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报告[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2:0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石峰

(南通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一. 实践背景

1.历史背景:1984年南通被规划为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早期沿海港口城市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科研文教事业比较发达。

2.政策背景:国务院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江苏沿海省域发展规划跃升为国家战略,使江苏沿海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沿海将成为继沿沪宁线、沿江、延东陇海线产业带之后江苏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3.现实意义:涵盖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南通市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4.自身优势:南通市沿海沿江,毗邻上海和苏南地区,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南通市政府高度重视沿海开发,集中精力,全面进行海洋经济建设。

二. 实践活动内容

1.社会调研:走访南通知名的沿海开发企业,观摩工厂和公司的管理运作,切实体会南通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

2.社会公益:宣传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倡可持续发展。

3.南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通过实践活动,展示通大子的活力和智慧,宣传南通大学的百年历史。

三. 走访对象

1.南通市知名的与海洋经济产业有关的企业,通过对企业负责人采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工人进行交流,了解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他们就业和生活的改变。

2.南通市相关的政府部门,从政府那里获取相关的政策经济信息,把握沿海开发发展航向。更好运营生产实践工作。

3.对企业周边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周围环境

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帮助人民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

4.积极与南通电视台、南通广播新闻传、南通《江海晚报》、《南通日报》等新闻媒体联系,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对本次活动进行及时的报道,并在中国共青团网站、全国“三下乡”网站发表文章,发布实践成果,扩大此次活动影响力。宣传横幅和海报配合活动,进一步渲染气氛。

四. 调研方式和方法

1.调研方式:抽样调查

2.调研方法:使用实地调研和网上调研两种手段,实地调研主要采用举办讲座、问卷调查、观察访问以及拍摄的方法来获取素材,网上调研主要是从网上搜索相关比较权威的数据资料。

五. 实践目的与意义

1.关注海洋经济发展问题,根据中央的政策方针和南通市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海洋经济。

2.通过宣传和沟通,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普及给企业和政府,形成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相协调的局面。

3.了解企业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发现南通沿海开发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4.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借此机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怎人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

六. 团队介绍及任务分配

1.团队名称:海之蓝队

2.成员构成:团队成员主要有商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组成,之间较为熟悉,方便沟通交流,还有物流和人力专业学生,形成互补优势。成员多由南通人,熟悉本地的交通和文化特色,语言沟通方便,便于工作开展。而且许多在班级或学生社团担任职务,责任感,工作能力较强。两个小组

相互独立,各个部门相互联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任务任务安排

队长:石峰

第一小组:组长 石峰

组员 :

张文霞(财务后勤),荣珍(通讯联系,考核出勤),周倩茜(拍照宣传工作),蔡靓靓(拍照宣传),赵玉玉(文字整理),王敏(信息搜索)

前期工作负责搜集走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和具体地点,确定路线和交通工具。

第二小组:组长 周冰静

组员 成诗蓉,束佳莹,吴垠,沈慧,谢海涛

前期工作负责前期宣传工作,包括网络、海报和媒体(联系报社和电视台)宣传,并完成调查问卷。

4.指导老师:陈晓峰

5.口号主题:用海洋引领南通经济腾飞

七. 实践目标

1.通过社会实践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对海洋经济问题的关注,包括政府和企业等。

2.通过走访与访谈,了解现状,借鉴周边城市的发展经验和网上查阅国外的发展模式,形成提案,给沿海开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3.记录每天的时间点滴,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增进班级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使之成为大学阶段有意义的经历。

八. 时间安排

(一)准备阶段(6月20日)

1.拟定实践策划,确定实践内容和方向;

2.制定工作日程,完成具体人员安排;

3.与当地党政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向导,使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

(二)调研实践阶段(6月21日—7月5日)

这个阶段是实践活动最主要的环节,分为两个小组同步进行,分组情况参照人员分配

1.第一阶段(6.21—6.27)—对确定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和访谈,作好记录和宣传工作,两个小组之间交流心得。小组成员总结活动中的得失,以便 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及时做好调查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2.第二阶段(6.28—6.30)抽样调查周围的居民,了解沿海开发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实录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关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

3.第三阶段(7.1—7.5)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做好记录和宣传工作,两个小组之间交流心得。将第一、第二阶段做好的相关文字材料、照片等进一步整理、归类,设计相关行动计划,为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做铺垫;

(三)实践后期(7月6日—7月10日)

1.根据调研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好后期宣传工作,将发现的问题和新的构想反馈给企业,帮助沿海企业的发展。

2.召开分队总结大会,回顾社会实践经历,畅谈活动感受,由专人做好相关会议记录;

3.完成实践报告,做好文字、照片整理工作,有条件的出版三期工作简报,做好后期的材料归档。

九. 实践过程简介

7月14日,南通海洋经济建设小分队前往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进行了调研。上午9点,小分队成员来到了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负责人陶建军热情地接待了小分队成员,并与小分队成员进行交谈。陶先生指出,南通是海洋大市,海洋与渔业部门要以服务沿海大开发为己任,构建第一平台,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寻求政策的第一支撑,要加快现代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要在整体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并为争创和实现全县沿海开发第一强县的目标而奋斗。成员们与陶先生聊聊南通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在愉快的氛围中,小分队的成员们深受其感染,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也懂得了自身肩负的责任。

走进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使我院实践队员了解了当前南通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形势,是一次是新时期海大学生对海洋经济的体验之旅。

7月15日,我暑期社会实践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小分队来到了江苏启东市吕

四中心渔港进行了调研。

首先,小分队成员参观了启东吕四中心渔港外拓工程的现场。通过工作人员介绍,队员们对吕四中心渔港的布局、投资、外拓工程等有了初步了解。之后,队员们观看了吕四中心渔港的全景,感受到启东吕四的渔港建设和管理水平。此后,队员们从吕四海港的运输业与渔业两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调研。同学们走访当地海洋管理部门了解政府对吕四渔港近几年来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队员们以吕四周边的水产品养殖、加工企业为中心进行渔业发展调研。在调研中队员们不仅与企业进行交流,同时还走近渔民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了吕四渔港的发展过程。此次启东吕四之行,不仅让成员们学到相关专业知识,更令成员们意识到南通海洋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同时,本次活动也提高了实践队员的活动组织能力。7月18日,我院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小分队进行了第三天的实践活动,调查南通渔业的发展情况。

上午,石峰队长带领小分队的成员们,来到了南通中兴海洋渔业研究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热情地给小分队成员们介绍了公司的基本运营状况。南通中心海洋渔业研发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满意的服务,依托强大的研究力量,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下午,小分队的同学继续实践,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南通渔业的发展,小分队成员来到了南通启洋现代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李金林给同学们介绍了该公司是以多种水产品(鱼、虾、蟹、贝类)养殖为主,集科研、生产、开发于一体的民营高科技水产养殖企业。

一天的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们更加了解了南通渔业的发展情况,这些企业可以凭着南通市优良的地理位置,政府的优良政策,全面发展现代渔业。

