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战略思考

时间:2019-05-14 19:3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战略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战略思考》。

第一篇:关于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战略思考

关于加强与完善粮食现代物流通道

建设的战略思考及举措

前言: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国民生计的物资,做好粮食物流规划的编制,对保证粮食安全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将粮食物流规划进一步的完善,成为当前规划中的焦点问题。

本次调研首先探讨了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粮食运输方式问题等粮食物流规划中的重点与难点。最后,结合本次调研我们对完善粮食物流规划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希望对我市粮食物流规划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与之相伴的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形成的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综合性的现代物流体系正在蓬勃兴起。我国是农业大国,我省又是农业大省,粮食商品的生产、储存、流通、加工、销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流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我省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业刻不容缓。

一、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粮食物流发展规划,是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粮食行业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搞好粮食物流规划工作,对于促进粮食行业健康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等,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一)完善粮食物流规划是保证粮食安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粮食是关系国民生计的重要商品,是关系军需民用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物资之一,粮食流通连接农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粮食流通产业是稳定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粮食的稳定、安全与否,始终是我省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规划是政府宏观市场调控、弥补市场缺陷的主要手段,规划编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重要职能之一。完善粮食物流规划,发挥政府对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形成由上而下、点面结合的粮食物流规划体系,构架粮食物流框架,按照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理念,实现商流、1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科学融合、协调运作,实现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整个流通过程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绿色化,加快粮食流通效率,促进粮食产销区协调发展,保持粮食供给和需求平衡,保持粮价的基本稳定,从而为持续保证粮食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粮食物流规划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粮食流通涉及收购、存储、销售(转运)及加工等多项工作,一头连接着粮食生产,一头连接着市场供应、社会稳定,粮食生产与粮食流通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粮食生产是粮食流通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粮源,粮食流通的稳定也就无法谈起;另一方面,粮食流通肩负着解决好种粮农民粮食销售的重任,有利于免除种粮农民卖粮难的后顾之忧,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完善粮食物流规划,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在粮食行业基本建设中确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农业的发展,促使农民的增收,促进粮食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三)构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客观要求。我省的粮食流通现代化,是在原有粮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的,随着我省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传统的粮食流通业与现代粮食物流业之间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将导致产销衔接不畅等诸多问题。我省的粮食物流总体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水平上,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粮食流通的主要障碍。我们应积极完善粮食物流规划,发挥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出台相应的粮食物流发展的政策,创造粮食物流发展的环境,解决粮食物流中的体制和结构问题,激发企业及相关主体发展粮食物流的积极性,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实现“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各方配合”,完善粮食物流市场的运营机制。

二、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重点及难点

目前,我省的粮食物流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难点,解决我省粮食物流中现存的弱点和问题是推动粮食物流理论进步的起点,也是编制专项规划的着眼点和重点。

(一)粮食运输方式问题

目前,我省的粮食运输工具主要包括汽车、火车。铁路运输方面,有铁路专

用散装漏斗车进行散粮运输之外,其他铁路运输全部采用包粮,利用通用棚车和敞车进行铁路运输。公路粮食运输,大部分都是采用包粮,利用普通货运卡车,临时增加铺垫苫盖篷布从事粮食运输。

因此,急需要对粮食物流规划编制和完善,在粮食运输环节上,要对比分析主要运输工具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共存互补的粮食运输格局。集装箱运输便是一种便捷新型的安全运输方式。除增加粮食专用运输工具的数量、发展散粮运输工具及其技术外,还应考虑利用第三方物流的设施。此外,也应借鉴国外粮食物流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粮食集装箱及其相关技术。

(二)粮食流量流向的调研与预测问题

粮食流通的量大、点多、面广、生化特性强,决定了粮食商品物流具有与其他商品不同的特点,粮食物流强调生产上的合理布局;粮食物流要求科学地规划和合理地制定粮食流向;粮食物流运作具有相对独立性;加工增值是粮食物流的重要内容构成。应该说,粮食的流量流向及加工增值状况是了解现状、把握趋势的基础,是编制和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依据,因此,要对粮食的现有状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要考虑到我省粮食生产发展情况、未来粮食流向可能出现的变化、品种范围的改变、新的粮食流通格局的形成等等因素,在规划设计上具有超前性和更大的灵活性,实现点与面的结合,实现点与线、线与面的结合,实现静与动、质与量的结合。

作为地方/企业来说,调查仅仅是出于地方/企业的局限性或者是侧重企业的生产发展需要,很难从客观的角度进行,调研工作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国家应在这方面进行权威性的指导,从而为更好的构架粮食物流的格局提供依据和参考,并实现粮食物流专项规划项目与全社会物流资源的功能整合和科学布局。

(三)不同规划之间的衔接问题

编制规划应协调好上级规划与下级规划、本规划与同位规划之间的关系,即要处理好我省现代粮食物流规划、地区粮食物流规划、本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本地交通发展规划等之间的关系,避免规划之间的冲突。如何实现不同规划之间的协调与衔接,形成一个由上到下、由粗到细、从指导性到实际操作性、相辅相成、互相协调的粮食现代物流规划体系,是完善粮食物流规划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我省的粮食物流规划应当以国家的发展战略思路为出发点,应当是着眼于整体关系把握的规划纲要,而非过于具体的实施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规划的刚性与弹性,也才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与企业主导作用的发挥。各级地方粮食规划,应该在我省粮食物流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尽量避免规划编制的本位主义,单纯考虑当地利益而忽略了粮食物流的整体构架。

三、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政策建议

(一)努力克服省市物流规划编制中的行政式现象

在粮食物流规划的编制中,要防止存在着的地方政府寻租化、地区物流项目趋同化、通道效用内部化等现象。地方政府寻租化是指,通过一些关系或物质信息手段掘取本不应该属于自己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的批准与开发;地区物流项目趋同化是指,地方政府往往忽视各地比较优势的差异,竞相开发架高力大、快速见效的物流项目,造成重复建设和地区物流项目结构趋同;通道效用内部化是指,有关政府有意识的限制地方财政投入到行政边界地区的现象,这给同一通道的相邻地区带来了外部性,势必因同一通道、不同结点之间种植不等或衔接不够而影响整个流域的四散化。

(二)充分发挥大企业物流专项规划的重要作用

不同行政区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过程中,进行合作与协调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大企业物流专项规划的重要作用,其基本思路是,在现有省市进行物流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通过大企业编制,着眼于主干粮食通道的无缝化实施规划,从而建成从产区到销区的一体化通道。其基本做法是:

(1)根据大企业的比较优势、业务特点与物流规划的编制要求,对有关大企业进行区域或通道规划编制的定向招投标;

(2)对规划的可行性进行公开评审与细化实施;

(3)对被确定的规划进行以政策扶持、关系协调与阶段奖惩为重要内容的实施控制。

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的物流水平比较低,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些大企业,缺乏一些大企业有效作用的发挥。我省粮食物流企业资产小,经营范围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运行资本不足,经营规模小,缺乏现代物流理念等等,难以实现物流的优化运作,难以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粮食物

流的整体的规划。因此,在粮油企业多元化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投资国有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些大企业,促进大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在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及运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努力由直接参与项目管理转向法规管理

目前,各地竞相考虑并致力于现代粮食物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但是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都致力于辐射周边而不被周边辐射,其结果势必是非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规划。股权多元化有利于解决该问题,通过股权多元化,促进由供应商、销售商甚至是有关政府自建物流设施向由独立的多元投资者建立现代物流综合物流中心的转变,以强化物流与非物流的交融以及区际物流、第三方物流的稳步发展。由于粮食是战略性物资,需要继续由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来发挥主渠道作用,由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广泛吸收个体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到粮食物流企业中来,形成单元为主、多元为辅,调控有力、流通顺畅的粮食物流格局。立足省市,着眼全国,营造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粮食流通新体系,进一步延伸物流链,尽快建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结合的粮食物流体系,做大做强粮食物流产业,营造粮食物流产业链。

我单位会深入贯彻省政府主要领导对粮食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全面落实今年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粮食系统形成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转型、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发粮食系统干部职工推进粮食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粮食流通工作转型跨越的顺利发展。

第二篇: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古人云:“安民之本,必资于食,安谷则昌,绝谷则危”。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第一大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至关重要的是能否找到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需求的战略途径。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粮食的生产形势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个历史阶段。在当前粮食总量阶段性过剩的情况下,粮食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粮食行业正在经历新旧体制转变的过程。粮食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关键是要认清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探索,开展新的创业。回顾历史,瞻望未来,对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提出战略性的思考。

粮食企业改革是粮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保证和条件。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也是粮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决定性因素。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首要条件。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流通的主渠道,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开展粮食收购,掌握必要的粮源,稳定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进行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粮食企业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抓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粮食企业只有通过改革,彻底实行政企分开,才能分清粮食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与企业应承担的经营盈亏。这将有利于国有粮食企业面向市场,实行独立核算,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增强市场竞争力。国有粮食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新的用人、分配、保险制度和监督、约束制度,便于粮食企业进行科学管理。

