“需方”是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虚位以待”的企业,在“供需”之间还有人力资源评估机构、审计机构和“猎头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存在。

⑴建立有关经理市场法规条例,确定经与日俱增才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程序。

首先政府部门要实现职能和角色的转换,由过去直接任命企业经营者转为由企业董事会到经理市场选聘经营者,由过去对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转为对企业经理市场的管理,通过制定经理市场的运行规则,监督、保证经理市场的正常运行。

⑵人力资源评估、咨询等中介机构要对进入经理市场的每一位经理人员建立全面的、真实的、边疆的和公开的业绩档案记录。

对信誉有问题的经营者要解除其资格,将其从经理市场中开除出去。

⑶推进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消国有企业经营者根据行政级别享受相应待遇的规定;对于经营业绩一直很好的经营管理者,其任职年限不应受到年龄限制;业绩不佳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应该终止其职业生涯,只有业绩良好才能拥有“升”和“迁”的机会。

8、公司清算的特征有哪些? 公司清算是指公司在解散过程中,为了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对公司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终结公司现存法律关系的行为。公司清算有以下几点法律特征:

⑴清算是公司解散过程中发生的行为。⑵清算并不是针对公司解散的所有情况。⑶清算的直接目的是终结公司尚存的法律关系。⑷清算是严格按法律规定进行的活动。

9、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须经过那几个程序?

⑴发起人的发起; ⑵订立公司章程; ⑶申请设立批准; ⑷认购股份;

⑸募集设立时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⑹建立公司组织机构; ⑺申请设立登记。

11、公司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公司债券与股票的区别:⑴股票与债券的性质不同。⑵持有者的权利和责任不同。⑶股票与债券的投资收益不同。⑷股票与债券的期限不同。⑸股票与债券的风险程度不同。

“需方”是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虚位以待”的企业,在“供需”之间还有人力资源评估机构、审计机构和“猎头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存在。

经理市场之所以能够约束经理人员的行为,主要在于:

⑴经理市场的选择机制构成了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无形监督。

在所有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经营者的场合,当经营者的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不一致时,经营者出于对自己的职位安全的考虑,多半会服从企业的目标。而在董事会因对经理人的素质表现不满而将其辞退,或经理人由于某种原因而自动离职的场合,则可进一步证明,在法人企业的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的利益高于一切。在这一点上,经理市场制度与企业制度是相通的。尽管经理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也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但只要经理市场是充分竞争的,竞争的结果都能实现经营者目标与所有者目标的相对均衡。

⑵经理市场合约的长期性使经营者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结合起来。

与产品市场不同的是,经理市场的合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具有长期和连续的性质,因此,经营者的绩效和名誉对其经营前途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市场会根据经营者过去的表现计算出这个经理将来的价值,这将使经营者一方面不能不注重短期内经营绩效和名誉的积累,另一方面,经营者对长期合约的追求,将使他也不能不顾及到企业长期发展。

为此,每个在位或候选的经理,面对社会评价和市场选择,不可能不形成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约束。这种来自经理市场的约束,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以经理以及公司其他高层经营行为的最强的行为约束,是降低现代公司的代理成本和控制代理风险的主要手段。

12、按财产组织制度划分,企业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按财产组织制度划分,企业的主要形态有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业主制企业是指由个人出资兴办,并归个人所得和控制的企业;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同对企业债务付连带动无限清偿责任的企业;公司制企业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⑸所有权与产权的着眼点不同。

14、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的原因?P149-150

公司之所以要建立这样一套管理机构,是由下原因造成的: ⑴弥补股东的功能性缺陷。⑵克服责任无人承担的缺陷。⑶维护股东和公司的权益。

15、公司合并与分离的程序?

⑴公司合并的程序:①作出合并决议;②签订合并协议;③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④通知或公告债权人;⑤办理合并登记。

⑵公司分立的程序:①作出分立决议;②签订分立协议;③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④通知各债权人或公告;⑤办理登记手续。

16、总经理的职权和职责有哪些?

