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作风的根基

时间:2019-05-14 19:5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作风的根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作风的根基》。

第一篇: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作风的根基

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作风的根基

思想作风是我军性质和宗旨的生动体现,是军队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关系到军队形象和战斗力生成发展。思想作风建设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作风建设是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证。思想作风建设要抓住根本、夯实基础,就要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高中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依靠增强思想政治素养来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

从思想源头解决思想作风建设问题

作风是组织和个人思想品格、精神状态、行为规范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思想作风在作风中处于引领和支配地位,是作风建设的根本问题。思想作风形于外而源于内,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理想信念、政治品质、思想道德的体现。因此,思想作风说到底是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作风的根基。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源头抓起,切实把树立和弘扬优良思想作风的根基搞扎实。思想政治素养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凝聚而成的精神修养,是由理想信念、政治品质、思想道德综合而成的内在素质。思想政治素养的高度决定着思想作风的先进程度。思想作风表现出有好有坏、有高有低、有先进有落后,究其根源是由思想政治素养所制约,思想作风不能超出思想境界所能达到的高度。思想政治素养的深度决定着思想作风的牢固程度。根深不仅叶茂,而且不易撼动。思想政治素养需要长期锤炼才能愈益坚实深厚,这样才能经受得起考验、抵制得住诱惑、承受得了压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思想政治素养的广度决定着思想作风的发展程度。思想作风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必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满足新的实践需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素

养与时俱进,不断汲取先进文化的新成果,不断充实精神文明的新内容,使得思想政治素养是一个逐步拓展升华的过程。

思想作风无论先进与否、表现如何,都可以发现思想政治素养的根本性影响与作用,都可以从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根源性解释与证明。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作风建设,要求高中级干部着力树立公道正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良好形象,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公道正派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治品质的表现,真抓实干是崇尚科学、求真务实思想禀赋的反映,开拓创新是思想解放、敢冒风险精神气质的体现,艰苦奋斗是自强不息、珍惜资源价值理念的实践。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作风建设,要突出解决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薄、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思想僵化、因循守旧、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都是思想政治素养出了问题的症状,都是不能坚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坚持用发展着的先进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更新观念,放弃理想、疏远高尚的结果。所以,思想作风建设必须本末兼治、重在治本,从思想作风的表现查寻思想政治素养的根源,以思想政治素养的改变来纠正思想作风的问题;从思想作风的要求打牢思想政治素养的根基,以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来增强思想作风建设的实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靠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都不能切实转变思想作风、真正收到建设实效。

理想信念、政治品质、思想道德是思想政治素养的集中体现

思想政治素养与科学文化素养、专业能力素养、性格意志素养等,共同构成主体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包含理论、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素养,是一种全面的素养,集中体现为理想信念是否先进、政治品质是否端正、思想道德是否高尚。增强思想政治素养,关键是要在提升理想信念、纯洁政治品质、修炼思想道德上下工夫见成效。

理想信念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趋向及价值追求的观念,是关于政党、军队、个人奋斗目标和使命责任的认识,关系到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方向。有了先进的理想信念,就能够自觉为建立和建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求新的社会制度而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贡献;就能够把组织、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民族、社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甘于奉献、不怕牺牲。一些腐败案件的当事人反思教训,都承认首先是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由此不再为党分忧、为民谋利,而是为自己谋私利、留后路,最终走向犯罪。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面前,认清主流和趋势、坚守真理和正义的结果。

政治品质是关于政治立场、原则、操守的态度及表现,关系到思想政治素养的品位高下。具备先进政党和先进分子所要求的政治品质,就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站稳立场、坚持原则、不失操守。政治品质是思想政治素养的核心。对于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来说,政治品质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恪守党的宗旨要求,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大是大非中不摇摆,在大风大浪前不退缩,在重大原则上不交易,见利不忘义、守得住底线。政治品质是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中砥砺成钢、逐步成熟的,是面对真假、善恶、美丑的矛盾冲突、能够作出正确判断与选择的素质。