粮食企业改革是适应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立以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微观经济活动,而是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及法律手段调控市场,由市场引导企业,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粮食企业改革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的粮食调控主要通过粮食部门,以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方式实现对粮食的宏观调控。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也由过去的“特殊商品”、“战略物资”逐步向一般商品过渡,粮食行业由垄断性行业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转变。在新的形势下,粮食宏观控制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表现为政策调控、国家专储调控、进出口平衡、市场自发调控、资本市场调控、农业生产结构调控等多种形式综合并用。

粮食企业改革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间的粮食产量波动难以避免,对粮食市场的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加强对粮食生产的保护和稳定粮食市场,我国1990年就着手建立了粮食最低保护价格制度和用于调节粮食市场供求与价格的专项粮食储备制度。1994年又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粮食市场风险基金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保持合理的粮食储备,充实粮食市场风险基金,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吞吐能力。同时适时适度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通过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的粮食供求关系,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需求。中国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需平衡问题,并不排除利用国际资源作为必要补充,起到品种调换、丰欠调剂和区域平衡的作用。当前出现的粮食过剩,是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低消费水平下的过剩。从长远看,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减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化步伐加快,粮食需求呈上升趋势。

粮食企业改革适应粮食市场价格机制的需要。粮食价格机制正逐步以市场为导向,由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农户和企业。市场价格机制在引导农民种植和粮食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已对部分粮食品种,如红小麦、早籼稻、南方玉米等退出了保护价收购范围。今年,国家对浙江、福建、广东等8个销区省、市进行粮食价格放开试点;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将补贴直接给农户;新开设早籼稻、粳稻、玉米大宗粮食期货交易品种,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功能作用,这意味着国家对粮食宏观政策和调控办法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些政策的出台,对粮食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一些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清粮食形势,有效地发挥粮食的资源优势,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近年来,粮食价格一再走低,一斤粮食需补一角多钱才能顺价销售,粮食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而国家和地方财力有限,企业更是不堪重负,从而挫伤了粮食企业积极性。有效需求决定供给,销粮难反映了粮食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形成了“市场失灵”,需要采取“政府干预”。而政府掌握的信息不充分,流通体制不完善,调节措施不得力,又形成了“政府失灵”。粮食如何进行宏观调控,价格机制如何建立,涉及多方利用和诸多深层次问题,只有通过深化粮食企业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粮食企业改革是适应粮食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中国即将加入WTO,粮食市场将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加快了粮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入WTO后,由于全面融入世界粮食市场,在中国国内就形成了粮食生产消费和流通的最大市场。就贸易来讲,不是单纯的内贸和外贸,而是形成内外贸相结合,有进有出、进出自由的局面,形成了真正意义的大市场、大流通,粮食市场化步伐将大大加快。

粮食企业改革是适应入世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粮食市场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将体现在:第一,取消进口数量限制,实行关税本额制度。世贸组织以推动贸易自由化为宗旨,强调由市场来决定进口,不能有进口数量限制,对主要粮食品种如小麦、玉米、稻谷、油脂实行关税配额制度。第二,取消任何形式的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是造成不对称贸易条件一个重要方面,违背公正、公平、透明的自由贸易原则。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强调取消对所有农业产品的出口补贴,这对我国的粮食外贸出口无疑也是一大挑战。第三,最惠国待遇的普遍认同原则。根据世贸组织关于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同任何一个成员国达成的最优惠条件,同时也扩大到所有成员国。就国际粮食贸易而言,经济发达的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粮食贸易位势差高,竞争渗透力度大,在最惠国待遇中获利更多。第四,强调私营企业的不可或缺性。在中美农业合作协定中规定,配额应国营进出口公司和私营企业之间合理分配,在大米关税配额中规定私营企业要占一半。这就为私营粮食进出口企业,特别是粮食跨国公司抢占中国

粮食市场铺平了道路,同时也逐渐削弱了我国国有粮食企业垄断地位。第五,低价粮食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据统计,我国粳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40%,小麦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60%,玉米高于46%,大豆则更高达84.5%。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国内粮价

第三篇: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1

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

摘要: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粮食流通不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稳定社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粮食经济的市场化,给粮食流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粮食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意义,阐述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对策。

关键词:粮食物流;粮食物流现代化;制约因素;对策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消费领域的整个流通过程以及其中的一切增值活动。它涵盖粮食生产布局、品种流向的确定、购销粮食的摆布、粮食实体运动所必须的装卸存运及加工增值的环节链系统。粮食物流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先进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规模大、功能多、效益高的新兴产业,成为许多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所依托的中介杠杆,成为商品流通快捷高效发展的“加速器”,被视为继降低物资消耗和劳动消耗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一、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必要性

1、粮食物流现代化是国家宏观调控运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总量大、人均数低,因而,总的来看,粮食基本自给是我国粮食问题的基调,但是各地区粮食生产的不均衡性又严重地影响着国民经济计划的施行,粮食的调出与调入成了仅次于粮食生产的大事。加之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间的粮食产量丰歉波动,使粮食市场难以避免地产生动荡。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这里就较为集中地表现为对粮食物流的具体操作。如实施专项粮食储备,从产粮区调运适量的粮食以充实缺粮区,使粮食供应在总量基本平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区域有机调配。在这里,粮食的物流现代化就会显示出重要的功能作用,物流功能越先进、越快捷、越经济、越高效,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与效果就越强、越直接、越明显、越成功,从而也就反映了国家宏观调控运作能力的现代化程度。

2、粮食物流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自动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主要方式。粮食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生产各部门有着各种联系,在生产与分配、储运与流通、积累与消费诸关系中,其必要性无需赘述。在市场经济架构中现代化的物流涌动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它动态地联系着社会再生产的每一个行业和环节,协调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这正是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作用的结果,粮食市场在这只手的作用下,价格走向、供求总量、竞争态势等市场要素在市场形态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自动联结系统、运转形式和调节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粮食市场诸要素功能自动耦合,粮食系统物流现代化则是这耦合进程的粘合剂。它改变了传统粮食市场多元化的利益格局,打破了粮食市场中条条、块块的分割,使粮食市场突破了行政分割与区域封闭,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统一的开放市场。

3、粮食物流现代化是促进粮食产销结合,改革传统粮食流通模式的重要手段。粮食物流现代化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搭建粮食流通的快速通道,在运输上作到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均衡运转,使粮食运输更加顺畅,效率大大提高,有效解决主产区卖粮难、储粮难和运粮难的问题,使粮食生产和流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粮食物流现代化改革传统粮食流通模式,降低粮食流通费用。传统的粮食流通模式,环节多,损耗大,费用高。而采用现代化的散粮运输方式不

啻为对传统粮食流通方式的一场革命。在我国推广“四散”(散储、散装、散运、散卸)化粮食运输,以每年散运粮食1000万吨、每吨节约运费100元计算,每年就可节省费用10亿元。粮食流通成本的降低,将增强终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有效拉动农民增加收入。

4、粮食物流现代化是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粮食物流现代化,有利于加快粮食周转,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构建现代粮食物流,将结合铁路部门的货运改革,创建铁路粮食快运的新模式,充分挖掘铁路部门的运力资源。通过粮食班列、粮食班轮等先进的粮食运输方式,缩短周转周期,加快周转时间,使运输载体和港口的粮食中转设施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粮食物流现代化,有利于催生大型现代化粮食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构建现代粮食物流,将促进粮食流通企业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淘汰弱势企业,打造有实力参与国际粮食商战的巨人企业,占领国际粮食竞争的制高点。

二、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1、难转的弯——观念制约。人们对“物流”含义的理解却普遍比较模糊,把粮食物流片面理解为粮食仓储、运输和粮食装卸。一提到物流便联想到粮食储运、粮食装卸搬倒;一讲到科学合理地组织粮食物流,便大谈选择最短的运输路线、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和廉价的运输工具及图上作业、表上作业等具体的运输操作办法,并将运杂费用开支作为衡量粮食物流是否科学、合理的最终目标。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的结果是:把粮食生产布局、种植结构优化和粮食品种流向等看成是农业生产范畴的内容,物流组织上只注重其业务表现形式,忽视粮食物流的基础和前提。即便是在粮食运输环节,也只是从本企业的角度衡量运输的合理性,丝毫不顾及宏观上的效率和效益。加入WTO后,这种传统、片面和落后的观念受到了冲击,要求人们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来理解粮食物流。如果再把粮食物流的科学组织仅看作是对粮食储运的合理安排,势必会形成对粮食流通高效运行的阻滞。