总经理人为公司法人代表的代理人及公司行政工作首脑,必须对董事会负责,遵守公司章程,忠于职守,维护公司利益,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和以各种手段牟取私利,不得侵占公司财产和泄漏公司秘密。其主要职权有:

⑴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会议。

⑵组织实施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计划。

⑶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方案和基本管理制度。

⑷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⑸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的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

⑹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如拟订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和分配方案,决定公司副总经理以下员工的奖惩等等。

总经理的职责:总经理主要承担因经营管理不善的责任,从性质上讲包括职务上、经济上和刑事上三个方面。

17、简述期股期权激励的主要特点。

⑴期股期权激励的长期性。⑵期股期权激励的有效性。⑶期股期权激励对象的有限性。⑷期股期权激励降低了平庸者混水摸鱼的可能性。

19、我国根据投资主体不同,有哪四种股权形式?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有以下四种股权形式:⑴国家股。⑵法人股。⑶个人股。⑷外资股。

18、公司资本、公司资金、股东权益、公司资产的区别?

公司资本、公司资金、股东权益、公司资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⑴公司资本与公司资金。公司资金是指可供公司支配的,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司资产的价值额,既包括股东的货币出资,也包括公司债、贷款等。因此,公司资立的含义远比公司资本宽泛,公司资本仅是公司资金的一部分。

⑵公司资本与股东权益。股东权益又称“所有者权益”,指股东对公司净资产的权利,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可分配利润。由此可见,公司资本是股东权益的一部分。在一般情况下,股东权益大于公司资本,它表明在股东出资基础上所形成的那部分公司资产值,是全体股东对公司资产量化了的财产权利。但应当指出,股东权益尽管表明股东对公司资产的权益,但该部分权益是以抽象形态存在的,并不意味着股东对任何具体形态存在的公司资产具有排他的支配权利,公司资产属于公司法人所有,而不属一某个或某些股东所有或共有。

⑶公司资本与公司资产、净资产。公司资产是公司的全部财产,既包括股东出资所形成的财产,也包括公司负债所形成的财产,因此,公司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公司资产的具体形态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递延资产。在法律上,公司资产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物质基础,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债务责任。公司资本仅仅是形成公司部分资产的基础,公司资产还包括由公司负债形成的资产,因此,一般地讲,公司资产总大于公司资本。但公司的资产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公司的净资产是指公司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的净额。净资产是股东权益,两者数额相等。净资产是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经营好的公司,其净资产可能大大高于其资本金;但经营不善的公司,则可能资不抵债,净资产为零或负数。

20、国有控股公司的基本特征? ⑴国有控股公司是独立的特殊的企业法人。⑵国有控股公司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产权经营和管理组织。⑶国有控股公司承受的资产规模数量较大,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一般企业往往难以承担,这就要求对经理的考核和监督应当严格。⑷国有控股公司对所控企业的管理边界清楚。⑸国有控股公司中国家向所控企业委派产权代表。

21、公司的经济功能有哪些? ⑴公司是资本集中的最有效形式。⑵公司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能。⑶公司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⑷公司能够促进企业家阶层的形成。

⑸公司有利于重塑社会经济的微观基础。

22、什么是公司人格否定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公司人格予以否定?

公司人格否定论是指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司法审判人员对公司的股东特别是董事在管理事务中从事各种不正当行为而给公司的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不考虑公司的独立人格,而要求公司的股东向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

许多学者认为,在不法行为人利用公司形式规避法律、从事欺诈等违法活动的情况下,应对公司人格予以否定,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⑴财产混合;⑵人格混同;⑶虚拟股东;⑷以公司名义从事欺诈行为;⑸不正当的控制。

23、公司合并的方式有哪些?P223

公司合并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1)吸收合并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公司加入另一个公司,加入方解散,接纳方存续,加入方财产转给存续公司,又称“兼并”或“并吞合并”;

(2)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原有公司不复存在,都被解散的一种合并方式,又称“创设合并”。

