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1
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
摘要: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粮食流通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稳定社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粮食经济的市场化,给粮食流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粮食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阐述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对策。
关键词:粮食物流;粮食物流现代化;制约因素;对策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消费领域的整个流通过程以及其中的一切增值活动。它涵盖粮食生产布局、品种流向的确定、购销粮食的摆布、粮食实体运动所必须的装卸存运及加工增值的环节链系统。粮食物流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先进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规模大、功能多、效益高的新兴产业,成为许多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所依托的中介杠杆,成为商品流通快捷高效发展的“加速器”,被视为继降低物资消耗和劳动消耗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一、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必要性
1、粮食物流现代化是国家宏观调控运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总量大、人均数低,因而,总的来看,粮食基本自给是我国粮食问题的基调,但是各地区粮食生产的不均衡性又严重地影响着国民经济计划的施行,粮食的调出与调入成了仅次于粮食生产的大事。加之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年度间的粮食产量丰歉波动,使粮食市场难以避免地产生动荡。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这里就较为集中地表现为对粮食物流的具体操作。如实施专项粮食储备,从产粮区调运适量的粮食以充实缺粮区,使粮食供应在总量基本平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区域有机调配。在这里,粮食的物流现代化就会显示出重要的功能作用,物流功能越先进、越快捷、越经济、越高效,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与效果就越强、越直接、越明显、越成功,从而也就反映了国家宏观调控运作能力的现代化程度。
2、粮食物流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自动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主要方式。粮食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生产各部门有着各种联系,在生产与分配、储运与流通、积累与消费诸关系中,其必要性无需赘述。在市场经济架构中现代化的物流涌动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它动态地联系着社会再生产的每一个行业和环节,协调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这正是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作用的结果,粮食市场在这只手的作用下,价格走向、供求总量、竞争态势等市场要素在市场形态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自动联结系统、运转形式和调节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粮食市场诸要素功能自动耦合,粮食系统物流现代化则是这耦合进程的粘合剂。它改变了传统粮食市场多元化的利益格局,打破了粮食市场中条条、块块的分割,使粮食市场突破了行政分割与区域封闭,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统一的开放市场。
3、粮食物流现代化是促进粮食产销结合,改革传统粮食流通模式的重要手段。粮食物流现代化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搭建粮食流通的快速通道,在运输上作到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均衡运转,使粮食运输更加顺畅,效率大大提高,有效解决主产区卖粮难、储粮难和运粮难的问题,使粮食生产和流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粮食物流现代化改革传统粮食流通模式,降低粮食流通费用。传统的粮食流通模式,环节多,损耗大,费用高。而采用现代化的散粮运输方式不
啻为对传统粮食流通方式的一场革命。在我国推广“四散”(散储、散装、散运、散卸)化粮食运输,以每年散运粮食1000万吨、每吨节约运费100元计算,每年就可节省费用10亿元。粮食流通成本的降低,将增强终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有效拉动农民增加收入。
4、粮食物流现代化是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粮食物流现代化,有利于加快粮食周转,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构建现代粮食物流,将结合铁路部门的货运改革,创建铁路粮食快运的新模式,充分挖掘铁路部门的运力资源。通过粮食班列、粮食班轮等先进的粮食运输方式,缩短周转周期,加快周转时间,使运输载体和港口的粮食中转设施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粮食物流现代化,有利于催生大型现代化粮食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构建现代粮食物流,将促进粮食流通企业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淘汰弱势企业,打造有实力参与国际粮食商战的巨人企业,占领国际粮食竞争的制高点。
二、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1、难转的弯——观念制约。人们对“物流”含义的理解却普遍比较模糊,把粮食物流片面理解为粮食仓储、运输和粮食装卸。一提到物流便联想到粮食储运、粮食装卸搬倒;一讲到科学合理地组织粮食物流,便大谈选择最短的运输路线、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和廉价的运输工具及图上作业、表上作业等具体的运输操作办法,并将运杂费用开支作为衡量粮食物流是否科学、合理的最终目标。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的结果是:把粮食生产布局、种植结构优化和粮食品种流向等看成是农业生产范畴的内容,物流组织上只注重其业务表现形式,忽视粮食物流的基础和前提。即便是在粮食运输环节,也只是从本企业的角度衡量运输的合理性,丝毫不顾及宏观上的效率和效益。加入WTO后,这种传统、片面和落后的观念受到了冲击,要求人们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来理解粮食物流。如果再把粮食物流的科学组织仅看作是对粮食储运的合理安排,势必会形成对粮食流通高效运行的阻滞。
2、难以解脱的困境——基础设施制约。粮食物流硬件设施落后是制约物流效率提高的直接因素。近年来,各级政府在粮食流通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包括投资建设了数百亿公斤的仓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对粮食中转、储运设施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并增加了专用粮食运输工具、专用码头,使粮食物流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粮食流通行业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但从总体上看,在企业规模、集约化程度、技术设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5年——20年。粮食物流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因仓容不足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粮食露天存放;储运设施的简陋和不配套又引发粮食在途时间长、损耗损失大、物流费用高等问题。粮食流通的“四散”(即散装、散卸、散存、散运)技术水平和作业水平仍较低。储备库存点不科学、仓容不足、仓储保管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散粮专用车少。物流设施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粮食物流效率的提高,导致粮食物流费用长期居高不下,由此形成的较高成本的商品粮食在入世后无法应对国际市场上优质低价粮食的竞争,我国粮食生产和经营将无法避免地陷入困难的境地。
3、难解的结——政策因素制约。政府对粮食物流市场建设投入少,重视不够,对发展粮食物流缺乏统筹规划我国粮食流通业竞争较强,许多粮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各自为政,缺乏组织协调和市场规划安排,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资本优势,以致粮食流通不畅,效率低下,库存积压日渐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亏损包袱越背越沉。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约1/3的物流运作是承包给第三方的,发达国家甚至达50%—80%。许多生产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都实行“零库存”,而把仓储、包装、运输留给物流配送中心代理。美国目前约有90%的日用工业消费品、20%的工业生产资料和绝大多数农产品是通过批发渠道销售的。发达国家的政府都重视对物流系统建设的投入,并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以网络为支撑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4、难绕的坎——信息技术和人才的制约。而新兴的现代物流产业都以信息网络为主导,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广泛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装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程自动化物流管理系统,实行高效、快捷、便利的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网络营销少,粮食信息服务不周到、不及时,企业之间信息沟通少,以致粮食流通不方便、速度慢、交易率低,资金周转不灵,远远落后于快捷、高速的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现代粮食物流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创新相伴而行的,传统上对粮食物流管理的理解和操作已明显跟不上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仅凭经验和现有的业务技术难以做到对粮食物流的科学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加入WTO后,对粮食物流的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粮食商品知识,具备较熟练的业务技术,而且要对经济贸易知识和国内外粮食市场营销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以更好地应对入世给粮食物流业带来的新变化。但目前粮食行业这方面的人才是最缺的,其负面影响已在粮食物流业务运作中暴露出来,而且愈加明显。