2、难以解脱的困境——基础设施制约。粮食物流硬件设施落后是制约物流效率提高的直接因素。近年来,各级政府在粮食流通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包括投资建设了数百亿公斤的仓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对粮食中转、储运设施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并增加了专用粮食运输工具、专用码头,使粮食物流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粮食流通行业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但从总体上看,在企业规模、集约化程度、技术设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5年——20年。粮食物流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因仓容不足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粮食露天存放;储运设施的简陋和不配套又引发粮食在途时间长、损耗损失大、物流费用高等问题。粮食流通的“四散”(即散装、散卸、散存、散运)技术水平和作业水平仍较低。储备库存点不科学、仓容不足、仓储保管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特别是散粮专用车少。物流设施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粮食物流效率的提高,导致粮食物流费用长期居高不下,由此形成的较高成本的商品粮食在入世后无法应对国际市场上优质低价粮食的竞争,我国粮食生产和经营将无法避免地陷入困难的境地。

3、难解的结——政策因素制约。政府对粮食物流市场建设投入少,重视不够,对发展粮食物流缺乏统筹规划我国粮食流通业竞争较强,许多粮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各自为政,缺乏组织协调和市场规划安排,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资本优势,以致粮食流通不畅,效率低下,库存积压日渐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亏损包袱越背越沉。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约1/3的物流运作是承包给第三方的,发达国家甚至达50%—80%。许多生产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都实行“零库存”,而把仓储、包装、运输留给物流配送中心代理。美国目前约有90%的日用工业消费品、20%的工业生产资料和绝大多数农产品是通过批发渠道销售的。发达国家的政府都重视对物流系统建设的投入,并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以网络为支撑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4、难绕的坎——信息技术和人才的制约。而新兴的现代物流产业都以信息网络为主导,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广泛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装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程自动化物流管理系统,实行高效、快捷、便利的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网络营销少,粮食信息服务不周到、不及时,企业之间信息沟通少,以致粮食流通不方便、速度慢、交易率低,资金周转不灵,远远落后于快捷、高速的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现代粮食物流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创新相伴而行的,传统上对粮食物流管理的理解和操作已明显跟不上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仅凭经验和现有的业务技术难以做到对粮食物流的科学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加入WTO后,对粮食物流的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粮食商品知识,具备较熟练的业务技术,而且要对经济贸易知识和国内外粮食市场营销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以更好地应对入世给粮食物流业带来的新变化。但目前粮食行业这方面的人才是最缺的,其负面影响已在粮食物流业务运作中暴露出来,而且愈加明显。

三、促进粮食物流现代化的对策

1、增强对现代粮食物流含义的准确理解,促进新时期合理组织粮食物流理念的更新。粮食物流是一个完整的“环节链”系统,这个环节链从粮食的生产布局一直延伸到粮食的加工增值和成品粮销售服务。粮食生产合理布局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基础,粮食合理流向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前提,粮食合理运输、安全经济地储存、粮食加工增值和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直接体现,必要的宏观调控是粮食物流科学化的保证。对粮食物流含义的片面理解就是对粮食物流环节链的人为割裂,其结果是无法使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现代物流理念把粮食物流的组织看作是一种资源,不同的配置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地配置和组合粮食物流资源能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物流的效率。现代物流理念也要求人们从整体、综合的角度来理解粮食物流是否科学、合理,不应仅仅以某个企业物流费用支出多少来衡量整体的效益。粮食物流的科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应以“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即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有时为了抢时间、争市场,在较长距离的粮食运输中选择速度快、费用高的公路运输,而放弃了费用相对低廉的铁路运输,但却为客户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市场,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这同样应视为是合理的。WTO下的粮食物流并不否定传统粮食物流的合理之处,而是要求我们从更宽的视野、更广的角度来理解和组织粮食物流业务,寻求物流合理化和价值最大化之间的新的平衡点,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3、应加大对粮食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及管理。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品种是稻谷、小麦和玉米,其产量和销量占总量的90%。这些大宗粮食由于数量巨大,非常适合散装运输,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在这些粮食的整个流通过程中,应继续实行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在目前散运成为四散”作业的瓶颈之时,必须加大运输设施建设的投入,应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的散粮专用车,加快发展散装汽车,并对流通各环节的其它基础设施加以技术改造。各级政府在粮食流通设

施建设方面应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对已建成的粮食仓储设施,如浅圆仓等,应进行技术设备配套,包括配备粮情监测、谷物冷却、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设备,使其尽早地发挥作用。粮食流通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四散”上,增加粮食自动接卸、计重设备和专用运输工具,适度提高集装箱运粮的比重。粮食加工环节应调整布局、重组资产,淘汰落后的、高能耗的生产设备,研制和引进先进的设备,为粮食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创造条件。此外,要重视粮食物流环节链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运作,从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循环的高度,解决好粮食物流环节存在的问题,确保其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3、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解决目前粮食物流存在的无序现象和因体制不顺导致的物流部门分割、缺乏相互协调的问题,需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成立粮食物流调控机构,统一协调政策性和经营性两部分粮食物流的组织和运行。这一调控机构可归属各级政府发展计划部门,也可隶属于各级粮食主管部门。隶属发展计划部门的物流调控机构的调控对象和范围不仅仅是粮食商品,而是包括粮食在内的众多商品的物流。(2)规范和协调分品种的粮食流向及粮食仓、厂、站、点的布局,并负责协调和参与粮食库、厂建设论证等相关事宜,做到从源头上为粮食物流的科学合理组织创造条件(3)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约束粮食物流组织者、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和监督粮食商品实体运动的全过程,协调和处理所发生的粮食物流纠纷。(4)为粮食物流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信息服务包括粮食市场供求信息、交通运输情况、特别是运力方面的信息等,为提高物流效率奠定基础。政策指导指的是做好有关粮食物流方面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减少和避免实际工作中的盲目性。

4、促进粮食物流信息化和重视粮食物流人才。信息技术是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用现代物流技术改组和提升粮食流通产业,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是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粮食流通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要积极发挥国家和各省已建立的粮食信息中心的作用,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和粮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逐步构筑覆盖全国的现代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形成一个上联国家政府部门,下联各省市、县(市、区)粮食局、粮库、粮食批发市场、粮食企事业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企业要通过粮食信息平台,对供应、生产、销售、储运等环节的物流活动实行综合的计算机管理,将购销业户联结起来,实现对粮源收购、组配加工、库存和运输优化等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使粮食物流各区段的工作效益达到最优化。粮食企业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己业务所需要的商务活动。企业要通过粮食信息平台,对供应、生产、销售、储运等环节的物流活动实行综合的计算机管理,将购销业户联结起来,实现对粮源收购、组配加工、库存和运输优化等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使粮食物流各区段的工作效益达到最优化。鼓励粮食物流企业引进高层次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物流专家,引导粮食物流企业多参加培训班、研讨班,组织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国外和物流发达地区、企业学习、取经,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优势,委托培养专业物流人才,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粮食物流人才队伍,以满足现代粮食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侯立军.粮食市场结构和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82、张卫星.物流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刘春浦.中国粮食流通业如何应对“入世”[J].粮食流通技术,2000,(04)

4、射培秀.试论发展中国的农业物流业[J].中国流通经济,2003,(11)

5、王遐见.论粮食流通的现代化取向[J].经济体制改革,2004,(3)

6、陈金龙.潘朝松.王亚南.现代粮食物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粮食储藏 2004,(3)

7、王遐见.粮食流通与现代物流[J].农业经济问题,2004,(5)

第四篇:沈阳市现代粮食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

沈阳市现代粮食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和部署,以及国家、省、市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精神和政策规定,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粮食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物流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实现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

建立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主渠道的粮食市场体系和市场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实现了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全市现有粮食购销企业461家,粮油加工企业184家,专业粮食物流中心1家,粮食经营站点、粮食连锁经营公司、经营粮油的超市、城市农贸市场及乡镇集贸市场等粮油零售网点1500余家,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粮食购销网络,实现全市粮食供应充裕、市场稳定,满足了军需民用的多元化需求,并经受了“非典”时期部分地区粮食抢购期间的考验,确保了我市的粮食供应安全。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粮。自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各级粮食行政管

理部门的的努力,2005年市粮食局增设了市场监督检查处,并成立了城区粮食市场管理所,全市县郊区粮食行政管理机构恢复,形成了我市粮食监督检查执法体系。同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为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创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建立粮食物流体系

以沈阳粮食物流中心为核心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投资6000万元的沈阳粮食物流中心的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对沈阳市第一粮库等四个骨干国家粮食收储、储备库进行了更新改造,共投入资金1.7 亿元,建设设施完备、技术领先,具有“粮食四散”功能的现代化立筒仓、浅圆仓和平房仓等粮食储备物流设施,新增仓容21万吨,在全省率先改变传统的露天储粮方式,有力地提升了粮食流通“四散化”水平,保证了储粮安全。据统计,我市仓容在1000吨以上的各类经济性质的粮油仓储企业共207家,“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近5亿元用于仓储设施的新建和改造,有效仓容达244万吨,比“十五”末期增长 85万吨,年均增长8%,散粮作业能力每小时8000余吨,比 “十五”末期增长 2750吨,年均增长7%。

