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精美排版)
对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
任 辉 赖昭瑞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而提出来的。目前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考虑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首先应立足于国内,要保持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可以积极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节国内市场供求。文章提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强农业,发展粮食生产,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隐忧;原则;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71X(2004)06-0021-04
一、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
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而提出来的。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保证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曾任粮农组织总干事的萨乌马1984年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具体包括三项目标:
(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这就是说,既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的供应量,又要建立确保粮食稳定供应的机制,同时还要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公众的购买力。因为即使粮食资源充足,如果人们无钱购买,那么贫困阶层民众的粮食仍是不安全的。可见,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包括粮食的生产、供应以及国民收入等内容在内的系统性概念。后来经过不断的延伸和丰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粮食安全罗马宣言》中又将粮食安全界定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
足够、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并指出,粮食安全概念包括有四层含义:第一,公平的概念,即粮食安全是针对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而言的;第二,数量的概念,即拥有足够数量的粮食能够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第三,质量的概念,即提供的粮食是未受到或基本未受到污染的健康粮食产品;第四,粮食是全球资源系统中的一部分,因而粮食生产不应对环境造 成负面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还把粮食储备作为粮食安全方面的基本内容,指出,“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量要相当于当年粮食消费量的14%”,这被视为是粮食警戒线;同时提出“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储备量应相当于当年粮食消费量的17%—18%”,这被认为是粮食安全线。
二、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隐忧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耕地被大量占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能力。据统计,我国每年要减少几百万亩耕地,仅1993年耕地面积减少量就相当于整整一个青海省的耕地面积。最近几年,由于全国建设用地、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灾害损毁等原因减少了大量的耕地。此外,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种开发区、修建大大小小的人文景观还有建设各地的大学城、科技园区等也占用了相当多的耕地。由于耕地被大量占用,加之种粮比较收益低等原因,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呈逐年递减之势,其中200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1999年一下子减少了9000多万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二00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3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994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448万公顷,相当于6720万亩。各地在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中,普遍调减了粮食播种面积,连续几年的持续调减,出现了粮食生产的较大滑坡,进而导致了粮食供求关系的失衡。这种状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旱灾频繁发生,加大了发展粮食生产的难度。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面临的干旱缺水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威
胁日益严重。我国是一个农业用水大国,农业用水约占全部用水量的70%以上。我国又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过去的55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农田受灾面积超过30000万亩,其中成灾面积约13000万亩;在成灾面积中,旱灾占46。7%,洪涝灾害占34。3%,可见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较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旱灾频繁发生,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呈增加趋势,干旱缺水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制约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种粮比较收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我国粮食生产的徘徊不前。近些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农民种粮的纯收益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现亏本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许多农民弃农经商或外出打工,出现了粮田被撂荒的情况。1994—1996年国家连续三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价幅度达40%。粮食收购价格的上涨,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1997年以后,受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粮食价格持续下
跌。到2000年,粮食定购价格已降至1994年的水平,而粮食市场价格已低于1994年水平,农民种粮已基本无利可图。农民对粮价下跌的直接反应就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而改种经济效益较高的其它作物。2000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99年减少9000多万亩,而蔬菜、油料等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的作物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4000多万亩。今后,随着粮食市场的完全放开,粮食价格波动将更趋频繁,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也将随之调整。
4。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基础的脆弱性更加突出。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弱。国外粮食流入国内,必将冲击我国的粮食市场,导致粮食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农民增收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的国内市场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目前,我国小麦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每吨高200元左右,玉米每吨高250—300元,籼米每吨高150—200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5。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并出现多样化的特点,加大了保证粮食供应的难度。一是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人口1000多万,按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计,每年需要增加粮食消费量40多亿公斤。二是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粮食直接消费量减少,粮食间接消费量大幅度增加。一般来说,粮食间接消费要比粮食直接消费耗费更多的粮食资源。据有关资料,仅因为畜产品消费量增加,就使我国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粮食间接消费相应增加了
90公斤。今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粮食的间接消费量必然增大,从而带动粮食消费总量的增加。三是由于我国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粮食消费需求又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这又增加了保证粮食供应的难度。
6。粮食储备情况发生变化,其吞吐调节粮食市场的能力有所下降。
粮食储备量以及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通过国家储
备粮的吞吐是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手段,1994年我国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时,国家就是通过采取及时抛售储备粮、增加市场粮食有效供给的措施,很快抑制住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目前我国粮食储备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储备粮的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过去我国粮食储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粮食收储企业、农民、城市居民和食品加工企业各储备一部分粮食,形成了多层次、多成分、多渠道的社会粮食储备体系。而现在城市居民、食品加工企业和发达地区的农民都不储备粮食了,社会存粮主要由储备粮和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存粮组成,储备粮的多寡成为粮食市场是否稳定的重要标志。前几年粮食储备虽然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但粮食库存的品种、质量、地域分布与市场需求状况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衡量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粮食的可获取性,粮食可获取性差,其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亦差。
7。受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供应缺口增大的影响,2003年底2004年初我国粮食价格全面上涨,粮食安全问题凸现。
《二00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03年粮食产量43067万 吨,比上年减产2639万吨。虽然粮食涨价了,但由于受种植业生产周期的限制,粮食供应缺口短期内还是难以改变。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粮食产量由不足恢复到能够满足需求,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按理说,粮食涨价有利于我国农民增加收入。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测算,粮食价格每斤上涨一分钱,农民可以增收约10元。我国多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的60%—70%都依赖于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粮食价格的阶段性回升将使农民从种植业中获得可观的收入。但是又有消息说,由于前几年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卖粮难,农民存粮都存怕了,大多数农民在粮价刚上涨时就卖了,结果是农民没有赚到多少钱。而且,粮价一上涨,化肥、农药、塑料
薄膜等农用生产资料就涨价了,粮食种植成本也将随之提高。
三、考虑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应掌握的原则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占有粮源数量少,粮食相对紧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快速增长,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过去的长期短缺变成为丰年有余,粮食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基础还很脆弱,比较原始的粮食生产方式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派生出来的粮食安全问题显得前所未有的突出,如果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威胁国民的生存。对粮食安全问题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正确把握我国粮食安全的发展态势,处理好粮食生产、储备、消费等方面的关系,以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必须明确,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件头等大事。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本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首先应立足于国内,通过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发展,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努力提高本国的粮食安全系数,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惟一正确选择。
与此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度地利用国外粮食资源,通过粮食国际贸易,调节我国粮食市场供求,平抑国内粮食生产的波动。中国农业大学程序教授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柯炳生教授于2004年3月29日在胡锦涛同志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理论学习中讲解农业专题时提出建议,中国应保持九成以上的粮食自给率,目前保持90%-95%的粮食自给率是比较合适的。我们认为,考虑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应掌握以下基原则:一是务必要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从而保证我国粮食产业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二是国家要掌握粮食的一定控制权,国家对粮食储备、粮食进出口和粮食一级市场应保持必要的控制力;三是要切实保护和稳定提高本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要保持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水平;四是要保证在我国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饭吃;五是我国生产和市场供应的粮食与其它食品要符合卫生质量标准;六是要积极利用国际粮食市场,通过粮食进出口有效调节国内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
四、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从长远来看,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方针,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要坚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粮食生产是比较效益低下的弱势产业,政府应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政策倾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引导与协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努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
营体制。要认真执行按国务院规定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这是国家保护农民利益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一项重要决策,各地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各级地方政府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
2。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区域内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为依托,通过生产要素的重组,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技术资金投入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我国粮食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经营粗放,高投入、低产出,这是造成种粮经济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实施农业产业化,通过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途径,解决农工商分离、产供销脱节的问题,从而把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衔接起来,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要求。要以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为突破口,大力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主导产业结构及农产品品种结构。粮食生产要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各种不同的粮食生产基地。
3。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珍惜和保护耕地的意识,加大力度保护好耕地,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耕地面积的减少;要努力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巩固和稳定多年来花大力气建成的商品粮基地。其次要依靠法律来保护土地资源,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建立严格的非农用地的审批和检查制度,建立土地消长预测规划;要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因地制宜地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的道路,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再次是在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中压缩粮食生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要实事求是,科学引导,做到有序有度;各地
要顾全大局,牢固树立粮食生产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抑制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势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最低控制面积;在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中要保证调减粮食生产的耕地还主要用于农业,以保持农业的潜在生产能力。
4。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要制定保证国家投入的农业倾斜政策,并尽快出台农业投资法规,防止农业资金的“非农化”,使支农资金真正用到农业上来。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基本建设投资、财政信贷资金等用于农业的比重;二是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的政策和制度,完善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支农资金的办法,健全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制度,并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三是按照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吸引全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生产和农业开发;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五是加强对支农产业的投入,扶持和发展支农工业。
5。发展农业科技,为粮食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上新台阶提供技术支撑。发展农业科技是提高农产品数量尤其是农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效益的重要途径。要加快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农科教统筹结合,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并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要运用科技成果保护农业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业资源的流失与耗竭。要建立粮食安全的技术保障体系,完善良种培育、引进、推广体系,提高品质育种和良种覆盖水平,推广病虫综合防治、科学施肥、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配套技术。近期要重点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6。完善粮食流通体制,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步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农业资源的功能。要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参与粮食流通,活跃粮食流通市场,以实现区域之间粮食的合理流动,增强粮食供应上的可获取性。在粮价放开后,国家粮食储备仍可以保护价或者市场价有计划地增购部分粮食,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吞吐调节功能,以保护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行为要予以 坚决打击。要发展农民合作运销组织和各类中介组织,逐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建立粮食批发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以及相关的要素市场,逐步与国外粮食市场接轨。要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企业,延续粮食生产线,加长农业生产链条,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7。杜绝粮食浪费,建立和完善各级粮食储备体系。节约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但随着我国粮食供求状况的改善,人们节约用粮的意识逐渐淡化,浪费粮食的现象变得随处可见。我们应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杜绝各种粮食浪费。同时,要加强对粮食收割、运输、加工等环节的管理,尽量减少各种损耗,以扩大粮食的有效供给。粮食生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而粮食储备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国务院通知要求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把握粮食安全问题,适当增加国家和地方的粮食储备规模,以增强政
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各级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省市两级储备体系,充分发挥地方储备粮的蓄水池作用,以调节粮食供求、稳定各地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储备粮的吞吐调节机制,增强其有效平抑粮食市场波动的能力。目前,国家和地方各级粮食储备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这为管好用好储备粮食奠定了基础。但粮食储备要实现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的目标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目前存在的管理体制、粮食质量、推陈储新等方面的问题就是需要我 们认真面对和研究解决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构建中国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胡元坤.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粮食安全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1,(03).[3]麻茵萍.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粮食安全问题[J].农业经济,2001,(07).[4]张功凯.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01).[5]本报记者.今年国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N].国际商
报,2004-02-13.[6]国家统计局.二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02-26.
