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改革开放党的建经验与启示

时间:2019-05-14 02:4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圳改革开放党的建经验与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圳改革开放党的建经验与启示》。

第一篇:深圳改革开放党的建经验与启示

深圳改革开放党建的创新成绩及经验启示

深圳,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历经31年改革开放的栉风沐雨,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比较发达、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滨城市,向世人展示着新世纪的活力和希望,展示着五百余万深圳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圳经济特区31年的发展成就,体现着深圳市委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执政思路,体现着执政为民、人民共享经济特区成果的执政理念,体现着提高领导水平、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的探索精神,体现着深圳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成果,体现着党组织带领各方面力量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改革开放31年来,特区党组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党内制度体系,使党内生活的各方面基本做到有章可循,特区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在穿越历史中,深圳的基层党组织一直走在前列。经济特区31年的伟大历程表明,特区的事业不停顿,首先是党的建设不停顿。31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创新创新再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特区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结深圳的经验,其在自主创新工作方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突出成绩,主要是由于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懈的努力:

一是政府的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战略清晰而坚定。深圳政府在全国较早意识到,不自主创新,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的发展将后劲不足,难以为继。于是,他们决定走自主创新之路:主动退出服装、玩具等加工型产业,鼓励“三来一补”企业外迁,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在随后的几年中,深圳先后制定实施了50多项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可以说,深圳的决策者们已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圳的“生死之路、命运之途”。面对由于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外迁导致GDP增速下降这一现实,深圳的决策者们明确提出,虽然“创新”不如“三来一补”对GDP增长立竿见影,经济增速的排名在全国不得不靠后,“脸面”可能不那么好看,但深圳要耐得住寂寞,要“舍得名誉”、“舍得时间”、“舍得投入”。可以说,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转型战略,使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深圳也因此具有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二是坚持让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作出通过创新谋求发展的战略决策后,如何推动具体的创新活动就成为决策者们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深圳的决策者们非常坚决地采取了市场激励的手段。它们把自主创新的选择权、决策权交给了企业和企业家。在深圳,对于创新和产业升级活动,没有计划指令、也没有统一模式,企业家们的创新各有各的“高招”。有华为的“研发第一”、中兴的“市场捆绑”,也有朗科的“专利攻防”、中集的“引进颠覆”和腾讯的“游戏”

开发等等。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创新,政府的态度是放手,用深圳决策者们的话说,就是让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各开各的‘花’、各结各的‘果’”。正是由于在创新活动上充分重视企业、尊重企业,使深圳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活动做到了名副其实的以企业为主体: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

三是政府在打造一流创新环境上不遗余力。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并不是说政府对待创新工作可以做“甩手掌柜”,深圳市政府在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体制与机制环境上下了大功夫。深圳市以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城市环境为核心,出台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以知识产权、财税、金融、政府采购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手段引导自主创新,以建立各类公共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支撑自主创新,以完善科技资本市场和创新中介体系服务自主创新,有效地集聚了创新资源,增强了城市的发展动力。从举办展示、交易科技创新成果的“高交会”,到搭建一系列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从对创新进行立法保护,到对政府服务实施责效监督,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不当“运动员”、“裁判员”,只当“维护员”和“服务员”。这些努力不仅使深圳本地企业的创新充满了活力,而且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到深圳创新。深圳的政府服务水平也因此在2006年被《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评估为“全国第一”。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

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市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互动互进。深圳经济特区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一)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党的建设。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这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特区建设中,深圳市委高扬发展的旗帜,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解决经济特区前进中的问题,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推进特区一轮又一轮的大发展,使特区经济每隔几年就上一个新的台阶。即使在面对挑战、遭遇挫折的时期,深圳市委和各级党组织也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遭遇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前进。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深圳市委和各级党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围绕保持先进性这个根本推进党的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光辉历史,是一部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历史。党的先进性是特区发展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是特区党的建设的生命力之源、凝聚力之源、创造力之源、战斗力之源。回顾深圳经济特区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还有一份特殊的自豪、特殊的骄傲——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的辉煌成就,本身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先进理论的实践产物,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鲜明印证和生动写照。如果没有党的先进理论指引,如果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如果没有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如果没有一代代特区共产党员切实践行先进性,扎根特区这片昔日荒凉贫瘠的土地,筚路蓝缕、披荆斩棘,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就没有特区的今天。可以说,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昭示着我们为之奋斗不息的伟大事业必将取得成功。