思想道德是关于是非观、荣辱观的准则及其行为,贯穿于思想政治素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思想政治素养的基础稳固。讲求思想道德就能够知是非、辨荣辱,具备基本思想政治素养,忠实践行理想信念和政治品质的规范要求。党员干部是群众的楷模,发挥着道德示范作用,其思想道德水准和状况极为重要。2010年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就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旗帜和标杆。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生命和功绩,生动证明了崇高的意义、高尚的力

量。思想道德素养要求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把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统一起来,以高尚为荣、以低俗为耻。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要严格自律、公正廉洁、以身作则。道德培育不仅要靠外界的约束,更要靠内心的自觉,时时保持对伦理道德的敬畏之心。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理想信念、政治品质、思想道德,是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支配下形成和确立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政治品质、思想道德。思想政治素养的灵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要解决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是什么、是怎样的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存在与发展的根本规律,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供了世界观的科学指南。确立了这一科学世界观,思想政治素养就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理想就有了世界观支撑,信仰就成为自觉而不是盲从。有的党员干部烧香拜佛、热衷迷信,实质上就是世界观的迷失。当今世界复杂性增强、风险性加大、难以预料的因素增多,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也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更加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引,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从而为开阔视野、把握规律、知晓未来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

树立高尚的人生观,是要解决人生为什么、人生为了谁、做什么样的人的根本看法。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他也是一个具有崇高人生理想的人。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就立下了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志向,以“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为人生价值追求。在更高的人生境界上懂得人生的意义,就能够让有限的生命放射出更多的光芒,让生命的价值更多地造福人民、回报社会,超越个人名利得失,在创造和奉献中享受生活、体验幸福。当代中国,人的生活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更强的吸引、更多的矛盾,人生观出现了许多困惑,人生观的校正和提升更为迫切。正确的人生观是要回答个人与社会、享受与创造、生命与价值的合理关系,帮助人们把握好人生的航标,成为毛泽东所赞誉白求恩那样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树立先进的价值观,是要解决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好恶什么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一种评价体系,具有行为导向功能。胡主席明确提出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是我军全体官兵的行为准则。新世纪新阶段,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价值观念取向多元,价值观培育面临挑战。树立先进的价值观,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反对价值观的颠倒错位,如金钱至上、损人利己等,在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目的与手段、原则与利益等关系之间,保持必要的均衡,防止狭隘片面的价值观主导。

我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官兵,弘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增强和提高,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果。当前,要适应新形势新使命要求,看到思想政治素养与履行使命、科学发展还不相适应的方面,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素养培育,认真解决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在新的起点上将我军思想政治素养提高到新的层次、思想作风建设推进到新的阶段。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积极促进全体官兵思想政治素养的逐步完善。要通过高中级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的带头示范,为机关、部队和基层树立活生生的榜样,依靠领导

干部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来带动部队的思想作风建设,并且在用人导向上显示出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性。要通过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各项实践,提高部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磨练政治品质、检验思想道德,展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践功能,使思想作风建设与军事能力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第二篇:夯实思想作风建设的根基

夯实思想作风建设的根基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全部政治思想的核心因素,是统摄领导干部全部政治实践活动的主导因素。一个领导干部,只有确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准确地判断政治形势,正确地认识和鉴别政治上的大是大非,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强化自身的政治修养,全面地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在政治实践中自觉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学习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重点、重心放在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上,从根本上解决现实思想问题,为端正思想作风铸牢思想根基。

思想作风是理想信念支配下的行为表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9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旗帜鲜明地在自己的纲领上写下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宏伟目标,表明自己是代表全中国人民大众而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政党。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有了无数共产党人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英雄史诗,才有了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才有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辉煌。历史启迪未来。事实告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邓小平语)。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指导共产党人的思想作风的总源头。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信念支配行动,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作风表现。缺乏先进思想指导的作风一定会出现一些“悖论”、“怪相”。时下有的文艺作品、网络传播,忽视理想信念教育,过分强调眼前的趋利性,忽视长远的基础性;过分强调个人私利的重要性,忽视奉献社会的必要性;过分强调初级阶段人们思想觉悟的局限性,忽视用共产主义思想引导的根本性。这样,就使一些人,包括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的“支配因素”上出现了偏差,用“人之常情”、“初级阶段”、“尊重现实”、“多元化社会”等种种理由,为自己的私欲、私利开脱,渐渐把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变得心安理得,觉得符合“时代趋势”。分析近年来党内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他们犯罪的形式、手段虽各有不同,但有一条几乎人人相同,就是放弃了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目光看偏了,头脑想歪了,行动自然就出轨了。“正衰邪必侵,善弱恶滋生”。无数事实证明,铸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思想作风建设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源头抓起,切实把树立和弘扬优良思想作风的根基搞扎实。”