第二篇:如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应该立足国内粮食生产,开展多边粮食贸易。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完善仓储物流体系,提高粮食周转效率。促进粮食文明消费,调控饲料工业用粮。树立食物安全观念,提高食物质量安全。
实行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要保证耕地供应和粮食生产,就必须改变我们的城市化、工业化模式,对开发区进行综合治理,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遏制耕地锐减趋势。
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的人力资本投入。要提高农民素质,除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之外,还必须彻底改革原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农村教育面向农村的现实需要,更好地为农村服务。
增加对农业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业也不例外,当今的农业已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因此,要发展农业就必须大力引进和开发先进的农业技术,大力推广,以早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
进一步充实农村的社会资本,稳定农村、发展农村。中国的城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的稳定至关重要。必须借助新农村建设的东风,进一步推行村民自治,组织农民,合乡并村,组建生态优美、邻里和谐、富裕文明的新社区。在发展农村物质文明的同时,抓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粮食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延伸农业产业链,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农民增收的基础上。只有协调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不断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粮食安全才有长期的保障。
只有对农村进行深刻的变革,标本兼治,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转变农业生产模式,扭转粮食生产的下降趋势,保障国家未来的粮食安全,从而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第三篇:关于2022年-2024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
关于2022年-2024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
提纲:
一、粮食安全要有底气
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1.粮食安全体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
2.粮食安全奠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坚实的基础
3.粮食安全决定了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底气
三、粮食安全具有挑战性
1.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平衡问题
2.粮食总量平衡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平衡问题
3.粮食生产布局与可持续发展平衡问题
四、粮食安全要抓根本
1.土地要素
2.科技要素
3.人力要素
4.政策要素
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话题。今年由于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引发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强,使粮食安全的话题更富挑战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遇到的诸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打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充足的粮食总量和强大的粮食生产、储备、调运能力,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存在的基础,更是发展的前提,由此也决定了农业作为稳底盘的基础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牢牢把握粮食生产主动权,确保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事关重大。
一、粮食安全要有底气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多来,农业上取得最大的成绩就是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吃饭的问题。2019年中国粮食连续16年保持增长态势,连续7年总量保持在6亿吨以上,连续5年增长在6.5亿吨以上,2019年达到6.64亿吨,人均474公斤,不仅远高于全球人均水平(350公斤),也高于人均粮食安全线标准(400公斤)。与此同时,2019年中国肉类总量和水产品总量分别为7759万吨和6480万吨,人均分别为55公斤和46公斤,均超过世界人均水平的12公斤和23公斤。中国用世界10%的耕地资源和6%的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提供了25%以上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而且,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元化需求,成绩令世人瞩目。
当然,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2019年中国进出口农产品贸易额为230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91亿美元,主要包括蔬菜、养殖水产品、茶叶等特色农产品,进口额为1510亿美元,主要是大豆、棉花、油料等资源性农产品,农产品贸易逆差达719亿美元。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但令人庆幸的是,进口农产品的目的是解决吃好的问题。包括玉米、小麦、水稻(大米)在内的谷物,间净进口最高未超过2000万吨,占比不超过中国粮食生产总量的5%。2019年玉米、小麦、水稻净进口810万吨,仅占粮食总量6.64亿吨的1.2%。而中国的口粮——大米、小麦,去年净进口330万吨,只占粮食总量的0.5%,中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观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吃饭问题上,靠中国供给解决中国需求,靠中国资源解决中国问题,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底气。
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装中国人自己的粮食。深刻表明,只要手里有粮,心里就不慌。在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的外部环境下,确保农业基础牢固,稳定粮食总量,口粮不仰仗别人事关重大。农产品总量,特别是粮食总量保障,在今天体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决定了应对复杂多变局面的底气,奠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坚实基础。
1.粮食安全体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仅表现出总量和数量的需求,同时也呈现多元、绿色、品质化要求,这本身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农业发展在中国的实践呈现出纵横两方面的变化趋势,从纵的方向观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但总量一直是衡量发展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1978年粮食总量只有3.04亿吨,2019年中国在粮食总量达到6.64亿吨历史新高的同时,畜禽、水产、果蔬产业的总量一直呈线性增长之势。1978年中国的水果产量只有657万吨,按当时人口9.6亿计算,人均不到7公斤;而2019年水果总量则达2.74亿吨,人均高达196公斤。其中,香蕉产量在1978年为8.5万吨,2019年达到1166万吨。农业各产业的数量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对食物的多元化、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需求,其基础来自粮食总量的稳定增长。从横的方向观察,正因为粮食有足够安全的总量保障,其他农产品产出稳定,农业的多重功能才得到充分释放,绿色成为新的发展理念。农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休闲业以及“互联网+”等各种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农工、农贸、农旅、农文融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才有了坚实基础。
2.粮食安全奠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坚实的基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尽管新冠疫情极大地增加了中国迈向现代化征程中的不确定性,但中国现代化目标不会有丝毫动摇,到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不会有丝毫改变。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底线思维,从“六稳”到“六保”,进而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央对形势的把控思路十分清晰,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总量安全是促进新格局形成的最坚实保障。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央对农业的要求更加聚焦,就是增产保供,确保各种农产品充分供给。简言之,解决好生存问题,就有了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一起都是空言。
3.粮食安全决定了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底气。不可否认,当前国际形势陡然变化,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不确定性会成为常态。应对不确定性,粮食是其解决的根本。从长期来看,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权重都可以调整,但农产品产出水平,总量稳定增长,人均粮食和农产品消费能力要持续提高,确保十几亿人口吃饱吃好是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的能力。美国是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国,也是农业最强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欧盟等国也是粮食强国。这些国家之所以强,是同粮食生产能力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基础。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中国如果口粮依靠进口,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况且,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各粮食出口国可能随时关闭或拧紧出口阀门,加剧全球粮食危机和市场动荡,导致全球粮食供需失衡。因此,国家真正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只有靠自己才靠得住,一是农业要提供最基本的食物供给,二是工业上要齐全不断供,前者保国家生存,活得好,后者保国家不断进步,发展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三、粮食安全具有挑战性
尽管粮食连年丰收,较好地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此,中国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但无论从粮食产业发展的历史,还是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呈常态化表现的趋势,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农情,中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的基本态势不会有大变化,粮食安全具有挑战性。2020年中国夏粮总产量比2019年增产0.9%,但上半年,谷物进口1260万吨,同比增长33.9%,其中小麦和玉米分别进口335.2万吨和356.7万吨,同比增长90.3%和17.6%,这预示着粮食安全绝对不可以有丝毫的放松。事实上,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中国始终面临三方面的困境,一是资源困境。一方面农业资源禀赋短缺,总量不足,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农情不会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耕地、水资源在局部地区浪费还比较严重。此外,粮食生产后备资源严重匮乏。二是能力困境。粮食单产水平不高,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分别是世界先进水平的63%、65%、54%和52%。加之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人力资本不足,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50岁,发达地区为55~60岁,农业人力资本不足。与此同时,小农生产的基本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农户户均耕地规模有限,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经营规模不足。三是市场困境。相对于农业资源大国,中国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农民缺乏种粮积极性。粮食国内外价格差别大,农业缺乏竞争力。市场波动大,调控手段缺乏。
以上三个方面的挑战长期存在,只是阶段性表现有强有弱。比如农业生产成本,早期是化肥农药投入成本,后期是人工成本,近年则表现为租地成本。至于粮食品种间国际国内价格差异有大有小,但中国粮食价格高于全球平均价格是长期存在的基本事实。
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除了上述挑战性问题,源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异,表现在粮食生产以及供需格局上,诸多利益关系难以平衡。
1.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平衡问题。一是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争夺土地和水资源的矛盾如何化解;二是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好”的争劳动力、争人力资本问题将长期存在;三是有限的财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要素资源投放向农业和粮食生产倾斜难以做到。
2.粮食总量平衡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平衡问题。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产品高端化、品牌化、个性化特征明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绩突出,但粮食总量平衡与结构调整矛盾无处不在。一是农林牧渔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二是粮食与经济作物结构优化问题;三是粮食优质品种与一般品种结构优化问题。总体上看,表现在一是种粮效益始终低于种植经济作物,保粮食总量有难度;二是不同粮食品种不能优质优价,提升粮食品种质量有压力。
3.粮食生产布局与可持续发展平衡问题。一是粮食生产能力与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南粮北运”已转变为“北粮南调”。北方耕地资源占全国65%,但水资源仅为20%,资源配置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二是“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与全球贸易不确定的矛盾始终存在。一方面,全球贸易一体化,要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粮食品种间贸易调剂是正确选择;另一方面,全球贸易一体化往往受非经济因素影响,短期国内粮食安全有保障,中长期供需平衡需要高度关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增加了全球化风险,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加剧了粮食供需平衡风险与危机。
四、粮食安全要抓根本