24、公司分立的方式? 公司分立有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两种方式。

(1)新设分立,又称解散分立,是指公司将其全部财产进行分割,分别成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设公司。此时,原公司终止,丧失法人资格,新设公司依法登记,分别取得法人资格。

(2)派生分立,或称存续分立,是指公司将其部分财产或营业分离出去,另外设立一个或若干个新的公司。此时,原公司存续,保留原有的法人资格,新设公司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25、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 企业集团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1)核心层,即具有母公司性质的集团公司。(2)紧密层,由被集团公司控股的企业组成,又称骨干企业。(3)半紧密层,由集团公司参股的企业组成,又称配套企业。(4)松散层,由承认集团章程、与集团公司有互惠性稳定协作关系的企业组成。

论述题:⒈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分析为什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P47-49

从1978年开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72-1982年的扩权让利阶段、1983-1986年的利改税阶段、1987-1991年的经营承包阶段、1991-1992年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为人们所共识的,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符合实际惯例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是国民经济发燕尾服的客观要求,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

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促进社会资源最佳配置的需要。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政府转变职能,改革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的需要。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有效机制。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企业社会负担过重问题的有效手段。

⒉你从健全董事会制度,发挥董事会作用的角度探讨完善我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

我国董事会与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相比,存在以下一些缺陷:

1、董事会流于形式;

2、董事会的选举、任免机制不规范;

3、不少董事的角色意识尚未转换;

4、董事的知识素养有待提高;

5、独立董事成为摆设、不独立、不具备专门知识、法律地位不明确等。

因此,完善我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建立董事会制度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实行董事会集体决策;

2、分设董事长和总经理;

3、优化董事会结构;

4、理顺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

5、增加董事会的责任感;

6、建立真正的独立董事制度,明确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是独立董事真正发挥专业知识和独立的作用。

8、公司重整的意义?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的区别?

实行公司重整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公司摆脱破产的威胁,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经营活动;(2)有利于维护股东的权益,使他们免受公司破产的损失;(3)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利益,使他们免于失业的危险;

(4)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使他们免受公司破产的损失;(5)有利于维系公司原有业务关系的稳定,使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免受冲击。

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的区别:(1)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的目的不同;(2)提出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申请的主体不同;(3)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的原因不同;(4)公司重整与公司破产的执行机构不同。

⒊试述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

⑴发起人的发起;⑵订立公司章程;⑶申请设立的行政审批;⑷认定股份;⑸募集设立时召开创立会;⑹建立管理机关即选任董事、监事等;⑺设立登记。

⒋分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并说明他们的主要区别?

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⑴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典型的法人组织;⑵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成均等的股份;⑶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不得少于法定最低人数。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由5人以上的发起人发起成立,股东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⑷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公司以全部资本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的俩权人只能对公司而不能直接对股东行使债权。这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法人组织的最典型的特征。⑸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典型的资合公司,公司的信用基础是它的全部资本。

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有以下特点:⑴股东承担有限责任;⑵股东人数既有最低下限,也有最高下限;⑶有限公司的股东不限于自然人;⑷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公开募集股份,不能发行股票或公司债,股东出资后获得的只是一种权利证书,不能在股票市场上自由买卖。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主要在:首先,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经过发起方式或募集方式的严格程序才能设立,而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比较简单。其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自由买卖;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出资后获得的只是没权利证书,不能买卖和流通。最后,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股东平等原则,各股东按其拥有的股份的比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可以不同,但每个股东都只有一个股份,其决议不仅需要多数资本股东的同意,而且要经过大多数股东的同意方可。

⒌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基本因素?

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企业因素四个方面来论述。

7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内容?

⑴产权清晰。产权清晰包括产权在法律上的清晰以及产权在经济上的清晰;⑵权责明确;⑶政企分开。;⑷管理科学。

6试述股票与债券的联系

与区别?