三、促进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对策
1、增强对现代粮食物流含义的准确理解,促进新时期合理组织粮食物流理念的更新。粮食物流是一个完整的“环节链”系统,这个环节链从粮食的生产布局一直延伸到粮食的加工增值和成品粮销售服务。粮食生产合理布局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基础,粮食合理流向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前提,粮食合理运输、安全经济地储存、粮食加工增值和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直接体现,必要的宏观调控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保证。对粮食物流含义的片面理解就是对粮食物流环节链的人为割裂,其结果是无法使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现代物流理念把粮食物流的组织看作是一种资源,不同的配置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地配置和组合粮食物流资源能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物流的效率。现代物流理念也要求人们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来理解粮食物流是否科学、合理,不应仅仅以某个企业物流费用支出多少来衡量整体的效益。粮食物流的科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应以“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即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有时为了抢时间、争市场,在较长距离的粮食运输中选择速度快、费用高的公路运输,而放弃了费用相对低廉的铁路运输,但却为客户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市场,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这同样应视为是合理的。WTO下的粮食物流并不否定传统粮食物流的合理之处,而是要求我们从更宽的视野、更广的角度来理解和组织粮食物流业务,寻求物流合理化和价值最大化之间的新的平衡点,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3、应加大对粮食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及管理。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品种是稻谷、小麦和玉米,其产量和销量占总量的90%。这些大宗粮食由于数量巨大,非常适合散装运输,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在这些粮食的整个流通过程中,应继续实行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在目前散运成为四散”作业的瓶颈之时,必须加大运输设施建设的投入,应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的散粮专用车,加快发展散装汽车,并对流通各环节的其它基础设施加以技术改造。各级政府在粮食流通设
施建设方面应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对已建成的粮食仓储设施,如浅圆仓等,应进行技术设备配套,包括配备粮情监测、谷物冷却、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设备,使其尽早地发挥作用。粮食流通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四散”上,增加粮食自动接卸、计重设备和专用运输工具,适度提高集装箱运粮的比重。粮食加工环节应调整布局、重组资产,淘汰落后的、高能耗的生产设备,研制和引进先进的设备,为粮食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创造条件。此外,要重视粮食物流环节链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运作,从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循环的高度,解决好粮食物流环节存在的问题,确保其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3、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解决目前粮食物流存在的无序现象和因体制不顺导致的物流部门分割、缺乏相互协调的问题,需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成立粮食物流调控机构,统一协调政策性和经营性两部分粮食物流的组织和运行。这一调控机构可归属各级政府发展计划部门,也可隶属于各级粮食主管部门。隶属发展计划部门的物流调控机构的调控对象和范围不仅仅是粮食商品,而是包括粮食在内的众多商品的物流。(2)规范和协调分品种的粮食流向及粮食仓、厂、站、点的布局,并负责协调和参与粮食库、厂建设论证等相关事宜,做到从源头上为粮食物流的科学合理组织创造条件(3)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约束粮食物流组织者、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和监督粮食商品实体运动的全过程,协调和处理所发生的粮食物流纠纷。(4)为粮食物流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信息服务包括粮食市场供求信息、交通运输情况、特别是运力方面的信息等,为提高物流效率奠定基础。政策指导指的是做好有关粮食物流方面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减少和避免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
4、促进粮食物流信息化和重视粮食物流人才。信息技术是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用现代物流技术改组和提升粮食流通产业,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是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粮食流通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要积极发挥国家和各省已建立的粮食信息中心的作用,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和粮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逐步构筑覆盖全国的现代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形成一个上联国家政府部门,下联各省市、县(市、区)粮食局、粮库、粮食批发市场、粮食企事业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企业要通过粮食信息平台,对供应、生产、销售、储运等环节的物流活动实行综合的计算机管理,将购销业户联结起来,实现对粮源收购、组配加工、库存和运输优化等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使粮食物流各区段的工作效益达到最优化。粮食企业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己业务所需要的商务活动。企业要通过粮食信息平台,对供应、生产、销售、储运等环节的物流活动实行综合的计算机管理,将购销业户联结起来,实现对粮源收购、组配加工、库存和运输优化等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使粮食物流各区段的工作效益达到最优化。鼓励粮食物流企业引进高层次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物流专家,引导粮食物流企业多参加培训班、研讨班,组织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国外和物流发达地区、企业学习、取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优势,委托培养专业物流人才,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粮食物流人才队伍,以满足现代粮食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侯立军.粮食市场结构和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2、张卫星.物流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刘春浦.中国粮食流通业如何应对“入世”[J].粮食流通技术,2000,(04)
4、射培秀.试论发展中国的农业物流业[J].中国流通经济,2003,(11)
5、王遐见.论粮食流通的现代化取向[J].经济体制改革,2004,(3)
6、陈金龙.潘朝松.王亚南.现代粮食物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粮食储藏 2004,(3)
7、王遐见.粮食流通与现代物流[J].农业经济问题,2004,(5)
第二篇:对我县发展现代化粮食物流的思考
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粮食物流体系,降低粮食流通成本,增加粮食的流通价值。我县是缺粮县,粮食物流在全社会物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作为缺粮县其地理位置及自身粮食物流特点决定了我县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与粮食主产区之间建立粮食流通的快速通道,实现科学流动、畅通运输,大大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促进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模式的转变。