农业是安天下的基石,保生存的产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常识。没有粮食安全,所谓多元化的农产品供给就是一句空话,各类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就失去了前提,成为无源之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会失去方向。为此,中国需要在两个前置条件下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一是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尽管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但什么农产品靠自己来生产,来保障供给,什么农产品可以依靠国际市场来满足多元需要,平衡调剂产业产品安全问题十分重大,核心问题是谷物尽最大能力自给保供,小麦、水稻等口粮必须百分之百靠国内生产、国内供给,务必要做到绝对安全。由此,依赖国际资源、国际市场调剂的只能是粮食以外的其他农产品,包括油料、棉花、糖料等资源性农产品。二是绿色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保产业安全、总量安全要坚持山水田林湖草自然资源统筹兼顾,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但宜耕一定要耕,耕地要种粮食,生产小麦、水稻、玉米,这是原则,也是底线。在此前提下,充分释放一切积极因素,优化要素组合方式,统筹产业产品生产,确保产业安全,将总量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土地要素。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把稳耕地、稳面积、稳产量作为重中之重。一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管长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逾越。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增加建设用地必须以盘活现有存量土地为基本原则,轻易不能在增量上打主意。二是确保粮食有足够的播种面积,特别是小麦、水稻等口粮播种面积,杜绝和减少常年或季节性撂荒现象,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增加双季稻播种面积,千方百计满足总量稳定增长的需要。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元化的需求,要求农产品供给必须多元化,但这种多元化农产品供需平衡必须先满足吃饱,才安排吃好,这个秩序不能乱。三是确保土地产出能力可持续。必须加快农业领域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有利于恢复和提升地力的工程建设。开展土地整理,小块变大块,建设排灌设施,田间路网,提高工程质量。新基建要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统筹考虑。同时,清理废弃闲置农地,提高土地后备资源保障农产品产出,特别是粮食总量增长方面的潜力和能力。
2.科技要素。在天赋资源既定的背景下,足够的农产品供给,特别是粮食总量供给要靠科技水平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前提下,中国粮食总量实现翻番,科技在其中发挥了最重要作用,这也是下一步保产业安全,保粮食总量稳定的不二法宝。为此,一是更加重视生物技术,包括杂交技术、基因技术的研发应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小麦、水稻、玉米单位产量的新品种要强化研发推广,要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稳产高产的粮食新品种,提升土地产出效率,包括沙漠稻、海水稻在适宜地区的推广,最大程度地提升科技在增加产出总量方面的潜能。从源头保障产业安全和粮食总量安全。二是更加重视农业机械装备在粮食生产作业环节的应用,高度重视南方丘陵地区土地宜机化整治,增加可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有效面积。更加重视装备机械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储藏、加工方面的应用水平,降低产中、产后损耗,最大化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更加重视节水、节肥、节药技术的转化应用,节约集约利用多种要素资源,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在确保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四是更加重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遥感等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智慧农业、数字农田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之,要大力发展由现代生物技术、装备技术、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集成的现代科技,建立和完善确保农产品产出,特别是粮食总量稳定增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3.人力要素。保产业安全,需要提升人力资本,最坚强的保障还是组织基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米袋子”的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的市长负责制,相关要求要有约束性,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发挥他们在保产业安全,特别是保粮食总量安全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一是大力发展以粮食生产经营为主业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运用“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订单农业”、“契约农业”等多种组织形式以及合约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机制,提升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保障产业安全和粮食总量稳定增长。二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耕、种、防、收等重要作业环节,通过土地经营托管、半托管的方式,为小农户提供省钱、省力、省心的解决方案,化解“谁来种地”、“地怎样种好”难题。三是大力发展职业化农民队伍。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务农劳动力大量减少的趋势和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的格局,培养造就一批有爱农情怀、有工匠精神、有创新意识、有社会责任感的职业农民,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和优秀品质。越来越少的人种越来越多的地,产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越来越多的粮食,保障产业安全。
4.政策要素。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一方面需要强调基于国情要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提升农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正视大国小农背景下农业的弱质产业特性,特别是粮食产出效益低的客观事实,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增产保供作用。一是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实施一批有利于增强农产品产出,特别是粮食产出能力,包括实施宜机作业、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内的重大农业工程项目,扩大投资规模,健全投入机制,拓宽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产业,特别是投资有利于粮食产能提升的项目。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补齐农业投入短板,夯实农业基础。二是加大对粮食产业的价格支撑作用。稳定释放价格引导产业发展的信号,要充分认识到价格的政策效应远远大于有限的各类补贴对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提升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水平,增加种粮收益,传导市场信息,引领粮食作物价格趋向,提高普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三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经营的奖补力度。公共财政要向保总量、保能力倾斜,包括加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力度,增加产粮大县奖励,充分释放相关政策效应。四是坚持农业对外开放的方针不动摇,充分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包括各种资源性农产品全球供给链的稳定性,缓解国内各类要素资源的供给压力。五是加快建设多层次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利用金融、保险、期货、再保险、担保等政策工具,释放其在规避农业各种自然、经济、社会风险方面的功能作用。提高粮食储备、运输、加工、营销体系的安全可控性,保障能生产出来,并有足够的存储、调运、供给能力,关键时期要调得出来,能供给市场,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食物所需。建立健全多元农业风险管理体系,防止不确定性,减少传导性,避免灾难性,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第四篇:对我国国家安全问题的思考
近来,随着菲律宾在南海岛屿与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举动,是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遭遇严峻挑战。这更加体现了我国安全问题值得深思南海一些渔民们讲,在我们传统渔区捕鱼时曾遭到邻国武装力量的迫害,甚至把他们抓走囚禁起来进行非人的待遇。在自己的传统渔区里捕鱼竟然出现这样问题。我们自古以来的海疆,别的国家想轻易划走。此外,周边有些小国一直要造航空母舰,而且通过买潜艇等各种手段霸占我们的海疆,是什么导致了我国海疆的这些安全问题?
原因之一是我们国人越来越关注海洋权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经济提升的动力有很大一部分力量来自海洋。第二是我们国人的国防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加强。第三,南海问题在南海周边的几个国家,比如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等,对海洋权益也越来越重视。正是大家都重视海洋权益问题,海洋权益的分歧才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呢?
首先在政治方面,要加强我们的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稳步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扩大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加紧完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严格运行在法制的轨道上。通过不断完善和巩固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政治安全。
在军事方面,要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精心研究现代化战争的规律和特点,与时俱进,改进和发展我们的军事战略,从未来可能出现的战争样式出发,制定必要的预案。加强军队和军事人才的建设,迅速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军事战略战术水平。
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等方面,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消除各种漏洞,提高国家的整体安全系数。
国家安全问题是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产生和实现的。如果没有了或减少了外部的威胁,国家的安全系数当然也就提高了。所以,维护我们国家的安全,除了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建设外,还必须通过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亦即安全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前进。
第五篇: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关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发展的古国,农业一直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几千年来我国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后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一方面,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涨、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国际上农业丰歉、石油价格涨跌、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决非易事,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这些年我们在保护耕地方面态度坚决、措施严厉,但耕地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被占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保护耕地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这个事关民族生存发展、子孙后代长远生计的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要总结一些地方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稀缺的国家,今后缺水问题会更加突出。中央已对加强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着力破除水资源紧缺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二是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对这项制度,我们历来讲两句话。讲稳定,是因为这项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符合农民群众愿望,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讲完善,是因为农业生产力在发展,农业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地与之相适应。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完善这项制度。从收入分配看,开始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现在全都由农民自己支配。从承包期限看,第一轮是15年不变,第二轮延长为30年不变,现在又进一步明确为长久不变。从统分结合的关系看,过去的“统”单纯靠村组集体,现在靠农民合作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一些地方农忙季节缺人手问题越来越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越来越普遍。“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日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把握好三点:第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第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来农业经营形式会多样化,但家庭经营任何时候都是最基本的形式。国家鼓励工商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的土地。第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需要培养一代新型农民。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这件事关系农业长远发展,要作为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来抓。
三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把农业科技摆上更突出的位置。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抢占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加快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出现的新变化,积极发展农机装备业,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是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保护。这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比较效益低、容易出现萎缩有关,也与农业承载多种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有关。我国农业已进入高成本时期,既要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又要考虑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是一项长期政策。要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和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对粮食安全的关注重点和政策目标会随着本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中央借鉴国际经验,适应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提出的方针。
我们看到,发达国家一般不存在突出的粮食数量或供给安全问题,对粮食安全的关注重点主要是粮食价格稳定和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对他们来说,更强调粮食的营养和价格的稳定。人均农业生产资源稀缺的国家,除了对本国消费中关键的农产品(如大米和土豆等)实行高度保护以维持较高的自给率外,对其他农产品更注重通过国际贸易为本国居民提供充足
和多样的食物供给。
两个重要关系和四个重点工作
而中国要构建和实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处理好两个重要关系:一是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二是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
可持续发展。
当然,还要着重抓好四个重点工作:
一是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
二是要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
可图,让主产区抓粮可得实惠。
三是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
四是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浪费惊人的现实要求节约粮食,着重解决收储、销售、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浪费问题,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那么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呢?