7月19日,我院海洋经济建设调研小分队各成员在1号楼104开展总结会议,就近两周的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和小节。

会议由小分队的队长石峰主持,首先,队员们分别对几次调查活动进行经验分享和总结。这两周的实践,队员们从策划到走出校门进行采访、问卷调查,队员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南通市海洋经济的发展。队员们也纷纷表示,在调查过程中收获很多新知识,比如,一些渔业企业的经营模式。最后,石峰对留校队员不畏酷暑的勇气和耐心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优秀队员进行了赞扬。

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圆满成功,队员们把握住了这次暑期实践的机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

十. 实践成果意义及价值

南通市的政府部门和海洋产业有关的企业,紧紧抓住了江苏沿海开发这个重要契机,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后发崛起的重要引擎,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海洋工作部署,积极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一是海洋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认真编制了南通“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港口交通运输业、临港石化电力工业、海洋高端旅游业、海洋新兴产业。市、县(区)两级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体系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为南通市海域科学管理及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

二是海洋生态建设工作扎实。海洋资源保护工作更加有成效。通过建设人工鱼礁、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洋自然保护区,发布全市海洋与渔业环境质量年度公报,开展海洋宣传日、休渔放生节,加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清洁工程等工作。

三是海洋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吕四港镇区域地图吕四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该港沿岸防洪堤建设已接近完成,防洪标准大幅提高。沿海地区的电力、道路、供水等设施建设也正不断完善。

四是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更加深入。加强对海水质量、海水入侵、海洋垃圾、一般陆源入海排污口等监测工作。全年共出动监测采样人员180多人次,采集各类样品847个,监检测项目达2748个项目次,完成了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乙烯厂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海洋垃圾监测等6项监视监测任务。其中,在启动近岸海域20个监测站位实施了两批共9次环境质量状况与趋势监测,监测站点基本上覆盖了全市近岸海域,共采集海水水质样品256个,沉积物样品3个,其中水质监检测项目共1232个项目次,沉积物监检测项目共51个项目次,监测结果显示海洋环境质量整体基本符合要求。

五是海洋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大禁渔期内违规捕捞渔船的查处力度和对偷捕专项执法监管力度,开展“护渔2011-1”伏季休渔专项执法行动。组织执法力量对辖区所有港口进行封港执法检查,开展渔船标识专项整治工作。以属地管理为主,采取分片巡航、交叉检查及联合执法的模式,全面开展执法行动,强化渔场执法检查。出动执法船艇39艘次,执法人员334人次,检查港口总数5个,封港检查渔船1218艘,发现16艘船名号刷写不规范,17艘安全设施不配齐;海上开展执法行动16次,检查渔船302艘,查扣不能现场出示许可证的渔船13艘,违反伏休规定捕捞渔船2艘,有效地遏制了偷捕作业行为。

论语中有“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说的是实践出真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即是一次我们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磨练自己的真实契机。这个暑假,我们的实践小分队在南通市进行调查咨询。在实践过程中,有激动,有感动,也有触动。一方面,我们真正地明白了正确地与人沟通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最重要的手段。只有懂得沟通的技巧,与人的谈话才能顺利进行,你所要知道的信息才能有效获取。放大了说,学会互相理解,懂得沟通,做事情就可以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我们深刻地理解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之路也是如此,艰难险阻随时都会出现,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用艰难困苦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在风雨中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勇敢。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自己的路终究要自己一步一步来走,没有投机取巧,只有踏踏实实。只要我们勇敢地向前,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延伸。通过此次调查活动,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积极可取之处,更对他们反映的问题积极思考。

第二篇:沿海开发创新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一、创新发展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推动力,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相结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及东方桥头堡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到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332.75亿元增加到750.1亿元,年均增长14.3%,近三年更是高达15%。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翻了两番,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从34.13亿元增加到180.6亿元,年均增长39.5%。实际利用外资从2.1亿美元增加到9.4亿美元,年均增长34.3%。今年1-9月份,全市GDp增长13.4%,一般预算收入达65.69亿元,相当于2008年全年的水平,同比增长27.8%,增幅居全省前列。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迅速。加快形成以生态高效农业为基础、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以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从2003年到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24.3∶39.1∶36.6调整到16.4∶47.3∶36.3。高效生态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高效农业面积达14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2.8%。2008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居全省第一。近三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60%以上,2008年超过200亿元,今年上半年增速高达80.4%。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其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3%。新兴临港工业基地蓬勃兴起,船舶修造、装备制造、石化钢铁等产业已初具规模。现代服务业发展向高端攀升,国际商务中心、保税物流园区、空港开放、科技创意园、旅游景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地位逐步显现。

东方桥头堡地位开始发挥作用。2008年,港货物吞吐量在连续三年新上四个千万吨级台阶的基础上,首次突破1亿吨,集装箱突破300万标箱,跻身中国十强、全球百强集装箱港行列。近三年新增吞吐能力4500万吨,相当于1933年开港至2005年72年的总和。与中西部地区互动并进,中西部地区货物已占港口吞吐量的60%以上,与东北亚国家之间的沟通联系更加紧密,区域性国际枢纽大港的龙头地位进一步提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港口吞吐量不降反升,今年1-9月同比增长10.3%。

海滨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以“战略东进、拥抱大海”为取向,全面拉开海滨城市框架,由内而外形成港湾服务区、中央商务区、滨海居住区、高新产业区、外围产业区五个层次和多个组团。近四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60亿元,同步推进滨海拓展、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62.6平方公里扩展到9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山海港城浑然一体、自然和人文相互交融、历史文脉和现代气息相得益彰的国际性海滨城市特色。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5255元和5454元,恩格尔系数已降至40.7%。今年1-9月,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和13.9%。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为99.8%,社会治安综合环境名列全国第6位。全市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1.5%,良好的生态环境正逐步成为的第一品牌。

二、加快沿海开发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一)转变思维方式,凝心聚力谋发展。市从创新思维模式入手,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是从外因思维转向内因思维。由于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一个时期的干部群众一度普遍滋生自卑心理、封闭观念和畏难情绪,陷入对外部条件的过度依赖之中,与先发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针对这种现状,市委、市政府大力解放思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消除“等靠要”的消极情绪,打破唯条件论的思想束缚。以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为契机,用国际性海滨城市的目标愿景,增强全市上下“科学发展在港城”的发展信心。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力冲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增强人“跨越发展建港城”的内生动力,焕发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创业激情。

二是从一域思维转向全局思维。过去,人谋划发展,程度不同地受到地域局限,往往“就论”,甚至对“能不能发展”心存疑虑。市委、市政府引导大家跳出看,着眼全局看。大家看到了过去看不到或看不清的发展优势:作为新欧亚大陆桥的东端起点,是世界经济东西交汇、东亚经济圈互动交融的战略节点。由于海阔湾平、终年不冻,陇海铁路直达港区、海河联运条件完备,空港口岸、苏北密度最大高速公路网、数百平方公里的低产盐田齐聚于此,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开发开放的条件得天独厚。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了“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战略定位和沿海开发的龙头地位,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发展”,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一地一域范畴,需要承担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的更大责任。