一、我县粮食物流现状
我县位于浙南山区,330国道和金温铁路穿境而过;全县历来重视粮食种植,历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产量中的比重达60%,2007年全县户籍人口44.1239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3814亩,粮食产量7.12万吨。按全县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粮食产量161.36公斤,约50%的粮源需要通过外调进行供需总量平衡,由于城市化加快和粮食流通水平的提高,粮食购入量由2005年的7.18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9.51万 吨,主要流入为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区。我县流入的粮食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消费的市场调剂和饲料加工需要。目前我县从事粮食加工、转化、个体私营150多家,其中一个国有粮食收储公司2个收购站点,11900吨的仓容,10余台的输送机,进粮机2台等等进出仓设备。在粮食库存方面,积极开展科学保粮,散装储存率达到85%。粮食运输中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干、公路运输为辅助,依托交通运输网络连接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总体布局,粮食储运环节初具机械化水平,使粮食物流作业基本衔接配套,这些都为建立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中心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我县粮食物流存在主要问题
(一)物流观念淡薄,缺乏现代粮食物流意识和适应现代物流及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当一部分领导和企业粮食物流观念落后,尤其对现代粮食物流的涵义理解模糊,仍停留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定势。在观念上没有接受现代粮食物流理念,对物流的推进放任自流,只强调等待上面投资的被动性,而淡漠了其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来参与提供服务的主动性。把粮食物流只简单的看作是粮食运输和装卸等,而没有把粮食物流扩大到粮食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粮食加工增值和信息交流等环节,缺乏现代物流技术素质。由于体制原因,我县粮食系统近几年基本没有引进人才。若要实施粮食物流的现代化战略,急需熟悉我县粮食系统状况并具备现代营销理念和掌握现代物流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虽然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正在加强,但是相对市场需求还相当滞后。
(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1、缺乏对粮食外运的枢纽自控力,管理体制滞后。今天的我县粮食流通,大部分是利用当地的社会车辆通过公路交通运输和铁路运输,(约外运粮食的9.50万吨左右),就储备粮轮换外调入稻谷3022吨。物流专业化程度低,功能、技术单一,对外运粮食的重要枢纽缺乏有效的控制力,同样也缺乏规模效应和整体协同效应,直接制约了我县现代粮食物流的发展。
2、缺乏现代粮食流通管理方式,物流总成本偏高。我县粮食流通形式单
一、私企运输量小、中转环节过多,粮食“散运”率较低。虽然多年来在国营粮食收储公司在粮仓建设等硬件设施上做了大量工作,粮库都实行了散存,但对粮食运输、流通、加工建设方面研究,粮食物流设施仍比较落后。专业化物流企业少、服务水平低。
3、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缺乏大型粮食交易和物流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深加工能力不足,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从近十年全县的粮食生产情况来看,正常情况下年平均产量基本在7.12万吨左右,粮食的产销比例很高。虽然也有一些粮食加工企业,但粮食深加工能力不强,粮食产业集中度不够,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弱。
(三)信息管理滞后,缺乏现代粮食物流信息平台。
我县粮食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低下,大多数粮食企业之间几乎是相互独立、相互隔绝,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粮食物流信息化程度的严重落后,导致了我县粮食物流多方参与、无序流动、交易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恶性竞争等诸多弊端,效率和效益在流通过程中损失,阻碍了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的进程
三、我县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已成为粮食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它不仅仅是物资的简单运输,而是涵盖了商品流通的全过程,是包括粮食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应用的一条完整“环节链”系统。
(一)提高素质,增强和培养企业现代粮食物流意识。我们认为,物流人才是粮食物流发展的关键,是推动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教育、培训、有计划地
第三篇:关于现阶段我国粮食问题的思考
关于现阶段我国粮食问题的思考
我讲粮食安全问题,也许有人认为我这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其实不然粮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的战备资源,所以我认为我应该要关注,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鄙人认为,粮食安全问题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粮食作为一种食品,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粮食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备资源,它的储备生产供应是否满足在意外情况下发生的需求.先来讲一下粮食质量方面的安全问题,我是一名学药的学生,我们以前一直都把药品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而现在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的增强,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国家现在已经把食品安全问题看得和药品安全一样重要,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粮食质量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加上现在人们对农药化肥的滥用,而人们又对绿色安全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加大对农业农产品的支持力高,使生产会更多更好更安全的绿色食品来满足人们对绿色粮食的需求.讲完了粮食质量安全,我再谈一些我对粮食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战备资源的安全问题,自古就有“战事未起,粮草先行”的说法,两军对垒,如果哪一方面的粮草先断绝,那这支军队必然军心不稳最终失败.现在也是一样,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吃饭就是一个大问题,在上个世纪的多少个年代,我国的人民都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日子,直到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现在才算是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我国的粮食基本达到了自给,而现在随着中国加入WTO,粮食又出现了各个国家相互交流的局面,这对我国农业来说有着巨大的冲击力,因为世界上的一些产粮大国,如美国,澳大利亚等,他们科技发达,农业技术也相对发达,所以他们产粮多,价格低廉,品质优良,我国的粮食在跟其在市场上竞争时自然处于劣势,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市场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农民在市场价格的驱使下,必然会有很多放弃种粮改行,道理很简单,粮农收益降低,没有了经济利益,如果在出外打两个月的工就足够买全家人两年的粮食那算一算谁还会来种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这些方面都使得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存在 潜在的危机,因为如果我们长期靠进口粮维持生计的话,那么一旦战争来了,外国停止向我国代供粮,那么我们至少会几个月出现紧张的局面,它会牵连到很多的方面,我想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应该在粮食上做到自己给自足,要控制粮食进口的比例的同时更要有足够的储备.药学系073贵药班
杨胜钤
2009-3-24
第四篇:物流管理现代化
物流管理现代化
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实现物流合理化,对全部物流活动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其目的是要运用系统的观点,对物流诸活动进行综合管理,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配合与协调。而物流管理现代化则是其最终发展方向之一,主要体现为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员等方面的现代化。
1.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即要求管理组织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就要求精简机构,工作部门不能虚设而应根据需要设立。可以有官有兵,也可以有官无兵或有兵无官。工作人员,责任分明,运转灵活。还要提倡开短会,说短话,深入基层,少发文件,多利用现代化信息传递工具。对于国家来说,要引导流通组织实现社会化、现代化、合理化和国际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建成大物流的统一体系,从物资的生产销售到配送供应,实现物流合理化,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如何实现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笔者认为要应该实行扁平式的组织结构。