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是军队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军队思想作风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和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必须使我军每一个成员特别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牢记:军队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共产主义就是党永远的旗帜和方向。胡锦涛同志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对理想信念坚贞不渝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对共产党人来说,共产主义理想是“思想灵魂”,是管总的“哲学”。“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了崇高目标,有了远大理想,才能自觉坚定信念,抵御种种诱惑,思想作风才不会偏离方向,不跑出正确轨道。

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越来越受到世人推崇,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宝库,闪耀着永恒的真理光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我们走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建军之魂,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有了这样的信仰,我们就有了不竭动力,就不会迷失方向。不可否认,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想文化更加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但是共产党人作为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同在”不是“同质”,“并存”不是“并重”,越是多元越要突出一元,越是多样越要确立主导,越是多变越要高扬主流,无论什么样情况,都要坚持用主旋律统领多元化,主导多样性。信仰靠真诚而赢得尊重,靠坚定而得以实现。在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官兵思想,引导官兵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真正对党的创新理论在思想上理解、在情感上认同,在实际中自觉践行,成为统领思想的“魂”、指导工作的“纲”。从而,在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交织中,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在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坚定立场和敏锐头脑。

第三篇: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

——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XXXXXXXX XXX 2010.8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

——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严格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放在第一位,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自己努力上进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老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我始终把每位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的。

一、坚定信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我积极要求上进,既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职尽责,又有奉献精神。工作上顾全大局、有高度的责任心,勇于并乐于承担艰难任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同事间精诚合作、以诚相待,并以自己良好的素养影响着周围教师共同进步。

二、理论引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

面对信息万变的时代,我清楚地认识到:当今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这个社会。为此,我利用每天的休息时间看教育电视台专家的报告,看精彩的案例,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实了养料。与此同时,我还仔细阅读教育杂志,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丰富我的知识,还提高了我撰写论文的水平。2008.1.10我所写的论文《语文教学中面对预设外情况如何把握生成问题》获区三等奖。

三、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课堂教学中,我认真落实“六优”工程,实践互动教学。体现师生间的多维交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合作探究、张扬个性、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特色。把课堂变成了智慧展示的场所,点燃学生自信火把的场所,形成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在镇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多次做课,2007.6在区第六届双优课评比活动中获小学组语文学科三等奖。自己的课也被区认定为A级课。

四、开展科研及带教方面

作为骨干教师,我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注重教学研究,主动承担课改实践工作,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我参与研究的课题《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实施策略研究》已顺利结题。我深知“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所以自己不但带头钻研,还带动引领其他教师共同进步。我经常与年轻教师进行交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遇到问题我们共同商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学校的教研中我从不吝惜自己的点滴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学校的老师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去年我校新分配三名教师,我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从思想上感染她们、业务上指导她们,使得她们在思想上不断进步,业务上逐渐成熟。

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现在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四篇: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孝道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根基

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确实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佛教传入中国,最后也不得不把“无夫无君”的教义改变为“忠孝”的说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也不得不改变“不能崇拜偶像”的诫条,允许信徒“祭祖”。

一、敬老、养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在中华民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大家知道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记录和反映了3000多年前商朝(公元前14~公元前11世纪)的政治和经济情况。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诗经》里有还有一篇《 蓼莪》做过生动的描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空一样的浩瀚无边!