(三)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力度加大,现代化企业制度初步建立,财务挂账得到清理,企业活力增强。国有粮食企业的市

场调控能力,购销主渠道作用显著增强,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扭亏为盈,共实现利润3922万元。

(四)完善储备和应急体系

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粮食安全。在承担着国家、省粮食储备任务同时,完成了市级储备粮油任务,新民市还建立了县(市)级储备。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对全市351家国有和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制定了《沈阳市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监督检查办法》,和《沈阳市粮食供应应急预案》,确定了米面油应急加工供货企业,提高了全市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五)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

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通过资产重组和优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粮食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牌形象,培育了一大批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并以此为依托,推动了以沈北新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粮食物流和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了粮食生产、收储、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即满足了居民对高品质粮油产品的消费需求,又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我市有以香雪面粉、第一粮库,南方谷物、辽宁中稻等为代表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

中,省级2家,市级20家。年加工生产粮油制品 102万吨,年产值近50亿元。

二、“十二五”时期所面临形势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它包含了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粮食现代物流是采用现代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将粮食收购、中转、储藏、运输、配送等功能有机结合,进行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

(一)我市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具备的有利条件 1.优越的地理和区位优势。沈阳市作为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东北亚和环渤海经济圈中重要城市,是连接东北与关内的粮食物流主通道的枢纽节点,是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大豆等原粮及其产成品流通到关内和出口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在粮食流通中处于重要地位。同时,沈阳又是东北地区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的集聚地和扩散中心,交易活跃,市场繁荣,具有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显著区位优势。沈阳经济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又将为发展我市现代粮食物流建设带来有利契机。2.完备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网路通畅,基本形成以公路、铁路、民航运输方式为主 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公路运输方面,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1742公里,形成了以“两环八射一过境”的环射型、高等级、大密度高速公路网,是全国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7个城市实现了公路高速化,可以方便快捷地连通每一条进出东北的主通道和主要粮食物流集散地;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京哈、沈大等6条铁路干线汇集沈阳,有全国第二大的铁路货物编组站,现有大型粮食储备库、中转库和收储库均有铁路专用线,形成了连接关内与东北各地的半环形枢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已开通国内外航线132条,民航运输年起降达6.63万架次; 海路运输方面,沈阳虽然是内陆城市,但由于距以北良、大连、营口、锦州、丹东5处港口为主的辽宁港口群距离短,具有实现粮食陆海联运的优势,可以依托辽宁港口群作为出海口,实现北粮南运和粮食进出口贸易业务。目前,5个港口已建粮食转运泊位10个,其中2万吨以下泊位2个,2万吨至5万吨泊位4个,5万吨以上泊位4个,筒仓、场地总数分别达230多处和220多处。随着沈阳近海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沈阳这个内陆城市逐步向港口城市转型的同时,也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创造了便利条件。

3.充足的粮食物流资源。我国粮食物流的流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商品粮的市场流通;二是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粮的收储、调运和轮换;三是粮食进出口。沈阳作为特大

型城市现有常住人口810万人,近年来,我市粮食供给量和需求量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市2010年粮食总产量327万吨,需求量300万吨。其中,城乡居民口粮消费104万吨,其余为粮食加工和转化企业以及外销需求。全社会粮食收购量235 万吨,粮食销售量223万吨,产销基本平衡,小麦、大豆等部分品种需调剂。2010年,全市粮油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为927万吨,生产粮油产品374万吨,产值165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十一五”期间粮食物流产业建设和发展上取得了较大成果,但还存在不足,与黑吉两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偏低,仍有差距。当前,影响和制约粮食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粮食流通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物流资源不够集中造成利用效率不高,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现有仓储、运输设施不够完善,信息网络不畅。国有和非国有粮库适合粮食散装散卸的仓容比重偏低,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物流成本偏高,粮食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尚需完善。

2.粮食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大型粮食仓储、物流、加工企业和集团不多,缺乏粮油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

3.现有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区域性和专业性有待提高。

互为依托、互相补充的大市场、大流通、大粮食网络格局还没有形成。粮食批发市场存在基础设施差、交易方式落后、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三、现代粮食物流“十二五”发展构想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当前形势,应当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利契机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好机遇,抓紧制订和实施我市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资源等综合优势,努力实现粮食现代物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省级粮食物流发展规划为蓝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重大项目为载体,以现代科技为支撑,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提升功能,建立功能齐全、运作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调控体系,提高粮食物流“四散”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增强粮食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多种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鼓励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物流方式企业间参与投资;建设资金主要由企业自行筹措,投资风险由企业自行承担,政府对区域性粮食现代物流重点项目进行政策和投资上的扶

持,为粮食现代物流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我市粮食流通现状,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在规划第一阶段,结合国家、省级粮食物流通道建设,重点对重大粮食物流项目、仓储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在规划第二阶段,实施整体推进,重点解决粮食收购、集并、加工的“四散”问题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全面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3.打破分割,整合资源。打破行业和地区分割,充分利用现有粮食物流设施,整合不同所有制主体的物流设施、基本功能及业务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粮食物流资源利用效率,培育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粮食物流骨干企业,实现粮食现代物流的系统化、集约化发展。4.技术引领,注重实效。既要结合我市实际,注重实效,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注重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引进和交流。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减少粮食损耗,降低流通成本。

5.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要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重组改造,优化产权结构,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粮食流通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粮食主渠道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完成粮食物流资源整合和大型粮食现

代物流企业的培育;完成粮食仓储、运输及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和粮食检验检测系统等配套设施的改造升级,基本实现粮食的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和整个流通过程的无缝化连结;建立以沈阳粮食物流中心为核心,以国有大型粮食储备库、中转库及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为支撑,以遍布全市各区、县(市)的粮食仓储、加工、购销、物流企业为基础的,统一开放、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实现产销对接和功能辐射,确立我市在东北地区粮食物流的主导地位。改造仓储物流项目150个,仓容350万吨,建设项目投资18亿,实现粮食流通量年300万吨,粮食加工量450万吨。

四、现代粮食物流“十二五”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大对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面完成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

1.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完善各自粮食物流节点的收纳、中转、储备功能。选择遍布各区、县(市)的 180余个小粮库作为收纳库,以国家、省确立的粮食物流结点和通道作为枢纽,选择交通便利,仓储条件较好的国有和非国有骨干粮库作为中转和储备库,发挥各自收纳、集并、中转功能。依托现有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和改造一批适应散装散卸和粮食集装箱运输等中转仓容和装卸设施,解决中小粮库到大型粮库的集并和分拨问题,提高粮食快速中转和供应能力。以

实现散粮运输为目的,鼓励粮食物流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增添散粮运输工具。“十二五”期间,拟投资18亿元,建设、改造仓储物流项目150余个,仓容350余万吨。同时完成好沈阳市第三粮食收储库的整体搬迁、置换重建项目,该项目拟投资3.2亿元,分三期建设,预计2012年底全部完成。2.建设粮食物流信息系统。按照构建粮食物流信息网络的要求,以沈阳粮食物流中心改扩建为契机,以“沈阳粮网”为平台,建立省级粮食物流公共信息系统,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扩大覆盖范围,建设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粮食购销、储存、加工企业及粮食物流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信息采集、发布管理,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3.完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划建市、区县和企业三级粮食检验、检测系统,提升现有9家具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的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投入资金对现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改善实验条件,并加强对质检人员队伍建设和再教育培训,达到全市粮食质量监管无盲区,质量检测全覆盖。

4.建立粮食物流标准化体系。按国家、省仓储和物流标准化要求,建立粮食物流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信息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实现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装卸机械、安全生产、品质检测、商品编码、市场交易、企业文化的标准化。重点安排粮食仓储设施的标准化、运输工具的标准化、装卸设施的标准化、散装作业方式和检测设施及指标的标准化等。

5.培育大型粮食物流企业,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程度。一是加快培育专业粮食物流企业。通过整合我市大型粮食购销企业的物流资源,鼓励和吸收社会资金投资粮食物流,加快培育一批能组织跨省粮食物流业务、能承担国家宏观调控任务、国际竞争力比较强的大型专业粮食物流企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广泛开展内外交流,加强区域合作,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建立若干条畅通、快速、高效的粮食物流供应链,提高应对粮食市场波动的掌控能力;二是改造提升传统国有粮食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动传统粮食物流企业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建设的机械化骨干库、世行粮食流通项目储备库、国家粮食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储粮功能作用,科学合理利用区位、公路、铁路、设施、设备、场地、港口分库等优势,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功能、扩大规模、搭建信息平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措施,创建具有农业订单生产、粮食收储、运输、配送、加工、贸易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三是积极发展粮食制成品物流。随着我市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成品粮及粮食精深加工产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大。在搞好原粮流通的基础上,鼓励我市粮食物流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发展粮食制成品物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十二五”期间,要完成10家大型粮食物流企业集团的培育工作,实现粮食流通量年500万吨,年产值250亿元目标。