2.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即要从经验管理转变到广泛应用管理科学,并促进各个管理系统由局部优化发展到整体优化。例如,重视建立厂长(经理)为核心的决策组织体系。按决策的工作程序,配套应用市场预测、量本利分析、可行性研究、目标管理、决策技术、管理数学等方法,尤其要实现决策方法科学化。其他方面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则是保证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条件。我国今后的任务,是要重视学习,积极参加国内、国际交流,应用他人成功的科学管理方法,同时注意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提高,创造新的科学管理方法。从决策到具体工作,可以应用的科学管理方法很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选择,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3.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即要实现以应用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管理技术装备上的现代化。在商流、物流、信息流方面,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于物资计划、采购、供应或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文件编印、数据传输、市场信息联网、汇集与分析等,还拥有现代化仓库管理的电子控制系统,运输、装卸的电子调度指挥系统等。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物流机械设备性能落后,传递商情还靠手工操作。这种物流管理手段需要的硬件品种不全、软件开发滞后的局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变过来。
4.管理人员的现代化
即要求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素质,具备专业技术业务知识与能力。同时要求用人专长,不求全责备,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我国处于高技术创业之始,要十分重视在物流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因为专业技术人员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而建设现代化的物资流通产业,人才同样是最重要的因素。物流管理是边缘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专业人才,物流部门都很需要。要提高物流
部门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的比例,尽快改变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求状况。为此,物流部门要鼓励职工热爱本职工作,自学成才,还要举办高级研修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总之,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是跨世纪的重要任务。
物流管理现代化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逐渐学会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系列最新成果,综合应用于物流领域,使物流活动不断符合现代化大生产和商品流通客观要求的发展过程。
第五篇:关于我国现代化面临形势和任务的若干思考
关于我国现代化面临形势和任务的若干思考
张军扩 侯永志http://www.xiexiebang.com2010/9/10 10:31来源: 中国发展观察
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设想,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目标,人民生活在上个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所做出的部署,本世纪头5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小康更加宽裕,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现在即将进入第二个十年,即2011-2020年,正在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在此基础上,再经过30年的努力,在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现代化新的历史起点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彻底改变了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100多年积贫积弱的局面。在改革开放以来长达30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的高水平,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按照世界银行统计计算,200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如果用汇率法衡量,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6.4%;而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法衡量,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份额为11.3%,高于日本的6.2%,低于美国的20.4%。与此同时,体现综合国力的钢铁、化工、粮食等若干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国民经济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空前提高,为经济持续增长和技术不断进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祖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根据2008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标”,2006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2.7岁,高于中等收入国家71.1岁的水平。同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达到93%,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社会生活从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过渡。2009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6.6%,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28.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每年有1000—2000万人口,相当于世界上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跨越50%的大关,将实现从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到以非农业为主的城市社会的历史性过渡。
第三,中国已经成功开辟了适合国情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和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引领我国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的最重要也是最有力的保障。它不仅能够提供现代化所需要的动力,而且能够保障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兼顾和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巩固政治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在看到我国现代化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现代化水平总体上依然较低,在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比如: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总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不到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个水平仅相当于美国上个世纪40年代初、日本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韩国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水平(参见附件1)。
——我国虽然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自主品牌不多,与我国的经济大国地位很不相称。在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目前,我国每万人中的研发人员数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倍左右。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已有显著提高,但绝对水平依然较低。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6%,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0多个多百分点,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个多百分点。况且,这46.6%的城镇人口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但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城市文明生活的农民工群体。