2.在三千年前的西周王朝(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正式有了确切的年份记载。从此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完全信史时代。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每一位帝王的在位、驾崩时间,全部有了明确记,这也是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

周朝定期举行养老礼仪。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视察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在地方,则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乡饮酒礼。举行乡饮酒礼时,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享有特殊的礼遇,他们不仅受到晚辈的伺候,还依年龄而别,年龄越大,享用的美味佳肴也越丰富。举行乡饮酒礼的目的在于正齿位,序人伦,尊老敬贤,敦睦乡里。周代朝廷对老年人及其家庭也实行优惠政策。《礼记·王制篇》规定,老人五十岁以后,不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免服兵役。朝廷还根据户口册核查老年人的家庭及其财产情况,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这是说,八十岁老人的家庭可有一子免服兵役和徭役,九十岁老人全家可以免服兵役和徭役,以便让其家人安心在家服侍老人,恪尽赡养老人的义务。

二、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孔子说“孝为仁之本”。我们知道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主导性文化,而儒家思想是以“仁”为中心的,“仁”又是以“孝”为本的,所以孝、孝道、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本位,是一切传统道德的规范的核心,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的根本。中国人几千年来重视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确实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

1.儒家思想以孝道为根基 儒家思想发端于商周,理论化于孔子,发扬于曾子、孟子,体系化于宋代的朱熹。

孔子。孔子的儒家思想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到了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又把孝作为是仁的基础。他教育三千弟子把孝放在教学首位,作为道德的根本,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曾子。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在孔子以后的儒学发展中,曾子在孝道理论方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孝在孔子那里仅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的伦理意识,而曾子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曾子说:“民之本教曰孝……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义此者也;忠者,忠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礼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曾子认为讲求仁爱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体现仁爱;讲求仁义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掌握适宜的程度;讲求忠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合乎忠的要求;讲求信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合乎真正的信实;讲求礼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对礼有真正的体会;讲求强大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表现出坚强。在曾子那里,孝是一切高尚品行的内在依据,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曾子还说:“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他认为孝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将孝置于至尊的地位。这样,孝已经跨越了时间与空间,成为永恒的命题,是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终极法则。曾子不但是这样说的,而且本身就力行孝道。《孔子家语·六本》篇里记载着这样一个件事:曾子犯了小过,斩断了他父亲曾皙从吴国觅来的瓜种,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将曾子打昏了。曾子苏醒后问父亲:“刚才我犯了过错,您老教训我,没累着您吧?”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知道后批评说:“一点小事,曾皙不该暴怒杖罚,而曾子也不该委身以待杖罚,如果万一为父打死,死得没有道理,人们就会指责曾皙的不义,这是大不孝!”这显然是对“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不攻之击。可见,古时把孝当成子女对父母百依百顺也是对孔孟观点的曲解。

孟子:孔门以曾子最能传孝道,而子思是曾子的学生,孟子又是就学于子思的门人,加上我们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对孝更加重视程度。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世俗所谓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他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朱熹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8~15岁)、大学(16岁以后)两个阶段,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为目的。他主张小学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大学要“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孝敬》的出现。世界文明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孝经》大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孝经》是中国传统的十三经之一,是十三经中最短的经文。只有1799个字,但它却是十三经中唯一一部由皇帝(唐玄宗)注释的书。此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的必读之书,是小孩的蒙学读物。千百年来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产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力量,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孝经》思想的主题或最大特点是孝的泛化、政治化,《孝经》将以孝治天下描绘成一副诱人的图景,“先王又治理德之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经·开宗明义》.指出,假若能够以孝治天下,便会得到“万国之欢心”、“百姓之欢心”、达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的地步。一部《孝经》,不足两千字,却多次讲到“治”、“顺”,行孝道,就能“治天下”“顺天下”。

《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它十分明确地将行孝与“事君”结合在一起,把“事亲”与“事君”混同起来,“事君”成了孝道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是孝进一步政治化的表现。《孝经》把孝分为“五等之孝”,“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分五章讨论,体现了孝道的不同层次。《孝经》还有一些独特的内容,用刑罚来维护孝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孝经·五刑》认为不孝之人与要挟君主者和非议圣人者一样,都是大乱的祸根。《孝经》作为儒家专论孝道的一部经典,以其孝道理论的全面性、浓厚的政治化色彩,使儒家的孝道理论创造达到了顶峰。