(二)着力推进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和提升市场功能

1.完成沈阳粮食物流中心的改扩建任务。沈阳粮食物流中心(原沈阳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于1998年,位于东北粮食流通走廊的重要节点,沈阳市铁西区北一中路(沈阳市第一粮库院内),区位优势明显,经十几年的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粮食现货交易批发市场,在我市粮食流通、粮食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的地位和作用显著。2005年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大中城市十大重点粮油市场”。但由于投入不足,其规模、功能、设施等诸多方面已不适应粮食流通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与沈阳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粮食物流节点的地位很不相称,有待完善和提升。“十一五”期间,共投资6000万元,对该项目进行了整体维修改造,现一、二期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并与沈阳市第一粮库整合为沈阳粮食物流中心,在规模、功能、设施、设备、软硬件条件、安

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发展。现占地31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00万吨,交易额近50亿元,已形成集成品粮油现货交易、粮油储备、粮食加工、粮食物流、信息发布等粮食服务为一体的东北地区最大、全国一流的粮食现货交易中心和粮食物流集散地。“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投入,拟投资5000万元,新建、维修库房各1万平方米,新增档口100个,新上大米、杂粮生产线等,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功能。改造建设后的沈阳粮食物流中心由“两个市场、六个中心、四个功能区”组成。“两个市场”是:粮食现货交易市场、粮食竞价交易市场。“六个中心”是:粮食信息中心、电子交易中心、质量监控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结算管理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四个功能区”是:经营交易区、仓储保管区、加工分装区、物流配送区。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量100-150万吨,交易额80-100亿元,成为集粮食物流、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以批发交易、仓储、运输、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平台为主体,具有很强吸纳和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省级粮食物流中心,成为立足辽宁、辐射东北、面向全国的粮食集散地。通过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集聚粮食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发挥规模优势,形成集产购销一体化的现代粮食物流产业集群。

2.完善区、县(市)区域性城乡粮食集贸市场建设和城

镇农贸市场、超市、连锁经营场所建设。以新民、辽中、康平、法库及苏家屯、沈北新区等区县(市)农村粮食集贸市场为主线,以遍布城区的农贸市场、超市、连锁经营场所为附线,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家乐福、乐购、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和粮油连锁经营机构加强合作,实行送配货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出资兴办粮油经销店和连锁经营机构,方便城乡百姓消费粮油产品,使之成为保证供应,稳定粮价的必要补充,并服务于沈阳粮食物流中心,形成网络状物流格局。

(三)着力推进粮食粮油加工产业化经营,培育和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依靠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实现粮食生产、流通、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农户→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将粮食的科研、订单收购、精深加工、粮食转化、贸易经营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我市粮食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1.推进面粉、大米、油脂、饲料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一是扩大沈北新区沈阳香雪面粉工业园的产能,新建沈阳益海嘉里面粉工业园。香雪和东大面粉公司经过重组整合,已经实现年产30万吨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2亿元,提高产能和产品科技含量,努力打造成东北区单产规模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将面粉年产量由现在的20

万吨提高到3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沈阳益海嘉里拟投资 4.5亿元,新建年面粉50万吨,产值20亿元的面粉工业园。二是继续推进以沈北新区辽宁中稻股份、益海嘉里,苏家屯区中粮集团水稻加工产业园,市直企业沈阳市第一粮库、南方谷物等为代表的水稻加工产业建设。益海嘉里拟投资1.5亿元,在沈北新区新建年加工水稻20万吨的工业园。中粮集团拟投资3亿元,在苏家屯区新建年加工水稻30万吨的工业园。“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实现年产大米及其衍生品70万吨,产值30亿元。三是继续扶持中纺粮油(沈阳)有限公司的油脂产业园建设,努力使企业摆脱亏损现状。“十二五”期间,将油脂年产量现在的6万吨,提高到 9万吨,成为我市大型油脂加工基地,改变我市油脂加工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该企业纳入沈阳油脂产品应急保障加工指定单位后,对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扶持中粮北海粮油工业公司沈阳分公司投资2200万元灌装项目建设。该项目建在沈阳市第三粮食收储库院内。设计年灌装能力12万吨,年经营量20万吨,产品供应东北市场。四是继续支持以沈阳方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顶益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饲料和食品产业发展。位于新民市的沈阳方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5000万元,沈阳东顺饲料有限公司拟投资8000万元,新建年产20万吨和25万吨饲料的饲料加工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以利于粮食的就地转化,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粮食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利用国债、政府补贴和企业自筹资金对现有粮食加工储存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通过不断加大新技术新设备运用,提升粮食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为龙头企业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3.扶持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水稻进行大米加工、稻米油生产、稻壳发电工等粮食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绿色环保、低碳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牌形象,节约粮食和能源消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4.支持沈阳市第一粮库、沈阳市第三粮食收储库、沈阳香雪面粉股份公司等企业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鼓励粮食购销、加工、经营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绿色和有机粮食种植基地,推行优质收购政策,实现农企双赢。

“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粮油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从现在的22家,提高到40家左右。其中,2012年前,达到30家左右,2015年前达到40家左右。省部级和市级名牌产品要从现在的9个提高到16个左右。订单农业面积要从现在的1.3万亩,扩大到3万亩左右。

(四)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和稳定

1.在落实国家省市三级储备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区县市粮食储备。加强对各级储备粮的管理,及时轮换、确保质量合格、数量真实。

2.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体系,细化和完善粮油储备应急动用方案,健全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体系,推进应急保障机制和设施建设,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应急情况下全市粮食有效供应。到“十二五”末期,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要比现在增加15%左右,达到400多家。3.认真抓好全社会粮食统计工作,加强粮食统计队伍建设,扩大统计范围,提高统计质量,加强粮食综合平衡预测分析,更好地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主要依靠企业投资建设。要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根据规划具体项目类别的公益性程度和运营特点,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方式扶持建设,并协调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除积极争取国家粮食现代物流项目资金外,市里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扶持全市重点粮食现代物流项目。

(二)完善各项政策

粮食现代物流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要完善各项政策,抓好政策落实。一是税收政策。省级重点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粮食物流园区建在开发区的,享受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二是用地政策。纳入规划的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享受规定的用地优惠政策。三是价格政策。继续执行国家粮食铁路运价优惠政策,铁路、交通部门要将散粮运输纳入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粮食物流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执行工业价格。

(三)创新体制机制

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粮食物流设施。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资本运作等合资、合作方式参与粮食物流建设和经营。加快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国内外各类主体,特别是大型物流企业进入,参与我市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

(四)加快人才培养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粮食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鼓励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培养粮食现代物流管理、经营和技术人才,大力推进粮食物流从业人员职业继续教育,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第五篇:关于“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与战略思考

关于“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与战略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继续增强,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储备水平明显提升。但也要深刻认识到,未来国内粮食安全依然面临粮食供需“紧平衡”、生态资源要素约束增强、国内外市场衔接不紧密等突出问题。“十四五”时期是全球化秩序重建与国际分工出现新动向的时期,也是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和多边关系不确定性概率增大,“灰犀牛”事件、“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迫切需要重塑粮食安全战略导向、全产业链协同思维和全球化视角。以高质量发展协调好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和确保种粮收益的关系,提高粮食供给体系质量,充分调动种粮主体的积极性;做好国人吃得饱、吃得好与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的制度协调。以“全产业链思维”推进“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协同提升安全、营养、健康粮食制品供给能力。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机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并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为消除全球饥饿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维护、促进世界粮食安全。

一、“十三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政策扶持、综合产能、加工物流、储备调节等方面系统谋划、协调跟进,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

(一)粮食支持体系越来越完善

粮食生产补贴和价格支持等政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2016年,我国全面推进“三项补贴”改革,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将以往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018年我国调整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通过释放价格信号来鼓励优质粮食生产。2018年在部分产粮大县试点探索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由“保成本”迈向“保收入”的关键一步。除此之外,对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能力田间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农田水利设施给予重点支持。与近年国际市场粮价几次“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相比,我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在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一系列的补贴及价格支持措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十三五”以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持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物质装备、信息化水平不断进步,有效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截至2019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0.17亿亩,较2015年增加2.95%;有效灌溉率为56.51%,较2015年提高1.62个百分点;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为53.28%,较2015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稳保4亿亩,其中2018年建设了8000万亩,是2015年的2.88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高,2019年达到59.2%,较2015年提高3.2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农机总动力10.0亿千瓦,虽然低于2015年的11.2亿千瓦,但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由2015年的63%上升到2019年的7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高,助力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2016-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均值为6.61亿吨,较“十二五”时期的6.26亿吨提高了5.53%。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2016-2019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值为475公斤,较“十二五”时期的460公斤提高了3.3%,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6-2019年,我国粮食单产达到5621公斤/公顷,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4.1%。