三是从策略思维转向战略思维。面对“山海港城产”相互争夺空间、发展“洼地”导致资源要素流失等现状,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打破“就事论事”的策略思维,围绕发展战略取向,大手笔决策,推动城市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围绕发展空间布局,大手笔创新,为港口、城市、产业发展拉开框架;围绕发展要素支撑,大手笔运作,为汇聚全球优质要素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正是运用战略思维,突破了过去越不过的槛阶,科学发展之路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宽广。

(二)打破常规模式,高起点定位。市立足“跨越一个发展阶段”,以高起点规划为引领,努力走出一条后发先至的跨越发展新路。

一是在发展规划上追求高起点。的科学发展从科学规划做起,超前谋划战略思路。2005年,市委、市政府邀请2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围绕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研究形成“一心三极”国际海滨城市、“一体两翼”组合大港、“一纵一横”T形产业走廊等城市发展总体布局。在形成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就未来城市东部核心区域的总体规划面向全球招标,并从64家知名竞标机构中优选8家分别做规划方案,博采众长,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此为指导,先后投入3亿元,邀请英国阿特金斯、美国易道及香港、深圳等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港口发展总体规划和国际商务中心、保税港区等40多项控制性详规。他们籍规划展示形成城市发展合力。在城市中心地带,建成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规划展示馆,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综合展示的美好明天,让投资客商增强信心,各级干部明确目标,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全社会加强监督。这一做法,有效地扩大了规划的影响力,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合力。

二是在产业选择上追求高层次。明确以沿海和沿东陇海线为轴线,构建一纵一横“T”型产业布局。纵向的沿海产业带,以市开发区为中心、沿海产业园为节点,打造新兴临港产业基地;横向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以市开发区和各县区开发区为主阵地,打造以都市型、环保型工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走廊。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以钢铁、石化为主转自:http://www.xiexiebang.com的临港产业集群和以科教、文化为主的都市型产业集群。新医药产业,已培育3家上市公司,形成以恒瑞、康缘、豪森等为骨干的医药企业群,建成国内最大的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基地、现代中药产品出口基地和新型药用包装研发生产基地。新材料产业,已建成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年产万吨规模的中复神鹰碳纤维生产企业和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汉高华威环氧模塑料生产企业。新能源产业,已引进中复连众等一批项目。引入中科院先进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运用到重化工产业,将清洁能源发电与钢铁、炼油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努力构筑煤化工、电力、钢铁、石化一体化发展的低碳产业循环链条,培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无污染、生态环保的新型临港大产业。积极实施灌河大开发,形成临港精细化工和民营造船业等发展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三是在城市建设上追求高水准。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为先、以海滨为特色,精心打造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海滨城市。着力提升海滨城市品位。确定东部城区为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精华区域。严格按规划建设,注重每一个细节,建好每一幢建筑,使未来的连云新城具有高档的品位和恒久的魅力。着力凸显城市发展亮点。加强城市功能建设,大力改造国际商务中心、体育中心、花果山大道等重点工程地块,全力开发东河、凤凰、孔望山等新城片区,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提升城市整体层次,追求历史文化风貌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着力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构筑从河到山、从城到海的生态廊道,保持950平方公里的生态空间。维护自然风貌,传承地域文脉,借助山海风光,融合西游神话,将森林、湿地、湖泊、山脉自然镶嵌于城市之中,使真正成为绿色景观之城、生态环保之域。

(三)创新开发模式,打牢跨越基础。作为沿海开发的龙头,坚持以开放的视野、全球的眼光,选准开发突破口,打好基础促跨越。

一是加快推进沿海开发。为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欧亚大陆桥的龙头地位,采取了多项举措。开航兴港,深挖30万吨级航道打造国际深水大港。为提升港口引擎的能级,在国家部委和省里支持下投资78.9亿元,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30万吨级航道试挖工程。2014年建成后,将拥有200多个万吨级以上的码头,乘潮可直接进出满载30万吨级船舶。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开掘出一条6公里长的疏港隧道,隧道一头通往港口,一头连接临港产业基地。吹填了58平方公里浅滩兴建海滨CBD。为推进“一心三极”海滨城市建设,经科学论证,从2006年开始,吹填58平方公里浅滩,打造未来城市核心连云新城。改造290平方公里低产盐田建设临港产业园。为进一步突出组合大港、土地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叠加优势,在低产盐田和浅海滩涂上规划出一个290平方公里的徐圩新区。随着船舶修造、装备制造、大型石化等大批项目加快进驻,新兴临港工业基地正展示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二是加快集聚优质要素。通过全方位开放、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地吸引各种优质资本、技术要素。主要是,采用银团贷款、委托贷款、票据融资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争取金融信贷支持。搭建投融资平台,成立金海投资等5个市级投融资平台。在全国首次运用海域使用权抵押、A股股权质押等融资方式,成功发行10亿元地方债券。加强招商选资,2005年以来,全市累计实际到帐外资29亿美元,引进国内资金1222亿元。从科研机构汇聚智力,把自主创新作为主战略,吸引各种科技资源向汇聚。与中科院及清华、南大、东大等一大批著名高校开展合作,组织各种产学研对接活动。先后组建7批28家市级工程中心,培育19家国家级和省级工程中心。引导恒瑞医药、中复连众、鹰游等重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与中石化、中建材、国电集团等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苏南等发达地区合作建设工业园区,与中西部城市合作建设物流场站,力促区域优质要素的共享互动。与日本合作建设科技生态园项目,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加快软硬环境建设。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的状况,大力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高速公路延伸、航班加密以及运河航道拓展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事关城市安全、沿海开发的海堤达标等16个“卡脖子”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跨越发展的后发优势。十分珍惜这一优势,严把项目引进环评关,切实防止污染企业向转移。近四年来全市共否决拟进入的重污染项目120多个,投资总额达100多亿元,其中包括一个投资达60亿元的化工项目。加大节能减排力度,2008年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4%。大规模推进生态建设,实施城市园林绿化等500多项工程。每年设立200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使高层次人才在受尊重、有地位、得利益。

三、未来发展前景

当前,市后发崛起已具备良好基础,但要实现科学发展、后发先至的宏伟目标,仍面临严峻挑战和诸多困难。在未来发展中,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进一步转化为推进沿海开发、创新发展模式的实践,加快缔造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主要经济枢纽,全面提升新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服务带动功能,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市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分别是:到2012年,力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元,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6亿吨。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建成国内乃至国际临港产业基地。到2020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高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中等行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未来将突出“五个更加注重”强化发展思路:

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注重把长远目标和立足当前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引导全市上下既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敢想敢干,又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务实苦干,打牢基础,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把宏伟蓝图尽快化为美好现实。