一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挖掘潜力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要注意适度和有序,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同步增长。
政府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落户,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育农村土地市场,引导耕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二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改变不计环境成本追求粮食增产的做法,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制定科学严谨的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种植标准,对污染严重、确实需要退出粮食耕作的地区,要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不受影响。实施土地质量保护专项补贴制度,对自愿休耕、调整结构或限制化肥农药使用的农民,给予奖励补助。
三是要提高耕地质量和水平。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等项目实施范围。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稳
产高产农田比例。
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
五是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以分子育种为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建设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强化农村基层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服务组织,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作用,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
六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体系。国家启动目标价格,让市场供求来决定粮食价格。201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综合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基本稳定。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政策性收储。
另外还要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粮食市场。研究制定国际贸易战略,加强进口规划指导,优化进口来源地布局,建立稳定可靠的粮食贸易关系。加强进出境植物检验检疫,打击粮食走私行为,保障进口粮食质量安全和国内产业安全。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油等大型企业。探索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基金和海外农业发展基金。
七是强化粮食生产发展支持政策。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支持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和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鼓励主销区通过多种方式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承担完成国家粮食储备任务。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
(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上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各业运行平稳。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上,需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粮食生产保持“十连增”,但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趋紧。为此,中央提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是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我国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监测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总体来看,是有保障的。之所以出现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小而散、数量庞大,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加上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周期长、产业链条长、开放度高,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购环节等都可能出现质量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局部存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后将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发展规模经营,都需要让土地流转起来。需要强调的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不能脱离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应当与农民转移速度相适应,与当地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化服务能力相适应,不是规模越大越好,更不是进度越快越好。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强制推动,包办代替,搞一刀切。
■我国粮食消费消耗包括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与国家粮食安全状况最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口粮和饲料粮。根据城乡居民粮食消费变化趋势及其食物消费结构,可以对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和消费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源性食物所需要的饲料粮进行估计。
■受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和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将下降到1.8亿吨以下水平。另外,我国肉蛋奶水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的饲料粮总量,由目前的大约3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大约3.5亿吨到3.8亿吨。如果再考虑到其他未估计的畜水产品消耗的饲料粮,到2020年我国饲料粮消耗总量可能超过4亿吨。
■从长期来看,当粮食价格波动可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显著地缺乏价格弹性。粮食价格对粮食消费影响基本上可以不考虑。但是,粮食生产价格对粮食生产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李国祥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重申了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特别强调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和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
那么,国内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性怎样呢?本文运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通过定量分析,估计出2020年我国居民直接和间接消费粮食量及其国内生产对粮食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评估国内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状况,并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风险及其管控的思路。
我国粮食增产潜力
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十年增产,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创历史新高。如果按照每增加5000万吨作为一个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意味着我国6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初步形成。这是改革后我国粮食生产迈上的第6个台阶,这个台阶只经历了2年时间,表明我国粮食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与国家加大农业投入和实施粮食价格政策以及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负面影响相对较轻等因素密切相关。
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以我为主和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般认为,我国粮食进一步增产难度很大。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未来7年粮食将无法实现增产?
实际上,要回答从2013年到2020年7年期间粮食生产形势,可以简单地分析7年移动平均粮食增产的来源,以此为基础对未来7年我国粮食增产潜力进行估算。
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增产格局仍然呈现为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和高产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为主导。比较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水平提高两个来源,不难发现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连续多年相对较多。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0496万公顷增加到11195万公顷,年均增长0.9%;单产由每公顷的4745公斤增加到5377公斤,年均增长1.8%,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是播种面积年均增长率的2倍。
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和粮食单产水平相对较高的玉米(2407, 2.00, 0.08%)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生产扩大的结果。分品种来看,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在粮食生产中地位进一步巩固,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多。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由44179万吨增加到54274万吨,年均增长3%;三大主粮在粮食总产量中比重由88.7%上升到90.2%;三大主粮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97.2%。
特别地,近7年来我国玉米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连续多年最多,玉米产量已经连续2年在粮食生产中位居首位。从2006年到2013年,玉米产量由15160万吨增加到21773万吨,年均增长5.3%,在粮食总产量中比重由30.4%上升到36.2%;玉米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63.6%。进一步地,玉米增产贡献多,一方面来源于需求动力,与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和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相一致,玉米种植效益比较好,农民愿意扩大玉米种植;另一方面是我国玉米增产潜力的不断发挥,玉米优良品种和耕作方式的推广,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玉米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由2846.3万公顷增加到3612.3万公顷,年均增长3.5%;玉米单产由每公顷5326.3公斤增加到6027.7公斤,年均增长1.8%。
同时,稻谷增产贡献也相对较多。从2006年到2013年,稻谷产量由18172万吨增加到20329万吨,年均增长1.6%,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20.8%。近7年玉米和稻谷两种粮食作物增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近85%。
未来7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可能还会进一步调整,科技进步还会带来粮食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增产仍然会有潜力。虽然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的潜力不大,但是农业科技进步、高产创建范围的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粮食单产水平是具有提高的潜力。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同一地方不同经营主体生产粮食的单产水平存在着明显差异。
比较而言,规模化和专业化种粮的农户粮食单产水平明显要高。笔者在黑龙江和山东等地调研了解到,粮食种植大户的单产水平普遍地高于一般农户10%以上。未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会越来越多,粮食单产水平总体上会趋于提高。
假定我国耕地保护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巩固,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不会下降,考虑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变化和玉米等单产提高潜力,按照粮食单产水平年均增长1.5%到2%估算,到2020年,粮食单产水平每公顷大约6000公斤到6200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大约6.7亿吨到7亿吨水平。
我国城乡居民粮食消费估计
大致来看,我国粮食消费消耗包括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与国家粮食安全状况最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口粮和饲料粮。根据城乡居民粮食消费变化趋势及其食物消费结构,可以对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和消费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源性食物所需要的饲料粮进行估计。
1.城镇居民口粮消费估计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的粮食既没有呈现显著的增加态势,也没有呈现显著的减少态势,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的粮食数量基本饱和。除2008年外,2001年到2012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的粮食量在80公斤左右波动,标准差低于2公斤。