(三)围绕执政能力建设这个关键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特区建设中,深圳市委始终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经济特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经济特区创业发展的进程中,深圳市委和各级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民主政治的能力、发展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和谐深圳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开放事务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全面贯彻干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广大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合理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使基层组织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总之,历史的前进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无数个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历史变革。如果我们将深圳经济特区31年的党的建设作为一个过程,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看到其间所遭遇的坎坷和曲折,看到我们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还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1年是一场演练,也是一种积累,我们走出了一条道路,锻造了一支队伍,酿就了一股豪情,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必须珍惜所得到的这一切。

第二篇: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

导读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进程以来,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岁月。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和梳理中国改革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01中国40年改革的基本历程

总的来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新全面展开的,到目前为止,这一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目标探索”,“框架构建”、“体制完善”和“新的探索”四个阶段。

1、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到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坊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是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十一届三中全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

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内容。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这一阶段主要对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国有企业方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完善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与此同时,党中央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4、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选举产生了党的新一届领导核心。新阶段的改革不再拘泥于经济体制改革领域,而是涵盖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全面的改革。与此同时,为落实这些改革内容,如前所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还为此成立了7个专项小组。截止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三十八次会议,会议内容就囊括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过去的改革当中一直难以解决甚至回避的诸多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方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02中国四十年改革的主要成就和突出矛盾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1、五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40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是体现在它推动我国实现或正在实现的五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1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思想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号召人们彻底打破思想枷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上,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转变,才可能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变封闭半封闭的状况,进而迎来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内核,为我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的思想理论活力源泉。2改革开放推动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就在农村和局部地区铺开,农村生产力迅速得到解放,农产品日渐丰富,但城市经济因延续计划管理体制未见大的起色。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经过不懈探索,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5个主要环节,同时要求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要求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的认可,也是使市场经济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起点。3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从闭关锁国转向全方位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使国内商品市场丰富和繁荣起来,使市场因素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有力冲击了计划经济的樊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90年代的麦当劳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由沿海地区迅速向内陆腹地拓展。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吸收利用外资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转变,利用外资实现新发展,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不仅仅在局限于引进来,更拓展到了走出去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的设立、G20峰会的召开都表明,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全球经济衰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领军者、推动者,这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4改革开放推动国家从人治走向法治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坚定走依法治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同志就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并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的理念。

1999年3月,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全面走向法治社会,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5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人民生活从贫穷落后转向小康。改革开放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

改革4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从1978年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3361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12363元。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6年的29.3%和32.2%,人民生活从满足于吃饱穿暖转变到更加注重个性和享受的多层次消费。居民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4年的75岁。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一步步变为现实,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无穷的活力。

2、三大矛盾

中国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前期单边突进的改革遗留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拖累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障碍,而且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随着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转变,我国需求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新的需求和旧的体制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新老问题同时并存,影响改革的深化。目前仍存在的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的矛盾以当前最重要的“三去一降一补”为例,虽然整体战略上极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行政手段一刀切,专去民营企业的传言。“三去一降一补”需要行政手段的配合,不过应尽量以市场的优胜劣汰为主要手段,让行政要求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砝码,这样虽然见效慢一些,但长期看会更加的健康。2税费过重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并存的矛盾我国已开始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但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还不适应这个时代变化的趋势。公共产品短缺成为阻碍扩大内需、制约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共产品短缺使我国消费率不断下降,消费率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

但是,作为公共产品供应源泉的我国老百姓的税赋水平并不低。如曹德旺所指,中国企业税赋同比美国高出相当于营业额的11.6%,这在世界上明显属于较高税赋的国家。同一些宏观税负超过30%的国家相比,在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方面)法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为35%,瑞典是38%,挪威是33%,丹麦是37%,澳大利亚是23%,美国是21%,我国还有很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政府作为了投资的主体而没有成为创造环境的主体,财政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比重还不高,地方政府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上。3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实际行动中仍然有待落实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早已提出,但是行政部门职能缺位、错位、越位,行政审批门槛多、公共服务不到位、权力行使不规范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阻滞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宪法》明确的法院、检察院独立司法也受到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司法独立”的影响,律师尤其是刑事辩护律师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乃至以敌我矛盾予以处理,严重违背依法治国的理念。