在发展路径上,更加注重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的战略优势,全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动力上,更加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发展主战略,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以高素质人才支撑创新发展,以创新型经济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在运作机制上,更加注重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配合。在政府引导推动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规模吸纳和集聚发展要素,把宝贵的发展机遇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努力推动跨越发展。

在工作方法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城带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实现港口、城市、产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给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480多万干部群众,再经过10年左右的艰苦奋斗,一定能够把建设成为沿海开发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示出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更加壮丽的雄姿,演绎出科学发展、后发先至的生动实践。

第三篇:沭阳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沭阳县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沭阳紧紧瞄准“建设江北最大、最美的县城,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高速度开发,利用短短几年时间全面改造了一座老城,合力打造了一座新城,快速崛起了一座工业城,城市规模翻了一番,走出了一条独具县域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一、沭阳的主要做法

沭阳县坚持把县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拉动县域经济崛起的龙头,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扩大到68平方公里,城市集中居住人口增加到60万人,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沭阳的城市名片。其主要做法为:

1、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引领作用。一是突出规划的整体性,坚持把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和3个社区及扎下镇纳入城区总体规划,确保城区总体规划覆盖“三区四点”。二是强调规划的超前性,瞄准国内外大中城市规划水准,摒弃小城镇、小县城的眼光,强调规划布局的大手笔、大气魄、高标准、高品位。三是确保规划的严肃性,落实规划监管分片包干、动态巡查和全程跟踪制度,经常性开展城市规划“回头看”和“点评”活动,引导开发商既要注重建筑外部形象设计,又要确保建筑内部结构合理。四是突出规划的民主性,设立规划成果公示栏,推行规划听证和公示制度,该县还投入300多万元,建成苏北一流的城市规划展览馆,充分展示沭阳县城美好的未来。

2、充分集聚城市建设强大合力。沭阳通过强化政府投资的“杠杆”、“卤水”和“酵母”作用,以基础性、功能性强的投资项目为支点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实现了“政府小投入撬动市场大要素”的引导作用。同时降低各类资本进入城建领域的门槛,多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2003年以来,城区房地产竣工面积每年都在75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共有95家企业在沭阳从事房地产开发。去年以来,城区新竣工商住楼152万平方米,在建315万平方

米,即将开工420万平方米,建成高层商住楼126栋、在建153栋、即将开工211栋。城区开发建设始终保持“热”的态势和上升的势头。

3、注重保持城市建设发展后劲。沭阳着眼引领县域科学发展,深入实施“低房价战略”,综合运用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确保城区房价始终处于全省最低水平,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岗位”和“床位”问题,而且留住了长远的发展能力、积蓄了持久的发展后劲,走出了一条以低房价促大需求、以大需求促大开发、以大开发促大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4、加快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档次。沭阳牢固树立精心精细精品“三精”理念,坚持“建不拆迁的房子”,对老城改造项目和新上城建项目一律实行“四个不准”,即不准拉围墙、不准建传达室、不准安装防盗窗、不准搞零散附属设施,全力促进城市在长大、长高、扮靓中彰显现代气息。目前,城区共规划建设有12层以上楼房725栋,其中建成319栋,在建121栋,标志着沭阳“高层时代”已经来临。

5、不断增强城市综合配套功能。沭阳坚持给大型三产项目以二产待遇,给大型服务业项目以制造业待遇,欧中广场、浙江商城、花木大世界、华润苏果、时代超市等大型商贸设施投入运营,新世界商业广场、苏北商贸城、沭阳(海宁)皮具市场、苏北车市4个总投资14亿元、建筑总面积80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市场群初具规模。与此同时,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以及河面水厂、管道煤气等功能性项目投入运营,热电厂、污水处理厂以及处理技术国内领先的垃圾处理厂等配套项目即将建成使用,城区干道全部完成“无杆化”改造,出租车实现更新升级,城市对人口、产业的集聚和承载能力越发增强。

6、大力提高城市绿化亮化水平。坚持把绿化、亮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作为花钱少、见效快的民心实事工程,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环境美化工程来抓,大手笔实施城市“增绿”、“添亮”工程,城区绿化、亮化投入逐年加大,城区3亩以上公共绿地已达38个,城市绿化率超过49%,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5平方米,城区亮化实现大街小巷全覆盖。

二、沭阳的基本经验

沭阳城市建设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对城市发展目标的准确定位,得益于对城建组织工作的有力领导,得益于城建政策的高度灵活,得益于城建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强,主要体现在“四个坚持”上:

1、在土地开发上坚持集约发展。一是聚集城市发展资金,做好“卖地”文章。2005年以来,共挂牌126宗地,面积6580亩,合同成交金额达13亿元,追缴协议出让土地出让金2.5亿元,为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提供了资金支持。二是放大沭城建设规模,做好“供地”文章。通过与省有关部门协调调整土地总体规划,调整面积达6500多亩,从而保证了城区建设用地的需要。三是狠抓土地复垦开发,做好“造地”文章。三年来,通过复垦整理新增耕地32744亩,为城市可持续开发集聚了土地资源。

2、在投资政策上坚持“放水养鱼”。一是对住宅用房和商业用房开发给予税收、规费优惠。税收:营业税按销售收入的5%征收;城市建设维护税按征收标准的60%奖励;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按60%奖励。规费:基础设施配套费、教育附加费、新墙体改造费、白蚁防治费四项规费按30元/平方米征收。各类服务性收费,按规定标准的下限收取。二是对标志性工程加大优惠奖励的比重。凡层高在地面12层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或建筑投资规模在3500万元以上的非住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均列为标志性工程。税收:营业税按销售收入的5%征收,按征收标准的20%奖励;城市建设维护税按征收标准的60%奖励;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按60%奖励。规费:基础设施配套费、教育附加费、新墙体改造费、白蚁防治费四项规费按18元/平方米征收。各类服务性收费,按规定标准的下限收取。三是对投资兴建饮食服务、文化娱乐和旅游设施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契税优惠。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5年内所征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50%奖励给企业。年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所征的营业税自经营之日起,5年内按50%奖励给企业。

3、在房价战略上坚持让利于民。在拆迁之前,政府就利用拆迁补偿款、县财政补贴以及信贷资金,采取无偿划拨土地、减免征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以及免征建设规费等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安置小区建设成本,切实做到了让惠于民、造福于民。拆迁中,补偿的标准让拆迁户能接受,并且补偿金不打折扣,及时到位。如果拆迁户不愿意购买安置房,拆迁办负责帮拆迁户找临时住房,或帮助谈房屋租金。安置房每平方米均价为800元,仅为商品房市场价格的一半。对于拆迁户中的特困户,政府提供廉租房,10年不要一分钱租金,10年后可再按原价付款购房。与此同时,县里还通过减收规费等措施,实施低房价战略,使房价平均价格保持在1500元/平方米左右,始终比周边地区低30%以上,从而让老百姓随时都能购到价廉质优的住房。