2013年,我国城镇人口7.3亿,按照家庭人均购买成品粮换算成原粮,估计城镇居民家中人均消费口粮大约6800万吨。考虑到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估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按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成品粮75公斤到80公斤计算,折算成原粮人均购买大约86公斤到92公斤。
按照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大约0.5%,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估计大约14亿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大约65%计算我国城镇人口大约9亿计算,城镇居民家庭购买成品粮大约6800万吨到7200万吨,折算成原粮大约为7800万吨到8300万吨。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时间价值的上升,在外用餐机会总体上趋于增加,随之带来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口粮也趋于增加。2005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城镇居民在外用餐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在20%到22%之间。
假定199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中购买粮食数量减少是由于食物消费多样化(特别是动物源性食物消费增加)和在外用餐机会增加所导致的,估计2005年到2012年期间每年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口粮大约在20公斤到23公斤之间(2008年除外),换算成原粮大约在23公斤到27公斤之间。按照2013年城镇人口7.3亿计算,估计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成品口粮大约在1500万吨到1700万吨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在1700万吨到2000万吨之间。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的机会还将增加,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口粮将继续增加。2020年,城镇居民在外用餐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估计在22%到25%之间,在外用餐直接消费的口粮估计在23公斤到25公斤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在27公斤到30公斤之间。
按照9亿城镇人口计算,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口粮(成品粮)总量大约2000万吨到2300万吨之间,换算成原粮大约2400万吨到2600万吨之间。
2.农村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口粮消费出现加快减少态势,2012年已经下降到大约164公斤。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年均下降2%到3%之间计算,到2020年则下降到大约130公斤到140公斤之间。
2013年,我国农村人口大约6.3亿人,按照人均口粮160公斤计算,直接消费口粮大约1亿吨。到2020年,按照全国总人口14亿和城镇人口9亿计算,农村人口大约5亿,农村居民口粮消费总量大约6500万吨到7000万吨之间。
3.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
综上所述,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大约1.9亿吨。受到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和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估计将下降到1.8亿吨以下水平。
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从2013年到2020年,城镇居民口粮消费估计由8000多万吨增加到1亿多吨,而农村居民口粮消费由大约1亿吨下降到7000万吨以下水平。
值得说明的是,我国城乡人口结构、青壮年所占比重下降及其老年化社会对粮食消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中,非粮消费对粮食消费的替代都对口粮消费产生影响。动物源类食物和油脂消费对口粮消费的替代、蔬菜水果消费对粮食消费的替代、在外用餐对家中消费的替代;加工食物对原粮直接消费的替代,等等,都可能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减少。还有我国粮食浪费控制与粮食节约如果能够取得一定实效,也会使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减少。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隐患及解决思路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指“国家满足所有人以合理价格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并具备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能力”。粮食安全历来是一国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此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引人注目,在2003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可见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在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阶段
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处于起伏波动阶段,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11320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19500万吨。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整个经济和生产遭到了很大挫折,1958-1978年21年间粮食总产仅增加11020万吨,平均每年仅增加500万吨左右,这一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波动,进展较为缓慢。粮食安全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阶段:1979-1984年。处于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粮食产量全面大幅度提高,进入了全面稳定发展阶段。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0520万吨提高到了1984年的40700万吨。每年用于发展畜牧业的可统计的饲料粮,由上个阶段的3000多万吨,增加到7000多万吨,增加了一倍多。使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期间,1979年和1984年为丰收年,且前一年国家进口粮食数量较多,造成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1979年粮食剩余768万吨,1984年更是达到了4279万吨。
第三阶段:1985-1992年。粮食生产的波动和徘徊期。由于国家采取了抑止粮食生产的政策,农资价格连续上涨,居高不小,其涨幅大大超过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致使198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1984年减少了6000多万亩,粮食总产比1984年下降了2820多万吨,此后出现了连续4年的徘徊,一直到1989年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1989年由于粮食歉收、市场封闭及粮食出口过多,出现了买粮难,价格比上年上涨了38.3%。而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4624万吨,剩余达3083万吨。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和起伏。
第四阶段:1993年至今。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供求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转变。农业产出不断增长,整体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长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2000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灾害和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9%,但仍然达到了46218万吨。国家储备粮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粮食安全得到了较充分的保障。
二、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粮食生产能够满足消费的需求,粮食安全状况良好。10年来,我国粮食产销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近10年来,全国直接消费粮食比例下降,间接消费粮食比例逐步提高,粮食消费呈现出有史以来的繁荣景象。一是从总量看,全国粮食消费每年在49000万吨左右。二是直接消费下降,间接消费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为250.67公斤,比1990年262.08公斤下降了11.41公斤,下降了4.4%。城镇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粮食1997年为88.59公斤,比1985年134.76公斤下降46.17公斤,下降了34.3%,下降幅度高于农民直接消费粮食29.9个百分点。三是细粮消费比例逐年提高,粗粮比例逐年下降。农村细粮消费比重,1980年为63.4%,1985年为81.5%,1990年为82%,1997年为83.3%。粗粮消费,农村为17-18%,城镇粗粮消费比重比农村小。
2、大宗粮食品种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我国粮食生产大宗品种有水稻、小麦、玉米等三大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整个粮食的76%、86%左右。其中水稻分别占28%、39%,小麦分别占25%、22%,玉米分别占23%、25%。
从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需情况看,一是稻谷产销平衡有余。大米是我国人民直接消费的主要口粮,每年用于口粮消费的大米占大米总消费量的85%左右。按全国人均消费大米97公斤计算,全国平均每年消费大米在12000万吨左右,折合稻谷17000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大米供求平衡有余。二是小麦产销不平衡。目前世界人均小麦消费量为97公斤,按此估算,我国小麦年需求总量在12000万吨以上,这与现阶段全国小麦的生长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玉米消费呈增长趋势。据分析,我国玉米用作饲料消费的比重约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0%左右,有专家估计,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
3、粮食消费结构日趋合理。过去长期以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居民口粮占80%以上,其他用粮不到20%。从19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并且日趋合理。目前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降到55%左右。二是饲用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到30%所有。玉米是饲用粮的主要原料。三是工业用粮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0%左右。四是种子用粮稳定在3%所有。
4、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进口减少。2002年进口谷物和谷物粉285万吨,出口148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9.3%,净出口1243万吨。其中,玉米和小麦的出口大幅度增加。我国还对进口农产品采取了宽严适度的“安全评价”、“进口安全”和“标识制度”的有效管理,同事加强了对进口粮食的检验和检疫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进口的增长。
三、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分析
(一)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耕地已临近国际警戒线
1、耕地总量下降速度快,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难。1992年至1997年耕地平均每年减少410万亩,2000年减少244.4万亩。同事生态退耕的面积也比较大,1999和2000年共退耕1736.4万亩,其中,2000年就退耕1144.2万亩。1996-2000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毁损等共减少耕地5161万亩,同期通过开垦、复垦、整理补充耕地2467万亩。4年间,增减相抵,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69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平均每年减少741亩,每年以0.4%的速度递减。
2、耕地质量下降趋势短期难以遏制,补充优质耕地的空间越来越小。我国耕地总体质量差,2/3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的耕地不足40%。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受水土流逝、荒漠化的侵蚀,质量严重退化。近20%的耕地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耕地减产,甚至绝收。耕地“占优补劣”的现象比较普遍,耕地整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补充空间日趋狭小。
3、耕地减少的势头有加速的趋势。随着农田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城市化战略等,对耕地的占用仍旧保持的需求。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到2010年,共安排非农建设用地2950万亩,但是2000年前,已经占用了1106万亩。今后10年仅有1850万亩耕地的控制指标。从前四年耕地减少的平均速度来看,远远不够。据预计,今后10年需要退耕5700万亩。即使不考虑今后土地减少的情况和土地质量下降情况,目前的耕地保有量就已经构成了粮食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2000年全国耕地实际保有量仅为19.24亿亩,人均耕地不足1.5亩,14个省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有6个省区的人均耕地低于0.5亩。全国约有30%(666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其中近70%(463)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
(二)愿意种植粮食和愿意种好粮食的农民越来越少
1、抛荒的耕地越来越多。如洞庭湖的常德市、丘阳市和益阳市是传统的商品粮基地,但是近几年来,不愿意种田的人越来越多,抛荒的土地一年比一年多。2000年常德市耕地抛荒面积达2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94%,其中旱地抛荒面积9.9万亩、水田抛荒面积17.8万亩。通过做工作,全是大部分的抛荒耕地都已落实复耕措施,但最后仍有7.45万亩抛荒耕地没有解决,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06%。岳阳市有关部门选择了16个乡镇作调查,统计结果为:1998年春耕中共抛荒1.77万亩;1999年抛荒2.5万亩,比上年增长70.3%;2000年抛荒4.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7%,比上年增长72%。