公司债券与股票均属于公司获得经营所需资金的方式,同时也都是社会投资人的投资对象,因此,二者在经济功能上有共同之处:对于发行者来说,它们都是筹资手段,都可以由此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投资工具,都可以由此把货币投放到自己认为最有利可图之处,并按期获得收益;它们都是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却因能带来一定的收益而具价格;它们的价格形成都具有特殊性,通常它们的市场价格都与其券面额或票面额不一;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都可以通过买卖实行转让。

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公司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⑴股票与债券的性质不同。债券仅仅是一张债务凭证,属借款性质,并不拥有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一张所有权证书,表明对公司拥有一定比例的所有权。

⑵持有者的权利和责任不同。公司债债权人仅享有对公司的债权,而无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参与权,自然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也不承担责任。股票持有人则享有法律规定的以及公司章程约定的股权,即自益权与共益权,但股东对公司的经营负有限责任。

⑶股票与债券的投资收益不同。对公司债债权人来说,无论公司有无盈余,均有确定比率的利息请求权,在债券期限届满时,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还本付息,所以,公司债的收益具有相对稳定性。股东则仅在公司有税后利润时,才有分配股息红利的请求权,且在公司存续期间,原则上不能请求返还股本。因此,股票的收益具有不稳定性,股利的多少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股票红利来自于支付公司债券利息和其它费用的剩余时间。

⑷股票与债券的期限不同。任何一种形式的债券都有明确的到期期限。股票只有发行日期没有到期日期,在一般情况下,股东不能向股份公司提出退股的要求,股份公司也不能收购本公司股票。

⑸股票与债券的风险程度不同。股票和债券的投资都存在风险,与债券相比,股票的风险更大。债券是一种保守性投资,股票是一种风险性投资。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 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

人,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47、团体凝聚力:成员在团体内团结一致、积极活动和拒绝离开团体的吸引力。

48、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49、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团体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50、偏见: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所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

一、1、社会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1)哲学思辨阶段:基本特征是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2)

二、社会经验阶段:基本特征是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3)实证分析阶段: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

2、社会心理学主要方法

1)档案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资料,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优点:无实验效应问题;可以追溯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也可进行跨文化比较。缺点:它是相关性研究,难以作因果判断。难以获得完整、客观的档案资料。2)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所研究问题性质来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然后作统计分析最后做出结论的一种方法。优点:能够进行大面积的研究,并且经济、省事、易于进行等。缺点:研究缺乏控制,有时结果中会混进任意作答的资料,使研究的精

确性受到损害。3)观察法: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一定被试的某些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统观察的一种研究方法。优点:自然、真实、前期探索。缺点:代表性差;主试偏见。4)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系统的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优点:可以揭示因果联系。缺点:控制有限,研究可能会受到干扰。

二、1、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1)生物因素: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前提。2)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家庭因素,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尤为重要。学校因素,教师的威信和期待作用尤为重要。同辈群体。职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

2、社会化发展的阶段

1)基本社会化2)预期社会化3)发展社会化4)再社会化5)反向社会化

三、1、成就动机理论

1)追求成功与逃避失败:艾特肯逊,相对心理向度理论。2)追求成长与追求表现。3)成功恐惧动机:赫尼尔。

2、为什么在高度不安的条件下个体会产生亲和动机?

1)人和人之间的亲和是为了减少不安和恐惧;2)当个体对自己的状况模糊不清时,很难有客观的标准来说明自己的情感是否符合一种情境,于是就产生亲和动机。个体越是难以确定自己的感情,就越希望与别人在一起,以便减少不确定性。

3、如何判断一个人具有侵犯动机? 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4)行为者的身份特征

4、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1)厌恶事件:挫折、剥夺感、不公正、侮辱等2)榜样的影响:观察学习3)激励性诱因4)控制:指令性控制、妄想性控制5)生物化学因素

5、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原因

1)情境因素:情境的模糊性,责任分散,助人代价,事件的紧迫性,自然情境2)认知因素:他人需要帮助的推断,助人合适性的推断,值得性推断,责任的自我归因,自我意识和自我归因3)情绪和人格因素

6、亲社会/利他行为促进与培养

1)增加责任明确与人际相互作用2)提供亲社会榜样3)将人们的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