4、在拆迁包保上坚持落实到人。拆迁工作有“天下第一难”之称,这在2006年的沭阳县城同样存在,曾经发生百人去京上访事件,但沭阳县政府很快就妥善处理好拆迁与城建这一棘手矛盾,除了政府的低房价战略、普惠与民、科学安置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沭阳县创设了非常管用的拆迁包保落实到人的奖惩机制。即在全县范围之内,打破地域、部门界限,采取自荐和挑选相结合的办法,由组织部门公开考察,抽调50名干部分成50个工作小组,签订拆迁包保责任状,实现拆迁包保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严格奖惩、兑现到位,对提前完成、按期完成分别给予奖励、提拔、重用,完不成任务的予以批评、退回原工作单位,结果98%以上的干部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或提前或按期完成了拆迁包保任务。

三、关于我市城建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城市面貌有了新的变化。但与周边城市相比,与先进地区比,特别是与沭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最大的差距还是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建设理念,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抓城建,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城市建设的大发展。

1、树立抓城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城市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范畴。沭阳县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建筑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

财政收入,有效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带动了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我市要坚持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城建,放眼长远,立足当前,把城市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推进城市化步伐作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创造性地推进城市建设。

2、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破解城市建设中的瓶颈制约。城市建设大投入,钱从哪里来?沭阳县的成功经验是“大投入源于活经营”,把土地作为最大的资本来运作,大力实施城市新区成片开发战略,走“以地生财,以房带路,以路促建”的城市建设之路。我市承载力小,财力有限,更要坚持走经营城市之路,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城市投入不足的难题。要坚持适度负债理念,充分发挥城市资产经营公司这一投融资载体和操作平台作用,盘活、收储和运作区属范围内经营性用地和闲置资产。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争取银行更多融资,巩固和扩大与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要认真做好城建项目包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注册资本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信誉,按照“大招商、招大商、招优商”的要求,广纳国内外客商,参与我市城市建设。

3、树立彰显个性的理念,精心打造特色城市。沭阳县素有花乡之称,他们将发展目标定位为苏北最大、最美县城,现代化中等城市,特色是在一个“美”字上。对我市城市建设工作而言,同样应注重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的培育,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既要注重城市建设量的扩张,更要注重城市发展质的提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内涵,增强发展的“软实力”;既要注重城市融入现代元素,更要注重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彰显龙山文化、文庙、红色文化、体育文化等深厚历史文化的底蕴,同时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枣林、盘河、元宝湖、千红湖等自然景观,把地方特色文化和历史底蕴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特色。

4、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路子。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注重当今的开发建设,还要为后人留下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当前,随着“两高一铁”时代的到来,乐陵步入快速发展的新

时期,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要超前谋划,增强节约意识。要着力于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依靠群众建城市,建好城市为人民;突出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占有量,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要加快实施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使“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买得起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房;坚持安置区建设先于房屋拆迁,力争做到“零过渡”,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解除广大被拆迁户的后顾之忧,为加快城市建设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乐陵市第一批赴沭阳学习成员建设规划组宋登山、刘同成、靳月征、刘正华)

第四篇:发展海洋特色经济 助推沿海开发战略

发展海洋特色经济 助推沿海开发战略——海安县海洋特色经济发展情

况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1-10-23信息来源:

海安的海岸线不到8公里,是江苏沿县(市)中海岸线最短、拥有海洋资源最少的县。然而,早在沿海大开发战略发起之前,海安人就克服不足,瞄准优势,率先而起,强势推进,走出了一条产业化、规模化的海洋特色经济发展之路。

一、海安海洋特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海安海洋特色经济发展集中在唯一的沿海乡镇——老坝港镇。该镇地处两市(南通、盐城)三县(海安、东台、如东)交界,总面积36.8平方公里,是目前海安14个镇中规模最小的镇。海洋特色经济的发展使海岸线最短的海安拥有亚洲最大的条斑紫菜育苗基地——兰波紫菜育苗基地,拥有世界最大的河豚鱼繁养基地——中洋集团龙洋公司,拥有亚洲最大的黑籽鳗培育基地——老坝港黑籽鳗培育基地。

(一)紫菜:突起的生力军。在苏北广袤的沿海滩涂中,海安只拥有几公里的海岸线和位于盐城东台与南通如东两县夹缝之中的小小养殖区域,但海安的紫菜业却以全国规模化、产业化1/6的养殖规模,创造出全国1/5的产量和1/4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20世纪90年代早期,当地渔民以海洋捕捞业以及鳗鱼等特种水产养殖业为主要致富途径,对紫菜生产涉及不多。与周边县市相比,海安县紫菜业起步较晚,较启东晚20年,较如东晚18年。然而,海安人一旦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便咬定青山不放松,奋起直追不泄气,在短短的十多年间,如同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条斑紫菜业的一极,其后来居上的气势,迅猛发展的实绩,令海内外同行们刮目相看。

海安的条斑紫菜育种、养殖、加工、出口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海安县老坝港镇拥有15万亩海上条斑紫菜养殖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现代化紫菜育苗基地,是农业部、财政部首批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紫菜产业链项目实施单位,该镇建成全自动一次加工生产线42条,紫菜二次加工生产线6条,年产干紫菜超过15万箱,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出口创汇达2000万美元。建成全镇各企业统一再烘干、统一分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南黄海紫菜交易市场,并被省商检部门批准享有自行检测权。紫菜产业的发展,解决了近5000名劳动力的就业,30条大马力捕捞渔船顺利转产,1000多名渔民顺利转业,有效地增加了渔农民收入,促进了海安经济发展。

(二)鳗鱼:市场的晴雨表。海安东临黄海,南望长江,是我国亚洲鳗鱼苗的主要产地,通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鳗鱼苗捕捞、收购、黑籽鳗培育、鳗鱼养殖的高效农业发展产业链。海安县老坝港镇是亚洲最大的黑籽鳗培育基地,全国鳗鱼苗交易重要的集散地、出口基地,鳗苗价格成为全国鳗鱼市场的晴雨表。该镇拥有温室养殖面积10万平方米,仿野生池塘养殖面积七千亩;拥有养鳗企业15家,从事养殖、捕捞的人员达三千余人;拥有本土鳗鱼经销商30多个,高峰时期达50多个,在南自福建,北至连云港长达数千公里的沿海港口形成强大的销售能力。除此以外,海安人将目光聚焦广东、福建沿海,在广东福建沿海建有养殖基地近万亩,年培育黑籽鳗2400万尾,产值达2亿元;养殖成鳗2400吨,产值达1.2亿元,出口创汇达1千万美元,成为江苏沿海鳗鱼集捕捞、交易、培育、养殖为一体的重要生产基地。