2、从事自然生产和广种薄收的越来越多。由于种植粮食比较效益低,有部分农民虽然不是抛荒,但是他们也不把种植粮食作为一个致富、赚钱的好职业,而是用来生产“口粮”而已,因此这部分耕地从粮食的商品生产转向自然生产,农民不愿意精耕细作、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从农村调查的情况看,预计这部分耕地也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5%,而且还有一种上升趋势。这是一种隐性的抛荒。因为这部分土地已经不能向社会提供商品粮食供给。
3、土地经营副业化。拿农民的话说,就是种田不合算、种地划不来。据常德市农调队百户调查资料显示,1999年百户农民经营耕地642.15亩,投入总成本(含税收提留)29.6万元,亩平均成本460.96元,总收入为47.57万元(不含投劳),亩平均收入740.79元,投入产出比1:1.61,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比历史以来最好的1994年下降33.5个百分点。分析以上数据发现,1999年百户农民得到的纯收入总额为17.97万元(不含投劳),亩平均仅279.84元,比上年亩平337.39元减少57.55元,下降17.06%;比1994年亩平438.76元减少158.93元,下降36.24%。1999年人平现金收入不足1000元,而外出务工经商至少每年纯收入4000-5000元,是耕地的4-5倍,种田的机会成本很高,因而只好把种田作为副业来经营。
另外,粮食经营一季化、经营主体老年化的情况也比较突出。由于农民不愿意种粮食,即使种粮食也不愿意把种粮食作为增收的主要途径,这就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耕地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率,使耕地的利用率大打折扣;二是虽然国家可以监控粮食的种植面积,但是不能准确地监控粮食的生产产量。这些都给国家的粮食经济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种植底线受到了挑战。各地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许多地区甚至提出了“消灭早稻,消灭粮食”的口号。这对于粮食安全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结构调整应该值得鼓励,但是结构调整的面积要以保证粮食经济安全的极限面积为前提。1999年粮食种植面积调减939万亩,2000年又调减1000万亩。虽然目前还没有影响到粮食的经济安全,但是这种趋势却有一种递增的态势,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当然也有人认为:当粮食种植面积小于一定程度后,粮食价格就会反弹,粮食种植面积又会增加。不可否认,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粮食种植结构大量调减时,一旦遇到世界的粮食大减产,这时就可能出现供给大缺口,而且粮食安全与粮食当期的生产有一定的时滞,这就更加增加了粮食安全的复杂性。虽然经济结构调整保持了耕地资源的可替代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的经济安全程度,但是这种替代性也有一定的转换时间。需要粮食的时候再进行替换就可能迟了。
(四)、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不顺、数据不清。
1、国家粮食储备体制仍然没有完全理顺。虽然这几年建立了不少国家粮食储备库,但是也没有完全解决粮食的安全储备问题。至今,国家的粮食储备库仍然不能完全解决确保粮食经济安全的储备量,现在还有很多粮食是委托粮食企业收购和代管。由于粮食企业也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有其经济理性,因此出现与国家逆向调控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可能还会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空转库存,向国家要粮食储备补贴。
2、储备粮食在品质和品种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因为储备粮食大多是在保护价和敞开收购的条件下收购的,这部分粮食有可能是农民无法以高于保护价格向其他主体销售的、品质品种都较差的粮食,这种粮食由于品质较差,无法按照国家粮食储备的要求进行轮换,最终会变成陈化粮。这种陈化粮是不能作为口粮来销售的,但是在国家粮食储备上依然被充数。这也就使国家的粮食储备大打了折扣。
3、帐实不符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1994年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时候,发现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帐实不符。虽然现在建立了不少国家专储粮库,但是由于国家专储粮库的不足,不少粮食仍然实委托国家粮食企业储备。只要国家粮食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就有自己的经济理性,帐实不符的问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特别是这几年粮食丰富,许多粮库都有一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侥幸思想,认为到国家检查时再进粮食也来得及。这种只为应付国家检查的思想时粮食储备的最大隐患,使决策者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粮食储备。
(五)对粮食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
1、节约耕地生产的机会成本有潜在风险。外国的粮食质量比较高、价格比较便宜,而保证我国自产粮食完全供给的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却相当高。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不可避免地在粮食上进行部分进口替代。虽然在总体上,我们会把握一个度,但是这个度的准确把握的难度较大,如果失之过宽就可能带来严重的粮食危机。
2、对粮食国际市场过分依赖的风险。因为国内粮食生产的成本普遍偏高、竞争较弱,在外国质优价廉的粮食的冲击下,会使相当一部分粮食生产经营者转向其他产业。从而使我国的粮食外贸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庞大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对外贸易程度的提高,也隐含着一定的粮食风险。
3、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信号使国内粮食价格的“安全提示灯”失灵。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种价格信号是以世界市场的价格信号为基础的。因此,国内的价格信号具有一定的不“真实性”。因为即使粮食的种植面积大大小于极限粮食种植面积时,由于可以从外国购买到较为便宜的粮食,所以粮食价格可能并不会因国内粮食种植面积的大大减少而升高,因为这时的国内粮食价格就存在一定的“欺骗性”,使我们对粮食的经济安全盲目的乐观,从而为粮食的经济安全埋下隐患。
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点使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据此,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经与专家们共同研究后建议,我国粮食安全的具体目标是:
1、粮食总量能够供求平衡。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进行预测,2010年人均粮食消费390公斤,消费总量5400亿公斤左右;2020年人均消费粮食约400公斤,粮食消费总量6000亿公斤左右,即比现在提高约1000亿公斤生产能力;
2、粮食生产的成本要低,粮农的收入要提高;
3、粮食品种质量要好,能够保证人、畜及环境安全(无污染),又富于营养;
4、贫困人口必须脱贫,低收入人群要较多地增加收入,粮价要合理,人人都买得起,人人都有饭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以下十二条对策建议。
(一)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1994年在福建考察工作时曾明确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又薄的大国里,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时国计民生第一位的大问题。农业始终是战略产业,粮食始终是战略物资,必须抓得很紧很紧,任何时候都松懈不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一次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时,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等。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要高度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应懂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特别时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是冲击较大的产业,又面临着激烈额国际粮食市场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对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做到有备无患。
(二)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粮农种粮积极性,增加粮农收入
1、继续执行粮食主产区粮食收购的保护价政策,直接补贴给农民,防止谷贱伤农;
2、借鉴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征收农业税的做法,建议首先在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3、国家进行各项建设时,优先就近安排低收入农民参加,增加其劳务收入。
(三)坚持依法保护基本农田,大力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必须贯彻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决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依法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议:
1、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严防乱占滥用,严肃查处一切违法用地行为;
2、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调减的粮食耕地,可用于种植饲料和经济作物,不能用于非农业用地,要藏粮于地,以便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转为粮田;
3、发挥区域优势,大力扶持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4、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重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切实加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提高粮食单产
今后我国粮食增产,主要靠提高单产。建议:
1、要认真搞好种籽工程和其他现金农用技术;
2、要进一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逐步加大农业科技强度,真正依靠科技进步使粮食单产有较大提高。据中国科学院专家研究,20世纪90年代农业科技强度发达国家为2.37%,世界30个收入最低国家为0.65%,而我国仅为0.2%。
(五)应用WTO的“三箱”政策,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粮食和农业的支持
1、借鉴世界许多国家支持农业的做法,政府对粮食、农业的支持要有具体要求,要抓落实,特别对资金的使用要加强监管。
2、今后支持重点:一是农业科研推广体系;以水利和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以及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及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增产技术。二是在粮食主产区、低收入地区、贫困地区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建立农产品保险补贴机制,保险公司的农保亏损部分,由政府补贴。
3、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农业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7.8%恢复到1998年10.7%的水平,农林水利基建投资在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保持2000年7%的水平。要重视提高投资效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由“九五”期间的54.9%逐步恢复到60%以上。
4、在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同时,积极支持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的发展。
(六)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提高粮食质量安全
1、今后我国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因此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特别要发展草食东吴,以缓解对粮食供应的压力;
2、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生产优质、安全又富于营养的粮食和其他食品。
(七)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在1.5亿人以上,其中大部分从事粮食种植业,这是造成粮农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为扩大粮食的经营规模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这是提高粮农收入的根本性措施。
(八)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和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1、加强粮食零售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粮食经营主体的行为,把粮食市场纳入有序竞争的轨道;
2、培育批发市场,加强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需要发展期货市场,发挥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恢复玉米、大米等大宗粮食品种的期货交易;
3、逐步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自由流通,各种社会经济成分的粮食企业应分工协作,各得其所;
4、试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由市场供求决定粮食价格,由市场价格引导生产、经营活动,完善粮食价格由市场形成的机制,逐步形成价格体系。
(九)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现代粮食企业制度
为国有粮食企业解除历史包袱,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和企业法人、建议:
1、现存的商业库存粮是国家按粮食保护价收购的,保护价与市场价的差价,应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核销;
2、商业周转库存粮的收购资金是农业发展银行的代换,应按市场价卖给粮食收购企业,以此向银行抵押贷款。今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银行形成借贷关系,取消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不得再欠新帐。
(十)完善国家储备粮体系
储备粮运作是政府行为,现行的储备粮费用实行包干制,而负责国家储备粮管理的国家粮食储备总公司,却是企业单位,有可能影响储备粮的推陈出新和保管质量,应进行改革。国家储备粮库应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进一步填平补齐,并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粮库效益。目前有些粮库主产区粮库不足,应酌情新建部分粮库或充分利用社会闲置库解决。
(十一)利用好国家粮食资源和粮食市场,签订长期进口粮食合同。