凡此种种,彰显法治状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当中利益主体各不相同,市场经济的运行实际也是各个市场主体之间利益交换、协调的过程,是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司法承载着保障这些矛盾有效、迅速解决,维护不同市场主体利益交换、协调通畅运行的重要功能,依法治国的理念必须贯彻到实处。03中国40年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1、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

科学的理论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思想保证。改革的进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典型的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十六大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把改革的理论推进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2、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也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地位不断提升的历程。从完全的“一大二公”和“割资本主义尾巴”到“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出,再到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的转变,进一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最终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我们回顾中国40年改革的经验,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在创新方面,民营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近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一倍,这都是市场经济的成果。另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仍然要头脑清醒地坚持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区别,本质上并不在与有无计划或者说制定的计划是否科学,即便在完全市场化的社会里,企业也会制定诸多的生产计划、推广计划,计划得好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计划与市场两者区别的本质是由行政权力来配置资源还是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由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判断来配置资源。互联网大数据可以使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但是,它无法解决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人的创造性、积极性的问题。只有自由选择的市场,才能产生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只有自由选择的市场,它所形成的数据和联网才有意义,否则何以持续的发展繁荣?互联网和大数据只有与市场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效用。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不动摇。

3、先行先试、先易后难,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我国改革的典型特征是采取了先行试点、总结推广的方式。立足于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一定地区或改革领域开展试点,在对试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成功经验和做法再行推广。这种由点而面、先易后难的改革推进方式,既控制了风险,又通过有效的推广机制使成功经验能够迅速普及,成为我国渐进式改革战略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

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完善改革的推进方式,统筹兼顾,加强总体协调。我们注重把握“破旧”和“立新’’的关系,立足于立新,适时、大胆地破旧,从而不断消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开放也是改革,做到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是一些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而且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方面的改革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使得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的要求更加凸显,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全民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门就经济体制、民主法治、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设立了专门的改革小组,为改革的统筹协调创造了条件。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的体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从长远来看,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同时,发展和稳定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四十多年来的改革进程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改革方法论上的经验,也在价值观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1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的目标是人民的福祉,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更不是为了权力的巩固而改革。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和谐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改革的初始动机上,小平同志首先考虑到的是人民的福祉,而后延伸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本质问题。

在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注重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同时注重从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努力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通过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达到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

改革为了人民,人民就有了无限的动力和创造力,改革就能够依靠人民。事实证明,以人民福祉为目标的改革就能够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能够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改革既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要充分扩大社会参与度。

改革的历史也表明,一系列影响重大的改革措施的推出,都是以基层单位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具体改革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和依据的。我们的改革始终注重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推动与充分发挥群众改革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2坚守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的理念什么是市场?最通俗地讲,市场就是人与人交换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交换关系。因此,抛开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的运动轨迹,市场静态的基础就是不同产权的主体和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因为分属不同产权,因而有交易之需要,因为有平等之地位,因而有交易之可能。

交易越活跃,则市场越繁荣。反之,如果不能使不同产权的主体之间保持平等的地位,那就造成重则强取豪夺,轻则打击生产和交易的积极性,都将造成生产的破坏,交易关系就难以持续。正是由于有了这样正确的认识,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谁来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市场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理所当然要靠政府保证。十八大的一句名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要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如果各种所有制经济不能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就不能使其公平参与竞争,如果不能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也就是不能参与公平竞争。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就应当保障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公平受到法律保护。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非上市公司的合法权利的法律保障程度还难以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类交易主体之间难免发生各种纠纷,而依据法律可预见的、公正的司法处理结果能够消除矛盾,恢复正常的市场秩序。我国司法实践当中企业之间的纠纷处理的干扰因素过多,导致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往往难以受到保障,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当中尤其显著。更有甚者,民营非上市公司各种财产权力还受到各种腐败势力的压榨,并难以受到法律的公正保护,其结果是企业创新积极性不足,资本大量外逃。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就必须保障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不仅仅是治国方略的重大宣示,同时也是对十八大提出的“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要求的具体落实。04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改革40周年之际,中国的改革事业仍然需要在诸多议题上深入推进。