——虽然我国现代化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养老、医疗和住房等方面,为全民提供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而我国在这些方面,不论是就保障水平还是就均等化程度而言,与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总体来讲,我国国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甚相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发展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变的阶段有关,最主要的是与我国国民受教育的水平有关。2006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仅为21.6%,而同年世界平均水平为24.7%,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66.6%,美国为81.8%。考虑到过去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更低这一因素,我国国民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要远低于发达国家。
——在环境和生态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很明显。为评价各国的环境和生态状况,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四家国际及学术机构联合开发了“环境绩效指数”(EPI)。根据其2008年发布的报告,我国在报告所列出的1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05位,而排位在前50名之内的大多数是发达国家。
我国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
可见,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我国要在2050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关于这个目标,有两点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一,什么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二,我们要达到的,究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三步走”战略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是2050年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理解和认识,所谓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应当是指发达国家群体中的中位水平或平均水平,而我们要努力实现的,应当是2050年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不应当是上个世纪80年代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见附件2)。据此,我们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要求做了情景分析。即,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50年达到届时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今后的40年中仍然按照它们过去40年的年均2.6%的速度增长,那么,我国在今后4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需要达到7.3%左右;而如果发达国家年均增长速度降至2%左右,那么我国需要的增长速度为6.6%左右(见附件3)。
当然,这只是就经济增长的目标要求而言的。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实现其他方面的任务,保障现代化的全面协调推进。
第一,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始终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但这并不能保证今后还能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内外经济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要想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将会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必须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十二五”或稍长一段时间里,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有这样,才能为此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文明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变化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还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加以深化。为此,要通过扩大人民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没有自身的文化建设作后盾,现代化模式将是无力的,不稳固的。同样,只有物质的现代化,而没有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文明素质的明显提升,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取得最终成功,就必须在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开放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博采众方之长,逐步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开放性的优秀文化。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全体国民的文明素养,形成与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具有自信、开放和现代意识的国民素质。
第四,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国际经验表明,由政府以公共产品的形式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不仅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增进社会
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减轻居民后顾之忧,使居民把原本用于养老、看病、子女教育等的储蓄转化为消费,从而扩大总的消费规模;还有利于改善国民健康状况,提高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积累人力资本,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后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第五,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再发达也会黯然失色;收入水平再高,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全面和高质量的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虽然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但把生态文明列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或重要内容,还只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时代背景所决定,我们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为此,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等,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的生产模式;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教育和引导城乡居民形成文明、合理的消费理念,减少直至杜绝消费环节中的各种浪费现象,形成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消费模式。
我国现代化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主要挑战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主要有以下五个有利条件: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多数基础性因素,在今后一个时期还会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有些还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加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巨大的需求潜力能够为我国在较长时期保持较快发展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仍会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继续存在,并得到质的提升。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优势又呈现出高素质劳动者数量多、成本相对低的特点,这使得我国有可能在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高素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二,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和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扩大了我国技术选择空间,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革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以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空间、海洋等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并不断地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正在酝酿技术突破和孕育新经济增长点。“智慧地球”、“物联网”等概念的出现,预示着信息技术与物质生产有可能形成深度和全面融合,并对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这可以使我们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进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虽然经济全球化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曲折,但总体趋势不会改变,而且还可能在结构变革的基础上得以深化。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使跨国、跨境交易更加