经过专家多方案研究比较,建议今后我国粮食的进口量以不超过粮食消费量的10%,自给率以不少于90%为宜。据此测算,2010年进口粮应不超过540亿公斤,2020年进口粮应不超过600亿公斤。为了解决好进口粮的问题,建议:
1、我国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粮食出口国,签订较长期进口粮食合同。可以考虑允许这些国家在我国建设粮库,用以储存出口给我国的粮食;
2、积极参加国际粮食期货交易,避免国际风险;
3、鼓励和支持粮食组织、企业和农民到国外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并设立粮库;
4、要利用WTO的规则,对进口转基因大豆严加管理,加强科技投入,同事采取扶持补贴办法,在国内有优势地区大力发展高油大豆。
(十二)建议设立国务院农业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近几年来,很多国家都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我国粮食及农业是弱势产业,面对激烈的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我国需要全面系统研究、协调、制定实施统一的保护本国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战略、方针与具体政策,充分利用WTO“黄箱政策”中我国政府承诺的8.5%的农业支持总量。由于农业应对WTO的战略,在政策与计划方面涉及到许多部门,需要建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农业协调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及金融、保险单位参加,负责研究提高农业应对WTO和WTO下一轮谈判的战略方案和具体方针、政策以及按WTO规则对农业补贴的具体方案与资金落实工作,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习近平最近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在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上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问题。本文试图解读“永恒的课题”的深刻含义,揭示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问题,并为应对挑战提出一些抛砖引玉的探讨。
一、粮食安全再定义
“粮食安全”是个舶来词。英文是“Food Security”,虽然更符合原意的翻译应为“食品保障”,但约定成俗,其后中文翻译都将其译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论述发展的文献。当时由于石油危机引发了1972年至1974年粮食价格暴涨的危机,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对不安全的粮食形势深感忧虑,“粮食安全”就作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议题提出来了。“粮食安全”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1974年联合国的《世界食品大会》报告。而将“粮食安全”打造成一个响亮的,有感召力的全球口号,还要归功于1996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World Food Summit)。这次会议通过了两个正式文件《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议划》。
在这两个文件中,第一次明确的定义了“粮食安全”。首先是明确了粮食安全问题的考量的层次:“在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实现粮食安全”;同时界定了粮食安全的内涵:“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同时这个定义强化了粮食安全的多维性质:首先是存在可供给的粮食;同时,个人,家庭和国家有经济能力获得粮食;此外,富有营养的粮食可以满足需要并且价格相对稳定等。从而,粮食安全不仅是生产和进口足够粮食的问题,也是粮食配送和分配的问题。《罗马宣言》同时强调,人皆有食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权,并确定了要在2015年之前把全世界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从8.4亿减少到4.2亿的雄伟规划。
然而,《罗马宣言》定义的粮食安全是相当狭隘的,短视的,其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一个静态的现状,缺乏粮食安全应有的动态可持续性和经济有效性的基本内涵,结果,往往会误导决策者为实现粮食安全制定的政策和举施。
首先,世代衣食无忧才是真安全。
人类生生相息,代代衍繁,无论那朝那代,“人皆有食”都是人类生存需要,社会的基本问题。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粮食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无止境的过程,不仅在当代社会要实现“人皆有食”,而且世世代代都没有“缺吃少穿”和“营养不足”的忧虑。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绿色革命”以来,农业再生产不再只是简单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工业的动力和投入革命性的改变了自然对农业生产的约束,使得农业生产日益趋同于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的工业化颠覆了传统以自然资本的投入和传统耕作方式,以新品种为中心,用工业化生产的化肥取代农家肥和自然的土壤肥力增进,各种杀虫剂和除草剂替代了以深耕和轮作来控制病虫和杂草的选择,工业化石燃料驱动灌溉替代了传统的蓄水保水浇灌,重型农业设备与机械耕作和收获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的强度和用量,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写了农业
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历史。
以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制造工业产品作为主要投入的工业集约化农业,对于全球粮食生产从 1961年的 8 亿吨增加到 2010 年的 25 亿吨居功至伟。但是,这样工业化农业衍生了两个巨大的问题。第一,以不可再生的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让工业化的农业面临随着资源枯竭而难以为继的危险;其次,数十年的工业集约化生产耕作,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已经造成了包括肥沃土壤退化、地下水枯竭、虫害肆虐,生物多样性遭到侵蚀,空气、土壤和水源受到污染等问题,而工业投入边际生产率下降,引致对燃料、化学肥料和农药的需求不断攀升。这从根本上危及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基础。尽管农业生产工业化改变了现代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但自然,包括土地和生态仍然是农业的基础,一旦农业生产的自然基
础被破坏,农业生产就会衰落。
在农业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中,加大化学肥料和农药等工业投入的施用,可以实现短期内的“高产”,来满足农产品的需求,但这样的竭泽而鱼的生产方式不可持续,并加速对农业自然生产基础的破坏,结果,当代的粮食安全实现了,但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丧失了。所以,粮食安全是个“永恒的课题”,其定义必须体现动态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即在世界,国家和社会的层次上,“粮食安全”就是要实现千秋万代人类粮食安全和食品供给保障,而不只
是追求几年,几十年的“丰衣足食”。
其次,经济有效才有可持续性。
虽然《罗马宣言》给粮食安全打上了文化,社会和政治烙印,但是却忽略了实现粮食安全的经济有效性:以资源利用最优化为基础,经济成本最低来实现粮食安全。“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可以取得短暂的“粮食安全”,但注定没有可持续性。
经济有效性有两层含义。农业生产实际上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经济有效,以最优化的投入去实现最优水平的产出,即最优化的投入和产出,而不是不计成本的最大产出。另一层含义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通过贸易经济有效地实现粮食安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和经济要素组合的时间,空间,食品贸易的方式和流转的过程,作为一个极具资本色彩,政治色彩的全球化,不仅为国家在全球的平台上实现经济有效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让所有国家都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全球化的挑战,遭遇粮
食贸易实物和价格风险的波及。
体现在贸易中的经济有效的粮食安全是交易的条件要公平,不存在垄断,不存在操控价格的问题。同时,还有进出口商之间“贸易条件”公平的问题,因为如果贸易条件不公平,出口交换粮食货物的价格被压低,或进口粮食的价格被抬高,都不是经济有效的粮食安全。
合理消费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内涵。
《罗马宣言》中粮食安全的定义,还忽略了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内涵:合理消费。粮食安全不只是单方面的供给保障问题,同时也是合理的需求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奢侈”和“浪费”食品盛行,不可能取得粮食安全,因为“挥霍”粮食是没有极限的浪费,是
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深渊。
国际社会一致公认“人皆有食”是最基本的人权,具有普世价值,那么,在道义和公理上,就不应该在满足全世界粮食合理消费前,将粮食作为他用,比如生产乙醚。也不应该以国家政治干预粮食的流动,甚至以粮食作为牟取暴利的手段。
这些问题都被《罗马宣言》中的粮食安全定义忽略了,也许正是狭隘的“粮食安全”理念的误导,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10年竟然宣布全世界处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从1995年的8.4亿增加到了10亿,而在1995-2010年期间,中国和印度因为高速经济发展促成近4亿人免除饥饿和贫困。在探讨世界饥饿人口增加的原因时,农业“投资不足”是“罪魁祸首”之一,而“投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无视粮食安全可持续性的动态,轻慢实现粮食安全
经济有效性所致。
二、中国粮食安全的危局
当“动态可持续性”和“经济有效性”成为粮食安全核心构成,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发展动态的评估,就有了新的视角和判断。
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可持续问题,是确保子孙万代衣食无忧的问题。
以竭泽而鱼的生产方式追求短期内的“高产”,造成农业自然生产基础的破坏,是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大问题。粮食生产的工业化创造了增产的捷径,神奇的化学元素,魔幻的转基因,万能的工业石化动力,以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制造工业产品作为主要投入,在创造增产奇迹的同时,也透支未来,为满足当下的欲求而破坏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基础。在1978年到2013年,中国粮食产量从3.05亿吨增加到6.02亿吨,将近翻了一番,肉类翻了近10番从900吨增加到8600万吨,水产品,水果,蔬菜等都有10倍以上,甚至百倍的增加,比如苹果,从38万吨增加到近4000万吨。翻了100多倍。食品生产如此奇迹般的暴涨确保了
当下丰盛的供给,然而,代价是巨大的。
1978-2013 年,中国化肥使用量增长了8 倍,农药增加 15 倍,而粮食增产不到1倍,单位面积用量成为世界之最,单产并非世界最高。2012 年中国每亩化肥用量 32 公斤、农药2 公斤,前者较发达国家高出3倍,后者高出近5倍,但玉米,小麦的单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差无几。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也显现中国农业生产中工业投入不合理,中国生产了世界 20% 的粮食但施用了 32% 的化肥和近40%的农药。数十年的工业集约化生产耕作,尤其是为了实现当年的高产过度施用工业投入品,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再生产基
础。
中国土壤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除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之外,还有工业金属污染的问题。据估算,目前农业中被污染的耕地已占总耕地面积达到25-30%。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消费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根据各个污染区的不同情形,稻米等粮食中超标的有害重金属不只是镉,还可能包括铅、砷、汞、铜、锌等。除了稻米,其他农作物同样有可能受到重金属超标的影响。结果,不仅工业投入边际生产率下降引导的日益增加的投入需求,土地不再生产食品而是危害生命和健康的“毒品”。新近发生的的大米样镉含量超标的“镉大米”事件,就是的目前中国农业自然生态和
集约生产方式不可持续的警号。
农业生产的工业投入对水源和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近年中国农业用水量已达4000亿方,其中灌溉用水量占90%,由于工业投入的过度施用,造成了大面积的水污染。同时,工业化农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也愈益严重,比如,据广东省政协的调研,广东农村环境面临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三大污染困扰,农村环境污染导致珠三角多地蔬菜重金属超
标率达10%-20%。
然而,为了实现高产出,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到施用量的上升趋势依旧,这对于本已脆弱的农业自然再生产基础无疑于雪上添霜,同时加剧农业生产食品向生产“毒品”的转化过
程。
中国可持续粮食安全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房地产向粮食生产直接争夺土地,摧毁粮食生
产的自然基础。
城市化会占用耕地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但近年中国日益火爆的房地产,在相当程度上映射出的却是土地财政和房产金融化促成了对土地的过度需求。1978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仅6.7平方米,2012年增加到40平米,在30多年中,新的住房建筑面积净增433亿平方米,按容积率为2算,3600多万亩土地被用于新的住房建筑,这还不包括商业房产。如果按照近年的年均新增住宅面积7亿平方米的规模,每年将有600万亩土地将被征用。
在人均仅1.38亩耕地的国家,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米已经是一种很大的奢侈,但中国的房产依然增速不减,高房价和亿万家庭“蜗居”被误读为“刚需”。中国房地产的兴旺主要原因是卖地成为政府暴富的途径,房产成为只涨不跌,回报最高的金融产品,结果推高了房价,“误报”了需求。在“买房可以致富”的当下,很少人可能会因为遥远的,后代的粮食安全危机而同金钱为敌。
由于高房价,造房比种地带来更高的金钱效益。一亩地种粮食净收入一年不过1000元,但1200平方米的房产(假设容积率为1.8),在每平米5000元的价格时,却可获得600万元。在金钱的诱惑之下,粮食生产面对房产争夺土地,注定无招架之力。土地,粮食生产的基础,不断的被房地产蚕食。什么“耕地红线”,不过是纸编的篱笆。尤其是在所谓“刚需”的借口下,不断驱赶蚕食粮食生产的基础,用耕地种植水泥然后换成可能变成废物的纸币,危及
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巨量进口食品不可持续。与中国农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十连增”相伴的,是中国粮食和农产品贸易的历史性移位和进口的“暴增”。在2003年前的10年,中国年均净出口谷物(玉米,大米等)870万吨,在2004年瞬间落为谷物净进口国后,成为全球最具爆发力的进口国。2012年,中国农业净进口额(农业贸易赤字)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125亿美元,谷物1400万吨,大豆5800万吨,食用油850万吨,棉花510万吨,肉类200万吨,食糖370 万吨,干鲜果品330万吨。按世界平均产量为基础估算,生产这些农产品至少需要4000万公顷的土地,约为目前中国农业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按照目前的趋势,在2020年,中国玉米进口将达2000万吨,大米2000万吨,小麦1500万吨,大豆8500万吨,其他油料600万吨,棉花500万吨,食糖500万吨,肉类600万吨,蔬菜果品600万吨,生产这些农产品将至少需要8000万公顷土地。在未来几十年中世界粮食安全都面临自顾不暇的危机,这样的巨量进口绝对不可能满足。