(三)加工与产业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粮食加工业产业规模和综合效益增速明显,2018年末,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2.3万户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3.1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24%;2018年,全国各类涉粮企业加工转化粮食5.5亿吨,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3%,2020年预期提高到88%。从质量效益看,2018年粮食深加工和食品加工行业产值增幅分别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和10.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达到6.9%。粮食加工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在专用粉、大米、玉米、植物油等加工领域的核心设备、智能化控制、综合利用设备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粮食加工设备设计理念、制造水平、智能化及配套化水平都得到快速发展,从单机到成套系统、从手工到智能化,开始有计划地升级改造,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增加,2017年启动实施了“优质粮食工程”,中央财政连续三年投入奖励资金197亿元,撬动参与社会资本450多亿元,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各地加工企业积极联动农户发展优质粮源基地,2018年全国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粮源基地6700多万亩,有效带动了1200多万关联农户创业、就业,产业活力不断得到释放。

(四)收储调节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以去库存和市场化改革为重要内容的现代仓储物流及收储轮换制度得到长足发展。物流快速增长、业态更加多样,提高了粮食流通能效。2017年,全国粮食物流总量达到4.8亿吨,较2015年增长31.51%;其中跨省物流量为2.3亿吨,较2015年增长39.39%。粮食物流骨干通道全部打通,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格局基本形成,原粮散粮运输、成品粮集装化运输比重大幅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稳步提升①。储备粮收储机制沿着“市场化+宏观调控”方向前进。“十二五”时期粮食收储的典型特点是政策性收购,特别是2014-2015年,中储粮每年收购量都在1亿吨以上,最多时年收购量约占全国粮食商品量的40%。2016年,以取消玉米临储政策为标志,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持续深化,这是政策性粮食储备过渡到以去库存为主的阶段,玉米、大豆、油菜籽等陆续退出政策性收购范围,政策性收购保留的水稻、小麦也在按照市场化方向增加价格弹性。

(五)初步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的“三道防线”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有充足的原粮储备;在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满足10-15天的成品粮储备;布局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网点、应急配送中心和应急储运企业。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44601个,应急加工企业5388家,应急配送中心3170个,应急储运企业3454家②。强大的应急企业加工能力,加之充足的原料储备、适度的成品粮储备,能够确保在应对疫情期间粮食供应充足③。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支持体系日益完善,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加工业快速发展,收储调节能力极大提高,应急保障体系更加成熟,为“十四五”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十四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发展变革的5年、突破的5年,也是外部环境越发严峻的5年、闯关的5年。粮食行业既面临严峻挑战,更蕴含发展机遇,需要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一)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的攀登期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2030年我国人口峰值(14.5亿)到来之前,粮食需求还会刚性增长。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对动物性产品以及饲料粮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凸显。若不考虑人口结构变化,至2025年,口粮消费量将增加到2.86亿吨峰值,饲用粮会持续增加④。2018年全球粮食已显现出由宽松转为趋紧的势头,饥饿问题渐趋恶化,全球仍有8.2亿多人挨饿⑤,对2030年实现“零饥饿”目标带来了巨大挑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粮食安全危机的余波难以在短期平息,粮食行业既要继续化解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后续考验,又要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紧平衡”状态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长远对策。

(二)完善粮食支持政策和方式的深化期

稳面积、稳产量,最终要靠稳政策、稳收益。粮食产量和种粮收益矛盾持续增加,需要继续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切实维护好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全面提升粮食支持政策的效果,要优化支持方式,重点支持粮食产业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粮食产业的带动力;补贴粮食作物农业保险并扩大试点范围,发挥农业保险强农、惠农的积极作用。扶持政策对重点区域有所侧重,对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差别化、定向化扶持政策,既要突出主产区产能优势,也要充分考虑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生产责任,引导非主产区更好地保护和提升粮食产能。

(三)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变革期

随着城镇化进一步深化,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食物消费继续升级将带来叠加效应,部分粮食供过于求与有效供给不足将继续并存。居民口粮消费会在到达峰值后逐步减少并趋于稳定,而肉蛋奶等农产品消费增长会带来饲料粮需求增加,多元化、绿色化、功能化、特色化、品牌化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日益增长。亟需继续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种植结构,解决国内优质粮源欠缺问题;重点解决粮食领域农药和化肥过量施用、粮食陈化等食品安全隐患,确保更高质量的粮食产品供给。开拓粮食的多功能性,突出区域农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构建粮食产业品牌体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四)激活粮食产业经济活力的关键期

目前我国“产购储加销”各环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融合度低、一体化程度弱等传统问题依然存在,是“十四五”时期粮食安全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同时,消费结构升级对全产业链协同下安全、营养、健康粮食制品供给能力的需求将更为迫切;随着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引进国际先进加工、仓储等技术设备为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收储、流通等领域的深化改革为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制保障;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下的科技要素支撑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对“十四五”时期粮食产业带来多重红利。面对挑战,要把握机遇,强化粮食加工转化的引擎作用,推动仓储、物流、加工等粮食流通各环节的有机衔接,稳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激活粮食产业经济活力。

(五)打造全球粮食命运共同体的机遇期

我国粮食“紧平衡”状态在短时期内难以彻底改变,国际战略环境也将发生颠覆性变化,我国粮食市场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潜力、不可替代的市场。要继续通过国际市场的调剂作用,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有效防范化解国际市场风险。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主动为全球粮食发展搭建公共贸易平台,打造高水平国际粮食供应链,继续增强国际粮食市场话语权,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彰显大国担当。2018年,有来自53个国家的超过1.13亿人经历了严重饥饿,亟需紧急粮食、营养和生计援助①。中国要携手世界推进粮食事业破解全球饥饿问题,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合作和输出,帮助低收入、贫困国家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三、“十四五”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判断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粮食安全既面临传统问题约束,也将面临新挑战的关键时期。在确保粮食安全的传统问题上,主要是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种粮收益持续走低,粮食产业竞争力较弱,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压力逐渐增大;粮食支持措施的市场干预程度不断加深,支持政策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国际贸易争端风险显著增加,支持政策的空间进一步收窄。这些“陈疴痼疾”的约束将会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收紧,需要持续关注。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会更加复杂。我们更要注意到,过去粮食产量连年增长掩盖了一些新的问题,粮食发展的内外部风险正在不断加深。

(一)保障粮食安全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

1.需求结构转型给粮食供给带来新要求

从数量看,国内粮食供给充足;但从质量看,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优质粮食需求增大,现有粮食质量难以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品种结构性矛盾和质量问题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为供给难以适应粮食需求结构转型的新变化。居民收入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尽管食物消费量不再显著提高,但高质量、高蛋白食物消费逐渐增加。2018年我国人均直接粮食消费127.2公斤,较“十三五”末期的134.5公斤,减少7.3公斤。同期猪肉消费量增加13.4%,牛肉消费量增加21%,羊肉消费量增加30.82%,禽类消费量增加7.7%,鲜瓜果消费量增加17.2%,坚果消费量增加13%。居民食物消费中粮食等主食消费量大幅减少,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膳食结构已经从以植物性食物消费为主转变为以动植物食物消费为主,且营养搭配更加科学(周晓雨等,2018)。“十四五”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将达到更加富裕的水平,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胡鞍钢等,2019),食物需求结构转型将加速(武拉平,2019)。但目前国产粮食品质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强筋小麦的短缺非常明显,目前市场对优质小麦需求量为600万-800万吨,而国产优质强筋小麦总量为350万-450万吨。国产优质粳稻占比约为30%,优质籼稻占比约为10%(谌琴,2019)。本土研发生产的强筋小麦在品质上与国外优质麦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国内企业加工需要,仍要依赖进口;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对动物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速较快,将会带动国内养殖产业规模扩大、引致饲料消费持续增加,这将进一步加大对玉米、大豆等饲料作物的供应压力。目前我国豆粕生产主要来源于进口大豆加工,其中90%以上的需求依靠进口,国内大豆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万吨左右,且以蛋白豆为主,因此豆粕生产所需的大豆缺口非常明显。玉米产量相对稳定,但随着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种植结构调整等原因,种植面积明显下降(魏后凯,2020)。