便利,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与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过程相比,现阶段我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程度更深,这可以使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上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更长一个时期的平稳较快增长。
第四,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为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最为重要和基本的条件。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社会政治的稳定是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我们现在不仅具有这样的前提,而且也有能力维护这样的前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国的国情特点相适应。既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又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既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促进发展,又可以保持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作为我国现代化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丰富的保持政治社会稳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执政经验,也具备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自我完善能力。
第五,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推进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在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和认识成果、充分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适应现阶段变化和新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它不仅与新时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度一致,也站在了世界发展理念的最前沿,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能够指导我们有效解决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保障我国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实现既定的目标。
与此同时,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在传统的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加重的同时,又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压力。我国的人口规模比世界上现有的56个高收入国家的全部人口之和还要多出3亿多。如此规模的人口进行现代化,相当于把过去一两百年来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重演一次,而我们既不具备他们早期发展所具有的相对宽松的国内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也不可能像他们那样通过开拓殖民地掠夺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源。在能源和其他资源约束加强的同时,水资源不足的约束更具挑战性。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而且在可预见的较长时间内难以缓解。另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正赶上世界范围新一轮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印度等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使我们面对的资源环境挑战更为严峻。
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减排的本质是给全球的增长附加了一个新的约束条件,要求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单位碳排放的产出。显然,这种约束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将产生重要影响。虽然目前我国人均历史累积碳排放水平仍然很低,但年排放总量已达世界前列。而且,由发展阶段所决定,我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还不可避免地具有高碳排放的特征,使得我们面临的减排压力和难度异乎寻常。我们既要在国际谈判中积极争取我国应有的权益和发展空间,又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在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减弱的同时,将会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而随着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政策的转变,这
种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模仿、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空间越来越小,传统意义的后发优势也会逐步减弱。
更大的挑战来自于人口的老龄化。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在2013年左右达到最高值72.1%,而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将会在2016年左右达到最高值,为9.97亿左右。另据全国老龄委预测,本世纪头20年将是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阶段,期末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而2021-2050年将是老龄化加速阶段,期末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老龄人口比例的迅速提高,和人口总抚养比的大幅攀升,势必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人口红利”逐步减少直至最终消失。
第三,由我国发展阶段和独特国情所决定,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还是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表明,“现代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利益格局和社会成员相对地位的变化,需要始终把握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我们面临的矛盾更为复杂,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一是从发展阶段来讲,我国正处于收入快速增长,同时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多的时期。二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和地域大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利益关系问题更加突出。三是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伴随着体制改革的过程,二者交织在一起,使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异常复杂。四是我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发达国家在较长时期完成的任务,使得我国现代化过程同时存在传统农业社会的矛盾、工业化进程中的矛盾,以及后工业社会中的矛盾,而这三种矛盾在发达国家是在不同时期相继发生的。
第四,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现代化将会面临一些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外部挑战。作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体,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对全球市场供求关系和既有国际经济和利益格局有重要影响。虽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会相应增大,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我国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期望,也会不断提高。一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虑,甚至采取或明或暗的方式进行干扰、阻挠和破坏。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在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特殊性,我国也将始终面临一些国际势力西化、分化的企图。另外,各国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反思和应对,可能导致今后一个时期有关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治理结构的重构,以及国际利益关系格局的重大变化。如何促进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着朝我有利的方向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是辩证的。如果应对得当,就可以将挑战转化成机遇,而如果应对不当,则不仅会使挑战变成难以克服的现实困难,还可能丧失宝贵的发展机遇。比如,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成本,增加了难度,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减排将会催生许多新技术,包括节能技术、减排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这又为我们提高生产率、改善发展质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千载难逢,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面临的任务艰巨繁重。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现代化的全过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化的各个方面,才能抓住机遇,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把我国的现代化顺利地推向前进。