1、国有企业改革仍有待突破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几乎伴随着改革的全程,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再到承包制,最终到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历经长时间的摸索。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同整个改革密切联系起来。因此,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题,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和创造的重要经验。但是最近还有人认为,按照共产党宣:“消灭私有制”的要求,改革以来不仅没有消灭私有制而是搞了私有化,出现了两极分化,“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野蛮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号召:“私企的共产党员站在工人阶级一边与资本家作斗争,夺回劳动成果,推翻剥削制度。”企图要全面否定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意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改革方向不能动摇。产权清晰,就是企业拥有的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企业及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度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长期资不抵债的依法破产,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质和组织合理制度。要在国有企业的制度性改革上下功夫,实行“三大”转变:要从企业法调节转向公司法调节转变,从管企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主,从行政隶属关系转向为股权关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党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走出“一管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的怪圈。

? 坚持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证。但如何正确、全面理解和执行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并不是企业事无巨细都要管,而是党委要把大事、方向性的问题抓住不放。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管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高了,才能真正体现党的领导的成果。

2、财税体制改革仍有待突破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当中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地方债高企就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这也是去杠杆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目前地方债尚未构成直接现实的危险,但是我国财税体制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归属于地方的直接税少而间接税多的这种情况使得这种危险没有明确的地方财政解决之路。类似房地产税这样的直接税的缺失,使得房价飙涨,严重扭曲经济发展的正常路径,严重透支居民消费能力,继而造成系统性的风险。要破除这一风险,就必须对财税体制进行改革,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财税体制突破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税体制改革关系着纳税人尤其是纳税企业的负担。据一些学者统计,2015年中国GDP是67.6万亿元,财政收入为26.67万亿,宏观税负为39.4%,超过发达国家10个百分点。与国际比较,我国是宏观税负较重的国家之一。政府行政性收费多,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其次,财税体制改革又紧密连接着行政体制改革。我国政府的优越性首先应当体现在政府效能要超越西方国家。作同样的管理工作、提供同样的公共服务,成本(也就是老百姓缴纳的税费)应当是更低而不是更高。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如人意,这固然是因为我国政府还承担了大量投资的职能,但政府直接成为市场主体,其效能是让人怀疑的,也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要求。这意味着我国行政体制还有很大改革空间。如何在《宪法》基础上,真正通过人大来约束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有效监督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科学分配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内容。

? 最后,财税体制改革还密切联系着民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民生工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得到的实惠不断提高。但前文已述,同一些宏观税负超过30%的国家相比,在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方面,我国还有很大差距。这都需要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切入点,落实简政放权,倒逼行政体制改革,压缩行政支出,真正让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人民有改革的获得感。如此,改革就能取得八十年代那样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3、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政府作用

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特征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在这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中国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行动力和创造力,在互联网应用的诸多方面,甚至取得了世界领先的优势。当然,由于科技研发体制仍有待进一步的优化,我国的互联网应用大多以服务业为主,包括金融服务业。但是,仅仅是服务业的互联网化,就已经给当下的经济社会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包括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的迅速崛起,服装、小商品市场门店的式微;互联网金融的勃发和动荡;互联网社交带来的信息流转的加速度等等。

这些互联网带来的新业态有许多方面游离于我们过去的监管体制之外,这些监管机制,有些是必要的,比如防止非法集资的金融监管措施,有些则是本来就应当被淘汰的,还有一些则是在新经济背景下不合时宜的。这种情况对政府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果监管抱残守缺,则有可能因噎废食而使我国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被竞争对手所超越,而如果监管缺位,类似非法集资监管套利就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对互联网新业态的适度监管程度的拿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要考验。另外,政府部门除了直接的监管功能之外,还担负着与监管融合的裁判功能,譬如反垄断。?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副作用是垄断变得更加易如反掌,互联网产业往往号称有第一就没有第二的生产空间,互联网的跨界搏杀能力更使得能够使垄断涵盖诸多领域;