2.中华传统道德体系以孝道为基础

孝是道德的根本。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说,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的即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又说:“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后也;忠,德之正也”,就是说人们的善心、善德、善举可以通过众多的方面来表现,可以通过多种途经来修炼,可以达到不同境界,但是归根结蒂还是从孝的这种血缘亲情中萌芽、发端而来的。一个人能对父母尽孝,才有可能孝父母心、孝父母志,作出一番事业。我们知道《史记》是由司马迁写的,由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写到汉朝。《汉书》记载了自汉高祖开始至王莽篡位的这一段两百二十九年的历史。《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但实际上《汉书》是班固父子,以及班固的妹妹,两代三个人完成的。班固的父亲叫班彪,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读了《史记》很赞叹太史公司马迁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使中国的历史得以流传。可惜《史记》只记到汉武帝时期,于是班彪下决心要把历史继续写下去。他开始收集有关资料,经过相当的努力,终于开始写作了。可惜他的寿命不长,只活到五十二岁,还没有写完就去世了。班彪的儿子班固,从小受父亲熏陶,学识也很渊博,父亲去世后,他整理父亲的遗物,发心要继承父亲遗志,把《汉书》写完,完成父亲的事业。班固虽经历种种挫折,仍不放弃这个志愿,他不幸遭到朝廷小人的诬陷,而被判坐牢。在监狱里,他还坚持整理写书,以后被皇帝释放回家,继续写作。后来班固去世了,《汉书》还有少部分未写完,班固的妹妹班昭,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女子,又继续哥哥的事业,最后完成《汉书》。再看当今中国社会的那些贪官蛀虫,很多就是不孝之子。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仅索贿就能“日进万金”,但就是这样一个腰缠数百万的“富翁”,却连每月给八旬老母的100元赡养费也难以按时支付。连云港市原副市长鹿崇友为洗黑钱开办“黑金公司”,居然把年近八旬的父母请出,以老迈之躯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不知情的父母不仅成为其傀儡,而且陪同贪儿子一起受惩处。

德是孝的外化。一是孝忠相通,孝始忠结。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曾子说:“孝子善事君。”“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孟子说:“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儒家把对父母的孝心转化为对国家的忠心,把对家的责任感转移对国的责任感,这是儒家孝道观的一大特点。自古忠臣多出于孝子,尽孝与尽忠是相辅相承的,孝与忠有着内在联系和共同本质的“两位一体”。小家与大家本质相通。由孝而忠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例如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是北宋抗金名将。岳飞对母亲非常孝顺。他的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寻找他母亲,并且接了回来。他的母亲有病,经久难愈,岳飞就一定要亲自给母亲喂药。岳飞的母亲去世,岳飞三天不吃不喝。母亲为勉励岳飞英勇抗金,在他背上刺 “精忠报国”四个字,岳飞抛弃一切享乐和安逸,毕生抗击金国侵略。名将吴玠一向敬仰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一个美女送给他。岳飞说:“皇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能是臣子贪图享乐之时?”岳飞没有接受,将美女送回。吴玠就更加的敬仰岳飞了。岳飞嗜酒,皇帝告诫他:“你等到了河朔,才可以这样酗酒。”于是从此不再饮酒。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为什么要安家呢?”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岳飞被奸臣秦桧陷害后,秦桧夫妇被后人铁铸跪像留下千古骂名。宋代杨家将满门精忠报国,前仆后继,正是由于佘老太君夫妇的谆谆教诲与榜样示范。汉代的司马迁为了了却父母的宿愿,宁可承受着沉重的打击而隐忍苟活,完成了其父尚未完成的《史记》。朱德总司令在《母亲的回忆》一文中说,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由此可见,传统孝道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造就了许多杰出的英才,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所创造的业绩。

二是推恩敬老。孟子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意思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尊老敬老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公共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寿宴。康熙61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2006年11月20日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彭宇案”为何在全社会造成了那么大的负面影响和争议?深层次原因就是中国人的尊老爱老的传统(案件具体情况可百度)。