第一、在我国现代化成功启动并已迈出历史性步伐的基础上,要高度重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环顾全球,曾经成功启动过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少,但真正能够推动现代化进程持续不断进行下去,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国家并不多。不少国家在启动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但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阿根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上世纪上半叶时,人均收入水平与最发达的国家不相上下,但此后其国民收入一直没有显著增长,甚者出现过大幅下降。又如印尼,它曾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但一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使其收入水平下降了将近一半。再比如伊朗,在上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上半期,其增长速度之快堪称举世无双,但此后国内社会和政治的连年**,也使得发展进程严重受阻。
即使那些最终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现代化进程也并非都是一帆风顺,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多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西欧北美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此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危机和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瓜分世界市场和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白热化竞争,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不仅使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也使世界经济出现了长达30年的停滞与徘徊。
直观来看,导致现代化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有的是由于国内社会政治动荡导致发展过程受阻;有的是由于在经济对外依赖较大的情况下受到外部因素的严重冲击;有的则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长期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等。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关键是没有及时调整发展方式,而这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增长已经跨越最初的启动阶段、传统竞争优势开始减弱的情况下,由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政策及相应的体制未能及时做出调整,使得新的竞争优势迟迟未能形成,从而导致发展动力不足。二是由于经济和社会政策未能随经济发展阶段和利益格局变化而适时变化,导致国内区域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财富分配极不平衡,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国内社会政治动荡。
转变发展方式是现代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如果能够成功应对这个挑战,就能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反之亦然。我国的经济已连续保持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要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最关键的是要适应发展阶段变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创新和提升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增强抵御内外风险的能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同时,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及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全社会能够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更加注重现代化的全面协调推进,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只有经济的现代化,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 7
上,现代化的某些方面可以发展得快一些,另外一些方面可以发展得慢一些,然而,如果这种不协调长期存在下去,则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延缓现代化进程。
从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来讲,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很难在一个国家的某个或某几个地方率先实现。比如: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是全国范围内的事,很难在一个地区单独推进。因此,人们常说的某个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率先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或其他某个方面的现代化,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也正因为如此,在评判现代化实现程度时,学者们大都认为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才是较为理想的评判单元。
国际经验也表明,区域差距过大,既不利于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也不利于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和政治局面。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大多聚集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民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使得协调推进各地现代化、保持区域发展大体平衡尤为重要。当然,所谓不同区域之间现代化的协调推进,主要是指,使不同地区人民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和福利水平,而不是说所有地区都要实现相同水平的工业化或城市化。相反,由于不同地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不同,其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全局中的功能和定位也应该有所不同,其现代化的过程和最终形态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三、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我国后发优势的新特点,牢牢把握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我国的现代化总体上属于后发国家的追赶式现代化。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这种现代化一般都会呈现出“时间压缩”和“内容叠加”的特征,我国也不例外。实现同样水平的收入增长,我国所用的时间远少于发达国家。比如,按照1990年可比价格衡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提高到3000美元,美国和日本用了将近70年,而我国只用了不到20年。这说明,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后发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但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后发优势。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和快速传播的背景下,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所决定,我们利用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比其他国家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具有增长空间大、成本较低的优势。发达国家在传统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力,而其市场则相对饱和,需求增长的空间小、速度慢,在进入新的技术和产业领域时,往往需要大规模淘汰旧的生产能力,面临大量沉没成本。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国内市场需求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增长迅速。这使我们有条件直接“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增需求”,而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必须大量淘汰现有生产能力。比如:为了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我们既可以直接采用超超临界技术建设1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也可以在经济性允许的情况下直接采用最新光电转换技术和风能技术建设电力设施;为满足我国城乡建设对钢材的大规模需求,我们可以集成当代先进技术,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大型钢铁企业;为了满足城乡居民迅速增长的对家庭轿车的需求,我们也有可能在技术和成本条件允许时,直接采用最新技术生产节能环保汽车。