主义动机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5)通过行为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注:若提问控制侵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则需要加上如下几条:6)合理宣泄7)移情能力的培养8)成熟个性的培养9)创造良好环境10)通过惩罚矫正侵犯行为

四、1、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

1)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2)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3)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

2、印象管理的策略

1)按照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和抬高自我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4)投人所好,如自我暴露、施惠。

3、米德的自我形成和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自我是原始的,主要特点是无意识地模仿他人,对符号和意义缺乏理解。第二阶段是模仿阶段:儿童学会了语言,学会扮演他曾模仿过的“某个重要他人”。第三阶段是社会角色扮演阶段:把自己扮演为某个角色。

五、1、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2)观察位置3)自我价值保护4)时间因素 ★

2、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认为每一个人不仅对各种行为的因果关系感兴趣,力图弄清楚周围人们行为的前因后果。

行为事件发生的原因有:1)内在因素,情绪动机态度人格等2)外部因素,环境、运气、任务难易程度等。

海德认为人们归因时使用的原则:1)共变原则2)排除原则。

(二)凯利的归因理论,“三维归因理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归于三个方面:1)行为者2)刺激物3)环境背景。

归因时候使用三种基本信息:1)区别性信息2)一致性信息3)一贯性信息。

(三)维纳归因理论。1)把成功归于内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自豪和满意;若把成功归于外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意外和感激。若把失败归于内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内疚和无助;若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气愤和敌意。2)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会使以后的工作积极性可能降低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

稳定因素会降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可能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3)后来又提出了可控制性维度。即事件的原因是否在个人的控制范围之内。(四)琼斯的对应推论理论。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认为个人的行为与其特有的内在属性如动机、态度、人格相一致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论。

3、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需要、经验、情绪情感、价值观念2)认知对象因素:魅力、知名度、自我表演3)认知情景因素:空间距离、背景参考。

六、1、社会态度的特性

1)社会性2)内隐性3)统合性4)主观经验性5)媒介性6)动力性7)稳定性8)指向性

2、社会态度的构成(一)历史观点。1)“行为一元论”观点:.奥尔波特特,主张态度是 “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2)“行为二元论”观点:卡茨等,侧重于态度本身所含有的认知和情感成分,而将行为倾向成分排除在外。3)“行为三元论”观点:迈尔斯,“态度的ABC”,即情感、行为倾向性和认知三个维度。(二)态度构成的三要素:认知、情感、行为意向因素。

3、态度的社会功能

1)工具性、适应性或功利性功能2)认识和评价的功能3)价值观表达功能4)自我防御功能5)影响社会理解6)影响记忆的选择7)自我价值保护

4、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基因遗传因素2)社会环境因素: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性3)主体本身的因素:经验和知识、需要4)家庭、同伴、团体的影响

5、态度形成的阶段

凯尔曼的三阶段理论:1)模仿或服从阶段:模仿是形成和改变态度最常见的一个途径;服从是为了获得满足或是避免惩罚2)同化阶段: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即态度在这一阶段已比服从时进了一步,已从被迫转为自觉接受,自愿进行。3)内化:个体的内心已经真正发生了变化,接受了新的观点、情感和打算,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即彻底形成了新的态度,比较稳固不易改变了。★

6、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因素

1)个体所持有的态度:认知与情感的协调程度;个体态度的由来;态度的抽象程度;

态度与个体的关联程度2)个体行为反应因素:单一行为或多重行为;即时行为或长久行为3)个体自身人格因素4)个体所处情境因素

7、社会态度的改变过程

1)信息传递者:特征身份;可信度;人格魅力;相似程度;所属关系2)信息的传递过程:信息的差异特性、情绪特性、组织特性以及信息传递的渠道3)信息接受者:智力水平、自我认知、心理免疫、原有态度、人格特点4)相关情境:预警、分心、重复 ★

8、社会态度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态度的改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强调在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联想、强化及模仿,强化是基本条件,起决定性作用。