(三)河豚:行业的领跑人。海安县老坝港镇是江苏中洋集团河豚养殖基地所在地,通过中洋集团的示范带动,该镇目前拥有河豚养殖企业5家,拥有4000亩的养殖滩涂,拥有10万平方米的温室和1500亩的露天养殖厂,以及两条世界先进的循环水养殖设施。从1994年开始,中洋集团进行暗纹东方鲀的繁养殖技术的攻关,取得了控毒与健康养殖技术的核心成果,河豚的控毒与健康养殖成果、毒素分布与安全食用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河豚养殖基地的河豚年库存量400万尾,达到世界第一的养殖规模。全镇致力于河豚鱼的科技养殖,制定了一系列的养殖规范和养殖标准,坚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要求,河豚人工繁殖、养殖、控毒、去毒等9个系列标准已经被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正因为河豚科学地按照标准进行繁、养殖,经权威人士和科研部门检测,控毒健康养殖的中洋河豚营养均衡,蛋白质含量高达18%,脂肪含量仅为0.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特别高,其口味、价值和品质均在其他鱼类之首。经国家质监总局专家委员会评定,老坝港河豚成为长江河豚的养殖质量标准。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报告,“中洋”牌南通长江河豚,经严格检验为“无毒物”,这一认定标志着老坝港的河豚完全具备了有条件市场准入的合法性。2008年3月12日,南通长江河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审查批准,成为南通历史上第一个“地理标志产品”,这也是继阳澄湖大闸蟹之后的中国鲜活水产品的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老坝港河豚已成为一个集繁养殖、科技营销、餐饮文化为一体的河豚综合产业。

二、海安海洋特色经济发展的分析思考

海安海洋特色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引导,科技铺路。海安海洋特色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海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老坝港镇政府能够与企业同甘共苦,化解风险,老坝港镇海洋渔业的转产就是最好的明证。老坝港鳗鱼养殖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鼎盛时期,那时候鳗鱼苗被称为“软黄金”,全镇捕鳗船达到500条,大马力渔船就有160多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受东南亚金融**的影响,养鳗业一落千丈,这一年全镇渔民在鳗鱼产业上整整损失了1亿多元,渔民、企业负债累累。面对海洋渔业的严峻形势,为了在低产欠收的情况下摆脱困境,镇党委政府决定,合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开发有限的海洋资源,他们深入海上生产一线,通过兰波、菁源公司的试养,转产紫菜养殖与加工。

海安紫菜业发展坚持走产学研联合的发展道路。南通市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吉传礼同志一直被聘请为紫菜技术指导,长期坐镇进行业务指导。兰波公司与中国藻类研究权威机构——江苏水产研究所藻类室等科研单位挂钩,建立了兰波公司提供定额科研经费、研究所提供新品种和新

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将中国紫菜藻类第二代研究人员集中在老坝港,建成江苏省条斑紫菜辐射沙洲良种场,使海安成为江苏省紫菜科研基地,为海安紫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长期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了海安紫菜业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了养殖品种换代、育苗技术升级、养殖方式升级、加工技术升级,全面提升了海安紫菜业的发展能力,极大地拓展了海安紫菜业的生存空间。

科技创新使海安实现了海上养殖从插管式向固定式的过渡,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未雨绸缪,超前意识到外沙滩涂养殖的开发价值,率先取得蒋家沙滩涂的开发使用权,以后又进一步解放思想,借外力发展,果敢地大面积租赁了大丰、东台的东沙、竹根沙(四船珩)等滩涂使用权,并迅速将33条捕捞渔船转产紫菜养殖,实现了浅海养殖向外沙养殖方式的转化。目前,海安全部紫菜养殖面积均为外沙养殖。由于外沙养殖具有受海水污染少、海洋气候变化影响小的优势,当其他地区严重受灾之际,海安的紫菜养殖却几次幸免,如2001年启东吕四紫菜养殖大面积失败,《南通日报》以《哭泣的紫菜》报道该消息之时,海安县紫菜养殖竞“风景这边独好”。2004年全省紫菜养殖遭受68%的大面积灾害损失,但老坝港镇紫菜养殖仅损失不到30%,减产幅度低全省38个百分点,实现了紫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使海安加大对先进加工设备的投入力度,扩大了紫菜产品附加值。兰波实业公司“海波”牌紫菜成为中国两家取得美国有机产品认证的紫菜企业之一,海安紫菜产品以优异的品质打入欧美、韩国和东南亚市场。

(二)立足产业,规模发展。早在80年代后期,县委县政府就决定,老坝港镇各村集体经济投入从传统的鳗鱼捕捞业转向鳗鱼养殖业,利用集体经济的集约化投入,带动鳗鱼养殖的工厂化、规模化,实现基地建设商品化、品种推广优质化、产品生产标准化以及生产经营产业化。

近年来海安更注重整合多方资源。注重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防止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前几年,别的县市纷纷“卖海”,转让滩涂承包权,海安没有将滩涂土地分包到户,而是发挥资源优势,将大片海域转给农头企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整合能人、整合资金,带动渔船转产紫菜养殖。海安从1992年起,走的就是紫菜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的公司实体道路。具体操作上,一是严格遵循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规律进行投入。1992—2006年老坝港紫菜业累计投入2.8亿元,其中,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达1.5亿元,流动资产投入1亿元。紫菜企业参照一条二次加工生产线一般需要六条一次加工生产线、一条一次加工生产线一般需要3000-5000亩养殖面积的行业投资匹配标准进行设计和投入,目前6条二次加工生产线匹配了42条一次加工生产线,42条一次加工生产线匹配了15万亩养殖规模,由于投资充分考虑了行业匹配标准,确保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从而提高了生产线运转效率,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

紫菜企业的大投入,一方面,提升了企业层次,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实施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老坝港的紫菜企业平均养殖规模达2500亩,是全

省平均水平的3.16倍;平均单机紫菜产量达2600万箱,是全省平均产量的3倍;平均每个企业盈利333万元,是全省平均盈利能力的4倍左右。正因为老坝港的高投入、高产出的规模经营模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因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和跨越式的超常发展。

(三)放水养鱼,藏富于民。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得”,坚持“谁有能力谁发展,谁有本事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海安大力发展加工型、市场型、科技型的海洋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目前海安海洋产业这一块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一家(兰波公司),市级名牌农产品三个(六绿牌甲鱼、海波牌紫菜、六绿牌紫菜),省级无公害基地八个。海安财政给这些企业宽松的税收政策,对龙头企业进行积极地扶持,采取灵活的税收政策,能不收的尽量不收。企业得到减负之后,资本迅速得到积累。他们利用所积累的资本,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以及资金的再投入,大大提高了高效农业发展的进程。

(四)商会带动,载体推进。海安紫菜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后,随着紫菜企业数量的扩大,为解决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中间商的欺诈盘剥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制约,组建了专业市场。