同时,国内潜在市场巨大,也有利于新产业的成长及其规模化发展,积累产业发展的经验,快速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迅速回收投资成本,缩短新技术应用周期,推动技术以更快的速度进步。
另一方面,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又具有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明显优势。我国不仅在一些新技术、新产业领域接近世界前沿,甚至在若干领域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具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人才储备和研发能力;而且,由于我国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使得我们具有更强的将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这些条件有可能使我们在一些新的技术和产业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还可能局部领先。当然,也要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的竞争必将异常激烈。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采取行动,力争在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赢得优势。比如,美国奥巴马政府准备把研发投入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欧盟宣布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本地区的“绿色经济”。面对竞争,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国内潜在市场规模大的有利条件,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选择一些具有优势的技术和产业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全面系统地加快制度建设,为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根本保障。制度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化又好又快推进的根本保障。国内外经验表明,现代化过程的启动与现代化过程的持续需要不同的制度安排,前者只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条件,比如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等,而后者则需要更多的持续不断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比如建立完善的价格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国家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等。据《哈佛商业评论》最近刊发的一项研究成果,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上,发展绩效与制度因素之间的关系不甚密切;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发展绩效和制度因素之间的关系则越来越密切。这项研究还表明,如果不能建立起良好的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制度,那么,一个国家便不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发展水平最终难以逾越人均收入10000-12000美元的“高墙”,而进入现代国家行列。
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也要清醒看到,这个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过去,改革的重点是突破旧的体制,而新时期则需要更加注重体制创新,不仅要在经济体制方面继续创新。也要在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形势的变化,经济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体制障碍也会有所不同,改革和创新的重点领域也要随之变化。
纵观建国以来的历史,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国情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总结经验的过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我国的现代化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领导人民根据时代变化,独立自主地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要继续顺利推进我国的现代化,我们依然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与模式创新。
附件1
中、美、日、韩发展比较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麦迪逊的分析,按照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衡量,2001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83 美元(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统计》,第562页)。
再根据2001~200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中国统计摘要2009,第22页),则按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的200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应为6902美元。这相当于美国1940年的水平(在二十年代末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6899美元,但由于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延误了十年的增长);相当于日本1966~1967年的水平;相当于韩国1987年的水平。
附件2
关于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两点认识
第一,所谓中等发达国家,首先应当是属于发达国家,而不是中等收入国家,但又不是最发达的,也不是发达国家中水平最低的,因此应当属于发达国家群体中的中位水平或平均水平。
第二,关于现代化,理论界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把它看成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即由工业革命所导致的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阶段。根据这种理解,一个国家可能并不需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或赶上世界最新潮流,就可以实现现代化。而另一种理解,则把现代化视为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和世界潮流的过程。按照这种理解,即使一个国家完成了传统意义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但如果其与发达国家或与世界潮流存在较大差距,仍很难说真正实现了现代化。对于我国而言,第二种理解可能更为贴切。就是说,我国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追赶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潮流的过程。事实上,近代以来的有识之士、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先驱,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大都是从这个意义上认识我国现代化的。如果到2050年我们达到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与2050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存在70年的差距,这很难说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附件3
中国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景分析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按照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下同)计算,200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84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水平为34312美元。
如果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需要达到目前(2007年)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则2008~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需达到4.5%。
假设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2050年维持其过去47年的平均增速,即2.6%,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50年达到当时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3462美元,则2008~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需达到7.3%。
假设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2050年年均增速降至2.0%,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50年达到当时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80399美元,则2008~205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需达到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