2.增长动力转换与本轮经济下行带来新挑战

确保粮食安全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支持,“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增长动力转换、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可能会改变当前的支持格局。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5年以来经济增长率均在7%以下,目前增速还在继续下行,“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大概率将跌破6%(马晓河,2020),甚至在5.5%左右(祝宝良,2019)。这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下降,各级政府向农业农村增加公共投入变得越来越困难(马晓河,2020)。从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上看,虽然总量一直在增加,但增量明显下降。以粮(油)大县奖励资金为例,2019年中央财政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为447.86亿元,较上年增长5%;2018年比上年仅增长2.5%,大幅低于之前的增速。

2013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为319.2亿元、增幅为14%;而2012年为280亿元、增幅高达32.7%。粮食产业在财政创收方面属于弱势产业,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地方抓粮的积极性可能进一步下降。虽然国家强调要增加粮食生产支持力度,但对地方而言,种粮不能带来税收,反而会加大财政投入。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下降、支出刚性增长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上,很容易把重点放在增加财政收入上面(魏后凯,2020)。除此之外,城镇化进程会慢于“十三五”时期,给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带来困难(马晓河,2020)。对于粮食这种收益持续降低且规模经济明显的作物,如果适度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将进一步降低规模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3.国际市场频繁异动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将会更加复杂,将会加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余缺的成本,也可能会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升级带来挑战。全球资本体系一体化过程正在分化断裂,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横行。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波诡云谲,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遏制(胡鞍钢等,2019)。美国历来娴熟于使用“粮食武器”遏制“战略竞争对手”(冯维江,201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就对中国实行包括粮食在内的全面封锁和商品禁运;1956-1962年,美国为控制老挝反对派势力,全面中断对老挝的大米援助;1965-1967年,美国因不满印度的农业、人口、汇率等政策,中断了向印度提供粮食援助的协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美国妄图通过不断煽动其同盟国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此举旨在降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粮食可获得性,使我国建立海外粮食生产基地的难度加大。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我国需求结构升级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加大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另一方面,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一直在打压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先进制造业。其中的生物医药、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信息技术均属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与载体,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安全水平。中美贸易摩擦将使得我国在农业领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农机装备的可获得性降低,阻碍粮食生产智能化、机械化、良种培育、数字农业等发展势头,可能影响粮食生产力继续提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在粮食贸易方面,中国在粮食市场开放上将面临较大压力,若美国的粮食及替代品再次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会进一步打击国内农民种粮积极性,在流通渠道层面,将造成更多洋粮入市、国粮入库,最终对国内粮食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内部风险逐步累积

1.稳定粮食生产的资源要素紧缺加重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续丰收,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资源高强度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过度超载为代价。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粮食增产、稳产难度将进一步加大。2017年年末,我国耕地面积约20.23亿亩,较2012年年末减少415.8万亩,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占用。尽管采取了耕地占补平衡的措施,但新补充的耕地需要较长的熟化时间。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面积仅为8029.15万亩,其中零散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5197.08万亩,占比高达64.7%,开发利用成本高。后备耕地总量中有64.3%是荒草地,12.2%是盐碱地,

8.7%是内陆滩涂,8%是裸地,受生态环境制约大,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较多①。与此同时,由于过度开垦和耕作技术不当,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也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能力。全国质量等级在4-6等的耕地面积为9.47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高达46.81%。在7-10等的耕地面积为4.44亿亩,占比达到21.95%,其中6等耕地面积较2014年增加约3000万亩,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善。除了土地资源外,水资源也对粮食生产造成制约。过去为保障粮食生产,一些地区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造成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对粮食主产区的自然资源结构平衡带来很大影响。华北平原大粮仓每年超采地下水100亿吨,目前已超采高达1000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漏斗区,不少区域出现地面大片沉降等问题,不再适合种植粮食。产粮大省黑龙江省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利用率极低,地下水也明显超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生态工程的启动实施,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水资源约束也会进一步收紧,目前不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方式必将威胁到长远的农产品供给安全。

2.应对抗病虫害和灾害的难度增强

尽管我国水旱灾害治理获得显著成效,成灾面积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受冷冻灾害、风雹灾害影响逐渐扩大。2018年全国冷冻灾成灾面积达2805万亩,为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是2017年冷冻灾成灾面积的6倍。2018年全国风雹灾成灾面积为2322万亩,较2017年增加465万亩。相比2019年,2020年全国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并存。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将持续,由此带来的异常气候和极端天气将持续,加剧了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异常气候会加剧病虫害防控压力,例如2019年年末的异常强降水是非洲之角地区发生大规模沙漠蝗灾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来虫害入侵态势瞬息万变、难以预料,加之传统病虫害高发,给我国稳定粮食产量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除了沙漠蝗来势汹汹以外,对草地贪夜蛾的影响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2019年入侵的草地贪夜蛾已在我国定殖,虫口密度明显增加。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调查和专家会商分析,预测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呈重发态势,发生面积在1亿亩左右,发生区域占玉米种植区面积的80%以上,并有迁入东北春玉米区的可能,“十四五”时期爆发灾害的几率非常大。过去我国在粮食病虫害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实际损失从2010年的1621万吨下降到2017年的1195万吨,但近年来传统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范围在逐渐扩大。境内外虫源地冬春季温度偏高,助长了害虫和病菌的繁殖,可能导致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稻瘟病等老病区和易感地区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流行风险依然很大,气候异常带来冬春降水偏多,给两类病害发生蔓延创造了条件。

3.粮食区域性供求失衡的局面加剧

区域供需平衡一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我国粮食区域供需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很多区域粮食自给率快速下降,一些粮食主销区产销缺口在增加,过去的产销平衡区正在退化为销区。通过测算,2000年我国11个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平均自给率为90.4%,到2018年仅为67.3%;粮食主销区省份的平均自给率也从2000年的51.2%下降到2018年的17.1%。从省级层面看,2000年粮食自给率维持在100%的省份有17个,至2018年下降到9个。销区省份中,浙江、福建、广东的粮食自给率下降幅度均在65%以上。在粮食生产区域集聚效应逐渐显现的情况下,省际间大规模调运和区域调剂成为常态。然而,主产区的集中系统和粮食需求地的分销系统还不足以实现大规模粮食快速通达(毛学峰等,2015),流通隐患比较突出。历史经验表明,区域供求平衡短板往往会辐射发展为系统性的粮食不安全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次粮食市场的较大波动,大多是在供求总量有保证的情况下,因地区间供求不平衡引发整个市场紧张(郭玮,2005)。过去粮食产量连续增长的乐观景象掩盖了粮食安全的新问题,粮食区域供需保障问题正在不断凸显,在风险挑战加大的发展新阶段,迫切要求加强区域供需保障能力、完善区域保障的制度设计。

四、“十四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与着力点

中国要适应“十四五”新形势,把握战略机遇,尊重客观国情粮情,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与粮食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贸易大国战略地位相适应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能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由粮食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

(一)高质量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要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增长,使粮食增产从“靠耕地”转向“靠科技、靠绿色”,种粮增收从“靠产量”转向“靠质量”。

1.藏粮于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藏粮于地”关键要有足量适宜耕作的土地。要继续坚持“量质并重、保控结合”的理念,除守住耕地数量红线外,还要对照耕地不同等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6.32亿亩基础地力较高、障碍因素不明显的1-3等耕地区域,推广种养循环技术,强化生态保护;在9.47亿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今后粮食增产重点的4-6等耕地区域,重点突破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建立耕地污染预警机制;在4.44亿亩基础地力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的7-10等耕地区域,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2.藏粮于技

“藏粮于技”战略的核心是不断创新粮食增产技术。以生产需求为导向,加强粮食科技创新,确保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聚焦育种技术、智能装备技术、降耗增绿技术和信息技术四大方面,围绕生物育种核心关键技术、现代育种技术体系,提升优质粮食作物种业水平;突破绿色农药、绿色高效肥料、可降解农膜等产品创新与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实现“降耗增绿”,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研发农机装备智能技术,推进主粮作物全程机械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应对自然灾害、病虫灾害等方面的作用,有效降低成灾率。完善粮食科技推广体系,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将科技真正转化为粮食生产力。

3.还益于民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提高其种粮积极性的核心是提高种粮收益。通过项目示范带动社会化技术服务,大力推广节水、节地、节工、节种、节肥、节药、节膜等技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推广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提高种粮收益;扩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农民止损增收能力;深化粮食优质优价的政策制度设计,以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充分调动其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效能储备调控能力建设

1.提升仓储管理能力

从目前我国仓储设施状况看,中央一级仓储设施比较完备先进,地方的仓储设施明显落后,有些地方的仓储设施严重老化,甚至依然沿用20世纪50-60年代建设的“苏式仓、马步梁”;西部省份的部分国有粮仓仍靠木梯、绳索上下。在社会化仓储方面,除了少数规模性企业有成品粮存放仓库之外,大多数粮食经销商没有完备的仓储设施。要确定与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相适应的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造和建设现代化粮库,提升粮食仓储智能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优化粮食物流园区布局,建设一批集粮食仓储、加工、物流、配送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开拓一批粮食进出口物流通道和重要散粮物流节点。