三是由孝而悌、而信、而大爱、而仁。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印光大师所推荐的《感应篇汇编》中有一个例子。古时候有一个孝子叫崔沔(mian),他母亲双目失明,他到处为母亲求医治疗,不惜倾家荡产。他事奉母亲三十年,总是那么恭敬真诚。晚上,不脱帽子和外衣,以便听到母亲召唤就马上提供服务。每当过年过节,或遇良辰美景,大家相聚时,崔沔一定扶著母亲赴宴,让母亲开心,和大家有说有笑,让母亲忘掉失明的痛苦。母亲过世了,崔沔非常伤心,祭祀母亲,发心为母亲终身吃素。他做官,收入很丰厚,慷慨地帮助他的哥哥、姐姐、侄子、外甥。崔沔说:”母亲已经过世了,我没有办法表达对母亲的孝心了,想到她老人家在生的时候,挂念的就是哥哥、姐姐、侄子、外甥这几个人。所以我都要好好的厚待他们,这样做或许可以安慰母亲在天之灵啊!”后来,崔沔官做到中书侍郎,他的儿子佑甫,成为贤明的宰相。崔沔,真是孝子啊!他的孝心里已兼有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私人企业,号称为第一财主的,是山东牟氏庄园。这个家族从明朝末年一直延续至今,发达了四百多年,比王朝的历史还长。它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记录,传了十代。这个家族曾经拥有超过十八万亩的土地,富可敌国。这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这个家族自创业以来,就乐善好施。那时候人都穷,很多吃不上饭,他们就布施粮食,一天三顿饭供给穷人。若遇到饥荒年,那布施得更多,所以每年平均布施的粮食近百万斤;前面五代人所布施的粮食一共超过一亿斤。这个庄园没有围墙,也不用保卫,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么大的庄园,这么有钱,不要保卫吗?他们不需要,当地的整个县、整个市的人民都保卫他,都知道这家是好人,这家人富裕我们都沾光,我们都得福,我们要保护他。所以当地的强盗都不会抢他的,甚至都保护他。这个家族家教非常的严格,用古圣先贤的思想教育子孙,特别要子孙勤俭持家,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是奢侈,那就是败家之相。这就是牟氏家族的保富法:乐善好施,行善积德。

3.佛家和道家也倡导孝道。佛家的孝道。释迦牟尼佛,以身作则,为人演说孝道,成佛以后,亲自为父母讲经说法,告诉他们宇宙人生的真相,启发他们的智慧而彻底离苦得乐。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守在他父亲身边,安慰他,开导他,让父亲放下一切忧虑烦恼,念阿弥陀佛,往生一个美好的世界--极乐世界去。给予父亲临终的关怀。父亲过世后,佛亲自抬棺材,安葬父亲。释迦牟尼佛在另一部著名的经典--《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成佛的正因之一。成就佛道,就是成就了最圆满的智慧,而这种最圆满智慧的基础,第一步就是孝养父母。

在释迦牟尼佛所讲述的《父母恩重难报经》里,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书写此经,为于父母读诵此经,为于父母忏悔罪愆,为于父母供养三宝,为于父母受持斋戒,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顺之子;不作此行,是地狱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说道:“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这些话主要的精神是告诫我们只有宣扬孝道,实践孝道,才能谈得上报恩。

南北朝时的南齐,有一位很有修行的高僧──道纪法师。他常常在邻城东边讲经,来去之间都扛着一个扁担,扁担上有两个担子,一个担子里坐着他的母亲,一个担子则摆满了佛经佛像。日常生活中,不论穿衣、吃饭、大小方便,都是由道纪法师亲自为母亲料理,如果有人要来帮忙,他一定会拒绝,并且说:“这是我的母亲,不是你的母亲!你应对你的母亲也这样做!”道纪法师时常告诫人说:“自己的母亲一定要亲自供养,供养母亲的福德与供养登地菩萨的功德一样大。”很多人被道纪法师的行为感动纷纷效法他的孝心孝行。明朝时大学者杨黼曾告别亲人去四川找无际大师学佛。半路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说见无际大师不如见佛。老杨十分高兴,忙问佛他老人家在哪?和尚说,你原路返回,看到披着被子倒穿拖鞋的就是佛啦。老杨见他一本正经像个高僧模样,值得信赖,便掉头回去,一路上轻易都不敢眨眼,生怕与佛错过。结果这天深夜走到家门口也没见到佛,心中遂大呼上当。想想也是,哪有佛披着被子倒穿拖鞋的,难道是济公**?边想边叫门,里面的老娘早已睡下,突然听见儿子叫门的声音,连忙出来开门。家门一开,杨黼呆住了,眼前急急忙忙来开门的母亲正披着被子倒穿拖鞋。原来找了一路的佛正在家里。