? 另一方面,这个互联网的大时代也是智能制造的时代,各种创新创意层出不穷,经济持续发展有赖于源源不断的创新创意,要保护人们创新创意的积极性,就必须加强专利和非专利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反击垄断对创新的伤害。综合以上两点,在互联网时代,就要特别注重加强反垄断的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和各类创新创意的保护。

第三篇:机关党建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机关党建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指出:要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贯穿机关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任务中的协助和监督作用。市直机关党组织在市委的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职能融合、工作结合、力量整合”的工作思路,立足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积极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等工作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市直机关党组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机关党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首都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市直机关党的工作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紧扣首都发展主题,紧扣各单位工作职责,主动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特别是在重大活动、关键时刻,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7万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登记担任平安奥运志愿者;抽调300名优秀干部到北京奥组委挂职锻炼;抽调420名干部作为奥运驾驶员志愿 1

者,圆满完成奥运服务保障任务。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市直机关党组织广泛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促发展、促和谐”活动,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得到中央和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抗击“非典”、南方冰雪灾害、抗震救灾等关键时刻,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了充分显现。

(二)围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抓住理论武装这个根本,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先后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兴起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精神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抓住思想工作这个关键,始终以推动思想解放为己任,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破除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树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破除片面发展的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抓住学习型机关建设这个载体,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工会组织、学习型团组织为内容,通过创办机关学习论坛、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干部在线学习、脱产培训等多种形式,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使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提高了素质。

(三)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强化基层组织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高度重视加强机关党委建设。及时组织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工作,规范班子成员设置,发挥班子整体功能作用。举办专职副书记境内外培训班,推动解决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坚持以处室为单位组建党支部,推行处长、支部书记“一岗双责”制。制定了《党支部工作标准》《党支部书记评价标准》,规范支部工作。严格组织生活,开展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包括党员学习教育、党员管理监督、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党建工作创新机制,基本形成了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党建工作机制。

(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坚持集中教育实践活动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促进机关职能转变、作风改进和效率提高。先后开展了“献计策、尽职责、做贡献”,“实践三个代表、优化发展环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建立联系点、参与新农村建设等活动,大批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拉近了机关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的感情。加强党

3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行风政风评议和廉政文化进机关,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的启示

从机关工作和机关党建工作的特点规律出发,回顾总结机关党建工作实践,对于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启示一: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既是党章对机关党组织职责定位的基本要求,也是机关党建工作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实践表明,机关党组织只有紧跟中央部署开展教育、紧扣市委中心做好保障、紧随形势任务组织活动、紧贴业务工作提供服务,才能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启示二:必须立足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这“两个提高”既是提高党政机关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基础,也是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只有立足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把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才能使机关党建工作体现价值、有所作为。

启示三:必须加强职能融合、工作结合、力量整合。这既是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在机关党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长期机关党建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新途径新方法。只有使机关党建工作与首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密融合,只有使机关党建工作与机关

4建设密切结合,只有主动整合机关党建工作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才能有效解决机关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

启示四:必须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重要保障。按照党章规定,党组由市委批准设立,党组书记由市委任命,机关党组织由党员选举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组书记是本单位党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但机关党组织的工作又有它的独立性,包括发展党员、党员的教育监督管理等。这点上,党组又不能代替机关党组织。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组书记带头抓党建,各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机关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才能确保机关党建工作规范有序、运转顺畅。

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对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科学的部署。市直机关党组织要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在市委的领导下,着力推动党的建设创新,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四篇:机关党建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机关党建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区直机关党组织在区委的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职能融合、工作结合、力量整合”的工作思路,立足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积极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等工作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区直机关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区直机关党组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机关党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全市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区直机关党的工作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紧扣全市发展主题,紧扣各单位工作职责,主动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特别是在重大活动、关键时刻,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按照“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思路,区直机关党组织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广泛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促发展、促和谐”活动,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得到市委和区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抗击灾害天气等

关键时刻,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了充分显现。

(二)围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抓住理论武装这个根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按照中共济南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的部署要求,以群众为根本,以实践为标准,发挥省会优势,建设美丽泉城,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创新驱动、富民惠民战略。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先后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兴起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和区委的精神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抓住思想工作这个关键,始终以推动思想解放为己任,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破除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树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破除片面发展的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抓住学习型机关建设这个载体,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工会组织、学习型团组织为内容,通过创办机关学习论坛、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干部在线学习、脱产培训等多种形式,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使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提高了素质。