(二)认知平衡理论,海德。认为人们的态度是符合他们的认知结构总体的平衡状态的,强调人在认知中总是寻找一种平衡和一致的状态。提出了P(认知者)-O(另一个人)-X(认知对象)模式:如果三种关系肯定,或两种否定,则平衡状态存在;如果三种关系否定,或两种肯定,则不平衡状态存在,P的态度需要转变。

(三)认知失调理论,贾斯廷格,认为当处于失调状态时,就会带来心理上的不快感,这时个体就会想方设法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方法有:改变认知,协调行为,强调某一认知的重要性,增加新的认知。(四)心理反抗理论,布鲁斯。信息接受者在接受传递的劝说信息之前,都有对自己问题的固有看法、固有的选择倾向,如果某种劝说信息与信息接受者的观点相反,或者剥夺信息接受者信息选择权利,就会激起其不满的情绪,产生攻击性心理。出现心理反抗的因素:自由的期望值,自由的安全性,自由的关联性,自由的重要性。

七、1、沟通的意义

1)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资源2)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3)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

2、沟通的改善方法

1)沟通改善计划:明确试图改进的方面;监督是保证计划能够有效和坚持的一个手段。2)提高沟通的准确性:提高准确描述事物的能力;对所用的非语词沟通方式有明确的概念;保持对别人内的各种反馈信息3激发沟通积极的定向的技术。4)身体语

言沟通的改善:理解别人的身体语言;恰当的运用自我身体语言。

3、人际吸引规则/影响因素

1)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2)个人特征:才能、容貌和仪表、个性品质3)相似规则4)互补规则5)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6)交往频率

4、喜欢与爱情的关系

1)既相互密切关联但又各不相同的情感2)喜欢的最主要的,一是人际吸引,二是积极的评价和尊重。3)与喜欢不同,爱情三个最重要因素:①依恋、关怀与奉献、亲密。

5、人际关系发展阶段

1)交往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感情交流阶段: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4)稳定交往阶段

6、处理冲突的方式

1)竞争方式2)回避方式3)顺应方式4)妥协方式5)合作方式。前三种处理方式效果不佳,后两种比较有效但不适用于所有场景。

7、人际关系的原则

1)真诚原则2)交互原则3)功利原则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5)情境控制原则

八、1、影响团体形成的因素

1)互动与共同目的2)隶属需要3)工具作用和情境压力4)群体形成过程

2、团体的功能:

1)组织功能2)个人功能:满足心理需要;解决问题3)社会助长和致弱功能5)心理功能:具有归属感;具有认同感;社会性支持力量

3、影响从众的因素

1)团体因素:团体凝聚力;团体一致性;团体规模;团体的权威性;团体的气氛2)个体因素:个体特征和性别差异;民族差异;个体在团体中的地位

4、影响服从的因素

1)合法权利2)情境因素:责任转移3)命令者的权威性4)他人的支持与服从5)监督因素6)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

第五篇:审计期末重点-名词解释

审计:是独立的经济监督,财务报表的鉴证和经济活动的为确定关于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的认定和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观察地收集和评价有关的证据,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系统过程。鉴证业务审计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会计师事务所挑选不参与业务的人备报告形成的结论作出客观评价的过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管理层认定: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审计证据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函证:外部函证,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复采用纸质、电子稿等其他形式。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评价。审计工作底稿:对制定的得出审计作出的记录。审计业务约定书:事务所与被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书面协议。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审计风险:财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风险评估程序: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执行的政策及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层次重大层次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注会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百的项抽样风险存货监盘:审计报告:注会根据审计准则,在执件。

审计:是独立的经济监督,财务报表的鉴证和经济活动的为确定关于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的认定和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观察地收集和评价有关的证据,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系统过程。鉴证业务审计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会计师事务所挑选不参与业务的人备报告形成的结论作出客观评价的过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管理层认定: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审计证据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函证:外部函证,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复采用纸质、电子稿等其他形式。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评价。审计工作底稿:对制定的得出审计作出的记录。审计业务约定书:事务所与被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书面协议。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审计风险:财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风险评估程序: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执行的政策及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层次重大层次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注会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百的项抽样风险存货监盘:审计报告:注会根据审计准则,在执件。