现在有的佛教法师也在讲孝。例如慧天法师讲述,陈聪德居士整理的《净话》中就有《孝亲颂》的内容,其中提到“我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恩赐。”“孝心是宇宙人间,永恒的真理。”有居士印《孝学颂》,其中“青少年福智十善法”,第一法就是“孝顺父母”。

道家的孝道。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又称太上老君。老子与孔子都是周朝时代的人。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道德的本源”及礼乐制度。孔子对这位太上老君是十分尊敬的。这位太上老君有一篇教人改恶行善的《太上感应篇》。文章中说道:”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里指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福和祸都是自己造作,自己招来的。因此他教导人要”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太上老君还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意思是说,行善之人起码是忠孝友悌都做到(能忠效国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样的人,人人尊敬他,上天会保佑他,福禄不求自来,凶事会远避他,神灵会卫护他,他做任何事都能成功的。吕祖(即吕洞宾)在著名的”劝孝文”中说:“我能孝,自无逆子。子能孝,自无逆孙,绳绳克继,叶叶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意思是说,我能孝顺,给孩子做好榜样,自然没有不孝的儿子,儿子能孝顺,自然没有不孝的孙子。一代传一代,这是最大的善事。这是最丰厚的利益了。

在东晋时,道教认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宋元时甚至还出现了以“忠孝”命名的道教派别“净明忠孝道”。佛教本来认为,“识体轮回,六趣无非父母;生死变易,三界孰辨怨亲?”但中国化的佛教却提出“儒佛皆宗之,其唯孝道矣”,甚至认为“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提出“孝也者,大戒之所先”的观点。重视孝道、突出孝道成为中国佛教伦理的一大特色。

4.孝道的政治化和风尚化

自秦代以后,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从汉朝开始,提倡“以孝治天下”,孝开始走上政治舞台。特别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思想成了封建正统思想,孝也成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概念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孝与忠相辅相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以孝治天下”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两汉时代,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 孝” 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表明了朝廷的政治追求和对“孝”的尊崇。提倡孝道,褒奖孝悌,是汉以孝治天下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据《汉书》与《后汉书》帝王纪中记载,自西汉惠帝至东汉顺帝,全国性对孝悌褒奖、赐爵达 32次,地方性的褒奖则更多。皇帝幸巡各地,常有褒奖孝悌的事。有时一地出现祥瑞,则认为是弘扬孝道所致,也要褒奖孝悌。对于著名的孝子,皇帝更加重视,把其作为弘扬孝道的榜样,精心扶植。如有一陈姓寡妇,养婆母 28 年,汉文帝感其孝行,给予“孝妇”称号。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赐其“巨孝”称号,赐谷千斛。

在政治制度上鼓励孝道,重视养老,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兴“举孝廉”,察举善事父母、做事廉正的人做官。元光元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元朔元年,武帝又下诏,凡两千石以上官吏必须察举孝廉,否则按不敬和不胜任论处。以孝为本就成为选拔官吏的标准。汉武帝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官吏多为孝廉出身,被视为仕宦之正途。隋唐也是一个以孝治国的时代。唐玄宗亲自为《孝经》写序、注释,并下诏颁行天下。天宝年间免征居父母之丧者的劳役赋税,称为“孝假”。武则天时,元让以孝著称,诏拜太子司议郎。唐代社会出现了一些“以孝闻于世”的孝子贤孙,其尽孝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善事父母,养老送终”等方面。对于尽孝道的典型,朝廷也给以褒奖和宣扬,或由地方官府表彰,或由地方举荐,上奏朝廷,授官、赐物,甚至载入史册,传之后世。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民间流传的“打爹骂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为世人所不齿,天地所不容。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把孝看作是“风化之本”,“古今之通义”,“帝王之先务”,认定“垂训立教,大要有三:曰敬天,曰忠君,曰孝亲。君能敬天,臣能忠君,子能孝亲,则人道立矣。”朱元璋当政时期,荐举讲孝,科举讲孝,选官员亦讲孝。经由荐举途径 “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明朝还以养老之政教民孝,对老人赐以布帛,授以爵位,还让他们议政,御政,评论官员,理民诉讼,宣教民众,以发挥他们的作用。明文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由官府养。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整个明代都非常重视孝道。明12代皇帝统治的277 年中,皇帝的庙号、谥号或陵名,孝字很多。如“孝陵”、“孝宗”、“孝康”,尊谥中的“至孝”、“达孝”、“纯孝”、“广孝”等。