2.完善区域粮食保障能力

“十四五”期间,要在压实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生产责任的基础上,明确其粮食面积底线和自给率,承担应有的粮食安全责任,降低主产区压力。把确保粮食自给的目标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相应举措,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中,严格督办地方政府抓粮完成进度,充分体现出中央粮食生产政策的要求和方向。完善跨区域供应链,不仅要在主产区建成集粮食仓储、物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还要加强产销区对接,鼓励主销区在主产区异地储存、加工粮源,缓解旺季运输矛盾,提高主销区粮食供给保障的稳定性。

3.打造应急保障体系

充实成品粮应急储备,科学调整应急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优化粮食应急供应、配送、加工网点布局,改建扩建一批规范化的粮油配送中心、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和应急供应网点,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功能,要在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加快建立健全涵盖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四级的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粮食应急供应保障水平。

(三)全产业链粮食产业经济建设

1.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引擎带动作用,加深“产购储加销”一体化融合程度,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以粮食产业园区和区域特色粮食产业为基础,依托粮食主产区和关键粮食物流节点,科学合理布局,推进粮食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打造一批优势粮食产业集群。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食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居民膳食多元化。支持粮食加工转化企业对米糠、稻壳、碎米、饼粕等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引导粮食企业多途径探索粮油副产物循环利用,积极发展饲料加工和转化,顺应畜禽养殖发展需求,优化食品供给结构。

2.深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专业化粮食服务中心,从产前的生产资料供给、技术咨询,到产后的粮食清理、干燥、储存、加工、销售、质检等服务,实现社会化服务环节的全覆盖。打造“一站式”社会化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模式。

3.加快粮食安全保障法律立法

国家应尽快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组织起草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配套修改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支持做好相关立法,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粮食安全走上法制化轨道。

(四)高水平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

1.拓展进口来源和方式多元化

从进口结构看,粮食安全观考虑的是减少对单一大国进口的依赖,扩大进口来源国,充分利用好“朋友圈”中的资源和市场,适时在国际市场购买缺口量大的粮食品种,调节进口结构,形成长效机制。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走出国门建设粮食生产基地或投资粮食加工企业,与当事国形成利益共同体。

2.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

要积极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倡议和活动,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彰显大国担当,更好地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在确保本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依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积极与世界主要产粮国分享中国巨大的粮食市场。培养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粮商”,为全球粮食发展搭建公共贸易平台,打造高水平国际粮食供应链,开展高层次粮食对外合作,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彰显中国力量。

五、“十四五”高水平阶段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趋向

“十四五”期间国内经济转型加速、向现代化迈进。要牢固树立“坚持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的指导思想,坚持“底线思维”,加强供给端管理,保持粮食总量安全,优化政策结构,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形成生产能力强、供给结构化、调控效能高、产业有活力的粮食安全新格局。

(一)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问题

一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我国粮价稳定、市场有序,再次彰显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正确性,为应对风险奠定了基石。保障粮食安全,要毫不松懈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指示精神,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备豫不虞,藏粮于心,将“中国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二是加快构建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粮食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构建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制度体系。以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考核为抓手,建立约束性指标,强化责任监督,完善粮食安全责任体系。加快制定和修订粮食安全相关法律,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健全粮食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依法治粮。三是将粮食区域保障提升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层面。保障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共同的责任。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粮食安全战略全局观,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增加中央粮食事权和支出责任,把粮食区域保障要求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分区研究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明确主产区、平衡区、主销区各自在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责任和权利,主产区要多产粮,为国家粮食安全挑重担,平衡区要保障饲料用粮和稻谷小麦全口径用粮两个“基本自给”,主销区要保障一日三餐口粮消费的“完全自给”,共同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二)推动财政对粮食生产投入稳定增长

一是稳定增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粮食投入。

要加大财政支持粮食安全的投入占比,逐步改变粮食投入基数偏小、财政中粮食投入占比偏低的问题。完善财政粮食投入的管理机制,以保障粮食安全为靶向目标,明确各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责任,整合粮食投入资金。二是以“新基建”筑牢粮食产业设施基础。抓住当前“新基建”的重大机遇,加大对粮食领域“新基建”的投入,用于加速粮食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化建设,加大对城乡分布式冷链、智能供应链体系、规模工业化生产基地、智能化粮食存储设备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关键技术在粮食产业中落地,推动粮食产业信息化发展提升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有效提高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防御、恢复和发展能力,为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进一步增加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规模。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奖补机制,扩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规模,建立与商品粮挂钩的奖励机制,按理论上可调出的商品粮数量确定奖励资金体量。取消产粮大县支农项目的地方资金配套政策,加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粮食加工企业税收地方留成比例,补偿产粮大县为发展粮食生产所减少的财政税收和牺牲的部分机会收益,保障产粮大县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发展,从而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主动性。

(三)创新粮食支持政策与方式

一是充分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粮食安全领域。

利用中央增发专项债的契机,将粮食产业振兴专项债列入发行支持范围,明确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于支持振兴粮食产业重点领域,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冷链物流设施、资源整合与保护生态项目,加快补齐粮食产业发展短板。二是根据《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创新全产业链开发、区域整体开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粮食产业振兴基金等投融资模式,建立动态调整、协同创新、多方共赢的投资、融资机制。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租赁等途径,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粮食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社会资本稳妥有序地进入粮食产业,赋能粮食安全。

(四)进一步发挥金融保险兜底保障网作用

一是构筑补贴、保险与贷款“三位一体”的联动支持体系。

建立增量补贴政策与保险、贷款调控政策的协调机制,增量补贴主要用于保险、保费补贴、粮农贷款贴息,形成政策合力。全面总结产量保险、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指数保险等新型农业保险试点经验,以政策性保险为基础,分品种、分步骤地增强保险保障力度,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品种的粮食保险体系,提高粮食生产经营者参保率和保险覆盖的密度和深度。综合运用粮食生产者补贴、保费补贴、贷款利息优惠等政策工具,鼓励信贷、保险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开展投贷保贴一体化投融资模式试点,推动建立粮食补贴、保险与贷款联动机制。二是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结合地区优势品种,因地制宜,创新开发针对不同产业特点适合不同地区生态情况的“保险+期货”产品,推进粮食产品期货期权上市,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范围及水平。三是支持粮食主产区政府开展农业经营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金融产品,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贷款体系,着力编织金融保险兜底网,充分发挥农业金融保险稳定器和减震器的功能。

(五)维护国际粮食供应链稳定

一是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的国家的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东道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道路港湾、粮库仓储等基础设施,建立海外农产品生产、收购、仓储、加工、运输体系,建构全球粮食进口供应网络,开拓多样化粮食供给渠道。

二是主动争取参与国际粮食贸易规则的修订改写,掌握话语权,促进形成农业国际合作新体系,实现国际合作为我所用。持续提升国际合作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分享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经验,为消除全球饥饿贡献中国智慧,维护、促进世界粮食安全。

下载关于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战略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完善粮食物流规划的战略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我县发展现代化粮食物流的思考(范文大全)

    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粮食物流体系,降低粮食流通成本,增加粮食的流通价值。我县是缺粮县,粮食物流在全社会物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作为缺......

    物流规划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配送与配送中心》课程设计系部管理学部专业物流管理年级2009级班级名称09物流管理2班学号***学生姓名李宇辉任课教师张 丽2011年12月配送中......

    战略思考

    《战略思考》陈安之老师 一、什么是战略思考? 战略思考:是思考自己,思考别人。(两者都思考的,才能成为顶尖中的顶尖) 思考自己目前的位置,目前的现状;思考未来的目标。 1、大部分人......

    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政策的战略思考

    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政策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08-8-27信息来源: 全国工商联 辜胜阻武汉大学 肖鼎光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在创业创新方面发......

    完善规划设计

    完善村庄规划设计,遵循“四先四后”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建设规划“回头看”活动,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形成重点中心村、一般中心村和保留自然村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村庄体系。改......

    战略培训规划范文[本站推荐]

    XXX 有限公司CMMI 指南文档编号:公司组织培训战略规划V1.0编写: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公司战略培训规划第 2 页, 共 5 页变更记录 版本文件内容描述日期编写审核批准V1.0公司......

    如何完善物流金融体系(大全5篇)

    如何完善物流金融体系 最近几年,我国物流金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数十家银行、数百家监管公司、成千上万的工商企业投入到了物流金融业务中;但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

    浅谈企业物流战略管理

    浅谈企业物流战略管理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成为主流,使企业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挑战。大型跨国企业的进入猛烈冲击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市场。我国的将直面竞争的加剧,企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