(三)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强化基层组织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高度重视加强机关党委建设。及时组织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工作,规范班子成员设置,发挥班子整体功能作用。举办专职副书记党务培训班,推动解决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坚持以处室为单位组建党支部,推行处长、支部书记“一岗双责”制。制定了《党支部工作标准》《党支部书记评价标准》,规范支部工作。严格组织生活,开展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包括党员学习教育、党员管理监督、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党建工作创新机制,基本形成了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党建工作机制。

(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坚持集中教育实践活动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促进机关职能转变、作风改进和效率提高。先后开展了“献计策、尽职责、做贡献”,“实践三个代表、优化发展环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建立联系点、参与新农村建设等活动,大批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拉近了机关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的感情。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

员干部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行风政风评议和廉政文化进机关,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区直机关党建工作的启示

从机关工作和机关党建工作的特点规律出发,回顾总结机关党建工作实践,对于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启示一: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既是党章对机关党组织职责定位的基本要求,也是机关党建工作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实践表明,机关党组织只有紧跟中央部署开展教育、紧扣区委中心做好保障、紧随形势任务组织活动、紧贴业务工作提供服务,才能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启示二:必须立足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这“两个提高”既是提高党政机关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基础,也是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只有立足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把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才能使机关党建工作体现价值、有所作为。

启示三:必须加强职能融合、工作结合、力量整合。这既是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在机关党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长期机关党建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新途径新方法。只有使机关党建工作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密融合,只有使机关党建工作与机关建设密切结合,只有主动整合机关党建工作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才能有效解决机关党的建设和业务

工作“两张皮”的问题。

启示四:必须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重要保障。按照党章规定,党组由区委批准设立,党组书记由区委任命,机关党组织由党员选举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组书记是本单位党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但机关党组织的工作又有它的独立性,包括发展党员、党员的教育监督管理等。这点上,党组又不能代替机关党组织。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组书记带头抓党建,各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机关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才能确保机关党建工作规范有序、运转顺畅。

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对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科学的部署。区直机关党组织要在中国共产党济南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的指导下,在区委的领导下,着力推动党的建设创新,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一二年八月十日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云南民族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云南民族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在科学发展论坛构建和谐云南专题上的发言提纲

格桑顿珠

(2008年11月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发言的题目是:改革开放30年云南民族工作的经验与启示。具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总结改革开放30年云南民族工作的成绩和基本经验;二是为促进科学发展、增进民族团结谈几点认识体会。

一、改革开放30年云南民族工作成效显著,经验丰富

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山区和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把民族工作置于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高度来研究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多年来,全省没有发生因民族问题引发的重大矛盾纠纷事件,呈现出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族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特别是近十年来,云南在全国率先实施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率先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方性法规、率先制定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特殊政策、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并不断上升为国家的政策和经验、率先提出并实现25个少数民族在省直部门都有一名厅级领导干部等。云南民族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有的已吸收到中央文件中,为全国提供了示范和经验。中央领导在云南视察时指出:“云南民族工作在全国是叫得响的”。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云南民族自治地方实现生产总值达182083亿元,是1978年3162亿元的5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94元,是1978年7395元的30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0452亿元,是1978年271亿元的385倍;地方财政收入达13555亿元,是1978年308亿元的44倍。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基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自我发展能力增强,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得到认真贯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多年来,云南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发的重大矛盾纠纷事件,为祖国边疆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民族地区社会事业长足进步。2007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达25717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33%,比1978年增加11546万人;少数民族人才总量达到285万人,占全省总数的279%,比1978年增加192万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古籍、文物等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全面加强,培育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知名品牌,初步形成民族工艺、歌舞、节日、服饰、饮食、建筑、医药、旅游等民族文化产业。