据联合国的人口模型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比目前70亿净增22亿。目前,世界粮食总产量将近28亿吨,人均拥有400公斤。考虑到目前世界尚有10亿人面对饥饿和营养不良,2050年世界粮食生产至少需要在现有产量的基础上增加20亿吨粮食,即要在现有的产量上增加70%。
随着世界各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耕地面积不断被蚕食。虽然由于灌溉条件的改善,过去50年中全球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增加了12%左右,但是人口翻了近一番,按人均计算耕地面积事实上减少了35%。根据一个最乐观的估算,地球潜在的可农用土地面积约在45-50亿公顷之间,现在实际农用耕地面积仅15亿公顷,所以,土地不是粮食生产的约束条件。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现在60-70的淡水资源都用于了农业生产,这样,即便全部的淡水都用来生产食品,耕地也最多能扩张到21.4亿公顷。结果,即便土地不会制约粮食生产的扩张,但淡水资源会成瓶颈;其二是土地资源国家和地区间分布不均,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开发率已经超过90%,在这些国家耕地是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
由于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革命,以供给链管理为基础的,跨国公司对全球粮食贸易垄断的格局基本形成,控制了 70%以上大宗农产品贸易。同时,进入贸易的农产品金融化不断加深,粮食,棉花和油料等大宗农产品成为金融产品,这让农产品贸易成为跨国公司牟取暴利的手段,2008年世界主要农产品价格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而这样的格局,加大了国家粮食进口的风险和成本。即便是2012年的食品进口总量不变,如果世界价格翻10倍,中国每年进口粮食的支出将是1.2万亿美元。
中国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率越来越低。
首先是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比如玉米生产,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的研究报告,1978年中国玉米生产总成本为798元/hm2,到2011年已经达到11 463元/hm2,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比1978年增加了2.4倍,而单产从2805公斤/hm2,增加到5960公斤/hm2,仅1.1倍。而且,2011年玉米单位生产成本就超过美国。由于化肥和农药等工业投入量和价格的不断增
长,玉米生产总成本趋势继续走高。
其次是政府农业补贴的边际效率明显递减。2012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近13,000亿元,比2011年的10,408亿元增长25%,这是过去几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15%左右增幅的再跳跃。如果所有中央财政“三农”支出都和增加粮食产量有关,那么,2012年每公斤净增产粮食涉及的中央财政支出为15元左右,这比2011年的7.4元翻了近一倍,远高于市场上每公斤稻米的价格。而这还不包括增加的地方财政补贴,和政府对粮食生产要素的补贴。政府扶持农业边际效益的恶化,不仅表明政府支持农业增产缺乏经济有效性,也反映
出由于成本巨大而缺乏可持续性。
工业化的农业可以通过透支未来满足眼下的食品奢侈和浪费,而增加进口也可以短期中填补供求的缺口,但是,不可持续的供给和消费将危及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这是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真正危局,也是“永恒课题”的深刻含义。
三、化解中国粮食安全危机
1.反对浪费,合理消费
粮食安全,本质上是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然而,在应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却过分偏重于增加供给,志在“连增”,而忽略了反对食品消费中的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同时在“刺激内需”的思路下,政府政策和市场导向主要目标是鼓励和刺激食品需求,这集中反映在改革开放以来饮食行业的超高速增长。
在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全国饮食业的经营额仅55亿元,人均5元左右。而2012年,经营总额突破2。6万亿元,人均2000元,几乎和城乡居民家庭食品现金消费的人均额相当。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比1978年暴增了68倍。在1978-2012年间,扣除通胀因素的餐饮业营业总额年均增长率是18%,将近GDP年增长率的一倍。而2011年商务部发布的“十二五”期间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餐饮业继续保持年均16%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零售额突破3.7万亿元。
而在饮食业增长奇迹的背后,是中国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的暴涨。1978年工业用粮仅800万吨左右,但2012年约为8000万吨,大豆榨油和酿酒业的高速发展对工业用粮暴增功不可没。饲料用粮的增长更快,1985年以前,饲料用粮一年大约7000万吨,2012年已达3.5亿吨,翻了5倍,占粮食总消费量的60%。换句话说,中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从1978年的260公斤增加到2012年的520公斤,主要归功于餐饮消费。
虽然生活社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近年诸多实际调查发现,中国餐饮业的浪费情况十分严重,保守的估计大约五分之一的食品,至少7000万吨的原粮被浪费。但这只是
冰山的一角。
家庭的食品消费中的浪费也很严重。过去几十年,以西方丰裕社会为前提的“沃尔玛”之类超市和厂家“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诱导消费者过量购买,因为变质和腐烂而不能食用,以及备餐量过大等,所造成的浪费巨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在发展中国家,至少10%的食品就是这样浪费掉,据此推算,中国浪费食品近3000万吨原粮。此外,按中国媒体的调查推算,各类食堂的浪费近1000万吨。加总起来,每年中国至少有1.1亿吨的粮食在消费环节被浪费,占总消费量的15%左右。
显而易见,在食品浪费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只强调增加供给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安全的。必须双管齐下,在不放松供给保障的同时,将制止和减少食品消费中的浪费,作为实现中国可持续粮食安全的基本战略措施之一,大力减少以饮食业为主的严重食品浪费的问题。事实上,倘若目前浪费的食品减少一半,中国粮食自给的目标就基本可以实现。
减少食物浪费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参与。人类的消费决策,并不完全理性,不只是受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收入和价格驱使,简单的市场手段在很多情况下对减少食品浪费影响不大。行为经济学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在相当的程度上,有限理性的消费者的大多数决策是“比较”出来的,“以他人为参照点”做出的,因此广告才可以大行其道,诱惑和引导消费者。所以,要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合理消费”的氛围,反对奢侈和浪费,比如,在全国开展“停止浪费食物”活动,为消费者提供食品合理消费指南,促使超市和餐馆“负责任供给”,比如提供小份熟食和菜肴,从根本上改变食品“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
鼓励“健康,合理食品消费”,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施。由于食品匮乏导致人类营养不良造成健康问题,但过度摄取能量和脂肪造成肥胖,引发各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也极大损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提倡“健康,合理食品消费”不仅要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也要在全社会确立健康,合理的消费风气,遵循营养学家“吃各种食物”的健康膳食建议,吃得营养,活得健康。世界上目前有14亿人由于摄取能量过度而“超重”和肥胖,而中国肥胖儿童人数在过去15年里增加28倍,超过1200万,7岁以下儿童中有近五分之一超重,7%是肥胖儿童,这都是不健康膳食造成的。
在中国实现健康,合理食品消费,大力减少酒类和烟草消费必不可少。统计显示,2003年到2012年,中国白酒产量翻了3倍达1153万吨,人均成人消费约15公斤,而啤酒几乎是从无到有,2012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人均成人消费62.5公斤。为满足白酒和啤酒的生产,需要粮食至少4000万吨。2012年中国卷烟总产量达2.5亿箱,比2002年中国加入非约束性的《世界禁烟公约》时的产量翻了近一番,而种植烟草的耕地面积也将近翻了一番到2200万亩。吸烟危害健康,污染环境,需要大力限制。如果可以将酒类消费和烟草消费减
半,可节约工业用粮2500万吨。
2.增产节约
数十年的工业集约化生产耕作已严重削弱了农业自然再生产的基础,危及中国粮食安全的长盛不衰。然而,迫于不断增长的对粮食需求的压力,农业生产不可能放弃工业集约化生产方式。这是确保中国粮食供给的两难。对此,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第二次绿色革命”为契机,建立重质,重量的粮食安全体系,从节约肥料,农药的投入,提高效率去实现农业生产“节约也增长”,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据网载,河南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到2020年每年就可节约化肥110万吨,节约农药1万吨,节水11.8亿立方米。如果河南的经验推广至全国,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大约可以节约化肥1220万吨、农药10万吨,地下水311亿立方
米。
“增加生产,节约投入”保护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基础,是确保农业生产食品不恶化为生产“毒品”的转化过程,实现中国世世代代的粮食量和质的安全的关键。“增产节约” 还能通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估算如果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每吨粮食可增收100
元左右。
在食品收获,加工和分销环节中也存在巨大的损耗,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至少10%-15%的食品在这个过程中损失,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措施,在粮食收获,运输,冷藏,储存,加工,包装,批发和零售的食品输送链中减少损耗。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防止农民因信息闭塞,生产过剩造成的食品浪费。此外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工人的培训,减少因操作不当或不卫生造成的浪费等。
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量和质并重,守护好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确保可持续粮食安全的基础,但确保土地的质量和土地的肥力和无污染,也至关紧要。面对人多地少的中国现实,在追求当下居住环境和金钱(投资收益)时,不可对子孙万代的粮食安全置若罔闻。粮食耕地一旦“种上”了高楼,几乎不可能再恢复用于粮食生产,土地用途的不可逆转和人均耕地面积不多的现实,客观上制约了我们住房环境的过度奢侈,尤其是不能任由房产成为政府税收的源泉和回报最高最稳定的“投资”。
3.打破贸易垄断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将世界夷为平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和经济要素组合的时间和空间,这不仅让地球村里的所有国度,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面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挑战,也为在全球化的平台上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了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化下国家食品的“自给率”不应只限于国界线内的产出,而应该包括国家粮食企业在“平坦世界上”通过自己的供给链生产和组织的食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食品进口需求强劲增长的风险,在一定的时期内,主要不是量大的问题,而是进口来源的问题:是从跨国粮商购买还是来自自
己的供应渠道。
2007和2008年之间的全球粮食价格危机对于中国不只是一个极好的警示,更是食品安全危机会引发后果的提前彩排。当时,所有的食品价格:玉米,小麦,大米,食用油,肉类几乎是在一夜间就井喷了。比如大米价格,当几个主要出口国宣布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证本国供应后,大米的世界市场价格在短短3个月内就翻了番,价格的“爆发度”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当无力获得粮食而面临生存危机,在贫困的加勒比海沿岸国家、非洲与东南亚、南亚等国人民,迫不得已走向街头为生存抗争。2008年2月,西非的喀麦隆有24名民众在粮食暴动中死亡;3月,海地因食品价格上涨而引发的暴力抗议导致5人死亡;5月,在非洲索马利亚有2人在争抢食品中死亡;突尼斯,埃及等国由于食品价格飙升引发了社会**。。“民以食为天”,天塌了社会怎么能不动荡?
有人将这场粮食价格危机归咎于供求失衡,拿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和低库存于消费量比率说事,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同世界贸易量75%的粮源被少数几个跨国粮商和投行控制,趁机兴风作浪直接相关,没有粮食贸易的垄断和金融化,只由供给和需求均衡决定的粮食价格不可能在几天,几周翻番。过去20多年,日本不少大宗粮食和油料进口对世界市场的依存率高达50%以上,但尽管世界粮食市场**不断,但日本的食品进口很少被危机波及。
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日本以全球为平台,建立起了自己的食品供给链,无须受跨国
公司的制约。
2003年到2011年期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累计总额达13.8万亿美元,但是涉及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投资仅1549亿美元,为总投资额的1.1%。农业投资低迷反映了相对于工业,农业投资回报低,回收周期长的特征,但也折射出对农业投资的强烈需求。中国必须摆脱跨国粮商对中国粮食贸易的控制,要在全球的平台上建立自己的食品供给链,应以全球巨大的农业投资需求为契机,在全球的平台上,建设公平和有效的食品供给链。中粮集团等国有企业应为建设和健全全球平台上的中国食品供给链,发挥其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打造中国的“粮安航母”。
结束语
虽然在短期之内,中国不存在“粮荒”的威胁,但经历了几十年农业工业化集约生产,和误将食品消费作为刺激内需的对象,中国粮食安全已经深陷不可持续的危局:以掠夺和透支未来的自然资源,砸子孙万代的饭碗,来满足时下食品的奢靡和浪费。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以可持续为基础,实现高效,合理的供给和需求动态的平衡,在实现节约也增产的工业化农业高产和生态平衡的同时,大力反对食品消费中的浪费和奢侈,坚持食品合理消费,打破粮食贸易垄断,打造中国粮安航母,将是确保中国时代粮食安全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