1997年在兰波公司等单位精心策划下,由兰波公司董事长李海波任会长吸纳八家企业加盟,组建了江苏第一家紫菜商会——海安县紫菜商会,商会共有会员100人。商会成立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立足紫菜市场,做大做强紫菜产业,商会按照自己的章程,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对全镇各家紫菜企业优先提供苗种和技术服务,并定期召开理事会,协调解决紫菜的养殖、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问题。商会的成立,使海安老坝港镇紫菜生产企业结成了一个联盟,从而具备了与市场竞争的规模和实力。2003年,由紫菜商会牵头,老坝港镇在兰波公司内建成了海安县紫菜交易市场,实现了全镇干紫菜生产企业所有产品在交易市场统一检验、包装和贮存,实现产品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有效地控制欺行霸市、互相杀价、以次充好等无序竞争行为,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同时杜绝场外交易的行为,促进紫菜行业的健康发展。2005年3月交易市场新征地20多亩,建成了全国一流的紫菜专业交易市场,总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交易厅、会议厅、客户校样厅、检验整理厅、仓库等设施齐全。2008年3月,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等领导考察了老坝港镇的南黄海紫菜交易市场,在听取李海波会长的汇报后,称老坝港 “小镇做成了大产业,小镇做成了大市场。”紫菜商会的成功运作,还引来了数批日本参观考察团的学习。海安的鳗鱼商会在海内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商会下属企业在广东的投资就达1个多亿,鳗鱼商会的王新江是广东鳗鱼商会的副会长。鳗鱼商会具有高度自治的管理权力,许多鳗鱼交易都是口头约定,如果谁违约,将会永远出局。高度的合作化组织促进老坝港农业快速、健康、有序、高效发展。

(五)转变理念,跨越发展。由于海安的海岸线不长,资源优势并不明显,紫菜龙头企业采用了“走出去”的战略,到东台、大丰等地区进行投资紫菜一次加工,利用资本的扩张,进行资源的扩张,目前,海安在县外拥有的紫菜养殖面积是本地紫菜养殖面积的10倍。鳗鱼养殖不断

扩张在福建、广东沿海的养殖面积,依靠市场占有份额进行规模化扩张,目前在东南沿海拥有了6000多亩鳗鱼养殖基地。海安的紫菜、鳗鱼、河豚等产品不但做产品,而且做市场。企业经营者改变过去重生产、轻流通的做法,充分运用现代营销策略,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一是着力打造产品品牌。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大力推进农业品牌战略。将 “兰波”、“圣澜”紫菜培育成全国紫菜行业知名品牌,“兰波”紫菜和喜之郎合作生产出“美好时光”海苔,“圣澜”紫菜和台湾台尚合作生产的“台尚”海苔,成为全国名牌。二是努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发达的营销网络。采取设办事处、开窗口的办法,将产品打进了国内大中城市,扩大市场份额;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开拓国际市场。打破贸易壁垒,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设立了营销公司。三是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彻底改变过去肩扛手提、提篮小卖的落后方式,积极采用会展促销、代理销售、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手段,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作者:海安科协)

第五篇:经济建设及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土地资源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经济建设、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由我牵头,县发改局、国土局、财政局、交通局、统计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了《经济建设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思考》课题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企业和部门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对我县未来XX年的建设用地需求进行了预测。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必需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在发展中谋保护、在保护中谋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XX年全县土地总面积279907.68公顷(不包括与外县争议面积),其利用状况如下:

(一)农用地:225417.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53%。其中:耕地面积47948.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1.27%;园地面积2417.9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07%;林地面积137421.5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0.96%;牧草地面积23404.3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0.38%;其它农用地14224.7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32%;

(二)建设用地:4013.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3%。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477.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64%;交通用地面积446.5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1.13%;水利设施用地面积89.6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1.13%。

(三)未利用地:50476.5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8.04%。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积48599.31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96.28%;其它土地1877.27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3.72%。

二、我县未来XX年建设用土预测

(一)交通建设用地预测。根据《**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xxx”规划》要求,拟建设以荔八公路为主干线,内接外连通乡出县的“一横十纵”公路运输网络。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县交通运输用地规模为596.55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84.43公顷、园地10公顷、林地10公顷、牧草地18公顷、其他农用地20公顷、未利用地7.57公顷。

(二)工矿用地预测。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工业产业化结构,着力搭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的总体规划,到XX年,全县将初步完成三个工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一是把平湖响水洞规划为电子材料、旅游产品、民族特色产品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植物油精深加工、饮料、酒、食品、生物饲料及畜产品、农产品的加工业为一体的轻工业聚集区;二是把通州规划为以大理石板材、高岭土、中药材粗加工为主的工业聚集区;三是把四寨规划为以水泥制造、建筑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聚集区。到2020年独立工矿用地面积达441.01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121.97公顷、园地26公顷、林地12公顷、牧草地15公顷、其他农用地10公顷、未利用地15.03公顷。

(三)城镇用地预测。全县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城市,把加快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支点,继续完善城镇总体布局。全县的城镇建设要以中心集聚,轴线拓展,加强重点乡镇建设,强化交通干线城镇的培育,实施点轴发展战略。同时要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以道路为重点,不断完善县城道路骨架,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力争住房、街道、供电、供排水、通讯、环保、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县城镇规模达535.89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250公顷、园地6公顷、林地4公顷、牧草地5公顷、其他农用地10公顷、未利用地5公顷。

(四)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通过完善交通、道路、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到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计达2880.20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5公顷、园地3公顷、林地2公顷、牧草地3公顷、其他农用地15公顷、未利用地2公顷。

(五)水利设施用地预测。水利设施建设重点一是抓好防洪排涝、加固河堤、疏通河道工程建设,抓好以六硐护河堤、排洪工程和掌布河防洪工程建设,新建堤防8.4千米,排洪遂沟5千米;二是根据全州水电开发统一规划,加快抓好槽渡河、六硐河、霸王河三条流域水电开发,建成装机7.5万千瓦的甲江水电站、装机2.44万千瓦的河湾水电站等。配套做好电网输送系统工程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和县城电网改造,加快输电线路网络建设。三是提高小水电电力就地转化能力。xxx期间,要积极争取新建和续建通州五里坝水库、摆茹水库、水落洞水库等三个重点项目,新建县城二级翻水坝工程。预计到2020年水利、水电设施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439.55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99.6公顷、园地35公顷、林地36公顷、牧草地30公顷、其他农用地57公顷、未利用地92.4公顷。

(六)特殊建设用地预测。

按照省委、省政府“贵州南部旅游环线”建设要求,围绕“世界地质奇观旅游县”品牌,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特色旅游商品市场,以景区景点生态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形成与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和景区景点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发挥旅游“一业带多业、多业促发展”作用。“xxx”期间,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项目落户**,并协助国家天文台搞好台址的建设,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以及县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县特殊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143.73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50公顷、园地5公顷、林地3公顷、牧草地2公顷、其他农用地3公顷、未利用地7公顷。

预计到2020年,以上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5036.9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8%,预计将新增建设用地1080公顷。需占用耕地611公顷、园地85公顷、林地67公顷、牧草地73公顷、其他农用地115公顷、未利用地129公顷。