回顾30年来云南民族工作的成功实践,主要体会是:一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障;二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工作全局,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因族制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三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建立健全维护团结稳定的长效机制,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四是坚持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是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五是坚持加强民族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要求。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省委提出的:“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云南”的目标,云南民族工作仍然存在诸多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一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态势很好,但缩小与内地和发达地区差距的任务依然艰巨,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问题。2007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产总值8154元,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0559元、2315元;25个边境县(市)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642%、359%,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734%、467%;7个人口较少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1229元,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911元、1405元。二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但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因素趋于增多和复杂化。突出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相互交织。三是有利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但各级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上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有些部门和领导边疆意识和民族意识不强,政策措施上的“一刀切”、“一般化”,照抄、照转、照套,使党和政府给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优惠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促进科学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的几点启示

根据科学发展的内涵和省委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云南”的目标要求,回顾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主要有以下五点启示:

——启示之一:实践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我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完全一致的,而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也必须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深化省情认识,正确把握民族问题的特点规律,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云南民族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云南民族工作的实践证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把党的方针、政策与云南边疆、民族、发展不平衡的省情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成果。解放初期,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慎重稳进”、“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制定了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特殊政策措施,把搞好团结、消除民族隔阂确立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派出大批民族工作队“做好事,交朋友”,帮助发展生产,建立基层政权等。五十年代中期,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从边疆的实际出发,以团结为根本,提出了“和平协商土改”、“缓冲区土改”和“直接过渡”(即不分土地,不划阶级)等特殊政策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较短时间内稳定了边疆,赢得了各族各界的支持和民心。后来,因为“文革”期间执行“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路线,批判“边疆特殊论”,在“和平协商土改”区搞民主革命补课,在“直过区”划阶级成分,在边境民族地区推行“政治边防”,大搞“划线站队”,大批边民外流,发生沙甸事件等,引起严重的社会动荡,对全国的稳定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平反错案冤案、恢复民族工作机构、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等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将民族工作的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颁布了《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和《民族乡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同时,健全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设立民族工作专项经费,强化民族工作手段,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领导、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等根本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社会不断进步,10多年没有发生因民族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实践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吃透两头、正视差距、完善思路、分类指导,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历史性机遇。在云南这样一个民族、文化、气候、物种、区域发展多样性非常突出的边疆省份,不仅要考虑事物发展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研究其它特殊性,不仅要增强发展意识,而且要牢固树立边疆、民族大局意识,使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都能坚持从云南地处边疆、民族众多、发展不平衡的省情出发。这对于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问题、边疆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提供重要保障。

——启示之二:实践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发展不平衡、发展基础脆弱的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因族举措,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扶持,特别是对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和散居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进一步加大,促进共同繁荣发展。一是对民族自治地方。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资源开发给予政策和投资倾斜,同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到2007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突破1000美元、2000元和100亿元大关。二是对边境地区。我省有25个县(市)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4061公里,有16个跨境民族,边境县少数民族人口占边境县总人口的562%。针对云南边境地区处在反分裂、反渗透、反毒品斗争最前沿的实际,从1999年开始实施兴边富民行动,2008年已覆盖到25个边境县,每年投入资金7500多万元。特别是从2000年起,我省对边境沿线乡镇和人口较少民族、藏区农村中小学生实行“三免费”教育,有1248万名中小学生受益,为全国实施“两免一补”提供了借鉴。在兴边富民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从2005起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30件惠民实事。据统计,2007年,边境25个县实现生产总值达432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33元。团结、和谐、繁荣的边境成为祖国的新长城。三是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施“一山一策、一族一策、一族几策”的特殊扶持措施。1999年,省民委对金平县者米乡拉祜族(苦聪人)实施“155”扶贫工程,经过几年的攻坚,基本解决了5000人的住房和吃饭问题。在取得经验后,于2002年开始,对我省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7个特有少数民族,实施“四通五有一消除”扶贫工程,2006年,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75个行政村的1407个自然村实施整村推进,到2007年,共投入专项资金387亿元,完成了783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有了明显改善,7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75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6元,最高的达到3000元。基诺族基本实现了整体脱贫,人口最少的独龙族告别了不通电话、不通公路的历史。四是对民族工作特殊地区建立“民族团结示范点”。按照生产发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民族团结的要求,采取“党政领导、民委牵头、部门参与、群众苦干”的方式,探索在增进民族团结、建设小康社会中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路子。截止2007年,全省民委系统共创建了440个示范村,呈现出民族关系和谐、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新景象,为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了思路和经验。