审计:是独立的经济监督,财务报表的鉴证和经济活动的为确定关于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的认定和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观察地收集和评价有关的证据,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系统过程。鉴证业务审计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会计师事务所挑选不参与业务的人备报告形成的结论作出客观评价的过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管理层认定: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审计证据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函证:外部函证,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复采用纸质、电子稿等其他形式。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评价。审计工作底稿:对制定的得出审计作出的记录。审计业务约定书:事务所与被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书面协议。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审计风险:财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风险评估程序: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执行的政策及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层次重大层次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注会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百的项抽样风险存货监盘:审计报告:注会根据审计准则,在执件。

审计:是独立的经济监督,财务报表的鉴证和经济活动的为确定关于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的认定和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观察地收集和评价有关的证据,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系统过程。鉴证业务审计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会计师事务所挑选不参与业务的人备报告形成的结论作出客观评价的过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管理层认定: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审计证据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函证:外部函证,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复采用纸质、电子稿等其他形式。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评价。审计工作底稿:对制定的得出审计作出的记录。审计业务约定书:事务所与被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书面协议。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审计风险:财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风险评估程序: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执行的政策及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层次重大层次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注会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百的项抽样风险存货监盘:审计报告:注会根据审计准则,在执件。

审计:是独立的经济监督,财务报表的鉴证和经济活动的为确定关于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的认定和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观察地收集和评价有关的证据,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系统过程。鉴证业务审计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会计师事务所挑选不参与业务的人备报告形成的结论作出客观评价的过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管理层认定: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审计证据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函证:外部函证,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复采用纸质、电子稿等其他形式。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评价。审计工作底稿:对制定的得出审计作出的记录。审计业务约定书:事务所与被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书面协议。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审计风险:财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风险评估程序: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执行的政策及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层次重大层次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注会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百的项抽样风险存货监盘:审计报告:注会根据审计准则,在执件。

审计:是独立的经济监督,财务报表的鉴证和经济活动的为确定关于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的认定和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观察地收集和评价有关的证据,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系统过程。鉴证业务审计质量控制: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会计师事务所挑选不参与业务的人备报告形成的结论作出客观评价的过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管理层认定: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审计证据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函证:外部函证,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复采用纸质、电子稿等其他形式。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评价。审计工作底稿:对制定的得出审计作出的记录。审计业务约定书:事务所与被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书面协议。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审计风险:财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风险评估程序: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执行的政策及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层次重大层次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实质性程序审计抽样:注会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百的项抽样风险存货监盘:审计报告:注会根据审计准则,在执件。

下载《税务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税务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战略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战略管理 P21战略管理的构成要素:1.产品与市场范围(企业正在做什么?未来做什么)2.增长向量3.竞争优势4.协同作用(是衡量企业新产品与市场项目的一种变量) P23-25(掌握)战略管理层次:......

    预防医学专业外科学重点名词解释简答题

    .无菌术: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 Shock:休克,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

    企业战略管理--重点名词解释

    1.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长期表现的一系列重大管理决策和行动,包括战略的制定、实施、 评价和控制,是企业制定长期战略和贯彻这种战略的活动。是企业在处理自身与环境关系中实现......

    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重点总结第一章 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

    病理生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重点摘要

    试述肥大心肌容易发生衰竭的机制: 1心肌重量的增长超过心脏交感神经元轴突的增长,使单位重量心肌的交感神经分布密度下降,肥大心肌NE合成减少,消耗增多,含量减少,导致心肌收缩力减......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象征主义: 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诗歌流派,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表现作家要创造的意境,用间接的象征表现人的......

    公共关系期末复习重点

    公共关系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公关概述 1】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PR] )这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韦氏新九版大学词典》,简称“公关”。Public Relations被翻译为:公众......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工程地质三个基本部分: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