三、我县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

(一)土地后备资源利用前景。按后备资源调查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我县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达35119.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54%,其利用现状主要为荒草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1812.57公顷,园地后备资源9733.74公顷,林地后备资源1059.29公顷,牧草地后备资源12976.12公顷。我县土地后备资源、特别是园地后备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二)已利用土地的生产力和利用率分析。据调查和农业部门资料,XX年,我县粮食作物平均单产3750公斤/公顷,复种指数为180% 因此,大力治理和改造中低产田土,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提倡科学种田,提高作物单产和复种指数,耕地生产力将有较大增长。

我县园地大部分为低产园,产量仅为4250公斤/公顷,只要加强管理,更新老龄园木,选用优良品种,单产可有效提高。

林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均较低,有林地仅占林地面积的51.59%,且有林地活立木蓄积量低,因此,只要加强林业管理、科学采伐,选育速生优良材种,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林业将有较大的发展。

我县牧草地全部为天然草地,单位产草量低,仅为15030公斤/公顷,据畜牧部门预测,只要加快草场更新速度,加大科技投入,建设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可将草场单位产草量提高,我县畜牧业发展有很大潜力。

我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较大,且较零乱、分散。通过加强规划改造,充分利用村寨空闲地,逐步搬迁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可节约大量建设用地。

四、我县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资源总量大、土地质量总体较差。我县土地总面积居全州第二位,人均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分别为0.92公顷、0.16公顷和0.45公顷,均居全州第三位;人均牧草地0.08公顷,居全州第五位。总的来看,我县土地人均量大,但土地质量较差,耕地中有4682.46公顷坡度在25度以上。全县中低产田土占80%左右,低产林地、园地、牧草地也占有相当比例,全县土地质量总体较差。

(二)土地利用不充分,经营粗放,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较低。我县属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生产投入较少,致使耕地质量普遍较差,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小,中低产田土占80%左右,耕地复种低,全县土地利用率仅为81.96%,垦殖指数为17.13%,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较低;林地面积较大,但有林地仅占林地面积的51.59%,且有相当部分是低产林地,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蓄积率和产出率均低。园地所占比例小,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全县可开发园地后备资源9733.74公顷尚未得到开发利用,且园地大部为低产园地,果园产量低;县境内牧草地均为天然草地,尚未进行人工改良开发利用,草质差、产草量低,单位面积载畜量低,牧业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建设用地利用率低,浪费较大,全县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111.1平方米,属超标范围。

(三)人口不断增长,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我县XX年末总人口为30.5万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到XX年末,我县人口将达到33.04万人,城镇人口将达8.34万,城镇化水平达25.09%;2020年末,人口将增至35.64万人,城镇人口将达13.75万,城镇化水平达38.6%。据近几年的调查统计和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每年我县建设占用均超过20公顷,且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占地还将不断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税。

(四)生态条件破坏严重,土地质量不断下降。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农用地的需求量加大,盲目毁林开荒,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耕地肥力逐年下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加之近年来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农家肥施用减少,重用轻养,造成耕地理化性破坏严重,土壤板结,耕地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五、建设与保护的思考

(一)保增长、保红线。要在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的基础上,保障现有耕地总量不变。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保增长”的总体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确保土地总量。

(二)严格土地供应政策,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要结合我县实际,落实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有关工业项目进入标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准并组织落实到位,推动建设用地实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确保我县各类建设用地的关键,重视和抓好规划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我县一方面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多,耕地质量不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又存在布局不合理,低效使用土地的问题。从上一轮规划(1997—XX)实施情况看,我县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为133.33公顷,截止XX年12月,我县实际建设占用耕地为143.5公顷,已超出规划指标,从各乡镇用地指标使用看,存在使用不平衡的现象,有的没有完成,有的又突破指标,在用地布局上存在不足,不能满足建设项目用地,造成有的项目不能实施,影响县城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县正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大纲》已经省相关通过批复,现正抓紧编制乡镇规划,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规划修编,合理安排各类用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

1.认真开展新一轮规划实施评价工作。规划实施评价是规划修编的前提,也是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1997年开始编制,1999年批准实施,由于编制准备工作不足,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基础数据调查不够深入,数据不够准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等不能完全衔接,规划建设用地预测不到位,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不科学,耕地保护缺乏柔性措施和保障支撑。特别是对乡镇规划研究不够,造成规划调整频繁,为此,要认真吸取上一轮规划编制的经验和教训,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认真研究和评价,提出改进规划修编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增强新一轮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扎实做好基础调查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社会各方面,各行业、各部门的用地需求和发展规划是编制规划的基础,要充分收集和研究各行业、各部门的基础数据,搞好调查研究,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扎实做好土地利用现状,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潜力,土地供需平衡,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战略,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与保障措施等项目专题研究,为编制规划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确保规划基础数据详实可靠。

3.重点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研究。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必须坚守的一条红线,不可逾越。我县地处山区,坝区很少,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和执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同时,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调整耕地的性质结构,基本农田布局结构,在不减少基本农田面积总量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调整,留足建设用地空间,使用地布局和图斑的安排与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等项目用地的需求一致,确保重点建设用地需求。

4.科学预测建设用地需求。要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要求,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现状,城镇化水平、人口、城镇规模现状等方面因素,科学预测各类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布局,坚决克服和纠正贪大求多,不切实际,盲目扩大用地规模的做法,在合理确定县城建设用地规模需求的同时,重点保障小城镇建设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5.加强相关规划的衔接。要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充分体现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要求。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交通、水利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建设用地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要按照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有利于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和政策性,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制度,以市场运作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合理利用,发挥土地价格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多渠道进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土地收储供应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和调控。通过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将盘活国有企业资产与推动旧城改造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方面实施对接,达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四)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作用。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高于其他规划。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价值取向,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体现两个目的:一是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必须对规划建设用地特别是城镇建设用地作出严格的控制。一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形成,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随意更改。

(五)提高增减挂钩方案的实施效率。鼓励建设用地整理,在不增加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将整理后的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尽快地进行挂钩使用,同时,在增减挂钩实施中,切实注意保护农民利益,给予农民补贴,降低农民负担,有效群众的积极性。

下载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报告[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南通海洋经济建设调研报告[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创新破难 加快发展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近些年来,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一定程度......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创新破难 加快发展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近些年来,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一定程度......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

    开发区工业经济建设调研报告——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近些年来,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一定程度上......

    经济建设及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土地资源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经济建设、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由我牵......

    在新起点上推进江苏沿海开发—2009’江苏沿海开发高层论坛发言摘要[最终定稿]

    在新起点上推进江苏沿海开发 ——2009’江苏沿海开发高层论坛发言摘要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地......

    论江苏沿海开发中金融服务的先导作用

    论江苏沿海开发中金融服务的先导作用摘要:随着金融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离不开金融服务的先导作用,他在中国的经济崛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沿海地......

    关于沿海基地消防工作的调研报告

    “五点一线”重大发展计划是**省委、省政府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抓住“沿海开发”“河(辽河)海(渤海)联动”的战略机遇,不断调整产......

    关于沿海基地消防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沿海基地消防工作的调研报告 “五点一线”重大发展计划是**省委、省政府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抓住“沿海开发”“河海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