实践证明,面对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内地和发达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发展成为干部群众新的不平等感的重要因素,也是现阶段云南最主要的民族问题。必须坚持发展、科学发展、共同发展,把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坚持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制定更加完善的特殊扶持措施,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促进民族平等、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宁。

——启示之三:实践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毛泽东同志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保证”。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因此,民族团结是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稳定,构建和谐云南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长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民族平等团结作为实现和保持边疆云南繁荣稳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坚持民族平等和“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原则,把民族平等作为执行党的政策、制定政策措施和协调民族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推进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落实。二是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严格区分和妥善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处理矛盾纠纷,要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作用,多做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对于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极少数别有用心挑拨民族关系的少数人,予以坚决打击。三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不仅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汉族干部;不仅要教育一般干部,更要教育领导干部”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四是建立健全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长效机制。按照“党政动手,各尽其责,依靠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做到小事不出村、不出厂矿,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落到实处,把工作做在平时,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多年来,全省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发的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践表明: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践科学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坚定不移的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法规,依法维护各民族平等权益;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平时工作,充分相信和依靠大多数干部群众,以“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防止把民族问题一般化、一刀切,处理方法简单粗暴、激化矛盾;坚持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提高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贯彻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为促进科学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宁、构建和谐云南营造和谐的民族关系。

——启示之四:实践科学发展,必须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少数民族干部的状况,既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促进科学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云南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共78个县(市),自治地方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人口占49%。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制定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的规划及政策措施,坚持以“增加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为目标,以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为原则,采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先进后出、破格提拔等特殊措施,拓宽培养途径,着力解决薄弱环节,真正做到大力培养、大胆提拔、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培养造就了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密切联系群众、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他们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为祖国边疆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干部不论是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党和政府联系各民族干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从解放时的1950年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只有1600多人,到1978年达到93万人,到2007年少数民族各类人才达到285万人,占全省同类人才的279%,他们中的许多代表人士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带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代表。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滞后,与内地发展差距拉大,最根本的还是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不高。因此,必须坚持把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来抓,真正做到大力培养、大胆提拔、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宁、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启示之五:实践科学发展,必须加强民族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民族工作部门承担着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得到加强,从省到县成立党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和设立人大、政府、政协民族工作机构,并在协调民族关系任务较重的乡设立民族工作专兼职助理员,不断健全民族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同时,专门设立民族工作专项经费,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殊困难和问题,协调民族关系,强化民族工作手段,充分发挥民族工作部门的职能作用,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矛盾和纠纷。据统计,仅2002年以来,云南省各级民族工作部门累计排查和调处涉及民族关系方面的矛盾纠纷和隐患6000多起,为维护边疆云南的团结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民族工作的一些“热点”、“难点”地区长期派驻民族工作队,做好事,交朋友,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沙甸事件、历经百年的“黑树林”地区矛盾纠纷和巍山“永建”的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化解。

实践证明,以民族平等团结为原则处理民族问题,如果没有高效率的民族工作机构,没有高素质的民族工作队伍,就难以保障这一原则得以真正实践。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民族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民族工作部门和干部队伍驾驭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履行好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云南的职责。

以上是我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初步体会,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下载深圳改革开放党的建经验与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圳改革开放党的建经验与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写写帮整理)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在这三十三年的政策实行中,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苏南模式兴起到自......

    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教训

    反思二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杨斌世纪之交,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新中国经历了五十年的沧桑巨变,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开放的成就人人有目共睹,但是......

    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努力,立足基本区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我区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

    改革开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道德建设:经验与启示

    改革开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道德建设:经验与启示 发轫于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道德建设伴随着......

    温州市改革开放经验

    温州市改革开放经验 论文关键词:温州精神 民营化 解放思想 人民首创 温州模式 论文摘要:改革是温州巨变之源,创新是温州发展之魂,全民创业使温州充满活力。30年来,温州坚持实践检......

    经验和启示

    开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 做法、经验和建议 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改”)试点县之一的开江县,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达州市东部。东邻重庆市开县,南接重庆市万州......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