清朝也重视以孝道治天下。顺治皇帝曾经注过《孝经》。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在宫内开设“千叟宴”。康熙还曾颁发“圣谕”,提倡孝道,敕令全国广为宣讲。他认为,帝王治天下要“首崇孝治”,“ 孝为万事之纲,五常百行皆本诸此。”清代法律规定,对于不孝甚至残害父母的,予以严惩。另一方面则是旌表孝子。雍正时曾规定,犯死罪但因为是独子,必须赡养父母的,予以宽刑。清代封赠臣子的父母、祖父母及其配偶,也是一种提倡孝敬的措施,具有弘扬孝道,倡导敬老的意义。

第五篇: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根基

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全体公民有良好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社会风尚。社会责任感是其基础元素。无此基础,便无责任约束,滋生邪念私欲。无此基础,正确的伦理、高尚先进的思想、国法党规都难以入脑入心、执行到位。尤其在一个单位、地区,当小团体私利膨胀使社会责任感大面积缺失并象传染病蔓延时,其是非颠倒、荣辱易位的负面作用是极具破坏性的。当前,社会责任感缺失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公民社会责任感缺失其危害如下:

1,淡化为人民服务意识,从而在价值归宿上不能解决好“对谁负责”的问题。

2,道德意识、法制意识、纪律观念、责任意识淡薄,不明确也不愿明确自己应对社会、他人、工作应负何种责任。

3,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一些人的社会责任感被个人主义所吞蚀。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强弱与价值取向的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其重要性如下:

1,社会责任感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纽带。

2,社会责任感是和谐社会道德与法律得以遵守的前提条件。

3,社会责任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精神动力。

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

1,以史情国情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树立以国家兴亡为已任的责任意识,促进个体与国家民族的和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社会责任感的最高境界,是社会对个人的最高要求。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行崇高的社会责任,促进个人事业与社会需求的和谐。

3,倡导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稳定和谐。

总之,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在价值归宿上解决好“对谁负责”的问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纪观念教育,在具体行动上解决好“应负何责任”的问题。大力倡导集体主义精神,抵制个人主义的腐蚀,从而不断消除不和谐的因素,逐步实现社会的和谐。

下载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作风的根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政治素养是思想作风的根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基 2

    中铁文化铸成功之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基,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和延续的血脉。打造和谐中铁,建设温馨家园,构建令职工自豪的沧州中铁文化,引导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

    责任是执行力的根基(心得体会)

    责任是执行力的根基 开展掀起新一轮严管理高潮,加强执行力建设活动以来,我认真学习了集团公司和我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矿有关这次活动的一系列文件;同时,作为基层科区管理人员,多......

    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街道办事处作为区委和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好基层作用,进一步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是一......

    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精选5篇)

    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周选刚 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们党历来重......

    什么是职业素养[推荐阅读]

    什么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

    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立警的根基

    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立警的根基 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立警的根基,执法的准则,力量的源泉,是全部公安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生命线。无论解决当前公安执法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的突......

    诚是根基,信是枝叶演讲稿[5篇模版]

    诚是根基,信是枝叶演讲稿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信吧,书信是用于交流思想、表达意见、传递信息、互通情况的应用文书。那么一般书信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学生作文:古城重建,文化是根基

    古城的重修(议论) 中国城市在大规模扩建时,各地拆老城,建新城,轰轰烈烈,许多老建筑在一夜之间消失。而自从丽江古城因为旅游业声名鹊起之后,各地又兴起重建古镇的热潮。似乎一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